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常识一本通-巧解民生礼仪·漫谈婚嫁习俗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礼记》曰:“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纷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涖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成庄。”可见,在平日的饮食起居中,“礼”无处不在,其作用和影响也是无法估量的。而礼俗同样是古代文化和古人生活的缩影。巧解民生礼仪,漫谈婚嫁习俗,以礼俗根源的探索,再现古人文化生活。

    “三叩九拜”是要人行礼十二次吗

    “三叩九拜”是古代的大礼。在实际的礼法中,并非行让人行礼十二次。古代的“九拜”是一个较为笼统的说法,概括了古人行礼的方式,包括吉礼、凶礼,男人行礼的方式、女人行礼的方式等。显然,这些礼不可能同时进行。所以,“九拜”说的是九种行礼的方式,并非行礼九次。

    《周礼·春官·太祝》:“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以享右祭祀。”“稽首”是拜礼中中的最重者,行礼时先跪下,再两手着地,而后头拜至地,如此停留一段时间。“顿首”为拜礼中的次重者,即引头至地,稍停顿后起身。“空首”是拜礼中的较轻者,两手着地,后将头引至手,而不必着地。以上三拜是正拜。“振动”是将两手相击,后振动其身拜。“吉拜”,先拜过后稽颡,稽颡即叩拜之礼,将额头触地。“凶拜”,先行稽颡,再行拜礼,要求头触地时要肃穆。“奇拜”即先屈一膝再拜,这一行礼方式又称为“雅拜”。“褒拜”,此礼也称“报拜”,指的是行拜礼后回报他人行礼的再拜。“肃拜”即俯身拱身行礼,是拱手礼,并不下跪。所谓“推手为揖,引手为肃”,“肃拜”是军礼,因古时军人身披甲胄,不便跪拜,故用肃拜。

    古人跪、坐、拜的礼仪

    在椅子还没有出现之前,人们都是席地而坐,无论地位高低,都只能在地上铺一个席子,坐在上面。因此,古人就十分重视跪、坐、拜的礼仪。

    古人的坐与今人不同,其跪和坐相近,而略有不同。宋朱熹认为古人的“坐”是膝着地,以臀部着脚掌。古人坐时,两膝着地,让臀部坐在后脚跟上,脚掌向后向外,表示对对人的尊重。坐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

    “尽后”就是让身体稍微坐后一点,表示谦恭;而“尽前”是指在吃饭的时候,尽量将身体往前挪动,以避免饮食污染坐席而造成对主人不敬。

    在接待宾客的过程中,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古人“坐”着向客人致谢,需“引身而起”,即伸直上半身,此时“坐”就变成了“跪”。宋朱熹认为古人的“跪”是膝着地,伸腰及股。古人“跪”时,在坐的基础上,挺直身子,臀部不沾脚跟,以表示庄重。《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在跪坐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拜”,在古代是行敬礼的意思。《周礼》中对“拜”的礼仪动作和对象做了严格的规定,即“九拜”。此“九拜”对不同等级、不同场合的社会成员的拜礼进行了概述。“稽首”是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等情况下行的大礼,“肃拜”是古代女子跪拜礼的一种。此中还有吉拜、凶拜和报拜等,在不同情况下行不同拜礼的方式。

    古代女子的成年礼为何称做“笄礼”

    笄礼俗称“上头”,“上头礼”,是汉族女孩的成人礼,为古代嘉礼的一种。

    笄礼始于周代,一般指贵族女子在订婚之前,在许嫁之后、出嫁之前进行的成人礼。笄礼一般在女子15岁的时候举行,如果女子一直未嫁人,也要在20岁时行笄礼。

    正所谓“冠者礼之始也”,古代人十分重视冠礼,《仪礼》将其列为开篇第一礼。古代女子行笄礼,就代表其成年并可以结婚。

    古代女子的笄礼由女性家长主持,由约请的女宾为行笄礼的少女加笄。受笄是指女子改变幼时的发式,将头发绾成一个发髻,再用黑布包住,再用簪插定。

    贵族的女子在受笄之后,还要在公宫或宗室接受成人教育,学习“妇德、妇容、妇功、妇言”等,即一个媳妇应该会的待人接物、侍奉公婆等品德礼貌以及女红制作等技术。后来逐渐改为,由少女的母亲申以戒辞,教之以礼,古时称之为“教茶”。

    “数九”的习俗始于何时

    所谓寒去暖来,“春已深矣”。“数九”就生动地反映了自然气候的变化规律。

    “数九”的习俗始于何时实难考证,但至少在南北朝时已经出现。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数九,从冬至算起,每九天为一九,到“九九”八十一天之后,就“九尽桃花开”,天气变暖了。

    俗话说:“头九暖,九九寒”。人们在实践中发现,如果头九暖和,之后的整个寒冬就非常冷。因此,民间有“第一莫贪头九暖,连绵雨雪到冬残”的说法。

    另外,《燕京岁时记》中有:“冬至三九则冰坚。”即从三九起,就进入了冬天最冷的时候。《京房易占》也有:“冬至之后,三十日极寒。”“冬至后第三戌,为腊月最冷者。”

    因此,人们认为三九是最冷的时候。但实际上,四九才是冬天最冷的时候。因为三九的前几天,气温变化大,人们的身体还不大适应,就感觉格外冷。其实,四九时的温度比三九低,但是气温变化小,人们便不会感觉太冷。

    在“数九”的习俗中,属“九九歌”流传最为广泛。人们用通俗的语言,生动地反映了冬天寒冷变化的现象和农事活动的规律。流传最为广泛的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另外,因各地气候不同,九九歌也各具特色。如河北地区流行的九九歌为:“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缘凌走;五九半,凌碴散;春打六九头,脱袄换个牛;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宽;八九不犁地,只待三五日;九九杨花开,以后九不来。”

    清代《清嘉录》记载了一首“数九歌”,颇为有趣地描述了古代人们过冬的情形:“一九二九,相唤弗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穷汉街头舞。不要舞,不要舞,还有春寒四十五;六九五十四,苍蝇垛屋;七九六十三,布袖两肩摊;八九七十二,猫狗躺凉地;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刚要伸脚眠,蚊虫跳蚤出。”

    除此之外,明代还出现了“画九”的习俗。明代《帝京景物略》中记载:“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这里所说的“画”,实际上指的是用来计算冬至后春暖日期的图。清代的“九九消寒诗图”,图中每九天四句,一共三十六句,从“三皇治世”到“大清坐金銮”,堪称是一部富有趣味性的历史“大事记”。

    清朝时同时出现了“写九”的习俗。“写九”和小学生书法练习中的“描红”类似,多用繁体字的“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或“春前庭柏风送香盈室”九个字,双钩成幅后,从一九的第一天开始填写。从冬至日起,用粗毛笔蘸墨汁,将其均匀涂满。九个字每个字都是九笔画,故每天填一笔,九天填一个字,八十一天正好填完。有趣的是,每天填涂完一笔后,还要用细毛笔在当天所涂粗笔画上记录当日的天气情况。因此,整个冬天下来,这个“写九”字幅,俨然成了一份九九天里较为详细的气象资料。

    古人的“开门七件事”指什么

    古人称“开门七件事”,是指一天从“开门”开始为生活奔波的七件事,即柴、米、油、盐、酱、醋、茶。

    “开门七件事”确指为“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从宋朝开始的。在宋朝以前,醋还不是主要的调味料;在唐朝以前,茶是一种奢侈品,也不常见。

    米在宋朝时是主要的粮食。南宋时期,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迅速,芝麻、紫苏和大麻榨成的食物油在民间较为常见。

    南宋时期,吴自牧所著的《梦粱录》中提到到了八件事,即柴、米、油、盐、酒、酱、醋、茶。其中,酒算不上生活的必需品,后来被剔除。到元朝时,杂剧《刘行首》中有:“教你当家不当家,及至当家乱如麻;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唐伯虎的一首诗《除夕口占》:“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岁暮清淡无一事,竹堂寺里看梅花。”

    姓氏来源都有哪些形式

    在上古时代,姓和氏是分开的,氏是从姓派生出来。自秦代起,姓氏合二为一,简称为“姓”或统称为“姓氏”。百家姓中,许多姓氏都是从几千年前传下来的。其来源的形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以姓为氏。氏族公社时期,姓是氏族部落的重要标志,后人以姓为氏,直接沿用至今。母系氏族社会,以母亲为姓,故传至后世的姓氏多为女字旁,如姬、姜、姒、姚等。

    (2)以出生地、居住地或乡、亭的名字为氏。春秋时期,齐国公族大夫的居住地分别是东郭、西郭、南郭、北郭,遂将东郭、南郭作为姓。郑大夫住在西门,于是以西门为姓。这类姓氏中,复姓较多,一般都带有邱、门、闾、野、官等,以区分居住环境的不同。而裴、陆、郝、阎、欧阳等,都是以乡或亭之名为氏。

    (3)以国名为姓,以国名为氏。如在虞、夏、商朝有一个国家名为汪芒国,其后代的姓就为汪;商朝时,泾渭之间有一个阮国,其后代的姓就为阮;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多以国名为氏,即后来的姓。如齐、鲁、晋、宋、郑、秦、吴、韩、卫、赵、魏、陈、蔡、曹、胡、越、楚、燕、许等。

    (4)以封地为姓。周昭王的庶子被封于翁地,而后以翁为姓;周公旦的儿子被封于邢国,为邢侯,故其后代姓邢。

    (5)以官职的名称为姓。如古代的五官有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其后代便以此为姓。另外,籍、谏、军、库、仓、厨等,都是由官职名称演变而来的姓。

    (6)天子赐姓,以号为姓。例如,周穆王的一个宠姬死后,为了表示哀痛,赐她的后代为痛姓。周惠王死后,追封号为惠,其后代则姓惠。

    (7)以祖上的字为姓,以祖上的名或字为氏。如郑国公子偃,字子游,其子孙后代便姓游;鲁孝公的儿子字子藏,故其后代则姓臧;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便世代姓林;而宋戴公的儿子公子充石,字皇父,故其孙便以他的字为氏,即皇父,到汉代时,“皇父”改称为“皇甫”。

    (8)从神话传说中演变出来的姓。相传舜在位时,有个叫纳言的人是天上龙的后代,故其子孙后代便以龙为姓。据传,神仙中有位青鸟公,故其后人姓青鸟。

    (9)因皇帝赐姓,或因避讳而改姓。如战国时期的田齐襄王法章的后代本姓田,后因齐国被秦所灭,故其子孙改姓为法。又如汉明帝忌讳“庄”字,故庄姓改为“严”姓。明朝燕王朱棣以讨伐黄子澄为名起兵,后攻破南京,并推翻了简文帝,称为皇帝,号为“靖难”。当时的太监马三保因功被赐予“郑”姓,并改名为郑和。

    (10)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些姓氏是民族语言的译音。如匈奴的首领单于的子孙就多姓单于。

    (11)以采邑为名。采邑是指帝王或诸侯国君分给同姓或者异姓卿大夫的封地。如周武王封司寇岔生采邑于苏(今河北省临漳县西),故岔生的后代就姓苏。

    (12)以次第为氏。家族之中,按兄弟的顺序排行取姓,如老大称伯或者孟,老二称仲,老三为叔,老四曰季。这些次第的名称被后世沿用为氏。但也有例外,如鲁庄公的弟弟庄父,排行老二,本应称为仲氏、仲孙氏,可是因为他有使君之罪,其后代的姓便改为孟或者孟孙。

    (13)以技艺为氏。例如巫、陶、卜、屠、匠等。

    (14)从少数民族演变过来的姓。例如:郎、那、富、赫、索等。

    (15)以谥号为氏。例如:宣。宣姓来自周厉王儿子姬静的溢号,也有说它来自春秋时期的孙叔侨如的溢号。

    姓和氏一样吗

    说到姓和氏,许多人都认为是一回事。确实,几千年来,姓和氏完全融为一体,统称为姓氏。然而,在先秦以前,姓和氏是分开的,分别代表不同的意义。

    姓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姓”代表一种血缘关系,指一个母亲生的子女,是家族基因延续的标志。在母系氏族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字为“女”字旁加一个“生”字。后来,繁衍的子孙逐渐增多,一个家族可能会分成若干分支散居在各地。所以,在伏羲氏族社会时期,各分支为除了保留姓外,还为自己取一个称号作为与其他分支区分的标志,因此,“氏”就产生了。氏就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氏族社会时期实行的是族外婚,同一氏族的人不能结婚。如此,“姓”还起到“别婚姻”的作用。

    到夏、商、周时期,人们有姓也有氏。“姓”从所属的部族或者所居住的村落而来,“氏”是从君主所赐的官职、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因此,只有贵族有姓、有名、还有氏,普通平民只有姓和名,而没有氏,“氏”则成了区分贵贱的标志。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而同“姓”的男女不可以通婚,就是因为古代人早就发现了这条遗传规律,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度逐渐消亡,姓氏制度也跟着发生了重大变化,氏逐渐转变成了姓。战国以后,平民也姓,故称之为百姓。秦朝到汉朝,姓与氏合二为一,称为“姓氏”。

    古代“宾礼”是怎么回事

    古代的“宾礼”指接待宾客之礼,也指的是上古朝聘之礼。宾礼是西周的五礼之一,指天子款待四方诸侯来朝和诸侯派遣使臣向周王问安的交际礼节。《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宾礼亲邦国: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时聘曰问,殷覜曰视。”周礼规定,王畿以内的诸侯对天子一年要朝见四次,即春夏秋冬各一次,分别称为“朝、宗、觐、遇”。王畿以外的诸侯分为“六服”,王畿以外方五百里为“侯服”,一年朝见一次;王畿以外一千里的为“甸服”,两年朝见一次;再往外依次为“男服”、“采服”、“卫服”、“要服”,朝见周期依次延长。在实际实行过程中,朝见的时间并没有按照规定执行。《礼记·王制》中有:“诸侯之于天子,五年一朝。”

    除此之外,宾礼还指一些特殊的会见。到后来,宾礼演变成了皇帝和外国使节之间的礼节。

    古代男子多大才算成年

    古代男子,年至二十之后,便在宗庙汇中行加冠之礼。《礼记·曲礼》上记载:“男子二十冠而字。”

    冠礼通常是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为其加冠三次,分别代表其拥有治人、为国效力和参加祭祀的权利。加冠之后,贵宾还要向读者宣读祝词,并给行冠礼的青年赐予与其德行相当的“字”。

    冠礼即成人礼,说明行冠礼的青年到了成人的年龄,因此古代男子二十岁算成年,也称“弱冠之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什么典故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意思是说,再聪明能干的妇女没有米也做不出饭来,指做事缺少必要条件,就很难完成。

    历史记载最早出处为陆游的《老学庵笔记》卷三:“晏景初尚书,请僧住院,僧辞以穷陋不可为。景初曰:‘高才固易耳。’僧曰:‘巧妇安能做无面汤饼乎?’”后到宋代时,庄季裕在《鸡肋编》卷中:“谚有‘巧媳妇做不得没面餺飥(也做“馎饦”汤饼的别名)’与‘远井不救近渴’之语。陈无己用以为诗云:‘巧手莫为无面饼,谁能救渴需远井。’遂不知为俗语。”此处,也是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来说明缺少必要条件就会一事无成。

    在经过元、明、清三个朝代后,此句谚语仍旧未定型。《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中有:“张氏劝止之曰:‘常言巧媳妇煮不得没米粥,你如今力不从心,只索付之无奈了。’”《红楼梦》第七五回:“贾母笑道:‘正是巧媳妇做不出没米儿粥来。’”

    直到现代,此句谚语才演变称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秦牧的《<艺海拾贝>跋》中有:“缺乏生活知识,任何有艺术技巧的人也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什么形象、概括、虚构、想象,都只好‘停工待料’。”

    “处女禁忌”的风俗是怎么回事

    处女也被称为处室之女,指的是未出嫁的女子。《荀子·非相》记载:“妇人莫不愿得以为夫,处女莫不愿得以为士。”这句话是说,妇女想得到的是丈夫,处女都想嫁的是士。

    在远古时期,人们对这些自然生理现象不能明确认识,就产生了诸多的忌讳习俗,称为处女禁忌。处女禁忌是一种婚姻现象,即新婚妇女在与丈夫合房之前,先用其他较硬的器物弄破处女膜,然后再向公众展示处女的鲜血,以此证明此女子的童贞已经破处,并结束了处女生涯。

    原始社会两性自由的群婚生活是产生“处女禁忌”风俗的基础。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一夫一妻制走向成熟。“处女禁忌”是人类婚姻状态新旧交替的标志。

    中国有比“6”和“8”还吉利的数字吗

    奇妙的自然界总是与“7”联系在一起。光分为七色,音乐分为七阶,人有七窍,诗有七绝,佛有七苦,医有七伤。妇女的孕期为40周,人出生之前的胎儿也是7天变化一次。据说,人体全部细胞也是7天完全换一次。牛、羊的孕期是7的倍数,而蚕蜕的周期也是7日。

    俞伯牙用来演奏《高山流水》的古琴也为七弦,据《五知斋琴谱》记载,这七弦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对应宫、商、角、徵、羽五音,另加文武声“少宫”和“少商”组成。

    中国传统文化里,7是阴阳与五行之和,即儒家所说的“和”的状态,道家所说的“道”或“气”,这些都与“善”和“美”有着密切的联系。

    清明时节跑鼓车的习俗由来

    我国山西地区在清明节有跑鼓车的习俗。跑鼓车就是在木制的大车上,前后各绑一个直径约为15米的大鼓,鼓面上根据村庄的不同绘制有不同的图案。比如,尉村鼓车的鼓分为五种,分别绘制不同的图案,后院鼓的图案是八卦图;西北院鼓是二龙戏珠;东院鼓是神兽角端;南院鼓是秦琼打虎;庙巷鼓是和合二仙。五种鼓鼓边的颜色和各种鼓车上鼓手所穿服饰的颜色和图案都与方位相契合,体现了易经中五行八卦的思想。还有的鼓车鼓的两边贴有对联或一些鼓劲的话,鼓的中间贴有村庄和队伍的名称。鼓车上有三个人,其中两人负责擂鼓助威,另一个人持大锣以待鸣金收兵。三个人负责掌控方向,重点是有二十到两三百人不等的青壮年负责牵着鼓车随着鼓点不断向前奔驰。比赛开始时,所有的鼓车都在同一个起点,以先到终点者为胜。还有的是两队在一个场地跑,以后者追上前者并将梢绳拴上前边的鼓车为胜。清明节的跑鼓车比赛惊险、激烈,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

    据说跑鼓车是由军用战鼓演变而来,而战鼓的历史大约已有三千多年。有学者认为,跑鼓车习俗可追溯到春秋晋鄂公时期。另据民间传说,跑鼓车是源自古时作战用的战车。唐朝名将“鄂国公”尉迟恭曾在山西省襄汾县汾城镇一带屯兵习武。村民效仿冲锋陷阵的战车和士兵,发明了这种团结、合作的跑鼓车游戏。

    另外一个传说是,南膏腴村老人说南膏腴村是建于明崇祯年间,当时村里发生了瘟疫,死了几十口人,村里人心惶惶。瘟疫得到控制后,村里一位名叫董建昌的青年说人们是因为不运动才感染的瘟疫。因此,他在清明节祭奠亲人之际推出了这种竞争激烈的跑鼓车比赛,进而锻炼村民身体,提高村民体质。

    “泰山石敢当”的来历是什么

    中国许多人家的门前或墙壁上都有相似的石碑,上书“泰山石敢当”,用来辟邪或镇宅。“泰山石敢当”已经成为一种信仰和神力,传播到世界各地。但是关于“泰山石敢当”的来历,说法却有不同。

    一说其源自人们对行为和精神的赞美。《辞海》中解释,“石敢当”最早出自西汉一本教授学童识字的速成课本《急就篇》:“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唐朝的颜师古为其注解为:“卫有石昔、石买、石恶,郑有石制,皆为石氏,周有石速,齐有石之纷如,其后以命族。敢当,所向无敌也。”颜师古将石敢当解释为一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二说源自人们对灵石的崇拜。据说,当年黄帝与蚩尤大战,蚩尤屡屡打胜仗,进而骄傲狂妄,他登上泰山大呼:“天下谁敢当?”女娲听后,投下一块泰山大石,喝道:“泰山石敢当!”蚩尤仓皇离开。于是,黄帝到处刻“泰山石敢当”,以此来震慑,并最终打败了蚩尤。

    三说石敢当是一位勇士。他出生在泰山脚下的一个石匠之家。十岁时,他便牢记师傅的教导:“学医先学把人做,习武更要修自身。”石敢当敢作敢当、疾恶如仇,受泰山之神碧霞元君的点化后,功力大增,降妖除魔,所向披靡,悬壶济世,为百姓治病。

    因此,人们称他为“石将军”、“石大夫”。因向他求救者太多,他又无分身之术,人们便把“泰山石敢当”刻在泰山石上,并传遍中国。

    中国自古就有“泰山安则天下安”的说法,泰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民间用泰山的神威来驱除鬼怪,镇宅辟邪。而“泰山石敢当”英勇无畏、凛然正气的形象也被人们所认同。泰山有名的“泰山青”花岗岩形成于三到五亿年前。

    该石质地精致,坚固细腻,是奠基石的上乘之选,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娼妓之神为什么是管仲

    明人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记载:“长髯伟貌,骑马持刀,与关公像略肖,但眉白而眼赤。京师人相詈,指其人曰‘白眉赤眼者’。”这里所说的白眉神的神仙就是娼妓之神管仲。

    管仲被奉为娼妓之神,是因为春秋时期,管仲任齐国宰相,他开设了中国最早的官营妓院。《战国策·东周策》中有:“齐桓公宫中七市,女闾七百”。

    “女闾”是妓女的馆所,即现代人所说的妓院。管仲设置妓院的目的有四点:一是通过增加税收来增加财政收入;二是使社会安定;三是吸收人才;四是将妓女送与敌人。清朝的褚学稼评论说:“以充国用,此即花粉钱之始也。”

    后来,各国争相效仿管仲的做法,开设官营妓院,大多是为了征收国税,以增加财政收入。当时社会,王宫贵族、士大夫和富豪乡绅都蓄养大量美女,造成了男女比例失调。官妓的开设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吴越春秋》记载:“越王勾践输有过寡妇于山上,使士之忧思者游之,以娱其意。”越王勾践发明了军妓制度。

    官妓发展到汉武帝时,又分立出营妓制度。《汉武外史》中有:“一曰,古未有妓,至汉武始置营妓,以待军士之无妻室者。”也就是说,营妓是官妓的别称,即为军队官兵提供性服务的妓女。

    隋朝时,隋炀帝设立了教坊,聚集一些歌舞艺人,纵情声色。唐朝时,继续延续隋朝的教坊制度,唐玄宗又扩大教坊机构,同时设置梨园,极尽荒淫之事。

    各行业的祖师爷都是谁

    《周礼·考工记》中讲:“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作也。”正所谓“天下百工圣人作”,各行各业都有祖师爷,即各行各业的主管。祖师爷都是一些有名望的人,或是某种技艺的发明创造者,或是对这一行业有过重大贡献的人,又或者是做过某种行业的历史名人,有时某位神灵也会与某个行业有关,而成为这个行业的祖师爷。

    以下列举的就是各个行业的祖师爷:

    中华农耕文化:神农氏

    佛教:释迦牟尼

    道教:张道陵、老子

    教育界、儒家:孔子

    瓦、木、石、绳、棚匠:鲁班

    铁匠、补锅匠、窑匠、金银业:太上老君

    小炉匠、兴秤匠:胡顶真人

    白铁匠:白云老祖

    鞋匠:孙膑

    皮匠:白头佛

    画匠:吴道子

    磨刀匠:马上皇帝

    扎柳匠:范丹

    竹匠:泰山、张班

    扎彩匠:置公禅师

    剃头匠:罗祖

    修脚匠:陈七子

    制陶业:宁封子

    雕漆业:俞伯牙

    泥塑、面塑行业:女娲

    杠房业:穷神

    煤窑业:窑神

    酒、醋、酱坊:杜康

    染坊业:梅葛二仙

    裘皮行、熟皮作坊行业:比干

    梳篦行:赫连、陈七子、张班

    糖坊:邹和尚

    豆腐坊:刘安、乐毅

    茶叶行:陆羽

    牲口牙行:马神

    屠宰行:张飞

    花行、花农:花王神

    孵化业:张五、陆相公

    花炮行业:祝融

    澡堂业:智公禅师

    纺织业:黄道婆

    丝绸业、蚕农:(女累)祖

    造纸业:蔡伦

    创造文字:仓颉

    制笔业:蒙恬

    印刷业:毕昇

    化装业:观音

    玉器行:丘处机

    文具行:文昌帝君

    商业:范蠡

    旅游业:徐霞客

    中医内科:孙思邈

    中医外科:华佗

    中医针灸:王唯一

    中医妇产科:陈靖姑

    膏药行:李铁拐

    中草药行:李时珍

    兽医行业:伯乐

    性知识、性教育:玄女娘娘

    厨行:詹王

    馒头行业:诸葛亮

    糕点行业:闻仲

    北京烤鸭业:朱元璋

    涮羊肉行业:忽必烈

    火腿业:宗泽

    制作炒肝:刘喜贵

    臭豆腐:王致和

    面筋:张士诚

    五香酱羊肉:马永祥

    炒疙瘩:穆姥姥

    水产业:龙王

    干鲜果行:王母娘娘

    咸菜业:秦始皇

    粮仓:韩信

    典当行:赵公明

    戏曲行业:唐明皇

    曲艺行业:周庄王

    相声行:东方朔

    说唱道情:张果老

    吹鼓手:师旷

    音乐行:洪涯

    戏法、杂技行:吕洞宾

    皮影戏:李少翁

    木偶戏:偃师

    算卦行:鬼谷子

    相面行:刘伯温

    看风水:郭璞

    镖行:达摩

    武术行业:张三丰

    土匪:达摩

    小偷:时迁

    娼妓:管仲

    媒婆:月下老人

    乞丐:范丹

    司法、牢狱:皋陶

    盗墓:伍子胥(发丘),搬山、卸岭(项羽),摸金(曹操)

    酸梅汤业:朱元璋

    建筑业:鲁班

    绦带业:哪吒

    为何大户人家的大门前有石狮子

    东汉年间,狮子曾经作为礼物送给古代的皇帝。后佛教传入中国,所推崇的狮子在人们心中也愈加高贵而富有尊严。狮子和麒麟一样,演变成了中国的灵兽,开始出现在重要建筑物的两侧。在传统习俗中,成对的狮子一般都是左雄右雌,这可以通过狮子脚下所踩之物来辨别,爪下为球的是雄狮,象征至高无上的权利,爪下踩着幼狮的是雌狮,象征子孙绵延。

    民间的石狮子把门,据说有四种作用:

    一为趋吉避凶用。狮子是人们心目中的灵兽,也被称为“辟邪”。人们认为石狮子可以辟邪,最早用来镇守陵墓。后来,石狮子不仅用来镇守大门,还设立在相间的路口,以驱鬼辟邪、镇宅、保平安。

    二为预卜洪灾。民间传说,狮子有预卜灾害的能力。相传,如果某地遇洪水等自然灾害,石狮子的眼睛就会变成红色或流血。这样,人们可以提前采取应急措施,以避开灾难。

    三为权势的彰显。古代人用石狮子把门也显示了主人的尊贵和权势。如古代的宫殿、王府、衙署、宅邸等多用石狮子守门。

    四为艺术装饰作用。在古代建筑中,石狮子可谓是不可或缺的装饰品。北京卢沟桥的石狮子共有485个,活灵活现,神情各异,雕工精妙,千姿百态。卢沟桥因石狮子而名扬天下,成为建筑艺术的精品。

    有用大象把门的习俗吗

    传统文化认为,水为财,家居大窗见海或者窗前有水池者,被称为“明堂聚水”。大象禀性驯良,善于吸水,放在临海或窗前有水池的居室中,吸纳外界的财源。许多家庭都将大象放置在室内,寓意吉祥如意,求得全家平安。

    但是,在一些富丽堂皇建筑的大门两侧,也可见到有大象守门的。尽管这似乎并不符合传统习俗。

    谁的画像可以作为门神来用

    门神是道教之神,即司门之神。《礼记·祭法》中有:“王为群姓立七祀,诸侯为国立五祀,大夫立三祀,适士立二祀,皆有‘门’。”另有“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由此得知,自先秦以来,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都信奉门神,供奉门神。

    中国人信奉门神,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而且在不同的朝代,人们信奉的门神也各不相同。汉朝以前,人们用桃符做门神,即两个用桃木雕刻成的“桃人”。据说,这两位门神是远古时期的皇帝派来统领游荡人间群鬼的神将,即神荼与郁垒的化身。汉朝时则供奉三位门神,成庆、神荼与郁垒。唐朝的门神也是三位,即秦叔宝和尉迟恭,还有钟馗。宋朝以后,一直到明清时期,福、禄、寿、禧星,还有温峤、岳飞等人都被奉为门神。在不同的地区,人们供奉不同的门神。如苏州地区将温峤奉为门神,黄河以北和四川等一些地区将赵云、赵公明、孙膑和庞涓奉为门神。

    秦叔宝、尉迟敬德何以为门神

    尉迟敬德即尉迟恭,在唐朝时,与秦叔宝一起被奉为门神。这二人被奉为门神,源自唐太宗。据说,唐太宗李世民因情绪不好,睡眠也不好,他在晚上睡觉时经常听到卧房的外边有抛砖掷瓦、鬼魅呼叫的声音,使得后宫人心惶惶,夜不能寐。唐太宗心里很害怕,就将此事告诉了群臣。这时,大将秦叔宝说:“臣戎马一生,杀敌如切瓜,收尸犹聚蚁,何惧鬼魅?臣愿同敬德披坚执锐,把守宫门。”李世民听后欣然同意。结果,当天夜晚,后宫果然安宁无事。从此以后,这二位将军就夜夜守在皇帝卧房的门口。此事流传到民间,百姓也争相效仿,将秦琼和敬德奉为门神,贴在两侧的门上。至今,民间所贴的门神依旧是秦琼和敬德的形象。

    中国第一个媒人是谁

    古语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中国古代无媒不成婚。《诗经·卫风·氓》曰:“匪我愆期,子无良媒。”中国自古就有婚姻介绍人为“媒人”的说法。媒人在婚姻嫁娶中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古人对媒人的叫法也各有不同,先秦称“伐柯人”,晋朝称“冰人”或“大冰”,唐朝叫“月下老人”,简称“月老”,元朝称“红娘”,清朝时又出现“媒婆”的叫法。

    在神话中,女娲是中国第一个媒人。《路史后纪二》载:“以其(女娲)载媒,是以后世有国,是祀为皋禖之神。”《路史·后纪二》注引《风俗通》:“女娲祷祠神,祈而为女媒,因置昏(婚)姻。”由此可见,在古代神话中,女娲是主管婚姻的神。此外,在《周礼》、《吕氏春秋》等著作中均有在仲春之月设太牢祭礼高禖的记载。因此,女娲是中国第一个媒人。

    婚姻与青庐有什么关系

    青庐是古代北方民族用青布搭成的帐篷。古人举行婚礼时,新娘从特备的毡席上踏入青庐。北方一些地区,新人拜堂就是在青庐中举行。《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载:“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青庐在住宅的西南角,被视为“吉地”。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礼异》载:“北朝婚礼,青布幔为屋,在门内外,谓之青庐,於此交拜。”这一习俗始于东汉时期,兴于唐朝。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神女》中也有:“公子辞而出,曰:‘明夜七月初九,新月钩辰,天孙有少女下嫁,吉期也,可备青庐。’”

    “穿小鞋”一词的来由

    1000多年前,南唐后主李煜别出心裁地命令宫女用很长的白布缠足,把脚缠成小而弯的“月牙儿”形。之后,中国妇女便开始缠足、裹小脚,自然也就只能穿小鞋。而“穿小鞋”的由来,源自宋朝的一个民间故事。

    旧时婚姻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媒婆说媒时会提出要女方的鞋样,以向男方证明女方缠足。如果男方同意,就会按其提供鞋样的大小做一双绣花鞋,连同聘礼一起送至女方家里。结婚时,新娘就穿着婆家做的这双鞋来到婆家。

    相传在北宋时期,巧玉是一个聪明乖巧的姑娘,她的后娘让她许配给一个有钱人,而这个有钱人又丑又哑。巧玉坚决不同意,后娘也就没办法。后来,一位媒婆给巧玉说媒,男方是一位秀才,巧玉很中意,便同意了。可是,她的后母想方设法要将她嫁给丑陋的有钱人,就剪了一双很小的鞋样给了媒婆,让媒婆将其带给男方。到了结婚这天,巧玉怎么穿也穿不进这双鞋,害得她没办法上花轿。巧玉生气、恼怒,还很着急,最后上吊自尽而死。为此,人们都很惋惜。她的后娘为了阻止她嫁给秀才,竟然在结婚当日给她难堪,这种行为被人们所不齿。

    “穿小鞋”便由此而来,指背地里打击报复或利用权势让人难堪的行为。

    压岁钱的用意是什么

    现在所说的压岁钱就是指在春节时,长辈送给小孩的钱。清人吴曼云《压岁钱》中有:“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可见,压岁钱联系着一颗颗童心。

    旧时,压岁钱有3种,一种是用彩绳穿线编作成龙形,放于床脚;另一种是常见的家长用红纸包好的,分给孩子的钱,这种压岁钱多在晚辈拜完年之后给,也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家长悄悄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最后一种是晚辈给老人的压岁钱,岁即为年岁、岁数,压岁意为期盼老年长寿。

    给孩子的压岁钱,原为压祟钱,这一说法最早流行于汉魏六朝时期。据传,当时民间有一种叫做“祟”的怪兽,每年除夕夜都来摸熟睡的孩子的头,孩子经常被吓哭,接着就头疼发热,最后变成傻子。后来,人们在小孩的枕头边放八枚铜钱,并用红纸包好。“祟”刚一伸手去摸,枕边的钱币就会发出道道闪光,“祟”就会被吓跑。也有把八个铜钱挂在小孩脖子上的。这个压岁钱,原为压祟钱,以驱“祟”而用。后来,“压祟钱”演变成“压岁钱”,只用于长辈给晚辈。

    “福”倒着贴的习俗源于哪里

    “福”字倒着贴的习俗源自明清时期,具体有两种说法。

    一说来自明朝。据说当年明太祖朱元璋用“福”字作为暗记,代表准备杀人。善良的马皇后为了消除这一灾祸,她命全城的百姓在天明之前都在自家的门上贴上一个“福”字。可是,有一家人不识字,误将“福”字倒着贴了。第二天,朱元璋派人到街上去查看,结果发现家家户户都贴上了福字,奇怪的是,还有一家把福字给倒着贴。为此,朱元璋非常生气,便命御林军将把福字倒着贴的那户人家全部杀光。马皇后听后,对朱元璋说:“那户人家知道您今日会来造访,所以才把福字倒着贴,不是‘福到’的意思吗?”朱元璋听了,觉得这话说得很有道理,就再次下令,放了这家人。后来,民间各家都将福字倒着贴。

    二说这一习俗源自清代的恭亲王府。相传一年春节,恭亲王府的大管家为了讨主子欢心,照例贴了福字,让人贴在库房和王府的大门上。可是,有一个下人不识字,他将大门上的“福”字给贴倒了。福晋看后,非常恼火。大管家能言善辩,奴颜婢膝地说:“奴才常听人家说,恭亲王福大造化大,如今这大福真的到(倒)了,乃是大吉之兆呀。”福晋听了便高兴起来,心想:怪不得过往的人都说恭亲王府福到(倒)了。这吉祥话说千遍万遍,金银福寿也就来了。福晋一高兴,不仅没有怪罪任何人,还重赏了大管家和那个倒贴福字的人。之后,这事在民间广为流传,百姓们也开始倒贴福字,愿过往之人看到时多念叨几句:“福到了,福到了!”

    寿星的大脑门与权杖的作用

    寿星最明显的两个特征就是大脑门和手杖。寿星那个超级大脑门的由来有多种说法。主要是因为道教养生观念的融入。大脑门与古代养生术所营造的长寿意向紧密相连。如丹顶鹤象征长寿,其头部就是高高隆起的;还有就是王母娘娘蟠桃会上的寿桃。这些长寿意象的叠加就造就了寿星的大脑门。

    至于寿星的手杖,据《汉书·礼仪志》的相关记载,汉明帝在位期间,曾主持祭祀寿星的仪式。参加宴会的都是清一色的古稀老人。宴会之后,皇帝还赠送酒肉谷米和一柄精致的手杖给这些寿星。此外,汉明帝还赋予这些老人特权,以所赠手杖为证。手杖也叫王杖,顶端为斑鸠鸟的雕像,因此又名鸠杖。至公元前323年,汉成帝颁布诏令,规定老年夫妻无儿女供养者可获准经营酒类生意,并且一律免收税务。因此,这时寿星的手杖是权力的象征。而且,自秦汉以来都实行祭祀寿星的制度。

    到魏晋以后,寿星的手杖换成了由桃木制作的,其政治功能也逐渐被削弱。据说,桃木能祛病养生,有延年益寿的作用。寿星的手杖也就成了祛病强身、长寿的吉祥物。

    明朝时期,政府取消了祭祀寿星的制度。寿星就完全被剥去了政治色彩,而成为中国古代最具世俗品格的神仙。

    你知道本命年的禁忌吗

    在南北民俗中,都有本命年挂红避邪躲灾的传统。因此,人们每逢本命年便对红色特别钟爱。本命年讲究穿红色,这一习俗源于中国汉民族文化对红色的崇拜。红色是太阳的颜色、血液的颜色,也是火的颜色。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认为红色辟邪,红色吉祥。经过几千年的变化,人们对红色的崇拜有增无减。新年贴红对联,结婚穿红嫁衣,盖红盖头,点红蜡烛,新科上红榜。从古至今,人们一直用红色代表喜庆。汉民族将红色视为正义、喜庆、忠勇、成功的象征,并认为红色有驱邪护身的作用。因此,在本命年人们都穿红色内衣,系红色腰带,系挂红丝绳,以趋吉避凶,驱除灾祸。这样的习俗,人们称之为“本命红”。而且本命年穿的红色内衣、内裤一定要别人送。此外,本命年穿红色鞋垫,寓意踩尽天下小人,好运从第一步开始。一些地区还有本命年拜祭“本命神”的习俗,消灾祸福,以求延寿。

    民间将本命年称为坎儿年,认为在这一年结婚不好。传说人的命运是12年一个运成周期。从汉朝末年开始,人们把“艾叶”放在嫁妆中,以辟邪之用,并祈求吉祥、幸福、平安、天长地久。

    古人“认干亲”有什么讲究

    “认干亲”,俗称为“打老契”、“认干娘”,是流行于古代民间的育儿习俗。古代民间,独生子女或体弱多病的小儿,数胎夭折后的新生儿,老年得子,子女命里克父母,其父母都有可能会让孩子认干亲。另外,若父辈关系密切,也可能会互结干亲。认干亲这一习俗流行于我国各个地区,其认干亲的方式各不相同。

    在北京,如果不是至亲好友,一般不会认干亲。当地人认为认干爹、干妈会对干爹、干妈自己的子女不利。而且,当地认干亲双方要互赠礼物,摆酒席,之后每年三节两寿,都要互赠礼物,互相摆放。这对于不富裕的家庭会是一种负担。

    河南周口地区的人们多与刘姓和程姓结干亲,因为“刘”与“留”谐音,“程”与“成”谐音,有祝福子女成人之意。此外,认干亲还要举行“干儿出生”仪式,即干娘穿一条不连裆的裤子,让所认的干儿女从裤裆中钻出来,代表干娘亲生。之后每年,干娘都给干儿女“挂锁”,即用一根红线穿一枚铜钱,挂在儿女的脖颈上,从一岁开始,一直挂到12岁。这时,干娘再为干儿女“脱锁”,由干儿女的生母用锁将戴着铜钱串的子女拴在桌腿上,再让干娘用钥匙打开,表示干儿女长大成人。在这之后,干亲之间逢年过节仍有往来。

    河南修武县的人们认干亲,采用“碰”的形式。在婴儿出生的头一天早晨,婴儿的父亲便出门碰姓,碰到的第一个人,不管是谁,都要跪下磕头,并请对方给小孩起名。古时,早起出门的多是些拾粪的老头,所起的名字也多和拾粪有关,如“粪筐”、“箩头”、“狗娃”、“猫娃”等。陕西一些地区认干亲就与这出门“碰”到的第一人结为干亲,当然,大多是事先安排好的,所认之人多是一些有身份的人。

    在杭州有“父母恐其子不寿,又惧拜干爹娘用费大,便不寄于人,而寄于无常鬼”一说,俗称为“拜胡干爷”,即认无常鬼为干爹,以保儿女长寿。因世人不知道无常鬼为何姓,便讹传为姓胡,称为“胡干爷”。

    除了与人结干亲,还有的与物结干亲。比如有些人家将小孩祭拜给树木、岩石、水井或动物如猪、狗、鸡等,因而出现了“水保”、“猪保”、“岩妹”、“水妹”、“狗妹”等小名。

    最普通的“认干亲”仪式中,只要儿女正式向干爹、干妈磕上3个头,后改口称干爹、干妈即可。如果孩子小而娇贵,则让其从干妈穿的肥大红裤子中钻出来,表示是自己亲生的。之后,干妈再给干儿女戴上长命锁,起个小名,并赠送给干儿女碗筷。干儿女用干爹、干妈送的碗筷吃他们家的饭,这样,小孩便可借着干爹、干妈的福气茁壮成长,健康长寿。

    你知道佩戴“长命缕”的习俗吗

    长命缕也称为“续命缕”、“避兵缯”、“五色丝”、“长命寿线”等。长命缕是汉族端午节的吉祥物兼饰物。因为五月天气炎热,容易流行疫病,人们便将之称为恶月,并佩戴长命缕,以避刀兵之灾,求保平安,这一习俗也称为“缠五色丝”。

    自汉朝以来,这一习俗就开始在民间流行。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妇女们便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或绒线,系在孩童的手臂或手腕等处,要求男左女右。长命缕也可挂于儿童的胸前、蚊帐或摇篮上。相传,五色丝象征着五色龙,可免除瘟疫,使人健康长寿。据史料记载,东汉时期,人们用彩色的丝线织成日月星辰或鸟兽等形象,在端午节时给家中的尊者佩戴。《太平御览》卷三引汉应劭《风俗通》:“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五彩,辟五兵也。”

    清朝时,长命缕通常是系于手腕或脚腕,如《清嘉录·五月·长寿线》中记载:“结五色丝为索,系小儿之臂,男左、女右,谓之长寿线。”另有吴曼云所著《江乡节物词》:“杭俗,结五彩索系小儿臂上,即古之长命缕也。”

    端午节佩戴长命缕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在安徽淮北一带称之为“拴花线”。端午节佩戴的五彩线,五种颜色分别为青、白、红、黑、黄,分别代表木、金、火、土、水,也象征东、西、南、北、中,蕴含着五方神力,以驱灾除病、强健身体,使人长寿。

    古代儿童为什么要穿“百家衣”

    汉族育儿风俗讲究儿童穿百家衣。百家衣是一种象征,即父母期望孩子健康成长,并认为这要托大家的福,因此要吃百家饭、穿百家衣。

    百家衣是一种为婴儿延寿的服饰。用向各家讨来的零碎布帛缝制而成。

    长子上小学之前,要先向百户人家各讨一块布或锦缎,然后拼缝制成衣服。每块布的直径约为7厘米,形状为八角形,颜色各不相同。拼缝好后,再绣上花、鸟、鱼、虫或一些人物。

    百家衣可制成坎肩、长袄或短袄等。当时的人们认为,孩子穿上百家衣可长命百岁。

    穿百家衣的习俗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如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南方的一些地区也有该习俗。

    中国人为何要起小名

    “小名”即小时候取的名字。据史料记载,我国秦汉时期就已经流行取小名。历史上最有名的小名就是孔子的小名“丘”。而趣味性最强的“小名”就是晋成公的小名,他的小名为“黑臀”。相传,晋成公的母亲“梦神规其臀以墨”,故他的屁股就很黑,因而取小名为“黑臀”。而中国人仍旧起小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因为小名好叫、好记。这样的小名通常借用身边的花鸟、鱼虫或金石等,还有的是一些禽兽之名,如此读起来朗朗上口,叫起来顺口。比如顾恺之的小名就是“虎头”,而陶渊明的小名则为“溪狗”,郭沫若的小名为“文豹”。

    二是为了让孩子好养活。这类小名常因排行或因为迷信而特别起的,如阿猫、阿狗、阿三、阿四、铁蛋、柱子等。这些小名叫起来既亲昵可爱,又有卑贱、好养活的意思。

    三是为了讨个吉利口彩。这些小名很直接地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如喜儿、来福等。

    民间为何有送灶和迎灶的习俗

    送灶和迎灶,即迎送灶神,送灶神上天和迎灶神返回人间的民俗活动。灶神是道教之神,也被叫做“灶王”、“灶君”、“灶王爷”、“灶公灶母”、“东厨司命”、“灶司爷爷”等。

    送灶和迎灶是过年习俗的一部分。据《抱朴子内篇》记载,灶神负责监督民间大众的功过善恶,并定期向天庭报告,天庭则根据灶神的报告来定这家人来年的祸福。民间认为,灶神上天的日子是腊月二十三或腊月二十四,报告之后,在除夕之夜返回民间。人们在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这天举行祭祀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除夕之日为接灶或迎灶。民间贴的灶神常有对联“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来”。

    民间贴在灶上神龛中的灶神多用纸绘成,在送灶之时,将其揭下,再用火烧,为的是让灶神乘着烟上天庭,民俗认为这样可祈求来年吉祥如意。

    送灶结束之后,就是迎灶了。迎灶时,人们在神龛前放上供品,放爆竹,并贴上新灶马。新灶马形式多样,有的是独个儿的灶君,有的是并肩的还有个灶奶奶。灶神被放到粉刷一新的神龛中,就代表回到了自己的宫中。通常情况下,在灶神的神龛两旁还贴着一副对联,即“上天言好事,回宫保平安”,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

    春节贴对联的习俗是如何流传开的

    春节贴春联的习俗源自秦汉以前,当时,民间每逢过年,人们就在左右大门上悬挂桃符。桃符由两块桃木板做成,上面写着“神荼”和“郁垒”——两个传说中降鬼大神的名字,这样做是为了驱除鬼怪,镇宅保平安。这种悬挂桃符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五代时期。五代时,人们开始在木板上题写联语。据史料记载,我国第一幅春联是公元964年除夕后,蜀之主孟昶题于卧室的一副对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宋朝以后,春节贴对联的习俗在民间已经很普遍了。王安石的《元日》中有:“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可见,当时民间过春节贴春联非常盛行。因为,春联源自桃符,民间也将春联称之为桃符。

    明朝时,朱元璋提倡贴春联。他定都金陵以后,便命令臣民每逢过节,必须在门上贴一副对联。朱元璋还穿便装出巡,到民间观赏取乐。因此,当时的文人也将题写春联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也就成了一种社会风尚,一直延续至今。

    “除夕”的来历你知道吗

    民俗中,“除夕”的来历源自一个传说。据传,很久以前,有个妖怪叫做“夕”。“夕”非常残暴,专门祸害百姓。它看到哪家的女子漂亮,就在晚上去糟蹋她,之后还将女孩吃掉。百姓非常痛恨“夕”,但也拿它没办法。

    有个猎人叫“七郎”,他力大无比,而且射箭也很好,他喂养的狗非常厉害,敢和各种凶猛的野兽斗。七郎见百姓们被“夕”害得很惨,就想办法要除掉它。于是,他带着猎犬到处找“夕”,可是,它一直没有找到。原来,“夕”只有在太阳落山后才出来。

    七郎带着猎犬找了“夕”一年,结果在腊月三十这天,他来到了一个镇子上,看到百姓们都欢欢喜喜准备过年。他想:这个镇子大,人也多,姑娘也多,说不定晚上“夕”就会来。他和镇子里的人说,“夕”最怕响声,让大家天黑之后不要睡觉,在家里多放一些敲得响的东西,如果有什么动静就用劲敲,用响声把“夕”吓出来。

    这天晚上,“夕”果然来了。它闯入一户人家,这家人发现后赶紧敲起了盆盆罐罐。随后,整个镇子都敲了起来。“夕”被吓得四处乱窜,七郎看见了,就放狗去咬它,“夕”就和七郎的狗较量起来。这时,人将拿起家里敲得响的东西,用力敲,响声震天动地。“夕”有点斗不过七郎的狗,就准备逃跑,可是七郎的狗咬住它不放。七郎一看,赶紧用弓箭射,一箭就把“夕”射死了。

    从此以后,人们便把腊月三十称为“除夕”,以纪念除掉了怪兽“夕”。在除夕之夜,家家户户都守岁、放鞭炮,表示辞旧迎新,驱除晦气,迎接幸福祥瑞的意思。

    过年放鞭炮习俗的由来

    关于中国人过年放鞭炮的习俗要从“年”的来历说起。据传,在古时,民间出现了一种凶猛的怪兽,叫做“年”。每年的腊月三十,年就会出来祸害百姓,它挨家挨户,觅食人肉,使得村里人心惶惶,所有人都躲着它。有一年的三十晚上,“年”又来到了村里祸害,但是,这次正赶上有两个牧童比赛甩牛鞭子。“年”听到空中响起的辫子声,便吓得赶紧掉头逃跑了。后来,“年”又到了另一个村庄,只见村里面灯火辉煌,它被刺得眼花缭乱,只得仓皇而逃。就这样,人们发现“年”怕红、怕响、怕光,就想出了一些对付“年”的方法,放鞭炮就是其中一个。后来,放鞭炮就演变成了过年的习俗。虽然这一习俗源自于驱除鬼怪的目的,但是,鬼怪被吓跑了,晦气也就消散了,放鞭炮自然就成了喜庆、吉祥的象征。

    古人是如何拜年的

    拜年是中国民间过年的传统习俗,表达了人们辞旧迎新的美好祝愿。古时的“拜年”即为向长者拜贺新年,内容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问候生活安好等。若遇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在古代,上层士大夫还有一种特殊的拜年方式,就是用名帖互相投贺。《清波杂志》中记载:“宋元祐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佣仆持名刺代往。”宋朝时期,士大夫交友甚广,亲自登门拜访,既耗费精力,也浪费时间,对于那些关系不是很亲密的朋友,就派仆人代送一种梅花笺纸裁成的卡片,表示拜年。此卡片长三寸、宽二寸,上面写有受贺人的姓名、住址和祝贺词句。明朝时,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代著名画家文征明在《贺年》中就曾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诗中所提到的“名刺”和“名谒”就是古时的贺卡。这种用贺卡拜年的方式,既方便又实用,一直流传至今。

    清朝出现了“团拜”的拜年姓氏。《侧帽余谭》中记载:“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自明清以来,拜年的顺序为:首拜天地神帙,次拜祖先真影,然后再拜高堂尊长,最后是全家老小按次序互拜。在拜年时,晚辈给长辈行大礼,尊长要给孩童赏赐,平辈之间可拱手致语。给亲朋拜年的次序为:初一拜本家;初二到初三拜母舅、姑丈、岳父等,拜年一直进行到正月十六日。

    你知道“走马灯”习俗吗

    元宵节,民间有挂灯、赏灯的习俗,走马灯就是其中一种灯笼。走马灯也称为马骑灯,是在灯内点上蜡烛,烛产生的热力会造成气流,进而使轮轴转动。轮轴上挂有剪纸,烛光就将其影投射到屏上,这样图像就不断地走动。因此,走马灯的蜡烛要切成小段,并且,在放进之时要正,而不能倾斜。

    宋朝时,人们将走马灯称为“马骑灯”。元代的谢宗可曾用这样一首诗来描述走马灯:“飙轮拥骑驾炎精,飞绕人间不夜城;风鬣追星来有影,霜蹄逐电去无声。秦军夜溃咸阳火,吴炬霄驰赤壁兵;更忆雕鞍年少日,章台踏碎月华明。”

    古时,在春节、元宵节、中秋节这样喜庆的日子,人们都会表演走马灯。一般是由20多个十几岁的小孩表演,他们连唱再跳,并根据不同节奏形成不同的阵势,寓意着喜庆、吉祥、人财两旺、五谷丰登。

    元宵节抹黑脸是怎么回事

    元宵节抹黑脸源自一个有趣的民间故事。相传,一年冬天天气非常干燥。山神在人们熟睡之时,把山林给点着了。后来,火烧得越来越大,烧得飞禽鸟兽都四处乱窜。这时,猎神便命令最漂亮的乌鸦去喊附近的人们救火。于是,乌鸦就挨家挨户去叫人,结果只叫到了一半人来救火。漂亮的乌鸦羽毛被熏得漆黑,猎神看了很心疼,生气地说:“靠山吃饭的人都不来救火,我一定要他们经受灾难。”于是,猎神让乌鸦给救火的人带上念珠,以区分救火和没救火的人。

    救火的人脸都被熏黑了。村里有个俊媳妇特别爱干净,她的丈夫、大伯、小叔救火回来时都熏得脸漆黑,她便催促着让他们赶紧把脸洗干净之后再去睡觉。天黑了,乌鸦叼着念珠落在木桩子上。俊媳妇看到乌鸦,并问明了来意,之后说:“我家去救火的人,我都让他们把脸洗干净了。”乌鸦说:“这我可就管不着了。”说着就飞走了。

    这下俊媳妇急了,可是她怎么着也喊不醒家里的人。于是,她到灶前,往手上摸些锅底灰,照着救火的家人回来时的样子,把他们的脸都抹黑了。

    第二天正是正月十六,男人们醒来后发现脸和脖子都被抹黑了,而且脖子上还带着一串念珠。俊媳妇把昨晚发生的事告诉了家人,家人都很感谢她,她也应该免去灾祸。正在这时,头上有一只乌鸦飞过来,家人便给俊媳妇摸了个黑脸。

    这一年,俊媳妇一家没有任何灾祸。乡亲们听说后便争相效仿,都在正月十五、十六这两天抹黑脸,以免灾去祸,祈求新的一年里平安幸福,得到天神的保护。

    二月二人们为什么吃爆米花

    民间有二月二吃爆米花的习俗。关于此习俗,民间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据传,武则天当了皇帝,触怒了天威。玉皇大帝便下令3年之内不许向人间降雨。但是,掌管天河的玉龙不忍看百姓遭受旱灾,没有饭吃,就私下给人间降了一场大雨。玉帝知道此事后,一怒之下,将掌管天河的玉龙打下了天宫,将其压在一座大山底下。这座山下竖了一块碑,上面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因此,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四处寻找开花的金豆。等到第二年的二月初二这天,人们都开始晾晒玉米种子。这时,大家忽然想起,这金色的玉米种子就如同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在这天,大小门户都开始爆玉米花,还在院子里设置香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让玉帝看到人间到处都是金豆开花。龙王得知这是百姓在想办法救它,就大声向天上的玉帝喊道:“金豆开花了,玉帝快放我出去!”玉帝从天庭向下一看,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是金豆开花,遂命令放了龙王,并将其召回天庭,继续掌管天河,为人间兴云雨。

    从此以后,每年的二月二这天,民间都爆玉米花,形成一种习俗,流行至今。

    为什么在端午节挂“艾虎”

    艾虎用于端午节之时,挂在房门上,尤其是新生儿的房门。民间有“蒜艾虎”,“麦秸艾虎”,其中“蒜艾虎”是由两个空鸡蛋壳粘在一起,再粘上一些毛发,画成一个虎形,用细线系好,然后在下边系一个用彩纸剪成的“五毒”形象,代表虎将五毒踩在脚下,或者用一个独头蒜用彩线系在下边;而“麦秸艾虎”是用新收割的麦秸编成古代武士用的六角金瓜形,下面垂有七缕彩绘。艾虎除了有装饰作用之外,还有辟邪的作用。

    古人将虎视为神兽,有镇祟辟邪、保佑平安的作用。《风俗通》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噬食鬼魅……亦辟恶。”故民间多取虎为辟邪之用,在端午节之时,将艾虎挂于房门之上。艾虎或以艾编剪而成,或剪彩为虎,再粘上艾叶,佩戴于发际身畔。宋代陈元规所著《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端午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王沂公《端午帖子》诗:‘钗头艾虎辟群邪,晓驾祥云七宝车’。”另有《燕京岁时记》中有:“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古诗云:‘玉燕钗头艾虎轻’,即此意也。”千百年来,端午节挂艾虎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借寿”是怎么回事

    借寿是旧时流行于江苏民间的一种习俗。当地民俗认为,人寿命的长短是由上天来决定的,寿数也可像物体一样,可以借给别人。通常在亲人病危之时,子女或其他亲人为了延长其寿命,愿意将寿数借给亲长。于是,先由其他亲属载一斗米,在米内插上秤杆或剪刀等物,再用红色丝绵蒙上,捧着放到庙中。愿减寿之人先斋戒沐浴,然后再到庙里向神祈祷,泣告苍穹,愿减少自己的寿命,使病者延寿,以表孝心。

    也有的是由亲朋里的亲密之人,自愿相约到一起,亲自到附近的郡庙,虔诚祈祷祭拜,愿各减一岁,求神延长病人的寿命,并使之痊愈,完成其未完成之事。据传,这种方式必须是人数定额为10人,而且这10人必须完全自愿,而非病人家属或其他人请托,否则此法不灵验。

    古代各个年龄段分别有什么称谓

    古人的年龄常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以下是不同称谓所表示的年龄段:

    未满周岁的儿童:襁褓。

    2~3岁:孩提。

    三四岁到八九岁:垂髫,髫指古代儿童向下垂的短发。

    八九岁到十三四岁:总角,古代儿童将头发分成左右两半,并在头顶处扎成一个结,其外形如两个羊角,故称之为“总角”。

    十三四岁到十五六岁的少女:豆蔻。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以此来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豆蔻年华”。

    15岁的男子:束发,即男子将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15岁的女子:及笄,即女子在这一年行笄礼。“笄”指结发而用笄贯之,代表女子已经到了出嫁的年龄。

    20岁的男子:弱冠,古代男子二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还未到壮年,故称为“弱冠”。

    30岁的男子:而立,即立身、立志之意,也称30岁为而立之年。

    40岁的男子: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40岁的男子:知命,知天命之意。

    60岁:花甲,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

    70岁:古稀,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80岁:朝杖,也称为“朝枚之年”、“朝枝之年”。

    89岁:耄耋。

    100岁:期颐,出自《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指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

    “男左女右”的讲究从何而来

    “男左女右”似乎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习俗,已经深深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些男女共同参与的活动,都遵循“男左女右”的习俗。

    据传,这一习俗源自我国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盘古氏化仙之后,他的身体器官化为日月星辰、四极五岳、江河湖海和世间万物。其中,盘古氏的左眼化为日神,右眼化为月神。日神就是伏羲,月神就是女娲,均为传说中的上古之神。

    古代哲学观念认为,宇宙中的事物和人事都为阴阳两个对立面,如大小、长短、上下和左右等。于是,古人将大、长、上、左归为阳,将小、短、下、右规定为阴。在人的性格方面,男子刚强,女子温柔,故男子属阳于左,女子属阴于右。

    另外,中医为病人诊治时,男子取气分脉于左手,女子取血分脉于右手。

    “男左女右”的习俗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了。

    十二生肖是怎么来的

    十二生肖用于纪年,顺序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多个国家和民族都使用这一记纪年法。

    关于十二生肖的由来有一个有趣的神话故事。据传,玉皇大帝要选出十二种动物来做代表,定于卯年卯月卯日卯时到天宫来竞选,谁来得早谁就排在前面,来晚的就排不上。那时猫和老鼠是好朋友,猫爱睡觉,就让老鼠走的时候叫它。可是,老鼠一转眼就把这事给忘记了。老鼠找到老牛,说它起得早跑得快,叫牛带着自己,结果老牛就答应了。那时龙没有犄角,就奉承鸡,说鸡已经很漂亮了,用不着犄角,让鸡把犄角借给它。鸡一听非常高兴,就把犄角借给了龙,但叫龙在竞选之后将犄角还给自己。龙满口答应了。

    到了卯年卯月卯日卯时,动物们都纷纷赶到天宫,只有猫还在家里睡觉。老鼠坐在牛头上,到玉帝面前时,“蹭”的一跳跳到了前面。玉帝说,老鼠最先到,让老鼠排第一,老牛排第二,老虎随后也到了,就排第三,兔子排第四。实际上,龙来得很晚,但是它个子大,玉帝一眼就看见了它,就让它排第五,让龙的儿子排第六。龙正在寻思,因为这天它的儿子没来。后面的蛇说:“它是我干爸,我排第六!”这样蛇就排第六。后来,马和羊也来了,它们俩互相谦让着说:“马兄你先,羊兄你先。”玉帝看它们这样有礼貌,就把马和羊排到第七和第八。猴子本来排在三十多名,但它会跳,就拉着天上的云朵跳到了前面,排第九。之后,鸡、狗、猪被选上排在后面。竞赛结束了,猫醒来后发现老鼠没喊它,就到处追它。龙来到大海边,看到自己有了犄角之后,比以前漂亮许多,就不准备把犄角还给鸡了。它为了躲避鸡,就在人间消失了。于是,鸡就每天清晨醒来对着海边喊:“快还我!快还我!”母鸡也帮着公鸡喊:“快还他!快还他!”小鸡也喊:“还!还!”

    据史料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期,我国已经出现了十二生肖纪年法。据说十二生肖纪年法是中原地区干支纪年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以动物纪年法相互融合而成。中原最初使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天干符号,再加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地支符号,组合而成干支纪年。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有用动物来纪年的。如《唐书》中记载:“黠戛斯国以十二物纪年,如岁在寅,则曰虎年。”另有《宋史·吐蕃传》中也有:“道旧事则数十二辰属日,兔年如此,马年如此。”后人们将这两种纪年的方法融合起来,就形成了十二生肖纪年法。清代的《陔余丛考》中有:“盖北俗初无所谓子丑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

    另有一说,十二生肖源自动物自身不同的特点。洪巽的《阳谷漫录》中记录,十二生肖中,地支居记述者为动物的指或蹄也为奇数,如鼠为五指居子位;地支居偶数者则取偶数以为名,如牛为四爪,与丑相配。另在叶世杰的《草木子》中解释十二生肖如:“术家以十二肖配十二辰,每肖各有不足之形焉,如鼠无牙、牛无齿、虎无脾、兔无唇、龙无耳、蛇无足、马无胆、羊无瞳、猴无臀、鸡无肾、犬无胃、猪无筋、人则无不足。”

    中国四大神兽具体指代的是什么

    中国的四大神兽指东方之神青龙,西方之神白虎,南方之神朱雀,北方之神玄武,其中玄武是龟蛇合体,为一种龟形之神。

    上古时期,人们把天分为四个部分,即东西南北四宫,用青龙(苍龙)、白虎、朱雀、玄武来命名。每部分都是以七个主要星宿连线而成的形状命名,东方的七个星宿连成龙形,故曰青龙;西方的形状如虎,故曰白虎;南方的连为鸟形,故曰朱雀;北方的连为龟形,故曰玄武。五行之中,东方为青色,配龙;西方为白色,配虎;南方为朱色,配雀;北方为黑色,配武,黄色为中央正色。青龙、白虎掌握四方,朱雀、玄武顺阴阳,四大神兽镇守天宫,辟邪恶、调阴阳。其中,青龙和白虎因为形体神勇而被人们当做镇邪的神灵,经常出现在宫阙、地安门、城门、墓葬建筑以及一些器物上。山海经中描述:“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东方有句芒,身鸟人面,乘两龙;北方禺疆,黑身手足,乘两龙。”

    民间代表吉祥的动物都是什么

    古代将龙、凤凰、麒麟和乌龟称为“四灵”,将其视为最吉祥的动物。《礼记·礼运篇》中解释:“麟体信厚,凤知治乱,龟兆吉凶恶,龙能变化。”

    其他吉祥的动物多来自其名称的谐音。如猫和蝴蝶象征长寿,因为与“耄耋”音似;喜鹊与梅花一起寓意“喜上眉梢”;金鱼和海棠寓意“金玉满堂”;莲花和鲤鱼被隐喻为“连年有余”;梅花鹿取“禄”音,蝙蝠取“福”音,二者共同象征吉祥;仙鹤寓意长寿;孔雀象征美丽;另外还有貔貅、象、燕子等。

    民间将鹤视为仙禽,将鹿视为瑞兽。据《述异记》记载,鹿活到一千岁时,全身呈现灰苍色,再过五百年则变成白色,活到两千年时又变为黑色。而在古代人眼里,鹿不仅是长寿的象征,还是仁爱和慈悲的代表。

    兔子是温顺善良的动物,人见人爱。又因兔子与“吐子”谐音,而寓意子孙后代,代代繁衍,家族人丁旺盛。北京人常在中秋时摆兔儿爷,祈求四季平安。玉兔也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重要角色。

    鸡被古人称为“德禽”,又名“烛夜”。因鸡与“吉”谐音,故有“鸡王镇宅”之说,即鸡会吃虫子,从而保护房子。另外,民间有“提鸡报喜”的习俗,以庆贺生育。

    狮子更是因其神勇而被人们视为压邪镇凶保平安的吉祥动物。另外,因“狮”与“事”和“嗣”谐音,所以,出现了“事事如意”、“好事不断”、“子嗣昌盛”等多种狮形瑞图。

    把一周叫做一星期的说法的由来

    三千七百多年前的商朝对农历进行了修订。修订后将一年平均分成十二个月,分大月和小月,大月为三十天,小月为二十九天,每到闰年增加一个月。每个月分为四周,大月中有两周是七天,有两周是八天;小月中有三周是七天,剩下一周是八天。七天大约是月亮一周的四分之一,这样的周期符合月亮的周期变化,因此,叫做“星期”。

    古代儿童为什么流行穿虎头鞋

    虎头鞋是中国民间一种手工制作的童鞋,其鞋头呈虎头模样,因此称为虎头鞋。北方一些地区还将其称为“猫头鞋”。虎头鞋做工复杂,其刺绣、拨花、打籽等使用多种针法。鞋面的颜色以红色和黄色为主,在虎头、虎嘴和虎鼻子、眼睛等部位用粗线条勾勒,其绣制的虎头威猛、可爱。民间认为虎头鞋具有驱鬼辟邪的作用。虎是一种吉祥的动物,人们在鞋前脸或鞋帮上绣虎头的图案,以辟邪恶保平安,护佑孩子健康成长。

    关于虎头鞋的由来,民间还有一个有趣的神话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扬州内有一个慷慨、大方、乐于助人的船夫,名叫大羊。村里来了位老者,他对大羊大加赞赏,临走时送给大羊一幅画,画上有一位美丽的姑娘,在绣虎头鞋。大羊将画挂在了船头。后画中的姑娘走了出来,与大羊结为夫妻,共度了一段美好时光,后来还生下一个大胖儿子。贪婪的村长听说后,将大羊的画抢了过来,贴在自己的卧室。可是,任凭村长怎么说甜言蜜语,画中女子也不显身。大羊的孩子哭着喊着要娘,并执意去找娘,就乘船一直向西行去。后在一个地方,孩子看见母亲和许多仙女一起在池中洗澡。母亲看见儿子,对他说:“只有你穿着我做的虎头鞋进入村长的卧室,咱们才能真正的团聚。”孩子回来后,对村长说,他可以让画中的母亲显身。于是,村长就让孩子进入了他的卧室。孩子进入村长的卧室,看到墙上的画,说:“母亲,我们走。”说着,画中的女子便应声下地,搂着孩子往外走。这时凶狠的村长从外面进来,蛮横地让那画中的女子做他的妻子。这母子俩不答应,他就向前扑过来,不让他们走。这时,那双虎头鞋从孩子的脚上脱落下来,变成了一只猛虎扑到村长的身上。最后,老虎将村长咬死了。大羊一家终于团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也有地方的传说是姑姑给孩子做的虎头鞋,而且孩子要穿三双不同颜色的虎头鞋,俗语有“头双蓝(取谐音拦,即拦住不夭折),二双红(红能辟邪,可以免灾),三双紫落成(意即孩子在自家长大成人)。”用这三双虎头鞋保佑,孩子可平安健康地成长。

    中国人为什么还有一个虚岁

    虚岁也叫做“毛岁”,是中国传统的计龄方法。从周岁进入中国之后,虚岁就出现了。虚岁这种计龄方式与我国古代的历法有关。古人使用的历法叫阴历,也称为夏历或旧历,是古人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习惯。中国人重视含年、月、日和时辰的生辰概念,而西方人则只重视含有月和日的生日概念。在计龄上,中国人考虑的是正在经历的年份次序,因此刚出生就算一岁。而西方人考虑的是已经经历度过的时间长度,故中西的历法不同。虚岁与周岁的计龄规则也不同。虚岁通常比周岁要大。周岁是从零岁算起,逢生日长一岁,遵循的是公历。而虚岁遵农历,出生为一岁,逢新年长一岁,以此类推。

    见面拱手时为什么用左手扶抱右手

    抱拳礼又称为“拱”、“揖礼”,是汉族传统礼仪中的一种见面礼。此习俗源于周代以前,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论语·微子》中记载:“子路拱而立。”抱拳礼,即抱拳,以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松紧适度,于胸前微微晃动,不宜过高、动作不宜太大。据《周礼》记载,根据双方不同的身份、地位和关系,作揖分为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男子尚左,故男子行抱拳礼时,用左手扶抱右手,称为“吉拜”,否则称为“凶拜”,常用于吊丧,见面作揖行错礼是对对方的不尊重。

    抱拳礼以左手扶抱右手,具有多方面意义。古时,左掌代表德、智、体、美“四育”齐备,象征着人拥有高尚的情操。屈指表示谦虚不自大、不骄傲,不以“老大”自居。用右手抱拳,表示勇猛习武,用左手扶抱右手,意为“武不犯禁”、“止戈为武”、“勇不滋乱”等,是节制用武的意思。左掌扶抱右拳,而两臂微屈成圆,意为“五湖四海”,以武会友,谦虚团结,天下武林是一家。左掌代表文,右掌代表武,此中行礼的方式,表示文武兼备,虚心求教,恭候师友。握拳如日,立掌如月,日月并出,代表大明,反手推出,意为反清。

    为什么男子娶第二位妻子称“续弦”

    在古代,人们用琴瑟来比喻夫妻,因此丧妻则称为断弦,娶第二位妻子则称为续弦。据说,续弦的说法出自俞伯牙娶妻的故事。

    据传春秋时期的俞伯牙善于鼓琴,妻子很欣赏他的琴技,经常让俞伯牙为她弹奏。可是后来,俞伯牙的妻子得了重病,俞伯牙请了许多医生为妻子看病,还是不见好。因此,俞伯牙心中焦虑,便无心弹琴。有一天,妻子的气色好转,精神也好了许多,还让俞伯牙给她弹琴。俞伯牙忙取琴来,调好弦,一曲一曲地弹起来。他想让妻子从美妙的音乐中得到慰藉。于是,他一直弹奏,弹得正起兴之时,突然“嘣”的一声,琴弦断了。就在这时,他看到妻子不再呻吟了。俞伯牙赶紧扑到床前,才发现,妻子已经停止了呼吸。俞伯牙伤心至极,抱着妻子痛苦了一场。许久之后,他招呼家人,为妻子料理后事。从此以后,俞伯牙就再也不弹琴了。

    一年后,有人给俞伯牙说了一个外地的女人。本来俞伯牙与妻子感情深厚,不想再取,可在亲人的一再劝导下,就勉强答应相亲后再定。俞伯牙人品好,还有才气,一相亲,女方就看中了。俞伯牙也看中了那名女子。但是,女方提出一个条件,就是在定亲之前聆听俞伯牙弹古琴。俞伯牙虽然怀念故妻,但毕竟人死不能复生,于是,他便把放置多年的琴拿出来,拆掉那根一直没心思去接的弦,又续了一根新弦,在众人面前弹奏一曲悠扬动听的曲子。这首曲子一会儿如高山流水,一会儿如碧空飞云,大家都听得如痴如醉。最后,琴声停了好一阵,大家才转醒,借着都拍手叫好。这位一向拘谨的闺秀也情不自禁地拍手叫好,当即就答应了这门婚事。

    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开来,人们就把妻死后再娶称为“续弦”。

    古人娶妻与纳妾婚礼有什么不同

    古人将妾称为小妻、侧室,民间俗称为“小老婆”。古语有云:“大丈夫三妻四妾”,男子将纳妾视为荣耀。在古代,官宦和富豪之家妻妾成群,穷苦人家却有的人一辈子打光棍。但是,妾亦受人歧视,虽为明媒正娶,举行婚礼时,坐轿子也只能坐小轿子,进门后还要受大老婆管束,受人鄙视。

    “两口子”一词是怎么来的

    乾隆年间,山东有一才子名为张继贤。当地有一恶少名为石万仓,他的妻子名叫曾素箴。一次偶然的机会,张继贤和曾素箴相识,二人一见钟情,便夜夜往来。

    后来,石万仓饮酒过度,酒精中毒而身亡。其家人怀疑是曾素箴害死了丈夫,就把她告到了府衙,说她因偷奸而杀亲夫。

    县官审案时,也不问清楚,就将张继贤和曾素箴二人打入大牢,判为死刑,后从县府押到了京城。

    一次,乾隆皇帝翻看官吏审理的案件,看到张继贤的供状,发现其文笔不凡,便十分惊奇。后来,乾隆皇帝亲自到牢里看张继贤,交谈中,发现他是个才子,便有心救他。

    之后,乾隆皇帝下江南,途径微山湖,他在此停留几日后,便发出诏令:将张继贤发配到微山湖的卧虎口,将曾素箴发配到微山湖的黑风口。其中黑风口就是今日微山县两城乡的东风口。

    这样,张继贤和曾素箴就被皇帝发配至“两口”。二人的感情依然,故喜出望外,在“两口”之间往来,非常自由。他们这样来往于卧虎口和黑风口之间,人们便称他们为“两口子”。

    后来,这“两口子”的叫法就一直在民间流传。

    “老婆”和“老公”的由来

    “老婆”和“老公”的叫法含有相濡以沫、恩爱一生的寓意。

    据传,“老公”、“老婆”的叫法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唐朝时期,一位书生,名为麦爱新,后考取了功名,便觉得自己的妻子渐渐衰老,从而产生了纳妾的想法。这日,他在案头写下这样一幅上联:“荷败莲残,落叶归根成老藕。”妻子看到对联,一下便猜中了丈夫的想法,就提笔对上下联:“禾黄稻熟,吹糠见米现新粮。”此联以“禾稻”对“荷莲”,以“新粮(新娘)”对“老藕(老偶)”,对仗工整,新颖脱俗。麦爱新看了之后,被妻子的才思敏捷和拳拳爱心所打动,故而放弃了纳妾的念头。

    妻子见丈夫回心转意,便挥笔写道:“老公十分公道。”丈夫对的下联为:“老婆一片婆心。”

    这个故事被人们时代传诵,而汉语中也出现了“老公”、“老婆”这种夫妻间的称呼。

    另外,在《水浒传》中也出现了“老公”、“老婆”的叫法。如《水浒传》第四十五回:“你且不要慌,我已寻思一条计了。我的老公,一个月倒有二十来日当牢上宿。我自买了迎儿,教他每日在后门里伺候。若是夜晚老公不在家时,便掇一个香桌儿出来,烧夜香为号,你便入来不妨。”另外,《梦笔生花·杭州俗语》中也有:“打老婆,骂老婆,手里无钱买老婆。”

    结发夫妻的称呼起源

    古时男子在20岁时举行冠礼,把头发盘成发髻,称为“结发”;女子在订婚后,结婚前举行笄礼,用簪子把头发绾起。故“结发”指的是古时人们举行成人礼的一部分。无论男女,结发之后,就意味着到了结婚的年龄,可以成家了。

    汉朝时,“结发”是新人在婚礼上要举行的一种仪式。如汉朝苏轼的一首诗:“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宋时的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娶妇》中记载:“男左女右,留少头发,二家出匹缎、钗子、木梳、头须之类,谓之合髻。”即新人在洞房花烛夜,喝交杯酒之前,新郎、新娘就床而坐,二人各剪下一绺头发,而后将其绾在一起,表示结发同心,生死相依。故古人有诗云:“交丝结龙凤,镂彩结云霞。一寸同心缕,千年长命花。”这样结发的仪式,将双方的“发”结在一起,取结伴、结合、牢固之意,寓意着新婚夫妇恩爱一生,白头偕老。故而“结发”就有了成婚的意思,首次结婚的夫妇就被称为“结发夫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也有:“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戴绿帽子”一词是怎么来的

    关于“戴绿帽子”的一词,民间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在唐朝时,一个女子娇艳可人,却不守贞洁。一日,她正在家里偷汉,不料丈夫突然回家。情急之下,她让姘夫藏在床底下。丈夫见妻子的脸色不对,心中生疑,便向四处查看。妻子心虚,就谎称田里的秧苗缺水,让丈夫去田里浇灌,借口支走丈夫。可是,藏在床底下的姘夫露出了衣角,淫妻怕丈夫看到,又借口说外面太阳毒辣,用半个西瓜扣在丈夫的头上当草帽,以挡住丈夫的眼睛。丈夫出门后,叹息道:“今日真倒霉,被老婆扣了顶绿帽子。”知情的旁人都掩口窃笑。

    据传,“绿帽子”一词出自元朝。《元典章》规定:娼妓之家长和亲属男子裹着青头巾。“青头巾”就与娼妓之男性产生了联系。元、名两朝都规定:乐人、妓女必须着绿服、青服、绿头巾,以此来表示从事贱业。青色和绿色比较接近,当时同属于贱色。民间习惯说“绿头巾”,后用“绿头巾”来指代妻子有不贞行为的男人,最终演变成今日的“戴绿帽子”。

    “吃醋”引申义的来历

    关于“吃醋”有一个历史典故,此典故出自唐朝的宫廷。据传,唐太宗为了拉拢人心,想为当朝的宰相房玄龄纳妾。而房玄龄的妻子好忌妒,房玄龄不敢接受。唐太宗料得唐玄灵的妻子是一位悍妇,就派人拿着一壶“毒酒”传旨给房夫人,如果不接受让房玄龄纳妾,就赐饮此毒酒。而房夫人看到毒酒,并无惧色,接过“毒酒”,含泪将其一饮而尽。她喝完后才发现,那不是毒酒,而是甜酸香味的醋。从此,这个“吃醋”的故事就成了千古奇谈,一直流传至今。

    关于“吃醋”引申义的来历,民间有多种说法。

    一种是“狮吼说”。《在阁知新录》中有“世以妬(同妒)妇比狮子。”《续文献通考》记载:“‘狮子日食醋、酪各一瓶’,吃醋之说本此。”

    第二种是“坏醋说”。南方民间一些地区的人们认为一个家庭里不能同时酿造两缸醋,否则必坏一缸。因此,人们借此来暗喻两妻不能共存,否则会产生嫉妒之心。《齐民要术》中也提到过“坏醋”的现象。但是,两缸醋必有一缸会坏掉的说法就有些牵强。但是,“坏醋说”的确反应了人们希望一夫一妻制的愿望。

    第三种是“酸味说”。醋是我国古代的酸味调味料,可引申为酸、酸味,即酸中又有痛苦之意,故人们将捻酸吃醋与嫉妒联系在一起,有时也说“醋意、醋劲儿”。“吃醋”的引申义便由此而生。

    什么是新婚女子的归宁

    新婚女子归宁也称为做客、返外家、三朝回门等,是指新婚夫妇于结婚第三、六、八、九日,或者满月的时候,女婿携礼到女方家里省亲、探访,女方家里也准备做归宁宴,宴请女婿。归宁结束后,就代表成婚之礼正式完成。

    这一习俗起源于上古时期,泛称为“归宁”,表达了女儿不忘父母养育之恩,女婿感谢岳父、岳母以及新婚夫妇恩爱和谐的美好意义。此习俗在后世流传,在不同的朝代,名称叫法也各不相同。宋朝时,人们将其称为“拜门”;清朝时,北方人叫“双回门”,南方人称为“会亲”,河北地区的人们叫“唤姑爷”,杭州地区称为“回郎”。近代社会讲究在婚后第三天时归宁,故称之为“三朝回门”。

    归宁为婚事的最后一项仪式,归宁这天,女方家要设宴款待女婿,女婿入席上座,由女族尊长陪饮。新婚夫妇可当日返回,但必须要在日落之前回到男方家里,据说这样比较容易生男孩。如果有不得已的原因,新婚夫妇也可留宿数日,但夫妻需分房睡,以免对娘家造成冲撞。

    “糟糠之妻不下堂”是什么意思

    “糟糠之妻不下堂”出自《后汉书·宋弘传》中的一个典故。

    东汉末年,光武帝刘秀的姐姐守寡,看上了当朝大夫宋弘,于是刘秀便探寻宋弘的意思。即“(光武帝)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光武帝的意思是说,人富贵了要换掉一些旧友,另娶一位新妻,是人之常情吧?宋弘答道:“人贵了不能忘记贫贱时结交的朋友,人富了不能抛弃贫穷时取的妻子。”这样,光武帝刘秀只好打消了让宋弘娶湖阳公主的念头。

    原来,在宋弘跟随刘秀被王莽追杀时,曾躲在一家姓郑的人家养伤。姓郑这家人很同情刘秀,对待宋弘也像家人一样。郑家的女儿虽然长得不漂亮,但为人正直大方、聪明正派,待宋弘如兄弟一般。这样,二人便产生了浓厚的感情,最终结为夫妻。这位姓郑人家的女儿就是后来宋弘所说的“糟糠之妻”。

    后来,这个典故成了民间佳话。人们便用“糟糠之妻”来形容同甘共苦、生死相依的妻子。

    中国古代的“倒插门”有什么典故

    倒插门,学名为“入赘”,旧时指男到女方家定居,改为女方姓氏,成为女方家的“儿子”,继承女方的门第,生的孩子也随女方的姓。一般家里没有儿子,有两个以上的闺女,就可能会招上门女婿。而男子一般兄弟比较多,家庭生活较贫苦,没有经济能力娶亲,便“倒插门”做上门女婿。

    古时的庭院,大门的旁边有一个插栓的,用来锁门。将其倒过来插,就代表是外面来人开的,是一件被耻笑的事情,笑这个做门的师傅技术太差。民间用倒插门来形容男方入住女方家里,来说明男方没能力、被人笑的意思。因此,在古代,倒插门是一个普遍而略带贬义的名词。

    闹洞房的习俗从什么时候开始

    孔子在《礼记·曾子问》中描述:“嫁女之家,三日不熄烛,思相离也;娶归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可见,古代的婚礼淳朴、肃穆,没有现在的热闹场面,也没有闹洞房这个习俗。

    直到秦汉时期,人们不再满足沉闷而古板的婚礼,开始大办,让婚礼充满喜庆的气氛。杨树达在《汉代婚丧礼俗考》中记录:“而为之宾客者,往往饮酒欢笑,言行无忌,如近世闹新房之所为者,汉时即已有之。”汉仲长统《昌言》:“今嫁娶之会,捶杖以督之戏谑,酒醴以趋之情欲,宣淫佚于广众之中,显阴私于族亲之间,污风诡俗,生淫长奸,莫此之甚,不可不断者也。”可见,闹洞房在出现之初被视为一种陋习。

    关于闹洞房的来历,民间流传一个有趣的神话故事。相传,在很久以前,紫微星下凡,正好在路上看到一个披麻戴孝的女子跟在迎亲队伍的后边。他知道这是魔鬼准备作恶。于是,他跟着迎亲队伍到了新郎家,只见那个女人已经先到了,还躲进了洞房。眼看着新郎、新娘就要进入洞房,紫微星挡在门口,告诉大家里面有魔鬼。众人便向他询问驱除魔鬼的办法。他说:“魔鬼最怕人多,因为人多势众,破鬼就会吓得逃跑,不敢作恶了。”因此,新郎就请各位亲朋在洞房里嬉戏说笑,以驱赶魔鬼。到了五更时分,那魔鬼果真逃走了。由此说来,闹洞房还有驱鬼辟邪的作用。

    关于闹洞房的来历,还有其他说法,有的说是游牧少数民族的习俗,即男子在新婚之时,为证明是个合格的丈夫,忍受棒打。

    抛绣球择偶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在许多影视剧中都有抛绣球择偶的习俗。抛出的绣球代表姑娘的心,这种用彩绣做成的绣球是中国民间一种常见的吉祥物。据说,抛绣球的习俗源自壮族的民族习俗。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一种用青铜铸制的古兵器“飞砣”。当时,人们用这种兵器狩猎,可用它击中一定距离内的猎物。随着历史的发展,“飞砣”这种兵器逐渐消失,人们便用它来命名一种彩球。宋朝时,抛彩球是壮族男女表达爱情的方式。宋朱辅《溪蛮丛笑》载:“土俗岁极日,野外男女分两朋,各以五色彩囊、豆粟往来抛接,名‘飞砣’。”文中所述彩球,有圆形、菱形或椭圆形,拳头大小,内有实物,在彩球上下两端分别有彩带和红坠。抛掷此种彩球时,彩带飞舞,炫彩夺目。据说,这就是绣球的雏形。

    壮族的男女青年以抛绣球表达爱慕之心,借绣球来选择心仪的对象。抛绣球的习俗随之形成。

    为什么女婿又被称为“乘龙快婿”

    人们经常将称意的女婿称为乘龙快婿。其名字的由来出自一个典故。

    据传,春秋时期,秦穆公有一个小女儿,她从小就非常喜欢西戎国贡献的一块碧玉。秦穆公见此,便为她取名为“弄玉”。弄玉公主长大之后,聪颖绝伦,天姿国色,举世无双。但是,她性情孤僻,不喜欢宫中的繁缛礼节。所以,她经常一个人在深宫中吹笙。秦穆公见她这么喜欢笙,就命人把那块碧玉雕刻成笙送给她。弄玉公主得到碧玉笙后,甚是欢喜,练习吹笙的时间更长,她吹笙的技艺也更加精湛。

    后秦穆公想召邻国的王子为婿,让弄玉做国君夫人。可是,弄玉自有主张,如果对方不懂音律,不是吹笙的高手,她宁可不嫁。秦穆公只得依从了她。

    一天夜里,弄玉公主依旧在寝宫里赏月吹笙。这时,有一阵袅袅的仙乐从远处而来,和着公主吹笙的音乐。一连几夜,都是如此。弄玉公主趁着闲谈的机会,将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穆公派孟明到公主所说的方向去寻找,一直到华山,才听说附近有位隐士,名为萧史,隐居于华山中峰,此人喜欢吹箫,其箫声美妙动人,可传百里。孟明把他带到了宫中。这天,恰好是中秋节,穆公见萧史举止潇洒,一表人才,非常高兴,便让他吹箫。于是,萧史就吹起了萧,曲调优美动人,殿上的金龙彩凤似乎都跟着翩翩起舞。大家都拍手叫道:“仙乐!仙乐呀!”

    这样,萧史和弄玉就结成了夫妻。从此以后,萧史教弄玉吹箫学凤鸣。十几年后,弄玉吹箫,果然如凤凰鸣叫,据说还把天上的凤凰引下来,停在他们的屋子上。秦穆公专门为他们建造了一座凤凰台。萧史和弄玉在那里不吃不喝,住了不下数年。

    一天晚上,萧史对弄玉说,他很怀念华山安静的生活。而弄玉本来就很厌倦宫廷生活。于是,二人隐居于华山中峰。一天,弄玉带着玉笙,乘着彩凤;萧史带着玉箫,跨上金龙,刹那间,龙凤双飞,他们双双升空而去。当时的人们就把萧史称为乘龙快婿。

    我国古代如何规定婚龄

    古代对结婚年龄也有法律规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朝廷所规定的结婚年龄也不同。先秦时的《周礼·地官·媒氏》记载:“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据《礼记·内则》中所述,男子在20岁时举行冠礼,而后学礼,30成家;女子举行笄礼,20岁时出嫁,若有特殊情况,最迟不可超过23岁。

    西汉时期,汉惠帝下令,女子出嫁的年龄不可超过15岁。

    魏晋南北朝时,晋武帝规定女子出嫁不得超过17岁。

    北周时期,建德三年,朝廷颁发诏令:自今以后,男子15岁、女子13岁以上军民依时嫁娶。

    唐朝时,唐太宗规定,男20岁、女15岁以上无夫家者,州县以聘礼娶。唐玄宗时,朝廷又将规定的结婚年龄规定为男15岁、女13岁。

    北宋时期,法定婚龄依然遵循唐朝的规定。南宋宁宗曾下令:男16岁,女14岁属嫁娶之期。

    明朝,洪武时期,明太祖朱元璋规定的结婚年龄为男16岁、女14岁。

    清代,《大清通礼》中规定,官员士庶,男16岁、女14岁方可结婚。但实际上,男子初婚的年龄在21岁到二十四五岁之间,女子初婚的年龄为18岁。

    哭嫁的习俗是怎么产生的

    “哭嫁”也叫做“哭出嫁”、“哭嫁囡”、“哭轿”等,是我国汉族、土家族、藏族、彝族、壮族、撒拉族等的传统婚姻习俗。即女儿在出嫁之前,举行哭唱仪式,以感谢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和兄弟姐妹的关怀之情,也哭诉对少女时期的怀念和对新生活的迷茫的感情,有的也表示对婚姻的不满,对媒人乱断终身的痛恨。

    但是,哭嫁这一习俗是如何产生的呢?据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后娘嫌弃前房留下的女儿,就随便找个人把这个女儿嫁了。按照当地的习俗,女儿出嫁当天,当娘的要说些吉利话。可是,这个后娘却对女儿说了一堆诅咒的话,女儿忍不住痛哭,说道:“娘啊,我小轿去,大轿来,麒麟送子抱儿来!”之后,她在婆家勤劳和善,家庭和睦,一年后果然生了个大胖小子,日子也越过越好。没过多久,她后娘的亲生女儿要出嫁,嫁给一户富贵人家。出嫁当日,当娘的对女儿说了一大堆吉利话。可是,这个女儿出嫁没到一年,家就败落了。这样一来,人们就认为,女儿出嫁时还是哭比笑好。这样,哭嫁的习俗就在民间流传开来。

    据史料记载,战国时期,赵国的公主要到燕国做王后,在出嫁前,她的母亲赵太后“持其踵,为之泣,祝曰,必勿使返”。虽然不知哭嫁缘起何时,估计这可能就是其滥觞了。

    “生男勿喜,生女勿悲”是什么意思

    民间俗语有“生男勿喜,生女勿悲,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即生了男孩也不要太高兴,生了女孩也不要悲伤,难道没有看到卫子夫,她虽然是一个女子,却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后,给全家带来富贵财富,就连男儿也比不上呢!此中意思与《长恨歌》中的“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的说法雷同。

    卫子夫本是袭封平阳侯曹时府中的歌女,她服侍曹时的夫人平阳公主。汉武帝到平阳府,与卫子夫一见倾心,后将其招入宫中。她的弟弟卫青也跟随进宫。后卫子夫怀有皇子,被立为皇后,生下太子刘据。她被立为皇后,他的弟弟卫青为大司马大将军,外甥霍去病也被封为大司马骠骑将军。卫子夫身为一个女子给全家带来了财富和地位,故民间俗语便有“生男勿喜,生女勿悲,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在一个重男轻女的社会里,这是较为鲜见的观点,认为生女并不一定不如男。

    交杯酒的由来是什么

    交杯酒,在古代称为合卺,卺本来是指一个瓠分成两个瓢,有“合卺而醑”的说法,孔颖达解释为“以一瓠分为二瓢谓之卺,婿之与妇各执一片以醑”,醑指以酒漱口,故合卺的引申义就是结婚。

    据传,喝交杯酒这一习俗源于先秦时期。至唐朝时,喝交杯酒的酒器除了瓢以外,还可以用杯代替。宋时,新人结婚喝交杯酒用的是两个酒杯,二人先各饮一半,再换杯子共饮,饮完之后则将酒杯一正一反,放在床的下面,兆示以后百年好合。清朝末年,交杯酒的仪式进一步发展,分为“合卺”、“交杯”和“攥金钱”3个部分。

    交杯酒流传至今,已经将“按杯于床下”的部分去除,“攥金钱”演变成了“掷纸花”。在我国绍兴地区,喝交杯酒的仪式由男方亲属中儿女双全、福气好的中年妇女主持,先给坐在床上的新郎和新娘喂几颗小汤圆,然后再斟两盅花雕酒,让新郎、新娘各饮一口,而后再将这两盅酒混合,再分成两盅,让新郎、新娘喝完,这代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后就往门外撒大把的喜糖,让众人去争抢。

    有些地方,在举行婚礼时还喝交臂酒,即夫妻各执一杯酒,手臂相交,各饮一口,表示夫妻恩爱。

    新娘为何要蒙红盖头

    据说,在远古时期,百姓触怒了天帝。天帝便命令天神兴风作雨,降下洪灾,将人类灭绝。天神不忍看勤劳善良的伏羲和女娲兄妹二人受难,就给了他们一个竹篮,让他们用竹篮当做小舟,躲过洪灾。灾难过后,人烟绝迹,只剩下他们兄妹二人。他们二人为了繁衍后代,想结为夫妻,于是,他们向上天祷告:“天若同意我二人结为夫妻,就让空中的云朵聚合成团,如不让,就让云朵散开吧。”话音刚落,天空中的云朵就慢慢靠近,而后聚成一团。如此,伏羲和女娲便结为夫妻。举行婚礼时,女娲为了遮盖羞颜,“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今时人娶妇执扇,象其事也”。女娲用来遮羞的草扇,就演变成了后来新娘的红盖头。

    因新娘结婚是旧身份的失去,新身份的开始,古人认为其容易被邪魔乘虚而入,红盖头是为了把新旧身份区别开来,也有辟邪、求平安的寓意。

    何谓“上头”的习俗

    上头也称为上梳,指古代女子出嫁前举行的改变发式的礼仪。

    在此之前,上头代表成年的标志,即对古代男子加冠和女子加笄仪式的统称。南朝梁简文帝所作的诗《和人渡水》中有:“婉娩新上头,湔裙出乐游。”花蕊夫人的《宫词》中有:“年初十五最风流,新赐云鬟使上头。”清代的《清朝野史大观》卷二引《前清宫词百首》,其中的一首曰:“短发初齐未上头,只工欢喜不工愁。御前轮值随歌舞,说着承恩使带羞。”注解为:“清廷宫女皆打辫,必自召幸后加以位号再行上头。”

    后来,“上头”的习俗发生了改变。男子换上成年的装束,女子开始穿戴妇人的衣饰,一般在婚前三日、婚前一日或者结婚当日进行,代表成年,可以婚嫁。

    再后来,“上头”就专指女子出嫁前改变发式的仪式。其仪式包括穿上婚服,梳洗和佩戴首饰等。时间多选在黎明,举行仪式时,要铺席、焚香、燃烛。后来,一些女青年在结婚前都是梳辫,结婚后就剪发或者烫发,也有“上头”之意。实际上,“上头”这种仪式是一种从未婚到已婚的分界标志。

    女儿出嫁送嫁妆有什么来历

    嫁妆也称为“陪妆”、“妆奁”,即女子出嫁时从娘家带到丈夫家的衣被、家具和其他的一些用品。由于各地、各民族有各不相同的风俗习惯,故女子出嫁时所带的嫁妆也会不同。

    关于嫁妆的来历,民间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据传,古时候乡下有一个卖豆腐的人家,这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这年恰好20岁。出人意料的是,他偏要娶一位财主家的千金,而那位财主家的千金也非他不嫁。虽然不是门当户对,双方父母也无可奈何,只好同意。但是,女方的父亲不甘心,就开出了天价的礼金,有意刁难男方。男方只得卖地买田,给了礼金。

    终于二人可以结婚了。就在迎娶这天,新郎的父亲在大门前等花轿,花轿来了,接亲的人员在远处一看,嫁妆全无。这时,新郎的父亲铁着脸说:“慢!今天新娘进门要走小门。”花轿里的新娘听了此言,也忍不住说:“且慢……儿媳今天一定要从大门进!”新郎的父亲听后,接着说:“要走大门可以,但必须对上我的诗!”新娘痛快地回答:“父亲,请出题吧!”

    新郎的父亲出的是:

    房前棕树叶叉叉;

    卖田卖土对亲家,

    早知亲家这缺德;

    留下铜钱自家花。

    新娘听后,掀开轿帘往外一看,对的诗是:

    屋后柏树叶披披;

    您卖田地我不知,

    好子不得父母地;

    能女不得嫁时衣。

    众人听此,都拍手叫好。新郎的父亲说:“好!进大门,请!”

    小夫妻俩结婚后,早出晚归,省吃俭用,结果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他们的财富就超过了娘家。娘家见此情形,就重办了嫁妆,热热闹闹地给女儿家送去了。女儿热情地接待了家人,对众亲戚说:“众位亲戚早,东西坪里放,慢慢来,我自己来清点……你们屋里坐。”

    众位亲戚就进了屋,被好茶好酒地款待。她自己却在大门外的坪里,把娘家送来的嫁妆堆成了一堆,放些柴火和茅草,把嫁妆全部都烧了。

    “男女授受不亲”的说法从何而来

    “男女授受不亲”是古代一种交际礼俗,指旧时男女不能互相亲手递受物品,是儒家束缚男女的传统礼教。这一说法源自《孟子·离娄上》:“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神情民?’孟子曰:‘礼也。’”意思是说,男人和女人不要亲密,这就是礼仪。

    上古时期,男女交际自由。但进入宗法社会之后,女性的地位低下,女性成为男性的附庸。虽然如此,西周时期,中原地区还保留了原始氏族的一些习俗,如在仲春之月,男子和女子可自由相会,尽情欢娱。直至战国时期,儒家经典被规定为贵族的礼仪,强调男女之间要保持距离,不能过多接触,不能与除自己丈夫以外的男子发生任何爱情和性关系。宋朝以后,在士大夫家族,男女之间的距离被严格要求。实际上,这种礼仪是将妇女囚禁于一个狭小的空间,不断压抑和摧残其理想和对异性的爱慕。

    古代对女子与男子的接触限制得极为严格,而且有大量的文献记载。如《礼记·曲礼》:“男女不杂坐,不同施枷,不同巾栉,不亲授。嫂叔不通向……外言不入于梱,内言不出于梱。女子许嫁,缨,非有大故,不入其门。姑、姊、妹、女子子,已嫁而反(返),兄弟弗与同席而坐,弗与同器而食。”宋时司马光所著《涑水家仪》中有:“凡为宫室,必辨内外,深宫固门内外不共井,不共浴室,不共厕。男治外事,女治内事。男子昼无故,不处私室,妇人无故,不窥中门。男子夜行以烛,妇人有故出中门,必拥蔽其面。男仆非有缮修,及有大故,不入中门,入中门,妇人必避之,不可避,亦必以袖遮其面。女仆无故,不出中门,有故出中门,亦必拥蔽其面。铃下苍头但主通内外宫,传致内外之物。”

    婚姻为何讲求“门当户对”

    门当户对指旧时男女双方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情况相当,就很适合结成婚姻。

    “门当”与“户对”原是古代居民建筑中大门建筑的组成部分,是用于镇宅的建筑装饰。“门当”指大宅门前的一对石鼓,也有的抱鼓石是在门础上。因为鼓声威严而宏阔,如霹雳般震天动地,民俗认为鼓声可辟邪,故将石鼓作为门当。“户对”指的是门楣上或门楣两侧的砖雕或木雕。其形状为圆形或者方形,圆形代表文官,方形代表武官,“户对”的大小与官品的大小成正比。如“户对”有6个代表官职为一到五品,4个代表六到七品,两个代表以下官品或普通的大户人家。最典型的是圆形短柱,短柱长的为一尺左右,位于门户之上,其与地面保持平行,与门楣成垂直状,而且讲究取双数,有的是两个,有的是4个,故称为“户对”。“户对”呈圆柱形,是因为传统的生殖崇拜中,重视男丁,有香火永续、人丁旺盛的寓意。

    根据古代建筑美学原理,有“门当”,必须有“户对”,“门当”和“户对”常同时称呼。后来,门当户对就成了衡量婚嫁条件的常用词语。

    你知道古代对妇女约束的“七出”吗

    七出也称为七去或七弃,是我国古代法律、礼制和习俗中,夫妻离婚所具备的七种条件。古时,如果妻子符合七种中的一种条件,丈夫及其家族就可以要求休妻,即离婚。但是,七出所涉及的内容都是从丈夫及其家族的利益出发,是对古代女子的一种约束与压迫。但从另一方面讲,在男性处于优势地位的古代封建社会中,七出只是降低了女性被夫家抛弃的可能性。

    “七出”一词正式出现是在唐朝以后,据《大戴礼记》记载,大体内容如下:

    1不顺父母

    即妻子不孝顺丈夫的父母。《大戴礼记》中将妻子的这一行为视为“逆德”。封建社会中,女子出嫁后,孝顺丈夫的父母要胜过孝顺自己的父母,否则视为不孝。

    2无子

    即不能生育。《大戴礼记》给出的理由是“绝世”。在传统观念中,婚姻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繁衍后代,如果妻子不能生育,婚姻也就失去了意义。《唐律》中有:“妻年五十以上无子,听立庶以长。疏议据此认为四十九以下无子,未合出之。”在“一夫一妻多妾制”的逐渐形成过程中,因无子而休妻的情形大大减少。

    3淫

    即妻子与除丈夫以外的男性发生性关系。理由是“乱族”。古人认为淫会造成“乱族”,即妻所生子女的来路不明,血缘混乱。

    4妒

    即妻子生性好忌妒。给出的理由是“乱家”。古时讲究“夫为妻纳”,认为好嫉妒、凶悍的妻子会造成家庭不和。另外,还有人认为,妻子忌妒丈夫纳妾,也会影响家族的繁衍。

    5有恶疾

    即妻子患了很严重的疾病。给出的理由是“不可共粢盛”,即不能和丈夫一起参加祭祀。在古代,参与祖先的祭祀是每个家庭成员的重要职责,妻有恶疾不能祭祀,被认为是造成夫家不便的主要理由。

    6口多言

    即妻子说话太多,或者好说别人的闲话。给出的理由是“离亲”。古代的女性地位低下,尤其是在家庭中辈分低的女性,被认为不应当多发表意见。因为妻子被视为家族外进来的成员,多说话被视为是离间家族和睦。

    7盗窃

    “盗窃”指的是妻子存私房钱,即拥有自己的个人财产。给出的理由是“反义”,即不符合应遵守的规矩。

    《仪礼·丧服》中七出的内容则为:无子、淫佚、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妒忌、恶疾。

    你知道童养媳的来历吗

    童养媳又称“待年媳”、“养媳”,是由婆家养育女婴或幼女,待其成年时再正式结婚。童养媳的称呼始于宋朝,但童养媳的现象在周朝时已经出现。周朝实行媵制,即夫人的妹妹和侄女往往在年幼的时候就随同出嫁。

    秦汉以后,帝王常选贵戚之幼女进宫,将其养大成人,后在宫中成为帝王妃嫔,有的帝王将其赐予子弟为妻妾。如汉昭帝的皇后上官氏,就是在6岁的时候被送进宫中,成为12岁皇帝的妻子。如上所述,都是童养媳的一些表现。

    宋朝时出现了童养媳的名称。元、明、清时,童养媳的习俗从皇室流传至民间,一些小地主和平民花少许银子从外地买一幼女,养大成人后做自家儿媳妇。这些被买做童养媳的幼女多出自贫寒家庭,到婆家之后多遭受虐待。元朝关汉卿的《窦娥冤》所描述的窦娥,就是因其父亲负债累累,被买入蔡婆婆家做童养媳。

    童养媳婚在明清时期演变成一种习俗,北方有“豚养”、“小接”、“孩养媳”的叫法;南方有“养媳妇”、“等郎妻”、“小媳妇”、“新妇仔”等叫法。

    旧时一些贫寒而无力养儿女的家庭经常把女儿卖给富家子弟或者家境较好的家庭做童养媳。也有家境一般的家庭互相交换女儿做童养媳,这些童养媳在出生之后就被抱到婆家,吃家婆的奶长大,称为“婆养媳”。还有的是没有儿子,希望收养童养媳,为自己带来儿子,以延续香火,这样的童养媳被称为“等郎妹”。

    什么是“姘度”

    古代的姘度含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男女私相结合长期同居,不合礼仪。古人也将这种情况称之为“野合”。在传统伦理道德中,“野合”是不合礼仪的。《史记·孔子世家》等著作都将其解释为违背礼俗的行为,即“皆言野者,是不合礼尔!”

    而“姘度”的另一层意思与“轧姘头”的意思相近,指的是不经礼仪而同居者。指有妇之夫与妻子以外的女人同居、私通,涉及刑事关系者都叫做“姘”。

    古人将这类不合法的婚姻,却又非奸淫的行为称为“姘度”。

    你知道婚礼中拜堂的程序吗

    拜堂是中国婚礼仪式最有特色的一部分,又称为拜高堂、拜花堂。这是旧时新人举行婚礼时,新郎、新娘参拜天地后,再拜祖先以及男方父母和尊长的仪式。另一种说法是将拜天地、拜祖先和父母以及夫妻对拜称成为拜堂。拜堂这一仪式始于唐朝,在宋朝时最盛行。唐朝时期,指新婚夫妇见舅姑俗称为拜堂。

    在迎娶之日,新郎、新娘举行拜堂仪式。其中,傧相二人分别以“引赞”和“通赞”的身份出现。拜堂的程序如下:

    引赞:即新郎伫立于花轿前。

    通赞:启轿,新人起。

    引赞:新郎搭躬,即拱手去延请新娘。

    引赞:新郎、新娘就位。

    通赞:新郎、新娘进香。

    引赞:(新郎、新娘)跪,献香。

    通赞:(新郎、新娘)跪,叩首,再叩首,三叩首。

    三拜:(新郎、新娘)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最后就进入洞房。

    百家姓是谁排的

    《百家姓》以“百家”为名,收集了中文姓氏四百一十一个,后增加到五百零四个,其中单姓四百四十四个,复姓六十个。实际上,中国能见于文献的姓氏可达五千六百多个,这其中有单姓、复姓、四字姓、甚至还有五字姓。此外,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没有姓氏。

    “赵”并非天下第一姓,《百家姓》缘何要以“赵”姓打头?因为《百家姓》完书于北宋时期,是钱塘儒生所作。宋朝皇帝的姓为赵氏,自然要以“赵”姓打头。当时如果不将“赵”姓排在首位,就是欺君之罪。而将钱姓排于第二位,是因为宋时吴越王钱镠的后裔居住在浙江。另外,当时的吴越国国王钱俶的妃子姓孙,借着钱氏的权势,其姓“孙”排在第三位。而“李”姓为南唐皇族之姓,故将“李”姓排在第四位。

    为何说“举头三尺有神明”

    “举头三尺有神明”的说法源自人们祭祀的行为。古时候,人们遇到不顺就会到寺庙中祭祀叩拜,认为神明在供桌上面三尺的地方看着,若诚心祷告,神明就会显灵并帮助自己。后来这句话被引申为劝善规过的意思。

    佛教认为,举头三尺的位置上有两个神,分别是同名神和同生神,他们主要负责记录人们的善德和罪恶,每个月分六次计算人们的功德与过错。而头顶三寸的光,被认为是寿命的标志,最好的是金色,其次是黄色,等到人寿将尽时,就是灰色和黑色的光了。

    道教的看法与此不同,教徒普遍认为,举头三尺的神明是三台北斗神,主管人的生死、福报和禄命,在头顶三尺之处监察众生的一切行动,掌握着人的贫富与生死。

    关于这句话,民间还流传一个有趣的传说:一个赶考的举人因大雪封路不能继续前行,只好在一个寡妇的客栈里留宿几天。在这期间,举人和寡妇互生情愫,一天晚上,两人来来回回三次走到对方的门前又返回,最后到了一块还半推半就,犹豫不决。这时三尺之上的神明大怒,扔下了一个被画得稀巴烂的功过簿。原来寡妇和举人的犹豫不决让举头三尺的神明在功过簿上记了又改,改了又记,结果把功过簿画得稀巴烂。举人和寡妇惊慌不已,从此,再也不敢做不伦之事了。

    “举头三尺有神明”中的“神明”其实是指人的良心,警示人们不要以欺瞒的心态做违背良心的事。因为古人信神,所以用神明来喻指良心更具威慑力,更能警醒人们随时自律,以达到宣扬正义、维护伦理道德的初衷。

    古人招魂常用方法有哪些

    古人普遍认为生命是由魂、魄这两种元气变化而成的个体,精神是魂,形体为魄。招魂就是将失落的魂招回形体。招魂一般分成为“掉魂”者招魂和为留逝者招魂两种情况。

    为“掉魂”者招魂

    民间的“掉魂”是说当人受到惊吓时,灵魂会脱离形体,旁落他处,致使人精神委靡,卧床不起。所以,人们用招魂的方式召唤灵魂归体。

    古老的壮族人民给落水得救的小孩招魂,就用包着红鸡蛋、剪纸人和小孩衣服的网兜到河边空捞三次,嘴里喊着“魂啊魂,归来吧魂,我儿大难不死全凭你”,然后带回家,再在床头祭祀花神婆,把纸人放到小孩的床垫下面,祈求神灵保佑小孩平安无事。

    旧时汉族有小孩病了就会被认为是灵魂飘落到了村子外边,孩子的母亲就会拿着小孩的衣服到村头喊小孩的名字,意思是把小孩的灵魂招回家使其恢复健康。

    各地为“掉魂”者招魂的方式各不相同,有的在室内,有的在室外,还有的是半室内半室外。另外还要用笤帚、门、针、杖、馍、符等多种不同的用具。民间多用巫术招魂,还有为亡人和情人招魂的习俗。有时人们还会为动物、植物招魂。总之,为“掉魂”者招魂的目的是“复其精神,延其年寿”,体现了对失魂者的关心和爱护之情。

    为留逝者招魂

    人们认为人在将要断气时灵魂也会离开形体,向北方的阴间飘去。特别是死于异乡或是死无葬所的人,灵魂会飘浮在荒郊野外,永世不能回家,不得投胎转世。所以人们也会在病人弥留之际为其招魂。此时招魂一般由其亲属拿着死者的衣服,从前方的屋顶上去,朝北方连续三次呼唤死者的名字,召唤死者的灵魂归体。若死者断气而不复苏,就会正式办理丧事。这件用来招魂的衣服叫做“腹衣服”,据说是因为死者生前穿过,还留有肉体的气息和香泽,容易吸引魂魄归来。

    满族和一些游牧民族,招魂前会在门前先挂上招魂幡或招魂帛,然后再为死者招魂。古代的傣族人则用一种叫“魂箩”的竹箩,盛放白米、白线和死者穿过的衣服,为死者招魂,意思是用箩把死者的灵魂提回来。

    在丧葬仪式中,招魂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先秦时代的招魂仪式有明显的等级区别,其中招魂队伍的规模就是依死者的身份而定的:士人是一人为其招魂,大夫是一至三人,天子国君则有十二人之多。若是国君死亡,还设有专门负责招魂的官员,叫做夏采,另有祭仆、隶仆等分别到小庙、大寝、小寝、库门等处往东西南北四郊招魂(为其他人招魂只会面向北地)。君王的招魂仪式场面隆重,程序也很烦琐。

    到魏晋南北朝和唐朝时,人在异地任官之风逐渐兴起,战死他乡和老死异乡而不知葬所的人也开始逐渐增多,此时人们多为这些人进行招魂葬。唐中宗时期的赵后,睿宗时期的刘后与窦后,都因被武后害死,不知葬所而被举行了招魂葬。

    招魂葬具有很明显的地域和职业特征。例如渔民用稻草人代替死者的尸体为葬身大海的逝者进行的招魂葬被称作“潮魂”。在举行潮魂时,死者亲属要先给稻草人穿上死者的衣服,再贴上死者的生辰八字,然后在夜晚涨潮的时候到海边呼喊死者的名字,将死者的灵魂招至稻草人上,再将其引回家,次日进行安葬。

    为留逝者招魂是生者为挽救死者的生命做的最后努力,表达了对死者的尊重。招魂在古时的楚地最兴盛,其仪式是融合了楚地与中原文化的精髓,不断吸收道家和儒家思想后形成的。招魂葬还沿袭了民间夫妻“合葬”和“归葬”的风俗。这种对灵魂的尊重,表达了长久以来人们魂归故里的愿望,蕴涵了忠孝两全、团结种族的优秀传统思想。

    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的寓意

    生活中,人们常以眼皮跳来占卜吉凶。汉族的俗语中有“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左眼跳福,右眼跳祸”,“左跳喜,右跳愁;左跳发,右跳杀”等说法。《五运历年记》中记录,上古的日神伏羲和月神女娲分别是盘古氏的左眼和右眼所化,因此民间流传“男左女右”的习俗。而我国古代的哲学家用二元对立的阴阳学说看待自然界的事物,将大、长、上、左视为阳,小、短、下、右视为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的说法也就从此演变而来。

    因民族和地域的区别,民间还流传着具有地方特色的“眼跳福祸观”。其中,鄂温克族人就将上眼皮跳视为好兆,下眼皮跳视为哭兆。而在我国河南省修武县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男的是“左眼跳了财宝,右眼跳了祸害”;女的是“右眼跳了财宝,左眼跳了祸害”。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地区将眼皮跳按一周七天、一天的十二个时辰分开叙述,并依次分析吉凶。人们若不幸遇到凶兆,民间常用席篾、草棒粘贴在眼皮上,作为破解凶兆的方法。

    古人的这种“眼跳福祸观”其实主要来源于人们的神灵崇拜。古人普遍认为眼皮跳是神的兆示,民间传说人的眼睛中有神灵精气,所看到的东西能够预示吉凶。然而从医学角度来看,眼皮跳完全是眼睛过度劳累、疲乏所致,这就是生活中人们一旦熬夜,眼皮就会跳个不停的原因。由此可见,眼跳并非神的兆示。

    为何说耳大是福

    民间俗信认为耳朵大者有福气。古时候的“三十六种好”、“七十二相”都提到了耳朵大有福相的观点。

    中医学认为,人的耳朵是整个身体的缩影,能反映一个人的体质,而且与肾有紧密的联系,固有“耳大者肾气健”的说法。古代相学认为耳朵是肾气的外在体现,肾气足则身强体健,寿命长,思维敏捷,有福气。

    现代研究发现,寿命长的人耳朵长得大,是因为人和其他哺乳动物一样,耳朵在人的一生中都在不停地生长,每十年平均长一至二毫米,而其他如身形等在青年时就基本不再生长,所以一些长寿老人的耳朵确实比青年人的耳朵大。

    综上所述,耳朵大是人身体强健的体现,长寿者的耳朵是因为长寿而长得大,而并非因为耳朵大而长寿。人们将长寿视为福气,是通过长寿者的大耳朵来寄托对生活、对长生的美好愿望。

    眼斜心不正是否有根据

    在面相的禁忌中,眼睛忌歪斜不正。民间有俗谚“眼邪心不正”之说,人们普遍认为心术不正与人的眼睛有关。古人还将人的眼睛用动物的眼睛作比拟,对人的命运进行预测。一位说唱艺人的唱词就对各种眼睛进行了简单的描述:“长就的龙眼人必坐王位,长就的凤眼人必坐正宫,长就的狮眼人阁老宰相,长就的虎眼人四路总兵,长就的马眼人东奔西跑,长就的牛眼人力大无穷,长就的羊眼人吃斋好善,长就的狗眼人伤人行凶,长就的猴眼人熟能生巧,长就的猪眼人蠢笨无能,长就的鸡眼人扒明起早,长就的鼠眼人好挖地洞。”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对于眼睛的吉凶认识多从自己对自然界事物的理解臆测中得来。

    人们还认为眼睛是人的精气神的体现。《韩诗外传》也有“(目为)心之符”的说法。眼睛透露着心灵的信息,“欲察神气,先观目精”。俗信中认为眼睛有神人的精灵,可以通过眼睛观察人的精神元气,推测喜怒哀乐、旦兮祸福。

    人们将人类的特性和自然界联系起来,用一致的观念推测人的未来,正是我国古代“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体现。从外在的器官变化推测人心的变化,从而预知未来的祸福变化,也是整个相学的发展基础。坦率地讲,相学中的确有一些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有的则属于以讹传讹或迷信,对此人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何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即是从相貌上描述男女之间的夫妻缘分,意思是说不像一家人的人不会走到一起。相反的意思就是,像一家人的人,就能够走进一家的门,成为一家人。民间常用这句话来肯定一对夫妻是命中注定的缘分,以表达对新婚夫妇的赞美和祝福。

    一对新人结成夫妻,人们会不自觉地寻找他们的共同点,包括从性格和相貌上观察,这正好符合人们求同存异的思维模式。而中国传统的“门当户对”思想,似乎也有这层意思。可以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是亲属和家人对另一半的加入给予的心理上的肯定。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句话最早是从相学中演变而来的。相学,特别是面相学,尤其喜欢从人的面部分析性格、推测命运。面相学认为,面相相似的人性格上也有更多相似点,由此推测出他们有相似的命运。而同命运的人更容易被人们认为是一家人。

    针对这一点,科学实验也已证实,生存在相似环境中的人们,拥有相似的生活习惯、面部表情变化,在外貌、身材,甚至在性格上会有更多的相似点。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人们在面部表情和动作上会有无意识的模仿,多次细微的相同变化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使人的面相发生了相似的改变,从而在外形上增加了诸多相似之处。所以,一对夫妻在一起生活多年后,也会在相貌上有更多相似的地方,也就形成了人们常说的“夫妻相”。

    在我国的相学中有3种常见的恩爱夫妻相,分别是“阴阳配合”、“三庭比例一样”和“性格相近”。人们将这些相貌上或互补,或相似的夫妻,定为恩爱夫妻,的确有一定的道理。

    “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

    我国俗语中有“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夜猫子进宅,无凶不来”、“不怕夜猫子叫,就怕夜猫子笑”的说法。人们将猫头鹰视为“不祥之鸟”,称它为逐魂鸟、报丧鸟等,古书中还有用“怪鸱”、“鬼车”、“魑魂”、“流离”等称呼来指代猫头鹰的,这些都是将猫头鹰看成了死亡和丧事的象征。

    《说苑·鸣枭东徙》中记载了一个“枭与鸠遇”的寓言故事,其中有“枭与鸠遇,曰:我将徙,西方皆恶我声”。“枭”就是猫头鹰,因为人们不喜欢它的叫声而要向东迁徙。的确,猫头鹰是夜间出行的动物,因叫声凄厉,又被古人叫做“恶声之鸟”,其昼伏夜出,栖息于荒岗乱坟中的习性也被人们视为丧事的预兆。

    另外,猫头鹰两耳直立,双眼大而圆,长相古怪,好似神话传说中的双角妖怪;而它在夜间凄厉的叫声常使人不寒而栗。再加上黑暗的荒岗乱坟意味着阴森恐怖,也是厄运死亡的归宿,因此人们对栖息于乱岗中的猫头鹰总是心有恐惧,也就有了俗语“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的说法。然而追溯历史人们即可发现,猫头鹰曾是华夏民族红山文化主要的图腾崇拜物,当时的人们因为恐惧黑暗,惧怕夜间被野兽袭击,故而非常崇拜能在黑夜中自由出行的猫头鹰,希望能拥有像它一样的本领,在夜空中任意穿梭。

    人们之所以会对猫头鹰产生这样的喜恶转变,都源自对黑暗的恐惧、对死亡的惧怕,由此产生联想,对黑暗中的事物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寄托了人们不同的愿望。

    乌鸦叫,灾星到

    乌鸦在民间被视为不祥之鸟,谚语有“乌鸦叫,灾星到”、“乌鸦头上过,无灾必有祸”、“乌鸦叫,祸事到”等各种说法。因此,人们遇到乌鸦会顿足痛骂,旋吐唾沫,默念“乾元亨利贞”五字真言七遍以辟邪。

    国画在我国的神话传说中,乌鸦曾是承载着太阳运行的鸟。《楚辞·天问》中说:“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从此,人们有了“日中有乌、乌载日”的观念,认为“十日并出”是因为载负太阳的乌鸦不遵守轮流飞行的规则,一块飞了出来,而剩下的一只载负一日的金乌则给人类带来了温暖和光明,其余降落人间的同类都是给人类带来灾难的灾星。后世常把乌鸦鸣叫与“天火烧”联系到一起。

    乌鸦是杂食性鸟类,不仅啄食粮食,还偏嗜腐尸,是坟场的常客;其外表全身漆黑像幽灵,叫声沙哑粗粝,又是死亡之地的栖息者,人们不免联想到其与死亡的关系。在古代巫书中,乌鸦和猫头鹰一样是死亡、恐惧和厄运的代名词,被人们称为“黑寡妇”,因此民间就有了乌鸦是灾星的俗信。

    乌鸦“慢叫则吉,急叫则凶”

    乌鸦“呱呱”的叫声,一直没有使人们产生好感,民间用“乌鸦嘴”来形容某人说了不吉利的话。

    关于乌鸦报凶,民间还流传着一个传说。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公冶长听得懂鸟语。他贫苦闲散,时常食不果腹。一天,一只乌鸦飞过他家,叫道:“公冶长,公冶长,村南山上有只大绵羊,你吃肉,我吃肠。”公冶长去了南山,果然发现一只冻死的大绵羊,就将羊煮吃了,然而公冶长却忘了乌鸦的“你吃肉,我吃肠”的话,并没有分给乌鸦吃食。又有一次,乌鸦经过他家叫着:“公冶长,公冶长,南山有只大黑羊,你吃肉,我吃肠。”公冶长又去南山,发现许多人围着看一个东西,以为是在看大黑羊,赶紧喊着:“你们不要动,那是我打死的。”走近一看,却是一具死尸。公冶长被官府抓去,他向官府解释,官府不信他的话,后经过县官用家里的燕子做试验,他才得以澄清罪名。

    此事过后,乌鸦逐渐被古人视为丑陋而会报凶的鸟。古代盛行巫术,古代巫书中记载乌鸦的叫声会带走人的灵魂,取走人的性命。所以,人们就更讨厌乌鸦了,并彻底将乌鸦归为不祥之鸟,赋予其凶兆的寓意。乌鸦的另外一些举动也被人们视为不祥之兆,例如,乌鸦主动向人点头并翘着尾巴叫唤,就代表要有口舌上的忧患。古人出门遇乌鸦从头上经过,就暂不出门,事情留到以后去办,以防不测。

    至于乌鸦“慢叫则吉,急叫则凶”的说法则是因为古人有喜用“吉”的期望去克制凶的兆示的习惯,并不是真的说乌鸦慢叫有吉祥的意思。

    喜鹊叫,喜事到

    喜鹊是中国的吉祥鸟,自古以来就有“喜鹊叫,喜事到”的说法。民间至今也盛行画鹊兆喜的风俗,两只喜鹊对视而望叫“喜相逢”;两只喜鹊中加上一枚古钱叫“喜在眼前”;一只獾在树上,一只鹊在树下相互对望叫“欢天喜地”。最流行的则是喜鹊登梅,又叫“喜上眉梢”。

    古人将喜鹊视为喜鸟的历史悠久,在七月七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中,喜鹊已经以喜鸟的身份出现了。不过喜鹊之名却来源于另一个在民间流传甚广的传说。

    为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搭桥的鹊儿,听到牛郎对织女说玉帝派人向人间撒了草籽,大地到处是绿油油的一片,只是缺少了花,人间还不是很美丽。鹊儿告诉了王母娘娘,王母娘娘为了挣得好名声,命百花仙子向人间播撒了花子,却独留下冬梅未播,所以人间百花盛开却唯独冬季没有花开。鹊儿们偷了一棵梅花的树苗,让一个鹊儿衔到人间。王母娘娘知道后,命人绑了鹊儿的双腿,并把鹊儿关了起来,从此鹊儿练就了蹦蹦跳跳的本领。三足鸟得知此事冒险偷偷地放了鹊儿,鹊儿飞到人间,落到了一个富人家的梅花树上,蹦来蹦去,唧唧喳喳地叫个不停。这家的姑娘正按习俗“哭嫁”,听到鹊儿的叫声,寻声而去,看到鹊儿,一时兴起就照着鹊儿的样子剪了窗花,问丫鬟这鸟的名字。丫鬟嘴巧,说正逢姑娘大喜就叫喜鹊吧。姑娘把窗花拿到了婆家,婆家是开染坊的,见姑娘这“喜鹊登梅”的窗花剪得真好看,就照着又画了一只,寓意双喜临门。姑娘的婆家人将喜鹊画好之后,染成了花布,从此民间就有了喜鹊的叫法和蓝底白花的“喜鹊登梅”印花布。

    喜鹊的毛色为黑白相间,按道理说并不具有中国人喜欢的外形特点,然而它却能称为世人心中的喜鸟,这主要与它的习性有关。传说喜鹊会向人们预报天气的晴雨变化。《禽经》中记载:“仰鸣则阴,俯鸣则雨,人闻其声则喜。”民间常以喜鹊鸣叫时的动作占卜天气,时间长了就与它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又因为其叫声欢快悦耳,因此人们就将其奉为喜鸟。

    喜鹊与人类的生活最贴近,是一种最“世俗”的鸟,因而经常被借用到故事中。《朝野佥载》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贞观末年,有个叫黎景逸的人,他家门前的树上住着一只鹊儿,他经常给巢里的鹊儿喂食,久而久之就有了感情。一次黎景逸被人冤枉进了牢狱,牢里的日子苦不堪言。一天,他家门前的那只鹊儿在监狱的窗前不停地叫唤,他心想是不是有什么好消息。果然3天后,他沉冤得雪从牢狱中被释放了出来。

    民间关于喜鹊的传说还有很多,且多以赞颂喜鹊报喜为题。由此可见,喜鹊作为中国的喜鸟其群众基础之雄厚。“喜鹊到,喜事到”、“喜鹊登梅”、“喜上眉梢”等说法都是人们喜爱喜鹊的证据。

    触霉头是什么意思

    “触霉头”还叫“触楣头”,是一句源自上海和江苏的方言,在民间流传很广。顾名思义,触霉头是指在生活中遭遇不幸,遇到不顺利的事,意思接近“倒霉”。在苏州地区还流行“霉头触到印度国”、“霉头触得勿大勿小”、“新剃头、打三记,勿打三记触霉头”等俗语,将倒霉的程度夸大。

    有人认为“触霉头”是“蹙眉头”的讹写。一九九二年的《上海指南》中的“沪苏方言纪要”解释道:“蹙眉头,人有忧事,眉辄皱,蹙眉头者,所事不谐之状。不满意之名词也。”后来在上海又有“霉头蹙到外国大马路”的说法,最终被讹写谣传为今天的“触霉头”。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触霉头”应该源自“触楣头”。“楣”同“门楣”中的“楣”,指的是门框上的横木。古代若是被侮辱了门楣,就代表家里遇到了很不幸的事,就说“触了楣头”。从苏州地区广为流传的一个笑话,即可窥见人们对门楣的重视。

    古代苏州的一个秀才写了一副对联送给了一个目不识丁的农夫。农夫回家后把对联贴到了门楣上。农夫的邻居张三认得几个字,却不懂断句,将对联读成了“今年好晦气,少不得打官司。猪仔大似家老鼠,个个死。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农夫一听,气冲冲地去找秀才理论。秀才听了农夫的控诉,哈哈一笑,然后自己读了一遍对联:“今年好,晦气少,不得打官司。猪仔大似家,老鼠个个死。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听到秀才如此念这副对联,农夫才算高兴起来。一个目不识丁的农夫尚且有门楣的意识,由此可见古人对门楣门风的重视。

    人们将大大小小不顺的事都叫“触霉头”,无论触霉头是“蹙眉头”的讹写,还是“触楣头”的演变,从中都可见,中华民族语言的深刻内涵和人们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封建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讨口彩是什么意思

    “讨口彩”就是图个吉利,讨个吉利话。人们乐于在吉利话中寄托对未来的美好愿望,用语言预示未来的幸福生活。正所谓“福从口入”,婚丧嫁娶,逢年过节,人们一见面都会说上两句吉利的话,对将来给予美好的形容和预测。例如在新年的餐桌上,鱼代表“年年有余”,糕代表“步步登高”,吃的时候,人们都会说上两句吉利话表达在新年里的美好愿望。若是吃饭时不小心打碎了餐具,老人马上会加上一句“岁岁平安”,还有的人说“落地生花”,以求吉祥的征兆。中国人即使丢了东西也会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而生意人在饭前饭后都要说“恭喜发财”、“生意兴隆”之类祝福的话语。这些都是人们讨口彩的民间实例。

    讨口彩展现在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人们的日常语言中表现尤为明显。久别重逢的朋友说起职业,会礼貌性地问:“在哪儿高就?”正月初一的早晨,由一家之主开门,开门时会说诸如“开门大发”、“开门见喜”、“财源广进”等一些与开门有关的吉利话。

    在南宋时期,朝中盛行谶语吉凶,宋高宗赵构也从建康避至浙江的东部,在行至萧山时,有人在道旁跪拜。赵构问是何人跪拜,下人回答说:“宗室赵不衰。”赵构一听这人的名字,高兴地说:“符兆是这样的,我可以不用担忧了。”由此可见,人们对语言的吉利与否看得多么重要。另外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民间有的家庭为了生儿子,会给先出生的女儿起名“招弟”、“等弟”、“引弟”等名。

    除了日常用语,人们重视讨口彩,在民间的吉祥物中也有讨口彩的例子。人们常在玉器上刻制蝙蝠,就是因为蝙蝠的“蝠”字与“福”同音,也有的将其刻制成葫芦状,因为“葫芦”的音似“福禄”,这些讨口彩的实例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福。

    民间人人都爱听吉利话,处处讨口彩,而且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无非是希望为生活增添喜庆,否极泰来。人们对生活的良好祝愿,表达了对未来的无限希望和美好追求,也形成了一种浓郁的民俗风情,并以此培育着一代代拥有宽厚仁爱的胸怀和具有乐观向上精神的乡村儿女。“讨口彩”是儒家文化仁爱宽厚、自强不息的精神渗透于民间的体现,也是民间淳朴的人文关怀和健康向上的乐观心理的共同结晶。

    古代有哪些不吉利的话

    民间多忌讳不吉利的东西,包括不吉利的语言。不管真实与否,听到不吉利的话定会让人不快。古代人为了避免不吉利的话,会用其他的语言代替不祥的字眼,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四种:

    一是比喻的方法。例如人们会把战士受伤叫“挂彩”或“带花”。另一种是利用典故。在汉语中,人们把生命垂危叫做“弥留”,沿用的是《尚书·顾命》中,周成王在即将病逝之时,将治国大任托付给臣子的典故。有的叫“易篑”,沿用了《礼记·檀弓》中,曾子在临死前更换席子的故事。

    二是用假托的词语代替。古代称帝王的死为“晏驾”,意思是说皇帝没有上朝,是因为他的车驾来迟了。同样,形容帝王去世的词语“驾崩”,意思是车架少了一个支柱。佛教的方丈去世叫“圆寂”,意思是说他们完全沉浸在念经中了。“归西”也是死亡的代名词,西方是日落之处,日落西山,鸟栖于巢,“西”取“栖息”的引申义,日落西山时,也是黑夜降临之时,西山被喻为阴间之所在。

    三是用类似的名词代替。长沙方言中忌讳说“虎”字,所以人们将与“虎”同音的“府”、“腐”也用其他词代替。例如用“猫正街”,代替“府正街”,用“猫乳”代替“腐乳”。

    四是直接改用反义词代替。戏院中用于逃生的紧急出口被称作“太平门”,就是利用了这种方式。

    一般来讲,人们遇到不得不说的不吉利话,就会巧妙地用语言避讳,绕过不祥的字眼。国人的这种习俗使汉语文化更显丰富多彩了。

    虽然话语的好坏并不一定能影响事情的发展,但是不说一些污言秽语的确能避免心理上的不良暗示和阴影。

    古代有哪些犯忌讳的话

    在生活中,关系到生死、礼教、吉凶、荣辱的言辞或者需要保密的事物,就会有相应的避讳,需要委婉含蓄地表达。所以,民间俗语中就产生了富有历史、阶级、地域、民族性的语言风俗特征。

    封建社会中的百姓提心吊胆、谨慎老实地活着,就是怕说了犯忌讳的话,得罪朝廷,招致生活中的不幸。封建制度中,对称谓取名、诗词用语都有忌讳,历朝历代帝王的名号中的字或与之音似的字几乎都被划入忌讳的行列。所以,不同的朝代就有不同的要忌讳的字。例如秦朝时,秦始皇为了让民间避讳名字嬴政的“正”字,将正月改称作“端月”。旧时位高权重的官员也有如此者,如州官田登就忌讳“灯”字,把“放灯”叫成“放火”,于是民间就有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说法。

    寻常百姓家,家族成员的名字和称谓也有相关的避讳。由于司马迁的父亲名“谈”,因此司马迁在他写的《史记》中就十分避讳“谈”字,还将“赵谈”写为“赵同”、“李谈”写为“李同”。人们出于对长辈的尊重,称呼长辈时一般不能直呼姓名而要以称谓代替。夫妻之间的称呼也是如此,忌讳直呼其名。如一些民族中妻子把丈夫称作“当家的”、“掌柜的”;丈夫把妻子称作“内当家的”、“做饭的”;外人称作“某某他爹”、“某某他妈”等都是为了避免犯忌。

    由于地域和民族之间存在着观念和文化的差异,因此也产生了一些讳称和贬称。例如民间“北侉子”和“南蛮子”的叫法,就是人们对异域人的贬称。苗族人喜欢外人叫他们“亲家”,而忌讳外人叫他们“苗子”;畲族人可以接受外族人称他们为“畲族人”或是“畲民”,却认为“畲客儿”、“畲客婆”这些称呼极大地侮辱了他们。

    除此之外,人们对死亡也有很多避讳。死亡是人们最恐惧的事情,所以“死”字是民间最避讳的词。古人常用“疾终”、“溘逝”、“物故”、“弃养”、“捐馆舍”、“弃堂帐”等词语代替死字,来表达士大夫的死。平民百姓则用“卒”、“没”、“下世”、“逝世”、“升天”、“不在了”、“丢了”、“走了”等表达人死的意思。关于丧礼,民间避讳“棺材”一说而用“寿材”代替。

    还有一类词语是人们讳莫如深的,就是关于性的词语,人们甚至将一些能联想到性的词语都以儒雅之语代替,例如文言文中的“如厕”,生活中的“解手”、“大解”等。而妇女常用的“例假”一词的来历也颇为有趣。中国解放后,全国的工厂实行劳动保护,规定妇女月经期可请假,但工资要照发,如此,“例假”一词就应运而生了。

    另外,民间还有其他一些方面的语言禁忌。例如对一些有生理缺陷的人,人们一般会设法保护他的尊严,所以在表述其生理上的缺陷时,人们大多会委婉地表述。如表述一个人耳朵聋就要改说成“耳朵不好使”、“耳朵有点不便”、“耳背”或称作“重听”等。

    一般来讲,人们忌讳的话都是一些不礼貌的、对人不尊重的亵渎语言。人们用语言表情达意,深切体会其中的意义,进而相信语言这种符号与现实生活的效应联系。由此产生了一系列避讳的话,丰富了民俗语言,也形成一种世代传承的民俗文化。

    民间避忌破财的词语有哪些

    人们出于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不仅对于死和疾病灾祸十分恐惧、忌讳,而且对于破财的词语也很忌讳。古时动荡不安的生活和直到如今瞬息万变的经济形势,使很多生意人不得不将自己的命运寄托于财神的保护,他们是最忌讳遇到讲破财等词语的人,常要在言语上求个好兆头。

    中国香港地区的人们就有忌讳破财的语言习惯。香港人过年时见面说“恭喜发财”、“万事如意”而不说“新年快乐”,这是因为“快乐”与“快落”读音有些相似,听起来会让人不快。香港当地的酒家饭店的掌勺厨师最忌讳说“炒菜”、“炒饭”,因为“炒”字常让人联想起“炒鱿鱼”,因此香港餐厅的菜谱上多写的是“肉饭”、“叉烧饭”、“爆××”、“炸××”、“干煎××”等。香港人对长辈的称呼中忌讳说“伯父”、“伯母”,而说“伯伯”、“伯娘”。因为“伯父”、“伯母”和“百无”音似,这样称呼避讳“一无所有”的意思。

    同样,河南地区的很多人忌讳在做饭时说“少”、“没”、“光”、“不够”等有破财之意的词语。过年时,放鞭炮不说“砰砰砰”,而要说“叭叭叭”,因为在当地的方言中,“砰”和“崩”是谐音,有崩破、事情变糟的意思,而“叭”与“发”谐音,取其发家发财的意思。若是要表达年糕已经没有的意思,不说“没了”而说“满了”。另外,河南人还忌讳数饺子,因为饺子越数越少,有破财的隐喻。确山在河南的驻马店地区,当地人理解“确”有坑骗、糟糕的意思,因此这里的生意人都避讳说确山,将其称作“顺山”,取生意顺利之意。

    对于“财”字,江浙地区的人们也有忌讳,他们在过年的时候会在门首贴上“招财进宝”、“和气生财”这些吉利的字样。因为“财”的“贝”字偏旁与“背”是谐音,为了避讳其“背运”的意思,而常把“贝”字偏旁写成“见”字,赋予了处处见财的意思。

    人们处处提防破财,产生了诸多避忌破财的词语,这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间有不同的说法。人们深谙谋求生计的艰难,因而通过寄托神灵和语言吉象,求得对未来吉祥的征兆。这些禁忌在语言上所形成的变通,使人们巧妙地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和对生活的无限希望。

    古人为何崇尚数字九与九的倍数

    “九”与“久”同音,所以人们对“九”极其偏爱。在我国古代,人们崇尚数字九和九的倍数,有如“年年九,家家有”、“七不晴,八不阴,逢九放光明”、“人生高寿九十九”、“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等多种说法。

    古时人们用阴阳学说划分数字,单数为阳,双数为阴,九则为阳数中的极数。清代的《述学·释三九》中说:“凡一二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以三,以见其多;三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以九,以见其极多。”所以,“九”有多的意思,又被引申为“高”、“深”等表达极和非常的含义,例如“九霄云外”、“九重”、“九州”、“九泉”等。

    在传统文化中,“九”还象征天,如民间认为天分九层,有“九天”一说。而“九”的倍数也多被人们用为多的意思,如“十八般武艺”、“女大十八变”、“十八层地狱”、“三十六计”、“孔子贤者七十二”、“八十一难”、除夕钟声的“一百零八响”、“三百六十行”、历史中的“九千岁”、“十万八千里”等。另外,据说正月初九是天诞日。龙或蛇的图腾化文字也是“九”,所以,历代君王都用“九”来表达天赋神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九”与“久”同音,有长久的意思,预示国家长治久安。因此历代帝王都要穿“九”龙袍,建造“九”龙壁,还要被称为“九五至尊”。故宫里的三大殿的高度也都是“九”丈“九”尺;大小官员也共设“九”品等。

    民间对“九”也是特别喜爱,还将“九”作为生活中的计量单位。例如“数九”、“九九歌”等,都是以九作为计量单位的。

    “九”与“久”谐音,含有吉祥的意义,现代人在选择数字时也都热衷于九的组合。在我国一些地区,男女双方相亲、换帖都会选在与九有关的日子,聘金的尾数也为九,礼品数和迎亲队伍的人数都为九,取天长地久之意。客家人新建房屋要选在有九的日子,房间数和层数也是九的倍数,取长久居住之意。“九”是人们心目中的吉利数字,其“长久”之意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各种各样的活用,以表达对未来美好的期望。九还被人们当做基数,应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长久以来,人们都崇尚九和九的倍数,“九”无疑成了人们钟爱的数字之一。

    “至尊”一定是“九五”吗

    古时的“九五至尊”代表至高无上的帝王。阴阳学中,九是阳数中的极数,五在阳数中居正中,“九五”就是极阳居正。“九”和“五”两个数字也符合建筑学的美学原则,所以,人们用“九”和“五”象征帝王的权威,称之为“九五至尊”。

    另有一种说法认为“九五”来自周文王所演的《周易》。《易经》也称《周易》,是我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对我国的民俗文化生活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易经》中有六十四卦,首卦就为乾卦,是帝王的卦象。乾卦的六爻(yáo)都是极阳、极盛之相。从下往上数第五爻就是九五,九代表是阳爻,五代表是第五爻。九五是六十四卦中的第一卦,乾卦中最好的爻,所以也是三百八十四中的第一爻,是天子的卦象。《周易》中的解释是“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即乾卦是给予万物的性和命,万物只有保持乾卦给予性命的原始状态,才是真正的大利和贞洁的生命。据说,故宫太和殿就是遵从此法而建的。

    “九五至尊”是帝王的代称,宫廷处处也都体现着皇帝的权威。例如,天安门城楼的城台共设五个门洞,横面一排设九间,竖进设五间。故宫里的其他房屋也多是九或五个开间。

    《易经》对我国人们的思想和文化影响极为深刻,所以,人们将“至尊”定为“九五”,用“九五至尊”代表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

    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房子

    据说,紫禁城中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房子。为什么是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呢?民间推测,这个数字是为了满足皇帝“九五至尊”的愿望。前文已经说过,《易经》中将奇数定为阳数,偶数定为阴数,九是最大的阳数,五居正中,因此有九五为天子卦象一说。又因为皇帝被称作“万岁”、“万岁爷”,平日所用的其他一切数字都不能超过万,而涉及皇帝的数字又必须是最大、最多、能够彰显皇帝权威的,所以,当时的人们修筑皇宫时,就建了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的房子。关于这个数字,还有一个传说。

    传说当初修筑紫禁城的时候,永乐皇帝把宫殿的房间总数定为一万间。但是,在他下了这道旨意后的第五天晚上,突然梦见玉帝在天宫召见他。玉帝对永乐皇帝大发雷霆,说紫禁城这一万间房子就要压过天宫一万间房屋的数量了。永乐皇帝醒后,连忙召进刘伯温商议此事。刘伯温最后将宫殿的总房间数定为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这样既不会惹怒玉帝,又不失天子的尊严和皇家的气派。紫禁城用了不到四年的时间就建成了,各个宫殿高大雄伟,金碧辉煌,很气派。永乐皇帝非常满意,随即问刘伯温:“这宫里的殿堂确实是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吗?”“正是!”“那这个半间在哪里呢?”“这半间房在西边儿的一间配房里。”永乐听此更是高兴,重赏了刘伯温许多金银。

    实际上,迄今为止,故宫里房子的总间数是八千七百零七间。当时刘伯温去民间采购建筑材料,看到百姓们过得很苦,就改换图纸,实际上只建造了八千多间。他虽然向永乐皇帝报了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但心中却想紫禁城这么大,谁会数得过来这儿有多少殿堂呢?而且也没人真会去数。

    于是,这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房子的说法就在民间流传开了。传说中的半间房又在哪里呢?原来在清代存放《四库全书》的文渊阁阁楼的西边,有两根绿色的柱子之间的间隔是五尺左右,古代将四根柱子看成一间,而这就是传说中的半间。另外一种说法是说,这半间房指的是文渊阁的楼梯间。文渊阁有两层,楼上是通为一间,楼下是六间,意为“天一生水,地六承之”。楼阁巧妙布局,增加了使用面积,在西边,二层之下、一层的楼梯上设置了一个半间,作为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的半间。

    事实上,紫禁城的房子间数一直在变化。比如太和殿本来是面阔九间,康熙时加建了两面防火隔墙,就成了十一间。而东路宫殿则是乾隆时期修建的。

    因为“九”是人们喜爱的数字,被人们赋予了多种含义,所以,民间多流传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房子的说法。曲阜的孔府是我国最大的官僚府邸,其中也有九百九十九间半房子。古时,不论是皇家还是平民百姓都特别钟爱“九”这个数字,虽然不见得有这么多间房子,但这样的说法却是人们喜闻乐见、广为流传的。

    山东人见面叫“二哥”的由来

    “二”在民间俗语中并不是人们很喜欢的数字,而且人们常以“二”来表达鄙视、贬评的含义。如“二房”、“二百五”、“二手货”等。但是,当你见到一个山东人时,却要称呼对方为“二哥”以表示对他的尊重和崇敬。这是源自何处呢?民间有多种不同的说法。

    流传最广的是武大郎、潘金莲、西门庆和武松的故事。这个故事在《水浒传》和《金瓶梅》中都有记载。武大郎的形象,令很多人感到羞耻;而武松刚直、正义、强壮、疾恶如仇的形象令人们敬佩,被人们称为“山东大汉”,代表了山东人的形象。山东人由此喜欢上了“二哥”的称呼。

    在民间流传的其他故事中,老大也一直扮演着不光彩的角色。在山东版“牛郎织女”的故事中,牛郎有一个大哥,然而他的大哥却因为娶了一个凶狠的老婆变成了“妻管严”。兄弟俩的父母双亡后,老大将牛郎轰出了家门。老大、老二因此分家,老大也成了一代代山东人谴责的对象。在山东版“牛郎织女”的故事中,还有很多老大因贪婪而欺骗老二的具体情节,其结果也都是老二受到神灵的点化或别人的帮助才化险为夷,老大最终却一头掉进了自己设计的陷阱,受到应有的惩罚。由此可以看出山东人对老二的喜爱、对老大的厌恶。

    山东人最大的骄傲就是孔子,孔子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的思想备受古今中外之人的崇拜。巧合的是,孔子正是排行老二。这也是山东人尊崇“二哥”的一个原因。

    对于山东人喜称“二哥”的缘由,民间还有其他一些说法,一种是说山东本地的民俗认为,三兄弟中,一般老大憨厚,老二精明能干,而老三却比较娇惯。另一种是说山东人为人谦虚,不愿被人称做“老大”,而愿意被称做“老二”。

    但也不是所有的山东人都喜欢“二哥”这一称呼。山东南部地区的人们就忌讳别人叫他们“二哥”。当地有“老大王八老二鳖,只有老三是好人”的说法。其他的民间俗语也将“二”赋予了鄙视的含义,若非在家族排行中,人们会将“老二”的称呼当做极大的侮辱。

    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坐

    “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坐”是民间流传的一句俗语。民间认为若70多岁的老人来家里做客,不能留他住宿;80多岁的老人来家里做客,不能留他吃饭;90多岁的老人来家里,不能留他久坐。若不这样做,会给家里带来灾难或不吉利。看上去这似乎违背了中华民族孝顺的传统美德,但是从我国传统的赡养秩序和丧葬习俗方面来说,这却是人们尊重老人、孝顺老人、遵循伦理道德的行为。

    在我国,人进入老年后,就由子女赡养至寿终。一般是由老人的亲生儿子尽赡养义务。若老人没有儿子,就由招进的上门女婿或过继认养的儿子来赡养。所以,老人始终不会离开他们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他们最大的理想就是“寿终正寝”。我国赡养长辈的道德准则也是“孝顺”,“孝”是指竭尽全力赡养父母,“顺”则是指遵从父母的愿望。因此,让老人圆满地寿终正寝才是遵从了父母的愿望,对父母尽了孝道,而不被社会舆论谴责。

    人到70岁以后,已经到了垂暮之年,随时可能会病逝。亲戚朋友家对老人不留宿、不留饭、不留坐,就是为了让老人在自己家里寿终,避免其在外病逝。若老人病逝于他乡,儿女们会因不能满足老人的心愿而受良心的谴责,在社会舆论中遭到道德责备。若老人逝于亲朋家里,亲朋也会因为尴尬而产生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家中若有年过七旬的老人,儿女们不便劝他们去走亲串户,亲朋也不会在家里劝老人逗留。但是,为了与老辈交流感情,人们也不能将老人孤立在家中。于是,民间就形成了逢年过节走亲串户,年轻一辈主动上门看望长辈的习惯。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

    俗话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七十三、八十四,不死也是眼窝刺。”人们常将73岁和84岁当做老年人难过的“坎儿”。据说,这是因为孔子活到了73岁,孟子活到了84岁。孔、孟是民间崇拜的圣人,他们归天的年龄就逐渐成了不言之年,也就是人们认为的年龄上的“坎儿”。

    为了过这个“坎儿”,在民间还形成了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习俗。比如在河南,逢老人到了这个年龄,家人会给老人买活鲤鱼吃,吃了鲤鱼之后再猛地一跳,就代表蹿过了这个关口。还有的地方会在这一年的春天,由老人的女儿亲自为老人煮两个鸡蛋,然后悄悄地拿到麦场上滚上几圈,再带回家,让老人躲在家门口吃掉。这样做的喻义是神不知鬼不觉地过了这一关。

    各地年龄禁忌

    世界各地都有年龄的禁忌,我国各个地区对年龄也有各种不同的避讳。在我国中原一带,人们除了不喜欢73和84这两个年龄外,还避讳说45岁、100岁等。

    据《北平风俗娄征·语言》引《朔纪》中记载:“燕人讳言四十五岁,人或问之,不曰‘去年四十四岁’,则曰‘明年四十六岁’,不知何所谓也。”据说人们讳言45岁是因为包公查陈州放粮这一年正值45岁。这一年陈州大旱,皇帝派人到陈州放粮。放粮的官员私吞粮食,欺诈百姓,使得民间怨声四起,百姓纷纷状告放粮的官员。包公为破解此案曾乔装成妓女的奴仆,这种奴仆在民间被人们贬称做“王八”。而“王八”是骂人的话,人们出于对包公的崇敬将45岁这一年叫做“骂年”。所以,直到今天人们还忌言45岁。

    对于人们讳言45岁的习俗,民间还有一种不同的说法。相传包公45岁这一年,为擒赵王,曾诈言身死,令其妻假装与前来吊唁的赵王调情,骗取尚方宝剑。从传说中可以看出,人们避讳45岁是因为人们将45岁这一年与凶险、灾祸和不幸联系到了一起,讳言四十五岁就是在避讳不吉利的事。

    再说说“百岁”的忌讳。民间常说的“百年之后”、“百年好合”一类的词语,其实都暗指百岁是人们寿命的极限。所以,人们忌讳说百岁。即使是正好100岁整,也要将年龄说成99。在山东的一些地区人们还有用百岁来指刺猬和驴等动物的习俗。此外,在山东,男人避讳说41岁,到了这一年,必须跳过去多说一岁。传说人们忌讳41岁主要是因为这一年妨妻。

    河南地区的人认为人在81岁的时候病逝是非常不吉利的。九九八十一有财数算尽、后代破败的意思。河南当地人家若有老人死时81岁,就会在他将要断气时,将算盘拆散,隔着窗户往外扔出,以破不祥的预兆。

    俗语中还有“年纪六十六,阎王要吃肉”的说法。东北一带的老人在66岁生日时,儿女会给老人包六十六个比较小的饺子,让老人一次吃完,才算平安地过了这个“坎儿”。天津有“六十六一刀肉”的民间谚语。在老人66岁时,由女儿给父母买来一块“肉”,让老人顺利地渡过这个年龄的“坎儿”。传说这样做是为了还阎王的债。

    在中国台湾,人们则多忌讳岁数逢九,将有九的年岁视为厄关。据说,这种心理与九为最大吉数有关,有过此最大之吉,必走下坡路转为凶的意思。

    然而,在安徽却又有不同。安徽的男性老人做寿都是做九不做十。这是因为“九”与“久”谐音,有长久的意思;而“十”与“死”谐音,人们忌讳说到死亡。

    淮北地区,老人逢66、77、88、99这些年龄,都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子女亲朋都会前来庆贺。在中年人中,男性忌讳33和36。因为“三”与“山”谐音,33岁又与“山”接近,被认为不吉。另外,民间还有“人人都有个三十六”的俗语,说的也是忌讳36岁。安徽安庆地区的人,若宗族兄弟中有到36岁的,人们就会送他一只老母鸡,帮他消除灾祸。

    在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中,人们对年龄的禁忌各有不同,说法也五花八门,枯燥的数字被人们演绎得妙趣横生。人们对年龄的不同认识其实全部源自人们对数字和文字赋予的不同联想意义。

    数字中的吉凶

    在中国台湾的高雄市有这样一组用数字命名的道路名称:一心路、二圣路、三多路、四维路、五福路、六合路、七贤路、八德路、九如路、十全路。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当地人们给这十个数字赋予了吉祥的意义。《易经》也对每个数字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一是“太极”,二是“两极”,三是“三才”,四是“四象”,五是“五行”,六是“六合”,七是“七政”,八是“八卦”,九是“九星”,十是“十干”。在经历了几千年历史演变的今天,人们赋予了数字更丰富的含义,并形成各种俗信,在民间广为流传。

    生活中,人们多将“六”和“八”视为吉利的数字。俗话说“六六大顺”,人们将“六”和“顺”联系到一起,寄托事事顺利的意思。据说,这是因为古时人们投骰子,两个六是最大的赢家。而“八”与“发”谐音,有发财的意思,所以,民间有“要得发,不离八”、“八八大发”等俗语。因此,人们的车牌号、手机号都喜欢用“六”和“八”这两个数字。

    民间办喜事时,喜欢用双数,素有“好事成双”的说法;遇丧事时,则多用单数,意思是祸事就此一件,希望祸事不成双。由此推出,人们办喜事的日子就忌讳单数,丧事的日子就忌讳双数。

    同样的道理,九也是有时被人们喜欢,有时被人们避讳的数字。“九”与“久”同音,有长久的意思,古时也为多的意思。民间有人家婚嫁喜事时,用“天长地久”祝福美满的婚姻,所给的礼金也多为逢九的尾数。但是,一般老人说年龄时则忌讳提到含有九的岁数。

    “三”与“散”谐音,有分离的意思,所以婚嫁和做寿都忌讳含有“三”的日子,送的礼金也忌讳含有“三”的数字。“四”与“死”谐音,所以人们都避讳“四”。“七零八六”、“五三五四”因与“七零八落”、“吾散吾死”谐音,含有衰败的意思,通常也都被人们忌讳。

    还有一些数字具有骂人的意思所以被人忌讳。最普遍的就是“二百五”,人们认为“二百五”意思是指人很傻,因此并不喜欢这个数字;“不三不四”则是说人不守规矩。“十三点”就是说这个人很愚蠢;“三八”指的是“心不在焉”,也有讽刺人笨的意思。这些数字,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忌讳的。

    自古以来,人们赋予了数字多种多样的意义,也使这些单调的符号有了褒贬不同的感情色彩。

    古人为何有正月不剃头的说法

    民间有正月不剃头的习俗和“正月里剃头死舅舅”的俗信。据说,这一俗信源于三百六十多年前顺治帝颁发的一道“剃发令”,是“正月不剃头——思旧”的讹传。这一俗信传说的由来,促使中国理发这一行业逐渐兴起,而它的讹传又使得一年到头辛苦工作的理发师休了一个月的年假。

    传说,在清朝以前,民间认为头发是父母所赐,要一生保全而不破损。除了出家的和尚需要剃头,百姓将割发看成是极大的羞辱或是一种对自己的惩罚,终身将头发梳成发髻束在头上。入关后的清王朝实行“削平四周,留守中原”的治国主张,而且特别重视对百姓服饰的改变和规范。顺治二年六月,由摄政王多尔衮代7岁的顺治下发了《剃发诏书》,令全民剃发,且是剃成四周全无、只在头顶正中留一条辫子的“砂壶头”发式。皇帝明令全民剃头,官兵严酷执行,违者则会招来杀身之祸,相传当时还有“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一说。百姓中一些人遵从旧俗,不能接受这一改变,也有的人还带有对明朝的怀念之情,为了表示反抗,这些人相约在每年的正月不剃头。从此在民间就有了“正月不剃头——思旧”的谚语谣传,是思念过去的朝代的意思。在几百年不断的传诵过程中,这句俗语就演变成了今天的“正月里剃头死舅舅”。

    据说“剃发令”发出后,民间的理发匠就常常被朝廷诏去奉旨给百姓剃头,人们就称理发匠为待诏。开始的时候,人们在路边搭起棚子,用一根旗杆挂起“剃发令”的圣旨竖在旁边,就是一个剃发铺。如果有人不剃发就砍掉脑袋挂在旗杆上。后来,民间逐渐形成了剃发的习惯,那根旗杆也不再用来挂圣旨了,而是用来挂毛巾和磨刀用的布。剃头匠们则携带着剃发的用具走街串巷找活干。后来,我国就逐渐形成了理发这个行业。

    在我国江苏淮阴等一些地区,民间也有正月不剃头的习俗,不过这种习俗始于更久远的秦朝。民间为了避秦始皇的名讳,将正月改称为以征音读“正”的正月,并形成了不剃头的习俗,旧时人们认为正月剃头是不吉利的,会招来杀身之祸。另外,在四川的建始县,人们正月也不剃头,且把正月剃头叫做“正无发(法)”。

    “正月不剃头”这一习俗的形成伴随着历史上的朝代更替。“思旧”转变成“死舅”,符合中国传统的人文人伦思想。所以,直到今天,人们还奉行“正月不剃头”的习俗。

    古人为何把药渣倒在路口

    在我国民间,人们服中药时有一种习俗,就是将剩下的药渣倒在家门附近的路口。对于药渣的处理方式有三种,一种是倒掉,一种是将有毒的药渣埋掉,还有一种是将药渣先放在太阳下晾干,等整服药煎服完之后再一起倒掉。关于这种“倒药渣”的习俗民间流传了三个传说故事。

    据说很久以前,某江南小镇有一家名叫“宏德堂”的药店。起初这家药店卖的都是货真价实的药材,在附近的信誉也很高,生意非常好。可是,过了一年之后,到这来买药材的人却越来越少,门庭冷落,生意很不好。一日,店主正在午休时,迷迷糊糊地看见一位手拿拂尘的鹤发仙翁对他说:“我是药神,管理天下所有采药的人和卖药的人。最近你在药材中掺进劣质的假药材,欺骗病人,如今无人到你这来买药是对你的惩罚。”说完,扔到店主面前一张纸条,就飘然消失了。店主拾起纸条一看是一首六言诗:“配药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治病救人为本,切忌图利忘义。”他很惊讶,药神竟然也知道他以次充好卖假药材的事情。店主后悔不已,就把遇见药神的事传了出去,说凡是以后在宏德堂抓药的人,可将药渣倒在门前,让药神检验在宏德堂买的药材是不是上等佳品。从此之后,宏德堂的生意又好了起来,人们都说宏德堂的药材药效灵验。后来,人们就有了倒药渣的习惯。

    另一个故事是关于我国唐代神医孙思邈的。孙思邈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深得人们的信任。一次,他给一只老虎治好了病,这只老虎就为他当坐骑,做护卫,以报答他的恩情。然而有这只老虎在身边,人们却不敢再向孙思邈寻医问药了。孙思邈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他到百姓家里看病时,让病家将药渣倒在门前的路上。老虎看到药渣就知道他在哪家看病,而不用跟在他身边,以免吓到病人。从此,倒药渣和踩药渣成了一种习俗,传到后世,药渣也成了行医人的标志。

    第三个故事是与明代名医李时珍有关。据说李时珍在一次外出采药时发现一个村庄里所有的人都患了病。李时珍走进一个茅草屋,看见一位病重的老人,老人告诉李时珍村里前些天来了几个江湖郎中,给他们开了一服药后说“这服药包治百病”。可是病人服了药后,病情仍不见好转。李时珍将药渣拿过来一看,发现很多都是假药。百姓们得知此前他们吃的竟是假药后,非常痛恨那些江湖郎中,就纷纷拿出自家的药渣给李时珍检验。因为人数太多,李时珍就让村民将药渣倒在村子前边的路口,分堆放好。然后,他逐个查看,扔掉假药、劣药,留下真药。后来,民间就有了将服过剩下的药渣倒在路口的习俗,人们这样做主要是希望路过的名医能够为其辨别药材的真伪。

    这些民间传说对倒药渣习俗来源的解释各不相同,却都在传颂我国名医的高深医术以及弃恶扬善、去伪存真的高尚品质。同时这种习俗也有规劝人们行医卖药不要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深刻寓意。

    药锅子为何只借不还

    民间有一句俗语是“借钱借物难,借药锅容易”。在各地民俗中,若向别人家借药锅,人家会痛痛快快地说“拿去!”而且大多数地区的药锅还是“只借不还”,否则,借出药锅的人家就会不高兴。另外也有一些地方有还药锅的习俗,不过人们为了趋吉避凶,往往不能直接将药锅送回去,因此民间产生了很多有关药锅的有趣习俗。

    在山西晋南地区,人们就遵循药锅只借不还的习俗。用完药锅的人家盼望家人健康不再生病,就希望药锅被其他人家借走。借了药锅的人家用完后却不能将药锅送还回去,只能等着其他病家再来借药锅。这样在借来借去之间,药锅俨然成了公用财产,人们已经不在乎药锅究竟是谁家的了。

    在陕西旬阳地区,民间则形成了一种“偷药锅”的习俗。这个地区的人在家人患病后不会去别人家借药锅,是怕在借锅的同时连病也借过来。所以,人们就用“偷”的方法,等用完之后再悄悄地还回去。若有人丢了药锅,也不会恼怒,反而会很高兴,认为病也会随着药锅被偷走了。

    另有一些地区也有还药锅的习俗,但是,还的时候要往药锅里放几角钱或一些吃的东西,以此表示对借出药锅之人的感谢,回报吉利。在我国部分地区,也有人不用药锅,认为药锅会带来灾祸,而用其他的器皿代替药锅。

    在我国,人们总以为药锅不仅是药的煎熬容器,而且还携带着病和不吉利。因此,很长时间以来,各地销售药锅、药罐的店铺生意都不是很好。但由于人们在生活中常需要喝中药,所以现在一些医疗机构还增设了代病人煎熬中药的服务。

    古人为何忌讳下午去看望病人

    忌讳下午去看望病人是封建社会的传统。在现代的民间,特别是老人当中也有忌讳下午去看望病人的。

    下午去看望病人之所以会引起主人或病人的反感,主要是因为在阴阳学中,下午被视为阴。人们认为此时去看望病人,会使病人的病情加重,甚至给病人招来病逝的灾祸。此外,封建社会的人们一般都是在下午办丧事、去丧家吊唁,因此下午去看望病人会让人产生不好的联想。

    旧俗以为上午代表着希望,下午则预示着夕阳西下、败落的意思。从古至今,西天和黑夜都被认为是死亡的归宿。人在生病后会有心理负担,在下午时身体的抵抗力也比较弱。这样看来,下午的确不适合看望病人。

    对于看望病人的时间,我国部分地区还有一些其他的习俗。例如广东潮州地区,人们忌讳在壬寅、壬午、庚午、甲寅、乙卯、己卯这六天看望病人,也忌讳下午或者晚上看望病人,因为当地有“日落西山唔久时”的俗语。

    孕妇忌食兔肉和生姜

    在民间养胎的习俗中,孕妇禁食的东西颇多,这方面的风俗也比较繁复。最典型的是忌食兔子肉与生姜,民间有“吃兔肉生子缺唇”、“食生姜令子生六指”的风俗。人们认为妇女在怀孕期间,若吃兔肉会导致胎儿口唇残缺,长成兔唇;若吃生姜,则会导致婴儿长成六指。在古代,新生婴儿出现唇裂和长出六指都被视为非常不吉利的预兆,认为是有妖魔鬼怪作祟。若哪家生了这样的孩子,人们就会将这个婴儿溺死,婴儿的父母也会被人们驱逐。

    孕妇忌食兔肉和生姜的风俗在我国民间流传已久。在东汉王充所著的《论衡·命义篇》中有“妊妇食兔,子生缺唇”的记载。《金匮要略论方注》卷二十四中亦有云:“妊妇食姜令子馀指。”但是原因何在,在这些著作中都没有说明。

    在后世的一些中医学著作中,对孕妇忌食兔肉和生姜的原因略有描述。清代食医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中说兔肉“性凉,能凉血活血,又易损人阳气,故怀孕之人忌食之”。中医学认为生姜属辛辣刺激性的食品,孕妇若食用,容易耗伤津液,致使孕妇因津亏生热而造成胎动不安。

    中医学中关于孕妇忌食兔肉和生姜的说法有一定的医学道理。但民间风俗的说法将孕妇食用兔肉和生姜的后果夸大,并依照兔子和生姜的外形加入了人们的想象,认为孕妇食兔肉和生姜就会生出唇裂和六指的孩子,则是没有事实根据的主观臆测。

    民间出行前有哪些禁忌

    封建社会的人们习惯了以家宅为中心的生活,家自然会给人们带来安全归属的感觉。而出行就意味着短暂地离开家,会令人产生一种不安感和失落感。为了祈求出行平安,在民间形成了一系列的出行禁忌。

    《论语》中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从传统的孝道出发规劝年轻一辈出行要有去处,让父母放心。可见,人们认为出行都会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中国人素有慎出行的习惯,出行前在求神拜祖、选吉日、测吉凶等方面都有讲究。

    古时民间认为周围的一切都是由神掌管的。人们管掌管出行的神叫路神,也称作道神、行神。据说,这个神是共工之子,名修;还有的说是黄帝之子嫘(léi)祖。不管这位神的原型是谁,人们丝毫都不敢怠慢,都要虔诚敬祀。

    民间俗语有云:“在家不敬月,出门招风雪。”人们出门前不仅要敬祀路神,还要敬祀天神和日月神,祈求出行平安。

    另外,民间还有“老不上北,少不上南”、“老不入川,少不游广”、“老勿走新疆,少勿走苏杭”的谚语,这也是古时人们流传下来的出行禁忌,即出行方向的禁忌。古人在选择出行方向时要谨慎地占卜,同时也要占卜出具体的出行时间。

    在传统风水学中,人生的每一天都有一个星神值日,如果是青龙、明堂、金匮、天德、玉堂、司令这六神所值之日,则被称做是“黄道吉日”,诸事大吉;若是天刑、朱雀、白虎、天牢、玄武、勾陈这六个凶神值日,又或是遇日食、月食、陨石坠落等异常天象,则被称做是“黑道凶日”,不宜出行。之后的阴阳学又将星神与天干、地支和五行联系到一起,将一年中的三百六十五天分为吉凶两类,分析出每天的不宜之事,从而在百姓中形成了“逢吉方行,遇凶则止”的俗信。

    民俗认为元旦日,忌出行。民间最流行“七不往,八不归”、“七不出门,八不回家”的俗语,即逢七的日子不出行,逢八的日子不回家,有人说这是因为“七出”与“妻出”同音,有不祥的寓意。因为“十三”与“失散”谐音,故而每月的十三日也被定为出行忌讳的日子。古代汉族还有忌讳红煞日出行的习俗。

    民间另一种忌讳出行的日子被称做“杨公忌”。据说“杨公忌”指的是宋朝时期的一位术士占卜计算出的百事禁忌日,其中就有关于出行宜忌的详细记载。

    为了满足心理上的需求,人们在出行前还要虔诚地占卜吉凶。同时人们还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定为出行前的凶兆,例如,碗碎了、筷子折断了、小孩不停地啼哭、吃饭噎住等。人们认为出行前碗、盆子、碟等打碎,寓意着出门办事多有不顺,生意会亏本,更有甚者认为有上述事件发生,会在行路的过程中遭遇意料之外的灾祸。所以,人们会因为这些征兆改变出行日期。若有非常要紧的事情,必须出行,也要在祖宗面前祭拜再三,求祖宗保佑平安后再出发。

    出行之前,饮食方面也有讲究。民间出行前有吃饺子的习俗。在俗信中饺子有“捎脚儿”的意思,寄托了人们出行平安、一路顺风的愿望。除此之外,民间还有“启程饺子落地面”、“上马馄饨下马面”的说法。“馄饨”也是指“饺子”,因为饺子像元宝,所以人们希望出行的人能够发财。还有的说饺子代表团聚,出行是暂时的分离,人们期待着相聚。有些地区的人们还将出行时吃的饺子戏称为“滚蛋包儿”、“滚蛋骄子”等。

    包饺子除出门在外吃饭也有别的说法。比如有些地方有“出门千里,不吃枸杞”的说法。枸杞本是补肾的药材,这句俗语是委婉地警告男子出门不要寻花问柳,不能拈花惹草。还有就是在外吃饭不能先喝汤,且不能端着喝,而是要用汤匙,汤被泼洒出去也会被人视为不吉。

    另外,出行在外花钱也有忌讳。花钱忌讳吝啬,一定要舍得,俗话说“穷家富路”,在外不像在家里,会因赶路而劳累,所以人们认为出门在外一定要舍得花钱,不能因此而拖垮身体。但是,出门花钱还要谨慎,所谓“出门不露白(既露出银子),露白会失财”,为了财物的安全,出行的人们逐渐形成了“财不露白,货不离身”的习惯。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