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职场人都把领导当成生死对头,认为领导是在利用自己的业绩向上爬。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受益最大的却是上司,心中一股怨气,从此和领导站在对立面,表面上服从,内心却不服。且不论我们与上司的关系是好是坏,但你一定要记住:领导和我们一定不是对立的。
其实领导和员工同在一条船上,有着共同的目标,也有着共同的利益,公司这条大船如果翻了,对谁都不利。在大船的行驶过程中会遇到狂风、暴雨,甚至触礁的危险,这就要求领导和员工团结一致,同生死、共命运,为公司能战胜困难、渡过难关而献出自己全身心的力量。
究其根本,领导和员工只不过是两种不同的角色,只是分工不同而已,这两种角色实际上是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
自然界中有许多互惠共生的现象。比如非洲热带雨林中的大象、犀牛等,它们身体表面往往会有一些寄生虫,一些鸟类等小动物也栖息在它们身上,以这些小寄生虫为食,同时,大象、犀牛也避免了寄生虫对它们的侵害,可谓是互惠互利。这种现象在自然界中不胜枚举,在生物学中统称为共生现象。
对于领导而言,公司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员工的敬业和服从;对于员工来说,他们需要的是丰厚的物质报酬和精神上的成就感。从互惠共生的角度来看,两者是和谐统一的——公司需要忠诚和有能力的员工,业务才能进行,员工必须依赖公司的业务平台才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有时候,为了团队的利益,每个领导只愿意保留那些优秀的员工,即能够忠于公司,尽职尽责完成工作的人。同样,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每个员工都应该意识到自己与公司的利益是一致的,并且全力以赴去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获得领导的信任,培养自己高度的责任心与敬业的精神。
有些员工以为领导整天只是坐在办公室里,打打电话,喝喝茶水而已,这种认识使他们无意中让自己的立场与老板对立起来,使领导和员工之间原本和谐共赢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
实际上,领导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轻松潇洒,作为公司的管理者,他们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和风险,他们只要清醒着,头脑中就会思考公司的行动方向,一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并不少见。一到下班时间就率先冲出去的员工不会得到领导的喜爱,所以不要吝惜自己的私人时间。即使你的付出得不到什么回报,也不要斤斤计较。
斤斤计较一开始只是为了争取个人的小利益,但久而久之,当它变成一种习惯时,为利益而利益,为计较而计较,就会使人变得心胸狭隘、自私自利。它不仅对老板和公司造成损失,也会扼杀员工的创造力和责任心。
许多公司在招聘员工时,除了能力以外,个人品行是最重要的评估标准。品行不端正的人不能用,也不值得培养。因此,优秀员工应当遵循这样的职业信条:如果你真诚地、负责地为公司工作;公司就会付给你薪水,而且让你得以温饱,那么你应该感激他,称赞他,支持他的立场,哪怕地身处逆境也要和他站在一起。
每个人都知道,只有上下齐心协力,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老板赚取利润的同时,员工的利益才能得到持久的保障。 助人就是助己,多做一点对你并没有害处,也许这会花掉你一些时间和精力,但是可以使你从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你的老板、上司和顾客会关注你、信赖你、需要你,从而给你更多的机会。今天种下的种子,总有一天会结出甜美的果实,最终受益的还是你自己。
得领导者得“前财”,领导是让员工赢利的顾客
一般来说,下属能不能处理好自己和领导的关系,直接关系着员工事业的顺利发展与否。下属如果与老板关系很投缘,老板就可以为下属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晋升机会,下属的工作有一点起色老板就会很快对此做出反应,给予一定的奖励,如果机会一到,老板金口一开,你的“前财”也就伸手可摘了。
用最简单的方法来定义,“员工”就是付出劳动力进行工作的人。从商品经济意义上看,当员工把自己作为一个劳动力商品出售时,购买者是谁?是领导。领导花费精力来管理员工,就是为了购买员工的劳动力价值,员工也一定要把领导当做自己的顾客,并以此开始规划自己的赢利。
因此,与领导关系处理得如何,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领导能否理解并支持你的工作。和他们相处得好,有利于你的财富的积累和前途。反而,和他们相处不好,就会给你的发展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你的“前财”也就一片渺茫。
我们知道,任何人的发展和成功都是要靠机会恩赐的,也就是说,机会是下属发展和成功的重要条件。机会可以通过自己的创造等来获得,可是这种机会是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而获得机会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领导为下属提供。这条是捷径。
领导可以给下属提供、创造和分配机会,因此,下属与领导搞好关系,就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因而增加了成功的几率。
相反,不同的下属,做同样的工作,花同样的力气,可是,领导不喜欢的下属,其评价很多都是否定的,鸡蛋里挑骨头的。即使没有骨头,也会说什么“工作还是不错,可是自信不足”之类的话;通过这种拐弯抹角的方式,领导就凭嘴轻轻一动就把下属的功劳给抹杀了。
尽管这种做法对下属来说是有失公正。可是对领导来说,这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因为行使权力是领导的专利,他需要有人给他干活,而让自己喜欢的人干活更利于交流,这是不言而喻的。
若想取得职业生涯的成功,那么,任何一位员工都要从现在开始确立一种观念:领导就是让你赢利的顾客,这就要求我们在与领导搞好关系的同时,还要把自身看做是一件产品,你的产品是在你能力的基础上为你的顾客提供各种服务。
经营者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赢利,而要赢利就必须赢得顾客的认可,使你的产品能够畅销。一个企业只有生产高品质的产品,才能赢得顾客的信赖。
作为公司职员,我们的顾客应该包括老板、我们的上司、我们所在的公司和所面对的客户。其实简单地看,顾客就是我们的老板。从自己是一家公司的角度看,作为经营者和领导者,你必须对自己负责,主要是为自己的赢利负责。
我们要为自己这家企业赢利,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为顾客创造价值。要获得就必须首先付出,这是大自然的铁律。在经济领域也一样,任何一家公司要赢利,都只有先让顾客获得了相应的利益,自己才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对于任何一位职员,老板都是顾客。员工要实现赢利,就必须为老板创造出价值。
对于任何一家经营者而言,追求赢利都是合情合理的,作为自我经营的员工也一样。但是每一位经营者都应该记住,你给顾客创造价值的大小决定了你赢利的多少。领导是让员工赢利的顾客,对领导这位顾客,员工只有更好地提高为其服务的质量,更多地为其创造价值,他才能给你更多的赢利。
学会与领导“换位思考”,站在领导的角度思考
人们最常听到的是老板与员工相互间的抱怨,即使偶尔彼此关心一下,也让人觉得有点假惺惺的。雇佣与被雇佣诚然是一种契约关系,但同时也是一种合作的关系。
作为员工,想要懂得如何感恩公司、感恩老板,就必须正确看待你和公司、老板之间的关系。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员工可以为一个陌路人的点滴帮助而心存感激,却无视朝夕相处的上司、同事的种种恩惠、帮助和支持,将一切视为理所当然,视为纯粹的商业交换关系,这是许多公司和员工之间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
我们在一个单位工作,是股东或老板用自己的出资组建了公司,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尽情展现自己才华的良好平台。但是,不少人开始抱怨公司的环境不好,老板的素质太差,给的薪酬太少等。倘若每天怀着不抱怨的心态工作,站在老板的角度思考,你一定会收获很多。
在松下公司创办初期,松下公司的产品并没有在市场上打开销路,松下幸之助本人不得不亲自带着产品四处奔波推销。每次松下总要费尽唇舌,跟对方讨价还价,直到对方让步为止。
买主对松下幸之助的还价劲头钦佩不已,就向他讨教原因。松下幸之助的原因很简单:如果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不能为公司创造业绩,那么自己的企业就会濒临崩溃,自己的员工就会面临下岗。
正是在这样的情境假设下,松下公司的每个员工都把企业当做是自己的家,为公司的发展全力以赴,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最终成长为令人瞩目的电子帝国。
作为企业的领导者,也有自己的不容易。作为公司的员工,从你一开始进入公司那一天起,你就要开始理解公司和公司的领导,从公司的规章制度、产品特征、市场实力到公司文化都要尽力去理解。进而还要了解你的同事、你的上司、你的老板,理解他们各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脾气秉性、工作作风、性格特征。这样,更有利于我们站在领导的角度考虑问题,进而理解领导的工作方法与处理问题的方式。
同样,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也需要经常去理解自己的领导。理解的最好角度是站在被理解一方即领导的立场去思考,即所谓的“换位思考”。通过换位思考去了解领导的立场,这对于营造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小环境是极其有用的。
与领导进行换位思考,也就是要求员工站在领导的角度去思考一些问题,充分理解领导的苦衷。试想你是领导,你肯定也希望当自己不在的时候,公司的员工还能够一如既往地勤奋努力,踏实工作,各自做好分内之事,时刻注意维护公司的利益,这样你就可以一心一意处理好外面的事情。
如果你是某个部门的责任人,当你派出你的员工到各地处理公司事务的时候,也希望他们个个都能够高质高效地完成任务,以保证所在团队的业务顺利开展,公司的赢利节节上升。
既然你希望你的员工这样去做,那么,当你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的时候,你就应该想到,公司既然为我们提供了工作的岗位,为我们发工资和奖金,我们没有理由不把公司的事情做好。
与领导进行换位思考,我们要试着体谅领导的苦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领导的角度考虑问题。领导考虑的问题比一般员工更多,因为他处理的事情多,与他打交道的人多。
员工和领导实际上是共同创造价值,共同分享经营成果的互惠共生关系。在现今的商业环境中,领导和员工之间需要建立一种互信的关系。比如说,当公司真的有困难的时候,只要领导跟我们推心置腹地讲清楚,我们也应该体谅领导的艰辛和困难,从公司的利益出发,自动自发地出谋划策,帮助领导走出困境。
优秀员工不会与领导对抗,会自觉调整自己与领导的对立情绪,同情和支持自己的领导,时刻与领导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多想想领导的难处,给领导多一些理解和支持
在工作中,企业领导者承受着不为人知的痛苦和责任,有人把他们称为企业的家长、教练、领导者,其实更多的,他们是员工事业上的伙伴,他们在为公司工作的同时,也为员工的发展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那么在工作中,领导主要承担了哪些痛苦和责任呢?
1.风险之痛
企业越大,其经营中所遇到的风险就越大。经营企业是一件风险与收益并存的事情。尤其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在管理机制和管理职能方面不可避免地会滋生出阻碍企业健康发展的种种潜在危机,这些都为管理和领导企业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和挑战。
2.抉择之痛
领导者的角色就好像是一艘船的“船长”,时刻要考虑到企业之船的航向。企业做到一定规模,领导者自然风光,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企业发展方向的抉择,这种思考的痛苦是企业员工所不能理解的。企业到底要不要发展壮大?如果企业需要进一步发展,是自己做还是请职业经理人?自己做,面临着精力和时间上的挑战;请职业经理人,又面临着处理自己与职业经理人间种种矛盾的问题,矛盾发生时,职业经理人拍拍屁股就可以走,但是自己还得捡起烂摊子。只要企业存在,企业抉择的问题就时刻萦绕在企业领导者的心头。
3.责任之痛
企业领导者是一个企业的领航者和组织者,他们要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各级人员的管理、财务控制等重大环节负责,稍有不慎就会使企业出现重大变故,很多人可能会因此要重新选择岗位,甚至对整个产业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由此可见,企业领导者身上肩负着企业的责任、员工的责任、社会的责任等多重责任,这种责任在为他们带来种种荣耀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痛苦。
4.身体之痛
很多企业领导者都以牺牲身体健康为代价来换取事业上的成功。他们不仅工作要动脑,而且还要交际应酬,结果胃喝坏了、身体搞垮了,例如知名企业家王均瑶的去世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过于劳累。
5.感情之痛
处于领导的位置,领导者付出的比一般人多很多。应酬繁多,冷落了家人不说,有的人在做了领导以后,由于利益的纷争,亲朋好友也反目成仇,成了孤家寡人。
成功守则中最伟大的一条定律——待人如己,也就是凡事为他人着想,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优秀的员工,应该多考虑领导的难处,给领导多一些同情和理解;当然好的管理者也需要多考虑员工的利益,给员工多一些支持和鼓励。
这条不仅仅是一种道德法则,它还是一种动力,能推动整个工作环境的改善。当你试着待人如己,多替领导着想时,你的善意就会无形之中表达出来,从而感动和影响包括你的领导在内的周围的每一个人。你将因为这份善意而得到应有的回报。任何成功都是有原因的,不管什么事都能悉心替他人考虑,这就是你成功的原因。
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每个人观察问题的角度。凡是帮别人打过工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似乎总有干不完的事,因而认为领导不近人情;而当有一天角色互换,你也成了领导时,你却会认为员工处处不积极主动。
每一位领导在经营公司的过程中都会碰到很多出乎意料的事情,领导时刻都面临着公司内外的各种压力,而他在压力大的时候偶尔发泄一下,犯点错误,这是正常的。任何人都不可能达到完美,领导也一样。明白了这些,我们就应该以一种普通人的眼光来看待领导,而不要把他们当做上级,应该同情那些以全副精力打理公司的人,他们往往下班了还在连续工作。
事实上,每一个明智的领导无时无刻不在搜寻有能力的员工,而对于那些只知道抱怨却没有真才实学的人,领导只会解雇他们,任何一个领导重用的都是有才能而且能够为自己分忧解难的员工。
任何领导为了公司的利益,都会对每一个员工进行仔细的观察和多方面的考察。只有发现某些人既无工作能力,又品行恶劣的时候,领导才会解雇他。任何人都不会拿自己的心血开玩笑,领导之所以不重用甚至解雇那些能力不行的人,就在于他们不想拿自己一手创办的且一直苦心经营的事业当赌注。
我们应该在工作时,要多站在领导的角度考虑问题,给领导多一些理解与支持,尤其当我们受到领导指责与批评时,更要想想领导的处境,只有理解了领导的用心,我们才能正确地对待工作,把更多的热情投入工作之中去。
超越领导的期望,做好每一项工作任务
在职场上,常常有这样的员工,他们认为只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好就行了。对于老板安排的额外工作,不是抱怨,就是不主动去做。这样缺少积极主动的员工,自然不会获得升职加薪的机会。
如果你想取得优秀员工那样的成绩,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比那个优秀员工更积极主动地工作;如果你想取得像你的上级今天这样的成就,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比别人更积极主动地工作。
很久很久以前,一位有钱人要出门远行,临行前他把仆人们叫到一起并把财产委托给他们保管。依据他们每个人的能力,他给了第一个仆人十两银子,第二个仆人五两银子,第三个仆人二两银子。拿到十两银子的仆人把它用于经商并且赚到了十两银子。同样,拿到五两银子的仆人也赚到了五两银子。但是拿到二两银子的仆人却把它埋在了土里。过去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们的主人回来与他们结算。拿到十两银子的仆人带着另外十两银子来了。主人说:“做得好!你是一个对很多事情充满自信的人。我会让你掌管更多的事情。现在就去享受你的奖赏吧。”
同样,拿到五两银子的仆人带着他另外的五两银子来了。主人说:“做得好!你是一个对某些事情充满自信的人。我会让你掌管很多事情。现在就去享受你的奖赏吧。”
最后拿到二两银子的仆人来了,他说:“主人,我知道你想成为一个强人,收获没有播种的土地,收割没有撒种的土地。我很害怕,于是把钱埋在了地下。”主人回答道:“又懒又缺德的人,你既然知道我想收获没有播种的土地,收割没有撒种的土地,那么你就应该把钱存到银行家那里,以便我回来时能拿到我的那份利息,然后再把利息奖给有十两银子的人。”
职场上没有永远的红人。一名优秀的员工,不仅要像自己的领导那样敬业工作,尽职尽责,以领导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还要比别人做得更多,更彻底。他们经常会留神一些额外的责任,关注一些本职工作以外的事情,他们的行为总是超越领导的期望,他们始终是老板眼中最优秀的员工。
要想超越领导的期望,做好每一项任务,员工首先要做到自我超越,而自我超越来自于个人成长学习的修炼。不断学习是卓越的保障,未来社会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忙得要死的人,另外一种是找不到工作的人。这就决定,不断学习是保持职业生命的唯一方法。
如果我们能全力以赴对待领导交付的每一个任务。领导指定的每一项任务背后都隐藏着成长的机遇,当我们把一项任务看做一个机遇时,我们就会充满激情,会表现得主动负责。如果我们想有所成就,就不能坐等命运垂青。我们必须抓住每一个机会,主动迎着任务上前。
但是,当你把领导交付的任务不当回事时,就意味着你已经在走下坡路了。
王东是某集团公司的员工,自从到公司后一直都非常努力,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老板非常赏识他,他成了老板跟前的“红人”。很快,他被提拔为销售部经理,工资一下子翻了两倍,还有了自己的专用汽车。
“我现在已经是经理了,再说老板并不会检查我做的每一件事情,我做得再好,他也不知道啊!”王东这样想。他学会了投机取巧,学会了察言观色和想方设法迎合老板,不把心思放在工作上,而是放在揣摩老板的意图上。如果他认为某件事情老板要过问,他就会将它做得很好;如果他认为某件事情老板不会过问,他就不会做好它,甚至根本就不做。
终于,在公司的一次中高层领导会议中,老板发现王东隐瞒了工作中的很多问题。尽管和老板的关系不错,但是在诸多问题面前,老板还是把王东解聘了。
王东被解雇,其原因不在于其能力不行,而在于他并没有按质按量完成老板交付的任务。其实,我们每面对一项任务,首先要问的是,自己能从中学到什么新的知识,积累什么新的经验,自己是不是要积聚起更大的勇气,更加精力充沛地去迎接挑战?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任务,把每一项任务都当做一次机会——学习的机会、锻炼的机会和得到认可的机会。
很多人羡慕别人的地位,嫉妒别人的高薪,却不问自己为自己的工作付出了多少,是否认真地对待了领导给付的每一个任务。当任务来到他们身旁时,有一些人却不接受它,怕是一块“烫手的山芋”,这些人当然不会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成长。其实任何一项工作任务都是一次考验、一次挑战,战胜了它,你才能看到成功的曙光。
应该要感谢每一次任务给你带来的锻炼,你的能力就是在完成这些任务中得到提高的。珍惜每一项任务,因为每一项任务都是一次机遇。
把问题留给自己,把业绩留给老板
我们总是很容易遇上很多怀才不遇的人,他们身上具备很多优秀的品质,他们也充满激情和梦想,可是他们总是做得不尽如人意,也得不到老板的赏识。相反,总有比他们平庸的人获得成功。他们也常常因此而埋怨自己:为什么上天不垂青于我?
这是因为,多数员工只懂得统计自己的工作量,而不知道老板和公司真正需要的结果是什么。当然,他们也无法取得让老板满意的业绩。
在职场中,业绩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一位曾在外企供职多年的人力资源总监颇有感触地说:“所有企业的管理者和老板,只认一样东西,那就是业绩。老板给我高薪,凭什么呢?最根本的就要看我所做的事情,能在市场上产生多大的业绩。”现在就是一个以业绩论英雄的时代。
张洋和张兵毕业于同一所大学,所学的是一个专业,在学校他们是同一届的优秀毕业生,很受老师器重。毕业后他们一起进入了一家知名企业。刚进公司时,两人的待遇甚至一致,但两年以后,他们的薪水却相差悬殊。
有一天,他们的老师来看望他们,得知他们薪水的差距之后,老师就去问总经理:“在学校,他们的成绩都差不多呀,为什么在公司会有这么大的差距?”
总经理听完老师的话,笑着对老师说:“在学校,是以学习成绩来衡量学生的素质,而在公司是以业绩来评定薪水的高低,业绩就是员工的命根!”
在企业中,老板就是你的老师,你业绩的好坏决定着你在老板心目中的地位。老板看的是业绩,要的是结果。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员工应当认清自己的工作,做公司发展需要的事,把问题留给自己,把业绩留给老板。然而工作中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做到这一点。
要取得让老板满意的结果,我们就应当关注自己工作的核心价值,而不是把目光放在任务是否完成上。
一位企业老总在意大利某名牌鞋店买鞋,最合脚的尺码卖完了,他选了一双小一号的,但有一点紧。他想到反正鞋穿穿会松的,于是要掏钱买,可售货员拒绝卖给他,理由是顾客试穿时表情不对劲。“我不能将顾客买了会后悔的鞋子卖出去。”售货员说。
显然,这个售货员是一个不把问题留给老板的员工,因为他不仅是在做老板“吩咐”他做的事,而且更懂得老板和公司吩咐他做事的结果,即把令人满意的服务提供给消费者。
那些把业绩留给老板的人比较看重贡献,他们会将自己的注意力投向公司及个人的整体业绩,而不是自己的报酬和升迁。他们的视野开阔,在工作中,他们会认真考虑自己现有的技能水平、专业,乃至自己领导的部门与整个组织或组织目标应该是什么关系,进一步的,他们还会从客户或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这是因为,不管生产什么产品,提供什么服务,其目的都是为了帮助消费者或顾客解决问题。
那些把业绩留给老板的员工会经常自我反省“我究竟做到了什么”,这有利于他们增强工作责任感,充分发掘自己具备但还没有被充分利用的潜力。相反,那些把问题留给老板的员工不懂得反省“我究竟做到了什么”,他们不清楚自己的工作使命,只知道将任务完成就可以交差了。
你创造的业绩是公司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事实证明,那些乖乖听话、俯首听命的员工,不一定是老板最喜欢的员工,因为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老板首先要考虑的是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高帽戴着再舒服也比不上企业利润的增长,因此,老板心中最高分数的员工,一定是那些能让公司最赚钱的员工。
不管你在公司的地位如何,不管你长相如何,不管你的学历如何,你想在公司里成长、发展、实现自己的目标,你都需要有业绩来保证。只要你能创造业绩,不管在什么公司你都能得到老板的器重,得到晋升的机会。
体谅领导,未来才能做好领导
工作中,员工轻视老板主要分为下列两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是,一旦某位职员在公司中起了很大作用,他就会变得自以为是了。譬如顺利完成了一个大订单,为公司挽回了重大的损失等,他们会想:“如果没有我,公司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
第二种情形是,当员工处于事业的低潮,譬如没有完成业务指标,或者因个人工作问题遭到老板的批评责备,他们的内心会充满挫折感和委屈,于是,就会对那些批评他的人心存怨恨。“当领导有什么了不起,将我放在那个位置上,我一样能做好。”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不是一种正确的心态。他们被私欲蒙住了眼睛,看不到领导所付出的代价和努力,看不到做一名优秀的管理者所必须付出的艰辛。优秀员工应该在工作中给领导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的工作做好。
很多时候,我们抱怨领导,因为他总是期望我们做得更多,却给予我们特别少。可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想,领导也在为我们工作,他们整天在忙忙碌碌的,他是为了什么呢?我们的个人能力的提高和成长,还不是得益于领导的提携与指导。
事实上,作为一名领导,其工作性质与员工有很大不同。他必须具有全局观,全面思考团队的发展战略,他必须对每一个重大的决策进行规划,这些工作表面上看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却需要长时间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
李文参加工作几年了,由于其出色的表现,而成为某公司一名业绩出众的业务能手。有了固定客户的李文,不再像其他业务员那样经常在外奔波,有时会在公司处理一些客户资料。这时,他看到公司的总经理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打打电话,就是外出吃饭应酬,这时,他总会想起自己初进公司时,和现在的业务人员一样,四处奔波见客户,累得筋疲力尽,使得公司财源滚滚。
这种想法让李文内心颇有些不平,正如这时,公司一个部门经理离职了,在李文的强烈自荐下,几经周折公司决定让他任代理经理。终于,李广也像总经理那样坐进了自己的办公室,结果他发现无论是业务,还是管理都并非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不是电话业务不断,就是应酬不停,加上一帮层次不同的员工,更让人叫苦连天。
我们必须明白,做领导是一件复杂而且辛苦的事情。做员工时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并且给领导更多的体谅,未来才有可能做好老板。
要想维持一个组织的正常运行,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并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么简单,这要求领导者必须具备许多非凡的能力:
1、强烈的成就感,这类人追求卓越的成就感的愿望很强烈。
2、良好的整合能力,这类人具备不错的逻辑思维能力,能把各种纷繁的信息整合起来,做出准确的判断。
3、良好的承受力和持久力,这类人承受压力的能力强,勇于面临各种打击,不轻言放弃。
4、良好的团队组织能力,这类人有天生的领导力,善于调动团队整体积极性。
退一步说,如果领导真是很轻松,很悠闲,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人做了领导都会很轻松,现在的轻松也许是以前辛苦的结果——只是你没有看到领导以前所付出的努力。一旦公司业务进入成熟稳定期,与那些整天疲于奔命的业务员相比,领导的轻松也是理所当然的。
一名优秀的员工,不是抱怨和蔑视领导,而是懂得尊重、理解领导,这样也可以提升自己的领导力,以后才能成为一名好领导。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