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上说,假如宝玉有了裂纹,可用锦缎包裹,放在心口,肌肤相亲,昼夜不离身。如此三年,那美玉得了爱心的滋养,就会渐渐弥合。若以此法滋养心灵,将其放进胸膛,以心血灌溉、以精神哺育、以意志坚持、以柔情陶冶,它定会郁郁葱葱!
爱情的魔力
爱情能够激发人无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能够使人成为天才。
在美国政坛上,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夫人埃莉诺对于丈夫走向成功所提供的帮助,尤其引人注目,值得称道。1905年她与罗斯福结婚,在1921年丈夫发病致残之后,她对政治活动日渐积极,凡是罗斯福耳目未能顾及到的地方,都有赖于这位贤惠能干的夫人照顾。
罗斯福竞选总统成功后,将注意力主要集中于大政方针上,对许多细节则无法顾及。埃莉诺却关怀每一个国民,如当她乘飞机旅行的时候,经常会和别的乘客谈话,嘘寒问暖,平易近人。
罗斯福没有时间顾及各种团体和组织,埃莉诺则对团体事业十分热心。她为此所作的种种努力,也大大增加了罗斯福总统的威望,并给他添加了更加开明和进步的色彩。
对当时的美国人来说,埃莉诺的名字就代表了经济复苏、保障劳工权利、解放黑人、提高妇女地位、宗教自由、教育青年、照顾贫困老弱等各项光荣的事业。《纽约时报》曾写道:“她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力量,他们夫妇合作无间,形成一个政治单位,这是美国历史上空前的事情,许多老派人士也许会批评这种作风,但许多人会欢迎罗斯福夫人的出现。”
有一句话说:“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成功的女人。”这句话反过来说,也照样成立。在人类历史上,成功的“夫妻搭档”可谓俯拾皆是。大多数成功人士的背后都有一个贤内助。爱情不仅使人获得温暖,更能让你获得激发潜能的力量。凭借这一点走向成功的政坛领袖、商界巨子、科学精英,数不胜数。
最爱就是最好
最爱就是最好,懂得这个道理,才能平静而坦然地接受所爱的人。
克莱姆与女友戴安娜交往了一段时间,他感觉自己已找到了一株能温馨生命的芳草,于是便郑重地向亲朋好友宣告自己要结婚了。
不料,这时许多人站了出来,严肃而庄重地对他说:婚姻可是关系一辈子的事,你怎么可以刚交第一个就仓促地下结论呢?应该进行多项选择,挑选最好的。你呀……那最后一声无限惋惜又无可奈何的长叹,似乎确认他这个执迷不悟的“情痴”日后定将后悔。
但是,克莱姆没有听信这些,他从一位朋友身上得到了一些启示。克莱姆的一位朋友,谈了很多女朋友,至今仍在苦苦寻觅,说一定要找一个最好的。但是,5年过去了,他至今仍是孑然一人。
克莱姆认为,世界上不可能有最好的东西。因为人类的智慧是向前发展的,长江后浪推前浪,那浪会有止境吗?更何况感情,主观上的东西岂能用客观的尺码来丈量?因此,克莱姆决定,在婚恋问题上,自己不求最好!他认为,不求最好,才能真心实意深爱一个人,如果成天向自己的恋人表白自己爱得如何深,而脑子里却时刻幻想着某一天在某个地点与一个更美妙的女子邂逅,这种爱能称其为爱吗?不过是一粒干瘪的种子,永远不会得到爱的土壤的滋润。
不求最好,才能平静而坦然地接受所爱的人。这种爱,平淡但深沉,平静而从容。虽承认不是最好,可仍然去爱,这本身不就体现出爱的质朴与纯洁吗?不求最好,最爱就是最好,这也是一种淡泊宁静的心志,宁静方能致远,这种心志中包含的爱才会伴你走过一生的风风雨雨。
爱的精髓
宽容和尊重是爱的精髓,夫妻之间只有常常用宽容和尊重滋养两人的感情,才能创造一个和睦的家庭。
在一个偏僻的乡村里生活着一对贫困的老夫妇,有一天,他们想把家中唯一值点钱的一匹马拉到市场上去卖,换点更有用的东西。
老头子牵着马去市场上后,他先用马换了一头母牛,又用母牛换了一头羊,再用羊换来一只肥鹅,又由鹅换了母鸡,最后用母鸡换了一大袋快变烂的苹果。在每一次交换中,他都想给老伴一个惊喜。
当他回家路过一家小酒店时,遇上两个英国人。在闲聊中他谈到自己赶集的经过,两个英国人听完后哈哈大笑,说他回去保准会挨老婆子一顿揍,老头子则说绝对不会。英国人就用一袋金币打赌,如果他回家没有受老伴任何责罚,金币就算输给他了。
三个人一起回到老头家中。老太婆见老头回来了,很是高兴,又是给他拧毛巾擦脸又是端水解渴,听老头子讲赶集的经过。
老头子毫不隐瞒,一五一十地讲了。老太婆每听到老头用一种东西换了另一种东西时,她都十分激动地予以肯定。“哦,我们有牛奶了”“羊奶也同样好喝”“哦,鹅毛多漂亮!”“哦,我们有鸡蛋吃了……”
最后,听说老头换了一袋快烂的苹果时,她仍然高兴地说:“我们今晚可以吃到苹果馅饼了。”
英国人见此情景,无奈地输掉了一袋金币。
爱是一门艺术,宽容和尊重是爱的精髓。婚姻中,不排除夫妻间各有各的天空,但也应该给对方以宽容和尊重。不过,双方都需要掌握好个中分寸,不可过分注重事业而冷漠了夫妻感情。夫妻之间和睦相处最重要的基础是宽容、尊重、信任和真诚。即使对方做错了什么,只要心是真诚的,就应该重过程重动机而轻结果,这样才能有家庭的温馨和睦。
爱以情动人
爱是一盏灯,不管它是否能照亮你的未来,但它一定能照亮你回家的路。因为这灯光是一个女人从心底深处用一生的爱点燃的。
一对新人结婚时家徒四壁,除了一处栖身之所外,连床都是借来的。然而女人却倾尽所有买了一盏漂亮的灯挂在屋子正中。男人问她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去买一盏豪华的灯,她笑笑说:“明亮的灯可以照出明亮的前程。”他不以为然,笑她轻信一些无稽之谈。
渐渐地,日子好过了。两人搬到了新居,她却不舍得扔掉那盏老式的旧灯,小心地用纸包好,收藏起来。不久,男人辞职下海,有了钱,甚至迷恋上别的女人。
这一天是男人的生日,妻子告诉他无论如何也要回家过生日。他答应着,却想起漂亮情人的要求。犹豫之后,他决定去情人处过生日后再回家过一次。情人的生日礼物是一条精致的领带。他随手放到一边,这东西他已拥有太多。
半夜时分他才想起妻子的叮嘱,于是匆匆赶回家中。远远看见寂静黑暗的楼房里有一处灯火明亮如昼。正是自己的家,一种遥远而亲切的感觉在心中升起。以前那些苦难的日子,妻子就是这样夜夜亮着灯等他归来的。
推开门,妻子坐在丰盛的餐桌旁,没有丝毫倦意。见他归来,她不喜不怒,只说:“菜凉了,我再去热一下。”当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妻子拿出一个纸盒送给他,是生日礼物。男人打开,是一盏精致的灯。
女人流着泪说:“那时候家里穷,我买一盏好灯是为了照亮你回家的路;现在我送你一盏灯是想告诉你,我希望你仍然是我心目中的明灯,可以一直明亮到我生命的结束。”男人终于回心转意。
一个女人送一盏灯给自己的男人,应该包含着多少寄托与企盼!而他,却愧对这一盏灯的亮度。爱是一盏灯,不管它是否能照亮他的前程,但它一定能照亮一个男人回家的路。因为这灯光是一个女人从心底深处用一生的爱点燃的。
用爱心平等地对待爱人
沉浸在爱情中的人,应该互相信赖和平等地生活。爱让每个人保持平等,真正的平等才会使双方的爱更加美好。
阿尔伯特亲王和妻子维多利亚女王感情和谐,但是也有不愉快的时候,原因就在于妻子是女王。
有一天晚上,皇宫举行盛大宴会,女王忙于接见贵族王公,却把她的丈夫冷落在一边。阿尔伯特很是生气,就悄悄回到卧室去了。
不久,有人敲门,阿尔伯特很冷静地问:“谁?”
敲门的人昂然答道:“我是女王。”
门没有开,房间里没有一点动静。女王离开了,但她走了一半,又回过头,再去敲门。阿尔伯特又问:“谁?”
女王和气地说:“维多利亚。”
可是门依然紧闭。维多利亚气极了,想不到以英国女王之尊,竟然还敲不开一扇门。她带着愤愤的心情走开了,可走了一半,想想还是要回去,于是又重新敲门。阿尔伯特仍然冷静地问:“谁?”
女王委婉温和地说:“你的妻子。”
这一次,门开了。
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你在朋友还是在家人中间,记得要用爱心平等地对待别人,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爱与尊敬。在爱情领域,两个人在人格上是没有什么差别的。爱让每个人保持平等,真正的平等才会使双方的爱更加美好。
婚姻的几何级数
容忍,是经营婚姻的最好创意。
家政学校的最后一门课是《婚姻的经营和创意》,主讲老师是学校特意聘请的一位对婚姻问题颇有研究的教授。他走进教室,把随手携带的一沓图表挂在黑板上,第一张图很简单,上面用毛笔写着3行字:
婚姻的成功取决于两点——
找个好人。
自己做一个好人。
“就这么简单,至于其他的秘诀偏方,也至少是些老生常谈。”教授说。
台下有许多学生是已婚人士,教授的话刚落音,他们就议论开了,似乎对教授的说法有异议。过了一会儿,有位30多岁的女子站了起来,问教授:“如果没有做到这两条呢?”
教授翻开第二张挂图,微笑着说:“那就变成4条了。”
第一条,容忍、帮助,帮助不好仍然容忍。
第二条,使容忍变成一种习惯。
第三条,在习惯中养成傻瓜的品性。
第四条,做傻瓜,并永远做下去。
教授刚把这4条念完,台下就一片喧哗,有的说这是什么呀,有的说这根本做不到。等大家安静下来,教授说:“如果这4条做不到,你又想有一个稳固的婚姻,那你就得做到以下16条。”
接着教授翻开第三张挂图:
1.不同时发脾气。
2.除非有紧急事件,否则不要大声吼叫。
3.争执时,让对方赢。
4.当天的争执当天化解。
5.争吵后回娘家或外出的时间不要超过8小时。
6.批评时的话要出于爱。
7.随时准备认错道歉。
8.谣言传来时,把它当成玩笑。
9.每月给他或她一晚自由的时间。
10.不要带着气上床睡觉。
11.他或她回家时,你一定要在家。
12.对方不让你打扰时,坚持不去打扰。
13.电话铃响的时候,让对方去接。
14.口袋里有多少钱要随时报账。
15.坚持消灭没有钱的日子。
16.给你父母的钱一定要比给对方父母的钱少。
教授念完,有些人笑了,有些人则叹起气来。教授听了一会儿说:“如果大家对这16条感到失望的话,那你只有做好下面的256条了。总之,两个人相处的理论是一个几何级数理论,它总是在前面那个数字的基础上进行二次方。”
再看第四张图时,大家都愣住了。这一页已不再是用毛笔书写,而是用钢笔,256条,密密麻麻。教授说:“婚姻到这一地步就已经很危险了。”这时台下响起了更强烈的喧哗声。
不过在教授宣布下课的时候,许多人都坐在那儿没有动,似乎还在思考教授讲的“婚姻的几何级数理论”。
婚姻与爱情不同,除了感情之外,还有更多的东西需要学习,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容忍。如果双方都不会容忍,那么任何小事都会引起“战争”。
给爱一定的自由
如果真爱,就给对方一片自由的天空吧,就像风筝放飞在蓝天里,只是别忘了在对方心里系上爱和家庭这根线。
一个即将出嫁的女孩问母亲:“妈妈,婚后我该怎样把握爱情呢?”
母亲听了女儿的问话,温情地笑了笑,然后从地上掬起一捧沙。女孩发现那捧沙子在母亲的手里,圆圆满满的,没有一点流失,没有一点撒落。
接着母亲用力将双手握紧,沙子立刻从母亲的指缝间泻落下来。待母亲再把手张开时,原来那捧沙子已所剩无几,其团团圆圆的形状也早已被压得扁扁的,毫无美感可言。
女孩明白了:爱情和婚姻就像手中的沙子,无须刻意地去把握它,你越是想紧紧抓牢,它就越会被挤压得干瘪,最终离你远去。
人人都有控制欲,只是强弱有别。但控制欲太强的女人,也许应该明白这一点:你越想知道,人家越不想让你知道;你越想操控,他越想逃遁。如果你控制得太紧,希望他事事按照你的要求去做,他会想:“我结婚前的日子很平静安宁,一进门从来没有人吩咐我做这做那,不能碰这碰那,为什么我要为了婚姻而抛弃自由?”
也许伴侣会在你的“高压控制”下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或行为方式,但过度的控制会使伴侣感到窒息,逼迫他离开家庭。如果真爱,就给对方一点空间和自由,这样风筝才不会断了线。
挽回滑向冰点的感情
出现裂痕的婚姻就像弹簧,如果让它承受太多的压力,就容易折断。适当的时候给自己减点压,必要的时候弯曲一下,通过夫妇双方的共同努力,就能够战胜危机。
一对夫妇为了挽回他们处于危机的婚姻,相约做一次旅行。
他们来到一个山谷,山谷并无特别之处,只有一处引起了他们的注意:西坡上长满了松柏等树,而东坡只有雪松。
因为当时正下着大雪,他们就支起了帐篷。结果发现,东坡上的雪总比西坡上的雪来得大,来得密,不一会儿,雪松上就积了厚厚一层雪。而当雪积到一定程度,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会向下弯曲,直到雪从枝丫上滑落。这样反复的积、弯、落,雪松完好无损。可其他的树因为没有这个本领,树枝就被压断了。
妻子把这一发现告诉了丈夫:“东坡肯定也长过杂树,只是不会弯曲才被大雪摧毁了。”丈夫点头称是。
少顷,他们好像都明白了什么,相互拥抱在一起。他们感受到了一个重要的启示:当婚姻遭受到裂变压力时,要尽可能地去承受,在承受不了的时候弯曲一下,像雪松一样让步,就不会被压垮。
婚姻就像是在风暴咆哮的海面上航行的一条船,什么时候会有危险,什么时候会触礁,什么时候会翻船,全都是未知数,但可能性却又时时刻刻存在。出现裂痕的婚姻就像弹簧,如果让它承受太多的压力,就容易折断。适当的时候给自己减点压,必要的时候弯曲一下,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就能够战胜危机。
爱在细节中
用一颗细致、敏锐的心灵,去捕捉那藏在细节深处的关心和爱意吧!
女人常常对她的妹妹说:“我和你姐夫是别人介绍的,哪里谈得上什么爱情?凑合吧,日子都是凑合着过的。”
就这样凑合着,吵吵闹闹地过日子,一年后女人怀孕了,日子倒也平静下来。
很快,孩子就要生了。一家人都守候在医院门口,妹妹也着急地赶过来了。公公和婆婆坐在医院的走廊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男人则不停地来来回回走动,望着进进出出的护士,想上去问,可她们都忙着,没有人理会。
终于,一声婴儿的啼哭响起来了,所有人都聚拢到门前。男人抓住护士的手就问:“大人没事吧?”
护士说:“没事,挺好的!”
男人吐了一口气,笑了,马上问:“孩子呢?”
“孩子也很好。”
男人又笑了,最后像想起什么似的问:“男孩还是女孩?”
妹妹听见那边姐姐的公婆拦住另一个护士:“男孩还是女孩?”
“孩子还好吧?大人呢?”
妹妹把这些讲述给姐姐,女人的脸上爬上了两朵红晕,眼睛里似乎闪烁着泪光:“你姐夫真的先问的我吗?”
从那以后,女人和男人再也没有吵闹过,关系更加亲密了。
一个小小的细节隐藏着多少关心和爱意呀!三句问话,看起来意思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哪个在前,哪个在后,表达的意思就大不一样。
爱情并不仅仅是像火红玫瑰一样的热情,不仅仅是花前月下的浪漫,也不仅仅是四目相对的电火传送,更多的爱是在许多细节中,以不易为人察觉的形式表露出来。爱情如此,亲情友情亦如此。在感到生活平平淡淡时,不妨用敏锐的心灵去捕捉那藏在细节深处的关心和爱意吧,想必这是每一个子女、爱人、朋友所应该做的吧!
爱是相互的接纳
爱是相互的,接纳也是相互的。我们不要指望用自己的自私换来他人的爱,也不要指望用自己的冷漠换来他人的接纳。
一位从事行为艺术的艺术家,创作了一件非常有震撼力的作品:他组织了几百个群众演员,来到黄河壶口瀑布旁边。然后让大家两个一组,随意组合,互相拥抱。
艺术家把这个作品命名为《拥抱》。他拍了许多当时人们拥抱的照片,有的热烈,有的勉强,有的腼腆,有的尴尬……真是五花八门,千姿百态。
由这个作品引申开去,这位艺术家还建议设立“拥抱日”,希望那一天在街道、乡村,在一切有人烟的地方,所有人都敞开怀抱去拥抱每一个他遇到的熟悉或陌生的人,并真诚地祝福对方。
我们太缺少拥抱了。长期以来,我们的肌肤处于极度饥渴的状态,我们的心灵也处于极其孤独的状态。我们不会轻易地去拥抱其他人,也不会随便与他人分享生命的欢乐与忧伤。
在受到一次伤害以后,我们便将所有人都设想为敌人;在经历一次欺骗以后,我们便将所有人定义为骗子。日复一日地,我们猜忌别人,怀疑别人,殊不知自己也受到了同样的猜忌和怀疑。
我们的信任像花朵一样凋谢,我们的真诚像月光一样黯淡。我们把自己柔弱的心灵隐藏在坚硬的外壳之内,从而渐渐斩断了与外部环境交流的渠道;我们把所有的言语和行为都染上了一层浓重的保护色,从而不让他人洞悉自己的真情实感。
我们与世界的关系被严重地扭曲了:我们不再相信爱,我们也就得不到一丝一毫的爱;我们像刺猬一样,用浓密锋利的刺,与另一只刺猬保持相当的距离,我们怎么能够得到温暖呢?
心灵的丰富和高贵,并不一定与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制度的更替同步。没有人不渴望爱和温暖,没有人不珍视信任和关怀。那么,让我们每个人首先从自己开始,让岩石一样的脸庞上绽开迷人的微笑,让青铜般的胸膛上生长金黄的向日葵,让高墙倒下,让门户敞开,让肌肤与肌肤之间亲吻,让心灵与心灵相互撞击。
悠悠寸草心
多花点时间对那些关爱自己的人表达一下感激之情,让那些珍视自己的人知道,他们对你而言也同样的重要。
一天,一位日本名牌大学毕业生去一家大公司应聘。
社长对这位青年审视了一番之后,出乎意外地问道:“你替父母洗过脚吗?”
“从来没有过。”青年很老实地回答。
社长又问:“那么,你替父母捶过背吗?”
青年想了想,说:“有过,当时我在读小学,那次母亲还给了我10元钱。”
在诸如此类的交谈结束之时,社长说:“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一个条件,来之前希望你一定要为父母洗一次脚。你能做到吗?”
这是社长的吩咐,因此青年一口答应了。青年家境贫寒,他刚出生不久父亲便去世,从此母亲为人做佣拼命挣钱,供他上学。直至今日,母亲还去做佣。
青年到家时,母亲还没有回来。母亲回来后,见儿子要替她洗脚,感到很奇怪,她对儿子说:“脚我还洗得动,还是我自己来洗吧。”
于是,青年将自己必须替母亲洗脚的原委一说,母亲很理解,她坐了下来,等儿子端来水盆,把脚伸进水盆里。青年右手拿着毛巾,左手去握母亲的脚,他发现母亲双脚已经像木棒一样僵硬,他不由得搂着母亲的脚潸然泪下。
第二天,青年如约去那家公司,对社长说:“以前我从来没有握过母亲的脚,现在我才知道,母亲为了我受了很大的苦,你使我明白了在学校里没有学过的道理,谢谢社长。”
社长点了点头,说:“你明天到公司上班吧。”
对为自己付出最多的亲人都漠然置之,谁会指望从你这儿得到真情的回报?你又何曾会关心别人?应该让那些爱你的人知道,你也同样地关爱他们。
母亲的眼光
母亲既是第一个教会子女走路、说话的人,也是第一个影响子女性格、情操乃至今后事业发展的人。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于伟大的母亲,都来自于伟大的母爱。
当年,哈里·杜鲁门成了美国总统。这一消息很快传遍各地,也传到了他的家乡。乡亲们都向他的母亲祝贺:“太好了!你真应该为有这样的孩子而自豪!”
他的母亲微笑而平和地说:“我还有一个同样值得自豪的孩子。”
乡亲们惊奇地问:“那个同样值得自豪的孩子在哪儿?做什么工作?”
他的母亲依旧微笑而平和地说:“那个一贯全力以赴的孩子,正在地里挖土豆。”
辉煌的人,通常是光芒四射;平凡的人,通常是暗淡无光。人们常常很自然地被辉煌的人所吸引,与此同时,也常常把平凡的人遗忘。而在母亲的眼里,一个正在地里挖土豆的孩子,与一个当选为美国总统的孩子没有什么两样,同样都值得爱和感到自豪。
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说:“人生最重要的,不在于地位有多高,而在于善用自己的才能,用到最高的限度。”每一位母亲都十分疼爱自己的孩子,在她的眼中,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有出息,是不是值得自豪,并不仅仅取决于他是不是成功地创造出事业的辉煌,更取决于他是不是努力和高尚。
博物馆珍藏的“惩罚”
吃惯了蜜的孩子,对蜜是没有什么感觉的,来一点辣的才能对他的味觉起作用。培养健康的味觉需要在平时尝各种味道,同样,培养孩子从一开始就不能一味迁就。
麦克劳德是英国着名的解剖学家。他小时候的好奇心特别强,老想看看狗的内脏是什么样子。有一天,他终于找到机会,解剖了一条狗,如愿以偿地看到了狗的内脏。
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这条狗竟是他所在学校校长的宠物。校长决定给麦克劳德以严厉的“惩罚”,他要求麦克劳德画两幅画:一幅是人体骨骼图,一幅是人体血液循环图。
校长这种智慧的“惩罚”,实际上是对麦克劳德好奇心的保护和引导,不仅保护了他继续向科学高峰攀登的满腔热情,同时也教会了他勇于承认错误的优良品格。
后来,麦克劳德成为着名的解剖学家。他那两幅因被“惩罚”而画的人体骨骼图和人体血液循环图,也就成了英国皮亚丹博物馆收藏的珍品。
奖励和惩罚是管理、教育的基本方法。奖励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使孩子更聪明;善用惩罚,惩罚得当,也能惩罚出信心倍增、干劲十足。对孩子的教育并不是千篇一律的,教育孩子应顺其个性,给他们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只是由于某种原因,他的潜能被抑制住了而已。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去寻找隐藏在自己身上的潜能,并将其释放出来。
爱也会伤害人
古人云:“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爱之,其实仇之。”过度的关爱之中,常常隐藏着不易被察觉的残害。可以说,过分爱的实质就是残害,这种爱道似有情却无情。
辽宁省的盘锦地区有一个湖,人们称它为天鹅湖。湖中有一个小岛,岛上住着一位老渔翁和他的妻子。老渔翁摇船捕鱼,妻子在小岛上养鸡喂鸭,平时他们很少与外界往来。
1969年的秋天,一群天鹅从遥远的北方飞到这座岛上,它们是准备去南方过冬的。老夫妇见到这群远方来客,非常高兴,并拿出养鸡喂鸭的饲料和打来的小鱼招待天鹅。
没过几天,这群天鹅就跟老渔翁夫妇建立了感情。它们不仅敢大摇大摆地在小岛上走来走去,而且在老渔翁捕鱼时,还随船而行,嬉戏左右。
由于冬天越来越近了,气温越来越低了,这群天鹅大部分展翅飞向了南方,但有两只竟然留了下来。它们白天在湖上觅食,晚上在小岛上栖息。
后来,整个湖面都被封冻了,它们无法获得食物,老夫妇就敞开他们的茅屋,让它们进屋取暖,并且给它们喂食。这种关怀一直延续到春天来临,湖面解冻。
由于冬季也能得到食物和温暖,所以这两只天鹅一直未离开这座小岛。然而不幸的是,1973年的秋季,老夫妇相继患病,离开了小岛。后来,两只天鹅在湖面封冻期间饿死了。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没有比得上父母爱子女之情的。但是,只有爱,不见得就能教育出好孩子来。做父母的都是为孩子好,总是对孩子倾注了全部的爱,但这种爱要以对孩子的成长有利为标准,切不可使“爱”成为“溺爱”,切不可由父母包办代替。否则,不但孩子难以承受,同时孩子会在独立面对社会时不知所措,不能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被社会淘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