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问杭州创业创新型城市发展新动向,他们手中肯定有第一手信息和资料,这是一个与创业接触最早最深的行业。而李先文认为创投公司同样也是一个创业者,所以他会用投资的眼光来创业,过去浙商创投投资孵化了二三十家公司挂牌上市,现在他们也尝试走向资本市场,步入新阶段,在去年底完成股份制改造,成功挂牌新三板,首日市值即超过百亿。“这10年来,西湖区是浙商创投的福地,明年总部大楼也将在西湖区落成,我们成为全国第一个拿地造楼的创投公司。”
资本市场的“游资”遇冷
专业投资人的冷钱却一直“升温”
2015年下半年开始,资本市场遭遇“寒冬”,杭州的创投产业有被“冻伤”吗?
李先文对于这段日子的解读很有意思,在他看来,资本市场里的钱可分为“热钱”和“冷钱”两种属性,“遇到寒冬的其实是热钱,随着之前创新创业的发展,资本大量涌入,就好像股市里的游资。当项目出现亏损后,这些游资撤出,于是出现了‘股市熔断’,这些热钱也就‘雨打风吹去’了”。而与热钱的线性轨迹不同的是,投资人手中的钱倒是一直都很冷静,而且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投资金额仍在稳步增长,李先文说,专业的冷钱更注重可持续的投资节奏。
在投资圈里,有一个达成共识的投资文化,就是宽容失败。“不是每个人都能创业成功,一个人创业也不是每次都成功,这当中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所以在投资时,没有人敢保证这笔投资一定会有丰厚回报,我们的投资经理如果投资失败了并不会被解雇,但那些热钱往往都承担不了失败。”冷热钱的差别一目了然。
前些年,许多非理性创业的加入,形成了一股创业浪潮,项目估值也一路水涨船高。“许多人为了融资而创业,为了就业而创业,或者为了创业而创业,单纯地跟风而不仔细研究创业项目,这些都是我所反对的。”
李先文说,投资就是投人。每个投资都要具体到项目细节来决定,但有几个他思考的大方向,比如:这个项目是否属于新兴产业,是否有新科技或者新的商业模式;未来能否走向资本市场,完成股权投资变现,形成闭环。
如果以创业者的角度看,拿出一份份漂亮的投资案例就是他最成功的创业。
天使投资元年转危为机
创投实现全产业链覆盖
当然,这波创业热潮也有它的积极价值,那就是让更多人将目光聚焦在这上面,“激发了许多真正有能力的人出来创业,让我们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10年前,《合伙企业法》修改,促使了大批创投公司的诞生,李先文说,这是制度性机会。
2007年,浙商创投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当时同一批的许多投资人都在大浪淘沙后消失了”。在这一行要有“一战成名”的代表作,也要能够经得起考验,“剩”者为王,勤奋、悟性以及机遇缺一不可。
2012年,被业内人士称为天使投资“元年”。中国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阶段,当时有一大批位于初创期的高成长企业亟待扶持,为天使投资提供了土壤。
浙商创投也是在这年开始加入到天使轮、A轮的投资环节。“当时还有一个大事件就是IPO(首次公开募股)停摆,这对许多创投公司影响很大,有一部分转为做二级市场,但我们考虑到团队来源于实业,做天使投资更为适合。”正是通过这场“转危为机”的考验,浙商创投慢慢将业务扩展到并购、定增等环节,形成全产业链覆盖。
“这意味着我们在投资的过程中更有机会和余地。”李先文说,浙商创投一直保持着充分合作的心态,任何一个好的创业项目不可能是一家独吞,只要项目优秀、时机恰当,浙商创投可以在之后几轮的融资环节进入。“当然,我的原则是可以跟投,但不能跟风,从以往的经验看,跟风要么是赚不到钱,要么就是亏钱。投资人要一直保持前瞻性。”
走向资本市场,挂牌新三板
扎根西湖,秉承老一代浙商精神
浙商创投从成立之初就扎根西湖区,李先文对这里相当有感情。“作为杭州市的核心城区,这里的创业氛围一直非常浓厚,商圈配套成熟,文一路、文二路周围科技产业聚集。”如果算上滨江区和余杭区,或许可以看作是杭州创新创业发展的新“三驾马车”。
因此在拿地建造浙商创投总部时,依旧考虑选择留在西湖区。而投资造楼,对于一向走轻资本路线的创投产业来说是个重大消息,李先文说,这应该算是全国首家。
2015年底,浙商创投还走向资本市场,步入新阶段,完成股份制改造,成功挂牌新三板,首日市值即超过百亿,目前已管理了30余个VC/PE基金、天使基金、新三板基金、定增基金、并购基金,管理资产规模达300亿元人民币。
“浙商创投连续多年是西湖区纳税大户,这也是企业的一份社会责任。”李先文坚持创投走正规军路线,始终执行价值投资。而在浙商创投身上也秉承了老一代浙商的创业精神——务实求真。“无论在怎样的风口下,都要为企业创造价值,让投资人获得回报,监督规范企业正规合法经营,这是一件双赢多赢的事。”
最后,李先文表示,未来5~10年,他最看好的投资方向是大文化、大科技、大健康、大消费。这四大方向也是他提倡的创业方向,未来不可限量。
2016年9月1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