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南门湾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杨小文军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芜湖人,我的童年在老城区的一条小街度过,这条小街名叫南门湾。老城区分为东、西、南、北四个门。进了南门,便踏上了南门湾。南门湾呈“之”字形,从头走到尾也就一根烟的工夫,一头连着南门,另一头连着花街和薪市街。花街是卖篾器的,薪市街是卖柴的,而南门湾则是一条热闹的商业街,有饭店、酱坊、剃头店和中药铺等等。

    南门湾具有典型的明清风格。如果你要去无锡看水浒城,不如来芜湖看南门湾,货真价实,原汁原味。一色的两层木结构房子,顺着木楼梯上下,屋顶是飞檐。街面中间铺着深红色的大石头,两边是色彩斑斓的小石头。南门湾古老而纯朴。

    最热闹、最嘈杂的是四时美饭店。南门湾是农民进城的必经之地,四时美几乎成了专供农民吃饭的地方了。他们都是一些清苦的农民,脏乱的头发和破旧的衣裳,背着一袋米,换碗饭吃,讨杯酒喝,店堂里满是扁担和箩筐。四时美到处是高声的狂笑和叫嚷,永远充满着乐观的气氛,好像世界上从没有过“忧愁”两个字。

    最宁静的地方是中药铺,是闹市中的世外桃源。里面只有两种声音,时不时捣药的“哐哐”声和那座木钟的“嗒嗒”声,更显示出它的深厚和凝重,没有丝毫的浅薄和咋咋呼呼。记得当时一个老中医坐堂,银白色的胡须,苍老而有力的手,温和的笑容……有什么小毛小病,到了这里,呼吸着浓浓的药香,感受着安定的气氛,病就好了一半。

    理发店也是人声鼎沸的地方。我记得,里面有的广播唱着样板戏:“提篮小卖拾煤渣……”那时没有电风扇,记得弄个桌面大小的纸板,吊在屋梁上,弄根绳子,拉着纸板来回摆动,掀起一股股凉风。剃头师傅一边给你剃头,一边和你吹牛:从青弋江里的鲶胡子吹到《红灯记》中的李玉和……吹着吹着,只听“啪”一声,他猛地拍着你的肩膀,意味着你的头已经剃好了。

    酱坊别具一格,是一个阴凉的去处。后面一个大院子,一阵阵的过门风,直吹到店堂里。大院子里有许多腌咸菜的大缸,你上了几级青石台阶,便闻到后院吹来的咸咸香味。店堂里高高的木制柜台上,摆了许多瓦盆,装有酱萝卜、腌童子瓜、什锦菜,还有糖醋生姜等等。只要你招呼一声:“5分钱童子瓜!”立刻便有营业员微笑着上前,抓菜、称重、包装……说时迟,那时快,瞬间递到你的面前。包装别有风味:用一张翠绿的干荷叶,将酱菜倒在上面,三下五除二,包好以后,用一根细细的草茎上下一捆。当你嚼着酱菜时,满嘴便散发着荷叶的清香。

    那时的南门湾,还有一道风景:在夏季的早晨,路灯在亮着,街上已经有一些进城的农民,急匆匆地走着。这时,一定有几个老人,打着赤膊,肩上搭着一条毛巾,临街坐在小凳上,前面放着个大凳子,大凳子上泡有一杯香茶,冒着热气,旁边放着一只碗、一双筷子,碗里装着咸韭菜拌臭干子和花生米……

    前些日子,我去过一趟南门湾,那里显得杂乱和破旧了。外边的世界真精彩:摩天大楼、高速公路、立交桥、超级市场……简直是目不暇接。这里却好像被人遗忘了,我感到一阵阵的心痛。后来,听说这里可能要修缮和重建,心里顿时宽慰了不少。但是,修缮和重建成什么样子呢?要是将南门湾弄成一个搽了脂粉的老太太,或者弄成一个画了皱纹的小姑娘,那就太可怕了。

    那么,什么是理想中的南门湾呢?

    我想,南门湾应当永远地像一个健康的、爽朗的外祖母,饱经沧桑而又悠然自得,慈眉善目还唠唠叨叨,永远地矗立在那里,给我们讲述着嫦娥奔月的故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