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兰花,玉兰花。我惊呼着,奔了过去。朋友在后面笑,不就是玉兰花吗?至于这么激动嘛。
我对玉兰花的喜欢,朋友或许不懂,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爱恋,仿佛见了多年不见的亲人,那般地亲切,那般地激动。
儿时的岁月,因为父母忙,我大多的时光都是在外婆家度过的。
外婆的家在乡下。乡村里多树,槐树、柳树、梧桐树,到处都是,唯独玉兰树极少,整个乡村也就五六棵吧。庆幸的是,外婆家的屋后打麦场边上,就有一棵玉兰树。在我记事的时候,那棵玉兰树就已是高大、挺拔了。外婆说是外公的父亲当年种下的。每年打麦子的时候,那棵玉兰树很碍事,舅舅多次提议要把玉兰树砍掉,都遭到外公的拒绝。懂事后,我才体会到,那棵玉兰树不是一棵普通的树,它寄托着外公对他父亲的想念。
玉兰花盛开的季节,有着玉兰花树的人家,草房的小院子,虽破旧着,却因有玉兰花衬着,居然显得唯美诗意了。
在阳光极好的春日午后,我搬把椅子,走到外婆屋后的打麦场,坐在阳光里,坐在玉兰花的幽香里,看着小人书,是多么惬意。
当玉兰花盛开极致的时候,外婆总会摘下来很多。洗净,晒干,多数装进一个事先缝制好的枕头里。我有头痛的毛病,外婆知道,所以她缝制个玉兰花的枕头给我。每晚枕着玉兰花的枕头,在淡淡的幽香里入眠,不仅没有了头痛,夜夜都是香香的梦。
长大看书才知道,玉兰花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玉兰花性味辛、温,具有祛风散寒通窍、宣肺通鼻的功效,可用于头痛、鼻塞、急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症。我真佩服外婆的聪明。
童年的很多甜食,都记忆模糊了,唯有外婆做的玉兰花蒸糕,让我念念不忘。我还记得,冬日的下午,外婆用面粉加入米粉(大米或小米),发酵后,分三层至五层放入笼屉,每两层放一些玉兰花瓣和果脯,上锅蒸制,打开锅盖的一瞬间,满屋飘香。清苦的岁月里,玉兰花蒸糕无疑是最美味的吃食,也是春季的时令糕点,吃起来松软香甜,唇齿留香。
每次在吃玉兰花蒸糕的时候,外婆总喜欢给我讲有关玉兰花的传说,那是一段美丽的神话故事:在很久以前,深山里住着三个姐妹,大姐叫红玉兰,二姐叫白玉兰,小妹叫黄玉兰。一天,她们下山游玩,发现村子里冷水秋烟,一片死寂,三姐妹十分惊异。向村子里的人问讯后得知,原来秦始皇赶山填海,杀死了龙虾公主,从此,龙王就跟张家界成了仇家,龙王锁了盐库,不让张家界的人吃盐,终于导致了瘟疫发生,死了好多人。三姐妹十分同情他们,决定帮大家讨盐。然而,这又谈何容易?在遭到龙王多次拒绝以后,三姐妹只得从看守盐仓的蟹将军入手,用自己酿制的花香迷倒了蟹将军,趁机将盐仓凿穿,把所有的盐都浸入海水中。村子里的人得救了,三姐妹却被龙王变作了花树。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她们,就将那种花树称作“玉兰花”,而她们酿造的花香也变成了玉兰花的香味。成年后,再回味有关玉兰花的神话故事,才明白,神话故事很简单,很唯美,却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完美的向往。
诗人曹寅写过一首《冬兰》的诗:冬草漫寒碧,幽兰亦作花。清如辟谷士,瘦似琢诗家。丛秀几钗股,顶分双髻丫。夕窗香思发,风影欲篝纱。这首诗,有人读出忧愁,有人读出伤感,而我读出是欢喜。从此,更是深爱玉兰花。
我还发现,现在,不仅在乡下,就是城市里,很多的道路、公园、广场上,常常能看见玉兰花。满枝头的纯白,大朵大朵地开着,那么招眼,让看见的人无不喜欢。
时光悠悠,岁月变迁。外婆的乡村不在了,外公外婆也不在了,人非物也非了。还好,还有玉兰花树,还能看见大朵大朵纯白的玉兰花,年年在盛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