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贵像触电了一般:“什么?你叫我‘爹’!你肯叫我‘爹’了!”
水儿眼中闪着泪花:“你本来就是我爹,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事实。”
王富贵眼泪哪还止得住:“我的孩子,爹等你这一声‘爹’等得太苦了……”
“爹!”
“女儿!”
水儿放开冯健,扑到王富贵怀中,父女二人抱头痛哭。
王富贵心一横:“女儿,爹的好女儿,爹听你的,爹什么都听你的。”
冯来福上前来搀冯健:“儿子,你说得对,爹也听你的。”
“爹!”冯健开心地笑了。
巴锦秀心中的石头落地了,她道:“王先生,冯先生,你们迷途知返,弃暗投明,这就对了。”巴锦秀在王富贵和冯来福的脸上扫视一下,又道,“实话告诉你们吧,国民党在绥远地区搞什么‘反共救国军’,什么‘反共义勇军’,这些行动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
王富贵和冯来福相互对视一下,王富贵半吞半咽地问:“你,真是共产党?”
没等巴锦秀说话,水儿道:“爹,秀儿姑姑是我们共产党包头地区的负责人。”
水儿的“爹”叫得王富贵比吃了蜜还甜,他激动地对巴锦秀说:“有了你,我的心就踏实了。”
冯来福不停地点头:“是啊,是啊……”
Chapter 29
屋里的空气骤然紧张起来。明明定在十点签字,为什么一个代表也没有来?难道是中途出事了?人们的心七上八下,都在用眼睛询问对方,谁也不敢发问。
月亮消失了,星星消失了,厚厚的云层把夜空裹得严严实实,闪电不时划破夜空,雷声在天边滚动。
已经是半夜一点了,可是,巴振华怎么也睡不着。越睡不着越憋闷,越憋闷越烦躁,越烦躁越热。巴振华起身推开窗户,一股微风吹来,他觉得呼吸通畅了。巴振华站在窗前,他想多吸几口气,“咔嚓”,一道闪电,院里出现一个人影!
巴振华视力不好,他以为自己看错了。又一道闪电,人影已经到屋前了。巴振华不再怀疑自己的眼睛,没错,那就是一个人。
“梆梆梆”,外面传来急促的敲门声:“振华,振华,快开门!”
因为当年被日军宪兵灌煤油,巴振华眼睛和肺受到严重损伤,但听力还好。这是四爷爷巴喜喇嘛的声音!四爷爷这么晚了不睡觉,怎么回家了?
巴振华立刻下地,他点燃蜡烛,到外屋开门:“四爷爷……”
灯光之下,巴喜喇嘛脸色冷峻,老人把一个蜡丸交给巴振华。
巴振华掰开蜡丸,抽出里面的纸条,见上面有一行字:
董其武床下有炸弹,凌晨两点爆炸!
巴振华呆若木鸡:“四爷爷,这是哪儿来的?”
巴喜喇嘛双手合十:“阿弥陀佛,是师兄让我送给你的。”
巴振华惊问:“是宝大师?”
巴喜喇嘛点点头。
宝力格喇嘛因为反对国共两党内战,愤而出走。宝力格喇嘛是位得道高僧,大师一身正气,崇佛爱国,普度众生。抗战期间,巴振华与宝力格喇嘛多有合作,为共产党和傅作义部传递许多情报,从没出现纰漏。宝大师让四爷爷深夜而来,巴振华知道这个情报的分量!
巴振华回屋看了看桌子上的座钟,座钟的指针指向一点四十分。
巴振华急忙穿上衣服,来不及跟妻子多说,撒腿就跑。
街上一个人也没有,一盏盏路灯如同巴振华的眼睛一样浑浊。
到了绥西宾馆,巴振华往里就闯,两个站岗的士兵拦住巴振华。巴振华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有人在董主席床下安了炸弹,请董主席快快离开!”巴振华把那张纸条递了过去,“两点就要爆炸了,你们快去报告!”
两个士兵不知是真是假,其中一个拿着这张纸条跑进值班室。值班室里有位少校,少校接过纸条,往上楼就跑,迎面正遇上董其武的机要秘书贾奎泰。少校慌慌张张地把纸条递给贾奎泰,贾奎泰大惊,一看手表,时间是凌晨一点五十五分!
贾奎泰飞快地进了董其武的卧室。董其武身着睡衣,从浴室里出来,贾奎泰架起董其武就跑。
楼门左右是两排柏树,对面是一个花坛。花坛里种着茂密的鲜花,鲜花中间是一棵高大的迎客松。松树枝上站着一人,此人举着手枪,对准楼门口。贾奎泰和董其武匆匆而出,那人屏住呼吸,瞄准董其武,右手食指慢慢地扣紧扳机……
“啪”的一声枪响,那人从树上掉下来,摔在花坛里。
贾奎泰一怔,见巴锦秀从楼门口左侧的柏树后走来,贾奎泰不禁道:“秀儿!”
巴锦秀道:“奎泰,你保护董主席快走!”
贾奎泰和董其武消失在夜幕里。
巴锦秀提枪步入花坛,她一把揪起花丛中的那个人,借灯光一看,巴锦秀不禁大惊:“三哥!”
原来这个人竟然是巴锦秀当年的结拜兄长苏连鹏。
本来苏连鹏也参加了八路军,可是,当他得知巴锦秀与贾奎泰已经结婚生子,他又悄悄地拉出了他的队伍。抗战胜利,苏连鹏被傅作义部收编。平津战役打响,傅作义张家口失利,苏连鹏又拉出了他的队伍。后来,国民政府军政部徐永昌来到河套陕坝,苏连鹏被委任为“反共义勇军”司令。
苏连鹏胸前血流如注,他也认出了巴锦秀:“九妹……”
巴锦秀的心像打开了五味瓶,她哽咽地说:“三哥,你为什么?你这是为什么……”
苏连鹏的脸如纸一般惨白:“我,我是‘反共义勇军’司令,没,没想到……三哥,死在九妹你,你的枪下……”苏连鹏头一歪,气绝身亡。
巴锦秀一声长啸:“三哥——”
少校带着卫队在董其武的床底下拆除了定时炸弹,董其武命令军队、警察对包头市内进行全面清查。王富贵和冯来福通力配合,一批“反共救国军”和“反共义勇军”队员纷纷落网,包头的主战势力被压了下去。
王富贵和冯来福把清剿成果上报董其武,董其武看完,他点了点头。这时,机要秘书贾奎泰走了进来,他把一封特急绝密电报呈送到董其武面前。董其武一看,见电报上写道:
董省长其武先生钧鉴:傅作义将军将于8月25日抵达归绥,协商绥远和平起义诸事,请务必保证安全。切切!
绥远和平起义到了关键时刻,中共中央委托傅作义亲临绥远,董其武立刻返往归绥。傅作义听取了董其武的汇报,他分析当前的形势,认为绥远和平起义的重点在包头,包头的安定关乎和平起义的成功。
傅作义仅在归绥住了两天,第三天就到了包头市东五十公里外的美岱召。
美岱召始建于明朝隆庆年间(1567—1572),土默特部可汗阿拉坦接受明朝的顺义王封号,在土默川上筑城建寺。竣工后,初名大板升城,明朝赐名福化城,后改为美岱召。
美岱召是城寺结合的庙宇,在城内东北有座歇山顶式的建筑,人们称之为“三娘子庙”,庙里的檀香木塔里存放着三娘子的骨灰。
三娘子本名钟金,她是阿拉坦汗的第三位夫人,汉人尊称其三娘子。三娘子智勇兼备,才貌超群,她协助阿拉坦汗与明朝达成“隆庆和议”,结束了明蒙双方二百多年的战争局面,双方开通边贸,互通有无,蒙汉百姓亲如一家。1587年(万历十五年),三娘子被明廷封为忠顺夫人,官居一品。
阿拉坦汗辞世后,三娘子极力维护明蒙和平友好,史料上称:“东至海冶,西尽甘州,延袤五千里,无烽火警。”明朝的封疆大吏方逢时著诗写道:“人言塞上苦,侬言塞上乐。胡马不闻嘶,狼烟净如濯。”土默川上的百姓安享太平达六十多年。
三娘子为蒙明和平做出了重大贡献,她病故后,明朝万历皇帝下诏,以筑七坛的高规格葬礼,表彰三娘子的不世功勋。
美岱召见证了塞上的和平。傅作义在美岱召分别接见了包头的军政要员,他以三娘子激励众人,并大力宣讲中国共产党“起义有功,既往不咎”的宽大政策,消除了绝大部分人心中的顾虑,同时,对包头周边的部队进行了必要的调动。
国民党当局得知傅作义的行踪,不惜一切代价,要把傅作义拉回到国民党队伍之中。蒋介石电邀傅作义到重庆,甚至出动飞机来接傅作义,李宗仁也要来绥远与傅作义面谈,但傅作义均不予理睬。
9月4日下午,傅作义在董其武的陪同下来到包头城。经过共产党代表和傅作义方面协商,绥远和平起义签字的时间地点确定下来——1949年9月19日上午十点,包头面粉厂大院。
9月18日夜,包头召静得出奇。天空,星星眨动机智的眼睛;地上,草木像哨兵一样警觉地伫立。包头召二楼,巴锦秀、小林子、冯健三个人守着电台,谁也不说话。一楼的经堂里,巴喜喇嘛在宗喀巴佛像前打坐念经。
“噔噔噔”,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巴锦秀、小林子、冯健三人都竖起了耳朵。
经堂里传来巴喜喇嘛的说话声:“阿弥陀佛,师兄!”
“师弟,有特务身绑炸弹,要在明天的签字仪式上与傅作义、董其武同归于尽!”宝力格喇嘛急切地说。
下面的话就再也听不清了。片刻,脚步声由近而远。
巴喜喇嘛上楼,他把宝力格喇嘛送来的情报告诉巴锦秀。巴锦秀郑重地对冯健说:“发报!”
小林子有些担心:“巴政委,宝力格喇嘛的话可信吗?”
巴锦秀肯定地说:“宝大师力主和平,忧国忧民,虽然他是国民政府的谍报人员,但也曾多次为我们党送过情报,他的话不会有错。”
冯健手摁发报器,“嘀嘀嘀……”一串串电码发出。
仅仅十分钟,冯健就接收到一组电文。他翻译之后交给巴锦秀,巴锦秀看完对冯健道:“通知市内地下组织,停止执行第一套方案,马上启动第二套方案!”
“是!”冯健应了一声,手熟练地摁在发报器上。
第二天上午,包头面粉厂大院人头攒动,哨兵对进入这里的人和车辆仔细盘查,一丝不苟。
会议室里,一张长长的桌子两旁摆满了椅子,每把椅子对着一个茶杯。签字文件夹和签字笔等物一应俱全,工作人员垂手而立,静静地等待中共方面和傅作义、董其武等人入场。
“当当当……”墙上的挂钟响了十下,却不见双方签字代表入场。
屋里的空气骤然紧张起来。明明定在十点签字,为什么一个代表也没有来?难道是中途出事了?人们的心七上八下,都在用眼睛询问对方,谁也不敢发问。
会议室里非常安静,所有人员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没有人说话,没有人走动,只有钟摆左右摇晃,发出“嘀嗒嘀嗒”的声音。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十点十分,没有人入场。
十点二十分,仍然没有人入场。
十点三十分,还是没有人入场。
人们的大脑就像拉满的弓弦,绷得越来越紧,仿佛一股风就能把弓弦吹断。
突然,面粉厂房顶上的大广播传出女播音员甜美的声音——
特大喜讯!特大喜讯!以董其武为首的绥远军政干部和地方各界代表38人,在起义通电上签名后,向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以及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政委薄一波发出通电,宣告脱离蒋介石等反动派残余集团,坚持走到人民方面来。
通电全文如下:“今天我们在绥远发动了光荣起义,并庄严向人民宣布:我们正式脱离依靠美帝国主义的蒋介石、李宗仁、阎锡山等反动派残余集团,坚决走到人民方面来……”
会议室里,有个额头长着黑痣的工作人员东张西望,魂不守舍,他见左右两边没人注意,转身就走。猛然间,两名工作人员猛虎扑食一般把黑痣人摁倒在地。黑痣人的手要往衣服里面摸,两名工作人员用力把他的两条胳膊扭到背后。
“不许动!不许动!”
黑痣人大叫:“放开我,你们要干什么?”
巴锦秀带着几个解放军战士走来,两个解放军战士扒下黑痣人的外衣,在他腰间露出了一排炸弹。
巴锦秀怒视黑痣人:“告诉你,和平起义签字仪式转移到了绥远官钱局包头分局,你们的行动彻底破产了!”
黑痣人的身子顿时软了下去。
据有关资料显示:绥远和平起义期间,绥远军政界潜伏着133名共产党,其中正副团长4人,省政府秘书5人,省统调警长2人,副县长2人,保密站绥远组组长1人,警宪部门秘书5人。
这些幕后英雄,对绥远和平起义发挥了重要作用。
绥远和平起义几天后,巴振华的六叔、原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蒙事处处长巴文俊在阿拉善地区也举行了和平起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绥远全部解放。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