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常识一本通-探究饮食起源·集纳美味文化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中华美食誉满天下,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深受世界人们欢迎和喜爱。中国的饮食风味各异,四季有别,食医结合,精致典雅,富有民族风情。

    孔子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中国饮食以色、香、味俱全为主要特点,其选料考究,制作精致,烹调、配伍乃至饮食环境,都很特别。孙中山先生说过:“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可见,对“味”的审美视是烹调的第一要义。《礼记.礼运》中有:“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中国饮食讲究“礼”,而饮食的礼仪也多次出现在“三礼”中。《礼记·郊特牲》也有:“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阴气也”。总之,中华饮食的奥妙,其美味文化的多彩,令世人神往。

    中国人过春节为什么吃饺子

    “初一饺子初二面”,中国人过春节一定要吃饺子。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食品,深受百姓欢迎。三国魏人张揖的《广雅》中有“形如偃月(半月),天下通食”的记载,描述的就是一种形如半月的食物。当时人们将饺子和汤一起吃,把饺子称为“混沌”。唐代《西阳杂俎》中有“汤中牢丸”的记载,说的就是当时的饺子。唐朝时的饺子和现在的饺子相同,是捞出来放盘子里吃。宋代人将饺子称之为“角儿”,元明朝曰“匾食”,清朝曰“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

    明清时期,民间盛行春节吃饺子。人们在年三十晚上的十二点以前把饺子包好,夜半子时煮熟了吃。春节吃饺子有“更岁交子”之意,其中“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寓意团圆喜庆、吉祥如意。饺子形似元宝,人们春节吃饺子,取其招财进宝之意。另外,饺子有馅,人们可以把各种象征吉祥的东西都包到馅里,以寄托对新年的美好愿望。一些地区的人们将饺子和面条一块儿煮,称为“金线穿元宝”。

    关于春节吃饺子还有很多传说。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开天辟地,结束了混沌状态。二说是取“混囤”的谐音,有“粮仓满囤”的寓意。三说是民间吃饺子与女娲造人的故事有关。传说女娲用土造人,由于天气寒冷,人的耳朵被冻掉了,女娲为了将人的耳朵固定住,就在人的耳朵上拴了一根细线,将细线的另一端放在了人的嘴里,让人用嘴咬着,这样人的耳朵就不会掉了。后来,人们用面捏成人耳状,内包好馅儿,用嘴吃,以纪念女娲的功绩。

    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是怎么得来的

    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中国百姓过中秋节都有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在古代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最初,月饼是祭拜月神的祭品,经过历朝历代的演变,逐渐形成了中秋节的节令美食,象征美好团圆。

    唐朝初年,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中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唐高祖时,大将军李靖去匈奴打仗,凯旋这天正值八月十五。吐鲁番的商人给皇帝献上胡饼,唐高祖笑着指着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这里的胡饼就是月饼。

    在唐代,民间就出现了从事生产月饼的饼师,长安开始出现糕饼铺。据《洛中见闻》中记载,唐僖宗在中秋节这天让御膳房将饼赏给新科进士,此时还没有月饼之称。中秋节盛行于宋代。北宋时,皇家中秋节吃“宫饼”,民间称之为“小饼”、“月团”。苏东坡曾有诗描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月饼”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中,他将月饼描述为像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

    明朝时期的大量文献都出现了有关月饼的记载。中秋节吃月饼也就成了一种习俗。《帝京景物略》中记载:“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饼必圆。”

    关于中秋节吃月饼,还有如下传说。据说,元朝末年,百姓不堪忍受元朝的残暴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络各路起义军,开始了反抗之战。当时,朝廷的官兵严密监察,各地起义军很难互通消息。军师刘伯温想出一计,他命属下将“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的字条放进月饼里,以通知各路起义军在八月十五这天晚上起义。这一招果然躲过了朝廷官员的严密监视,八月十五这天,各路起义军纷纷起兵,反抗元朝。很快,徐达攻下了元大都,起义军推翻了元朝。

    朱元璋得到消息后,喜出望外,他决定在每年的八月十五与全国百姓共同庆祝起义成功,将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给群臣。民间也在中秋节这天吃月饼,以庆祝胜利,欢度节日。

    清朝时期,月饼用料更讲究,其制作也更加精细,外观精美,成了中秋节的节令食品。月饼被人们赋予了团圆美满的寓意,以寄托思念家乡、盼望团圆之情。

    “四菜一汤”是谁先提倡的

    “四菜一汤”即四样菜加一碗汤。据说,“四菜一汤”最早是由明太祖朱元璋提倡的。

    朱元璋出身贫寒,做过乞丐,讨过饭,所以,他深知百姓疾苦。公元1369年,朱元璋称帝之后,恰逢天灾,农民生活困苦,各地粮食歉收,但是,一些权贵之家仍旧过着奢侈的生活。因此,朱元璋决心进行整顿,便在皇后生日这天宴请文武百官。这天,在朝中官员都坐齐之后,朱元璋便命令宫女们上菜。每桌上的菜式都一样:第一道菜是炒萝卜,第二道菜是炒韭菜,第三道菜是两碗青菜,最后是一道民间常见的葱花豆腐汤。朱元璋用粗茶淡饭宴请朝中官员,意在警示他们生活要勤俭节约,为官要清廉。在这“四菜一汤”中,萝卜被称为百味药,民间常有“萝卜进城,药铺关门”的说法;韭菜有旺盛的生命力,象征国家长治久安;而青菜则寓意为官要清廉,象征两袖清风。宴席过后,朱元璋在众大臣面前宣布:“以后众卿宴请宾客最多只能四菜一汤,就以此次皇后的寿宴为榜样,谁若违犯,严惩不贷。”

    从此以后,“四菜一汤”的习俗从宫中传到了民间,从古代流传至今。

    传统美食“饺子”的由来

    俗话说:“好吃不如饺子。”饺子又称水饺,原名“娇耳”,是深受中国人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还有“牢丸”、“扁食”、“饺饵”、“粉角”等称呼,唐朝时人们称饺子为“汤中牢丸”,元代称之为“时罗角儿”,明朝末期称之为“粉角”,清朝时叫“扁食”。

    相传,饺子是西汉名医张仲景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时期南阳人。他自由勤奋好学,熟读医书,博采众长,集大家之成,人称“医圣”,其所著《伤寒杂病论》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

    据传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期间,常为百姓医治疾病,深受百姓爱戴。有一年,当地发生了瘟疫,他就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一年冬至这天,张仲景告老还乡,回到老家南阳。当他行至白河岸边,看到许多人饥寒交迫,耳朵都冻烂了。原来,此地正流行风寒,许多人都病死了。张仲景看后,心里非常难受,就在此为百姓医治。可是,看病的人太多,他不停地给人看病,还是有很多人等待医治。于是,他想到一个办法。他让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了医棚,在棚里架起大锅,在锅里放一些羊肉和祛寒药一起熬煮,煮好之后,再将这些东西捞出来,用刀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下锅煮熟后分给看病的人吃。这种耳朵状的食物就是“娇耳”。每个病人都分到两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完后,浑身发热,血液顺畅,耳朵也变得暖和了。张仲景为百姓舍药治病,从冬至一直到大年三十,给百姓们治好了风寒,也治好了冻耳。大年初一,人们仿照娇耳做过年的食物,也就是后来的饺子,以庆贺烂耳康复。

    张仲景“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民间流传,后人为了纪念张仲景,每年冬至到大年三十都吃饺子。

    人们为什么把吃肉叫“打牙祭”

    “打牙祭”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吃肉。但是,这个词的来源却耐人寻味。首先要从“祭”字讲起。“祭”是祭祀、祭奠的意思。古时逢年过节人们都会弄点好吃的,而所谓的好吃的就是猪肉。但首先还是要祭祀祖先。由于祭祀只是一种形式,人们就只切一小块肉放在神龛面前,然后点上冥币和蜡烛,表示祭祀。祭完祖先后,人们将剩下的一小坨肉切成细丝,用来“祭”自己的牙齿。因此,“打牙祭”也就用来指吃肉了。

    “打牙祭”泛指吃肉,多用于四川地区,与四川人的祭祀习俗息息相关。关于该词的由来,说法主要有三种。

    一说,古时的厨师每逢初一、十五供奉的祖师爷为春秋时代一位著名的厨师易牙,祭祀要用肉,称为“祷牙祭”。而“打牙祭”就是从“祷牙祭”讹传而来。

    二说,衙门的供职人员可在祭神、祭祀的第二天分吃祭肉,所以说“衙祭肉”,后变为“牙祭肉”。

    三说,古时将帅的营帐前经常竖以象牙做装饰的大旗,称为“牙旗”。将士们每逢农历的初二、十六,都要杀牲畜来祭祀牙旗,称为“牙祭”。祭祀牙旗用的肉就被称为“牙祭肉”。祭祀之后,将士会分食牙祭肉,称为“吃牙祭肉”。

    “小吃”有着什么样的渊源

    清代张思所著《土风录》卷六中关于“点心”中记载有:“小食曰点心,见《吴曾漫录》。唐郑傪为江淮留后,家人备夫人晨馔,夫人谓其弟曰‘治妆未毕,我未及餐,尔且可点心。’”从此处可以看出,小食即点心,也称为晨馔。

    而关于点心的由来,民间有这样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东晋时期,一位大将军看战士们不畏生死,英勇杀敌,颇为感动,就命人烘制民间喜爱的美味糕点,以慰劳在前线作战的战士,表达“点点心意”。由此,“点心”的名字流传开来,并沿用至今。

    小食的由来源远流长。早在一千五百年前的南北朝时期的梁朝时,中国人的饮食就已经有了常馔和小食之分。清代文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说:“梁昭明太子以点心为小食,(唐)郑嫂劝叔且点心,由来旧矣。作点心单。”宋人吴曾所著《能改斋漫录》中也有关于“小食”和“点心”的记载,即“世俗例以早晨小食为点心,自唐时已有此语。”可见,在唐代,“点心”和“小食”是同义词,即指正餐以外的小吃。

    唐朝时期,粉食更加普及,而点心也随之流行起来。当时,长安城中,经营炸面圈一样的油炸环和油饼的店铺鳞次栉比。元代无名氏的《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出现“从食”一词,即指饼类小食。清朝时期引进了西方糕点的制作方法,中国的点心品种更为多样。其中李石亭的《醒园录》中记录的“满洲饽饽法”制作的点心是清朝最具代表性的点心。汪日桢的《湖雅》中就列举了二十种点心。

    小食与点心虽略有差别,但其发展过程却紧密相连。现代的点心专指糕点类食品,而小食演变成小吃,是口味有特色的食品的总称,可作为席间点缀、早点、夜宵等主要食品。现代的小吃制作工艺复杂,更具地方特色,通常还寄托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老婆饼”与爱情故事有关吗

    “老婆饼”味美香甜,滋润软滑,是一道不错的点心。但是“老婆饼”最吸引人的地方还是它的名字,让人不得不联想到爱情故事。那么,“老婆饼”到底和爱情故事有关吗?这要从它的由来说起。

    据说,元朝末年,统治者不断向农民征收赋税,百姓被压迫,生活困苦不堪。各地的起义接连不断,朱元璋也带领人们,奋起反抗。当时战争不断,军中经常断粮。朱元璋的妻子马氏非常聪明,她用小麦、冬瓜等放在一起,并研成粉,做成了饼,发给将士做干粮。这种饼不仅方便携带,还可随时随地吃。这样在行军的过程中,将士们就不用再饿肚子,对打仗起了很大帮助。马氏给将士们做的饼就是老婆饼的原型。

    后来人们认为将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放在一起做出来的饼比较难吃,就改用小麦粉、糖冬瓜、饴糖、糕粉、芝麻等原料做馅,做成的饼就甘香可口、非常好吃了。

    另外,老婆饼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以前有一对夫妻,感情很好,妻子为治家翁的病而去卖身。丈夫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苦心钻研,制造出一种味道甜美的饼,卖饼赚钱,并赎回了妻子。这样,夫妻俩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种饼一直流传至今,美其名曰“老婆饼”。

    随着食品制作工艺的不断完善,人们又发明了与老婆饼相对应的“老公饼”。老公饼形状稍大,味道也别具风格,其馅心以椒盐味为主。

    古人把面条叫做什么

    东汉时期的训诂学家刘熙在《释名》中的“释饮食”中记录:“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蒸饼、汤饼、蝎饼、髓饼、金饼、索饼之属,皆随形而名之也。”根据相关专家考证,这里的“汤饼”指的就是面条。宋人黄朝英在《湘素杂记·汤饼》中解释道:“余谓凡以面为食具者,皆谓之饼。故火烧而食者呼为烧饼,水瀹(yuè煮)而食者呼为汤饼,笼蒸而食者呼为蒸饼。”可见,古人将面条称之为“汤饼”。

    《世说新语》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名叫何平叔的人,此人仪态非常美,面色很白,魏明帝怀疑他在脸上涂了脂粉,于是在炎炎夏日,给他吃热汤饼,使其大汗淋漓,而用衣袖擦脸,擦完后,其脸色仍旧很白,魏明帝这才释疑。

    西晋文学家束皙的《饼赋》中记载:“玄冬猛寒,清晨之会,滋冻鼻中,霜凝口外,充虚解战,汤饼为最。”意思是说,在寒冷的早晨,在冻得鼻涕中流、口舌凝结的时候,要取暖驱寒,填饱肚子,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面是最好的食物了。

    “汤饼”即面条,古时还有长寿的意思。古人在寿辰或者小孩出生的第三天,小孩满月和周岁的时候举行“汤饼会”、“汤饼宴”、“汤饼局”,都会吃象征长寿的汤面。

    相关学者分析,《释名》中记录的“索饼”也就是“水引饼”,在江淮地区称为“切面”。明代《正字通》中记载:“水引饼,即今之水面也。”现代医学也将“索饼”称为“汤面”。

    清代《癸巳存稿·面条子》中解释道:“面条子,曰切面,曰拉面,曰素面,曰挂面,亦曰面汤,亦曰汤饼,亦曰素饼,亦曰水引面。”

    所以说,古人将面条称为“汤饼”、“索饼”,而今人都将之称为“汤面”。

    最早制作“方便面”的人是谁

    1958年日本人安藤百福发明了方便面,并扩大生产,使方便面成了流行于大街小巷的方便食物。但是,据史料研究发现,最早制作方便面的人是嘉庆年间的扬州知府伊秉绶。据说,嘉庆十年,扬州知府伊秉绶怜悯厨师辛劳,就让厨师将鸡蛋和面粉混合后调匀,再切成条状,放到水里煮至八成熟,捞起,沥去其中水分,而后放在油锅里炸一下,放进瓷罐中储藏,吃的时候再拿出来用开水冲泡即可。民国初期洪为法所著的《扬州续梦·扬州面点》中记载:“在昔伊秉绶曾任扬州知府,伊府面即其所创。”后人将此面称之为“伊府面”,简称为“伊面”。

    “伊面”的制作方法和方便面的制作原理基本相同。现今,我国河北秦皇岛、昌黎和内蒙古赤峰、乌兰浩特等地都将方便面称为“扬州面”。广东的一些地区则将方便面称为“伊面”。人们经常见到的“三鲜伊面”、“牛肉伊面”等的制作方法都与伊面相类似。

    是谁发明了人人爱吃的榨菜

    榨菜起源于涪陵榨菜,涪陵榨菜畅销全国,但其形成过程却有一番周折。

    清朝光绪年间,来自四川涪陵的邱寿安在湖北宜昌开了荣昌酱园,这个荣昌酱园还出售四川大菜头。后来,邱寿安雇佣了四川中县一个叫邓柄的人,他曾在涪陵做腌菜技工。邓柄把肥嫩的青菜头研制成榨菜,并运送到湖北宜昌。邱寿安看了榨菜,觉得不错,就设宴让众人品尝榨菜。众人品尝后都觉得味道不错,多有赞美之词。因此,邱寿安的荣昌酱园就开始销售榨菜。没想到,榨菜一上市就受到百姓的欢迎,荣昌酱园的生意也越来越好。榨菜也就逐渐成为人人都爱吃的一道菜肴。榨菜要经过风干、脱水、用水压榨、除盐水等程序制作而成,故名为榨菜。

    “醋”这种调料是谁发明的

    醋是日常饮食中一种酸味的调料,用酒或酒精发酵制成。相传醋的发明者是杜康的儿子黑塔。黑塔跟杜康学会了酿酒技术,后移居现在的江苏镇江地区。在镇江,黑塔继续酿酒。他认为将酿酒后的酒糟扔掉太可惜,就将其在缸里浸泡,存放起来。到第二十一日的酉时,黑塔打开缸盖时,一股扑鼻的香味迎面而来,这种香味他从没闻到过。这时,黑塔用口一尝,酸甜可口,觉得味道很好。于是,他就将其贮藏,作为“调味浆”使用。黑塔在二十一日的前面加一个“酉”字,形成“醋”字,并以此来命名此味调料。

    “馒头”与诸葛亮有关吗

    三国时期,南边的南蛮洞主孟获经常带兵骚扰蜀国,诸葛亮便亲自带兵讨伐孟获。但是,泸水地区人烟稀少,而且有很重的瘴气。于是,诸葛亮的手下向他提议,杀死一些“南蛮”的俘虏,用他们的头颅祭祀河神。而诸葛亮主张以仁义来收取孟获,不同意采用杀人祭祀的方法,就让将士们用面粉活成面泥,再捏成人头的模样,将其蒸熟后当做祭品,代替“蛮”头来祭祀河神。之后,这种面食就被流传下来,祭祀食品中也多见,后人们将“蛮头”改称为“曼头”用以避讳,后逐渐演变成“馒头”,而成了北方人的主食。

    据宋朝的《事物纪原》和清朝的《谈征》记载:“盖蛮地人头祭神,武侯以面为人头以祭,谓之蛮头。今讹而为馒头也。”明朝郎瑛的《七修类稿》中也有相关记录:“馒头本名蛮头,蛮地以人头祭神,诸葛之征孟获,命以面包肉为人头以祭,谓之‘蛮头’,今讹而为馒头也。”可见,馒头原名“蛮头”,是用来代替人头,用以祭祀,后因避讳而改用“曼头”,进而演变成为“馒头”。

    “臭豆腐”的来历

    臭豆腐分为豆腐干和臭豆腐两种,是一种流行全中国乃至世界的小吃。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却很香,虽然它名字俗气,却颇受人们喜爱。长沙和绍兴的臭豆腐干闻名中外,其制作方法有较大差异,但味道却堪称一绝。长沙的臭豆腐也称为“臭干子”,以火宫殿的长沙豆腐为代表。臭豆腐乳也曾经作为御膳小菜被送往宫廷。如今的臭豆腐颇受大众欢迎。

    关于臭豆腐干的来历说法不一,主要有两种。一说,朱元璋年少时做过乞丐和和尚。一次,他在忍受饥饿之时,捡起人家丢弃的过期豆腐,然后用油煎了煎,就吃了下去。这豆腐的美味,朱元璋铭记在心,他成为军事统帅时,一次在安徽打了胜仗,就与将士们一起吃臭豆腐庆祝。如此,臭豆腐就美名远扬了。另一说,明代的学者何日华在著作中记述:安徽黟县人喜欢在夏秋之时,用盐使豆腐生毛,擦洗干净后,用油煎炸,这样做出来的豆腐有鳄鱼的味道。而此种臭豆腐的做法与朱元璋所吃臭豆腐的做法很相似。

    北京臭豆腐,最有名的就是王致和的臭豆腐乳。据传,清朝康熙八年,从安徽来京赶考的王致和金榜落第,返归故里,交通又不方便,于是决定在京攻读,准备下次再考。可是,他的盘缠所剩无几。王致和的父亲在家乡开一家豆腐坊,王致和从小就会做豆腐。所以,为了谋生,王致和在北京卖起了豆腐。可是,到了夏季,卖剩下的豆腐很快发霉,不能食用。于是,他冥思苦想,最终将豆腐切成了小块,晾晒之后,用盐腌了起来,放进一口小缸里。之后,王致和苦心读书,不再卖豆腐,也渐渐忘记了自己腌制的豆腐。待到秋季之时,王致和又开始卖豆腐,忽然想起了自己夏季腌制的豆腐。这时,他打开缸盖,忽闻一阵臭味,豆腐已经变成了青灰色。他尝了一口豆腐,虽然很臭,但仍留有一股浓郁的香气,称得上是一道美味佳肴。之后,王致和送给邻里品尝,大家都觉得味道很好。王致和屡试不中,便弃学经商,做起了臭豆腐的生意。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很喜欢这一小吃,遂将其列为御膳小菜,并按其青色方正的特点赐名“青方”。

    火锅是谁发明的

    火锅是老少皆宜的大众饮食。火锅看似简单,其形式到内容的改变却经历了数千年。

    古代的火锅称为“古董羹”,因为在吃火锅的过程中,人们向锅中沸水里投放食物时会发出“咕咚”的声音,故名为古董羹。火锅源自一万多年前,人们用陶制的鼎煮食的习俗。当时,无论是三足的鼎还是四足的鼎,人们都将能吃的食物放进鼎内,然后生起火,把食物煮熟吃。当时,人们称之为“羹”。可以说,这就是火锅的原型。

    西周时期,人们煮食用的器皿发生了变化。当时的锅多用铜与铁制造,这样的锅导热性能好,较为轻便,与现在的锅较接近。

    东汉时期,火锅甚为流行,进一步发展。三国时期,魏文帝曾经提到“五熟釜”,就是可以同时煮不同食物的锅,其中分为几格,形状类似于现代的“鸳鸯锅”。南北朝时期,人们普遍使用的器皿是“铜鼎”,其饮食方法与现在的火锅十分相似。唐朝时,人们将火锅叫做“暖锅”。宋朝时,火锅的吃法十分盛行。到了元代,火锅的吃法传到蒙古地区。蒙古地区的人们用火锅来煮牛羊肉,以食用。清朝时,火锅不仅是民间常见的菜肴,还是宫廷中一道著名的菜肴。

    为什么有“杂烩”这道菜

    杂烩,即混合几种原料烧成的菜。据鲁迅《书信集·致增田涉》中记载:“杂烩,是混杂种种原料炒的。”杂烩这道菜是我国著名的传统佳肴,一菜多样,色、香、味俱全,驰名中外,从古至今,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关于杂烩的传说颇多,最早可追溯到西汉时期。据史料记载,最早发明“杂烩”这道菜的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帮闲”娄护发明的。娄护,字君卿,汉武帝时人,做过荆兆吏。在当时,娄护来往于“五侯”家中,即汉武帝母舅王谭、王根、王立、王商、王逢这五位同时被封侯的家族。在这期间,娄护创造出来“五侯鲭”,即用鱼和肉及山珍海味烹制的杂烩,也称为“五侯杂烩”。

    据《西京杂记》中记载:“五侯不相能,宾客不得来往。娄护、丰辩,传食五侯间,各得其心,竞致奇膳,护乃合以为鲭,世称五侯鲭,以为奇味焉。”

    从此,“杂烩”这道菜就产生了,而且在民间广为流传。

    过桥米线是怎样被发明出来的

    过桥米线是闻名中外的云南小吃,其制作精良,用料讲究,风味独特,一直颇受人们喜爱。

    据传,过桥米线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源自云南南部的蒙自县。蒙自县南湖景色优美,常有文人墨客在此攻读。传说,一位秀才在此读书,其妻每天要走过小桥去给丈夫送饭。这日,妻子心疼丈夫,刻苦读书,学而忘食,特意炖了一只又肥又大的母鸡,放在罐子里,准备给丈夫送去。可是,正赶上家里有事,妻子没有把炖好的鸡给丈夫送去。而等她办完事后,发现汤罐还是热的,这才发现是上面那一层黄油覆盖了汤面,起到了保温作用。妻子见状,拿起汤罐,穿过小道,走过小桥,将饭送到了丈夫面前。丈夫吃饭时,妻子将米线往鸡汤里浸泡,然后捞到碗里,给丈夫吃。丈夫吃了,觉得味道绝美,便非常高兴。此事被后世传为美谈。人们为了赞誉和纪念这位贤惠的妻子,就将这种食物命名为“过桥米线”。

    天津“狗不理”包子的来由

    天津“狗不理”包子是闻名中外的传统小吃,创始于1858年清朝咸丰年间,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狗不理”包子之所以会享负盛名,是因为其用料考究,制作精良,吃起来鲜嫩可口,润爽顺滑,别有一番风味。“狗不理”包子以美味著称于世,其名字也耐人寻味。

    据传,清代咸丰年间,河北武清县(今天津武清区)有一个年轻人名叫高贵友,因其父四十得子,为求其能像小狗一样好养活,而取乳名“狗子”。

    狗子14岁时到天津学手艺,在南运河边上的刘家蒸吃铺做小伙计。狗子勤学好问而心灵手巧,在师傅的精心教导下,他练就了一手好活,做包子的手艺越来越好,在当地也小有名气。

    学满三年后,狗子做包子的手艺精湛,便自己开了一家包子铺,名叫“德聚号”。他用肥瘦的鲜猪肉以三比七的比例配制,加入适量的水,佐以排骨汤或者肚汤做,再加入香油、特制酱油、葱末、姜末等调料,调成包子馅。用半发面,搓条、放剂之后,再擀成直径八点五厘米薄厚均匀的圆形面皮。最后,用面皮包入调好的馅,用手指精心捏折,最终捏成18个疏密一致的褶花,如白菊花形,而后上炉用硬气蒸制而成。

    狗子做的包子,真功实料,鲜香不腻,口感柔软。方圆十里百里的人都来他的店吃包子,包子铺的生意兴隆。由于吃包子的人越来越多,狗子忙得顾不上和顾客说话。如此,吃包子的人都戏称他“狗子卖包子,不理人。”时间久了,人们说顺嘴了,都管他叫“狗不理”,管他卖的包子叫“狗不理包子”。但是,店铺的字号却渐渐被人们遗忘了。

    据传,袁世凯任直隶总督时,曾到天津编练新军,就将“狗不理”包子作为贡品,进献给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吃过后非常高兴,并说:“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长寿也。”此后,狗不理包子名声大振,远近闻名,并在许多地方开设了分号。

    如今,“狗不理”包子的制作工艺更加讲究,按四季配以不同的馅,面皮薄而带劲,馅不冒顶,褶花密,不漏油,外观精美,每个包子十五个褶花,一两面包三个,大小均等,别具特色。

    “耳朵眼炸糕”名字的来由

    耳朵眼炸糕与天津“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共同被称为天津三绝食品。耳朵眼炸糕闻起来芳香扑鼻,吃起来酥脆可口,香甜黏软,外表金黄色,有“黄、软、筋、香”四大特点。

    耳朵眼炸糕起源于清代光绪庚子年间。第一代掌柜名叫刘万春,他与外甥张魁元合作在北门外大街租下了一间八尺见方的门脸,并挂起了“刘记”的招牌卖糕点。他的糕点师现做现卖,起初不过是每天卖二三十斤,后来,由于刘万春的炸糕选料精细,制作精致,物美价廉,在北门外大街的糕点中出类拔萃,独居特色,众人给予他“炸糕刘”的称号。之后,刘万春的糕点店生意日渐兴隆,他的儿子刘玉才、刘玉书等都陆续进店卖糕点,炸糕的日销量达一百多公斤。“糕”字与“高”谐音,人们取步步登高、蒸蒸日上的寓意,在逢年过节,庆贺生日寿辰,办喜事之时,都提前预约购买油炸糕,争相购买,馈赠亲友。刘记炸糕的生意日渐红火,在当地也逐渐显露名声。由于刘记炸糕店紧靠着一条只有一米多宽的狭窄的胡同,即耳朵眼胡同,人们就风趣地称刘记炸糕为耳朵眼。日本侵略中国时期,刘记炸糕店被迫加入商会,曾起名为“增盛成”。但是,这个名字并不被群众所接受,“增盛成”这个官号逐渐被人们淡忘。耳朵眼的绰号却被人们争相传颂,逐渐为众人所共知。“耳朵眼炸糕”的名字也由此而产生。

    “桂发祥十八街麻花”的来由

    桂发祥十八街麻花与天津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并称为“天津三绝”,是天津最具特色的食品。

    麻花的传世人是范贵才和范贵林兄弟,他们二人曾开了两家麻花店,分别叫“桂发祥”和“桂发成”。后来,这两家麻花店合并成一家,叫做“桂发祥”。当年,这两家麻花店就坐落在天津大沽南路的十八街,故人们称之为“十八街麻花”。

    桂发祥十八街麻花选料讲究,制作精致,其以面粉、花生油和白糖为主料,又添加有桂花、青梅等十几种小料。制作过程分为发肥、熬糖、配料、制馅、和面、压条、劈条、对条、成型和炸制十道工序。麻花由十根细条组成,其中白条和麻条之间还夹有桂花、桃仁、闵姜等多种小料的酥馅。将其拧成三个花,成为名副其实的什锦夹馅大麻花。

    桂发祥十八街麻花在制作过程中,配料讲究,成型后可在干燥通风处放置数月而不变质、不走味、不绵软。十八街麻花酥脆香甜、美味可口,是人们颇为喜爱的一种食物。

    春卷是谁发明的

    春卷,也称春饼、薄饼,是汉族的传统食品,在我国江南地区尤为盛行。

    据说,清朝时,金门人蔡谦一次受皇帝刁难,让他同时用两手写字。其妻看蔡谦没办法吃饭,就用面皮裹各种蔬菜,放进丈夫的口中。蔡谦的妻子所做的就是后人说的春卷。

    春卷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据传,晋代就出现过相同的菜式,即“春盘”。当时,人们用面粉制成薄饼,而后摊在盘中,再加上各种精美的蔬菜一同食用。古时,人们不仅在立春这一天食用春盘,春游时也会带上春盘,以备食用。

    唐宋时期,吃春盘这一风俗更为盛行,人们将春盘叫做五辛盘。在唐代著名诗人的诗句中,都有描绘人们立春吃春盘的风俗,如杜甫的“春日春盘细生菜”,陆游的“春日春盘节物新”等。明朝名医李时珍也曾说:“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谓之五辛盘。”宋朝吴自牧的《梦粱录》中记载:“常熟糍糕,馄饨瓦铃儿,春饼、菜饼、圆子汤。”后来,春盘和五辛盘都演变成为春饼。清朝时期,吃春饼也是一种传统习俗。《燕京岁时记·打春》中有:“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谓可以却春闹也。”人们吃春饼,曰咬春,取其吉祥、免灾的寓意。

    随着烹调技术的发展,小巧玲珑的春卷逐渐取代了春饼。而且,春饼不仅是一种民间流行的小吃,也成了宫廷糕点。在清朝宫廷的“满汉全席”一百二十八种菜中,春卷就是九道主要点心之一。

    “五谷不分”中的“五谷”指什么

    “五谷不分”中的“五谷”泛指粮食,其所指代的粮食种类,在古代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是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是指麻、黍、稷、麦、菽。最初的“五谷”没有“稻”,是因为在我国古代,黄河流域是文化交流中心,而北方很少种植稻谷,稻谷的主要产地在南方。“五谷”中,稻是指水稻,黍指的是黄米,稷为谷子,麦指小麦,菽为豆类,麻是指麻子。

    “谷”原指有壳的粮食,而稻、黍、稷等外面都有一层壳,所以被称做谷。谷字的发音也是从“壳”演变而来。“五谷”原是指中国古代所称的五种谷物,后来泛指粮食。“五谷”通常被俗称为黄米、谷子即小米、水稻即大米、小麦和豆类。

    还有的说法,“五谷”是指“天谷”、“地谷”、“悬谷”、“风谷”、“水谷”。而天、地、悬、风、水所指代的并不是粮食,“天谷”指的是顶端结果实的作物,如稻、谷等;“地谷”指果实长在地面以下的作物,如花生、番薯等;“悬谷”指果实结在枝蔓上的作物,如豆类、瓜果等;“水谷”是指果实生长在水中的作物,如菱角、藕等;而“风谷”则是指通过花粉传播,果实长在须上的作物,如玉米。

    “五味俱全”中的“五味”指什么

    “五味俱全”这个成语出自《礼记·礼运》,形容调味齐全、适宜,也用来形容人的心境。其中的“五味”是指酸、甜、苦、辣、咸,也有说法是酸、甘、苦、辛、咸五种味道。其中“甘”也指甜味,“辛”也指辣味。

    “八珍”指的是什么

    “八珍”起源于周代,原指八种珍贵的食物,后用来指八种稀有的烹饪原料。《周礼·天官·膳夫》中记载“凡王之馈,食用六谷,饮用六清,羞用百二十品,珍用八物。”最早提起“八珍”的是《周礼·天官冢宰》:“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八珍之齐。”

    在我国不同的时代,“八珍”所指内容也各不相同。

    周代“八珍”是后世八珍宴席的先驱之作。其一是指八种食品或是八种烹调方法,即《礼记·内侧》中所列:淳熬即肉酱油浇饭,淳母即肉酱油浇黄米饭,炮豚即煨烤炸炖乳猪,炮牂即煨烤炸炖羔羊,捣珍即烧牛、羊、鹿里脊,渍即酒糖牛羊肉,熬即烘制的肉脯,肝即网油烤狗肝。其二是将牛、羊、麋、鹿、豕(猪)、狗、狼、麇(獐)称为“珍用八物”。

    元代“八珍”也称为蒙古八珍、北八珍。醍醐即精制奶酪、麈沆(有人认为是马奶酒,也有的人认为是獐)、驼乳糜(驼奶粥)、野驼蹄、天鹅炙(烤天鹅)、紫玉浆(是西域葡萄酒)、鹿唇和玄玉浆(马奶子),共同称为迤北八珍。

    明代“八珍”指龙肝(可能是娃娃鱼或穿山甲的肝或是蛇的肝,也有的人认为是白马肝)、鲤尾(古时称穿山甲为“鲮鲤”,所以“鲤尾”指穿山甲的尾)、凤髓(可能是锦鸡的脑髓)、炙(烤猫头鹰)、猩唇、豹胎、熊掌和酥酪蝉。酥酪蝉可能是高级酥酪,明代李日华的《六研斋笔记》中记载:“乃今之抱螺酥也。其形与螺形不肖,而酷似蝉腹。”

    清代“八珍”有三种说法。一是“参翅八珍”,即参(海参)、翅(鱼翅)、骨(鱼明骨,也称鱼脆)、肚(鱼肚)、窝(燕窝)、掌(熊掌)、筋(鹿筋)、蟆(蛤士蟆)。二是“山水八珍”,又指山八珍和水八珍,其中山八珍是指熊掌、鹿茸、犀鼻(或象拔、犴鼻)、驼峰、狮乳、果子狸、豹胎、猴脑,水八珍是指鱼翅、鲍鱼、鱼唇、海参、裙边(鳖的甲壳外围裙状软肉)、干贝、鱼脆、蛤士蟆。三是满汉全席中的“四八珍”,山八珍即驼峰、熊掌、猴脑、猩唇、象拔(象鼻)、豹胎、犀尾、鹿筋;海八珍即燕窝、鱼翅、大乌参、鱼肚、鱼骨、鲍鱼、海豹、狗鱼(娃娃鱼);禽八珍即红燕、飞龙(产于东北山林中的一种叫榛鸡的鸟)、鹌鹑、天鹅、鹧鸪、彩雀(可能是孔雀)、斑鸠、红头鹰;草八珍即猴头(菌)、银耳、竹荪、驴窝菌、羊肚菌、花菇、黄花菜、云香信(香菇中的一种)。

    旧时的南货老人曾说还有“海味八珍”和“动物八珍”,海味八珍为鱼翅、海参、干贝(干扇贝肉)、鱼肚、淡菜(干贻贝肉)、鱼唇、鲍鱼、鱿鱼;动物八珍为熊掌、象鼻、驼峰、鹿尾、猩唇、猴脑、豹胎、燕窝。

    民国时的“八珍”有上八珍、中八珍和下八珍,而且“八珍”所指的内容还有地域差异。其中北京的上八珍指的是猩唇、燕窝、驼峰、熊掌、猴头(菌)、豹胎、鹿筋、蛤士蟆;北京的中八珍指的是鱼翅、广肚(广东产的鳘鱼肚,即鳘鱼鳔)、鱼骨、龙鱼肠、大乌参、鲥鱼、鲍鱼、干贝;北京的下八珍为川竹笋、乌鱼蛋(墨鱼卵)、银耳、大口蘑、猴头(菌)、裙边、鱼唇、果子狸。而烟台的上八珍为猩唇、燕窝、驼峰、熊掌、鹿筋、猴头(菌)、凫脯(野鸭胸脯肉)、黄唇胶;烟台的中八珍为鱼翅、广肚、果子狸、蛤士蟆、鲥鱼、银耳、鱼唇、裙边;烟台下八珍:川竹笋、龙须菜、大口蘑、赤鳞鱼、乌鱼蛋、海参、干贝、蛎黄。

    《水浒传》中武大郎卖的“炊饼”是什么样的

    《水浒传》中武大郎卖的“炊饼”使人印象深刻。但是,“炊饼”到底是什么样的却不得而知。《辞源》中解释:“宋仁宗赵祯时,因蒸与祯音近,时人避讳,呼蒸饼为炊饼。”可见,炊饼是蒸出来的。蒸饼就是炊饼。《辞源》中解释“蒸饼”说“即馒头,亦曰笼饼”。而也有人认为笼饼指的是古代的馒头,也就是今天的包子,而今天的馒头是与蒸饼不同的。那么,炊饼指的是馒头还是包子呢?

    在宋代胡仔的《渔隐丛话》中记载,国子学和太学给学生们吃的食物为:“春秋炊饼,夏冷淘,冬馒头。”而有的学生领到馒头后,自己舍不得吃,要拿回去给亲朋吃。可见,这里的馒头要比炊饼和冷淘好吃。

    在《水浒传》中,炊饼是一个很大众化的食物,当郓哥向武大郎报信时,武大郎送给他几个炊饼吃,而他却嫌“炊饼不济事”,让武大郎请他吃肉喝酒。由此得知,炊饼在当时的市井小民心中也不是什么美味。

    那么,炊饼在古时并不如馒头好吃,古代的馒头并不是指现在的馒头,而炊饼与现在的馒头颇为相似。

    朱元璋与酸梅汤有何关联

    朱元璋是酸梅汤行业的祖师爷,因为酸梅汤是朱元璋发明的。据说,在元朝末年,朱元璋是沿街叫卖乌梅的小贩。一日,他卖到襄阳,正赶上当地闹瘟疫,朱元璋也染上了,病倒在旅店里。当他挣扎着去旅店的库房取他的乌梅时,闻到了乌梅的酸气,一下子就精神爽朗,身体好像好了很多。后来,他用乌梅搭配山楂和甘草,煮成酸梅汤,天天喝,结果治好了自己的病。于是,朱元璋知道,酸梅汤可以治疗瘟疫,就扩大销售,生意很快好起来,也为以后起兵打仗奠定了基础。在日后的生活中,朱元璋经常喝酸梅汤,清解体内油脂,提神养气。

    《本草纲目》中记载:“梅实采半黄者,以烟熏之为乌梅。”酸梅汤以乌梅、山楂、桂花、甘草、冰糖为原料,有消食和中、行气散淤、生津止渴、收敛肺气的保健作用,是炎热夏日清火祛暑的最佳饮品。

    北京烤鸭是由什么演变而来的

    北京烤鸭皮脆肉嫩,味鲜醇香,是世界闻名的美味佳肴。但是,北京烤鸭是如何演变而来的,至今仍存在争议,大致有以下五种说法。

    一是杭州说。南宋时期,烤鸭已经是临安即杭州食物中的名品。当时,烤鸭不仅深受人们的喜爱,也是士大夫之家的珍贵佳肴。据《元史》记载,在破临安时,元朝大将伯颜曾将临安城里的百工技艺迁至大都,即北京,这样烤鸭技术就传到了北京,烤鸭也成了宫廷御膳的美食之一。

    在以后的朝代中,烤鸭一直是宫廷中的美味。明朝时,烤鸭还是皇宫中元宵节必备的美食,并得名“北京烤鸭”。后北京烤鸭从宫廷传到民间,名扬四海。

    二是南京说。据说,南京生湖鸭,明朝初期,朱元璋命御膳房研制美味鸭菜,因此,便出现了盐水鸭、香酥鸭、腊鸭和烤鸭。朱元璋曾命御膳房研制一道味道鲜美、食而不腻的烤鸭。各位御厨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反复试用了一百多种调料,三十多种方法,结果都让人不满意。这时,一位太监想起自己在家时,曾吃过母亲用果木烧烤的猪肉,鲜嫩可口,独具特色。于是,他建议御厨用果树木为原料烘烤鸭子,果然鲜香顺滑、食而不腻。

    皇帝和大臣都拍手称绝,当时就给这个太监以重赏。后来,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也将烤鸭技术带到了北京。烤鸭也就从宫廷传到民间,成了北京的一道名菜。

    三是北京说。据说,金朝建都北京时,燕地产有白鸭,肉厚嫩肥。女真人在此打猎,猎得白鸭,便煺毛烤食。后来,宫廷中的厨师精心调料,增加烤炙程序,做成了最初的烤鸭。北京烤鸭就是由此演变而来。

    四是西安说。据史料记载,武则天称帝时,宠幸张易之、张宗昌兄弟。二张兄弟竞相豪侈,其中张易之将鹅、鸭放进大铁笼中,并在笼中生木炭火,用铜盆盛放无味汁,火烤得鹅、鸭来回不停地走动,最后其毛褪尽,烤炙而死。如此烤制的鹅、鸭肉质肥嫩可口。即早在一千三百多年前,长安就有了烤鸭的做法。

    五是开封说。开封是正宗豫菜的发祥地,“汴京烤鸭”是中国烤鸭的鼻祖,有着悠久的历史。北宋时期,炙鸭、烤鸭已经是汴京较为有名的菜肴。开封,又称汴京、东京、汴州、大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金兵攻下汴京后,汴京的大批工匠和商贾都跟随康王赵构逃到建康和临安,即南京、杭州一带。烤鸭也成了南宋的一道美食。南宋洪遭在《夷坚丁志》中记载了当时烤鸭技术精湛的名厨王立。元灭宋后,元朝大将伯颜将临安的百工技艺带到了大都,即北京。相传北京烤鸭就由此演变而来。

    “全聚德”原来的名字叫什么

    全聚德是著名的中华老字号,创建于清朝同治三年,传世人名为杨全仁。杨全仁初到北京时在前门外肉市街做生鸡鸭买卖,他省吃俭用,生意做得越来越好,并攒下一笔钱。他每天到肉市街去卖鸡鸭时都要经过一间名为“德聚全”的干果脯。这家店招牌虽然醒目,生意却不好。同治三年,这家店濒临倒闭。杨全仁借机用自己多年的积蓄买下了“德聚全”这家店铺。

    杨全仁思量着为自己的店铺起个什么字号,就请来一位风水先生,共同商议。风水先生看了后,捋着胡子说:“这可是一块风水宝地啊!您看这两边的小胡同就如同两根轿杆儿,如果在这里盖起楼房,就如同八抬大轿,前程大好啊。”过了一会儿,风水先生又说:“先前这家店铺生意不好,总走霉运,除非将这‘德聚全’的旧字号倒过来,改成‘全聚德’方可冲其霉运,踏上正途。”

    杨全仁听了甚是欢喜,“全聚德”这个名号正合他的心意。一说,他的名字里有个“全”字;二说,“聚德”为聚拢德行的意思,也可标榜自己做生意讲德行。于是,他就将店的名号定位“全聚德”,并请了一个名为钱子龙的秀才为其题字,而后制成金字匾额挂在门楣上。杨全仁精心经营全聚德,他寻访烤鸭高手,重金聘请烤鸭高手孙老师傅,做起了烤鸭生意。在他的精心管理下,全聚德生意红火,远近闻名。

    糖炒栗子是谁发明的

    糖炒栗子是京津一带秋冬时令的风味食品。其制作方法是,精选优质板栗,而后放进装有粗沙和糖稀的锅里翻炒而成。糖炒栗子香甜可口,深受人们喜爱。

    据传,南宋时陆游曾在《老学庵笑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即“故都(指北宋的汴京,现在的开封)李和炒菜,名闻四方,他人百计效之,终不可及。”后又有:“绍兴中,陈福公及钱上阁,出使虏庭,至燕山,忽有两人持炒栗各十裹来改……自赞曰:‘李和儿也。’挥涕而去。”由此可知,李和是汴京的名厨,在外族人侵犯家园时,其儿带着糖炒栗子的绝技流落于燕山一带,他将自己做的糖炒栗子献给故国的使者,表达自己希望祖国统一的愿望。

    陈麻婆与麻婆豆腐的故事

    麻婆豆腐是川菜中的名品,其特色可概括为麻、辣、烫、香、酥、嫩、鲜、活八个字。麻婆豆腐由陈麻婆发明,陈麻婆与麻婆豆腐的故事也流传至今,仍耐人寻味。

    关于陈麻婆与麻婆豆腐的故事说法不一,大致有两种。

    一说,创始于清朝同治元年成都外北万福桥边的“陈兴盛饭铺”的店主名叫陈春富,他早年殁世,小饭店由老板娘经营。女老板脸上微麻,人们都称她为陈麻婆。桥上常有贩夫走卒,因此,多是推车抬轿的一些苦力在此歇脚。一些挑油的脚夫经常经过万福桥,便常常光顾陈兴盛饭铺。他们多买点豆腐、牛肉,从油篓子里舀一些菜油,让老板娘代为加工。

    人们吃了麻婆豆腐,胃口大开,气血顺畅,因此对麻婆豆腐赞不绝口。这些力夫到处行走,也到处宣传麻婆豆腐,陈麻婆的豆腐便从此出了名。后来,陈麻婆将饭铺开到了成都市区。这样,更多的人都吃到了陈麻婆做的豆腐。好事者戏称为陈麻婆豆腐。此说法不胫而走,成为美谈。后人简称为麻婆豆腐。文人骚客还留下古诗一首,来赞美麻婆豆腐:“婆陈氏尚传名,豆腐烘来味最精,万福桥边帘影动,合沽春酒醉先生。”

    二说,陈麻婆姓陈,专门做豆腐生意。同治年间,陈老太在成都万福桥开了一家豆腐店,她做的豆腐白嫩可口,因此生意很好。对面豆腐店的老板娘非常嫉妒。一次,一位过客提着两斤牛肉末来陈老太的店落脚。对面的老板娘仗着自己有几分姿色,对顾客暗送秋波,这位客人一高兴就到了她的店里去了,却忘带了自己的牛肉末。这时,陈老太的店里进来几个人,见到桌子上的豆腐就吵着要吃牛肉炒豆腐。陈老太一着急就用了刚才那位客人的牛肉末,同豆腐一起做菜,给客人吃了。没想到,这道菜味道鲜美,深受人们的喜爱,而且吃这个菜的人越来越多,陈老太的店也异常热闹。

    对面店铺的老板看后非常生气,就骂陈老太长得丑,是麻子。陈老太为人大度,对此不屑一顾。后来,她干脆挂起来“陈麻婆豆腐”的招牌。麻婆豆腐也就成了一道脍炙人口的豆腐菜肴,陈麻婆豆腐店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美味菜肴“鱼香肉丝”的来由

    鱼香肉丝是以鱼香调味而定名的菜肴。其特别之处就是模仿烹鱼所用调料和方法,用于烹菜,具有咸、甜、酸、辣、鲜、香等特点,味道极佳。

    据传,很久以前,四川一户生意人家很喜欢吃鱼,对调味也有研究,做鱼时经常放一些葱、姜、蒜、酒、醋、酱油等去腥味的调料。一次,女主人为了减少浪费,把烧鱼用剩下的配料都放进了菜里。当时她想,这道菜应该不怎么好吃。而丈夫正在此时回到家里,吵着要吃饭。妻子便将这道菜端了上来,给丈夫吃。丈夫吃过后,迫不及待地问妻子这道菜是怎么做的。妻子支支吾吾的还没来得及回答,丈夫紧接着又问:“这么好吃的菜是怎么做的?”这时,妻子才将做菜的事情一一讲给丈夫听。这道菜因为是用烧鱼的配料炒的,从而命名为“鱼香炒”。

    后经过人们不断改进,这道菜被列入川菜菜谱,并出现了鱼香猪肝、鱼香肉丝、鱼香茄子等系列菜式。鱼香肉丝风味独特,深受各地人们的喜爱。

    吃“满汉全席”有哪些讲究

    满汉全席形成于清朝时期,是包括满族和汉族经典菜式的著名中华大宴。其以北京、山东、浙江菜为主,后又加入了闽菜、粤菜等,共有南菜五十四道:其中江浙菜三十道,福建菜十二道,广东菜十二道;北菜五十四道:其中满族菜十二道,北京菜十二道,山东菜三十道。全席共计冷荤热肴一百九十六品,点心茶食一百二十四品,计肴馔三百二十品。

    满汉全席菜式精美,讲究礼仪。入席之前,首先上两对香,然后是茶水和手碟;台面上放有四种鲜果、四种干果、四种看果和四种蜜饯;入席之后,先上的是冷盘,之后依次为热炒菜、大菜和甜菜。满汉全席分为六宴,分别是蒙古亲潘宴、廷臣宴、万寿宴、千叟宴、九白宴、节令宴等均以清宫著名大宴命名。满汉全席全套菜式精美,名馔众多,择取时鲜海味,汇聚山珍异兽。食用时合用全套粉彩万寿餐具,并配以银器,既古典庄重,又华丽富贵。席间还有名师演奏古乐,典雅、严谨、庄重,是传统佳宴的典范。全席食毕,可让人领略中华传统之文化,中国烹饪之精华,饮食文化之渊源,万物之灵之至尊。

    有以四大美女的名字命名的菜肴吗

    中国菜式的命名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命名的方法多种多样,别具特色。其中就有四道菜是以古代四大美女的名字命名的。

    昭君鸭

    据传,昭君出生于楚地,到西域后不习惯当地的面食,导致饮食不佳。后厨师将粉条和油面筋放在一起,再用鸭汤煮。这道菜正合昭君意。于是,后人就将这道菜称之为“昭君鸭”,并流传后世。

    西施舌

    西施舌是产自西施故里的一种点心,色如皓月,香甜可口。这种点心是糕点师用吊浆技法做成的,先用糯米粉制成水磨粉,而后包入枣泥、桂花、核桃肉等十多种果料调配成的馅心,再放在舌形模具中压制成型,汤煮和油煎都可以。另外,西施舌也指一种以海鲜贝类牙蛤或沙蛤制成的汤。据说,唐玄宗游览崂山时,曾经吃过这道菜,唐玄宗吃后连声称绝。这道菜味道绝美,有“天下第一鲜”的美称。

    贵妃鸡

    贵妃鸡是以肥嫩的母鸡做主料,佐以葡萄酒,此菜酒香浓郁,味美醉人,借用杨贵妃酒醉百花亭的故事,命名“贵妃鸡”。这道菜是一位上海的名厨独创的。西安也有一种“贵妃鸡”,是以鸡脯肉、葱末、料酒和蘑菇等为馅做成的饺子,这种饺子形似饱满的麦穗,馅嫩皮薄,味道鲜美不油腻。

    貂蝉豆腐

    貂蝉豆腐也称为“汉宫藏娇”、“泥鳅钻豆腐”。这道菜豆腐洁白如玉,汤汁腻香,新鲜美味中带有辣味。据传,泥鳅比喻董卓,泥鳅在热汤中急得无处藏身,钻进了豆腐里,最终还是逃脱不了被烹煮的命运。此菜寓意王允巧用美人计,将貂蝉献给董卓。另外,民间还有一种小吃为“貂蝉汤圆”,其中有生姜和辣椒,此汤圆颜色洁白、麻辣爽口、醇香宜人。据传,王允在普通的汤圆中放了生姜和辣椒,并献给董卓吃,董卓吃后大汗淋漓,头脑发涨,不觉自醉,而被吕布趁机杀死。

    “佛跳墙”这道菜究竟是怎样“跳”出来的

    “佛跳墙”又名“满坛香”、“福寿全”,是福州的首席名菜,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关于“佛跳墙”这道菜的由来,民间大致有四种不同的说法。

    其一,说佛跳墙原名为福寿全。光绪二十五年,福州钱局的一位官员宴请福建的布政使周莲,就让厨师用绍兴酒坛装鸡、鸭、羊肉、猪肚、鸽蛋以及海产品,用十多种原料和辅料煨制而成,并取名为福寿全。周莲尝过此菜后非常满意。后来,厨师郑春发学到了这道菜的烹制方法,加以改进后,自己开设了“聚春园”,就以此菜轰动榕城。一次,一批文人骚客来到聚园春品尝此菜,当福寿全上桌时,荤香四溢,一位秀才大发诗性,吟道:“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从此,这道菜就改名为佛跳墙。

    其二,福建有一种风俗,新媳妇出嫁后第三天要亲自下厨,侍奉公婆,为博得他们欢心。据传,一位富家女在家娇生惯养,厨艺不好,在快要出嫁时便愁苦不已。其母就用家里的山珍海味做成了各式菜肴,然后依次用荷叶包好,并告诉她如何烹煮。可是,这位小姐把烹制方法全部忘了,最后她把所有的菜都倒进绍兴酒坛里,盖上荷叶,然后放在炕头上。等到第二天时,坛子里飘出阵阵香气,全家称好。就这样,“十八个菜一锅煮”的“佛跳墙”就产生了。

    其三,说一群乞丐每天用陶钵瓦罐出去讨饭,然后将讨来的饭都放在一起烧煮。一次,乞丐煮的饭菜热气腾腾,芳香四溢。和尚闻了之后,禁不住诱惑,跳墙而出,舍弃佛门多年修行,与乞丐共享美味。后人留下“酝启荤香飘十里,佛闻弃禅跳墙来”的诗句,来记述此事。“佛跳墙”也就因此而得名。

    其四,这一说法与第一种说法大致相同。郑春发开设“聚春园”后,以福寿全为主打菜,轰动榕城。不同之处就在于“佛跳墙”这一菜名的由来。在福州话中,“福寿全”和“佛跳墙”的发音相似,人们叫着叫着,“福寿全”就成了“佛跳墙”了。

    “东坡肉”与苏东坡有什么关联

    “东坡肉”是杭州名菜,是北宋诗人苏东坡发明的。此菜是由约二寸的方形猪肉组成,每块肉一半是肥肉,一半为瘦肉,吃到嘴里,肥而不腻,略带酒香,堪称美味佳肴。

    北宋著名诗人苏东坡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还是一位造诣颇深的美食家。

    苏东坡对烹制菜肴很有研究,最擅长制作红烧肉。他最早烹制红烧肉是在徐州任徐州知州期间。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十年四月赴任徐州知州,七月七日,黄河在澶州曹村埽一带决口,到八月二十一日时洪水围困徐州。

    苏轼率领禁军武卫营和全城百姓抗洪筑堤,经过七十多个昼夜的艰苦努力,终于保住了徐州城。

    全城百姓欢欣鼓舞,为感谢这位父母官,纷纷杀猪宰羊,馈赠知州。苏轼推辞不要,但又推辞不掉,收下后就指点家人做成红烧肉,回赠给百姓。百姓吃后,觉得此肉肥美不腻,是菜中佳品,故称之为“回赠肉”。从此,回赠肉就成了徐州的传统名菜。

    元丰三年二月二日,苏轼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期间,苏轼自己开荒种地,并将亲自动手烹饪的红烧肉以及做红烧肉的经验写入《食猪肉诗》中。

    宋哲宗元祐四年七月三日,苏轼再次来到杭州。元祐五年五六月间,浙江西部大雨不断,太湖泛滥,大水淹没了庄稼。苏轼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帮助当地百姓渡过难关,还疏浚西湖,筑堤建桥,使西湖美景更加美丽。百姓听说苏轼喜欢吃猪肉,在过年时就抬猪担酒来感谢父母官,并给他拜年。苏轼收下肉后,指点家人将其做成了红烧肉,分给百姓吃。百姓们吃了都赞不绝口,并亲切地称之为“东坡肉”。

    “宫爆鸡丁”与“宫保鸡丁”有何瓜葛

    “宫爆鸡丁”原名“宫保鸡丁”,宫保鸡丁是由丁宝桢发明的。据《清史稿》记载:丁宝桢,字稚璜,贵州平远人,光绪二年任四川总督。丁宝桢对烹饪颇有研究,他喜欢吃鸡和花生米,酷爱辣味。丁宝桢在任四川总督时创造发明了一道私房菜,这道菜就是由鸡丁、花生米、红辣椒爆炒而成。后传到民间,被称为“宫保鸡丁”。

    关于“宫保鸡丁”这个菜名的由来,实则与丁宝桢的官衔有关。清朝时,官员们多有一些虚衔,如太师、少师、太傅、少傅、太保、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等。这些虚衔很多都是死后追封,而在咸丰以后,大臣的虚衔不用“某某师”而多用“某某保”。丁宝桢任职期间,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多有功绩,于光绪十一年死在任上。朝廷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追封他为“太子太保”。而“太子太保”是宫保之一,人们就将丁宝桢的私房菜称为“宫保鸡丁”,以纪念丁宝桢。

    “粥公粥婆”的由来和哪位大人物有关

    清康熙十六年,康熙帝第五次微服出巡,这年秋天,他和随从一起来到广州,不巧染上风寒,久治不愈。广东的封疆大使察哈尔召集了岭南各路名医为皇帝治病,结果都没有治愈。后来,听说梅州乡间有一对年过八旬的阿公阿婆,根据家传秘籍熬粥,不仅非常可口,还有祛病养生的作用。察哈尔立刻派人请阿公阿婆到巡督府,为皇帝熬制养生粥。察哈尔按阿公阿婆的要求搭起柴锅土灶,精选岭南特有的乌梅做主料,并配以辅料和几味中药,经过几个时辰的文火慢炖,飘着药香的养生粥就熬制成功了。皇帝吃后,神清气爽,印堂发亮,三日之内,身体完全康复。从此,这对年迈的阿公阿婆就声名远扬,梅州的这种养生粥也广为流传,人们美其名曰“粥公粥婆”。

    民国初年,广州、潮州和梅州的客家人赴南洋淘金热兴起。阿公阿婆的儿子也一同前往马来西亚,并以经营“粥公粥婆”养生粥坊为生,用祖传秘方熬制各种养生粥,赢得各国人们的喜爱。

    “古井贡酒”的名称由来

    古井贡酒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名称的由来形成于不同的朝代。古井贡酒的源产地是魏武帝曹操和神医华佗的故乡——亳州。据传,在南北朝时期,人们在亳州的减店集发现了一口古井,井水甘甜清冽。于是,人们便用古井之水酿酒、泡茶,味道浓郁醇烈、沁人心脾,回味无穷。据传,有一位将军作战失利,便在临死前将所用兵器投入井里。之后,这口古井里的水就更加清纯透明、润喉爽口,酿制出来的酒飘香十里。这口古井也就远近闻名,人们称其为“天下古井”。

    据史书记载,古井贡酒的前身是“九酝春酒”,是曹操命令其手下酿造的。后来,曹操将“九酝春酒”和“九酝春酒”的酿造方法进献给汉献帝刘协,汉献帝饮用后大加赞赏,并将其作为宫廷用酒。从此,亳州地区的酿酒作坊就如雨后春笋般兴办起来。宋朝时,减店集就成了有名的产酒地。

    明朝万历年间,在万历大典上,沈理把“减酒”当做家乡酒进贡给朝廷。皇帝饮用后赞不绝口,并将此酒钦定为贡品,命其年年进贡。这样,“贡酒”之名就由此而产生。

    清朝时到民国时期,农民百姓不堪重负,糟房荒芜,酿酒工人都背井离乡,古井也就再一次被湮没。

    直到1959年,政府多次拨款以恢复“贡酒”的生产,兴建了古井酒厂。人们相继发掘了南北朝时期的古井和明代酿酒用的发酵池。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采用了新技术、新方法,人们再次酿造出甘美醇和、香味纯正的古井贡酒。至今,在减店集一带还有“涡水鳜鱼苏水鲤,胡芹减酒宴贵宾”的说法。

    山西名酒“竹叶青”的名字由来

    山西竹叶青酒是我国的一大名酒,其历史悠久,早在古代就享有盛誉。梁简文帝萧纲曾留下“兰羞荐俎,竹酒澄芳”的诗句,赞美竹叶青酒。北周的文学家庾信也曾在《春日离合二首》中留下“三春竹叶酒,一曲昆鸡弦”的佳句。竹叶青酒甘甜可口,是传统的养生保健名酒,早在唐宋时期就被人们肯定。其“竹叶青”的名字与该酒的由来息息相关。

    据传,在古代,山西每年都会举行一次酒会,在酒会中,大小酒坊都将自家新酿制的酒摆出来,让众人品尝,最后评出名次。可是,有家酒坊虽说是老作坊,却每次都名落孙山。又逢酒会,老板让两个伙计去抬一坛新酒应景。老板自己先走一步,让伙计们随后再过来。伙计们都摸透了老板的心思,知道自家的酒不好,不愿早早地去现眼,等到日上三竿时才抬着新酒出门。

    可是这天,天气炎热,太阳就像一团火,两个抬酒的伙计又渴又热,汗水都从头淌到了脚尖。两个伙计走到了一片竹林边,就商量着坐下来歇歇脚。这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他们口渴也找不到水喝。四只眼睛都落在了酒坛子上,可却愁没有勺也没有瓢,没办法喝。这时,小伙计眼睛一亮,说:“有了!”两个伙计用两片大竹叶捻成两个杯子状,就一杯一杯地喝起来。可是伙计俩一喝就喝了半坛子酒,结果酒只剩下一半了。两个伙计思量着怎么去交差。大伙计想了想,说:“咱们还是抬着走吧,反正咱家酒也不好,等到有水的地方,兑上一坛,就可以了。”

    就这样两个伙计抬着酒继续走,没走多远,就看见一片竹林,竹林旁边有几块大石头,石缝里渗出的清水一滴滴地落在石根下,石头中间有一块巴掌大的水湾。伙计俩见状,就用竹叶捻成杯,一杯杯地往酒坛子里加水,直到加满后,发现这水湾里的水总不见少,他俩又趁机喝了几口,觉得这水甘凉可口,然后就慌慌张张地抬着酒坛子赶紧去酒会了。

    酒会上,这是最后一坛酒。老板见伙计俩满头大汗的抬着酒进入了会场,就亲自揭开坛盖,舀了一碗酒,恭敬地捧到会长面前,让会长品尝。会长笑了笑说:“好戏压轴,好酒封顶,酒会最后得尝尝贵老板的酒,想必是独占鳌头啊!”说罢,会长一阵大笑,在座的酒坊老板们也跟着嬉笑了一番。酒会会长喝了一口,“唔?”了一声,然后吧唧吧唧嘴,看了看酒坊老板们,又看了看酒,这才对各位酒坊老板说:“来来来,大家都来尝尝这酒。”众位酒坊老板一个个都尝了这酒,个个都瞪圆了眼睛,谁也没敢吱声。酒坊的老板看这情形,不知是出了什么事,赶紧看看酒,看到酒色青澄澄、绿晶晶的,还有一种说不出的浓味扑鼻而来。老板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会长便问大家:“大家觉得这酒如何呀?”“好酒!好酒!”众人脱口而答。结果众人将这坛酒全部喝光了,此次排名,这坛酒名列第一。

    抬酒的伙计俩因祸得福,分外高兴,在回酒坊的路上,便把在酒坛里加泉水的事情完完整整地告诉了老板。老板听后,给了他俩二十吊铜钱,让他们去买茶喝,告诉他们不要把这事说出去,并让他们带路,来到了那片竹林边。老板亲口尝了那湾泉水,发现能够酿出这样的好酒,与这甘甜清澈的泉水是分不开的。于是,他买下了这块地,将酒坊迁到这里,并在那水湾上打了一眼井,改进了酿酒技术,终于酿制出了色味独特、驰名中外的好酒,取名为“竹叶青”。

    你知道“剑南春”的身世吗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酿酒文化源远流长,剑南春酒在我国有两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剑南春酒产自绵竹,因绵竹在清代属于剑南道,故称为“剑南春”。

    四川绵竹素有“酒乡”之称,其产酒的历史可追溯到战国时期。绵竹位于巴蜀大地那条成U形的名酒带上。早在唐朝时,绵竹产的酒就闻名全国,史料中有“剑南烧春”的记载。据传,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不惜卖掉自己的皮袄,买此美酒,痛饮一番,并留下“士解金貂”、“解貂赎酒”的佳话。唐朝时期,百业兴旺,剑南烧春也名噪全国,朝廷将剑南烧春定为宫廷御酒。此酒记载于《后唐书·德宗本记》中,是唯一被载入正史的四川名酒,也是至今为止唯一尚存的唐代名酒。宋朝时,绵竹的酿酒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鹅黄”、“蜜酒”,并将“蜜酒”的独特酿酒法记载于《续北山酒经》中,宋伯仁的《酒小史》将其列为名酒。北宋大诗人苏轼用“三日开瓮香满域”,“甘露微浊醍醐清”称赞这种蜜酒,南宋大诗人陆游留下了许多剑南诗稿。明代徐炬在《酒谱》中记载:“西蜀道士杨世昌造蜜酒。”清代康熙年间,绵竹出现了朱、杨、白、赵等较大规模的酿酒作坊。《绵竹县志》中记载:“大曲酒,邑特产,味醇厚,色洁白,状若清露。”清朝末年,绵竹的酿酒作坊有上百家。其中著名的大曲坊增加到十八家。绵竹的贸易呈现出一片昌盛的景象,正如“山程水陆货争呼,坐贾行商日夜图。济济直如绵竹茂,芳名不愧小成都”。

    二十世纪初,绵竹大曲名扬天下,成为“酒坛一霸”。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剑南春人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利用独特的酿酒工艺,生产出了中国名酒剑南春。

    冰糖葫芦与皇帝有关系吗

    冰糖葫芦是传统美食,也是北方冬季常见的小吃,由山楂串成,再蘸以糖稀被冻硬,吃起来酸甜可口,颇受大众喜爱。

    说起冰糖葫芦的来历,就不得不提起宋光宗赵惇,他是宋孝宗赵昚的第三个儿子,内禅而继位,后改年号为绍熙。绍熙年间,宋光宗赵惇最宠爱的皇贵妃面黄肌瘦,不思饮食。宫廷的御医用了许多名贵中药,都不见功效。皇帝只得张榜,求取名医。一位江湖郎中看了之后,揭了皇榜,进而到宫中为贵妃诊断,诊断后说:“将冰糖与山楂煎熬,每餐饭前吃五到十枚,不过半月就可见好。”最初,众人都将信将疑,但这一吃法正合皇贵妃的口味,就坚持按此法服用。果然不出半月,皇贵妃身体痊愈。皇帝也终于喜笑颜开。

    后来,这一吃法被传到民间。百姓把山楂穿起来,做成了冰糖葫芦,沿街叫卖。皇贵妃的病能够痊愈,全依赖这小小的山楂。原来,山楂的药用功效有很多,诸如消食积、散淤血、止痢疾等。山楂自古被用为消食积之药,尤其针对消肉积,功效最明显。明代伟大的医学家李时珍也曾说过:“煮老鸡硬肉,入山楂数颗即易烂,则其消向积之功,盖可推矣。”

    中国自古就有“冰激凌”吗

    冰激凌是一道美味的消暑食品,其口感细腻、润滑、清凉,深受大众喜爱。许多人都认为冰激凌是西方的美食,殊不知中国自古就有冰激凌,而冰激凌的制作始于中国元朝时期。

    宋高承在《事物纪原》中记载:“《周礼》有并让人,掌斩冰,淇凌。注云:凌,冰室也。其事始于此。《邺城旧事》有冰井台。《魏志》云:建安十九年,魏王曹操造此台以藏冰,为凌室,故号冰井。《宋朝会要》曰:建隆三年,置冰井务,隶皇城司也。”我国自古就有制冰的习俗,宋朝时期,商人们已经开始在冷食里加上水果或果汁。宋朝大诗人杨万里就对“冰酪”情有独钟,其诗词“似腻还成爽,如凝又似飘。玉来盘底碎,雪向日冰消”描述的就是人们夏日食用的“冰酪”,即冰激凌。

    元朝时,人们开始在冰中加上果浆和牛奶。公元1295年,在中国元朝任官的马可波罗最爱吃冻奶,遂将其配方带回威尼斯,后在意大利北部流传开来。马可波罗在游历中国后,在其《东方见闻录》中记载了这一事情的经过。东方传统的冰冻食品被马可波罗传入西方后,实行了产业化生产,并改进了制作技术,最终演变成今天的冰激凌。

    筷子是谁发明的

    关于筷子的起源有多种说法。《韩非子·喻老》中记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公元前1144年前后,商代的末代君主生活奢侈,使用象牙箸吃饭。据传,大禹是使用箸的第一人。民间传说,大禹治水过程中三过家门而不入,多在野外进餐,有时时间紧迫,等兽肉刚烧开锅就急着食用,于是,他用折断的树枝,夹肉或粉粢(米饭)食之。相传,这就是筷子最初的雏形。

    “筷子”在先秦时期称为“挟”,也作“荚”,两汉时期有“筋”的叫法。唐代时,“筋”与“箸”通用。从唐代起,至元、明、清,都有“箸”的叫法。明陆容《菽园杂记》云:吴俗舟人讳说,“住”与“箸”谐音,故改“箸为快儿”。因“箸”与“住”谐音,行船的人最怕“住”和“蛀”,船停住了也就没有生意了,木船“蛀”了,就不能捕鱼了。因此,人们将“箸”反称为“快子”,快子多为竹子制成,故加一个竹字头,形成了“筷”,从而出现了“筷子”的叫法。

    中国人使用筷子有什么忌讳

    筷子用于夹起食物并将之送往口里,是中国的典型餐具。筷子在古代称为箸,也叫做筋和棶。因为箸和住谐音,有停住、不吉利的意思,人们就用停住的反义词“快”,再加一个竹字头,就成了现在筷子的由来。

    筷子的使用非常讲究,其中以下十二种使用方法是绝对禁止的。

    三长两短

    意思是说,在用餐过程中,不能将筷子长短不齐地放在桌子上。人们将其称为“三长两短”,代表“死亡”,是不吉利的。因为人死后要进棺材,在没有盖棺材盖前,棺材是由前后两块短木板,左右和底部三块长木板组成,合在一起正好是三长两短的木板。因此,人们认为这是不吉利的。

    仙人指路

    仙人指路指的是拿筷子时,用大拇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则伸出,总在不停地指别人,也称为“骂大街”。在生活中,当用食指指对方时,大都带有指责的意思。所以,人们将这种用筷子的方法称为“骂大街”,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另外,在吃饭时同别人交谈的过程中,用筷子指人也被人们称之为仙人指路,同样是不被人们接受的。

    品箸留声

    指在用筷子时,将筷子含在嘴里,并用嘴来回嘬,发出咝咝的声音。这种做法被视为一种下贱的行为,通常被认为是缺少家教,因为本身用嘴嘬筷子就是无礼的行为,再发出咝咝的声音就更让人讨厌。

    击盏敲蛊

    俗语有:“敲碗敲筷子,讨吃一辈子。”击盏敲蛊就是指吃饭时用筷子敲击盘碗。古时乞丐要饭时,就用筷子敲击饭盆,嘴里念叨着哀告,以引起众人注意,给予施舍。这种做法被视为一种极其下贱的行为,被他人所不齿。

    执箸巡城

    这一做法是指,在吃饭时,用筷子在饭桌上的菜盘里来回寻找,还不知道从哪里下筷合适,而完全视他人于不顾。这种行为被认为是典型的没有修养的表现,其目中无人状让人心生反感。

    迷箸刨坟

    顾名思义,这种做法是指用筷子在菜里不停地扒拉,以找到要吃的食物,就如同盗墓刨坟一样,不被人接受。

    泪箸遗珠

    指用筷子夹菜时,将菜汤落到了其他的菜里或落到桌子上。这一做法被视为严重失礼,不被人接受。

    颠倒乾坤

    这种做法是指将筷子颠倒使用,同样被人们看不起,也会令人生厌。

    定海神针

    指在用餐时,将一只筷子插在菜里。这种做法被认为是对同桌用餐人员的一种羞辱,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当众上香

    即把筷子插在饭里。通常在给别人递饭时,会顺便把筷子插在饭中,递给对方。这种做法被人们视为大不敬。因为只有在给死人上香时,人们才会把筷子插入饭中。平时这样做是不礼貌的。

    交叉十字

    交叉十字是指在用餐过程中,将筷子交叉放在桌子上。这一点通常不被人们注意,但这一行为却代表对同桌其他人的全部否定。在老师判作业时,叉总是否定的意思。另外,古时人们吃官司才打叉子,将筷子交叉放在桌子上,也是对人的否定和不尊重。

    落地惊神

    落地惊神是指用餐时不小心将筷子掉落在地上。这也是不被人们接受的严重失礼的表现。古时人们认为去世的祖先都长眠于地下,这样会惊动祖先,打扰他们,是大不孝的行为。因此,这种做法不被人们接受。但是,筷子掉落在地上有时是在所难免的。于是,人们便想出了破解之法,即用掉落在地的筷子根据自己所坐的方向,在地面上画一个十字,顺序是先东西后南北,然后嘴里说自己该死。这样做的意思是,我不是东西,不该惊动祖先。

    中国传统八大菜系指什么

    中国的餐饮文化历史悠久,在地理环境、气候物产、文化传统以及民族习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中国传统菜形成了以鲁菜、川菜、苏菜、粤菜、闽菜、浙菜、湘菜和徽菜为主的八大菜系。

    清朝时,中国的饮食有京式、苏式和广式之分。到民国时,中国文化有了较快发展,分为华北、江浙、华南和西南四种流派。后来,华北流派分出鲁菜,江浙菜系分为苏菜、浙菜和徽菜,华南流派分为粤菜和闽菜,西南流派分为湘菜和川菜。后来,浙菜、闽菜、湘菜、徽菜逐渐崭露头角,就形成了中国传统的八大菜系。

    八大菜系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与中国悠久的饮食文化息息相关。人们把“八大菜系”用拟人的手法描绘出不同的地域特征,如苏、浙菜就好比清秀素丽的江南美女,鲁菜就如同朴实的北方大汉,而闽菜和粤菜则宛如风流典雅的公子,川菜和湘菜就如同满身才艺、富有内涵的名士。

    八大菜系的烹调技艺各具特色,每道菜都别具风味。

    你知道“白起肉”的来由吗

    白起肉即烧豆腐,以长平地区的烧豆腐最为著名。长平即现在山西高平的西北地区。白起是战国四将之一,号称“人屠”,是战国时秦国的名将。其战必胜、攻必克,为秦国打下大小城池七十多个。“白起肉”就源自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长平之战。

    公元前262~前260年,实力最强的两个国家秦国和赵国在长平起兵作战。秦国将领白起击败纸上谈兵的赵括,俘虏赵军四十万。为避免俘虏的赵军谋反,白起设下一计,以酒肉安抚降卒,又命令秦兵用白布裹头作为标记,而后下令“凡首无白布者,即系赵人,当尽杀之。”如此,俘获的四十万赵军全被坑杀。史书记载:“血流淙淙有声,杨谷之水皆变为丹,至今号为丹水。”后白起用赵卒的头颅聚成颅山,在山上建台,称为白起台。后人将长平称为“杀谷”,唐玄宗巡幸此处时,凄然长叹,并命两位高僧在此设水陆道场七昼夜,为亡魂超度,将该地改名为“省冤谷”。

    白起坑杀赵卒的消息传至赵国后,赵国上下“子哭其父,父哭其子,兄哭其弟,弟哭其兄,祖哭其孙,妻哭其夫,沿街满市,号痛之声不绝”。白起后失宠于亲王,自刎杜邮而死。《东周列国志》中记载:“后至大唐末年,有天雷震死牛一苹,牛腹有‘白起’二字,论者谓白起杀人太多,故数百年后,尚受畜生雷震之报。”意思是,白起杀人太多,数百年后转生为畜生,也要受雷霆的报应。

    赵国的百姓痛恨残毒的白起,便发明了白起肉,即将豆腐切成块,寓意千刀万剐,再用火烤、水煮、蘸蒜泥吃,以解心中怨恨。

    “大八件”与“小八件”分别指什么

    “大八件”和“小八件”共同称为“京八件”,是八种形状各异、口味不同的京味糕点,是北京传统的小吃。京八件本是清宫里皇室贵族重大典礼时餐桌上摆的糕点,也是贵族之间相互馈赠的礼品。这些糕点用料考究,制作精致,还蕴含着儒雅的文化色彩和皇室的贵族气派。后来,这些糕点流传至民间,受到众人喜爱,成为馈赠的佳品,俗称为“京八件”。

    其中传统的大八件的八种食品分别象征福、禄、寿、喜、财、文等,包括如下八种食品:福字饼,象征幸福;太师饼,象征着高官厚禄;寿桃饼,象征长寿;方形带有“囍”字的喜字饼,象征喜庆;银锭饼,象征财富;鸡油饼,象征吉庆有余;枣花饼,寓意早生贵子,而且枣花饼还有男女的性别区分。

    “小八件”也是糕点,是由多种水果制成,分别为:小桃,俗称为寿桃;小杏,与“幸运”谐音,象征幸福;小石榴,象征多子;小核桃,寓意和和美美;小苹果,寓意平平安安;小柿子,谐音事事如意;还有小橘子、枣方子。

    “小八件”体积较小,分量也只是“大八件”的一半。除此之外,还有“细八件”之说,其用料更加讲究,制作更精细。

    新开发的“京八件”在老北京糕点的制作基础上,加入了西式糕点的制作工艺。馅料为玫瑰豆沙、桂花山楂、奶油栗蓉、椒盐芝麻、核桃枣泥、红莲伍仁、枸杞豆蓉、杏仁香蓉。辅料有植物油和蜂蜜等。外形上仍以寿桃、元宝、宫灯、如意等形状为主,分别代表“福、禄、寿、喜、富、贵、吉、祥”,传达了人们美好的祝愿。

    元宵和汤圆是一种食物吗

    民间在元宵节吃“元宵”、吃“汤圆”,以寄托思念亲人、渴望团圆之情。据史料记载,“元宵”作为元宵节的节令食品始于宋朝。宋代周必大的诗《元宵煮浮圆子诗》中描绘:“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裹,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宋朝时,民间流行一种新奇的食品,就是用各种果饵做馅料,外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了吃。其味道香甜可口,令人称赞。因为煮这种食物时,其在锅里又浮又沉,因此,人们称之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糖元”等。明永乐年间,人们将元宵节吃的这种糯米团子称为“元宵”。刘若愚在《酌中志》中记录了元宵的做法:“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称汤圆也。”清朝时,人们将元宵节所吃的食物称为“元宵”,清朝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灯节》中记载:“市卖食物,乾鲜具备,而以元宵为大宗,亦所以点缀节景耳。”

    还有一个传说,说汤圆的叫法来自袁世凯。由于“元”和“袁”、“宵”与“消”同音,袁世凯篡夺权位后,下令把“元宵”改为“汤圆”。

    但要注意的是,南方的“汤圆”与北方的“元宵”在做法上有很大区别。南方的“汤圆”类似于包饺子,先将糯米粉加水和成团,然后再放置几个小时醒透,最后把做好的馅包进去即可。而北方的“元宵”是把馅放在江米中,用机器滚制而成。

    “葱汤麦饭”的典故

    “葱汤麦饭”这道菜的命名出自宋代理学家朱熹的一首诗:“葱汤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麦疗饥,莫谓此中滋味薄,前村还有未炊时。”此诗是朱熹探望女儿时所作。据说,朱熹到女婿黄干家中,黄干在外任职,朱熹的女儿朱兑因家中贫寒,只能用家中平常吃的饭菜招待父亲,其女望着桌上的葱姜麦饭,眼含泪水。朱熹看出了女儿的心思,出门之前留下了这首诗,他的意思是,俭朴度日是良好的家风。而后,这首诗流传于后世,黄家一直将其作为家风,教导家人。

    杜甫与“五柳鱼”的故事

    五柳鱼是四川的一道名菜,自唐朝以来便被人们熟知。这道菜保留鱼的原味,甜爽可口、鲜嫩清淡,被人们所喜爱。而“五柳鱼”与唐代诗人杜甫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千古流传。

    据说,安史之乱后,杜甫为躲避这场战乱而漂泊到了成都古郊一个风景胜地,名曰浣花溪畔。杜甫在这里建造了一座草堂住下来。他生活贫苦,草堂茅屋经常被大风吹破,但他仍不忘赋诗,经常想到天下的贫苦书生,并给予同情。他以素菜草果度日,当地人都称他为“菜肚老人”。

    一天,杜甫邀请几位朋友到自己的草堂吟诗作赋,兴致甚好,不觉已到了中午。这时杜甫发起愁来,家里一无所有,用什么来招待客人呢?正在此时,家人从浣花溪里钓上来一条鱼。杜甫喜出望外,心想就用这条鱼来招待客人吧。

    于是,杜甫亲自做起了鱼。朋友见杜甫还会做鱼,个个都十分惊讶。他们对杜甫说:“老杜,这可真是新鲜事,你会作诗,还会烹鱼呀?”杜甫回答说:“等着看吧,我今天就给你们烹烹看。”他把鱼开膛后洗好,加了一些作料后在锅里蒸上,蒸熟之后,又将炒熟的甜面酱放入辣椒、葱、姜、蒜和汤,和好淀粉,做成汤汁,趁着鱼热的时候浇到鱼身上,最后撒点香菜,就做成了。

    朋友们一品尝,果然觉得好吃,一会儿工夫就吃个精光。后来,大家商量着给这鱼取个什么名字。有的说叫“浣溪鱼”,有的说叫“老杜鱼”,都觉得不妥。最后,杜甫说:“陶渊明是我们敬佩的先贤,而这鱼背覆上有五颜六色的丝,好似柳叶一般,就叫‘五柳鱼’吧。”说罢,众人都觉得这名字取得很妙。从此,“五柳鱼”这道菜就流传下来,成为四川的一道名菜。

    春节吃年糕习俗的来由

    年糕也叫“年年糕”,民俗中,春节吃年糕的习俗历史悠久。考古研究发现,早在七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种植稻谷。汉朝时已经出现了米糕,人们称之为“稻饼”、“饵”、“糍”等。汉代扬雄的《方言》一书中已经出现“糕”的称谓。年糕的制作有一个从米粒糕到粉糕的发展过程。《食次》是公元六世纪的食谱,此书中将年糕称为“白茧糖”,书中所记载的制作方法为:“熟炊秫稻米饭,及热于杵臼净者,舂之为米咨糍,须令极熟,勿令有米粒……”即将糯米蒸熟,再趁热舂成米咨,而后将其切成核桃大小,晾干后油炸,滚上糖后即可食用。

    据说,在辽代北京就有正月初一吃年糕的习俗。明清时期,年糕成了一种常年供应的小吃,并有南北不同的风味。

    据传,年糕最初是年夜祭神、岁朝供祖所用的食物,后来逐渐演变成春节的食物。“年糕”又叫“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人们工作和生活年年高升。前人有诗曰:“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

    关于蜂蜜的典故

    在《蜂蜜本草经》中,蜂蜜又被称为“岩蜜”、“石蜜”、“石饴”、“蜂糖”。蜂蜜是一种既美味又养生的食品。《本草纲目》中记载:“入药之功有五,清热也,补中也,解毒也,润燥也,止痛也。生则性凉,故能清热;熟则性温,故能补中;甘而平和,故能解毒;柔而濡泽,故能润燥;缓可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疮疡之痛;和可致中,故能调和百药,而与甘草同功。”

    关于蜂蜜的典故,历史上有多处记载。《三国志·袁术传》裴松之注引《吴书》载:“术既为雷薄等所拒,留住三日,士众绝粮,乃还至江亭,去寿春八十里。问厨下,尚有麦屑三十斛。时盛暑,欲得蜜浆,又无蜜。坐棂床上,叹息良久,乃大咤曰:‘袁术至于此乎!’因顿伏床下,呕血斗馀而死。”袁术惨败后北上投奔庶兄袁绍,却在半路被向曹操借兵的刘备击溃,他逃到寿春,四处找人要蜂蜜,但却找不到,故大呼:“袁术已经到这步田地了吗?”后袁术吐血身亡。

    另据,太平二年,16岁的孙亮亲征。一天,孙亮想吃梅子醮蜂蜜,就让宦官到仓库去取。可是,宦官与管理仓库的小吏有过节,为报复小吏,他在蜂蜜里边放了几粒老鼠屎。孙亮看了很生气,便问事怎么回事。宦官便诬告小吏“玩忽职守”。孙亮听此,派人叫小吏,并命人把存放蜂蜜的器具也带上。后孙亮看了储存的器具,就问小吏:“这器具既然有盖,平时盖子是盖着的,就不应会有老鼠进去。是不是宦官与你有仇,趁机报复呀?”小吏连忙叩头,说:“陛下圣明!确是如此。宦官曾向小臣索要凉席,小臣没给,于是他便怀恨在心。”孙亮点头回应,又派人叫宦官来当面对质。可二人说的不一致,旁边的大臣说将二人送到有司去拷问。孙亮说:“不必了。”他当即破开了老鼠屎,说:“这蜂蜜是湿润的,而老鼠屎只有外面是湿的,里面却是干燥的,可见是宦官刚刚放进去的。”后来,宦官只好认罪。由此可见,16岁的孙亮已经是才智过人。

    民间有另一个传说,蜂蜜与项羽的死还有关系。据说,在楚汉相争的最后一战,韩信命人提前在乌江岸边的石头上用蜂蜜写了项羽死于此处的字样。结果,用蜂蜜写的字上爬满了蚂蚁。项羽杀出重围,逃到乌江岸边,看到这些字样,便觉此乃天意。江中有一老翁撑舟而至,曰:“大王请速上船,随草民过江。”楚王项羽叹息曰:“天意,天意,此天亡我耳。”遂自刎于江东。

    中国古代的斗酒学士是谁

    中国古代的斗酒学士是隋唐时期的王绩。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五斗先生,是唐朝著名诗人。他出身官宦之家,是隋末大儒王通之弟。王绩自幼博闻强识,勤奋好学。他15岁便游历京都,拜访权倾朝野的大臣杨素,被官员称之为“神童仙子”。大业元年,应举孝廉,王绩被授予秘书正字。但是他生性简傲,不喜欢在朝廷做官,后又改任扬州六合县丞。王绩性格豪放,嗜酒如命,以至于饮酒误事,被人弹劾而被解职。他本人不看重官职,故感叹曰:“网罗在天,吾且安之。”隋朝末期,国家战乱不断,王绩经常和隐士仲长子光一起饮酒作诗,种花养鸟。

    唐武德八年,朝廷征召前朝官员,王绩以原官待诏门下省。《新唐书·王绩传》中记载:“以前官待诏门下省,故事,官给酒三升。或问:‘待诏何乐邪?’答曰:‘良酝可恋耳。’侍中陈叔达闻之,日给一斗,时称‘斗酒学士’。”王绩嗜酒如命,按照门下省例,日给良酒三升。他的弟弟王静问他:“快乐否?”他回答说:“待诏的俸禄低,还很寂寞,只有良酒三升值得留恋。”待中陈叔达听说此事,将日给良酒三升增加到一斗,故当时人们称王绩为“斗酒学士”。

    后王绩自求任太乐丞,因为此地有焦氏夫妇酿制好酒。后焦氏夫妇相继去世,无人供应好酒,王绩便弃官还乡。回到东皋后,他又把焦革制酒的方法撰写入《酒经》一卷。此外,他还收录了杜康、仪狄等人的酿酒经验,写成了《酒谱》一卷。

    王绩对现实不满,最终走上了归隐之路。他以酒为乐,并作有《醉乡记》、《五斗先生传》、《独酌》、《醉后》、《酒赋》等诗文。此外,王绩还爱好弹琴,他曾“加减旧弄”,改编琴曲《山水操》,被世人大加赞赏。他精于占卜算卦,还擅长射覆。在诗歌史上,王绩也作出了重要贡献。有《王无功文集》五卷本行世,王绩被公认为是五言律诗的奠基人,在我国诗歌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古代十大宫廷贡酒指的是什么

    我国是酒文化的发源地,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之一。古代十大宫廷贡酒更是以其香醇宜人、益寿养生的保健作用而流传于后世。这十大宫廷贡酒分别为九酝春酒、鹤年贡酒、枣集美酒、酃酒、鸿茅酒、羊羔美酒、杏花村汾酒、五加皮酒、菊花酒、“同盛金”烧酒。这十大宫廷贡酒源自不同的年代,而且只有九酝春酒、鹤年贡酒、枣集美酒、鸿茅酒、杏花村汾酒这五种酒仍旧在市场上畅销,当然有的酒已经更名改姓,除此之外的五种酒则已经很难在销售市场上见到。

    九酝春酒

    九酝春酒即现在的古井贡酒。东汉建安年间,即公元196年,曹操将其家乡的九酝春酒以及该酒的酿造方法进献给汉献帝刘协,由此,九酝春酒就成了历代宫廷的贡酒。

    鹤年贡酒

    鹤年贡酒产自鹤年堂,鹤年堂创立于永乐三年,专门为皇宫配制御用养生酒、养生茶等,被誉为京城养生老字号历史悠久第一家,扬名海内外。鹤年堂酿制的福、禄、寿、禧贡洒,从明朝一直流传至今,颇受欢迎。

    枣集美酒

    枣集美酒产自枣集镇,此地是老子的故乡,也是我国著名的传统酒乡。枣集镇酿酒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孔子拜见老子时,老子以美酒招待,孔子饮后留下“惟酒无量不及乱”的千古名言。宋真宗赵恒来到鹿邑拜老子,饮用枣集酒后,将其定为宫廷贡酒,下诏地方每年进贡上万斤枣集酒。

    酃酒

    酃酒也叫做酃酉录酒,是北魏时期的宫廷贡酒。此外,酃酒还是最佳的祭酒,是历代帝王祭祀祖先所用之酒。酃酒是湖之酒,最初是酃湖附近农民家里自制的“家作酒”,后逐步进入市场销售。至今,逢年过节,衡阳地区的百姓仍旧酿制酃酒,用以待客。此酒还有一个特别的作用,就是能够除腐去腥,添色添香。

    鸿茅酒

    鸿茅酒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始创于清代康熙年间。此酒产于内蒙古凉城县的鸿茅古镇。乾隆年间,山西榆次县的著名中医王吉天行医至此,就将祖传的中药秘方用鸿茅酒浸提,酿制出鸿茅药酒。后来,王吉天便停止销售鸿茅酒。道光年间,鸿茅酒与鸿茅药酒一同被选为宫廷御酒。

    羊羔美酒

    此酒是用优质黍米、内羊肉和新鲜水果以及名贵药材酿制而成。《空城计》中,司马懿濒临城下,诸葛亮在城楼上唱道:“大开城门将您迎,我用羊羔美酒犒赏你的三军。”羊羔美酒是唐朝时期的宫廷御酒。唐玄宗选中羊羔美酒为杨贵妃庆贺生日,贵妃醉后,翩翩起舞,故跳起“霓裳羽衣舞”,酒兴之余,玄宗排击奏乐。宋代苏轼饮过此酒后,便写下了“试开云梦羊羔酒,快泻钱唐药王船”的佳句。

    杏花村汾酒

    据《北齐书》载,此酒在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是宫廷贡酒。唐代杜牧有“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佳句。杏花村和汾酒天下闻名,在《唐国史补》、北宋《北山酒经》、窦革的《酒谱》、张能臣的《酒名记》、元朝宋伯仁的《酒小史》、明代王世贞的《酒品》、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中都有关于杏花村名酒的记载。

    五加皮酒

    五加皮酒被誉为最古老的贡酒,此酒是由多种中药材配制而成。传说,东海龙王的五公主佳婢下凡到人间,后与致中和相爱,并结为夫妻。后五公主提出酿制一种既健身又治病的酒,就让致中和按她说的方法酿制,于是五公主便在投放中药的过程中,唱了这样一首歌:“一味当归补心血,去淤化湿用妾黄。甘松醒脾能除恶,散滞和胃广木香。薄荷性凉清头目,木瓜舒络精神爽。独活山楂镇湿邪,风寒顽痹屈能张。五加树皮有奇香,滋补肝肾筋骨壮,调和诸药添甘草,桂枝玉竹不能忘。凑足地支十二数,增增减减皆妙方。”这便是五加皮酒的酿制配方,是由十二种中药配制而成。后五公主为了避嫌,便将其命名为“致中和五加皮酒”。秦汉时期的《申农本草经》中记载:“鲁定公母单服五加皮酒,以致不死。”

    菊花酒

    据《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时,皇宫中“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菊花酒是重阳节的节令之酒。清末溥杰先生曾为白酒赋诗:“媲莲花白,蹬邻竹叶青。菊英夸寿世,药估庆延龄。醇肇新风味,方传旧禁廷。长征携作伴,跃进莫须停。”

    “同盛金”烧酒

    “同盛金”烧酒是清朝贡酒。1996年6月9日,人们突然在锦州地下80厘米处发现了四个木制酒海中存放着宜人的白酒,就是“同盛金”烧酒。此酒味美醇香,十分好喝,是世界上穴藏时间最长的白酒。

    古代的酒旗是一种什么东西

    古代的酒旗也称为“酒望”、“酒帘”、“青旗”、“锦旆”等。酒旗作为一种古老的广告形式,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韩非子》中记载:“宋人有沽酒者……悬帜甚高。”其中“帜”就是酒旗,后人称:“酒市有旗,始见于些。”

    唐代以后,酒旗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市招,且多种多样、异彩纷呈。古代的酒旗,或是署上店家字号,悬挂在店铺上方;或者挂在房顶前,有的干脆立一根望杆,在望杆上挂上酒旗,以招揽顾客,让店家的生意更红火。

    有的酒家直接在酒旗上注明销售数量或经营方式等内容,让来者一看就知道。如在《水浒传》中武松打虎前进的店家,其酒旗上就写着“三碗不过冈”;同样,孟州蒋门神“河阳风月”的招旗上写着“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可谓家喻户晓;而《歧路灯》中开封祥符,三月三吹台会上的“飞在半天里”的“酒帘”则写着“现沽不赊”。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望子”就是酒旗。

    古代酒旗的升降表示店家有酒或无酒,营业或不营业。有酒可卖,便高悬酒旗;无酒可售,便收下酒旗。

    四千多年前的啤酒是什么样的

    远古时期,我国就出现了用谷芽酿造的醴,即蘖法酿醴。商代的甲骨文中记载了不同种类的谷芽酿造的醴。《周礼·天官·酒正》中就出现了“醴齐”的记载。相关专家认为醴与啤酒类似,在远古时期是同一类型酒精含量非常低的饮料。古人称之为醴。

    周朝的《书经·说命篇》中记载:“若作酒醴,尔惟曲蘖。”由此可以看出,曲酿酒,蘖作醴。西汉时期,蘖的生产仍旧存在,而醴仍是酒精类饮料的一部分。《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蘖曲盐豉千合”。据《史记·匈奴列传》载,汉朝曾因与匈奴的战争中打了败仗,而向匈奴贡奉蘖。另据《汉书》记载,有一个不会饮酒的人,名为穆生,他每次参加酒宴时,主人都为他准备醴这种饮料,后来,穆生受到了冷落,就不再为其另外准备醴了。

    明代《天工开物》中记载:“古来曲造酒,蘖造醴,后世厌醴味薄,遂至失传,则并蘖法亦亡。”西方的啤酒,酒精度一般为4%左右,而我国的黄酒酒精度为15%~20%,在我国黄酒取代了啤酒,是因“后世厌醴味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