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里的情趣爱好-“出人·出书·走正路”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陈云幽默地称自己“是搞穿衣吃饭的”,对评弹只是个“老听客”,而艺术的专门问题要依靠有经验的艺术家和文艺理论家去解决,他只能讲点参考意见。

    陈云酷爱曲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或因病休养期间,常以听曲艺段子作为娱乐和休息的方式。他很喜欢京韵大鼓,并熟知其流派。对他家乡流行的评弹,更是情有独钟。少年时期,他常去听“戤壁书”(即无钱买票,靠在书场门口的墙上听书)。1958年以后,在断断续续的病休期间,他遍听了评弹界主要艺人和主要书目的演唱或录音,并广泛接触了评弹艺人、创作人员和负责干部,对评弹发表了许多中肯的意见。

    陈云幽默地称自己“是搞穿衣吃饭的”,对评弹只是个“老听客”,而艺术的专门问题要依靠有经验的艺术家和文艺理论家去解决,他只能讲点参考意见。他说:听众出了两角钱到书场,不是来上政治课的。因此说书要严肃与活泼相结合,要有适当的噱头,以调剂气氛,吸引听众,如果像教员讲课一样,就只能叫训练班而不叫书场了。

    1981年4月,陈云在接见曲艺界人士时提出了“出人、出书、走正路”的希望,后来又多次重申,还写成条幅赠给曲艺界的知名人士。这7个字,准确、鲜明地概括了他对曲艺乃至对文艺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为了培养青年曲艺人才,陈云倡导开办了苏州评弹学校和中国北方曲艺学校。他把自己文选的稿费捐给曲艺学校,还把在战争年代一直带在身边的《辞海》等书籍赠给上海人民评弹团,勉励他们做好培养曲艺人才的工作。

    (刘书楷)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