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历史一本通:趣味世界史-苏醒的大象——欧洲的复兴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经过近千年的压迫,蒙昧的人们终于开始苏醒,最好的见证就是大学的成立。与此同时,各个领域才华横溢的人才不断涌现,成为近现代科学文化的领头羊。

    神话的裂痕——巴黎大学成立

    中世纪,根深蒂固的欧洲封建教会统治成为文化发展的主要障碍,其势力甚至能和王权分庭抗礼。

    为了加强封建统治,遏制人们心中的反抗意识,实现长期麻痹人们的目的,教会将一切违背宗教的精神文化扼杀在萌芽状态。于是,教士们用文字不通的宗教神话篡改古代羊皮纸上的学术著作,教会则罗列大批禁书,从而禁锢文化传播。亚历山大图书馆这个藏有几十万册图书的古典文化宝库,这座囊括了古代希腊、罗马学者多年智慧和心血的知识殿堂,却被基督教徒们付之一炬。公元391年,阿非罗主教所下的焚毁命令将文化禁锢推向了极致。

    至此之后,中世纪初期的普通百姓,不但学不到任何先进的文化知识,而且被教会思想蒙蔽了双眼。更为可笑的是就算出身高贵的王公们也是粗鲁无知的文盲,只有一小部分高级教士为了阅读《圣经》和宣传教义而懂得拉丁文。

    那时候的教会学校以《圣经》为教科书,人们只懂得一味地信奉上帝。可以说,教会学校所培养的学生只是为教会提供服务的工具。

    阿拉伯人的入侵和十字军的东征是东方文明对基督教统治的一次巨大冲击,打开了教会垄断文化的缺口。

    市民们对于当前的社会生活开始感到不满足,他们迫切地需要接触一些新的思想和事物。于是,学校开始在西欧的一些城市中出现,大学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诞生的。11世纪末,意大利成立了中世纪欧洲的第一所大学——波伦亚大学。12世纪,法国的巴黎大学和英国的牛津大学相继出现。到了15世纪,欧洲大地上已经矗立了四十多所大学,其中,法国的巴黎大学尤为典型。

    1200年,在法兰西国王腓力二世的批准之下,正式成立了巴黎大学,来自欧洲各地渴求新知的求学者云集于此。新成立的巴黎大学设有文艺、医学、法律和神学4个学科,学生们以听讲、做笔记和参加辩论会作为学习的主要方法,教师们则以古代流传下来的一些名著作为教材,上课的时候,教师一边诵读教材,一边对各种疑点进行解释。由于当时条件所限,学生们很少做实验,就连医学教学也不能进行活体解剖,更别提人体解剖。这也是为什么辩论成了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原因。

    中世纪时期,巴黎以及西欧大学的出现是世界教育史上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事件。从此,统治人们思想的神话出现了裂痕,宗教文化的垄断局面被打破。

    传奇中的传奇——伟大诗人但丁

    中世纪早期最杰出的诗人非但丁莫属,他笔下的长诗无情地鞭笞了中世纪封建社会的罪恶黑暗,表达了人类对智慧和理想的追求,是中世纪思想文化黑夜中的一缕曙光。

    1265年,但丁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中出生了。少年时代的但丁一直在故乡学习拉丁文、诗学和修辞学,并且饱览了大量古典文学作品。青年时期的但丁更是博览群书,比较广泛地接触和深刻地研究了各门学科。尤其是古罗马诗人维吉尔,但丁极为推崇甚至把他当做自己的精神导师。

    在佛罗伦萨的一个晚宴上,年轻的但丁对美丽清秀的姑娘贝亚德丽齐一见钟情,并且感情与日俱增,这股名为爱情的神奇力量促使但丁为这位早逝的姑娘写下了一篇篇优美的抒情诗以及悼念诗。后来但丁用散文把这些诗歌串联在一起,说明每首诗的写作动因,为之取名《新生》。

    但丁除了创作诗歌之外,还积极参加佛罗伦萨的政治活动。1300年,但丁当选为佛罗伦萨六大执政官之一。在意大利分裂状态下的佛罗伦萨是政治斗争的焦点地带,但丁所在的白党在斗争中败下阵来,但丁在1301年被流放了。

    长期的流放生涯使但丁广泛地接触了意大利社会的各层人士,这些经历使但丁开阔了视野、丰富了阅历,也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了国家的政治问题。从此,但丁逐渐打消了返乡的愿望,并于1304年开始著书立说。但丁晚年的时候拒绝了佛罗伦萨统治者的特赦,定居在古城拉文纳。拉文纳统治者基独·诺勿罗安排但丁与妻儿团聚,从此以后,但丁在创作《神曲》上花去了他绝大部分的时间。

    “神曲”在意大利文中的原意是“神圣的喜剧”,原本但丁给自己作品取名为《喜剧》,后人为表明对他的尊重而冠以“神圣”一词。《神曲》用托斯坎那地区的方言写成,全长一万四千多行,分为《地狱篇》、《炼狱篇》和《天堂篇》三部分,每篇33首歌,包括序曲在内一共100首歌。全诗的开篇是中古文学特有的梦幻形式,描述了但丁在“人生的中途”所做的一个迷梦,最后在群星的指引下,由地狱升入天堂。

    遗憾的是,但丁刚写完《神曲》就去了威尼斯谈判,因身染疟疾,于1321年9月14日在拉文纳逝世。拉文纳人民用最隆重的葬礼厚葬了但丁,几百年之后,佛罗伦萨打算将这个伟大诗人的遗骨迁回去,却因为遭到拉文纳人民的强烈反对而作罢。现在,但丁仍然在拉文纳安眠。

    响应远古的召唤——文艺复兴

    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的欧洲进入了历史的中世纪时期,古老的文化被连年的战争掩埋在废墟之下,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文明几乎化为乌有,除了重新开始别无他法。中世纪的文化和当初的古希腊时期一样度过了一个相当漫长的黑暗期,而这个黑暗是在宗教统治下人为因素造成的。这个时期,文化和艺术在封建制度的压制下艰难发展,一切进步的思想都遭到限制,灿烂的古代文化被斥责为异端邪说而遭到封杀,唯有《圣经》成为所有人心中必须信奉的神。中世纪的欧洲文化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万马齐喑、毫无生气,人们的精神生活一片贫瘠,科学文化严重落后,这段时期被史学家们称为人类历史上最为“野蛮的、愚昧的、黑暗的”时期。

    历史的车轮前进到14世纪末和15世纪初的转折点上,西欧的封建社会内部发生了重大变化,商业较为发达的意大利北部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手工业的发展促使热那亚、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等地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随之涌现的工场主、商人和银行家形成了社会新的阶级——资产阶级。几乎是同时,一大批为之服务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应运而生,年轻进取的心不甘被封建制度束缚,他们渴望发展资本主义,摆脱封建教会的教义束缚,让社会朝着自己的理想发展。

    这个时期,土耳其进攻东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岌岌可危,学者们纷纷带着大批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书籍逃往意大利。他们在那里开设学校,讲授哲学、文学和历史,中世纪的欧洲人为这些优美的文字作品和丰富的学术思想所感染,他们从封闭的世界中走出,社会上渐渐兴起了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运动。由此,欧洲社会经历了一次文化的洗礼,被湮没千年之久的古典文化在新兴的资产阶级学者们的努力之下重见天日,他们将古希腊的一切定义为美好,而中世纪的一切则都是丑陋和肮脏的,他们迫切要求恢复古希腊的文化和艺术。不久之后,法国、西班牙、尼德兰和英国相继被这股清风拂过,西欧掀起了一股“希腊热”,文艺复兴的时代真正到来了。

    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核心是人文主义,即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肯定人是现实世界的创造者和享受者,神的位置逐渐被人所取代。文艺复兴在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进入了全盛时期,不仅是在文学领域,更在艺术上达到高峰,产生了一批著名的艺术大师、文学家和思想家。17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席卷了欧洲,掀开了新时代的篇章,在文学、艺术、科学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星光璀璨的名城——艺术之都意大利

    中世纪时期的意大利,像练了吸星大法一样,几乎囊括了所有欧洲先进城市的社会现象。生活在城市中的贵族们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和更高的地位,积极投身于城市的公共事务如银行和商业活动。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份,一些依靠经商和开银行富起来的商人开始刻意模仿贵族的行为举止,并逐渐进入贵族阶级。因此,当文艺复兴开始的时候,真正的贵族阶级和靠经商起家的上层资产阶级之间的界限已经模糊。封建教会的一统局面被打破后,教育的影响力在民众中不断增加,许多显赫的家族将培养子嗣成为具备读、写和计算能力的全才作为首先考虑的问题。于是,能言善辩、学识渊博的教师成为贵族的座上宾,他们除了撰写论文和文学作品外,还担负教导贵族学生的任务。一大批知识分子因东罗马的嬗变而来到意大利,和当地的贵族教师一样开设学校。贵族阶级也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他们慷慨解囊,资助、扶植新思想、新文学和新艺术,从而使文艺复兴在意大利这块沃土上萌芽。

    14世纪末到15世纪初,意大利人对于古典希腊文化的热衷近乎疯狂,甚至产生了反对经院哲学的思想。同样,与希腊古典文化一脉相承的古罗马文化也受到认可,特别是罗马时期的艺术和建筑渐渐取代了法国的建筑艺术风格,成为意大利人所追捧的艺术选择。

    中世纪时期的意大利打破了思想禁锢,改变了教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商业活动和银行业的发展使得意大利越来越富裕,财富的所有者对城市的荣誉感有所提高,他们将大量的财富投入到文化建设当中,并且出资建设一些象征城市辉煌的公共纪念性建筑,除此之外,他们还乐此不疲地让作家用含有大量华美辞藻的文学作品颂扬讴歌城市共和国。但是,整个15世纪,王公贵族世袭统治垄断文化事业的局面都没能被打破。很多贵族为了粉饰自己的统治,不惜下重金在文学和艺术创作上。家族势力稍小一些的贵族也沾染了这种社会风气,尽最大可能效仿那些王公贵族。

    当然,罗马教皇在这种事上也是当仁不让的,诸如亚历山大六世、尤利乌斯二世和佛罗伦萨统治者洛伦佐·德·梅迪奇的儿子利奥十世,都招揽了当时最伟大的艺术家。意大利在这种社会环境的推动下,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变成了西方世界当之无愧的艺术之都。

    爱拼才会赢——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1451年,伟大的航海家赫里斯托弗尔·哥伦布生于意大利的热那亚,从小对航海就有着浓厚兴趣的他带着这样的渴望和理想,终于在成年后成为一名出色的水手。哥伦布在一次很偶然的机会下阅读了《马可·波罗行记》,并对书中描述的东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东方财富和宝藏的渴望改变了他之后的命运。

    为了实现横渡大洋、到达亚洲的愿望,哥伦布经常在各国的王宫中出入,希望能够得到资助。遗憾的是,英国、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的统治者都众口一词地拒绝了他的请求,不仅怀疑他的举动,还质疑他的航海经验。但哥伦布并没有因为这样而放弃。

    1487年是一个转机,那一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带领船队到达了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这条从欧洲到达印度的新航路被葡萄牙人成功地开辟了。

    至此之后,大肆的殖民扩张开始了,西班牙统治者为了扩大海外殖民地,迫切需要开辟新航路。因此,西班牙国王终于同意资助哥伦布,帮助他实现到达印度的计划。这个决定让哥伦布激动不已,并且马上开始了航海的准备工作。

    半年的精心准备之后,哥伦布的航海船队整装待发。1492年8月30日清晨,哥伦布带领浩浩荡荡的航海队伍从西班牙南端的巴罗斯港出发了,这支船队由3条船和90名水手组成。

    船队一路乘风破浪向西前进。只是,航行了一个月后,梦想中的陆地始终没有出现,水手们开始着急,他们向哥伦布表达了强烈的不满情绪,并且提出了返航的要求。一些船员甚至威胁哥伦布,如果不下令返航,就把他扔到海里去。

    尽管这些挫折让哥伦布忧心不已,但并未动摇他继续西行的决心。他始终坚信地球是圆的,只要一直向西航行,就一定能到达黄金遍地的印度。为了平息船员的不满情绪,哥伦布不断向他们讲述西行的益处,并保证如果3天后仍然看不到陆地,他就下令返航。

    10月12日清晨,沉睡中的众人被一名水手兴奋的喊叫声惊醒,原来,不远处出现了陆地。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让水手们个个欣喜若狂。哥伦布带领水手们在一个小岛旁靠岸,并登上小岛。这一刻他们留下了激动的泪水,哥伦布宣布将小岛命名为“救世主岛”,西班牙语为“圣萨尔瓦多”,从此,这座岛的名字就是“圣萨尔瓦多岛”。

    哥伦布横渡大西洋的航海壮举为以后发现美洲大陆和麦哲伦环球航行奠定了基础。

    《蒙娜丽莎》的微笑——艺术大师达·芬奇

    在世界绘画史上出现了无数的绘画大师,他们用自己独特的画笔勾勒出一个个艺术形象,建造了绘画的艺术长廊,在这个艺术长廊中的每一颗明珠都是璀璨夺目的,但无疑达·芬奇是其中最明亮的一颗。

    1452年4月15日,一个17岁的农家姑娘被人欺骗后生下了达·芬奇。出身寒微的达·芬奇因私生子的名声而饱尝了人间冷暖。在达·芬奇5岁那年,不堪忍受他人冷言冷语的母亲和一个外乡人私奔了。无依无靠的达·芬奇被别人收养,幸运的是,慈祥的养母十分疼爱达·芬奇,经常教他读书,还给他讲一些做人的道理。但达·芬奇并不满足于此,他经常一个人跑到田野上,或是躲到山洞里,用孩童天真而敏锐的眼光观察大自然,各种植物和动物的形态在他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到家后,他就会认真地描绘记忆中的形态。

    养父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看到了达·芬奇画在盾牌上惟妙惟肖的小动物而被打动,于是决定找个老师专门教他画画。此后,14岁的达·芬奇到佛罗伦萨,在画家弗罗基奥的教导下开始了绘画生涯。弗罗基奥是一位独具个性的老师,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他天天只是让达·芬奇画鸡蛋。画了一段时间之后,达·芬奇无法理解老师的目的并且提出了异议。弗罗基奥告诉他,画鸡蛋可以让手和笔熟练地服从大脑的指挥,这是一种基本功的训练。达·芬奇明白老师的苦心之后,变得更加奋发图强。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加上他自身的勤奋努力,达·芬奇的画技得到了飞速提高。出师后,达·芬奇在强烈的求知欲的驱使下,对几何、物理,化学和天文学等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白天在野外写生,晚上则埋头读书。

    历时3年的名作《蒙娜丽莎》终于在1503年完成了,画面中蒙娜丽莎的表情似笑非笑,意蕴丰富,让人产生无限遐想,这幅画不但是达·芬奇最喜爱的画作,被他随身携带,也是西欧艺术史上第一幅心理肖像画。在此期间,达·芬奇还创作了《香塔圣母》、《最后的晚餐》和《安加利之战图》等不朽的传世珍品。

    达·芬奇对绘画的执著促使他不分日夜地工作,这也导致他的身体越来越虚弱。自从左手不听使唤后,达·芬奇就一直仰卧在床上,抱着从未离身的《蒙娜丽莎》。或许蒙娜丽莎的温柔笑容能让他减轻一些身体上的痛苦。

    1519年5月2日,达·芬奇与世长辞,在安静中为他丰富多彩的一生画上句号,而他身边是永远微笑的《蒙娜丽莎》。

    顶着光环的魔鬼——达·伽马

    1460年,一个名叫瓦斯科·达·伽马的孩子在葡萄牙诞生了,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孩子后来成为一个著名的航海家,并且开辟了西欧到印度的新航路。

    14世纪到15世纪的欧洲,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促使一些国家迫切谋求航海出路,而当时问世的《马可·波罗行记》对中国和印度进行了精彩的描述,导致西方人认为东方遍地都是黄金和财宝,引发了一股寻金热潮。但是原有的商路被后来崛起的阿拉伯人所垄断,为了实现“寻金梦”,欧洲的封建主、商人以及航海家们决定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开始了一段冒着生命危险远涉大西洋的探索航程。

    就在这时,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消息传到了葡萄牙,葡萄牙国王在反复的焦虑中决定立刻采取行动。1495年,达·伽马在国王的任命下成为葡萄牙航海探险队队长,开始探寻一条通往印度的新航线,一条充满罪恶与财富的航线。

    1497年7月8日,一支由4艘载重量极大的船和170名水手组成的船队在一番准备之后,从里斯本出发了。

    船队出发后,一直沿着西非海岸向前航行。11月19日,船队到达好望角。也许是上帝有意的惩罚,接下来的3天,达·伽马的船队遭到了暴风雨的重创。

    1498年春天到来的时候,历经波折的船队终于到达阿拉伯人统治的莫桑比克,由于船员和当地人发生了冲突,船队没过多久便被迫离开。4月上旬,船队到达了蒙巴顿,尽管达·伽马刻意示好,却依然险遭蒙巴顿人的攻击。达·伽马意识到蒙巴顿非久留之地,只好带着船队重新踏上航程,这个时候的他并不知道,映入眼帘的模糊轮廓就是和自己的名气与财富相伴一生的印度海岸。

    和当地的官员产生矛盾之后,达·伽马扣押了十余名印度官员,并于1499年率领幸存的两艘船和不到一半的水手回到了里斯本。这次航程的满载而归使达·伽马的名字在葡萄牙迅速传播,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仅如此,国王在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庆功会之后,还授予他“印度洋海军上将”和“阁下”的荣誉称号。这意味着达·伽马从此跻身于葡萄牙贵族行列。

    1502年2月,尝到甜头的达·伽马再次率领由10艘船组成的航海队伍远渡印度洋。这一次,他使用携带的葡萄牙最先进的武器,一路上拦截商船、屠杀船员,并且攻占了印度重镇科泽科德和权钦,将所有原先居住的阿拉伯人赶走,最终变这些地方为葡萄牙在印度的殖民根据地。第二年九月,达·伽马回到葡萄牙后一跃成为全国最富有的贵族。1524年,年事已高的达·伽马被任命为印度总督,第三次到达印度。1524年12月24日,风烛残年的达·伽马死在了就职不到3个月的总督职位上。可以说,达·伽马的一生都在为航海和殖民掠夺“付出”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在他开辟的新航线上,欧洲各国翻开了殖民掠夺新的篇章。

    对殖民者来说,达·伽马无疑给他们带来了宝贵的财富和大量的殖民地,可是对印度人民来说,达·伽马船队的到来也是他们厄运的开始,所以评价达·伽马为“顶着光环的魔鬼”一点不为过。

    同行没同利——麦哲伦航海

    1480年,伟大的航海家麦哲伦出生于葡萄牙北部的一个破落骑士家庭。年仅10岁的麦哲伦就进入王宫服役,成为王后的侍从。16岁的时候,麦哲伦进入葡萄牙国家航海事务厅。尽管那时候的麦哲伦还只是个默默无闻的航海事务厅办事员,但是哥伦布和达·伽马的航海成就让他决定率领船队去东方探险,并且带回大量的财富。抱着这样的梦想,麦哲伦于1505年参加了海外远征队,开始了他的远洋航海生涯。

    麦哲伦在1513年回到葡萄牙后,多次请求国王支持他组织船队进行环球航海探险,可惜葡萄牙国王置之不理,麦哲伦绝望过后只好在1517年离开葡萄牙,投靠了西班牙塞维利亚城的要塞司令。要塞司令对麦哲伦的才能和魄力非常欣赏,不但把女儿嫁给他,还将他举荐给西班牙国王。麦哲伦得到了西班牙国王的重视,环球航行的要求终于得到同意。

    1519年9月,一支由两百多名船员和5艘船只组成的航海队伍在麦哲伦的带领下,从西班牙塞维利亚城港口出发,环球航行开始了。

    几个月的海上漂泊之后,船队越过大西洋来到巴西海岸,并且沿海岸向南继续航行。冬季到来的时候,船队继续艰难航行,到达圣胡利安港的时候已经是月底了,只能在那里抛锚过冬。

    经过几个月的休整,船队又继续上路。两个月后,船队在南纬52度处发现一个海口,但是海峡弯弯曲曲、忽窄忽宽,很难前行。麦哲伦派一艘船先去探航,可是这艘船竟然掉头逃回了西班牙,而另一只船也在之前沉没了。麦哲伦只好带领剩下的3艘船,在坚忍不拔的意志支持下走到了出海口,后来那条海峡被称为“麦哲伦海峡”。

    随后,麦哲伦命令船队向西北方向横渡,在浩瀚的大洋中无风无雨平稳航行了两个多月,船员们便把这片海洋称作“太平洋”。

    麦哲伦的船队历时两年,终于在3月份到达了富饶的马里亚那群岛,并且受到当地居民的热情款待。麦哲伦在交流后得知,他居然实现了从西方绕到东方的设想。野心勃勃的麦哲伦始终将建立殖民地作为目标,因此在菲律宾群岛的时候,他插手了当地两个部落之间的战斗,在一次部落战斗中,麦哲伦不幸被杀死。一条破烂不堪的船被烧毁后,他的助手驾驶着仅存的两条船,满载香料,穿过马六甲海峡,渡过印度洋,越过好望角,一年多之后终于在1522年9月回到了西班牙。这支航行3年的船队最后只剩下一条船和18名船员了。

    这人真有才,教皇也无奈——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出生在意大利,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三杰之一,与达·芬奇齐名,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巨匠。他在13岁的时候,进入佛罗伦萨画家基尔兰达约(Ghirlandaio)的工作室学习绘画,随后又跟贝托多学习了一年雕塑,主要以自学为主。在当时,意大利出土了许多古希腊文明时期的艺术雕塑,它们把人体美表现得淋漓尽致,米开朗基罗从中受到了很大启发。

    喜欢上雕塑艺术之后,米开朗基罗决定为自己最喜爱的人物大卫创作一尊雕像。他一反宗教上的传统,将大卫雕刻成一个全身肌肉健硕的青年,有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里面透着不可战胜的刚毅。雕刻大卫的塑像整整花去了米开朗基罗3年的时间,同时也将米开朗基罗完美的艺术表现力尽情地展现出来。他因此获得了极大的荣誉。完成作品的第二年春天,佛罗伦萨的大艺术家委员会决定将《大卫》树立在一座宫殿前,作为该城市的象征。

    从此,米开朗基罗声名鹊起,他对雕塑的创作激情更加狂热了,随后,他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气魄,耗费了4年的光阴,根据《圣经》中记载的故事,独自完成了罗马西斯廷教堂的巨型天顶画《创世纪》。

    1516年,米开朗基罗怀着满腔的激情和对祖国的挚爱,创作出了雕塑《摩西》,用以表示对西班牙军队占领意大利的反抗。几年后,西班牙国王和罗马教皇勾结,向佛罗伦萨共和国发动了疯狂的进攻。佛罗伦最终战败了。负责城市任务的米开朗基罗被统治者派去雕刻坟墓前的雕像,后来,不堪忍受侮辱的他只好逃亡到国外。

    再次回国后,米开朗基罗在罗马教皇的逼迫下,再一次走进西斯廷教堂,去完成天顶画《创世纪》的下半部分,还有西斯廷祭坛的壁画。万般无奈之下,米开朗基罗用了6年时间,终于画出了一幅13.7×12.2米的宏伟巨制《最后的审判》。壁画完成后,教皇迫不及待地走进教堂,当他看到眼前的巨画时,顿时暴跳如雷,因为画上的两百多个人全都是赤祼着身子,画中的耶稣表现得很狂躁,而圣母玛利亚神情木然。教皇明白,画中的耶稣是在影射自己。于是,他命令米开朗基罗将画全部涂掉,或者作一次彻底的修改,米开朗基罗断然拒绝了。他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要么被关进监牢,要么被驱逐出境。教皇只好作罢,另外找了一个画家对《最后的审判》进行修改,那位画家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才给画中的每个人穿上了遮羞布。

    60岁以后,米开朗基罗将巨大的热情投入到建筑事业中,设计并主持了圣彼得大教堂的建造,他担任建设总监,为大教堂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564年2月,89岁的米开朗基罗在自己的工作室里与世长辞了。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马基雅维利

    有“政治学之父”之称的马基雅维利出生在佛罗伦萨一个没落贵族的家庭里,身为贫穷律师的父亲所得的报酬有时候还没办法养活一家人。这样的家庭无法给马基雅维利系统的教育,因此,一直靠自学成才的他在很早的时候就接触了人文主义的思想。早年,马基雅维利在佛罗伦萨共和国担任公职,这是他政治生涯的开始。1498年后的14年里,马基雅维利一直担任共和国领导中心“十人委员会”的秘书,在这期间,他对军事和外交活动非常积极,曾多次以使节的身份出使外国。

    长达六十年的意大利战争爆发了,1512年,马基雅维利因参与反对美帝奇政府被捕,第二年才获得释放。此后,马基雅维利回到佛罗伦萨,不再过问外面的事情,只是专心致志地居住在自己的庄园里,并且从事著述工作。他把积累多年的外交和从政经验精心整理之后,总结成系统的观点,于1513年出版了《君主论》一书。这本书在欧洲的思想界一时间掀起千层浪花。神学家和保守党人强烈反驳马基雅维利的观点,群起攻击《君主论》是邪恶的“圣经”,并将《君主论》列为禁书,自然“邪恶”也成了马基雅维利的代名词。

    马基雅维利认为邪恶和虚伪是人性的本质,因此他对于君主个人道德的看法,是建立在对人性本质的分析之上的。

    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马基雅维利观点的基础,他认为教皇和教会的存在使得各城邦国家之间彼此猜忌蔑视,意大利在中世纪时期商业和贸易的领先地位丧失,由于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才受到西班牙、法国和德国的侵略。马基雅维利以君主问题为核心提出了国家观、军事观、道德观和君主观。他说:“君主不应该相信命运,应使自己的做法符合时代的要求,来完成将意大利从蛮族手中解放出来的伟大事业。”

    但是,法国人简提利特炮制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让马基雅维利因为君主观而蒙受了多年的不白之冤。原来,当时的法国正忍受法国王后卡德琳·德·美第奇的暴政和意大利人的蹂躏,简提利特便把矛头指向了马基雅维利。他炮制了“马基雅维利主义”这个带有贬义色彩的词,并且疯狂地攻击君主论。趋之若鹜的跟风者逐渐将这个词演变为政治上尔虞我诈、背信弃义、不择手段的代名词。但是,马基雅维利对此并不在意,而是将全部精力都放在建立和巩固统一的中央集权的资产阶级国家上,他经受住时间考验的政治学说影响了一大批政治学家。除了《君主论》之外,《佛罗伦萨史》、《论提图斯·李维的前十书》和《战争的艺术》等也都是马基雅维利的主要著作。

    让你欢喜让你忧——加尔文

    1509年,一个名叫加尔文的婴儿像大多数孩子一般,被父亲寄予了厚望。这个法国北部的主教秘书打算送儿子进全国最好的学校念书,将他培养成全国最有名的法律专家。遗憾的是,主教秘书为儿子设想的光辉灿烂的未来并没有实现,许多年后,儿子的名字和“加尔文教派”永远联系在了一起。

    在父亲的殷切期盼下,加尔文进入当时著名的布尔日大学攻读法律,日渐成长为一个优秀的青年。大学期间,路德创立的新教思想对加尔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大学毕业后,他始终设法密切联系新教团体。

    在法德战火不断的背景下,法国为了得到信仰新教的贵族的支持,不得已允许路德传播宗教思想。但是,法国不久之后在战争中惨败,国王认为信仰新教的贵族不合作是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于是从1534年开始,有大量的新教徒遭到屠杀,受到牵连的加尔文为了避难只好逃到德国,后又辗转到瑞士。

    身为神圣罗马帝国属国的瑞士是由许多独立的州构成的联盟,充分的自治权、发达的工商业以及公正的市议会为宗教改革提供了最优越的条件。在宗教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的时候,一个名叫茨温利的苏黎世神甫在东北各地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茨温利的改革是新兴资产阶级呼声的反映,因此得到市议会的大力支持。

    但是,笃信天主教的封建贵族们的利益被改革破坏,他们想尽一切方法阻碍新教的传播。茨温利为了加快新教改革的步伐而动用武力,结果引发了一场内战,他自己也死于一场战争。在新教失去领袖的时候,加尔文带着他苦心孤诣写出来的宗教改革书稿《基督教原理》如救世主一般及时地出现,并且担任了新教的领袖。1536年,《基督教原理》出版,在瑞士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同年,加尔文抵达瑞士宗教改革的中心日内瓦,他的到来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发展,一度将当时如火如荼的宗教改革推向高潮。然而,天主教的势力在日内瓦已经根深蒂固,封建贵族们不甘心将手中的神权交出,于是,新旧两教之间进行的激励辩论一直没有最后的结果。

    瑞士当局残酷镇压宗教改革派,加尔文被迫逃亡,但是宗教改革的烽火已不可浇灭,局势已经不在瑞士当局的控制之内。日内瓦的大权最终为改革派所掌握,他们明白加尔文这样的领导人物和宗教理论的重要性。于是,1541年,日内瓦市政当局正式向流亡在外的加尔文发出邀请,加尔文再次以这样戏剧性的方式回到日内瓦,大刀阔斧的宗教改革开始了。

    加尔文掌握宗教大权后变得自私和残暴,他为了铲除后患,甚至将异己全部杀掉。他成为日内瓦城权力最大的人物。日内瓦成为新教的大本营,而日内瓦的“教皇”自然非加尔文莫属。

    可以骗我,但不要以为我真傻——路德与红衣主教

    1517年10月的某天清晨,一群教士簇拥着红衣主教特策尔来到德意志维登堡大教堂门前的广场上。特策尔奉行罗马教皇的旨意来到德国,向德国人民兜售“赎罪券”。一个募捐箱被红衣主教身后的两名僧侣合力抬着,他们一言不发,神情木然地站着,一张和羊皮书毫无二致的东西就是所谓的“赎罪券”。

    为什么红衣主教会大老远跑到德国兜售“赎罪券”呢?原来罗马教皇想借修缮圣彼得大教堂的机会,趁机收敛大量钱财。于是,教皇手下各路人手分赴德意志各国,冠冕堂皇地宣称:“如果想让自己的灵魂得到上帝的拯救,就必须由教会来帮忙,教皇是上帝意志的代表,无论是谁买了赎罪券,教皇将代表上帝免除他的罪过。”

    为了扩大“赎罪券”的销售量,特策尔进行了一场煽动性的演说以吸引更多的人。很多被洗脑的穷教徒纷纷跟风地将口袋里的钱投入募捐箱。就在特策尔为即将到来的成功沾沾自喜的时候,一个名叫马丁·路德的人揭穿了特策尔的阴谋。

    马丁·路德是维登堡大学的神学教授。他在22岁时就成为爱尔福特圣奥古斯丁修道院的一名修士。在此之前,马丁·路德也曾对各种“赎罪券”深信不疑,大力赞同出售“赎罪券”的行为,一心潜心修道。俗话说:你可以骗我,但不要以为我真傻。随着路德对教会认识的不断深入,思想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看到高级教士奢华而又腐败的生活,兜售“赎罪券”只是对教徒的欺骗。义愤填膺的马丁·路德考虑再三后,决定揭穿那些谎言的面具。于是,他在维登堡大教堂门口张贴了《关于赎罪券的效能》,揭露了他们骗人的伎俩,撕去了红衣主教虚伪的外衣。

    《关于赎罪券的效能》的问世使购买“赎罪券”的人明显减少。人们得知受骗后,开始反抗教会。教皇慌慌张张地想以红衣主教和天主教的神职作为马丁·路德撤去公告的交换条件,当然,这遭到了马丁·路德的拒绝。后来,他又派教廷驻德意志的特使——红衣主教卡叶坦召见马丁·路德,企图用强硬的态度使马丁·路德屈服,但是,再次遭到马丁·路德针锋相对的反驳。

    第二年六月,马丁·路德在维登堡大学校长和两百多名手持武器的学生的前呼后拥下来到莱比锡,在那里,他和神学家们展开了一场公开大辩论,结果自然是马丁·路德将神学家们辩驳得无言以对。

    莱比锡辩论在德国上下产生了空前的反响。因此,气急败坏的教皇把马丁·路德逐出了教会,但是马丁·路德的思想已经深入民心。教皇的权威和教会的一统局面受到了动摇,新兴的资产阶级越来越迫切地要求民族独立和改革教会。

    离了战场,留了思想——布鲁诺

    1600年的罗马鲜花广场上,新世纪的曙光乍然出现,一位坚持追求真理的思想家布鲁诺被活活烧死了。

    1548年,布鲁诺在意大利诺拉小镇上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里出生了。家境贫寒的他15岁时在那不勒斯的一家修道院里当了一名小教士。布鲁诺在修道院里刻苦学习神学论著和教会的教义。经常去图书馆借书的布鲁诺很快就和图书管理员成为好朋友。但是,随着知识面的扩展,布鲁诺越来越觉得善于独立思考的思想受到了束缚,他为此痛苦万分。一天,布鲁诺跟平时一样一大早就到了修道院图书馆,管理员见他愁眉不展,就拿出波兰科学家哥白尼的著作《天体运行论》给他看。布鲁诺对《天体运行论》爱不释手,就像抓住了真理一般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此后,布鲁诺借口要深造拉丁语和研究神学,翻阅了大量的“禁书”。他在刻苦研究后坚定地认为:“宇宙是无穷无尽的,太阳系只是无限宇宙中的一个天体系统,太阳也在时刻不停地运转着,它并没有改变与其他恒星之间的位置。”

    布鲁诺于1576年成为修道院的高级讲师,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他的人生信念。他决定为宣传真理不惜牺牲一切。在一次辩论会中,一个叫蒙塔尔金诺的阴险僧侣发现了他的异端思想,并且写信向罗马宗教裁判所告密。布鲁诺遭到传讯,教会搜查他家时发现的大量禁书成了无法洗白的“罪证”。多亏图书管理员的及时通知,布鲁诺才能马上换上世俗的服装逃出罗马,开始了他漫长的流亡生涯。

    布鲁诺这个外来的异教徒到达日内瓦后,加尔文教统治下的瑞士根本无法容纳他,他们建议宗教法庭开除布鲁诺的教籍,并且给他带上铁项圈,游街示众。这个时候,布鲁诺接到了法国图卢兹大学发来的邀请函,便辗转到达法国的图卢兹大学和巴黎大学教授天文学和哲学。然而,每次与布鲁诺的论战都以失败告终的神学家们对布鲁诺产生了强烈的憎恶。布鲁诺面对这种情况也只有离开了。

    就在布鲁诺走投无路的时候,一位开明的德国贵族布伦瑞克公爵被他的演讲所感染,为了让他免受教会的迫害,还接他到自己的领地上。趁此机会,布鲁诺大力宣扬自己的学说。殊不知,教会正织着阴谋的网向他撒去。公爵死后,神职人员利用威尼斯一个名叫乔门尼的贵族,把布鲁诺骗回了意大利。谁知他刚刚踏上意大利的土地,就被宗教裁判所投进了监狱。

    布鲁诺在被关押了8年之久后,1600年2月8日,罗马宗教裁判所将他捆绑到鲜花广场活活烧死。鲜花广场的上空久久回荡着他无比坚定的声音:“我绝不放弃自己的思想!”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莎士比亚

    1564年4月23日,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威廉·莎士比亚出生于英国中部瓦维克郡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的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父亲约翰·莎士比亚是经营羊毛、皮革制造及谷物生意的杂货商,1568年被推选为镇长。

    少年时代的莎士比亚曾在当地的一所以教授拉丁文为主的“文学学校”学习写作的基本技巧和较丰富的知识。后来父亲的破产使还未毕业的莎士比亚走上了独自谋生之路。肉店学徒、乡村教师以及其他各种职业的经历使他增加了许多社会阅历。历史学家乔治·斯蒂文森说:“后人从这些文字资料中大概勾勒出莎士比亚的生活轨迹:20岁后到伦敦,先在剧院当马夫、杂役,后入剧团,做过演员、导演、编剧,并成为剧院股东;1588年前后开始写作,先是改编前人的剧本,不久即开始独立创作。

    牛津、剑桥背景的“大学才子”们把持着当时的剧坛,一个有名的剧作家曾用轻蔑的语气在文章里嘲笑莎士比亚为一个“粗俗的平民”、“暴发户式的乌鸦”竟敢同“高尚的天才”一比高低。但后来,包括大学生团体在内的广大观众都拥护和爱戴莎士比亚,学生们曾将他的一些剧本如《哈姆雷特》、《错误的喜剧》等在学校里业余演出过。莎士比亚于1597年重返家乡购置房产,在那里度过了他人生最后的时光。

    1598年,大学人士F.米尔斯已在其《智慧的宝库》中列举了莎士比亚在35岁之前的剧作,将他的喜剧、悲剧都称赞为“无与伦比”,甚至和古代第一流戏剧诗人们并称。在写作上取得成功后,莎士比亚赢得了骚桑普顿勋爵的眷顾和保护。90年代初,莎士比亚将自己写的两首长诗《维纳斯与阿都尼》、《鲁克丽丝受辱记》以及一些十四行诗献给勋爵。因为勋爵的关系,莎士比亚进入了贵族的文化沙龙,得到了观察和了解上流社会的机会,扩大了生活视野,这也成为他日后创作的源泉。从1594年开始,他所在的剧团得到王宫大臣的庇护,被称为“宫内大臣剧团”。1596年,他用父亲的名义申请到“绅士”称号并且得到纹章的权利,先后3次购置了可观的房地产。1603年,詹姆士一世继位,他的剧团改称为“国王供奉剧团”,他和团中的演员也被任命为御前侍从。从此,剧团除了经常性的巡回演出外,还在宫廷中表演,莎士比亚创作的剧本享誉社会。二十多年的伦敦生活中,莎士比亚和一直待在斯特拉福的妻子处于分居状态。他直到1612年才隐退回归故里斯特拉福,并且于1616年4月23日不幸去世,年仅52岁的他葬于圣三一教堂。他的两个比较可靠的肖像是教堂中的半身塑像和德罗肖特画像,手迹则是6份签名和《托马斯·莫尔爵士》一剧中的3页手稿。

    莎士比亚是有名的同性恋者,他的十四行诗全部都是献给同性爱人的。据英媒体报道,一位英国收藏家曾重新确认了一幅家藏油画的画中人身份,其实这名美艳“女子”正是莎翁传闻中的同性恋情人——南安普顿伯爵三世亨利·里奥谢思利。

    这幅“惊世”油画的拥有者科布家族收藏丰富,全部艺术品收藏的继承者阿莱克·科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到,这幅油画的背面赫然写着诺顿夫人的字样,因此从儿时起自己一直认为画中是一位名叫诺顿的贵妇。但几年前,偶然来访的一位艺术收藏家告诉科布,画中人其实是易容扮作女性的男人。这席话让科布开始重新审视“她”的真实身份,2008年年初的时候谜底终于揭开。

    时间追溯到16世纪末,画中的南安普顿伯爵涂脂抹粉,嘴唇擦着唇膏,左耳戴着精致的耳环,手放到散落在胸前的长发上,俨然一派女人风情。

    这幅油画已经被英国历史文物权威机构“全国托管协会”确认为真迹。此画完成于1590年至1593年,这时的莎士比亚正住在南安普顿伯爵三世的府上。一代文豪莎翁真正的性取向并不因为他娶了安娜·哈撒韦而尘埃落定,反倒成为文学批评家争议不绝的话题。

    南安普顿伯爵和莎翁的关系扑朔迷离,同性恋的传闻更是由来已久:莎翁曾应伯爵邀请入住他的寓所;莎翁著名的《十四行诗集》又是献给一位“美若女子”的英俊年轻男子的。

    许多史学家考据,莎翁诗中的倾慕之情很有可能是献给这位易容为女人的英俊男友的。

    一颗巨星冉冉升起——培根

    1561年,有“现代实验科学鼻祖”之称的弗兰西斯·培根出生在英国伦敦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女王的掌玺大臣。培根从小就非常热爱学习,甚至阅读了很多超出自己实际年龄段的图书,更令人吃惊的是,13岁的培根就进入剑桥大学学习。培根立志从事实验科学研究,几十年默默无闻的时光就奉献给了实验室和图书馆。他的许多科学论断就是根据自己的亲身观察和实践总结出来的。培根于1605年写出了自己的第一本科学专著——《学问的促进》。

    培根在这本书中将知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并且严厉地批判了神学理论对人们精神思想的严重桎梏。人们对《学问的促进》的好评如潮,让培根一时声名鹊起,但英国的传教士却十分痛恨这本书,还说培根根本就是一个“骗子”。

    《新工具》于1620年问世,这是培根的又一部著作。在这部书中,培根采用哲学的方式,结合逻辑学和哲学等多种学科知识,表达了“知识就是力量”的主题内涵:“经验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存在的映象,存在的真实和知识的真实是一致的,人的力量和人的知识是一致的。”这段“知识和存在”的关系是培根经过一系列的思考和求证总结出来的。《新工具》的问世很快就得到了全欧洲学者的大力赞赏。

    除了哲学上的建树,培根还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家。培根的一生从来没有因为繁杂的事务而停止过写作。1624年出版的《论说文集》集中体现了培根的创作风格,优美的文风、凝练的语言以及深刻的寓意,是他的散文中最为著名的。该书论述了他对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中不乏精辟而独到的见解。

    除此之外,人们思想上的一些假象和偏见被培根总结为4种“幻象”,即“种族幻象”、“洞穴幻象”、“市场幻象”和“剧场幻象”。培根认为,这4种幻象就是在人们追逐科学知识道路上的绊脚石。

    感官和一切自然知识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仅仅靠感官来获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深知这一点的培根主张在发现事物奥秘的同时,还应该掌握一套科学的方法。培根经过努力后总结出一套归纳法,即归纳、分析、比较、观察和实验。此后,培根并没有因为英国国王授予他“子爵”的称号以及大法官的职位而停步不前。

    1662年的一天,培根在带领助手们进行冷冻防腐实验的时候不慎感染了严重的风寒,第二天就离开了人世。一位实验科学的巨星就这样陨落了。

    怒放的生命——伽利略

    意大利有这样一位科学家和思想家,他既是近代科学的奠基人,也是哥白尼学说的坚定追随者。他不畏对宗教法庭的审讯,大义凛然,坚持真理,他就是伽利略。

    伽利略于1564年出生在意大利比萨市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那时有名的作曲家、演奏家和杰出的数学家。伽利略在1581年时遵从父亲的遗愿考入比萨大学学医,但在大学中,伽利略却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宫廷数学家里奇的悉心教导下,伽利略把阿基米德的浮力原理和杠杆原理结合在一起,从而发明了“液体静力天平”来测定合金成分,获得了精密的测量方法,这在当时学术界无疑是一场轰动。年仅25岁的伽利略在1589年夏天成为比萨大学的数学教授。

    据记载1590年,一些知名学者曾应伽利略的邀请来到比萨斜塔下,观看他的一项实验,尽管许多人流露出鄙夷的神色,但伽利略毫不在意。他和助手分别持一个5千克和0.5千克的铁球登上斜塔,让两个铁球自由落地,出乎众人意料的是,两个铁球同时落地,不论重复几次都是同样的结果。亚里士多德做出的“重物体比轻物体下落速度要快些”的权威臆断被这次实验所推翻,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震动。伽利略的实验触怒了一向视亚里士多德为神明的比萨大学里持亚里士多德学派观点的人,他们以伽利略是叛徒为借口将他赶出了比萨大学。

    学术氛围相对自由的帕图拉大学接纳了离开比萨大学的伽利略。每次他上课的时候,教室里总是人满为患,就连瑞典和苏格兰的学生也慕名而来。1609年,世界上第一架放大倍数为33倍的天文望远镜在伽利略的聪明才智之下被研制出来。此后,伽利略开始涉足天文学领域。在短短一年时间里,伽利略便在天文学上取得了重大成果。

    尽管当时教会反对哥白尼的日心说,但伽利略还是冒险完成了《关于两种世界体系之间的对话》、《星际使者》和《关于太阳黑子的通信》等著作,也因此惹怒了教会人士。1633年6月22日,年近七旬的伽利略在迫于无奈的情况下承认自己的研究都是谬论。即使他被判终身监禁,监外执行,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追求真理。经过3年的坚持努力,他又完成了另一部轰动世界的巨著《关于力学和位置运动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和数学证明》,大胆阐述了他“物体是运动的”观点。没过多久,伽利略就双目失明了。

    伽利略晚年的时候境遇十分凄凉,只有他可爱的女儿在身边照顾他。不幸的是,1634年,他的女儿先他而去,留下孤苦无依的伽利略于1642年1月8日离开了人世。

    一半清醒一半醉——牛顿

    苹果落地和万有引力定律之间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在各个学科都取得了不小的建树,为人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牛顿于1642年出生在英国林肯郡一个叫沃尔斯索普的小村子里,父亲在牛顿出生前就去世了,母亲罕娜一人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在牛顿两岁的时候,母亲改嫁给邻村的一个牧师。牛顿则由外祖母和舅舅抚养,留在了沃尔斯索普村。牛顿经常被一个人关在家里,幼小而孤独的他经常自己琢磨一些小玩意。

    12岁的牛顿小学毕业,随后进入格兰瑟姆镇的中学读书,在罕娜的安排下寄居在母亲好朋友克拉克夫人家中,离开了祖母和舅舅。克拉克是个忙碌的药剂师,他们夫妻两人对牛顿都很友善,甚至把牛顿当亲生儿子一般看待。待久了之后,牛顿对克拉克的各种化学实验开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克拉克忙前忙后地当助手。

    牛顿在小时候就曾经亲手做过水车,虽然因为不懂水车的原理而被同伴耻笑,但是最后,牛顿还是根据水车的原理做出了一台漂亮的水车。

    牛顿小时候喜欢放风筝,有一次他一次性做了很多大小不等的风筝,然后带着这些风筝到外边去做飞行实验。他绑了很多点燃的蜡烛在绳子上,蜡烛随着风筝腾空而起。格兰瑟姆镇异常安静的夜空被燃烧的蜡烛点缀得诗意盎然,那些蜡烛如星星一般在穹幕下一闪一闪,这美丽的景象让牛顿陶醉其中。

    这时,不知是谁喊了声:“不好了,天空中出现彗星啦!灾难就要降临了!”不但扰乱了美景,还惊动了镇上所有的居民,人们纷纷惊慌失措地跑出家中,呆滞地看着天空中的亮光,或是跪在地上祈祷。牛顿全神贯注地注视着风向,并没有意识到周围发生了什么。等他发现周围已经站满许多人后,才明白过来到底是怎么回事。看着眼前的人群和天空中的风筝,牛顿顿时不知该哭还是笑。

    牛顿一边学习,一边研究各种问题,在不断地探索和实验之后,他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牛顿从剑桥大学毕业后进一步研究了伽利略等人的成果,发现了“牛顿运动定律”。后来通过观察苹果落地,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牛顿还制作了反射望远镜,初步观察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在天文学方面的研究突破很大。不仅如此,牛顿在数学和哲学等方面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不过生活中的牛顿与他的科学研究却判若两人。一次,他边读书,边煮鸡蛋,等他揭开锅想吃鸡蛋时,却发现锅里是一只怀表。还有一次,他请朋友吃饭,当饭菜准备好时,牛顿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便独自进了内室,朋友等了半天还是不见他出来,于是朋友就自己动手把那份鸡全吃了,鸡骨留在盘子里,然后不告而别了。等牛顿想起来后,发现盘子里的骨头,以为自己已经吃过了,便转身又进了内室,继续研究他的问题。

    音乐神童——莫扎特

    18世纪,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在奥地利降生了。从小就有惊人作曲天赋的他,7岁就在巴黎出版了一部模范曲,8岁在伦敦出版了小提琴和竖琴的模范曲,并开始写交响乐,11岁写出了咏史乐和歌剧,12岁时就登台成为乐队指挥。这位被世人称为“神童”的音乐天才就是莫扎特。

    1756年1月16日,莫扎特在奥地利萨尔茨堡的一个音乐世家出生了,他的父亲里奥波德是萨尔茨堡宫廷大主教乐团里著名的小提琴手,并且创作了很多曲子。很小的时候,莫扎特就经常认真地听父亲教姐姐安娜弹钢琴。有一天,父亲很好奇莫扎特在聚精会神地写着什么,于是走近一看,竟然是钢琴协奏曲。更让人惊奇的是,莫扎特的创作既符合规则和要求,内容充实,而且还运用了各种艰深的演奏技巧。这让父亲惊喜万分,决定开始教莫扎特拉小提琴。

    里奥波德家里经常出入一些音乐大师,他们聚集在一起演奏乐曲。一次,年幼的莫扎特闹着要拉小提琴,父亲只好让他小声地跟着拉第二提琴的人一起演奏。令人没想到的是,在拉第二提琴的人惊讶地停止了演奏之后,小莫扎特一个人把6支曲子全部拉完。他成功的演奏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为了不辜负莫扎特的音乐天赋,里奥波德决定带着安娜和莫扎特进行一次旅游演出。自然,小莫扎特的演出赢得满堂喝彩。

    返回时路过巴黎,莫扎特被一个歌女悠扬的歌声吸引了,并且答应为她伴奏的请求。莫扎特先让歌女唱一遍歌词,在她演唱的过程中,曲子谱就被写出来了。等到歌女第二次唱的时候,莫扎特已经能够轻松自如地帮她伴奏了。除此之外,莫扎特还创作了一个新的曲子和声,歌女连续唱了10遍,莫扎特每一次的伴奏都有不同的变化,引得在场之人连声赞叹。1762年,里奥波德带着儿女来到德国的慕尼黑,在那里举办了一场精彩的演出。同年九月,他们到达维也纳,认识了后来为莫扎特写了很多曲子的音乐家瓦根塞尔。13岁的莫扎特旅居维也纳时写下了一部非常著名的歌剧——《拉·芬塔·赛普理渤》。但是,此剧上演后,立刻招来了很多人的嫉恨,莫扎特只能无奈地离开意大利。

    只活了35岁便离开了人世的音乐天才有着短暂却不平凡的一生。在短短的35年里,莫扎特一共创作了17部歌剧、49部交响乐以及许多其他类型的曲子。他的曲子轻快活泼、优雅典丽、内涵丰富,让人充满无限的遐思和回味,也因此莫扎特被称为“十八世纪的奇迹”。

    交响乐之父——贝多芬

    1770年12月15日,被称为“乐圣”的路德·维希范·贝多芬出生在波恩。贝多芬的父亲是宫廷里的一个男高音歌手,母亲则是一个女仆。因为拮据的生活条件,他以唱歌为生的父亲从来不曾在家中唱歌,而是通过酗酒来排遣生活中的不愉快,但是热爱音乐的他总想让儿子实现自己未完成的梦想。因此,4岁的贝多芬就在父亲的严厉教导下学习弹钢琴了。

    11岁的贝多芬拜大音乐家倪富为师,潜心学习音乐。一段时间后,贝多芬就已经小有名气了。1787年春天,贝多芬到音乐之都维也纳拜访了音乐大师莫扎特。1792年,贝多芬离开家乡正式移居音乐之都维也纳,跟随作曲家海顿学习作曲。但是,活泼好动、不拘一格的贝多芬并不怎么讨传统音乐家海顿的喜欢,没法让自己“安分守己”的贝多芬在无奈之下终止了跟海顿的学习。之后的那段时间里,贝多芬不耻下问,依靠自己顽强的意志,最终成为维也纳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1800年,他在维也纳举办了公开演奏会,第一次让人们领略了他出众的音乐才华,后来每隔两三年,贝多芬就有新的音乐作品问世。

    命运似乎和这个天才音乐家开了一个大玩笑,就在贝多芬在音乐领域表现不凡、硕果累累的时候,年仅27岁的他竟然患了耳聋症,这对热爱音乐的贝多芬来说简直是夺命之痛。随着病情的不断恶化,贝多芬到中年时便什么也听不到了,这种痛苦和无奈曾让他发出了这样的呼喊:“上帝啊,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后来的十余年里,贝多芬又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如《月光奏鸣曲》、《第二交响乐》、《克莱策奏鸣曲》、《第三交响乐》、《曙光奏鸣曲》和《热情奏鸣曲》等。其中,1808年创作的《第五交响乐》成为最受听众欢迎的交响乐。此后,创作交响乐就成了贝多芬的主要发展方向。很快,贝多芬成了公认的交响乐之王。贝多芬一生桀骜不驯,对贵族更是不屑一顾。1812年,贝多芬和大作家歌德在著名的避暑胜地波希米亚遇到了奥地利的太子,歌德连忙整理衣襟,毕恭毕敬地向太子行礼,但贝多芬却大摇大摆地走过去,装作没看见。名声大噪后,贝多芬对希望和自己结交的贵族嗤之以鼻,因此遭到了贵族们的冷落。尽管贝多芬是个出色的音乐家,但实际生活中,他却一贫如洗,甚至因为没钱更换靴子而减少外出。

    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带着他未完成的作品遗憾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世界因你而疯狂——诺贝尔

    1833年10月21日,素有“炸药大王”之称的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出生于瑞典。依山傍水、风景如画的斯德哥尔摩是他的家乡,诺贝尔一家就住在那里一条偏僻的小巷中。诺贝尔的父亲伊曼纽尔·诺贝尔是一位机械师,母亲则是一位勤劳的农妇,一家人在并不富裕的日子中享受融洽的家庭氛围。诺贝尔8岁的时候被父亲送到一所小学里上学,他惊人的接受能力使他成为同龄人当中学习成绩最好的。

    从来没有接触过化学的父亲为了工程的需要,在自己摸索研究的过程中不幸引发了炸药爆炸,把自己和邻居家的房子全烧掉了。原本幸福的家在这场大火中变得一无所有,邻居们的恶意攻击更是让伊曼纽尔无处容身,他只好只身前往芬兰找事做。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这方面的研究,不久之后,他发明了一种水雷。这件事被俄国公使知道后,将他请到了俄国,伊曼纽尔安顿下来之后,便把一家人都接到了俄国。

    语言不通对年幼的诺贝尔来说大概是最大的障碍了,即使在俄国那片新天地中依旧让他感到无比的陌生,生活乏味。为了改变这个状况,父亲特地为他请了一位俄国教师,这位老师除了教授俄语之外,还教给诺贝尔一些关于科学技术的知识,这让他十分感兴趣。

    17岁的时候,诺贝尔离开俄国,前往欧洲学习造船工程,之后又留在欧洲考察。21岁的时候,他才重新回到俄国,利用闲暇时间帮父亲研究炸药。1847年,意大利人苏伯诺研制出一种名为硝化甘油的液体,这种具有强烈爆炸性的东西对振动非常敏感,一不小心就会发生爆炸。诺贝尔从中受到启发,开始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研究,耗费4年时间终于研制出了引爆药雷酸汞。但是,接下来的研究对诺贝尔而言却是一场灾难。在一次实验中,药物突然发生了猛烈爆炸。当众人都认为诺贝尔必死无疑时,他却奇迹般地从破碎的瓦砾堆里爬了出来。

    1876年9月3日,不幸再次降临,意外的大爆炸发生在海伦坡实验所,炸死了正在做实验的诺贝尔的弟弟埃密·诺贝尔,而他的父亲伊曼纽尔也被炸得半身瘫痪。诺贝尔承受着失去亲人的打击和众人的嘲笑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祖国瑞典,开始了新的实验。

    在无数次失败的打击之下,始终没有放弃的诺贝尔终于在一次实验后灵光一现,研制出了硝化甘油和硅藻土结合的产物——“黄色炸药”,解决了经常发生爆炸的问题。不久之后,诺贝尔又发明了胶质炸药,炸药的研究在这个时候被推向了高峰。

    诺贝尔曾拥有Bofors军工厂和一座钢铁厂,主要生产军火。虽然他的事业让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却也让他拥有难以估量的财富。在他的遗嘱中,他利用自己的巨大财富创立了诺贝尔奖(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支票)。将部分遗产作为基金,以其利息分设物理奖、化学奖、生理奖或医学奖、文学奖及和平奖(后添加了经济奖)5个奖项,各种诺贝尔奖项均以他的名字命名,不分国籍地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学者。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