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柩西征大帅左宗棠-巧打太监(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慈禧在养心殿接见了曾纪泽。当慈禧看到跪在地上的曾纪泽向她跪拜时表现得沉稳有序,神态自然,行动敏捷,口齿伶俐,便不由感到放心了, 认为此人不像崇厚那样行为鲁莽, 心智愚笨。慈禧让他坐在一旁,问他:“你对这次重新谈判有无信心? ”

    曾纪泽很有精神地说:“回太后,为臣信心十足。”

    “关于修改条约的要点是什么? ”

    “收回伊犁和此次条约所拱送俄国的大片国土,收回沟通南北疆的两个山口,斩断俄国企图控制伊犁的魔爪,阻止俄国设立侵犯我国的领事馆,深入关内外通商,侵犯我国利益。”

    “好。你要务必记住这些原则。你觉得俄国会怎样对待你? ”

    “无非是软硬兼施,逼我就范,按他们的意志签订条约。”

    “你怕吗? ”

    “为了大清的尊严和利益,为臣什么都不怕。”

    “如果他们不择手段伤害你呢? ”

    “为了我大清的利益,即使死了也无憾无悔,绝不屈服于俄国。”

    “好样的。一定要牢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千万不可重蹈崇厚覆辙。”

    “为臣铭记于心。”

    “你认为李鸿章的主张如何? ”

    “为臣不赞同他放弃伊犁的观点,我大清应当寸土必争。”

    “那么,左宗棠‘先主之以议论,次决之以战阵’的决策呢? ”

    “为臣基本上同意他的决策,但重点应放在‘先主之以议论’方面,通过谈判解决伊犁问题为最好。”

    “你认为这次谈判从几方面着手? ”

    “为臣认为分三方面:分界、通商、赔款。”

    “至关重要的是哪方面? ”

    “分界。疆界不可忽视。一旦签订,将成永定之界,无法更改。所以必须力争,绝不妥胁。”

    “其他两方面呢? ”

    “通商和领事馆的设立,因时因势可以更改,问题不很严重。但也必须全力阻止,不能迁就。赔款可以一次了结,不会留下国际隐患。但也不可放任自流,防止俄国漫天要价,趁机勒索。做到合理公正就可以了。”

    “你的思路是正确的,但要力争。谈判很复杂,头脑一定要保持清醒和冷静,手段可以灵活应用。”

    “为臣一定不忘太后的教诲。不过,为臣有个要求,恳求太后做主。”

    “什么要求? ”

    “为臣此去谈判, 俄国人肯定会千方百计给为臣设置圈套,不惜造谣污蔑。如果一旦发生此类事件,万望太后明察,不可轻信俄国或者其他洋人的谎言,以保障为臣胜利完成谈判重任。”

    “好。我绝不会轻信他们的流言蜚语。不过,你也要洁身自好,处处小心谨慎。”

    “为臣记住了。请太后放心。”

    “好啦! 你去准备,尽快动身。”

    “谢太后! ”

    曾纪泽带领顾问、参谋、随从、保镖、武士和家眷仍然乘外国轮船来到俄国的圣彼堡,住进特意为他设置的驿馆。因为曾纪泽以钦差大臣的身份来进行谈判,所以,他的驿馆暂为大清的代管地,有相对的独立权,可以不受俄国当局的约束和管制。

    这是曾纪泽在来俄国前就向俄国当局提出照会而得到允诺的。为了让全世界都知道他代表大清来俄国谈判。所以,他来到俄国的首都,在俄国当局不备的情况下,立即召开了由世界各国记者参加的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伊犁问题的真相,强调了应当归还的理由,说明了《里瓦几亚条约》的作废原因和它的非法性质,阐明了重新谈判的必要性和正确的观点, 提出了自己的条件和看法,表明了谈判的内容和诚意等诸多至关重要的问题。这引起各国记者的极大关注和同情。

    由于各国记者的同情和报道, 世界各国政府都密切关注这次谈判的进展情况,对曾纪泽给予同情和道义上的支持。

    新闻发布会无疑将俄国变相的置于被告席上, 巧妙地争取了主动权, 使俄国当局陷入被动的局面, 他们将无法控制曾纪泽,更不敢采取伤害他的阴谋手段,因为,全世界都知道曾纪泽同俄国谈判,有关他的人身安全将无疑由俄国当局负责。

    俄国人在来谈判之前就输了一着, 他们没有想到曾纪泽竟有这样出人意料的本事。他们不敢轻易地摆弄他,他们认为曾纪泽是个精通国际法的厉害人物。

    俄国故意拖延时间,采取不理的办法,企图以此来挫伤曾纪泽的锐气。然而,曾纪泽沉着老练,并不急于求成。

    俄国当局研究后认为必须牵住曾纪泽的鼻子走,否则,将会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他们对曾纪泽进行全面的了解,企图掌握他的弱点,达到控制他的目的。

    有一天布策拜访了他,试探他对谈判的要求,他委婉地提出了强硬的要求。而布策提出在原条约的基础上略作改动。

    他一口拒绝了,严厉地提出前约必须全部作废,否则不能谈判。布策以威胁的口吻说,识事务者为俊杰,你一意孤行,将会遭到不幸的。

    他面不改色地说既然作为钦差大臣来谈判, 就不怕什么凶险了。他严厉地说全世界的眼睛都盯着你们,任何卑鄙的行为都会受到世界舆论的谴责。

    布策眼看威胁不起任何作用,只好悻悻然离去了。曾纪泽听了布策的话,有了警觉,立即召集所有的手下人讲述了布策威胁的话。他们都认为俄国人不怀好意,于是加强了戒备。

    月黑风高,夜阑人静,曾纪泽已经沉沉入睡了。突然他被一阵喊杀声和金铁相击的声音惊醒。他很快起来穿上衣服准备走出房间,去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然而此时有一个侍卫走来对他说有刺客,已被杨剑活捉了。

    他问刺客在什么地方,那侍卫说被押在杨剑的房里审问着。

    他走进杨剑的住室,看到杨剑用剑逼着一个俄国武士,正在审问着。那俄国武士长得瘦高的身材,脸上充满了畏惧的表情。

    他很年轻,但有一身好功夫。他的名字叫什么他一直闭口不说。

    他被缴获的刀非常明亮,也非常锋利。他是从后墙翻进来,像夜猫似的,窜到杨剑的房间来杀人的。杨剑的房门本来锁着,但这个人却用钥匙轻轻捅开了房门。开门的声音惊醒了原本就没有睡着的杨剑。听到门锁响动的杨剑躺在床上看到门轻轻地被推开,一个模糊的人影向他的床前悄悄地走来了。

    杨剑一动也不动,假装睡着了。当那人影走到床边,猛地抽出匕首向床上的人狠狠地刺去时,床上的杨剑纵身一跃,飘然而起,从床上飘向刺客的身后。那刺客的匕首落空了。刺客身子向床上倾去时, 在他身后的杨剑立即用右手点了他的肩坎穴和软麻穴,那刺客立即不能动弹了。他点燃了灯火,摘掉刺客脸上的面罩,才看清他是俄国人。刺客用刀很大,他的匕首刺在铁床的铁栏杆上发出了金铁相击的声音,惊醒了隔壁房间的曾纪泽。杨剑把刺客拉到当地示意他跪下,他倔强地站着不跪。杨剑坐在凳子上,伸出右手,猛然对准眼前站着的刺客的一双屈关穴连点两下,那刺客当即屈膝跪下了。杨剑拍开他的肩坎穴,让他上身活动起来。但却又点了他两臂的突曲穴,使他两手无法动弹。然后,杨剑开始审问他。

    他什么也不说,原来他不懂华语。杨剑便让进来的一个侍卫去请曾纪泽,以便用俄语审问刺客。这时杨剑正用剑对准刺客的喉咙。

    曾纪泽坐在凳子上用俄语审问他,他依然什么也不说。曾纪泽劝他交待谁派他来的,他根本不开腔。

    杨剑急了,收回自己手中的剑,走近他,伸出左手放在刺客的头上往下按,那刺客立即感到像一座山压在他的头顶,使他浑身的筋骨全都向下沉,他的头似乎要往脖颈里钻,疼得他不住地哇哇叫,曾纪泽对他说,你如果不说实话,这位神手飞侠定会让你变成一堆肉,惨死而去的。

    刺客连忙求饶说:“我说,我说! 哎哟! 疼死我啦! 请你别压死我,我全都说。”

    曾纪泽示意杨剑松开手。杨剑慢慢松开手,那刺客又恢复了原样。他痛苦地说:“我说了,你们别杀我,行吗? ”

    曾纪泽说:“只要你说实话,我们绝不杀你,我们会放了你。”

    于是,那刺客说了实话:他是一名职业杀手,是布策花钱让他来杀曾纪泽的。布策告诉他曾纪泽的房间,门上的钥匙也是布策给他的。他从未失过手,今夜却栽在杨剑的手里。他要求杨剑放过他,他再也不敢来了,他说他怕布策杀他灭口,他从此远走高飞,离开此地去国外。

    曾纪泽答应不杀他,但要他招供画押,然后放他一条活路。

    他答应了,在供词上画了押。他的签名是斯坦来夫。

    曾纪泽让随行的照像师用英国照相机照下了斯坦来夫的三张像片,然后对他说今夜先关起来,明天放他逃生。他听后放心了。

    原来这驿馆是布策给曾纪泽安排的, 所以, 布策手里有钥匙。布策知道曾纪泽所住的房间,就是杨剑的住房。曾纪泽和杨剑换了房间,刺客落空了。曾纪泽来前就考虑到自己的安危了。

    所以,他通过慈禧带来了十名武功高手作为他的贴身保镖,而杨剑则是武功高手们的侍卫长。到第二天天一亮,曾纪泽就派人跟英国一家报社的记者取得联系。那记者来到驿馆用相机拍摄了刺客的画押供词,又询问了刺客行刺的过程,然后又照下刺客的像片,便急忙回去登报了。

    曾纪泽为何偏要找英国记者呢? 因为他知道英国跟俄国为土耳其的事闹翻了。英国很忌恨俄国对伊犁的侵占,他们一直为争夺新疆的特权而明争暗斗。所以,对俄国的丑闻他们非常感兴趣,他们乐意登报。

    英国报纸很快登出了俄国的布策派刺客刺杀大清钦差大臣的事,引起各国的舆论谴责。慈禧从报上和曾纪泽的电文上得知此事,立即照会俄国当局,提出严重抗议,要求惩处布策和幕后策划者,并向曾纪泽和中国赔礼道歉,保证不再发生类似事件。

    俄国皇帝知道这件事非常生气,大骂格尔斯和布策是蠢驴,给他惹下了麻烦,引起世界舆论的谴责,使俄国威信扫地。

    特别是英国、奥斯曼帝国和土耳其乘机攻击俄国违反国际公约,要求予以制裁。东欧反对俄国的国家攻击更厉害。一时间俄国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迫于国际舆论的压力, 沙皇不得不撤消格尔斯和布策的谈判职权,并给他们严重的制裁。刺客一直被曾纪泽关押着,作为人证。

    俄国被迫向曾纪泽和清廷赔礼道歉,并保证按期举行谈判,处理了格尔斯和布策,并把处理结果交给曾纪泽和清廷。俄国出具了书面保证,不再发生类似事件。

    一切都已落实,成为定论,曾纪泽才把刺客放走了,让他去逃生了。他对刺客兑现了诺言。刺客自然十分感激曾纪泽。因为曾纪泽以关押的名义保护刺客没有落入布策和格尔斯的魔爪,使刺客得以逃脱被灭口的危险。

    由于刺杀未遂事件的丑闻对沙皇的压力很大, 再加上东欧又燃起了战火,沙皇感到力不从心,生怕伊犁再起战事,便命令外交部新任代理外交大臣, 迅速和清廷的钦差大臣曾纪泽举行谈判,修改前约,签订新的条约。

    沙皇密谕外交大臣让步签约,尽快了结伊犁问题,以免发生战争,引起中亚各对立国趁虚而入。为此,俄国外交部的态度改变了,和曾纪泽正式谈判了。

    经过多次蹉商,双方签订了《改定条约》,一共20条,主要内容是:归还伊犁九城。在前约中所侵占的大约二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归还中国。把通往南疆的穆扎尔山口和巴布台山口交还中国。

    俄国割去霍尔果斯河以西一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赔偿增至900万卢布,折合白银509万两,在两年内还清。条约规定俄商在新疆贸易暂不纳税,而在蒙古地区贸易免税。俄商可在设有俄国领事馆的城市和张家口筑造铺房和行栈。俄国把前约增设的九处领事馆减为二处。《改定条约》把主要关键的特克斯河流域的大片土地和具有战略要冲的两个山口收回了, 消除了俄国随意侵占伊犁的隐患。

    《改定条约》的胜利成功使清廷欢欣鼓舞,举国欢腾,使中国臣民扬眉吐气,不仅维护了大清的尊严,而且也证实中国是不可欺辱的。

    左宗棠兵分三路进攻伊犁的强大军事攻势, 对谈判的顺利进行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做后盾,谈判是没有任何保障的,这是世人一致的看法。

    随着伊犁的收回,李鸿章认为左宗棠应该解甲归田了,应该步曾国藩的后尘了,不能让他在新疆握兵权而妄自尊大。于是,他联合一些反对左宗棠的大臣,向慈禧进谏说左宗棠拥兵自重,目无朝廷,已经到了功高盖世的地步。他们说左宗棠一旦跟俄国勾结起来,就会据新疆,进西北,占山西,入河套,威胁京城,自立为王,不可不防。他们又说左宗棠连曾国藩都不放在眼里,处处以诸葛孔明比喻自己,可见野心很大。陕、甘、新已成了他的天下,他已收买了民心,一旦谋反,无法收拾。为了防患于未然,应当解除他的兵权,可调入京城给予闲职,一边看管,一边消去野心,方为上策。

    慈禧觉得李鸿章等人的意见也有可取之处, 反正伊犁归还了,左宗棠的任务也已完成了,不如让他在军机处任职,以做军事顾问,使其无话可说。于是,慈禧传令下去,让左宗棠把兵权交给刘锦棠,让他到军机处任职。左宗棠心里很清楚,这是削他兵权的做法。但他并无任何怨言,在众将士依依不舍的欢送下,他离开哈密,到了京城。他休息了几日,慈禧召见了他,百般安慰,夸奖不已,然后授他以军机大臣之职。

    对这样的官职左宗棠并不感兴趣,于是,他以养病为名在家赋闲。慈禧每每以有要事相商派人催他到军机处处理政务,他只好饮恨而去。

    身为军机大臣的左宗棠既然理政,就要做出点成绩来。有人举报湖北巡抚李瀚章有贪污行为,他上疏慈禧应当查办。

    慈禧便命他以钦差大臣身份前去查办。他经过周密的侦察终于查实了贪污案,然后写出奏折,要慈禧予以严惩。慈禧以没收赃款、撤职归田的办法处置了此人。此人即是李鸿章的兄长。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