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传-跨国收购,李书福征战沃尔沃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人争一口气,李书福恋上北欧童话

    2002年一次例行的公司会议上,与会人员像往常一样做着例行工作,而李书福在经过简单的思考之后,语气平缓地说:“我们要收购沃尔沃,请大家做好准备。”

    当时的会场气氛和往常一样,有人在做会议记录,有人在低声讨论,有人在盯着李书福认真听其讲话,也有人在开小差,但当李书福的这句话说出口后,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他,会场一时变得鸦雀无声。

    李书福看到大家惊诧的目光,不得不将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然后向大家解释这件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与会人员对此事的必要性予以了充分肯定,表面上也对此事的可行性给出了自己的认可,但实际上当时大家心里普遍认为,李书福说吉利收购沃尔沃,旨在望梅止渴、画饼充饥,即目的只是为了激励大家努力工作,并对公司未来发展充满希望、抱定信心。那么,为什么公司的员工会如此质疑老总的话呢?那就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李书福和吉利汽车近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从中寻找答案吧。

    1994年,制造摩托车出身的李书福向当地政府申请批准汽车生产厂用地,但由于受国家明文规定限制,李书福被相关部门干净利索地回绝了。而李书福只能以生产摩托车为幌子争取到了建厂用地,从此开始了攻克汽车生产技术的难题。

    1997年,李书福经过一系列的艰苦努力,终于在“一汽”技术研究人员的帮助下解决了汽车制造技术难题。但新的问题随即出现,生产汽车需要国家批准,也就是说,想要生产汽车就需要获得汽车生产许可证。而在当时,国家并不看好私人企业生产汽车,因此,李书福几经周转才从四川德阳监狱下属的一个汽车厂里买到了汽车生产许可证,但这个许可证只允许他生产两厢汽车,并且生产车型也限制在两款以内。

    经过一年的努力之后,在1998年8月8日,吉利生产的第一辆两厢豪情汽车终于在台州临海下线。由于各方面资源匮乏和经验不足,吉利“豪情”推向市场后效果并不理想,当时有用户评价——吉利的这款豪情汽车甚至连车门都关不上。而这就意味着李书福第一次进军汽车市场以失败告终。所幸,吉利生产的摩托车在这一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年产量突破35万台,不但在国内摩托车市场独占鳌头,还成功地在22个国家及地区打开了销售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李书福身边的很多人开始劝他不要一意孤行,甚至连他的亲友也表示不能理解他的做法,而他们还告诉李书福,汽车和摩托车绝对不只是四个轮子和两个轮子的区别。然而,李书福已经下定决心,面对身边人的不理解和关怀,他索性风趣地答道:“我当然知道,除了四个轮子和两个轮子不同之处,方向盘也是不一样的。”随后,李书福又严肃地表示:“大家不要忘了,我们最初在搞摩托车的时候不也是一穷二白吗?那个时候,又有谁会相信我们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呢?在看得见的未来里,汽车必将取代摩托车而成为主要的私人交通工具,所以我们要与时俱进,要迎合市场需求。总之,投身汽车行业是必不可免的。”

    1999年,李书福为了使自己的手脚不受羁绊,大着胆子向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请愿,他以自负盈亏为条件,请求国家允许他生产汽车。国家相关部门负责人不无担忧地对他说:“如果失败了怎么办?”

    李书福回答说:“那就请您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吧。”

    虽然李书福生产汽车的决心异常坚定,但无奈国家的规定不能违反,因此,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也是爱莫能助。

    时间转眼来到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为了和世界市场接轨,国家很快放开了对民营汽车企业的限制。在国家经贸委第六批的产品公告上,终于出现了吉利的名字。也就是说,李书福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汽车生产许可证,即吉利正式进军汽车行业。

    然而,吉利汽车走向市场后,却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国内汽车行业的整体发展滞后,吉利又完全是自主性生产企业,因此,吉利汽车的性能和安全系数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提升。在当时,吉利汽车甚至在汽车市场上赢得了一个流传度非常高的评价,即敢买吉利汽车的人要具备这样的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如果上述两种精神是用来形容革命人士,无疑是非常高的评价,而如果是形容一个汽车用户,就是赤裸裸的讽刺,即对吉利和李书福的讽刺。

    这个讽刺惹恼了李书福,他在心中暗暗发狠,一定要造出世界上性能最好、安全系数最高的汽车。与此同时,李书福也终于意识到,汽车制造并不是那么容易,至少不像他想象的那么容易。放眼国内发展相对成熟的汽车制造商,几乎都走着一条中外合资的路子,李书福虽然在某些时候表现出近乎顽固的执着,但有时候他的头脑又是极其灵活的——很快,李书福也决定引进国际汽车制造生产技术,于是,沃尔沃便进入了他的视野。虽然就性能而言,沃尔沃可能不是世界上最好的汽车,但就安全系数来讲,沃尔沃无疑是世界范围内的No.1。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一向敢想敢干的李书福来说,提出收购沃尔沃就完全在情理之内了。

    那么,此时的沃尔沃又是什么情况呢?

    沃尔沃,创始于1927年,本着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经过数十年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安全系数最高的汽车品牌。与此同时,沃尔沃也是瑞典最大的汽车企业,北欧最大的工业企业,全球20大汽车品牌之一,世界500强排名第185位。

    从以上资料可知,李书福提出要收购沃尔沃,吉利员工的质疑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早在1999年4月1日,沃尔沃就已经被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收购,并且经营发展至今。于是,一心想要收购沃尔沃的李书福,就将矛头指向了美国福特汽车公司。

    2002年,“中国汽车企业高峰对话”论坛上,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也有代表列席参加。李书福语出惊人,毫不客气地在会上发表言论——福特将在未来10到20年内破产。此言论致使福特公司与会代表愤然离席,而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该代表颇具讽刺意味地说:“我得去找工作了,因为福特马上就会破产。”

    不过,李书福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美国经济发展日趋成熟,汽车市场也接近饱和,而此时的福特却还在大肆扩张,旗下分支汽车品牌林立,其衰退迹象已经日益凸显。其实,李书福正是基于这种情况,才判断出福特未来的发展并不乐观。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李书福还做出了进一步的解释,他说:“福特汽车的衰败是由于市场经济规律所致,并不是说他们的产品不好或者经营不善。虽然,福特收购沃尔沃的目的已经达到,但为了减轻负担,福特必将出售沃尔沃。而相对于美国汽车市场而言,新兴的中国经济体,使得中国汽车市场需求空间巨大,而且随着中国消费者消费能力的提升,沃尔沃这款定位于中高档次的私家用车势必前途无量。因此,无论是对于福特还是沃尔沃本身,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

    李书福对于福特和沃尔沃的分析研究,毕竟只是宏观理论层面的,对于更深入的行业内规律和研究,李书福也期待着专业人士的解读。2005年的一天,身份还是华晨副总裁的赵福全应邀来到一家日本料理店用餐,而请他来的正是吉利集团总裁李书福。李书福请赵福全的目的很简单,他想“挖”赵福全到自己的公司——此时的赵福全名声正旺,是国内汽车行业公认的资深人士,从国外回来就职华晨后,赵福全的事业也几乎达到了巅峰状态。

    李书福并不急于求成,席间,他对赵福全跳槽的事只字不提,因为李书福知道,要想说动赵福全,就必须拿出点气魄和实力。于是,李书福语气平缓地说:“对于沃尔沃,你有什么看法?”

    赵福全不知道李书福为什么突然有此一问,但还是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回答说:“沃尔沃的安全指数是举世公认的,国际上很多汽车也都打着安全的旗号,但事实已经证明,只有沃尔沃的安全最经得住考验。我们看到的沃尔沃广告,几乎每一则都和安全有关,可以说,沃尔沃的安全理念是与生俱来的。另一方面,沃尔沃的性能也非常优秀,包括动力系统、平衡系统、制动系统和室内配置等等,只不过由于人们对沃尔沃的安全关注更多,因此常常忽视它性能方面的优越。”

    李书福对于赵福全的回答表示非常满意,但他随即说出了一句让赵福全目瞪口呆的话,他说:“我要收购沃尔沃,希望你能为我提供必要和尽可能的帮助。”在接下来的谈话中,李书福对于收购沃尔沃的可行性予以了充分解释,以至于赵福全最终相信,收购沃尔沃并非李书福一时兴起,而是作为一个严肃认真的事情来进行思考的,这致使他对眼前这个草根企业家和他身后的企业刮目相看。

    随后,赵福全在专业角度给出了李书福收购沃尔沃的建议,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坚定了李书福收购沃尔沃的决心。

    2.收购沃尔沃前的小型“战役”

    沃尔沃的品牌优势和李书福的心理需求契合度很高,因此,吉利对沃尔沃的收购就显得势在必行。事实上,国人对吉利的熟知,也大多从李书福对沃尔沃的收购开始。但很少有人知道,在收购沃尔沃之前,吉利已经成功地完成了两项海外收购计划,分别为英国锰铜公司和澳大利亚DSI自动变速器公司。

    英国锰铜是一家具有70多年历史的老牌公司,成立之初以生产轮船螺旋桨推进器为主。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20世纪80年代初期,英国锰铜收购了Carbodies公司,成功完成了向汽车制造企业的完美转型。在接下来的数十年中,虽然锰铜一度创下辉煌的历史,但一家企业毕竟有它的存活寿命,市场规律不允许任何一家企业永远长盛不衰。进入2006年,锰铜的境况已经发展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要想避免破产的命运,寻求收购就成了唯一的选择。这样一来,锰铜不仅可以得到大笔的注入资金,满足新产品的研发资金需求,也可以开辟全新的销售市场,扩大公司的盈利规模。而新兴的中国经济体,无疑就成了锰铜决策层的首选目标。

    在当时,中国的华晨和蓝星集团都曾和锰铜有过接触,相对于“根正苗红”的华晨和实力强劲的蓝星,草根形象的吉利能够后来居上确实让人备感意外。对此,吉利方面的解释是,锰铜成熟的技术和销售网是吉利所欠缺的,而且锰铜的“黑色出租车”品牌也在世界上久负盛名;而锰铜则看中了吉利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影响力和“造好车”的经营理念,此外,吉利快捷、民主的决策体制更是深受锰铜青睐。因此,吉利成功挤掉华晨和蓝星,在短短几个月内便和锰铜达成了合作意向。

    2006年10月24日,李书福代表吉利和锰铜公司代表在伦敦皇家花园酒店正式签署协议,至此,吉利成为锰铜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协议规定,吉利将与锰铜合资共同创办一家新的汽车生产公司,新公司将落户上海,产品主要以享誉世界的TX4伦敦出租车为主。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和英国议会领袖阿莫斯应邀参加了签字仪式,共同见证了两家企业的合作。

    2007年第一季度,吉利和锰铜公司的合资企业正式在上海建立,取名上海英伦帝国汽车公司。新公司的股权比例分配为吉利51%、锰铜48%、华普1%,由此可见,吉利在新公司中具有绝对控股权,这在以往的中外合资企业中绝无仅有。据业内人士透露,在中外合资企业中,控股权一般都由外方掌握,而且一些核心技术和产权也都不与中方企业共享。对此,李书福曾在记者招待会上公开表示说:“本次合作,吉利的控股权毋庸置疑。而在技术和产权方面,我也可以毫不讳言地说,吉利之所以与锰铜合作,正是看中了其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销售网络,因此,技术和产权方面的资源共享也是可以肯定的。”

    而在另一方面,李书福对合资公司的大幅投入也说明了他对中国汽车行业的信心和决心,并且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他的信心和决心都绝不盲目。在李书福看来,中国汽车行业的前景非常乐观,这种乐观不仅源于中国汽车销售市场的巨大空间,还因为中国低廉的劳动力和原材料市场。在英国,锰铜公司生产汽车的很多零部件都要从欧洲其他各国进口,由于进出口税务和运输成本,无形当中增加了生产成本。而在中国,吉利已经建立起了成熟的生产基地和采购网络,可以用更加低廉的价格得到这些零部件。吉利财务部门的最新预算结果显示,仅原材料和零部件一项就可以节省30%的生产成本,这就使吉利和锰铜的新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具有更为强劲的价格优势。

    上海英伦帝国汽车公司的成功,是吉利资金与锰铜技术的完美结合。被成功的喜悦包围的李书福尝到了甜头,收购外企的念头又让他将目光瞄向了澳大利亚的DSI自动变速器公司。

    在全球范围内,只有两家独立于生产汽车变速器的专业公司,DSI正是其中之一。这家公司集设计、研发和制造于一体,产品包括4速和6速前后驱动自动变速器以及全驱动大扭矩自动变速器,用户包括美国的通用、克莱斯勒和韩国的双龙等国际著名汽车制造商。被吉利收购之际,DSI已经具有80多年的历史。在这80年的发展史中,DSI不仅积累了相当深厚的经验,还培养了一批非常优秀的技术人员。对于一家汽车制造企业来说,这些无疑都是不可多得的资源。

    2009年伊始,由于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澳大利亚DSI自动变速器公司宣告破产,并很快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收购。李书福在得知这一消息后,觉得时机已经成熟,随即便展开了收购DSI公司的准备工作。

    2月16日,李书福和随行人员来到澳大利亚的DSI公司总部进行实地考察,虽然之前看过大量检测数据和实验报告,但DSI的现场报告还是让李书福欣喜不已。在DSI的自主测试平台上,最新一款变速器在25万公里行驶距离中居然只需更换机油,而一般的变速器,在这一行驶距离后其齿轮早已磨损老化,必须更换新的齿轮才能继续正常工作。

    3月8日,国际著名投行洛希尔公司(罗斯柴尔德家族银行)受李书福所托,开始着手正式运作对DSI的收购事宜。与此同时,众多媒体也开始关注吉利的这一举动,业内人士分析,李书福的这一动作是为收购沃尔沃打前阵,而李书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示:“我们当时还没有收购沃尔沃的具体打算,因此,这一动作确实是为了收购澳大利亚的DSI公司。”由此可以看出,李书福对于DSI的收购也是非常看重的。然而长久以来,DSI的市场都集中在欧美,亚洲则只有韩国这样的零星销售市场,而中国经济的崛起必然使市场需求加大,此时吉利对于DSI的收购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事实上李书福对于DSI的收购胸有成竹,因为在当时,DSI一年的销量只要能达到3万台,其盈利就可以得到保障,而仅吉利汽车对变速器的年需求量就远远不止3万台。也就是说,吉利收购DSI之后,即使全部产品用于内销,也是可以保证盈利的,更何况DSI在长久的发展历史中早已形成了成熟的市场销售网络。因此,吉利收购DSI可以说是万无一失的生意。

    3月末,李书福再次飞赴澳大利亚,正式与DSI公司签署收购协议。在此之前,负责此次收购事宜的吉利高层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副总裁杨健就亲自拜会了DSI公司的当地政府官员、公司决策层、工会领导层等。在杨健的大力说服下,DSI公司上下都对与吉利的合作充满信心。他们不仅认为吉利的收购方案在众多竞购者中出类拔萃,还认为中国汽车产业能够带给他们更大的希望,因此,他们都表示非常期待和吉利的合作。

    签约前夕,李书福对随行人员说:“我对此次收购十拿九稳,为了能够尽快完成相关事宜,谈判的时候不必太在意一些细节。”于是,此次的签约过程,在一片融洽的氛围中落下帷幕。为了使DSI公司尽快投入运营,李书福最大限度地允许了DSI团队保留原有编制,并在此基础上适当地提高了薪金待遇,以使DSI员工可以更具激情地工作。DSI工会在最初与吉利高层交涉的时候还在担心员工的利益问题,即使签约之后,工会高层也是惴惴不安,因为各国的价值观念存在一定差异,许多国外企业在完成收购后都无法保障员工利益。吉利的做法无疑让DSI员工领略到了大国风范,为此,在与吉利接下来的合作中,DSI员工也都能保持积极的工作状态。

    李书福在事后的采访中对记者说:“2009年的金融危机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是一场噩梦,而对于另外一些企业来说却又是一次机遇。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锰铜和DSI都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覆灭,但吉利却因为不服输的精神而逐步壮大起来。凭借着这种精神,吉利在未来的发展中必将越来越强大。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两件收购案的成功进行,也为我们收购沃尔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零距离”接触,李书福和福特的前期碰面

    2007年1月,北美国际车展在美国东北部城市,同时也是传统汽车中心城市底特律举行,李书福带队参加了此次车展。而李书福此行除了参观车展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目的,那就是接触沃尔沃现任东家——福特公司高管。

    利用此次车展之便,李书福在洛希尔公司的帮助下,成功约见了同来参加车展的福特汽车首席财务官。这位财务官先生对于李书福的约见感到疑问的同时,也对新兴的中国汽车市场兴趣浓厚,因此,会见的氛围非常融洽。让李书福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主动提出的会见活动,大部分时间却都是对方在提问。李书福心思急转,很显然,新兴的中国经济体对国际汽车企业吸引力十足,因此,只要将吉利打造成中国汽车市场的知名品牌,获得国际力量的支持将变得易如反掌。在对财务官先生的应答中,李书福充分表现出了一个中国企业家对于本国汽车市场的了解,以及对于未来发展走向的真知灼见。

    财务官先生很满意,对李书福的印象非常不错,而李书福也适时说出了自己此次会见的目的。虽然财务官不是公司营运的主要负责人,但由于对李书福请求的重视,他还是进行了更加具体和深入的了解,而李书福也如实说出了自己期许已久的名字——沃尔沃。实际上,李书福当时并没有企图收购沃尔沃,更不会想到会收购得那么彻底,在当时,他只是表示愿意与福特进行合作。而财务官先生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回应,他只表示自己对公司发展不是很了解,但如果李书福有诚意进行合作的话,他可以帮忙联系公司相关方面的负责人。尽管这位财务官先生极力掩饰,但如猎犬般敏锐的李书福还是在他的眼神中看到了不屑,也许在他心中,李书福和他的吉利是来向福特“行乞”的。

    虽然吉利是一个尚处在发展中国家的草根汽车企业,但里面也融合了李书福的众多理念。因此,自尊自强的李书福不允许别人的不屑。所以,这次谈话更加坚定了他与沃尔沃合作的决心。李书福相信,总有一天,中国的汽车会“跑遍”世界,而吉利就是这些汽车的领跑者。随后,回到国内的李书福便要求有关负责人全面监视福特公司的动向,并随时向吉利总部汇报。

    皇天不负有心人,就在李书福和福特首席财务官此次会面后不久,如同当年李书福预言的那样,市场经济规律终于作用到了福特公司头上。从2006年开始,福特汽车总体运营出现亏损,到2007年,福特汽车的年亏损额已经达到127亿美元,整个福特公司陷入负债运营状态。而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北美汽车市场的需求量饱和。相关数据显示,2007年福特在北美汽车市场的销售额下滑超过10%,险些成为美国汽车业的耻辱,因为这样的销售业绩差一点就不敌日本丰田了。

    此时,福特旗下的众多分支品牌终于成为累赘,为了生存,必须果断割舍。2007年末,福特公司领导层决定,为了适应日益萎缩的市场和减轻公司负担,福特决定关闭旗下的16家工厂,同时裁员4万名员工。福特这项决议要想得到工会的签字,还必须向裁掉的员工支付巨额补偿,这对于经营已陷入困境的福特来说,无异于壮士断腕。但更糟糕的时刻还远没有到来,福特的各方面调查和研究数据显示,在未来2到3年内,福特还将出现更大规模的亏损,同时也无法保证不出现更大规模的停产和裁员,整个福特公司都是人心惶惶。对于福特公司承诺的到2009年实现全面赢利,广大福特员工和福特投资方都不敢相信也等不及。

    当然,福特公司的一系列近况都在李书福的注视之下,面对福特公司的窘境,李书福决定做出进一步试探。于是,在2007年即将结束的时候,福特汽车公司总部收到了一封来自中国吉利的“挂号信”。因为福特营运的困境,李书福的信心和野心也有所增长,在信中,他明确向福特表示了收购的意向。然而让李书福没有想到的是,这封信寄出后如同石沉大海,根本就没有得到任何回应。一向以强硬作风示人的李书福也终于不得不反思自己的做法,他终于开始意识到,收购沃尔沃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至少不会像收购英国锰铜和澳大利亚DSI自动变速器公司那么简单。

    锰铜和DSI虽然在各自的领域内都取得过不错的成绩,但他们和国际一流的福特汽车公司相比,显然还相距甚远。李书福要想收购福特公司旗下的品牌汽车,就必然面对更大的困难和考验。当然,巨大的困难和考验背后也必然伴随着巨大的收益,李书福深知,于情于理,他都必须将沃尔沃纳入吉利旗下。

    然而,福特方面却不这么想。首先,福特汽车公司的基础坚实、积淀丰厚,品牌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打响,因此,即便是亏损,坚持几年也没问题。加之公司新上任的CEO穆拉利能力超凡,福特人并没有失去信心。其次,即使福特决定卖掉旗下的汽车品牌,由于旗下汽车品牌众多,福特的首选也不一定是沃尔沃;退一步讲,即使福特公司真的到了必须出售沃尔沃的地步,那么在中国国内,福特选择的出售对象也不一定是吉利。毕竟,吉利还只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民营汽车企业。这甚至关系到福特的声誉问题,因为如果将沃尔沃出售给吉利这样一家草根企业,会被各方认为是草率而不负责任的。

    福特汽车公司的CEO穆拉利在就职演讲上说:“我很清楚福特目前的严峻形势,而且已经制订切实可行的复兴计划,我们现在也正在按照计划实现福特的复兴,所需要的仅仅是大家的一点信任和信心而已。”也许是为了表示对中国市场和吉利那封“挂号信”的重视,穆拉利在这次演讲中还明确提到了对出售沃尔沃的看法,他说:“我们目前并没有出售这类高端品牌的打算,但我们也不排除和其他企业合作的可能。”

    吉利高管在得到这一讯息后无不垂头丧气,一时之间,被李书福鼓舞起来的雄心壮志也一落千丈,而李书福却仍旧信心满满,他说:“什么是失败?失败就是在成功之前放弃了;什么是成功?成功就是在得到成功之前一直坚持。福特会卖沃尔沃,而买家就是我们。”这就是李书福的经营哲学——睿智,坚定,有时又带有一点不可理喻的固执,但不管怎么样,成功才是硬道理。

    4.金融危机,李书福收购沃尔沃时机再现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汽车行业面临1929年以来最大规模和最大强度的“严冬”,全球汽车巨头纷纷开始大举融资,准备“冬眠”。美国汽车工业联盟也开始积极和国会接触,希望获得政府方面的资金支持。在当时,美国的汽车行业已经面临困境,根本无法独自承受金融危机的沉重打击。10月24日,有权威预测机构发布公告称:“到2009年,全球汽车企业都将面临‘崩盘’局面。”随后不久,美国最具实力的汽车经销商负责人也公开表示:“此次汽车市场的复苏必然要等到整个金融危机过后,而这场金融危机到什么时候能够过去,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这所有的一切,对于福特公司2009年的复兴计划来说,无疑是一个噩耗。

    这一年,日本丰田宣布将预期销售目标下调35万辆;奥迪宣布下调20万辆;此外,宝马、奔驰、通用和克莱斯勒等著名汽车品牌也都宣布不同程度地下调预期销售目标。无奈之下,福特只好加大市场收缩力度,全面降低生产目标和库存数量。然而,这一切并没有成功扼制住金融危机给美国车市带来的恶劣影响。随着美国民众消费指数的不断下滑,汽车市场的销售情况首当其冲,跌幅曾一度连月创下历史新高。而日本、德国等与美国汽车行业关系密切的国家也受到影响,车辆内销数量无不急剧下滑,即使是日本丰田这样的国际一流汽车品牌,也不得不亮出零息车贷的底牌。

    然而此时,中国汽车市场的一枝独秀则让全世界都感到不可思议。在政府的大力扶植下,中国车市在2009年不但没有出现“崩盘”,销售额反而出现一路飙升的态势。2月份,中国车市整体销量突破100万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每月都呈现出大幅增长速度,截至10月份,中国车市的销售量已经达到1000万辆,为有史以来最高。中国车市的这一销售成绩,在全球范围内稳稳占据销量第一的地位,于是,无数国际汽车企业都将目光抛向了中国。

    面对国际汽车企业的“频送秋波”,中国汽车企业又该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呢?

    对此,李书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企业如果想要在‘严冬’中发展壮大自己,而不仅限于‘活’下去,那么就不能满足于保持‘冬眠’状态。‘冬眠’看似可以减少能力消耗,但实际上也是一种消耗,中国企业本来就‘体质’薄弱,光靠打消耗战是赢不了对手的。因此,中国企业就要尽量在‘严冬’时期使自己保持‘冬泳’状态,不仅要有效抵御‘寒冬’,还要在此基础上增强自己的‘体质’,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的发展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事实表明,李书福的这一比喻切中要害,十分准确地表明了中国企业在金融危机时期应该何去何从。

    面对国际汽车市场的大幅度萎缩,处在中国汽车市场“暖流”中的李书福显得扬扬自得,他曾在这一时期对身边的人说:“真实的电影即使情节再怎么老套,也比情节跌宕的虚构电影要震撼人心。”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李书福也曾不无高傲地表示:“他们的失败,就是我们的成功。”李书福是这么说的,也确实是这么做的,收购沃尔沃的事宜再次被吉利提上日程。

    对于李书福的这一做法,很多人表示反感,他们认为李书福有幸灾乐祸的嫌疑,甚至有些落井下石,丝毫不具备绅士风度和成功者的魅力。

    尽管如此,李书福也丝毫不避讳自己此时的兴奋。因为他知道,要想在如战场一样复杂多变的商场上站稳脚跟,牢牢抓住瞬息万变的“战机”,需要的绝对不是高风亮节。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忍受屈辱,因此,成功才是硬道理。而至于风度和魅力,李书福一言概括,他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有实力就有魅力。”的确如此,魅力必须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上,如果没有实力,魅力就像空中楼阁。根基不稳,则一切都无从谈起。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对于李书福和吉利来说,也确实算得上是一次质的蜕变,只是这次蜕变过程的顺利程度,却是李书福事前未能预料到的。

    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吉利汽车终于得到国内市场的认可。2008年下半年,当金融危机风暴正在全世界范围内肆虐的时候,吉利旗下的生产线全部满负荷运转。即便如此,吉利汽车的销售市场仍然供不应求,大大小小的订单不断飞向吉利总部。

    2009上半年,吉利成功融得国际资金,并顺利完成了对澳大利亚DSI自动变速器公司的收购。吉利的这一举动开始成功吸引国际目光,由此,吉利的实力不仅得到展示,还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对于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成功进行,这一役也算是功不可没。

    2009年下半年,美国高盛集团入股吉利,不仅带来了高达25亿港元的资金,还在管理和经营上为吉利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这也使得李书福和吉利上下员工对吉利的未来充满信心,李书福在这种情况下重启对沃尔沃的收购项目,就显得理所当然了。李书福也曾对部下公开表示:“高盛集团在吉利的入股,表明吉利已经成功跻身国际一流汽车企业行列。”

    李书福是一个率性而为的人,心里想什么往往嘴里就说什么。相对于那些心思缜密、说话滴水不漏的企业家来讲,敢想敢干、敢作敢为也正是李书福的魅力所在。

    5.福特的迟疑,李书福的幸运

    此时的沃尔沃对于福特来说已经形同鸡肋,弃之不舍又食之无味。当初穆拉利对于保留高端汽车品牌的宣言也早已被抛弃,阿斯顿·马丁、捷豹、路虎等福特旗下的高端汽车品牌先后被抛弃,穆拉利的到来和他的复兴计划也没能让福特实现中兴。尽管如此,福特人却对沃尔沃仍抱有希望。一方面,穆拉利曾经明确表示要保留福特旗下的沃尔沃品牌,如果将其出售,无疑是自食其言;另一方面,沃尔沃汽车在全球尤其是在欧洲,其安全和环卫概念深得人心,是欧洲最具资历的老牌汽车企业,虽然目前沃尔沃的经营陷入困境,但穆拉利从一个更长远和更专业的角度来看,沃尔沃非常有潜力成为一个赢利的品牌。因此,当时的福特仍然没有出售沃尔沃的打算,这样一来,李书福的计划又一次落空。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福特公司的经营情况进一步恶化。根据福特财务部门的数据显示,2008年,福特公司的整体运营亏损达到147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通用和克莱斯勒也在这一阶段双双陷入破产保护的境地。面对这种情况,穆拉利终于全面调整了福特的经营方略,并最终确定了“一个福特”的运营理念。所谓“一个福特”,就是集中福特公司的所有优势力量,包括人员、技术、生产平台、销售网络等,全面实现福特汽车的更新换代。可以说,整合后的福特汽车将是福特优势的集大成者。穆拉利相信,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新款福特汽车,一定可以帮助福特人走出困境。而对于福特旗下的其他汽车品牌,穆拉利也终于决定全面出售。现实是残酷的,市场是无情的,在生死抉择面前,一切理想都显得苍白无力。然而,不知是因为仍然抱有希望还是觉得可以继续提高出售价格,沃尔沃仍然没有出现在福特公司的出售名单中。

    这让李书福有些费解,难道穆拉利是铁了心不卖?如果让此时的李书福用一句诗来表达内心想法的话,估计他会脱口而出白居易的一句诗——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实际上,穆拉利也是有苦难言。阿斯顿·马丁、路虎和捷豹都是福特旗下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的汽车品牌,穆拉利对于卖掉这些汽车品牌并没有进行过多的考虑。因为对于福特来说,卖掉这些汽车品牌不仅可以减轻负担,还可以获得大量的流动资金,对于福特接下来的经营和发展必然会起到正面作用。穆拉利的这一举措,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也确实收到了一定成效。在这种情况下,沃尔沃的出售议程再次被福特高层搁浅。在穆拉利看来,相对于已经出售的几个汽车品牌来说,沃尔沃虽然也处于亏损状态,但它的市场潜力无疑是最为巨大的。而另一方面,同时也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沃尔沃所具备的优势正好是福特所欠缺的,也就是说,福特和沃尔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优势互补,这对于福特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此外,和路虎等几款福特分支品牌不同的是,沃尔沃和福特已经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源共享,基本上处于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胶着状态。比如在欧洲,沃尔沃和福特共用同一型号的汽车零部件;在中国,沃尔沃和福特共用同一个生产平台等等。因此,福特如果出售沃尔沃,就会在很大程度上牵扯到自身的一些利益和机密问题,这便是福特对于出售沃尔沃始终不能下定决心的原因之一。

    而对于李书福来说,他之所以对沃尔沃情有独钟,原因也正在于此。换句话说,李书福就是要买沃尔沃的独特优势和福特与之共享的先进生产技术。毫不客气地说,如果沃尔沃的优势被福特完全吸收不再一枝独秀,先进的生产技术也被福特掩盖,那么李书福很可能连看都不会看沃尔沃一眼。很明显,李书福的目光绝不仅仅是中国,还有亚洲,乃至整个世界。

    因此,也就出现了这样的局面,即福特是不得不拖,而李书福又确实是不得不买,形势一时陷入僵局。

    随后,在金融危机影响到美国汽车市场以后,福特汽车的运营业绩每况愈下,摆在福特人面前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穆拉利对于沃尔沃的卖与留一直犹豫不决,而他又不希望得罪沃尔沃的潜在买家,为将来可能出售沃尔沃制造困难。于是,福特一方面公开宣告将严格按照穆拉利提出的“一个福特”方针政策进行经营发展,包括全面调整旗下高端汽车品牌的经营方略。在这次宣告中,福特还明确提出了调整目标包括考虑出售沃尔沃;而另一方面,福特对于出售沃尔沃的具体细节和时间又迟迟不予公开,这让许多人感觉到福特的诚意并不大。

    对于福特在沃尔沃品牌上的垂死挣扎,李书福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他只能和其他同样关注沃尔沃命运的汽车制造商一样,共同关注着福特的进一步动作。让所有人感到奇怪的是,一向以爽快著称的李书福,这次却没有表现出像往常一样的躁动。他一方面密切关注“战云”密布的美国车市;另一方面,又不紧不慢地进行着日常的工作。实际上,明眼人都已经看出,福特出售沃尔沃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此时的李书福却希望这个时间可以尽量拖延。原因很简单,对于沃尔沃的收购,实际上远比李书福的预想要复杂,尤其是他的竞争对手无一不是实力强劲且摩拳擦掌。李书福要想在这场争夺战中取胜,就必须具备绝对的优势,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收购资金,然而就当时的情况来看,资金方面的准备不足已经成为李书福的最大制约,但他却根本没有放弃收购沃尔沃的打算。

    也就是在福特对沃尔沃仍抱有侥幸心理而迟迟不愿出手的这段时间内,李书福终于得到了某集团的大力支持,至于这一神秘集团到底是何方神圣,在此暂且不表。但可以肯定的是,正是由于福特决策层的迟疑,给了李书福充裕的准备时间。

    也许这就是天意,沃尔沃最终将花落吉利,成全李书福的世界名车之梦。

    6.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希望:穆拉利

    随着吉利对沃尔沃的持续关注和福特对沃尔沃出售事宜的迟疑,李书福越来越关注福特的CEO——穆拉利。穆拉利毕业于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并获得航空航天工程科学硕士学位,同时拥有麻省理工学院的管理学硕士学位。在出任福特CEO之前,穆拉利已经服务于美国著名的波音航空公司34年之久。由于穆拉利的杰出贡献,波音航空公司不仅成功摆脱了“9·11”事件对航空业的不利影响,还成功击败了老对手美国空中快车航空公司,使波音稳居美国航空制造业的首席地位。

    2006年9月5日,在带领波音缔造辉煌之后,穆拉利选择退出波音并高调加盟福特,成为福特汽车的首席执行官(CEO),这是福特汽车自1903年始创以来,首次由福特家族以外的人担任CEO。而对于穆拉利来说,他无疑是一个汽车行业的门外汉。对于穆拉利从波音转任福特,很多人都表示质疑,他们认为汽车和航空完全是两个行业,穆拉利虽然在航空业取得过优异的成绩,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可以在汽车行业施展拳脚。然而,这些质疑的声音并没有影响福特决策层的决定,在福特高层内部,甚至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能够拯救福特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总统奥巴马;而另一个就是CEO穆拉利。

    穆拉利对于公司管理确实很有一套,他首先将公司的经营、管理和市场情况完全透明化,并要求每个员工都详细了解。如此一来,每个员工便都可以轻松知道自己在公司中的位置和价值,以及自己为了公司发展最应该去做些什么,而不是只知道一味地向公司索求。穆拉利的这一举措从很大程度上免去了福特向前发展的后顾之忧。然后,穆拉利又吩咐相关部门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实时通知福特员工公司的发展情况,确实建立起福特员工对福特发展命运的有效了解机制,这就使每一位福特员工都成了福特向前发展的积极因素,从而使公司的发展拥有了最大限度的保障。在这一机制得到充分肯定后,穆拉利又命令公司的IT部门打造了一个全球范围内福特员工的信息交流平台。这个平台的建立,不仅使世界上所有的福特员工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内进行交流互动,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福特资源优化配置,让每一位员工,哪怕是最底层的员工,都可以对福特进行全盘了解。

    每周四的上午8点,福特高层都会在位于总部大厦11层的雷鸟会议室召开公司例会,穆拉利接掌福特以后,延续并深化了这一传统。穆拉利来福特的最初阶段,参加会议的只有六七个部门的负责人,很显然,这不符合穆拉利要全体福特员工参与公司事宜的经营理念。于是,在穆拉利的命令下,福特总部的12个职能部门全部派出代表按时参加公司例会。此外,福特分别设在欧洲、亚洲、澳洲和南美洲的分支公司高层,也通过视频网络系统实时参加例会。

    之前,福特的监督部门经过数十年的风风雨雨,已经不可避免地彻底沦为虚设。穆拉利对于监督部门的职能向来比较看重,于是这个部门就成了他的下一个整顿对象。经过简单的分析后,穆拉利针对福特现状制订了一套简单可行的监督制度,这种制度以颜色为主要体现方式,简单明了地表现出各部门的工作状况。其中,绿色表示该部门的工作状况良好,黄色表示警告,如果该部门不加以有效改正的话,那么监督部门就会立即在该部门的业绩考核报告上印上红色,这也就意味着会有相应的惩罚方案降临该部门,甚至将其踢出局。

    这一制度推出后,监督部门首次递交给穆拉利的各部门的考核报告单上竟都是绿色。也就是说,按照监督部门的考核结果,各部门的工作都处于十分良好的状态中。穆拉利当然知道这不可能,但他不急不躁,而是找来监督部门的负责人诙谐地说:“我来福特是整顿团队的,你现在给我的考核报告都是绿色,那么说明我在福特已经没有任何存在价值了。”该负责人心虚不已,冷汗直流,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穆拉利继续说:“重新给我一份报告,如果你能确实证明我没有存在价值,我会向董事会提交辞职报告。否则,我只能要求你交出辞职报告。”

    监督部门负责人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认真负责地对各部门进行考核。很快,福特常年积累下来的弊病逐一暴露出来。穆拉利通过一些改革和监督,使这些弊病很快得到了有效解决。随后,在穆拉利的统一协调下,全世界的福特人最终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行动起来。而这些,无疑都为福特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就是真刀真枪的市场运营了,被穆拉利折腾一番的福特员工都在等着看他的表现。通过一系列分析总结,穆拉利认为制约福特发展的最大因素还是资金问题。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和整个汽车行业的低迷现状,政府方面已经无心提供支持;又由于这笔资金的需求量巨大,福特出售旗下几个分支汽车品牌的所得只是杯水车薪。

    在这种情况下,穆拉利果断下定决心,以福特汽车公司的全部资产为抵押,成功向银行借贷234亿美元。在当时,这笔巨额贷款是饱受争议的。以福特的全部资产为抵押,无异于孤注一掷,如果穆拉利不能带领福特团队在汽车市场取得实质性的胜利,福特就将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对于一向安于享乐的福特“贵族”们来说,穆拉利带来的压力可想而知。

    2009年,在穆拉利一系列的有力措施下,福特的汽车销售量自1995年以来出现首次正增长,运营也实现了全面赢利,曾一度达到27.2亿美元。而在此时,美国的另外两家汽车巨头通用和戴姆勒—克莱斯勒,仍陷于经济危机的泥沼中无法自拔。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在整个经营过程中,穆拉利领军的福特团队没有接受政府的任何经济援助。

    同年,穆拉利被美国《时代周刊》选入“年度百人榜”。微软CEO也曾感叹:“先后两次在经济变革中以领袖身份带领团队起死回生,穆拉利简直就是奇迹的化身。”而在整个汽车行业,穆拉利也荣耀地被誉为“底特律尊严的最后捍卫者”。

    这一切对于李书福来说似乎并不重要,此时的李书福仍默默关注着穆拉利对于旗下分支汽车品牌的出售策略,对于沃尔沃这个名字,已经不会再有任何一个人能像李书福那样感到熟悉而又陌生了。穆拉利上任后,将路虎、捷豹和阿斯顿·马丁果断出手,随后也曾宣布,截至2013年,福特将把旗下分支汽车品牌从100余家减少到40家。这一切,曾一度让李书福燃起收购沃尔沃的希望。然而,穆拉利的工作重点并不在出售旗下汽车品牌上,李书福很快发现,出售旗下汽车品牌对于穆拉利来说甚至算不上侧重点。没办法,要想收购沃尔沃,只能自己主动上门了。

    7.穆拉利吐口,李书福攻坚首战告捷

    2008年3月,经过一系列磋商和运作,李书福带队和福特高管在伦敦举行了一次会谈。会谈中,李书福直截了当地提出了收购沃尔沃的意愿,并随后向福特高管递送了“建议书”。这份建议书可谓融入了李书福不少心血,其内容包括对吉利的基本介绍、对沃尔沃的收购意义及将来的发展策略等,无不做得细致入微。与此同时,吉利的另一路人马也奉李书福之命来到沃尔沃“老家”——瑞典。在这里,吉利团队和瑞典副首相进行了会谈,表述了吉利对沃尔沃的收购意愿和决心。此次会面,也圆满取得了李书福先前的预期效果。

    下半年,穆拉利经过深思熟虑,开始秘密策划沃尔沃的出售事宜,李书福通过秘密渠道很快得知了这一消息。7月,吉利向美国福特总部递交了收购沃尔沃的意向书,不出李书福所料,福特总部的回复依然是模棱两可。李书福心知肚明,穆拉利仍然在怀疑吉利的实力,为此,李书福决定加大准备收购沃尔沃的力度。先前为收购沃尔沃专门成立的项目组进入全负荷运转状态,李书福要求这支团队加班加点,对于福特、沃尔沃包括吉利自身,进行挖地三尺式的分析调查,包括历史、目前状况和将来发展,李书福要做一份全世界最精彩的计划书。随后,李书福又对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潜在竞争对手进行了调查,全方位、立体式地做到收购沃尔沃战役的知己知彼。

    至此,收购沃尔沃的基石已经牢牢打下,对沃尔沃势在必得的李书福也已是翘首而待。不过,李书福并没有丝毫松懈,他仍然构想着如何使此事更加趋于完美。显然,吉利的优势正是中国的优势,换句话说,吉利要想彰显自己的强大,就必须依附于新兴的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在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已经在国际市场上成功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而在中国企业跌跌撞撞地走向世界之际,新兴的中国市场也为成熟的国际企业留出了大幅空间。可以说,像美国、欧洲和日本这样的成熟经济体系,其中的任何一家企业都再也很难在本国取得飞跃性发展,而在新兴的中国经济体内,几乎每家企业都在突飞猛进地发展。当然,飞跃性的发展也必然会导致一大批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的企业走向覆灭。所以,成熟的国际企业很明显更具优势,这也使得国际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愿望日益高涨。而李书福的吉利作为中国本土企业,如果能借这一点优势做足文章,胜算必将大增。

    2008年12月1日,福特终于公开宣布将出售旗下分支汽车品牌——沃尔沃,并同时公布了60亿美元的竞标价格。在当时,60亿美元大致相当于412亿元人民币,李书福在看到这个报价后可谓心头存悸。随后,瑞典政府也公开表示不会将沃尔沃收归国有,其高层官员还信誓旦旦地表示:“政府不是救济站,不能每家企业遇到困难都来找政府提供资金援助,我们不会浪费纳税人的钱。”这也就意味着,沃尔沃的命运将由公开竞拍来决定。

    “这是个好消息,至少对于吉利来说是。”得到消息后的李书福笑着对身边人说。经过充分准备的李书福,对于拿下沃尔沃已经有了十足把握,福特的公开声明更使他心中有数。而他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只剩下压低收购价格和争取合作深度等一些细节工作。

    2009年伊始,位于美国的福特总部派出各路人马,对参加竞标沃尔沃的商家进行实地考察,被派到吉利的是一位叫做约翰·桑顿的福特董事会成员。对于这位董事的到来,李书福给予了高规格的接待,而在接下来对吉利工厂的实际考察中,这位董事也表示非常满意。实际上,汽车行业是一个非常具体化的行业,无法作假,也无须作假,工厂的规模,工人的素质,甚至到大街上看看相关车型都可以轻易了解一家企业的实力。因此,约翰·桑顿的考察简单有效,在接下来吉利收购沃尔沃事宜上,福特方面也终于表现出了认真和诚意。

    2009年的底特律北美汽车展期间,李书福和福特CEO穆拉利举行会谈。会谈中,李书福为了拉近双方距离,对于收购沃尔沃的事情避而不谈,却对穆拉利两次成功改革波音和福特的事迹大加赞赏。这使穆拉利对眼前的李书福充满好感。此时,李书福对穆拉利的个人了解,也就是吉利对于收购沃尔沃做的先期准备,终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后,李书福按照既定政策,大说特说中国经济的崛起和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必然影响,当然,李书福也不忘在其中穿插吉利在中国经济中起到和将要起到的重大作用。而实际上,这些也正是穆拉利迫切关注和关心的,如果不是李书福主动表述,他可能还要主动向李书福询问。在听完李书福头头是道的分析后,穆拉利已经充分肯定,李书福和他所带领的吉利,是一个可以信任的伙伴和朋友。会谈的最后,穆拉利表示:“沃尔沃能有你这样的竞购者,我感到很荣幸。我代表福特向你承诺,一旦沃尔沃出售的程序正式启动,你将是第一个得到邀请函的。”

    2009年2月,吉利被福特列为重点考察对象,专业的考察团队随即被派到中国对吉利进行实地考察,李书福收购沃尔沃的计划又迈进了实质性的一步。而随着福特考察团队的高调来华,吉利收购沃尔沃的事情也在国内浮出水面并引起轩然大波。众所周知,福特开出的沃尔沃出售价格超过400亿人民币,而在当时,吉利汽车的市场价值总共还不超过30亿元人民币,李书福要收购沃尔沃,众人质疑的原因可想而知。同时业内人士表示,借中国加入WTO的顺风船,吉利已经在国内市场取得飞速发展,各地纷纷建立起了汽车生产基地。吉利应该在这个时候好好地把握国内市场,争取更大和更稳固的成绩,而不应该贪功冒进,过早地加入国际汽车市场。

    市场反应和专家的分析并不是没有道理,这甚至引起了吉利高层的集体动摇。当李书福多次谈到收购沃尔沃事宜时,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但当福特的专业考察团队到吉利进行考察之后,他们发现李书福即将又一次变不可能为可能,这多少让他们感到有点惶恐。

    面对众人的质疑,李书福说:“你们把沃尔沃看得很重,我能理解,但我说它实际上很轻。我一直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造中国人自己的车,造中国人自己的世界名车。沃尔沃是什么?它只不过是一个踏板,是我们走向世界、迈向强大的一块垫脚石。在吉利的崛起之路上,沃尔沃不是拐点更不是终点,而仅仅是一个开始,一条走向强大和兴盛之路的开始。因此,收购沃尔沃势在必行。朋友们,同志们,让我们在有生之年打造出一个真正响亮的中国汽车品牌吧!”

    有人说,李书福是一个浪漫主义者;有人说,李书福应该是一个务实的实干家。而只有真正了解李书福的人才知道,李书福既是一个浪漫主义者,同时又是一个实干家。一个追随李书福多年的老部下曾经说过,李书福最具魅力的地方既不是浪漫主义也不是实干精神,而是他知道什么时候该浪漫,什么时候该务实。也就是说,李书福在该浪漫的时候很浪漫,而在该务实的时候又很务实。

    这就是李书福,一个比任何人都想得到沃尔沃,却又比任何人都看轻沃尔沃的中国汽车企业家。

    8.沃尔沃待售,李书福彰显中国企业家魅力

    李书福能够感觉到福特对吉利的重视,虽然他嘴上说看轻沃尔沃,但有些问题却不得不认真考虑,并交出让各方满意的答卷。实际上,也正是因为李书福从容交出的圆满“答卷”,才使得吉利团队受到各方的格外关注。李书福很清楚,如果想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做到对吉利、沃尔沃、福特、潜在竞争对手以及中国宏观经济等各方面都了如指掌。

    首先,在当时,福特出售沃尔沃已是定局,那么为什么却一直没有启动相关的程序呢?李书福通过各种迹象分析认为,福特出售沃尔沃的先期保密工作是一种欲扬先抑的策略,其目的就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买家参与竞标。而这些买家即使实力相对较弱,也可以对吉利等颇具实力的买家造成竞争压力。在福特看来,参加竞标的买家越多,真实买家所承受的压力就会越大,局面对于他们也就越有利。现在,福特迟迟不肯启动出售沃尔沃的程序,原因也正在于此。

    针对福特的这一伎俩,李书福只能以不变应万变。他一方面加紧对局势的调查研究,一方面静待时机,按兵不动。可以说,李书福的这一表现和之前积极求购时的状态判若两人。实际上,这也是李书福的有意而为之,他旨在通过这种反应向福特决策层传递一种信息,即由于福特的无限期拖延,吉利对于福特出售沃尔沃的诚意表示怀疑,收购热情也在逐步减退。如果说之前福特拖延出售时间还让李书福得到了准备时机的话,那么此时万事俱备的李书福已经有点不耐烦了。

    其次,沃尔沃是北欧非常重要的汽车工业企业,同时也是世界著名企业,一度风行世界的奔驰和宝马汽车都曾对沃尔沃高山仰止。而此时,沃尔沃却为何走向了没落呢?中国吉利能否改变沃尔沃的命运,重塑它的辉煌呢?

    对此李书福认为,沃尔沃并没有没落,不断走向委靡的只是沃尔沃旗下的汽车品牌。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沃尔沃旗下已经形成了集大型客车、重型卡车、机械和航空等行业为一体的统一经营模式,沃尔沃赖以成名的汽车品牌反而被倒置。在汽车市场饱和、大环境走弱和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沃尔沃决策层为了适应市场变化,只好将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汽车品牌以外的产品中。1999年4月1日沃尔沃汽车被福特并购后,每个人都认为沃尔沃光辉重现的时刻即将到来。但事与愿违,新一轮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福特公司陷入自身难保的境地,沃尔沃也就再一次面临被抛弃的命运。

    和全球范围内的其他地区不同,在此轮金融风暴中,中国汽车市场逆风而动,风景独好,接连创下多个汽车行业的历史纪元,其巨大的市场需求对汽车行业的正面作用更是不容小视。从根本意义上来讲,企业的命运取决于产品,而产品的命运则取决于市场,所以,市场是重中之重,拥有市场便是王者之道。显然,中国汽车市场的优势是不可替代的,而吉利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地位也是不可替代的,这无疑就成了吉利最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而对于沃尔沃人来讲,他们更愿意因为东家的转变而重塑当年的辉煌,福特已经结结实实地“忽悠”了他们一把,中国吉利,能实现他们的梦想吗?

    “所谓梦想,实际上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我此时向你轻言许下一座大厦,却连一处遮风避雨的地方都无法即刻给你,这其中的意义又在哪里呢?梦想能否实现不在于承诺,而在于每一个奔赴梦想的人是否信心十足并坚持不懈。但我可以告诉大家,吉利人愿意和你们一起去达成梦想,因为在成为一家人以后,那梦想不仅是你们的,同时也是我们的。”这是摘自李书福在沃尔沃员工大会上一次演讲的内容。本来应该激情万丈,对未来绘以浓墨重彩的一次演讲,李书福却完全从实际出发,振聋发聩地道出了不同见解。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做法让李书福赢得了满堂彩,也让沃尔沃人真正领略到了中国企业家的不同风范。

    此外,随着并购沃尔沃事宜的进展,吉利如何处理研发、技术、原材料采购、运营管理、产品营销和生产线选址等一系列问题也摆上了桌面。李书福知道,这才是福特人和沃尔沃人最关心的地方。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李书福提出了一条“沃人治沃”的总体战略方针。也就是说,一旦吉利并购沃尔沃成功,沃尔沃团队将实现高度自治。李书福承诺,在产品研发、品牌管理和市场运营等方面,吉利都可以完全放手,他只要求沃尔沃继续秉持以安全为核心的经营理念,并在车内配置方面加强投入,不改变打造中高档轿车的总体经营方向。

    最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购一家企业就是为了合法据有其知识产权,继而发展打造为新的自主知识产权。吉利团队在这方面已经建立起了一套较为成熟的体系,但面对福特和沃尔沃之间的复杂关系,李书福还是显得有些头疼。客观来说,和沃尔沃的产权划分可能也是福特出售沃尔沃“难产”的原因之一。

    后来,李书福在和朋友的谈话中也曾提到:“从福特手里买下沃尔沃,最繁复和困难的工作就是择清福特和沃尔沃的知识产权划分。”众所周知,吉利一旦并购沃尔沃成功,福特和沃尔沃之间的知识产权如果划归沃尔沃,也就意味着在不远的将来,这些都会属于吉利;如果反之,福特将享有自主权,吉利则无权使用。李书福对此态度比较坚决,他说:“这是阵地战,一寸都不能让,我们绝不能花钱买来一个空壳子。”

    市场经营方面,李书福也有明确考虑。他的设想是:并购后,新的产品市场可以大体分为若干个区域,欧洲和中国都可以作为一个分区存在。其中,欧洲方面以巩固既有市场和开拓新市场为主,难度较小,以沃尔沃人自主经营为主;中国市场则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包括生产平台、原材料采购网的建立、整车生产线的建立,以及研发和销售团队的培养等。

    显而易见,李书福要借助沃尔沃的经验和吉利的自身优势,在研发、生产和销售方面建立起一个成熟的团队,然后将之“孵化”到全世界的各个分区,并最终在全球范围内和沃尔沃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品牌,而这个品牌的东家将是中国吉利。

    9.沃尔沃闪亮世人眼球,是美女还是硬汉

    2008年,一个并不被中国人熟知的汽车品牌被各大媒体报道,那就是沃尔沃,吉利收购沃尔沃事件很快便成为国内外各个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可以说,大部分国人认识沃尔沃,正是从吉利对它的并购开始的。

    1924年7月中旬的一天,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两位酷爱汽车的年轻人在一家海滨餐馆进餐。和其他人略显不同的是,这两个人的神色更显安然自得,而且,两位年轻人的谈话内容无一不涉及汽车,旁边侍立的服务生大概听出了他们的计划,那就是要成立一家汽车生产公司。而这两个年轻人的名字,就是古斯塔夫·拉森和阿瑟·加比利尔森(沃尔沃汽车创始人)。

    两位年轻人的谈话最终涉及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如何确立企业经营的核心理念。在经过简单的思考和交流后,两位年轻人想到了同一个词语——安全。的确,汽车只要上路就时刻面临着危险,而世界上极少有人拿自己的生命不当回事。在当时那个众人普遍关注汽车外形美观和性能优越的年代,两位年轻人能做出这样的判断,足以表明他们的目光长远。在接下来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沃尔沃人也确实秉承了这一理念。它不仅成了沃尔沃人的经营理念,也成了他们的文化,他们的代名词。

    在第一批成功组装完成的沃尔沃汽车下线后,沃尔沃人首先对它们的安全系数进行了测试。和一辆原装进口的美国汽车进行全速正面对撞后,美国汽车整体构架变形,附加构架糜烂,彻底成为一堆废铜烂铁;而沃尔沃汽车则仅仅出现了“皮外伤”。事实上这是一种经营理念上的差别,美国汽车向来以动感和时尚为经营理念,而沃尔沃则是安全至上,这种差别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之后,必然会演变成巨大的差距。

    可以说,沃尔沃人对汽车安全的追求是执着的。在每一款产品的更新换代过程中,他们都会将最大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沃尔沃汽车的安全设计和测试上,这也使得沃尔沃汽车的安全技术将其他汽车品牌远远抛在了身后。很快,沃尔沃凭借这一无法取代的优势,成功地在汽车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并日渐发展壮大。与此同时,沃尔沃人的安全理念也为世界汽车在安全方面的发展做出了表率和贡献。如上世纪40年代的安全式车厢,60年代的三点式安全带,90年代的气囊、气帘安全系统,包括最新的自行制动系统等等,这些在世界汽车安全史上无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此基础上,沃尔沃人还在节能环保上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绿色驾控系列车型,曾一度创下百公里油耗3.8升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100克的傲人战绩。此外,为了使沃尔沃汽车用户感受高质量驾驶乐趣,沃尔沃人还在全球范围内打造了技术和服务意识一流的售后服务团队,彻底完善了沃尔沃汽车从研发到售后的整条产业体系。

    1995年,沃尔沃汽车登陆美国汽车市场,以安全为主打概念的沃尔沃汽车很快受到美国人的青睐。美国人发现,相对于比较遥远的安全概念,沃尔沃汽车在安全理念下所表现出的坚固耐用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在美国,沃尔沃汽车曾经创下40年使用寿命的历史记录,实际行程也达到400万公里以上,超过地球周长100倍。

    美国洛杉矶一家媒体的报道更是让人震惊:1996年夏,维克多驾驶着一辆沃尔沃汽车前往山区进行自驾游。由于天气情况忽然发生剧烈变化,维克多来不及做出有效反应,不慎连人带车跌入悬崖,垂直摔落在河谷滩地上。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及时出动的搜救人员居然没能找到维克多和他的沃尔沃汽车,坠落现场只留下了一些零星的玻璃碎片。警方随即介入调查,更大范围和规模的搜救行动也随即展开。维克多的家人悲恸欲绝,他们不能接受维克多遭遇不幸,更加无法接受维克多的失踪。三天后,维克多驾驶着面目全非的沃尔沃汽车停在了自己家门前,在所有人惊愕的目光中,维克多从容地跳下车,然后拍了一下车子的机箱盖说:“真是个硬汉,向瑞典人致敬!”

    沃尔沃的诞生地斯德哥尔摩是一座水城,它濒临波罗的海,毗邻梅拉伦湖,市区覆盖14个岛屿和一个半岛,由70多座桥梁连成一体,被欧洲人形象地誉为“北方威尼斯”。诞生于此的沃尔沃汽车向来被世人看作是“柔美的女子”,沃尔沃独特靓丽的车身设计也正好印证了这一点。然而,在面对垂直坠崖这样的巨大创伤之后,居然还能正常工作,并带着自己的主人回家,不得不让人感叹“柔美女子”的强悍实力。虽然面目全非,有损“美女”形象,但其骨子里的“硬汉”性格却得以充分彰显。沃尔沃人的“安全”理念,也再一次在事实面前大放异彩。

    经历此次事件后,沃尔沃汽车在美国的销量一路看涨,曾经一度出现整个家庭、整个社区甚至整个城区清一色使用沃尔沃汽车的奇观。很快,沃尔沃人彻底征服了美国汽车市场,此时美国成了沃尔沃汽车最大的海外销售市场。

    1999年,凭借一系列抢眼表现,沃尔沃被财大气粗的福特汽车公司纳入麾下,成了福特旗下众多分支汽车品牌中的一员。然而,有了福特做后盾的沃尔沃却开始走下坡路,技术发展缓慢,产品更新滞后,销售市场也日益萎缩。因为福特人着眼于福特品牌的创立,而沃尔沃的优势只能被吸收利用,福特根本不可能将精力放在沃尔沃品牌上。就这样,经过生产平台整合、技术经验交流以及销售网络的重组,沃尔沃很快被淹没在福特旗下的品牌大军中。

    到21世纪初,福特旗下的沃尔沃已经完全将“安全”理念荒废,转而走向美国主流的动感、时尚理念。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此时的沃尔沃已经负债经营多年,等待它的只能是再次被出售。

    10.吉利高层集体发力,李书福得保“悠然”

    很多人认为吉利收购沃尔沃是仓促“应战”,而事实并非如此。从表述收购意向到签署收购协议,吉利并购沃尔沃总共耗时超过800天,即使只用这个时间用来准备,李书福也不会感到仓促。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吉利并购沃尔沃的项目,除了李书福对总体方向的正确把握之外,还有他麾下众多得力“干将”的功劳。

    吉利方面明确表示出收购沃尔沃的意向后,国人关注的热点也从国际转向国内。众人又开始质疑,福特开出了60亿美元的天价收购账单,李书福有能力支付吗?对于这样的疑问,李书福的一名部下曾经表示:“面对中国汽车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我相信李总(李书福)是没心思和大家开玩笑的,更不会拿收购沃尔沃来开玩笑。至于大家想不到李总的应对方法,我只能说,要是谁都可以想到应对方法,那中国就不可能只有一个吉利了。”

    实际上,融资平台的建立在吉利创始之初就已经形成,甚至可以说,这个融资平台的成熟要早于吉利汽车的成熟。可以说,这是一个优秀企业家必须具备的高瞻远瞩,是一个优秀企业家的基本功。而且,这个平台绝不仅限于投机商、股东和银行等常规融资渠道,还包括有偿证券、国际风险投资、合股投资和股权置换等所有可以融到资金的渠道。在李书福的吉利阵营中,有一个专门负责这方面工作的人,他就是吉利集团的CFO(首席财务官)——尹大庆。

    在2004年加盟吉利以前,尹大庆先后担任过杜邦(中山)纺织有限公司、威士(中山)有限公司、上海杜邦农化有限公司、华晨金杯等企业的财务负责人。起初尹大庆加盟吉利时,吉利的账目可以用一团糟来形容,但在他的运作下,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吉利汽车就成功在香港证交所上市。2007年,尹大庆将吉利的账面资金从50亿元成功变为128亿,次年,吉利的财务状况已经变得非常清晰流畅。

    李书福出手阔绰,从不计较小的得失,尤其是投资热情很高,往往一掷千金。为了限制他的过度开销,尹大庆煞费苦心,最后连金融手段都用上了。在尹大庆看来,对于资本有限的民营企业来说,花钱的学问往往比赚钱的学问更大。为此,尹大庆不惜与李书福据理力争,毫不妥协。吉利内部人员曾透露,对于尹大庆,李书福是又敬又怕。也许是尹大庆比李书福年长许多的缘故,在李书福眼中,尹大庆一直是个亦师亦友的角色。李书福尚且如此,其他吉利员工就可想而知了。在尹大庆的全力督促下,高效的“花钱”理念被深深植入吉利人脑中,并最终成为吉利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李书福决定并购沃尔沃以后,尹大庆最先感到了自己肩上的压力,他充分利用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作用,全力打造国际化融资平台。由于尹大庆的不断努力,很多国际金融机构、战略投资团队以及一个个风险投资商都被成功纳入这个平台。在以往的道路上,这个平台对于吉利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要收购沃尔沃,尹大庆必然要利用这个平台再挑重任。据相关数据显示,尹大庆仅在2007到2008年间,就成功地为李书福融资超过25亿港元。与此同时,李书福也得到了银行方面的积极响应,吉利财务部门在事后的统计结果显示,李书福收购沃尔沃,建行出资超过5亿,兴业银行出资超过3亿。这些资金,都在李书福有条不紊的掌控下源源不断地注入吉利账户。

    在此期间,被李书福安排在瑞典沃尔沃总部的人马也传来好消息——沃尔沃前任董事长汉斯,答应出任吉利收购沃尔沃顾问一职。而在瑞典带队“攻坚”的是前面曾经提到过的赵福全。赵福全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汽车系内燃机专业,后曾留学日本广岛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和美国维恩州立大学,拥有博士、院士和副教授头衔。在加入吉利之前,赵福全已经在欧美汽车行业打拼超过20年,成为世界著名汽车品牌戴姆勒·克莱斯勒的技术总监。2006年,赵福全被李书福“三顾”而得,随后为吉利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技术体系整合、建立研发机构、引进国际人才,无一不凝聚着赵福全的心血。

    2008年末,在赵福全的陪同下,汉斯一行来到中国对吉利进行实地考察。考察期间,赵福全全程陪同,全面深入地介绍了吉利的发展历程和所具备的优势,包括旗下的5大研发机构、15个大型生产平台、分门别类的汽车生产线、经营理念和技术能力、新能源的利用开发以及对未来汽车市场的展望等等。

    汉斯对于此次考察十分满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表示:“很难想象中国还有这样成熟的汽车企业,他们充满梦想又脚踏实地。如果单凭我一人就能决定沃尔沃的‘明天’,那么吉利就是梦寐以求的合作对象。”随后,汉斯为吉利收购沃尔沃的事宜积极出谋划策。

    吉利收购沃尔沃项目的首席运营官童志远是业界公认的技术型高管,在加盟吉利之前,曾在北京吉普汽车公司、北方汽车公司、华泰汽车公司就职,并做出过卓越贡献。在吉利并购沃尔沃期间,他主要负责吉利在国内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运作。

    沈晖在美国完成学业后一直就职于跨国汽车企业,曾先后进入TUX集团、伊顿集团、博格华纳集团和亚菲特集团工作。由于其丰富的跨国经验,李书福于2009年将其引入吉利,并让其在收购项目中直接负责相关的国际事务。

    张梵在2007年进入吉利,凭借丰富的跨国公司工作经验,在收购沃尔沃项目中负责吉利和沃尔沃总部之间的协调和公关。

    袁小林是国际公司并购方面的权威人士,有多年外交官经历,弃官从商后曾先后参与或主持了20多个国际企业的并购项目,其中包括英国油田、美国润滑油、韩国化工、埃及天然气等著名国际公司。2009年,袁小林被聘为吉利收购部总监,总体负责收购沃尔沃事宜。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人才是吉利副总裁杨健,此人行事有礼有节、张弛适度,虽为李书福副手,但实际上却做着和李书福一样的工作。如果李书福在前方阵地“督战”,那么杨健就在后方提供支持援助;而如果李书福在后方运筹帷幄,那么杨健就在前方“领军作战”,二人的合作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李书福曾经和同事开玩笑说:“我始终相信,有杨健在,就有阵地在。”

    此外,吉利的收购大军中还有李书福随机组织的外围支队。当时,由于我国一些制度建设和企业发展相对滞后,造成吉利收购沃尔沃所涉及的法律、财务、技术和公关等事宜都和国际环境有一定程度的脱节,这就急需吉利打造一支足够专业的国际咨询团队。幸运的是,当时正值金融危机,大部分国际企业都处在“冬眠”期,因此很多国际事务咨询公司都处在停业状态。因此,在吉利发出聘请信息后,各大国际事务咨询公司接踵而至,李书福很快组建起一支堪称豪华的国际事务咨询团队。其中包括前面提到的洛希尔公司、富尔康律师事务所、德勤会计事务所、罗兰贝格汽车市场咨询公司和专门负责汽车企业并购的博然思维公关公司。据相关数据显示,李书福为收购沃尔沃组建的这支团队,人数曾一度达到数百人之众。

    2009年3月12日,吉利向福特递交了首轮竞标书。随后,双方展开了长达4个月的激烈讨论。根据统计,仅会后留下的文字记录就有数百万之多,文件达6000多份,其中包括完善财务模型体系、建立信息交互平台、组合风险预测机制、协定管理经营战略等。

    通过此次会议的深入接触,李书福已经顺利摸到了福特的底牌,甚至在哪些方面可以进行讨论他都做到了心中有数。会后,李书福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他对身边的随行人员说:“福特想把沃尔沃卖到60亿(美元),恐怕连他们自己也不相信能达成这样的事实,而我们也要考虑进行重新洗牌了。”

    11.狼烟四起,群雄逐鹿——李书福坐下大乱,谋求天下大治

    随着福特公司出售沃尔沃事宜的逐渐明朗化,吉利的竞争对手也逐一浮出水面。时至2009年初,竞购时间日益临近,长安、奇瑞等国内知名汽车企业都出现在沃尔沃的竞购名单上。于是,各方买家纷纷揭开低调和伪装的面纱,开始了面红耳赤的较量,这倒让长久以来一直高调行事的吉利压力顿减。吉利由于风头过盛,在竞争之初几乎成为众矢之的,预购沃尔沃的车企或多或少都曾对吉利“侧目”,现在大家立场相同,吉利反而更加悠然自得了。

    由于中国经济的增长空间普遍被世界看好,吉利并购沃尔沃的竞争压力主要还是来自国内。而根据福特方面最新透露的信息表明,中国汽车市场的民营企业更受青睐。原因有三:首先,中国经济长久以来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选择民营企业可以最大限度地加大自主运营空间;其次,中国企业以国营为主,在此夹缝中生存下来的民企一定有其成熟的竞争力,其公司领导层的能力也必然值得信任;最后,沃尔沃总部也希望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并发展沃尔沃本身优势,甚至将沃尔沃的文化植入新东家。中国民营企业刚刚起步,和已经走向正规的国有企业相比,显然更加具有可塑性。

    2009年3月,福特CEO穆拉利亲自到中国进行了为时三天的实地考察。让人感到意外的是,穆拉利的考察对象却只有长安汽车一家,而且随行人员从简,迎送仪式全免,行事可谓极为低调。这说明对于众多竞购厂家,穆拉利更倾向于长安,至少在国内企业中是这样。但与此同时,穆拉利显然并不希望其他竞购商得到这一信息。为了表示配合,长安官方对此事也是只字未提。但不知是出于长远利益的考虑,还是长安内部人员居功自傲,这一消息很快被流传出来。

    李书福在证实这个消息后也略感意外,毕竟穆拉利当初承诺过一旦出售沃尔沃就会首先知会吉利。当然,这至少也说明除了吉利,其他国内民营车企也做了不少并购的工作,李书福不禁又多加了一份小心。

    长安公司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洋务运动时期。其前身为1862年李鸿章在上海松江创建的上海洋炮局,1865年开始生产枪支弹药。抗日战争爆发后,工厂西迁重庆,为抗战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时称重庆兵工厂。建国后直属于国家兵工和国防部门,为保密起见,以长安为代号,并一直沿用至今。1957年,长安生产出中国第一批军用吉普车。1963年停产,转归北京汽车制造厂,生产出风行一时的北京吉普。70年代末期,长安公司响应国家号召,正式转为民营企业并投身汽车行业;1984年,中国第一辆微型汽车从长安工厂下线,开始了长安人自行生产汽车的历史。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到2009年,长安汽车已在国内外建成10个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大型产业基地,11个整车和发动机生产工厂。同时,长安还与福特、铃木和马自达等多家国际汽车品牌建立了合作关系。

    对于福特和长安的关系,李书福也并非全然不知。众所周知,福特建在中国的沃尔沃生产基地正是由长安帮助完成的,双方在生产技术和销售网络方面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合作。在2008年“广州车展”期间,李书福也曾和长安高层有过接触,并征询了他们是否有意竞购沃尔沃的意见。也许长安高层并不方便透露,当时只是委婉地表示:“任何可能性都是存在的。”聪明的李书福当然明白其中的意思。而在财力、技术和品牌打造方面,长安也丝毫不逊色于吉利,因此,福特青睐长安是可以理解的。只是李书福对穆拉利的做法有点疑异,无奈之下,他也只能将穆拉利的此次来华理解为是与长安的日常商务往来。

    随后,奇瑞汽车也不甘示弱。2009年3月6日,有媒体报道,奇瑞对沃尔沃的收购计划已经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而在此之前,奇瑞对于收购沃尔沃从未透露口风。

    奇瑞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中国发展较早的汽车企业。到2007年,奇瑞累计生产汽车已经超过100万辆。很快,奇瑞获得美国量子公司的巨额投资,并取得长足发展,最终确立了全球化的核心发展战略。时至2009年,奇瑞已经和克莱斯勒、亚菲特等国际汽车品牌取得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产品远销世界各地,仅在国外就建有7个大型产业基地和七个汽车生产工厂。

    此外,上海汽车公司也对挂牌待售的沃尔沃虎视眈眈。上海汽车成立于2004年11月29日,旗下产品涵盖整车和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一系列配套服务。2005年,上海汽车在全球市场仅整车销量就已经突破100万辆,总资产超过1381亿,员工多达65000人。从某种程度来讲,上海汽车是业内人士最为看好的一家中国汽车企业。

    虽然上海汽车当时仍然没有任何与福特实际接触的迹象,但其强大的实力本身就是一个威胁,众竞购商无一不对上海汽车持有警觉。但李书福却不这么看,首先,上海汽车旗下已经收购双龙和罗孚这样的著名国际品牌,根本没理由再花大价钱进行收购。也就是说,在价格上,双方是谈不拢的,如果沃尔沃汽车仅仅是寻求合作,双方还有可能达成共识。其次,福特和长安合作生产的沃尔沃汽车,在中国市场上遭遇的最大竞争对手正是上海汽车,在过去的几年里,双方已经在中国汽车市场中“打”得不可开交。如果上海汽车向福特提出收购沃尔沃,无异于自讨没趣。

    在国际方面,对于收购沃尔沃表现最为抢眼的就是雷诺。早在1993年,雷诺就有并购沃尔沃的打算,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未成功。沃尔沃最终被福特全盘收购,雷诺只好转而去收购其他汽车品牌。此次沃尔沃在福特手中再次面临出售,雷诺的表现可谓来势汹汹,大有势在必得之志。但在雷诺和福特的第一轮谈判过程中,双方并没有达成共识。此外,沃尔沃方面也对雷诺的收购表示异议。2009年2月4日,又有国际权威媒体报道:“福特正在与雷诺进行第二轮的闭门磋商,最终结果将决定福特是否向雷诺出售沃尔沃。”

    雷诺官方也在随后表态:“我们正在积极寻求开拓北美市场,并全力寻求与该地区的成熟汽车品牌合作。”

    专家分析,雷诺官方所指的成熟汽车品牌很可能指的就是沃尔沃。其中原因大致有三个:首先,在北美市场,沃尔沃品牌已经相当成熟,而此时却因为金融危机面临出售窘境,机会千载难逢;其次,雷诺旗下的众多汽车分支体系正好缺少一个豪华型品牌,如果能成功地收购沃尔沃将会锦上添花;最后,沃尔沃在北美甚至全球已经建立起成熟的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雷诺汽车如果要开辟北美市场,沃尔沃的这一优势必然使其事半功倍。

    如此一来,情况看上去就有点紧迫了,万一福特和雷诺达成共识,李书福并购沃尔沃的计划岂不是要告吹?在众人一片慌乱的时候,李书福却感觉到了事有蹊跷,像收购沃尔沃这样牵扯到美国、瑞典和福特、沃尔沃等多方因素的并购案,雷诺怎么可能做出这么快的动作?此外,买卖双方向来都是守口如瓶的,怎么这次如此高调?

    随后,常驻美国的吉利团队给李书福传回调查结果——雷诺公司虽然实力强劲,但并没有对沃尔沃表现出太大兴趣。至于该权威媒体的报道,如果不是为了吸引眼球,就是福特故意放出的烟雾弹。而从这个报道的愚蠢程度来看,前者的可能性比较大。

    另外,也有国际媒体报道说宝马对沃尔沃的出售有很大的兴趣。在国际市场上,宝马和沃尔沃一直是针锋相对的冤家。此时沃尔沃面临出售,如果宝马能将其收购,无疑会在国际市场上扫清障碍。而且,宝马在国际市场上以操作性能见长,而沃尔沃的安全系数世人皆知,如果能使双方的优势完美融合,新产品的竞争力势必取得质的飞跃。再者,宝马和沃尔沃都是国际汽车市场的强势企业,如果能够强强联手,本身已经是一个很大的卖点。

    然而,李书福的收购团队在分析后得出结论,宝马收购沃尔沃的可能性并不大。首先,双方是针锋相对的竞争对手,这就说明二者在技术打造和受众选择上存在高度重合性。换句话说,双方都能从对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他们的合并除了品牌打造,实际上并没有太大意义。其次,操作性能和安全系数从根本上讲并不冲突。沃尔沃的安全系数举世皆知,宝马的产品既然能与沃尔沃争雄,在安全系数方面也不可能相差太远。因此,为提高一点点安全系数便投入数十亿美金,还要处理收购后的大量遗留问题,这对于宝马来讲显然并不划算。最后,强强联手固然是一个不错的看点,但既然沃尔沃是一个单独存在的分支品牌(包括单独的文化和生产基地),那么宝马将其收购后就必然要面临单独经营的局面,这也就意味着沃尔沃将继续和宝马分争已有市场。而且一旦处理不好,还有可能出现内部矛盾,对于宝马来说,这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面对纷乱复杂的国内外汽车市场,谁是最后的赢家仍未可知。为了达成梦想,为了能够在理想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李书福和他的吉利团队必须枕戈待旦,随时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