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队思想文化建设实务-形象大使礼仪楷模——运动员文明礼仪形象的塑造与培养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啊!体育,你就是美丽!你塑造人体,变得高尚还是卑鄙,要看它是被可耻的欲望引向堕落,还是由健康的力量悉心培育。

    ——顾拜旦

    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

    经典案例

    姚明进入豪雅“名人堂”

    在汇聚世界最顶尖运动员的瑞士“豪雅”表的形象大使中,人们突然发现一张熟悉的东方面孔,他就是姚明。休斯敦当地时间2004年12月13日中午,姚明正式牵手豪雅表。这样,姚明与伍兹等体育明星一道,成为豪雅表品牌的第一位东方代言人。

    姚明同豪雅表签约的原因,由豪雅表全球总裁让·克里斯托夫·巴宾在签约仪式上一语点明:“姚明身上极好地体现出豪雅表‘领先、胜利、超越极限、永远追求完美’的品牌精神。姚明总是不断地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已两次当选NBA全明星。他富于礼仪,充满睿智、激情和个人魅力,是我们理想的代言人。”巴宾还赞扬姚明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同媒体关系融洽,是一位具有国际化风范的体育明星。他说:“姚明曾专程回国为国家队效力,并通过电视直播节目,在国际范围内号召人们为抗击SARS募集资金。他的行为使全世界对现代中国特别是对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产生了非常好的影响。”

    摘自:《新浪网—竞技风暴—篮球—NBA》

    结缘体育用心飞翔

    刘翔,身姿挺拔,个性张扬,在雅典奥运会110米栏的赛场上,一战成名,为祖国赢得了一枚珍贵的金牌!

    赛事回放:刘翔参加石家庄全国田径锦标赛进入最后一天的角逐,夺冠,已经没有悬念。由于有刘翔参赛,石家庄裕彤体育场的热烈气氛——数千“翔迷”像过节一样,在32摄氏度的高温下又“火”了一把。

    决赛的现场更是人声鼎沸,在靠近跑道的一侧,密密麻麻坐满了观众,很多人不得不站在阳光下耐心等待刘翔的出现。大家为了一睹“飞人”的风采,营造了相当热烈的氛围。身穿黄色训练服出场的他立即引起了全场最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久经沙场、见惯了太多大场面的刘翔非常礼貌的向观众挥手致意。比赛正式开始,一切顺利,刘翔从起跑到撞线一直处在第一位,最终以13秒30的成绩获得冠军。比赛结束,刘翔绕场慢跑一周,面对现场观众的热情掌声致谢,最后退场。

    摘自:《新浪网—新浪少儿—文学馆》

    鲁尼在世界杯上的失态

    在世界杯上迟迟找不到状态的鲁尼、迫切等待自己第一个世界杯进球的鲁尼,却没想到自己会用一张红牌结束自己的世界杯之旅。比赛第62分钟,鲁尼迎来最黑暗的时刻:第61分钟,他在中场与卡瓦略展开纠缠,两人在撕扯中几乎对峙了一分钟,站在他们身边的阿根廷裁判埃里松多没有任何表示。最后卡瓦略趔趄倒地,而鲁尼在摇晃中转身时有意无意地踩到了卡瓦略的裆部,旁边的小小罗立刻冲上来向裁判投诉俱乐部队友的不妥行为,而鲁尼愠怒中也推搡了小小罗一把。阿根廷裁判似乎早有主见,待双方的小冲突平息后,他平静地走到鲁尼身边,直接出示了震惊全场的红牌!

    有些发懵的鲁尼在场上不知所措地转悠了几圈,才走到主裁身边,但任何辩白都已经变得苍白,除了他自己,也许全世界都不知道他的这一次下脚究竟是做了什么?

    摘自:《新浪网—竞技风暴—2006德国世界杯—英格兰》

    分析思考

    礼仪,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这个漫长的进程中,勤劳、聪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以“礼”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这是世界上为数很少的几个原生文明之一,是东方人智慧的结晶,有着鲜明的文化个性。“礼”是中国人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这在我国经典著作中有体现:《左传》中讲到,礼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是为政者“经国家、定社稷、立民人”的依据。《礼记》里多次讲到礼是“国之干”、“人之干”,“政之舆”。在现实生活中,更有许许多多关于礼仪的谚语,如“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你敬我一尺,我让你一丈”等等。礼,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对于个人,都犹如一棵树的躯干,没有它就无法挺立。礼是中国人立国安身的准则。可以说,礼仪,已经深深扎根在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里。

    姚明、刘翔为代表的优秀运动员,是新时代优秀中华儿女的代表,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出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底蕴,他们的作为,既向全世界展示了炎黄子孙的精神风范,也向社会各界展示了运动员的良好素质和高度修养。

    礼仪,优秀运动员的魅力所在

    对外,运动员是一个国家的形象大使,公众对运动员的期待值和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个运动员的言行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代表了运动员整体的形象。许多运动员长期被媒体聚焦,其在比赛前后、赛场内外的一言一行都在公众的监督之下,其言行的好与坏会对公众、特别是对许多把一些运动员当成自己偶像的青少年产生很大的影响。

    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运动员参加任何国际大赛代表的都是整个国家,一举一动都体现中国运动员乃至中国人的风格特色、精神面貌;运动员也是百姓生活中的公众人物,许多场合都因为运动员的出现而增色不少,许多家长更是把运动员当作教育孩子的榜样。

    优秀的运动员,不仅仅在于自身出色的竞技水平,更多的是以典雅的礼仪、睿智、激情和个人魅力赢得人心,优秀运动员在体育竞技的同时,更是形象大使、礼仪楷模,是社会精神和积极力量的体现者。

    姚明、刘翔等为代表的优秀运动员被看作某些领域的“代言人”,因为他们在国内观众、教练、体育界同仁中享有盛誉,在国际上也是公认的人气明星。他们的超级人气从何而来?从公众舆论里我们可以看出,优秀运动员身上所折射出的体育精神、规范得体的言行举止,反映了体育人多角度的价值,是人气的“源头”。

    相反,个别运动员对竞争对手和裁判缺乏应有的礼貌,不尊重观众,在国际场合言行举止失态,在隆重场合不得体的着装等都属于失礼行为,不仅对集体形象造成不良影响,也不利于自己体育生涯的发展。

    做一名有礼貌的运动员

    体育运动早已超越国界,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最伟大的社会活动之一,成为展现各国风采和民族精神、促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追求世界和平的纽带和平台;体育向全世界传递和平的理想和信念,运动员成为和平友谊的使者、民族精神的象征。

    中国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也以完善的仪礼制度,形成举世公认的“礼仪之邦”的地位。运动员素质的高低已经成为体育竞赛中越来越重要的因素,有良好素质和高度修养的运动员,无疑会对展示国家美好形象起着重要作用。

    礼仪,是人的优良素质和修养的重要体现,是现代人际交往中不可缺乏的润滑剂和联系纽带。运动员的知礼、懂礼、重礼,不仅能够体现个人修养、增加个人魅力,更能赢得观众、竞争对手的认同和尊重。

    南非世界杯,德国与阿根廷之战,点球刚刚结束,转播镜头还没来得及推向欢庆的场面,球场的中圈附近就爆发起冲突来。既而沉浸在欢庆中的德国队员们开始意识到有麻烦,纷纷冲到中圈加入“战斗”,一场明目张胆的“斗殴”就在全场球迷、乃至全世界观众面前上演了……体育运动中这种不和谐的音符,既有损团队形象,一定程度上也有损国家形象。

    无论输赢得失,作为礼仪之邦、友谊使者的运动员们,应该表现出一种豁达的风范和重在参与的精神,球场上的暴力反映出礼仪的缺失。作为一名优秀运动员应有良好的素质和高度修养,做一个有礼、有节的运动员,无论何时都要表现修养。

    举目有礼是通行无阻的“护照”

    礼仪是文明的标志,世界上所有的文明民族都有自己的礼仪。中国更是千年古国,礼仪文明蔚为大观,“礼仪之邦”这个词正是对她的最佳赞誉。礼仪是中华民族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体现,已深深渗透进了中国古代的体育精神里。我国的春秋时期,各地盛行一种“乡射礼”,射道的长短、靶子的大小都有严格的规定,也专门有人测量,比赛开始要揖让,不管谁输谁赢,都要行礼示意。举行乡射礼的时候还要奏乐,演奏《诗经》的《小雅》、《大雅》等乐曲,只有身心和谐的射手,才能按照音乐的节奏射中箭靶。在这种影响之下,东亚的许多体育运动都保留着“君子之争”、“礼仪之争”的传统。这种体育精神对参赛运动员有着深刻的影响。

    礼仪作为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是人际交往的行为秩序,是人类文明的时代特征。作为社会群落分子的每个人,立足现实尤其需要具备礼仪准则。

    “礼仪”可以看作两部分内容:“礼”是一项做人的基本道德标准,“仪”的含义是规范的表达形式。任何“礼”的基本道德要求,都必须借助于规范的、具有可操作特征的“仪”,才能恰到好处的得以表现。就礼仪而言,没有“礼”,便不需要“仪”;没有“仪”,更难见识什么是“礼”。

    简而言之,礼仪,就是人们用于表现尊重的各种规范的、可操作的具体形式,它普遍适用于各种各样的人际交往,是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也是现代生活中每个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懂得礼仪,举止讲究礼仪,行遍天下,则通行无阻。

    学习礼仪对个人发展十分重要

    学习礼仪,有助于提高人的自身修养。礼仪不仅反映着一个人的交际技巧与应变能力,而且反映着一个人的气质气度、阅历见识、道德情操、精神风貌。从这个意义来看,完全可以说礼仪就是教养。人际交往中,有道德才算高尚,有教养方算文明。也就是说,通过一个人对礼仪的运用,可以察知对方教养的高低、文明的程度和道德的水准。

    学习礼仪,有助于美化自身,美化生活。学习礼仪、运用得体的礼仪,无疑将有助于人们更好、更规范地设计个人形象,更好地展示个人的良好教养与优雅的风度。礼仪这种美化自身的功能,益处多多。当大家人人以礼相待的时候,我们的人际关系将会更加和睦,生活将会变得更加温馨。这样,美化自身也就进一步发展为美化了生活。

    学习礼仪,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际关系。一个人只要是同他人打交道,就不能不讲礼仪。运用礼仪,除了可以使个人在交际活动中充满自信、胸有成竹、处变不惊之外,它最大的好处还在于能够帮助人们规范彼此的交际活动,更好地向交际对象表达自己的尊重、敬佩、友好和善意,增进大家彼此之间的了解与信任。我们大家想想看,倘若人人都能这么做,长此以往,必然促进社会交往的进一步发展,帮助人们更好地取得交际成功,进而造就和谐、完美的人际关系。

    运动员要懂得赛场礼仪

    要尊重裁判员,这是运动员应有的纪律和礼仪,也是维持正常比赛的需要。比赛前运动员要按时检录,正式比赛之前按时赶到指定场所,主动把自己的号牌亮给裁判检验,如有疑问要认真予以解释。在比赛中要听从裁判员的号令,无条件服从裁判员的裁决,而不允许讨价还价。在一些球类比赛中,有时因为场地大,事情发生非常突然、短暂,加之竞争激烈、裁判员站位不佳等原因,可能出现有争议的裁决甚至是误判、错判。在这种情况下,运动员一定要冷静、守纪律、讲礼貌,可以向裁判员简要说明刚才发生的事实,如果裁判员坚持原判,运动员应立即继续进行比赛,而不能威逼裁判员改判,甚至谩骂、追逐、殴打裁判员。在篮球、排球、足球等比赛鸣哨结束后,运动员或运动员代表应主动上前与裁判员握手,感谢他们的辛勤劳动和公正执法。

    要尊重对手,在体育比赛中要想成为优胜者就必须战胜对手,这是比赛规则。从体育礼仪上讲,对手也是朋友,应当尊重对手。同场比赛在正式鸣哨之前,不管是否认识,相互点头致意或握手问好,既是相互尊重,也可缓解赛前紧张气氛。在篮球、排球等比赛的入场和退场时,都要主动与对方队员握手,以示友好相处、公平竞争。尊重对方的关键是要认真进行比赛,正确对待强弱和胜负。作为强者,不应得势逞强,趾高气扬;作为弱者,要发挥最佳水平,顽强地与强手抗争到底,不受成绩好坏的影响。在任何比赛中都不能谩骂对手,也不能用动作、表情激怒或侮辱对方;当对手失误或受伤时,不能幸灾乐祸。

    要尊重观众,在上场时,运动员精神饱满,斗志旺盛,面向四周观众鞠躬行礼或挥手致意。运动员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发挥最佳水平,使观众在激烈的竞争中欣赏到高超的技艺并得到美的享受。那种漫不经心或自暴自弃终止比赛的做法,不仅是对对手的不尊重,而且也是对热心体育迷的不尊重。当观众对某个运动员或某一阶段比赛不满意时,其不满情绪会通过声音表现出来。这时,运动员要排除干扰,不受影响,坚持比赛。比赛结束时,不管是输是赢,运动队员都要有礼貌地向观众致谢。如果你是一个有影响力的运动员,你上场时观众鼓掌,离场时观众涌上来握手或请签名题字,你都要热情,应对得体,不能冷落观众,伤害其自尊心。

    颁奖礼仪:参加颁奖仪式时,要按大会的规定穿好整洁的入场服,擦净脸上的汗水,修饰自己的仪容仪表,并尽快到大会指定地点等候。对记者的采访,如果时间允许,尽量给予满足,若时间紧迫,可婉言推辞。在步入领奖台时,应表现出从容自然,精神饱满,队伍整齐。对观众的掌声,要面带微笑,招手致谢。和其他获奖者一同站在领奖台时,要真诚地向其他获奖者握手祝贺,同时要向观众招手致意。在接受颁奖时,应彬彬有礼,在受到握手或亲吻时,应愉快接受,并致谢意。在奏国歌时,自觉地取立正姿势,目视国旗徐徐升起,直至国歌奏毕。

    运动员人生必备的涉外礼仪

    今天的体育世界,国际交流十分频繁,作为中国的形象代言人和传播中华友情的使者,运动员需要掌握必要的涉外礼仪。

    涉外礼仪的基本内容是国际交往惯例。涉外通则首先要维护个人形象。

    根据常规,要维护好个人形象,重点注意六个环节:仪容、表情、举止、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以敬人为核心,结合礼仪的具体要求,维护好个人形象。

    涉外通则要求不卑不亢,一方面要虚心学习对方长处,尊重外国风俗习惯,表现的堂堂正正、从容不迫、落落大方,另一方面,切忌对客人颐指气使、冷漠无情。

    涉外通则要求求同存异,在基本采用本国礼仪的同时,适当采用一些交往对象所在国现行的礼仪,承认和尊重中外礼仪与习俗的差异。参与国际体育比赛,必须遵守比赛规则,严禁另搞一套。在涉外交往中应用礼仪需遵守惯例,其作用与参与国际比赛必须遵守规则,实际上是完全一样的。

    涉外通则要求入乡随俗,必须充分了解与交往对象相关的习俗,必须无条件地对交往对象所特有的习俗加以尊重。此外涉外通则的基本要求还有信守约定、尊重隐私、女士优先、爱护环境、以右为尊等等。

    在国外住宿饭店也有一定的礼仪规范,需要认真遵守。

    要讲究礼貌,对于在饭店里遇到的每一个人都要以礼相待,通过走廊、出入电梯要懂得礼让他人,对于为自己服务的各类工作人员,要充分予以尊重和体谅。

    要保持肃静。休息、消费一定要注意降低自己的说话音量,走路轻声轻脚,即便是在自己住宿的客房里活动也要自觉保持安静,不制造与环境不和谐的声音。

    要注意卫生。在国外住宿时,还要了解国外饭店的特殊规定,严格遵守。

    作为运动员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还要注重与教练、队友的沟通交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保持最佳竞技状态、稳步提高体育成绩的有效保证。教练和队友们是和我们朝夕相处的人,往往也是我们个人礼仪的“第一承受者”,按照礼仪的基本要求,与教练、队友积极的沟通,是必须也是完全必要的。

    学习理论,养成文明意识

    文明礼仪是道德规范,是现代社会交往的行为准则,不论在日常生活、训练、比赛还是国际体育交流活动,都离不开文明礼仪的要求。礼仪的重要意义绝对不在掌握体育专项、外语、电脑、驾驶等专业技术之下。第29届奥运会我们在家门口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礼仪实践,为今后的运动队礼仪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后,在任何一次比赛盛会上都要展示我们中国运动员的精神风貌和五千年文明。要完成这一光荣使命,就要在训练之余,尽可能多的掌握一些礼仪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留意礼仪常识,特别是在赛场上和国际交流活动中,要把礼仪知识有意识的运用到生活中去。

    “礼仪”的基本含义是尊重。孔子说:“礼者,敬人也”。从本质上讲,“礼”是一项做人的基本道德标准。“礼”的基本要求具有普遍性,那就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并尊重社会。

    每一位运动员都应该尊重自己。一个人不尊重自己就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尊重自己的具体要求是:首先,要尊重自身;其次,要尊重自己所投身的体育事业;最后,要尊重自己所在的单位。

    每一位运动员都应该尊重别人。因为“来而不往,非礼也”。一个人不尊重别人,就难以赢得对方的尊重。尊重别人,具体要求因对象不同而有所区别:尊重上级、教练,是一种天职;尊重队友,是一种本分;尊重观众,是一种常识;尊重对手,是一种风度;尊重所有的人,则是做人所具备的基本教养。

    每一位运动员都应该尊重社会。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要讲究社会公德和体育职业道德,要维护秩序;其次,要保护环境;最后,则要爱国守法。

    身先士卒,做严于律己的楷模

    教练、领队是一个运动队的领军人物,对运动队的日常训练和竞赛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是运动员命运的掌握者,是运动队兴衰的主宰者。学习运用礼仪,做中国的礼仪大使、形象楷模,落实到每一个运动队,责任在每一个运动员身上,更在领队和教练肩上。

    领队和教练要身先士卒,在个人礼仪、社交礼仪、赛场礼仪和涉外礼仪中,为队员做出表率,促进运动队形成讲文明、懂礼仪、用礼仪蔚然成风的良好氛围。积极拓展渠道,以多种形式,激励运动员成为集竞技技能与优雅礼仪于一体的优秀运动员,引导运动员个人形象全面升级,提高运动员的文明程度。

    播种礼仪,收获美好体育人生

    礼仪是交际的必要工具,礼仪的一切知识都要在实际操作中才有意义。讲文明礼仪关键的一点是要通过日常的一言一行,在细节中体现修养,知行统一,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养成习惯,不断提高提高个人修养,把礼仪的基本原则深深融于自己的“无意识”中,让其自然流露。

    要时时讲礼仪,处处有礼仪,用礼仪的规则检点自己的行为,规范自己在交际活动的一举一动。在与教练、队友、国际友人的彼此交往中,既要互相谦让,互相尊敬,友好相待,和睦相处,更要将重视、尊敬对方放在第一位。只要坚持以诚相待,诚心诚意,主动进行换位思考,善解人意,努力做到“交往以对方为中心”,就一定会达到有效交流,积极沟通的目的。

    礼仪真的是太重要了,不论现在和将来,它都是我们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可以说“讲礼走遍天下,失礼寸步难行”。礼仪就是习惯,礼仪就是教养,礼仪就是细节,礼仪就是成败。这对所有人都是一样的。我们每一个运动员,都应该重视礼仪,学习礼仪,得体的使用礼仪,努力做体育世界的中国形象大使和现代礼仪楷模。

    让我们努力做一个礼仪的播种者:

    播种一项礼仪,收获一种习惯;

    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心态;

    播种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性格;

    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