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常识一本通-传统艺术荟萃·休闲娱乐撷趣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中国传统艺术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醇厚的艺术内涵,透着千年文明古国的深厚文化底蕴,是整个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古人的休闲娱乐方式丰富多彩,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形成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

    古人的娱乐生活体现着传统艺术,其生动的历史痕迹,愈发受到众人的喜爱和欣赏。本章从传统艺术生活出发,体味古人的娱乐生活,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

    元宵节猜灯谜习俗的由来

    猜灯谜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的最主要的娱乐活动之一。灯谜的前身是谜语,它运用艺术的手法,着眼于字义和词义的变化。有时一个词句、一首诗就能制作成谜语,让众人猜,以达到娱乐的目的。猜灯谜的游戏不仅为人们喜闻乐见,还能让人增长见识。

    据传,灯谜源自春秋战国时期的“隐语”。当时在宫廷和一些文人墨客之中出现了“隐语”的游戏。一些游说之士考虑到劝解君王的利害关系,便不将本意说出,而是借用别的词语来暗示,令其受到启发,达到劝解的目的。劝解君王时所用的“隐晦”的话语叫做“廋词”,其中“廋”就是隐藏的意思。秦汉以后,这种风气更加盛行。《文心雕龙·谐隐》载:“自魏代以来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

    唐宋时期,制作谜语和猜谜语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宋朝,每逢元宵节,文人志士都会把谜语写在纱灯上,让人们去猜,为节日助兴。如此,灯谜就形成了。明清时期,灯谜更加盛行。除了元宵节,春节也猜灯谜。元宵节的时候,全国上下,张灯结彩,春节前后,各地都挂起彩灯,写上各种灯谜,供人娱乐。灯谜虽然是艺文小道,却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及,锻炼人的思维,还启发人的智慧,是一种益智类的娱乐活动。

    古人清明节为何放风筝

    古时人们从元宵节过后就开始放风筝,一直放到清明节。因此,人们还将清明节称为“风筝节”,放风筝也是清明节的习俗之一。

    据说,放风筝在古时具有巫术意义。说放风筝可以放掉身上的“晦气”。当风筝慢慢升高后,人们就将风筝的线剪断,让风筝飘向远处。据说这样可以让身上的晦气、烦恼、苦闷、病痛和忧愁都与风筝一起随风而去。因此,人们在清明节放风筝前先将烦恼的事情写在扎风筝用的纸上,然后将风筝放走,让它一去不复返,随风而逝。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风筝的迷信色彩渐渐消失,人们将放风筝作为一种娱乐活动,来调节自己的生活节奏。春光明媚之时,放风筝可缓解疲劳,放松身心。人们也借放风筝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自己的美好愿望。

    端午节赛龙舟习俗的由来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许多地方都会举行盛大的赛龙舟比赛。

    民间流传,这一习俗主要是纪念大诗人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他从小就立志报国。后来,屈原长大之后,以出众的才华博得楚国国君的重用。他提倡内政改革,推行强兵富国的改革措施,百姓们都拥护他。但是,他的改革主张触犯到宫室中贵族集团的利益,遂屡遭排挤。楚怀王不辨是非,将屈原免官,后将其流放。

    公元前278年,秦国将领白起攻进楚国。屈原得到这个消息后,痛苦至极,在五月初五这天,怀抱青石,悲愤地投进滚滚的汨罗江。附近的百姓听说此事,都乘上小船去打捞,希望能够找到屈原的尸体。但是,最终也没能打捞到。后来,百姓为了不让江中的鱼吃屈原的尸体,就将五色丝粽子投入江中,喂食鱼虾。之后,每到农历的五月初五,百姓们都赛龙舟、包粽子,以纪念屈原。还有的地方要佩戴荷包等。

    中国象棋棋盘上的“楚河汉界”指的是何地

    中国象棋棋盘上的“楚河汉界”指的是河南省荥阳市黄河南岸广武山上的鸿沟。此道沟宽约800米,深约200米,它是古代的一处军事要地。西汉初年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和项羽在荥阳一带爆发了“大战七十,小战四十”,之后,项羽兵败刘邦,于是,“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鸿沟就成了楚汉的边界。现在的鸿沟遗址还有当年两军对垒的城址,东边是霸王城,西边是汉王城。这就是“楚河汉界”的来历。

    樗蒲是什么游戏

    樗蒲也叫“摴蒱”,别名为掷卢、呼卢、五木,与后代的掷骰子非常像。樗蒲是在六博游戏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的,类似掷骰子,但规则更复杂。樗蒲最开始的用具是盘、杯、马、矢等。盘是棋枰,杯是后代骰盆的前身,马是棋子,矢即骰子,有黑有白,共有五枚,因此也叫“五木”。宋郑樵在《通志·草木略》里记载:“樗似椿叶脱处有痕,为樗蒲子。”因此有人认为樗蒲的名字就是从这儿来的,也因为是由樗叶脱处所留痕迹而来,所以五木又简称为“齿”,投掷得到的彩名也叫“齿彩”。五木可以组成六种不同的排列组合,因此其中全黑的称为“卢”,也是最高彩;四黑一白的称为“雉”,它的地位仅次于卢;其余四种称为“枭”或“犊”,为杂彩。人们玩樗蒲的时候都希望能够掷出全黑的头彩。和凝在《宫词百首》中形象地描绘了玩樗蒲的心态:“锦褥花明满殿铺,宫娥分坐学樗蒲。欲教官马冲关过,咒愿纤纤早掷卢。”

    古代“射覆”是什么游戏

    “射”为猜度之意,“覆”为覆盖之意。“射覆”是古代《易经》的占卜学者所玩的一种有趣的娱乐游戏,以提高自己的占筮能力。此游戏是由覆者用一些器物,如瓯盂、盒子等,将另外一些物件覆盖住,被覆盖之物多为毛巾、扇子等生活用品,然后再由射者猜里面是什么东西。与猜谜游戏不同的是,这个游戏的谜面是各自所得的卦象,无论猜对与否,都会使得游戏者对易象深入思考,并得到启发。此游戏有很强的交互性、趣味性,并且马上验证卦象,可使游戏者练习占测能力,并提高其自信心。

    射覆游戏早在我国汉朝时期就已经流行于皇宫之中。《汉书·东方朔传》载:“上尝使诸数家射覆。”颜师古注曰:“于覆器之下置诸物,令暗射之,故云射覆。”

    古人怎样行酒令

    行酒令是我国独有的游戏,它的出现与周朝酒礼的产生有关。我国酒文化丰富,附加的娱乐功能更是多种多样。所谓“酒食者所以合欢”,行酒令是一种互动的游戏。其中“酒令”中的“令”是强制、约束的意思。大家按照一定秩序喝酒,行酒令,不仅创造出一种合欢的气氛,还调节了每个人喝酒的量,以保证每位参与者都有饮酒的机会。春秋战国时期,酒令就已经出现。南北朝时期,行酒令演变成了一种很多人终日留恋的群体游戏。东晋时期的王羲之曾偕同亲朋好友在兰亭清溪旁以曲水流觞的方法即兴赋诗饮酒,从而创作出名传后世的《兰亭集》。

    除此之外,当时还存在另一种酒令,即将竹签当筹,即“竹制筹令”,竹签上写有酒令的要求,即作诗、作对等,抽到的人要按酒令要求去做。白居易的诗句“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描述的就是这种酒令。宋时的酒令称为“叶子”,是纸制作的,纸的上面画有故事,并注明要罚酒几杯。之后,行酒令的方式五彩纷呈。在酒桌上相继出现了谜语、灯谜、字谜等。酒令是一种竞赛性的游戏,故它有裁判,其裁判叫做酒监。

    喝酒时古人怎么划拳

    古人的酒席上同样有划拳活动,古人将划拳称为“豁拳”,又名为拇战、猜拳等。豁拳的游戏规则是,双方同时出拳伸指叫数,所喊之数与双方伸出拳指之和数相符者胜,败者饮酒。有的豁拳用棒、虎、鸡和虫代替数字,其中棒打虎、虎吃鸡、鸡啄虫、虫蛀棒,所喊是相邻的两个物体名称时,就以大小决定胜负。所喊是相隔的两个事物或是同一事物时,就重新再喊,直到分出胜负,再罚酒。另有一种是用手势模拟锤或石头、剪刀或锥子以及布块的形状,双方同时对出,以相克一方为胜。

    据《新五代史·史宏肇传》载:“他日会饮(王)章第,酒酣为手势令。”这里的“手势令”指的就是豁拳。明李日华《六研斋笔记》载:“俗饮以手指屈伸相搏,谓之豁拳。”在古时的酒席上,豁拳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助兴取乐游戏,至今仍非常流行。

    古代的投壶游戏如何演变而来

    投壶是一种投掷游戏,古代的士大夫阶层在宴饮之时常玩此游戏。投壶游戏是由射箭演变而来。春秋战国时期,射箭是诸侯宴请宾客时的一种礼仪。在宴饮之时,主人便会请宾客射箭。当时,主人请客人射箭,客人不能推辞,如果成年男子不会射箭便是一种耻辱。但是,很多时候,有的客人确实不会射箭。于是,人们就用投壶来代替射箭,即放置一个酒壶,然后把箭投进去,输的人喝酒。后来,投壶逐渐代替了射箭,而成为宴饮之时的一种游戏。

    《左传》中就记载了晋昭公宴请各国君主并举行投壶游戏的事。战国时期,文士们倾向于内在修养,崇尚礼节,讲求文雅,投壶这样的游戏就非常盛行。不仅如此,投壶游戏在民间也越来越普遍。《礼记·投壶》载:“投壶者,主人与客燕饮讲论才艺之礼也。”秦汉以后,“雅歌投壶”的节目是士大夫宴饮之时的一个重要节目。唐朝时,投壶游戏也非常盛行。宋人司马光的《投壶新格》中,详细记载了当时投壶游戏中壶具的尺寸、投矢的名目以及计分方法。宋朝以后,投壶游戏才逐渐衰落。

    古代也有纸牌吗

    据考证,纸牌源自中国古代的“叶子戏”,叶子戏最早出现在唐朝,是著名的天文学家张遂,即一行和尚发明,供玄宗和宫娥们玩耍。因当时的纸牌只有叶子大小,故称为“叶子戏”。唐苏鹗《同昌公主传》载:“韦氏诸宗,好为叶子戏。”后来叶子戏传入民间,并在民间逐渐盛行。五代时期的《偏金子格》、《小叶子格》、《击蒙叶子格》等都有叶子戏的记载。明朝初年,叶子戏演变成为“数钱叶子”,明末时简化成为“文钱”、“索字”、“万字”的马掉牌,俗称为“麻雀牌”。清朝时,人们根据马掉牌把“文钱”绘成“饼”,把“索字”绘成“条”,保留了“万”,把“十字”绘成“红花”、“白花”、“洋千”,而沿用至现代。如皋、泰兴等生产厂家另加福、禄、寿、喜、才称为“五喜”。因此,中国的纸牌是麻将的祖先,另有一些地方将纸牌称为小牌。

    中国被称为是桥牌的故乡。叶子戏在元朝时期从内蒙古传入西方,变化成了塔罗牌和后来的扑克。而中国的叶子戏则最终演变成麻将和牌九。

    中国古时的斗牛是怎样的

    现代人说到斗牛自然会想到西班牙的斗牛盛况。实际上,中国的斗牛也有悠久的历史,但是中国的斗牛与西班牙的斗牛截然不同,中国古代斗牛比赛是牛与牛之间的较量。据史书记载,秦朝的中国就有了斗牛的风俗。《太平广记》里记载:“李冰为蜀郡守,有蛟岁暴冰乃入水戮蛟。己为牛形故春冬设有斗牛之戏,未必不由此也。”唐朝的段成式在《酉阳杂俎》里记载说:“元日斗牛马驼,为戏七日,观胜负,以占一年羊马减耗繁息也。”因此可以知道,中国斗牛也曾流行于少数民族地区,在当时也是人们娱乐的项目之一。中国古代的斗牛以金华斗牛最为出名,明末史家谈迁在《北游录》一书中提到了金华的斗牛:“金华近例,正月乡人买健牛,各赴场相角,决胜负,至群杀,不能禁。”

    古时斗鸡游戏为何如此盛行

    斗鸡,即两鸡相斗的游戏,该游戏在我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

    《史记》和《汉书》中多处出现“斗鸡走狗”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鲁季平子与邻昭伯曾因斗鸡而得罪了鲁昭公,后竟然相互打起架来。山东《成武县志》中记载:“斗鸡台在文亭山后。周釐王三年(前679),齐桓公以宋背北杏之会,曾搂诸侯伐宋,单伯会之,取成于宋北境时,斗鸡其上。”由此可见,在我国古代,斗鸡的游戏相当盛行。

    斗鸡游戏不仅在民间很流行,在宫廷之中也颇受欢迎,皇族亲王都非常喜爱斗鸡游戏。唐高宗时,一次沛王与英王斗鸡,著名的诗人王勃一时兴起,专门为沛王写了一篇斗鸡的诗文,以声讨英王。没想到沛王与英王两兄弟因此而不和,几乎反目成仇。高宗一气之下便将王勃的官职罢免。此外,唐玄宗也非常喜欢斗鸡游戏,故经常在长安举行大型的斗鸡比赛。尤其是逢年过节,更少不了要组织斗鸡比赛,以示天下太平。据《东城老父传》记载,每到斗鸡比赛之日,唐玄宗都会命后宫佳丽和宫廷乐队纷纷出场,斗鸡现场很热闹。

    民间的斗鸡活动具有赌博的性质,因此,很多人因为斗鸡而发家致富,也有很多人因为斗鸡而倾尽家产。

    古人也斗鸭吗

    在中国古代,除了斗鸡、斗鹅、斗雁之外,还有斗鸭比赛。“斗鸭”就是将鸭置于池中,观其相斗以取乐。

    据史料记载,斗鸭最早出现在西汉初年,在六朝时期也多有出现,在隋唐时期最为盛行。《南史·王僧达传》中有:“(僧达)坐属疾而于扬列桥观斗鸭,为有司所纠。”另有《西京杂记》载:“鲁恭王好斗鸡、鸭及鹅、雁,养孔雀,俸一年费二千石。”鲁恭王非常喜欢斗鸡、斗鸭等游戏,以至于他一年花费米谷二千石精心饲养这些家禽。

    与斗鸡相比,斗鸭受地域和时令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斗鸭游戏未能像斗鸡那样广为流传,只出现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但是,斗鸭比赛同样精彩有趣,晋蔡洪的《斗凫赋》中描写道:“性浮捷以轻躁,声清响而好鸣。感秋商之肃烈,从金气以出征。招爽敌于戏门,交武势于川庭。尔乃振劲羽、竦六翮、抗严趾、望雄敌,忽雷起而电发,赴洪波以奋击。”可见,其斗鸭的情景刺激又紧张,颇为有趣。

    古人斗蟋蟀有什么讲究

    斗蛐蛐即斗蟋蟀,即观看蟋蟀相斗取乐的娱乐活动,古时也叫做“秋兴”、“斗促织”。在我国历史文化中,斗蟋蟀反映了浓厚的东方色彩,更是中国艺术的外在形式。对于小小的蟋蟀,从闻其声到观其斗,反映了我国社会历史的重大变化。

    斗蟋蟀源于何时,现存的史料还不能证实,但至今至少已经有八九百年的历史。

    宋朝时,斗蟋蟀相当盛行,“万金之资付于一啄”都是史料记载的事实。到了清朝斗蟋蟀的游戏规则更加完善,人们对蟋蟀的研究也更加深入。比如选择蟋蟀时要求无“四病”,这里的“四病”指的是仰头、卷须、练牙、踢腿。而从外观上看,蟋蟀亦有尊卑之分,即“白不如黑,黑不如赤,赤不如黄”,这样蟋蟀的尊卑就非常明了了。山东齐鲁大平原是蟋蟀的名产地,山东宁津县的蟋蟀头大、项大、腿大、皮色好、身体强健、凶悍,战斗力顽强、有耐力,同样名扬四海。

    斗蟋蟀时,两只蟋蟀大小、重量要相当,先用蒸熟后特制的日菣草或马尾鬃引斗,然后就让两只蟋蟀互相较量,经过多次交锋后,失败的向后退却,胜利者则张翅长鸣。旧时的城镇和集市经常会出现斗蟋蟀的赌场。

    “冬兴”是斗鹌鹑吗

    斗鹌鹑也称为“冬兴”、“鹌鹑圈”,是旧时汉族民间的娱乐活动。这个民间游戏出现于唐宣宗时期,从民间传入官宦之家。因为斗鹌鹑多是在秋末冬初进行,故称为“冬兴”。斗鹌鹑的过程中,要先贴好标头分筹码,然后再捉对相斗,每斗一次就称为一圈,因此称为“鹌鹑圈”。鹌鹑常见于我国东北和中部中原的东部地区。玩鹌鹑的多是50多岁的老者,还叫做“把鹌鹑”。

    斗鹌鹑非常讲究,必须是野生的雄鹌鹑,而且刚抓来的也不能立刻斗,还需要耐心调理一段时间,在这个过程中,要给鹌鹑置办一个笼子,当做“宿舍”,还要约束鹌鹑善飞的习性,将其调教成一个膘肥体壮又有战斗力的鹌鹑。等到鹌鹑被主人玩够之后,放在手背也不会飞时,才考虑与别的鹌鹑斗一斗。体格健壮的鹌鹑,跃跃欲试,它浑身的毛都会竖立,一副急于配偶的样子。这时,主人可为其寻觅对手,一决高下了。

    斗鹌鹑时,将一对鹌鹑放在簸箕中,然后用一根草棒挑逗它们,它们发怒后就会撕咬起来。通常情况下,一对鹌鹑斗三五个回合就可以了。失败的一方会展翅而去,似项羽再无脸见江东父老。俗话说“咬败的鹌鹑斗败的鸡”,被咬败的鹌鹑,即使不飞走,也不会再和别的鹌鹑斗了,留下来也没意思了。因此,在斗鹌鹑的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如果看到自己的鹌鹑有失败的倾向就赶紧分开它们,以利再战,避免鱼死网破的情况出现。

    古人斗草也有“文斗”和“武斗”吗

    古人用花草进行比赛的游戏称为“斗草”,也叫“斗百草”。最初的斗百草是端午节的一种习俗,类似于插艾叶、悬钟馗等。民俗认为五月是恶月、毒月,必须采集百草以渡过难关。六朝以后,斗百草就演变成了一种民间游戏。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纷纷到郊外去踏青,采集到各种花草,然后进行比赛。民间的斗百草游戏分为两种,文斗和武斗。武斗就是比赛的双方各自采摘一些有韧性的草,然后将其打成结,各自用力拉扯,草不断的一方胜利。这其中的草多为路边、沟旁或者田埂等处的车前草。另一种斗法就是文斗,文斗的个人把自己采集的各种草都拿来,一个人说草名,另一个人拿出相应的草,并对答草名,如此一直往下“斗”,最后分胜负。采集草的品种越多,品种越鲜见,越容易获胜。后来出现的斗花的游戏就是由此演变而来。

    “高瞧戏”是高跷戏吗

    高跷戏也称为“高瞧戏”,是因为表演者脚踩木跷表演,要比常人高出一截,观众看的时候是仰着头看,或者是站在高处看。

    有学者认为高跷戏源自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也有学者认为高跷戏与沿海渔民的捕鱼生活有关。据考证,尧、舜、禹时代,丹朱氏族以鹤为图腾,他们在祭祀时踩着高跷,模拟鹤舞。甲古文中已经有与近代踩高跷起舞形象相近的字。由此看来,高跷戏是古代百戏中一种技艺表演,多以舞队的形式表演。舞队的表演人数从十多人到数十人不等。高跷戏的舞者多扮演神话或历史故事中的某个人物,身着戏曲行头,经常使用的道具有扇子、手绢、木棍和刀枪等。高跷多为木质,有单跷和双跷之分,单跷是用双手持木跷的顶端,以便于上下;双跷多绑扎在小腿上,以便于展示技艺。高跷还有“文跷”和“武跷”之分,其中文跷重视扮相与扭逗,武跷则重视个人技巧和各种绝招。而且,不同地区的高跷已经形成了明显的地域和民族特征。

    古人的钓鱼方法有什么不同

    高雅古朴的钓鱼活动自古有之。古人的钓鱼方法自然有所不同。

    先从钓钩说起。最初的钓钩是两头尖的竹条、木条、小石头和兽骨。人们将其包在钓饵中,鱼儿吞食时就会卡住喉咙,垂钓者便将其钓起。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会磨制骨质的钓钩,商周时期出现了铁制的钓钩。东汉时期,许慎《说文解字》载:“钩鱼也。钩者曲金也,以曲金取鱼谓之钓。”

    再说古代钓鱼所用的钓线。除了麻线和丝线以外,古人还将结茧的蚕体内的丝浆收集后拉成单股粗丝,干燥后使用。这种钓线光滑、透明,而且柔软,强度也很大。

    然后说到钓竿。古人钓鱼用的钓竿多是细而长的竹竿。《诗经》中《国风·卫风·竹竿》载:“籊籊竹竿,以钓于淇。”

    除此之外,古人对钓鱼的季节和天气也很有研究,可根据不同的情况运用不同的钓鱼技巧。张志和《渔歌子》诗曰:“桃花流水鳜鱼肥。”这句诗就描述了人们在春季钓鱼的情景。而孟浩然的《临洞庭上张丞相》曰:“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诗句所表达的就是,秋季正是钓鱼的好时节。而古人钓鱼还讲究线与水颜色的搭配,唐朝诗人方干在其《赠江上老人》诗中曰:“潭底锦鳞多识钓,未设香饵即先知。欲教鱼目无分别,须学揉兰染钓丝。”

    古代的“千秋”是秋千吗

    古代的“秋千”称为“千秋”。传说,早在远古时期,人们为了够到高处的食物,便创造了荡秋千的活动,当时的人们将其称之为“千秋”。据说,“千秋”是春秋时期北方的山戎民族创造发明的。《艺文类聚》载:“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千为戏。”后来,齐桓公在北征山戎族时,把“千秋”带到了中原。而“千秋”作为祝寿之词,取“千秋万寿”之意,最早出现在汉武帝时期。后来,人们便将“千秋”二字倒转使用,称为“秋千”,并沿用至今。

    秋千的形制最初是一根绳子,后又演变成两根绳子。唐宋时期,秋千成了宫廷妇女玩耍的一种游戏。《开元天宝遗事》将荡秋千描述为“半仙之戏”,曰:“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唐朝韦应物的《寒食》一诗生动地描述了宫女们在寒食节荡秋千的情景:“晴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彩绳拂花去,轻球度阁来。”而王建的《秋千词》则描述得更加详细:“长长丝绳紫复碧,袅袅横枝高百尺。少年儿女重秋千,盘巾结带分两边。身轻裙薄易生力,双手向空如鸟翼。下来立定重系衣,复畏斜风高不得。”

    古代的“捉迷藏”游戏怎么玩

    “藏猫猫”就是“捉迷藏”。元伊世珍在《琅嬛记》卷中引用《致虚阁杂俎》,记录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明皇与玉真恒于月下以锦帕裹目,在方丈之间相互捉戏。玉真捉上每易,而玉真轻捷,上每失之,宫人抚掌大笑。一夕,玉真于袖上多结流苏、香囊与上戏,上屡捉屡失,玉真故与香囊惹之,上得香囊无数,已而,笑曰:我比贵妃更胜也。”

    由此可见,早在唐朝时期,人们已经开始玩捉迷藏的游戏了。古时人们玩的捉迷藏游戏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种是藏者藏在树林或竹林里的隐蔽处,让人来寻找。另一种是用手帕将人的眼睛蒙住,再四处去“捉”。

    有的捉迷藏游戏是在晚上进行,这就加强了游戏的难度。另外还有一种叫做“摸瞎鱼”,几个小孩共同围成一个圈,称为“圆城”,“圆城”中有两个小朋友,一个用手帕蒙住眼睛,另一个手拿着木鱼迅速地敲,敲一声就换一个地方,蒙着眼睛的小朋友寻声而去,如果摸到敲木鱼的小朋友,就把木鱼夺下,原来敲木鱼的小朋友就被罚出“城”外,由牵绳子的人作为摸者,原来的摸者改为敲木鱼者,如此轮流下去。

    踢毽子起源于何时

    在古代,踢毽子是“杂伎”、“杂戏”、“博戏”、“百戏”的一种,是我国民间的一项体育游戏。《燕京岁时记》载:“毽儿者,垫以皮钱,衬以铜钱,束以雕翎,缚以皮带。”

    毽子由毽铊和毽羽两部分组成,其中毽铊多为圆形的铅、锡、铁片或铜钱,而毽羽多用翎毛。

    毽子的踢法有很多,在阮葵生《茶余客话》“踢毽”条说:“其中套数家门,凡百十种。”清朝光绪年间,承德有一位百岁老人,他能够踢出一百多种花样,如金龙探爪、狮子滚绣球、喜鹊登枝等。

    考古研究发现,毽子的历史可追溯到战国,甚至可追溯到黄帝时期。宋人高承的《事物纪原》载:踢毽子为“蹴鞠之遗事也”。踢毽子源于蹴鞠,便可追溯到黄帝时代。考古学家发现,汉朝画像的砖上就已经出现了踢毽子者的形象。因此,踢毽子最晚出现于两汉时期。

    “抽贱骨头”如何而来

    “陀螺”一词最早出现在明朝,《帝京景物略》载:“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死,踢毽子。”抽陀螺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游戏。此游戏中的“陀螺”有陶制、木制、竹制、石制多种,以木制居多。木制的陀螺是圆锥形,上边大下面小,在锥端常加有铁钉或钢珠。在游戏过程中,游戏者用绳子绕陀螺,令其在地面旋转,然后用绳子抽打,使陀螺继续不停地旋转。游戏者抽打得越快、越狠,陀螺转得越快,因此,人们又将其称为“抽贱骨头”。

    明朝时期,抽陀螺是民间儿童颇为喜爱的游戏。有的小孩儿一个人同时抽打二至三个陀螺,也有两三个小孩一起玩抽陀螺,每个人抽一个,看谁的转的时间更长。

    抗日战争时期,许多汉奸为日本鬼子办事,百姓恨之入骨,便用抽陀螺出气,并编出了一套抽陀螺时说的顺口溜:“抽汉奸,打汉奸,打败日本,打汉奸”,“抽汉奸,打汉奸,棒子面涨一千”。

    古代的“高尔夫球”如何而来

    在我国古代,人们也经常玩一种类似于高尔夫的运动,即“捶丸”。捶丸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球类游戏,从唐朝的“步打球”演变而来。

    唐朝盛行打马球,但是当时人多马少,还有一些女子形体柔弱,不会骑马。因此,人们便在打马球的基础上发明了“步打球”。相对于打马球,步打球的危险系数较低,一些不善于骑马的宫女们也可以玩。唐时王建《宫词》载:“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球。一半走来争跪拜,上棚先谢得头筹。”

    其中描述的就是寒食节时,唐朝的宫女们玩步打球的情形。宋时,“步击”是宫廷中一项热门的节目,有“又有步击者,乘驴骡击者,时令供奉者朋戏以为乐云”的记载。

    到了1282年,《丸经》将步打球的规则和方法详细地记录了下来,步打球也有了一个新的名称,即“捶丸”。《丸经》中记载,捶丸是在空旷的地面上画一个球基,在离球基七步到百步处做一定数量的球窝,而后在旁边树上挂上彩旗,用球棒将球打进球窝。用的棒数越少,得的穴数越多的一方胜。从游戏规则、竞赛方式、竞争人数、运动用品和所记场地等方面看,捶丸和现代的高尔夫球非常类似。

    古人怎么踢“足球”

    古人称足球为“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蹴”是用脚踢的意思,“鞠”的意思为踢球,“蹴鞠”就是用脚踢球。古代的蹴鞠类似于今天的足球,同样是一项紧张激烈的体育运动。“蹴鞠”一词最早出现于《史记·苏秦列传》中,苏秦游说齐宣王时这样形容临菑:“临菑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

    古人踢的足球花样繁多,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一类是双球门踢法,这种踢法与现代的足球和橄榄球的踢法类似,球场的两端各有一个球门,有两组队员,双方互相攻击,向对方的球门踢球;第二类是单球门踢法,在这一踢法中,球门在中央,两侧是两个长竿做门柱,中间悬挂一张网,悬空连接,球网的上方与两柱呈“U”字形,“U”字形区就是得分区,双方队员在球门的两侧,按照一定的规则将球从得分区射入对方的场地,得分多者为胜;第三类是打球,也称一般场户,分为一人场和十人场,踢法分为十种。打球中的一人场踢法就是一个人独踢,用头、背、肩、胸、腹等身体的各个部位来支配球,比赛时球手们轮流表演,花样多者为胜。二人场就是两个人传接着对踢,这种踢法既讲究花样又讲究配合的默契。其余的八种踢法每组有三人到十人不等,讲究彼此的配合和一起完成的花样动作的多少。

    宋朝时蹴鞠非常盛行,上至宫廷中的皇室贵族,下至街头巷尾的平民百姓都喜欢玩蹴鞠。南宋《武林旧事》中曾列出了“筑球三十二人”的蹴鞠比赛:“左军一十六人:球头张俊、跷球王怜、正挟朱选、头挟施泽、左竿网丁诠、右竿网张林、散立胡椿等;右军一十六人:球头李正、跷球朱珍、正挟朱选、副挟张宁、左竿网徐宾、右竿网王用、散立陈俊等。”据统计,这是历史记载中第一份足球的“首发名单”。

    古人打马球的技艺如何

    打马球,古代称之为“击鞠”、“打球”、“击球”。古代的马球是用质地轻而韧性好的木料制作而成,球为空心或实以柔物,似拳头大小,外面涂有红漆,绘制有各种样式的花纹,故亦称“彩球”、“画球”、“珠球”、“七宝球”。打马球的球杖与今天的冰球棍很像,是木质,数尺之长,杖的一端呈现出月牙形状,同样绘制有彩色的花纹。

    所谓打马球,就是在骑马奔驰的过程中持鞠杖击球,以先得球而击过球门者为胜。打马球不仅要练习球技,还要练习骑马术。打马球在唐朝尤为盛行,特别是在宫廷之中,不仅是男子,就连宫女们都非常喜欢打马球。据载,唐朝的宫廷内有多处马球场,其质量考究,“平望若砥,下看如镜”。打马球是唐朝宫廷娱乐生活的主要部分。而宫廷中会骑马的宫女也非常喜好打马球,且她们打马球的技艺还十分高明,当时就出现了一种高难度的打背身球的方法。唐朝王建《宫词一百首》之十五:“对御难争第一筹,殿前不打背身球。内人唱好龟兹急,天子鞘回过玉楼。”五代时杨太后的《宫词》曰:“击鞠由来岂作嬉?不忘鞍马是神机。牵缰绝尾施新巧,背打星球一点飞。”据专家分析,这种打背身球的方法与打网球的反身抽手动作非常类似。然而在马上打反身球的难度更大,但是,当时唐朝宫廷中的妇女仍然能够挥洒自如,可见技艺之高超,令人赞叹。

    踢石球怎么玩

    古人不仅踢足球,还踢石球。踢石球这项运动流行于我国北方民间。古时,人们将石头琢成小球状,多在冬天踢玩。踢石头是由蹴鞠和击壤结合之后而形成的游戏。翟灏《通俗编》卷三十一记载:“今小儿抟土为丸,置其一以为标,足蹴他丸击之,或用瓦球,或用胡桃,率以中者为胜。应属击壤遗习。”另据,富敦察崇在其《燕京岁时记》载:“十月以后,寒贱之子,琢石为球,以足蹴之,前后交击为胜。盖京师多寒,足指酸冻,儿童踢弄之,足以活血御寒,亦蹴鞠之类也。”可见,踢石球在古代颇为盛行,而且多在冬季进行。

    《帝京景物略》中记载的古人踢石球的具体方法:“是月(十二月),小儿及贱闲人,以二石球置前,先一人踢一令远。一人随踢其一,再踢而及之,而中之,为胜。一踢即着焉,即过焉,与再踢不及者,同为负也。再踢而过焉,则让先一人随踢之。”这里说了两种踢石球的方法,一种是两人玩,一种是多人玩。将两个石球放置在地面,先由一个人踢第一球,将球踢向远处,然后第二人再踢另一个球,第二人一共踢两脚,第一脚时踢第二球,让其赶上第一球,但不能超过第一球,之后再踢第二脚,这一脚用第二球击中第一球者为胜。如果第二个人踢的第一脚,使得第二球超过了第一个球,就算输;如果第二个人踢第二脚时没有击中第一球也为输。在这种情况下,输球的人要把踢球撞球的权利转让给对方,之后依次循环。两人踢和两队的玩法类似,无论怎样,在比赛中每个人都有踢石球的机会。

    古代的角力比赛何时进行

    古代的角力也称为“角抵”,指力量的比赛。《礼记·月令》载:“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周朝时,角力是一项重要的军事体育活动,每年的阴历十月开始,周天子都会下令让战士们练习射箭、驾车和角力。而到了秦朝,角力就成了宫廷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表演节目。《史记·李斯列传》载:“是时(秦)二世在甘泉(宫),方作角抵优俳之观。”据《汉书·武帝纪》载:“(元封)三年(前108)春,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来观。”因此,汉朝时,角力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竞赛表演节目,而且,在汉武帝时相当盛行,经常在京城举办角力比赛,方圆百里的百姓都来观看。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夏,京师民观角抵于上林平乐馆”。据《续文献通考·百戏散乐》载:“角力戏,壮士裸袒相搏而角胜负。每群戏既毕,左右军擂大鼓而引之。”因此,唐朝时,宫廷中已经出现了角力选手,在各种杂戏表演结束后,就开始进行角力比赛,左右军擂鼓助威,角力壮士赤膊上阵,进行一场激烈的比赛。宋时,宫廷和民间都盛行摔跤。宫廷中的摔跤选手称为“内等子”,属于左右军的编制,这些称为内等子的摔跤选手专为朝廷中的盛会做表演。民间将摔跤选手称为“瓦市相扑者”,他们多是一些江湖卖艺之人,在集市或庙会上表演,挣点饭钱。

    “扛鼎”是指古代的举重运动吗

    成语“扛鼎之作”是形容花大力气,费了很多精力完成的意义深远而颇具影响的作品。其中的“扛鼎”源自何处呢?

    扛鼎就是古代的举重运动。古人扛鼎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单手举,即用一只手抓住鼎的一足,然后将其举起;另一种是双手举,即用双手将鼎的两耳抓住,再将鼎举起、翻过来,让鼎足朝天,举过头顶。

    鼎是出现于先秦时期的一种炊具,多用青铜等金属制成。鼎分为圆形和长方形的,圆形的为三足两耳,长方形的为四足,多用于烹煮牲畜,用于祭祀。鼎曾是传国之宝,摆设于古代宫殿前。古时鼎的重量约为一千多斤,人们扛鼎所用的多为中小型的鼎。

    战国时期,秦国君王用封官奖励的办法招募大力士,因此属秦朝的举鼎力士最多。《史记·秦本纪》载:“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鼎,绝膑。”著名的将军乌获,汉中郡太守任鄙,都是因此而做官。

    汉朝时,扛鼎也颇为盛行。张衡《西京赋》载:“程角抵之妙戏,乌获扛鼎,都卢寻幢。”此中描述的就是百戏的场面,扛鼎是其中一项重要的表演项目。

    唐宋以后,举重器械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石担、石锁等。而扛鼎也就逐渐在民间消失。

    五禽戏的发明者是谁

    古代的五禽戏也叫做“五禽操”、“五禽气功”,是以模仿5种野生动物的动作而达到健身的目的,这五禽分别为虎、鹿、熊、猿、鸟。“禽”在古代泛指禽兽,“戏”指的是古代歌舞杂技等活动。据传,五禽戏是由东汉的医学家华佗创造发明,模仿这5种动物的动作,将其作为健康长寿之道。《后汉书·华佗传》记载:“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五禽戏就是模仿虎、鹿、熊、猿和鸟的动作,模仿虎的前扑后移的动作,鹿的伸展动作,熊的滚爬动作,猿的攀爬动作,鸟的展翅飞翔动作等,在做这些动作时还要配以适当的呼吸。五禽戏利于健身和治病,简单易学,是人类的文化遗产之一。南北朝时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是现存较早的记录了“五禽戏”练法的文献。近代,五禽戏被推广为医学高校“保健体育课”的内容,后又被作为“健身气功”的内容推广至全国。

    “十八般武艺”指的是哪十八种武器

    在武侠剧和武侠小说中经常提到“十八般武艺”,但这“十八班武艺”到底指的是什么,却很少提到。明谢肇淛《五杂俎》将“十八般武艺”的具体内容作了详细的叙述:“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简、十三挝、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头、十七绵绳套索、十八白打。”其中第十八种武艺是“白打”,指的就是“徒手拳术”,其余的前十七种都是兵器的名称。

    《水浒传》中也提到了“十八般武艺”,分别为:“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戈、戟、牌、棒、枪、扒。”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将十八班武艺分为九长九短;九长指的是枪、戟、棍、钺、叉、镋、钩、槊、环;九短指的是刀、剑、拐、斧、鞭、锏、棒、锤、杵。

    除此之外,还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刀、枪、剑、戟、棍、棒、槊、镋、斧、钺、铲、钯、鞭、锏、锤、叉、戈、矛;另一种是弓、弩、枪、刀、剑、矛、盾、斧、钺、戟、鞭、锏、挝、殳、叉、耙头、绵绳套索和白打。

    在不同的说法中,“十八般武艺”所指的内容也不同,但都说的是武术中常见的兵器。“十八般武艺”并没有囊括所有的武器,只是指代18种具有代表性的武器。其中三节棍、匕首和飞刀都没有包括在内。

    张三丰是太极拳的创始人吗

    太极拳是一种以“太极”的哲理为依据,以太极组编动作的拳术,这一拳术有祛病养生的作用。

    《周易·系辞上》载:“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最早用太极图来揭示宇宙万物的阴阳关系的是北宋时期的哲学家周敦颐。简单地说,“太”是大的意思,“极”是开始、顶点的意思,“太极”就寓指无限大和无限小的意思。太极拳就是以太极的理论,追求动静与阴阳的结合,意识为静,外形体动。太极拳的基本方法是“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练习时要求舒展流畅、正腰、收腭、直背、垂肩,讲究以静制动,收放自如。

    有些学者认为张三丰是太极拳的创始人。唐豪《少林武当考》中对此观点予以了否认,认为这种看法完全是讹传。太极拳的形成不是一个人独创的,而是在历代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也有人认为太极拳是明末清初河南温县的陈王廷所编。在陈家沟的陈氏家谱中,在陈王廷的名下注有“陈式太极拳创始人”的字样,另有《长拳谱》和《太极拳谱》的旧抄本。

    少林拳是少林寺僧人发明的拳法吗

    北魏年间,天竺僧人提达摩来到中国,受到孝文帝的礼遇。太和二十年,他以少室山为佛陀而立寺,供给衣食。因寺庙位于嵩山的腹地少室山下的山林中,故名曰少林寺。少林拳则源自少林寺。最初的少林拳是少林寺的僧人用来强健身体的武术拳法,后又吸收其他武术精华,经过千年地方传承和多位少林寺僧人的推敲,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套路拳法。

    少林拳是外家拳,以“硬”字为特点,以刚劲有力而著称。其拳法上下协调、刚劲有力、朴实无华、擅长技击等。少林拳的深呼吸法,运用丹田之气,而给四肢发力,其头、手、身、足坚硬有力。

    新中国建立以后,在登封建立了少林学校。新成立的少林拳研究小组对民间的一些珍藏拳谱和濒于绝传的少林拳术与器材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现代的少林拳包括小洪拳、罗汉拳、梅花桩、炮捶等多个拳种。其中最著名的器械是少林棍。

    谁是内家拳创始人

    内家拳是我国著名的拳术流派之一。十六世纪中叶,内家拳在我国浙江东部地区相当盛行。当时的名家有陈州同、张松溪等。清朝初年,王征南和黄百家等都传授内家拳。

    内家拳的叫法最早见于明末清初黄宗羲的《王征南墓志铭》,其中有“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以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外家。”内家拳是一种防御型的拳法,在战术上讲究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王征南墓志铭》又载:内家拳的技法是“凡搏人皆以其穴,死穴、晕穴、哑穴,一切如铜人图法”。通常情况下,以动为主,主于攻击,先发攻击的是外家拳;以静制动,后发制人,御敌为主的是内家拳。内家拳对传授对象还有要求,心险者、酗酒者、好斗者、轻露者、骨质柔纯者都不可传。

    黄百家《内家拳法》载:“盖自外家至少林,其术精矣,张三丰既精于少林,复从而翻之,是名内家。”据此,历史学家认为内家拳的创始人是张三丰。内家拳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形成过程积累了众多武林人士的经验和智慧,是中华武术的瑰宝之一。

    吐纳炼气技法是古代养生疗法吗

    “吐纳”即吐故纳新,是我国古代道家的养生疗法。吐故纳新就是从口中呼出胸中的浊气,再从鼻子中慢慢吸入人体所需的新鲜之气。

    《庄子·刻意》曰:“吹呴呼吸,吐故纳新为寿而已矣。”意思是说,吐故纳新,吐出体内的浊气,吸入人体所需的清新之气,可达到养生的目的,以达到益寿延年之效。

    吐纳练气技法讲究吸气时,气贯注于腹部,以至于吸取生气;呼气时,气向上引至头巅,以排出死气和病气,这样可提高人的体质潜能。

    吐纳练气的技法也有多种,有动和静之分,最为流行的有六字气诀、抱朴子胎息法和何仙姑胎息诀。胎息被称为是吐纳练气技法的最高境界,练功至深者,就如同在母腹中的胎儿一样,鼻子没有呼入之气。《抱朴子·释滞》载:“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在胞胎之中。”

    道家修行为何重视练气

    练气,也称为“行气”、“食气”、“服气”,是一种以呼吸为主,配合有导引、按摩等的养生方法。练气是道家修炼养生的方法之一,与房中、服食统称中国古代养生的三大流派。

    道教如此重视气对人体的作用,是因为古人将气视为赖以生存之根本。《太平经》卷四十二记载:“神者乘气而行,故人有气则有神,有神则有气,神去则气绝,气亡则神去。故无神亦死,无气亦死。”而《云笈七籤》卷五十六《元气论》也有:“人与物类皆禀一元之气而得生成,生成长养,最尊最贵者莫过人之气也。”

    因此,练气的作用非同凡响,不仅可修身养性,还可延年益寿、治病养生。《抱朴子·内篇》曰:“善行气者,内以养身,外以却恶。”《抱朴子内篇校释》载:“行气或可以治百病,或可以入瘟疫,或可以禁蛇虎,或可以止疮血,或可以居水中,或可以行水上,或可以辟饥渴,或可以延年命。”

    于是,道教非常重视行气的养生之法,较为有名的是陶弘景六字诀、与存思结合的服元气、模仿动物的龟鳖行气法、类似今日气功的墨子闭气行气法等。

    “八段锦”是什么

    八段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气功动功功法。其动作体势古朴典雅,由八组构成,故名八段锦。八段锦气功动功功法形成于十二世纪,后在历代流传,并形成多种练功法和多个流派。八段锦有武八段和文八段之分。

    武八段俗称北派,适合青壮年和体格强健者,姿势以马步式和站式为主。武八段最早出现在南宋的著作中,南宋洪迈《夷坚志》载:“政和七年,李似矩弥大为起居郎。尝以夜半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南宋的曾慥在《道枢》中记述了武八段的基本功法:“仰手上举所以治三焦;左肝右肺如射雕;东西单托所以安其脾胃;返而复顾所以理其伤劳;大小朝天所以通五脏;咽津补气左右挑起手;摆鲜鱼尾所以祛心疾;左右攀足所以治其腰。”此外,还有一些其他著作也记载了类似功法,如《医方类聚》、《灵剑子导引子午记》等。

    文八段俗称为南派,多以坐式为主,注重凝神行气。明嘉靖年间的高濂在《遵生八笺》中将文八段概括为:“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微摆撼天柱,赤龙搅生津。漱津三十六,神水满口匀。一口分三咽,龙行虎自奔。闭气搓手热,背摩后精门。尽此一口气,想火烧脐轮。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伸。叉手双虚托,低头攀脚频。以候逆水上,再漱再吞精。如此三度毕,神水九次吞。子后午前后,造化合乾坤。循环次第转,八卦是良因。”

    此外,明人王圻《三才图会》中也有类似功法记载,曹无极《万育仙书》转载《遵生八笺》中八段练习技法后,于后世广为流传。

    中国古代击剑比赛起源于何时

    中国古代的击剑比赛形成于剑、练剑和舞剑的发展过程中。大约五千多年前,中国处于青铜时代,当时的中国人已经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并制作出来锋利的青铜剑。

    春秋时期,中国的制剑达到了顶峰。《周礼·考工记》载:“吴越之金锡,此材之美者也。”当时,人们将吴国和越国铸的剑视为上乘之剑。而且,在这一历史时期出现了著名的剑,如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剑等。当时的宫廷和民间都以佩剑、练剑和击剑为风尚。《后汉书·马廖传》曰:“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随着练剑和舞剑的发展,击剑也就自然形成。

    魏文帝曹丕在《典论》中记述了他和邓展的一场击剑比赛。曹丕的剑法是师从史阿,并“学之精熟”。一日,他和平虏将军刘勋、奋威将军邓展等一些武将讨论剑法,曹丕认为邓展所谈的技术已经相当落后,故要求与之比试。当时大家都在吃甘蔗,故二人用甘蔗为剑在殿下较量,结果曹丕接连三次取得胜利。

    至唐朝时,全国上下盛行舞剑。杜甫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记述了公孙大娘舞剑的绝技:“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唐朝末年,军事上开始使用火药,传统的武器刀、剑等在自卫、健身和杂技表演等方面得以继续发展。古代的击剑技术不断发展,但始终没有脱离传统发展成为现代击剑。

    古代也有会擅长骑马射箭的女子吗

    我国古代的女子也会骑马射箭,其擅长者颇多。她们多能将骑马和射箭完美地结合,技艺高超,受到诸多史学家的赞赏。《魏书·崔光传》载,北魏时期,孝明帝的母亲灵太后“每于后园亲执弓矢”。另据《魏书·杨大眼传》载,北魏将军杨大眼的妻子潘氏“善骑射,自诣军省大眼。至于攻阵游猎之际,大眼令妻潘戎装,或齐镳战场,或并驱林壑,及至还营,同坐幕下,对诸僚佐,言笑自得,时指之谓人曰:此潘将军也。”北魏将军杨大眼的妻子潘氏善于骑射,技艺超群,人们都称她为“潘将军”。此外,在《魏书·李安世传》中载有一首北朝的民歌,名为《李波小妹歌》,内容为:“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妇女尚如此,男子那可逢。”而后,民间崇尚骑射,并将其发展成为一项体育娱乐活动。《万历野获编》载:“天坛游人极盛,连钱障泥,联镳飞鞚,豪门大估之外,则中官辈竞以骑射为娱”。端午节时,人们也进行骑射游戏。

    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女击剑手出现于何时

    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击剑女出现于春秋末期。人们称之为越女,她是春秋时越国南林人,也就是现在的绍兴平水镇一带。越女善于射击,她的剑术闻名天下。越王勾践听说后,将其招进宫廷。越女个性爽直,与越王交谈时,落落大方,面无惧色,津津有味地向越王讲述她的剑术。越王勾践经过试验后,发现她的剑术果然高明,故赐号“越女”,并封她为越军总教练。日后,越女教授越国的军官和士兵剑术,越国的军队作战时果然勇猛过人,锐不可当。因此,史上有“当世莫胜越女之剑”一说。

    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所记《越女剑论》载:“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布形候气,与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腾兔;追形逐影,光若仿佛;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直复不闻。斯道者,一人当百,百人当万。”这是对越女剑最早、最详细的记述。越女将阴阳矛盾运用到剑术之中,有“阴阳”、“开闭”、“内外”、“形神”、“呼吸”、“往来”、“纵横”、“逆顺”练习要诀。其剑术将动静、快慢、攻守、虚实、内外、逆顺和呼吸的辩证法等运用得恰到好处,可见其剑术的高超。

    “冰戏”都有哪些项目

    古人将冰上的游艺活动统称为“冰嬉”或“冰戏”。早在宋朝我国就出现了滑冰等体育活动,流行于民间和宫廷。据《宋史·礼志》记载:皇帝“幸后苑观花,作冰嬉”。

    清朝的冰上运动源自满清习俗。清朝的《冰嬉》诗曰:“朔风卷地河水凝,新冰一片如砥平。何人冒寒作冰戏,炼铁贯韦作膝行。铁若剑脊冰若镜,以履踏剑磨镜行。其直如矢矢逊疾,剑脊镜面刮有声。左足未往右足进,指前踵后相送迎。有时故意作攲侧,凌虚作势斜燕轻。飘然而行陡然止,操纵自我随纵横。”这首诗描述的就是当时滑冰的热闹景象。

    明清时期,冰嬉十分流行,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一种是速度滑冰。当时的速度滑冰,正如清朝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中的记载:“冰上滑擦者,所著之履皆有铁齿,流行冰上,如星驰电掣,争先夺标取胜。”

    另一种更为有趣的是冰上足球。《帝京岁时纪胜》载:“冰上作蹴鞠之戏,每队数十人,各有统领,分位而立,以革为球,掷于空中,俟其将坠,群起而争之,以得者为胜。或此队之人将得,则彼队之人蹴之令远,欢腾驰逐,以便捷勇敢为能。”这种游戏方式将古代的蹴鞠与冰上运动结合起来,参赛的队员分两队,每个人的背上都插有不同颜色的小旗,脚上穿着冰鞋。冰场上有三座插有彩旗的高大的门。比赛的两队队员各自排列成一路纵队,从冰场上的大门穿过,在冰场上形成两个云卷形的大圈,场面十分壮观。

    “水嬉”是指古代水上游戏

    古人将水上游戏统称为“水嬉”。古时的水嬉包括游水、赛船和水上杂戏等项目。先秦时期,游泳作为一种生存手段在历代传承。秦汉以后,游泳则逐渐演变成为民间的水上游戏活动之一。唐朝时,水上游戏不仅有高难度的跳水动作,游戏者还会变幻出各种颇具趣味的姿态。唐赵璘《因话录》载:“洪州优胡曹赞者,长近八尺,知书而多慧。凡诸谐戏,曲尽其能。又善为水嬉,百尺樯上,不解衣投身而下,正坐水面若在茵席,又于水上靴而浮。或令人以囊盛之,系其囊口,浮于江山,自解自系,至于回旋出没,变易千状。见者目骇神竦,莫能测之。”北宋苏辙有《竞渡》诗曰:“父老不知招屈恨,少年争作弄潮游。”当时的水上游戏是民间老少颇为喜爱的一种游戏。南宋时,钱塘江的水上游戏最为热闹。吴自牧《梦粱录》载:每年的中秋过后,“至十六、十八日,倾城而出,车马纷纷。十八日最为繁盛”。当时的水上游戏花样百出,精彩不断,最令人注目又最具挑战的是水上杂技。

    西藏拉萨布达拉宫的壁画中有一幅是“水戏图”。此画描述了在滚滚河水中十多位游泳高手水上游戏的情景。他们姿态万千,有的仰泳,有的跳水,还有的游泳者双腿盘膝在水面上打坐。可见,古人的游泳技术实在高超。

    “弄潮儿”是什么活动

    现在的“弄潮儿”指与潮水周旋的水手或在潮中戏水的少年人,也喻指积极上进,敢于冒险的人。古时的弄潮指的是在潮头与浪搏击嬉戏的民间体育活动。这项活动流行于我国江浙地区。

    明田汝衡《西湖游览志》载:“濒江之人,好踏浪翻波,名曰‘弄潮’。”每年的八月十八,人们都到钱塘江去观潮,擅长游泳的少年们就在潮水刚起时,于潮头嬉戏,并做出各种惊险的动作,展现出多种高超的技艺。

    宋吴自牧《梦粱录·观潮》载:“其杭人有一等无赖不惜性命之徒,以大彩旗,或小清凉伞,红绿小伞儿,各系绣色缎子满竿,伺潮出海门,百十为群,执旗泅水上,以迓子胥弄潮之戏,或有手脚执五小旗,浮潮头而戏弄。”弄潮的人在水上就如在陆地上,自由转换不同的动作,并以弄潮为乐。

    古代文献的记载,多将“弄潮”的活动与称为“天下奇观”的钱江潮联系在一起。《武林旧事·观潮》中记载,涨潮之初,弄潮儿“百十为群”、“披发文身”,争先恐后地跳入潮中,他们出没于潮浪之间,各自展现自己高超的技艺。胜出者可得到赏赐的银钱,还敲锣打鼓,插花披红,欢送入城中。李益《江南词》曰:“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古人拔河的雏形是什么

    古人称拔河为“牵钩”、“强钩”。拔河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楚国曾以牵钩来训练士兵,以攻打吴国。这种牵钩活动就是拔河的雏形。当时的牵钩所用的是一种竹皮做成的竹索。在水战中,这种竹皮可紧紧勾住敌船,令其无法逃脱。拔河就由此发展而来,并逐渐成为一种民间的游乐活动。

    在唐朝时,拔河活动非常盛行,其规模创历史之最。封演《封氏闻见记》载:“拔河古用篾缆,今民则以大麻,长四五十丈,两头分系小索数百条,挂于前。分二朋,两朋齐挽。当大之中,立大旗为界,震鼓叫噪,使相牵引。以却者为胜,就者为输。”此外,唐人薛胜的《拔河赋》颇为详细地描述了唐玄宗时一场盛大的拔河比赛,其中写道:“令壮士千人,分为两队”,可见当时每队各有五百人,其声势之浩大可想而知。此外《拔河赋》还对这场比赛的场地、器材、规则和裁判以及比赛激烈程度和当时的盛况做了真切翔实的描述。

    自1900年起,拔河还曾经是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其归属于田径的范畴,连续举行过五次。后来,在第七届比利时安特卫普奥运会之后,国际奥委会取消了拔河比赛,认为拔河缺乏基本的体育比赛条件。

    古代跳绳叫什么

    跳绳是中国传统的民间体育项目。唐朝时,人们将其说“透索为戏”,明朝人将其称为“跳白索”,清朝叫“绳飞”。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载:“二童子引索掠地,如白光轮,一童跳光中,曰跳白索”,“跳白索无稚壮。”这其中生动地描述了两个小孩跳绳的情景,而且在当时,跳绳运动无老幼之分。《松风阁诗抄》中也有:“白光如轮舞索童,一童舞索一童唱,一童跳入光轮中。”这里描写的跳绳有很强的娱乐性,一边跳绳,一旁还有人伴唱。

    跳绳分为单人跳和多人跳。单人跳又分为单脚跳、单脚换跳、双脚并跳、双脚空中前后与左右分跳等多种方法。跳绳的过程中,要求摆绳和踏跃的动作合拍,有一摇一跳、一摇两跳、一摇三跳等方法。此外,单人跳绳时,可向前摇绳或向后摇绳。

    多人跳是两个人同时摇绳或集体轮流摇绳,跳绳时可集体轮流跳,也可集体同时跳。多人跳绳所用的绳子较长。跳跃时可按照不同情况编排出多种花样,也可用节奏与旋律适宜的歌谣伴唱。

    此外,还有一种跳绳方法,就是跳绳者按照一定的距离,一边摇着绳子,一边跑向终点,速度快者为胜。

    爬绳运动是怎样起源的

    古代的爬绳是一种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即沿着悬垂的绳索向上攀缘。爬绳起源于山区的民间生产活动和军事战争的需要。

    古时,生活在山区的人们经常会遇到悬崖峭壁,需要进行攀缘,故练习出一定的爬绳技巧。另外,《后汉书·南匈奴传》中记载,在一次战争中,汉军“绳索相悬,上通天山,大破乌桓。”由此可见,在古代,爬绳还是一种有效的作战手段。

    古代爬绳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手足并用,双手握住直臂悬垂的绳索,然后再用两腿夹住绳子,收腹,屈腿,同时弯曲双臂,以引体上升;另一种方法是,只使用上肢,用双手握住绳索,将两腿悬空,使双臂用力,并向上引体,在双手不断交替向上握的过程中引体上升。在爬绳比赛中,多人同时爬,先到顶端者为胜。

    到了现代,爬绳运动已经成了一种较为普及的健身运动。这项运动不仅锻炼力量、耐力,还培养攀援技巧,锻炼人们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古人的变魔术就是“变戏法”吗

    古人的魔术有一个很特别的叫法,就是“变戏法”。据考证,中国的戏法产生于夏朝时期,距今已经有四千多年。汉刘向《烈女传·孽嬖传》记载:“桀既弃礼义收倡优侏儒狎徒能为奇伟戏者,聚之于旁。”文中所说的“戏”指的就是戏法表演。古代的戏法兴盛于西汉时期。古人变戏法所用的道具多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具,如盆、碗、勺、笼、箱、柜等。古人变戏法讲究“上下翻亮,经外交代”,即表演戏法前要向观众交代双手的姿态,即“上下翻亮”,然后再将盖布的里外都让观众看清楚,即“经外交代”。

    《搜神记》卷二载:“晋永嘉中,有天竺胡人,来渡江南。其人有数术,能断舌复续、吐火,所在人士聚观。将断时,先以舌吐示宾客。然后刀截,血流覆地。乃取置器中,传以示人。视之,舌头半舌犹在。既而还取含续之,坐有顷,坐人见舌则如故,不知其实断否。”文中所说,天竺胡人向宾客表演用刀截断舌头的戏法,可谓悬念重重,惊险重重。

    中国戏曲的最早雏形是什么节目

    一些学者认为,中国戏曲的最早雏形是西汉时期皇宫中“百戏”的节目之一《东海黄公》。据《西京杂记》记载东海黄公的故事:在一个叫东海的地方有一个老头姓黄,他年轻时精通法术,可制服蛇、虎,他佩带赤金刀,用红绸束发,可兴云雾,有很大的本领。老年时,他气力衰竭,还饮酒过度,故他的法术不再灵验。秦朝末年,东海出现白虎,黄公仍想用自己的法术降伏,他拿出赤金刀,想去镇服白虎,可法术失灵,他被白虎咬死了。当地百姓将这个故事编成节目进行表演。汉武帝听说后,将表演者招进皇宫,作为角抵戏的一个节目,进行表演。《西京杂记》载:“三辅人俗用以为戏,汉帝亦取以为角抵之戏焉。”

    东汉张衡《西京赋》描述了当时表演的情况:“东海黄公,赤刀粤祝,冀白虎,卒不能救,挟邪作蛊,于是不售。”“东海黄公”是汉时典型的角抵奇戏,表演过程中包含了吞刀、吐火及立兴云雾等幻术,还有人与虎斗的角力,融多种艺术于一体。此戏注重故事情节的表演,两个演员在场上的竞技不再以强弱决定输赢,而是以表演故事的姿态出现。其形式服从于内容,故事情节更为复杂,表现了当时“百戏”的技艺。后来的学者认为,“后世戏剧,是于此发端,确有直接渊源。”

    戏剧中的五大角色是什么

    中国戏剧的人物角色的行当分为“生、旦、净、末、丑”或“生、旦、净、丑”。近来,许多剧种将“末”行归入“生”行,因此,把“生、旦、净、丑”作为行当的四种基本类型。其中,每个行当还有若干分支,有基本固定的扮演人物和表演特色。“旦”是女角色的统称,有花旦、刀马旦、老旦和青衣;而“生”和“净”是两个行当的男角色,“生”包括小生、老生和武生,“净”指花脸;“丑”大部分是男角色,是丑角,有文丑和武丑,有时也兼扮丑旦和老旦。

    古人如何表演“跳丸”或“跳剑”

    在古代,“跳丸”和“跳剑”统称为“跳丸剑”或“弄丸剑”。表演这类杂技时,表演者快将手中的若干弾丸或短剑跑向空中,一手抛出,另一手接,然后再继续向空中抛。

    这一杂技以跳丸(或剑)数目的多少决定水平的高低,最高的表演者可向空中抛九丸或七剑。

    据考证,“跳丸剑”在汉朝时就已经很盛行,而且在百戏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出土于山东沂南的汉墓画像石上有《角抵百戏图》,此图中就有一正在表演弄丸剑的伎人。该伎人飘着长长的胡须,袒胸赤臂,穿着短裤,头戴一顶有缨的平幅,他正用三把短剑表演弄丸剑,其中一剑尚在左手,右手正张开准备接剑。而且,他的左脚正向后踢,背后有5个镂孔的圆球飞起。此外,在其他地区的汉墓石棺上,也出现了弄丸剑者,如四川宜宾市翠屏村出土的汉墓石棺上,刻有3个弄丸剑者;成都凤凰山的汉画像砖上,画着一个伎人,飞数丸于空中;此外汉代雕刻的还有孝堂山、嘉祥隋家庄、济宁两城山等都出现了跳丸剑的表演形象。

    古代马戏就是杂技吗

    现代的马戏专指驯马和马术,而古代的马戏是杂技的一种,本指骑在马上的人所作的表演,主要有驯马、马上技艺、大中型的动物戏和高空节目。另外,马戏还包括部分杂技、戏法和滑稽表演等。

    早在西汉时期,桓宽的《盐铁论》中就记载了“马戏斗虎”的情况。另《三国志·魏书·甄皇后传》载:“(后)年八岁,外有立骑马戏者,家人诸姊皆上阁观之,后独不行。”马戏兴盛于唐朝时期,当时的马戏水平也很高。其中“透剑门伎”非常精彩,而且很著名。“透剑门伎”就是马越刀山,即将刀倒插在地面上,并将其间隔分成几级,如房椽状。其刀光闪闪,让人望而却步。表演者却可驾乘着小马,在其上奔腾跳跃,飘忽跳过之后,人和马都没有损伤。宋时马戏的表演水平进一步提高,技艺更加成熟,技巧高超多样。如史料所提,在东京汴梁,表演者给皇帝表演马戏时,就有引马、立马、骗马、跳马、倒立、拖马、镫里藏身、赶马等,马上的功夫技艺高超、花样繁多、妙趣横生。

    抖空竹有什么花样

    抖空竹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体育项目之一,也称为“响簧”、“空钟”、“扯铃”、“闷葫芦”等。

    三国时期,曹植曾写过一首《空竹赋》:“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小竹缘何成大器,健身娱乐聚人气。”这首诗形象而生动地描写了当时人们抖空竹的情景。空竹是木制或竹子制作,有单轴和双轴之分。

    轴的形状和小轮子相类似,中间是空心,两边夹着两个木片或竹片。轴上的孔约四至五个,里面嵌有小木片。空竹在高速旋转时会发出声音。

    抖空竹花样百出,抖时双手各持一个小木棍,两个棍子之间用线连接,然后用线来绕空竹,持木棍,让木棍上下来回扯动,这样空竹就会快速旋转,进而发出悦耳的声音。抖空竹的姿势也多种多样,如使绳索翻花,并做出“过桥”、“抢高”、“对扔”、“串绕”等动作。抖空竹的技巧有“满天飞”、“鸡上架”、“放捻转”、“仙人跳”等。抖空竹在我国非常盛行,成为一种杂技项目。

    爬竿杂技源于何时

    爬竿杂技在古代名为“寻橦”,是百戏的节目之一。其中“橦”是橦木杆的意思,俗语中的爬竿就叫做“寻橦”。《汉书》载:“自合浦南,有都卢国。”另有《大康地志》云:“都卢国,其人善缘高。”都卢国人善缘木,故爬竿又有另外一种叫法,即“都卢伎”。

    爬竿杂技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晋国有一些矮小的艺人,他们在矛戟的柄上作爬行表演,有学者认为这便是爬竿杂技的雏形。

    到了汉朝,爬竿杂技是百戏中颇受欢迎的节目之一。在汉朝的“百戏”表演中,最后往往会有一个压轴戏,即“百马同辔”,有大量的戏车,上面架有橦木,一些幼童便在戏车的橦木顶部“上下翩翻”。这样的表演惊险、刺激,非常精彩。在孔望山汉代摩崖造像中,有一幅“寻橦图”,描述的就是两个表演者,一人托竿,另一人在竿上作表演。下面的托竿者以弓步站稳,右手托竿,左手向后伸,手掌张开,保持身体平衡。竿上的表演者身子稍微倾斜,用脚蹬着竿,右手呈叉腰状,左手向上举起,也保持身体平衡。在其他的汉画中,还有由一个人用头顶着竿,另有一到三个人爬上竿,并在竿顶上作表演。由此得知,汉朝已经有了“掌托竿”、“头顶竿”等这样高难度的爬竿杂技。而当时的爬竿杂技的技艺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