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改变人生-苏禹烈,最年轻的天使投资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人物小传】

    苏禹烈,1985年出生,青阳天使投资创始合伙人。

    2003年,苏禹烈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他爱好文学,更沉迷于古典音乐,会多种乐器。

    2006年下半年,苏禹烈提出了休学创业申请。但由于团队没有搭好,商业模式有一些硬伤,创业未遂。最大的收获是,与后来合伙创立青阳天使基金的杰森相识并成为彼此信赖的朋友。

    2009年,杰森准备投资一家鸡尾酒酒吧。但他当时并不懂投资,也不懂餐饮,于是找到了苏禹烈。苏禹烈正式开始天使投资之路。

    奋斗感言:一场跋涉之后定是一场传奇。

    【主持人简介】

    马丁:中央电视台优秀主持人,帅气时尚,幽默辛辣。

    主持人:说起投资人,很多人都认为那应该成熟稳重,阅历丰富,但是今天到场的这位投资人跟这些词都没关系。他是一个出生于1985年的80后,最年轻的天使投资人了。有人猜测他是富二代,有家底,是不是呢?有请青阳天使投资创始合伙人苏禹烈。

    主持人:你今儿穿的挺亮眼的,怎么前面还挂串钥匙?

    苏禹烈:我特别崇拜我哥,我哥从小就挂一串钥匙,现在他不挂钥匙挂公交卡了,但是我不用公交卡,所以还挂钥匙。

    主持人:说你是富二代,这个传闻听说过吗?

    苏禹烈:对,现在见了新朋友,我都得跟人澄清一下,我不是富二代。其实,我特别想成为富二代,因为自己干确实有点辛苦,有点累。

    主持人:你们家家底不厚吗?

    苏禹烈:一方面是确实不厚;另一方面,我爸妈的消费观还有财富观、理财观和我都不太一样,所以我从小的生活就相对节拘。

    主持人:他们要求你一定要考上名校,上北大,是吗?

    苏禹烈:那倒也没有,从初中一年级以后,他们对我上学这事就不太抱幻想了,因为后来我的成绩确实太差了。

    主持人:差到什么程度?

    苏禹烈:我爸很少能跟其他同学的家长一起开家长会,因为我们学校年级倒数五十名单独开。有一次,考试之后,我们班主任特别开心,说苏禹烈你过来一下。他说你不错呀,居然没在年级倒数五十里看见你。后来,老师又来了,表情完全变了,说苏禹烈你出来!你是倒数第五十一。我爸好像就那一回,跟大家一块开了家长会。

    主持人:那你又怎么考上北大?

    苏禹烈:后来我还是认真学习了。如果方法好,成绩的提升还是应该会挺快的。高考实际上是三部分组成的,就是学好、考好、报好。我是学文科的,和理科不太一样,文科很多人靠背,我是靠理解。另外,大家觉得学习可能还要靠老师,而我是完全靠自己。首先,理解很重要,把事先弄明白。第二,自己要有一个取舍,就是你要知道哪些该学,哪些不该学。我的目的是高考,要考试,哪里能够在最短时间有最大提升,我就学哪里。比如,数学最后三道大题我向来不学也不看,看也看不明白,就不耽误功夫,但是我保证前面的题目只要写上的都对。所以你看我的成绩都特别平均,哪一科都不差。

    主持人:那你在最后阶段提升了多少?

    苏禹烈:一百分。高考完,我们学校一般都会把考上清华北大的请去在下一年开学典礼上讲讲话。但我们主任给我打电话说,禹烈,你就不要来吧。

    主持人:你的形象太负面了。但这也说明,首先你是很聪明的人,其次找对了正确的方法,肯玩命,关键时刻就能不掉链子。

    苏禹烈:对,这个跟大家的学习方式和最终的模式选择上有关系。一般人小学六年,初中高中六年,学了十二年多累了,到最后扛不住了;我从小学就不怎么写作业,存了挺多劲儿。

    苏禹烈的聪明不只体现在高考上,在北京大学,他还做了两件引起校领导和教育部重视的事情。遇到挂科,普通人可能就是感叹自己命运不济,而苏禹烈却透过挂科看到了诸多不合理的存在。他有强大的行动力,积极促进了诸多事情的发生。

    主持人:在大学里,我觉得你做优等生肯定没戏。

    苏禹烈:我是倒数第二。

    主持人:那倒数第一是谁?

    苏禹烈:我一哥们儿,我们俩一个宿舍的,他稳居第一。后来,他休学创业,我停学创业。

    主持人:那休学创业和停学创业有什么差别呢,听着差不多啊。

    苏禹烈:休学是身体或心理有疾病。停学是,北大有条规定本科修满三年之后,可以因为社会实践原因停学一到两年。

    主持人:那你怎么停了三年呢苏禹烈:你们应该都没仔细看过学生手册吧。上大学时,我看得最多的一本书就是学生手册,我的学生手册都翻烂了,而且重点内容都有标注。去办各种手续的时候,基本都是我指导着老师办。北大规定,任何的休学停学都不可以累加,最多两年。但是,还有另外一个规定,如果本科修完了,但没有全及格,也就是还有一两门考试没过,可以先领结业证,一年之内再回来补考。

    主持人:看得出来,这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人。接下来的两件事也证明了这一点。一件事是高数挂科要重修,但苏禹烈觉得他是中文系的,为什么非要学高数,这事不公平,是吧?

    苏禹烈:确实没道理。

    主持人:于是……

    苏禹烈:有一天我出去上自习,当时我都是在学校门口的小饭馆里上自习,考虑要不要重修的问题。我就想,与其花大精力去重修,不如跟领导反映反映,说不定我就不用重修了。那天我正好在补数学作业,就拿数学作业纸给校长写封信,纸上面还有点面汤油菜之类的,然后就给他寄过去了。

    主持人:有回复吗?

    苏禹烈:这事过后我也就忘了,几个月后在平安夜那天,我出去玩很晚才回来,我们班主任就在宿舍等我。老师说校长组织好多个学院开会,探讨文科生到底有没有必要学高等数学这个事,总结了几点意见,第一条说个人意愿还是要服从学校的决定,所以我该学还得学,该重修还得重修;第二条说文科生学高等数学有助于开发逻辑思维,但可以选修,不需要必修。所以,从我下那一届的开始,中文系的就不用必须学习高数了。

    主持人:看来,你造福了下面的师弟师妹们。另一个是因为挂科要交重修费,一科两百还是三百?

    苏禹烈:不是,是两百一分,高数四分。

    主持人:那就是八百元。

    苏禹烈:当时我妈一个月才给我五六百块钱。我那些哥们儿,在各个学校的,大家都挂科,所以我了解到这个标准不统一,各个学校的价钱不一样。那时,我觉得标准不统一这事肯定有问题。而且我觉得这也不合理,学生考试考不好,不只是学生的责任,也有老师没教好的责任啊。学校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子不教父之过”,学生不教,学校之过。你没教好我,还得我掏钱再来学,这确实没道理。我一个好朋友,在人民日报教育版做编辑,当时好像他也在关注重修费标准不统一,所以就写了一篇稿子投给他,好像发在教育版头条。后来也就是几天吧,三个部委联合发文,取缔重修费。

    创业不是口头说说而已,苏禹烈的创业开始得极其艰辛。为了寻找并了解合作伙伴,他独自在异国的土地上奔波。在一个没有人认识他的环境里,他将自己“归零”,思索自己是谁,想要什么。也就是那个时候,他成熟了。

    主持人:苏禹烈创立的第一家企业是什么?

    苏禹烈:当时做了一个文化交流公司,主要针对外国人做一些交流参访、参观旅游、学习中文、体验文化之类的。

    主持人:挺高端的?

    苏禹烈:这个事后来干不成就是因为太高端。在我做了很多投资,对商业有了更多了解之后,今天我仍觉得这个生意是一个天花板的生意,不太容易干得很大,并且需要非常强的综合能力,这是一个硬伤。

    主持人:开始创业就不顺,所以就想出去转一转,学习一下?

    苏禹烈:对,我这种人是属于缺什么就找什么。当时就想,反正不认识人家,我们就从网上找,从美国找了很多和我们做类似业务的机构,然后就一封一封给人家写邮件。大约发了四百多封邮件,大体就是我知道你们是干什么的,我是干什么,我觉得我们之间能一块干点什么。然后有十来家给了我回复。正好我那个合伙人,他是个美国人,他要回家看看。我就说干脆我们一块去,我去拜访一下这些人,看看能有什么机会。而且当时我正好赚点小钱,我就拿着这钱去了。

    主持人:一笔小钱是多少?

    苏禹烈:三万块钱。我去美国没少带东西,我拎了一个大箱子,是给那些我没见过的潜在的合作伙伴的各种礼物。背了一大包,拎了一个挎包,还带了一把吉他。

    主持人:还拎把吉他呀?

    苏禹烈:对,在美国有重要的一站是去看鲍伯迪伦的演唱会。

    主持人:这一趟,算是游历吧?

    苏禹烈:那一个多月,我是坐着公共汽车绕着美国转了一圈,一般美国人都很难说他比我去过的美国地儿多。当时还是挺艰苦的,因为我没钱,那三万块钱是公司赚的,不是我一个人的,所以我特省。我一天宾馆都没住,要么睡车上,要么就睡车站的椅子上;一天就吃一顿饭,因为一个汉堡大概七块多美金,那时的汇率是1∶7.5,换成人民币,那一个汉堡就五十块钱,确实吃不起;坐在长途车去德州、亚利桑那州,一坐就坐几十个小时,最长一次坐82个小时。这么多年我都没再去过美国,就是因为当时坐长途车看着窗外的荒凉,我就想,下回再来的时候,我一定得过得特别豪华。

    主持人:你觉得收获是什么,拜访那些邮件联系的客户,还是体验了艰苦?

    苏禹烈:都有。但是我觉得——以前都是些小心思,现在从男孩到男人的跋涉过程中,慢慢有些情怀的东西了——现在,我觉得一个人还是要经常把自己放在一个特别广阔的、没有人会在乎你的环境中,这样你才能知道你到底是谁,到底要什么,这个很重要的。

    主持人:触底反弹?

    苏禹烈:对,也是个归零心态。

    创业失败后的苏禹烈,看天空都是灰色的。他分析了自己无数的劣势,然而在慧眼识才的经理人眼中,他的缺点统统变成了可以发光的“金子”。原来,能打到自己的只有自己。苏禹烈重拾信心,亲赴第一线,在师父的带领下,他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多,了解得也越来越深入。

    主持人:从美国回来之后,经历了半年左右的失业,然后开始在投资公司工作的生涯,是这样吧?

    苏禹烈:对,那是我第一次给人打工,基本上也算我唯一一次吧。

    主持人:你毫无经验,穷困潦倒,他们怎么看上你的呢?

    苏禹烈:他们看上我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他们想用完全不同于其他投资机构的思路去招人。

    主持人:要一个毫无经验的人?

    苏禹烈:我是有许多缺点,第一没学历,当时我还处于停学阶段;第二创业失败,没挣着钱;第三没有在大公司实习的经验;第四没有家庭背景,也没有人脉关系。我记得那时候天都是灰的。我投了无数份简历,就只有这家公司让我去面试。

    主持人:还是个着名的PE公司,是吗?

    苏禹烈:对。我所有的东西在他们那儿都变成了发光的东西了:第一,我是男孩,能承受压力;第二,我有创业经验,他们当时就想找有创业经验的人;第三,他们不想找科班出身的人,我恰好又不是;第四,他们更重视实践的东西,看中我在美国自己跑生意的这种经历;第五,我是学中文的,还弹过琴。

    主持人:弹琴怎么也成了优势?

    苏禹烈:做投资,多元化的经历很重要的,确实很重要的。

    主持人:面试过程,你给他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苏禹烈:基本上就聊成哥们儿了。当时,我一进去还以为他们是皮包公司,不起眼的一个办公室,什么办公设备都没有,四个大老爷们儿坐在那桌子后头,我当时觉得挺不靠谱的,后来才知道,这四个人都是上市公司的董事,独立董事级别的人。

    主持人:进了这家投资公司,做什么项目呢?

    苏禹烈:当时他们想做餐饮,投资在消费领域。他们的思路是投别人项目的同时,也自己创一些项目。这种产业思路是比较强的,也影响了今天青阳的思路,那就是,我们会参与创业的过程。

    主持人:你最初做投资经理的时候,据说还下厨房当厨子?

    苏禹烈:厨子的技术含量太高了,我胳膊又不够粗,脑袋又不够大,当时是服务员。那是我自己创的一个项目,我差不多干了半年服务员,就是每天穿西装去,进去就换一身服务员的工装。

    主持人:你在这一家投资公司工作了两年多,主要获取的是餐饮行业的经验?

    苏禹烈:餐饮消费,但其实我干了很多其他的事。

    主持人:还有什么?

    苏禹烈:当时我跟着北京这边的合伙人跑,公司所有的项目,像新能源、矿产等各方面的项目我都要看,也需要帮他做些支持性的工作,包括工业项目的分析。

    主持人:也就是说跟着师父学了很多东西,知道投资是怎么回事。

    苏禹烈:对,我师父是一个很好很好的人,没有他就没有我。

    主持人:工作了两年多,决定出来自己再创业?

    苏禹烈:实际上工作半年的时候,就是2008年底,我就开始筹备青阳的事了,在北大创业园。

    妈妈是苏禹烈最好的朋友。从小见惯儿子吹牛的妈妈渐渐发现,儿子曾说过的大话都一一实现了。于是,妈妈以儿子为骄傲,并对儿子充满了信任,百分百的信任。而为了亲爱的妈妈,苏禹烈也进行了他一生中最大的妥协。

    主持人:对你影响最大的是你妈妈吗?

    苏禹烈:我妈应该算对我影响非常非常大了。

    主持人:你跟你妈关系好吗?

    苏禹烈:我们俩太好了,就是哥们儿关系。基本上一见着她,我就从后面搂着她;在一起的时候,我就靠着她身上;我跟哥们儿能说的话,跟我妈也能说。我从小到大跟她吹了好多牛,她也一直就觉得我喜欢吹牛,但后来她发现我吹过的事基本上还都实现了,所以到现在,我在家里胡吹,我妈都会信。

    主持人:你停学创业,但最终还是拿了毕业证,是为了妈妈吗?

    苏禹烈:对,至少在未来十年内我不会再向我妈妥协了,因为我已经妥协一回大的了。

    主持人:拿到毕业证的那天,给妈妈写了一封信?

    苏禹烈:对,我写了一个纸条。

    主持人:那个纸条上就是刚才他说的那个话,“妈,这是我的价值观最后一次向你的价值观妥协,为了你的理想我拿到了毕业证,但是我失去了一次拥有特殊性的机会,以后我要走自己的人生路”。

    苏禹烈:可能是。

    主持人:因为这一段话,我们专门采访了苏禹烈的妈妈,妈妈说你很少回家,让你在外自己保重。

    苏禹烈:我确实回得太少了,今年遇到的困难太多了,应该是这几年都不太容易。有点累,她可能是知道我压力大。我还是用多一点的时间完全为自己的价值观去做一些事情。从懂事到现在,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做的别人或者说整个这个社会所要求的事情。这个是我的一个哲学,也就是说,当你想批判一种价值观的时候,你还是要先实现它,并且比每个人实现得都好。

    主持人:OK,我想集中问你几个问题,你快速回答一下,比如说你被称为最年轻的天使投资人,这个称号是你自己想出来的,还是别人冠给你的。

    苏禹烈:这是别人冠给我的,我自己想的是我是最穷的投资人,但他们觉得这不好听。

    主持人:和那些有资历的人一块相处的时候,会不会有“自己算老几”的想法。

    苏禹烈:原来会,但是现在不会了。把世界上所有伟大的人,或者你觉得伟大的人加合在一起,你会发现,大部分人在十几二十岁的时候就已经显现出完全不一样的东西了。二十多岁还很平庸,这个就很难说了。

    主持人:青阳天使投资你是头儿,你的下属都比你岁数大吗苏禹烈:我们是合伙人制,大家平等。我们现在是男人版二十、三十、四十。

    主持人:你刚刚录完我们的一个新节目《给你一个亿》。你是五位投资者之一,也是最年轻的一个。如果给你一个亿,会怎么样苏禹烈:我觉得那事真的挺好玩的。第一,要在短时间内,迅速给出一个答案,投还是不投,我觉得很有挑战性;第二,不同的投资人有不同的投资理念和风格。一群人有特别激进的,有保守的,大家不一样,在这里面思想发生碰撞。我们中有要求企业发展快速的,我就是那种希望企业别快,慢点发展的。

    主持人:现在请你在这个大幅照片旁边,写下你的奋斗感言。“一场跋涉之后定是一场传奇”。希望自己能够缔造传奇是吗?我们相信,你一定不会辜负所有人对你的信任的,加油!

    1985年生,被称作“最年轻的天使投资人”。这样的资料拿在手里,我想大多数人的想法会和我一样,这人肯定是个富二代。年少得志的人多少会有些张狂吧,我抱着这样的心态去采访。

    预约采访并不顺利,为了配合他的时间,我们调换了三次,每一次都是因为他的工作超出预期地繁忙。终于敲定了时间地点,我赶去他的投资机构,门半开着,一个人背对着门的方向坐着,听到我的脚步声转过身来招呼说“我是苏禹烈”。完全不是我想的那样,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孩子,有些婴儿肥的脸胖嘟嘟的,穿着大T恤,胸前还挂了一串钥匙,更像小学生。

    他向我解释,他的办公室在最里面,但合伙人总是喜欢在大厅开会,自己也懒得把电脑再搬回,索性就和员工一起在大厅办公了。

    采访开始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是不是富二代。苏禹烈诚恳地回答:我真不是富二代。

    他是一个十足顽劣,却又总能在关键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学生,就是传说中的“玩就玩得尽兴,学能学得明白”的那一类人。他的路没有我想像的那样平坦,出生在普通的家庭,遇到的坎坷必须自己跨过。他选择了一条布满危机的激情道路,比同龄人承受或感受得更多,也更为敏感,这让他过早地成熟。他深知梦想和理想的差距,所幸的是,他想做的事情都一一实现,没有实现的也朝着胜利的方向前进。

    两个小时的采访,其间电话铃声不断响起。拿起电话他谈的都是公事,语气坚定果断,孩子的一面瞬间消失。

    正式录制的那一天,到达现场之前他询问在哪里停车,我见他已经开进另一个停车场里,便在电话里说:“停那里也可以,就是走过去远点。”他不耐烦了,或者是憋不住了,斥责说:“别跟我说模棱两可的话,别老让我选择!”下车后走去化妆间的路上,他解释一上午开了7个会,一处细节问不到就会被忽略,不同的项目不同的事情,得瞬间转换思维。趁着中午吃饭的点儿,他跑来演播室录节目,下午还有一大堆的会等着。

    编导    马艺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