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传-丧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个初冬的深夜,多宝已经睡了,突然被奶奶的哭声惊醒。醒来后,看见奶奶家点着洋油灯,奶奶坐在竹椅上泣不成声,痛哭着说:“老天啊,我的大拇指没了啊!”几位邻居大妈也在奶奶家,劝慰着奶奶。姑妈坐在奶奶边上轻轻抽泣。

    多宝知道爸爸死了,他知道以后就没有亲爸爸了,他知道以后就要吃苦了。听到奶奶悲哀的哭声,他更感到悲哀。他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在被窝里默默流泪。

    他爷爷突然飞快地从门外进来,走到他面前,气呼呼地把被子一把揭开,大骂说:“这硬命头还在困,还不给我爬起来!你老爸死了,你有苦吃了!”说着,他爷爷在自己脸上抹了一把眼泪。

    大桥娘跟多宝爷爷说:“某人公,小人不识五食,难骂其啊。”

    这时候,多宝也哭出声来,既是因为心痛爸爸的死亡,害怕未来的各种苦难,也是害怕爷爷要打他。他马上穿好衣服起来,跟奶奶到了长排屋他自己的家。

    村里几个和多宝家特别要好的人都来了,聪明人夫妇在给他爸爸洗身体,换衣服,大桥也在。聪明人说:“一刻钟前我看过,眼仙人(瞳仁)没有了,口气也没有了。”听他的口气,死亡像是一个技术活,也是有标准的。然后多宝看几位大人一起把爸爸的尸体抬到堂前,放在几块临时铺好的木板上,在爸爸的右手附近放着一支点亮了的蜡烛。

    多宝问邻居老阿婆:“阿婆,为什么我爸爸手里要夹着蜡烛?”

    阿婆摸摸多宝的头说:“囝啊,你爸的魂灵现在去阴间,点着蜡烛路上要亮呀,囝啊,介么小就没了爸,却咋样长大哦?”她的声音听起来似乎比他奶奶还悲伤,一边说,一边抹了一把眼泪。

    多宝看着他爸爸,脸色和生前一模一样,只是闭着眼睛,没有了呼吸。这是他第一次这么近看着一个死人,有点好奇,也有点害怕。

    他抬头看看院子里巨大的梨树,想起电影里的梁山伯死了,他家院子里的树都落光了叶子。但为什么他家的梨树、樱桃树、葡萄藤、楝子树和梧桐树没丝毫动静,好像都睡着了一样。他开始担心自己以后怎么长大。四周都是黑暗,整个无边的黑暗就像一只咬吞吃人的鬼。

    村子里不时有人走动,都是帮多宝家办理后事的,去请道士先生选坟地啦,连夜去亲戚家报信啦。因为夜已经很深,大家说话都小心翼翼的。那天晚上的狗也叫得特别杂乱,听起来有点陌生,有点凄凉。

    到外村看出丧日子的人回来了,说明天中午出丧。他又担心明天老师是否同意他请假,就问姑妈。姑妈答应他,明天她会和陈老师说一下的,让他放心。后来他就在楼下的另一张床上睡着了。

    第二天醒来,多宝先到堂前看爸爸,还是那个安静的样子。他又走到河边,看见他爸爸睡过的花眠床被扔在石埠头下面的溪坑里,大桥在用一捏稻秆在擦洗,癞头阿钟等几个人站在河边看。

    家里来了很多人,有做白帽碗的,有念佛经的,有挑水、洗菜、烧饭的。大家都戴着白布做的帽碗,只有多宝戴着稻草绳做的三梁冠,比较难看。

    大人们都在忙忙碌碌,多宝头有点晕,默默看着人们。他听到教室里传来同学们读课文的声音,他想到教室里自己的位置今天空着,老师和同学们都肯定知道他爸爸死了的事情,等会儿,他们都能看到他爸爸的出丧——以前村里有出丧的铜锣敲响,他和同学们都要扑在窗户上观看的。

    拐腿的老大围着围裙在做棺材。他是一个爱开玩笑的人,尤其在干手艺活的时候,但这一天却显得沉默。他的动作仍旧很流畅,听到铁锤敲打木头的声音让多宝更感觉到爸爸的死亡的真实性,他就又开始悲伤,至少必须装出很伤心的样子,否则他怕别人说他不懂事。

    接近中午的时候,开始出丧。先是将尸体放在棺材里,盖好被子,然后让亲人们见最后一面。钉钉子的时候,多宝妈妈发出了凄厉的嚎叫:“啊哪兄弟唉……”其他话他都听不清楚,奇怪的是,妈妈为什么不叫爸爸名字或者老公,而是叫兄弟呢?他大姐和二姐也在大声哭喊,他奶奶、姑妈也在大声哭喊,哭喊声混成一片。他妈妈的哭声最响,像要和谁拼命似的,他从没有感到妈妈有这么大的爆发力。妈妈的哭声进一步证明了这是个万分悲痛的日子,他如果不哭,村里人都会骂他不懂事的。他好像很悲痛,好像又不悲痛,就像在梦游,又觉得有点好玩。他好像什么都知道,又好像一点都不知道。

    然后,大人叫他跪在祭桌前面的地上。所有祭祀用的水果、糕点、猪肉、茶米都放在一个个小盘子里,道士先生念过一样东西的名字,边上的人从桌子上递给他一样,他端着盘子,鞠躬一下,再传给别人,再放回桌子。他爷爷在边上教他如何做。周围有很多大人在看着他,就好像看着一个正在做戏的人,他当时关心的是,保证盘子在自己手里不要出错。

    祭祀后,他和五岁的堂弟扛幡,走在送殡队伍的最前面。六岁的妹妹抢着要扛幡,但出丧的日子是和她的生肖冲忌的,她不但不能扛幡,连送丧都要站在百步之外。妹妹因此躺到地上哭,不肯起来,一位舅舅把她抱起来去小店给她买糖。

    走到村外时,他堂弟哭了。他就安慰他:“小宝啊,没关系的,有我在,不要怕。”堂弟果然不害怕了,但还是抽咽着。

    到了坟山。坟山他是很熟悉的,每年清明跟着爷爷、叔叔、姑妈一起来上坟。记得清明时节,山上都是映山红,有时候还能找到兰花,清明上坟是很快乐的。以后上坟就多了一座新坟了。

    他爸爸的坟做在太公的坟附近,却有两个坟洞,估计另一个是给他妈妈预留的。等棺材推进去的时候,他妈妈突然冲上前,一边往坟洞里冲,一边发出惊天的叫喊:“兄弟啊,带我去啊!”他妈妈被他姑妈、婶婶等人拉住。来的路上,他妈妈都是被他姑妈和婶婶撑扶住的,如果没有人撑扶,她好像根本站不牢了。大家都捧一捧黄泥放到棺材上面,大人们也让多宝捧一捧黄泥放在棺材上面,算是给他爸爸盖脚骨。

    然后他随着大家回来吃饭,这餐饭有很多平时没有的菜,比如豆腐、茭笋、芹菜、海带,当然还有猪头肉。村里有风俗,丧事上一定要有猪头肉,所以,吃丧葬饭也称“吃猪头肉”。

    接下来,每过七天,都要做一个“七”。每次做七,多宝妈妈都要烧点好吃的东西做法事用。外村来的道士穿着灰色对襟布衣,从一只出差人员用的手提袋里取出法器和文房四宝,手提袋已经有点破旧,法器是一个倒置竖立着的小铜钟、一根半根筷子那么长的小木槌和一块惊堂木。餐桌早已搬到堂前屋檐下。道士向妈妈要来一碗水,打开墨砚,滴上几滴水,磨墨。毛笔拔掉塑料笔套,在一张黄色的纸上慢慢写祭文。妈妈在院子里放两条凳子,倒扣一个大米揹算是小桌,放置请鬼神的菜蔬,点上香烛。写好祭文,道士继续坐在餐桌前,惊堂木一敲,开始唱祭文。他的声音很圆润,唱得很有节奏感,并且很庄严,好像有点悲伤,又有着一种非人类的神秘感和强大威力。唱的内容竟然就是某年某月某日,有男某某女某某祭祀某某等,另加上一些多宝看不懂的文言文,大多四字一句。似乎经过漫长的唱念后,法师将唱完了的祭文和一堆正在燃烧的念过佛经的麦秆棍里烧掉。然后他左手拿着一只白色的碗,右手三只手指沾水弹洒到堂前四周,也弹洒到在场每个人的脸上,算是“洒净”。

    每次法事都少不了一大块豆腐,一双红蜡烛点起来,就插在豆腐上。法事结束后,豆腐也是不能自己留着,要叫村里困难的人家拿去吃或者喂猪。

    每次做七都是黄昏后,多宝和两个姐姐、一个妹妹跟着妈妈,每人手里各捏着一支香,到溪坑边的水井头,朝着坟山的方向叫他爸爸的鬼魂来吃七。已经是初冬,天黑黑的,脸上的泪滴冷冰冰的。一路上,风吹过耳边听起来阴森森的,多宝不知道爸爸的灵魂到底在哪里。回来后,他妈妈用两块正负相对的竹简抛到地上,看竹简的仰扑来判断他爸爸的鬼魂是否已经来了,若来了,祭祀可以开始,若没来,则又要去水井头请一次,直到竹简显示鬼魂已经来了为止。

    每次做七结束,放了鞭炮,他妈妈都要在梨树脚下大哭几声,照样是很凄厉的。在妈妈的带领下,多宝和姐姐、妹妹也跟着哭几声。如果哭泣和眼泪能够成为阴间的钞票,那么他妈妈的哭喊是大面值的钞票,两位姐姐的是小面值的钞票,而他和小妹的只能算是硬币了。梨树脚下的蜡烛在风中摇曳,树和人都把模糊的黑影投在院子里或房子的墙壁上,影子总在不断晃动,让多宝感到非常害怕。

    多宝听人们说,他爸爸死后,村里很多人都听到后门山上传来鬼的哭声。他没听到过,村里的大人说,十六岁以上的男人才能听到鬼叫,但苦鸟那“苦啊苦啊”的叫声,已让他感到非常凄凉和害怕,让他感到自己一家的可怜。一到晚上,他就觉得家里阴森森的,不敢一个人上楼,不敢一个人处在黑暗里。他是住在奶奶家的,每天一吃了晚饭,就马上跑到奶奶家。如果天已经黑了,一定要他妈妈或姐姐送他一段。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