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航牌保洁服务是杭州服务名牌和浙江名牌产品,公司还是全国家庭服务业百强企业。这一点令公司老总马志军深感骄傲。做一个企业,不一定能做到人人皆知,但一定要做到行业内有口皆碑。奥航已经做到了,“奥航酒店式清洁服务模式”在2015年被中国商业联合会列为“全国生活服务业64个创新、诚信案例”之一。马志军的理想也顺便实现了,他说自己的小目标就是掌管一个企业,不论大还是小。如今,奥航在全国开出了多家分公司,拥有800多名员工,2015年营业额达到3100万,今年将达到3500万。
创业:学习前老板长处,奥航撑过创业期
2008年马志军从一家大型企业的董事长助理位置上急流勇退,自己琢磨着想要创业。就在我们采访的前一天,这家企业在A股上市,马志军由衷地为前东家感到高兴。
马志军1996年来到杭州当兵,大学就读于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法律专业。他是做文职的料——先后在房产公司和已申请IPO的高科技公司做过总经理秘书、办公室主任和人事经理。一些年过去了,他对自己服务过的老板个个印象深刻,赞誉有加:“第一位老总是杭州人,具备传统企业家的精神;第二位老总是义乌人,在商业化方面很有进取力;第三位就是刚刚上市的海兴电力,董事长是宁波人,很务实又实干,有谋略又谦和,对我的影响很大。”马志军还记得海兴电力董事长周良璋对他说过的一句话:创业以纯赚钱为目的很难做大,也不那么容易赚到钱;我们以做事业的心态来做企业,可能会有一番波澜壮阔的局面。
奥航这个名字有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烙印,“奥运年扬帆起航,‘航’与‘杭’谐音”,马志军如是解释公司名称。他决定进入家政行业的原因是,他判断2008年已是后工业时代,房地产行业在杭州风起云涌,生活服务业应该有不错的前景。2008年3月16日,奥航家政滨江店开张营业,但那只是一家小小的门店而已,并没有激起什么反响,每天坐等业务上门,大多数日子亏钱,前途渺茫。但马志军熬住了,“对创业者来说,那段亏钱渺茫的日子就是生死关,很容易撑不下来”。
第一次转型:做高端物业配套服务商
奥航的第一次转型是放弃门店生意,转做高端物业配套服务商。马志军在做家政门店时,借机做了两件事情:一是与钟点工阿姨签订合同,实行员工制管理;二为家庭保洁做了标准化和流程化的服务输入。这些得益于马志军之前的职业习惯,他喜欢照章办事,也意识到中介制管理的弊端,要把家政服务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必须摆脱传统模式。这些做法为奥航转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9年春天,奥航与开元物业顺利展开合作,正式转型为高端物业配套服务商。在这个过程中,马志军继续发挥他在文职方面的特长,一方面完善和优化公司在清洁、家政、物业服务方面的规范文本,奥航牌保洁服务产品经质检部门逐级推荐,被评选为杭州名牌、浙江名牌;另一方面,奥航积极承担起杭州第一则地方标准《住宅小区公共区域保洁服务规范》的起草工作,并通过评审,向社会发布。
企业做标准通常是这样,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立项,递交项目理由、背景、公司实力、技术方案等文本资料,然后通过相关部门评审即可。“我们这个虽然是推荐性标准,但技术含量非常高,对住宅小区的保洁服务作出了非常细化的规范。而且这个服务标准毕竟是全国首例,大大推进了行业发展,提升了住宅区保洁服务质量。”
第二次转型:进军社会生活服务业
从2013年开始,奥航迎来了第二次转型,向社区生活服务业进军。物业管理、清洁服务、智慧家政,继续推行精细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同时试水居家养老领域。2013年4月奥航在大关街道成立首个“为老服务中心”,主推居家养老,老人不用去养老院,由奥航提供日间照料和上门服务。“政府在部分社区设有养老用房,这一点我们拱墅区做得非常不错。家社一体化的养老模式未来应该会比较普遍。”
为赶上服务业此起彼伏的O2O潮流,奥航于2015年7月开通“御管家”线上服务平台。但马志军对移动互联网有清晰的认识,他说:“O2O是一个通用工具,不能代表一种商业模式的出路。我们做服务业的,根源还是在线下。”他倒是在谋划更适合互联网时代的家政创业,选择合伙人制,奥航可以扶持合伙人创业,也就是上班式创业。“我认为未来钟点工会替代全职保姆,但钟点工的素养和服务标准应该进一步优化。”
今年奥航的工作重点就是服务G20峰会。比峰会时间提前了近半年,奥航保洁事业部G20主会场服务团队就进驻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承担起45万平方米的会场清洁任务,占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这样大规模的开荒清洁工程,没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团队能力做支撑,是难以完成的。临近峰会,奥航又被派遣至G20主会场新闻媒体中心、中外媒体用餐区等提供环境清洁服务以及协助后厨服务。最后,所有的辛劳为奥航人换来了“浙江省工人先锋号”荣誉和无数轰轰烈烈的回忆。
2016年11月10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