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坏习惯左右你:排除你走向成功的78个障碍-好的读书习惯会让你终身受益——不良的读书习惯会让你一事无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因读书而改变命运 ——改变不会安排学习时间的坏习惯

    我知道一些令人惋惜的例子,不少抱负远大的男孩和女孩一直渴望提高自己的修养,然而却被家中其他人的有害习惯给耽误了。这类家庭中所有其他的人整晚整晚地闲聊说笑,不思进取,目光短浅,除了庸俗解闷的故事书之外不会读其他任何东西。这样,家里的有志之士经常被揶揄取笑,直到心灰意懒,失去努力的勇气。

    如今,藏书已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奢侈品,而是一种必需品了。一个缺少书报杂志的家庭就如一所没有窗户的房屋。孩子通过置身书籍之中学着去阅读;他们在摆弄书籍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吸收了知识。现在,一个没有良好阅读氛围的家庭是难以为继的。

    据说,亨利·克莱的母亲是通过当洗衣工挣钱为他买书的。

    那些读书条件好,那些有字典、百科全书、历史着作、参考书和其他好书可以读的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能受到知识的熏陶,而且几乎不用额外的花费,既没有浪费时间,又学有所长;但如果要在学校、学院和大学里学习的话,将要花上十倍于买书所需的开销。另外,好书能为房间增色添彩,孩子乐意呆在这类舒适的房间里;而那些被疏于教育的孩子则会急于离家而去,逃得远远的,这样就极易陷入各种陷阱和危险之中。

    在书香的气氛里成长对孩子是大有裨益的,如果允许一个聪慧的孩子经常接触一些好书,摆弄它们,熟悉它们的封面和标题,那么他从这些书中吸收的知识量会大得惊人。

    很多人从不在书上做记号,从不折书页,也从不在经典段落下划线。他们的藏书非常新,就像刚买来一样,但通常他们的头脑却一贫如洗。尽管在你的书上做记号吧,在书上做笔记吧,这样才具有真正的价值。一个年轻时就会恰当使用图书的人会日益变得睿智,日益有作为。

    即使衣衫褴褛、鞋履破敝,必要时也不要吝于买书。如果你不能给孩子提供大学教育,你可以给他们准备些好书,以此来升华他们的情操,使他们卓尔不群。

    从小生活的家庭不正是对一个人进行教育的最重要的场所吗?正是在家里,我们形成了伴随我们一生并能决定我们事业成败的生活习惯。也正是在家里,持续不断的精神和心灵教育会决定我们今后的人生道路。

    家里年幼的孩子如果自己不读书学习,他们就不会让别人这样做。孩子顽劣成性,喜欢胡闹和恶作剧。他们也很自私,只知道自己玩耍,从不管其他家庭成员是否想单独读书或学习。而只有家中形成了一种积极生活、努力学习的习惯,它才会成为一种乐趣。年轻的家庭成员就会以一种渴望玩耍的心情盼望着学习时刻的到来。

    新英格兰有这样一个家庭,这个家庭的父母和所有孩子,一致同意每晚都腾出一些时间用来学习或是进行某种形式的自修。晚饭后,他们会尽情地娱乐放松。他们有规定的游戏方式,所有的玩闹持续一个小时。然后,当到学习的时间时,整个房子静得连落根针都能听得见。每个人都坐在自己的地方读书、写字、学习或者从事某种脑力工作,决不允许任何人说话或是干扰别人。如果有哪个家庭成员心不在焉,或是出于某种原因不想学习,他至少也得保持安静,不得打扰别人。任何让人三心二意、分散注意力的因素、所有会打断思考连贯性的干扰都被彻底杜绝。全神贯注地学习一个小时,比心猿意马地学习两三个小时要有更大的收获。

    如果每个浪费时间的家庭能在这样的家庭过上一晚的话,将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弥漫在这个家庭里的愉快、宁静、智慧、和谐的气氛使人不知不觉中感到振奋,使人抱着更美好的憧憬。有时候,一个家庭的习惯会受到一个果敢的年轻人的影响而发生彻底的变化。如果他立场坚定地宣称他不会成为一个失败者,他的前途会一片光明,他会抓住机会并付出坚韧不拔的努力,那么这个家庭的气氛也许会因此而扭转。

    全力以赴、不断进取、脚踏实地的名声会吸引所有认识你的人的注意力。你将会获得多次晋升的机会,而这样的机会是不会光顾那些懒得费力往上爬的人的。

    即使是最为忙碌的人,也有大量时间被浪费掉了,如果这些时间能好好安排的话,会派上很大的用场。

    如果一个商人直到没有任何其他事情打扰才去处理重大事务,那么,他又能做出多大成就?一个优秀的商人早上一走进办公室就应该立刻投入到这一天的重要工作中去。他比谁都清楚,如果他先处理所有的琐碎事务——所有细枝末节的琐事——包括接待每一个想见他的人,回答人们想问的所有问题等等。那么还没等他着手处理正事之前,下班时间就已经到了。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总是能设法找到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一个人求知若渴,如果一个人常思进取,如果一个人嗜好读书,他就会不断给自己创造机会。

    心在哪里,哪里就有宝藏;志在哪里,哪里就有时间。

    舍弃次要的东西而抓住最重要的东西,舍弃今天看来愉悦惬意之事而去抓住长远来说最利于我们之事,这不但需要勇气,还需要决心。人们总是忍不住为了当前的快乐而牺牲掉将来的利益;忍不住把读书计划——个劲往后推,同时却享受着无所事事的悠闲,或是浪费时间来耽于安乐、搬弄是非。

    世上最伟大的事业都是由那些工作起来有条不紊、时间安排得当的人完成的。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留下印迹的人无不懂得时间的可贵,无不惜时如金。

    二、良好的阅读习惯——改变不正确的读书方法的坏习惯

    体格健身和精神健身只是形式不同而已,但系统性同为二者所必需。这可不是读书时只浅尝辄止的人——不是那些乱看一气、一本接一本地拿起来、无精打采地翻着页码就草草看到结尾的人能做得到的——应该通过阅读来加强和发展心智。

    要最大限度地从阅读中有所收获,你就必须抱着目的去读书。坐着躺着,懒散地读书,除了消磨时间外别无目的,这样只会使人懈怠。

    如果你想发展一种怡人的享受形式,培养一种新的兴趣爱好,获得一种你从未体验过的全新激情,那么就开始阅读好书和好杂志吧!而且要每日不误。开始阅读时量不要太大,因为这样会使你感到疲累,每次读一点,但每天都要读一些,不管阅读量有多小。如果能持之以恒,你很快就会获得一种阅读的兴趣——读书习惯;渐渐地,这种习惯会带给你无穷的满足和纯真的快乐。

    在一所健身房里,常常能见到一些懒洋洋的人,他们不是按照系统的训练课程去锻炼肌肉,而是漫无目的地在器械之间走来走去,时而练一、两分钟举重,时而拿起哑铃又扔下,时而又在双杠上晃荡一两下,就这样一点点耗掉时间和体力。这些人与其这样,还不如离健身房远一点,因为他们意志薄弱,不够坚韧,这使得他们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弱了肌肉的活力。一个想从健身锻炼中获取力量的男人或女人必须要系统的训练,而这就需要意志力。他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否则只会拥有松弛的肌肉和发育不全的体格。

    当你精神疲惫时,千万别去看那些只有全神贯注才能把握的书,要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如果你这样做,你将一无所获。读这类书,一定要做到精神饱满、全神贯注。这对防止走神是极为有效的。现在,由于很容易就能获得大量阅读的材料,很多人看书都不那么专心了。

    有目的地看书,意识到自己的思想正在变得开阔,意识到我们正在摆脱无知、偏狭和一切蒙敝心智、阻碍进步的东西,还有什么能比这带来更大的满足感呢?

    卓有成效的阅读必定是全神贯注的阅读。一个人在看书时,应当一心一意地投入到书的内容中去。

    消极阅读在效果上甚至比随意阅读更有害。仅坐在健身房里并不能锻炼身体,同样,消极阅读也不能增长知识。当思想昏昏沉沉,精神东游西荡、散漫无际时,阅读只会虚耗精力,摧折意志,弱化智力,使大脑迟钝,使人无法把握重大问题和疑难问题。

    你从书中获得的东西未必是作者的思想,而可能是你自己领悟到的体会。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思想,如果你读书的动力并不是来自于对知识、对更为深广的文化的渴求,那么你必不能从书中获得最大的益处。但是,如果你那干渴的灵魂啜饮作者的思想就像焦土吸吮甘露一样,那么你的潜力和你身上隐伏的能量,就会像土壤里延迟发育的幼芽和种子那样,终会勃发出新生命来。

    你应当像卡莱尔、像林肯——像所有从读书中获益的伟人那样读书——整个灵魂都浸润在所读的内容里,聚精会神,而对书外的一切都毫无知觉。

    约翰·洛克曾经说过,“阅读只是给我们提供一些知识素材,是思考把所读的内容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

    要最大限度地从书中获益,读者还必须是一个思考者。仅仅熟悉一些事实并不等于获得了力量。用一无是处的知识来填充大脑无异于一个劲把家具和摆设塞人我们的房子,直到我们自己没有立锥之地。

    食物只有被充分消化吸收,变成血液、大脑和其他组织的一部分后,它才能化为体力、智力和肌肉。同样,知识只有被大脑消化吸收,成为你自己思想的一部分后,知识才能成为力量。

    如果你希望获得知识上的力量,除了看书要全神贯注外,还要形成这种习惯:经常合上书,坐着想一想,或是站起来走走,想一想——一定要思考,要沉思,要默想。要在脑海中反复思量你读到的东西。

    书籍中的知识只有被你的思想吸收,被纳入你的生命,它才成为你的东西。你初次读它的时候,它是属于作者的。只有当它成为你内在的一个部分时,它才是你的。

    很多人认为只要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只要在任何闲暇时都一书在手,那么他们必然会变得富有教养、智慧通达,其实不然。与阅读相比,思考要重要得多,沉思、默想我们读到的东西,就如消化吸收我们所吃的食物。

    我认识的一些傻瓜只知道一个劲地给自己灌输知识,不停地阅读,但是他们从不思考。当获得几分钟的闲暇时,他们就会拿起一本书来就读。也就是说,他们总是在吞吃精神食粮,却从不消化吸收。

    我认识的一个年轻人几乎阅读成癖,他手头无时无刻不拿着一本书、一本杂志或是一张报纸。他总是在阅读,家里、车上、火车站里,他获得了大量知识。他对知识有着极度的热情,然而他的思想却被永无休止的填鸭式阅读给弄僵化了。

    让每个读者都记住弥尔顿的话吧:

    谁阅读不辍,阅读时无所用心不加思索,

    谁就会心意茫然,满腹狐疑,

    对书虽了如指掌,自己却肤浅直白,浑沌未开,

    只知为精细之物收集琐碎的玩意,

    像块只能吸水的海绵,

    像孩子在沙滩上采集鹅卵石。

    韦伯斯特小时候,书籍很少,也很珍贵,他从未想过书只会被读一次,而是认为它们应该被刻入记忆,被一读再读,直到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

    伊丽莎白·布朗宁说:“书读得太多,如果与我们思考的不成比例,这就是错误的做法。我相信,如果我能少读一半的书,我会更聪明些,会有更出众的才能,会有更高的鉴赏力。”

    生活宁静淡泊的人不会像其他人那样容易分心,他们想得更深入,思考得更多。他们读得不多,但他们是更好的阅读者。

    读书时、学习时你都应该全神贯注,就像你在磨刀石上磨斧子,为的不是你从石头上获得什么,而是使斧子变得更锋利。

    三、成大事须从学习开始 ——丢掉不爱学习的坏习惯

    积累知识能力的提高对你的成功之路有莫大的影响,没有见过见识短浅的人能成大事的。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必须注重自己的学习能力,必须能够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并且终身学习。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成大事者,往往有渊博的学识,独特的见解,优雅的谈吐……而这些莫不是从学习而来的,因此我们说,成大事,需要从学习开始。下面让我们看看曾国藩是怎样学习的。

    曾国藩出生在一个耕读之家,他的父亲竹亭老人曾经长期苦学,但却为科举考试所困,43岁时才补为县学生员。曾国藩的祖父星冈公没有读过多少书,但壮年悔过,因此对竹亭公督责最严,往往在大庭广众之下,就大声地呵斥儿子。至于竹亭老人,他的才能既然得不到施展,就发奋教育儿子们。曾国藩曾经在信中提到过这样的事:“先父……平生苦学,他教授学生,有凹多年。国藩愚笨,从8岁起跟父亲在家中私塾学习,早晚讲授,十分精心,不懂就再讲一遍,还不行再讲一遍。有时带我在路上,有时把我从床上唤起,反复问我平常不懂之处,一定要我搞通为止。他对待其他的学童也是这样,后来他教我的弟弟们也是这样。他曾经说:‘我本来就很愚钝,教育你们当中愚笨的,也不觉得麻烦、艰难。’”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曾国藩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曾国藩9岁时已经读完了五经,15岁时,受教读《周礼》、《礼仪》,直到能够背诵。还读了《史记》和《文选》,这些恐怕就是曾国藩一生的学问基础。曾国藩在14岁时因一首诗而得了一门亲事。他之所以少年能早早显达,推究其根源,实在是靠家学的传授。

    对曾国藩来说,美服可以没有,佳肴可以没有,华宅乃至女人也可以没有,但是不能没有书,不能不读书,读书成了他生命中的最重要部分。

    曾国藩从小就特别喜爱读书,1836年的那次会试落第后,他自知功力欠深,便立即收拾行装,怅然回归,搭乘运河的粮船南归。虽然会试落榜,但却使这个生长在深山的“寒门”士子大开眼界,他决定利用这次回家的机会,作一次江南游,实现“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宏愿。这时曾国藩身边所剩的盘缠已经无几。路过睢宁时,遇到了睢宁知县易作梅。易作梅也是湖南人,与曾国藩家是世交,也认得曾国藩。他乡遇故人,易知县自然要留这位老乡在他所任的县上玩上几天。在交谈中得知这位湘乡举人会试未中,但从其家教以及曾国藩的言谈举止中,便知这位老乡是个非凡之人,前程自然无量。他见曾国藩留京一年多,所带银两肯定所剩无几,有心帮助曾国藩。于是当曾国藩开口向易作梅知县借钱作路费时,易作梅立刻借给了他一百两银子,在临别时还给了他几两散银。经过金陵时,他见金陵书肆十分发达,留连忘返,十分喜爱这块地方。在书肆中曾国藩看见一部精刻的《二十三史》,更是爱不忍释,自己太需要这么一部史书了。一问价格,使曾国藩大吃一惊,恰好与他身边所有的钱相当。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部史书买下来,而那书商似乎猜透了这位年轻人的心理,一点价都不肯让,开价一百两银子一钱也不能少。曾国藩心中暗自盘算:好在金陵到湘乡全是水路,船票既已交钱定好,沿途就不再游玩了,省吃少用,所费也很有限。自己随身所带的冬季衣物在这初夏季节也用不着,不如拿去当了换点盘缠。

    于是曾国藩把一时不穿的衣物,全部送进了当铺,毅然把那部心爱的《二十三史》买了回来,此时,他如获至宝,心理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平生第一次花这么多钱购置财物,这就是书籍。此一举动,足见曾国藩青年时代志趣的高雅。在曾国藩的一生中,他不爱钱,不聚财,但却爱书,爱聚书。

    家中的老父得知他用上百两银子换回一大堆书的消息后,不怒反喜:“尔借钱买书,吾不惜为汝弥缝(还债),但能悉心读之,斯不负耳。”父亲的话对曾国藩起了很大作用,从此他闭门不出,发愤读书,并立下誓言:“嗣后每日点十页,间断就是不孝。”

    曾国藩发愤攻读一年,这部《二十三史》全部阅读完毕,此后便形成了每天点史书十页的习惯,一生从未间断,一部《二十三史》烂熟于胸。

    曾国藩不仅书读得多,而且读得极深,他是这样看待“专”宇的:“凡事皆贵专。求师不专,则受益不久;求友不专,则博爱而不亲;心有所专宗,而博览他途,以扩其识,亦无不可。无所专宗,则见异思迁,此眩彼寺,则大不可。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

    治学贵专,不专则广览而不精,博阔而不深,只能得其皮毛而失其本质,知其形而忽其实,懂其表而不识其内涵。专一是治学的标尺,越专则标度越深。比如数学,仅仅知道公式,而不加以运用。只要题目稍加变化,便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束手无策。

    他还善作和记。曾国藩说:“大抵有一种学问,即有一种分类之法;有一人嗜之者,即有一人摘抄之法。”做好和记的笔、纸要准备好,读书不动笔,等于白读;读书不作记,读也白读。

    曾国藩读书还讲究一个“恒”字,读书是他坚持了一辈子的事情,日日读书,日日写作,真正是活到老学到老,勤奋不息。

    在翰林院,曾国藩已经是一个做了高官的人,许多人到了他这样的地位,早已觉得功成名就,可以放下书本了。可是他却把自己的书房命名为“求阙斋”,而且还非常认真地定下了一份详细的读书计划。

    “读书读熟十页,看应看书十页,习字一百,数息百人,记过隙影(即日记),记茶余介谈一则,右每日课,逢三日写回信,逢八日作诗古文一艺,右月课;熟读书:《易经》、《诗经》《史记》、《明史》、《屈子》、《庄子》、《杜诗》、《韩文》、应看书不具载。”(以上见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初十日,曾国藩《家书》卷二。

    另外,他还为自己制定了十二条读书规矩:

    (一)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念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卵之镇;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沾恋;

    (四)读书不二:一本书没看完时,绝不看其他的书。

    (五)读史:丙申讲二十三支,每日点十页,间断不孝;

    (六)谨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

    (七)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八)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九)日知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二则;

    (十)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眈着,最易溺心丧志;

    (十一)作字:早饭后作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不留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十二)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1871年,曾国藩的身体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但就是在这一时刻,他仍不忘写箴言以警示和鞭策自己。这几句话语是:“禽里还人,静由敬出;死中求活,淡极乐生。”他认为“暮年疾病、事变,人人不免”,而读书则贵在坚持,并在读书中体味出乐趣。因此,在2月17日,他自己感到病甚不支,多睡则略愈,夜间偶探得右肾浮肿,大如鸡卵,这确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但他却不为所动,依然如往日一般照读不误。疾病缠身,这已是难以摆脱的困扰,“前以目疾,用心则愈蒙;近以清气,用心则愈疼,遂全不敢用心,竟成一废人矣”。但药疗不如读书,他离开了书就是一个废人了。

    1872年3月2日,曾国藩的老病之躯已如风中残烛了。这一天,他“病肝风,右足麻木,良久乃愈”。3月5日,前河道总督苏廷魁过金陵,曾国藩出城迎候,出发之前阅《二程全书》,迎接途中,“舆中背诵《四书》,忽手指戈什哈,欲有所言,口噤不能出声”。身体已经虚弱至此,但他却还在每日苦读《二程全书》。但他接连在日记中发出感叹:“近年或作诗文,亦觉心中恍惚,不能自主。故眩晕、目疾、肝风等症皆心肝血虚之所致也。不能溘先朝露,速归于尽;又不能振作精神,稍治应尽之职。苟活人间,惭悚何极!”他自知油尽灯枯,将不久于人世,便抓住生命最后时光做自己最喜爱的事——读书。这是这样,他至生命最后一刻依然学习不止,在理学的探究与修养的提高上,可以说他为自己画上的是一个完满的句号。

    他一生的成就源于其苦读,正是他一生的学习不倦,方成就了他多方面的辉煌。

    四、每天读书至少10分钟 ——告别盲目读书的坏习惯

    聪明的学生在学生时代就养成了一种重要的能力,那就是怎样从一个汗牛充栋的图书馆中,善于辨别选择书籍,以供阅读。这种能力将对他的一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掌握了如何在图书馆里寻找自己需要的书籍、资料,就等于掌握了怎样学习的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就像是一个工人善于选择工具一样。

    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于这个“阶梯”的理解,应该是人们一生的经历有限,不可能每件事情都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获得知识,那么就只能依靠书籍。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它记录了人类千百年来的每一点进步,通过阅读不同的书籍,掌握各个时期、各个种类的知识,这就是读书的真理。一个没有书籍、杂志、报纸的家庭,是缺乏动力的,人们只有通过经常接触书本,才能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在不知不觉中增长各种各样的知识,才能不与社会脱节。

    耶鲁大学的校长海德雷说:“在各界做事的人,无论是商业界、交通界还是实业界,都这样向我说,他们最需要的人才是大学学院培养的、能善于选择书本、能活用书本知识的青年。而这种善用书本、活用书本能力的最初培养,最好是在家庭中,尤其是在那些具备各类书籍的家庭中。”可见,一个家庭的藏书对于自己、对于孩子的未来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位原来只是补习班讲师的英文教师,后来成为一家着名英文杂志的发行人,他说他一共买了三套英文百科全书,一套缩写本随身携带、一套放在家里、一套放在工作岗位;随时阅读。他以随时随地提高自己为目的,也慢慢把自己带向成功之途。

    “人,若是能养成每天读10分钟书的习惯,则20年后,必判若两人。”一位前任的哈佛校长这样告诫他的学生。但是,读书不能不求甚解,对书籍的钻研是一个人从书本中获取新知识的重要途径。

    南宋朱熹开创了中国儒学的一个新篇章,他大半生的时间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教育工作,成就斐然。

    朱熹读书十分刻苦用心,与他同龄的孩子仅满足于读书、识字、背诵,他却更倾向于用心去体会圣人所讲的道理。他常常为一句话所含的意义而食不甘味,夜不安寝。一旦他领悟了各种道理,便又高兴得不能自禁。朱熹不仅读书刻苦,而且非常善于总结学习方法。他喜欢博览群书,但从不贪多贪快。他认为,读书不明其中道理,就算读得再多也没有用。早年他在读《周礼》时,听人说《周礼》的每一句话都仿佛从圣人心中自然流出,但当时不甚理解。后经多年研读、揣摩,终于豁然开朗。他曾比喻说这就好像以前只听说糖是甜的,盐是咸的,今天亲自尝到了,才真正明白了何为糖甜、盐咸。他还形象的把读书比作射箭,刚刚练习时,只要射到箭靶上就行。但经反复训练,最终要射中靶心,否则也就不能说学会了射箭。朱熹认为,读书的目的在于弄懂书中的义理,而后照着这些义理去做。

    他说,十七八岁时读《孟子》,到20岁,只能逐句去理会。以后才明白,书中很多长段是首尾相连的,不能割断了它们的联系,只有把大段的文字综合起来理解,才能得到其中的真谛。

    朱熹读书还十分讲究循序渐进的方法。他认为,读书都有一个由浅人深的过程,比如要先读《论语》,再读《孟子》;先读《论语》的“学而”篇,再读“为政”篇。读某一本书或某一篇时就要读到把它弄懂为止,再接着读下面的内容。这样,读到融会贯通的地步,就可以说把知识学到手了。

    朱熹不仅爱读书,而且会读书。他早年兴趣广泛,禅、道、楚辞、诗、兵法样样涉猎。但后来,他又转向专攻儒家经典研究。这“一博”、“一专”,为朱熹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读书,将为你今后的工作、生活带来精神上的极大丰收。

    五、学习如何独处——摆脱不会利用时间的坏习惯

    这可能是最令人惊讶,也最有用的建议。

    但它真的让人这么惊讶吗?想想看:如果你和自己都不能好好相处的话,还能期望别人什么呢?换句话说,如果你知道怎么为自己分配时间的话,别人一定会意识到你这种强劲的力量。

    很多人都害怕孤独。他们不知道自我创造的后果,所以犯了极大的错误——认定自己绝对不能孤单。他们每一次尽量让自己避免孤单的时候,都让自己再度感受到恐惧的侵袭。恐惧什么呢?就像有人说的:“我单独一个人的时候,简直觉得自己一无可取。”

    许多人都有同样的恐惧。也许你喜欢和一些朋友聚在一起,在电话中聊上半天,或偶尔去关心人家的私事,或在别人忙的时候坚持要去看他。或在团体里太注意自己,好像怕别人会看漏了你或忘记你似的。你可能会要求别人帮你做一点小事,以确定别人真的喜欢你。很多人都这么做,结果却愈来愈不喜欢自己,别人也觉得你不成熟。无法自处,往往使你显得有点幼稚。

    如果你能享受独处的时刻,那么你找朋友的意图将完全出至于真心,而非软弱。你打电话给朋友约他吃晚饭,只因为你想看他,而不是因为你无法忍受一个人单独吃饭。你的朋友会觉得你真心地喜欢他、看重他,而不是只想依赖他。你将变得更可爱——对那些想找个真心朋友,而不是找个比他更脆弱的朋友的人而言。

    练习一个人自处。如果你已经习惯和别人一起的话,刚开始时这个习惯可能会使你觉得不舒服。如果你觉得不愉快的话,就探测自己的感觉。你为什么一直盼望电话铃响呢?你是否担心自己和某人的关系?你是不是厌烦自己?如果这样的话,你可以找点事做做——以克服独处时的恐惧。但不要觉得独处的时候,一定得做点有“建设性”的事情,才能掩饰单独一人的怪异行为。如果你愿意给自己一点机会——譬如一个月里找一两个下午独处,你将更能享受独处的乐趣。

    六、演讲的训练与勇气 ——丢掉说话怯场的坏习惯

    有些人总是很敏感,害怕被人注视,所以他们不敢张口说话,即使是在讨论一个非常感兴趣、并有独到见解的问题时,他们也噤若寒蝉。在辩论俱乐部、文学社或任何集会上,他们都只是静静地坐着,哑口无言,渴望说话却不敢说。在集会上,如果他们站起来提一项动议或是发个言,他们的声音简直让他自己听了也会痉挛。他们不敢坚持自己的权利、不敢提出自己的观点。如果这么做,他们就会面红耳赤,心惊胆战。

    公众演说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为他们要展示自己的内在能力。演说家要冒暴露弱点、在别人面前丢脸献丑的巨大危险。公众演讲——也就是站着思考——是锻炼一个人皮粗脸厚、我行我素、不在乎别人想法的有效手段。它能将一个人的缺点、思想局限、语言的贫乏和狭隘的词汇量暴露无遗。公众演讲也是检验一个人的阅读状况和观察能力的最好试金石。

    年轻时的演讲训练能促使一个人通过阅读和查字典细心地巩固大量的词汇。作公众演讲,必须要理解语言,表述必须要言简意赅,必须学会在该结束的时候就打住。不要在阐述完观点之后还老是延宕你的讲话或是论证,否则你留下的良好印象就被一笔勾销了。人们就会对你缺乏分寸和良好判断力的表现大失所望。

    成为一名优秀演说家的愿望能大大激发一个人身上所有的精神潜能。一个人的勇气、性格、学识、判断力——所有这些品质——像一幅全景图一般被展开。智力变得更敏锐,思想变得更深邃,表达能力也大大提高。这时,思想急欲宣之于口,词语也迫不急待地等着被选择。演讲者调动起所有的经验、知识、先天和后天的能力,全力以赴地展现自我,以赢得观众的赞同和掌声。

    这种努力使人凝神屏吸、眉头沁汗、眼光灼灼、双颊扉红、血脉贲张。隐伏的冲动被激起,半忘的记忆又鲜活,想象力倍加活跃,各种冷静时候从未有过的妙喻层出不穷。

    整个人被从沉睡中唤醒,它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演讲本身。你头脑清醒、有条不紊地展示着你的实力,调动着你的能量,这使你感到游刃有余、左右逢源。

    辩论俱乐部是培养演说家的摇篮,不论你参加辩论俱乐部要走多远,不论有多大麻烦,不论多难抽出时间,你通过这一社团获得的训练将使您终身获益,它将成为你人生的转折点。林肯、威尔逊、韦伯斯特、克莱、帕特里克·亨利这些伟大人物都是老式辩论社团的受益者。

    不要认为你不懂谈论规则就不能担当你所在的辩论社团的会长,或是在那里发挥积极作用。这是个学习的地方,当你获得了这个席位时,你就可以去熟悉这些规则。除非你被推上了这个位置并不得不发号施令,否则你永远也不会了解这些规则。应该尽量多地加入一些年轻人的组织——尤其是那些注重修身的组织——并要强迫自己不失时机地发表演说。如果没有机会,就去创造。应该大胆地站起来,就正在讨论的每一个问题谈点看法。尽管大胆地站起来提一条动议,支持它,或是就它发表一些意见。不要等到你准备得更充分时再行动,你永远也不可能准备得更充分。

    你每站起来一次都会增加你的信心,不久以后你就会形成发言的习惯,它最终会变得和其他任何事情一样简单。辩论俱乐部和各类讨论最能迅速有效地锻炼年轻人的能力。许多社交方面的成功人士都把他们的成就归功于老式辩论社团。在这里他们学到了自信、自立,他们找到了真正的自己。正是在这里,他们学会了面对自己,学会了雄辩地阐发自己的观点。在辩论过程中,努力坚持自己的观点、为自己的观点提供充足的论据能给年轻人带来莫大的裨益。这是对思想的强有力锻炼,就像摔跤之于体格一样;

    不要老是躲在后排,尽管坐上前来,尽管展示你自己。畏缩在角落里、不让人看见、逃避社会交往,这些做法对一个人树立自信是极端有害的:

    对于中学生和大学生来说,逃避他们不够熟悉领域里的公开辩论和公众演讲,这是很习惯的做法。他们想等到自己准备得更充分时,再去抛头露面。

    但是,要显得优雅、从容、熟练,要在大集会上不心慌意乱、镇定从容,就需要依靠以往的经验。那么,你必须持之以恒地训练这种能力,直到它成为你的第二天性为止。如果你接到发表演说的邀请,不管你是多么的不情愿,多么的胆小或害羞,你都应该下决心抓住这个自我提高的机会。

    我认识一个很有演讲天赋的年轻人,但是他生性胆小,总是拒绝接受在公共场合演讲的邀请,因为他担心自己没有足够的经验。他缺乏自信,他自尊心太强,害怕出现闪失会给自己丢脸,于是,他等啊等、等啊等,直到现在他心灰意冷,觉得自己根本不适合在公共场合演说。如果他能够接下所有邀请的话,他就可以获得很多有益的经验。错误和失败并不足惧,可惜的是,他放弃了这么多好机会,如果他能抓住这些机会,他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演说家。

    “怯场”是司空习惯的现象。一个大学生在背一个题为《致应征入伍的父亲》的发言时,他的教授问他:“这是凯撒大帝演讲的方式吗?”“是的,”他回答说,“如果凯撒大帝被吓得半死、紧张得像一只猫的话。”

    当一个愣头愣脑的人意识到所有的眼睛都在注视着他,所有观众都在评价他、研究他、检查他、看他到底有多少能耐、持什么观点,并判断他是令大家满意还是失望时,他就会变得非常胆小。

    然而,对观众的恐惧、对辞不达意的担心才是最要命的怯场。

    对于一个公众演说家而言,最难以克服的就是自我意识。那一双双衡量、批评他的苛刻眼睛实在是难以从自我意识中挥拂去。

    除非一个演说者在演讲中完全消除掉他的自我意识,忘掉自己,否则他很难留下良好的印象。如果他老是考虑自己留下了什么印象,人们会怎么看待他,那么他的力量就会被损耗,他的演说也会索然无味。

    即使这次在讲台上没有获得成功,那也是有很多益处的,因为它常常会激发下次获取成功的决心。在这一方面,德摩斯梯恩的艰苦努力、迪斯累利的经历,都是历史上的明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