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记丛书:卓别林-名与利的收获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艾耐尔公司的“摇钱树”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查理与基斯顿制片厂的合同即将到期。孙纳特跟查理谈起新合同的问题,可是查理自忖自己的声誉已达高峰,因此提出周薪1000美元的要求。孙纳特觉得查理开价太高,在与纽约总公司商量之后,决定不再续约。

    有一天,环球影片公司的卡尔·莱姆勒打电话给查理,他愿提供影片的全部制作费。但不愿支付每周200美元的固定周薪。这项谈判就此无果而终。

    这时有位名叫杰斯·罗宾的年轻人,他是代表“艾耐尔公司”来与查理谈论签约事项的。他曾听说查理在签约之前要先取得10000美元红利,周薪则是1200美元。后来杰斯·罗宾回到公司和股东们经过商量后,决定答应查理的要求。于是查理就到了艾耐尔公司。

    艾耐尔是一家成立较早的影片制作公司,位于旧金山郊外。查理有了施展才华的地方,这成了他追求梦想的开始。

    查理在艾耐尔同时拍摄4部喜剧片,但是制片公司的设备欠佳,查理在那里总感到不满意。于是他向公司老板安德森提议,要去洛杉矶,因为在那里拍喜剧片,可以有更好的设备。安德森同意后,公司在洛杉矶中心博伊尔高地租借了1个小制片厂。

    查理·卓别林每拍摄一部新的喜剧片,它的市价就随着上涨一次,于是艾耐尔公司提出了一个新条件。凡是放映查理·卓别林喜剧片的戏院,如果上映一部长达两卷的片子,每天至少要支付50美元的租金。如此计算,公司在每一部影片上就可以预收50000美元以上的租金。查理·卓别林着实成了艾耐尔的“摇钱树”。

    有天晚上,查理接到洛杉矶的一家报刊的紧急电话,在电话里,他们把纽约发来的电报念给查理听,大意是请查理去“纽约马戏场”登台,每晚演出15分钟,两周之内共支付25000美元。

    这当然是个绝好的赚钱机会,而且也不会影响工作。于是查理立刻拨电话到旧金山,询问安德森能否让他休假两周去赚取这额外的25000美元。安德森却不予同意,他说,如果查理再拍一部两卷长的喜剧片,他愿意付给他25000美元,并且肯定地表示,明天就将到洛杉矶,当面把支票给他。第二天,安德森履行了诺言,给了查理一张25000美元的支票。

    说来事有凑巧,本来答应给查理25000美元的纽约那家公司,两星期后竟然破产了,想不到他竟如此走运。

    查理他们位于洛杉矶的摄影场,和雪尼距离很近,雪尼仍在基斯顿公司工作,兄弟两个经常见面。

    查理的声誉日增,洛杉矶的戏院窗口居然大排长龙,据说纽约的商店到处出售查理所扮演的角色的玩具或小塑像。齐格非歌舞团的喜剧女伶,戴上礼帽,黏上假胡子,穿着松松的裤子,装扮成他的模样,唱一首《那双查理·卓别林的脚》的歌,以取悦观众。各色各类的商品,都以卓别林的形像大做宣传,影迷的信件堆积如山。

    哥哥成了经纪人

    这时的雪尼仍旧在基斯顿公司,他和该公司订的合同比查理和艾耐尔订的合同大约早一个月满期。看到查理的事业蒸蒸日上,他计划着用自己的全部时间代弟弟查理管理事物,做他的经纪人。

    雪尼向安德森提议把查理的影片分开发行,不然钱都被电影院老板赚去,有欠公平。几经费尽唇舌的交涉,好不容易,艾耐尔才放弃原有的办法,使查理的每一部喜剧片增加了10万美元收入。查理是从侧面得到这个消息的,他的周薪仍然是1250美元,而拍摄影片所有的工作都由他包办。自编自导自演,实在辛苦,查理需要更多的时间从事制片。查理的合约是为期一年,但每两周或三周交出一部影片。芝加哥方面很快做出反应,答应每部影片给查理10000美元红利,这使得他情绪略为振作一些。

    美好的前景令查理眼花缭乱。金钱、成就,一切曾经梦寐以求的东西现在纷沓至来,而且超乎想象。

    在纽约,雪尼在结束了和基斯顿的合同之后,开始逐个考虑那些邀请查理的公司所提出的待遇。而查理则在结束《嘉尔曼》的拍摄工作后住到了圣莫妮卡滨海的一所房子里。在那里,查理结识了美国舞台上的著名演员纳特·古德温,并与其成为了莫逆之交。

    在一个秋寒料峭的黄昏,他们沿着荒凉的海滨人行道散步。纳特听说查理拍完了影片将去纽约,就向他提出了一些极其有益的忠告。他说:“你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将来的生活是美好的,只要你知道怎样待人接物……你到了纽约,可不要走近百老汇大街,不要和观众见面。有许多成名的演员都犯了这个错,那就是,他们喜欢出头露面,好听人家称赞——这样只会毁灭他们给观众造成的假象。”

    纳特真是过来人,也见多识广。他点出了查理的真实处境和心态,这对于查理无疑是有好处的。

    《嘉尔曼》剪接完毕,查理匆匆整理一下,直接从化妆室赶乘六点钟的火车前往纽约,行前曾给雪尼去了一封电报,告诉他可能抵达的时间。这列慢车要五天以后才能抵达目的地。当时,查理没有化妆,没有人认得出他。车抵得克萨斯州的阿马里洛时,他从车窗探头向外看,只见黑压压的人群,有的拿着旗子。车站上摆了一列长桌,桌上有许多点心。他猜想一定是欢送或欢迎某一重要人物吧。这时候,突然听到人群中有人大喊:“就是他,卓别林就在那儿。”市长挤向前来,邀请查理跟他们见见面。此时的查理尴尬得不知所措,他们说只要穿上浴衣出去跟他们见见面就行了。迫于无奈,只好被簇拥着走下车厢,由警察开道走向长桌前,当喧嚣略为平静时,市长才简短地代表当地的影迷们致了欢迎词。这感人的一幕,使查理眼眶湿润,久久不能自己……

    查理与艾耐尔公司的合同到期之后,公司老板对查理说:“从现在起,你给我拍12部影片,我付给你35万美元,你满意吗?”本来这样的合同查理是可以接受的,但查理已经不想在这里待下去了,于是面无表情地回绝了安德森。

    车抵纽约125街时,雪尼乘了一辆轿车来接查理。他既兴奋又紧张,压低声音告诉查理,自从查理离开洛杉矶后,报纸上每天都有报导。雪尼递给查理一份报纸,在显著的版面印着斗大的字——“他来啦!”雪尼又告诉查理,他已跟互助影片公司达成交易,年薪是67万美元,每周另付1万美元。在签订合约时可先得15万美元红利。查理很满意这个结果,于是就加盟到了互助影片公司。

    公司没有立即让查理开始拍摄影片,而是给了他一周的休假。不拍影片的日子让查理感到百无聊赖。于是查理就回到了洛杉矶,在亚历山德大酒店开了一套豪华的房间,准备休息一天之后,前往制片厂开始工作。

    在回到洛杉矶的第二天,查理准备退了房间去制片厂,这时酒店前台却给了查理一封由年轻漂亮的青年演员莫德·费莉所写的信。信上说她想在周三在好莱坞酒店请查理共进晚宴。查理看过信后非常高兴,因为他不但听人提起过费莉小姐,而且曾经在回伦敦的时候,在大街上到处都可以看到她的照片。

    查理开着自己新买的豪华轿车于周三的早上来到好莱坞酒店,此时费莉小姐早已在走廊上等着他。在宴会上,两人交谈了很多,尤其在电影的表演方面更是有着说不完的话题。

    这次交往之后,两人就成了好朋友。

    接下里查理就去了互助影片公司。这里的负责人考尔菲尔德先生接待了查理,并且带着他参观了制片厂,然后又把他介绍给了所有的工作人员。

    在洛杉矶的那些日子里,查理经常去看拳击、杂耍,偶尔去听听音乐。“运动俱乐部”是名流、巨贾的荟萃处,他在那儿认识了很多朋友。

    接下来查理开始履行合同了,“互助影片公司”的考尔菲尔德先生在好莱坞中心租下了一个摄影场,查理组织了一个很坚强的小班子。查理的第一部影片是《百货公司巡视员》,随后又有《消防人员》、《流浪汉》、《凌晨一点》、《伯爵》、《当铺》、《夏尔洛拍电影》、《夏尔洛溜冰》、《安乐街》、《治病》、《移民》、《冒险家》等共12部喜剧片,前后只花了16个月的时间,其中包括由于查理伤风感冒以及其他小事而停滞的时间在内。

    他们拍摄影片时从没有人受过伤,暴力场面都是经过小心翼翼地反复预演,例如在脸上掴一巴掌,只是骗人的。只有一次意外,当查理拔下街灯殴打流氓时,街灯的头掉了下来,从他鼻梁上擦过,结果医生给他缝了两针。

    给互助影片公司拍电影的那些日子,查理认为是他一生工作中最愉快的一段时间。那年他27岁,无忧无虑,有着无限美好的未来。这时的查理身价已达40万美元了,查理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财源滚滚

    就在合约快要期满时,哥哥雪尼又为查理接洽了一笔交易,替“第一国家影片公司”拍摄8部两卷长的喜剧片,酬劳是120万美元。

    钱虽然还没有到手,但查理为了证明自己已拥有这么多的财富,于是他聘请了一个秘书,雇了一个仆人,买了一辆汽车,还雇了一名司机。

    1916年下半年,查理的第52部影片《夏尔洛当救火员》放映后,他收到了一封观众来信。这位观众在信中坦率而诚恳地向查理提出:“我很担心您会成为观众的奴隶。”这句话立即引起了查理对自己影片内涵和风格的深刻反思。

    1917年1月,查理拍摄了第一部社会讽刺片《安乐街》,对恶霸的凶残和清教徒的伪善作了无情的谴责和辛辣的嘲讽。紧接着,他又拍摄了《移民》。可是《移民》上映后,立即遭到了美国当局的禁映。查理·卓别林从拍摄《移民》时起,改变了过去那种即兴的创作方式,开始严肃认真地编写剧本。为了拍好《移民》他一连工作了100个小时,4天4夜没有合眼,离开摄影棚时已经是晃晃悠悠的了。

    查理的作品在上层社会和学者名流中获得了好评,绘画大师毕加索就是其中一位,两人的友谊一直延续了一生。

    为了按照自己的创意和风格行事,查理·卓别林与很多公司多次闹得不可开交。第一国家电影公司答应给查理的120万美元包括了8部影片的制作费用。他觉得自己应该自费建造一个制片厂,拍摄完8部影片之后,那厂子就可以完全归自己所有。于是查理一边为第一国家电影公司创作8部喜剧片,一边开始策划创办自己的制片厂。

    自己的制片厂

    不久之后他选中了位于落日大道和拉布利亚街角的一块地皮,建立了一座相当完整的摄影场,包括冲洗部、剪接室,以及办公厅等。这时,他成了好莱坞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独立制片的艺术家。

    身兼编剧、演员、导演的工作相当累人,往往透支体力,每当一部影片拍完,已经筋疲力竭,需要躺下来休息一整天。查理就这样奋不顾身地拍摄了许多喜剧片。查理在自己的制片场地拍摄的第一部作品是《狗的生活》,把狗的生活和流浪汉相提并论,极具讽刺的意味。

    在基斯顿影片公司时期的作品,流浪汉比较自由,不受剧情的限制,以后的片子里,流浪汉的性格就逐渐变得复杂起来,开始掺入了感情。

    1914年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般人都认为这场战争最多几个月就会结束,不料却延续了4年之久。起初,美国本想置身事外,可是到1917年4月,美国也正式参战了。查理曾到处奔走、演说,参加自由公债募捐运动。

    1918年,查理·卓别林被邀参加在华盛顿展开的第三次募捐运动。在首都华盛顿,作为演讲代表的查理来到了讲台下,与身边的一位海军代表交谈起来。查理说自己从未登台做过演讲,所以十分紧张。那个海军代表微笑着说:“您就像演电影那样就行,只要别讲笑话。”

    当查理·卓别林上台后,他极富表情的发表着演说,但是由于过分激动,一不小心就从台上滑落了下来,栽倒在那位海军代表的头上。那位海军代表就是后来的罗斯福总统,当时任海军副部长。

    卓别林参加完募捐活动回到洛杉矶后,就开始思考拍片的题材。查理突然想到,何不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题材拍摄一部有关战争的喜剧片?查理把想法告诉了朋友们,可是朋友们一致反对,而且还劝告他这时候拿战争开玩笑是很危险的。但是查理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把这部名为《夏尔洛从军记》拍完了。这部影片是战争期间士兵们最爱看的电影之一,可是它的制作费和所花的时间比《狗的生涯》更多、更长。查理要求第一国家电影公司给予补偿,却被对方断然拒绝。

    由于一系列的原因,使得查理对公司董事会所表现出的态度很是恼火,回去就和哥哥雪尼说了这件事。雪尼建议查理应该将好莱坞所有知名的演员联合起来,开办一个自己的公司,自己出售影片。在获悉第一国家电影公司正准备联合所有的影片公司,组成一个资本达4000万美元的总公司,并以此来控制电影界的知名演员后,查理立即与自己的好友——道格拉斯·范朋克等人商议,决定成立一家影片公司。就这样,在查理·卓别林的提议下,由众多知名演员加盟的影片公司——联美影片公司成立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