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孩子性格好: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秘诀-沉稳的孩子,总是那么从容不迫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沉稳是一种很高的人生智慧,拥有这种智慧,成功就指日可待。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有出息,能成大事,因此,父母们就应该培养出孩子沉稳的品质。

    沉稳是一种大智慧

    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都是控制自己情绪的高手,都拥有沉稳的个性。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沉稳是一种很高的人生智慧,拥有这种智慧,成功就指日可待。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有出息,能成大事,因此,父母们就应该培养出孩子沉稳的品质。

    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困境时,有的孩子从容不迫、沉稳应对,顺利地走出了困境,而有的孩子遇事惊慌失措,大脑一片空白,甚至做出一些冲动行为,使自己陷入更深的困境之中。比如说,在汶川地震中,大多数孩子都惊慌失措,而9岁的孩子林浩却从容不迫,不仅自己死里逃生,还救出了好几个同学,这就是沉稳品质的力量!

    像这样镇定自若的人,想不成功都难。而性格急躁、遇事慌张的性格常常使人走向失败。因此,父母要培养孩子沉稳的个性气质。父母如果培养出孩子沉稳的品质,孩子在遇事后一定不会轻举妄动,反而会冷静思考,做出合理准确的判断。

    二年级的学生娜娜在上学路上,迎面走来两个男子,她只觉得一阵头晕,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她睁开了眼睛,感觉自己躺在一辆疾驰的汽车上,害怕极了。一会儿后她分辨出了车上坐着四个男子,他们说话都特别凶。娜娜害怕得把脸缩进围脖里。但过了一会儿,她意识到现在只能自己救自己了,爸爸妈妈都不知道在哪里。她想起了妈妈平时教她的话:“遇到危险不要害怕,不要惊慌,要让心稳定下来,再想办法。”……接着她还想起了妈妈教给她的一些应对措施。想到这里,她不那么害怕了,眯着眼睛,假装昏迷。

    汽车快速地奔驰着,因为行驶时间太长,车上的四个男子要上厕所。这时,娜娜睁开眼睛,抑制住心跳,轻轻将车门打开一条缝,顺势溜到了公路边的一条沟里,并快速打了两个滚,全身沾满雪,以免被“坏人”发现。之后,娜娜沿着来时的方向,拔腿就跑。

    天黑了,娜娜又累又饿。她隐隐约约看见前面有一片亮光,就奔了过去。这是车站,离她下车逃跑的地方已经有二三十里路。她掏出兜里仅有的5角钱,找到一个公用电话亭给家里打了电话。

    电话铃响了很久,但没有人接。娜娜想,这时爸爸妈妈可能正在着急地找她呢。于是,她向路上遇到的一位阿姨问路,按照阿姨的指点,坐上了公交车。后来又经过一次询问和倒车,晚上7点30分,娜娜推开了家门。

    毋庸置疑,娜娜是一个非常沉稳的孩子,这种沉稳,使娜娜从困境中走了出来。相信每位父母看了这个案例,都希望培养出像娜娜这样沉稳机敏的孩子。

    孩子不可能一辈子都生活在父母的庇护下,必将独立面对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经历人生的风风雨雨,从入学到求职,竞争压力无处不在,如果没有健康的身心与沉稳的性格,就可能在竞争中失败。

    爱心指导培养孩子沉稳个性的3个方法

    1每个孩子在取得成功时都希望得到父母的注意和赞美,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得到父母的帮助。假如在父母的帮助下,孩子顺利地克服了困难,这时,孩子的自信心也就大大增强。因此,孩子取得成功时,父母应该表示肯定,注重孩子取得成功的过程而非结果;假如孩子失败了,也不必为孩子的失败而懊恼,而应该鼓励他们跌倒后自己爬起来。对孩子而言,最重要的是能够取得战胜困难的经验,这一点对孩子建立自信心以及培养沉稳的品行至关重要。假如孩子当天应该完成任务,父母就应该督促孩子尽快完成任务,不要让孩子养成等待、拖拉与犹豫不决的坏习惯。

    2父母应时常提醒孩子,遇事应该心态平和。同时,不妨利用一些空闲时间洗净心灵,比如静坐。如有空闲,就安坐一旁,舒放自己的心灵,让自己的眼睛自由自在地望向四方,想想曾经欣赏过的美景、鲤鱼跳跃的河流、月光倒映的湖面……这样也有利于养成沉稳的性格。让孩子有时间时做一些遐想,心态平和地神游,让全身的神经及肌肉松弛下来,孩子的心就会得到平静与沉稳。

    3拥有沉稳的个性,是一个人适应社会的重要基础。要想培养出性格沉稳的孩子,就应该使孩子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首先父母就应该教会孩子控制自己的不正当不文明的行为,如打人、骂人、抢别人玩具等,学会忍耐。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持之以恒,不能因为孩子持续哭闹而心软,如果这样,孩子就养成了以哭闹来要挟父母的习性,这样不利于孩子沉稳性格的养成。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做起,比如说要求孩子坚持做家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等。

    急性子孩子的“大问题”

    在生活中,存在着很多“急性子”的孩子。他们给人一种风风火火的感觉,说话语速很快,想到就要做,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些孩子就是属于“急躁型性格”。急躁型性格有利也有弊,如果过于急躁,就会产生“大问题”,因此,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改掉急躁的性格。

    一般情况下,性格急躁的孩子比较开朗且志向远大,富于开创精神,不轻言失败,成功欲望强烈,永远希望自己走在成功者的前列。但他们也因为性格急躁而缺少耐性,常常是三分钟热情,做事很难有始有终,而且,他们很容易激动暴躁,心境变换剧烈。一遇到困难,就可能失去信心,情绪低落。这种性格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因此,父母应该努力避免自己的孩子养成急躁的性格,努力让孩子保持急躁性格中的优势,摈除劣势,这样,孩子的性格才能趋向完美,从而取得成功。

    甜甜是个急性子,凡事兴头来了马上动手,从不认真准备,但如果在开展过程中遇到困难就会坐立不安、冲动盲目,最终失败。每当这时候,甜甜总会心生不快,觉得自己一件事都办不好,可是下次办事的时候,甜甜还是会这样“猴急”。

    这天,甜甜接到同学的电话,邀请她一起去医院看望生病住院的班主任。甜甜放下电话,就想立刻飞奔出门。妈妈看到孩子这般着急的模样,叫住了她:“你要去干吗呢?这么着急。”

    甜甜迅速回答:“到医院看我们老师,妈,我马上就出门了。”

    妈妈问道:“你要去看望病人,可是你的准备工作做好了吗?你看看你连鞋子都没穿好呢,还有是不是要带点水果给老师呀,或者是买束鲜花呢?”

    甜甜听罢,脸红地挠挠头。

    妈妈笑着说:“以后办事情的时候,不要过于急性子,要多考虑一下是否做好准备了。欲速则不达,要学会冷静行事。记住了吗?”

    在妈妈的帮助下,甜甜慢慢改掉了自己急性子的毛病,办事也变稳重了。

    生活中,有很多像甜甜一样的孩子,他们从来不做准备,做任何事情都很急躁。因此,父母应该要让孩子学会冷静行事,并随时提醒孩子:“这件事有把握吗?”“准备工作做好了吗?”等等,多给孩子泼几瓢冷水,让他的头脑冷静下来。父母要让孩子认识到急性子的危害,告诉孩子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要学会冷静行事”,并结合孩子以往因急躁而败事的例子,使孩子认识到急躁的危害性,在情绪没有稳定时不采取行动。

    此外,父母还应该告诉孩子,一旦受到急躁情绪影响时,可以在心里反复默念:“冷静下来,急躁会把事情弄糟的!”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让孩子通过学习,改掉孩子急躁的毛病。如指导孩子临摹书法和练习画画、下棋、玩魔方等需要耐性的活动,培养他的耐心和韧劲。平时生活要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克服因生活紧张而导致的急躁。

    爱心指导改变急性子孩子的3个方法

    1父母要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加强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有规律的生活秩序、有条理的处事习惯,有利于孩子克服急躁的性格缺陷。父母要让孩子学会按计划行事。要求孩子在做事情前制定好计划,明确行为目的,按既定的内容行事。

    2父母应该时刻保持冷静。有时候,孩子的性格急躁甚至叛逆,父母就会十分生气,动辄上火。有的父母甚至会利用自己长辈的权威来压制孩子,出现打、骂的现象。其实,父母应该提醒自己保持冷静,只有自己冷静下来,才能平静地与孩子进行沟通。

    3父母要引导孩子理智化。遇到问题时,父母应对孩子进行有情、有理、有据的说服、劝导,尊重孩子的感情和人格,让孩子独立思考问题。同时,用具体事例改变孩子的理想化思维,用自己的冷静、理智换取孩子的沉稳、明智。有些父母一看到孩子急躁犯错就一味地批评,反而会刺伤孩子的自尊心使其产生逆反心理。要是父母先对孩子的优点给予肯定和表扬,再指出不足和错误之处,孩子的自尊心就得到满足,也更容易接受批评和改正自己的错误。

    正确对待孩子的“出格”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孩子们接触社会、接触新事物更早、更广泛,面对精彩的世界,孩子的好奇心大大增强,很容易突发奇想,做出一些父母认为“出格”的事情来。

    很多父母面对这种情况束手无策,其实,要想培养出沉稳乐观的好孩子,父母们就应该端正自己的态度,改变自己的观念,面对孩子的“出格”行为,不能简单地看成越轨、破坏纪律而加以批评和限制,这样做很有可能将孩子的主动性以及创造性扼杀。父母应该正确地对待孩子的“出格”行为,当孩子做出“出格”行为时,父母应该给他们正确的引导,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和战胜困难的勇气,那么,“出格”不仅不会成为孩子前进路上的阻碍,反而成为孩子前进的助推器。不仅如此,孩子还能形成忍让、自制、稳健的良好性格品质,并且在人生道路上越走越顺。

    周小龙是一个学习成绩优秀、为人礼貌的孩子,但是,有一天却在学校里动手打人了。家长和老师对此都很吃惊,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事情是这样的。全市语文竞赛就要开始了,老师没有经过公开选拔,就点名周小龙去参赛。所以,同学中就出现了一些闲言碎语,大家都在私下里议论道:“周小龙绝对是内定的,就因为他爸爸是教育局长。”所有孩子中最不服气的是李松,他觉得自己的语文成绩比周小龙优秀,老师却选择了周小龙。

    放学后,李松拦住了周小龙,质问道:“你凭什么获得竞赛的资格,是不是你老爸拜托老师这样做的?哼,就会走后门,有本事就靠自己的能力!”

    周小龙面对这样无端的误会和指责,非常生气:“你不要胡说八道,我是靠自己的努力获得参赛资格的!”

    李松不依不饶地说道:“别故意装了,谁不知道老师也在讨好你呀!”

    周小龙听到这里,实在忍无可忍。他攥紧拳头就朝李松的鼻子上挥了一拳。就这样,两人扭打在了一起……

    当周小龙满脸淤青地回到家中时,爸爸担心地问道:“你的脸是怎么了?和人打架了?你从来不打架的。”

    周小龙点点头。

    爸爸缓和地说道:“我知道你很生气。”爸爸稍停了一下,便立刻正色道:“但无论怎样,动手打人都是不对的。”

    爸爸说完,便亲手为孩子的伤口擦药水,温和地询问孩子打架的原因。经过和爸爸的一番交谈后,周小龙意识到自己错了,愤怒的心情也渐渐得到了好转……

    生活中,很多父母听到自己的孩子打架时,一定会很紧张,很生气。这种暴力行为当然要立即制止,但父母一定要注意方法,千万不要不问清事情的原委便破口大骂或拳脚相加。应像周小龙的父亲一样用平和的语气对孩子说:“我知道你很生气。”以表示明白孩子的感受,然后坚决地说:“但是动手打人是绝对不允许的。”说明自己反对这种野蛮行为,再给孩子冷静的空间进行思考,平复孩子激动的情绪。

    孩子之间发生冲突,家长要以诚相待,宽以待人,讲文明礼貌。这也会给孩子树立一个很好的学习榜样,不要因孩子在交往中的“出格”问题引起家长们之间的不和睦,造成不良的影响。父母教育子女要懂得,做事要公正,不要强词夺理,当然自己有理也不要随便妥协,不讲原则。教育孩子不能随便做动手打人等出格的事,尽可能用讲道理的方式化解矛盾。

    爱心指导正确处理孩子出格问题的3个方法

    1父母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假如孩子犯错或做出令父母难以接受的“出格”行为时,千万不要由于激动,任由自己的情绪发泄,或打断孩子的解释,或者对孩子进行训斥、打骂。也许在父母的暴怒之下,孩子会表示出听话或者服从,但父母却并不能了解孩子的内心。父母的这种做法,可能会使孩子受到惊吓,导致孩子情绪失控,影响孩子心理的正常发育。有的孩子经常受到父母的训斥和打骂,渐渐就会采取隐瞒、撒谎等方法来逃避父母的斥骂,而且也可能会像父母一样用粗暴的手段对待别人。

    2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一旦孩子与自己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冲突,父母不能强制孩子接受自己的意见,应该冷静下来分析孩子的观点是否有道理。假如孩子的意见是正确的,父母应该表示支持,如果不正确,父母应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千万不要用强硬的态度否定孩子的意见,否则,极有可能导致孩子养成沉默不语的孤僻性格。所以,父母应该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分析孩子的观点和看法,对孩子多些理解,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完善他的行为和观念。

    3父母要善于发现并支持孩子的正确行为。一般来说,孩子做出“出格”的事都是有原因的,并不是本性使然。因此,作为父母,一定要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及时发现孩子的细微变化,对正确的行为予以支持,对“出格”的苗头及时阻拦、制止。

    教孩子不要为琐事烦恼

    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孩子们在获得更多享受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烦恼。孩子毕竟是孩子,心态还不成熟,常常会因为各种事情而烦恼,比如说,考试失利、与同学发生小矛盾、丢失钢笔等,都让孩子十分烦恼。

    不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只要烦恼多了,就会觉得压力倍增,很容易为一些小事而动怒。时间长了,孩子可能会形成易怒的性格,这种暴怒的性格,不仅会损伤孩子的情绪和生理状态,还常常让父母疲惫不堪。因此,父母应该教会孩子不要为琐事烦恼,凡事尽量往乐观的方面想,只有这样,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才会增强,为以后的人生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张一波是幼儿园里跳棋下得最好的小朋友,可谓战无不胜、所向披靡。但在最近一次全幼儿园跳棋比赛中,一波却意外地输给了一个平时下不过自己的小女孩儿,因此一波一直感觉非常懊恼。自从那次比赛失利之后,一波做什么都打不起精神。爸爸也注意到了他情绪的变化,一直想找个合适的机会和孩子好好谈谈,以帮他分担忧愁,让儿子走出困境。这天晚饭后,爸爸关掉电视和一波聊了起来:“怎么了?你最近老是提不起精神来?”

    一波答道:“唉,老爸,我下跳棋输了,怎么能高兴呢?”

    爸爸俏皮地眨眨眼睛道:“不会吧,我们一波可是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呀。那你一定很失望吧?”

    一波点点头。

    爸爸摸摸孩子的头,说道:“这次输棋真可惜,不过,别灰心,你不妨好好找找失败的原因,我相信下次你会表现得更出色的。要记住,人总会遇到失败,但失败时应该积极寻找原因,以争取日后的胜利;而不是为之烦恼,反而影响了自己的进步。”

    听到爸爸的鼓励后,久违的笑容又回到了一波的脸上。

    当孩子告诉父母自己在学校比赛时失败了,很多父母虽然会为孩子感到难过,但却并没有太在意孩子的情绪。家长们也许只是随便安慰一下,便开始忙碌自己的事情了。其实,孩子想要和父母表达的不仅仅是下棋输了,更是希望父母听他倾诉心中的不快。一波的爸爸不但倾听了一波的心声,还有针对性地鼓励了一波,让孩子走出了心理困境,摆脱了精神烦恼。相信一波会在以后的跳棋比赛中一定能轻装上阵,发挥得更加出色。

    一旦孩子的烦恼无处发泄,就会在孩子心里堆积,最终会爆发。在烦恼的折磨中,孩子的性格会朝暴躁易怒、忧郁等方向发展,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导致孩子心理扭曲。因此,父母一定要及时发现孩子的烦恼,教育孩子不要为琐事烦恼,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爱心指导让孩子不要为小事烦恼的3个方法

    1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往往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由于孩子对事物的认识还不太成熟,因此遭遇挫折时,孩子会陷入烦恼之中。这时候,父母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努力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安慰、鼓励孩子。这样一来,孩子就会重新树立起信心,从悲观、沮丧和烦恼中走出来。但是,父母也不能对孩子过分赞扬或者片面地赞同孩子的观点。一味地迁就会让孩子听不得批评,养成任意妄为的性格。

    2父母不能用错误的方式来安慰孩子。比如孩子比赛输了时,有些父母会这样安慰孩子:“不高兴也没用呀,反正比赛总有输赢的。”这样,家长们却不知道越是强迫孩子快乐起来,他越是会陷入低潮中。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引导孩子把悲伤、失落用语言表达出来。

    3很多孩子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心理比较脆弱,他们往往不能承认别人在某些细小的方面比自己强。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就应该时刻注意教会孩子正确认识失败。

    父母要在恰当的时候传授给他们一些人生的经验,借助故事讲明人生成败的意义。父母要从正面积极引导孩子努力奋斗,适当的时候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让他们体验到奋斗的价值。

    ★马上行动

    培养孩子沉稳性格的4种途径

    无论是按照自己的计划去完成一项任务,还是在紧急情况下摆脱困境,都需要我们保持沉稳;急躁、冒失地行事都很容易导致事情的失败。对孩子来说也是一样,孩子的性格越沉稳,其犯错误的概率也就越低。因此,家长应该借鉴以下4种方法,来培养孩子沉稳的性格。

    1父母应该结合一些故事,给孩子讲讲急性子的危害,告诉孩子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过程,事情发展总是有规律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要学会冷静行事。

    2对孩子的暴怒置之不理。假如孩子无理取闹,父母大可不必放在心上,尽量去做自己的事情,离开孩子的视线。很多父母因为心疼孩子而管不住自己,经常会回头去看孩子,假如孩子发现父母还在注视他,就会越来越来劲,因为每个孩子闹情绪的时候,都喜欢别人关注自己。因此,父母可以适当地对孩子的暴怒置之不理,否则,孩子的过分行为得到了鼓励,越发不可收拾。

    3练习书法具有很好的修身养性的作用,可以很好地“磨性子”,父母可以为性格急躁的孩子报书法班,另外下象棋、女孩子练刺绣等都是很好的锻炼孩子耐性的好方法,父母都可以考虑。

    4帮助孩子树立理想,升华目标。急躁愤怒的负面影响非常大,它能够伤人害己,但父母如果能巧妙利用这一点,就能够扭转劣势,反而会变为上进的强大动力。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生活目标,学会从大局以及长远角度看问题,放弃在区区小事上计较得失的习惯,才能宽以待人,才不容易动辄急躁发怒。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