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女兵-军舰上的女掌门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美国海军是对女性较为开放的军种。当前,已有超过4.4万名女性在美国海军中服役(包括约8000名女军官),占到海军总数的16%。她们活跃在几乎所有美军的大型军舰、舰艇上,担任的岗位也是五花八门,涵盖了舰船上的大部分工作,包括帆缆、通信、医药、作战指挥、雷达、导水、航海等等,其中还有少数优秀分子走上了指挥官的行列。当然,这一成就来之不易。从1908年美国女性首次踏入男性一统天下的海军领地,到现在海军的所有战斗岗位(除特种兵外)全部向女性开放,海军女兵们整整奋斗了一百年。很多人喜欢用“军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来形容那些女水兵,而事实上,她们早就不是风景那么简单了,她们已经是美国海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从陆地到军舰

    早在一百多年前,也就是1908年,经美国国会批准,美国正式成立了海军护士队,美国女性开始在海军中担任岸上的后勤、文秘或者护士之类的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海军于1942年8月成立了妇女预备部队,陆军上将麦克阿瑟的女儿以海军少校的身份,被任命为妇女预备部队第一任队长。当年10月,有129名女见习士官进入海军学校学习。同时,美国海军还在三所大学里开设通讯、仓库和杂务管理训练中心,以培训有下士军衔的女性。此后,海军中的女性日益增多,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72年,一名叫爱莲娜·派肯鲍夫的女子首次成为在海军(非战斗)船只上服役的女兵;1974年,美国出现了第一位海军女飞行员;1990年,达林·伊斯科拉成为海军第一位女船长。当然,这些都是非战斗性船只和岗位,战斗舰艇的大门依旧对女兵关闭。

    女军人在海军战舰上担任战斗岗位是海湾战争之后才出现的事情。1993年秋天,鉴于女兵在海湾战争中的优异表现,美国国会解除了女性不得在海军作战舰艇上服役的禁令,女性真正拥有了在海上一显身手的机会。“艾森豪威尔”号航空母舰是第一艘大批接纳女兵的海军舰只。从1994年初开始,一批批女兵登上这艘航空母舰,从驾驶战机进行空中巡逻到操纵军舰,她们做着与其他男子同样的工作。从那时起至今天,美国海军的所有战斗岗位(包括潜艇),除特种兵外,已全部向女性开放,海军女兵完成了从陆地到海洋、从后勤支援到直接作战的参与历程。

    二、军营长大的“妈妈”舰长

    军舰是个典型的“男人帮”,所以,女性舰长的出现也不过就是最近十几年的现象。在美国海军1998~1999财年舰艇指挥官的任免方案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有5位海军女军官被任命为作战舰艇指挥官:莫林·范琳海军中校将就任船坞登陆舰“芒特弗农”号舰长;安妮·奥坎登海军中校将接任坦克登陆舰“拉穆尔郡”号舰长;米切尔·霍华德海军中校将就任船坞登陆舰“卡特厅”号舰长;凯瑟琳·麦格拉思海军中校将就任导弹护卫舰“加里特”号舰长;格雷丝·麦赫尔海军中校将出任船坞登陆舰“冈斯顿厅”号舰长。闸门一旦打开,紧随其后的必然是汹涌的洪流。进入新世纪,美国海军又陆续产生了女巡洋舰长、指挥海军舰队的女将军、航母攻击群女性司令官等等。这些一个又一个的突破表明,女军人在海军作战和指挥中已经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也必将给美国海军在很多方面带来深远的影响。

    【|中国女军人走上舰艇战斗值班岗位|】

    【1991年,南海舰队某医院船搭载17名女军人到南沙巡诊,这是海军女兵第一次随舰船执行任务。2002年,4名女军人参加海军首次环球航行;2010年9月,24名女军人跟随“和平方舟”医院船实习,均是参加医疗、翻译和文化宣传等服务保障工作。2010年,海军在亚丁湾护航编队舰艇的信号、雷达、操舵、帆缆等战斗值班岗位编入14名女兵。2012年8月底,海军首批全科目培训的27名女舰员按照海军第一部《女舰员水面舰艇共同科目训练大纲》进行了5个月的培训,陆续奔赴舰艇岗位,这意味着海军女舰员的培训走向体系化。】

    凯瑟琳·麦格拉思,2000年4月成为美国海军第一个指挥军舰出海的女军官。这一年,她47岁,是6个孩子的妈妈。战舰上出现了女掌门,这是美国女兵在1994年被获准在战舰服役后取得的又一显著成就。麦格拉思也因此成为美国女性打破海军性别歧视的象征性人物,她的名字将被载入美国甚至世界军事史中。

    麦格拉思出身于军人家庭。她的父亲詹姆士·麦格拉思是位在美国空军服役了29年的飞行员,曾驾驶B-52轰炸机到越南执行任务。因为父亲职业的原因,麦格拉思的中学时代是在美军关岛基地内度过的。虽然在军营中长大,但就个人而言,麦格拉思选择参加入伍并非是一个深思熟虑的愿望,她更是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会成为改写美国海军历史的女性。

    麦格拉思说:“我成为一名海军官员是很偶然的,只是一时兴起而已。”她在大学里学的是林业专业,毕业后到美国林业部门干了6年。因为厌倦了这份工作,作为空军老兵的父亲就建议她到军队去试试。有一次,在去看牙医的路上,麦格拉思看到了美国空军在加州梅西德的一个征兵办公室。想到父亲的建议,她怀着好奇心走了进去。当时,空军负责征兵的人都出去吃午饭了,她就拐进了海军的征兵办公室。结果,在环游世界的诱惑下,她参加了海军。

    入伍后,麦格拉思进入一所海军军官学校培训学习,毕业后被派到日本横田基地海军人员办公室,负责校对工作。可是,她在学校里学的是导航、驾船、水员和舰只工程,对校对工作既不熟悉,也不感兴趣。于是,麦格拉思又一次开始幻想,能不能换一个让自己有兴趣的工作呢?她主动提出,要到舰上去试一试,并在同伴善意的笑声中勇敢地走进驾驶舱,做了一下“一人驾驶”。这次大胆的尝试让麦格拉思终于找到了自己想干的工作——到战舰上去!而在登上一艘访问横田基地的护卫舰后,她“到战舰上去”的决心更加坚定了。她说:“战舰跑得更快,更好驾驶,也更迷人。”

    要知道,此时美国的法律根本就不允许女兵在战舰上服役,但在麦格拉思眼里,未来就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一旦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她就立即付诸行动,积极为上战舰而做准备。经过努力,麦格拉思争取到一个进入水面作战官员学校学习的名额,开始一步步向自己的目标迈进。但是,按照当时的规定,这所学校培养的女军人只能在拖船、燃料船和补给船等支援舰只上工作,麦格拉思也未能例外,毕业后被派遣到一些支援舰只上服役。从1983年到1994年,麦格拉思曾先后在4艘不同的海军舰只上服役,其中有18个月的时间是在一艘救援舰上当舰长。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她的能力也随着历练的加深而逐步提高,并获得上司和同事的肯定。

    到20世纪90年代初,麦格拉思已经为上战舰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可美军战舰依旧不向女性开放。她也开始担心自己的事业将原地踏步,自己的理想终成为泡影。但麦格拉思是幸运的,美国国会1993年终于通过决议,准许女性到除潜艇外的战舰上服役。麦格拉思看到了希望,所以选择继续留在军队为理想而奋斗。她先来到华盛顿,在海军人事局工作了两年;接着又前往圣迭戈,帮助管理一个驱逐舰中队,以确保舰只能随时参战。

    此时,就美国整个社会而言,妇女的地位与几十年前相比已经有很大的提高,但军队仍然对女性持谨慎态度。在很多人眼里,让女性出任战斗舰艇的指挥官、充当男人帮的掌门人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最终,凯瑟琳·麦格拉思的能力和努力让美国海军打破了这一传统。经过激烈的争论,麦格拉思被任命为“加里特”号护卫舰舰长,并于2000年4月率领262名水兵远赴中东,在波斯湾北部水域巡游。她也因此成为美军第一个女性作战舰艇的舰长和第一个指挥战舰出海的女性指挥官。

    护卫舰是以导弹、舰炮、深水炸弹及反潜鱼雷为主要武器的轻型水面战斗舰艇,是现代海军编队中在吨位和火力上仅次于巡洋舰、驱逐舰的水面作战舰只。它的主要任务是为舰艇编队担负反潜、护航、巡逻、警戒、侦察及登陆支援作战等任务。麦格拉思的领地“加里特”号护卫舰长138米,从军官们的特等舱,到水手们的宿舍,再到最低层的洗衣间,共有八层;携带的武器有“标准”1型防空导弹、“鱼叉”反舰导弹、2架SH-60“海鹰”直升机以及口径为3英寸的火炮、鱼雷和其他防空武器。

    【|英国皇家海军女舰长|】

    【英国海军自1990年开始让女性登船,近年来一直采取措施吸引更多的女性加入海军,2011年底还取消了禁止女性在潜艇上工作的禁令。2012年5月22日,英国皇家海军在诞生500年后终于迎来了首位大型战舰女舰长,40岁的海军中校萨拉·韦斯特正式掌舵23型护卫舰“波特兰”号。此舰排水量达5000吨,舰上部署有地对地和地对空导弹等威力巨大的武器。英军此前也有过女舰长,但都是在后勤或是护渔军舰上服务,女性执掌大型战舰还是第一次。】

    总的来看,美国海军高层的态度还是比较开明的,并没有因为麦格拉思是女性就对她进行特别审查。但在美国海军舰只上,男女不平等现象仍十分突出,女性受歧视的情况比比皆是。“加里特”号护卫舰上共有262位海军水兵,其中只有4名女性,而且全是军官。在军方内部,仍有很多人对女性的指挥能力提出质疑,甚至连“加里特”号上也有反对的声音。阿尼尔·拉莫斯中士就表示:“我以前从来没有在女人手下干过事,所以我真的不知道一旦战事来临会是什么样子。”然而,麦格拉思以实际行动驳斥了这些反对和质疑,证明了女性完全有能力指挥战舰。

    当时,“加里特”号护卫舰活动的区域在中东的波斯湾北部水域,任务是封堵违反联合国禁令、走私伊拉克石油的船只。这一行动就像是一场海上的“猫捉老鼠”游戏,美国的侦察卫星和侦察飞机挑选出可能的走私船只,把信息传递给“加里特”号护卫舰,再由军舰负责拦截。

    为了这次波斯湾之行,麦格拉思和她的水手们进行了一年多时间的准备工作。在头几个月,他们对舰上有毛病的系统进行了维修和改进,接着又去参加了训练演习,在作战条件下对作战系统进行了检测。在其中一次演习中,麦格拉思“发现”远处有目标。当这艘不知名的油船(由美国海军一艘补给船假扮)进入视野后,十几名水手把一艘小船从“加里特”号上放下,全副武装地准备爬上油船,查看它是否在走私伊拉克的石油。这是一项风险性很大的任务。虽然油船通过无线电同意水手们上船检查,但谁也说不准船上有没有埋伏。当时,作为舰长的麦格拉思表现得从容镇定,信心十足,因为她一直强调“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她知道自己的部下都经过了艰苦的训练,完全有能力应对各种意外。

    身为舰长,麦格拉思就像一座城市的市长,不管“加里特”号护卫舰上什么地方出了差错,她都要担负责任。与男性舰长不同的是,麦格拉思的女性身份使她在行使权力和职责时多了一些人情味儿,军舰上的气氛因此而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平时,麦格拉思在舰上控制室里下达命令,并不时地表扬下面的水手,有时候还在自己的特等舱里悠闲地拉上一段小提琴。虽然每天的生活从早上6点开始,直到午夜,但麦格拉思决不会把自己“栽”在舰长的椅子上。她一会儿在驾驶室里踱步,一会儿又去与部下们聊天。她与水手们达成了一个协议——只要及时把情况通知她,他们就可以独自驾驶舰只。而在其他舰只上,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军舰在海上训练航行,经常遇到坏天气,舰体上下起伏剧烈。每当这个时候,麦格拉思就像一枚最先进的鱼雷,在梯子间来回穿梭。过去,舰上的指挥官总是对部下大喊大叫,而在她的带动下,这种情况已经很少出现。而且,水手们也学规矩了。从前他们可以穿着内衣四处乱走,现在当然不行了。

    更让属下们感动的是,麦格拉思还邀请舰上刚晋升的军官和他们的妻子到她家里,举行庆祝晚会,她和丈夫亲自在室外为部下烤肉。可不要小看这些举动,要知道,美军上下级之间的界限一直泾渭分明。参加那天晚会的一名军官说,他在部队里待了24年,在13艘军舰上服过役,但到上司家里吃饭还是第一次。

    麦格拉思不仅事业成功,还拥有幸福的家庭生活。她的丈夫格里格·布兰登在海军学校与她相识、相爱,并始终把她的事业放在第一位。为支持妻子的工作,布兰登1996年就从部队退役了,他对妻子取得如此成绩感到非常骄傲。他说:“女人当舰长在5年前是不可能的事,但现在是时候了。”

    对于自己创造了海军历史这一事实,麦格拉思则说:“并不是说几句‘我与众不同,我很特别’这样的话就能得到这个位置,我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出任舰长是很正常的。”同时,她也谦虚地说,她到舰上带来的唯一变化是厕所的马桶变低了。她的助手约瑟夫·奇亚拉瓦洛蒂则指出:“不是因为她是女性才让她当舰长,而是因为她比那些不是舰长的人表现出色才被推到这个位置上。”

    三、巡洋舰女舰长的悲喜人生

    在产生了第一位女护卫舰舰长后不到十年,美国海军又迎来了第一位女巡洋舰舰长。相比护卫舰,巡洋舰是一种火力强大、用途多样、主要在远洋活动的大型水面舰艇,能在恶劣气候条件下长时间进行远洋作战。它的主要任务是为航空母舰和战列舰护航,或者作为编队旗舰组成海上机动编队,攻击敌方水面舰艇、潜艇或岸上目标。显然,执掌一艘巡洋舰所需要的能力、素质要远超过指挥一艘护卫舰。

    【|考彭斯战役|】

    【考彭斯战役是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美军取得的一场决定性胜利。1780年,美国独立战争进入了最微妙的时期:尽管革命者在北方战场略占上风,但康华利统率的英军在南部殖民地各州也取得了一连串胜利。1781年1月17日,在丹尼尔·摩根准将指挥下,美军在考彭斯大败英军。在1100名英军当中,830人被俘,110人被击毙,美军仅伤61人,亡12人。此役被称为美国的“坎尼战”,是在美国国土上进行的最精彩的战术作战之一。】

    霍利·格拉夫,2008年3月被任命为“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考彭斯”号的舰长。作为美国海军第一位女巡洋舰舰长,格拉夫上校成为又一个创造历史的女性。

    “考彭斯”号导弹巡洋舰于1989年下水,1991年服役,舰上有大约400名官兵。它和“范德格里夫特”号护卫舰一起,永久驻守西太平洋区域,母港是日本横须贺。“考彭斯”是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一个地名,1781年1月,南方美军在摩根的指挥下将英军诱致这里包围并全歼,“考彭斯”号导弹巡洋舰之名就是为了纪念此次战役而来的。

    作为一艘综合作战能力强大的巡洋舰,“考彭斯”号配备了非常先进的武器系统:2座Mk45Mod1型127毫米54倍口径舰炮,2座Mk15型“密集阵”近防炮;122个单元的Mk41垂直发射系统,可发射“标准”SM-2MR舰空导弹、“战斧”巡航导弹、“鱼叉”反舰导弹和“阿斯洛克”反潜导弹等;2座三联装Mk32Mod14型324毫米鱼雷发射管,发射Mk46Mod5型鱼雷;另外还搭载2架SH-60B“海鹰”直升机。“考彭斯”号的电子设备也十分先进,除了对空搜索的“宙斯盾”相控阵雷达外,还装备有对海搜索的SPS55型雷达、SPS64型导航雷达和4部SPG62型火控雷达等。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考彭斯”号是第一艘发射“战斧”巡航导弹的美军军舰。

    对于一名海军军官来说,从最底层的少尉走到大型作战舰艇舰长(上校)的位置并不容易。据统计,美国海军每100名少尉中,最终只有11名会成为海军上校并指挥主要军舰(巡洋舰、驱逐舰等)。而那些在指挥军舰方面表现出色的军官在其30年服役期满之前,往往会得到两三次提升的机会。作为美国海军首位导弹巡洋舰的女舰长,霍利·格拉夫自然是最成功的女性战舰指挥官之一,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的情况,成为将军是迟早的事情。事实上,格拉夫已经被美国海军列入晋升准将的名单。然而,就在2010年“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到来前夕,美国海军下达命令解除了她的职务。从2008年万众瞩目的女舰长,到2010年因触犯军法而被免职,短短两年的时间,格拉夫的人生就经历了悲喜两重天。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局,与格拉夫强悍、霸道的治军方式有直接关系。“考彭斯”号巡洋舰上的官兵们给他们的女上司取了一个绰号,叫“恐怖的霍利”。

    事实上,早在2009年6月,美国海军就收到了3起有关格拉夫的匿名投诉,指责她粗暴对待下属,以权谋私。海军对投诉案进行了全面调查,形成了厚达50页的调查报告。报告证实,格拉夫上校的确曾攻击过下属,比如用手抓住某人或将文件扔向水兵,她还经常在公众场合用脏话训斥下属。在接受问询的36名“考彭斯”号船员中,有29人称曾受到格拉夫的言语侮辱,后者还曾当着众人的面将他们唤作“白痴”和“蠢货”。一名军官向调查人员投诉说,格拉夫还曾像对待小孩一样命令他长时间罚站,让他感到人格受辱。对此,格拉夫也承认自己说了粗话,但称她这么做只是为引起部下的注意力。她对海军调查人员表示:“很多次我都提高嗓门(使用骂人的词语),使他们理解我的意思……有时,我也用这种方式向他们施加压力。”调查人员还发现,格拉夫还曾让部下帮她遛狗,并让一名会弹奏钢琴的下级军官到她家中为圣诞节派对助兴。

    另外,舰上的官兵们还投诉,格拉夫曾于2009年2月在日本冲绳海域指挥“考彭斯”号与美军驱逐舰“约翰·麦凯恩”号展开“飙船”,危及军舰及舰上人员的安全。虽然4名“飙船”事件当事人向调查人员描述了当时发生的情形,但在两船是否靠近到发生触碰的程度,几个人的说法却出现了分歧。海军督察长办公室的报告最后认定,“飙船”事件确有发生,但导致舰艇和海员生命受到威胁的说法“没有事实根据”。而据一名在海军服役多年的军官表示,在深海海域两艘舰艇“飙船”的现象并不罕见,这么做可以鼓舞士气或当作一种演习。

    格拉夫被解职之后,各种议论和说法也纷至沓来。在美军的一个网站上,格拉夫被描绘成“不称职和反复无常的指挥官”,并说五角大楼是出于“政治宣传”的考虑才把格拉夫放在舰长这个岗位上。但也有人为格拉夫喊冤。有人指出,美军中类似格拉夫的治军方式其实非常普遍,“美国陆军哪个指挥官不是这样,有时甚至还对手下动粗,几十年来从来没有一名下级军官和士兵为此抱怨过。格拉夫要是一名陆军上校,根本就不会受到指责,很多比格拉夫行为更加恶劣的陆军军官仍然得到提升,打骂下属在美国陆军中习以为常”。当然,这都是男上司打骂男下属,如果换上一个女上司呢?男人能心甘情愿地接受一个女人的打骂吗?——哪怕她是你的上司。所以,从这件事情的处置中也可以看到美军性别歧视的影子。

    总的来看,在女军人和女权主义者的共同努力下,今天的美军对女性几乎已无禁区可言,越来越多的女性出现在军中的关键岗位,包括担任重要的作战指挥官职务。但是,作战部队中的女性指挥官要取得男下属的信任并不容易,她们往往要比男性同行多付出数倍的努力,而且不能简单地沿用男性的领导风格。也许,麦格拉思充满了温情的柔性管理方式更符合人们对女上司的心理期待,当然也更容易被男下属接受。

    四、航母战斗群的女指挥官

    2010年7月29日,又一个历史性的时刻降临了,海军飞行员出身、有31年军旅生涯的女少将诺拉·泰森被任命为“乔治·布什”号航母战斗群的司令官,这是美国海军(当然也是世界)第一位指挥航母战斗群的女性司令官。

    诺拉·泰森于1979年加入美国海军,那时,海军还不允许女兵登上航母,当然,人们也无法想象,将来会有那么一天,航母战斗群居然迎来了一位女性指挥官。2010年初,五角大楼选定诺拉·泰森入主刚刚完成整编的第2航母战斗群。7月29日,在弗吉尼亚州诺福克军港“乔治·布什”号航母举行的仪式上,53岁的诺拉·泰森少将从海军作战部长加里·拉夫黑德手中接过任命书,正式成为执掌美国海军第2航母战斗群的一把手。美国海军迎来了全世界首位女性航母战斗群指挥官。

    航空母舰战斗群是美国海军主力舰队的最基本编成方式。它以大型航母为核心,集海军航空兵、水面舰艇和潜艇为一体,是空中、水面和水下作战力量高度联合的海空一体化机动作战部队,具有灵活机动、综合作战能力强、威慑效果好等特点,可以在远离军事基地的广阔海洋上实施全天候、大范围、高强度的连续作战。根据平时或战时以及受威胁程度的不同,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的使用数量也不同。进行海外部署、在低威胁区巡逻或显示力量时,美国海军通常派出1个航母战斗群;在中等威胁区实施威慑、制止危机和参与低强度战争时,一般使用2个航母战斗群;在高威胁区参与局部战争或大规模常规战争时,可能投入3个或3个以上的航母战斗群。此外,为了执行海上演习任务,美海军可以根据演习的规模,派出1个或数个航母战斗群。目前,美国海军共有11个航母战斗群,其中诺拉·泰森统领的第2航母战斗群由美国2009年新服役的“乔治·布什”号核动力航空母舰(以前总统老布什的名字命名)、4艘导弹巡洋舰、第22驱逐舰中队(包括6艘导弹驱逐舰、2艘导弹护卫舰)和第8舰载机联队(包括8个舰载机中队)组成,约有6000名水兵。

    常言说,大海航行靠舵手,而舵手又必须听从舰长的命令,舰长是军舰上名副其实的“船老大”,指挥操船航行是其本职工作。“乔治·布什”号是美国最新也是最后一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舰长330余米,排水量接近10万吨,整个舰从龙骨到桅顶高70多米,相当于一座20层的高楼,面积达4.5英亩的甲板上可停放75架战斗机,是个不折不扣的庞然大物。对于如此壮观的海上“巨无霸”,操纵起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只有那些既精通航海业务,又通晓舰载机飞行等航空专业知识的人,才有可能胜任航空母舰舰长之职。但航空母舰只是整个航母战斗群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有舰载机联队和其他各种舰艇。如此一来,航母的舰长就不能充当编队的“老大”了,只有航母战斗群指挥官才是真正的“一哥”或“一姐”,他(她)负责对整个航母战斗群中所有舰艇和舰载机的作战行动进行统一指挥,包括制空作战、对海攻击、对陆攻击、反潜作战、编队防空、电子作战、补给保障,等等。

    且不说成为航母战斗群的“一哥”或“一姐”有多难,就是担任航母的舰长都要层层选拔,必须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通常情况下,美国海军每年挑选出作为航母舰长来培训的人数只有5~10人,条件非常严格,包括:在航母上驾驶飞机起降过800~1200次,有4000~6000小时的飞行记录,担任过航母副舰长或飞行中队长、航空联队长,在2~4个飞行中队(或航空联队)任职期间参加过6~8次增程巡航,熟知防空、反潜等海军战术和组织计划工作,对海军各种武器装备的战术技术性能了如指掌,精明能干、精力充沛,具有勇敢献身精神,等等。舰长任职以前,须通过舰船知识、操舰技术、战术和管理艺术等科目的合格考试;要到两栖攻击舰、两栖船坞运输舰、两栖货船或支援舰、油船和运输舰等大型辅助舰船上担任舰长;在海外演习以及指挥舰船活动时,进出港口的次数至少应在50次以上。当然,挑选核动力航母舰长的条件更高、更严。除上述条件外,还要进行16个月的核技术学习,要到核动力航母上担任2~3年负责作战和行政事务的军官。

    既然掌管一艘航母都需要有上天下海、超人一般的本领,那么作为一个航母战斗群的指挥官,诺拉·泰森又有着哪些过人之处呢?

    【|航母舰长的选拔|】

    【从目前拥有航母的国家来看,舰长一般是从舰载机飞行员中选出。中国海军早在1987年就开始着手超前培养第一代航空母舰的舰长,招收9名海军航空兵飞行员,在广州舰艇学院开办了第一期“航母舰长班”。但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舰长张峥并不是飞行员出身,他成长在海军主战部队,历任部门长、参谋、副舰长、舰长,有着丰富的管理和指挥经验,并有着国外军事院校留学经历。】

    其实,泰森在大学期间主修的是语言专业,与海军完全不搭界,但1979年来自海军征兵办公室的电话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进入军校后,泰森表现优异,仅用4年时间就获得了飞行军官资质。1995年,她还在美国海军战争学院获得了国家安全与战略学硕士学位。

    泰森先后在美国马里兰州帕图森特河海军航空站的舰队航空侦察第4中队、俄克拉何马州廷克空军基地等单位3次任职,其中一次是担任指挥官。在海上任职方面,泰森担任过“巴丹”号两栖攻击舰的舰长,还担任过训练航空母舰“列克星敦”号的副舰长,在“企业”号航空母舰上担任过航空导航员。在岸上任职方面,泰森从任教到指挥、从基层到总部、从国内到国外的任职经历非常丰富:担任过航空机组通信军官教程的教员和帕图森特河海军航空站1079号海军航空维修培训站主任;在参谋长联席会议任过职,担任过战略计划与政策部亚洲太平洋处的政治—军事计划参谋和参联会主席助理(中将衔)的行政助理;担任过海军作战部长的行政助理。在五角大楼选定泰森入主第2航母战斗群之前,她的职务是西太平洋后勤司令。

    值得一提的是,在“巴丹”号两栖舰舰长任上,泰森曾领导该舰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两次参加在波斯湾的部署行动,2005年还参与了应对“卡特里娜”飓风的救灾行动。

    在诺拉·泰森之前,美军各军种已经先后涌现了多名女将军,甚至包括邓伍迪那样的四星上将。但这些女性中高级军官通常扮演非直接战斗角色,主要负责情报、行政和后勤事务,担任作战部队指挥官的相当罕见。在2010年7月29日下午举行的仪式上,海军作战部长拉夫黑德上将称,这次任命充分展现了美国海军为其官兵提供的无限机会。不过,作为主角的泰森则表现得相对低调,她重点谈及了美国海军面临的挑战,并对记者强调:自己首先是一位职业军人,和其他同僚并无任何不同。

    就在泰森上任的这一年里,海军女兵首次包揽了“年度优秀水兵”的殊荣,美国海军还批准了女性到潜艇上服役。对此,军史专家雷吉娜·阿克斯评论道:“这是了不起的一年,在更广的意义上,这些女军人的成功,应该被视为海军拓展自身多元性所取得的最新成就。”

    在泰森的领导与指挥下,“乔治·布什”号航母战斗群进行了一年时间的高强度训练和练习,建立了一个安全的、有凝聚力的打击群,能执行包括反海盗、地面支援行动、人道主义救援、灾难救援等在内的一系列任务。2011年5月11日,完成训练和整备后的“乔治·布什”号航母战斗群开始执行首次海外部署任务,并于6月21日抵达红海曼德海峡,接替“企业”号航母在地中海的作战部署。

    在“乔治·布什”号航母战斗群执行首次海外部署任务时,泰森曾说:“担任这个职务……我很幸运。在我的军旅生涯中让我感到幸运的是,有关女军人的规定在我的军旅生涯最合适的时间发生了改变,最后我才能够担任这个航母战斗群的指挥官。”

    目前,美国海军官兵中女性所占的整体比例已经达到16%,为当代世界各国海军中所罕见。这一方面标志着美国妇女整体智能、体能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当代与未来战争对于官兵们要求的变化。与此同时,也正是靠以诺拉·泰森为代表的众多杰出女军人的长久努力,美军对女性的禁忌才得以一步步被打破,女性才赢得了在军中相对平等的待遇和机遇。当然,即便是开明、开放的美军也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要想达成这一目标,女军人们还需要继续努力,不流血、不流汗,平等就不可能光临。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