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
患难与困苦是磨练人格的最高学府。
——苏格拉底
经典案例
教球,更要教人
在菲律宾举行的亚乒赛上,邓亚萍与李惠芬在女单决赛中争夺冠军,关键时刻,李惠芬打了一个擦边球,她自己没有看见,教练张燮林也没有看见,裁判员判李惠芬失分,最后邓亚萍得了冠军。可这个擦边球被香港队的郑仲贤看到并告诉张燮林。比赛后,张燮林找到邓亚萍,对她说:“这件事我不怪你,要怪就怪你以前的教练在体育道德方面没有教育好。你现在应向李惠芬道歉,然后写书面检查给我。”邓亚萍马上到李惠芬那里承认错误,请求原谅。
经过了这件事,邓亚萍成熟了很多。没过多久,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上,邓亚萍和乔红在女子双打比赛中与韩国选手对阵时,韩国选手打了一个擦边球,乔红没有看见,而对方说擦了边。邓亚萍立即告诉裁判员那是个擦边球。为此,全场观众热烈鼓掌表示赞扬和鼓励。邓亚萍在体育道德上更进一步。邓亚萍克服自身条件的不足,取得了乒乓球史上罕见的成绩,除了她训练非常刻苦,比别人付出更多之外,思想品德修养的提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迷失自我,自食恶果
拳手泰森确实有过辉煌,可是人们现在记住更多的是“泰森之恶”。
过去10多年中,泰森共被判入狱7年,罚款3,197,500美元,强制捐款20万美元,吊销执照1年3个月,数次被拒发执照。
1992年3月,泰森因强奸美国黑人选美小姐德西蕾·华盛顿被判入狱6年缓刑4年。
1997年6月28日,泰森在拳台上怒咬以“正面化身”和“谦谦君子”形象出现的霍利菲尔德,使他失去了小半只耳朵。尽管起因是霍利菲尔德屡次用头撞破泰森的眼眶(赛后缝合了40针),且裁判没有对此做出任何判罚,但这一举动让世界震惊。他从此留下了一个“野兽”的恶名。最终,泰森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被内华达州运动委员会吊销其执照一年,同时罚款300万美元,创造了一项体育史上受罚最重的纪录!
1999年1月15日,重新获得执照的泰森在首场比赛中,因用力挟对手博萨的胳膊和口出狂言,被美国的检察官以“埋藏在我们后院随时都可能引爆的一枚定时炸弹”为由,再次起诉泰森,最终于2月被法官重判入狱一年、缓刑两年和罚款5,000美元。
2000年6月24日,当时英国裁判科利对没有防守能力的萨瓦雷斯挥手示意比赛结束后,泰森又莫名其妙地转到萨瓦雷斯的身后补了两拳。赛后,英国拳击管理委员会在8月22日对泰森处以187,500美元罚款,其另一个理由是,泰森赛后对拳王、英国人刘易斯口出狂言,声称“要撕心挖肺,吞食刘易斯的孩子(尚未出生)。”泰森真可谓“恶上加恶”。
2002年2月13日,泰森在纽约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意外地与刘易斯“抡拳秀”,导致了一场骚乱。内华达州运动委员会以泰森的这些“恶名”,拒绝发给泰森执照。
分析思考
在激烈争夺的体育竞赛中,强队之间的技术和战术水平日趋接近,因而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较量显得更为重要。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影响着运动成绩,不同的运动项目要求不同的心理素质。在运动员必备的心理素质中,人格心理是影响运动员成长的基础因素之一,与训练中掌握技术的程度及在比赛中能否充分发挥运动潜力关系密切。
关于运动员的人格特征问题,20世纪80年代许多运动心理学者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对运动员人格特征的研究与应用,在运动员科学选材及运动训练领域均有积极意义。所以,运动员思想工作中也必须注重运动员人格的培养,帮助运动员形成健全人格。
中国有句俗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当教练可不是只领进门就行了。教练员不仅要教技战术,更要教运动员如何做人。竞技比赛是运动员综合素质的较量,这包括技术、战术、体能、意志,还包括道德修养等。运动员从小训练,可塑性很强,这就需要教练员在平时的训练、比赛和生活中随时发现问题,循循善诱地教他们做人的道理,让他们的竞技能力和思想品德同步提高。
培养运动员人格特征要满足其合理的需要
在许多时候,提高运动员思想品德修养的过程,也就是对运动员人格进行塑造的过程。高水平运动员之间的较量,胜负往往就在一瞬间,有时起决定作用的往往就是他们的人格。世界大赛中因人格缺陷而输球的情况屡见不鲜,运动员在比赛的紧要关头控制不住自己,发脾气,摔拍子,被裁判罚分,导致失利。若是人格健全的运动员,一旦遇上意外的特殊情况,照样镇定自若,发挥出应有的水平,甚至超水平发挥,在落后状态下赢回来。
邓亚萍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每个运动员都有荣誉的需要,但不应该通过不正当手段攫取它。正是在人格修养上的不断进步,不断追求合理的需要,邓亚萍才能在乒乓球辉煌之后又在学业上取得成功。她说:“有人可能觉得我这是自讨苦吃,甚至有人说你的荣誉多得一大把,不攻读什么学位,后半生照样可以过得不错,即使读学位也不必那么辛苦,甚至不妨找个‘枪手’代笔写论文。但我读书上大学可不是为了‘镀金’,我上学只是要圆自己的读书之梦。我从自己与外国朋友交往中深切感受到知识缺乏、交流不畅。尽管基础差,我不想投机取巧走捷径,更不要说我就读的清华、剑桥等国际知名大学治学严谨,容不得弄虚作假!”
饺子可以速冻,人才却难以速成。邓亚萍学业上的成功与打乒乓球的辉煌,其实并非得益于她具备多大的天赋。恰恰相反,无论学业还是打球,她都是在先天条件不大有利的情况下,靠坚韧不拔的毅力,靠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在人生道路上不断跃上新的高度。
忽视运动员人格特征的塑造将后患无穷
拳击作为勇敢者的运动,可以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积极向上的精神,可以引导拳击爱好者通过刻苦努力、顽强拼搏和公平竞争,实现人生目标。思想工作要运用教育手段规范他们,使其行为适应社会公德的要求。目前,金钱的控制和拳击商品化的浸染,受雇佣于职业俱乐部和富豪,拳击手的所有赛事和活动都要受经纪人和俱乐部的控制和安排。为了获取暴利,经纪人和俱乐部从不考虑运动员的性命与得失,使得职业拳击比赛频频发生事故,有时还打假拳、玩异术,严重违背了体育道德和人道主义精神,成为世界体育界的重大隐患。所以,竞技运动如果不注重人格的培养,运动员很可能在获得巨大的体育成就的同时,却成为一个人格缺陷者。如果不能根据运动员的人格特点进行培养和塑造,最后可能会以遗憾收场。
泰森在拳台上是个强者,但是在生活中他同样是个弱者。他是在贫民窟中长大的,而且他从来就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没有文化,没有完整的家庭。这样的成长条件造就了一个人格上不健全的泰森。但是他没有意识到,而是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自己童年的不幸。如果教练在训练的同时,能够针对他的生活经历引导他学会控制自己,在强化力量、灵敏和反应能力的同时,也能培养他谦虚谨慎、富有同情心和临危不乱的人格特征,也许就不会有现在的“泰森之恶”了。
长期以来,体育战线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现在需要上升到理论高度来指导体育工作的实践。比如,心理科学、教育科学和行为科学等,都是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但是照搬外国心理学、教育学的成果不行,而要在中华民族文化积淀和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的新特点,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科学、教育科学、行为科学。目前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研究滞后,既缺乏思想政治工作实施者的理论指导,又缺乏运动员接受教育的实用手册。
运动队的管理人员、教练员和运动员在备战和参赛阶段都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也存在比较大的心理压力。作为运动队训练竞赛的思想保障,思想政治工作对运动员心理压力的解除会产生直接作用。如何把“压力变成动力”,这既是心理教育问题,又是思想问题,二者怎样结合还处在摸索中,目前的效果不太明显。调研座谈中,许多女足姑娘吐露了心声:“我们希望教练员也学点心理学知识,既能为我们心理减压,更能为我们排除青春期的心理烦恼”。
上面的内容提示我们,塑造运动员健康的人格要运用心理学规律,也要理论联系实际。
人本主义理论——以人为本关注需要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1954)把人的需要分为5个层次,这些层次由低向高发展,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后来,他又在尊重需要之上加上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从而形成对需要的7个层次的划分。
自我实现的需要表现为人们希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并达到完善化。当前面几种需要得到满足后,人的活动便由自我实现的需要所支配,这时人具有高度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认知能力,富于创造力,行为具有自发性,能够积极地面对未知和挑战。
后来马斯洛在自尊需要和自我需要之间增加了第5层认知需要和第6层审美需要。认知需要包括求知、理解、探索和好奇。马斯洛认为,学习和发现的愿望以及探索新异事物与未知世界的愿望是人性的基本方面之一。
马斯洛认为,上述7种需要都是天生的,是人类基本的需要。它们构成不同的等级或水平,并成为激励个体行为的动机力量。低级需要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因此也叫缺失需要,是要求满足个体生理和心理平衡的需要,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高级需要则不是维持个体生存所绝对必需的,但它的满足能使人充分发挥潜能,超越过去而成长,因此,高级需要也叫成长需要。在需要等级中,某一水平的需要至少部分地得到满足,才会萌发下一水平的需要;因此只有低级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地得到满足之后,高级需要才会成为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
马斯洛注重的是社会中的正常人,其需要理论旨在帮助正常人发挥潜能,达到更完善的状态,而不仅仅是为异常人群解除心理障碍。这种理论倾向为心理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但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忽视了社会历史条件对人的需要的影响,没有很好地说明需要产生的社会意义。
特质理论——关注人格特征
以阿尔波特、卡特尔、艾森克为代表的人格特质学派认为,构成人格的最小单位是特质,特质可以测量。人格特质就是那些具有跨情境一致性和跨时间稳定性的、能够表现一个人独特行为的倾向。这里我们着重介绍以下几种理论所介绍的人格特质。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卡特尔通过因素分析设计了16种人格因素问卷。卡特尔认为,每个人身上都具备这16种人格特质,只是不同的人表现的程度不同;人格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量的差异。
艾森克的人格特质。艾森克提出了三维人格的基本维度,即内外向(E)、神经质(N)、精神质(P),并以此编制了艾森克人格问卷用于测量这三个维度的个体差异。
人格的大五模型。诺曼等人格心理学家经过漫长的研究发现,人格维度的数量可能是5个,即开放性(O)、意识性(C)、外向性(E)、随和性(A)、神经质(N)。
人格的大七模型。王登峰等人根据对中文人格特质形容词的系统收集和评定,中国人的人格结构被确定为由七个大的维度构成。这一模型与西方的“大五”人格模型存在差异。
重视运动员的不同需要
人的需要是多层次、多侧面的,它们以高层次的需要为主导,相互交织在一起发挥动力性的作用。虽然需要的层次相对稳定,但是其结构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的。那么,参与竞技体育运动就应该研究运动需要和从事体育运动人员的需要。首先,要使体育需要结构合理。在培养体育人才时,要使需要结构符合其年龄特征。因为训练而荒废学业,不符合青少年学习知识、发展智力的需要。而且,要注意在低层次需要基本满足的基础上充分发展高层次的需要。在培养体育人才时,不要使青少年的需要停留在生物性需要和某些基本社会需要上,而要向高级社会性需要过渡。如果形成畸形的体育需要结构,就可能使运动员消沉,乃至退出体育运动。其次,要使体育需要内容合理。就具体的需要来说,其内容存在健康和庸俗、高尚和低下、积极和消极之分。例如,在成就需要上,是为了追求对社会有所创造、有所建树,还是为了追求个人虚荣心。在尊重的需要上,是为了追求平等相待、相互尊重,还是唯我独尊、称王称霸。还要研究实现需要的手段是否合理。体育竞争需要公平竞争,所以不论教练员还是运动员都应该通过科学而努力的训练获得好的成绩,不应该通过欺骗的手段满足某种需要。
刘国梁曾指出,“平时,我也经常和其他教练们讲,大家必须做到更了解队员,更关心队员,能够帮助他们去摆正自己的位置,除了教他们打球,更要培养年轻队员的个性、心理素质和人格魅力。”教练员重视运动员的人格培养是竞技的需要。因为,教练员和领队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和灌输者,是运动员日常生活的管理者,还是运动员人格的重要塑造者。所以,教练员和领队也是塑造运动员健全人格的重要力量之一。
那么教练员和领队如何塑造运动员的人格呢?
了解运动员的需要
了解运动员的需要不仅可以通过观察、访谈等方式,也可以通过问卷方式。调查显示,目前运动员的需要表现出两重性:
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渴望成才,但由于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使部分运动员讲求实惠,产生了“以钱说事”的思想倾向。他们要求民主,敢于发表意见,提出见解,但由于受到来自社会的不良影响,部分运动员组织纪律观念比较淡漠。他们有较强的竞争意识,渴望能为祖国赢得更多荣誉,但又普遍缺乏对抗精神与毅力,害怕因竞赛与训练而受伤。现代传媒的发达,使运动员接受信息量明显增大,思想更加活跃,但同时又易受社会、家庭、俱乐部等的负面影响。伴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加之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艰苦奋斗的精神有所减弱,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由于文化学习的不系统,社会交往少,影响了运动员的领悟性与可塑性,他们希望能给予参与多种学习的机会和社会交往的机会。
运动员思想特点的两重性告诉我们,这些年轻的运动员主流是好的,只要善于从他们的特点出发,加强教育和管理,他们会成为中国竞技体育的栋梁之材。
新时期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创新,只有创新才有生命力。居高临下的以说教为主的教育方式要进行改革。运动员十分欢迎“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方法,比较欢迎如拓展训练等团队意识培养教育的方式。
男子重剑运动员赵刚妻子怀孕,妊娠反应厉害,但为了使他全身心投入雅典奥运会训练和比赛之中,队领导亲自打电话到他家里进行慰问,并与省体育局有关领导联系,协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告诉她的家属在赵刚出国期间如遇困难可随时直接打领队的电话,队里会尽全力帮助解决问题。这使赵刚及家人十分感动。全家人支持赵刚全身心投入训练和比赛中。
射击队为充分调动运动员和教练员的积极性,提出了“以人为本,快乐竞争”的管理理念。王义夫总教练反映,现在比赛前因“要进入体育代表团”找上门来的少了,好管理了,因为有公开的尺度,包括奥运冠军朱启南平时打不好、积分不高照样不能出国比赛。运动员“自己要练”的自觉性更高了。
激发运动员的潜力
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升华有着重要的影响,各个队伍应充分利用环境进行熏陶,激发运动员的潜力。从住处到训练场地以至餐厅都要精心布置,努力把为国争光、祖国至上、团结拼搏的气氛搞得浓浓的,达到“潜移默化”、“睹物思志”。有的运动队根据任务选择一些具有激励性、警示性的标语、口号。比如,射箭队的四气:“立中国射箭之志气、铸中国射箭之骨气、显中国射箭之霸气、扬中国射箭之名气”;“置之死地而后生,背水一战勇者胜”;“磨练意志、锤炼作风、解放思想、勇于突破。”击剑队则提出五气:“杀气、霸气、志气、勇气、骨气”;“挑战与机遇并存,责任与进取同在,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爱国、团结、拼搏、奉献。”射击队的口号是:“我们能有一万个理由为暂时的失落而解释,却没有一个理由为北京奥运会的失落解释”;“训练怕吃苦,比赛会痛苦”。并在住地楼道电梯口的上方布一面五星红旗,下面写着“祖国在我心中”。每天去训练前一抬头就能看到。飞碟队则在广东清远宿舍里搞了一个宣传报栏,标题是“人生能有几次搏,搏得金牌献祖国”,报栏中登载了他们的心得体会以及文化娱乐活动的照片。
对运动员持平等信任态度
教练员、领队和运动员之间平等、信任的关系是思想政治工作成功的关键。教练员和领队应具备以下三种态度。
真诚一致。真诚一致就是指在上述关系中,教练员和领队是一个表里一致的人。他们越是以自己的本来面目出现,越是不戴专业面具或个人面具,运动员就越有可能发生建设性的改变。
积极关注。人有一种很重要的需要,就是积极关注的需要,也就是希望别人以积极的态度支持自己,包括爱、尊重、接受、喜欢、支持、赞赏等。无条件积极关注是指个体在任何条件下,即便表现出弱点和错误的时候,也能得到他人的积极关注。有条件的关注是指个体只有在自己的行为符合他人的标准的条件下才能得到他人的积极关注。有条件的关注会使人忽视自己的感受而主动用他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他人成了自我,而真正的自我反而被排斥。
同理心。同理心是指教练员和领队设身处地去体会运动员的一切体验,包括欲望、恐惧、冲突等,去感同身受这些体验。教练员和领队要进入到运动员的主观世界,去感受并理解当事人,分享他的快乐,分担他的痛苦,并将自己的这些感受有效的表达出来。
上面三者构成了一种思想工作的情境,运动员越是充分感受到这三个方面,他成长的收益也越多。因此,我们要做到真心地关心运动员,以积极的环境激发运动员的高级需要,在真诚平等信任的气氛中实现运动员的良性转变。
培养不同类型的运动员
常言道“人心叵测”,“人心隔肚皮”,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长时间的观察、交流和人格测验的形式对运动员进行比较深入的了解。要塑造运动员健全的人格就必须向不良的人格特征挑战。
可以说,每个教练员、领队和运动员都希望在人格塑造的过程中硕果累累,但只有适宜的方法可以使其事半功倍。运动员的思想工作,是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作为培养顽强拼搏为国争光意志品质的主旋律。各运动队紧紧围绕以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内容的中华体育精神开展教育,强调为国争光是运动员神圣的职责,强调“祖国培养意识”,要为祖国和人民刻苦训练,树立勇攀世界体育运动高峰的雄心壮志,强调公平竞争的职业道德素质培养,强调“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等等。而心理学的研究可以为思想工作的人格培养目标提供具体的研究支持。
“大五”模型为塑造运动员良好人格提供了参考。情绪稳定、开放或者聪明和见识宽广、宜人、责任感、外向可以成为塑造完美自我的模型。其核心内涵如下:(l)具有社会适应能力的意向和性格表现(外倾性);(2)有爱心和同情心:尊重他人不以自我为中心(宜人性);(3)责任心强,要求人格特质与人品的统一(责任感);(4)用理性调控非理性,制于理而不受制于情(情绪性);(5)不断获得新知和探索未知,创造性地面对社会(开放性)。可以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因人而异,重点培养不同类型的运动员。
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不仅要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更要靠教育者的言传身教。恩格斯说过,一个行动要比一打宣言更有说服力。有的运动队从建队初期开始,第一代老领导就和运动员、教练员吃住在一起、训练在一起,至今,中心分管的领导和部门干部仍经常下队,队干部和教练更是长年和运动员们摸爬滚打在一起。尤其是从各省市来到国家队的教练们,正值中壮年,事业压力大、家庭负担重、经济收入少、夫妻分居、上不能尽孝,下不能教育子女,中间还可能冒着离婚的风险(离婚比例在增高)。为了至高无上的祖国荣誉,他们牺牲自己的利益,对体育乐此不疲,死而后已。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境界!难怪一位跆拳道女运动员在谈到她的教练时激动地流下了眼泪:运动队要去天津训练,条件很差,正值教练的女儿遗传性哮喘病急性发作,危及生命。但教练没有把这事告诉任何人,坚持带队到天津,直到训练结束才声泪俱下地给家里通了一个长途电话。这件事传开后,给运动员们很深的震撼:要想夺取奥运会金牌,首先要有奥林匹克的境界!这位跆拳道运动员以教练为榜样,勇夺2004年奥运会金牌。她说:我能走到今天,一个很重要的条件是领导和教练们的言传身教。如今她们已经成了老运动员,有的还当了兼职教练,她们也正在把前辈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认真地传承下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