让所有漂泊迷茫的心靠岸:懂得一点糊涂-管理糊涂经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装糊涂装入天下事,犯糊涂犯尽小人语

    一个领导的风格决定了一个团队的文化,一个团队的文化决定了这个团队是否可以做大做强。经营团队就是经营人,经营人的关键在于领导要懂得做人。好领导要学会小事糊涂,大事认真。要信任员工,不能太斤斤计较。一定要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要老是盯着小细节不放,不该管的事不要管。好领导还要学会善待员工,世上原本就没有完美的人和完美的事,因此,不要总是抱怨这里不如意,那里不如意;不是说钱花得太多了,就是说事情没办好,这样会严重打击员工的工作的积极性。总之,管理层要有清醒的头脑,尽量避免犯低级错误。

    1.小事糊涂,大事认真

    某地有这样一家企业,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到现在,其生产、营销都已经上了轨道。而令人不解的是,企业的老板却一天比一天累。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不信任别人,总是不能放心地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做,凡事都想亲力亲为。员工出现一点小失误,他就抓住不放、小题大做。其实他不知道,自己越是这样,就越没有人愿意为他分忧解难,到最后老板累死,员工玩死,企业等死。一个好老板,要学会欣赏人,肯定人,引导人。即使员工有些小问题,也要多包容,提醒他们下次注意做好。千万不要把问题扩大化,否则,企业里是没有员工肯忠心为你干活的。

    在企业里,老板应该做的是最重要的事情、最紧要的事情、别人胜任不了的事情。而不是一天到晚忙些鸡毛蒜皮而毫无效益的小事。一个好老板一定要学会抓大放小,企业什么是大事情?什么是小事情?老板心里要分得清清楚楚。老板做未来的事情,经理做现在的事情,员工做过去的事情;未来的事情是战略,现在的事情是管理,过去的事情是操作。老板需要面向未来,而不是纠缠过去。企业的成败关键不在员工,而在老板,如果老板的方向错误,战略失误,员工再认真工作也无法挽救。如果老板一天到晚在车间里忙着“救火”,那么他哪里有时间思考企业的未来呢?

    因此,老板需要根据企业的大小慢慢地放权。小企业老板冲在前面这是对的,因为小企业需要激励,只有老板身先士卒,员工才能全力以赴。然而,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老板就需要学会放权,让位,让有能力的人才上,多给后起之秀表现的机会,而且也允许他们犯错误,千万别出了点差错就自己上,这样会伤害员工的心灵,打击他们积极性,也不利于新人的成长。所以一个好企业,一个好老板,一定要懂得小事糊涂,大事认真,员工有过错,有责任,让他们自己反省,你不要过分追究,甚至需要安慰他们,给员工力量,给员工信心,给员工机会。只要员工不是给企业带来灾难的损失,老板就不需要过分追究。有句话说得好:装糊涂的老板才是真正聪明的老板。

    员工做错的小事情,如果老板能原谅员工,包容员工,那么员工会感动,会对企业更忠诚。相反,如果老板过分批评和惩罚员工,他们反而会为自己的过失找借口。人非圣贤,谁能无过,好老板要给员工改过自新的机会,还要给员工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那么企业老板为什么必须要在大事上认真呢?因为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是握在老板手中的,老板的每一个决策不是让企业越做越好就是让企业越做越烂。一个员工出点小差错不可怕,而战略上的失误带来的损失却可能是灾难性的。因此,套用时下一句流行的话:企业必须先做正确的事,才能把事情做正确。错误的决策,即便员工们执行越到位,企业也会蒙受损失,而且有时越到位损失会越大。所以企业老板做大事一定要认真,没有准确的信息,足够的把握,千万别盲目投资、收购、转行、转向。这些战略性的决策会直接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老板一定要谨慎行事,千万别意气用事。

    企业发展的过程也是老板成长的过程,如果一个老板一天到晚只知道抓小事,那么他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做大事,也没有哪个员工愿意为这样目光短浅的老板卖力。因此,“糊涂”的老板并不一定真糊涂,“聪明”的老板并不一定真聪明。好老板一定要学会小事糊涂,大事认真。

    2.以情绪偏见行事,不是装糊涂而是犯糊涂

    将个人情绪带入工作当中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具有这种不良性情的人往往也是很难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亨利·福特二世便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他刚从老爷子手上接下董事长权力,心里喜滋滋的。他想,这下自己可是福特汽车公司的大老板了,世上谁人不知呢?可就是这个亨利小子,让福特公司在他手上经营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居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问题就出在他刚烈而容不得人才的坏脾气上,下属能力不如他,他才觉得放心,否则便害怕“功高震主”,心里堵得慌。而且一旦对某个人产生了不良印象,就会想尽办法挤对他,给他小鞋穿。他这种毛病不知道赶走、气走了多少杰出人才。

    他对员工发脾气,有时甚至吼出这样的话:“把他的头砍下来,然后让他滚!”他不能很好地、公正地听取别人的意见,理由竟是他看对方不顺眼。作为公司老板,他这种看人的态度,岂不是有失领导水准?

    有一次,亨利命令总裁李·艾柯卡解雇某一位高级职员,按他的看法,此人是搞同性关系的人。

    “别犯糊涂了,”李·艾柯卡向他解释说,“此人是我的好伙伴,他已经结婚,还有一个孩子。上班在公司,我们一直在一起吃饭。”

    “把他弄走,”亨利重复说,“他搞同性恋。你瞧他,他的裤子太瘦了。”

    李·艾柯卡心平气和地说:“他的裤子和他是不是同性恋有什么关系?”

    可亨利固执地坚持自己的错误看法,最后还是把那个人才辞掉了。亨利的领导哲学是:假如一个人为你工作,就不要让他太舒服。不要让他舒舒服服地按他自己的习惯行事。你做的永远要和他所预期的相反,要使你手下的人处于提心吊胆的状态。这真是性情上的天大的坏毛病。

    李·艾柯卡是亨利亲自提拔上来的,而他工作也是提心吊胆的,最后也是让亨利二世看不习惯,落了个被赶走的下场。他说:“其实企业必须让员工有安全感,不能让员工上班感觉如坐在火山口上。如果企业不考虑员工的‘安全需要’,让员工每天上班像走钢丝似的,实际上,是企业在走钢丝,悬啊!”

    企业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亨利二世应该知道这一点,可他的双眼仿佛被什么东西蒙住了。1979年10月1日,即在亨利·福特二世主持的最后一次股东会议5个月后,63岁的他,孤立无援,辞去了福特汽车公司董事长的职务。福特公司从此走出了家族化管理模式,步入以专家集团管理的领导体制,福特公司才又一次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代。

    爱闹情绪,爱斥责别人,都是禁止别人的某种思想行为,反过来要求对方朝着自己所希望的方向走的做法。当然,也许正是因为对某人怀有较高的期待,所以才会在失望中大声斥责以发泄情绪。但应切记不可在大喊大叫中忘记了自己真正的目的,否则便无异于舍本逐末,完全达不到斥责的目的。所以说,一味地斥责除了发泄个人情绪之外,几乎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会在盛怒之下把一切搞砸了。

    歌德是个稍稍有些神经质,动不动就发脾气的人。他的好朋友席勒则完全相反,为人谦逊,善于自制。他们都是剧作家,有一次两人一起到剧院观看预演,剧本是他俩合作的,因而都怀着满心的欢喜。可不料一看预演,却发现主角居然还没把台词背熟。第二天就要正式演出了,还会出现这种情况,歌德不禁勃然大怒:“你们到底干什么去了,这样怎么能上演!”在歌德的斥责下,主角抓紧时间拼命背台词,但到了第二天上演,仍然明显地有些结结巴巴。第一幕结束后,席勒来到后台,用双臂使劲地拥住对方说:“演得不错,相当成功,说话语气也很恰当……”听了这些话,那位演员精神倍增,信心完全恢复。在以后的几幕中,台词都流利地背诵了出来,演技也发挥得淋漓尽致,台下掌声雷动。

    通常情况下,一个人在遭到斥责后,都会产生紧张不安的感觉。虽说适度的紧张对人发挥自身潜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如果紧张过了度则可能使人在心理上无法承受,做事变得畏首畏尾,越发得做不好。所以,放纵自己的情绪,对别人一味斥责,只会让别人觉得无法忍受,最终的结果不是对你拼命反抗,就是破罐破摔。总是在别人面前放任自己的情绪,别人也会对你产生“抗体”,对你的斥责司空见惯,置若罔闻,到头来让你徒费唇舌。

    那么,对于自身的不良情绪,我们如何才能做到游刃有余的加以控制呢?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性格。在自己忍不住要发脾气时,不如先抽身离开,等自己冷静下来再处理问题。放纵情绪是没有好结果的,对方要么虽表面忍受,内心记恨,要么被你的怒气点燃,与你发生尖锐冲突,后果不堪设想。其次,要清楚自己的位置。你手上有权,并不代表就有随便斥责别人的权力。仗势欺人,以权谋私,都是为人浮浅的表现。

    不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这些都是犯糊涂的表现,很可能会使自己走向孤立无援的境地。在幼稚的人眼里,旁人好像都是为自己而生的。不允许别人有一点不顺从自己意愿的行为,而对自己的不良情绪却毫不节制,这样的糊涂人周围不会有多少朋友,他的事业也很难成功。

    3.员工有错,该糊涂时也要糊涂

    俗话说:“树要皮,人要脸。”这里所谓的“脸”,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的自尊。就是说人如果没有了自尊,那便无药可救了。没有自尊的人通常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自己失去的,一种是被他人给毁伤的。对前一种人,我们能够为其提供的帮助或许很少;而对后一种人,我们则应该更加注意一下。实际上,多数人的自尊心恰恰是被自己周围的人给伤害的。

    有些人由于工作能力较差,时常做不好事情,反而总给别人添麻烦。这种人在职场中就像一个皮球,每个单位每个部门都想将他踢走,而且也没有地方愿意接纳他们。对此,有的领导会说:“他要是能调走,我磕头都来不及。”这种话是很伤人自尊心的。

    事实上,即使是在职场中被大家视为最无用的人,也必然会有他自己的长处。或许他在某一方面看似低能,却在其他某方面潜藏着过人的特长;或许他很笨拙,却因此比别人更勤奋卖力。偌大的单位,总该有适合他的工作可做,而不应对他抱嫌弃的态度。

    有些人本身并不低能,但因为做错了事,也会引得某些领导说出伤人自尊心的话来。比如:“你这个家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种话一出口,不是叫人心灰意懒,就是引起大吵大闹。

    当领导的必须明白,员工的自尊心是应该受到保护的。不伤害员工的自尊心,不仅是领导个人素质的体现,而且对搞好企业大有好处。人有了自尊心,才会求上进,有上进心才会努力工作。

    调查研究表明,凡是自尊心强的人,不论处在什么岗位上,都会尽自己的努力而不甘落后于人。明智的领导要知道如何保护下属的自尊心,还要想方设法加强下属的自尊心。比如,注重礼貌,让他们充分体会到自己与上级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或使用适当的褒奖,增加他们有荣誉感等等。

    受个人性格、外界刺激强弱等因素的影响,人们自尊心受到伤害的程度也是有所不同的。有的属于“局部损伤”,即被伤者的自尊心并未完全失去,他还能感觉到自己受了伤害。这种情况下,他就必然会记恨伤害他的人,对之产生厌恶乃至憎恨感。

    如果伤害他的人是他的领导的话,他要么会开始谋划调离本单位,要么便采取“不合作运动”。只要是你说的话,你下的指示,他都不会尽心尽力、甘心情愿地去完成。这样,怎么可能把工作搞好呢?

    另一类属于“全面损伤”,这就是说,被害者已经全然失去了自尊心。他甚至感觉不到什么叫自尊心受伤害。这样的人往往会自暴自弃,自甘下流,什么乌七八糟的事都敢干,到头来,他本人毁了,企业的工作必然也大受影响。

    所以说伤人自尊心是领导者的大忌,尤其是当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更要大加注意。

    一般说来,人们并不喜欢揭人疮疤,生来就喜欢揭人疮疤的人总是少数。但在情绪不好的时候、暴怒的时候,可就难说了。尤其是领导者,因为人事材料在握,对别人的过去知道得一清二楚,怒从心头起时难免会出口不逊,说些诸如“你不要以为过去的事情没人知道”之类的话。

    对于今天该指责的事项,拿出过去的事情相威胁是很不适合的。只有当过去的例子可以作为追究事理方面原因的资料时,才可以把它拿出来。

    如果牵扯到人的问题、感情的问题,那么别人就会产生这样的心理:“都已经过去的事情了,现在还抓住不放,也太过分了。在这种领导手下工作,只怕是一辈子也不会有出头之日了。”

    揭人疮疤,除了勾起别人一段不愉快的回忆外,毫无其他意义可言。这不仅会叫被揭疮疤的人寒心,旁人一定也不舒服。因为疮疤人人都有,只是大小不同而已。见到同事浓血淋漓的疮疤,只要不是幸灾乐祸的人,都会有“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的感觉。

    为什么旧事重提会引起他人的反感和愤怒呢?“事过境迁”之后,人们总认为自己已得到对方的宽恕,相信对方已将过去的事忘了,并重新信任自己。所以,当对方重提旧事时,自己内心自然感到愤怒,认为对方只是装作忘记,事实上却仍铭记在心!如此一来,不但从此不再相信对方,且可能因此而形同陌路。

    此种心理也会出现在指挥下属的情形中。当领导对下属说“你的毛病又犯了”,相信下属必定感到相当反感。须知领导如果经常重提往事,下属必认为自己的领导就像“秘密警察”一样。从此以后,也许再也不愿向领导倾诉自己的真正想法了。

    虽然有很多时候,领导不得不以责备的方式来指导下属,但请切记,绝对不要轻易去揭下属的旧疮疤,免得伤了他的自尊,毁了你的事业。

    4.有口无心的糊涂话也会得罪员工

    在管理过程中,作为老板有时难免会说些有口无心的话,当然这些话并不是什么重要的话。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而就是这些不经意的话,往往会使你得罪你的员工,使员工产生少许的不满和懈怠情绪,多多少少会影响到工作。下面列举三点,以做提醒。

    首先,说员工的利益是“个人的蝇头小利”,会得罪员工。

    老板和自己的公司是一体的,老板在看待自己时,是把公司的利益和老板个人的利益放在一起的,而在看待员工时,则是把公司的利益和员工的利益分开看的,而这两者之间很容易出点矛盾。有时候员工为了个人利益,在客观上会做出一些有损公司利益的事情出来,这个时候,某些老板们常甩出的一句话就是“个人的蝇头小利”。

    在员工听来,老板说员工的个人利益是蝇头小利是很可笑的,也是很让人愤怒的。实际上,绝大部分员工之所以来你的公司工作,为的就是解决自己的经济问题,也就是所谓的“蝇头小利”。身为一个老板应该清楚,多数员工都不是为了公司在工作,而是为了他们自己在工作,员工的行为不是因公司利益所驱动,而是员工的个人利益所驱动的。你口中的小利,从员工的角度来看,可能就是大利、甚至是自己的身家性命了。

    公司的发展前景与老板紧密相关,与员工则没什么太大的关系,反正到时候不行换家公司就是了,没有必要死活非得待在这一家公司里,也没有必要为了公司的利益来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所以,老板说什么员工的个人蝇头小利,就是充分体现了老板的自私自利,完全是只站在老板个人利益角度上去考虑,而不考虑员工利益。

    其次,说“对事不对人”,也会得罪员工。

    许多老板在开会批评员工时喜欢加上这么一句:“我今天只是对事不对人啊。”老板的本意是只针对事情本身做一些分析,找原因,找解决方案,或是找预防措施。

    但是,事是谁做的?难道不是人做的吗?对事其实还是对人!至少在大多数人眼里,这两者是没有多大区别的。老板一再声称“对事不对人”的话,可能在员工看来,只会更加暴露老板的虚伪!

    再次,说自己是“刀子嘴,豆腐心”,其实也会得罪员工。

    这也是许多老板喜欢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尤其是老板娘,在骂完员工后也喜欢补上这么一句,甚至还会说别往心里去,我就这么个人,刀子嘴,豆腐心啦。

    大错特错!语言的伤害力是相当强大的。当场放出来的一句话,立即就能伤害,甚至是彻底得罪对方。别人不可能知道你的内心是怎么想的,只能听到你当时说出来的话,在别人还不知道你是不是豆腐心之前,你的刀子嘴已经把别人的心给刺伤了。任凭你事后再怎么解释,即便你真的是一颗比日本豆腐还要柔软的心,那也没用了,因为仇恨的种子早已埋下。

    当然了,老板的糊涂话不仅仅只是上面这几类,限于篇幅,在这里只是简要分析几类比较常见的。总而言之,老板随口的一句糊涂话,没准就是给自己埋下了一颗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的地雷。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靠沟通来维系的,沟通的方式和内容直接影响到双方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较为敏感的劳资关系。有些糊涂的领导,往往因为自己说错话,乱说话而恶化了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导致许多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俗话说“饭能乱吃,话不能乱讲。”这些糊涂话,不但无益于事情的解决,反而会招致员工的抵触情绪,从而把事情引入一个更加糟糕的境地。

    5.轻易许诺是领导常犯的糊涂

    如果把企业领导的信誉比喻成一根锃光发亮的权杖利剑,那么不讲信誉的领导则好像一根黯淡无光,锈迹斑斑的铁棍,领导很难用它来指挥下属。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作为管理者,对下属轻许承诺,坏处绝对多于好处。

    这样做的好处只有一个,就是会暂时增加下属完成工作的动力。

    而坏处则多得很。第一,会给别人一个你很好说话的印象,那么,下属便会养成一种不好的习惯,每做出一点成绩或者要做稍有难度的事情时,都会找你谈条件。第二,很多时候一个不小心你所做的承诺与制度冲突,而偏偏下属又完成了工作,那么你将陷入被动尴尬的境地。不兑现,你将威信扫地;兑现,公司的制度会被你随便推翻。第三,即使下属没能完成工作,虽然你不用兑现了,但下属对你的承诺的期望值已经远大于对工作的成就感,那他很可能会只停留在对那份承诺的患得患失上,而不是去检讨自己为什么没能完成工作。

    初为领导的人可能或多或少都犯过轻诺失信的错误,那么该如何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呢?

    首先,要慎做承诺,最好不做承诺(制度里有的东西除外)。事实证明,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你给他的好处会更令他惊喜。

    其次,如果真的出现坏处中的第二种情况,就是承诺与制度冲突,而下属又完成了工作,那么,这是一定要兑现的,甚至不惜以修改制度为代价。

    可能大家会觉得这样岂不是把管理者凌驾于公司之上了。其实不然,管理者代表的是公司,而不是个人,人无信不立,公司亦是如此,公司的制度有调整的可能,但公司的信誉是不可以打折扣的。否则,失信于员工的不仅仅是管理者自身,员工对公司的失望和抱怨反而会更多一些。更有甚者,某些管理者干脆把这件事情推给了公司或上级,这样就有失职业道德了。

    当然,如果实在兑现不了,那么一定要把责任全部揽到自己身上,但不能自掏腰包或以其他的方式补偿下属,那样做对三方都不利。

    再次,要记住对下属的承诺,不管是制度内的还是制度外的,一定要写下来,到时主动兑现,不能等下属来要。

    我们都知道,管理者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考核和评估下属。那么,你一定要记住你的承诺和你的考核评估细则,到奖励下属的时候主动奖励和表扬,到惩罚下属的时候,要给他们点时间主动来承认错误,千万别小看了这样一个细节,其实下属们都很在乎的。如果做出了成绩领导不闻不问,稍微犯一点错误就揪着不放,那员工会是什么心情啊!

    下面就陈述一位管理者的亲身体会,供读者参考:

    我做工厂管理的时候,总对下面的主人承诺,这个月完成了多少怎么怎么样,今年完成了多少怎么怎么样,于是他们就拼命地干,结果完成了。月末年终我往上面一报,不批,制度没做规定,我当时肠子都悔青了,我也动过自己出钱解决的念头,但我深知这样做会有立山头的嫌疑,所以忍住了。从那以后,我发现下属对我的信任直线下降,我无论怎么鼓励他们效果都不明显。

    我总结了经验教训,往后的三年严格按照上面所讲到的三点做事,而且刻意地许下了几次与制度冲突的承诺,之后通过我的努力,厂子决定修改制度为大家兑现,我的威信才一点点建立起来。但我觉得还是没有达到四年前的水平。

    这位管理者的经历,可能许多当领导的都有。一时犯下的糊涂,三年的努力都无法全部挽回,大家一定要引以为戒呀!

    6.宽容变成了纵容,装糊涂就变成了犯糊涂

    有些领导在面对下属时,总是显得没有任何“棱角”,说话总是不够有力度,因为他们总想以一种和颜悦色的面目来对待下属,对于他们不能完成的工作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要求,降低标准,说到底,这是一种纵容下属的行为。其实这类领导不知道的是,他们用这种方式带出来的下属往往脆弱不堪、难当重任。因为,在他们的慈善心肠面前与不断降低的要求之下,部门的效率和业绩早已与预订的目标相去甚远了。

    那些惯于纵容下属的领导,在平时必然也不会对下属予以严格的要求。我们知道,严师才能出高徒,同样的道理,严格要求的领导,才能带出一批能征善战的下属。有时候,领导们看似对下属宽容,实际上却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对下属的缺点和一时难以完成的任务,千万不能轻易降低要求,纵容下属,那样只会使下属的弱项变得更弱,也不利于他们的进一步发展,甚至会为其留下重大隐患。要知道,对下属进行严格要求,才是对他们关爱的体现。

    作为领导,难免会面对下属的种种要求,其中有些是合理的,有些则令人难以接受。有的下属自恃与领导关系良好,经常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此时,作为领导一定要严词拒绝,即使以前曾经答应过,也要明察秋毫,不要不经过思考就去答应,否则一旦到时无法兑现,难免会遭到下属的非议,而兑现了又难免留下纵容下属的嫌疑。

    此外,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下属是很喜欢表现自己的,却一直苦无机会,于是便会大发牢骚,或向领导提出无理的要求,来找上司的麻烦。对这类下属,则要给他们一点警告,不可让他们肆无忌惮。例如,可请他人转告:“有不满的话,直接来跟我讲”;或“你要是再乱来,我就对你不客气。”摆出领导应有的威严,想必他们也会收敛一些。

    过分容忍下属,将会自食其果,这是领导工作中铁的教训。现代企业领导推崇“以人为本”,是要把下属摆在主体的地位上来考虑,尊重他们的人格,体察他们的性情,重用他们的能力。但这绝不意味着以情感代替原则,以理解取消制度,因为这样只能纵容下属产生越来越多的不合理的欲望。要明白,容忍下属的过分要求其实是一种纵容,这是领导者管理企业人才的大忌。

    虽然我们一直在提倡领导对下属要多宽容、少苛责,但是,如果宽容得过了分,就变成了姑息养奸,就是犯糊涂了。姑息养奸不但不能让下属对你服服帖帖,反而会让你威严扫地!

    7.盛怒之下,小心别犯糊涂

    怒,是人们从心理到生理的情绪反应。人在发怒时表现为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很快进入“应激状态”。此刻,人们绷紧了每一根神经,调动了身体里的能量储备,而集聚成怒火。一般来说,急性子的人更易发怒。在沉不住气的情况下,常常会失去理智,说出不该说的话,做出不该做的事,除伤人感情外,还可能会给自己的事业造成危害。所以,我们每个人,特别是领导者,都应加强自身修养,做到遇事能够克己制怒。

    历史上有许多因“怒而兴师”导致的悲剧。楚汉相争时,项羽吩咐大将曹咎坚守城皋,不可出战,只要能阻住刘邦半月,便是有功。项羽走后,刘邦、张良使了个“骂城计”,派兵进抵城下,指名辱骂,画着漫画,污辱曹咎。曹咎怒从心起,沉不住气了,立即带领人马,杀出城门。汉军早已埋伏停当,待楚军出城,霎时山摇地动,杀得曹咎全军覆没。

    对于一个高明的领导者来说,一定不要怒而决断、怒而行事。做到使自己尽量少怒,尽可能不怒,盛怒之下“三思方举步”,这才是避免失误的妙法。

    要沉住气,善于制怒。我国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为了克制自己的急躁情绪,在书房里挂了一条横幅,写了两个遒劲的大字“制怒”。影片《林则徐》中有这样一个镜头:钦差大臣林则徐审问洋人颠地时获悉,粤海关监督豫坤和洋人内外勾结,破坏禁烟。林则徐听后怒不可遏,把茶碗摔碎,这时他一抬头,“制怒”二字跃入眼帘,他由此警觉,沉住气,控制住了情绪。第二天,他若无其事,依然热情地接待豫坤,经过巧妙周旋,终于让豫坤乖乖地交出了修建虎门炮台的银两。从林则徐制怒的故事里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沉住气,怒是可以克制的。通过加强自身修养,就可以逐步达到“每临大事有静气”的境界。

    要沉住气,学会息怒。怒,一般是短时间的生理反应。因此,莎士比亚把怒比为“激情的爆炸”。制怒的关键在于克制情绪,延缓时间。如果把事情撂一撂,拖一拖,忍一忍,熬过怒火刚起的最初几分钟,激情就不会爆炸,这样就会使怒慢慢平息下来。

    要沉住气,合理泄怒。怒火中烧,怒不可遏,如果把委屈、冤枉都憋在心里,很可能会抑郁成疾。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三气周瑜,终使周瑜郁怒而死。心中有怒,合理宣泄,既不伤害他人,又减轻自己因愤怒而引发的各种不快,这也反映一个人的涵养程度。

    制怒有法,但并非一天两天就可以学成,它要经过长期的磨炼和修养。我们要从平时的小事入手,尽量使自己能静下心,沉住气,靠自己的意志,冷静面对各种不顺,不断增加涵养,逐渐学会制怒。

    8.有所糊涂才能大度容人

    古往今来,大凡有所作为的领导者,都是善于用人之人。也只有心里容得下人,身边才能聚集形形色色的人才,助自己干成一番大事业。

    蜀汉时,大司马蒋琬用人就很有气度。杨戏是蒋琬的部下,蒋琬和杨戏说话时,杨戏时常怠答不理的。许多人看不惯,有人便对蒋琬说:“杨戏如此傲慢,对你太不尊敬了。”蒋琬却说:“我很了解杨戏,他从不违心地恭敬人,他不赞成我的观点,又不便当面批驳,所以默然不语。”蒋琬的用人气度,使杨戏深受感动,尽管有时与蒋琬意见不一致,但仍尽心尽力地协助蒋琬。蒋琬还有一个叫杨敏的部下,曾私下批评蒋琬:“做事愤愤,诚不及人。”有人将此话搬给蒋琬,提出要惩治杨敏,蒋琬却说:“我的确不如前人,杨敏说的是事实,有何过值得惩治?”杨敏闻之,更加敢于提意见,鼎力协助蒋琬辅佐朝政。

    用人不易,容人不易;用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人不易,容反对自己意见的人不易;用有个性的人不易,容比自己能力强的人不易。世上大凡有点本事的人,往往也会有点个性,他们不愿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不屑于恭维奉承,平时意见多,主意多,有主见,不十分听话,有时甚至还会让人下不来台。如果一个领导者没有宽广的胸怀,是很难承受这些的。蒋琬身居高位而能有如此容人之大度,实为可贵。

    在现实生活中,要做到能容人,首先要克服嫉妒心理。一个领导者,纵然他才高八斗,也不可能是样样精通的“全才”。下属们在某一方面比自己强是很正常的事,即便是在各方面都超过自己,也不能心生嫉妒。一旦心生嫉妒,则感情疏远,关系紧张,长此以往,工作能做好才怪!其次,要敢听逆言。逆言可贵,良药苦口,“逆耳之言”往往是治愈一个人“症结”所在的秘药良方。一个人要实现思想上的进步,作风上的改进,道德修养上的提高,乃至于事业上的成功,这其中自己的努力固然重要,而周围各种力量的帮助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一个人听不得反面意见,对提意见的人结恨于心、怒形于色,甚至给人家“穿小鞋”,搞打击报复那一套,那未免太失水准。这样的做法,既伤害了别人,也损害了自己,到头来只能是故步自封,停滞不前,最终会被时代所淘汰。

    因此,我们新时代的领导者,要有用人、容人的气度与胸怀。不仅要敢于启用比自己能力强的人,还应去团结曾经批评反对过自己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利国利民利己,干成一番大事业。

    9.对员工的自由空间也要糊涂一点

    以人为本,倡导人性化管理,这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趋势。“以人为本”必须保证员工有一个自由的发展空间,让员工发挥自己的特长,与企业共同成长,这样才可谓是真正的人性化管理。这也是企业如何向员工有效授权的问题,更是摆在众多管理者面前的一个突出难题,也是每一个管理者最头疼的问题,到底该给员工一个什么样的空间?给员工自由的权限维持在什么程度才最为合理呢?

    针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很多种,有的管理者认为在具体工作上让员工们自由发挥就可以了;有的说只要不违法,不违反公司规定,又能为公司带来效益,那就完全可以授权,这样员工的空间可能是最大的。

    尽管大家的说法不一,但我们通过对自己的工作进行盘点,马上就可以找到一个科学的答案,70%的工作都是可以授权的,这也是员工最为理想的空间。

    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讲,工作都有主次之分,都有大小之分。身为企业管理者,特别是老板,必须明确自己的职位、职责,要按照责任大小把工作分类排队,自己只做最重要的工作就行了。如:抓好企业战略决策、企业运作资金、重要目标下达等这30%的工作就可以了。其他70%的工作可以全盘交给员工们去做,即:日常事务性工作、具体业务工作、专业技术性工作等等。这样员工可以自由支配时间,充分发挥自我创新的意识、进取的意识,在自由的空间里为企业创造效益。但要强调一点,无论员工自由到何种程度,管理者一定要把一根弦给拉紧了——那就是责任。如果身为管理者却把责任也下放了的话,那等待自己的就只能是退位了。

    有些企业的管理者,在下放权利为员工创造空间时会这样犯一个致命的错误:把责任与权利一起交给了员工,一旦工作中出现了问题,便落到无法收拾的地步。

    管理者应该通晓放权创造空间的技巧,即:根据员工的能力放权,根据员工的个性放权,这是得以成功的关键。管理者可以通过素质测评、观察、访谈等方法对员工的能力进行排序。比如,不定时交给员工们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同时给员工们一定的工作支持,这样员工才能更有效地发挥个性。

    最后还需强调一下,给员工自由的发展空间,让其自由发挥,管理者还需握紧缰绳,掌握其方向,在发现员工迷茫或者是不知所措时,一定要及时进行引导,别让其跑偏轨道。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