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敌我斗争最激烈的艰苦时期,为粉碎日军的“扫荡”与“蚕食”,巩固抗日根据地,县武委会根据太行第三军分区指示,在地方武装中抽调出一批政治觉悟高,军事素质好,有爆破、侦察、绘图专业技术的同志组织爆炸组,以极快的速度,封锁交通要道,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这年秋,在贾豁六区成立了四个爆炸组,并划分了活动范围。董成旺组活动于榆武公路;马应元组活动于蟠武公路;霍风武组活动于沁武公路;李仁义组活动于南乡一带。每组编制为4至5人,配备有短枪、匕首、手榴弹、地雷。
因斗争灵活,来往神速,像飞行军一样活动在敌人交通要道上,所以叫“飞行射击爆炸组”。
1942年,各爆炸组人数增到8至10人,分为2至3个小组活动,在战斗中缴获很多武器,进一步武装了各个小组,每人配长、短枪各一支,手榴弹、地雷也较之前增多,斗争更加活跃。
活跃在南乡的飞行爆炸组,多次与独立营、三区游击队配合,先后进行了攻克西沟底炮楼、夜袭南亭村、伏击襄武大道等战斗,打了不少漂亮仗,在游击区建立了许多堡垒村,压缩了敌占区,扩大了根据地,保卫了根据地人民的生命财产。
巧布地雷阵
1942年春天,日军经常出发“扫荡”,进行残酷的烧杀抢掠,破坏春耕。那是阴历四月初八的下午,南乡爆炸组接到情报:日军和警备队要到南乡根据地扫荡,企图包围我区公所。为了打破敌人的计划,爆炸组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研究,决定一面赶快派人到驻扎在上司村的路南办事处、区公所报告,一面在敌人“扫荡”的路上巧布地雷阵,阻止敌人行动。
先派董树存、史银保同志去公路上侦察地形,等到夜深人静之后,李仁义和李德胜、贾富云同志背了地雷,25条麻绳,出发到王白烟村西、六盘垴坡跟、富庄村南坡上等,选择这些敌人必经的路上,埋设了地雷,为了更有利打击敌人,布置成拉雷,分别安排了队员负责看地雷,等敌人进了雷区再拉响。另外几名同志分别在两边的山头上埋伏,一方面掩护拉雷的同志们撤退,另一方面骚扰敌人,让敌人感觉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一切安排妥当,他们就埋伏下来静静地等待。
半夜过后,听到段村东门外有脚步声、马叫声。果然,敌人出发了,可是敌人从东门出发,会不会选择白家窑、南垴的路去“扫荡”,不走他们的设雷区呀?大家都担心情报不准确,怕白白忙活一夜,却没有伏击了敌人。就在这时,听着敌人的声音越来越近,敌人朝这边走来了。估计敌人离他们有百步远的样子,李仁义按事先规定的信号,给负责拉雷的同志投了一个土圪垃,提醒他注意观察。最前边负责拉雷的贾富云听到信号后,知道日军已经接近地雷区了,他两眼直盯着道路,竖起耳朵,虽然路上黑呼呼的,基本上看不大清楚,但他还是瞅着阴影的晃动,辨听着路上的动静。
等呀等呀,他感到时间过的太慢。
果然,骑着洋马的敌军军官进入雷区后,贾富云抓准时机,猛拉地雷线,地雷爆炸了。埋伏在两侧的李仁义和董树存便朝敌人开枪射击。这时,前边是枪声,后边是地雷爆炸声,炸得敌人有的叫,有的嚎,死伤数十人。敌人硬着头皮继续往前走,又进入爆炸组的雷区,一阵“轰轰”的爆炸声又响起来,敌人感觉到中了八路军的埋伏,再也不敢轻易妄进,只好退了回去。日军受到打击后,对爆炸组恨得要死,为了消灭爆炸组,大发传单,扬言捉一个爆炸组成员赏金票250元,活捉组长李仁义赏金票400元。
巧布地雷阵,打破了敌人的诡计,保卫了春耕生产。爆炸组受到了路南办事处的党政领导表彰,区委委员、武委会主任王占鳌和有关同志专程到戴家垴村召开了表彰大会。
西河底打炮楼
西河底村坐落在段村镇西侧三公里处,位于松村和段村之间,是我党政军人员来往于武东和武西县的必经之路,也是太行区、太岳区联系的通道。当时,八路军、游击队经常护送我党政人员,经过此地来往两地之间。
日军为了从政治上、经济上对我根据地进行严密封锁,阻隔我根据地之间的联系,打击我抗日力量,于1942年3月间,段村洪部在西河底村东山头上修起了炮楼,并派一个警备队小队常驻。这对我们抗日斗争和开展敌区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为了扫清障碍,太行三分区和县武委会决定,要摸清敌人底细,想办法端掉敌人的炮楼。
县武委会将侦察任务安排给了南乡爆炸组。组长李仁义接到任务后,十分高兴,李仁义把组员们叫到一起,进行了讨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发表了意见,设计了许多侦察方案,最后李仁义决定,为了不引起敌人的怀疑,由他一个人化装打进敌人的炮楼里进行侦察。
一天,李仁义化装成卖菜小商贩,担着小葱,还买了几十个鸡蛋,假装是用小葱换的鸡蛋。进了西河底村边走边叫卖。敌人由于经常遭到游击队的打击,也不敢出来弄蔬菜,可能也好多天吃不到新鲜蔬菜了,当他们看到有卖菜的来到了炮楼附近,那个警备队长就在炮楼下的铁丝网跟前喊:喂,卖菜的,你过来。李仁义搭腔道:“太君是叫我吗?”
那个警备队长有点不耐烦地说:“就你一个卖菜的,不是叫你叫谁?”李仁义假装有点不情愿地走了过去,站到铁丝网外面说:“太君要买菜吗?”警备队长说:“别磨磨蹭蹭的,你担进来,我看看都有什么菜?”
李仁义赶紧担上菜担子就走进炮楼里。这时,警备队员们见来了卖菜的,一个个走了过来,他们一眼就看见筐子里的鸡蛋,便一边伸手拿,一边假意问:“鸡蛋多少钱?”李仁义说:“鸡蛋俺是小葱换来的不卖。警备队员们早已都把鸡蛋拿在手里,不卖你担进来干什么?”他们一边说一边拿着鸡蛋就走。
李仁义就喊着:“老总,不能拿我的鸡蛋呀!”就追了上去。其实“追鸡蛋”是个幌子,他是想进去看看敌人的实力。
果然,那帮警备队员有人把鸡蛋生喝了,把蛋壳扔到院里;有的人把鸡蛋藏了起来;也有的干脆来个霸王硬上弓,瞪起眼说:“老子就要吃你的鸡蛋了,你要怎么地?”李仁义四下看了个遍,才装作委屈地走了出来,院里的箩筐也被人弄的乱七八糟,小葱也拿跑了,地上只散乱着几根,他又去找那个警备队长要钱,警备队长也瞪着眼让他滚蛋。李仁义装作委屈不高兴的样子,收拾了散在地上的小葱,才慢腾腾地离开了炮楼。
鸡蛋被抢光了,可是他的目的达到了。
他侦察到这个炮楼里只住着警备队员9人,长枪7支。回去后,他马上将侦察情况汇报给了武委会领导。根据侦察到的敌情,县武委会组织独立营的同志们一起研究,经过认真研究和周密准备,制定出了周密的打炮楼的计划。
4月20日夜间,由独立营一个排和三区的游击队,在爆炸组3名成员的配合下,不到一个小时就打下了敌人的炮楼。敌小队长李小长还负隅顽抗,当场被打死,其余八人全部缴枪投降,当了俘虏,敌人的这个炮楼建起来刚刚一个月,这个阻碍我抗日斗争的钉子,就被我军拔掉了,西河底又成了我党政军人员来往的交通大道。
虎口夺牲口
1943年春耕时节,县政府发出紧急动员令:加强战备,保卫春耕。可在这时,敌人也出来破坏。日军和伪警备队约200多人出发到武东三区扫荡,破坏农民的春耕生产。我区武委会一面组织民兵游击队、爆炸组分路袭击、骚扰敌人,一面派人联系八路军主力部队。
敌人在几个村子里进行“扫荡”,虽然遭到我游击队的打击,但还是把暴家峪、山阳垴村的十几头耕牛、毛驴抢走,赶回了段村。牛是农民的半份家当呀,失去耕牛的群众非常痛苦。武装主任王占鳌听到这一消息,马上组织大家想办法。
当天下午,区武装主任王占鳌同志把爆炸组的全体成员集中到大辛庄,给他们开会说:“在以往的战斗中,群众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现在群众的牲口被敌人抢走了,我们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夺回来,千万不能让敌人把牛杀吃了。这个重任交给了爆炸组,李仁义点了点头说,好,我们马上去侦察。有了结果再定计划。”
李仁义带领史银保同志马上出发到段村侦察情况。
他们化装成敌人便衣队的样子,大摇大摆地走到段村附近的富庄村,找人打听牲口的情况,有个老百姓说,见有人把十几头牲口赶到阳城河湾去放牧了。这个线索是否真实?李仁义决定马上转到阳城河湾去看个究竟。当他们沿着涅河岸,转到阳城河湾,果然见敌人抢回来的牛、驴在河岸边上吃草,一个人放牧,一个伪军背着枪在值勤。
这真是个大好时机。李仁义决定让史银保在此看守,他立即跑回去找王主任进行商量,让全体爆炸组成员一起来负责应付城里出来的敌人,再让派几个民兵负责牵牲口。这里离敌人段村据点太近,王主任一再嘱咐他们小心谨慎,时间紧,大家也没时间等待,立即组队出发。一个小时后,爆炸组成员们就赶到了阳城河湾。这时,抢来的牲口仍然在那里静静地吃草,爆炸组的7个人悄悄地来到那个值勤的伪军身后,一下子将他干掉了,那个放牛人害怕,李仁义告诉他:我们只是赶回敌人抢走的牲口,你放心,不会伤害你的。
敌人万万没有想到,游击队会到他们的鼻子底下把牲口抢回去,这也是他们只用了一名伪军来值勤的原因。没想到我们在老虎嘴里拔了牙。
就这样,民兵们拉了牲口就走,爆炸组员们为防止段村敌人出来,一边警戒一边撤退。牲口顺利地赶回来了,一头也没少,第二天,暴家峪村公所让群众来把耕牛、毛驴牵回去,大家非常感激,都竖起了大拇指。
夜袭南亭村
1943年6月,日本鬼子和伪军为了抢粮,破坏农民麦收,由沁县出动的敌人一个大队的日本鬼子和一个伪军连,经南凹村、盘道村,来到路南办事处所管地区,进行惨无人道的“扫荡”,20日晚,敌人住在了武乡县南亭村。他们为了防止八路军袭击,在村东和村西搭起了哨棚,安放了哨兵。
村里700多群众为了躲避敌人,只好钻进了窑洞。他们有家不能回,百余名群众被困在了神沟窑洞内。特别是不少人家还没有割了麦子,俗话说“杏黄一天,麦黄一晌”,敌人这样一折腾,对我们非常不利,大家都恨死了这些烧杀抢掠的狗豺狼。
为了尽快赶走敌人,南亭编村武装主任(党支部书记)杜生旺同志立即派人去郝家垴联系南乡爆炸组。并希望他们尽快赶到南亭里面的太平庄去,共商转移被困在神沟的100多名群众脱险和对敌斗争。
爆炸组组长李仁义立即带领3名队员组成一个小组,乘天黑赶到了太平庄。他们找到杜生旺,马上进行研究。杜生旺向他们打听,知不知道这几天八路军队伍在什么地方?要把八路军叫来赶走这帮敌人。李仁义说,听说八路军在东乡蟠龙一带与敌人周旋,怕是一下来不了,还是咱们爆炸组打敌人吧。杜生旺说,敌人几百人,咱这几个人去打敌人那不是鸡蛋往石头上碰吗?不能莽撞,要想个办法才行。
于是,他们经过研究,决定先去侦察敌情。同时,爆炸组的小分队与南亭村的几个民兵,积极准备袭击敌人。
这天下午,李仁义和南亭村民兵王三小装成农民的模样,肩上扛着扁担,到了村边。
这时,正好碰上一个伪军去担水,我们见井台那地方比较僻静,突然上去将他捉住,拉出村来,经过审问,从伪军口中得知,敌人的指挥部位设在村里新楼院内,敌人当晚要去上司一带“扫荡”,灶房已经准备做饭了,吃完饭天一黑就出发,指挥部只留少数人了。
这个情报很重要,他们俩把这个伪军干掉,扔在一个水渠里,用老蒿挡好,便立即返回太平庄,根据侦察到的敌情,作了认真研究和详细部署。决定由爆炸组小分队和南亭村民兵5人,组成两个小分队。每人带6个手榴弹和一颗地雷,每个小队配两支长枪,组成夜袭队。等到夜深人静之后,分成两路:一路由村南头,一路由村北头,向南亭村摸索前进。等摸进村里后,到新楼院敌人的指挥部,就爬上房顶向敌人投弹,之后马上相互掩护撤退。
果然,天黑之后,敌人的大队人马出发了,指挥部留下少数敌人。李仁义等人立即按预定计划摸进了村,他们利用村里民兵熟悉地形,从房顶悄悄摸到敌人的指挥部,这时敌人正在睡梦之中,他们掀开屋顶,把手榴弹、地雷一起扔进了敌人住所,把睡梦中的敌人炸得晕头转向,鬼哭狼嚎,共死伤几十人。剩余的敌人立即起来四处乱打枪,他们又朝着敌人甩了几颗手榴弹,敌人怕是八路军主力来围攻,马上就起身跑回到沁县。
敌人撤走后,他们把敌人抢来的东西全部清理后,让南亭村和附近的群众来认领,大家非常感谢,都感谢游击队为他们抢回了财产。
伏击警备队
敌人经常不断地对我根据地“扫荡”,特别是在夏收、秋收和年关,扫荡更是密集,一方面为了抢夺粮食,另一方面重点破坏根据地人民的生活。掌握了敌人的规律,我们也针锋相对对付敌人。
距段村镇不远的南坡上村和高家庄村是一个产葡萄的重点地区,1943年秋,又是一个葡萄丰产年,老乡们都准备在中秋佳节时高高兴兴摘葡萄吃。但就在农历八月十四,南乡爆炸组在代照岭村刚刚吃过早饭,准备参加区上的生产抢收工作会。突然,爆炸组派出的情报员李新春同志转送来紧急情报:住段村的警备队由小队长李五魁、副队长张兆堂领一个小队准备到南坡上、高家庄“扫荡”,主要任务是抢葡萄,要给“洪部”的太君献礼,好让太君过一个满意的“观月宴”。
在日本,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被称为“月见”,日本人在这一天同样也有赏月的习俗。日本的赏月习俗也来源于中国,在1000多年前传到日本后,当地开始出现边赏月边举行宴会的风俗习惯,称为“观月宴”。与中国人在中秋节的时候吃月饼不同,日本人在赏月的时候吃江米团子,称为“月见团子”。不过,日军在武乡也不一定能吃上江米团子,能吃点水果、月饼也已经不错了。小队长李五魁正是为了给太君献媚,才组织出来抢葡萄的。
这时,区武委会主任王占鳌也正好在代照岭村召开保卫秋收工作会议。王主任听到敌情,立即停止了开会,针对敌人“扫荡”进行了研究部署,部署爆炸组与民兵游击队,埋伏在警备队“扫荡”的路上,对敌人进行袭击。我们的部署是:由王占鳌主任带领爆炸组的李新春在西家垴指挥,由李仁义带领董树存、李德胜、史银保等8人向六盘垴村的后沟、王白烟村的前沟跑步前进,埋伏在敌人返回时必经的大路边的高粱地里,等敌人返回来时给予突然的打击,并嘱咐,由于此地距段村据点很近,千万不能恋战,狠打一下就走,不能等到敌人的援兵来到。战士们马上出发,跑步进入预定地区。
此时,敌人的警备小队已经大摇大摆地进入了南坡上、高家庄村。李五魁神气地在树上摘下葡萄来尝尝,有酸的就随手扔在地上,挑到甜的就指挥让手下去摘,老百姓看着好好一树葡萄让敌人糟蹋,却不敢吭声,有个高老汉说了声:“老总,手下留情。”被李五魁上前狠狠地打了几巴掌。就这样,敌人在村子里闹腾了个把钟头,摘了好几筐葡萄,又摘了黄梨,还抢了不少刚刚烧好的月饼,才得意地离开村子往回返。
而这时,爆炸组的成员们已经隐蔽在大路两旁。
果然,他们埋伏下不到一个钟头,敌人个个手提葡萄、黄梨,还有月饼,背着枪,嘴里还吟唱着低级下流的开花小调走过来了,大概是感觉回去把这些礼物送给太君,能得到几句表扬吧,脸上露着喜悦的神情。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已经进入我们的“口袋”里面了,当敌人进入伏击圈内时,爆炸队员一齐投弹,一下把敌人炸得晕头转向,不知所措,连枪也没从身上取下来,马上吓的爬在地上不敢动弹了。我们的游击队员一起冲上去大喊:缴枪不杀!敌人被弄的晕头转向,也弄不清我们有多少人,就都乖乖的缴枪投降了。7个敌人全部被俘,收缴长枪7支,子弹100多发,狼狗一只。
我们的胜利给人民抗日斗争带来很大鼓舞,人民感谢爆炸组,三分区彭涛政委、鲁瑞林司令员、卢仁灿主任等军分区领导也给予了表彰和奖励。
拦截运盐车
在抗战年代,由于敌人封锁的限制,物资匮乏是最大的困难,特别是食盐,当地不产盐,敌人严格控制食盐流入我抗日根据地。而在这里活动的八路军及太行三分区党政机关人员很多,食盐的供给就成了最大的问题,八路军战士吃不上盐,身体也没有精神,严重影响战斗力。为此,我根据地政府组织群众挖硝土,自己熬制土盐,以解决困难。
住在武乡的敌人吃盐也靠从沁县运来,段村据点的日军与伪“剿共”军段丙昌部,虽然经常不断外出“扫荡”,抢回大量的粮食,但食盐必须从沁县的日军物资站调运。
1944年8月的一天早上,爆炸组通过据点里的内线得悉情报:据点派人去沁县运盐了,将有一个连的“剿共军”负责押车,估计第二天运送食盐的马车从沁县返往武乡段村。
这个消息非常重要,如果我们能打掉敌人这个运盐队,不仅让敌人陷入困境,而且也解决了我八路军食盐奇缺的困难。爆炸组感觉事关重大,立即把这个情报报告了决九团四连指导员南殿贵,并共同研究了作战方案。
第二天,决九团四连将部队开到聂村附近的长角北头,这里是运盐车的必经之路,此时,路边的庄稼长的很高,形成了碧绿的青纱帐,部队埋伏下来,敌人一点也发现不了。爆炸组也派出5名战士参加了这次战斗,他们对这里的地形地貌非常熟悉,为了便战斗更为有利,他们被分配到各个排,负责引导和组织抢盐、运盐。
战士们爬在玉米地里,虽然天气炎热,但他们在浓密的玉米叶的荫凉下,倒也不觉得热,只是都焦急地不时地向沁县方向张望,敌人怎么还不来呀?大家都把子弹、手榴弹准备好,只等敌人的运输车一进入他们的伏击圈,便开展猛烈攻击。
大约到上午11点,听到有了动静,一会儿,送盐的车辆过来了。
大家屏住呼吸,等待敌人近些再近些。指挥员暗暗嘱咐,不准暴露目标,直到敌人全部进入伏击圈,连长一声令下:“打!”决九团四连吹起了冲锋号,埋伏在玉菱地里四连的战士们和爆炸组一齐向敌人投弹,公路上的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枪声、手榴弹声吓傻了,等回过神来才有的爬在路边的水壕里,有的钻在车底下,进行还击。可是那些伪军没什么战斗力,几分钟就顶不住了,一窝蜂地散去,公路上留下了几十具尸体。
为了抢运食盐,四连领导决定不再恋战,尽快将食盐运到安全地带,以免段村敌人出援。
命令一下,战士们立刻背的背、抬的抬,把食盐搬上山坡,很快就都运进山沟里藏了起来。等跑回段村据点的伪军引来了援兵,公路上除了伪军的尸体,已经什么也没有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