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商故事Ⅲ-龚政尧——从萧山围垦中走出的强科技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龚政尧现在倒是多了一些时间能够和老朋友聚聚,或者参加行业商会的活动。创业30多年,儿子也已经接班,回首过去,他感慨道:“其实我一直觉得自己的企业办得并不大,但贡献在于当时帮助国家解决了许多生产生活上的问题,提高了经济效益。我们自主发明的便拆式管道油泵取代了美国进口设备,在那个石化行业快速发展的阶段,这可节省了不少外汇储备。”但最让他自豪的,还是20世纪70年代萧山围垦建设,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培育创造了他不断创新的思路理念以及扎实的技术。若说浙江佳力科技是建立在当年围垦基础上的,一点也不为过。

    围垦建设时代,1.0版“机器换人”

    为佳力科技打下创业基础

    龚政尧在任萧山围垦建设机修组负责人时,就不满足于简单的机械修理,总是带着组里的工作人员一起研究新技术。“后来完成的机械沉井和水力挖泥两项技术,解决了当时经济发展与水利发展之间劳动力紧缺的大矛盾,用机械化操作把大量的劳动力解放出来。”这应该就是最早期1.0版本的“机器换人”了。

    但随着萧山大规模围垦结束,龚政尧和他的同事们接到了新任务——自己养活自己。当时,中国的很多乡镇已经开始办企业,当时围垦指挥部的这些技术人才都是“香饽饽”,大部分人都被乡镇企业挖走了。

    龚政尧也收到不少“橄榄枝”,“甚至有家单位给我开出了高于当时10倍的工资,而且工作也很轻松,主要就是指导一下技术”。但这些都被他拒绝了,他说,当时已经陆续尝试了一些小发明,他想把这些发明成果转变成更具有现实意义的价值。于是,他带着组里最后留下的7个人一起创业了。

    创业初,他就为企业烙下了一个印记:企业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三十年注重装备制造业。

    短缺经济,专利产品成“爆款”

    开发新产品是生存之道

    创业初期,龚政尧从产品设计、生产到销售,算是一手包了。当时,他花了25万元在《人民日报》头版做了广告,一下子就打开了知名度,来买产品的人络绎不绝。“那时是短缺经济,只要有好产品,销路不用担心。”龚政尧就举了他们第一个专利产品的例子——泥浆泵。

    1984年底,新中国第一部《专利法》颁布,新法实施第二年,龚政尧就为无堵塞泥浆泵申请了专利。“当时周边地区都在大力发展渔业养殖,但挖鱼塘、清淤泥都是一件麻烦事,需要大量劳动力。但是如果用泥浆泵这问题就解决了。”于是,这个专利产品就瞬间成了“爆款”,火爆到什么程度?龚政尧说,当时他住在厂里,有天早晨被楼下的嘈杂声吵醒,才知道,原来周边各县市的养殖户们为了能尽早提到货,都开着拖拉机、捧着棉被“驻扎”在这儿了,买泵的队伍都排到了两里路外。

    专利保护也有年限,随着技术发展,市场上也出现了其他品牌的泥浆泵。这时,龚政尧早就开始研发新产品,发明了工业油泵。“之前国内的油泵设备都要从美国进口,一台设备价格非常高,要50万美元。我们国产油泵研发成功,不仅仅是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是国家生产制造业发展的需要。”

    之后,龚政尧又进入防爆工业车辆以及风电领域。即使在面临金融危机时,企业也依然未受影响,这在于他每一步都走得非常稳健踏实。当下,佳力科技每年各项指标均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在国内石油化工离心泵细分市场已位居第一位,风电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已跃居国内细分行业第二位;防爆电动叉车产业则成为全国“单打冠军”。

    关注细分市场领域

    创新也不能脱离实际

    企业发展多年,起起落落很正常,但是龚政尧认为,关键不能分心。很多年前,他就提出“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是企业永恒的主题”,“特别是中小型的民营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就要关注细分领域和市场,走在大型国有企业的夹缝中,最终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

    近十年来,佳力科技每年的研发投入都在数千万元,而未来每年的研发经费更不会少于2000万元。2003年底,龚政尧就在德国创立了一家研发中心,以最快的速度将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成果借鉴和引进到国内。他曾说,未来市场七八成靠管理与创新。但面对如何创新,他提醒,千万不要脱离实际。“这当中包括创新的实用性、经济性以及先进性,这预示着新产品未来是否有市场,也是研发的灵魂。”如今佳力科技在新三板成功挂牌上市,未来公司将借助资本市场的资源优势,继续加大投入,提升大功率海上风能的装备制造能力,同时将继续研发高新技术产品,运用到厂房建设之中,并打造智能化工厂。

    佳力会坚持做一家科技研发型的装备制造企业,龚政尧认为,这也是他支持国家经济以及智能制造业发展的责任。

    2016年7月24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