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改变人生-林福广,“上上屋”里的创业先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人物小传】

    林福广,1984年出生,杭州密朵鞋服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从一间不知名的、最初只卖几双靴子的小店铺,到如今拥有极高信誉度的五皇冠店铺,“上上屋”的主人林福广仅仅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现在林福广的团队里面有专门的产品部,每天收集网络上国内外的最新时尚资讯,自己设计画稿,再把这些设计稿传到合作的工厂里面,这些自主设计和制作的鞋子,是市场上独一无二的商品,极具市场竞争力。

    除此之外,“上上屋”以分销商的模式占有市场和拓展业务。林福广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打造中国第一的鞋类平台。

    奋斗感言:态度+速度=成功。

    【主持人简介】

    阿丘:中央电视台着名主持人,主持风格亦庄亦邪。

    【观察员介绍】

    翟杰:团中央《中国杰出青年》杂志的副总编。

    吕世杰:中国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主持人:在节目开始之前我想做现场调查,在座的观众基本都是年轻人,年轻人现在大部分都是网民,那么,不喜欢网上购物的请举手。看来只有一位,说出你的理由。

    观众:之前我在网上也买过东西,主要是觉得质量不是想象中那么好,而且安全系数也不是特别高,也上当受过骗,还有就是它配送时间比较长。

    主持人:不像自己去商场,看中什么一买,拿回家就可以用了。

    观众:对。

    主持人:好,谢谢。不管怎么样,电子商务已经改变了我们现在很多人的生活,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我们每天与网络、与电子购物都在直接或间接地发生关系,据调查,电子商务2009年的整个营业额达到了3.4万亿,不得了啊。在众多的电子商务的小店铺当中有叫“上上屋”的淘宝店铺,正在创造着奇迹。有请店铺的老板,杭州密朵鞋服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林福广先生。

    电子商务以其高效率、低成本、快速通信、公平竞争、全天候服务等优点,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发展势头强劲。目前国内电子商务领域总裁级别的人物,其中就有林福广。这个27岁的年轻人竟然和优米网的CEO王利芬、京东商城的刘强东等电子商务行业的精英和大佬们一样成为行业研究的成功范例,诚信和创新是他成功的秘诀。

    林福广:主持人好。

    主持人:你好。和我想象得差不多,做网上生意的人基本是年轻人居多,你们的商标是一种什么样的商标?

    林福广:我们自己注册了商标叫MIJI。

    主持人:但我看鞋里头有什么皇冠?

    林福广:鞋里面没有。其实皇冠是我们店铺的信誉度。

    主持人:信誉度?

    林福广:信誉度是这样子的,现在平台商像淘宝、拍拍,每个店铺都有信誉值,客户跟商家成交以后,每个客户对商品、对服务都有一次评价权。

    主持人:不到3年的时间,你的店铺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收入也很多了,我想问一下,如果说总结成功的秘诀,你个人感觉是什么呢?

    林福广:我觉得诚信是第一位,另外就是良好的产品加上个性化的服务。

    主持人:一般产品都是来自什么样的厂家呢?是国营的一些大型企业、民营企业还是一些个体户呢?

    林福广:民营企业吧,就是一些加工厂,专业生产鞋子的加工厂。

    主持人:拿来之后再注上你们的商标?

    林福广:对,现在委托生产,他们就给我们贴牌。

    主持人:你们可以去厂家要货,那么,同样的另外一些店铺也可以这么做,是吧?你怎么能做得跟别人不一样?

    林福广:这点很重要,我们现在团队里面有专门的产品部,产品部做什么事情呢?每天不断地去收集网络上国内外最新的时尚资讯,另外他们每天不断在画一些设计图——我们鞋子的设计稿,设计稿出来以后,我们就把这些设计稿传到我们合作的工厂里面,工厂会打样出来,这些产品都是我们独有的,一般在外面是找不到这些产品的。

    主持人:你们公司每天都有几十个人在网上负责和客户交流?

    林福广:对。

    主持人:都交流些什么样的信息呢?为什么要这么做?

    林福广:我觉得这可能是网络购物特色吧。其实在网络上做客服更多的像是在跟客户交朋友而不是谈生意,所以我们客服跟客户的称谓都是“亲”。很多年轻的小伙子来到公司做客服的时候,刚开始特别不适应,觉得这样的称谓特别肉麻。

    主持人:刚才有一位不太喜欢网购的人说网购时间太长,从网上订购到送货,货到的时候我对产品的消费欲望没了,你们是怎么规定送货时间的?

    林福广:我们有现货产品的话,一般80%订单都会在当天完成发货,在当天下午3、4点之后的订单,我们会在第二天发货。按现在的物流,像浙沪物流比较发达的大城市,第二天就能收到货,像国内的大部分地区在两到三天内都能收到货。

    主持人:其实网络购鞋问题,经常是尺码也对、规格也对、样式也对、颜色也对,但到货之后一穿不合适了,确实有这样的情况,你们怎么办呢?

    林福广:我们在所有发出的产品里面都会有提示卡,就是一方面提示客户先试穿,另一方面提示客户在试穿的时候尽量不要去弄脏鞋子或者损坏鞋子。只要在不影响鞋子二次销售的情况下,我们都是负责来去运费给客户换鞋子的。

    主持人:如果真的是无意的,真是不经意的就是把你们的鞋弄脏了,你们怎么办?是完全让对方赔偿还是自己承受?

    林福广:的确也会遇到这样的客户,但是客户特别较真的话,一般情况下我们也就自己把这部分损失给承担下来。

    主持人:你怎么看待像电子购物的信誉?

    林福广:我觉得信誉就是生命吧,对于我们电子商务企业来说信誉是最重要的,因为你一次损害消费者,两次损害消费者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如果你想企业走得长远的话,你一定要让消费者能感受到你的一份真诚,同时你的服务和你的产品,又是第一位的。

    主持人:我要请两位观察员分析一下中国目前电子商务的现状。

    吕世杰:中国电子商务目前的发展应该说是突飞猛进,当然和美国这些西方的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是比较落后的。由于我们国家发展局部不是很平衡,一线城市宽带比较发达,电子商务比较好用,而在边远城市、三线城市、农村,电子商务可能没有什么大的发展。如果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来讲,我想差不多10年,我们国家就能和世界发达国家保持一样的水平。

    主持人:翟老师,刚才谈到了小林的营销模式,不知道您对他们这种网上的营销模式有什么看法。

    翟杰:现在电子商务或者叫网络销售、网络行销代表着当今经济流通快速化、个性化等新趋势,是朝阳化的一种产业。但是它缺乏一种完善的法制的管理。最近,我们大家也都知道了,国家开始对商务、电子商务和网络行销进行注册、登记而且要有相应的法律、条款或者叫条例来规范。我觉得这样会让电子商务、网络行销逐步地走上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的正确轨道。

    他的成功从一双鞋子开始。童话故事里,灰姑娘穿上了水晶鞋,赢得了王子的青睐,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现实生活中没有童话,创业的艰难可以想象,只有通过不断努力,面对每一次挫折和失败,都咬牙挺住,才能获得事业的成功。

    主持人:我现在很感兴趣的问题就是你当初是怎么想到要在网上卖鞋的?

    林福广:当时是因为看了一部电视剧,韩国的一部电视剧,里面女主角穿着一双雪地靴特别漂亮。当时国内还没有这种鞋子,我就上网去搜有没有这种鞋子,后来在阿里巴巴上找到,我们就进了一小批,第一批可能有15双左右。15双鞋子两三天全部卖完了,当时就特别激动,感觉能卖这么快真不错,开始小批量地进货。

    主持人:那是哪一年还记得吗?

    林福广:那时候还没有毕业,是2006年年底吧。

    主持人:第一桶金赚到了,刚开始境况怎么样?

    林福广:我跟女朋友租的房子,房间大概是25平方米,加客厅大概35平方米,然后两台电脑,货把客厅塞得满满的。

    主持人:到后来真正要大张旗鼓、专心致志地来做自己店铺大概是什么时候?

    林福广:真正决定来做的时候应该是2007年的7月。

    主持人:你大学学的什么专业?

    林福广:我学的平面设计。

    主持人:你这样一种冲动和行为是不是跟自己的专业有关系呢?

    林福广:跟专业没有关系,可能跟我性格有关系。其实我大学没有毕业,2006年年底拿去进货的第一笔费用就是我的学费,当时没敢跟家里人说。

    主持人:进货的第一笔费用就是你的学费,大概多少钱?

    林福广:6000块钱。买了一部手机,然后花了3000块钱去进货。

    主持人:现在父母亲还不知道吗?

    林福广:我已经有了自己的公司,才敢跟他们说这事。

    主持人:你也是因此退学的吧?

    林福广:可以这么说。不是退学,是后来没有继续去学习,没有完成学业。

    主持人:有没有遗憾呢?

    林福广:没有遗憾,但是我想有机会的话还会继续完成学业。

    主持人:做你们这行有没有厂家、客户对你的文凭、学历有所要求呢?

    林福广:没有,完全没有,从来没有哪个工厂说你要大学本科才能来进我的货。

    主持人:听说你已经结婚了?爱人来了吗?

    林福广:我是今年4月份结的婚,她来到现场了。

    主持人:她叫什么名字?

    林福广:蒋珊。

    主持人:来,我们认识一下。当初跟林福广一起打拼的时候有什么样的感想?

    蒋珊:我们两个人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比较艰辛,三天就卖了好几千双鞋子,但是我们那时候只有两个人,我们是手写发货,没有打印机,没有客服,所有东西都是我们两个人自己搞,后来有个弟弟过来,帮我们发货。

    主持人:你跟阿广是同学吗?

    蒋珊:我们是画画的嘛,所以我们在艺术班是同学。

    主持人:对那样一段经历,你现在觉得值不值?

    蒋珊:非常值。就是因为那时候认识的,然后一路走过来,至今令人非常难忘。

    主持人:你刚才话里头提到的弟弟是他弟弟还是你弟弟?叫什么名字?

    蒋珊:是他弟弟,林豪,豪杰的豪。

    主持人:林豪,来了吗?

    林福广:今天也来到现场了。

    主持人:林豪站起来,你弟弟比你帅。当初他们一起创业的时候你也参与了?

    林豪:对,当时我记得我是大二,我哥哥在周五的时候给我打电话,说他们在卖鞋子,销量非常大,完全忙不过来。于是,我下午没上完课就直接跑过来,一看场面很震惊。两个人看起来很憔悴。遍地都是鞋子和方便面袋,零零散散地摆着。我觉得很心酸。当时因为天非常冷,都需要雪地靴,所以单子非常多。然后我们就分工,坚持了一星期,终于把将近五六千双鞋子给发出去了。

    主持人:作为亲兄弟,你对你哥哥有什么样的评价?

    林豪:他要做什么事情,那是一定要把它做好做精。

    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的林福广身上有一种淡定和从容的气质,这种气质和性格决定了他会获得今天的成功。但是同时他也有着野心,最初卖鞋的成功让他热血沸腾,他认为他可以做得更好。于是他将视野转向了男装市场,但男装市场失败了,这让他明白一个道理,应该锁定一个熟悉的市场。

    主持人:那么当初你做电子商务的时候,是不是一开始就锁定卖鞋?

    林福广:也选择过其他产品,在2007年上半年的时候做过男装,进了大概有3万块钱的货,结果全部给砸进去了,都没卖掉,现在衣服还在仓库里放着。

    主持人:那你总结过什么原因吗?

    林福广:一方面我觉得当时能坚持下来,应该也能做成男装的品牌;再一方面自己对服装领域可能还不是特别了解,相当于交一次学费吧。

    主持人:是因为失败的原因才把重心转到卖鞋上来吗?

    林福广:也不是。我当时在义乌,做男装的同时,刚好有一款拖鞋卖了5万双,让我坚定了做女鞋的信念。

    主持人:听说你向舅舅借过钱?借过多少?

    林福广:向舅舅借了10万块钱。

    主持人:10万块钱,怎么花的呢?

    林福广:借来的第二天我就买了一辆两厢车。当时批发市场特别远,每次进货都得叫一辆车。包一辆车来回得120块钱,我想省下来是一笔不小的钱。

    主持人:车买了以后对你的帮助大不大?

    林福广:我觉得帮助是蛮大的,那段时间也是最快乐的一段时间。

    主持人:现在车还是那辆车吗?

    林福广:那辆车已经坏了。现在进货车换了一辆大货车。

    主持人:你在刚才的谈话中,提起了你的父亲,包括他给你学费,你也把它花掉。父亲其实后来也没太责怪你,那么在你的成长经历中,你觉得父亲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林福广:我觉得很多时候是精神支柱吧。在我遇到挫折的时候,在我需要抉择的时候,父亲都会给一些很好的意见。

    主持人:父亲今天来了吗?

    林福广:父亲也来到现场。

    主持人:面对今天的林福广,在镜头前你想说些什么?

    林父:福广从小就有优点,他干得多说得少,而且能吃苦耐劳,有毅力。我记得他学美术的时候,学了几个月,暑假回家就说要搞培训班,然后在楼下的店面房招了十几个学生,培训美术。培训完了,给他的学生画一张像,以作留念。通过那一次,我就看到他还是有经营头脑的。他做电子商务从开始到2008年,搬了将近7次的家,因为他的发展速度太快了,自己估计都跟不上。我在想,我们应该整合一些企业,创建电子商务园,钱江开发区拿出大概有200亩地,我们征了大概是60多亩地,然后整合了几家企业合作,把杭州这些大买家组在一起,组建杭州网商商会。

    80后创业者多从高新技术领域开始,比如网游、门户、视频、电子商务等,实体创业已经不多见。多数人从一开始就有办公室,即使没有正规的单间办公室,至少拥有了几个办公工位。然而据有关统计,大学生创业失败率99%。林福广的创业别具一格,他从卖鞋这一简单的事情做起,历经艰辛,赫然跻身于电子商务的经营中,并受到后来者的致敬。

    主持人:两位观察员,我想听听你们对80后的总体感觉,今天他们身上的品质,是不是当代80后的共同属性呢?翟老师?

    翟杰:这一点我是很推崇的,因为我跟很多80后、90后的年轻人接触的时候,发现他们身上最重要的优点就是敢想敢说敢干,这是他们前进的动力,也是他们追求成功的一种内在的心智。林福广刚才所叙述的创业过程,有成功和意外的惊喜,也有失败和沮丧,起起伏伏,坎坎坷坷,正是我们人生奋斗的最真实的写照。

    吕世杰:这一代人和六七十年代完全不同,他们没吃过苦,完全是在市场经济大潮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有理想有知识敢作敢为,尤其是正好赶上电子商务发展的大好时期,所以这一代人,没有伸手向国家、向其他人要钱,完全通过自己的奋斗解决了一大批人的就业,给国家解决了很多问题,这就是80后创造的奇迹。

    主持人:好,为80后鼓个掌。最后的问题,你推崇的信条是什么?

    林福广:态度加速度等于成功。

    主持人:态度加速度等于成功,这是林福广的人生感言,也送给正在努力奋斗的创业者们共勉。

    盛夏,八月的温州有时多云,偶尔有阵清爽的风。我带着一份平和中略带好奇的心情,前去采访80后的创业新秀——林福广。

    我不知道,那位20多岁的男孩拥有怎样的决心,才毅然放弃大学学业而选择在淘宝开一家卖鞋的店铺;我也不知道,他的父母在支持孩子“弃学从商”时,内心是否有过无奈和纠结;我更不知道,那位80后男孩是如何在短短三年间把仅卖几双靴子的小店铺经营到拥有近百人的公司。

    见到他之后的闲谈,给了我所有的答案。

    林福广的言谈透露着这位80后的内秀,然而温和的性格隐藏不住内在的精神——果敢、坚韧,敢于在完全陌生的电子商务领域开拓一片新天地。

    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孩子用大学学费去进货似乎是不可饶恕的错误,但林福广的父亲不仅十分支持他的意愿和想法,还从中敏锐地洞察到了电子商务的商机。于是,他们整合各种资源,筹备电子商务园区。不难想象,拥有这样的父亲,林福广的成功顺其自然。但是,与其说林福广的成功源自从父亲那里遗传的创业精神,更不如说缘自独特的浙商文化——勤奋务实、勇于开拓、恪守诚信,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及对市场的思辨精神。浙商精神在这个简单、和谐的家庭中有着淋漓尽致的体现。

    节目结束之后,每每会收到他的感谢与祝福,春节期间还收到他们从老家邮递过来的年货。一份真实的情感在我心底,祝愿这位80后浙商代表和他的家庭一切都好。

    编导    茹化琴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