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常识一本通-百家哲学趣谈·宗教文化释义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脱胎于巫史的中国古代哲人,出现的历史机缘,塑造了中国哲学的性格,同时也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中国的古人富有理论思维的传统,他们关注人伦日用,寻求生活的超越根据,“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百家哲学都具有中国特性,“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其哲学思想和宗教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不可估量。今人可通过对百家哲学和宗教文化的了解,深究古代智慧的底蕴,探索人类文明的源头。

    孔子为何自称是“殷人”

    孔子在临死前梦见自己坐于两柱之间,受人祭奠,他醒来后对身旁的弟子子贡说:“予始殷人也。”七天之后,孔子便去世了。为何孔子自称为“殷人”呢?

    原来夏、商、周三代的丧葬仪式有所不同,出殡前,按夏朝礼仪,人们将灵柩放于东阶,周朝是放于西阶,而商朝是放于两柱之间。孔子临死前做的梦正说明了他是殷商之人。

    众所周知,孔子是鲁国人,却不知其实为殷人。孔子的祖先是宋国人,宋国就是殷商后人的封国。

    周朝建立之初,按照“灭国,不灭其祀”的惯例,没有杀死商纣王的子孙,而是将商朝王畿的一部分封给了商纣王的儿子禄父(武庚),令其奉守商祀。但是后来,武庚利用周朝内部矛盾,发起战乱,后被镇压。遂周朝改封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并命其在商丘立国为宋。在微子启之后,又经过四世,到了宋湣公时期。宋湣公的长子为弗父何,次子为鲋祀。弗父何就是孔子的始祖。弗父何让位于弟鲋祀,自为公卿。弗父何传到了第五世是孔父嘉。孔父嘉贤德兼备,到宋穆公时他任大司马,宋穆公十分信任他,临死前将儿子殇托付给他。孔父嘉娶了一位漂亮的妻子。一次,华父督恰巧看到了孔父嘉的妻子,便心生邪念,欲占为己有。宋殇公继位不久,国家战乱不断,民众贫苦。华父督便趁机陷害孔父嘉,四处散布谣言,将责任推到孔父嘉身上,引起百姓不满,后华父督率兵杀了孔父嘉,并霸占其妻,不久又杀了宋殇公。孔父嘉的子孙为避祸而逃奔至鲁国。

    从此之后,孔子的先祖便久居于鲁国,世代为鲁国人。孔子将鲁国视为父母之邦,每当离开之时,总是“迟迟吾行也”,以表达对父母之邦的不舍之情。

    鲁国大贵族孟僖子为什么说孔子是“圣人之后”

    鲁国大贵族孟僖子深知“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他在临死之前后悔自己没有学好礼,便嘱托自己的儿子学礼,他说:“孔子是圣人之后,其先祖弗父何有让国之德,正考父有恭敬之风。圣人之后,虽无圣人之名,但必有贤德之人。孔丘就是这样的贤德之人。”

    孟僖子说孔子是“圣人之后”,是因为孔子的先祖弗父何和正考父是贤达之人,被人们奉为圣人。

    弗父何是孔子的十世祖,他是宋湣公的长子。他之所以被称为圣人,是因为他不争君主之位,让国于其弟。宋湣公死后并没有把君位传给儿子,而是传给了他的弟弟炀公。弗父何不争其位,但是他的弟弟鲋祀不服气,杀死了叔父炀公,想立哥哥弗父何为君主,但是弗父何让而不受,于是鲋祀便自立为君,称为厉公。弗父何退位公卿,同样为国效力。让位即让国,古人将其视为值得称颂的至德,故将弗父何称为圣人。

    另一位圣人是孔子的七世祖——正考父。他谦恭、贤达,且熟读古文,举世闻名。而且,正考父曾辅佐宋国戴公、武公、宣公三位国君。他位于上卿,却不骄不躁,愈加谦恭、俭朴。

    《左传》记载,正考父在一只鼎上自制铭文曰:“一命而偻,二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

    是说,他接受过三位国君的任命,他的地位也更加稳固,他本人却更加谦恭。第一次任命后,他在人前总是低着头;第二次任命后,他在人前总是鞠着躬;第三次任命后,他在人前总是弯着腰走,连走路也靠着墙边,但是谁也不敢侮辱他。

    正考父用一只鼎煮粥,也用这只鼎吃粥,就这样充饥糊口罢了。他在这只鼎上刻上铭文留给子孙后代。后来,这只鼎成了孔氏之家的传世之宝。

    此外,正考父还熟悉礼乐、古文,爱好历史。他才艺、文化都超乎常人。据传,他曾经负责校订整理了《诗经》中《商颂》的部分内容。

    弗父何和正考父都是孔子的祖先,他们都谦恭贤达,被人们奉为圣人。古人认为,祖宗积德,子孙其昌,孔子从小知礼、学礼,20多岁就收到众人的赞颂,因此孟僖子说孔子是“圣人之后”。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大力士吗

    据《左传》中记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力大无比,以勇敢、忠诚、果敢著称于世。叔梁纥是鲁国陬邑人,在当时拥有士的身份,人称陬邑大夫。

    鲁襄公十年(公元前563年),晋国率领诸侯联军攻打偪阳(今山东省枣庄市南),偪阳人先打开城门,诱敌入侵,然后再关上城门,聚歼敌军。当时有一部分鲁军进入了城门内,偪阳人突然放下悬门,就在此时,叔梁纥飞步向前,托起了悬门,让城门内的鲁军退了出来。叔梁纥连城门都能托起,可见他果真力大无比。

    鲁襄公十七年(公元前556年),叔梁纥已经63岁。当时齐国入侵鲁国臧孙氏的防邑(今山东泗水县南28里处),鲁大夫臧纥及其弟臧畴、臧贾和叔梁纥被围困在邑中。前来解救的鲁军驻扎在防邑附近的旅松。天黑之时,叔梁纥、臧畴以及臧贾率领三百武士杀出重围,叔梁纥将臧纥护送至旅松,又返回防邑继续守卫。齐军无奈之下只能退兵。

    由此得知,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力士。他勇猛过人,果断勇敢,忠诚为民,是鲁国的一名良将。事实上,孔子也是身材挺拔,他同样身体强健,勇敢有力。《吕氏春秋·慎大》载:“子之劲,举国门之关。”孔子的力气虽然不如父亲,但他仍能够举起国门上的门闩,这门闩是由一根巨大的横木做成。除此之外,孔子还有其他多项过人的本领。《淮南子·主术训》载:“孔子之通,智过于苌宏,勇服于孟贲,足蹑郊菟,力招城关,能亦多矣。”意思是说,孔子的智慧超过了以博学多才著称的周大夫苌宏,他的勇敢超过了著名的勇士孟贲,而且他在水中游泳时不用避开蛟龙,陆行不避兕虎,他的力气大到可生拔牛角,他双足疾跑能够追上郊外的野兔,力大可举起城门的门闩。孔子并非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而是智勇双全、宽厚待人的一代豪杰。

    麒麟送子的传说与孔子有什么关系

    在古代,麒麟是仁兽,兽之圣者,吉祥的象征。古人求拜麒麟,以生育得子。古人还常将自己的儿子比作麒麟,喻其聪明俊秀,有“吾家麒麟”、“麒麟儿”、“麟儿”等美称。麒麟送子图是颇受人们喜爱的吉祥图案,图上经常刻有一幅对联,内容是:“天上麒麟儿,地上状元郎。”

    据说,麒麟送子的传说来源于孔子出生的神话故事。据东晋王嘉《拾遗记》载:“夫子未生时,有麟吐玉书于阙里人家,文云:‘水精之子,系衰周而素王。’故二龙绕室,五星降庭。徵在贤明,知为神异,乃以绣绂系麟角,信宿而麟去。”孔子出生之前,有一麒麟来到阙里,并从嘴里吐出一方帛书,上面写着:“水精之子,系衰周而素王”。聪明的颜徵在知道这是祥瑞之兆,故将一条彩绣的丝巾系在麒麟的角上,到了第二天,麒麟就走了。孔子就出生了。后来,这个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而称为了佳话。

    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77年的春天,在西郊大野泽狩猎的鲁国人捕获了一只麒麟。孔子见到后,认为麒麟在该出现的时候出现是吉兆,在不该出现的时候出现就是不详的预兆。他认为这次麒麟出现就是不祥的预兆。因此,孔子十分悲伤,叹息道:“吾道穷矣!”《春秋》载有:“西狩获麟”,后就搁笔不作了。两年之后,孔子去世。另在《左传》、《史记》中也有这则故事的记载。由此可见,孔子的一生都似乎与麒麟有关。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他为什么姓孔

    孔子,名丘姓孔,其父为叔梁纥。从表面上看是父子不同姓,似乎有违伦理。但是,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名是纥,叔梁是字,而没有姓。因此,孔子与其父并不是不同姓。

    孔子的祖先是殷商的遗民,在商周时期,商的姓为子,周的姓为姬。但是,当时是女子称姓,而男子称氏。因此,孔子的祖先姓子,但他们的名号中却不冠以子姓。

    但是,孔子并不姓子,而姓孔。古人的姓和氏是分开的,男子不称姓,而称氏。孔子的孔是最初的氏号,称为孔氏。据《孔子家语·本姓解》记载,孔子的先祖本是宋国的公室成员,到了孔父嘉时,“五世亲尽,别为公族,故后以孔为氏焉”。《阙里文献考》卷一载:“孔子先祖从弗父何到孔父嘉,五世亲尽,当别为公族,乃以字为孔氏。”孔子的先祖弗父何让国后,其子孙仍为宋国公室成员,到孔父嘉时,按当时的宗法规定,五世亲尽,不能再列入公室,故别立一族,就以孔父嘉的字作为族的名号,即为“孔”。因此,孔子的“孔”姓来自孔父嘉的字。

    当时的男子的名号有称氏、称名、称字,无一定规则。因此,在孔父嘉之后出现了木金父、祈父、防叔、伯夏、叔梁纥,而这些名号都不称氏,也无孔字。孔氏中的孔姓是从孔子开始的,在孔子之后,姓就固定为孔,其子为孔鲤,孙子为孔伋,曾孙为孔白,玄孙为孔求。这样氏就变成了姓,孔氏从孔子开始固定下来。战国中后期,孔子的直系子孙都将孔子奉为始祖。据《孔丛子·独治》记载,孔氏立有两座祖庙,一个是弗父何之庙,另一个就是孔子之庙,供后世祭祀之用。孔子九世孙孔鲋说,他们“哭孔氏之别姓于弗父何之庙,哭孔氏于夫子之庙”。孔鲋所说的“孔氏之别姓”指的是孔氏别立一族后不以孔为氏的其他分支。孔氏和孔氏的别姓都将弗父何奉为祖先。孔子的直系后裔都将孔子奉为始祖。

    孔子和孙子子思都没长胡子吗

    胡子是成年男子的标志,各地的稳重、威严、睿智的孔子圣人形象都留有长长的胡须。但是,据《孔丛子·居卫》篇记载,孔子的孙子子思游历到了齐国,齐国国君见子思没有胡子,就戏弄子思,他指着旁边美须眉的嬖臣,说:“如果可以互换相貌,我会不惜将此须眉让给先生。”子思正色说道:“一个人是否仁智贤明看的不是外表,而且我的先人孔子虽然没有胡须,一样受到天下诸侯的敬佩。”由此看出,孔子及其孙子子思都没有长胡须。

    现代学者认为,《孔丛子》一书经过数代人之手,虽然不可避免会有讹误,但书中所记大多有所本,关于子思言行的六篇很可能是源自《子思子》一书,其记述孔子和子思没有胡须的细节很难臆造,故其内容真实可信。明朝学者陈继儒、清朝学者杭世骏等都曾经指出孔子及其孙子子思没有胡须。

    孔子与妻子离婚了吗

    孔子的妻子是亓官氏,她与孔子生有儿子孔鲤。但有人认为,孔子与妻子离了婚,理由是孔子认为亓官氏“口多言”,这一说法是据《礼记·檀弓上》中的所载。

    《礼记·檀弓上》中记载,孔鲤在母亲亓官氏死了一年后仍为其哭泣,孔子听到,便问:“谁在哭泣?”门人说:“是伯鱼在哭。”孔子知道后不高兴,说:“嘻,太过分了!”孔鲤听到父亲的话后,便立即停止了哭泣,脱去了身上的丧服。这里的情节颇让人费解,因为按照当时的习俗,母亲去世后,儿子要为母亲守丧三年,孔子是倡导礼之人,为何又阻止儿子为母亲守丧呢?一些学者就认为,孔子与妻子亓官氏离婚了。

    在《礼记·檀弓上》中还有关于子思与其弟子的记载,孔子的曾孙子上是子思的儿子,没有为其去世的母亲服丧。子思的弟子感到奇怪,便问:“昔者子之先君子丧出母乎?”子思回答是。子思的弟子接着问:“那您为什么不让子上为其母服丧呢?”子思回答:“我的‘先君子’无所失道,我哪里能够和他比呀!我的妻子就是子上的母亲,但若不是我的妻子,就不是子上的母亲。其‘出’了之后,就不再是自家人,死后不葬于家庙,不葬于家族墓地,因此,儿子不能为其服丧。”后来,子思的这一规定就成了孔氏的规矩,即“孔氏之不丧出母,自子思始也。”

    对此,一部分学者认为,子思所说的“先君子”是孔鲤,其母亲在去世前被孔子休了,而不再是孔子的妻子,孔子责备他,是因为不能为“出母”服丧。但是,史料中记载:“孔氏之不丧出母,自子思始也。”二者相互矛盾。另有学者认为,子思说的“先君子”是孔子。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曾娶施氏为妻,因生了9个女儿不生儿子而被休。据《孔子家语·后序》记载,“孔氏三世出妻,自叔梁纥始”,叔梁纥休妻后与颜氏结婚,生下孔子,施氏去世后,孔子还为其办理丧事。但是,孔子没有休妻,他66岁时,妻子亓官氏去世。一年后,孔子责备儿子为其守丧哭泣,是因为按照礼的规定,如果父亲健在,儿子为去世的母亲守丧一年即可,过了丧期,孔鲤仍旧哭泣,是失礼的表现。因此,在当时,孔子是批评儿子失礼,并不是批评他哭“出母”。另外,《孔子家语》中也指出,“孔氏三世出妻”中的“三世”指的是叔梁纥、孔鲤和子思,而没有孔子。因此,孔子并没有和妻子亓官氏离婚。

    孔府菜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孔府是孔子的子孙后代居住的地方,称为圣府,孔子的后代继承人被称为“衍圣公”。孔府与孔庙相邻,是仅次于明清皇室宫殿的最大府第。孔府菜就是孔府烧制的菜,是我国著名的官府菜之一,为鲁菜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所谓“与国咸休”、“同天并老”,孔府在历朝历代都具有特殊的地位。各代衍圣公觐见皇帝,都受御膳招待,与王公贵族交往之中,彼此宴请,可吃到各种美味佳肴。嫁入孔府的大家闺秀也多带着仆人和厨师,将烧制名菜的各种烹饪技术带到孔府。孔府内有三班厨师,每月轮流值班,各班10天。每班有一个领头的名厨师,还有几名厨师和若干徒弟。他们争相比试厨艺,促进了孔府菜的发展。这样,孔府积累了丰富的饮食文化。到了明清时期,独具特色的孔府菜便形成。

    经过千年的积淀和演变,孔府菜秉承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原则,形成了独特的菜谱和烹饪方法。孔府菜的特点是选料广泛而高贵、文化品位高、菜名典雅、造型美观等。除了常见的鸡鸭鱼肉,孔府菜还有上、中、下三个品类的山珍海味,有极为罕见的猩唇、豹胆和象鼻等。孔府菜制作精细,讲究刀工、火候、调味和烹饪方法。在孔府流传有这样两首烹饪口诀:一是“煎炒烹炸溜,煨煮炖收。蒸烧扒焖卤,冰拔霜密琉”;二是“煸爆塌烤瓤,腌醉拌捶烫。贴麻酱熬炝,汆烩汪羹汤”。可见,孔府菜的烹饪复杂而精细,独具特色。

    1894年,慈禧60岁大寿时,孔府的第七十五代衍圣公夫人彭氏,带领其子第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夫妻到京为太后祝寿,他们进献的一桌早餐中,共44道菜,“燕窝万字金银鸭块,燕窝寿字红白鸭丝,燕窝无字三鲜鸡丝,燕窝疆字口蘑肥鸡”,菜式造型呈现出“万寿无疆”四个大字。慈禧太后非常欢喜,十分赞赏,立即写三个寿字,赠予三人。孔府为纪念此事,又推出一道菜,名为“带子上朝”。

    孔府菜选料讲究,制作精致,名称也很典雅。如竹影海参、诗礼银杏、阳关三叠、一卵孵双凤等,都出自孔府菜。其他的如“列国行”、“圣书香”、“六艺宴”、“大成宴”等都很受人们喜爱。

    孔子、老子两位圣人见过面吗

    古代文献如《礼记》《庄子》《史记》《孔子家语》等多处都记载了孔子和老子见面的故事。据考证,至少从战国晚期到汉朝,孔子见老子的故事一直在民间流传甚广。据多位学者研究发现,孔子和老子这两位圣人确实见过面,而且见面的次数至少有三次。

    据《礼记·曾子问》记载,孔子曾经跟随老子在巷党这个地方办理丧事,遇到了日食,老子告诉孔子如何应变。老子在周朝丢官之后,到鲁国以办理丧事为生,孔子和老子学习丧礼。多数学者认为,两位圣人首次见面的时间是鲁昭公七年,孔子当年17岁。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和南宫敬叔到东周洛邑访问时,拜访了担任周守藏史的老子,并向老子请教关于礼的问题。这是两位圣人第二次见面,当时孔子31岁,鲁昭公二十一年。

    据《庄子·天运》等篇记载,老子被免去官职后,回到宋国沛地相邑,孔子及其弟子到沛地拜见老子,二人讨论了天道。这是二人第三次见面,时间大约在孔子周游列国的某一年。

    相关学者认为孔子和老子二人交往的次数应该在五次以上,但由于史料的缺失,具体详情仍需考证。

    孔子赞赏什么样的女性

    刘向的《列女传》中记载了一个“阿谷处女”的故事,内容大致是孔子游历至楚国,在河边遇一年轻女子,在子贡与其对话的过程中,“听其言,观其行,藉以考察民风”。

    据说,当年盛夏,孔子南游至楚地,到了一个叫阿谷的地方,正巧有一位佩带美玉的年轻女子在河边洗衣服。孔子想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便让子贡与其对话,并观其为人。

    孔子递给子贡一个杯子,子贡便来到女子面前,说他是北方人,来到此地,要去楚国,天气炎热,看能否借杯水喝?女子说:“阿谷之水,一清一浊,东流大海。你随便喝,何必问我?”说着,就接过杯子,先是逆流清洗,再顺流舀水灌满,然后放在地上,让子贡自己拿,说:“按照礼,我不能亲自交给你。”子贡回来后将其言行向孔子叙述,孔子认为此女有良好的教养。

    第二次,孔子拿出了琴,并去掉了控弦的轴,交与子贡,子贡走过去,让那女子帮他调琴,说:“刚刚听到你的话,如沐春风,很合我意,如他乡遇知己,我的琴少了调弦的轴,可否帮我调一调?”女子说:“我乃乡间野女子,孤陋寡闻,不懂五音,怎能调琴?”孔子听子贡回报后,孔子说,如果遇到贤人,她会表示礼敬的。

    第三次,孔子拿出了五两葛布,交与子贡,子贡过来对女子说:“这点东西不值什么钱,不敢让你接受,你还是把它仍在水边吧!”女子说:“你一出门在外之人,少不了有忧叹之事,却拿出资财,忍心将其丢弃在野外。我年纪轻轻,怎能接受你的礼物?你还是快走吧,免得落个莽夫之名。”孔子听完子贡的叙述,赞叹说:“此女子通人情、知礼节呀!”

    孔子是创办私学第一人吗

    西周末年中国出现了“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现象,周王朝的统治逐渐削弱,官府的文化人都走向民间,开始办私学,聚徒传授文化知识。郑国邓析教人“学讼”,鲁国少正卯、王骀等也开设私学,他们与孔子属于同一时代。所以,从时间上看,孔子不是创办私学的第一人。

    但是,孔子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整理历史典籍,恢复周礼,开创儒家学说。孔子开办私学,以“有教无类”为教育方针,教授“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以及学思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他“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从孔子对中国教育事业的贡献来看,孔子是创办私学的第一人。

    后世尊崇孔子为伟大的教育家,后代帝王加封孔子多项荣誉,留下诸多赞颂之词,三国的魏文帝称孔子为“亿载之师表”,元朝武宗称孔子“师表万世”,康熙帝亲自为孔府大庙题匾为“万世师表”。

    孔子收学费吗

    《论语·述而》记载,孔子云:“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朱熹注云:“古者相见,必执贽以为礼;束脩,其至薄者故苟以礼来,则无不有以教之也。”“脩”指的是干肉,“束脩”就是十条干肉。后有学者认为“束脩”是束发的修饰,年龄到了15岁以上。孔子教学,不收学费,他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不重视礼物的轻重,只要够年龄,孔子就愿意教授。在孔子以前,只有贵族才有接受教育的资格,而孔子打破了这个格局。因此,他的弟子众多,孔子也取得教育的成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从先秦到明清时期,官学占主导地位,基本上不收学生学费。隋唐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官学不收学费,甚至对外国留学生也是如此,学生的衣服、膳食都由政府提供。学生入学前可送老师一些礼物,以表示对老师的尊重。例如,国子学和太学的学生入学前每人送老师绢三匹。明朝时,官学不仅免学费,为学生提供衣食住宿,甚至允许家长伴读,还赐家属廪粮,此外,学生本人还可免兵役和差役。

    孔子是否真的曾在“杏坛”讲学

    《庄子·渔父篇》云:“孔子游乎缁帏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庄子的这则寓言故事讲述的是,孔子与弟子出游,在杏林讲学,累的时候就坐在杏坛上休息。西晋的史学家司马彪注将“杏坛”解释为“泽中高地”。这则寓言故事流传后世,“杏坛”也就成了孔子教育的象征,“杏坛讲学”成为一个典故流传至今。

    这则故事毕竟是寓言,孔子是否真的在“杏坛”讲学已经无从考证。宋天禧年间,孔子的第四十五代孙孔道辅修建了曲阜孔庙,并以正殿旧址修建杏坛,四周植入杏树。到了金代,杏坛上建亭子,著名的文士党怀英篆书“杏坛”二字。到此,曲阜孔庙大成殿前的杏坛就建成了。杏坛在大成殿前的甬道正中,黄瓦朱栏,细雕藻井,并绘制有金色的盘龙图案,亭子的前面放置着金代的遗物石香炉。每逢春季,杏坛周围的杏树开满粉红的杏花,微风拂过,芳香沁人心脾。乾隆皇帝来到孔庙时,满怀兴致,为杏坛赋诗一首:“重来又值灿开时,几树东风簇绛枝。岂是人间凡卉比,文明终古共春熙。”

    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是谁

    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是颜回,孔子最器重的是颜回。他不但对颜回赞赏有加,还将颜回作为自己的继承人,传承自己的道德学问。孔子赞美颜回说:“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孔子认为,在众多弟子中,颜回最好学,在德行修养方面做得最好,他不迁怒于人,不犯同样的错误。可是,颜回不幸短命而死,再也没有像颜回一样好学的人了。可见,孔子曾对颜回寄予厚望。

    孔子弟子中最有政治才干的是谁

    孔子的弟子中,最有政治才干的是子路。孔子曰:“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子路,名仲由,卞(今山东泗水)人,他个性率直,诚实守信,勇敢尚武。他最初遇到孔子时,不知礼节,恶语相告。孔子见其是可造之材,便说服教导他,子路被感化,并拜孔子为师,成为孔子最器重的弟子之一。子路向孔子学习治国之道,成为最有政治才干的弟子。

    子路问孔子如何管理政事。孔子说:“自己给百姓做好榜样,然后让百姓勤劳的工作。”子路还想多学一点。孔子说:“坚持下去,永远不要懈怠。”子路便遵从孔子的教导,丝毫不敢懈怠。他说:“一个国家拥有千量兵车,夹在大国中间,它常常会受到别国的侵犯,国内还闹饥荒,这样的国家,让我去治理,三年内就可培养出一批英勇善战而懂礼仪的勇士。”

    事实上,子路确实拥有过人的政治才干。他在鲁国做过家宰,在卫国做过邑宰,是孔门弟子中做官最多的人。子路在鲁国做季孙氏的家宰,听取诉讼时,他只要听取一方言辞便可准确断案,可见其政治才干非同一般。

    鲁国与卫国的情况相似,子路在卫国做过蒲宰(又称蒲大夫、蒲令)、孔悝邑宰等官。他在蒲邑做邑宰时,求拜孔子时说:“我想从老师这里得到教诲。”孔子说:“蒲邑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子路答:“蒲邑有很多勇士,很难治理。”孔子说:“如果你对人谦恭就可以慑服那些勇士,如果你宽厚正直做人,可让周围的人亲近。这样,治理好蒲邑就不难了。”

    后来,子路在卫国做官,卫国发生了“蒯聩之乱”。子路在作战中被人砍死。孔子得到消息之后,非常悲痛。

    孔子弟子中最有军事才干的是谁

    孔子弟子中最有军事才干的是冉求。冉求,字子有,又称冉有,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在孔子的教导下,拥有仁德的品质,性情逐渐完善。

    冉求年轻时做过季氏的家臣。公元前487年,冉求率左师抵抗入侵齐军,带领战士们英勇作战,用步兵执长矛的突击战术取得胜利。与此同时,他说服季康子将在外流亡14年的孔子迎回。冉求还帮助季氏进行田赋改革,并因此聚敛巨额财富,为此,孔子批评他说“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此后,冉求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冉求为人谦虚,多才多艺,具有政治才干,孔子称赞他“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后来,在孔子晚年归隐鲁国时,冉求给予了孔子很多照顾。

    孔子弟子中最有外交才干的是谁

    在孔子的众多弟子中,最有外交才干的是子贡。子贡,名端木赐,他通情达理,在说话技巧和演讲技能上有独到之处,被孔子列在“言语”科。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诗》是当时语言训练的主要教本。孔子要求弟子不仅要懂得《诗》的本来意义,还要能对《诗》“活学妙用”,在外交礼仪中,应用《诗》表达自己的意思能得心应手。而子贡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和敏锐性,能很好地运用《诗》表达自己的思想。孔子与子贡就《诗经·卫风·淇奥》问答时,孔子曾称赞子贡:“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孔子认为子贡对此诗的理解已经达到了心领神会的地步。《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有:“子贡利口巧辩,孔子常黜其辩。”孔子和子贡经常争辩一些问题。

    除此之外,在赴齐、吴、越、晋四国的外交活动中,子贡充分发挥了演说才能,他引祸水于他人,四国国君对他的利害分析深信不疑,进而采纳他的主张。《史记·仲尼弟子传列》中记载:“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为使得鲁国存,子贡以三寸不烂之舌,挑起各国纷争,可见其演说技能和外交能力非比寻常。

    孔子弟子中最有钱的是谁

    孔子的弟子中最有钱的也是子贡。子贡擅长经商,并积累了大量的钱财。再加上子贡杰出的外交才干,在出使各诸侯国时,各国国君都给予他很高的礼遇。而孔子能够名扬天下,子贡的传播作用不可或缺。

    子贡在理财经商方面有卓越的天赋。《论语·先进》载孔子之言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臆则屡中。”孔子将颜回和子贡做比较,他说,颜回在道德上趋于完善,却很贫穷,连吃饭都成问题,而子贡不安本分,却囤积财富,投机取财,预测行情,而且每次都猜中。《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资……家累千金。”“废举”的意思是贱买贵卖,“转货”指的是“随时转货以殖其资”。这里是说,子贡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从贱买贵卖中获利,从而成为巨富。子贡在经济上大获成功,是孔子弟子中最有钱的一位。

    “朽木不可雕也”是指谁而言的

    宰予,字自我,亦称宰我,是孔子著名的弟子,“孔门十哲”之一。孔子的这位弟子思想活跃,深思好学,很具有怀疑精神,是孔门弟子唯一一个敢正面对孔子的学说提出异议的人。他经常对孔子“发难”,以至于孔子曾经批评过宰予的一些观点和行为。

    比如,宰予曾向孔子提出这样一个两难的问题,他说:“如果告诉一个仁者,另一位仁者掉进了井里,那么他是应该跳下去救呢,还是不应该跳下去救呢?因为,如果他跳下去,结果也会是死,而如果他不跳下去,就是见死不救。”孔子认为宰予提出的问题不好,他说:“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可欺也,不可罔也。”他认为宰予提出这问题是在愚弄人。孔子说自己“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他认为宰予言行不一,并从宰予那里改变了自己的不足,“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论语·公冶长》中记载,宰予在白天睡觉,孔子知道后非常不高兴,并严厉批评宰予。孔子见到宰予仍旧大白天的闷头大睡,就说:“腐朽的木头雕刻不得,粪土似的墙壁也粉刷不得。对于宰予这个人,批评责备还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因此,“朽木不可雕也”说的是宰予。

    孔子做过哪些官,最大的官是什么

    孔子从政之后,生活状况才有所改善。他开始做的官是都宰,后升为司空,又由司空升为司寇,后来是行摄相事,负责闻听和管理国家政事,这时孔子是“奉粟六万”。虽然“六万”俸禄是什么计量单位已无从考证,但确实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后孔子在家中设置了“家宰”,即管家,他的管家就是他的弟子原宪。孔子给原宪的待遇是“粟九百”。原宪觉得孔子给得太多,孔子大方地说:“收下吧,多了可以分给邻里乡党一些。”可见,当时的孔子非常富有,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其富有之钱财,取之有道,故用得心安理得。

    孔子周游列国的第一站为什么选择卫国

    春秋后期,鲁国内部存在三种势力,一是以鲁定公为代表的公室,二是以“三桓”为代表的贵族势力,三是家臣势力。在这三种政治势力中,鲁定公受制于“三桓”,“三桓”受制于家臣。因此,鲁定公希望削弱“三桓”,“三桓”则希望削弱家臣势力。当时,孔子想利用这三种政治势力的矛盾,拆毁“三桓”家臣据以叛乱的三个城堡,并借此抑制“三桓”。但是,结果计划失败,孔子和鲁定公都遭受打击。而“三桓”从此对孔子有了戒心,联合打击孔子和鲁定公,把持朝政。第二年,即公元前497年,齐国送来骏马120匹,歌舞美女80人。鲁国君臣便沉浸于声色犬马之中。鲁定公也不问朝政。

    在这种情况下,子路劝说孔子辞职离去。孔子还心存幻想,想再等等看。很快就是郊祭的日子,如果郊祭之后,按照“礼”的规定,把祭肉分给大夫孔子,他就准备留下来。可是,结果孔子没有分到祭肉。孔子非常失望,就率领弟子辞官,离开了鲁国。临别之时,孔子“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

    在“夹谷之会”时,孔子触犯了齐景公,因此,他不能向东去齐国。而卫国和鲁国近邻,是兄弟之国,并同是姬姓国家,而且卫国政治平稳,经济、文化都很发达。孔子和弟子商议决定,先到卫国。而且,卫国大夫蘧伯玉是孔子的好友,他侍奉过卫国三公,以贤德闻名于诸侯,孔子与他相交甚厚。此外,孔子的得意门生子夏、子贡等都是卫国人,一些知名弟子入句井疆、琴牢、颜仇由等都也是卫国人。卫国的大臣史鱼、公子荆、公叔发等,孔子都颇为欣赏。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儒商是谁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儒商是孔子的弟子子贡。子贡名端木赐,他巧言善变,富有经济才干,外交能力突出,孔子称其为“瑚琏之器”。子贡善于经商,他曾经在鲁国和曹国两国之间经商,聚敛巨额财富,是孔子弟子中最富有的一位。

    子贡文化修养丰厚,学绩优异,有高超的外交能力,在孔子的弟子中,子贡是把学和行结合得最好的一位。子贡不仅有卓越的语言和外交能力,还有非凡的政治才能。《论语·雍也》曾记载,季康子问孔子,其弟子子路、子贡和冉求是否可以从政。孔子回答说,三人都可以,并说“由(子路)也果”、“赐(子贡)也达”、“求(冉求)也艺”。由此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子贡的优点是“达”,“达”就是通达事理,这正是从政不可或缺的才干。因此,子路凭着他杰出的“言语”才华和非凡的外交能力,被鲁国和卫国聘为相辅。他出众的政治才能,也使得他出使齐、吴、越国和晋国时得心应手,取得圆满成功。

    子贡在理财经商上有卓越的天赋,他根据行情的变化,贱买贵卖,从中获利,并聚敛了巨额财富,可以说是当时的商业巨子。

    子贡谦虚为人,他在学问、政绩和理财经商等方面的卓越表现有目共睹,名声大震。当时鲁国的大夫孙武在朝廷上说:“子贡贤于仲尼。”《史记·货殖列传》载:“七十子之徒赐(子贡)最为饶益,原宪不厌糟糠,匿于穷巷,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夫使孔子名布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执而益彰乎?”孔子得以名扬天下,很大程度上与子贡有关。

    子贡是孔子的杰出弟子,而且经商有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儒商。

    “半部《论语》治天下”是否确有其事

    “半部《论语》治天下”是用来形容宋初宰相赵普的,人言所读只有《论语》而已。赵匡义因此问他。他说:“吾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的事务,他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宋太祖常常用读书来劝他。他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拿出书,整天地读。到了第二天,处理政务时决断很快。等到他死后,家里人打开书箱原来是一部《论语》。

    赵普早年没机会多读书。太祖登基以来,在百忙中抽时间阅读经史,听文臣讲解历代治国经验和利弊得失,提升自己的学识。太祖还鼓励臣下也学经典,以明君臣大义和国家利益。太祖也曾私下里关切赵普说:“卿若不读书,如今饱学之士纷纷起来,填充庙堂,与他们在一起你不感到惭愧吗?”赵普明白太祖的用意,就开始认真读书。

    赵普依据自己的经验看待书本,他认为读书不在多,关键还要会用,而他读得最多就是《论语》。与那些佶屈聱牙的大部头古书相比,《论语》简明扼要,更适合文化水平不高的赵普,因为先圣的微言大义很多,从中足以受益匪浅。

    太祖在皇宫大宴群臣,不料,突然天降暴雨,天子不悦,对身边人骂起来。赵普见状,连忙上前奏言道:百姓正盼着下雨,陛下的宴席不过是损失些摆设,淋湿些艺人的衣裳,不如就让艺人们在雨中演杂剧。雨水难得,百姓快活,正好可以吃酒娱乐。太祖听完,转怒为喜,于是继续宴饮、看戏。此事可算是赵普活学活用《论语》中仁政爱民思想的表现。

    赵普很繁忙,据说到底也没有读完《论语》,所以后人嘲讽他是半部《论语》治天下。赵普主掌枢密院、宰相府后,即使没时间读书,身边那些幕僚的知识也足以让他辅佐太祖,管理政事。

    赵普一生读书不多,却将《论语》知识运用得恰到好处。事实上,很多道理都是相通的,无非是教人怎么为人处世,《论语》正是典籍中的精华。

    “《论语》加算盘”的含义是什么

    《论语》的核心是仁、义、礼、智、信,讲究中庸,是一种道德修养。讲究舍己为人,追求大义,不求小利,不追求小恩小惠,教人做人的智慧,却很少涉及经济。然而,生活中很多事物都是以经济为导向,算盘代表经济,没有经济,社会难以前进。《论语》加算盘就是把两者结合起来。良好的道德品行是立足之根本,这就类似于经济学上的社会人和经纪人的假设。《论语》加算盘就类似于“君子爱财取之以道”。不可盲目的只取其一,舍弃其他。因此,我们不能只看《论语》,不懂经济,也不能只看“算盘”,而不知如何做人。《论语》加算盘就是既要学会做人,也讲究经济。

    世界上都有哪些国家设孔庙

    世界上设有孔庙的国家有:

    越南

    儒家文化对越南影响非常深。据记载,越南于李朝神武二年(1070年)在首都兴建孔庙。越南陈朝光泰十四年(1397年)明各府开始设立学校,自此,孔庙开始遍及各地。

    朝鲜

    除中国以外,朝鲜是孔庙最多的国家。早在高丽时就开始设立孔庙。1268年孔庙向地方推广。李成桂执政时期,地方各级都要建立孔庙,从此孔庙遍及朝鲜全境。

    朝鲜历史上共出现过362座礼制孔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南北分治,北部的孔庙改作他用,南部的232座孔庙有很多仍然进行祭祀活动。此外,在大韩民国现存非礼制孔庙有12座祠堂、2座书院、3座书斋。

    日本

    汤岛圣堂是日本的孔庙,位于东京都文京区。孔子庙位于长崎县长崎市。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最早的孔庙是建在槟城孔圣庙中华小学里面,由清朝驻槟城大使张弼士所创。除此之外,在马六甲也建有孔子大厦。

    “五四”时期人们为什么要“打倒孔家店”

    五四时期是文化运动的高潮,甚至提出了“全盘西化”的观点,主张放弃汉语,改用英文,认为唯有如此才能救国,因此儒家文化遭到全面批判也就不足为奇了。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受礼交的毒害太深,思想很固执,反孔是为了让人民接受新思想、新观点。其目的也只是去掉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当时的中国需要的是自由、民主,“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为了唤醒民众。而选定“孔家店”这个突破口,无疑是有利于冲破旧封建政治的。事实上,“五四”运动并不是“全盘反传统”的,例如从胡适的著述中可以看到,他对孔子很敬佩。

    《道德经》里面谈的都是道德吗

    《道德经》也称为《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和《老子五千文》,被当时诸子所共仰,传说老子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道德经》分为上、下两篇,原文上篇是《德经》,下篇是《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而《德经》在后,共分为81章。并且,《道德经》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道德经》中提出了“无为而治”的主张。中国历史上的一些朝代正是利用这一思想,在经济上,缓解人民的压力,从而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比如西汉初年的治国方略。《道德经》所谈的是修身立命、治国安邦、出世入世以及哲学观念等。它是韵文哲理诗体。作为《万经之王》的神奇宝典,《道德经》对中国古老哲学、科学、政治和宗教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对于中国民族性格的铸成、中国政治的统一和稳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不可估量的作用。在世界范围内,有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探求《道德经》中的科学奥秘,从中寻觅人类文明的源头,深究其中涵盖的古代智慧底蕴。

    有多少位皇帝拜过老子的楼观台

    春秋时期,老子紫气东来,在楼观台传经授道,著书立说,并最终羽化登仙。而楼观台也成了道教的发祥地,素有“仙都”的美誉,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并同时享有“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誉。

    老子所著《道德经》被视为古代哲学中的奇葩,相继在俄国、德国和英国等地发扬光大。美国的《纽约时报》将老子列为世界十大古代作家之首。美国前总统里根曾引用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的至理名言,阐述自己的治国策略。在世界历史中,老子较早地提出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并深入影响了中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秦始皇在楼观台建立了老子庙,清朝光绪皇帝也到楼观台拜谒。据统计,从秦始皇建立老子庙起,15个朝代中共有66位皇帝到此拜谒,敕建楼观台达百余次。

    中国佛教都有哪些派别

    公元纪年前后,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经过历史的沿革,最终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佛教。中国佛教分为三大系统,即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

    汉传佛教是汉语系,即传入中国汉族地区的佛教。汉传佛教经过长期的经典传译、讲习和融化,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具有民族特征,并分为各种学派和宗派,传至日本、朝鲜和越南。汉传佛教有十大宗派,分别为成实宗、俱舍宗、三论宗、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净土宗、禅宗和密宗。

    藏传佛教是藏语系,也称为藏语系佛教,俗称喇嘛教。藏传佛教是10世纪后半期形成,在13世纪中期流行于蒙古地区。藏传佛教的宗派分为: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觉囊派和希杰派。

    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属巴利语系,即云南傣族等少数民族佛教,也称为南传的上座部佛教,简称南传佛教。南传佛教与北传的小乘佛教各有不同的发展特色,这一点在教义和学说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如来佛就是释迦牟尼吗

    《西游记》中,孙悟空在大闹天宫时,玉帝喊:“快去请如来佛祖!”“如来”是释迦牟尼吗?又为何叫“如来”呢?

    原来,在佛经里,“如”是真如、真理之义。“如来”就是“由真理而来(如实而来),而成正觉之义”。而“如去”就是“乘真如(绝对真理)之道,而往于佛果涅槃”。“佛”的意思本身就是乘真理而来,由真如而现身,因此,将佛陀尊为如来。由此得知,“如来佛祖”的叫法同于反复。

    但是,“如来”并不仅仅是指释迦牟尼。“如来”同“佛”一样,是一切佛的统称。佛有十种称号,称为“如来十号”,即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佛世尊”分为“佛”和“世尊”。

    释迦牟尼的“相好”是指什么

    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在儒、释、道三教鼎立的时代,释迦牟尼与孔子、老子并称为“三圣”。孔子的长相有异人之处,曰“四十九表”,而释迦牟尼也有“三十二种相,八十种好”,合称为“相好”。

    释迦牟尼的塑像深情庄重、沉稳,面露微笑。“三十二种相”指的是释迦牟尼的三十二种体貌特征,如眉间白毫相、手长过膝相、足下平安相等。“八十种好”是在“三十二种相”的基础之上,更进一步具体化的八十种体貌特征,如额广平正、手纹深长明直、手足及胸前有吉祥喜旋德相(即卍字)等。佛经中形容释迦牟尼“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认为释迦牟尼福德圆满,拥有足够的智慧。

    佛教中的三宝指什么

    佛家的“三宝”也称做“三尊”,指为佛教教徒所尊敬供奉的佛、法、僧。“佛”指感悟到人生真相之后而教导他人的释迦牟尼,有时也泛指功德圆满的一切诸佛;“法”指的是佛所说法;“僧”指的是奉行佛所说执法的人。佛家认为此“三宝”永不变移,有至高无上的德行,如世间珍宝。

    “佛宝”在哲学宗教之中包括佛身和佛德。佛身指的是法身,诸佛清净无漏功德所依,真如实相的理体,永远存在而不破灭。佛德指的是修成正果的诸佛的德相,如四无所畏、四无量心、十八不共法、寿命自在、神通自在等。总的来说就是佛家的智、断、恩三德。

    “法宝”指的是诸佛之教法,包括三个方面:一为“以涅槃解脱,常乐我净为体性”;二为“以三十七道品为方便”;三是“以八万四千法门为调伏众生的甘露法药”。

    “僧宝”为义僧、贤圣僧、福田僧三种,其中义僧指诸佛如法而住于世间,为众生之良佑福田,其实相不可亲见、不可破坏、不可捉持、不可思议,随着众生的机缘和悟境而显现差别相。贤圣僧指见道位以上的贤圣,小乘则指的是初果以上的境界,大乘则指的是初发心住以上的菩萨。福田僧指的是凡夫位的出家沙门,虽然这些僧众未证道果,但却能够护佑众生,给予众生安隐快乐,为众生种福田的处所。

    “三宝殿”到底是哪里

    “三宝殿”指的是“佛法僧”之地,即佛宝殿、法宝殿和僧宝殿。佛宝殿是指“大雄宝殿”,法宝殿指的是“藏经阁”,僧宝殿指的是“禅房”。佛家将这三地定位为“三宝殿”,这些场所庄严肃穆,不可随便进入,即便是禅房,也是打坐清休之地,不可随意进出。故有“无事不登三宝殿”一说,即僧众没事时不可随便进入三宝殿。后来,这句话演变成民间俗语。

    观音菩萨是男是女

    据说,观音菩萨本是男身,后化为女身,嫁过凡人。

    在佛教的故事中,佛或者菩萨为了普度众生,经常化身为众生形象,这些众生的形象就是其化身,是三身之一。佛教的三身有法身、报身和化身,法身是普遍的真理,报身是化成佛之时的完美之身;化身就是显现于世间的身体。在这三身中,法身永远不灭,但缺乏人的个性,而化身具有人的个性,却变化无常;统合法身和化身理想的佛身,就是报身。佛教中西方极乐净土的阿弥陀佛就是报身佛。

    十八罗汉指的都是谁

    十八罗汉中的降龙罗汉和伏虎罗汉是世人补充进去的,在佛经上没有明确的记载。而剩下的十六位罗汉都出自佛经。佛教认为,他们永驻世间,护持正法,就是不入涅槃,受世人供养,为众生作福田。这十六位罗汉依次是:宾度罗跋啰惰阇尊者(旧称宾头卢颇罗堕誓)、迦诺迦伐蹉尊者、迦诺迦跋厘堕阇尊者、苏频陀尊者、诺距罗尊者、跋陀罗尊者、迦理迦尊者、伐阇罗弗多罗尊者、戍博迦尊者、半托迦尊者、啰怙罗尊者(旧称罗云)、那伽犀那尊者、因揭陀尊者、伐那婆斯尊者、阿氏多尊者、注荼半托迦尊者。十八罗汉的说法虽然深入人心,但这十六位罗汉的名字却鲜为人知,他们各驻一方,保护僧俗平安喜乐。

    四大金刚都是谁

    四大金刚就是四大天王,是佛教的一种称呼。四大天王是佛家二十诸天之中的四位天神,又称为“护世四天王”,他们的职责是守护须弥山周围四大洲的安全。

    四大天王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守护东胜身洲,“持国”的意思是以慈悲为怀,保护国土和众生平安。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宝剑,在南赡部洲守护,“增长”的意思是传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西方广目天王手持赤龙,在西牛货洲守护,“广目”是指用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民众。北方多闻天王手持宝伞,于北俱卢洲守护,“多闻”是指精通佛法,让福、德传播于四方。

    后民间将四大金刚称为“风调雨顺”,“风”代表持剑的增长天王,“调”代表持琵琶的持国天王,“雨”代表持伞的多闻天王,“顺”代表持龙的广目天王。四大天王中,属北方的多闻天王地位最为尊贵。

    猪八戒的名字有什么寓意

    猪八戒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源自佛家的“八斋戒”。《俱舍论》记载:“八戒”也为“八斋戒”、“八关斋”,是戒八种过失。分别为:一是杀生;二是不与取,即偷抢;三是非梵行,指男女之媾合,有别于五戒中的“不邪淫”;四是虚诳语;五是饮诸酒;六是涂饰香鬘(mán)歌舞观听;七是坐卧高广大床座;八是非时食,即午后之食。

    除此之外还有“五戒”和“十戒”,“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而“十戒”就是将“八戒”的第六戒拆分成两条,再加上一条为“不蓄金银财宝”。

    佛家的“戒”指内在的自律,而“律”则指外在的规范。“戒律”属于戒、定、慧三种学问中的“戒”学。从“戒”开始,达到“禅定”,再到“般若”。

    “六根清净”是什么意思

    “六根清净”源自佛家,“六根”说的是人的六种认识器官,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通过与外界事物的接触和加工,生成六种不同的认识,即“色、声、香、味、触、法”。外物为“六尘”,即六官所感应到的不同对象。

    凡人通常是“眼贪色、耳贪声、鼻贪香、舌贪味、身贪细滑、意贪乐境”。

    正如庄子所说:“与物相刃相靡”,“终身奴役”。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佛家修行就是改变“终身奴役”的状况,使得“六根清净”。《法华经·法师品》曰:“依受持、读、诵、解说、书写经典等五种行,则可依经典之力量,而使六根清净,并得清净六根后的种种功德。”即持戒、禅定和般若,归纳为戒、定、慧。

    因此,“六根清净”是指修身和修心,而通达无上的智慧。达“慧”之后,就“六根互通”,任何一种器官都可兼具其他器官的效用。

    和尚为什么称自己为“老衲”

    “老衲”指年老的僧人,也是老僧的自称,是老和尚的谦称。据传,最初和尚穿的衣服是由别人不用的布块缝纳而成,故称为纳衣。因此,僧侣们别称纳僧,老衲就由此而来。

    和尚剃发的缘由是什么

    凡是要出家做和尚的人都要剃发,佛教中称为剃度。

    据说,王子乔达摩·悉达多要离家修行,七年后他觉悟成佛,后来,他在恒河流域广收门徒。佛教认为,世界是虚幻的,人生是苦难的,只有剔除一切烦恼,才可修行成佛,得到永恒的幸福。佛祖释迦牟尼开始为迦叶等五人说法时,亲手为他们剔去了头发,以表示接受他们做自己的弟子。

    佛教中,和尚剃发有三重含义:首先,在佛教中,头代表着人间无数的烦恼和错误习气,剃头就是为了削掉烦恼和错误习气;其次,削掉头发代表去掉了人间骄傲怠慢之心,去掉一切牵挂,一心修行,因为在中国古代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非出家人不能损害自己的头发,否则是对父母的不敬;再次,剃头是为了与其他教徒相区别。后来,剃头就成了加入佛门的一种标志。

    道教有哪些派别

    道教内部的派系众多,但是因分派标准不同,名称也各不相同。

    按照学理可分为五类,即积善派、经典派(妙真道)、丹鼎派(金丹派)、符箓派、占验派。

    按照地区分为:龙门派、崂山派、随山派、遇山派、华山派、嵛山派、老华山派、鹤山派、霍山派、武当派等。

    按照人可划分为:少阳派(王玄甫)、正阳派(钟离汉)、纯阳派(吕洞宾)、海蟾派(刘操)、三丰派(张三丰)、萨祖派(萨守坚)、紫阳派(张伯端)、伍柳派(伍冲虚和柳华阳)、重阳派(王中孚)、金山派(孙玄清)、尹喜派(关尹)、阎祖派(阎希言)等。

    按照门道分为:混元派(太上老君)、南无派(谭处瑞)、清静派(孙不二)、金辉派(齐本守)、正乙派(张虚静)、清微派(马丹阳)、天仙派(吕纯阳)、玄武派(真武大帝)、净明派(许旌阳)、云阳派(张果老)、虚无派(李铁拐)、云鹤派(何仙姑)、金丹派(曹国舅)、玉线派(樵阳真人)、灵宝派(周祖)、太一教(萧抱珍)、全真教(王重阳)、正一教(张宗演)、真空派(鼓祖)、铁冠派(周祖)、日新派、自然派(张三丰)、先天派、广慧派等。

    五大宗分法:正一宗(张道陵)、南宗(吕纯阳)、北宗(王重阳)、真大宗(张清志)、太一宗(黄洞一)。

    按照四大派的分法:天师道、全真道、灵宝道、清微道。

    按照天心八派的说法分为:道德、先天、灵宝、正一、清微、净明、玉堂、天心。

    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是谁

    据说,玉皇大帝生前原是一个寨主,名叫张友人,又称张百忍。话说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天地间一切祥和,后来诸神开始争斗,使得天地三界大乱,太白金星因此下凡寻找德才兼备之人来做三界大帝。太白金星化身成为乞丐,四处寻找,发现人称“张百忍”的张友人将寨内治理得非常和睦,因此将他带回天庭做了玉皇大帝。后来三界众神仙纷纷陈请共同推崇张百忍为“终身天帝”,共称“玉皇”。

    西王母由混沌道气中西华至妙之气结气成形,厥姓侯氏,位配西方,是掌管灾疫和刑罚的大神,后于流传过程中逐渐女性化、温和化,而成为慈祥的女神。相传王母住在昆仑仙岛,王母的瑶池蟠桃园里种有蟠桃,食之可长生不老。所以,王母亦称为金母、瑶池金母、瑶池圣母、西王母。

    道教“四大天师”都有谁

    道教的四大天师有:张天师张道陵,许天师许逊,萨天师萨守坚,葛天师葛玄。四大天师在道教中的位置很重要。

    张天师又称“降魔护道天尊”、“高明大帝”、“祖天师”、“正一真人”,他是道教的创始人。张天师本名张陵,字辅汉,号天师,道教尊称为张道陵。东汉末年,张道陵创建五斗米道,并被奉为道教的创教人,太上老君授予他“正一真人”的称号。

    许天师是晋朝道人许逊,也称为“许真君”,是江西南昌人。他生于吴赤乌(238~251年)二年(239年)正月十八日。

    萨天师传为宋朝著名道士萨守坚,又称萨真人,崇恩真君。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曰:“自称汾阳萨客。”

    葛天师姓葛,名玄,字孝先,是丹阳句容(今江西句窖)人。他是三国时的方士,道教尊称其为“葛仙公”、“太级左仙公”。根据《抱朴子》的记载,葛天师曾经跟从左慈学道,学习《九鼎丹经》《太清丹经》《金液丹经》等,修炼道术,而且受诸秘诀,后以之俱传郑隐,他在江西阁皂山修炼道术,常辟谷服饵,擅符咒诸法。

    张天师是怎样的人

    张天师是五斗米道创立者。汉朝末期,张陵创办道教,他自称太上老君降命为天师,故世称张天师。所创道教称为天师道,共有24个教区,其中阳平治为各治之首。

    张天师是沛国丰(江苏省丰县)人,东汉建武十年正月十五日,于吴地天目山出生。他是创汉功臣张良之八世孙,史书又称其为张陵。他7岁时就能诵《道德经》,并能通达其要旨。长大成人后,身材高大魁梧,古籍中描绘其:“庞眉文额,朱顶绿睛,隆准方颐,目有三角,伏犀贯顶,垂手过膝,使人望之肃然起敬!”他生性好学,博览群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河洛图纬,皆极其妙;通读诸子百家、《三坟》、《五典》。他是吴越之地的大儒,从其学者有千余之众。

    历史上的“全真七子”是谁

    历史上确实存在全真七子,他们都是以“道行”闻名于世,并非武学大家。他们继承王重阳“三教合一”的精神,将《道德经》、《般若心经》、《孝经》作为信徒必读的经典。他们的修行方术不尚外丹符箓,以内丹为主,主张先修性,后修命,性命双修。

    全真七子分别为:丹阳抱一无为善化真君马钰,号丹阳子;长真凝神玄静蕴德真君谭处端,号长真子;长生辅化宗玄明德真君刘处玄,号长生子;长春全德神化明应主教真君丘处机,号长春子;玉阳体玄广慈普度真君王处一,号玉阳子;广宁通玄妙极太古真君郝大通,号广宁子;清净渊贞玄虚顺化元君孙不二,号清净散人。

    全真七子,各有发展。如丘处机创立了龙门派,并改“单传秘授”为“公开传戒”,受成吉思汗敕书虎符,而主持天下道教。而王处一创立了论山派。郝大通通晓《周易》,在华山派流传甚广。孙不二创立了清净派。

    四大真人都有谁

    道教的四大真人是南华真人、冲虚真人、通玄真人和洞灵真人。

    其中,南华真人是指庄子。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思想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他道论的基本内容是逍遥。他认为只有泯灭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以及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差别、界限,做到物我两忘,才能进入逍遥的思想境界。

    冲虚真人指的是列子。列子论道思想是“贵虚”,他把宇宙的形成分为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四个发展阶段。传说,他先后得到关尹子、丘壶子、老商氏和支伯高子的真传,并在道术上得以超越,九年后就可御风而行。

    通玄真人指的是文子。他是老子的弟子,约与孔子同一个时代。他发扬老子的道论,并认为世界的本源“道”就是气,而阴阳对立的双方是可相互转化的,进而将自然之道引申为人事,形成“无为而治”的理论,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目的。楚平王采用他的观点,天下大治。文子游历吴国、越国,曾是范蠡的老师,封官而不就,后隐居吴兴余英偶山修炼道术,再后来登云升天成为神仙。

    洞灵真人指的是庚桑子。他认为要保全生命,就应像婴儿一样天真无邪,放下利害得失,才能成为至人。传说,他得到太上老君之道,可以耳视目听,他在畏垒山居住六年,后游历吴国,最后隐居于毗陵孟峰,并修道成仙。

    中国第一位女道士是谁

    中国第一位女道士是西晋的魏华存,她也是中国第一个女道教学者。魏华存出生于官宦之家,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天师道北迁以后,中原地区是道教的活动中心。魏华存加入了天师道,凭借才华和道徒们的拥戴而成为祭酒中唯一的一位女性。她一心学道,不肯婚嫁。但是,她的父母严令逼嫁,无奈之下,她在24岁时嫁给南阳的刘文,后又生下两个儿子。最终,她还是冲破世俗,筑室别居,后离开家庭,到洛阳山修道。她的行动感动上天,东华青君飘然而至,赞扬她修道心固,并任其为紫虚之宫上真司命。此后不久,四真人降临静室,并教授她《黄经》。据说,她最后在南岳衡山修炼飞仙,得道为紫虚元君。

    魏华存开创了三丹田、八景、二十四真的养生理论,并记录了自己修炼实践的休息方法。她根据《太上宝文》《太洞真经》《黄庭经》等道教典籍,自成一套完整的道教教义。她的道教教义促进了上清派道教理论的形成。

    道教主要有哪些戒律和节日

    道教中,约束道士思想言行的条规被称为戒律。道教成立初期,戒律也非常简单,其主要目的是戒贪欲、守清净。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的戒律逐渐完善,上清派、灵宝派和新天师道等制定出“五戒”、“九戒”和“十戒”以及其他戒律。这些戒律的主旨是为防止“恶心邪欲”、“乖言戾行”等。

    道教的节日多是神或仙的诞辰,节日里道士们要举行隆重的斋醮活动,还有祭星、设道坛诵经等。有些节日还有庙会集市。道教非常重视道教共同尊崇之神的诞生节日。而道教各派都有自己所崇奉的本宗祖师。道教的节日大致如下:

    三清节:即冬至日、夏至日和二月十五日。冬至日是元始天尊的圣诞,夏至日是灵宝天尊的圣诞,二月十五日是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的圣诞。

    三元节:上元天官节是正月十五日,中元地官节是七月十五日,下元水官节是十月十五日。

    玉皇大帝圣诞:正月初九。

    真武圣诞、王母娘娘圣诞,俗称为“蟠桃会”:三月初三。

    张天师圣诞:五月十八日。

    太乙救苦天尊圣诞:十一月十一日。

    王重阳祖师圣诞:十二月二十二日。

    南斗下降日(朝南斗会):六月初一到初六。

    北斗下降日(朝北斗会):九月初一到初九。

    五腊节:正月初一为天腊,五月初五为地腊,七月初七为道德腊,十月初一为民岁腊,十二月初八为王侯腊。

    每逢节日,宫观都会设坛诵经,隆重庆贺。

    道教中的四大名山分别在哪里

    道教的四大名山分别是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安徽齐云山和四川青城山。

    龙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祥地,也是道教正一派“祖庭”,为道教名山之首,被誉为道教第一仙境。龙虎山的原名是云锦山,东汉中期,正一道的创始人张陵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根据道教典籍的记载,张陵的第四代孙盛定居于龙虎山,张天师后裔世代在此定居,至今历经1900多年,承袭63代。

    武当山的道教信奉“玄天真武大帝”,武当山也称为太和山。据说,“武当”的意思是“非真武不足以当之”。武当山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奇秀、雁荡之幽雅。武当山中现存的36处宫观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也是等级最高的道教古建筑群,多为明朝时期的建筑。

    齐云山的道教供奉真武大帝。齐云山道教沿革属正一派,道教又称“福寿山”。由于齐云山位于避居皖南山,晋朝以前尚无人烟,到了唐朝时才有宗教活动。

    青城山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因此得名青城山,另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张天师来到青城山,认为此山深幽涵碧,便在此结茅传道,青城山也被道教列为“第五洞天”。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