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坏习惯左右你:排除你走向成功的78个障碍-平等相处才能赢得朋友 ——不良的交际习惯会让你抬不起头来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从自我封闭中走出 ——丢掉不爱交际的坏习惯

    自我封闭只会把自己拴在一个与世隔绝的角落里,默默地承受孤独所带来的一切哀愁。

    活泼开朗的人总是积极地投入生活,寻找理解和支持,得到力量和鼓舞,因此他们的生活很少有孤独和寂寞。性格内向的有些人却不容易看到外面沸腾的生活,容易消极厌世,自我封闭,把自己拴在一个与世隔绝的角落里,默默地承受孤独所带来的一切哀愁,结果给自己的生活蒙上了阴影。

    笔者在上大学的时候,有一个非常厚道的同学,来自西部的一个贫困地区,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他平时的话很少,从不主动与人交往。他从小就因为家里穷而饱受欺凌,但是他非常聪明,再加上学习刻苦,终于考上了大学。虽然他考上了大学,但是贫富的差距却再一次使他的自尊遭到了打击。他上学的学费是父亲跑遍了亲戚家才借来的,他不得不省吃俭用,同学请客吃饭,他不敢去,因为他没有钱回请。由于穿着朴素,也不敢出入社交场所。他总是低着头走路,从不主动与同学们说话,唉声叹气,愁眉苦脸,极端消沉,没有一点精神,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其实,大家并没有因为他家里穷而看不起他,他家里这样穷还能够考上大学,大家还都很敬佩他呢。后来,在同学们的真诚开导下,他才逐渐改变了自我封闭的心态,变得逐渐开朗起来。

    生活中,有些人最容易陷入自我封闭。因为他们不善于结交新朋友,所以他们的生活圈子总是很小,认识的朋友很少,有价值的朋友就更少了。如今的社会,朋友少路就少,朋友多了,路才能四通八达,办起事来自然就顺畅。有些人通常不会去主动接近一个人,即使与人交往时,他们也常常会感到心情紧张,甚至连说话都会结巴。他们直来直去,不习惯于客套和应酬,喜憎常常表现在脸上。

    有些人在社会交往中,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这是自卑心理造成的一种孤独状态。有些人要冲出这层包围着自己的黑暗,必须首先突破自卑心理组成的茧。其实,有些人大可不必为了自己跟别人不一样而忧思重重,人都是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只要自信一点,就会发现跟别人交往并不是一件难事,甚至还会发现其中的乐趣。刚刚加入别人圈子的时候,也许会觉得有些“冷”,但是要想像自己的感觉很“热”,并不断坚持下去,慢慢就会发现大部分的人都是友善的,而且自己也是受人欢迎的。

    要多和朋友们保持联系,要知道,别人也都和你一样,也需要感受友谊的温暖。或者为别人做点什么,多帮助别人,这样能够使你感到存在的价值与快乐。当大家在一起的时候,一定要和周围的人热烈交流,不要给人产生不合群的印象。

    确立人生目标也很重要。有些人要想从根本上克服内心的脆弱,最好的办法就是给自己确立一些目标和培养某种爱好。懂得自己是为了什么而活的人,是不会感到寂寞的;同样,活着而有所爱、有所追求的人,也是不会寂寞的。

    有些人多与大家一起享受,一起做事,在兴奋的时候,就会产生兴趣,达到忘我的境界。在与别人交往的时候,不需要掩饰自己,远离虚伪和做作,慢慢地就会远离自我封闭的怪圈。

    二、赢得别人的信任 ——摆脱自我封闭的坏习惯

    赢得别人的信任,是办事成功必不可少的前提。别人对你有了信任,就会愿意与你交往,并会竭力帮助你。

    赢得别人的信任,是经营人际关系网时最需要努力的事情。

    (一)要令人愉悦

    有些有些人爱怨天尤人,脸上总是一副苦涩的表情,这是要避免的。想博得别人的欢心,获得别人的信任,要有令人愉悦的心态,脸上要时时带着笑容,行动要显得轻松。如果别人从你的脸上看不到一点快乐,绝不会对你产生好感。拒人千里的表情,很难赢得信任。良好的态度需要你坚持下去,不能今天扮了笑脸,明天因为难以自制而故态复萌,显出粗俗急躁的本性,这样只会前功尽弃。

    (二)对别人表示关心

    在与人交流的时候,自己的事情要少说,要学会做一个倾听者,表现出对别人谈话的兴趣,仔细听对方说话,你所表现出的同情会使对方觉得你很重要。还有,做事需要持之以恒,想获得别人的信任也是如此。

    (三)显示专业能力

    要做出成绩让人看,证明你的判断敏锐并才学过人。在职业专业化的时代,没有专长,样样都懂一点的人,总是显得竞争力不够。所以,如果你在某一领域有所专长,有很强的能力,会让你更容易引起别人的关注。

    (四)不要失信

    一旦失信于人,别人下次就再也不愿意和你交往。人们做事总是愿意去找守信用的人,诚信才是你最大的品牌。

    (五)做事果断

    获得他人的信任,除了要有正直诚实的品格外,做事还要果断和敏捷。优柔寡断、头脑不清,缺乏敏捷的手腕和果断的决策能力,是无法取得别人信任的。

    (六)抛弃恶习

    拖拉、懒散等不良习惯,只会让人走向失败。这些坏习惯,会使别人不敢信任你,会使你的事业因此而受阻,不能向前发展。尽管你可能对这些恶习习以为常、无动于衷,但是与你交往、发生业务往来的人却很看重这些。不要因为这些恶习而影响到别人对你的整体评价。

    (七)注重第一印象

    一般而言,在平时的人际交往过程中,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最深刻的。如果对方对你的第一印象有错觉,就很难修正对你的看法。所以,你一定要重视自己给人的第一印象,如果能做到与人初次见面就相处融洽,对于你事业的成功则大有裨益。

    三、友谊不是向他人索取 ——扔掉不肯宽恕他人的坏习惯

    全世界的人都在寻求友谊。每一个人都寻求宽恕,就像寻求食物和住所一样迫切。但是,我们往往像我们耻于犯错一样耻于宽恕,好像犯错或宽恕是一种可怕的弱点。这种羞耻感腐蚀着我们的灵魂。羞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是一种不健全的心理,而不肯宽恕他人的过失则是顽固不化。

    友谊不是我们要向他人索取,而是施予他人——所付出的不是物质礼品,而是热情、诚挚、谅解,友谊的意义是将勇气灌输给别人,是将我们的部分自尊赠送给对方,是彼此共享信心,是将礼物赠送给他人。

    我们必须为别人着想,接纳他们,奉献我们的长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友谊的回报。

    英国作家约翰逊认为一个人应当经常改善友谊的质地,应该“在穿干净衬衫的日子”去看他的朋友。

    我们必须经常为他人改善我们的友谊,我们必须将自己视为“我们乐意与之交往的人”。因为,如果我们要与他人建立友谊,必须能够善待自己。我们必须随时修复我们所受的损伤——我们的失败对自我意象所造成的损害。我们必须战胜失败,保持我们的自尊自爱,这是我们尊重别人所不可缺少的基础。

    只有那样,我们的友谊才有真正的价值。只有那样,我们才会谦逊而不至于狂妄自大。只有在我们能够尊重自己的时候,才能体验到谦逊的礼让——礼让他人和自己。

    只要懂得交友之道,你就可以活泼、进取,能给你的自我意象一个满意的微笑。

    要向前看,不是向后看。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日子,你每一天都要专注于人生。你要为这个新的日子而集中你的精神财富,不要让失败的恐惧将你引向歧途。

    你是人类大家庭中的一员,你要成为与他人相关联的人。你要以一种大社会的意识扩展爱的范围,共同承担人类的弱点。你要明白,你的邻居往往会形成种种错误的观点,他会误认为你是他的敌人,而不认为你是他的朋友。但你要宽恕他。

    宽恕的度量应该像求生的能力那样大,你应该使宽恕成为一种像穿衣吃饭一样的习惯,否则,你就不能到达真正快乐的人生境界。

    要跟他人和谐相处,非有宽恕他人的仁慈之心不可。犯错误是人类的损失,宽恕是人生的成就。但你必须先宽恕自己,才能承认你是一个人,一个自重自强的人,而不是一个完美的神明。

    四、不在意别人的看法——丢掉迎合他人的坏习惯

    如果一个人别人希望他怎么样,他就会怎么样,这是多么可怜、毫无价值的形象;如果一个人不能明确地阐明自己在生活中的思想和感觉,那就没什么人会与你坦诚相见,没什么人会真正地尊重你。

    使自己成功的条件,不仅是头脑聪明而已,亦须具有不在乎别人的那种定力,但这种定力并非人人都能做到。

    有人以为坚持独立自主,似乎很难得到别人的赞许,很难处好人际关系。这是一种错觉和误解,事实恰好相反。一个真正能够主宰自己的人只是不去为了迎合他人的观点与喜好而放弃自我价值、自我追求;只是在与人交往中不会为了博得他人的赞许而跟随他人的指挥棒转。因为你失去了自我,也就失去了平等自由的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某些官僚、政客之所以不为人们所信任,就因为他们只是留声机、传声筒,而没有自己的灵魂。这种人往往是轴承脑袋弹簧腰、头上插着风向标,只会见风使舵,趋炎附势。这种人的自我伙值完全取决于头上的乌纱帽,一旦失去职位,手中无权了,他就一无所有,一文不值了。这难道不是事实吗?实际上,最受赞许,最受欢迎的人恰恰是那些希望赞许而木是祈求赞许的人,是那些能以积极的心理态度表现美好的自我形象的人,是那些从不放弃独立自主权利的人。

    不在乎别人反应与厚脸皮是有所不同的,两者的差异在于,不在意别人反应的人大都具有远见,明白自己的做法会产生何种成果,因此能不顾别人的反对意见。同样的,在生意方面,尤其是在谈判时,为了要获得胜利,我觉得办必须不在乎别人的反应,如果具有正确的远见,依照信念去做,便自然会有别人摇撼不动的定力,而成功也会仿佛被吸引住似地来临。

    命运之神有时会试探人们是否具有泰山崩于前仍不改其色那种气魄的人,这种人往往会受到命运之神的特别眷顾。世俗和传统使人养成一种说话办事总是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许的习惯。童年时代习惯于得到父母和老师的赞许,长大成人需要得到领导者的认可。如果自己的某个举动和主张得不到别的认可和赞许,就会感觉到是出了问题,放心不下。于是你在无形之中就放弃了主宰自己、独立行事的权力,凡事都受别人的控制和摆布。这种习惯大体表现以下方面:

    (一)你在这里对别人的需求大都随声附和,有时心里不满,也要依从别的人的意志去办。

    (二)你有自己的事情和计划,但难以拒绝朋友的邀请和要求,以免别人对你不满意。

    (三)你说是回避同陌生人交谈,不想独自参加社交活动,也不愿独自出差办事。

    (四)你说是看领导的眼色行事,明知不对,也要忍气吞声地服从。好像领导的时钟总是准的,而你的时钟总是不准,只能和领导对表,不相信自己的手表。如果因此而窝火憋气也只能拿比你地位低的人出气。

    (五)不好意思和权威人土、着名人物交往,如果这类人物对你责怪批评不公正,你也不敢说出自己的看法。

    总之,一个人习惯于接受别人的摆布,就会经常被迫去说话,去做事。这样的生活当然很累,也很乏味。

    五、真诚是金——抛弃待人假心假意的坏习惯

    真诚是感动人心的强大力量,真诚可以化解别人心中的坚冰。

    真诚能产生极大的感动力量,这是因为人人都有被别人尊重的需要,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关心和爱护,有时候哪怕是一句问候的话也会使人兴奋不已。一般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得到某人的关心,就会对其产生感激之情。尤其是当别人问寒问暖,了解你的困难和需要时,心里就会有热乎平的感觉。

    有个年轻的工人,因为从小家庭环境优越,又是独生子,所以从小就被溺爱,养成了好吃懒做的坏习惯。进厂后,他因为怕苦怕累,长期装病不上班,后来干脆睡在单身宿舍不起来,有时甚至故意尿床。面对这种情况,厂里的领导不是讨厌他、疏远他,而是亲近他、关心他,不断给他做思想工作。领导的关怀终于感化了他,他痛哭着检查了自己的错误,从此积极工作,努力钻研技术,终于成为车间的技术能手。

    中国有句成语叫“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拿出一颗至诚之心,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世纪50年代初,尼克松还是一个年轻的参议员,当尼克松正在为竞选总统而四处奔走时,突然在报纸上登出了他在竞选中秘密受贿的文章。为此,尼克松在电视台发表了半小时讲话,就是这次震撼美国的演说,以真诚和朴实赢得了人心。

    他采取了一个在政治史上罕见的行动,把自己的财务全部公开,从自己的家产,一直谈到他的欠债。紧接着,话锋一转,详细说明自己的经济收支情况,连如何花掉每一分钱都告诉听众——从操心为孩子矫正牙齿到改装锅炉等款项。他还告诉大家,这次竞选提名之后,确实收到一件礼物,这就是德克萨斯州有人送给他孩子的一只小狗。当他讲完走出广播间时,到处都是响彻的欢呼声。有100万人打电话、发电报或寄出信件给他,着名的共和党人都给他发了赞扬的函电,从邮局汇来的小额捐款达6万美元。

    尼克松之所以能够赢得千百万同情者,使自己从被抨击的窘境中解脱出来,完全归功于他在演讲中表现出的真诚,正是他的真诚感染了国民的心灵,使他们通过闻其声、观其情、见其心而达到了与之心心相撞的共振效应。尼克松的真诚感动了美国人民,使他最终当选了总统。

    真情的流露,能够产生无与伦比的征服力。

    六、不要轻易得罪人——告别轻易得罪人的坏习惯

    社会是由不同的人组成的,人活在社会上,不管日常生活、上班,还是经营自己的事业,都会和别人产生一种互动关系。换句话说,人是靠彼此互助才得以生存,即便是流落荒岛的鲁宾逊也都要有一位名叫“星期五”的伙伴,更何况身处这一竞争激烈、人际往来频繁的我们?因此,“得罪人”是一种剥夺自己生存空间的行为。

    得罪人也是一种剥夺自己生存空间的行为,同时也可能变成一种习惯。那何不趁早改改?我们之所以不能轻易得罪人,至少有以下几个道理:

    得罪一个人,就为自己堵住了一条去路。当然,你也许会想,人还不至于得罪了几个人就无法生存下去吧。但你要知道,世界虽然很大,但有时就是显得很小,连走在路上都会仇人相见,更何况同行?同行有同行的交往圈子,得罪同行,彼此碰面的机会更大,那多尴尬!而且多么不利!本来你可以和他合作获利,却因得罪他而失去机会,这多可惜。

    得罪一个小人,就为自己埋下一颗不定时的炸弹。得罪君子了不起大家不讲话,各干各的;但要是得罪小人可没完没了。他不采取报复,也要在背后对你造谣中伤,你有理也会变成无理,多不值得。

    这里之所以强调“不轻易”得罪人,当然也是有道理的。当事有不可忍时,当正义公理不能伸张时,还是要有雷霆之怒的,否则就是非不分,黑白不明了。这种雷霆之怒有时会得罪人,固然有可能为自己堵住一条去路,但也有可能开出更多的康庄大道。除了这一点,还是不得罪人好。

    所以,当你感到自己的利益被侵害时,得不到他人的尊重时,请想想,勿轻易动气。此外,也切记不要气焰嚣张,盛气凌人,这种只有自己而没有别人的态度也很容易得罪人,而且常不自知。

    最重要的一点是,得罪人会变成一种习惯,老是压不下怒气,改不了个性,便会说“反正我就是这样”,那就条条是路,条条不通了。

    俗话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道。反过来说,多得罪一个人就少一条路。

    七、不做软弱可欺的人 ——摆脱忍气吞声的坏习惯

    敢于说:“不!”它摒弃了那种支支吾吾的态度,这种态度容易给人造成误解的空子。和隐瞒自己真实感受的绕圈子的话相比,人们更尊重那种不含糊的回绝。

    人们是怎样对待你的?你是不是三番五次地被人利用和欺负?你是否觉得别人总占你的便宜或者不尊重你的人格?人们在订计划的时候是否不征求你的意见,而觉得你会百依百顺?你是否发现自己常常在扮演违心的角色,而仅仅因为在你的生活中人人都希望你如此。

    美国心理学家戴尔以他接触到的生动的事实回答了这个问题:

    我从诉讼人和朋友们那儿最常听到的悲叹所反映的就是这些问题,他们从各种各样的角度感到自己是受害者,我的反应总是同样的:“是你自己教给别人这样对待你的。”

    盖伊尔来找我,因为她感到自己受到专横的丈夫冷酷无情的控制。她抱怨自己对丈夫的辱骂和操纵逆来顺受。她的三个孩子也没有一个对她表示尊重。她已经是走投无路了。

    她对我讲述了她的身世。我听到的是一个从小就容忍别人欺负的人的典型例子。从她性格形成的时期开始,直到结婚为止,她的行动一直受到她的极端霸道的父亲的监视。没想到她的丈夫“碰巧”也和她的父亲非常相像,因此婚姻又一次把她推入陷阱。

    我对盖伊尔指出,是她自己无意之中教会人们这样对待她的。这根本不是“他们的过错”。她不久就理解了那么多年她一直是忍气吞声,实际上是自己害了自己。她的任务应当是从自己身上而不是从周围环境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咨询帮助她学会了怎样教育别人一改变对自己的态度。

    盖伊尔的新态度就是设法向她的丈夫及孩子们表明,她不再是任人摆布的了。她丈夫最拿手的一个伎俩就是向她发脾气,对她表示嫌弃,特别是当孩子们或者其他的成年人在场的时候。过去她不愿意当众大吵,‘场,因此对丈夫的挑衅总是毫无办法。现在,她要完成的第一个任务,是理直气壮地和她丈夫抗争,然后拂袖而去;当孩子们对她表现出不尊重的时候,她坚决地要求他们有礼貌。

    在采取这种更有效的态度几个月之后,盖伊尔高兴地向我汇报说:她的家庭对她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盖伊尔通过切身经历了解到,的的确确是自己教会别人怎样对待自己的。三年之后的今天,她已经很少再被别人欺负、被人不尊重了。

    盖伊尔还懂得了,自己解救自己的关键是:用行动而不是用语言去教育人。如果你打算通过一次冗长的讨论来让人理解你不愿再受侵犯的重要信息,那么你得到的好处将仅仅局限在你和欺负你的人之间的谈话过程中。也许你还会和欺负你的每一个人进行多次“交流”,但是必须等到你学会了有效的行动方式,否则你仍然会受到烦扰。这就证明,你的表明决心的行动胜过千百万句深思熟虑的言辞。

    许多人以为斩钉截铁地说话意味着令人、不快或者蓄意冒犯。其实不然。它意味着大胆而自信地表明你的权利,或者声明你不容侵害的立场。

    托尼在和售货员打交道时总是缺乏胆量。由于害怕售货员不高兴,他常常买回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他正在努力使自己变得更果断一些。一次,去商店买鞋,看到一双自己喜爱的鞋,就告诉售货员,他要买下这一双。但是,正当售货员把鞋装进鞋盒的时候,托尼注意到其中一只的鞋面上有道擦痕。他抑制住自己当即萌生的不去计较的念头,说道:

    “请给我换一双,这只鞋上有擦痕。”

    售货员回答道:“行,先生,这就给您换一双。”

    这个时刻,对于托尼一生来说是一个转折点,他开始锻炼自己果断行事;新的处世方法的报偿远远超过了买到一双没有擦痕的鞋子。他的上司,他的妻子,以及孩子和朋友们都感觉到,他变成了一个新的托尼。他不再是一味应承的了,托尼不仅更经常地得到已所欲求的东西,而且还获得了不可估量的尊敬。

    下面就是一些策略。你可以运用这些策略来告诉别人如何尊重你。

    尽可能多地用行动而不是用言辞作出反应。如果在家里有什么人逃避自己的责任——而你通常的反应就是抱怨几句然后自己去做——下一次就要用行动来表示。如果应当是你的儿子去倒垃圾而他经常忘记,就提醒他一次。如果他置之不理,就给他一个期限。如果他无视这一期限,那么你就不动声色地把垃圾倒在他的床头。一次这样的教训要比千言万语更有力。

    拒绝去做你最厌恶的、也未必是你的职责的事。两个星期不去洗衣服,看看会发生什么情况。如果你能付得起钱,就雇个人帮你做,要么让家里其他的成员自己动手照料自己。一般来说,家里一切下等活都由你干,仅仅是说明,你已经向别人表明你会毫无怨言地干这些活。

    斩钉截铁地说话。即使是在可能会显得有些唐突的场所,毫无拘束地对服务员、售货员、陌生,人、秘书、出租汽车的司机说话,对蛮横无礼的人以牙还牙:你必须在一段时期内克服你的胆怯和习惯心理。你必须心甘情愿地迈出这第一步。记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不再说那些招引别人欺负你的话。“我是无所谓的”、“我可没什么能耐”,或者“我从来不懂那些法律方面的事”,诸如此类的推托之辞就像是为其他人利用你的弱点开许可证。当服务员合计你的账单时,如果你告诉他你对计算一窍不通,那你就是暗示他你不会挑什么“错儿”的。

    当你碰到吹毛求疵的、好插嘴的、强词夺理的、夸夸其谈的、令人厌烦的,以及其他类似的欺人者,冷静地指明他们的行为。你可以用诸如此类的话声明:“你刚才打断了我的话”、或者“你埋怨的事永远也变不了”。这种策略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它告诉人们,他们的举止是不合情理的。你表现得越平静,对那些试探你的人越是直言不讳,你处于软弱可欺的地位上的时间就越少。

    告诉人们,你有权利支配自己的时间去做自己愿意干的事。从繁忙的工作中或是热烈的场合中脱身休息一下是理所当然的。把你支配自己休息和娱乐的时间视为是无可非议的,这是不容他人侵犯的正当权益。

    不要为人所动,并因此对自己新采取的果断态度感到内疚。如果有人对你作出受了委屈的表情,向你说好话,许给你好处或者表示生气时,你不要感到不好受。

    记住,是你教给人们怎样对待你的。如果你能把这一条当作指导你生活的原则时,你就能够解放自己了。

    八、营造让爱驻足的空间 ——丢掉过于挑剔的坏习惯

    在爱的路上,如果我们过于挑剔或者过分注重被爱的索求的话,往往到头来使爱疲倦、枯竭,落下遗憾的记忆。成熟的爱应该有几分类似于这位女士的做法:心平气和地付出,酸甜苦辣只求轻啜慢饮,重要的是,永远营造一个让爱驻足的空间。

    “我凌晨5点下火车,到他的城市去看他。说好来接我的,等了半个钟头还不见人。打他的电话,说还在那边睡觉。那时我的心比那刻寒冷的气温还要冷。想狠心去买返程的票,但终于还是忍了下来。这样一忍,他也就衣衫不整气喘吁吁地赶到,说是贪睡过了头。”

    一位女士讲起她与男朋友的交往片段,当时在场的女孩忍不住发出一片啧啧声。快言快语者甚至厉声说:“这样的男朋友,我早就把他休了。”

    但这位女上始终从她的角度出发,认为她和男友的关系是越来越好。她的一位女友虽然不反驳她,心中一直将信将疑,甚至抱着怜悯她自欺欺人的同情心。直到“五一”假日时她告诉女友他们已经购置了自己的商品房,正准备共筑爱巢时,女友才大吃一惊。她的这位女友非常感慨,无论怎么样,他们有望成为毕业后最早走人婚姻的幸运儿,而那时被看好的一对对好得如漆似胶配合得天衣无缝的恋人,现在差不多都上演了“劳燕分飞各西东”的悲剧。

    再细细品味一下这位女士的叙述,淡淡的交往中有着感人的真挚和宽容。一场可能会导致分手的疏忽,在她温和善良的处理下,回避了争执,也超越了原谅,竟成了一方付出令另一方感动的花絮。正是这种把埋怨转为付出的艺术,才使她的爱情日久弥坚。而很多恋情的破灭,多半是因为太习惯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执不休不肯迁就的缘故。

    着名凤凰台主持窦文涛曾说过这样的话,他说当一个成熟的男人回忆起曾在他身边出现过的女人,最大的感受往往是当初对她们不够好。其实,这句话也适用于现代女性,适用于任何一个恋爱过的人。

    九、不必太在意别人的脸色——丢掉看人脸色行事的坏习惯

    随着各种事的性质及心理经历的酸甜苦辣,人的容颜上会有喜怒哀乐的表现。对此,你看到也罢,看不到也罢,人家的脸色依然是人家自己的脸色,就像人家的呼吸一样,并非是你决定得了的。

    高中生晓田认为自己是个善良的男孩,但他又总为自己的“善良”而苦恼。

    晓田最怕别人向他借东西,这绝不是因为他自私,自己的东西舍不得借人,相反,他内心是非常想把自己的东西借给别人用的。但是,当别人向他借东西时,他总担心别人从自己的表情、语言看出一丝不悦——尽管他绝没这种意思。

    借东西这种事不是天天发生,晓田的烦恼还能够忍受。晓田最怕的事情,还是自己日常的言行举止。在表情上,他老担心自己脸上会露出清高、骄纵的神色;走路时,他老怕头抬高、腰挺直,让人觉得盛气凌人;说话时,他怕自己言语不当,得罪伤害了别人;甚至他遇到什么高兴的事,也不敢表露在脸上,怕别人认为自己是洋洋自得。晓田曾这样感叹道:“我最在意别人的脸色,也最怕别人的脸色。我总是看别人的脸色行事,生怕引起别人一点儿反感和不快。”

    晓田日日所怕的所谓“脸色”,其实就是他人内在情绪的外部表现。无论你的老师、同学、父母、亲友、邻居,每人每天都要经历许多事,这当中,不仅要动脑动手动身,还要动容。

    别人的脸色,多是别人的情绪外化,并非与你晓田有什么关系。晓松今天一脸不高兴,那是因为他与父母发生了矛盾,在怄气,与你晓田走路的姿势根本没有关系。这类脸色,你掺合进去干什么?晓田觉得人家的脸色不对,觉得是自己走路头抬得过高,可人家压根儿就没有注意到你。你看这不是在自寻烦恼吗?

    有时有些人的脸色,可能确实与晓田有关,但晓田也不必为此惊慌失措。晓田可以这样对自己说:“你有不高兴的时候,我也有不快乐的时候;你能给我脸色,我也有脸色,人人都是平等的,’这样一来,晓田就把自己完全摆在了与对方人格平等、身份平等、心理平等的位置上。于是,晓田便可镇定情绪,有利于理智地思考和行动。如果对方所给的脸色确系是自己言行失当所致,那就主动改正,如果对方的“脸色”部分有理,那就部分改正。如果对方毫无道理地给人“脸色”,那就应该毫不在意地不予理睬。这种傲然、坦然的人格立场,也是一种恒定的力量,久而久之,给人脸色看的人,也就自觉没趣,脸色也就悄然隐匿了。

    所以,对于晓田和有晓田这类心理弱点的青年人,你们不必特别在意“别人的脸色”。“别人的脸色”这玩艺儿,其实是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的。你若有心注意它,就有,你若无心注意它,就无。我劝大家最好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脸色,这就需要建立起一种内在的自信。爱看别人脸色的人,必定是一个很自卑的人,总怕自己因为言行不当,被人看不起,被人贬低或否定;也怕惹人不快,或伤害了对方,遭人拒绝和排斥。因为自己太脆弱,就觉得别人承受力差,进而再损伤自己。所以,建立起自信,才是不在乎别人脸色最可靠的保证。有自信的人,只把心思和精力用于自己该做的正确的事上,用在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和向往的乐趣中,他就能与人为善,和睦融洽相处,也就不怕出现矛盾,坦然面对非议了。这样的人,永远是快乐者,成功者。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