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之英民族之雄戴安澜-固守东瓜 赢得赞誉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200师官兵在3月19日的皮尤河前哨战中赢得了重大胜利。紧接着,东瓜战斗打响了。戴安澜师长在杜聿明军长的领导下,直接指挥东瓜保卫战。

    3月20日,在皮尤河前哨战中被挫败了的日军,行动极为慎重。他们以步兵和骑兵联合组成约五六百人的先头部队向200师阵地搜索前进。当敌人来到东瓜南面17公里的阿克春的时候,发现200师设置的前沿阵地,随即用一个联队外加山炮4门发动进攻。第二天,敌人增配山炮2门,向200师前沿阵地持续轰击了整整一天。与此同时,敌人用飞机轮番轰炸东瓜城。

    3月21日凌晨3时,戴安澜接周朗营长电话报告良赤道克一路被敌截断,戴安澜令该营迅速移至开维布维。周营长得令后,迅速转移至开维布维。但是第2连连长王志夫率领的一排尚无下落,戴安澜十分焦急。

    跟踪来的日军以重炮2门,向周营猛攻,分从两翼压迫,该营伤亡较重,两翼稍向后撤,但仍坚守阵地,坚决抵抗。下午2时至4时战斗最为激烈。夜晚,日军潜行迂回至开维布维后方,企图包围周营,这时,戴安澜因该营阻击日军的任务已完成,命周营向依索方向撤退,并相机威胁敌之左侧背。

    经过整日战斗,戴安澜发现日军兵力已增至一团,并配属重武器,他感到大战已临眉睫。为了恪尽职守,戴安澜准备死战东瓜,他脸色严肃,在狭小的指挥所内来回踱步。突然他停下脚步,拿起电话机给各团团长打电话,在电话里,他表明了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并向各团长说,他将立遗嘱,希望各级都要有战死的准备。说完放下电话,他就坐在小桌前写下给妻子和军中至交的两篇遗嘱。给夫人王荷馨的信:

    亲爱的荷馨:

    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古,因上面大计未定,其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所念者,老母外出,未能侍奉。端公仙逝,未及送葬。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但东、靖、篱、澄四儿,俱极聪俊,将来必有大成。你只苦得几年,即可有福。自有出头之日矣,望勿以我为念,我要部署杀敌,时间太忙,望你自重!并爱护诸儿,侍奉老母!老父在皖,可不必呈闻。

    于此即颂

    心安

    安澜手启

    生活费用,可与志川、子模、尔奎三人洽取,因为他们经手,我亦不知,想必他们必能本诸良心,以不负我也。又及。

    同时,戴安澜给负责军需工作的徐子模、志川、王尔奎写信,对身后的事作了安排,请他们予以关照遗属的生活。

    子模、志川、尔奎三位同鉴:

    余此次远征缅甸,因主力距离过远。敌人行动又快,余决以一死,以报国家!我们或为姻戚,或为同僚,相处多年,肝胆相照,而生活费用,均由诸兄经手。余如战死之后,妻子精神生活,已极痛苦,物质生活更断来源。望兄等为我善筹善后,人生相知,贵相知心,想诸兄不负我也。

    手此即颂

    勋安

    安澜手启

    3月22日拂晓,敌人2个联队配置12门大炮,用战车、装甲车作掩护,向200师前沿警戒阵地猛扑,并用飞机20多架,连续投弹轰炸。面对来势汹汹的侵略者,戴安澜怒火中烧,誓与敌人血战到底,决心不惜牺牲来换取缅甸和祖国的和平与安全。守备阿克春前线阵地的部队为600团第1营,营长吴志坚,团副赵立斌随营战斗。日军以炮火掩护支援步兵攻击左翼,并以骑兵向左翼迂回,我军左翼不支,迅速以预备队施行逆袭,得以恢复原阵地。战至黄昏;敌仍继续猛攻,我守军发挥最大火力,敌死伤累累,毫无进展,彻夜相持。

    抱必死决心的200师官兵,在师长戴安澜的指挥下,不顾敌机的轰炸和扫射,以步兵和骑兵互相配合,给敌人以重创。敌人爱在树上架起机枪扫射,200师官兵的机枪,一半瞄准树上,一半瞄准地面,结果树上的敌人连同机枪纷纷摔落下来。200师官兵士气旺盛,士兵们受了伤也不肯撤回阵地。当时天气燥热,有的干脆脱下军装,包扎好伤口,赤膊血战。最紧张的一幕是,当敌人骑兵绕道突然袭击指挥所的时候,双方相距只有50米,戴师长和所有参谋人员以及其他官佐,都拔出手枪,英勇地参加了战斗,击退了敌人的进攻。

    3月23日晨,日军又发动攻击,仍企图左翼突破,在激烈的战斗中,我军官兵沉着固守,敌人无法前进。战斗至下午4时,敌见正面不能得逞,又以步兵一中队及骑兵数十名,向阵地右翼攻击,企图截断我军实施包围。我军官兵凭借坚固工事,四面发扬火力,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坚守住阵地。入夜,敌我双方仍在激战,日军不得前进一步。两日激战,我以一营防守日军一大队的攻击,迟滞敌军的前进,并消灭了大量的敌人。到23日黄昏,敌人虽然前后发起6次大规模进攻,但是由于200师官兵奋勇阻击,终于迫使敌人向南溃退。这次战斗,先后击毁敌人战车、装甲车各2辆,击毙敌人300多人。200师虽然也伤亡140多人,但阵地巍然屹立。3月24日,部队撤回东瓜城内参加主战斗。

    敌在阿克春向我军攻击的同时,日军又向坛台宾前线阵地进行攻击,被我军猛烈炮火击退。3月24日拂晓,日军在我阵地前要强渡色当河,我两岸守军交叉火力甚猛,敌不得不又退回原岸。这时日军一部由阿克春沿色当河北岸进攻,我军处于两面受敌的状况,经及时调整,抵御住了两个方向日军的进攻。当晚这部分守军撤回到东瓜城中。

    经过几天的战斗,日军见200师在东瓜城南方防守坚固,于是组织步、骑、炮兵种合一的纵队1000多人,利用夜晚,自东瓜西侧山地森林潜行运动。3月24日拂晓,进至康道火车站及飞机场附近,向东瓜我军阵地猛攻。由于日军来势凶猛,我军节节后退至南松宾师指挥所附近。

    康道被日军占领,200师后方主要联络线被切断,戴安澜见此情形,决心紧缩兵力,固守东瓜。他召集团营长会议,指出200师现在孤军奋战,为保存实力,防御的阵线不能过长,各部队要能够在短距离上相互支援,由于城南、城北、城西都有日军攻击的部队,东面就成了200师对外联络的唯一的通道,也是后退的唯一出路,而东瓜城东是色当河,保持这个通道畅通就十分重要。

    200师像铜墙铁壁一样,耸立在日军面前。日军清楚地看到,采取正面强攻的战术不会有进展,于是改用迂回侧击的战术。3月24日黄昏时分,他们利用缅奸带路,使用1000多步兵、一中队骑兵,附火炮2门,从左翼绕过阿克春,向克容冈飞机场前进。东瓜四郊地形平坦,200师在东瓜南面的阵地东西长仅8公里,敌人抄袭部队便在东瓜城西13公里的地方,从小道绕了过去。当晚,偷袭并占领了城北的克容冈飞机场,同时切断了交通线。克容冈飞机场北部由军部工兵团警戒,他们正在破坏铁路,团长李树正面对突然袭来的敌人,惊慌失措,仓惶向后撤退。仅有200师的598团1营与敌人展开激战,至第二天下午5时,被迫放弃机场,退守东瓜。24日晚上9点,戴安澜师长率领师指挥部人员从城外撤到城内。他预感到形势十分紧张,立即召集团长和直属营长会议。戴安澜提出:598团撤至东瓜城北,占领现设阵地,担任该方面的守备;599团一部占领同古城南附近高地,与城内部队相互联系;又令23日赶到的军补充第一团撤至色当河东岸,与城内部队相互联系,向北占领阵地,掩护东瓜城之右侧背;师战斗指挥所转移至色当河东岸之英登冈,师部人员转移于白堤江;城内的战斗指挥由598团团长、师步兵指挥官郑庭笈负责。对于这次部署,戴安澜征询大家意见,团营长都表示赞同,决心与同东瓜存亡,

    戴师长预立遗嘱,庄严宣布:“如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以参谋长代之……”并命令团、营、连、排、班长都预立遗嘱,指定代理人。然后,调整部署,将阿克春、坦塔宾前沿阵地放弃,集结全部兵力,保卫东瓜。因为从东瓜城东毛奇向第5军指挥所驻地瓢背还有一条公路相通,为确保与军部的联系畅通,会议还决定将师指挥部迁往城东,并设置无线电台。会上,戴师长命令师步兵指挥官兼598团团长郑庭笈指挥留在城内的3个步兵团,与敌人坚持战斗。会后,戴师长带领师指挥部官兵,出了东瓜城,来到了城东。

    25日拂晓,敌人发现200师的阵地部署发生了重大变化,于是将主力部队逼近东瓜城。日军开始攻击康邦江北岸警戒阵地,约激战2小时,由于江上铁路、公路桥已经破坏,敌人未获进展。至晚,敌渐渐活跃,全线均以便衣队到处骚扰、攻击,我军沉着应付,敌每次骚扰都被打退。一切迹象表明,日军对东瓜城的攻击正在准备之中。此后,敌人联合步兵、炮兵和空军,合计约一个师团的兵力,对退守东瓜的200师实行了南、西、北三面包围。这时,英国联络代表马丁在第5军军部问杜聿明军长:“贵军一师被围,东瓜战事是不是很危险?”杜聿明镇静地回答:“没关系,已经奉蒋委员长的命令,固守待援。我们后面的部队上来就好了,可以转败为胜的。”被包围的200师官兵沉着坚守阵地,火烧森林阻碍敌人前进。敌人用30多架飞机轮番轰炸,城内建筑多被炸毁。但是,200师官兵利用阵地工事,与敌人顽强战斗,大量杀伤敌人,而自己伤亡甚微。晚10时,600团守备地区的城西北,被敌大部便衣队潜入,继之约一大队之敌,由该处袭击突入。该地本来就兵力不足,守备较薄弱,戴安澜即令预备队反击,肉搏数次,激战惨烈。然敌利用房舍庙宇及墓地围墙顽固抵抗,双方伤亡均大,而此时日军继续增援,得以巩固已经占领的阵地。

    戴安澜为下一步作战的便利,命令600团于当夜撤至598团与599团中央地区,3个团均背靠色当河,分北西南三面作战。师部及军补充一团在东岸,一方面是策应,一方面是确保东面的通道。这时,我军与日军分据东瓜城各半,态势虽然险恶,然200师上下一心,坚毅死守之精神得以发扬。

    3月26日拂晓,部署调整完毕,整个情势逐渐稳定。日本乘其余势,白天向600团正面冲击,但我全团官兵英勇反击,阵地坚守不动。日军见久攻不下,乃转向599团正面大举进攻,由于该团官兵准备周到,利用工事,沉着应战,发挥最大威力,日军惨遭损失,攻击受挫,未敢再进。黄昏后,全线枪声更趋激烈,598团附近敌人特别活跃,欲再行夜袭,然未能得逞,结果死伤大半。一天一夜激战后,敌伤亡数倍于我。

    东瓜的战事越来越紧。敌人除了原派的2个联队外,又增派了1个联队,重兵围攻东瓜,主力集中到东瓜城西北角进行猛烈攻击。结果,西北角的阵地被突破,第600团退守东瓜铁路以东继续抵抗。这一天,200师与敌人激烈争夺,双方均伤亡惨重。

    进攻东瓜的日军屡遭200师顽强的抵抗而不得前进一步,他们又采取了更为卑鄙的手段。日军把在过去诸战役中俘虏的中国士兵集中到东瓜战场,组成步兵组,而班长及轻机枪手都是日本兵。在向中国军队的阵地攻击时,日军让这些被俘的中国士兵冲在第一线,并要他们高呼:枪向上,莫打自己人!这些被俘士兵中以山东、江苏、浙江及东北籍为众。200师守军见这一情况立即用火力压制敌人前进,并向师部报告。戴安澜接到报告后,指示我守军也向这些士兵喊话:放下武器就地卧倒。然后轻重武器向敌后续部队射击,压制敌人的攻击与前进。采取这样的对策后,不少被俘的中国士兵又乘机跑回到200师的阵地上来。

    日军刺探了200师在东瓜城的布置,他们将在南宁战斗中负伤被俘的200师598团的19名士兵,送到台湾训练后,这次参加日军对中国军队的战斗,任务是专门到200师阵地和后方刺探军情。戴安澜在检查阵地布防时认出了一名参敌作战的士兵,立即将其逮捕,经过审问,这名士兵交待了日军的图谋,并将其他人员也供出,于是粉碎了日军的阴谋。

    3月27日黎明后,日军步兵攻击稍有停顿,而空军则大肆空袭,协助地面战斗,不时以飞机20余架沿色当河西岸轮流轰炸,我军阵地中、左两地区稍有损失,日军欲利用飞机轰炸为地面部队作掩护,以夺取中国军队的阵地,但未能得逞。

    战斗中,在南面守卫的中国军队曾一度出击,毙敌数十名,将日军一度压赶至康邦江岸。这时,200师弹药渐告缺乏,戴安澜命令各部相机处置。

    奸诈的敌人眼看强攻不成,于是变换了花招,他们悍然施放糜烂性毒气。200师官兵虽有少数中毒,但依然顽强战斗。官兵们与敌人反复冲杀,虽伤亡很大,但士气异常旺盛。到了晚上,东瓜城内200师阵地仍然没有动摇。敌人无计可施,便派一些士兵伪装成英缅军人及缅甸土人,驱赶着牛羊,暗带枪械弹药,妄图混入东瓜城内,里应外合,消灭200师。但是这伙人的伪装迅速被200师官兵识破,并被一网打尽,计缴获迫击炮7门、步枪100多支、机枪6挺,还有很多防毒面具。

    3月28日,这是与日军战斗的第11天,敌人处于优势,对无一机一炮协助的200师,进行更加猛烈的进攻。全师官兵在坚固的阵地上殊死搏斗,全线稳定,无异常变化。

    戴安澜命令598团第3营,以一连侧击敌背,敌受重创,战线无法向我军推进。随即将部队相对集中于几个战略要点,压制日军攻击。在战斗激烈时,他亲自在第一线用机枪扫射进攻的日寇。下午2时,敌机协助地面战斗,以机枪扫射我军阵地。双方激战,伤亡均惨重,我军顽强抵抗至深夜。

    在师指挥所激烈战斗的同时,城内敌人步、炮、空联合攻击我军未曾间断,各团陷入四面受敌的状态,战火纷飞,形势险恶。戴安澜命令各团紧守阵地,不要管师指挥所,他一定全力歼灭来犯之敌,确保200师这一条唯一的联络线及退路。尽管弹药缺乏、军部补充未能及时接济,日军的后援又源源不断,形势险恶,然200师全体官兵情绪安定,努力执行其当前任务,阵地稳如泰山,敌无可奈何。平日200师内极其注重教育训练,此时大显成效。这也是敌人南进以来所遇最强劲之对手,非当初敌人所预料的那样不堪一击。

    当晚8时,日寇步、骑、炮兵千余名,由东瓜城南渡色当河向师指挥所攻击,企图截断200师唯一的联络线,从四面包围东瓜,将200师全部歼灭。这天深夜11时,戴安澜师长在桥东的师指挥部。敌人由东瓜东南迂回,越过西汤河东岸,向200师师部进行突然袭击。日军接近师指挥所并发动攻击,这时城内战斗正酣,戴安澜手提冲锋枪,立即将师指挥所所有人员组织起来抵抗,同时立即调动到色当河东岸为确保联络线畅通的598团第3营及军补充团一部与敌抗击。部队布置就绪,已是3月29日拂晓,日寇全力向师指挥所猛攻,炮声隆隆,与城内杀声互为呼应。此时,敌我双方都紧张之极,力争最后之胜利。599团第3营特务连与敌人发生混战。激战到29日拂晓以后,在城内指挥作战的步兵指挥官郑庭笈听到西汤河以东炮声隆隆,随即又接到戴安澜师长的电话,得知敌人正向师指挥部发起攻击。戴师长命令郑庭笈派兵增援。郑庭笈遂派598团的两个连对来犯的敌人进行东西夹攻。到午后,敌人被迫撤退,增援的2个连与第3营取得了联系。

    这一天,东瓜城南、西、北三面的敌人,由于受到远征军其他部队的攻击而被牵制,对东瓜的攻击减轻。但从东面对戴师长和师指挥部的攻击依然没有放松,大有切断第200师后路,一举全歼之势。

    戴安澜师长率部队坚守东瓜12天,援军不到,补给中断。在这种形势下,远征军如不能迅速集中主力与敌人决战,以解除东瓜之围,反之旷日持久,从仰光登陆的敌人又必然前来支援,必使200师坐以待毙。假如200师被消灭,远征军将被敌人各个击破,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在这进退维谷而又事关重大之际,3月28日,杜聿明通过电台向在重庆的蒋介石报告东瓜的战况,并请求允许200师撤退。可是蒋介石听了,仍是一口咬定:“请绝对服从史迪威将军指挥。”蒋介石的命令,逼得杜聿明只得直言;“史迪威坚持以不足的兵力向日军进攻,是为了得到向英国人讨价还价的本钱。但是,这第200师不是美国人的,而是中国人的……”蒋介石沉默片刻,觉得杜聿明的报告很有道理,终于同意:“撤就撤吧,反正没有军队,也就无所谓武器不武器了……”

    在200师指挥部里,戴安澜打开军用地图,仔细研究东瓜城内和周围的地势地貌,思忖着,和部下交谈如何同敌人继续战斗的问题。他身材高大魁梧,光着头,圆圆的面孔。经过十余天的苦战,他的衣服已经很不整齐了,没有戴军帽,上身穿了一件草黄色衬衣,外面套着一件灰色毛绒背心,短裤,系着皮带的腰间别着一支勃朗宁手枪,脚上穿着一双破旧的青布鞋,一讲话还是显得很豪爽,安徽沿江一带的口音时常流露出来。

    3月29日拂晓,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传来,戴安澜静听着杜聿明下达命令:他已派出新22师增援,要200师撤出东瓜城。200师和配属的军部骑兵团、工兵团向叶达西撤退。然后,戴安澜提起笔,签发了上级命令的文件。

    29日黄昏,598团第7连连长带着两个身穿缅民服装的人,把戴安澜师长的亲笔命令交给步兵指挥官郑庭笈。命令说:奉杜军长令,全师向西汤河东岸撤退,然后转移到叶达西集中待命;撤退由郑庭笈指挥,由他首先派599团步兵营通过西汤河大桥向敌人实施佯攻,同时掩护598团、600团渡过西汤河,车辆经毛奇公路退回,主力撤出东瓜以后,破坏西汤河大桥。

    东瓜城内的200师官兵接到命令以后,当夜便秩序井然地迅速撤出阵地。戴安澜师长亲自前往西汤河防线,指挥守城部队撤退,组织好撤退安排,把伤兵全部带走。到30日拂晓,全师官兵包括担架上抬的伤员,全部渡过西汤河。虽然四面枪声不绝,然全师秩序极佳,在敌人包围中得以安全撤退。敌人毫无察觉,以为第200师仍然困守这座空城,步兵、炮兵、空军联合向城内大举进攻,弹如雨下。这时,200师牵制敌人的小部队也已安全渡河,敌人炮击多时,不见城内任何反应,这才发现眼前的这座东瓜城已经是一座空城。

    30日上午8时,戴安澜将军在师指挥部的一间草棚内见到了郑庭笈。二人相见,紧紧握手,很长时间,没有说一句话,但是一切都包含在这紧握的双手之中了。戴安澜告诉郑庭笈,200师后方补给已中断,如再继续支持,则在仰光登陆的日军五十六师团必将参加同古围歼战,不撤退,200师有全军覆灭的危险。郑庭笈不住地点着头,十分同意戴安澜的看法。

    30日部队到卡温江,31日到达三街衙整顿,直到4月1日。而支援200师的新22师被敌阻于南阳附近,未能按预定计划进展围歼东瓜之敌。东瓜战役,遂告结束。戴安澜十分遗憾地说,由于援军不到,本可打胜仗的,而转为败仗了。

    戴安澜师长是最后一个离开东瓜的,他到达叶达西的时候,受到先期到达那里的200师官兵的夹道欢迎。组织这次欢迎的是军长杜聿明,他站在队列的最前头。戴安澜紧握着杜聿明的手,十分难过地说:“东瓜会战未成,又放弃了这一重镇,既不能达到收复仰光的目的,反使日军可以向我军后方长驱直入,往后的仗更难打了!”杜军长压低嗓门对他说:“仗打得是好的,委员长要单独召见你!”

    3月31日到4月2日,200师官兵在三街衙、巴城集结整训。在这里,戴安澜师长对在战斗中负伤仍不退却的官兵,进行表扬和奖赏,并号召广大官兵不骄不馁,做好准备,迎接新的大战。

    在保卫东瓜的战斗中,戴安澜亲自指挥200师这一劲旅,深入缅境,在没有空军协同作战的情况下,同数倍于己、配备步兵特种兵和空军的日军第五十五师团苦战了12天,不但掩护了英军第1师安全撤退,而且争取了时间,歼敌数千人,在中国军队远征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东瓜一战,消灭敌军5000多人,以一比五赢得这场战斗的巨大战绩。在日军大佐横田尸身所遗之日记上,这样记载着:“南进以来,从未遭受若是之劲旅,劲敌为谁,即支那军也。”日本防卫厅在战后编纂的军事回忆录中有这么一段话,“东瓜攻击战历经十天结束,师团于三十日占领了东瓜,正面守军为重庆200师。该部队自始至终战斗意志旺盛,特别是其退却收容部队,固守阵地,抵抗直至最终。虽是敌军,但令人佩服!自司令官饭田中将以下各将军无不赞叹其勇气。”日本首相东条英机在议会上承认,“东瓜一役为旅顺攻城以来未有之苦战”。

    3月29日,蒋介石驰发“寅艳奖电”,嘉许戴安澜挥师保卫东瓜的战绩。4月5日,蒋介石再度入缅,视察抗日战局。第二天,到达梅谋。夜色已浓,戴安澜应召驱车抵达这里。蒋介石让他坐下,要他汇报保卫东瓜的经过。戴安澜简要汇报以后,蒋介石十分满意,频频点头,并说:方才得到消息说,占领东瓜的日军在清理战场时,在一堵颓垣附近发现了200师的二十几具士兵尸体。他们起初很奇怪,为什么不退到颓垣后面去作战呢?以后想通了,就把这些尸体集中起来,按照他们的仪式安葬了,还立上了写有“支那勇士之墓”的墓碑!中国军队的黄埔精神终于战胜了日本军队的武士道!接着,他嘱咐戴安澜加紧整理部队,准备参加平满纳大会战。当天,蒋介石留戴安澜一同进餐,晚上还安排戴安澜住在与他仅有一墙之隔的卧室里,以表示慰问和勉励。4月7日,蒋介石在梅谋举行军事会议,中英双方的高级将领参加。戴安澜报告了东瓜战役的经过。英军将领听了以后,异口同声表示赞许。

    东瓜保卫战以后,伦敦《泰晤士报》发表文章,评论缅甸战局,对中国远征军英勇作战、保卫东瓜,倍加赞扬。《泰晤士报》记者宣称:“东瓜之命运如何,姑可不论,但被围守军,以寡敌众与其英勇作战之经过,实使中国军队之光荣簿中增一新页云。英方各界对于华军敢死,像以手榴弹消灭敌坦克车之壮举,以及华军射击敌人之准确,无不同声赞扬。”

    美国军方认为,东瓜保卫战是“所有缅甸保卫战所坚持的最长的防卫行动”,为200师及其指挥员“赢得巨大的荣誉”。他们把这一战役和这种高度评价,载入了美国战史中缅印战区的史册。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