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来的你,不要让自己死于一事无成-一生如此短暂,找到活着的意义至关重要(2)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我们自我催眠,觉得只要不去想,就可以实现对可能出现的最坏结果的逃避。很多事如果从来不知道,就可以假装不难过;很多人如果从来不认识,就可以假装不伤心。

    可是,怯弱本身会滋生种种问题,比如拖延,比如推卸责任,比如社交恐惧,等等。同时,怯弱的人往往善于伪装,将自己隐藏在人群之中,看不到不妥之处。这是因为怯弱的人,他拒绝认识自己,拒绝接纳自己本来的面目。可是我们一天不承认,就一天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

    “我不止一次地想过,如果我在第一次失利的夏天,认真考虑自己的路,追求自己想过的生活,现在是不是会更快乐。”她笑着对我说,“可是,一切都不能重来,不能假设。我不能再躲避过去,我要做的是面向未来。”

    青楚最后决定转专业,在半年的准备时间里,她摒弃了过往混乱和无序的生活方式,将全部心力放在自学和练习上,最终如愿以偿。原来,事情根本没有那么难。当人生遭遇逆流,试着让灵魂沉入平静的海洋,采取积极的行动,而不是任其随波逐流。

    年轻时,我们受到一点点伤害,就会躲起来:看,世道如此多艰!随着年龄增长,经历的事情多了,也越来越理解,当年那些小伤痛和小惶恐,不过是因为不够成熟,缺乏有效处理事情的能力罢了。因为没有底气,才会过度地自我保护。一旦有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不会惧怕路上的荆棘,反而能越来越多地打开自己。未来藏在迷雾之中,隔着距离,叫人胆怯,但当人踏足其中,就会云开雾散。

    我们总说优秀其实是一种习惯,这不仅体现在一个人取得的成就,更体现在他如何面对低谷。当我学会诚实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好时,当我能够坦然地接受工作中的不如意时,当我可以真正地接纳现实的悲喜交加时,我开始知道,生活是一种态度,我们完全可以在最低谷时依然心怀感恩;生活也是一种选择,我们完全可以在失意之时依然脚踏实地。因着这自觉和意识,便能对这人生多一分宽容和理解,不论哪一段时光都会成为独特的唯一。

    虽然,事态如何发展不归我们管,但如何处理却由自己做主。

    你越惧怕什么,什么就会成为你的生活。怯弱的苦果,就在于随之而来的因拖延而产生的焦虑,因错失机会而产生的后悔,因自我放弃而产生的内疚。这些都比怯弱本身更加折磨人,它会慢慢吞噬你的斗志和希望。

    一旦面对,事情反而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年轻有什么可怕的呢?不如趁着现在多多试错,努力充实灵魂,拼命体验生活,好好积累智慧,指望那些虚幻的快感以后怎么办呢?

    如果必须冒险,就得趁早。生活是有侵略性的,年纪越大,最后要背负的责任就越多,承担风险的能力就越弱。积极甚至不计较后果的行动,是年轻的特权,也是制胜的法宝。因为我们精力充沛,我们才思敏捷,即便最后行不通,未来还有大把光阴。我们的尝试会被视作勇敢,哪怕失败也会被看做是进取的证明。

    尼采说过:“每个年轻的心灵日日夜夜都听见这个呼唤,并且为之战栗。”这就是勇气的涌动,你能感受得到吗?

    生活的第一次彩排便是生活本身

    我们都希望人生是一场彩排,可以重新来过,可以不断练习,直至成功,变成永恒。尤其当生活朝不保夕,无力控制身处的环境,或者对现状失望悔恨时,就会想:若这是一场梦该多好!醒来发现自己还在小学的课堂上,一切都有重头来过的机会。

    然而人生不是戏剧,第一次彩排就是生活本身。不管我们有着怎样的委屈和抗拒,不管我们已经处在多么深的谷底,挑战,依然不会提前结束。

    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如同生活在地狱里,突然接到亲人离世的消息,突然被诊断自己时日无多,突然投资失利一夜欠下巨债……这世间的事总是那么无常,让人心惊胆战,到头来越是不期待的越躲不过。

    渐渐地,我们学会安慰自己:挺过去,一切都会好起来。我们默认生活中只有一次重大变故,之后便会一马平川,我们坚信如果能够幸存,就能恢复从前的生活。这是一个很大的奢望。

    工作第一年,生活看起来已经步入正轨,我和父母设想得很好:我在广州努力工作成家立业,父母在老家凭一份稳定的工资安稳度日,等到五年十年之后,他们就搬来和我一起住,含饴弄孙,看我幸福。生活一眼就能望到头,路上鲜花满径。

    每每想到这些,就忍不住嘴角上扬,好像每一根毛孔都充满动力,不用担心,不必挂虑,未来就乖乖呆在那里,等着我去领受。可是这种期待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就被一场变故打破,我辞去工作匆忙归家,父亲也不得不提前退休,之后的生活又开始奔波而动荡,更不用提连绵的情绪起伏,和随之而来的压力。一下子,剧情反转,鲜花满径被一片荒芜取代。

    原来看似平坦的路上还有一条条裂痕,等着我跌入悬崖下的深海,溺水身亡还是学会游泳,过程都不让人高兴。

    就像那句话,“天色会变,有时不是六点太阳才下山,三点也可以飞沙走石,四点也可以倾盘暴雨。鸟儿会死亡,白雪会融化,树木会被砍倒或被暴风雨吹倒”,我们都是生活的陌生人,一次次,被刷新认知。事情发展可能让人防不胜防,所有对永恒的期待都落了空。

    我想起临近毕业,本以为自己会保研读博然后专注学术,谁知阴差阳错之下不得不手忙脚乱地找工作;我想起在大学填报志愿时,本以为自己会如愿以偿被物理系录取然后在本专业深耕,谁知那一年学校的物理分数线远远超出往年而被调剂;我想起中学时,本以为自己会在一个学校一直读下去然后顺利考入大学,谁知因为父母的强势干预不得不多次转校……回望过去,每当生活看起来要安定下来,就会有莫名其妙的事发生,改变本来的方向,打乱既定的节奏,然后一阵兵荒马乱,步入计划之外甚至完全不同的生活。

    原来,生活真的不是谁能预料的,哪怕做得再多,依然不能阻止该发生的事情的发生;哪怕我们一心期待安稳,但动荡总会相伴左右:活着、死亡、被背叛……谁都无可避免。

    还好,就算世界被黑暗寒冷覆盖,让人忘记本来也有晴朗温暖的时候,只要我们好好对待自己,度过这段难捱的时期,终将迎来新的生机。事情能“变坏”,同样也能“变好”。

    主动权其实一直在我们手里,当我们放任自己随波逐流,便会被裹挟前行,遇到顽石、沙砾;当我们试着掌握自己的方向,反而能避免很多伤害和危险。

    我很庆幸自己没有被牵制甚至困于其中,一蹶不振,而是将它引导到自己希望的方向。或许,这才是正轨。

    不论那些变化当时是抗拒还是欢迎,我现在过得也还不错。生活只要坚持下来终是开花结果,那些变动反而为我提供了一个认识自己的契机,也是带给我一往无前的勇气和重寻路径的根源。

    最近和朋友聊起过去,大家都在感慨:“以前哪能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呢?以前哪能想到一年之中能发生如此多的事儿呢?”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就好像前一天还在为工作不得其法、不受重用而发愁,第二天就得到晋升通知,一下子就光芒万丈心想事成了。可是,就在自己认为世界唾手可得之时,“家庭责任”用病重甚至离世这种近乎残酷的方式第一次摆在面前,亲人的衰老已经不容忽视,再也不是“我不想就不会发生了”的遥不可及。第一次自己以主心骨的角色,承担压力,面对医生,面对各种各样的检查,面对或好或坏的结果。

    生活,哪里止于一波三折呢!要在这个世界好好活着,太多的事情需要了解了。我们必须透彻了解所掌握的和所不能掌控的,必须知道怎么照顾好需要照顾的人,以及如何彼此照顾。最终了解,如何照顾好我们自己。

    其中一点就是,在事情变化之前,好好珍惜自己能够把握和现下拥有的。我们想要爱的人,要在还爱的时候好好爱;我们所要做的事,要一想到就去做。因为人的想法是会变化的,身处的境遇也会变,一个错过可能就是一生。

    不要总等着一切准备就绪才去行动。关于计划,它有个明显的缺点就是不会把意料之外的事情考虑在内。

    我们要让自己强大一点,再强大一点。

    所以,我们要学习,我们要成长,一刻不停。

    T?H?怀特说过:“当你受到打击,经历挫折,从骨子里颤抖,看到你的世界被人摧毁,体验你的荣誉被踩进下水道,发生这些事情之后,你要学的只有一件事情。学习世事为何如此变化,发生了哪些变化。这是唯一可以让心永不疲惫,永不疏离,永不后悔的事情。”既然事情发生了变化,那么就有再次变化的机会,我们只需要随机应变,汲取足够的力量,做好充分的准备,再出发。

    若你不幸恰巧处在充满了失望的阶段,尽量不要觉得自己是个受害者:一旦拂去生活的迷雾,你可能会发现一些积极的因素并得以发展。无论生活和人们扔给你什么,超越它。

    我们总要从中吸取教训,直到我们最终自己理解这些变化意味着什么,直到我们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手中的砝码。

    时间带走一切,也可以成就一切

    如果查阅以前的日记,我们会发现,很多以为刻骨铭心的早已不记得,被潦草带过的却决定了之后的命运;我们慎重选择的原来无足轻重,我们以为会遗忘的却念念不忘。

    蔡康永有一句话:“现在的日子是好是坏,有一天,这些都会过去的。想到这结果,我就欣慰。再怎么累死人的爱,再怎么累死人的恨,都会过去。失眠,被冤枉,塞车,太穷了,都会过去。被轻蔑,被迫说谎,被迫承认自己改变不了什么,或者,长得不好看,都会过去。”时间面前,几乎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

    所以,你大可不必计较当下的不怎么顺心。

    对于初入公司的年轻人来说,多少会经历一段满腔热血无处施展、满心热情无处挥洒的阶段,做着最卑微的工作,被指派无人问津的任务,被某些人无视,甚至还会被老同事集体排挤。我也不例外。

    我们公司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每个月同事都会私下举行一场小型聚会,方便大家放松身心,联络感情。在我入公司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跟我同区域的某个男同事,只要轮到他组织聚会,就从来不会邀请我,好像完全不记得有我这个人一样,也从来不会因为别人无意中提起而有任何的不好意思或者尴尬,将我无视得理所当然。

    在平时的交往中,他也视我如无物,就像外出买咖啡,他会挨个询问其他同事是否需要带一杯,甚至连比我更迟进来的新人也不会拉下,偏偏每次都会有意无意地跳过我,从来不会多问一句我是否也有需要。

    最开始的一两个月我的确很难过。我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我一会儿反省是不是我哪句话得罪过他,一会儿又思考是不是我触犯了他什么利益,一会儿又觉得他是不是跟我八字不合或者有地域歧视;我百思不得其解,便经常在报复他还是讨好他之间摇摆不定,万分纠结。

    很多时候,事情走向的关键并不在我们自己手里,而由旁人决定。

    可是还没等我想清楚应该以何种态度面对他和怎样处理这件事的时候,我被委派参与一个重要的项目。作为新人需要学习的东西本来就多,我大部分的时间又要呆在客户那里,跟他的交集变得越发的少,也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关注聚会或者咖啡这种琐碎的事了。

    然后,就在项目结束,我重新回到公司办公的两个月后,我突然发现,那个同事组织聚会的时候开始叫上我了,他也愿意为我带咖啡了。而我根本不知道这个改变是为什么又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这件事让我懂得,虽然我们经常会对生活感到失望,并且对麻烦的源头毫无头绪,但真的不必过分纠结,只管做好自己,别人怎么样不用操心。

    说实话,要想扭转别人的想法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对方自己主动改变。所以无论现在的生活多么困难,前途多么渺茫,我们都不必失去信心,只要你做好了自己,时间会让事情发生改变。未来总会在某个时点突变,好像过了某个瞬间,我们突然就获得了看待全局的维度,顿悟了答案,成全了最初的期待。

    就像人们说的:“时间并不会把人摧毁。人的脆弱在于,总是拿自己的软弱,去责怪时间。”

    当然,时间不会轻易把一切给我们,它甚至会先拿走你一点东西。西蒙?范?布伊在《爱,始于冬季》说:“年龄就好像耕地,事物的本质会逐渐被挖掘出来。可是只有当时日已过,我们已无力做出任何改变时,我们才拥有智慧。我们似乎是倒着生活的。”或者说,随着时间流逝,它会带走那些不好的,同样,它会将那些我们在未来视若珍宝的东西一起带走,只是当时的我们并不知晓。

    想想十年前的自己遇到现在的自己会怎么样呢?也许会因为心意相通而相互喜欢,也许会发现彼此毫无共同之处而成为道不同不相为谋的陌生人,也许会因为观点背道而驰而相互憎恶。

    我曾和我梦想的一切在一起,可是那时的我并不懂,不懂珍惜,更不懂得爱。

    曾经刻骨铭心的暗恋对象,再见时,却没有任何心动的感觉。对方的现在,我已经不在意很久了,我甚至不确定自己认识的是现在的还是过去的他?

    小时候对土地是那么热爱,长大后却开始拒绝和远离,再也不会对人谈起。

    曾经同姐姐的亲密无间,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因为环境的天差地别,有了一层看不清楚的隔阂,生活渐行渐远。

    曾经与儿时玩伴约定好,不论未来身处何方,都要保持联系。但后来我们渐渐失了音信。

    …………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