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王统照-王统照先生逸事数则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李敦景

    1983年秋,我去青岛访问了曾与王统照先生长期生活在一起的王青诚老人。当时他已70余岁,且病卧在床,但仍然满怀深情地向我讲述了王统照先生的一些逸事。现根据记录整理四则,以供读者参考。

    一

    1926年秋,王统照先生在北京接到母亲病重的消息后,便怀着沉重的心情赶回家乡——山东诸城相州镇。回家一见母亲病卧不起,更是难抑痛楚,唯恭守床前竭尽独子之孝。一天,母亲对他说:“自从你父亲过世,你出去求学,家中只有我一个妇道人家主持,很是不便。你还是回来的好,家中的一切财产只有你来继承。我现在病成这样,八成好不了啦,你不回来咋办?”王统照见母亲如此悲观,心里十分难过,便安慰道:“这次回来,我不准备走了。”话虽这么说,但对母亲提出的问题,他却另有主张。

    母亲病重期间,王统照先生主持家务。管家曾多次请示买地、纳租等事,他都一一回绝。但又担心长此以往会被母亲发觉,便叮嘱家里人:“不准把这事情告诉母亲,以免她老人家病情加重。”并将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道理讲给家里人听,叮嘱说:“以后,一不要置地,二要劳动,三要平等。”还再三强调:“这是大势所趋。”

    王统照先生这次回家探母表现出来的政治态度,为他以后写作著名长篇小说《山雨》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他在回忆这段时日时,曾指出:那时,我“对人生苦痛的尖刺愈来愈觉得锋利,对解决社会困难的希求也愈来愈加迫切。”(《〈王统照短篇小说选集〉序言》,1957年3月中旬病中写)

    二

    王统照先生的母亲,贤惠而文雅,通文墨,懂诗画,喜爱小说,善讲故事,是王统照先生走向文学道路的启蒙老师。1927年3月不幸病故。

    王统照先生是位孝子。母亲病重期间,曾多次返回故里服侍。相依多年的母亲故去,他心里十分悲痛。他为母亲守灵、尽孝,按照当地葬俗,进行了一系列悼念活动,直到6月,才为母亲出了殡。

    出殡那天是族人找“风水先生”查定的日子,不能提前也不能拖后。偏巧,出殡前后,阴雨连绵,所经之路泥泞难行。王家是个大户,人口众多,按葬俗还需在十字路口摆供品,为逝者在这里烧香,烧纸,磕头。还要抬着沉重的木棺,更难行走。管家面对这种情况很是着急,他想从淮河(距相州镇不远)推沙子铺路。但当时的运输工具——木制独轮,前后两人手推的大车子,在泥泞路上空着都推不动,又怎么用它推沙子呢?后来管家又想出了用粮仓的谷子铺路的办法,觉得这样既现成,又体面。于是便禀报了这一想法。不料,王统照先生不但不同意,还严厉批评管家:“这是浪费!奢侈!”然后,稍加思索,果断地答复:“可以用麸子嘛!”管家回话:“没有麸子。”王统照先生坚定地说:“换麸子铺路,也不能用谷子!”

    管家深知“二爷”说一不二的脾气和爱惜粮食、同情贫民的一贯思想。没办法,只好依照“二爷”说的办,用王家的谷子换老百姓的麸子,铺路出了殡。

    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王统照先生的次子王金诚长期患精神病,生活不能自理,家中又无人照看,只好请王青诚到青岛家中专门看护。当时,王青诚在诸城相州农村,虽是王姓家族的人,但家境贫寒,生活艰难,常受雇于人。他来到青岛观海二路四十九号王统照家里以后,虽然日夜守护在王金诚身边,还时常担惊受怕,但日常生活却有了保证。只是每当王金诚熟睡的时候,总感到十分空虚和寂寞。为改变这种状况,使王青诚的生活变得充实一些,王统照常在繁忙中抽出时间,认真教他学习文化,久而久之,王青诚不仅认识了不少字还能读书、看报、写字了,这样一来,生活也就觉得有了意义。

    王统照先生不仅关心王青诚的文化学习,而且十分重视对他的思想教育,启发他的政治觉悟。一次,王统照先生对他说:“你要学好文化,当好主人。”王青诚开始很不理解,经再三解释也还是不太清楚。1949年底,王统照送给他三本书:赵树理写的《李家庄的变迁》、柳夷写的《红灯记》和董均伦写的《血染淮河》,并限期一个月内要他读完。这三本书选自解放区历年来特别是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以来各种优秀的文艺作品,都是反映贫苦农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翻身做主人的内容。王青诚不足一月就读完了。读完之后,他终于明白了王统照以前谈话的深刻含义和良苦用心,更从心底里觉得他不像大财主家的“二爷”,倒真像是穷人的朋友和老师。

    四

    王统照先生在其次子王金诚病故后,曾多次为王青诚寻谋职业,但终未如愿。对此,王统照总觉得是个心事,深感对不住他。1957年11月,王统照先生病重住进了济南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当他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时,除牵挂着领导、同事和工作外,对跟随照顾自己和家人多年的王青诚也极为挂念。一天,他把济诚和立诚两个儿子叫到病榻前,断断续续地嘱咐道:“我走后,对你五哥(王青诚)一定要照顾好,活着养,死了葬啊!”济诚、立诚也深感青诚之恩,满口答应了父亲的嘱托。紧接着,王统照又把王青诚叫到床前,深感不安地说:“你跟着我许多年,至今没职业,也没成家。以后……我对济诚、立诚说了,你就是他们的亲哥哥,活着养,死了葬。”王青诚含泪安慰道:“二爷,你放心吧。”至此哽咽不已,再也说不下去了。同年11月29日,王统照先生逝世。之后,他的两个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经常与自愿留住青岛看家的王青诚称兄道弟,保持着密切联系,并由王济诚坚持按月寄给生活费用,从各方面给予关心、照顾,直至王青诚病逝。

    1990年4月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