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员工一上班就开始抱怨不止,把办公室当成了“倒垃圾”的场所,同事也成了他们发泄不满的对象。事实上,抱怨多了,不仅得不到同事的同情,反而会招致大家的厌烦,没有愿意在一个满是牢骚和怨言的环境里工作,没有哪一个领导会喜欢这种凡事先抱怨的员工。因此,我们不要抱怨,不与领导和同事为难,力求让自己成为办公室的“老好人”。
在办公室里,能否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会直接影响你的工作。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得到大家的喜爱和尊重,将会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况且,愉快的工作氛围,可以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从而更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能力。这就需要你掌握好与同事相处的艺术,精通与人沟通的技巧。
1.不私下讨好领导
如果办公室里有人喜好巴结、讨好领导,势必会引起其他同事的反感而影响同事之间的感情。如果真需要巴结讨好上司,应尽量邀同事一起去巴结上司,而不要自己在私下做一些见不得人的小动作,让同事怀疑你对友情的忠诚度,甚至还会怀疑你品德有问题,以后同事再和你相处时,就会下意识地提防你,就连其他想和你交朋友的人都不敢靠近你了。因此,不私下讨好巴结上司,也是处理好同事之间关系的方式之一。
2.向老同事学习经验
在办公室里,那些比你先来的同事,比你积累了更多的经验,有机会不妨向他们请教,从他们的经验里寻找可以借鉴的地方,这样不仅可以帮助你少走弯路,更会让公司的前辈们感到你对他们的尊重。尤其是那些资历比你深,但其他方面比你弱一些的同事,会有更多的感动,而那些能力强的同事,则会认为你善于进取,便会乐于关照并提携你。
3.发挥自己乐观和幽默的魅力
即使你从事的工作单调、乏味或是较为艰苦,也千万不要让自己变得灰心丧气,更不要与其他同事在一起抱怨,而要保持乐观的心境,让自己变得幽默起来。因为乐观和幽默可以消除同事之间的敌意,更能营造一种和谐亲近的人际氛围,有助于你自己和他人变得轻松,从而消除了工作中的乏味和劳累,最为重要的是,在大家眼里你的形象会变得可爱,容易让人亲近。当然,幽默要注意把握分寸,分清场合,否则会招人厌烦。
4.主动向新同事示好
新同事对工作和公司环境还不熟悉,很想得到大家的指点,但是有时由于和同事不熟,不好意思向人请教。这时,如果你主动去关心、帮助他们,在他们最需要得到关心和帮助之时,伸出援助之手,往往会让他们铭记于心,打心眼里深深地感激你,并且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更主动地配合和帮助你。
5.沟通是消除人际关系阻碍的法宝
职场中,因内部人事斗争影响团队工作的事例时有发生,这不仅伤了同事间的和气,对整个组织也会产生不良影响。优秀员工,尤其要注意加强个体和整体的协调统一。无论自己处于什么职位,首先要与同事多沟通,因为个人的能力和经验毕竟有限,要避免“独断独行”的印象。
当然,同事之间有摩擦是难免的,对一件事情有不同的想法,应本着“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及时有效地调解这种关系。
6.巧妙赞美,不搬弄是非
赞美是获得同事的好感的有效方法。在人际交往中,请不要吝啬你的赞美。比如,女性之间可以这样说:“你今天的唇膏颜色真漂亮”。无形中让同事增加了对你的好感。
切记不要盲目赞美或过分赞美,否则容易有谄媚之嫌。同时,切忌对同事评头论足、搬弄是非,要尊重个人的权利和隐私。如果你超越了自己身份的话,很容易引起同事的反感。
摒弃个人英雄主义,配合改变一切
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访问美国时,芝加哥邮报的一名记者问:“您觉得美国人和日本人哪一个更优秀?”这是一个相当尴尬的问题,说美国人优秀,无疑伤害了日本人民的民族感情;说日本人优秀,肯定会惹恼美国人;说差不多,又显得搪塞。
这位深谙员工管理之道的企业家说:“美国人很优秀,他们强壮、精力充沛、富于幻想,时刻都充满着激情和创造力,如果一个日本人和一个美国人比试的话,日本人是绝对不如美国人的。”
“谢谢您的夸奖。”正当周围的美国人沾沾自喜的时候,松下幸之助继续说:“但是日本人很坚强,他们富有韧性,就好像山上的松柏,日本人十分注重集体的力量,他们可以为团体、为国家牺牲一切。如果10个日本人和10个美国人比试的话,肯定势均力敌。如果100个日本人和100个美国人比试的话,我相信日本人会略胜一筹。”美国记者们目瞪口呆。
如松下所说,美国人就好像独行的狮子,而日本人则像是群体活动的鬣狗,尽管单个的狮子比鬣狗厉害得多,可是在较量当中,狮子却经常吃亏。由此看来,在一个团队里,合作的力量是无限的,配合可以将不可能变成现实。
有句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发动团队的力量则可以实现个人难以达到的目标,所以说,作为公司里的一名员工,我们应从公司的整体利益出发,从团队的角度出发,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树立对团队工作认真负责的信念。
在2010年的世界杯晋级八强的过程中,德国遭遇阿根廷,最终以4:0收场。原来形容德国人像是一部“机器”,在阿根廷人面前,德国人更像是一部“射门机器”。
而关于德阿之战,有人就曾总结德国队是“由多名球员组成的优秀球队”,而阿根廷队是“由多名优秀球员组成的球队”,两相对比,差距就出来了。
德国人用实力和精神证明了自己,德国人的强大在于他们的团队精神——德意志永不服输的精神。他们用世界第一的整体、世界第一的斗志、世界第一的态度,有效地弥补自己远非世界第一的技术和教练功力等方面的差距。
团队力量,这就是德国队获胜的秘诀!足球本身不是单打独斗的项目,需要集体协作,发挥团队的效能,才有可能在风云变幻的世界杯赛场上占据优势。一个团队的成功不是靠一个人或几个人能完成的,必须通过全体员工的努力。天才的唯一取代就是团队合作。团队效应既可以发挥每个人的最佳效能,又能产生最佳的群体效应。个体永远存在缺陷,而团队则可以创造完美。放眼一流的工作团队,他们之所以会出类拔萃,无非是他们的成员能抛开自我,彼此高度信赖,一致为整体的目标奉献心力的结果。
美国国务活动家韦伯斯特有一句名言:“人们在一起可以作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作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一只大雁的飞行力量有限,而一群大雁的力量却是无穷的。这正如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很多人组成的群体却可以移山填海,可以飞越太空,这并不是什么奇迹,而是团结的力量!
尽管我们每一个人的能力都不错,但如果加入团队会更加成功。我们要记住: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所以,每一位员工都必须放弃个人主义,主动加强与同事之间的合作,提高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培养作为团队成员的自豪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在这个集体中凭借着共同的努力可以战胜所有的困难,实现我们自己的人生价值。
与人为善,不随意批评抱怨
优秀员工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或者工作上出现阻力的时候,会用冷静的态度去分析、处理所碰到的麻烦,而不是凭一时意气和冲动去批评抱怨他人,因为他们明白:与人为善,工作生活才会更美好;如果一味指责别人,等待他们的则只有更糟糕的人际关系,不利于自己以后工作的开展。
“烦死了,烦死了!”一大早就听小蔡不停地抱怨,一位同事皱皱眉头,不高兴地嘀咕着:“好好的心情,全让她给吵坏了!”
小蔡现在是公司的行政助理,事务繁杂,是有些烦,可谁叫她是公司的管家呢,事无巨细,不找她找谁?
其实,小蔡性格开朗,工作起来认真负责,虽说牢骚满腹,该做的事情,一点也不曾怠慢。设备维护,办公用品购买,交通费,买机票,订客房……小蔡整天忙得晕头转向,恨不得长出八双手来。再加上为人热情,中午懒得下楼吃饭的人还请她帮忙叫外卖。
刚交完电话费,财务部的老王来领胶水,小蔡不高兴地说:“昨天不是刚来过吗?怎么就你事情多,今儿这个、明儿那个的?”抽屉开得噼里啪啦,翻出一个胶棒,往桌子上一扔,“以后东西一起领!”员工小李正在一旁,又不好说什么,忙赔笑脸:“你看你,每次找人家报销都叫亲爱的,一有点事求你,脸马上就长了。”
大家正笑着呢,销售部的张丽风风火火地冲进来,原来复印机卡纸了。小蔡脸上立刻晴转多云,不耐烦地挥挥手:“知道了。烦死了!和你说一百遍了,先填保修单。”单子一甩,“填一下,我去看看。”小蔡边往外走边嘟囔:“综合部的人都死光了,什么事情都找我!”对桌的小王气坏了:“这叫什么话啊?我招你惹你了?”
态度虽然不好,可整个公司的正常运转真是离不开小蔡。虽然有时候被她抢白得下不来台,也没有人说什么。怎么说呢?她不是应该做的都尽心尽力做好了吗?可是,那些“讨厌”,“就你事情多”,“不是说过了吗”……实在是让人不舒服。特别是同办公室的人,小蔡一叫,他们头都大了。“拜托,你不知道什么叫情绪污染吗?”这是大家的一致反应。
年末的时候公司民主选举先进工作者,大家虽然都觉得这种活动老套可笑,暗地里却都希望自己能榜上有名。奖金倒是小事,谁不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肯定呢?领导们认为先进非小蔡莫属,可一看投票结果,50多张选票,小蔡只得12张。
有人私下说:“小蔡是不错,就是嘴巴太厉害了。”
小蔡很委屈:我累死累活的,却没有人体谅……
通过上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小蔡做的事情很多,可是因为她总是批评和抱怨自己的同事,无疑影响了她在同事心中的印象,从而导致评选先进落选事情的发生。虽然先进工作者可以不当,但至少说明她付出的没有得到回报,因为她的抱怨和批评直接导致了这样的后果。
看过梁凤仪的《世纪末的童话》这本小说的人也许还记得,孙凝的下属里也有这样的一个怨妇,她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太婆,自认资历深所以对谁都随便的批评。可是,有人受不了她这样的态度,就将这样的情况反映给了孙凝:“我们这些人,在家里要受婆婆的气,要看老公的脸色,难道到了办公室还要忍受她的气不成?”孙凝听了她的话,就将那个随便批评别人的老太太解雇了。
没错的,你的同事在生活中可能已经够烦了,在单位里工作压力又大,随时都可能受到领导的责骂,本来已经是很头疼了。如果你还在他身边一直批评抱怨,那么无疑他会对你很反感,甚至会在心中记恨你。
人在职场,无论做什么事都切勿草率行事,要三思而后行。尤其与同事相处,不可随便迁怒于他人,我们一定要与人为善,多为对方着想,切不可随便说出指责和抱怨的话来。否则就会出现不堪设想的后果。
宽容比怨恨更具威慑力,减少同事之间的摩擦
春秋时期,楚王一次宴请众大臣,席间歌舞妙曼,美酒佳肴,烛光摇曳。同时,楚王还命令他最宠爱的美人许姬向各位敬酒。忽然一阵狂风刮来,吹灭了所有的蜡烛,漆黑一片,席上一位大臣乘机摸了许姬的玉手。许姬一甩手,扯了他的帽带,匆匆回到座位上并在楚王耳边悄声说:“有人乘机调戏我,我扯断了他的帽带,你叫人点起蜡烛来,看谁没有帽带,就知道是谁了。”
楚王听了,连忙命令手下先不要点燃蜡烛,却大声向各位大臣说:“今天晚上,一定要一醉方休,大家都把帽子脱了痛快饮一场。”
众人都没有戴帽子,也就看不出是谁的帽带断了。后来楚王攻打郑国,有一员猛将为楚王立下了汗马功劳,而此人就是当年揩许姬油的那一位。他因楚王施恩于他,而发誓毕生孝忠于楚王。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宽容,宽容不仅是给别人机会,更是为自己创造机会。同样在企业中,面对同事的微小过失,则应有所容忍和掩盖,这样做是为了保全他人的体面和企业的利益,这样自己也能充满获得知心的朋友和支持者。
很多人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宽容比怨恨更具威慑力。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宽容、大度。这样一来,工作中我们才不会斤斤计较,与同事友好相处。古人说:“大度集群朋。”一个人若能有宽宏的度量,他的身边便会集结起大群知心朋友。宽容,表现为对人、对事能“求同存异”,不以自己的特殊个性或癖好对待他人。宽容,也表现为在面对不公平待遇的坦然,不仅不抱怨,反而以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他人。
班长小梁技术过硬,是生产上的一把好手,可他最近却很不顺心,小梁感觉到了自己在班组管理上出了问题,却又一时找不到症结所在。
小梁去请教与他关系不错的邻班班长小秦。小秦很诚恳地跟他说,实际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频繁接触,难免会出现磕磕碰碰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班组长要学会大度和宽容,以诚相见宽以待人,要容人之短,不求全责备,加强沟通和交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真心实意关心和爱护班组职工,当职工有困难时,及时伸出援手,要像对待兄弟姐妹一样对待职工;在班组管理中要大公无私,“一碗水端平”,和职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而小梁在班组管理中各方面都做得比较好,只是在管理方式上过于僵化,缺少对组员的宽容和理解。
小秦建议小梁在班组管理中少一些斤斤计较,以宽容之心善待每一位班组成员,帮助后进的组员,共同掌握和提高技术水平。
小梁以宽容作为管理班组的一项指导方针之一,发现无形之中自己的影响力提升了不少,工作中的磕磕绊绊也少了很多。
宽容,还要能容忍他人的过失,尤其是当他人对自己犯有过失时,能不计前嫌,一如既往。“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任何人都难免有些小毛病,只要无伤大雅,何必过分计较呢?最重要的是发现他最大的优点。
在工作中,宽容还表现为坦然接受同事与领导的批评,甚至是包容来自任何人的有道理的指责与建议。优秀员工在和他人发生矛盾时,总是能够主动检查自己,而不文过饰非、推诿责任。因为他们明白:宽容者,能够关心人,帮助人,体贴人,责己严,责人宽。
俗语说:“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宽容、大度是一种境界、一种美德,它能使复杂的事情变简单,使人生跃上新的台阶。所以,在工作中,我们要正确对待异议的声音,不怨恨同事与领导,不要太过计较,要原谅别人的过失;当不如意的事来临时,泰然处之,不为所累;受人讥讽时,不要睚眦必报;多看别人的优点,少盯着别人的缺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减少同事之间的摩擦,创造愉悦的工作氛围,快乐地工作。
摘下有色眼镜看是非,与同事相互扶持
有一则“疑人偷斧”的故事。
有一个人,他在自家的地窖中储存种子的时候,将一把斧头忘了从地窖中带出来。几天以后,他在又要用斧头时,才发现自家的斧头已经丢失了。于是他找遍自家各个角落,还是没有找到,他就怀疑是他邻居偷去了。他仔细地观察邻居家人,总觉得是邻居家人偷了斧头。看邻居家人那走路的样子,也像是偷了斧头的,不仅如此,甚至连邻居家人的神态、动作、表情也像,乃至说话时的声调,都像是偷了斧头一样。
又过了几天,这个人又要到地窖去储存物品了。当他挖开地窖门,下到地窖里的时候,发现自家那把不见了好多天的斧头正躺在自家地窖里的地面上。
到了第二天,这个人再去看邻居家人的时候,了现邻居家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就连笑的神态,一点儿也不像是偷斧头的样子了。
其实,不少人都会犯“疑人偷斧”的毛病,我们往往以自己主观想象作为衡量别人的标准,主观意识太强,经常会造成识人的错误与偏差。
对人对事,都不要先入为主,戴上有色眼镜看人,更不应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否则,你会陷入“自寻烦恼”的境地。
戴着有色眼镜,你对于任何事情都陷入敌视的状态,会对他人的行为进行指责,于是就会让他人对你产生敌视情绪。相反,摘下有色眼镜,你就会获得更多的朋友。因为你凡事不会过多地计较,对于工作中的问题,只是就事论事,不去歪曲它,搞出很多的办公室政治问题。
而作为员工,切不可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周围的同事。在同一个公司里,需要同事们的扶持和帮助。
安妮和玛莎同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这天,经理汤姆分别交给她们一项开发大客户的任务,由于她们的任务都比较艰巨,所以在她们离开经理办公室时,汤姆特意叮嘱她们:“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话可以直接找我,同时要注意和其他部门的协调。”
安妮的业务能力一向很强,她在广告部的业绩也经常名列前茅,她也常常因此感到骄傲,有时候同事们甚至觉得安妮已经骄傲得过了头。离开办公室后,安妮心想:“汤姆有什么能力,他只不过比我早到公司几年罢了,我解决不了的问题恐怕拿到他那里也没办法解决,再说了开发大客户的任务怎么和其他部门协调,其他部门怎么懂得这种事。凭我自己的能力和智慧一定会完成这项任务的。”
玛莎一向以谦虚好学著称,她的业务能力略逊安妮一筹,不过在团结同事和谦虚的学习精神方面,安妮就大不如她了。走出经理办公室以后,她就直接到公司企划部和售后服务部向大家打了一声招呼:“过几天我可能有一些问题要向大家请教,同时也需要大家的合作,我先在这里谢谢大家了。”玛莎同时也想,安妮一向骄傲,但如果自己要想实现业务能力的提高就必须向她多学习,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会麻烦汤姆先生,但在客户沟通等方面自己确实需要汤姆先生的大力帮助。
这次的任务确实比以前艰难得多,通过向安妮和汤姆的学习,以及公司其他部门的扶持,玛莎的任务超额完成了,她为公司带来了好几笔大生意,当然公司也给了她优厚的奖励。
而安妮也联系到了一些大客户,但因为她向企划部交代的事项不清楚,导致客户要的方案不够详细,一些重要客户选择了其他公司;还有一些客户觉得安妮的公司不够重视他们,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见过更高层的管理者和他们交涉。
最后她只能联系一些小客户以补偿自己在这次任务中的损失。公司也因为没得到那些本该属于自己的大客户而比竞争对手少得到了更多的利润。
摘下有色眼镜,明辨是非,注意与同事相互扶持,更能促进工作的开展。能力再强的人也无法出色地完成任何任务。如果注重与别人的相互扶持,那么就能够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成功。
优秀员工都明白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合作则两利,分裂则两败。这就像一棵树,无论它怎样伟岸、粗壮和挺拔,也成不了一片森林;一块石头,无论它怎样大,也成不了一面墙。所以,在工作中,一定不能单打独斗,而要与同事友善相处,相互扶持,这样才能获得共同的发展。
用团队纪律约束自己,与团队共发展
几乎在任何一个团队中,管理者都制定一些工作纪律或者规章制度来约束、控制员工的不当行为。因此,有些员工难免会抱怨老板,质疑纪律的合理性,总感觉让他们失去了自由。
他们之所以抱怨纪律的制定,认为对自己的利益构成伤害的,就是不合理的。其实,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团队的发展,必须依靠纪律来约束。一个有纪律的团队必定是一个团结协作、富有战斗力和进取心的团队,如果其中一个人无视纪律,不但会毁掉整个团队的战斗力,而且也会毁掉他自己的前途。
曾任英特尔公司的华裔副总裁虞有澄认为:“在战争中,严谨的纪律是制胜的关键。在商场上,纪律同样重要。”只有严明的纪律才能使企业形成坚强的战斗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和历史学家唐德刚先后谈到了这么一个故事:
甲午战争之前,清朝经过洋务运动,中国海军的硬件条件跻身世界前列。比起日本来,清朝海军力量差不多是倍上加倍,兵舰曾气势昂昂地开到日本去展示自己的实力。但强大的大清舰队并没有将日本人吓住,有一个横须贺钲宁府参谋长叫东乡平八郎的,他说,中国海军不足怕,日本军队完全有可能战胜中国海军。人家问他何以见得,他回答说,中国兵船的大炮上晒着裤子,纪律如此,士气可知,虽有一二名将,何能为力?
这个日本参谋长的眼光果然独到,而陶行知也对此评价道:“兵船的大炮上晒裤子,这就反映着主帅糊涂,将士放恣,全军紊乱。甲午战争日本所以胜、中国所以败,这并不冤枉。”
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于一个组织而言,纪律比任何东西都重要,没有了纪律,便没有了一切。当一个组织和他的成员都有了强烈的纪律意识,在不允许妥协的地方绝不妥协,在必须遵守规章制度的地方坚决遵守时,组织才会朝健康的方向发展,员工的个人素质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在职场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满腹才华的人,因为没有纪律的意识,最终一事无成。作为企业的员工,就要不折不扣地追随组织的目标,遵守企业的制。为了企业的利益和需要,每一位老板都会保留和提拔那些能严守纪律的优秀员工。
海尔集团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中国最具价值品牌。独特的海尔纪律文化对今天海尔成就的取得可谓功不可没。
1985年,张瑞敏到海尔任厂长时,正值当初的海尔“病入膏肓”。张瑞敏首先从整顿员工的纪律开始,他规定的第一条纪律竟是“不准在车间大小便”。除此之外,还有工作时间不准抽烟喝酒,不准打牌聊天。这些在今天看来比较好笑的纪律,在当时并不好笑。海尔和那时大多数的工厂一样,人浮于事。人人似乎都在工作,然而人人确实又不在工作,工厂的绩效一天不如一天,这就是当时工厂的状况。
海尔制定工作的纪律简单明了:升官发财全靠竞争,条件就写在食堂的黑板上。几年后,赛马机制,三工并存、动态转换,在位要受控、升迁靠竞争、届满要轮岗……这一整套已经不再是写在纸上的制度了,而成为员工张口即来、小心遵循的行为规范。
当然,严守纪律的企业文化对于每一个员工都有重要的约束作用,但并不是对员工自由的限制和剥夺。纪律不是枷锁,严谨的态度和优良的作风来源于对纪律的严格遵守。正是这样鲜明的纪律文化使得一个个企业脱胎换骨,展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
在战争中,纪律严明的部队更有可能战胜纪律涣散的敌人。历史上的“岳家军”、“戚家军”能拥有非凡的战斗力,不能不说和部队的纪律严明没有关系。市场虽然与战场不同,但是要在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必须审视一下自己的组织,确定组织是否具有严明的纪律。因为严明的组织纪律,也是提升企业组织战斗力的重要保证。
自觉的纪律是优秀团队的重要特点。要想成为一名优秀员工,希望获得长远的发展,这种品质是不可缺少的。纪律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人们在不被别人监视和控制下,也能懂得什么是正确的。
一个优秀的员工必定是个严守纪律的员工。倘若员工不守纪律,不仅会因为自己的过失给企业带来直接的损失,也会影响其他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纪律意识,破坏整个企业的良好风气。所以,不守纪律的员工就是“烂苹果”员工。对于企业来说,拥有那些“烂苹果”员工而不及时剔除的话,企业一定会被慢慢腐蚀掉。
让集体荣誉感替代抱怨
只要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分子,就应该时刻维护这个集体,时刻存有集体荣誉感,以集体利益为重,而不应该总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获得而抱怨团队。
同样,在人类社会中,像大雁一般拥有集体荣誉感的员工,他们往往会顾全大局,以公司利益为重,以团队的整体表现为约束力,而不会抱怨在工作过程中自己需要付出多少,又能获得多少。
美国记者布莱斯有一次去日本访问,回程的时候路过一家大百货公司,看中一部小巧的索尼随身听。因为对方是国际性大型企业,而且布莱斯当时的时间紧迫,没有试听。
等到布莱斯乘飞机回到美国,拆开包装后发现里面装的只是一个随身听的空壳,布莱斯大为恼怒,当夜写了一篇新闻稿,名为《一个世界知名企业的骗局》,准备隔天在《华盛顿邮报》上刊出。
不难想象,这篇文章一旦刊登,对索尼公司在美国消费者心目中的声誉将会是毁灭性的打击,索尼公司在美国的业务拓展也一定会步履维艰,想彻底消除这一事件的影响,也不知道要花费多少时间、金钱和精力。
可是就在当夜凌晨两点,布莱斯接到了索尼公司从日本打来的加急越洋电话。电话中,一位索尼公司负责人连声向布莱斯抱歉,原来当时因为售货员的疏忽,把作为展示用的样品机卖给了布莱斯,公司知道情况后马上想方设法找到布莱斯的联系方式,然后致电道歉,并许诺很快给布莱斯更换。
布莱斯大为感动,他不解地问这位主管:“我当时只是匆匆路过,并没有留下任何联系方式,也没有说我是谁,你们是怎么得知我在美国住处的电话的?”
原来,为了寻找布莱斯的联系方式,索尼公司东京办事处专门抽调了20多个人手,查访了上百人,连续打了39个加急电话,一直忙碌到凌晨,才找到了布莱斯的联系方式。布莱斯完全被索尼公司的做法折服了,他当即表示,只是一点小的疏忽,没必要劳师动众地更换了。那位主管严肃地说:“对我们的企业来说,信誉就是生命,为了维护企业的信誉,不管耗费多少都是值得的。”
仅隔一天,布莱斯就收到了索尼公司派专人送来的正品机和一封恳切的道歉信。当晚他把那篇写好的批评文章扔进了垃圾筒,重新起草了一篇文章,叫做《39个加急电话——一个优秀企业对信誉的挽救与维护》。
如果那位主管没有一种以索尼公司为荣的荣誉感,他能表现得这样尽职尽责吗?从表面上看,索尼公司的那位主管似乎在小题大做,为了一部小小的随身听耗费如此庞大的人力、物力。可是从长远看,那位主管极力维护的是企业的荣誉,是他的职业道德挽救了一场索尼公司在美国消费者当中的信誉危机。用他的话说:“为了维护企业的荣誉,不管耗费多少都是值得的。”这为日后索尼产品进一步开拓美国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优秀员工要做到在工作中多反省自己,不抱怨别人,就要善于维护团队的集体荣誉感。因为,只有从内心热爱自己的团队和职业,才能主动积极地对待工作。
能够维护公司利益的员工都具有强烈的荣誉感。员工是企业的代言人,员工的形象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企业的形象。员工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做有损企业形象的事情,这也是一个员工最基本的职业准则。就像你不愿意让别人伤害你的形象一样,你也不能容许别人伤害你所在企业的形象。
有荣誉感的员工,他们会顾全大局,以公司利益为重,绝不会为个人的私利而损害公司的整体利益,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他们知道,只有公司强大了,自己才能有更大的发展。事实上,有这种想法的员工才能被公司真正地委以重任。只有那些有集体荣誉感的员工,才真正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企业需要什么。具有集体荣誉感的人,在任何一个团队中都会受到欢迎。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