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常识一本通-古人生活剪影·器皿用具杂谈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举案齐眉”、“冠冕堂皇”、“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等这些耳熟能详的词语都源自古人的衣食住行。古今的生活状态大相径庭,古人朴素的生活观念,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活器皿器具精致而考究,一个个伟大的发明,都令人惊叹不已。

    中国古代人们以“天人合一”的理念,享用自然界的馈赠,创造和谐的生活。其文化源自生活,又影响生活,这便是古人生活的韵味。本章试图从古人生活的一个个剪影中,窥探古人生活的奥秘。

    古人是怎样计算时间的

    中国古时将一昼夜平分为十二段,每段为一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据传,古时用十二生肖中的动物出没的时间来为各个时辰命名。即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坐标,用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来指代,这样方便记忆。如子时为夜里十一点到次日一点,正是老鼠活动的时间;丑时为凌晨一点到三点,牛在这个时候反馅;而后以此类推,虎寅时最猛;玉兔于卯时在天上;龙于辰时兴云雨;蛇在巳时隐蔽于草丛中;据传马是阴类动物,午时阳气达到极限,阴气产生;羊在未时吃草;猴在申时啼叫;鸡在酉时归巢;狗在戌时开始守门;猪于亥时熟睡。

    为了区分白天和黑夜,古人白天说“钟”,夜晚说“鼓”,故有“晨钟暮鼓”一说。古代城镇中多设有暮鼓楼,即晨起时,也就是辰时,撞钟报时,白天说“几点钟”;酉时暮鼓报时,故黑夜又说“几鼓天”。由于夜晚的巡夜人一边巡行一边击梆子,以点数报时,用“更”来计时,故一整夜有五个更,子时为第三更,因此有“三更半夜”的说法。

    时辰以下的时间计量单位为“刻”,相当于现在的十五分钟。如“午时三刻”,就是十一点四十五分。

    刻以下是“字”,字相当于现在的五分钟。如下午三点十个字,就是十五点五十分。而“字”以下的分法不详。另据《隋书·律历志》所载,“秒”是古时的时间单位,“秒”以下为“忽”,具体算法不详,相关描述为:“秒”如芒那么细,“忽”细如珍珠丝。

    古代计时对应表

    天色地支对应现代时间天色地支对应现代时间

    夜半子23∶00~1∶00

    鸡鸣丑1∶00~3∶00

    平旦寅3∶00~5∶00

    日出卯5∶00~7∶00

    食时辰7∶00~9∶00

    隅中巳9∶00~11∶00

    日中午11∶00~13∶00

    日昳未13∶00~15∶00

    晡时申15∶00~17∶00

    日入酉17∶00~19∶00

    黄昏戌19∶00~21∶00

    人定亥21∶00~23∶00

    夜间五更五鼓五夜现代时间

    黄昏一更一鼓甲夜19∶00~21∶00

    人定二更二鼓乙夜21∶00~23∶00

    夜半三更三鼓丙夜23∶00~1∶00

    鸡鸣四更四鼓丁夜1∶00~3∶00

    平旦五更五鼓戊夜3∶00~5∶00

    宫廷中的皇族是怎样过冬取暖的

    据考古学家研究发现,“火炉”是最古老的取暖方式,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古时的火炉是一种炊事和取暖相结合的设施。秦朝的王公贵族主要依靠“壁炉”和“火墙”取暖。考古学家在秦长乐宫遗址中发现火墙,这个火墙是用两块筒瓦相对扣在一起,做成管道,将其包于墙内,与灶相通,于冬日取暖用。

    而朝代长乐宫中出现了“温室”,即皇帝冬天居住的暖殿。《汉书·京房传》中有:“房奏考功课吏法,上令公卿朝臣与房会议温室。”据《西京杂记》记载,汉朝的温室内设有各种防寒保暖的设备,如用花椒和泥涂壁,壁面挂有锦绣,令设屏风和鸿羽帐,地面铺着西域进贡的毛毯。

    唐朝时,宫廷的取暖设备大有改进。《开元天宝遗事》中描述了皇宫取暖的场景:“西凉国进炭百条,各长尺余。其炭青色,坚硬如铁,名之曰瑞炭。烧于炉中,无焰而有光。每条可烧十日,其热气逼人而不可近也。”由此可见,当时的宫廷皇族是炉中烧炭来取暖。

    明清时期,宫廷贵族大多烧炭来取暖,并在宫中设置了专管供应皇宫内薪炭的机构,名为“惜薪司”。此机构还有一个特权,就是可以直达御前奏事,故有“近侍牌子”的称呼。

    清朝时,皇宫内负责冬日取暖的有三个机构,一为熟火处专门负责安装火炉,运送柴炭,设有八品首领太监两名,太监五十名;二为柴炭处,负责柴炭的存储和发放,太监人数减半,仅有二十五名,首领太监两名;三是烧炕处,负责点火烧炕,首领太监两名,太监二十五名。此外,各宫殿还设有专门管宫内火盆的太监若干名。紫禁城内人数之多,每个冬季所用木炭数量也相当可观。据记载,乾隆年间,皇宫内每日供应的标准为:皇太后,一百二十斤;皇后,一百一十斤;皇贵妃,九十斤;贵妃,七十五斤;公主,三十斤;皇子,二十斤;皇孙,十斤。此外,为了不污染室内空气,柴炭处准备的炭必须是优质木炭,火力旺盛,而且无烟无味。

    紫禁城内的宫殿地面下,多挖有火道,殿外的廊子下面设有添火的门,即两个一米多深的炕洞,称为灶口,形成著名的暖阁结构。这样可保证室内温暖,而室内还设有暖炕,炕下有火道,类似北方农村的炕床。室外取暖多用火盆。火盆也可称为熏笼。熏笼大小各异,大的有数百斤,一米多高,三足或四足,非常华丽;而小的形如西瓜,可随手提携,有暖手的手炉和暖脚的脚炉,制作相当精美。

    乾隆皇帝曾写过一首《冬日偶成》,有这样的诗句:“人苦冬日短,我爱冬夜长。皓月悬长空,朔风瓢碎霜……敲诗不觉冷,漏永夜未央。”

    中国古代有哪些避暑胜地

    古人所选择的避暑胜地,多是树木繁茂、绿荫葱茏之地,即山水河畔。宋代诗人陆游所作《六七月份山中甚凉》曰:“城市方炎热,村墟乃尔凉。拂窗桐叶下,绕舍稻花香。”

    离水比较近的桥畔、河边等,这些地方的温度相对较低一些,也就成了人们避暑的胜地。刘禹锡曾赋诗描写人们在水亭纳凉的情景:“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琼玉簟空。琥珀盏红疑漏酒,水晶帘莹更通风。”

    古人常在风景秀丽、树木繁茂之地建造房屋,以备夏日避暑之用。唐代诗人王维就曾经在陕西的终南山建造了竹里馆,其《竹里馆》一诗描述:“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唐朝以后,宫殿里出现了最初的消暑“机器”。这种机器是采用水循环的方法,使得扇轮摇动,将产生的风力送入殿中,以达到消暑的功效。张仲素诗《宫中乐》曰:“甘泉将避暑,台殿水光凝。”就是对凉殿消暑的一种赞誉。

    明朝时期,也有人们用深井纳凉消暑。如明朝高濂在《遵生八笺》中描述过古人纳凉的方法:“霍都别墅,一堂之中开七井,皆以镂刻之,盘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古人这种消暑的方法,合理地利用了自然资源,不禁令人称赞叫好。

    古代的蚊帐和现在的有什么区别

    炎热夏季,古人同样会因蚊子而困扰,如两千年前,《庄子·天运篇》中有:“蚊虻噆肤,则通昔(夕)不寐矣。”晋人傅选还曾写过一篇《蚊赋》,以描述蚊子对人们产生的影响,其中有“餐肤体以疗饥,妨农功于南亩,废女工于杼机”。

    蚊帐最早名为“帱”,后出现了“蚊幮”、“蚊幌”、“蚊帱”、“蚊帐”等各种称呼。古时的蚊帐多用锦、罗、纱、绮、缣等丝织品制作而成,兼顾透风的作用。在封建社会,蚊帐的用料还有等级之分,如晋朝规定,锦帐为宫禁中独用。历代帝后卧床,常用银鼠皮、黑貂皮制作蚊帐,这些动物皮制作的蚊帐多用来保暖,冬天进入其中会特别暖和。但是,这种蚊帐不透风,古人描述“如入暗室,晓夜不能辨”,所以,就在皮帐的前面开一个较大的圆孔,并用透明的纱缝上,以让光线摄入。

    富豪人家制作蚊帐多用丝绸绫罗,因此称为“丝罗帐”。平民百姓则只能用葛和布等制作成的蚊帐。而穷困潦倒者则根本无力备置蚊帐。《后汉书》记载:“黄昌夏多蚊,贫无帱,佣债为作帱。”

    此外,还有一种纸帐,即用藤皮茧纸缝制成的帐子,以稀布做顶,透气较好。这种帐上多绘制梅花,颇为清雅,流行于唐宋时期,多为僧道和诗人、隐士所用。苏轼《纸帐》诗曰:“乱文龟壳细相连,惯卧青绫恐未便。洁似僧巾白氎布,暖玩于蛮帐紫茸毡。锦衾速卷持还客,破屋那愁仰见天。但恐娇儿还恶睡,夜深踏裂不成眠。”

    宋时朱敦儒《鹧鸪天》词曰:“道人还了鸳鸯债,纸帐梅花醉梦闲。”

    明时高濂在《遵生八笺》卷八中描述:“纸帐,用藤皮茧纸缠于木上,以索缠紧,勒作皱纹,不用糊,以线折缝缝之。顶不用纸,以希布为顶,取其透气。或画以梅花,或画以蝴蝶,自是分外清致。”

    古代蚊帐的形状也多种多样,如有四方形的、弓形的,弓形蚊帐上窄下宽,如覆斗状,另外还有荷花帐、扇帐等。

    “沐浴”这一习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沐浴”即洗澡,是古代的常用之词。《说文》中解释:“‘沐’,濯发也。”“沐”是指洗头,而“浴”则指洗身了。古代皇帝在祭祀之前,僧人诵经念佛之前,都要沐浴,表示心洁崇敬。

    沐浴在我国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甲骨文中就有沐浴的记载,也就是说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出现了沐浴。《周礼》中有“王之寝中有浴室”的记载。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了专门的沐浴设备。

    南朝梁简文帝萧纲的《沐浴经》,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最早的关于洗澡的专著。

    相关史料记载,公元前334年,我国较早的大型私人浴室建立,即东晋的石虎在邺城建造的“龙温池”。唐朝时期,我国著名的温泉圣地——华清池,建于西安临潼。

    宋朝时,我国出现了营业性的公共浴室。据宋人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载:“公所在浴处,必挂壶于门。”意思是说,宋代的公共浴室挂起了招徕顾客的标志。另外,苏东坡的一首《如梦令》中写道:“寄词擦背人,昼夜劳君挥肘。”可见,当时已经出现了代人擦背的专职性服务人员,并且这些人很受欢迎。到了十六世纪,公共浴室在民间已经非常普遍了。

    古人曾用洗澡来防作弊吗

    古人常见沐浴与“斋戒”、“更衣”联系在一起,皇帝登基前,臣下朝见之前,或举行一些大型的祭祀活动前,都要洗澡,以体现庄严肃穆。可以说,洗澡是中国古代政治活动中的一件大事。

    《太平御览》引自《汉书》:“汉律,吏五日得一休沐,言休息以洗沐也。”汉代规定,官吏工作五天,要“休沐”一天。可见,古人不是经常洗澡,以至于朝廷规定官吏官员定期洗澡,以避免因不洗澡而影响官容官貌。白居易曾写过一首诗,名为《沐浴》,其中写道:“经年不沐浴,尘垢满肌肤。今朝一澡濯,衰瘦颇有馀,自问今年几,春秋四十初。”这位大诗人还将多年不洗澡看成一件乐事。由此可知,古人洗澡并非常有的事。

    《孝经》中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虽说古人洗澡不太方便,随便洗澡也不被人们认同。洗澡最方便的,恐怕就只有皇帝了。《明史》中记载,皇宫中设有“混堂司”,并配有“掌印太监一员,佥书、监工无定员,掌沐浴之事”,负责皇帝的洗澡事宜。相比之下,唐朝白居易的《长恨歌》描述了唐明皇洗澡的场面:“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皇帝洗澡的场面宏大,还记录在册,传至后人。

    更有意思的是,古人还曾用洗澡来防止作弊行为。据《金史》记载,当时考生参加科举考试,都要先让不识字的士兵搜身,以防止作弊。后来有人建议说:“搜检之际虽当严切,然至于解发袒衣,索及耳鼻,则过甚矣,岂待士之礼哉!”后又向朝廷建议:“使就沐浴,官置衣为之更之,既可防滥,且不亏礼。”朝廷采取了这一建议,通过考前洗澡防止作弊,并为考生提供制式服装,从而做到有理有节。

    古时候洗衣服也有洗涤剂吗

    古人洗衣服不仅用水,也会加入具有去污能力的洗涤剂。《考工记》中曾经提到,在为丝织品染色之前要“以水沤其丝”,其中“水”的注解为:“水,以灰所水也。”这里的水,放入了草石灰。《礼记·内则》记载:“冠带垢,和灰清漱;衣裳垢,和灰清。”古人洗衣服所用的洗涤剂名为草木灰水,即草木灰的水浸液。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这种物质有去污能力。而草木灰水正是古代十分常见的洗衣所用的洗涤剂。

    除此之外,古代还有一种混合的衣物洗涤剂。《考工记》中有:“练帛,以栏为灰,渥淳其帛,实诸泽器,淫之蜃。”这里的“蜃”指的就是贝壳灰,它里面含有氢氧化钙,其与“栏木灰”作用,生成氢氧化钾,起到去污、去油脂作用的就是氢氧化钾。人们常用这两种物质的混合液洗涤丝织品,其中的氢氧化钾会与丝表面的油脂结合,生成钾肥皂,这样洗完后的丝质衣物就光鲜亮丽了。由此可见,早在两千三百多年前,中国人就已经使用肥皂液洗衣服了。

    古人是怎样清洁口腔的

    早在秦汉时期,人们就已经对口腔健康、牙齿清洁卫生有了较高的要求。《诗经·卫风·硕人》中就有“齿如瓠犀”的记载,是说牙齿如同葫芦子一样洁白。考古研究发现,当时的人们已经有了饭后漱口和剔除齿缝间食物的习惯,小杨枝的龙形器物就是剔除牙缝间食物的工具。小杨枝就是如今牙签的雏形,是龙的尾部,圆形,末端尖。“牙签”的记载最早出现在西晋时期。晋人陆云在致其兄陆机书中有:“一日行曹公器物,有剔牙签,今以一枚寄兄。”可见,当时的牙签还是罕见之物。

    隋唐时期出现了“杨枝揩齿法”和“手指揩齿法”。《处台秘要》中记载:“每朝杨柳枝咬头软,点取药揩齿,香而光洁。”晚唐敦煌壁画中的“劳度叉斗圣图”出现了手指揩齿法。据传,后来又出现了用揩齿巾蘸药来刷牙。当时的人们多用盐或药物散剂做牙剂。

    宋朝时人们已经相当重视口腔健康,并形成了早晚刷牙的卫生习惯。北宋的政和年间的官修医书《圣济总录》中《揩齿》一节记载:“揩理盥漱,叩琢导引,务要津液荣流,涤除腐气,令牙齿坚牢,龂槽固密,诸疾不生也。”并且,在《揩齿》一节所列出的二十七种揩齿药方中,每种下面都注有“每日早晚揩齿”、“每日如常揩齿”。

    此外,宋朝时出现了植毛牙刷。宋人周守中的《养生类纂》中有:“盖刷牙子皆是马尾为之”。据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在“诸色杂货”中有“刷牙子”一项,即牙刷是其货担上常供的货品之一。而《梦粱录》还罗列了当时制作牙刷的两个著名的店铺,即“凌家刷牙铺”和“傅官人刷牙铺”,这些是专门生产经营牙刷的铺子。

    元朝郭珏《郭衡惠牙刷得雪字》诗曰:“南州牙刷寄来日,去腻涤烦一金直。短簪削成玳瑁轻,冰丝缀锁银鬃密。”由此得知,当时人们所使用的牙刷与现在牙刷的形状颇为相似。

    再看古人的刷牙方法。明朝初年的《普济方》中的《牙齿门·揩齿》一节收录了“陈希夷刷牙药”,其方法为“每用刷牙子蘸药少许,刷上下牙齿,次用温水漱之”,如此,这种刷牙的方法就与今人较为相似了。

    古人是如何洗手去除脏污的

    西周时期,筷子还不被广泛使用,人们就餐时公用一个盛饭器,用手抓饭吃。因此,人们在吃饭之前要洗手。人们将水放进一个盘状的青铜器皿中,然后浇淋双手,洗干净后,用布巾将手擦干。此外,为了防止水洒落四处飞溅,还经常在地面上另外再放一个盘,接水用。普通的百姓家则将葫芦分成两半,用来盛水洗手。

    秦汉时期,人们用淘米水作为清洁液,用来洗头、洗脸。《礼记·内则》载:“沐稷而鲎粱”。唐朝大经学家孔颖达称:“沐,沐发也;鲎,洗面也。取稷粱之潘汁用。”古人洗头、洗脸用的“潘汁”就是淘米水。

    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出现了“皂角”,也称为“皂荚”,是一种豆科植物皂荚树所结的果实。皂角中含皂甙,溶于水后,能够产生泡沫,发挥去污的作用。在当时,民间已经出现了出售皂荚的店铺,其中“猪牙皂荚”品质低劣,“肥皂荚”去污能力强,气味浓郁。后来,人们将皂荚捣烂,做成了橘子状大小的“肥皂团”,用于洗脸和洗身。《本草纲目》中记载其制作方法:“十月采荚,煮熟捣烂,和白面及诸香作丸,澡身面去垢而腻润胜于皂荚也。”

    魏晋时期,民间又出现一种新的洗涤剂,名为“澡豆”。据唐朝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记载,澡豆是把猪的胰腺的污血洗净,然后撕除脂肪后,研磨成糊状,再加入豆粉和香料制成。这种洗涤剂利用猪胰腺中的消化酶与豆粉中的皂甙和卵磷脂,发挥洗涤作用,另外,还可滋润皮肤。这种洗涤剂的制作方法较为复杂,多用于贵族,在民间未能广泛使用。

    先秦时期的人们都用哪些炊具

    先秦时期的炊具有鼎、镬、甑、甗、鬲等。一般炊具分为陶制和青铜制两种,百姓多用陶制,贵族多用青铜制。

    首先,最初的鼎是陶制的,商周以后的鼎一般为青铜制作而成。古有“三足鼎立”一说,是因为当时的鼎有三足。另外,鼎腹为圆形,鼎的上沿有两耳,人们可将棍棒穿进抬举。鼎腹下可用火烧烤。鼎的大小不同,其用途也差别较大。古人常将整个动物放进鼎里烹煮,可见鼎的容积很大。九鼎从夏禹时期传至周朝,象征着国家的最高权力,得九鼎者为天子,故九鼎可谓传国之宝。

    镬与现代的大锅类似,是无足的鼎,多用于烹煮鱼肉食物。后来,这种炊具被发展成为对犯人施用刑罚的工具。即将人投入到镬中,活活煮死。

    甑与现代的蒸笼、笼屉相似,是用来蒸饭的炊具。甑最早也是陶制,后来才用青铜制作。其外形直而口立有耳,底部有许多孔眼。使用时,甑多放于鬲或釜上,里面放需要蒸的食物,水开后,水蒸气透过孔眼将食物煮熟。而鬲与甑共同组成“甗”,用来蒸煮食物。鬲的外形与鼎相似,为了更大范围地受热,让食物尽快烂熟,鬲的足部是空的,并与腹相通。鬲的体积比鼎小,因为它只用作炊具。

    先秦时期的人们都使用哪些类别的食器

    先秦时期,人们使用的食器主要有以下几种:

    (1)簋。簋的外形与现在的大碗相似,人们将从甗中盛出来的食物用簋盛放。

    (2)簠。它的用途与簋相同,是一种盛放食物的食器,其外形为长方形。因其与簋的用途类似,故有“簠簋对举”的说法。

    (3)豆。其外形类似于高脚盘,最初是用来盛放黍稷,祭祀时使用。后来,人们用豆来盛放肉酱和肉羹。

    (4)皿。皿的两边有耳,是盛饭食的用具。

    (5)盂。盂下有圆形足,深腹,四周有耳,上端敞口,是盛饮之器。盆和盂均是盛放物品的容易。

    (6)案。也称为食案,就是进食时使用的托盘。其形体不大,足非常矮,分为三足和四足。古人常用“举案齐眉”来表示敬意,其中的“案”,就是指食案。

    (7)匕和俎。古人所用的匕是长柄的汤匙,古人常用匕从鼎中取肉,然后用刀割着吃。俎是一种长方形的砧板,两端有足,用以支地。古人常将“刀匕”和“刀俎”并举,用“俎上肉”比喻受人欺凌、任人宰割的境遇。《鸿门宴》中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说的正是此意。

    (8)箸。即筷子的原型,用来夹食物。当时,统治者使用的筷子多是用金、银或象牙制成。另外,因为“箸”与“住”谐音,“住”有停步的意思,后人为避讳此意,取其反义“快”,又因为是用竹子制作,故加一个竹字头,形成“筷”字,沿用至今。

    在古代,贵族的食器多用青铜制成,而普通百姓的食器则多用竹、木和陶制成。

    中山装是孙中山设计的吗

    中山装是辛亥革命之后流行起来的一种男式套装。它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服务,深具中国民族的特点,穿着方便、舒适、挺括。1929年,国民党宪法曾经规定一定等级的官员宣誓就职时一律穿中山装,以此来表示遵奉先生之法。

    中山装是怎么来的呢?是由孙中山设计的吗?据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任中国革命政府大元帅的时候,就曾感到西装样式烦琐,穿起来也不方便,而中国的服装在实用性上也有缺点。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孙中山到越南河内筹组兴中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进了广东人黄隆生开设的洋服店。孙中山为了节省外汇,并希望服装体现出中国的国情,就拜托黄隆生先生设计一种简易、美观而又实用的中国服装。黄先生参考了西欧和日本的服装,又结合了当时南洋华侨中流行的“企领”文装上衣和学生装,最终设计出了中山装。

    另有史料说明,中山装是由当时的军装改制而成。1919年,孙中山居住于上海,一次,他将一套已经穿过的陆军制服拿到了著名的亨利服装店,他请店里的裁缝将其改成“便服”。但是,这套军装被改成“便服”后,仍有点像军装,但在便服中,既不能称为“西装”,也不能称为“唐装”,店员便将其命名为中山装。孙中山先生在海内外的名望很高,中山装也跟着流传全国。最初的中山装背面有缝,后背中腰处有带,前门襟钉九个纽扣,另外,上下的口袋都有“胖裥”。

    汉朝男装服饰的种类有多少

    汉朝的衣服主要有袍、襜褕、襦和裙,其中襜褕指的是较长的单衣,襦指短衣。由于汉朝的纺织业很发达,有钱人家都可穿绫罗绸缎等质地的漂亮衣服,一般的人家则穿短衣长裤,贫苦人家穿短褐,即粗布做的短衣。汉朝的妇女穿的是衣裙两件式,也有的穿长袍,但裙子的样式较多,最有名的是“留仙裙”。

    汉朝男装服饰主要有以下几种:

    (1)礼服。礼服多用于祭祀,汉朝的礼服以一种冕服为祭祀天地用的礼服。

    (2)冕冠服。这是最尊贵的祭祀礼服,用于天子、三公诸侯和卿大夫祭祀天地的时候穿。

    (3)长冠服。这时小型祭祀活动穿的礼服,如祭祀宗庙、祭祀五岳、四渎、山川、社稷等典礼,为夫子、执事百官以及参加典礼的人所穿。

    (4)委貌冠服。这种礼服用于公卿诸侯大夫行大射礼于辟雍的时候穿,与周朝的冠弁服(弁服之一,帝王田猎习兵事之服)作用相同。

    (5)朝服。汉朝从皇帝到无名小吏都是以袍做朝服,并且朝服也是主要的常服,即深衣制的袍服。此种朝服以人所戴的冠来区分不同的身份。其颜色随五时而变,即春天为青,夏天为朱,季夏为黄,秋天为白,冬天为黑色。所有的朝服均是衬以告缘领袖的中衣。

    传统的衣裳制度是怎样形成的

    纺织技术出现在母系氏族时期,当时的人们掌握了用棉、麻和葛等纤维纺织的方法。从商朝起,人们开始养蚕取丝,纺织造衣。在人类掌握了纺织技术之后,传统的衣裳制度也就逐渐形成了。随着朝代的更替,人们的衣裳制度不断变化,我国五千年文明的发展史也是传统衣裳制度的形成史。

    上衣下裳

    在黄帝时期的彩陶文化中,人们发现华夏时期的人有上衣下裳的着装特点。“衣”指有袖筒的前开式服装,在右边掩衣襟的叫右衽,在左边掩衣襟的叫左衽。裳在古代指下衣,最初是围在身上的两片布。上衣下裳就是上衣多为交领右襟,下裳是围裙的形状,中间系腰带,下系芾(古人将蔽膝称为芾)。

    上衣下裳是我国最早的衣裳制度的基本形式,在商朝时初步形成。商朝时人们崇拜天地、祖先,形成了对天和地的信仰。此时上衣即代表天,下裳代表地。由于天在未亮的时候是玄色(当时是指黑色),而大地为黄色,因此人们形成了上玄下黄的衣裳制度。在祭祀天地和祖先的活动中,古人非常重视祭服,其样式、颜色都很讲究。衣裳一词也随之产生,而且沿用至今。

    深衣

    在周朝又出现了衣裳上下相连的着装特点,名为“深衣”。深衣就是上衣和下裳被缝合成一体的服装形式。深衣以腰的缝合处为界限,在衣领、袖口处用刺绣或其他面料辅以修饰。古时人们将衣服的大襟称为“衽”。深衣这一服装连属的衣裳形制引领了后代汉服的发展。与此同时,周朝确立了分封制,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并且出现了冕服。冕服即官服,我国的冠服制度在这一时期初见端倪。人的尊卑贵贱及身份地位,从衣裳的颜色和冠帽的样式上有了严格的区分。

    春秋时期的“胡服骑射”对传统的衣裳制度产生了影响。中原的深衣在以后的变化中融入了胡服的特征。秦朝统一六国,推行中央集权的措施,改变了春秋时期各国服饰不统一的局面。秦始皇深信阴阳五行学说,认为秦与周相克,周为火,色尚赤,秦王就以对应水的黑色为尊贵之色,规范了服装的颜色。

    深衣制

    在西汉时期,沿用了一些秦朝的服制,也实行新的“深衣制”。这个时期的衣裳,单层、无衬里、红色、田领,贵族有玉佩修饰,搭配朱履。衣裳被统称为“禅衣”。禅衣就是外穿的衣服,有曲裾禅衣和直裾禅衣两种,前者从领口开襟斜至腋下,后者从领口向下垂直开襟。朝中官员依旧着黑色朝服,若作为祭祀用的服装则不能镶红边。

    这个时期的衣裳主要从原料和颜色上区别等级和身份。汉文帝时,崇尚俭朴,总是穿黑色丝织衣,所以百官也着黑色朝服。后来,朝服按一年四季分成五时变换五种颜色,即春为青、夏为朱、季夏(夏季的最末一个月,即农历六月)为黄、秋为白、冬为黑。皇后祭祀的时候穿的衣裳,上为绀色(深蓝色),下为皂色(黑色);而皇后穿的蚕服,上为青色,下为缥色(浅黄色)。

    东汉王朝为了彰显其“火德”,将赤色定位最尊贵的颜色,并规定了车和衣裳的颜色。朝官的车和衣裳按“四时”节气,以“五时服色”变换,立春迎春于东郊为青色;立夏迎夏于南郊为赤色;立秋迎秋于西郊为黄色;立冬迎冬于北郊为黑色,并以冠式的不同来区别男子的身份地位。此时的汉服继续沿用“大佩制度”,据古代的礼节来穿冕服和佩戴绶与玉。上下官员和帝王均用大佩,在质地、丝绳和串珠上有等级的区别。皇室女子的衣裳也都为深衣制。人们内穿白色布帛的中衣必定要以红边修饰,配以赤袜和赤舄(红色的鞋)。

    宽衣博带

    魏晋南北朝时,因为战争不断,经济不稳定,士大夫阶层产生了消极的生活态度,崇尚老庄和佛教的思想,反映在人们的衣裳上就是当时非常流行的宽衣博带。王公贵族、黎民百姓都以宽大的袍衫、广阔的大袖为时尚,追求轻松、随意、优雅之风。

    黄袍

    由于隋唐时期经济空前的繁荣,此时也是我国的衣裳形制重要的发展时期。男子裹头巾,身穿袍衫,脚穿长靿靴,袍衫为圆领、窄袖、领袖裾无缘边、右衽。袍衫受汉服和胡服的影响,有襕袍衫和缺胯袍衫等样式。《旧唐书·舆服志》中记载:“天子燕服亦名常服,惟以黄袍及衫,后渐用赤黄,遂禁士庶不得以赤黄为衣服杂饰。”从隋朝开始,黄色服饰成了皇家的御用服饰,逐渐禁止民间使用黄色。同时,宫廷开始使用颜色区分官员的品级,被称作“品色服”。而民间妇人穿衣裳则要遵从丈夫衣服的颜色。

    纺织和漂染技术在唐朝得到极大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也在此时开通。唐朝的服饰受到了其他国家的影响,具有开放、精致、优美、华丽的风格特征。皇宫中贵妇们的礼服以低领、大袖和袒胸为时尚,也有襦裙、短袖肩披帛巾。织锦的花样和图案精美,达到了空前的水准。

    公服

    宋朝的服饰沿袭了唐朝时期的形制,缺胯袍衫分为广袖大身和窄袖紧身这两种式样,衣服的颜色主要有黑和白两种。宋代皇家的服饰大都有奢华的特征,民间服饰也相当讲究。宋太祖时,曾经有规定要求妇女衣服的颜色要尊重丈夫衣服的颜色,百姓不得穿绫缣五色华丽的衣服。当时的衣裳制度中有公服、礼服、常服等形式。皇宫贵妇们穿公服,人们在各种仪式中的吉凶服为礼服,大众普遍穿的衣裳为常服。

    宋朝的朝服颜色多为红色衣和裳,里面穿白色的中衣,腰处系罗料大带,下为绯色罗料蔽膝,佩戴锦绶、玉佩、玉钏,脚穿黑色皮履。官职的级别开始用配饰的不同加以区别,后来出现的“从省服”,是常服的一种,也叫做公服,是官员们的服饰。这种服饰以曲领和腰系的革带为主,有大袖和窄袖的不同。这种朝服以颜色区分官员的品级,如宋元丰年间九品以上为绿色;六品以上为绯色;四品以上为紫色,紫色和绯色朝服要配以金银材质做成的鱼袋装饰,以此来突显高官的职位。宋朝以后,传统服饰都是在汉服深衣制的基础上加入一些少数民族的元素。

    质孙服辫线袄

    元朝的衣裳制度主要与辽、金相似。这个时期出现了便于骑马的较短的长袍,叫做“质孙服”,贴身,腰处有多重衣褶。皇家的贵族穿辫线袄,作为皇族的标志。辫线袄为窄袖,腰间系红紫帛拈成的带,下裳是竖褶的裙式。贵族妇女穿的袍子宽大而长,常由两个婢女为她们拉后面的袍角。平民中的妇女一般穿褐色袍衫。官员的公服承袭汉族的形制,以颜色和纹样区分级别。

    纽扣

    清朝皇后传统服饰发展到明代,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以纽扣代替了汉服前襟的带结。纽扣最初出现在元朝,在明朝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衣裳的形制中逐渐地拉长上衣的长度,缩短裙摆露出的长度,衣领一改以前的交领,多变成了圆领。“花冠裙袄,大袖圆领”说的就是明代的女装。明代的男子服饰也是以圆领和方巾为主要特点,袖宽,镶黑色边,领用青色。一般的搬运工人也身穿青布衫裤和青布方巾,脚上穿草鞋。朝廷的官员穿的是云缎圆领袍。这种袍衫长为离地一寸,袖身宽一尺,袖口宽一寸,袖长超过手,再加上大红色的履,就是明朝标准的朝服。《明会典》中记录了明朝贵族女装的特点为“各色纻丝绫罗纱随用”。而庶民百姓的女服只限用紫色粗布作为衣料,只能用紫、桃红和绿等较浅的颜色,禁止用大红、鸦青和明黄这些过浓的颜色,禁用金色刺绣。另外,在明洪武十四年还在衣料上对职业进行区分规定,农家可用纱和绢布作为衣料,而商人却只能用绢布作为衣料。

    马褂

    清朝的衣裳形制在传统的汉服基础上又加入了满族服装的特点。民间衣裳的袖子一般比较窄瘦。用于庄重场合的礼服加入满族服饰中的箭袖,也叫马蹄袖。袍衫上添加了纽扣,右边开大襟,领口为圆形。百姓中的男子穿的袍衫只能左右两边开气,而皇室的男子是前后左右四面开气。在清朝出现了一种特有的服装,就是马褂。马褂有对襟、大襟和琵琶襟之别,也分为长袖、短袖、大袖、小袖,衣领为圆形。

    旗袍

    1804年以后,西方文化逐渐进入中国,与中国的本土文化融合,服饰也因此发生了变革。旗袍是在清代满族妇女服装的基础之上吸收了西方服装的元素改变而成的。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末,旗袍从领子、袖子到开衩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变了中国妇女束胸裹臂的习惯,充分显现出女性的体态和曲线美。

    现代唐装

    现代唐装指的是“唐人街华人的中式着装”,是在清朝马褂的基础上改变而来的,属于满族服饰。这里的“唐装”只是一种称谓,源自国外。由于我国唐朝的经济繁荣,名声远至海外,所以,海外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华侨也自称为唐人,因为唐朝的繁盛令中国人骄傲,也令海外的人羡慕。

    “唐人街”指的就是东南亚华人居住的地区。“唐装”也就理所当然说的是华人穿的衣服。

    传统衣裳制度的形成穿越了我国的每个朝代。衣裳已经不仅仅具备御寒保暖的功能,还代表每个时代的时尚文化。在我国的历朝历代中,衣裳制度也是君王统一政治而进行的一项重要措施,展现了各个朝代思想的文化现象和民间风俗特征。

    红色服饰的功用和禁忌

    在中国,红色是吉祥色,有喜庆的意思。自古以来,人们崇尚红色,在结婚、本命年,特别是过年过节时,人们的服饰都以红色为主。

    红色是太阳的颜色,在阴阳五行学说中,属火,是阳色。所以,人们将红色定位为吉利的颜色、吉庆的兆头。中国人对红色的喜爱,主要源自对太阳和火神的图腾崇拜。

    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其祖先炎帝又称为赤帝,他就是古人信奉的太阳神。两千多年前的楚人也认为自己是日神和火神的子孙后代,崇拜赤色。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汉高祖刘邦在举旗反抗秦朝时“帜皆赤”,且将自己喻为“赤帝子”。

    直到今天,民间依旧崇尚红色,将红色服饰视为喜庆吉祥的象征。喜庆的红色服饰承载了人们期盼风调雨顺、四季平安的愿望。

    我国的一些地区还流行本命年系红腰带、穿红衣服的习俗。民间传说本命年多有灾难,系红腰带、穿红衣服都是为了避免灾难病祸上身,保这一年平安无事。所以,在民间风俗中,红色还有辟邪的作用。

    红色被归属为阳,所以在丧葬礼仪中,人们忌讳红色服饰。这是因为人们认为鬼魅属阴,人们怕穿红色衣服会冲撞到鬼魅,使逝者难以顺利归西。特别是在国殇期间,全国人民都要禁穿红色服饰。

    由于红色也是鲜血的颜色,因此,红色有时也被人们视为服饰中的一种禁忌符号。

    在我国河南的北部,小孩生了牛痘后,就会在外衣袖子上缝上红色“小公鸡”或者扎上“红色布条”,就是禁止碰触的意思。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少数民族忌讳红色。例如,水族人喜欢蓝、白、青这些素雅的颜色,忌讳大红和大黄这两种颜色。

    民间对红色的认识各不相同,基本上可概括为“于吉事则吉,于凶事则凶”。

    中华民族为何崇尚黄色

    自古以来,黄色就是中华民族最崇尚的颜色。它不但被视为民族的代表色,还预示着大地和皇权。

    《说文解字》中记载:“黄,地之色也。”中华民族的原始部落起源于黄河地区,黄土地是远古人类最初的栖息地。历经千年,中华儿女对这黄土地有了深厚的情感。从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中可以看出,远古时代的人们将黄土地上的生活视为人类的原始状态,把黄土地当做人类的起源之地。据说,被人们称为祖先的黄帝的名称也是由黄土地而来。

    四千多年前,黄河地区的部落首领轩辕氏战败炎帝后统一了各部落,成为黄河地区人们唯一的领袖。而且,在农耕和当时的制陶技术有了一定发展的情况下,人们看到了土的神奇,便将“土”视为高贵之物,故此人们用“土德之瑞”来形容轩辕氏的统治才能。土和土地的颜色都是黄色,所以人们将轩辕氏尊称为黄帝。有学者推论,“黄帝”中的“帝”可能就是“土地”的“地”,“黄帝”就是黄色的土地之意。滋养人类的土地是黄色,人们在土地上播种后收获的粮食也是黄色的。黄色的色彩明亮,黄色见证了人们生生不息奋斗的生活,蕴涵着人们乐观向上的心态。并且,从肤色上,中国人又被称为“黄种人”。因此人们将大地供奉为神,以黄色为贵,将黄色视为民族的色彩、民族精神的象征。

    据《周易》中记载,五行学说的象征对应体系也将黄色定为中央之土,对应黄帝。黄色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正色”。人们将中央色的黄色赋予中央集权的象征。在封建社会中,黄色还逐渐演化为君权的象征,成了皇家的御用颜色。象征中国灵魂的龙也被赋予了黄色的外表,并且黄色只能出现在皇帝的服饰中。大约从隋朝起,黄袍就成了只有帝王才能穿的服装。“黄榜”则专指皇帝的诏书。皇帝走过的路被称为黄道。皇宫的城墙、建筑以及皇帝用的陶瓷器具也都是以黄色为主要的装饰色。

    中华民族历来有崇尚黄色的传统。在语言中,事物的名称被赋予了“黄”字,便成了民间说喜爱的美称,如黄海、黄钟、黄花等。

    对生于黄土、长于黄土的中国人而言,黄色具有深厚的历史意义。古人崇敬滋养人类生存的黄土大地,对生存环境的热爱和对生活乐观向上的精神,使中华儿女几千年来一直崇尚黄色。

    旧汉族服饰的穿戴禁忌

    旧时汉族服饰有一些穿戴禁忌。这些禁忌多源于人们封建迷信的思想,也有的是源自各个朝代不同的制度规定。在不同地区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可发现旧时汉族服饰穿戴禁忌的影子。

    民间对小孩服饰的穿戴禁忌,主要体现为祈求生活的平安,不冒犯鬼神。例如,人们给出生三天的婴儿举行“洗三”仪式,然后给婴儿穿上褂子,却忌讳给婴儿穿裤子。大部分父母会在婴儿出生一百天以后才给婴儿穿上裤子。人们以为这段时间不给婴儿穿裤子是为了让他在遇到妖魔鬼怪的时候能够迅速逃跑,而不被裤腿绊倒。在旧时的温州地区,人们忌讳给小孩穿颜色艳丽的衣服。如给小孩穿了红衣红裤,就要在外面再穿一件网衣,还要给小孩戴上虎头帽或配上一个布制的虎爪在外面,用来辟邪。在大人们看来,孩子的生命都比较脆弱,不足以对抗妖魔鬼怪,所以人们用各种奇特的方法避免鬼魅的侵袭。

    旧时的汉服以穿戴整洁为原则,忌讳裸露和有违常理的穿衣行为。一些地区有“男不露脐,女不露皮”的俗语,即男子穿衣不得露肚脐,女子穿衣不可露皮肤。而且,旧时民间男女穿衣有别,人们忌讳男女衣服的款式不分,认为不辨男女的服饰会有不吉。另外,我国河南沁阳地区的人们忌讳反穿罗裙,有“反穿罗裙,另嫁男人”的俗语传说。人们普遍认为只有丧偶的妇女和死人才反穿衣裙,其他人反穿衣服会被视为不祥。所以,民间很多地区都忌讳反穿衣。

    在古代,人们还认为衣服上附有人的灵魂,穿别人的衣服会使自己的灵魂不安,因此古人多忌讳穿他人的衣服。古时民间用竹竿晾衣服,俗信认为竹竿也穿衣服,若是从竹竿上拿下后直接穿上,人就变成了所谓的“竹竿鬼”。另外,古时山东地区的人们忌讳穿下摆有毛边的衣服,认为丧服的下摆才有毛边,平常穿这样的衣服会不吉利。同时,他们对衣服的扣子数也很有讲究。他们忌讳衣服的扣子数为双数,认为扣子双数会影响穿衣人的事业,有“四六不成材”的说法。在传统的伦理观中,这些有违常理的穿衣方式都会受到人们的强烈抵触。

    在其他的配饰穿戴方面,民间也有忌讳,基本也都是遵从穿戴整齐的原则。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所以,古人忌讳剪发,只有人犯了罪才剃掉须发,叫做“髡(kūn)首”。最初,人们多用兽骨或玉石等做成“束发器”,将头发在头顶束成发髻。后来,人们用各种材料制成冠、冕、巾、帻(zé)等样式各异的帽子戴在头上,起到修饰头发的作用。随着帽子的兴起,民间还有很多关于戴帽子的讲究。例如,汉族有“歪戴帽,狗材料”的俗语,忌讳将帽子戴歪。古人则认为帽子反着戴有凶相,所以也忌讳反戴帽子。古时的山西人最重视帽子,认为露出头顶是人们莫大的羞耻。

    衣扣不系或系错,鞋袜不穿或只穿一只,也都是汉族人所忌讳的。女子不裹脚或裹脚带松弛拖地,都被认为是犯忌讳。古人以为女人这样必然会犯酒色。在祭祀的场合就更加讲究,要穿戴整洁,唯恐冒犯了神灵,招来不幸。

    除此之外,旧时人们对所穿衣服的料子也有忌讳。《风俗通义》中记载:“俗说帷帐车不可作衣,令人病疠。”民间忌讳用帷帐布做衣服,认为穿帷帐布做的衣服会全身长癞疮。若是用给死人碑位或棺材用的帷帐布做衣服,就更不吉利了。

    旧时,关系到死人,民间都会有特殊的忌讳。如寿衣袖子的尺寸忌讳短,要长过死者的手。俗信中说如果寿衣袖短露手,其子孙后代会上街讨饭。寿衣要用绸子制作,而忌用缎子做材料。“绸子”音同“稠子”,寓意多子多福;“缎子”音同“断子”,有断子绝孙的意思。同样的道理,“洋布”的“洋”与“阳”同音,代表的是阳间的东西,在阴间派不上用场,所以,做寿衣也忌用洋布作为材料。据说,寿衣忌穿九层,是因为“九”与“狗”谐音,有不尊重死者的意味。一般来说,寿衣的件数以五、七等单数为吉,忌讳双数。

    在封建社会里,各个朝代对民间的服饰穿戴有相关规定。百姓要避讳与皇室穿同一颜色的衣服。例如,汉成帝四年发布的一道诏令中有“青、绿民所常服,且勿止”的说法,当时的百姓多穿青色和绿色的衣服,其他颜色的衣服几乎都被禁止穿。除了颜色以外,朝廷对佩饰的穿戴也有特殊的规定。在宋朝时,四品以上官员穿紫色朝服,还要配上金银材质的鱼带装饰。

    旧时人们的鬼神观念以及封建集权专制是影响汉族服饰穿戴的最主要原因,在不同的朝代其表现也有所不同。在多元化的今天,人们的服饰多彩多样,这些穿戴忌讳也就逐渐淡化了。

    汉族为何以黄色、紫色为贵色,以白色、黑色为凶色

    汉族以黄色、紫色为贵色,以白色和黑色为凶色。这一俗信的形成涉及我国朝代御用色的演变和古人对自然界的认识。

    汉族以黄色、紫色为贵色。黄色是中华民族独崇的颜色,曾经是皇族的御用色。其中的缘由在前面的小节中已经详细说明,这里不再深谈。宋朝以黝紫色和赤紫色为贵族的象征,品级高的官员穿的朝服就为紫色。《燕翼贻谋录》中记载:“仁宗时,有染工自南方来,以山矾叶烧灰,染紫以为黝,献之官者洎诸王,无不爱之,乃用为朝袍。”黄色和紫色都曾经是皇家的御用色,是皇权和贵族的象征。人们以黄色、紫色为贵色便由此形成。

    百姓以白色、黑色为凶色。黑色与白色在民间的俗信中都与死亡有关。传说故事中的黑白无常二鬼,是捉拿人类灵魂的勾魂鬼。如今,人们穿白色孝服,佩戴白色纸花,头上戴黑纱。黑色和白色通常都和丧事、凶祸联系到一起。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忌讳这两种颜色,特别是在过年、婚嫁、生育等喜庆的日子。

    《礼记·郊特牲》中记载:“素服,以送终也。”素服是指全身白色的衣服。古代人在父母健在时非常忌讳穿素服,惧怕其有凶祸的兆示。至于黑色,人们自古以来就对其有恐惧之心。黑色通常与黑夜联系起来,人们将黑夜视为死亡的归宿。迷信中认为鬼神都是在黑夜中穿行活动。所以,在民间俗信中黑色就与死亡和凶兆有了脱不开的联系。

    在不断演变的中国历史中,人们也不断地赋予颜色许多不同的象征意义。每种颜色的意义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变化源自人们对其理解的改变。汉族以黄色、紫色为贵色,以白色和黑色为凶色的俗信主要来源于古人对权威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界事物变化现象的理解。

    民间晒衣习俗从何而来

    我国民间晒衣的习俗主要表现在晒衣节和七夕节这两个传统节日的风俗中。

    传统中的晒衣节是每年的六月初六,民间有“六月六,晒衣服”的俗语。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将衣服、被子等存放已久的物品拿出来晾晒,以消除毒气,防止虫蛀。

    据说,六月初六本是佛祖释迦牟尼晾晒经书的日子。后来百姓们认为在这一天晒过的东西能保存得更好,于是就在这一天把衣服拿出来晾晒。对此,民间还有“六月六,龙晒衣”、“六月六,家家晒衣服”、“六月六,士晒书,女晒衣,农禳田”等谚语流传。

    为了充分利用这天具有消毒作用的阳光,一些地区的人们会特意在这一天给小孩和动物洗浴。例如,湖北的民间就有在六月初六这天晒一盆水给小孩洗浴的习俗,据说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小孩得疥疮。另外,也有些地方的人们在这一天将猫、狗等牲畜放进池塘或河的浅水处,让它们洗澡,为其祛除跳蚤。有此种习俗的地区多流传“六月六,猫狗要洗浴”的俗语。

    另外又有说法认为六月六这天是“龙晒衣”和“晒龙袍”的日子。相传东海龙王在每年的六月初六这天都要出水晒鳞,为了沾染吉气,人们也就有了在这天晾晒衣服的习俗。这天,人们不仅将衣服拿出来晒,还将其他储存时间过长的东西放到太阳光下去晒。因此,就有了“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皇宫晾辇舆、仪仗、典籍,庙宇举办晾经会,老百姓晾衣物、洗澡、洗发”等说法。

    关于“龙晒衣”民间还有一个传说。据说在很久以前,太阳神和龙王一起商量,在每年的五月初五,龙王给太阳神下场“划船雨”,来显示划船的桡(ráo,划船)手勇敢拼搏的精神;太阳神则要在每年的六月初六给龙王来个“龙晒衣”,使它的外衣更加光彩夺目。它们两个商量好之后,都各自实现自己的许诺,一直没有出错。但是,有一年,龙王却忘了下那场“划船雨”,因此,太阳神也没有给龙王“龙晒衣”的机会。有这个传说,民间得出了一句“你不给我‘划船雨’,我不给你‘龙晒衣’”的俗语,并以此来描述五六月份的天气情况。

    牛郎与织女除了晒衣节有晒衣的习俗,七夕节也有晒衣的习俗。民间流传七夕这天很少下雨,因此也是非常好的晒衣时节。

    在六月初六和七月初七晒衣,是我国传统的习俗。人们通过长时间的观察,总结出天气变化的规律,将六月六和七月七定为晒衣的日子。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人民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关系,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

    “刘海”这一说法如何产生

    “刘海”也叫做“刘海儿”、“刘海儿发”,是指垂在前额的整齐的短发。在各式各样漂亮的发型中,刘海是重要的一部分。然而,刘海这一命名的由来却有不同的说法。

    民间传说,刘海的叫法与神仙刘海有关。据说,古时有位仙童名叫刘海,他的额前总是垂下一缕整齐的短发,显得非常可爱、稚气。以后的画师画仙童,多以仙童刘海为模板,所画的仙童多是“前额垂着短发,骑在蟾蜍上,手舞一串钱”的模样。在人们心目中,小孩子非常可爱,很像仙童刘海,就在给小孩剃头时总是把前额的一缕头发留下,后人们称之为“刘海发”。民间的妇女也在前额留一列短发,就将其称为刘海。

    除此之外,关于“刘海”这一叫法的来历还有另一种说法。在古代,女子在15岁时行笄礼,即将头发绾起;男子15岁称为束发,即束发为髻,20岁行冠礼,即成年礼。人们常用“垂髫”或“髫年”指代童年,因为童年时期小孩的头发是自然下垂的。但是,男孩留的额上左右两角的胎发叫做“兆”,女孩垂于额头中央的胎发被称为“髦”,这种留发的习俗称为“留孩发”。许多女子在成年后,出于打扮的考虑仍旧留着额前自然下垂的头发。因“留孩”与“刘海”在古时的发音相同,相对而言“留孩”更为口语化,故书面语称为“刘海”。

    古代妇女用什么来画眉

    据传,在没有特定的画眉材料之前,古代女子画眉用的是烧焦后的柳枝。

    《楚辞·大招》中有“粉白黛黑,施芳泽只”,“青色直黛,美目媔只”。《事物纪原》卷三中也有记载:“秦始皇宫中悉红妆翠眉,此妇人画眉之初也。”据此可知,古代女子画眉使用的是一种青黑色的颜料,古人称之为黛。

    据史料记载,汉朝女子使用的画眉材料是一种黑色矿物,也称为“石黛”。画眉之前,必须将石黛在石砚上磨碾,研磨成粉末,再加适量的水,调和后使用。

    古代女子画眉使用的材料,除了石黛之外,还有铜黛、青雀头黛和螺子黛。铜黛是一种铜锈状的化学物质。青雀头黛是一种深灰色的画眉材料,于南北朝时期从西域传入中原。而螺子黛产自波斯国,于唐朝时期传入中国。螺子黛是经过加工制造之后形成的一定形状的黛块。在使用时,螺子黛不用研磨,只需蘸水即可。其模样和制作过程都与书画用的墨锭相类似,故人们还将其称为“石墨”或“画眉墨”。

    宋朝时,女子画眉的方法多种多样。据《事林广记》中记载:“真麻油一盏,多着灯芯搓紧,将油盏置器水中焚之,覆以小器,令烟凝上,随得扫下。预于三日前,用脑麝别浸少油,倾入烟内和调匀,其墨可逾漆。一法旋剪麻油灯花,用尤佳。”宋朝女子使用的是一种烟熏的画眉材料,宋末元初时,人们称之为“画眉集香圆”。

    元朝至清朝,宫廷女子画眉使用的黛,选用的是京西门头沟斋堂特产的眉石。

    随着科技的发展,后人研制出杆状眉笔,以便于携带,使用方便。

    古代孕妇也会做胎教吗

    “胎教”一词出最早出现于汉朝时期。《大戴礼记·保傅》记载:“古者胎教,王后腹之七月,而就宴室”,“周后妃任(孕)成王于身,立而不跂(不踮脚尖),坐而不差(身子歪斜),独处而不倨(傲慢),虽怒而不詈(骂),胎教之谓也。”

    古人认为母体中的胎儿能够感受到母亲的情绪和言行的变化,所以,孕妇必须遵守道德规范,以给胎儿良好的影响,这就是最初的胎教含义。《烈女传》中记载了太任怀周文王时期讲究胎教的事例。人们将其奉为典范,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孕期孕妇起居饮食的注意事项,如解除烦恼、禁止房事、忌讳生冷、宜静养等方法。这样不仅保证了孕妇的身体健康,还可防止堕胎、小产、难产和胎儿发育不良等。

    女子戴耳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戴耳坠在我国历史悠久。考古研究发现,早在五十万年前的周口店时期,中国的猿人就有用石头、兽牙或贝壳等制成耳饰的习俗。古人将耳饰称为“珥”、“瑱”、“珰”。汉朝的耳饰多用石、玉、水晶、玛瑙等制作而成。

    女子戴耳坠不仅更显端庄,还在一定程度上可对眼睛有保护帮助的作用。因此,关于戴耳坠的由来有两个传说。

    据传,古时候有一位姑娘得了眼疾,她因此双目失明。一日,一位周游各地的医生来到此地,说能够治好姑娘的眼疾。于是,这位医生用银针在姑娘的两耳耳垂上各刺一针。姑娘才重见光明。后来姑娘的眼疾治好了,眼睛还更加明亮。因此,姑娘特意请银匠为她制作了一对耳环戴在耳朵上,表示永远铭记名医的恩情。这件事情在民间传开后,其他姑娘和妇女纷纷效仿,从而形成了戴耳坠的习俗。

    在我国古代医学中,有一种是“耳针治疗”,就是用小豪针、皮内针或其他的方法刺耳穴,以治疗疾病。因为耳垂的正中有穴位,刺激此处有助于保护视力,预防眼部疾病。

    关于戴耳坠的另一个传说则源自戴耳坠的另一个作用,可让女子更加端庄。

    据传,古代有一户人家,老两口在40岁时才生了一个女儿,就将这个女儿视为掌上明珠,倍加疼爱。后来,姑娘长大之后,却因为两位老人的娇生惯养,养成了一身的坏毛病。走起路来摇头晃脑。眼看着姑娘就该嫁人了,老两口心里非常着急。这天,老两口灵机一动,想出了好办法。他们在姑娘的两个耳朵下各系了一个短绳儿,然后在下面系一个贝壳。这样,姑娘走路时如果再摇头晃动,贝壳就会碰到她的脸,而刮脸是“害羞”的意思,这时姑娘就会知道别人在羞她,以后走路就不会再摇晃了。后来,老两口发现这一招果然灵验。这件事成为奇闻趣谈,在民间广为流传。女子和妇女们都纷纷效仿,戴上了各式各样的漂亮的耳坠,让自己显得更加端庄文雅。

    古代的女子也使用口红吗

    古代女子的口红制作非常精细。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详细记述了口红的制作方法:先制作好香酒,准备丁香和藿香两种香料,然后再放入上好的、新收的、无杂质的洁净棉花中,而后投入到烧至微烫的酒中,用热酒吸收棉花中香料的味道。吸收的时间因季节有所不同,春天和秋天是两天两夜,夏天是一天一夜,冬天是三天三夜。浸透结束后就将棉花和香料取出,再将牛油和牛髓放入香酒中,用旺火大烧,滚沸一次加一次牛油脂,数次之后撤火微煎。在煎的过程中掺入朱砂研取的红色颜料,调入青油。等到灭火后,自然冷却,凝成的红脂细腻鲜艳,这就是古代女子喜爱的饰唇用品。这种口红不仅细致红艳,而且香气蕴藉。

    “梅花妆”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梅花妆”指古代妇女在额头上贴一梅花形状的花子做装饰。据传,南宋时,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一日卧于含章殿檐下,后有梅花落于公主的额头之上,遂成五出之花,拂之不去,从此之后就出现了“梅花妆”。

    “梅花妆”作为宫廷日妆,在唐代非常盛行。宫女们多在额头上装饰几朵梅花花瓣,以显娇俏。因为腊梅不是每个季节都有,宫中的女子就用很薄的金箔剪成花瓣的形状,贴在额头或面颊上,也称为“梅花妆”。

    后来,梅花妆越来越普遍,以至于从宫廷传至民间。《木兰诗》中就有“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的记载。这里的“花黄”就是女子面部的贴花,也称为“花钿”。

    “梅花妆”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更加多样,颜色涉及黄色、绿色和红色;花形有梅花、小鸟、小鱼和小蝴蝶等;材料包括金箔、纸片、玉片、干花片、鱼鳞片等。更妙的是,有些女子梅花妆的材料竟然是蜻蜓的翅膀。宋人陶谷在《潸异录》中记述:“后唐宫人或网获蜻蜓,爱其翠薄,遂以描金笔涂翅,作小折枝花子。”这里的“花子”指的就是贴花,此女子将蜻蜓的翅膀剪成花瓣形状,再涂上金粉,贴于额头,而成梅花妆。

    宋时,女子渐渐不贴花钿,人们所说的“梅花妆”指的是艳妆或精致的妆容。

    “唐装”是指的唐朝人的服装吗

    “唐装”并不是指唐朝人的服装,而是清朝末年的中式服装。如今流行的“唐装”的叫法源自海外。外国人称中国人为唐人。因为唐朝是中国古代最繁盛的朝代,其声誉传至海外,外国人都称中国人为“唐人”。《明史》卷三百二十四记载:“唐人者,诸番(外国人)呼华人之称也,凡海外诸国尽然。”

    美国、东南亚以及欧洲的一些华人居住区都被称为“唐人街”。而外国人将唐人街的华人所穿的中国传统式的服装统称为“唐装”。二十世纪初,“唐装”一词传入中国,广东、香港、澳门等地区的人们用“唐装”和“西装”来区分中西服装。后来,中国的领导人经常穿着唐装参加国际性会议。祥和喜庆的“唐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展现了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和风度。

    古代“衣”和“裳”有什么不同

    《说文》中解释:“衣,所以蔽体者也。上曰衣,下曰裳。”

    古人将上衣称为“衣”,以障蔽身体。《说文·衣部》中有:“衣,依也。”段玉裁将其解释为:“依者,倚也。衣者,人所倚以蔽体者也。”

    古时“裳”也称为“常”,是指专门用于遮蔽下体的服装,男女均可穿着。古代的纺织技术不发达,人们做的布的幅面很窄,做一件下裳通常需要用七幅布,前面三幅后面四幅,拼凑而成。此外,做下裳时还要在腰部施褶,根据不同的情况制作不同的褶。下裳的两侧还要开一道缝隙。汉朝以后,下裳逐渐演变成了裙子。只有在贵族祭祀和朝会时,人们穿着的礼服还是以前的形制。《后汉书·舆服志下》记载:“行大射礼于辟雍,公卿诸侯大夫行礼者,冠委貌,衣玄端素裳。”裳与裙的形制大体相同,裳是两片前后分离,同时穿着,遮前挡后,在腰处用布带系结于腰。而裙是多片做成一片,是由前面向后围着臀部穿着。后来,人们采用“衣”、“裳”连用的形制,用“衣裳”来泛指衣服。

    古代的礼服都是什么样子

    古代礼服的形成与礼制紧密相连。比如朝会时穿的是朝服,祭祀时穿的是祭服,办公务时穿的是公服,而居丧穿的则为凶服。此外,礼服的材质、色彩、花纹和款式也应穿者的身份、地位和所处场合的不同而千差万别。总之,礼服就是封建政治统治的外在表现。

    《后汉书·舆服志》记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乾坤有文,故上衣玄,下裳黄。”从皇帝开始到夏、商、周时期,统治者穿的衣服都为上衣下裳制,衣服的样式和颜色都源自对天地的崇拜。在之后的两千多年里,祭服所采用的形制都为冠冕衣裳制。

    到了秦朝,秦始皇奉行阴阳五行学说,将黑色视为贵色,并进一步规定了礼服的形制。汉朝时,礼服一直为袍服,即多为裁成鸡心式的袒领,大袖,领子和袖子上都有花边。后从唐朝到明朝,礼服均为常服,为一种圆(盘)领的连体长衣,内有夹层。当时,皇帝和官员都穿这种礼服,皇帝穿的为黄色,官员穿的有绯、紫、绿色等,以区别等级。明武二十五年(1392)以后,朝廷规定文武百官所穿的袍服要在胸前和后背各缀一方形补子,文官的是飞禽,武官的是走兽,“衣冠禽兽”就是由此而来。清朝沿用了明朝的朝服形制,将其称为“补服”。

    清朝的礼服吸收的汉族服饰的一些特点,保留了满族的礼仪。但是,清朝的祭服彻底废除了以前的冠冕衣裳形制。同时,通天冠、绛纱袍服的传统服饰制度也被废除。

    凤冠霞帔是什么样的服饰

    唐朝白居易的《霓裳羽衣歌和微之》中有:“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凤冠霞帔是古时女子出嫁时的装束,也指官员夫人的礼服。

    凤冠是一种礼冠,以金丝网为胎,上点缀有翠凤凰,挂有珠宝流苏。秦汉时期,凤冠是太后、皇太后、皇后规定穿戴的饰物。凤冠在明朝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皇室贵妇所戴,如后妃所戴的凤冠不仅有凤凰的装饰,还有龙的装饰。皇后的凤冠是九龙四凤,皇妃、公主和太子妃的凤冠是九翚四凤;另一种是一到七品的命妇所戴的凤冠,这种凤冠没有凤的装饰,只有珠翠和花钗,但也称为凤冠。

    霞帔,因其如彩霞般艳丽而命名,也名“霞披”和“披帛”。“披帛”是由一条丝帛制作而成,穿着时交于胸前。《事林广记·服饰类》中记载:“晋永嘉中,制绛晕帔子,令王妃以下通服之。”宋时,披帛是命妇的冠服,且有高低品级的不同。明朝时,朝廷规定从公侯起,一品到九品的命妇都要穿绣有不同花纹的霞帔,此时的霞帔长五尺七寸,宽三寸二分,如一条长长的彩色挂带,披挂在胸前,另在下面缀有金或玉的坠子。

    到了清朝,霞帔成了诰命夫人的专用服饰,外形演变成了阔如背心,并在下面缀有彩色流苏,中间缀有补子。补子的图案各不相同,主要根据其丈夫和儿子的品级而定。一般情况下,武官的母亲和妻子不用兽纹,用的是鸟纹。

    凤冠霞帔本是宫廷命妇规定的服装。但是在礼俗中,大礼可摄胜,即祭祀和婚礼等场合,可向上越级,不算犯上。所以,凤冠霞帔就成了平民女子出嫁时的装束。而且,着凤冠霞帔结婚的习俗一直流传至近代。

    “冠冕堂皇”一词是怎么来的

    “冠冕”是古代帝王和官吏戴的帽子。特别是“冕”,是祭服的冠饰,同时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冕”是一种大冠礼,是古代帝王、诸侯和卿大夫在举行祭祀大典或其他典礼时所戴的礼冠。“冕”的外表为黑色,里面为朱色,由“冠”和“延”两部分组成。“延”位于“冕”的顶部,为一长方板,前圆后方,代表天圆地方;前面低于后面约一寸,成前倾之势,代表谦虚俯伏。延的前后都悬挂有朱玉串饰品,用五彩线编织成藻,在藻上穿有玉珠,一串玉珠称为一旒,十二旒为贵,为皇帝所服。西周初期的制度规定:天子之冕十二旒,诸侯九旒,上大夫七旒,下大夫五旒,此后历代之制大略相同。

    此外,冠冕的垂旒不仅可表示等级,还可使穿戴者目不斜视,即不必看到不正之物。“视而不见”的词义正是由此而来。

    “延”以下就被称为“冠”,古时称为“冠卷”。“冠”的两旁各有一个小孔,叫做“纽”,此处是用来穿玉笄,玉笄用来固定冠于髻。玉笄的两端绕于颔下系丝带,称为“纮”。玉笄的两端各挂有一个绵丸,古人称之为“黈纩”或“纩”,纩的下端用玉装饰,叫做“瑱”。戴冠冕时,瑱正好位于耳朵两边,因此,又名为充耳、塞耳,表示警戒妄听。此处又传了一个成语,即“充耳不闻”。

    到了南北朝时期,只有帝王可以戴冕,其他官员一律不能戴。当时的冕是皇帝礼冠的专称。王维的《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中有:“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冠冕堂皇”就是用来形容人端庄正大的样子。

    明清之际为何流行戴六合帽

    古时,下层男子不能戴冠,只能戴巾、帻或帽。明朝时,民间出现了多种样式的巾帽,主要包括网巾、平定四方巾和六合帽。据说,六合帽是明洪武年间朱元璋所穿,上至皇帝,下至百姓皆可戴之。

    六合帽,也称为六合一统帽、六合巾、小帽、圆帽等。所谓“六合”是指天地东西南北,“六合一统”即天地四方由皇帝统一统领。此帽是由罗缎、马尾或者人发制作而成,裁成六半,将其缝合一体,下端缀有一道一寸左右的帽檐。六合帽以“六合一统”为名,取安定和睦之意,寓意天下归一、安定和谐。因为六合帽的象征意义,朝廷规定其为全国通行的帽式,百姓、官吏都可服戴。

    清朝的发辫戴起六合帽更加方便,令取其“六合一统”之意,这种帽式便迅速流行起来。帽子分为六瓣,其外形如半个西瓜,故人们称之为“瓜皮帽”。清朝谈迁《枣林杂俎》中记载:“清时小帽,俗称瓜皮帽,不知其来久矣。瓜皮帽或即六合巾,明太祖所制,在四方平定巾前。”

    六合帽的帽顶也很讲究。明朝时期,六合帽的帽顶只可用水晶或香木装饰。清朝时,一般用丝绦结顶,另外,也有用金银线、玉或红珊瑚等结顶。如果遇到丧事,帽顶的颜色为黑色或白色。

    “平定巾”中的四方巾是什么样的

    “四方巾”也名“四方平定巾”、“方巾”或“四角方巾”,是出现于明朝初年的一种方形软帽。此帽由黑色纱罗制成,服戴时呈现倒梯形,展开后四角皆方。明初,四方巾是儒士、官员所戴的便帽。

    据《七修类稿》记载,明初的杨维祯曾戴此帽去见朱元璋,朱元璋见此帽式颇为稀奇,便问:“此巾何名?”杨维桢为了取悦皇帝,回答说:“此四方平定巾也。”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后来便昭告天下,制作此方巾,让士庶佩戴。

    最初的四方巾大小适中,到明末时,四方巾就变得十分高大。民间常说“头顶一个书橱”,就是形容头戴四方巾的人。清叶梦珠《阅世编》卷八“冠服门”记载:“(明人)其便服,自职官大僚而下至生员,俱戴四角方巾。其后巾式时改,或高或低,或方或扁,或仿晋唐,或从时制,总非士林,莫敢服矣。”

    步摇是什么样的首饰

    步摇是由黄金屈曲成龙凤等形状的首饰,上多缀有珠玉。步摇最早出现在汉朝,当时的步摇是在簪钗上装饰一个可以活动的花枝状饰物,再在花枝上垂以琼玉。《释名·释首饰》载:“步摇,上有垂珠,步则动摇也。”戴步摇的妇女在走动时,簪钗上的珠玉也会随着左右摇曳,故名为“步摇”。最初,步摇只流行于宫廷贵族之间,戴步摇的妇女行动要从容镇定,其所戴步摇就会发出有节奏的声响,故而,步摇又名“禁步”。后来,汉朝贵妇也有在官商戴步摇,更显雍容华贵。汉朝时,步摇是礼制首饰,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故其形制也有不同。汉以后,步摇才逐渐流行到民间。

    魏晋南北朝以后,步摇的花式和种类发展得更为多样。当时出现了鸟兽花枝等形状,与钗钿混杂着簪于发上,可谓晶莹闪耀,美丽大方。唐宋以后,步摇出现了多种样式,除了金质以外,还有玉石、珊瑚、琉璃、琥珀、松石、晶石等其他珍贵材质制作而成。明朝唐寅的《招仙曲》曰:“郁金步摇银约指,明月垂珰交龙椅。”这里的“郁金”就是金属与珠宝镶嵌而成的步摇。明朝时,焊接工艺有了新发展,步摇的制作也更为精致,多用金累丝与金底托焊接在一起,再嵌上珍珠宝石做点缀。这种工艺做出的步摇,耐久程度远远超过了传统的雕琢、焖压工艺制作的步摇。

    清朝沿用了明朝制作步摇的工艺。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存有一件清朝的“点翠嵌珠凤凰步摇”,此步摇造型轻巧别致,外形精美,就使用了金属焊接技术。其用金属焊接作为底托,凤身是用翠鸟羽毛做装饰,用红色宝石和雪白的米珠镶嵌作为其眼睛和嘴巴,另外,两面还镶嵌有红珊瑚珠。整个凤凰呈侧翔式,小嘴上还衔着两串十多厘米长的小珍珠,坠角为翡翠做成的小葫芦。

    何谓“玉搔头”

    玉搔头就是古代的玉簪。《西京杂记》记载:“武帝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头。自此后宫人搔头皆用玉。玉价倍贵焉。”从此以后,人们便称玉簪为玉搔头。

    先秦时期,“簪”称为“笄”。笄最早由竹、木、玉、石、骨等材料制成。到了商朝,笄的种类和佩戴方式已经非常多样了。周朝时,笄的佩戴方式被制度化。秦汉以后,人们将笄称为“簪”。而簪的制作也更加讲究,制作运用了金银等贵重材料。如此,簪逐渐跨入了奢侈品的行列。

    簪这种首饰是一头尖、一头大,镶嵌珠宝金银,描画龙凤图形。其中玉簪玲珑剔透,形制精美,是吉祥的象征。在古代,玉簪还可以僻邪,保佑平安,是富贵人家财富的象征,也是男女之间的寄情之物。《玉簪记》中描写了美女妙常送情郎赶考,特赠送簪子的情景:“奴有碧玉簪一支,原为笄冠之用,今送你作加官之兆。”

    唐宋之后,发簪更加流行。唐朝敦煌壁画中的妇女头上多插有花形发簪。明清两代,发簪的样式更为多样,主要在簪首出现了多种形状,如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等。簪首常用的动物有龙凤、麒麟、燕雀和游鱼等,其中属凤簪最多,制作也最为精美。常见的花形有梅花、菊花、桃花、莲花、牡丹和芙蓉花等。明朝的《天水冰山录》中记载了多种发簪,如“金桃花顶簪”、“金菊花宝顶簪”、“金厢倒垂莲簪”、“金梅花宝顶簪”等。

    古人当了官为什么叫“释褐”

    在古代,“褐”是指粗布短衣,最初是用葛或兽毛编织而成,后多用大麻或兽毛织就。古代地位低下、贫贱的人穿“褐”。相对于官员的宽袍大袖,“褐”窄而短,但是,穿着“褐”便于劳作。《诗经·豳风·七月》中记载:“无衣无褐,何以卒岁?”故古人将贫贱之人称为“褐”或者“褐夫”。

    因此,“释褐”的意思就是脱去贫民的衣服,任官职。在西汉扬雄的《解嘲》中有“或释褐而傅”的记载。后来,新科进士及第或授官都称为“释褐”。唐时的李翱在《卓异记》“门生先为座主佩金紫”条:“李石,按石元和十三年及第,后二年赐绯,后二年赐紫,自释褐四年之内,服金紫,量之前辈,实无其比。”

    古人的“袍”是什么样的

    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卷中“袍衫”条说:“袍者,自有虞氏即有之,故《国语》曰:袍以朝见也。秦始皇三品以上绿袍、深衣,庶人白袍,皆以绢为之。”战国以后,“袍”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服装。“袍”就是古代的袍服,一种直腰身、过膝的外衣,多为两层,冬天时会在里边续上棉絮。袍服分为龙袍、官袍和民袍。

    龙袍

    众所周知,龙袍是皇帝穿的袍服。龙袍上绣有龙纹,黄色,多为盘领、右衽。唐高宗时,黄色就是皇家的御用色,臣民不得穿黄色服饰。因此,龙袍又称为黄袍。龙袍上所绣的各种龙形图案,在各朝各代也有所不同。通常为九条龙,代表“九五之尊”。清朝的龙袍在下摆的部位还绣有水浪石的图案,名为“水脚”,寓意山河统一。

    官袍

    即文武百官所穿的朝服、公服统称为袍服。袍服用颜色或所绣图案来区别官位品级。袍服为汉朝首创,东汉永平二年,朝廷将袍服定位朝服,用所佩的印绶来区分官品。唐朝的官员着紫、绯、绿、青的圆领袍服,作为常服。武则天命百官着绣有飞禽走兽图样的袍服,文官绣禽,武官绣兽,后来的补服便起源于此。宋朝时,官员所穿袍子的袖子肥大,并对饰襕、佩绶、围鞓等有明确的规定。元朝时,官员的袍服多以罗为面料,并用大小花纹来区别官品等级。明朝时,朝廷对补服制度有了明确的规定。清朝官员的常服袍在款式上发生了较大变化,为四开衩,区别官品级别的是帷帽上的顶珠花翎、外褂上的方圆补子等。

    民袍

    顾名思义,民袍是普通平民穿的袍服。自周朝至汉朝,贫民所穿袍服的衣料较为粗糙。唐朝以后,生产力发展较快,加上民族服饰之间的交流,尤其是元朝蒙古族服饰和清代满族服饰的影响,民袍发生了多种变化,如民袍有右衽和左衽,有过交领和圆领、大袖和小袖及半袖等多种变化。后来的旗袍和一些少数民族的服装就是由古代的民袍发展而来。

    布衣之交是什么样的交情

    布衣是指用麻布或葛布制成的衣服。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麻、葛和丝织品是主要的制衣材料。但一般贵族穿丝织品,普通百姓则穿葛或麻做成的衣服。西汉的桓宽在《盐铁论》中提到,古代的平民百姓只有到了八九十岁时才能穿上丝织品做的衣服,在这之前穿的都是布衣,因此,人们便用“布衣”或者“庶人”指代普通的百姓。读书人没有入世之前也被称为“布衣”。因此,布衣之交指的就是平民之间的交往和友谊,另外也包括显贵与平民之间的友谊。《战国策·齐策三》中有:“卫君与文布衣交,请具车马皮币,愿君以此从卫君游。”

    古代把内衣叫什么

    内衣在中国的历史出现较早,最早可追溯到秦朝。《礼记·檀弓下》载:“季康子之母死,陈亵衣。敬姜曰:妇人不饰,不敢见舅姑。将有四方之宾来,亵衣何为陈于斯?命彻(撤)之。”此处的“亵衣”指的就是内衣。“亵”的意思为轻浮、不庄重。由此可以看出,古人对内衣的态度是回避和隐晦的。

    汉朝时,人们将内衣称为“抱腹”和“心衣”。这两种内衣都是背部袒露,没有后片,所绣图案多以爱情为主题,材质主要是平织绢。

    魏晋南北朝时,人们将内衣称为“两当”,顾名思义,其有前后两片,同时挡胸挡背。这种内衣的材质是内有衬绵的织锦,色彩也较为丰富。

    唐朝时出现了一种没有带的内衣,叫做“诃子”,面料为一种名贵的织物,挺括而有弹性,穿时需在胸下系两根带子。

    宋朝的女子开始有了束胸的习惯。当时的内衣从胸部一直覆盖到肚腹,用纽扣或者带子系结,人们将其称为“抹肚”。

    元朝的内衣叫做“合欢襟”,此种内衣是从后向前系束,在胸前用一排纽扣或绳带系束,面料多用织锦,图案为四方连续。

    明朝的内衣叫做“阑裙”,其外形类似于背心,开襟,每襟缀各有三条襟带,此外肩部有裆,裆上有带,腰侧也有系带,可对腰部起到调节的作用。

    清朝的内衣称为“兜肚”,多为菱形。后来,兜肚演变成了小马甲,对襟,襟上有纽扣,形制窄小,面料主要是棉和丝,穿时可将胸腰裹紧。小马甲吸收了西方服饰的特点,就演变成了今天的内衣——文胸。

    马甲、马褂与马有什么关系

    旧时的马甲和马褂均是为了便于骑马而穿在长袍外面的背心或短褂。

    马甲,又名背心、背子,短而无袖,穿在长衫的外边。古时有妇女穿的马甲与衫同等长度,称为长马甲。清朝时,男女都可穿马甲,马甲的长度多到腰际,多缀有花边,分为大襟、一字襟、对襟及琵琶襟等形制。

    马褂是穿于袍服之外的短衣,袖子遮肘部,衣长到肚脐。清兵入关时,马褂只限于八旗士兵穿。到了康熙、雍正年间,马褂逐渐在社会上流行,士庶皆可穿。当时的马褂有单、夹、纱、皮、棉等多个种类。而在不同年代,马褂的颜色、用料和坠饰也各不相同。乾隆年间就曾经流行毛朝外的珍贵裘皮制作的马褂。但是,这种马褂不是一般人都能穿到的。辛亥革命以后,黑色马褂加蓝色长袍被政府定位礼服,在全国流行。

    马褂分为琵琶襟、大襟和对襟三种类型。其中,琵琶襟的马褂右襟短缺,人们称之为缺襟马褂。

    这种马褂多为行装,因为这种马褂穿起来行动方便。大襟马褂多用作常服,其四周为异色缘边,开右襟。对襟马褂是大袖,可代替外褂而作为礼服用,且多为天青色。因其身长袖短,故称为“长袖马褂”,官员们在接待宾客时常穿此种马褂。

    黄马褂则是皇帝赏赐的服装。一般有三类人有幸穿这种皇帝赐予的服装:一类是跟随皇帝“巡幸”的侍卫,他们穿的黄马褂叫做“职任褂子”;第二类是行围校射时,中靶或获猎多的人,他们穿的黄马褂叫做“行围褂子”;第三类就是“武功褂子”,这种马褂是在治事或战事中建有功勋的人穿的。而且,这些穿黄马褂的人还要被记入史册。

    古代的斗篷、风衣是用什么做的

    古人的斗篷和风衣都是披用的外衣,除了少数虚设两袖的长披风外,多为无袖,二者都是防风御寒用的。风衣是丝织物制作而成的外衣,制作斗篷的材料则较为多样。

    斗篷也称为“莲蓬衣”、“一口钟”、“一裹圆”,据说是由蓑衣演变而来。最初的斗篷是用棕麻编织而成,用来抵御雨雪,叫做“斗袯”。明清时期,斗篷的制作材料主要是丝织物,人们称之为“大衣”,且不单单被用于抵御风雪,还作装饰之用。当时的大衣是一种御寒的服饰,分为长式和短式、高领和低领。因此,在冬季里,人们都披裹斗篷,以抵御风寒。但是有个规定,在行礼时不能穿戴斗篷,否则被视为不敬。后来,斗篷变得更加普遍,斗篷的制作也更精巧。当时制作的斗篷,一般采用鲜艳的绸缎,并在上面绣上各种花纹,制作讲究的人家还在里面用皮毛制作成衬。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斗篷叫做“鹤氅”,是用鹤毛和其他鸟毛一起捻成绒织成。《世说新语·企羡》中载:“孟昶未达时,家在京口,尝见王恭乘高舆,被鹤氅裘。”鹤氅最初是用一块仙鹤羽毛做的披肩。后来,士大夫也穿鹤氅,鹤氅就变成了大袖、两侧开衩的直领罩衫,中间用带子相系,没有缘边。

    “纨绔子弟”指什么样的人

    在古代,纨绔子弟指官僚或地主等有钱有势的人家中,只顾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纨”是古代的一种精细有光的单色丝织物,为一种珍贵的衣料。“白縠之衣,薄纨之里”指的就是这种衣料。汉朝女子多以细绢制成团扇,手持而用,称为“纨扇”。

    “绔”是裤子形成过程中的一种叫法。宋朝时,妇女多穿开裆裤绔,通“袴”,也名为胫衣、套裤。《释名·释衣服》载:“袴,跨也,两股各跨别也。”春秋时期,人们穿的裤子只有两只裤管,无腰无裆,与现在的套裤类似,穿时是套在胫上,盖住膝盖以下的部分,这种裤子称为“胫衣”。古人穿衣分为衣、裳、绔,裳在绔的外面,三者共同遮盖住人的身体。绔在里面,因此,人们常用质地较差的布料制作而成。但是,在六朝时期,一些世家子弟用白色的绸子做裤子,足见其奢侈的程度,因此人们将其称为“纨绔子弟”。《宋史·鲁宗道传》中有:“馆阁育天下英才,岂纨绔子弟得以恩泽处耶?”

    古代如何扎腰带

    古时的腰带分为两种,一种是用皮革制成的革带或韦带,用带钩或者带扣系结;另一种是丝帛制作的腰带,称为“大带”,大带的系扎较为讲究。

    大带就是祭祀时所穿礼服用的丝帛带,而且大带经常与革带并用。自先秦时期到明朝末年,大带一直用于礼服。大带是从后向前系束,在腰前系结,余下的部分自然下垂,下垂的部分叫做“绅”。在古代礼仪中,要求“绅”的长度为三尺。

    在古代,臣子觐见君主,常执笏板,入朝前或退朝之后,臣子就将笏板插在绅带间,并将其称为“搢绅”、“缙绅”。因此,人们将有官职的、做过官的或者儒者都称为“搢绅”。而且,“绅”引申为“束绅之士”,并简称为“绅士”,指有一定地位和身份的士大夫阶层。

    古人如何称呼鞋

    古人的鞋有舄、屦、屣、履、鞋、屐、靴等称呼。

    舄,是多层底子的鞋,上层用皮、葛等材质制作而成,下层是防潮装置的木制厚底,内装有木楦,楦中有凹槽,以填充松软之物。这种鞋的上层底冬天时用皮,以利于保暖;夏天用葛,便于透气。古人常在祭祀和朝会时穿这种鞋,下层的木制厚底可防止湿泥。在祭祀升坛时脱下,祭毕降坛再穿上。

    屦,在上古时称草鞋,是用麻或葛制成的单底鞋。故“屦”原指单底鞋,后泛指各类鞋子。古人所说的鞋是所有皮制鞋的一种。中古以后,鞋才成了鞋子的总称。

    古代穿用最普遍的是屦、履和鞋,因此,这三个词语先后成了鞋类的总称。如在汉朝以前,人们称鞋为屦,汉以后称为履,宋朝以后则称为鞋。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鞋叫做“屐”,这种鞋分为平底和装齿两种。在唐朝以前,屐是旅游时穿的鞋,宋朝以后,屐就成了防雨的雨鞋,在雨雪天做套鞋使用。

    靴是连筒之鞋,原是西域少数民族所穿的。这种鞋通常是用皮革制作的,穿时紧束于胫。《释名·释衣服》载:“靴,跨也,两足各以一跨骑也。”相对于中原的舄和履,靴子便于在草地上行走,适合骑射,靴筒高达小腿,可为小腿部保暖,也可减轻与马鞍的摩擦。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将胡服引入中原,这种靴也跟着传入中原。胡服下体穿的是裤子,穿靴子时可将裤腿塞入靴筒内。

    古代“足衣”是指什么

    古代的“足衣”指的是袜子。古时的袜子也称为“韈”、“韤”、“襪”等。《释名·释衣服》中解释:“韤,末也。在脚末也。”最早的袜子是用皮革制成,其中“韈”是生皮袜,“韤”是熟皮袜,“韈”和“韤”这两种袜子的形制相近,都是高筒,为了穿脱方便,在筒部留有开口,在袜筒上设计有带子,用带子将其束紧,穿时系结在踝部,可保暖,也可代替鞋履直接行走于地。

    秦汉时期,袜子的材质改成了柔软的布帛。曹植的《洛神赋》中有:“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西汉以后,袜子多用罗袜、绢袜、锦袜、绫袜、布袜等制作,其形制为高筒,因布帛容易滑落,故用带缚之。东汉以后,纺织技术进一步发展,布帛的袜子有了一定的伸缩性,袜筒可服帖于腿部,因此,后来的袜子没有带子。

    “房”和“屋”有什么不同

    古时的“房”是指宫室中供人居住的房间。房位于堂之后、室的两侧,室东边称为东房,室的西边称为西房,又称为右房。东房和西房都与室相通,而东房还有台阶通往后庭。后来,住宅室内的居室都可称为房。

    屋的原意是幄。后来,“屋”专指房屋。“屋”字可分为“尸”字和“至”字,尸与房屋有关,而至则表示来到,屋就是来到这居住的意思。

    房屋就指上有屋顶,四周有围墙,可御寒保暖,防风避雨,供人们生活居住,储藏物资,而且有固定基础的场所。

    “登堂入室”中的“堂”、“室”指建筑物的哪个部分

    堂是古代宫室中前面中央的部分,坐南朝北,前面没有门,只有两根楹柱。堂东西两侧的墙壁叫作序,堂内两侧靠近序的地方称为东序和西序。而堂的东西两侧分别为东堂和西堂,也称为东厢、西厢,东夹、西夹。堂的后部有墙,将堂与室、房隔开,室和房有门与堂相通。古时房屋是在高出地面的台基上建造的,因此,堂的前面有两个台阶,分别为东阶和西阶。堂不用于卧寝,而是用于举行典礼、接见宾客和日常生活。堂中朝南的座位最为尊贵,故“南面”,即有坐北朝南一说。

    室是宫室中供人居住的房间。室在堂的后边,与户相通。堂与室之间有窗户。室内的四个角落称为隅,其座次以坐西向东为尊,后依次为坐北向南、坐南向北、坐东向西。

    室位于堂之后,入室之前必先经过堂,即登堂,故有“登堂入室”的说法。《论语·先进》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后来,人们用“登堂入室”来比喻学习技能或学问由浅至深,逐渐达到较高水平。

    为什么常用“家徒四壁”来形容贫困

    壁是墙壁,古时人们建房子、筑墙用的不是砖,而是筑土城墙,古时称为“版筑”。《孟子·告子下》曰:“傅说举于版筑之间。”据说,殷商时期著名的宰相傅说曾在傅岩地方为人筑墙,后来被武丁访得,并将他举荐为宰相。古代的“版筑”就是用两块木板相夹,两板之间的厚度为墙的厚度,木板的外侧用木柱支撑,内侧填满泥土,然后再用杵筑(捣)紧,之后再拆去木板和木柱,就筑造了一堵墙。

    砖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直到秦汉时期,砖还只是用来砌筑墓室和铺地面用的,而非建造房子。后来,人们用砖砌墙造房子,但是砖的应用范围非常有限,普通的平民家庭仍旧用版筑技术建造房子。至今,有些地区仍用这种方法造房子。“家徒四壁”则表示家里只有四面墙,形容家庭贫困,一无所有。《汉书·司马相如传上》记载:“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与驰归成都。家徒四壁立。”

    古代大门上的“铺首”是做什么用的

    古代大门上的“铺首”是一种环形饰物,可做门拉手,也可做敲门的物件,既有美化大门的作用,也有实际的作用。“铺首”大多是兽首衔环之状,以金铸成的叫金铺;以银铸成的叫银铺;以铜铸成的叫铜铺。其形制,有冶蠡状者,有冶兽吻者,有冶蟾状者,盖取其善守济;又有冶龟蛇状及虎形者,以用其镇凶辟邪。“铺首”的造型样式非常多,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还有异常逼真的凶猛奇兽的头部形状。铺首小的只有几厘米,大的约为几十厘米。

    早在商周时期就有铜制的兽首衔环。其造型多种多样,多用金属制作成虎、螭、龟、蛇等的兽面纹样,嘴下衔一环,镶嵌在门上做装饰。汉朝时,寺庙的门多装饰有铺首,用以降妖除魔。铺首起源于人们对兽类的崇拜。后来民间门扉上使用铺首,目的就是避祸求福,祈祷神灵像猛兽那样勇敢地保护自己家人平安健康。

    封建时代,铺首的样式也有等级、身份的区分。普通百姓人家使用的铺首多用熟铁制作而成。其形状为圆形、六角形,边缘打制有花卉、草木和卷云等作为花边图案,门环多为圆形,门坠为菱形、令箭形或树叶形,这种铺首既美观、大方,又经久耐用。

    王孙贵族、富贾商人家大门的铺首也不相同,但是其铺首的尺寸要大了许多,更显气派。而帝王家,皇宫的大门铺首无论是尺寸、用料,还是工艺都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皇家大门铺首主要是为了彰显皇家君临天下的气势,不重视其实用价值。因此,皇室的铺首多为铜制鎏金,圆形,穹隆凸起部錾出狮子、老虎、螭、龟、蛇等猛兽动物和毒虫的头像,怒目圆瞪,龇牙咧嘴,以镇守大门。

    古代屏风有哪些样式

    屏风出现于西周时期,在汉代得到普及。当时的屏风讲究使用价值,多用作隔断、遮蔽之用。明清时期,屏风成了室内家具的一个组成部分,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古代的屏风分为带座屏风、曲屏风、插屏和挂屏几种形式。

    带座屏风

    带座屏风也叫做硬屏风,此种屏风的脚插入底座,扇数多为一、三、五等单数,中间的一扇较大,两厢的扇数对称。两扇之间用走马销相衔,边上以站牙装饰,顶端设置有屏帽。独扇的带座屏风也称为“落地屏风”,是一种大木雕屏风,多是双面透空雕,雕一面的较为少见。

    曲屏风

    曲屏风也叫软屏风,是一种可以折叠的屏风。这种屏风没有底座,且扇数多为双数,少的是两扇或四扇,多的可达十扇。曲屏风有的是硬木做框,有的是木框包锦,用来包锦的木框木质都较轻。曲屏风多用帛地或纸地刺绣或彩绘各种山水、花卉、人物、鸟兽等。通常,带座屏风多陈设在室内正中,其位置相对固定。而曲屏风则多设在各宫殿的明间(建筑正中一间称明间),屏前设有宝座、条案、香筒、宫扇等物。这样放置屏风可挡住人们的视线,掩盖屏风后面的事物,突出屏风前的陈设,形成一种庄重、肃穆的氛围。

    插屏

    插屏多为独扇,其形体有大有小,差异较大,大的有三米多高,小的只有二十厘米。大的插屏多放在室内当门之处,与多扇座屏的作用相似。插屏多根据房间和门户的大小设置,主要用来挡风和遮蔽,另外还有装饰作用。

    挂屏

    挂屏出现在明朝初年,是一种纯粹的室内装饰品。挂屏代替画轴在墙壁上悬挂,多用一对或成套使用。四扇一组的称为四扇屏,八扇一组的称为八扇屏,也有中间挂一中堂,两边各挂一扇对联的。雍正和乾隆时期,这种陈设形式在宫廷中非常流行。

    “床”和“榻”有什么不同

    “床”和“榻”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据传,神农氏发明了床,少昊制作了箦(zé)床,吕望制作了榻。当时的床不仅是卧具,还是坐具。西汉时期出现了“榻”的叫法,当时专指坐具。刘熙在《释名·释床帐》中记载:“长狭而卑曰榻,言其榻然近地也。小者曰独坐,主人无二,独所坐也。”床和榻同为坐卧的家具,但是床更宽更高,四周设有围栏,并可装帐幔,而榻较低较矮,四周没有围栏,不可装帐幔,但是可放置屏风。榻还有另一个用处,就是宾客留宿卧寝之用,“下榻”就是由此而来。

    六朝以后,床榻的形制打破了传统习俗,出现了高足的坐卧家具。当时的床榻形体较为宽大。唐宋时期,有“四面床”一说,即此时的床榻四面无围子。辽代至金代,三面或四面围栏的床榻开始出现,做工和用材也更加讲究。明朝时,床榻相当盛行,结构更加合理,制作更加考究。如当时的罗汉床就是左右和后面都装有围栏,多用小木做榫攒接而成,但是不设有床架。

    清朝的床榻沿用了明朝的风格和特点。在乾隆以后,床榻的形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形成了清朝独特的风格,不仅用料厚重,而且装饰华丽,以至于繁缛奢靡、造作俗气。

    中国的床有着怎样的演变史

    原始社会,人们睡觉用的是铺垫植物枝或兽皮。编织技术发展以后,人们睡觉用的就是铺垫席子。随着席子的出现,床也就产生了。据明张辑的《广博物志》记载,床是由神农氏发明的。甲骨文就有形似床的字,说明商朝已经有了床。据说,最早的床是在信阳长台关的一座大型楚墓中发现的,这个床高仅有十九厘米,下面有六个矮足,而且床的周围有栏杆,上面绘制有精美的花纹。

    自春秋时期以来,床不仅仅是睡觉之用,人们读书、写字、饮食都会在床上放置案几。晋朝著名的画家顾恺之所画的《女史箴图》中画的床,高度与现在的床相差无几。此外,还出现了一种四足的高床,但那时的床仍旧不是睡卧的专用家具。《说文》记载:“床,安身之坐也。”

    唐朝以后,人们坐椅就桌吃饭。床就逐渐成了专供睡卧的家具。

    古代的床有四种形式,即榻、罗汉床、架子床和拔步床。榻源自汉朝,罗汉床就是由榻演变而来,榻的左右和后面都有围子。而架子床和拔步床则是从明朝开始流行的。架子床的四角安有立柱,顶部有盖,正中是上床的门户。此床可挂帐,夏天可防蚊虫,冬日可保暖,保证人们四季安寝。架子床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的起居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而拔步床是在架子床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在架子床外又增加了一间“小木屋”。“拔步”即为迈上一步的意思,指要迈上一步才能到达床。拔步床的体型庞大、结构复杂,在床的前面设有一个小廊,给人留出一定的活动范围,正所谓“房中有房,室内有室”,因此拔步床被称为“床中床,罩中罩”。较为讲究的拔步床中设有睡铺、梳妆台、小橱、首饰箱、点心箱、麻将桌、马桶箱、香烟抽屉等。拔步床是中国人一项奇特的发明,它大大提高了人们睡眠空间的舒适度和私密程度。

    “桌”和“案”有何不同

    一般来说,桌形结构不包括案,而案形结构却包括案,还包括同样类型的桌子。但是在古代,桌和案在形制上有明显的区别。二者的最大区别是腿的位置不同。案的腿缩进来一块,而桌的腿在顶住四角的位置。此外,桌与案在精神层面上还有等级之分,案的等级要高于桌,比如拍案惊奇、拍案而起、拍案叫绝等都是一种较为高级的情绪,而拍桌子瞪眼、拍桌子砸板凳等都被视为是低级的情绪。

    古代的案分为食案和书案。食案是古代进食送食用的一种托盘,形状有长方形、四矮足,还有圆形、三矮足,均可放置于地上使用。《后汉书·梁鸿传》载:“(梁鸿)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此处的“案”指的就是食案。书案,顾名思义就是读书、写字、办公之用,是一种长条形的矮桌子,两端有宽足,足向内弯曲成弧形。

    “筵席”就是指酒席吗

    《周礼·春官·宗伯》曰:“司几筵:下士二人。”郑玄注:“铺陈曰筵,藉之曰席。”贾公彦疏:“设席之法,先设者皆言筵,后加者为席。”古代的“筵”和“席”指的是铺在地上供人宴饮等活动时所坐的用具,这种用具多用莞、蒲等编织而成。古人席地而坐,所设之席不仅仅有一层,紧靠地面较大的一层称为“筵”,筵上较小的一层称为“席”,人们就坐在席上。《礼记·乐记》载:“铺筵席,陈尊俎,列笾豆,以升降为礼者,礼之末节也。”

    后来,筵席一词逐渐称为酒席的专称。在祭祀、礼仪、习俗等大型活动时设置的宴饮聚会多要设酒席。古代筵席多以酒为中心安排菜肴、点心、饭粥、果品和饮料。宴饮的对象不同,筵席的档次和种类也各具差异,菜点的数量、质量和烹调水平都不相同。

    “胡床”是床吗

    至少在唐朝时期,“床”仍旧指的是“胡床”,而不是人们卧寝所用的床。“胡床”又名交床、交椅、绳床。胡床是骑马的少数民族的坐具,被认为是从席地而坐向坐椅转变的标志。

    胡床的结构为前后两腿交叉,交接点为轴,上横梁穿绳代座,可折合,上面安有栲栳圈儿。椅圈一般由三至五节榫接而成,下由八根木棒交结而成,交结关节处,用金属件固定。与其他坐具相比,胡床两腿交叉,故名为交椅。

    明清时期,人们对胡床加以区分,将带有靠背椅圈的叫做交椅,不带靠背椅圈的称为“交杌”或“马扎儿”。交椅携带方便,可折叠,不仅在室内使用,外出还可携带。宋朝至清朝,皇室贵族外出巡游、狩猎时多带交椅,以便随时就座休息。因此,交椅也成为身份的象征。人们用“第一把交椅”来代表首领。

    “太师椅”与太师有关系吗

    太师椅是唯一一个用官职来命名的椅子。这种椅子最早出现于宋朝,由交椅发展而来。

    交椅的椅圈后背与扶手一顺而下,人在就座时,肘部和臂膀都会得到支撑,非常舒适,故人们很喜爱这种椅子。后来,从交椅又发展出圈椅,圈椅的腿没有交叉,用木板做面,设有四足,椅面上仍保留交椅的形态。圈椅多成为陈设,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时摆放。圈椅的椅圈为弧形,故多用圆形木材。

    明朝中后期,人们在椅圈的尽头扶手处的云头外透雕一组花纹,这样椅子不仅美观大方,而且更加坚固。人们十分推崇这种椅子,故将其称为“太师椅”。

    清朝的太师椅更具家具的特点,其体型宽大,靠背和扶手连成一片,组成一个三扇、无扇或更多扇的围屏。这样,太师椅专指一种扶手椅。并且,此种坐椅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主要地位。

    古代的“道路”是什么样的

    据说,皇帝发明了车轮,以“横木为轩,直木为辕”制造了车辆,后来就产生了行道。公元前十六世纪到前十一世纪,中国人已经用夯土筑路、用石灰稳定土壤。

    殷商时期出现了用碎陶片和砾石铺筑的路面。后来道路的修筑水平和规模已经有了较大发展,周朝时期,道路已经较为完善。当时已经出现了较为系统的路政管理,人们将市区和郊区的道路划分开来:城市的道路称为“经、纬、环、野”,南北通向为经,东西通向为纬,城市中九经九纬呈棋盘状,围城之道为环,出城为野;郊区的道路分为“路、道、涂、畛、径”五个等级。到了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可以在险峻的山中凿石成孔,插木为梁,上铺木板,旁置栏杆,这称为栈道。

    秦朝时,秦始皇建造了以首都咸阳为中心、遍布全国的驰道网,据说这种驰道网堪比古罗马的道路网。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藏,到达大夏国,开创了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

    隋朝建立了巨大规模的道路工程,据说当时修建的道路有数千里。唐朝时期,朝廷多次下诏书,保持全国道路通畅,实行道路保养。当时的道路四通八达,甚至影响了邻国日本。宋朝至清朝,国家的道路也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事实上,在古代,“道”与“路”各有不同的意思。“路”可解释为“各迈各的脚”,即只要迈步就可顺着走到达目的地的路径;而“道”则解释为“在脑袋的指导下走”,即用脑袋思考、探索着走通的路径。

    古代车的轮子是什么样的

    古代车的轮子由三部分组成,即辐、辋、毂。辐指的是车轮的辐条,通常每个车轮有辐条三十根,辐条就是木棍。辋指车轮的边框,毂指车轮中心有孔的圆木,辐一端接着辋,另一端则向毂集中,称为“辐辏”。因此,人们形容四面八方的人或物聚集在一起也说“辐辏”,表示如同车辐集中于车毂一样。《汉书·叔孙通传》载:“明主在其上,法令具于下,使人人奉职,四方辐辏,安敢有反者!”

    为什么动身出发叫“发轫”

    《楚辞·离骚》曰:“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朱熹将其解释为:“轫,搘(zhī)车木也,将行则发之。”古时的“轫”指的是阻止车轮转动的木头。当车子要启动时,人们就拿掉“轫”。《淮南子·兵略训》中有:“故得道之兵,车不发轫,骑不被鞍。”因此,人们将车启程、动身出发称为“发轫”。杜甫《昔游》也有:“余时游名山,发轫在远壑。”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什么要实行“车同轨”

    在古代,车轮子是用木料制作而成,外加有铁箍箍紧,人们称之为铁笼。这样车子在道路上行走,天长日久之后就在道路上形成了两道深深的车轮痕迹,即车辙。后来的车辆都在已经压出来的两道车辙上行走。成语“南辕北辙”中的“辙”指的就这种车轮痕迹。

    战国时,每个国家的两车轮间的距离都与别国不同,故无法套进别国的两道车辙。因此,其他国家的车也就不能在本国道路上行走。事实上,这是一种防御外敌的策略。秦统一后,全国各地的道路两道车辙之间的距离不同,也就对交通形成了阻碍。因此,秦始皇统一车轮的距离,将其定位一种尺寸。这样形成两道同等距离的车辙,车辆就可在所有道路上畅通无阻。《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如此,全国的辎重车可在各条道路上自由行驶,对发展各地经济、军事以及民生文化都有重要意义。同时,“车同轨”也是全国统一的象征。

    安车是什么样的车

    《礼记·曲礼上》载:“大夫七十而致事适四方,乘安车。”汉郑玄注:“安车,坐乘,若今小车也。”安车指古代一种马拉的、可以在车厢里坐乘的车子。上古时期的人们乘车子多是站立在车厢里,安车则可以坐在车厢里,故而命名为安车。在古代赐乘安车是一种礼仪方式,多用于官员告老还乡或者皇帝是征召德高望重的人。

    安车有时是一匹马拉,也有时是四匹马拉。当然,四匹马拉的安车表示一种特殊的礼遇。《史记·儒林列传》载:“于是天子使使束帛加璧,安车驷马迎申公,弟子二人乘轺传从。”西汉时期,申公年事已高,他德高望重,因此,汉武帝用驷马安车去征迎他;他随行的弟子只能乘坐一马或者二马拉的普通轺车。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安车蒲轮”的典故:汉武帝以用蒲草裹着车轮的车征召著名的辞赋家枚乘进京,但是枚乘年老体弱,承受不了颠沛之苦,结果,在乘车途中病逝。

    辒辌车是什么车

    辒辌车是古代的一种卧车,此车设有帐幔,另在上面开有窗子,可根据气温的高低,开启和关闭窗子,使得车内或温暖,或凉爽,故此称为“辒辌车”。

    秦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规定全国的辒辌车两车轮间的距离为二百三十厘米,并用四马驾驭,乘坐时可坐卧。根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秦始皇在巡幸过程中病逝,随侍的官员赵高等人为避免引起战乱,就将秦始皇的尸体放在他原来乘坐的辒辌车里,和往常一样接受官员的朝拜,直到回到咸阳之后,才矫诏立胡亥为太子,并宣布秦始皇驾崩的消息。

    故此,辒辌车就被用来做丧车。《汉书·霍光传》载:“载光尸柩以辒辌车。”后颜师古注解为:“辒辌,本安车也,可以卧息。后因载丧,饰以柳翣,故遂为丧车耳。辒者密闭。辌者旁开窗牖,各别一乘,随事为名。后人既专以载丧,又去其一,总为藩饰。而合二名呼之耳。”

    古代对于抬轿子的人数有什么规定

    轿子起源于车,最初是一种山行的交通工具,后逐渐在平路使用。最初的轿子称为肩舆,两侧有长竿,中间放置椅子,上面无覆盖物,与现在的“滑竿”相类似。唐宋以后,轿子的形制发生了较大变化,椅子的上下和四周都添加了覆盖物,形状如车厢。此外,轿子还加了种种装饰,乘坐时十分舒适。

    当时的轿子从不同的方面可分为多种,如在结构上,轿子是安装在两根杠子上可以移动的坐椅、床、坐兜或睡椅,有的有篷、有的没有篷;在种类上,轿子可分为民轿、官轿、喜轿和魂轿等;材料上有木制、竹制和藤制的;在使用方式上,有人抬的和牲口抬的,如“驮轿”就是骆驼抬的;而且在平路上和山路上使用的轿子也有区别。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抬轿子的人数有明确的规定。如《明会要·舆服上》载:“文武官例应乘轿者,以四人舁之。其五府管事、内外镇守、守备及公、侯、伯、都督等,不问老少,皆不得乘轿。违例乘轿及擅用八人者,奏闻。”

    清朝时,轿子也有品级地位的区别。《清史稿》载:“官三品以上、京堂舆顶用银,盖帏用皂。在京舆夫四人,出京八人。四品以下文职,舆夫二人,舆顶用锡。直省督、抚,舆夫八人。司道以下,教职以上,舆夫四人。杂职乘马”,“庶民车,黑油,齐头,平顶,皂幔。轿同车制。其用云头者禁止。”民用轿有自备轿与营业轿两种类型,其中自备轿多是富豪之家所用,又分为凉轿和暖轿两种,凉轿体型较小,用纱做帷幕,轻便而凉爽,用于夏季,暖轿的轿身较大,以厚呢作帏,挂有门帘,轿内放置火盆,冬季时使用。还有一种轿子,装饰非常精巧,就是专用于妇女乘坐的女轿。女轿用红缎做帷幕,并有垂缨,小巧华贵,有很浓的闺阁气息。

    民间将二人抬的轿子称为“二人小轿”,四人抬的叫做“四人小轿”,八个人以上抬的轿子称为“大轿”。古时,结婚娶亲时用八抬大轿,代表明媒正娶。后来,“八抬大轿”多表示邀请的态度诚恳,用作反语时则是讽刺人摆架子。

    “骖乘”是什么意思

    “骖乘”同“参乘”,指古代乘车时在右边陪乘的人。古人乘车时以左方为尊,故乘车时尊者在左边,驭手居中,右边另有一人陪乘,就叫做“骖乘”。参乘的任务就是侍奉尊者,防止车辆倾斜。但是,作战时兵车的乘坐情况与此不同,乘坐兵车时,主帅居中,掌握旗鼓,指挥作战,右边有一人陪乘,此人的任务就是保护主帅,排除行车过程中的障碍,此人叫做“车右”。《汉书·文帝纪》载:“乃令宋昌骖乘。”颜师古注解:“乘车之法,尊者居左,御者居中,又有一人处车之右,以备倾侧。是以戎事则称‘车右’,其余则曰‘骖乘’。”

    “威权震主,祸萌骖乘”,说的就是西汉时期,汉宣帝继位时按例谒见高庙,当时就是大将军霍光骖乘同行,坐在舆中的汉宣帝感觉就像背上生着芒刺,非常不安。后来,霍光死后,汉宣帝杀了霍光一家。因此,人们用“威权震主,祸萌骖乘”来形容权臣功高震主。

    古代“馆驿”是做什么用的

    在古代,“馆驿”即驿站上的旅舍,是供传递政府文书或传递军事情报的人以及一些来往官员途中休息、换马、食宿的场所。“驿”指的是中央政府直接设置管辖的招待所,“馆”则是地方政府设置的宾馆。在我国,邮驿的历史长达三千多年。

    关于“馆驿”,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于唐朝。唐朝时,驿多设在州或县城内,每三十里一个。另有一些馆驿设在州或县城外附近的地方,有的馆驿非常豪华,形式也很壮观,成为官方的高级宾馆。唐刘梦得《管城新驿》载:“门街周道,墙荫竹桑,境胜于外也。远购名材,旁延世工。既涂宣皙,领甓刚滑,求精于内也。”

    元朝时期,我国的疆域辽阔,政府强化交通、驿站制度,并将其作为巩固政权的重要手段。当时的驿站称为“站赤”,是蒙古语的译音。明朝时,朝廷在主要道路上设置了馆驿和递运所,这些机构专门负责转运国家的军需、供赏和赏赐之物。各馆驿由地方政府管理。

    清朝时,驿站分为“驿”、“站”和“铺”三个部分。其中,“驿”指的是官府接待宾客和安排物资的运输组织,“站”指的是传递重要文书和军事情报的组织,而“铺”指的是传递政府公文和信函的机构,由地方政府管理。当时,凡是向驿站要车、马或人夫,以运送公文或物资的都要看“邮符”,官府使用的邮符叫“勘合”,兵部使用的邮符叫“火牌”。清朝的驿站管理严格,日趋完善。清朝末年,政府设立文报局,驿站逐渐被废除。邮政设置以后,文报局也被废止。

    古代不同的船都有什么名称

    古代船的种类非常多,按用途可分为战船、漕船、课船等,其中战船又包括楼船、艋艟、福船、沙船等;按形状可分为舸、舴艋、舢板等。

    楼船

    顾名思义,楼船是一种多层建筑和攻防设施齐全的大型战船。因其外观像楼,故曰楼船。楼船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当时的越国有楼船军。秦汉时期亦有称为“楼船将军”的军事指挥官。到汉朝时,造船技术发展较快,当时的楼船高十余丈。三国时期,东吴所造的楼船有五层,一次装载三千人。楼船不仅外观巍峨,而且船上列有矛戈,树有旗帜,其戒备森严,攻守得力,是战船的首选。西晋时期,楼船上还设有拍竿。宋朝时,人们将车船的建造技术运用到楼船之中,建造出了能够装载二十四车的楼船,船上装设有拍竿六座。明朝的造船技术飞速发展,郑和乘坐宝船远渡重洋,航行在洲际之间。

    沙船

    沙船是我国最古老的船型,是一种平底、方头、方艄的在海上行驶的船。唐朝时期,沙船是我国北方海区的主要航船。因此船可在水浅多沙滩的航道上航行,故名为沙船,也称为“防沙平底船”。沙船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宽、大、扁,纵向结构采用“扁龙骨”,横向采用水密隔舱的工艺,如此,纵横一体,抗沉性好。此外,船上还设有“太平蓝”,以增加其抗沉性。在风浪大的情况下,就从船的适当位置将装有石块的竹篮放下,令其悬于水中,这样可减少船的摇摆。

    古人对大门的颜色有什么讲究

    古人对大门的颜色也很讲究。红色朱门曾是至尊至贵的标志,被列入“九锡”。汉朝何沐注《公羊传》记载:“礼有九锡”,而朱户排在第四位。

    黄色的大门也是高贵的象征。唐朝人所说的“黄阁”指的就是宰相府。后世讲究“人主宜黄,人臣宜朱”,但是不同的朝代也有所不同。明初,政府对大门的颜色有明确的规定,《明会典》记载,洪武二十六年明确规定,公侯“门屋三间五架,门用金漆及兽面,摆锡环”;一品和二品的官员,“门屋三间五架,门用绿油及兽面,摆锡环”;三品至五品的官员,“正门三间三架,门用黑油,摆锡环”;六品到九品的官员,“正门一间三架,黑门铁环”。此外,一品官房“其门窗户牖并不许用髹油漆。庶民所居房舍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及彩色妆饰”。

    古代的黑色大门是非宦官之家的门色,在民间使用较为普遍。民间将“黑大门”说成“黑煞神”,可阻止邪气进入庭院。南北朝时期鲍照《芜城赋》中有“藻扃黼帐”,其中“藻扃”就是彩绘的门户,这种彩绘可能是花草,也可能是龙凤。此外,还有一种白板扉,此门为原木色,不施漆,略显寒酸,就是简朴农家的大门。

    古代的门簪最初起什么作用

    门簪是安装在门扇上轴、用连楹固定在上槛的如木制的销钉构件。门簪有方形、长方形、菱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多种样式,一般在门簪的正面雕刻或描绘,饰以花纹图案。

    门簪少则两枚,一般为四枚,多可至数枚。随着其数量的增多,门簪也逐渐从实用性向装饰性过渡。最初的门簪只有两个,仅起到固定门扇的作用,后为追求美观,逐渐具有装饰趣味,门簪的数量也随着增多。比如,门簪的图案多为四季花,四枚门簪上分别雕刻有春兰、夏荷、秋菊、冬梅,常见的图案还有“福禄寿全”、“吉祥如意”和“天下太平”等。两个门簪多为“吉祥”字样。

    “座右铭”在古代指什么

    人们常用名人名言来当自己的座右铭,以激励、警戒自己,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那么,“座右铭”是从何而来呢?在古代,“座右铭”又指代何物呢?

    据史料记载,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生前非常喜欢一种酒具,酒具名为“歌器”,很奇特。歌器是一种盛酒器,它在空着的时候会往一边倾斜,装一大半酒以后就稳稳当当地正直站立,如果将其装满酒,此酒器就会一个跟头翻过去,结果所有的酒都洒出。这一酒器给人的提示是:不能自满,否则就会一个跟头翻过去,全都洒出。齐桓公喜欢将“歌器”放在座位的右边,以示警戒。齐桓公死后,人们为其建造庙堂时,将他生前钟爱的酒器放在了庙堂之中,供人祭祖。

    后来,孔子率弟子来祭拜齐桓公,见到这个酒器,不知为何物,便向看管香火的人询问,之后方知是歌器。孔子回去之后,也请人做了一个,放在座位的右边,警戒自己不要骄傲自满。直至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科学家祖冲之也为齐武帝的儿子萧子良做了一个歌器。

    在之后的历史中,这种酒器失传。人们改用语言,用铭文代替歌器放在自己座位的右边,以达到警戒的作用。于是,座右铭便产生了。

    古代的枕头有何不同之处

    原始社会,人们的枕头就是石头或草捆。战国时,人们对枕头更加讲究,有漆木枕、竹枕等。北宋的著名史学家司马光用小圆木为自己制作了一个枕头,他在枕着这个枕头睡觉时,如果稍微动一下就会立刻从枕头上滑下来而惊醒,醒来后他就继续发奋读书。因而,他将这个枕头称为“警枕”。此外,古人还很重视枕头的治病养生作用,在枕头内放药物,以达到治病的目的,这样的枕头叫做“药枕”。《本草纲目》载:“苦荞皮、黑豆皮、绿豆皮、决明子……作枕头,至老明目。”民间的枕头也多种多样,其主要目的就是清火和去热。明清时期,椅子搭脑的中部尺寸逐渐加大,样式也多种多样,然后再削出斜面,用于仰头时便于倚载。人们将搭脑的这一部分也叫做“枕头”。

    皇帝使用的枕头叫做“玉枕”,此枕头以金丝为面,镶嵌有软玉框,非常华贵。富裕人家用的是“帛枕”,也称为“方枕”,多用丝绸做面料,内部放置精致的棉花,呈方形。古代的待嫁闺秀经常在枕头上刺绣,一般先绣凤凰,待嫁时再绣鸳鸯,用楠木做框,称为“楠枕”。因此,古有“结发共枕”的诗话。

    中国的伞是谁发明的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伞的国家,至今已经有三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古时人们称之为“簦”。北魏时期,伞被用于官仪,人们将其称为“罗伞”。官位大小不同,罗伞的大小和颜色也不同。皇帝出行使用的罗伞为黄色,取其“隐蔽百姓”的意思,实际上也为遮阳、挡风、避雨用。

    根据我国民间传说,伞的发明源自春秋时期鲁国的巧匠鲁班。据说,鲁班经常为百姓做活,他的妻子云氏每天往返送饭,但若遇到雨天,就常常被淋湿。于是,鲁班沿途建造了一些亭子,妻子遇到下雨天便可在亭子内避一避。可是,亭子虽然好,也不便多设,遇到雷阵雨突如其来,妻子还是会被淋湿。这日,云氏突发奇想,说:“如果有个小亭子就好了。”鲁班听了,茅塞顿开,就依照亭子的样子,裁了一块布,然后安上活动的骨架,装上把儿,就做成了“伞”。

    关于伞的传说多种多样,但流传最广的是鲁班说。

    古人也戴眼镜吗

    据传,中国两千多年前就发明了眼镜。明万历年间的田艺蘅在《留青日札》卷二《叆叇》条云:“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细节,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信明。中用绫绢联之,缚于脑后,人皆不识,举以问余。余曰:此叆叇也。”“叆叇”就是我国眼镜最初的叫法。明画《南都繁会景物图卷》描绘的是永乐年间,南京城区民众的生活场景,画中有一位老者带着眼镜。

    清嘉庆年间,眼镜已经很普遍。如张子秋《续都门竹枝词》云:“近视人人戴眼镜,铺中深浅制分明。更饶养目轻犹巧,争买皆由属后生。”据清朝李光庭《乡言解颐》的记载,我国古代人用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来划分深浅度数。

    谁发明了火柴

    最原始的火柴出现于我国南北朝时期。当时,战乱不断,北齐大军腹背受敌,致使缺少物资、缺少火种,做饭就成了一大问题。据说,火柴就是由当时的宫女发明的。她们将硫黄沾在小木棒上,然后借助火种或火刀、火石,把“阴火”引为“阳火”,这便是最初的火柴。最初的火柴只是一种引火的材料。后来,马可波罗将其传入欧洲,欧洲人在此基础上,发明了后来的“洋火”。“洋火”的发明人是英国的沃克,1826年,他利用树胶和水制成了膏状的硫化锑和氯化钾,然后将其涂在火柴梗上,将火柴梗夹在砂纸上,并将其拉动,便可产生火。

    古代儿童都有哪些玩具

    古代的儿童也有很多好玩的玩具,而中国的玩具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原始的玩具,如石球、陶哨和陶埙等。其他的还有泥玩具、围棋、风筝、七巧板等。

    泥玩具的种类繁多,考古发现了大量汉朝的“泥车瓦狗”、“马骑倡俳”等。这些玩具塑造的形象简练生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主题思想,影响了后世的雕刻艺术和乐器的发展。

    棋类玩具也有诸多种类,其中围棋在汉朝时已经流传至国外。唐朝时,人们将琴、棋、书、画列为文化修养的四要素。宋朝以后,象棋逐渐流行,成为颇受大众欢迎的棋类玩具之一。

    风筝是一种多功能玩具,它既融和了健身、竞技、娱乐和观赏为一体,又是当代民间艺术的具体体现。在汉朝以前,人们采用固定翼飞行技术实现飞天。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促进了飞机的发明和航天科技的发展。美国华盛顿宇航博物馆中就放置有一只中国的风筝,上面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七巧板也被外国人称为“唐图”或“机巧的中国之谜”。其边长和内角的规律性体现了内涵数学的原理。不少人将其作为数学、几何角度的研究对象。

    九连环被认为是人类发明的最奥妙的玩具之一,于十五世纪流传至国外。

    宋朝创造出了走马灯和滚灯。走马灯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热气流产生机械旋转的装置,它的制作原理与汽轮机和燃气机相类似。滚灯的结构与古代的“被熏”相类似。其原理与近代陀螺仪中的万向支架相似。

    陀螺也是古代常见的玩具。据说,陀螺的稳定旋转曾经给原子能反应堆的发明家恩里科?费米很大的启发。

    算盘是谁发明的

    算盘是中国传统的计算工具,也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发明。在阿拉伯数字出现之前,算盘是在世界上被广泛应用的计算工具。算盘的发明源自算筹。没有算盘之前,古人用小木棍进行计算,人们称之为“算筹”。用“算筹”计算叫做“筹算”。后来,小木棍计算受到限制,人们便发明了算盘。

    关于算盘的起源,至今仍有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说法。

    一种是东汉、南北朝说。东汉数学家徐岳所写的《数术记遗》中记录了十四种算法,其中第十三种算法称为“珠算”,并有“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的记载。北周数学家甄鸾将其解释为:“刻板为三分,其上下二分以停游珠,中间一分以定算位。位各五珠,上一珠与下四珠色别,其上别色之珠当五,其下四珠,珠各当一。至下四珠所领,故云‘控带四时’。其珠游于三方之中,故云‘经纬三才’也。”这里所描述的珠算只是一种加减的简单算板,与后来的珠算不能相提并论。

    第二种是元明说。元朝陶宗仪《南村辍耕录》第二十九卷《井珠》引当时谚语形容奴仆说:“凡纳婢仆,初来时日擂盘珠,言不拨自动;稍久,曰算盘珠,言拨之则动;既久,日佛顶珠,言终日凝然,虽拨亦不动。”

    此中用算盘来比喻老资格的奴婢,拨一拨就动一动,这说明在当时算盘已经很普遍了。明朝永乐年间的《鲁班木经》记载了制造算盘用的规格和尺寸。

    另外,明朝还出现了诸多介绍珠算用法的著作,如徐心鲁《算珠算法》、程大位《直指算法统宗》等。

    第三种是说算盘源自唐朝、兴于宋朝。宋朝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画有一家药铺,这家药铺的正面柜台上就放着一架算盘,其形制与现代的算盘类似。宋末元初的刘因曾写了一首《算盘》诗描写了宋朝的算盘。宋朝时算盘从形制上看相对较为成熟,故多数算学家将算盘的诞生上推至唐朝。

    中国古代的吊桥是谁发明的

    中国古代吊桥的发明者是李冰。他于公元前三世纪,在四川省灌县修建了中国古代第一座吊桥,名为安蓝桥。同时,安蓝桥也是世界上第一座竹缆链桥。此桥总长三百二十米,共有八个孔,全部是由竹子制作而成,没有一块金属材料。吊桥上铺有板,让人便于在上面行走。整个缆索是用竹子做的内芯,外面包着用篾片编成的辫子,篾片就是从竹子外层劈下来的竹条。篾片把内芯缠得越紧,缆索的强度也就越大,这样就保证了吊桥的安全性。

    中国在公元一世纪发明了可以通车的铁吊桥。1655年,西方的马丁?马蒂尼到中国访问,他描述了中国贵州境内一条河上的铁索桥,辑录在《中国图集新编》中。西方的第一座吊桥是建于公元1741年的温齐桥,此桥跨于英格兰的提兹河上。1809年欧洲人建造了第一座可让车辆通行的吊桥。因此,中国在这方面比西方领先一千八百多年。

    信封有着怎样的传奇历史

    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有了信封。《战国策·齐策》中记载:“厂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耳阶民亦无耳阶,书未发。’”其中“书未发”即书信未启封。

    由此可见,当时已经有了信封,但由于史料不足,信封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就不得而知了。

    汉乐府民歌《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这里所说的“双鲤鱼”就是汉朝时的信封。这里是用比兴的手法描绘拆书函的情形,并非烹煮真鲤鱼。

    这种信封就是由两块鱼形木板组成,书信夹在中间,解绳开函,便能看到里面用素帛写的书信。后来,这种鲤鱼形的信封一直沿用至唐朝。

    关于信封还有两个传奇故事,颇为有趣。

    据说,东晋时期,一个名为殷浩的人志大才疏,但是很有野心,一直想做官。

    后来,他奉命北伐,打了败仗,结果被贬为庶人。过了一段时间,阴谋家桓温想任用殷浩为尚书令,便写信告诉殷浩。

    殷浩收到信后高兴得忘乎所以,他写好了回信,却总担心有谬误,就把信笺装进去又拿出来,拿出来又装进去,就这样,不知道装了多少遍。

    可是,越是紧张就越容易出错。殷浩最后装进去的是一封空信。桓温收到信后非常生气,就不再任命殷浩为官。殷浩的做官美梦就这样化为乌有。

    另据,戏曲《尺素书》中记载,宋真宗时,洛阳有位富人名叫刘元普,他经常接济四方贫士,远近闻名,颇受人们喜爱。

    另有一位进士名为李逊,后任钱塘县令。可是,他任职不到一个月就大病不起。看着无依无靠的妻儿,他想起了刘元普,可是他与刘素不相识。

    后来,他准备了一个空信封,封好后,在信封上写上“辱弟李逊书呈洛阳恩兄刘元普亲拆”。他把信封交给妻子,让她带着儿子去投奔刘元普。刘元普根本不认识李逊,但看到函面上写得很亲昵,打开一看却是一封空信。

    片刻之后,刘元普恍然大悟,说:“我知之矣。”说着他叫妻子出门见李逊的妻儿,就这样,李逊的妻儿就生活在他家。这样一份空信表达了一切,胜过千言万语。

    到了清朝,信封就演变成了与现代信封大体相同的形式。最大的区别是,信封的写法不同,当时的信封正反两面都写字,而且针对不同的写信对象,写法也各不相同。

    若写给平行关系带长辈的对象,封面就应写有表示尊敬的字;如果写给晚辈,通常写成“××谕……”

    鼻烟壶为何在清朝如此盛行

    清朝时期,国人吸食鼻烟风大盛,故鼻烟壶非常盛行。当时,鼻烟壶既是帝王的珍玩、赏赐的佳品,也是人际交往中馈赠的礼品。可以说,鼻烟壶在清朝如此盛行,全赖皇家的推崇。

    在整个清王朝,最为宠爱鼻烟壶的三位皇帝为康熙、雍正和乾隆。康熙帝时,朝廷就开始在皇宫的造办处和景德镇御窑厂制作鼻烟壶。当时,康熙帝还特邀西洋的玻璃匠和珐琅匠到宫廷做指导,帮助制作和生产鼻烟壶。

    康熙五十九年,康熙将珐琅鼻烟壶作为礼物回赠给前来觐见的俄国彼得大帝及其随行使者。除此之外,皇帝还赏赐鼻烟壶给文臣武将、文人雅士以及富贾商人。

    同时,皇帝还将制作精美的鼻烟壶赠送给西藏的达赖、班禅等。雍正也经常奖励做出精美鼻烟壶的工匠。

    皇家将鼻烟壶视为珍宝,文臣武士、达官显贵、文人雅士、商贾名流等众多大清臣民都将拥有鼻烟壶视为无上的光荣。因此,吸食鼻烟、赏玩鼻烟壶在清朝被视为一种时尚的行为。故人人都嗜好鼻烟,收藏鼻烟壶。

    即使不爱古玩的人也让自己拥有一个鼻烟壶,以顺应潮流。而在人际交往、亲朋会晤之时,互赠鼻烟壶也成了恭敬之礼,不可或缺。

    古时候的灯用什么做燃料

    古时灯的燃油有动物油和植物油。动物油中多用牛油;植物油包括麻籽油、白苏籽油、油菜籽油和桐油等。

    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油灯的灯芯竟然是从火炬演变而来的。从战国时期到秦朝,人们用的灯芯称为“麻蒸”。古人将麻去皮,而后将其捆绑而成。

    这种灯芯较为硬挺,可插在灯盏中心的支钉上。

    此外,还有一种灯心草,产自云南。这种灯心草松软,使用时需要绑在几根细细的竹条上。

    棉纱的灯芯过于柔软,使用时多放置于灯盏中心的小圆台上。宋朝时期还出现了以石油当做燃料的灯。

    考古研究发现,我国在西汉时期已经出现了蜡烛和烧蜡烛的“烛灯”。

    这种烛灯出现在广东地区,直到晋朝时才在全国普及。但是,蜡较为罕见,故多为贵族使用。

    到了明清时期,蜡烛的取材面渐广,蜡烛也逐渐在民间得到普及。当时,蜡烛的原料多为植物油。

    在清朝,制作蜡烛的工艺发展较快。宫廷中使用的蜡烛非常讲究,根据用途和场合不同,蜡烛也有大小之分,并且许多蜡烛上还装饰有盘龙和云龙等彩色花纹。

    对于“古灯王子”你了解多少

    “古灯王子”是指出现于商朝中期的瓷灯。商朝中期出现了原始瓷器,东汉时期人们已经能够制作出各种完美的瓷器。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瓷灯逐渐取代了价格昂贵、制作技术复杂的青铜灯,称为“古灯王子”。

    到了魏晋南北朝和宋、元时期,瓷灯的造型发生了较大变化。当时瓷灯的基本形制为小巧、实用、简易、盏座分离、盏中无烛扦。在这一历史时期,瓷灯是古灯的主体。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盛行青瓷烛台。这种瓷灯带有便于插蜡烛的管状立柱,有的瓷灯既可插蜡烛,还可以燃油,故而被称为烛台。浙江的余姚有一种越窑卧羊烛座,即在羊头正中有一个圆形的洞,此洞就是用来插烛把的。

    隋唐时期瓷灯在色彩绘制上有了较大发展。当时主要有青瓷和白瓷两种瓷灯。如唐朝末年的钵形灯,其腹部和圈足都绘有褐彩卷云纹和莲花纹,其图案精美、色彩艳丽,展现了唐朝釉下彩绘的水平。

    宋朝和元朝是瓷灯发展的繁荣时期。宋时,民间广泛使用的是省油瓷灯。元朝和金代的瓷灯工艺水平较高。如有一种叫做摩羯灯的瓷灯,其造型生动,装饰性很强。

    明清时期,景德镇陶瓷兴盛,瓷灯就成了实用灯的主流。当时的瓷灯精美实用,出现了多种类型。其中,书灯十分流行。书灯的灯盏为小壶状,壶直口,上有圆顶盖,颈稍短,腹为扁圆形,前面有管状长流,后有弓形把,立于带矮圈足的宽边圆盘中央。人们使用书灯时,需将灯芯从壶嘴插入壶中。书灯不但美观、实用,还很省油,用起来也清洁干净。

    明清时期也十分盛行瓷烛台。明永乐时期,八方烛台最为流行。此外,正德烛台多装饰有青花回纹;嘉靖烛台多用宽把豆托底;万历烛台分为大小两个承盘,另设有支柱镂空底座,在柱顶烛盘内有一尖状高烛插。这些烛台,设计上将彩绘和镂空同时使用,十分精美。

    对于“古灯公主”你了解多少

    “古灯公主”指的是古代的宫灯。宫灯既是一种照明工具,也是建筑装饰的艺术品,其与宫殿的建筑相辅相成,交相辉映,豪华典雅,是我国古灯的瑰宝,堪称古灯中的公主。宫灯主要是以细木为骨架,并镶以绢纱和玻璃,外面绘制有各种彩绘图案。南朝时已经有宫灯的记载,但明清两朝才是宫灯的辉煌时期。今天所说的宫灯,也多指明清时期的宫灯。

    制作宫灯立柱的木材主要有红木、紫檀、花梨和楠木等,另外,也有骨刻、铜铸、烧蓝、雕漆等作为立柱。其中纱灯的制作方法是:先用竹子劈削成篾条,再用糊将其扎成椭圆形,最后裱上纱绢而成。出自云南地区的玻璃灯又称为料丝灯,这种灯有圆形的、六角形的、八角形的和十二角形的,并有上下两层,其中上层大、下层小。宫灯的骨架是由近百块大小不同并刻有花纹的木片黏合而成,宫灯的灯顶多雕刻有龙凤等图案,各面绘制精致的山水、花鸟、鱼虫、人物、文玩和戏剧故事等,另在各角上都悬挂有各种色彩的缕穗,灯的底部坠有红色加黄色的流苏。宫灯里用来照明的原料都是蜡烛。

    从用途上看,宫灯分为室内灯和室外灯两种。其中室内灯包括礼堂的吊灯、桌上的桌灯、坐椅两旁的戳灯、悬挂在墙壁上的壁灯、宫殿内悬挂的彩灯、婚礼上的喜字灯和寿宴上的寿字灯。室外灯包括院子里的牛角明灯、道路上的戳灯和插灯、祭祀用的庙灯、手提的提灯等。

    在古代建筑中,宫灯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豪华典雅,在古灯工艺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第一杆秤是谁发明的

    在秤出现之前,人们都是用眼估堆进行交换,这样很难做到公平交易。范蠡经商时发现这一现象,就有了制作出一种测定重量工具的方法。一天,范蠡发现一个农夫从井中汲水时,在井边竖起了一个高高的木桩,在顶端绑定一个横木,横木一端吊水桶,一端系石头,这样一高一低,轻松省力地就将水打上来了。范蠡看了很受启发,就模仿农夫打水的方法制作秤。他拿一根又细又直的木棍,在一端钻上小孔,系上麻绳,用手来掂,然后将木棍的一端吊盘,放置货物,另一端挂鹅卵石,鹅卵石移动得越远,吊起的货物越多。范蠡想:鹅卵石要移动多远才能保持与所放货物平衡?应该在木棍上做上标记。他想了很久,还是没想出来。一天夜里,他看到了天上的星宿,就突发奇想,于是便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做标记。一颗星代表一两的重量,13颗星代表一斤的重量。第一杆秤就这样产生了。

    这种秤在市场上被人们广泛使用。后来,范蠡发现一些狡诈的商人卖东西时经常缺斤少两,欺骗百姓。于是,范蠡想办法要改进这种状况。后来,他改用白木做秤,在上面刻黑星,在红木上镶嵌金属星形,在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之外又添加了福、禄、寿三星,这样就是16两为一斤,以此来警告商人不要赚黑心钱。而且他说:“如果经商的人欺人一两,就是失去福气和幸福;欺人二两就永远得不到俸禄,做不了官;欺人三两,就会折损阳寿而短命!”

    针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考古学家在山顶洞人遗址中发现了骨针。到了秦汉时期,人们已经会使用金属针缝制衣物。明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人制作针的具体方法。古人先将铁块锤成细条,然后再把铁条从钻有小孔的铁尺中拉过去,这样铁条就成了粗细均匀的铁线。然后,再将铁线逐寸剪断,将每一小节的一端锉尖,再将另一端锤扁,并将锉扁的一端上钻出一个小孔,作为针鼻,打磨平。这样,针的形态初步形成。

    为了让针足够坚硬、光滑,还要进行加工。将做好的半成品放入锅中,用细火慢炒,超好后加上土末、松木灰和豆豉,加入的这些作料必须能够把针盖住。下一个环节就是蒸。蒸时要留两三根针头在外面,加大火候,当用手可将外面的针头捏碎时,火候就都到了,开始起锅。接着是制作针的最后一道工序,即淬火。这道工序十分重要,因为它决定了针的软硬程度。

    古人这种手工制针的方法,成本较高,已经淡出市场。但是,这种传统工艺制作出来的针经久耐用、不易生锈。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