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拂去心中的浮尘,还心灵一片安宁
人生的路上总会有一些荆棘,而心中的浮尘就是那荆棘,斩去荆棘,还心灵一份安宁。
鞋子里进了沙粒,就要及时清除,否则会磨伤自己的双脚,成为我们长途跋涉的阻碍。我们心中有时也会有沙粒存在,心中的沙粒浮尘是心灵健康的隐患,所以要及时清除掉。它就像鞋中的沙粒一样,移到心里就衍生出了忧虑的情绪。
因为心中有浮尘存在,所以我们会感到忧虑,只要将浮尘剔除出心灵,我们便能走得坦然一些,如若不然,只能让我们的心饱受一颗微小沙粒的摧残。
有一个为人们熟知的勇者登山的故事。这位勇者是人们眼中的英雄,他所向披靡,无所不能。
有一次,勇者决定挑战一个极限,去攀爬一座从来没有人登上过的高山。他的这个决定得到了人们的支持,同时也引起了人们的期待。终于,他整理好行装开始攀爬高山,一路上,他遇到了很多艰难险阻,但是他仍然坚持排除万难,勇攀高峰。随着离顶峰的距离越来越近,人们的欢呼声也越来越高,在世人看来,成功已经向勇者伸出手了。
然而结果却让人们意外,勇者没有将自己的手递给成功女神,他中途被迫放弃了。原因也让人们感到不可思议,他放弃了最后的成功仅仅只是因为鞋子中的一颗沙粒。因为他忽略了鞋子中的沙粒,所以导致脚长时间被沙粒摩擦而发炎,受伤的脚无法支持他到达终点,只能选择放弃。
一路上不管如何艰难,勇者都坚持了下来,而最终的成功却仅仅因为一颗微小的沙粒而和他擦肩而过。故事到这里貌似结束了,但事实上,还有着后续的部分。
几年之后,勇者准备再次挑战这座高峰,这一次,他异常小心,因为他过度地小心,使得他产生了忧虑,他担心各种客观因素会影响到自己的行程,让自己再次失败。因为上一次的教训,这次他异常小心沙粒,几乎每走一段路就要停下来脱下鞋子倒一倒,即使鞋中没有沙子,他穿起来仍然感觉脚下不舒服。
勇者一路上都在担心着沙子会再次跑进鞋子里,影响到自己的成绩。长时间忍受这种心理折磨的结果就是他不得不主动放弃。这次,勇者的失败没有任何客观原因,而是忧虑让他处在了崩溃的边缘,最终只能选择放弃。
现实生活中,我们心中的浮尘都是曾经的阴影,因为难以忘却曾经的失败,当再次面临相同的境遇时,心中遗留的沙粒就会出来作祟,让我们想到曾经的失败,从而畏惧前行。不要太在意心中的沙粒,让自己时刻处于忧虑之中,试着淡忘曾经的失败,自然就能够让心中的浮尘随风消逝。
有一个年轻人患上了强迫症,时常感觉到苦闷,却找不到解决方法。在吃完饭洗碗的时候,他总是觉得碗不够干净,怕碗边残留清洗剂,因为新闻上说残留的化学物质会危害身体健康,所以他总是重复好几遍,洗了又洗。
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他都会起床好几遍,检查门窗是否上了锁,因为他担心会有人入室抢劫,他想,如果没有锁门,那么他的生命和财产就会受到威胁。
每天出门,他都要检查好几遍是否带了家里的钥匙,因为如果忘记带钥匙就进不了家门,就要找开锁公司。到了公司,他又要检查好几遍工作,即使是做过的事情还要重复,因为担心会出一点儿问题。在他认识的人的眼中,他已经有点儿神经质了,他异常忧虑,晚上时常失眠,因为会想到工作,想到门窗……
他感到自己快要崩溃了,他异常痛苦,却不知道应该怎么治疗。最后他在朋友的介绍下找了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治疗。心理医生通过催眠疗法治好了他的强迫症。
原来,他的忧虑并非是空穴来风,在他5岁的时候,曾经因为没有听家长的话,不讲卫生乱吃东西而得了胃炎,那种疼痛让他记忆深刻。在他10岁的时候,因为出门没有带钥匙而在家门口坐到半夜,才等到家长回来。12岁那一年,他自己在家,忘记了锁门,于是遭遇了入室抢劫……因此,这些过往都成为沙粒留在了他的心里。通过医生的开导,他才渐渐放下了这些过往,开始了新的人生。
有的时候,我们以往的经历和挫折会成为情绪的一部分而沉淀下来,忧虑也就是这些情绪的衍生物。人难免会有粗心马虎的时候,这会给我们带来严重的后果,它除了让我们接受教训以外,还会让我们的心灵蒙受阴影。
那些曾经的阴影会实体化,成为心中的沙粒,随着时间的流逝,心中的沙粒会产生堆积,人们的忧虑也就会越来越重。 人之所以心头会有浮尘存在,是因为人们对发生过的不快存有印象,然而刻意去忘记,也只是会让自己的心灵遭受伤害,所以对于人们来说,心里的沙粒是一定要清除的。
2.平和如水,从容如月
心有不甘千千万,平静面前万物春,从容可以使人成长。
心静自然凉,人们难以控制天气,但是却可以控制心境。生活当中,像天气一样难以控制的事情有很多,这时我们就需要调节自己的心态,争取平和些,才能消除内心的烦忧。心平气则静,心态好一些,凡事看淡一些,才能做到真正的从容。
可以想象,炎炎夏日,蛙鸣蝉叫,总是让我们感到心烦气躁,但是到了夜凉如水的晚上,心头的烦躁好像就能缓和一些。我们的心也分为两面,一面是烈如火的太阳,一面是淡如水的月亮,只有如月般从容,才能消除心底的烦躁和忧虑。环境在于我们怎样去感受,如果能沉浸于自己的安然中,自然不会受环境影响,反之,如果太过注意周围的环境,也只能让自己产生忧虑和烦躁。
从前在一个庙里有很多小和尚,因为年龄小,所以很难保持安静,住持是慈祥的,对这些小和尚的管教并不严厉,他希望他们能够自己悟出道理,而不是通过自己强制传授。小和尚们每天在不坐禅的时候都在寺院中叽叽喳喳,打扫庭院的时候也会玩闹起来。
有一个入寺比较早的小和尚,年龄稍大,此时的他,已经习惯于坐禅的生活,他曾经厌恶喧嚣,才选得此地出家,也正是这样才能够让他远离喧嚣,过上平静如水的生活。但是这些小和尚打乱了他的内心,他在坐禅的时候总能听到那些小和尚的喧哗和笑闹。虽然他很想教训他们,但是住持曾经告诉他要慈悲为怀,宽容待人,与世无争。没有办法,为了觅得一方清静,他只能选择到寺庙外的树林中坐禅。
有一天,住持在小和尚坐禅的时候来到了树林中,问他为什么在这里坐禅,小和尚便把自己的烦恼一五一十地说了。
小和尚说:“因为这里难得清静,寺院中的小和尚实在是太过吵闹了,为了修禅,我只能找得一方清静。”
住持笑了笑,问他:“这里的蝉鸣没有吵到你吗?”
小和尚答:“不去注意就不会影响到我。”
住持微微一笑,反问他:“那么你觉得小和尚的吵闹和蝉鸣有什么区别呢?”听完住持的话,小和尚恍然大悟。从那之后,他再也不到树林中去坐禅了。
主持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即取决我们心境的并非是客观的环境,而是我们自身。在意周围的环境,就会被周围环境所影响,从容一些,就能忽视那些让我们烦躁忧虑的环境。我们要改变的不是环境,而是我们内心的波动,只有从本身出发,做到从容,才能收获心中向往的安然。
有一个女孩异常容易焦躁,这使得她的气质大打折扣。每当她焦躁的时候,就会难以抑制自己的情绪,变得非常冲动,从而致使她周围的空气都像改变了一样。每到夏天的时候,她的焦躁就会更盛以往,这样的季节让她非常反感。
午睡时,女孩会被蝉鸣吵得睡不着,晚上又会感觉燥热,有时越想安静下来规律的表针走动的声音就越是清晰,这些都成了影响她睡眠的因素。越是安静的环境,她越是容易听到各种声音,这让她难以入睡。一直受困于这样烦扰,她感觉自己有些神经衰弱了。
有一天,女孩的朋友约她一起出去玩,她想,反正回到家里也是睡不着,不如就去放松一下好了。他们选择到酒吧去消遣,那里异常喧哗,大家疯狂地跳着舞,音乐的声音大得震耳,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也许是因为这段时间实在是太缺少睡眠了,也或者是心情放轻松了,这个女孩渐渐沉入自己的小世界之中,不一会儿竟然在沙发上睡着了。
震耳的音乐没能成为影响她的因素,直到最后朋友叫她,她才从睡梦中醒过来。真是奇迹,这竟然是她睡得最舒服的一次。由此,这个女孩也领悟到了,环境并非是影响自己的因素,影响自己的是自己焦躁的内心。从那之后,女孩下班后就给自己减压,从容地面对生活,也是从那时开始,她每天都可以安然入睡了。
从容一些,往往能够帮助我们脱离困扰。佛之所以能够成为佛,远离世间的烦恼,并非是佛所处的环境没有烦恼,而是因为佛的内心已经脱离了情绪的控制,可以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没有了烦扰,生活自然能够恬淡而幸福。我们缺少的,就是佛的从容。
世上没有绝对的安静,越是安静的环境,声音反而越容易凸显出来。只要我们能够不在意,那么客观环境就不会再影响我们的心情。放宽自己的心,如月一般从容淡定,放下不必要的忧虑,自然能够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平静如水。
3.不拘小节,回归平静
我们有时因为太过追求完美,所以在细枝末节上花费了大量的精力,觉得辛苦,产生忧虑。只要我们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不再纠结那些无关紧要的小事,那么我们就能从忧虑中脱离出来。
大事还是小事,通常以我们的重视程度为标准来进行区分。有时我们难以客观判断,抓不住事情的主体,就只能在细节小事上打转,进而耽误了其他重要的事情。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难以做到面面俱到,在一件事情上花费了太多的精力,就难以再在其他事情上集中精力,可能事情就会和自己所期待的结果产生偏差。
从前有一个帝王,他潜心向佛,在他即位之后,就开始着手对境内所有的寺庙进行修葺。这个时候问题出现了,围绕着谁来修葺寺庙这个问题,大臣们展开了讨论。
最后留下了两个队伍,一边是普通的僧人,另一边是一支优秀的装修队。帝王感到选择比较困难,就向大家征询意见,最后讨论出了一个方法,就是让双方对两个寺庙进行修葺,以最后的结果定论。
两边都展开了工程,一边的装修队要了很多名贵的材料和金银,还要了很多种颜料。而另一边,僧人们的要求就简单多了,他们要了最简单的打扫工具。然后两边都开始了自己的工程。
过了不长的时间,僧人们的队伍就完工了,又过了一段时间,装修队也完工了,人们先观赏了装修队的工程,工人们做得非常精致、非常精细,雕梁画栋,一切都是崭新的,完全没有了旧日寺庙的样子,就连柱子也雕上了精美的图案,并且在柱子上还镀了金。除了精美以外,人们没有其他的评价。
然后人们又来到了僧人们“装修”的寺院,刚刚进去,人们就被里面肃穆的气氛感染、影响了。原来僧人没有做任何的装修,他们只是扫去了灰尘,恢复了寺庙的本来面目,虽然寺庙并非崭新的,但是人们却从中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感,心也随之静了下来。结果经众大臣评议后,僧人们在全国展开了寺庙的修葺工作。
虽然说细节决定一切,但并不代表我们只着眼于细节,这样就可能像装修队一样忽略了事物的本质。如果因为过于纠缠小事而耽误了大事,那么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也将没有任何意义。有时小事是异常琐碎的,总是和这些事情纠缠,势必会让我们感到烦躁和忧虑。摈弃那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才能将自己从忧虑当中解脱出来。
有一名年轻人,他每天都忙得焦头烂额,生活对于他来说,痛苦远远大于乐趣。他每天都会有很多烦恼,并且为这些事情忧虑不已。
在早上上班的时候,坐公交车的年轻人总会异常小心自己的鞋子不被踩到,没有座位的时候就站在座位边上时刻注意着哪个人哪一站会下车,当哪个人有下车意向的时候,他就开始忧虑,因为担心别人会抢走这个自己已经守了很久的座位。
到了公司工作的时候,年轻人也总是时刻注意经理的脸色,他总觉得领导的每一句话都有着领导的意思,即使经理随便开句玩笑,也会让他思考揣摩好久,他总是试图去了解经理的意思。约客户见面的时候,他又会一直看表,因为他怕客户不来,怕失去客户。每当客户迟到的时候,就会看到他在那里皱着眉头看表,一副坐立不安的样子。
结果呢?尽管年轻人小心谨慎,但是很多不快还是找上了他。在坐公交车的时候,因为过于注意自己的鞋子不被踩到,被小偷钻了空子偷走钱包;因为只顾着抢座位,不小心撞倒了要下车的老人;在公司因为过于关注经理的脸色,使得工作进展不顺利,最终离开了他的工作岗位;等客户的时候因为不停地看表让客户误会他等得不耐烦,觉得他不懂礼貌,合作也告吹了。
故事中的年轻人因为过于在意无关紧要的小事,反而弄巧成拙。为什么要因为那些无关紧要的小事而焦躁不已呢?忧虑对自己的伤害有很多,我们完全没必要为了一点点小事而纠结不休、忧虑不已。
生活是忙碌的,我们做不到马不停蹄地赶路,更没有精力去应对所有的问题,不要太过纠结一句话、一点琐碎,平和一点儿,给自己一点儿空间,让自己能够有时间去享受生活,有机会去感悟人生。
4.幸福与忧虑无关
思虑越多,越易伤神。简单的生活,往往能够创造幸福。
忧虑,是我们通往幸福路上的一只拦路虎,因为忧虑不仅伤神,对心灵也有着非常严重的危害。虽说有远虑是好事,但是过于忧虑就会忽略掉眼前的幸福。如果一直活在忧虑之中,就会成为一个消极悲观的人,只知道沉浸在痛苦之中,到最后甚至会失去脱离烦忧的意识,只能在忧虑中生活。
考虑将来、计划明天是对的,但要注意适度,如果思之过甚,就会伤身,过分担心未知的结果就会让我们对未来感到恐惧,从而失去了前进的勇气和动力,止步不前。
古时候,曾经有一个杞国人过得非常不好,因为他每天都要忧虑许多人和事。虽然国泰民安,生活幸福,但他还是很忧虑。
有一天,杞人抬头看天,突然就忧虑起来,想着如果有一天天塌下来要怎么办。他想,如果天塌下来了,那么天上的日月星辰也都会坠落下来。大地承受不了这些重量,也会开始塌陷……
杞人越想越恐惧,也越来越忧虑,每天都愁眉不展,吃饭时也担心,睡觉时也担心,过得心惊胆战。他的朋友见到他日益消瘦,非常担心,于是就来劝导他,对他说天空只是由气体堆积而成,这些气体充满了每个角落,日月星辰也停留在这些气体上面,人们每天都活在这些气体当中,天是不会塌下来的。但是他的状况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惶恐。
杞人又问:“日月星辰这些东西竟然悬浮在空中,那样不是掉下来的可能性更大吗?”
杞人的朋友劝导他说:“能够悬浮在空中,必定也是由空气组成的,能够看到它们,也不过是因为它们能够发光而已。这么轻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砸伤人的。”
杞人想了一会儿觉得有道理,但是马上又皱起了眉头,问道:“可是地塌陷了呢?”
杞人的朋友说:“我们奔跑生活的大地是由土构成的,这些土块堆积才成为了大地,并且填满了大地所有的空隙,没有空间,地又怎么可能会塌陷呢?”
听完朋友的劝导,杞人想了好一会儿,终于放下心来。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因为忧虑而吃不好、睡不着了,每天都过着幸福的生活。
杞人忧天是非常愚蠢的事情,因为担心不会发生的事情而沉浸在恐惧之中。我们有时会对未知感到恐惧,所以忧虑,然而忧虑并不能阻止明天的到来,也不能帮我们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会让我们的心灵遭受折磨。其实,在我们生活幸福的时候,就要享受幸福,不要一直忧虑幸福过后会是什么,否则只能浪费掉来之不易的幸福。
未来的一切变数并不是我们所能预料的,我们只要在当下能走得稳健踏实,就无须为未知担心太多。忧虑除了伤害我们之外不能给我们任何的帮助,所以不妨学会面对一切,学会平和,放下忧虑。思之愈甚,伤之愈深,唯有以平和之心面对,才能找到解决的方法,走出迷茫。
5.平凡的人生,简单就好
生活不是戏剧,没有那么多的跌宕起伏,简单些,最好。
生活是复杂的,然而我们却能选择简单的生活方式。过于在意生活中的繁杂,那么生活就变得繁杂,万事看得简单一些,自然就能找到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看淡生活,看淡烦忧,不要为自己的生活添加太多华而不实的点缀,那些只能成为生活的负累。
生活也好,感情也罢,看得简单,便是简单,如果时常担心忧虑,那么又怎能感受到幸福的所在呢?!不要为生活的琐事而忧虑,万事看开一点儿,也就自然简单一点儿,爱也好,生活也好,都会变得很简单。
人们总是弄不清楚什么才算幸福,于是总觉得自己离幸福还有距离,所以想尽办法去追求看不见的“幸福”,结果,往往丢掉了身边最简单的小幸福。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少一些忧虑,学会让内心满足,让自己的生活变得简单一些,就能把握住幸福。
从前有一个商人,他是别人眼中的成功人士,但他每天都不快乐,更是厌恶了城市的喧嚣。终于有一天,不堪重负的他放下了手中的生意,带着积蓄,为了寻找幸福的真谛而开始了四处游历的生活。
商人来到了一个非常落后的小村子里,那里的生活非常贫困,人们每天都要辛苦地劳作才能够勉强度日。孩子们没有上学的机会,几乎都要帮助家里干农活才可以维持生计。他在那里停留了一段时间,心中居然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幸福感,那里虽然落后,却与世无争,人也非常淳朴,没有钩心斗角、尔虞我诈,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商人每天白天都会到山坡上思考。虽然他想要追求这种幸福,也暂时放下了自己的一切,但是偶尔还是难免会想到自己的生意。
有一个放羊的小孩每天都在山坡上放羊,他穿得破破烂烂,但是每天都在山坡上,快乐地唱着牧歌。商人感到非常不解,便问小孩:“你有想过你的明天吗?你放羊是为了做什么呢?”
小孩高兴地说:“我将这些羊养大之后就能够卖钱,我一直在攒钱。”
商人又问:“攒钱做什么呢?”
小孩开心地答道:“等我长大就可以用攒下的钱娶老婆。”
“那娶老婆为的是什么呢?”
“生小孩。”
“生了小孩你希望他做什么呢?”
“放羊。”
商人觉得小孩子真的非常可怜,永远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心中也只有这些。于是他对小孩说:“如此这样的循环,那么你会一直过着苦日子。”
没想到小孩却一点儿难过的表情都没有,他说:“可是我过得非常快乐啊。”听了小孩的话,商人陷入了沉思,他觉得他已经找到了幸福的真谛。
生活是忙碌的,我们只知道一味地追逐生活的脚步,却忘记了自己一直想找的目标是什么。就像故事中的商人一样,生活中的忧虑已经让他无暇顾及其他,在放下了一切之后才找到了自己一开始所追求的东西。幸福不是一道题,无须进行精密的计算,看得简单一些,少一些忧虑,幸福就会到来。
有一个年轻人,从小学习就很优秀,进入职场也是混得风生水起,但是他过得并不幸福。他希望做一个完美的人,但是生活总是不能如他所愿,无论他怎么努力,公司仍然有人不喜欢他,虽然他尽可能做到完美,但是仍然不能和所有同事融洽地相处。
年轻人怕自己一个不小心会让工作出现漏洞,被这些人算计,于是他每天都胆战心惊、小心翼翼。虽然工作成绩非常突出,但是他又怕这样会遭到同事的嫉妒,精神上一直保持着紧绷的状态,终于有一天,他受不住了,长期这样的生活已经让他患上了很严重的神经衰弱症。医生建议他先放下手头的工作,出去放松一段时间,关于工作的一切都不要去想。
年轻人请了长假,收拾行李考虑着去哪里,他的妻子看到他大包小裹,连锅都放进行李中,就问他:“你带锅做什么呢?”
年轻人说:“不是所有地方都能有一个干净的用餐环境,我必须提前考虑好,以备不时之需。”他的妻子深知他的脾气,于是没有说什么,只是在他睡着以后偷偷将不必要的东西取了出来。
年轻人出发的时候发现行李少了很多,他非常焦躁,但是时间紧迫,来不及重新收拾,他只好带着简单的行李出发了。临走时,他只来得及带上那口锅。
开始的时候,年轻人总是不能静下心来享受自己的假期,每到一个地方,他总是担心家中的妻子,或是给同事打电话询问关于自己工作的事。他完全没能享受他的假期,被忧虑所困的他决定提前回去工作。
在一个渡口,年轻人发现了船夫在树下闭目养神,他对船夫说:“你不努力工作,到什么时候才能享受生活呢?”
船夫没有坐起来,只是睁开了眼,反问他:“那你觉得我现在在做什么呢?”年轻人顿悟了。他看到船夫用疑惑的眼神看着自己手中的锅,才想起,这一路,他从来都没有用到过这口锅。
生活从本质上来看很简单,却因为我们想得过多而变得复杂。就像这名年轻人一样,什么都想做到完美,于是使得自己越来越累,每天为了迎合别人而活,没有时间享受自己的幸福。生活需要奋斗,同时也需要享受,心态平和一点儿,要求放低一点儿,也就能离幸福更近一点儿。
生活中,我们不妨学学故事中的船夫,简单地生活,奋斗之时也别忘了停下脚步享受生活。在享受生活的时候就要全身心地放松,不要去忧虑那些看不到的未知。生活的旅途上务必做到轻装上阵,才能有足够的空间承载幸福。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