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口灼热,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烧心,是指胸骨后或剑突下的一种烧灼感或发热感,常伴有反流的症状,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机制是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刺激食管黏膜所致。当进食过多过快时,有可能引起烧心,但这种情况往往是暂时的。如果经常发生,就需要特别警惕,因为有可能是某种疾病的预警,最常见于胃、食管反流病和食管癌、幽门梗阻等。
1.胃、食管反流病
主讯号:烧心、反流
其他讯号:胸骨后疼痛,可放射至肩背、颈部和耳后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等症状,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以及咽喉、气道等食管邻近组织的损害。其典型症状是烧心和反流。烧心是指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由下向上延伸。反流是指胃内容物在不用力或无恶心的情况下涌入咽部或口腔的感觉,包括反酸等。烧心和反流常在饭后1小时出现,卧位、弯腰以及夜间入睡时症状可加重。除此之外,还有胸痛的表现,胸痛位于胸骨后,由反流物刺激食管引起,严重者表现为剧烈刺痛,并可放射到肩背、颈部和耳后。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是食管的抗反流防御作用减弱,和反流物对食管黏膜的攻击作用加强。食管下括约肌有阻止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的作用,但高脂食物、咖啡、浓茶、过度饮食、某些药物和激素等可降低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影响其抗反流作用。长期吸烟、饮酒和不良情绪如抑郁等会损害食管黏膜,削弱其抵御反流物损害的作用。
预防该病,需要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如抬高床头以防夜间反流;进食后不宜立即卧床;睡觉前2小时不要再进食;少吃高脂食物,少饮咖啡、浓茶等;避免过度肥胖;避免过度摄入激素如缩胆囊素、胰升糖素等;避免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地西泮、硝酸甘油、茶碱等。
2.食管癌
主讯号:吞咽困难、烧心、反流
其他讯号:胸骨后疼痛、消瘦、脱水、声嘶、左锁骨淋巴结肿大等
食管癌是指由食管鳞状上皮或腺上皮的异常增生形成的恶性病变,是原发于食管的恶性肿瘤,以鳞状上皮癌多见。中国是世界上食管癌的高发国家,也是食管癌高死亡率的国家之一。临床上将食管癌分为三期,分别是早期、中期、晚期。早期食管癌的症状不典型,易被忽略,表现为胸骨后不适、烧灼感、刺痛或牵拉痛、进食通过缓慢有滞留的感觉或轻度哽咽感,症状持续时间不定,有时可无任何表现。当患者出现吞咽困难甚至连喝水都不顺畅时,已经到了食管癌的中晚期了。患者常出现食物反流,反流物多为宿食、黏液,可见坏死脱落的组织团块或可呈血性。当进食酸的食物或较热的食物时,会感觉疼痛,这种痛感可放射至颈部、肩膀、前胸和后背等处。吞咽困难可导致不敢吃饭,久之则引起营养不良、脱水、消瘦、贫血等。当癌肿转移时,可出现左锁骨淋巴结肿大、声嘶、黄疸等。食管癌是一种地域性很强的疾病,与该地区的生活条件、饮食习惯等有关。当土壤内的钼、硼、锌、镁、铁等元素的含量较低时,可能会诱发食管癌。已经证实,亚硝胺能诱发人食管鳞状上皮癌。霉变的食物中含有霉菌,能够协同亚硝胺共同致癌。食物粗糙、过烫饮食、咀嚼槟榔或烟丝,是对食管黏膜的慢性刺激,可以导致食管的上皮增生,形成食管癌的癌前病变。另外,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B2和维生素C,以及遗传等都是食管癌的危险因素。
亚硝胺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寄宿于食物、化妆品、啤酒、香烟中。食物包括熏腊制品如熏干、腌制品如咸鱼、咸菜等含有大量的亚硝胺,应当少吃或不吃。避免喝滚烫的粥,饮食不宜过于粗糙,以减少对食管黏膜的刺激。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助于防癌、抗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橘子、樱桃、番石榴、草莓、猕猴桃、柿子、芥蓝等。
二、咳嗽
咳嗽是咽喉或气管的黏膜受到刺激时把分泌物或异物从呼吸道驱逐出来的过程,是一种反射性的防御动作,但是过频的咳嗽是一种病理状态。常见的疾病有呼吸道疾病、胸膜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主讯号:打喷嚏、鼻塞、流涕、咳嗽等
其他讯号:咽干咽痒、咽痛、声嘶、呼吸不畅、头痛、流泪等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为外鼻孔至鼻腔、咽喉部的急性炎症的概括称呼。上感是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多发于冬春季节,可在气候突变时小规模流行,主要通过喷嚏和飞沫传播,病原体主要是病毒,少数是细菌。普通感冒就是上感中极为常见的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打喷嚏、鼻塞、流清涕、咳嗽、咽干咽痒或有鼻后低漏感等。
该病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是关键;远离传染源,讲究卫生;避免过度劳累和受凉;避免在人口聚集区出入。饮食方面,要多喝热水,避免食用辛辣上火的食物。滥用抗病毒药容易出现耐药现象,所以如无发热、免疫功能正常者不要过多过频地服用抗病毒药物。
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主讯号:咳嗽、咳痰
其他讯号:胸闷、气促等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发生于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不具有流行性,体质弱者容易感染。该病起病急骤,起初为干咳或少量黏液痰,随着痰量增多,咳嗽加剧,偶伴血痰,并可见胸闷、气促等表现。腺病毒、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感染和吸入冷空气、粉尘、花粉等是该病的病因。
在预防保健方面,应注意休息、保暖、多饮水,补充足够的热量;增强体质,防止感冒;室内保持空气新鲜,适当通风换气;多吃一些具有润肺化痰功能的食物,如梅子、梨可饮用、陈皮水等。
3.肺炎
主讯号:咳嗽、咳痰
其他讯号:发热、呼吸急促、鼻翼扇动等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根据发病原因的不同可以分为细菌性肺炎、非典型病原体所致的肺炎、病毒性肺炎等。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当抵抗力弱时容易发生,常见的症状有:咳嗽、咳痰、发热、呼吸急促、鼻翼扇动等。
预防方面,要增强体质、注意保暖,避免吸入冷空气;避免长时间在有风的地方玩耍、奔跑。饮食上,可以选择润肺止咳的食材如甘蔗、绿豆、梨、梅子、山楂等,火锅、麻辣烫、烤串等尽量少吃或不吃。
4.肺脓肿
主讯号:高热、咳嗽、咳大量脓臭痰
其他讯号: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
肺脓肿是肺组织坏死形成的脓腔,绝大部分脓肿患者有厌氧菌感染。病原体侵入肺组织有三种途径:一是经口鼻吸入;二是继发于某些疾病如细菌性肺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空洞等;三是因皮肤外伤感染、中耳炎或骨髓炎等所致的菌血症,菌栓经血行播散到肺,引起小血管栓塞、炎症和坏死而形成脓肿。根据感染途径,肺脓肿可分为吸入性肺脓肿、继发性肺脓肿和血源性肺脓肿三种。吸入性肺脓肿的特点为急性起病,体温常达39℃以上,怕冷,咳嗽、咳黏液脓性痰,呼吸时胸痛,甚至气促。除此之外,还可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在发病后2周左右,会突然咳出大量脓臭痰及坏死组织,之后,体温会明显下降,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也会得到缓解,几周内一般可恢复正常。血源性肺脓肿患者先有高热、怕冷等表现,数日后才出现咳嗽、咳痰,痰量较少。
预防方面,要注意保暖,避免吸入异物;注意口腔、上呼吸道疾病的治疗;多咳嗽,有助于清除呼吸道的痰液。多喝温水以稀释痰液;多吃梨、萝卜、百合、竹笋、杏仁、柿子、甘蔗、无花果、罗汉果、荸荠、紫菜、银耳等止咳生津食物;避免摄入辣椒、肥肉、动物油等。
5.支气管扩张症
主讯号: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反复唾血
其他讯号:反复肺部感染,发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贫血等
支气管扩张症是指反复发生支气管炎症,导致其管壁结构破坏、管腔形成异常的持久性扩张、变形。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或)反复咯血,此外,还有发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贫血等症状。支气管扩张的主要病因是支气管—肺组织感染和支气管阻塞,感染因素有细菌、病毒、异物、肿瘤、黏液、免疫缺陷等。
选择一些强度较小的体育项目进行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骑自行车等,有利于增强体质。可以吃一些化痰止咳的食物,如梨、萝卜、茼蒿、杏仁、百合、苹果、生姜等。
6.肺结核
主讯号:咳嗽、咳痰、唾血
其他讯号:胸痛、呼吸困难、午后潮热、倦怠乏力、盗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月经不调等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咳嗽、大笑、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是结核菌传播的危险因素;贫困、营养不良等是结核病高发的原因;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容易发生肺结核。其表现为咳嗽、干咳或有少量痰液;在空洞形成时,则表现为痰量增多、脓性痰,痰中带血;或有胸痛,下午发热、倦怠乏力等。
结核病重在预防,增强运动、规律生活、注意卫生、按时注射卡介苗是重要的措施。饮食上,多吃一些有润肺止咳化痰作用的食物,如雪梨、萝卜、杏仁、百合等。
7.慢性支气管炎
主讯号:咳嗽、咳痰
其他讯号:喘息、出汗、怕风、易感冒、乏力、食欲不振等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并排除具有咳嗽、咳痰症状的其他疾病如肺结核、肺脓肿、心脏病、支气管扩张、慢性鼻咽炎等,即可诊断。主要表现为:晨间咳嗽、咳痰为白色或带血、喘息。
增强体质、预防感冒是防治慢性支气管炎的重要途径;戒烟,避免有害气体的吸入。饮食上,可以选择一些益气生津、止咳化痰的食物,如白萝卜、杏仁、冰糖雪梨、冬瓜、罗汉果、西芹、百合、莲藕等。
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主讯号: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
其他讯号:胸闷、气喘、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组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该病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但该病可以预防和治疗。慢阻肺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初起咳嗽呈间歇性,早晨明显,夜间有阵咳或排痰。清晨咳痰较多,多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痰,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常有脓性痰。劳动后可出现气短或呼吸困难,后逐渐加重,以致在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会有这种感觉,气短或呼吸困难是慢阻肺的标志性症状。重度患者或急性加重时可出现喘息。此外,还有胸闷、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精神压抑等表现。吸烟是慢阻肺的重要发病因素,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患病率也越高,烟草中含有焦油、尼古丁等可损伤气道上皮细胞和纤毛运动,使气道净化能力下降、黏液增多。长期接触职业性粉尘及化学物质如烟雾、工业废气、室内空气污染等均可能诱发慢阻肺。另外,空气污染、感染、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营养不良、气温变化等都是慢阻肺的诱发因素。
慢阻肺的预防主要是避免发病的高危因素、诱发因素和增强体质。戒烟、减少有害气体的吸入、加强体育锻炼以及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测等有助于预防慢阻肺。饮食可以选用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黄豆、冬菇、鸡蛋、牛奶、糙米、燕麦片、大麦、生菜、南瓜、芦笋等。少吃精制、纤维含量少的食物,如糕点、饼干等。
9.百日咳
主讯号:阵发性咳嗽、鸡鸣样吼声
其他讯号:咳痰、呕吐等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点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及“鸡鸣”样吸气性吼声,病程可迁延数月,故称“百日咳”。该病传染性很强,患儿年龄越小,病情也就越重。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咳嗽时病原菌随飞沫传播,易感者吸入带菌的飞沫而被感染,人群对百日咳普遍易感,以冬、春两季高发。根据症状,可将百日咳分为三期。在前驱期时,表现为咳嗽、打喷嚏、低热约3天,以后咳嗽日渐加重,且有日轻夜重的特点。当出现明显的阵发性、痉挛性咳嗽时,则已经进入了痉咳期,此期特点为成串的、接连不断的痉挛性咳后,伴一次深长吸气,并发出一种鸡鸣样的吸气性吼声,然后又发生一次痉咳,如此反复多次,直至咳出大量黏稠痰液,常伴呕吐。痉咳次数随着病势发展而增多,每由于进食、哭闹、受凉、烟尘刺激等诱发,间歇期体温多正常。当咳嗽和鸡鸣样吼声消失时,则进入恢复期。
保持室内通风和保暖,避免诱发该病的危险因素,保证患儿的睡眠。饮食要营养丰富,多吃易于消化的食物,补充各种维生素和钙剂。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的食物。
三、心悸
心悸是指自己感觉心脏跳动不适,伴有心慌。当心率加快时感到心脏跳动不适,心率减慢时则感到搏动有力,心悸发生时,心率可快也可慢,有心律失常发生。当心率和心律正常时也可发生心悸。常见的疾病有心律失常、贫血、低血糖症、甲亢、高血压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等。
1.心律失常
主讯号:心悸、心绞痛
其他讯号:心慌、头晕、失眠等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等都属于心律失常,临床表现有心悸、心绞痛、气促、心慌、头晕、疲倦乏力、失眠等。烟酒、咖啡、体力活动和精神刺激能够引起心动过速;发热、甲亢、心肌缺血、贫血、心力衰竭等疾病也有心律失常的表现;还有一些药物如肾上腺素、阿托品等也可引起心动过速。
治疗甲亢、心肌缺血、贫血等是预防心律失常的重要措施,如果没有这些疾病,由药物因素引起的心律失常则需要减药或停药。在运动方面,不可过于激烈;保持快乐的心情,因为悲伤或痛苦、怨恨的不良情绪也能够引起心慌、心悸、头晕等;吸烟和饮酒也是该病的致病因素,应尽量避免。
少喝咖啡、浓茶,少吃辛辣肥腻刺激性的食物,少吃或不吃烧烤类食物,如辣椒、花椒、茴香、糯米、甲鱼、肥肠、柿子等。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且低脂低盐的饮食,有一些食物有养心安神的作用,可以适当食用,如桂圆、酸枣、百合、莲子、荸荠、山楂等。
2.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主讯号:心悸、心前区不适
其他讯号:头部强烈跳动感、乏力、低血压、呼吸困难等
心脏有四个腔,分别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如果把心脏比喻成一个房子,那么心脏的瓣膜就相当于门,主动脉瓣是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的门,左心室的血液要经过此门流入主动脉,当血液进入主动脉后,瓣膜要关闭,以防血液倒流入心室。当瓣膜出了问题,不能正常关闭时,就称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处在急性期时,可无症状或有低血压、乏力、呼吸困难等表现;慢性期时,可多年无症状,甚至可以耐受运动,最先感觉到的是心悸、心前区不适、左侧卧位时产生左胸不适感、头部强烈跳动感,重者可有头晕、心绞痛等表现。感染性心内膜炎、胸部创伤、严重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强直性脊柱炎、马方综合征等均可引起此病。
积极治疗原发病是防止该病的重要手段,还要预防感染,避免进行过度的体力活动,避免淋雨和玩水。饮食上,尽量少吃太咸的食品,补充维生素,选择有养心安神、健脾祛湿作用的食物,如龙眼、酸枣仁、大枣、山药、扁豆、薏米、生姜等。
3.心血管神经症
主讯号:心悸、心慌、胸闷、心前区刺痛
其他讯号:失眠、出汗、尿频、便秘、头晕、烦躁易怒等
心血管神经症是以心血管疾病的有关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属于功能性神经症,20~50岁的中青年多见,女性多于男性,更年期妇女更为常见。患者常感觉到心悸心慌,这种状况在紧张或劳累时更加明显;经常做深呼吸的动作,感觉胸闷、氧气不够;还有一些人会有心前区刺痛或刀割样痛,持续时间较长,并且服用硝酸甘油不能缓解;除了心脏、呼吸方面的表现,还有其他神经症的症状,如失眠多梦、出汗、手足发冷、尿频、食欲不振、头晕、耳鸣、烦躁等。这些都是患者的主观感觉,往往以为自己得了什么病,结果到医院检查,却又查不到身体有什么损伤,虽然如此,长期下去必然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还是应该认真对待。
该病以心理治疗为主,关键是患者要找到问题的根源,自己想一想为什么爱发怒、为什么老烦躁,遇事忍一忍、让一让,退一步海阔天空,不必特别较真,大家都顺心高兴的时候,或许心结也就能打开了。运动能使身体处在一个有活力的状态,并且可以分散注意力。饮食上需要适当地忌口,比如肥腻的、辛辣的食物要少吃,因为这些食物会加重原来的症状;生冷的、硬的食物也要尽量避免,可选择一些容易消化的谷类、蔬菜和水果,如紫米、黑米、生菜、包菜、萝卜、橘子、苹果、龙眼、无花果等。
4.甲亢
主讯号:多食易饥、消瘦、多汗、脖子粗大、眼睛突出、心悸
其他讯号:心慌气短、疲乏无力、皮肤潮湿、腹泻、月经减少等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指甲状腺腺体本身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的甲状腺毒症。甲状腺毒症是指血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机体的神经、循环、消化等各系统的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新陈代谢加速,临床表现为多食易饥、怕热多汗、皮肤潮湿、消瘦、疲乏无力等;此外还有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精神神经系统等多个系统的表现,如心慌心悸、气促气短、心房颤动;腹泻、肝功能异常;烦躁易怒、容易激动、多语、手颤、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很多甲亢病人有甲状腺肿大的表现,常为弥漫性、对称性、无压痛的脖子变粗。突眼是该病的一个主要特征,患者眼睛突出、变圆,有的人向上看时,前额皮肤不能皱起;男性阳痿。甲亢有显著的遗传倾向,约有15%的患者亲属有同样疾病;自身的免疫是该病的重要原因;其他如细菌感染、性激素等都对该病有影响。
甲亢是一种消耗性疾病,代谢较高,所以需要高能量、高蛋白质、高纤维素饮食来补充能量。可以适当加餐,将三餐变为五餐,注意不可一次性吃太多;多吃蛋白含量高的食物,但不宜过食动物蛋白;适当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如钙、磷、钾、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适合的饮食有绿叶蔬菜、水果、粉条、粉皮、红薯、牛奶、红糖等。茶叶、咖啡、烟等富含咖啡因,会使机体产生兴奋,不利于甲亢症状的缓解。海带、虾蟹等含碘丰富,不利于消除肿块。尽量少吃辣椒、干姜、八角、茴香等刺激性食物。
5.低血糖症
主讯号:头晕、心慌心悸
其他讯号:出冷汗、四肢发冷、面色苍白、恶心等
低血糖是指血糖水平低于2.8mmol/L的现象。低血糖症是指,血糖低于一个特定水平,并有一系列症状出现,诊断标准为:男<;2.78mmol/L,女<;2.5mmol/L,婴儿和儿童<;2.22mmol/L。低血糖的早期症状有饥饿、头晕眼花、心悸心慌、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四肢发冷、视力障碍、体温降低等;低血糖的晚期症状还可有惊厥及昏迷等表现。因为减肥或工作等原因使进食减少,久之可诱发低血糖;糖尿病病人胰岛素用量过多或注射混合胰岛素的比例不当,是低血糖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当情绪一直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忽然转为轻松时,也可能发生低血糖症;有一些药物也会加剧低血糖,如二甲双胍、拜糖平等。
预防低血糖主要从饮食上着手,按时进食,避免忍饥挨饿;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药物和胰岛素的用量,不可随意增加;随身携带糖果以备不时之需。如果已经发生了低血糖,要卧床并及时补充葡萄糖,给予含糖量较高的食物,如果汁、饼干、蜂蜜、糖块等。为了防止夜间低血糖,需要在晚上睡前半小时给糖水一次。
四、胸胁疼痛
胸痛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主要由胸部疾病所致,常见的有胸壁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如结核性胸膜炎、自发性气胸、胸膜炎、支气管肺癌、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等。
1.气胸
主讯号:胸痛、呼吸困难
其他讯号:一侧胸部胀大饱满、烦躁、出冷汗、脉搏加快等
气胸是指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了积气状态,我们的胸膜腔是不含气体的密闭性的腔隙。气胸分为三大类:自发性气胸、外伤性气胸和医源性气胸。自发性气胸可以发生在健康人身上,但通常发生于有肺疾病的患者,与吸烟、瘦高体形、小气道炎症、肺结核、肺脓肿等有关。该病常在正常活动或休息时发生,起病急骤,患者突然感觉一侧胸部针刺样或刀割样疼痛,随后出现胸闷和呼吸困难。积气量大或肺疾病严重者,呼吸困难的症状明显,甚至不能平卧。除此之外,患者还有一侧胸部胀大饱满、表情紧张、干咳、烦躁、出冷汗、脉搏加快、虚脱、唇甲青紫、心律失常等表现。气胸发病前,患者可能有操持重物、剧烈体力活动、屏气呼吸等活动。
气胸的预防和护理要点是忌剧烈运动、避免手提重物、远离烟酒等。饮食以清淡为主,食用一些补肺保肺理气的食物,如萝卜、黄瓜、花菜、芹菜、冬瓜、丝瓜、慈菇、茭白、白木耳、百合、藕、柿饼、枇杷、荸荠、无花果等。
2.心肌炎
主讯号:胸痛、胸闷、心慌、心悸
其他讯号:发热、疲劳、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水肿等
心肌炎是指心肌本身的炎症病变,有局限性和弥漫性,一般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感染性心肌炎可由细菌、病毒、真菌、原虫、螺旋体等引起。非感染性心肌炎多由过敏、物理化学因素、药物等引起。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显著增加,在众多病毒中,以肠道病毒如柯萨奇A、B组病毒及孤儿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为常见。此外,人类腺病毒、流感病毒、风疹病毒、脑炎病毒等均能引起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取决于病变的广泛程度,轻者可完全没有症状,重者可以猝死。约一半的患者于发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前驱症状,如发热、疲乏、恶心、呕吐等,之后出现胸痛、胸闷、心悸、心慌、呼吸困难、水肿等。心电图、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
绝大多数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预后良好,多在数周至数月内完全恢复。为了减轻心脏的负担,最好减少活动,充分休息。忌急剧减肥,因为这样会造成心肌组织的损害。吃饭不可过饱,会使肺内压力升高,导致心脏代谢增加。应选择含维生素C多的食物,如橘子、猕猴桃、橙子、番石榴、草莓等。一些补心的食物可以多吃,如赤小豆、空心菜、百合、藕、木耳、菠菜、桂圆、莲子、大枣等。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胡椒、芥末等。
3.心绞痛
主讯号:心前区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
其他讯号:胸闷、恶心、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四肢发冷、焦虑等
心绞痛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暂时缺血与低氧,引起以心前区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心绞痛有稳定型和不稳定型两种类型。稳定型心绞痛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心绞痛的发病保持相对稳定,是由于人活动、激动后,心肌耗氧量增加,而狭窄的冠状动脉不能提供足够的供血而发生的。早晨多发,一般持续3~5分钟后会逐渐缓解,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亦可缓解。发作性的心前区疼痛是其主要临床表现,胸痛常为压迫性的、发闷或紧缩感、烧灼感等,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也可发生颈、咽或下颌部不适,并可伴有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焦虑、四肢发冷或出汗等。发作常由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等诱发。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特点是疼痛发作不稳定、持续时间长、自发性发作、危险性大、易演变成心肌梗死。特点为心前区痛,可以诱发,也可以自发性疼痛。发作时间一般较长,可达到30分钟,应用硝酸甘油后多数能缓解,伴有胸闷、气短、乏力、恶心呕吐等,尤其是老年女性和糖尿病患者。发热、贫血、低血压、甲亢等,可以导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
预防心绞痛,提倡经常锻炼;控制血压;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戒烟;不要过于肥胖。控制饮食以减轻心脏负担,多吃一些有抗血栓作用的食物,如黑木耳、番茄、葡萄、枸杞、红豆、燕麦、油菜、桃、绿茶等。
4.心肌梗死
主讯号:心绞痛突然加重、恐惧、有濒死感
其他讯号:大汗、心跳减慢、烦躁、出汗等
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性坏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最终导致心肌坏死。常见的诱发因素有过于劳累、情绪过激、不良饮食、冷空气刺激、便秘等。约70%的患者有先兆症状,表现为突然明显加重的心绞痛发作,伴恶心呕吐、大汗或心跳减慢,在使用硝酸甘油后也不能缓解。这种症状发生后,不要过度紧张,应卧床休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同时作好去医院的准备。先兆症状发生1周或数周后,心肌梗死发生,其特点是突然发作的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剧烈持久,伴烦躁、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休息和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其他症状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发绀、白细胞增高、血沉增快等。
心肌梗死的病人,应当加强体育锻炼,但不适合高强度的训练;避免过于劳累;预防感冒;避免过激的情绪;保持大便通畅。饮食方面,选择低盐、低脂食物,少量多餐。多吃一些有抗血栓作用的食物,如番茄、黑木耳、桃等。
人体的动脉血管由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结构组成,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内膜局部撕裂,血液经内膜撕裂口流入囊中层,造成内膜逐步剥离、扩展,在动脉内形成真、假两腔。其典型症状是急起的、突发的、剧烈而持续且无法忍受的撕裂样疼痛,疼痛的部位可在前胸、颈部、喉或面部,也可在肩胛、背部、腹部或下肢。大约有一半的患者发病后有脸色苍白、出冷汗、皮肤湿冷、气促、脉搏加速、脉弱或消失的表现,两臂的血压和脉搏明显不对称,可发生高血压或低血压,严重时可出现晕厥、瘫痪甚至突然死亡。该病的发生可能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大多发生于六七十岁的老人。主动脉夹层是心血管疾病的危急重症,病情凶险,如不及时诊治,48小时内的死亡率可高达50%。该病的关键是及时诊断、及时处理,当出现这种状况时,应及时就医。
预防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是预防该病的途径,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活力是根本的办法,但活动不宜过度剧烈,可以选择一些舒缓的方式,如散步、慢跑、打太极等。饮食方面,可以选择一些有增强血管弹性、软化血管作用的食物,如玉米、大蒜、洋葱、茄子、土豆、西红柿、黑木耳、香菇、南瓜、木瓜、葡萄干、苹果、海带、柚子、橘子、枣、山楂、瓜子、紫菜等。
6.肋间神经痛
主讯号:胸痛、阵发性加剧
其他讯号:疼痛沿肋间隙放射呈半环状,在胸骨旁或脊椎旁有固定痛点等
肋间神经痛是指肋间神经受到压迫、刺激而出现的炎性反应。疼痛表现为由后向前,沿相应的肋间隙放射呈半环的刺痛或灼痛,呈阵发性加剧,多见于一侧的第5~9肋间,范围局限于病变肋间神经分布区,有固定痛点,常位于脊椎旁、腋线及胸骨旁。咳嗽、打喷嚏或深呼吸时疼痛加重,X线检查无异常。该病可由胸膜炎、肺炎、胸椎退变、胸椎结核、胸椎损伤、胸椎硬脊膜炎、胸椎段脊髓肿瘤、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引起。发生该病后,可采取理疗、针灸、推拿等方法。
预防肋间神经痛,要在生活中多加注意,比如多多锻炼,防止感冒,避免搬抬重物以防损伤肋骨。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有舒筋活络、理气止痛作用的食物,如薤白、樱桃、草莓、生姜、橘皮、刀豆等。
7.带状疱疹
主讯号:簇状水疱,胸部、腰部或面部皮肤疼痛
其他讯号:乏力、低热、痒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又称为“蛇串疮”“腰缠火丹”“蜘蛛疮”等,最常见的为胸腹或腰部的带状疱疹,其次为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发病前常有低热、乏力、将要发疹的部位疼痛和烧灼感等。疱疹初起时皮肤呈不规则或椭圆形红斑,在此基础上出现绿豆大的小丘疹,并发展成水疱,呈簇状,逐渐增多融合成大疱,数日后干燥结痂,几周后脱落,遗留的色素也逐渐消退,一般不留瘢痕。多单侧发病,不超过体表正中线,常伴有皮肤疼痛。
该病的预防主要是注意休息,讲究卫生,保持局部的干燥。可以食用一些有清热解毒功效的食物或药物,如马齿苋、蒲公英、西瓜、芹菜、苋菜、苦瓜、绿豆等。
8.胸膜炎
主讯号:胸痛
其他讯号:呼吸浅快、疲劳、食欲减退等
胸膜炎又称“肋膜炎”,是病毒或细菌刺激胸膜所致的炎症,胸腔内无液体积聚者称为干性胸膜炎,有液体积聚者称为渗出性胸膜炎。干性胸膜炎表现为剧烈的针刺样胸痛,突然出现,可仅在患者深呼吸或咳嗽时出现或加剧,由于深呼吸可致疼痛,故常引起呼吸浅快。此外,还有发热、疲乏、食欲减退等症状。
调养方面,应注意休息,睡觉时将疼痛的一侧朝下,以减少该部位的活动;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锻炼,以增强体质。饮食要选择高维生素、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粗粮、谷类、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等。避免摄入油腻辛辣的食品。
五、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是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严重时出现张口呼吸、鼻翼扇动,甚至皮肤青紫等症状,出现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为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
1.哮喘
主讯号:呼吸困难、胸闷、咳嗽
其他讯号:喘息、气急、咳痰等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原因包括遗传、个体体抗力和环境等几个方面,亲缘关系越近和抵抗力越低的,患病率越高。环境中的某些因素能够诱发此病,如花粉、螨虫、宠物毛屑、细菌、病毒、寄生虫、虾蟹、霉菌、药物等。此外,气候变化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哮喘患者的临床表现是发作性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并伴有哮鸣音,或是发作性的胸闷、咳嗽、喘息和气急等,严重时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咳大量白色泡沫痰等,这些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数小时或几天后缓解,常在夜间和凌晨发作。发作时,患者胸部胀大,呈过度充气状态,可有心跳加快、唇甲青紫等表现。
增强体质和减少与危险因素的接触是预防哮喘的关键,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做运动以及尽量避免接触危险源,并注意保暖。饮食方面,多补充一些维生素类的食物,宜清淡饮食,不宜多吃辛辣发散之物以及吸烟饮酒等。
2.胸腔积液
主讯号:呼吸困难
其他讯号:胸闷、胸痛、咳嗽、气促、心悸等
胸膜腔是位于肺和胸壁之间的一个潜在性的腔隙,胸膜腔内含有微量的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到润滑作用,其产生与吸收经常处于运动状态,当各种原因引起胸腔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缓时,就会出现胸腔积液。胸腔积液是常见的内科问题,肺、胸膜和肺外其他组织或器官的疾病均可引起,这些疾病有心力衰竭、心包炎、肺结核、红斑狼疮、急性胰腺炎、低蛋白血症、肾炎、食管破裂等,还有一些因素如药物、放射治疗、手术等也可引起胸腔积液。胸腔积液的特点是呼吸困难、胸痛、咳嗽,伴有发热、胸闷、气促、心悸等,积液量大时,可见患侧胸廓饱满。
预防方面,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注意开窗透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饮食宜清淡,多吃萝卜、丝瓜、红豆、薏米、粳米等。
3.肺栓塞
主讯号:呼吸困难、胸痛
其他讯号:烦躁、心悸、皮肤青紫、水肿等
肺栓塞是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后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的临床症状的总称,这些栓子包括血栓、脂肪栓、空气等,其中以血栓占绝大多数,平常所说的肺栓塞即指肺血栓栓塞症。造成该病的危险因素有遗传、创伤、骨折、口服避孕药、恶性肿瘤等。常见的症状有呼吸困难、气促,活动后尤其明显;刀割样胸痛;晕厥;心悸、烦躁、恐惧或有濒死感;少量吐血、皮肤青紫、水肿等。
经常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疾病预防,但要避免负重和高危动作,避免服用避孕药。饮食方面,可以多吃海带、红糖、玫瑰花、黑木耳、葡萄干、粳米等。
4.肺动脉高压
主讯号:呼吸困难、胸痛
其他讯号:头晕、疲劳、乏力、声音嘶哑等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是一种不明原因的肺动脉高压,早期无症状,仅在剧烈活动时感到不适,随着肺动脉压力的升高,可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的症状。当情绪激动或剧烈活动时,也会出现胸痛。此外,头晕或晕厥、疲劳、无力、声音嘶哑等也常常伴随。
可以多吃玉米、大蒜、茄子、西红柿、黑木耳、葡萄干、海带、绿茶、橘子、山楂、瓜子、紫菜等。
5.肺癌
主讯号:咳嗽、血痰、气短、声音嘶哑等
其他讯号:发热、体重下降、消瘦、吞咽困难等
肺癌是原发性支气管癌的简称,是最常见的肺原发性恶性肿瘤,绝大多数肺癌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肺癌发病率居男性肿瘤的首位。肺癌的发生与吸烟、放射性物质如镭、空气污染、射线等有关。肺癌的表现有:咳嗽、血痰、气短、胸痛、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发热、消瘦、体重下降、头痛、恶心等。
补充β胡萝卜素,对于该病某些症状的缓解有帮助,如绿色蔬菜、绿茶、甘薯、芒果、胡萝卜、番茄、菠菜、木瓜、西兰花、芒果等。
6.喉头水肿
主讯号:咽喉疼痛、声音嘶哑、呼吸困难
其他讯号:气喘、发热、怕冷等
喉头水肿是因为喉部松弛处的黏膜下有组织液浸润而引起水肿。其特征为咽喉疼痛、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气喘,可伴发热、怕冷等。其病因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感染性喉头水肿可由急性喉炎、急性会厌炎、喉部脓肿、喉结核、喉梅毒及咽部或颈部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引起,非感染性喉头水肿可因心脏病、肝硬化、过敏或药物如青霉素、碘化钾、阿司匹林等引起,有些过敏体质者在食用虾、蟹等食物时也可发生该病。
为了预防和缓解喉头水肿的症状,应该少说话,以使声带得到充分的休息;尽量避免用嘴呼吸和吸入冷空气;药物因素也要尽量避免。避免辛辣、上火的饮食,如可乐、薯条、火锅等,应选择清淡多汁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避免食用太甜的食品,多喝粥,不要饮用凉水。
7.二尖瓣狭窄
主讯号:呼吸困难
其他讯号:咳嗽、咳痰、咯血、双颧绀红等
二尖瓣是沟通左心房与左心室的“门”,当血液从左心房流入左心室之后,二尖瓣关闭,心室内的血液不可倒流入心房,这是二尖瓣的工作情况,正常人的二尖瓣口面积为4~6cm2,当瓣口减小一半时就会出现狭窄的表现。一般当瓣口面积小于1.5cm2时才会有明显的症状出现。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其诱因常为剧烈运动、精神刺激、感染或性交等,最初患者只是在爬楼梯或运动时感到呼吸困难,随着狭窄加重,休息时也会有此现象出现,甚至有端坐呼吸、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当二尖瓣严重狭窄时,患者可突然咯大量鲜血。重度二尖瓣狭窄时有“二尖瓣面容”出现,即双颧绀红。二尖瓣狭窄最常见的病因是风湿热。
预防风湿热可以有效降低二尖瓣狭窄的发生率,避免剧烈活动,注意治疗急性感染和贫血等。注意低盐饮食,宜选择清淡的饮食,如萝卜、白菜、包菜、大米粥、黑木耳等。
8.主动脉瓣狭窄
主讯号: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
其他讯号:乏力、头晕、出汗等
风湿性炎症、先天畸形、老年人瓣膜结构老化等,是导致主动脉瓣狭窄的原因,劳力性呼吸困难、心绞痛和晕厥是典型的主动脉狭窄的三联征。活动后出现的呼吸困难,是晚期肺瘀血引起的常见首发症状,进而可发生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和急性肺水肿。一半以上的患者有胸骨后压榨感,常由运动引起,休息之后可以缓解;也有一部分患者在运动中、运动后或直立时发生晕厥。
预防该病,首先要祛除病因。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生活作息规律,不暴饮暴食,可参考二尖瓣狭窄。
9.缩窄性心包炎
主讯号:呼吸困难、疲乏无力
其他讯号:腹胀腹痛、食欲减退、肝肿大、腹水等
缩窄性心包炎是指心脏被致密厚实的纤维化或钙化心包包围,使心室舒张期充盈受限而产生一系列循环障碍的病症。常见症状为劳作后呼吸困难、疲乏无力、腹胀腹痛、食欲减退、颈静脉充盈胀大、肝肿大、腹水、下肢水肿、脉搏细弱无力等。该病多继发于急性心包炎,在急性心包炎发病后1年内形成,其病因以结核性为最常见。
在饮食保健方面,可以多选择有利水消肿作用的食物,如冬瓜、丝瓜、苦瓜、赤小豆、梨、葡萄、西瓜、石榴、黄瓜、薏米、番茄等。
10.心力衰竭
主讯号:呼吸困难
其他讯号:咳嗽、咳痰、咯血、头晕等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的结构或功能受损,不能提供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的血液供应。心衰反映了心脏泵血功能的障碍,几乎所有类型的心脏、大血管疾病均可引起心衰,常见的有心肌疾病、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等。除了这些疾病,呼吸道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律失常、食盐过多、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均能成为心衰发生的诱因。心衰可以分为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急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急性心脏病引起心排血量急骤降低,导致身体各组织器官得不到所需的血液而发生急性瘀血的综合征,临床上急性左心衰较为常见,其临床表现有突发严重的呼吸困难,呼吸频率每分钟常达30~40次,强迫坐位、咳嗽频繁、咳粉红色泡沫痰、面色灰白、皮肤青紫、大汗、烦躁易怒、神志模糊等;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后结果,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临床上以左心衰最常见,临床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在垫高枕头或端坐时可以减轻症状,呼吸深快,重者有哮鸣音,多于端坐休息后自行缓解。此外,还有咳嗽、咳痰、咯血、疲倦乏力、头晕、心慌心悸、尿少、水肿等症状,引起慢性心衰的疾病有冠心病、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等。
轻度的体育活动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如散步等,保持心情愉快,以减轻心脏的负担。控制钠盐的摄入,有助于减轻水肿,规律饮食,饮食宜清淡。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