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商故事Ⅲ-方志华——一个时刻在工作的攀登者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初见方志华,他刚从繁杂的公务中抽身,回到办公室在跟下属讨论任务安排,他平时就是处于这么一个繁忙状态。他对此的理解是:这个过程好比翻山越岭,翻过了这个山峰并不意味着停止,而是会有下一个更高的目标。

    正如他自己形容的,通向峰巅无捷径,还需低头勇登攀。在这个80后企业家身上,没有跌宕起伏的传奇创业故事,也没有武侠小说中主人公的叱咤风云,更多的是一股“一直在工作”的韧劲。

    四大模块,四年飞跃

    八字信条,责任落实

    杭水市政的业务模块十分丰富。据方志华介绍,杭水市政属于为杭州水务集团提供项目实施的配套单位。从2012年创立开始,他主要围绕着四个业务模块开展杭水市政公司的工作。其中最基础的业务是非招标性质的业务,例如接水工程、户表检修、小型工程实施等,项目完成了再和水务集团进行贸易结算;第二块是根据杭水市政自身的优势,进行经营业务的发展;第三块是凭着自身施工企业的资质,对外进行招投标;第四块则主要是新业务的开拓,比如水质鉴定报告、排水管网的非开挖修补和清淤等几个延伸项目的开展。

    “随着这四项业务的不断发展,杭水市政也从创立初期的无资质发展到了现在的中级资质。”谈起公司目前的发展情况,方志华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两年前,杭水市政的业务仅占据杭州水务市场的20%,如今已经可以达到70%以上。而当被问及如何在短短的四年时间内能有这样的成就时,他坚定地表示,寻找企业的定位和风格是极其重要的一点。

    诚信、务实、开拓、创新,这八个字是杭水市政的企业文化,更是方志华一直奉行的信条。他说,作为一个建筑公司,应该在这八个字上花更多的精力,并思考如何才能将这八个字发挥得更好。

    面对一些重点项目分包与否的问题,他坚定地认为一定要自己去做。只有自己养工人、养设备,对每个项目进行管理、统筹实施,真正进入到每个项目中去,这才是作为建设方的主要责任,而只有这样,公司才能良性发展。

    企业发展突破瓶颈

    团队管理最为重要

    不得不说,作为企业的领航员,如何正确把握航向、躲避风浪,在市场的风云变幻中让杭水市政平安扬帆出海是他的主要责任。但方志华也偶尔会有碰到风浪的时候。

    “2013年报送资质的时候,因为当时市场和政策的新老交替还没有完成,确实碰到不少麻烦。”回想起过去的困难,他感叹,纵然困难,但毕竟已经解决,可近年来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难题倒是企业发展中的一大问题。“现在很多院校的人才为了积累经验,往建筑业走的并不多,可能大多数都会往分包商那里去。这种情况下,一贯自己做项目的我们反倒成了另类。”

    既然存在这种情况,也必然要去解决。方志华就是这么一个“速战速决”的人,在他的努力下,目前杭水市政已经和浙江工业大学、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等一些高校进行合作,通过高校的平台与一些在校的工程人才优先建立联系。此举不但可以解决企业的人力资源难题,帮助企业长远发展,也可以解决一些贫困孩子的学费,帮助他们求学,让企业承担起一部分社会责任,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在这个平均年龄只有35岁的企业,对于新进员工的培养,他也有着自己的深思熟虑。“我并不希望告诉员工做什么,然后他们就去做什么。相反,我会为他们设立一个系统的人力资源培养计划。在我看来,新进员工都有一个阵痛期,只有过了这个期限,才可以委以重任。”在杭水市政,方志华并不主张员工抱着理想化的心态去工作,而希望他们切切实实地确立一个够得着的目标,并为之奋斗。

    另外,在团队管理上,他主张责任到部门制度。每个部门都分清界限,谈合同、签合同是经营部的工作,工程现场是工程部的工作,后台管理是综合部的工作。一旦有哪个部门做得不到位就确立责任到个人,然后企业全员进行总结。而当开展某个重大项目的时候,也一定是领导挂帅制度,方志华一定会去现场进行验收总结。

    寻找优质合作伙伴

    把杭水做到全国去

    2015年,杭水市政的年产值达到了2亿左右。

    或许这个数额在别人眼里已经足够,但是对于方志华来说,安于现状从来就不是他的性格。面对当下市场需求的快速迭代,如何使企业更长远地发展才是他的目标。

    他抿了一口茶笃定地说:“今年我将要把这个数字再翻1.5倍。”

    至于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其实他心中已然有了一个完备的计划。

    根据杭州近几年的水务施工情况,他正在逐步地拓展业务,希望将目前杭州市已经成功的水务系统逐步复制到临安市、余杭区、建德市等周边地区,最终覆盖到全省乃至全国的水务系统,达到业务的全国拓展。

    虽然在实地考察中,他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南北方的水管铺设深度不同、土壤条件不同、施工模式不同等等问题,但是这些在他看来并不是什么大事,只要有信心,通过技术手段、详细规划都是可以解决的。

    “归根结底还是要做到由一块业务模块去带动另一块业务模块,实现联动。”他说,在“复制”的过程中,他将在不同城市搭建新的团队,将优秀的杭州水务系统管理经验应用到其他城市的基建任务当中去,最终在其他城市的水务系统构建上,赢得老百姓的信任与认可,并在此基础上获得经济效益。

    而为了更好地帮助这个计划落地,善于思考的他也受了“绿城”的启发,发现最后还是应该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提高用户体验。“为什么绿城的房产销量这么好?除了他们企业本身优秀以外,他们合作的物业公司、维修公司的资质都相当不错。当消费者遇到难题的时候,他们可以联动起来为消费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这就是合作的魅力。”正如他发现的这点,未来他也希望为杭水市政寻找优质的合作伙伴,从机械设备到施工团队,借团队合作、联动发展的好方式,助力杭水市政腾飞。

    2016年11月15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