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历史一本通:趣味世界史-主角的亮相——列强登上历史舞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的进步,一些掌握先进技术的国家的野心被激发出来,他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纷纷将魔爪伸向了其他国家,世界格局由此在不断地变化。

    北部巨熊的觉醒——俄罗斯成立

    11世纪,苏兹达尔王公尤利占领了莫斯科,一只北部的巨熊——莫斯科的历史自此发端。而当时的莫斯科只占涅格林纳河与莫斯科河之间的一个高地大小。

    到13世纪中叶,莫斯科公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迅速崛起。至14世纪初,其领土已扩张至原来的一倍,但不幸后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此地又沦为蒙古人的属地。1325年,莫斯科公国的王位传于伊凡·达尼洛维奇。巧于利用各种外交手段的伊凡·达尼洛维奇把大汗的权力窃取到手,并制服其他竞争者,使得莫斯科公国的领土逐步扩大,至伊凡·达尼洛维奇去世时,其领土面积已扩张至原来的数倍。底米特里·伊凡诺维奇统治莫斯科公国后,逐渐将东北俄罗斯统一。

    1380年,底米特里·伊凡诺维奇将蒙古人击败,从而保住了莫斯科大公国的名号,并且也巩固了他在公国的统治地位。底米特里·伊凡诺维奇去世后,将莫斯科公国的权力交予其子瓦西里一世掌控。15世纪中叶,在瓦西里二世统治时期,莫斯科公国已在政治上控制了多个大大小小的公国。在这一时期,莫斯科公国还击溃了鞑靼人的进犯以及分裂,东北俄罗斯大半的土地已在其控制之中。此时的莫斯科公国已完全拥有了统一东北俄罗斯,并独立建国的能力。

    但莫斯科公国的统一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在实现统一大业的过程中也遇到层层阻挠,诺夫哥罗德的波雅尔就是其中的一个较大的阻挠力量。只是由于他们尖锐的内部阶级斗争使其在与莫斯科的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到1478年,无奈迫于内部斗争以及莫斯科公国施加的压力,诺夫哥罗德终于同莫斯科公国求和,接受莫斯科公国要求取消诺夫哥罗德的独立并将政权移交给莫斯科公国的大公等条件。大一统的俄罗斯国家自此雏形显现,同时因为蒙古已经分裂,摆脱蒙古的统治也指日可待。

    莫斯科公国成功脱离蒙古统治后开始大步迈开扩张的步伐,仅不到半个世纪,这期间莫斯科公国的领土就扩张了数倍,由之前的43万平方千米迅速增至280万平方千米,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自此形成。

    莫斯科大一统之后,随之实行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16世纪初期,一些新的国家机构逐渐出现,由于实现了政权以及行政组织的统一,国家大权集中被大公所掌握,随之军队的体制、税收、铸币和邮政也都趋向了统一。

    1497年,俄罗斯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法典,确立了国家大事由国家杜马和大公商讨决定的制度。

    自此俄罗斯正式成为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这为俄罗斯抵御外来侵略和争取民族独立提供了必要的保证,同时也为国内经济和文化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格局。

    微服私访的俄国沙皇——彼得一世

    彼得一世,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第四代沙皇,全名彼得·阿列克谢也维奇·罗曼诺夫。生于1672年,死于1725年。彼得4岁时,父亲阿列克谢沙皇去世,异母兄长费多尔继承了皇位,但费多尔在位仅10年就去世了,于是,14岁的彼得和异母兄长伊万同时被立为沙皇,但伊万反应非常迟钝,再加上彼得当时年纪幼小,国家大事就由聪明强干的异母姐姐索菲亚裁决。此后,在王位继承人的问题上索菲亚和彼得展开了一场漫长的殊死斗争。

    索菲亚执政期间,彼得随母亲住在莫斯科近郊。然而,尝试过皇帝梦的索菲亚害怕彼得长大后重新夺回自己的权利,自己做女皇的梦想就会破灭,于是,她于1689年策动叛乱,准备谋害彼得。由于彼得事先得到消息,先发制人捉住了索菲亚,将她关进了修道院。至此彼得的地位才真正稳固。1692年,痴呆的伊万病死,彼得成为俄国唯一的君主。

    1689年的沙俄政权是一个落后的国家。彼得一世在掌握了实权之后,把精力放在了如何提高综合国力上,他派遣使团到西欧国家学习治理国家的经验,以便在俄国实行全面改革。

    1697年至1698年间,彼得到西欧作了一次长途旅行。他隐瞒了自己的身份,随使团去了瑞士、荷兰、英国和奥地利等国,学习西方的文化、科学、工业及行政管理方法。

    除此之外,彼得一世还改变当初打算进攻土耳其、争夺黑海出海口的计划,将之更改为进攻瑞典、争夺波罗的海的出海口。

    1698年8月19日,考察团结束了一年半的学习回到俄国,彼得带着学来的先进经验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是,这场改革并未触及根本却也并非原来预料中的一帆风顺。

    彼得一世提倡通过贷款的优惠办法,大力发展俄国的工业,冶金、纺织和造船业是发展的重中之重。在他的亲自主持下,乌拉尔建成了俄国第一个冶金工业基地,奠定了俄国的工业基础。

    工业得到发展后,俄国实行了征兵制,改组了陆军,建立了庞大的海军队伍。

    在政治方面,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完整的中央集权统治,加强工作效率。于是,彼得剥夺了贵族杜马的会议职能,代之以参政院,下设11个委员会,负责具体事务,把全国划分成50个省,建立起统一的地方行政机构,废除了大教长,设立宗教院,使教会成为国家政权的一部分。此外,彼得一世还在文化和教育方面进行了改革,兴办了学校,创立了科学院,并且向外派遣留学生,第一份全俄报纸——《新闻报》也在此时诞生了。

    彼得一世的改革不仅加强了俄国的军事力量和中央集权,还使俄国发展成了欧洲列强之一,而这个由贵族阶级统治的国家最终在很多方面都实行了西方的风俗和文化。

    为权利谋杀亲夫——叶卡捷琳娜二世

    1762年6月28日清晨,一辆华贵的马车匆匆驶向彼得堡军营,马车上坐着一位尊贵的德国女人,她的身边有一名近卫军军官。马车一到营房,数百名士兵就从营房里一拥而出,高喊“女皇”,并宣誓永远效忠她。女人微微地笑着,脸上露出得意的神色,她就是即将执政俄国的女沙皇叶卡捷琳娜。

    由于彼得三世执行亲普鲁士方针,损害俄国利益,引起了贵族的不满。6月28日,叶卡捷琳娜发动宫廷政变,废黜丈夫彼得三世。7月6日,彼得三世被处死,彼得死后,叶卡捷琳娜如愿以偿地登上了沙皇宝座。

    彼得三世和叶卡捷琳娜都是德国人,关于他们为何会到达俄国,还有一段渊源:当彼得大帝为了攫取波罗的海的制海权,将自己的大女儿嫁给德国的一个亲王,彼得大帝死后,皇位继承权成了最大的问题,为此宫廷中发生了5次政变,最后小女儿取得胜利做了沙皇。但她一生未婚,只好将14岁的彼得从德国接过来,立为皇位继承人,他的未婚妻叶卡捷琳娜也跟着到了俄国。

    作为德国公爵之女,叶卡捷琳娜性格开朗、活泼好动、博览群书、学识渊博。自幼受到熏陶的她,深谙统治阶级内部的明争暗斗,后来虽然嫁给了彼得三世,但并不受宠。她发誓一定要当上女皇,于是就废寝忘食地学习俄语和俄国的风俗习惯。她还拉拢俄国的贵族和军官们,为自己以后统治俄国打下了基础。

    1761年12月,叶丽萨维塔女皇病故,叶卡捷琳娜的丈夫彼得登上皇位,称彼得三世。但彼得一上台就实行了一系列损害贵族阶级利益的政策,导致贵族们的强烈不满,此时的叶卡捷琳娜眼见时机成熟,便利用贵族阶级和彼得的矛盾,发动了宫廷政变,窃取了沙皇之位。

    即位后的叶卡捷琳娜深知俄国当时的状况,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维护贵族特权和利益,并加强了贵族专政,巩固农奴制度。

    沉重的盘剥和压迫激起了民众的强烈反抗,尤其是农奴们的情绪更加强烈。普加乔夫率领农奴揭竿起义,发动了俄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这次战争强烈震撼了沙俄的农奴制和叶卡捷琳娜的封建统治。气急败坏的她亲自参与制定了镇压计划,由于叛变起义被镇压了,起义的首领普加乔夫也被残暴的女皇处以绞刑。

    叶卡捷琳娜在位期间,对外发动了6次大的战争,妄图统治整个欧洲。而沙俄也跨进了世界列强行列,并因积极干预欧洲事务被称作“欧洲宪兵”。

    时势造英雄——普加乔夫

    18世纪的俄国,在叶卡捷琳娜二世这位提倡“农奴制”的女沙皇的统治下,人民过着十分悲惨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土地,流离失所,他们被迫沦为农奴,受着贵族们的盘剥。因此,农奴起义频繁地爆发,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普加乔夫领导的起义,这也是俄国历史上4次农民战争中规模最大和最后的一次。

    普加乔夫出生在顿河流域的齐莫维斯克村,他的父亲是一个贫苦的哥萨克人。17岁的时候,普加乔夫就长成了一个体格健壮的青年,他有着黝黑的肤色和深褐色的头发。18岁那年,普加乔夫被征兵攻打波兰。为沙皇当兵是一件很苦的差事,每次打仗,尽管普加乔夫都冲在最前面,然而,他不但没有得到任何奖赏,反而受到军官的欺压。普加乔夫忍无可忍,就鼓动士兵逃跑,事情败露后,不幸被捕。后来,凭着超人的智慧和坚强的毅力成功地逃脱了。1773年,普加乔夫聚集了80名哥萨克人起义,揭开了俄国历史上一场反对农奴制压迫的农民战争的序幕。毫无人身自由的农奴们早就恨透了沙俄的残暴统治,对地主阶级和贵族更是恨之入骨,于是纷纷响应普加乔夫的起义号召。

    同年9月17日,一支四百多人的起义军在普加乔夫的率领下,一路攻城掠地,仅仅十几天就打到了奥伦堡城下,并将坚固的奥伦堡城池团团围住,他的队伍也迅速增到2500人。直接威胁到了莫斯科。

    奥伦堡被围的消息传到了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那里,她慌忙调集了三路大军,日夜兼程赶去支援。

    第一批两万人的支援部队在将军卡尔的率领下,浩浩荡荡地向奥伦堡进发,卡尔丝毫没将普加乔夫放在眼里,他认为起义军不过是乌合之众,自己凭借先进的装备,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将起义军打败,却不想中了起义军的埋伏,仓皇应战、大败而逃。

    之后,普加乔夫亲自率领军队打退了车尔内合夫上校的第二路援军,将企图混在人群中逃走的车尔内合夫当场处死。

    有了前车之鉴,第三路援军不敢正面和起义军交锋,就绕路冲到城边,在守城士兵的接应下悄悄潜进了奥伦堡。1774年3月22日,双方在谢季塔瓦展开激战,起义军遭到失败。7月12日,双方经过激烈战斗,起义军攻破喀山城,政府军仓惶逃走。从此以后,许多省份都相继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农奴起义。沙皇的统治地位受到严重的威胁。就在此时一位哥萨克首领特沃洛戈夫发动叛变,逮捕了普加乔夫并将其交给了沙皇政府。1775年1月10日,普加乔夫和其他一些起义领袖在莫斯科被杀害,普加乔夫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震撼了沙俄的封建农奴制统治,对沙俄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军事上也有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

    敲响农奴制的丧钟——亚历山大改革

    19世纪是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时期,与此同时自由主义思想也得到广泛传播,隐藏着巨大的危机的俄国农奴制度开始动摇。中小贵族中的一些先进分子纷纷参与秘密组织活动,开始了为推翻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制度的斗争。亚历山大二世在1855年即位后,面临的是克里米亚战争失败的残局和农民运动持续高涨的双重压力。为了防止革命爆发,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封建统治,他被迫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于1861年2月19日正式签署和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特别宣言》,宣言声称: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无权再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还将得到一份地,但这份地必须出钱赎买。赎金的1/5到1/4,由农奴以现金形式交付地主,剩余部分由政府以有息债券垫付,农民在规定的年限(49年)内逐年计息还清。

    随即又颁布了《关于农民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法令》,这是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主要法律文件之一。从此次改革的结果可以看出该《法令》的实质:一、这次改革虽然解放了2250万农奴,但是地主土地占有制并未被动摇,因此被保存下来的封建土地所有制维护的仍然是地主阶级的利益。二、在改革过程中,农民的土地成了地主的财产,农民必须支付一定数量的赎金,才能得到法定数额的份地。赎金主要部分由政府以债务形式付给地主,然后农民需要在49年内偿还政府,所以农奴只是表面上得到了解放。根据粗略统计,改革后,占全国人口极少的贵族拥有土地7150万俄亩,而占全国人口最多的农民却只有3370万俄亩的土地。三、改革改变了旧的徭役制经济,但农民并未真正摆脱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奴役。在签订购买契约前农民还对地主负有“暂时义务”,即为使用份地而对地主暂时负有一定义务,交纳代役租或为地主服徭役。农民为了赎买份地而交纳的赎金大大超过地价,更超出自身的支付能力。这就造成农民经济的破产,使得大多数农民继续受着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奴役。

    农奴在分得土地之后,除了要缴纳土地税、赎金和国家垫付赎金的利息之外,还要负担国家及地方行政机关新征收的各种苛捐杂税。为了交纳赎金和各种捐税,农民被迫接受高利贷者的苛刻条件。一些商人则趁机以低价大量收购粮食和高价出租土地的方式残酷地榨取农民的血汗。然而好景不长,随着现代工业的出现,商品经济以其锐不可当之势冲击着农村公社自然经济的基础,从而使得俄国公社农业和手工业迅速破产。而俄国农村公社土地制度的双重性在某种程度上又阻碍了经济发展,新的土地制度的出现势在必行了。

    这次农奴制改革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其结果是在一定程度上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从此,资本主义逐渐在俄国占据了统治地位。而农奴制的废除,也使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获得大量的、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使俄国逐渐走上了资本主义大国的道路。

    可以饿死人,不能瘦了羊——英国的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是英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英国有别于欧洲大陆国家的重要标志之一。

    15世纪的英国,主要是以农业为主的生产劳动,纺织业在人们的生活中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行业。新航路开辟以后,国际贸易不断扩大,处在欧洲大陆西北角的佛兰得尔地区,毛纺织业突然繁盛起来。处于附近的英国也充分享受了这个优势,毛纺织业开始迅猛发展起来,羊毛的需求量急剧增大,市场上羊毛的价格开始猛涨。英国虽然是一个传统的养羊大国,但这时除了要满足国内的需求外,还要满足国外对羊毛的需求。因此,与农业相比,养羊就变得越来越有利可图。这时,一些有钱的贵族开始投资养羊业。

    由于养羊需要大片的土地,因此,贵族们纷纷把原来租种出去的土地收回,赶走了那些租种土地的农民,甚至把他们的房屋也拆除了,贵族们把土地圈占起来。一时间,在英国到处可以看到被木栅栏、篱笆、沟渠和围墙分成一块块的草地;被赶出家园的农民则变成无家可归的流浪者。这就是圈地运动。

    为什么会有圈地?这与英国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的土地制度密切相关。在英国,虽然土地早已私有,但还有一些土地没有固定的主人,像森林、草地、沼泽和荒地这些公共用地。一些贵族就利用自己的势力,强行占有这些公共用地,在这里放牧羊群。到了16、17世纪,英国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呢绒业也跟着大幅度膨胀,导致羊毛需求量急剧增长,价格的增涨速度更是令人应接不暇,这就进一步刺激了养羊业的繁荣。加之这时美洲的黄金大量流入欧洲,导致通货膨胀,贵族、地主实际征得的固定地租实际上已减少大半。因此,越来越多的土地贵族更加疯狂地强行圈占公共土地和农民的耕地,用来发展养羊业,他们想方设法把那些世代租种他们土地的农民赶出家园,有的贵族甚至把整个村庄和附近的土地都圈占起来,改种牧草用来养羊。

    在圈地运动中,无论是农民短期租种的土地,还是定下契约终身租种的土地,甚至就连那些续租地,都被贵族强行圈占了。这些牧场主之间还互相攀比,总是不停地攀比竞争,从而使他们的牧业庄园变得越来越大。

    英国可以用来租种的土地本来就不多,在经历了两个世纪之久的圈地运动后,英国全国一半以上的土地都变成了牧场。所到之处满目皆羊,越来越多的农民流离失所。在这一过程中,尽管英国国王实行了一些限制措施,颁布了一些企图限制圈地程度的法令,但都没起多大的作用;相反,圈地日益合法化。

    为了使那些流离失所的农民很快地安置下来,英国国王在限制圈地的同时,也限制了流浪者,国王规定:凡是有劳动能力的游民,如果不在规定的时间里找到工作,就会用法律去制裁他们。通常,对于那些流浪的农民,一旦被抓住,就要受到鞭打,然后被送回原籍;如果再次发现他流浪,就割掉他的半只耳朵;若是还有第三次,发现了就要处以死刑,这样那些从家园中被赶出来的农民被迫只能接受工资低廉的工作,又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后来,英国国会又颁布了一个法令:凡是流浪者一个月之内还没有找到工作的,一经告发就要被卖为奴隶,而他的新主人可以任意驱使他从事各种劳动,如果他们敢逃亡,抓回来就要被判为终身奴隶。三次逃亡者,抓到即被处死。任何人都有权将流浪者的子女抓去做学徒,当苦役。

    在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两代国王统治时期,大批流浪的农民被处死。圈地运动使得英国农民的数量越来越少,失去土地的农民被迫进入城市成为无产者。为了生存下去,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进入生产羊毛制品的手工工场或其他产品的手工工场里,成为资本家们的廉价劳动力。在这里,工人的工资十分低,工作强度很大,几乎没有时间休息。

    英国国会在18世纪时通过了大量的准许圈地的法令,最终使圈地在法律上合法化。另一方面却导致英国农民的人数减少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数量。

    圈地运动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丧失了生产资料的农民,迅速涌进城市,成为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资本主义的发展再也不用担心没有足够的劳动力,资本原始积累的第一要素就这样形成了。同时,圈地运动致使许多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建立起来,农业市场也随之扩大,加速了英国的农业生产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进程。

    没有金钢钻,就别揽磁器活——英国查理一世

    17世纪的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一大批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应运而生,由于利益的冲突,他们和以英王查理一世为代表的封建贵族们相对抗。因为封建贵族仍然希望通过陈旧的方式维持专制统治,为了和新派势利相抗争,封建贵族们不惜大肆搜刮民财,从而加深了和新兴的资产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国会妄图限制国王的权力,但是查理一世根本不把国会放在眼里,甚至多次解散国会,双方的矛盾愈演愈烈。

    随着双方矛盾的不断升级,国会决定于1640年10月发难,逮捕了国王查理一世的亲信后,宣布将对他们进行审讯。国王查理一世得到消息后感到无比震怒,就在事情发生的第二天,查理一世亲临国会,以盛气凌人的态度要求国会领导人放人,面对国王的无理要求,国会丝毫不愿做出让步。此时,成千上万的民众聚集在国会外面,挥舞着手中的刀枪和棍棒,声援国会的举动,查理一世不得已而愤愤离开,国王和国会之间的关系彻底破裂。

    然而,查理一世并不善罢甘休,他一面派人继续监视国会议员,一面派兵征讨了反对他的苏格兰人。但是国会在广大工人、水手、学徒和帮工的支持下,决定处死国王的亲信斯特拉福和洛德,迫于社会各界的压力,查理一世不得不在死刑书上签字。如此一来,国王和国会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恶化了。

    查理决心报复。经过精心策划,于1642年亲自带领卫队强行闯入国会,准备逮捕皮姆和汉普顿等5名国会议员,由于事先得到消息,5名议员躲到了伦敦。查理一世扑了个空,就在他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国会时,武装起来的民众聚集在国会的周围,阻挡了他的退路,他们高喊:“打倒特权!”查理一世只好趁人不备,悻悻地从人群中溜走。

    第二天,查理一世再次率领卫队搜捕国会议员,不料卫队刚进入城区,就被聚集在街道的民众挡住了去路,很多民众是从外地赶来支持国会的,加上伦敦市长拒绝交出5名议员,查理一世感到在伦敦势单力薄,于是决定回去重新计划。3天后,查理一世带着卫队和随从离开伦敦。同年八月,他亲自率领军队讨伐国会,一路长驱直入,把军队开到离伦敦约80千米的牛津。国会内部一片哗然,在新任的国会军统帅克伦威尔的领导下,他于1644年7月在约克城的马其顿大败国王军,查理一世在部队被击溃后乔装成仆人逃出了战场,国王的军队从此一蹶不振。但他并没有逃脱噩运,第二年夏天,查理一世被国会军俘虏,关押在赫姆比城堡,后来成功脱逃,发动了第二次内战,但不久再次被俘虏。

    1649年1月27日,查理一世被国会和痛恨他的民众判处死刑,1月30日被送上了断头台。英国的封建王朝伴随着查理一世的死亡就此走向了尾声。

    一浪更比一浪强——“常胜将军”克伦威尔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克伦威尔的领导下成功地推翻了封建统治,不可一世的国王查理一世也被送上了断头台。然而克伦威尔代表的是新贵族的利益,他惧怕广大民众会要求进一步革命,于是在国内实行了军事独裁,而他实际上成了“无冕之王”。

    克伦威尔,1599年生于亨丁顿郡一个中等乡绅家庭,17岁时进入剑桥大学学习,后来又到达伦敦学习法律。但他的从政生涯却是在1628年被选为议员时开始的。之后他参加了反对英王查理一世的战斗,并凭借自己出色的军事才能,在国会中确立了领导地位。之后,他带领军队冲锋陷阵,击溃查理一世的军队,由于他的军队所向无敌,故赢得了“铁骑军”的称号。

    多次的战斗让克伦威尔看出了国会军症结所在,他强烈要求改组国会军。1645年1月,国会通过了《新军法案》,授权克伦威尔建立一支21000人的军队,改组后的军队称为新模范军,士兵的1/3来自“铁骑军”。克伦威尔制定了严酷的军纪,如禁止士兵骂人、喝酒、盗窃、奸淫等,否则将受到最严厉的惩罚。同时他还打破旧有的观念,大力提拔了一批英勇善战的下层士兵。经过改组,军队的力量大大加强了。

    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后仅仅一个星期的时间,苏格兰议会就拥立查理一世的儿子查理二世为国王,并准备出兵讨伐英格兰。克伦威尔等人一得到消息,立即率领军队前去征讨,以锐不可当之势迅速占领了苏格兰的首都爱丁堡。到1651年9月3日,克伦威尔全歼了苏格兰军队,并占领了那里的全部土地,查理二世被迫逃去法国,接连的胜利让克伦威尔获得了“常胜将军”的称号,与此同时国会的命运也悄悄地被改变了。

    军事上的节节胜利不断地滋长着克伦威尔的野心,他已经不再满足于只做一个将军了,他想把朝政大权都集中在自己手中。1653年4月19日,带着逐渐膨胀的野心,克伦威尔在伦敦召开军事会议,要求解散国会。当然国会也不甘示弱,立即召开了会议,准备拟订一个新的选举法,以便和克伦威尔对抗。克伦威尔得知此事后非常恼火,像疯了一样冲进国会,与议员们公开抗议,遭到了议员们的强烈谴责。

    不过,克伦威尔很快控制了议员们,他抢夺了议会秘密的选举法草案,强迫伦敦市长宣布他是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的“护国主”,他还宣布了新的英国宪法《统治文件》。《统治文件》规定:护国主为终身制,国家的一切方针政策必须在护国主同意后才能生效。至此,克伦威尔将国家的立法、行政、军事和外交大权集中到自己手中,成了没有王冠的国王。

    “进口”国王的复辟——斯图亚特王朝

    1603年伊丽莎白女王逝世,但她没有直系继承人,所以就从她的一个远亲玛丽·斯图亚特那里找来了一个继承人,此人是玛丽·斯图亚特的儿子,也是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即位后被称为詹姆士一世。从而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在英国的统治。

    之后,查理一世取得了国家的统治权,并通过两次内战建立了共和国,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暂告一段落。由于查理与国会的矛盾,导致克伦威尔掌握了共和国的大权。但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克伦威尔在夺取政权后逐渐走上了独裁的道路。1653年底,他宣布自己为“护国主”,并先后多次解散国会,引起了民众和议会的强烈不满。

    5年后克伦威尔逝世。他的儿子理查·克伦威尔继任“护国主”。但他庸碌无能,使得很多高级军官不服统领,因此不到一年他就被迫辞职,国家政权又落到了高级军官集团手中。各军官之间你争我斗,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再加上国内又发生了农民运动,使得伦敦的大资产阶级和各地乡绅们越来越坐立不安。他们认为如果政府和军队不能保证国家的稳定和他们的利益,就得另行他法来达到目的,以便保存和维护自己的权利,而目前恢复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就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最快最好的方法。

    1660年2月,英国驻苏格兰军队司令蒙克率军进驻伦敦。由于蒙克是保王党分子,同时又暗中和流亡法国的查理·斯图亚特勾结,所以在他到达伦敦以后,便紧急召开了以长老派和王党分子为主的“新国会”,会议认为政权“应属于国王、贵族和平民”,实质目的是为了恢复王权,最后议会通过一份宣布查理·斯图亚特为“英格兰、苏格兰及爱尔兰最强有力的和不容置疑的国王”的议案,随后他便迫不及待地派人到法国去请查理一世的儿子查理·斯图亚特回来当国王。经过一番“艰难卓绝”的谈判,查理在荷兰发表宣言,声明:除查理一世及其亲信外,赦免其他所有参加过革命的人;保证宗教信仰自由;承认革命时期变动的土地产品。

    在蒙克为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扫清了道路之后,查理·斯图亚特于1660年5月率领一群长期亡命国外的保王党踏上了返回伦敦的道路,不久登上了王位,称查理二世(1660年-1685年在位),也有人称他为“进口”的国王。就这样,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了。

    然而,让人始料未及的是查理二世一上台,立刻翻脸,把当初的宣言忘得干干净净,对参与革命的人进行了疯狂的报复。并把克伦威尔的尸体从坟墓里挖出来,重新施予绞刑,然后挂在审判查理一世的威斯敏斯特厅里示众。由于这一时期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时期,查理二世实行的一些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再加上他流亡期间得到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庇护,所以在执政后仍然受到路易十四的支配。他还一意孤行地把克伦威尔从西班牙人手中夺得的敦刻尔克廉价卖给了法国。这就使英国的对外贸易遭受了很大损失,他的独裁与残暴逐渐引起了资产阶级及人民的不满。

    1685年,查理二世在资产阶级和民众的责骂声中去世,他的弟弟詹姆士二世即位。但詹姆士二世是个狂热的天主教徒,其骨子里的残暴与反动比查理二世尤胜一筹。他即位后实行的一些措施严重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更遭到广大人民的反对。到了1688年,反抗运动相继兴起。由于詹姆士二世还残忍地迫害主教,所以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广大人民的愤怒情绪日益激烈,一次新的革命一触即发。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最终必须发动一次政变,结束詹姆士二世的统治,才能维护自己的利益。

    1688年6月10日,詹姆士二世的王后生了一个儿子,导致王位的继承权发生了变化。30日,英国议会向信奉新教的詹姆士一世的女婿威廉发出邀请书,邀请他立即到英国来保护他们的自由,此次邀请得到了威廉的同意。

    1688年11月5日,威廉协同妻子玛丽来到英国,他们的到来受到了新贵族和乡绅们的欢迎,许多高级军官亲自去迎接。詹姆士二世眼见众叛亲离,只好无奈地再次逃往法国。

    1689年2月,议会宣布威廉为英国国王、玛丽为女王,英国开始实行双王统治。随后,议会又通过了《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一系列的法令都是以有利于保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为宗旨。由于此次政变是没有经过流血而完成的,所以又被称为“光荣革命”。“光荣革命”彻底结束了专制主义统治,英国从此开始了君主立宪制的统治。

    唯我独尊——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

    一种制度或者一种新的社会关系的存在,是需要一定的土壤才能生存的。法国的专制王权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而法国新的阶级关系的形成,为这种专制王权再次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地理大发现以后,工商业迅速发展,加之“价格革命”的爆发,使得贵族地主的固定地租收入减少,经济地位也在不断下降。由于他们依旧保持着各种政治特权,而这种特权又需要强大的王权来做后盾。新兴资产阶级是靠购买公债、向政府贷款和充当纳税人等手段聚敛财富的,这也是法国原始资本积累的主要特点。富有的资产阶级开始购买破落贵族的爵位及其产业,使自己步入贵族的行列,以便在经济和政治上与王权的联系更加紧密。为了能有一个强大的政权做后盾,他们也极力主张加强王权。这样,路易十一统治时期(1461年-1483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很快就建立和发展起来。到法兰西斯一世统治时期(1515年-1547年)专制制度最终确立。法兰西斯一世铲除割据势力,停止召开三级会议,有什么重大的国家问题都由他和少数近臣做出决策。他还逐渐脱离罗马教廷的控制,实现教会的民族化,并使法国教会成为专制统治的工具。

    法兰西斯一世统治时期制定并施行了一系列符合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政策,如扶植本国毛纺织业,禁止进口外国呢绒,为本国商人争取土耳其各港口贸易的特惠权等。这样,资产阶级得到王权保护的同时,又巩固了自己的封建专权。此时,加尔文教在法国各地广泛传播,法国南部的封建贵族企图利用宗教改革来对抗君主专制,希冀恢复其往日的独立地位。而北部的封建贵族则以“保卫王权,保护天主教”为口号,同南部对立,两派势同水火,最终于1562年爆发战争。因为加尔文教在法国被称为胡格诺教,所以这场战争在历史上也叫“胡格诺战争”。天主教徒在王室的支持下于1572年的圣巴托罗缪节(8月23日)之夜,大肆搜捕屠杀巴黎的胡格诺教徒,导致南北矛盾更加尖锐,国家处于分裂状态。1589年,法王亨利三世在混战中遇刺身亡,胡格诺集团的波旁·亨利即位,称亨利四世,从此波旁王朝开始了在法国的统治。为了获取北部贵族的支持以及巩固自己的王位,亨利四世皈依了天主教,并把天主教立为国教,同时还允许胡格诺教徒享有信仰自由及担任国家公职的权利。亨利四世还通过实行鼓励发展农业、扶植手工工场、发展海外贸易、保持关税等措施,使王权逐渐得到了巩固。

    亨利四世死后,其子路易十三继承了王位(1610年-1643年)。路易十三任用首相黎塞留进行改革,逼迫教会缴纳巨额捐税;加强中央各部门的职能及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派遣监察官统揽各省行政、司法、财政大权,以此削弱地方贵族和各省总督的权力;同时还实行重商主义政策等。这一系列的改革使专制王权得到进一步加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巴士底狱的沦陷与法国国庆日

    今天的法国巴黎市区的东部,有一座广场,叫作巴士底狱广场。然而两百年以前,这里耸立着的是举世闻名的巴士底监狱。巴士底狱高100英尺,有着厚厚的围墙,还有8个塔楼,上面架着15门大炮,几百桶火药和无数炮弹堆放在大炮的旁边。整座监狱居高临下,就像一头伏在地上的巨兽俯视着巴黎。那些曾经反对过封建制度的著名人物,大都被监禁在这里。因此巴士底狱成了法王朝专制的象征和维护独裁统治的工具。

    巴士底狱在发挥着禁锢作用的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坚固的要塞。法国国王查理五世曾经命令工匠,巴士底狱要按照12世纪著名的军事城堡的样式建造。当时建造的目的是为了防御英国人的进攻,所以就建在城跟前。然而在巴黎市区不断扩大之后,巴士底狱就渐渐成了市区东部的建筑,也失去了防御外敌的功能。到18世纪末期,它便沦落为控制巴黎的制高点和关押政治犯的监狱。

    18世纪后期的法国,由于国王和大臣们的挥霍无度,致使国库空虚,国王和大臣们就用尽一切办法去搜刮钱财,以便继续吃喝玩乐。1789年,法王路易十六召开了已经停止175年的“三级会议”,目的就是为了筹款。不料,第三等级的代表识破了国王的诡计,他们便向国王提出了两点要求:一、限制国王的权力,把三级会议确立为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二、改变以往的按等级的划分分配表决权的办法,要求三个等级共同开会,最终结果要按出席人数进行表决。国王路易十六见自己的目的并未达到,却被要求限制自己的权力气得暴跳如雷,他认为第三等级简直是大逆不道。于是,他偷偷把效忠王朝的军队调回巴黎,准备逮捕第三等级的代表。消息一传出来便引起巴黎人民的激愤,他们怒不可遏地走向街头冲进巴士底狱。于是,一场酝酿已久的大革命就这样爆发了。

    1789年7月13日,成千上万愤怒的巴黎市民拥上街头,他们手里有的拿着火枪,有的握着长矛,有的举起斧头,呐喊着,像暴怒的大海一样气势汹涌地席卷着所到之处。人群攻占了一个又一个的阵地,巴黎市区到处可见的是起义者的街垒。到14日的早晨,愤怒的人民已经夺取了整个巴黎,这时还有一座坚固的堡垒——巴士底狱还在国王的手里。

    “到巴士底狱去!”起义者不约而同地从四面八方拥向巴黎的最后一座封建堡垒——巴士底狱。

    市民和国王的军队在经历了两个多小时激战之后,国王的军队渐渐不支。威力巨大的火炮和有经验的炮手使得部分守军开始动摇并最终投降。吊桥徐徐放下,起义群众冒着另一部分拒降的守军射来的弹雨冲了进去。

    “巴士底狱被攻占了!”几乎所有的市民都在同一时间喊道,他们的斗志也更加激昂了。攻占巴士底狱成了全国革命爆发的信号。各个城市纷纷仿效巴黎人民,拿起武器走出家门,,建立了国民自卫军,为维护自身利益和夺取市政管理权而斗争。即使在农村,也到处都有农民攻打领主庄园、烧毁地契的事件。不久,由人民组织起来的制宪议会掌握了大权。同年,会议制宪颁布了“废除一切封建义务”的《八月法令》,紧接着又通过了《人权宣言》,通过《人权宣言》向全世界庄严地宣布了“人身自由,权利平等”的原则。

    至此,象征着封建专制统治的巴士底狱被摧毁,也失去了它的作用。为了纪念巴黎人民英勇攻占巴士底狱的伟大功绩,法国人民就把7月14日定为自己的国庆节。

    又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国的《人权宣言》

    1789年8月4日晚,法国制宪议会为了讨论农民的土地问题紧急召开会议。会上,万般无奈的贵族和僧侣们纷纷表示放弃封建特权。5日至11日,制宪议会最终确立了一项关于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方案——《八月法令》。法令规定:废除长期以来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以及劳役;废除特权等级制度;废除教会的什一税。但是,按照法令的规定农民却要高价赎买土地;而被没收的教会的土地也被分成大块大块地以高价出售,结果大部分土地落入资产阶级手中。从实质上来看该法令并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1789年8月26日,制宪议会再次通过一部议案——《人权宣言》,该宣言被称为宪法的序言。《人权宣言》的制定是以1776年北美的《独立宣言》为蓝本,以启蒙思想家的政治理论为依据。宣言指出: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宣言宣布要取消等级差别,否定君权神授,规定每个公民都享有人身、言论、信仰等自由,并且具有反抗压迫的权利。《人权宣言》还规定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人权宣言》从根本上来讲是资产阶级的纲领性文件,它的颁布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它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把启蒙思想家所阐述的资产阶级政治主张确立下来。它提出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主权在民”的原则,既沉重地打击了法国以至整个欧洲的封建专制制度,又调动了法国人民反抗统治阶级封建专制斗争的积极性。但是,《人权宣言》也有它的不足,它宣扬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从某些意义上来看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然而,此时此刻的路易十六却在凡尔赛宫加紧策划反革命活动。他不仅拒绝批准《八月法令》和《人权宣言》,还悄悄地向凡尔赛集结军队。路易十六的阴谋被革命领袖马拉在《人民之友报》上揭露了,马拉还号召人民向凡尔赛进攻。当时,由于雹灾歉收而处于饥饿中的巴黎人民看到报道后怒不可遏,纷纷响应革命。10月5日,成千上万的巴黎人民群众,在圣安东妇女的带领下,冒雨冲向凡尔赛进军,他们包围了王宫,高呼着“要面包”的口号。10月6日清晨,国王命令卫队向围堵的群众开枪。愤怒的群众不顾危险疯狂地冲进王宫,他们逼迫国王批准《八月法令》和《人权宣言》。愤怒的群众还逮捕了国王和王后,把他们从凡尔赛押到巴黎,并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没多久,制宪议会迁到巴黎。此次事件成功地粉碎了国王的复辟阴谋,又一次挽救了制宪议会,把革命进一步向前推进。

    1791年9月14日,制宪议会颁布新宪法,该宪法后来被称为《1791年宪法》。新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政权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立法权属于由选举产生的一院制立法议会,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是立法议会;国王是国家行政机构的首脑,但只能依据法律的规定实行权利;司法权属于选举产生的法官,实行陪审裁判制。同时,宪法还宣布取消封建等级制度;在选举制度上规定“凡年满25岁,有财产并能缴纳直接税的‘积极公民’享有选举权;凡是不符合财产规定的为‘消极公民’,不具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制宪议会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方案:政治上统一行政区,把全国划为83个郡,取消内地的关卡和苛捐杂税;经济上废除工业法规和行会制度,取消商品专卖权,规定粮食可以自由买卖;统一全国的度量衡和货币。这些措施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制宪议会还宣布国家监督教会神职人员;把教会地产收归国有,并分成大块高价出售。这不仅打击了天主教会的势力,又增加了政府收入,而且满足了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购买土地的需求。与此同时,制宪议会针对工人反饥饿的罢工、斗争,于1791年6月通过了一项法令,法令规定“严禁工人集会、结社和罢工”。这表明资产阶级刚刚掌握政权就学会了用政治手段把资本和劳动之间的斗争限制在对资本有利的范围内。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制宪议会所通过的各项法令和政策在当时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虽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的统治,但却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荒野雄狮——拿破仑

    拿破仑,对于这个音译的名字几乎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其包含着的意义——荒野雄狮,一个极具野心的名字。人如其名,拿破仑在近代法国、欧洲,乃至世界的历史上都是叱咤风云的人物,写下了一页又一页精彩的传奇。

    1769年,拿破仑出生在科西嘉岛的阿雅克修城,当时的科西嘉岛刚刚被卖给法国。拿破仑的家族在当地是一个小贵族世家,拿破仑在父亲的安排下,9岁时就到了法国布里埃纳军校接受教育,16岁时被授予少尉头衔。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拿破仑回到了科西嘉岛,希望推动科西嘉独立,但遭到了排挤,在亲英反法的保利集团的迫害下,拿破仑全家逃往法国。在法国大革命如火如荼地进行时,他的军事才能受到了雅各宾派的赏识。不料,1794年发生了“热月政变”,他被免去了旅长头衔。直到1795年,他受巴黎督政府之托成功平定保王党武装叛乱后,一夜之间荣升为陆军中将兼巴黎卫戍司令,在军界和政界中崭露头角。

    说拿破仑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一点也不夸张,因为他在军事上的造诣可比者寥寥无几,他还善于将各种军事策略运用于实战之中。1796年3月,年仅26岁的拿破仑被任命为法国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在意大利,拿破仑统帅的军队多次击退由奥地利与萨丁组成的第一次反法同盟,最后迫使对方签署了有利于法国的停战条约。

    拿破仑在军事上一系列的胜利,使他的威信越来越高,他成为法国人心中的英雄。但同时,他的崛起又令督政府感到了不安,他们任命他为埃及军司令,把他派往东方以抑制英国在该地区势力的扩张,从而使拿破仑远离法国,不再威胁自己的权势。拿破仑在远征的同时,除了带了2000门大炮外,还带了175名不同行业的学者以及上百箱的书籍和研究设备。在远征中拿破仑曾下达过一条著名的指令:“让驴子和学者走在队伍中间。”拿破仑不仅军事才能卓著,同时还精通数学,他也十分喜爱文学和宗教,受启蒙运动的影响比较大。

    未曾预料的是1798年远征埃及却是一个大失败。拿破仑的军队被英国的海军上将纳尔逊完全摧毁,拿破仑自身也被围困在埃及。到1799年,带去的400艘军舰只剩下两只小舰,人员损失惨重致使原本侵略印度的计划受阻,而此时欧洲反法联盟再次形成,法国国内保皇派势力也在逐渐上升,内忧外患、政局动荡不安。甚至连国民政府内部也矛盾重重,不少人要求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向国内外敌人发起进攻。

    危机迫在眉睫,头脑清醒的拿破仑立刻意识到将要发生什么。于是他于1799年10月,率少数随行人员撇开远征军,偷偷地离开埃及,星夜兼程赶回了巴黎。拿破仑一进入巴黎,就受到了热烈地欢迎。他的支持者便奔走相告,立即一传十、十传百,巴黎沸腾了。人们欢呼雀跃,高呼着拿破仑的名字。拿破仑看到有这么多人狂热地支持自己,顿时觉得看到了希望,他立刻把周围的人召集起来,商量下一步计划。如此难得的机会,有着雄狮般野心的拿破仑是不会轻易放过的。经过一番缜密的筹划,他们一致认为应该立即采取行动,夺取督政府的执政大权,成立新的执政府,把大革命彻底进行下去!

    11月9日,拿破仑开始行动,他首先派军队控制了督政府,接着接管了革命政府的一切事务。由于这一天是法国共和历雾月18日,所以,历史上称此次政变为“雾月政变”。第二天,拿破仑解散了元老院和五百人院,取得了议会大权,并宣布成立“执政府”。他自任第一执政,大权独揽,开始了为期15年的独裁统治。“雾月政变”使拿破仑掌握了法国军政大权,此后,他连续采取军事行动,成功地击退了欧洲封建势力对法国的几次反扑。1800年,拿破仑打败奥地利军队,大兵进逼奥地利南部地区,迫使奥皇与之签订和约。1802年,以沙俄为首的反法联盟再次被拿破仑击溃,俄国对法国的威胁也解除了。

    拿破仑采取了一系列维护其资产阶级统治的措施。对国内,他一方面用武力征讨和分化瓦解的手段,镇压了保王党的复辟活动;另一方面,又采取其他统治措施,巩固自身的统治基础。同年12月2日,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大教堂举行了隆重的加冕仪式,自称皇帝,将法兰西共和国改为“法兰西第一帝国”。

    即位后,拿破仑进行了多项重大改革,并颁布了一项最著名并且直到今天依然发挥着重要影响的法典——《拿破仑法典》,这个法典足以与《汉谟拉比法典》相媲美,即使是在一个多世纪后也依然是法国的现行法律,并对德国、西班牙、瑞典等国的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政变结束后第三周,拿破仑向人民发布公告,他自豪地宣称:“公民们,大革命已经回到它当初借以发端的原则,大革命已经结束。”

    拿破仑建立的第一帝国,使他在欧洲的威望大增,也给欧洲封建势力以沉重打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此同时,他也成为欧洲各国封建君主的头号敌人,反法同盟一次接着一次,拿破仑及其帝国还要接受新的挑战。

    百日王朝——拿破仑执政

    1815年初,反法同盟的欧洲各国君主正在维也纳举行会议,伴随着交际舞会的优美音乐、调情嬉笑、玩弄权术和互相争吵的嘈杂声,一个消息传了进来,犹如一枚炮弹轻轻地飞来后迅速爆炸,人们来不及逃走。那就是:拿破仑这头被困的雄狮自己从厄尔巴岛的牢笼中逃了出来,并一路奔回巴黎。紧接着,其他的信使也骑着马飞奔而来:“拿破仑占领了里昂”;“他赶走了国王”;“军队又都狂热地举着旗帜投奔到他那一边”;“他回到了巴黎”;“他住进了杜伊勒里王宫”……

    就在1815年2月26日夜,拿破仑率领一千多名官兵,分乘6艘小船,巧妙地躲过波旁王朝皇家军舰的监视,经过3天3夜的航行,终于在3月1日抵达法国南岸儒昂湾。拿破仑感慨万分,一上岸便在岸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士兵们,我们并未失败!我时刻在倾听着你们的声音。为了我们的今天,我历经重重艰辛!此时此刻,我终于又回到了你们中间。来吧,让我们并肩战斗!胜利属于你们,荣誉属于你们!让我们高举起大鹰旗帜,去推翻波旁王朝,争取我们自己的自由和幸福吧!”

    拿破仑的演说鼓舞了士兵们,他们群情激昂、热血沸腾。部队开始进军巴黎,所到之处尽是欢呼声。由于波旁王朝的阻击部队多是拿破仑旧部,见此情形纷纷归附。到3月12日,拿破仑未损一枪一弹,便顺利进入巴黎。他的部队也由原先的一千多人发展到了一万五千人。路易十八眼见大势已去,协同家眷、亲信仓皇逃出巴黎。3月19日,拿破仑在万民的欢呼声中重登王位,开始了他的“百日王朝”。

    正在维也纳开会的反法联盟各国首脑惊恐万状,音乐停止了,酒会停止了,就连为了不同的利益而互相争吵的也停了下来,他们大声地骂着这个世界和平的扰乱者和敌人——拿破仑;同时他们迅速集结兵力,于3月25日组成了第七次反法联盟。

    反法联军约定在6月20日左右开始行动。拿破仑方面也在加紧备战,至六月上旬,拿破仑的军队已发展到十八万人,他希望到六月底能有五十万人上阵。然而,令拿破仑感到遗憾的是,那些富有作战经验的老将已不愿再为他效力,显然这对法军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6月16日下午2时,反法联军迅速席卷而来,拿破仑带领将士迎战。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到傍晚后,法军已占领林尼村,致使普军防线被切断。拿破仑认为普军败局已定,令法军休息一日,就这样错失了歼灭普军的大好时机,逃散的普军在瓦弗方面重新集结,对法军构成了新的威胁。另一面英军首领威灵顿听到布吕歇耳战败,害怕孤军作战,便迅速撤退到滑铁卢方向。拿破仑也尾随英军至滑铁卢附近。

    被拿破仑击溃的普军稍作整顿后重新集结,他们兵分两路,一路增援滑铁卢附近的英军,另一路直接围攻法军右翼。英军首领威灵顿率六万余将士和156门大炮,在滑铁卢村南布好阵势,等待拿破仑的到来。威灵顿号称“铁公爵”,其战术以防守而出名,所以在与拿破仑交战之前,他更加谨慎,着重防守,这一正确战术也为他最后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

    滑铁卢之战是一场异常激烈的总决战,而且双方力量悬殊较大,拿破仑只率七万士兵、270门大炮,加上天下大雨这些大炮仅有一小部分进入阵地,他的总预备队却置于中央后方。拿破仑正确判断出英军的弱点在中段,所以他决定佯攻英军右翼而重点攻击中部。

    6月18日上午11时,法军抢先向英军开炮。下午1时,拿破仑按照计划准备向英军中部进攻,但就在此时情况发生了重要变化,布吕歇耳率一部分普军及时赶到,拿破仑不得不从预备队中抽出两个骑兵师迎战布吕歇耳。威灵顿顽强抵抗,双方伤亡都很大,下午6时,有“勇士中的勇士”之称的内伊元帅在接受了拿破仑“不惜一切代价攻克英军中部”的指令后,终于占领了圣拉埃村。英军无力支持,法军也疲惫不堪,此时此刻双方都在焦急地等待援军,谁先到达谁就会取得最后的胜利,这是极其关键的历史时刻。

    直至黄昏时分,终于有一大队人马从远处飞驰过来,双方都在祈祷:来的是自己人!等到那支部队走近,双方都清楚地看到那高高飘扬的普鲁士军旗!顿时,英军士气高涨、精神振奋,威灵顿立即命令部队作最后反击,英普联军热血沸腾,疯狂地扑向已经无力支撑的法军。最终,拿破仑和他的军队因腹背受敌而全军溃败,逃出战场,仓皇离去,从此一蹶不振。

    1815年6月21日,拿破仑带领残兵裂甲退回巴黎,百万反法联军长驱直入法国境内。7月7日,联军进入巴黎,拿破仑被迫宣布退位,结束了他的“百日执政”。不久,他被流放到了位于大西洋南部、远离欧洲大陆的圣赫勒拿岛。这头曾经叱咤风云的雄狮于1821年5月在孤独抑郁中死去。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日本侵朝战

    1592年春,丰臣秀吉攫取了日本统治权,他以朝鲜拒绝帮日本攻打中国为由,调集二十万大军和七百艘战船,疯狂地发动了对朝鲜的战争。

    朝鲜的兵力无法抵抗日本的大军节节败退,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失陷了汉城、开城和平壤等许多重要城市,而朝鲜当政者已经从都城退守到了鸭绿江边的义州。丰臣秀吉扬扬自得,但他进军中国的计划却并未改变,攻陷朝鲜也正是他计划一步一步实施的体现,因为朝鲜一旦陷落,下一步他就会进军中国。

    日本军队在朝鲜的土地上大肆掠夺,激起了朝鲜人民的愤怒,他们听从水师将领李舜臣的调遣,纷纷拿起武器抗击来犯的日本侵略者。

    1592年5月1日,李舜臣得知有五十余艘日本战船开进玉浦港,日本军队一下战船便对居住在岸边的朝鲜民众进行了疯狂地抢劫,于是,李舜臣决定痛击日本人。等到日本得知朝鲜舰队已经抵达时,已经来不及纠集军队,只好仓促应战。朝鲜的龟船在这一时刻充分发挥了它的作战优势,将日本军队打得伤亡惨重、大败而归。

    被胜利冲昏了头的丰臣秀吉无法接受失败的事实,于29日再次入侵朝鲜,他命令将士将十多艘战船停泊在泗水岸边,企图引诱李舜臣上当,但李舜臣很快就识破了他的意图,结果丰臣秀吉再次船毁人亡,损失惨重。两个月后,李舜臣带领朝鲜军民在闲山岛附近同日本军队展开大战,一举歼灭了日本水师的主力,控制了制海权。因战功卓著,李舜臣被晋升为三道水军统制使。

    李舜臣成了丰臣秀吉进军朝鲜从而进军中国的绊脚石,丰臣秀吉对其恨之入骨,为了除掉李舜臣,他不惜花重金买通了朝鲜国王身边的一些大臣,四处散布谣言,中伤李舜臣通敌叛国。不料他的阴谋得逞了,李舜臣很快被一个名叫元均的将领替代了。不久,丰臣秀吉卷土重来,对朝鲜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没有丝毫作战经验的元均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丰臣秀吉和他的军队在朝鲜肆虐,而朝鲜的国土也大片大片地沦落到日本人手中。在此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朝鲜国王重新起用李舜臣,并向中国请求援助。

    复职后的李舜臣迅速整顿好水师,他的军队里吸纳了很多忠勇的农民参加,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一支作战能力极强的海上力量被组建起来。他经过査看选取有利地势巧布铁索阵,在呜梁海以12艘龟船击沉日本三十多艘战船,击毙击伤日军士兵四千多人,使日军惨败而逃。

    1597年,中朝两国联军在将领邓子龙和李舜臣的共同指挥下与日军在朝鲜的露梁海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海战。战争持续一天一夜,导致日军450艘战船被击沉,一万多名士兵丧身海底。但遗憾的是,李舜臣却因被炮弹击中左胸而壮烈殉国。至此,持续6年之久的朝鲜卫国战争以朝鲜的胜利结束了。因为战争开始于1592年,按农历计算为壬辰年,所以又称“壬辰卫国战争”。

    一支别样的交响曲——荷兰资产阶级革命

    尼德兰在荷兰语中原是“低地”的意思,当时的尼德兰大致包括现在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以及法国北部的一些地区。16世纪初期的统治者是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那时的尼德兰人口已经达到三百万,拥有大大小小的城市一百四十多个,是名副其实的“城市之国”。

    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新的生产关系开始发展,阿姆斯特丹的海运和捕渔业渐渐地繁荣起来,由于它和波罗的海沿岸的国家的贸易关系密切,南部的弗兰德尔和不拉奔工业区则和西班牙及其殖民地经济往来频繁,而安特卫普的经济和贸易水平的发达程度,使它成为南方最大的城市和港口。所有的条件纠结的一起,催生了尼德兰的资产阶级,商业资产阶级的力量很快得到壮大。

    16世纪以来的尼德兰一直处于西班牙的控制之下,西班牙为了遏制法国,便将尼德兰作为重要的战略基地,对这一地区实行了严密的控制。与此同时,西班牙迫害所谓的异教徒,导致暴动事件时有发生。

    1566年8月,弗兰德尔的一些城市出现了大规模破坏圣像的暴动,西班牙人发动军队血腥镇压,八千多人在暴动中死去。但是尼德兰民众并没有因此而停止起义和暴动,反而越来越多的手工业者、工人、农民和一部分新兴的资产阶级联合起来,以游击的形式,加速了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潮。

    革命的风暴愈演愈烈,使得西班牙政府极为恐慌。国王任命列克森为尼德兰总督,负责镇压来登起义,但却未能取胜。

    来登的胜利使南方人民的革命情绪日益高涨,但是就在此时,那些与西班牙关系密切的贵族们认为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损害,他们趁机发动阴谋叛乱,成立了立拉斯联盟,与北方各省彻底决裂,形成了自己割据一方的形式。

    迫于西班牙的压力,1579年,北方各省和南方的部分城市组成了乌特勒支同盟,双方表示永不分裂,并且组建了最高权力机关、统一了货币,还制定了外交政策。1581年,势利强大了的同盟拒绝承认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对尼德兰的统治,宣布成立荷兰共和国。

    1585年,西班牙发动军队猛烈攻击布鲁塞尔和安特卫普,最终这两个城市沦陷了,西班牙人又恢复了在南方的统治权利。1609年,西班牙和北方势力缔结了停战协定,承认共和国的存在和独立,而尼德兰的南部地区后来则形成了比利时和卢森堡等国家。

    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取得了一定的胜利,通过这次革命,建立了欧洲第一个资本主义共和国。

    遗产争夺战——西班牙

    1700年的西班牙,王宫里弥漫着一股异常的气氛,国王查理二世躺在病榻上,紧闭着双眼。这时,一个侍从走进来在他耳边说了什么,只见查理二世顿时脸色铁青,大口地喘着粗气。侍从究竟说了什么让他如此震惊?

    原来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和英国国王威廉已经偷偷地密谋了西班牙王位的继承权,路易十四承诺要放弃西班牙的王位,并将继承权让给巴伐利亚选帝侯的儿子、奥地利皇帝的外孙。当然法国的让步是有条件的,它通过放弃继承权来换取意大利的属地那不勒斯和西西里岛。其实威廉同意这么做也有自己的打算,因为他觉得把王位给一个毫无实力的孩子,以后在外交上可以更方便操控。

    然而事情并没有按照路易十四和威廉想象的那样发展,巴伐利亚选帝侯的儿子夭折了,他们策划的方案也派不上用场了。为此,他们就进行了第二次密谋,经过再次约定,他们打算将王位让给奥地利皇帝的儿子查理大公,法国在得到意大利南部后,德意志境内的洛林公爵的领地也将归其所有。

    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原与奥地利皇室同宗,属哈布斯堡家族,但他没有子嗣。查理二世病入膏肓之际,西班牙广袤的殖民地就成了其他国家关注的焦点,意大利境内的一大半领土都是西班牙的属地,和西班牙稍微有点关联的国家都希望得到王位的继承权,其中最迫切的就是法国和奥地利。

    查理二世曾娶法国公主为王后,但王后很早就过世了。不久,他又娶了奥地利皇帝利奥波尔德的姐姐,之后,西班牙的朝政长期被奥地利派把持,按当时的情形来看,奥地利皇帝是最有权继承西班牙王位的。

    查理二世病重期间,路易十四便大肆贿赂西班牙的大臣,拉拢了大批朝政要员,他们得到好处后,就极力推荐法国国王的儿子为王位继承人。就连与此事毫无关系的英国在面对巨大利益时也横插一手。

    得到这个消息后,查理二世立刻草拟了一份遗嘱。遗嘱规定:将西班牙王位传给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孙子安茹伯爵菲力普,但菲力普必须保证在继承王位之后,永远不能将法国和西班牙合并。

    路易十四的孙子菲力普在查理二世死后继承了西班牙王位,于此同时路易十四开始变得张狂起来,他居然公开宣称象征法国和西班牙国界的比利牛斯山不复存在了。路易十四还派兵占领了南尼德兰,这一举动在欧洲引起了轩然大波,英国、荷兰、奥地利、葡萄牙以及撒丁王国纷纷向法国宣战,法国大伤元气、招架不住,只好讲和。

    这次战争中损失最大的是法国,而英国则成为最大的赢家,它打败了自己的劲敌,确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

    见机行事——普鲁士王国建立

    13世纪时,条顿骑士团征服了古普鲁士的居住地。1525年,古普鲁士发展成了公国,开始臣属于波兰。1618年,勃兰登堡在那里建立了勃兰登堡——普鲁士公国。也就在这一年爆发了“三十年战争”,到1648年,三十年战争结束,根据《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德国北部的大片领土和重要城市将归属作为战胜国的瑞典,同时还控制易北河、奥德河和威悉河的出海口,而维斯瓦河下游地带则被波兰人控制在手中,这样一来勃兰登堡——普鲁士公国的粮食出口和商业贸易就遭受到严重损害。一方面政治上处于屈从地位,另一方面北方的贸易通道又被控制,勃兰登堡——普鲁士公国的发展可谓举步维艰。面对这种状况,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决定展开斗争,争取自己的权利。他决定取消波兰对普鲁士的宗主权,夺取波罗的海南海岸与奥德河下游的控制权,然后再将分散的领地统一为完整的疆土,以便能够与哈布斯堡王朝在德意志分庭抗礼。

    弗里德里希·威廉放弃向农民征收地租,并建立了一支常备军,希望能够增强国家的实力,他还向各省派遣军事专员建立军事行政机构,这样一来,他的统治地位大大巩固了。威廉十分注重军需行业、工厂手工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将之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为了保护工商业、增加税收和充实国库,威廉实行了统一的货币制度。在外交上,威廉不惜背信弃义略施手段,以获取新的领地或高额的补助金。三十年战争结束后,威廉抓住大国之间的矛盾加以利用,并且置德意志民族的利益于不顾,支持法国对付德意志皇帝和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在波兰和瑞典开战之际,他时而与波兰结盟,时而联合瑞典和波兰对抗,并趁机夺回了被瑞典占领的波兰领土,将普鲁士王朝变成能够与德意志皇帝分庭抗礼的最大诸侯国。一直到去世前,弗里德里希·威廉都对扩张念念不忘。

    之后,弗里德里希三世登上王位,他不仅继承了选帝侯的封号,还继承了弗里德里希·威廉机智善变的外交政策,但他崇尚法国的奢靡,极力模仿路易十四的宫廷生活。他的野心远大于威廉,因为他已不满足于公侯的地位,而是想将勃兰登堡发展成真正的王国。他称自己的封地为普鲁士王国,这意味着将要摆脱与波兰皇帝的从属关系。1701年1月28日,弗里德里希三世在柯尼斯堡举行了隆重的加冕典礼,改号为弗里德里希一世,将柏林定为都城。

    1713年,西班牙被迫承认普鲁士的合法地位,从此以后,普鲁士王国的疆土持续扩大,成为与奥地利并列的两大邦国之一。1781年,普法战争结束,普鲁士取得了胜利并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帝国皇帝由普鲁士王国的国王兼任。

    北美独立战争的打鸣鸡——莱克星顿的枪声

    1775年4月19日黎明时分,空气中还弥漫着一层薄雾,就在此时,一队英军正向莱克星顿前进,他们已经行军了整整一夜,因而个个哈欠连连,困倦不堪。忽然,他们发现村外的草地上站着几十个正手握长枪严阵以待的村民。很快,清脆的枪声响了起来。一场战争即将拉开序幕,这就是北美独立战争的开始。

    1775年4月,马萨诸塞总督兼驻军总司令盖奇得到消息说:在距波士顿不远的康科德镇上,有“通讯委员会”的一个秘密军需仓库。盖奇立即命令少校史密斯率800名英军前往搜查。部队连夜出发了,4月19日凌晨,他们来到了距离康科德6千米的小村庄——莱克星顿,没想到的是他们的行动早已被当地民兵知晓。

    史密斯看着这些穿着破旧的民兵,知道他们就是莱克星顿的武装村民,北美大陆殖民地上的居民习惯上叫他们“一分钟人”,因为他们行动起来极为迅速,只要一有警报,他们就能在一分钟内集合起来,迅速投入战斗。让史密斯吃惊的是,这些民兵怎么就知道了英军的行动呢?原来,“通讯委员会”的侦察员早就侦查得到了情报。

    一看对方只有几十个人,史密斯原本紧张的心情马上放松下来。他压根就没把这些人放在眼里,举起指挥刀发出了命令。为了抵抗英军的进攻,民兵立刻还击,枪声在莱克星顿的上空响起,伴随着夜幕传出很远。战争仅仅持续了几分钟,人少、地形不利的民兵们不得不很快撤离了战场,分散隐蔽起来。

    史密斯首战获胜,非常得意,于是指挥士兵直奔康科德。等英军赶到镇上时天已大亮,但街道上却空无一人,家家关门闭户,显得很冷清,史密斯下令搜查,英军进入各家翻箱倒柜,折腾了大半天,结果什么也没找到。因为民兵早已将仓库转移了,“通讯委员会”的领导人也藏到了较隐蔽的地方。

    史密斯忽然觉得情况有点不对,连忙下令撤退。但却来不及了,此时的镇外,喊杀声、枪声陡然大作,附近村镇的民兵也得到消息,从四面八方聚拢过来,包围了正在撤退的英军。篱笆后边、灌木丛中、房屋顶上、街道拐角……到处都有子弹向英军射来。英军接二连三地中弹倒地身亡,英军想还击,却连民兵的影子也找不到。英军跌跌撞撞一路向波士顿方向退却,沿途不断遭到民兵的袭击,狼狈不堪。战争结束,英军死伤247人,民兵牺牲了几十人,剩下的英军也已将弹药耗尽,英国首次尝到了殖民地人民铁拳的滋味。

    自18世纪后半期以来,英国先后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他们在每个殖民地都安插一个总督来统治。随着大量的种植园被开发出来,殖民地的工业经济得到了发展,建立了纺织、冶铁、采矿等多种工业,并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市场。而同时,殖民地间的交往也逐渐增多,有了共同的语言,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逐渐萌发并迅速强烈起来。各地相继出现了许多秘密反英组织,像“自由之子”、“通讯委员会”等,反英事件也在持续不断地发生。

    这一切都引起了英国政府的恐慌,他们决定派军队镇压。1770年3月5日,在波士顿,一批英军向手无寸铁的市民开枪,共打死打伤11人,制造了震惊北美的“波士顿惨案”。殖民地人民怒火中烧,一场争取独立和自由的战争正在酝酿当中。随之,波士顿人民开始反抗,终于在莱克星顿打响了第一枪。

    莱克星顿的枪声强烈地震撼了殖民者的统治和被殖民者的心灵。美国独立战争从此开始。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人民为了纪念此次战争,在这个小镇的中心铸造了一座民兵铜像,铜像手握步枪英勇无比。他们永远也不会忘记,正是这些村庄的民兵为美利坚民族的独立奠定了第一块基石。所以,莱克星顿成为美国自由独立的象征,被人们赞誉为“美国自由的摇篮”。

    美国“国父”——华盛顿

    1789年4月30日的纽约,是一个空气清新、阳光明媚的日子。许多人的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激动,整个北美也都沉浸在一片欢乐当中,因为,他们不仅在独立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他们的新总统华盛顿也在这一天上任了。华盛顿在纽约华尔街联邦大厦的阳台上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并宣誓就职。

    1732年2月22日,弗吉尼亚洲威斯特摩兰县威克菲尔德种植园里诞生了一个男婴,他就是华盛顿。华盛顿祖籍英国,由于他自幼丧父,只继承了少量的田产和10个黑奴,所以不到16岁,他就去西部做了土地测量员,稍微长大点又在俄亥俄河流域做起了土地买卖。华盛顿没有受过系统的学校教育,只是在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掌握了土地测量和农牧生产的技术。18世纪50年代,华盛顿参加了7年战争,并获得了中校和上校头衔,这期间他积累了丰富的军事指挥经验。1758年,华盛顿当选为弗吉尼亚议员。第二年他与富孀卡斯蒂斯结婚,成为弗吉尼亚最大的种植园主。

    自18世纪开始,英法两国为了争夺北美殖民地进行了多次战争。英国为了打败法国,竭力争取北美大种植园主的支持。1754年,弗吉尼亚总督承诺把20万英亩土地奖励给参加反法战争的富人,于是华盛顿积极参加了英国方面的对法作战。在他指挥期间,弗吉尼亚地方武装英勇战斗,屡立战功。在华盛顿和他领导的武装队伍的帮助下,英军很快把法军赶出了北美。然而,战争一结束,英国就立刻翻脸,宣布西部土地为王室私产,不准垦殖。为此,他便成为英国殖民政策的坚决反对者。

    在英国统治者的统治下,北美的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停滞状态,沉重的赋税也使人民苦不堪言,不满情绪日益高涨。1775年4月19日,波士顿人民在莱克星顿打响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第一枪,北美各州人民得到消息后纷纷响应,一场轰轰烈烈的独立战争爆发了。

    为了战争能够取得胜利,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于1775年6月在费城召开“大陆会议”,会上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此时此刻的波士顿义军正在和那里的英军激战,刚刚接受任命的华盛顿立即骑马出发,于7月3日抵达波士顿,他亲临前线指挥战斗,给英军以沉重打击。

    独立战争开始的初期,美军打得非常艰苦,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临时召集来的农民,没有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也没有武器,根本不像一支军队,让他们参战的原因仅仅是为了产生号召力;而美军的后勤供应也极其困难。相对于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后勤供应充足的对手来说,他们似乎显得很脆弱。美军一败再败,纽约等要塞相继失守,到1777年9月,连首都费城也被英军占领,有些意志不坚定的将领开始率兵向英军缴械投降了。

    华盛顿意识到,要想打败英军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正规军。于是在条件艰苦、形势严峻的状态下,华盛顿凭借自身非凡的才干,把原来自由、散漫、缺乏组织纪律和统一指挥的美军组织起来,经过长期的实战训练,逐步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正规军。他鼓励士兵,号召他们要为了自由而战,美利坚人不是奴隶;要夺回属于自己的田产。在他的鼓励下,士兵们的战斗情绪越来越高。

    南北战争期间,在华盛顿的努力争取下,各州之间团结、联系起来,共同作战。1777年10月,在萨拉托加大战中美军击败英军,从而扭转了整个独立战争的局面。与此同时,法国向美国伸出了援助之手。1780年,英军把主力转移到南方港口城市约克镇。美法联军直逼约克镇,并取得了约克镇大捷。1781年9月,英军统帅康华理率部上千人向华盛顿投降,美国独立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华盛顿在独立战争胜利后解散大陆军。1783年12月23日,他递交了辞呈,解甲归田。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在他的主持下召开,为根除君主制,会议制定了邦联宪法,这是一部维护有产者民主权利的宪法,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1789年4月,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792年,他以满票再次当选美国总统。华盛顿在连任两届总统后,于1796年11月发表了著名的《告别书》,离开了政治舞台,回到了弗农山庄。1799年12月14日,华盛顿在弗农山庄逝世,终年67岁。

    是叛乱还是革命——美国南北战争

    相信看过小说《飘》的人都会被书中一个凄美而又伟大的爱情故事所感动,其实它的故事背景就是发生在1861年至1865年的美国南北战争。

    美国的南北战争是第一个以工业化为标志的战争,是蒸汽时代的一次革命,是工业革命后一切军事发展的总试验,它揭开了战争史上一个全新的篇章。

    美国南北战争被习惯称为美国内战。这场美国北方联邦政府各州与南方种植园奴隶主之间的冲突,其根本原因是美国南北方之间在经济、社会、政治和地理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不同的利益之间发生了冲撞,从而不可避免地爆发了战争。

    19世纪中叶,北部资产阶级雇佣劳动制与美国南部种植园奴隶制之间产生了矛盾,随着社会的发展,矛盾愈发激烈,最终引起了政治、经济上的对立。1860年,林肯当选总统,由于他反对黑人奴隶制,导致南部多个蓄奴州相继脱离;首先是南卡罗来纳脱离联邦,接着佐治亚、亚拉巴马、佛罗里达、密西西比、路易斯安那和德克萨斯相继宣布脱离。1861年2月8日,这些脱离出去的蓄奴州联合成立了“美利坚诸州同盟”(简称“南部同盟”)政府,他们推选出杰弗逊·戴维斯为总统,并制定宪法,国家分裂在即。北部的联邦政府反对南部种植园奴隶主武装叛乱,决心维护联邦统一。

    南部同盟军队于4月12日炮击萨姆特要塞,首先挑起内战。4月15日,林肯政府发布讨伐令,至此内战正式爆发。战争开始不久,弗吉尼亚、北卡罗来纳、田纳西、阿肯色四州宣布退出联邦,转而参加了南部同盟,南方的力量进一步壮大。战争初期,南方军队占据着优势地位。7月,联邦军队在马纳萨斯战役中遭受重创,损失惨重。迫于形势,林肯政府重新调整军队。1862年2月,新一轮的攻势全面展开。在西线,格兰特将军统率军队沿密西西比河南下;南线则由巴特勒率军在海军协助下在奥尔良登陆;东部联邦海军封锁了海岸;北线联邦军主力由麦克莱伦率领,在半岛战役中失利。

    为了鼓舞人民的参战热情,林肯政府采取了各种积极措施。1862年5月颁布《宅地法》,9月又发表了《解放黑奴宣言》,这些法令促进了工人、农民,尤其是黑人奴隶参战的积极性。北方的力量日益增大,战争开始逐渐有利于北方。1863年7月,联邦军先后在葛底斯堡战役、维克斯堡战役中打败南部联盟军,获得胜利。1864年3月,林肯任命格兰特为全军总帅。1864年5月,谢尔曼将军统率联邦军队十万人向南部进军。至1865年4月3日,格兰特率领队伍攻占了南部同盟首都里士满。9日,南部联军统帅罗伯特·李缴械投降,战争结束。

    南北战争从本质上来说是美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继续,是一场保卫国家统一的战争,维护了人民的利益,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次战争虽然给南方的发展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但是,从长远利益来看,美国内战的结果是有利的,它废除了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奴隶制,也使联邦政府得到强化,国家经济一体化逐渐形成,美国资本主义取得进一步发展,也为美国成为下一世纪的世界强国奠定了基础。此外它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统一则强,分裂则弱,长痛不如短痛。

    救了黑奴赔了自己——林肯被刺

    1865年4月14日晚的华盛顿福特剧院里,演员们正在上演精彩的节目,夜色笼罩着的剧院,静谧中透着悠扬的音乐。台下前排的中间位置,一位观众正在聚精会神地看戏,他就是美国总统林肯,突然一声刺耳的枪声划破了戏院上空的静谧,观众开始骚乱起来,而林肯总统仍一动不动地坐在那儿,原来他被南方奴隶主收买的一个暴徒刺杀了。

    林肯总统被刺的消息引起了国内外的巨大震动,美国人民无不深深地哀痛,出殡时七百多万人停立在道路两旁向总统的遗体致哀,人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聚集在林肯的遗体旁,表达了对这位总统的爱戴和尊敬。

    1809年2月12日,林肯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由于小时候家里很穷,他没机会上学,只能每天跟着父亲在西部荒原上开垦劳动。虽然只能靠自学和向别人请教,但他仍很勤奋,没钱买纸笔,就在地上和木板上练习,即使是放牛、砍柴、挖地时怀里也总揣着书。

    长大后林肯独自一人离开家乡外出谋生,这期间,他打过短工,当过水手、店员、乡村邮递员、土地测量员,还做过伐木、劈柴等力气活。尽管挣不了多少报酬,但他都非常认真负责,再加上他待人诚恳和善,所以他每到一处,都受到周围人的喜爱。

    尽管自学是很艰苦的过程,但林肯依然乐在其中,他攻读了历史、文学、哲学、法学等著作,获得了丰富的知识,而他对政治的兴趣也与日俱增。1834年,25岁的林肯当选为伊利诺斯州议员,从此,他的政治生涯开始了。1836年,他又通过考试当上了律师。

    林肯十分痛恨奴隶制度,因为他当水手曾亲眼目睹了南方奴隶主的野蛮残暴和黑奴遭到的残酷折磨。他当了议员之后,经常发表演讲抨击蓄奴制,而他的演讲总是很有影响力。1854年美国共和党成立,由于共和党主张废除奴隶制,林肯加入了这个新党派,随着他的政治才能不断地显现和国家形式的发展,他在两年后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提名为副总统候选人。竞选演说时他说:“我们为争取自由和废除奴隶制度而斗争,直到我国的宪法保证议论自由,直到整个辽阔的国土在阳光和雨露下劳动的只是自由的工人。”

    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这一结果对南方种植园主的利益构成严重威胁,导致他们的恐慌和憎恨,他们当然不愿意一个主张废除奴隶制的人成为总统。为了重新夺回他们长期控制的国家领导权,他们在林肯就职之前发动叛乱。1860年12月,南方的南卡罗来纳州首先宣布脱离联邦的统治,接着南方很多州都相继脱离出去,他们成立了一个“美利坚邦联”,推举大种植园主杰弗逊·戴维斯为总统,还制定了宪法,与林肯政府对立。他们宣布黑人奴隶制是南方联盟的立国基础。此时的美国面临着分裂的危机,一场保卫国家统一的战争迫在眉睫。

    南方联盟于1861年4月12日不宣而战,林肯被迫宣布对南方作战。其实林肯本人并不主张用过激的方式废除奴隶制,也没有要求立即废除奴隶制。他认为可以用和平的方式,先限制其发展,然后逐步废除,目的就是为了维护联邦的统一。

    战争初期形式并不利于北方。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废除农奴制、解放黑奴,1862年5月,林肯颁布了《宅地法》,《宅地法》的颁布满足了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大大激发了农民奋勇参战的积极性,同时也从根本上消除了南方奴隶主夺取西部土地的可能性。1863年1月1日又颁布了《解放黑奴宣言》,宣言宣布:即日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解放的黑奴可以应召参加联邦军队。黑奴的解放从根本上瓦解了叛军的战斗力,也使北方军队得到雄厚的兵源。这两个法令成了南北战争的转折点,战场上的形势变得对北方越来越有利了。

    1863年4月3日,北方军队攻陷叛军首府里士满。4月9日,叛军总司令罗伯特·李率残部两万八千人在阿波马托克斯小村投降。至此,历时4年的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南北战争是继美国独立战争之后的第二次革命,它彻底结束了美国的分裂局势,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道路,美国随后获得了快速的发展,逐渐走上了资本主义强国的道路。但是林肯却因为解放黑人而被南方奴隶主贵族仇恨,最终遭到了他们的暗杀。

    林肯为推动美国社会向前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美国人民的尊敬,在美国人的心目中,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的威望足以与华盛顿相提并论。

    神仙也出国——自由女神像

    纽约港湾的自由岛上耸立着一个手持火炬、身穿长袍的女子,这就是被命名为“自由照耀世界之神”的雕像,该雕像由铜板锤琢成型并铆接起来。在美国人的心目中,她是美国真正的象征。她的创作也与美、法等国的革命有着密切的联系。

    1865年4月9日,美国南北战争以南方的失败告终。同年,美国政府宣布:要在1876年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这一年刚好是美国建国100周年。

    这一消息被弗雷德里克·阿古斯特·巴托尔蒂听到后,他激动不已。这位法国著名自由主义者、法美协会成员、青年雕塑家决定为美国人民雕塑一尊自由女神像,以颂扬美国的新共和与自由。因为在此前的1851年,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他是多么希望自由能重返法国。女神像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热爱,他也希望以此唤醒法国人民热爱自由、追求自由的精神。

    在巴托尔蒂的心里,当时各国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对他造成深深的影响。每每提起自由女神,巴托尔蒂就会回想起历史上那使他终生难忘的一页:1851年12月1日,拿破仑·波拿巴发动政变,推翻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那天,这位著名的雕刻家亲眼目睹了一位少女手擎火把,高喊“前进!前进!”枪林弹雨在她的眼中似乎都不存在,只有那份坚定的信念指引着她。后来波拿巴的士兵朝着少女开枪射击,她倒在了血泊中,顷刻间消失于混乱的战争中。这位为革命牺牲的少女的精神和形象,由此深深地刻在了巴托尔蒂的心中。

    1869年,巴托尔蒂完成了塑像底稿设计。此间,他曾到爱琴海滨仔细地研究了阿波罗青铜雕像,他还选择了一位名叫珍妮的美貌少女为“自由女神”的模特,然而在刻到女神面容时,他的脑海中浮现的却是自己母亲的形象。1875年,雕像已经初具雏形。在美国独立100周年纪念展览会上,巴托尔蒂展出了女神举火把的手臂,这一仅食指就有2.44米的手臂,立刻在美国引起了轰动。

    巴托尔蒂回国之后,便着手将“自由女神”运往纽约港。1885年6月,自由女神像的不同构件被分装为210箱,登上了“伊泽尔”号轮船,开始了去往纽约的旅程。1886年10月28日,美国第22任总统罗弗·克利夫兰亲自主持了自由女神像的揭幕典礼,“自由女神”成了美利坚民族的标志。1916年12月2日,德罗·威尔逊总统亲自为之打开灯钮,女神像又成了海上一座灯塔。

    远远望去,女神身着宽松的长袍、头戴漂亮的额箍,面容端庄慈祥。她双唇紧闭,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眺望着远方。在她的右手中,一把象征着自由的火炬高高举起,左手则捧着一部长度为23.7英尺的《独立宣言》,上写“1776.7.4”。她所戴的王冠上有7条长尖状的突出物,象征自由之光照耀在七大洲和七大海洋,脚上还有象征着推翻暴政取得了胜利的断铁镣。雕像的基座高154.2英尺,边长62英尺,整体总高305.1英尺,肃穆中透着一份神秘,格外引人注目。她是纽约的象征,也是美利坚民族的象征,更是全世界希冀自由的象征。雕像的底部刻着犹太裔女诗人爱玛·拉扎罗丝的诗句:

    送给我吧,你那些疲乏的和贫困的挤在一起渴望自由呼吸的大众;

    你那熙熙攘攘的岸上被遗弃的可怜的人群;

    把那些无家可归的、饱经风霜的人们一起送给我。

    我站在金门口,高举自由的灯火!

    拉美独立的启明星——海地宣布独立

    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拿破仑掌握着法国的军政大权。但当时,他正忙于巩固国内的统治,无暇顾及其他。1801年下半年拿破仑得到一份报告,报告称一个名叫杜桑·卢韦杜尔的人带领起义军在法国的殖民地海地发动了暴动,他们还制定了宪法,声称要废除奴隶制度,实行民族独立,同年六月,杜桑·卢韦杜尔被选为终身总统。

    拿破仑实在不愿意放弃对海地的殖民统治,但国内严峻的形式让他无法亲自带兵去平定,于是他命令妹夫黎克勒去平定海地的暴动,黎克勒率领三万名士兵和一批战舰出发了。出发后他才得知,海地原来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后被法国据为己有。在海地生活的大都是非洲黑奴的后代,90%的居民是黑人。1791年时,就有一个叫布克曼的黑人带着大批的奴隶造反,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就摧毁了两百多个甘蔗园和咖啡种植场,还打死两千多名法国人,剩下的那些法国人一看到这种情形都逃出了海地。黎克勒还了解到,此次海地暴动的领导者杜桑原来是一个种植场的车夫,虽然小时候放过羊、喂过马,但却颇有见识,而且精通法文,读过一些卢梭和孟德斯鸠宣扬独立自由的书。参加起义后,他领导的队伍打过很多胜仗,先后将西班牙和英国军的殖民者从海地赶了出去,他的起义队伍也很快在其他的起义队伍中成为主力,杜桑也因此成了起义的主要领导人,控制了海地的全部领土。

    就在黎克勒率领军队到达海地的时候,杜桑和领导的军队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告诉手下的将士:“我们已经取得了自由,法国人没有权力将它抢走,我们要把这群强盗赶出去!”听了杜桑的话,士兵们的战斗情绪都高涨起来,他们在法国军队登陆的地方放火,将粮食烧毁,把道路炸成沟壕,还在水里投毒。当黎克勒的军队登陆后,看到的只是一片废墟,连喝水都很困难,海地起义军就像阴魂一样四处出击,打得他们狼狈不堪。万般无奈之下,黎克勒只好给杜桑写信要求和谈。杜桑单枪匹马前去法军驻地谈判,不曾预料遭到法军的逮捕,被拿破仑关进了监狱。1803年,杜桑病死在监狱里。

    尽管杜桑被捕死亡,但海地的革命烈火并没有随着杜桑的离去而平息。相反,起义军之间团结起来,最终将法国军队赶出了海地。黎克勒在战争途中患上黄热病并死在了海地,剩下的部分法军纷纷投降,最后只剩八千人的队伍灰溜溜地逃离海地。在英国和西班牙失败之后,法国也成为后继者,将失败带回了国内。

    1804年1月1日,经过不屈不挠抗争的海地人民,终于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拉丁美洲出现了第一个独立的国家——海地,尽管这是个由奴隶创建的国家,但却赢得了美洲各国人民的尊敬。海地的独立,也揭开了整个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序幕。

    还是站着舒服——墨西哥独立

    西班牙殖民者在16世纪初征服了西印度群岛的圣多明各和古巴岛,随后又将侵略的矛头指向墨西哥。1521年8月,墨西哥的特诺奇蒂特兰被西班牙占领,从此墨西哥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1535年,新西班牙成立了总督区,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都在其管辖的范围。

    在西班牙殖民统治的后期,墨西哥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墨西哥城和其他一些城市都相继出现了棉织、呢绒和皮革等手工工场,一些新兴工业如冶铁、酿酒和造船等也有了长足的发展,资本主义逐渐在墨西哥萌芽了。与此同时,当地的土生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的民族意识开始增强,他们不再认为自己是西班牙人,而是美洲人。但是,殖民地的高级官职几乎都被从西班牙来的“半岛人”牢牢占据着,他们排斥和歧视当地的土生白人。此后的三百多年间,墨西哥民众多次发动了多次的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起义。19世纪初,矛盾进一步被激化。

    1810年9月16日,神甫伊达尔哥·伊·科斯蒂利亚率众在多洛雷斯教区发动起义,他们打着“赶走西班牙人、打倒坏政府、夺回土地归还印第安人”的口号,一支由印第安农民、矿工、手工业者、土生白人自由派地主和下级军官、教士等组成的八万多人的队伍,在伊达尔哥·伊·科斯蒂利亚的率领下迅速占领了瓜那华托和瓜拉拉哈等城市,他们宣布废除奴隶制度,取消所有西班牙统治者制定的苛捐杂税,将夺回来的土地归还给印第安人村社。但是起义很快遭到了镇压,伊达尔哥·伊·科斯蒂利亚也在战争中牺牲了。为了纪念这位墨西哥英雄,墨西哥人尊称他为“墨西哥独立之父”。

    伊达尔哥·伊·科斯蒂利亚死后,起义军由莫雷洛斯·伊·帕冯继续领导,墨西哥的独立战争仍在继续进行中,起义军迅速攻占了瓦哈卡和阿卡普尔科等重要城市。1813年,莫雷洛斯·伊·帕冯在奇尔潘辛戈召开国民议会,通过了墨西哥《独立宣言》。次年,他又颁布了宪法,宣布独立,墨西哥建立了共和制,大庄园主的土地被收回发放给农民,农奴制和教会特权也被废除。

    就在这时,欧洲和宗主国的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1874年,拿破仑一世战败,波旁王朝在西班牙复辟。在宗主国的支持下,墨西哥当局反动势力加强了对革命的镇压,1815年,起义被镇压下去。莫雷洛斯·伊·帕冯被俘后遇害身亡。起义队伍急需一个能够领导他们的领袖,这时,代表上层土生白人利益的军官伊图尔维德被推举为领袖。1821年2月24日,伊图尔维德在伊拉瓜城公布了“伊拉瓜计划”,这个被称为独立纲领的计划声称保证实现“宗教、团结和独立”的原则。伊图尔维德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纠集了一支四万人的部队,攻占了瓜那华托和巴利阿多利德等城市,同年七月,总督阿波达卡被迫宣布辞职。

    1822年7月25日,伊图尔维德加冕称帝,为墨西哥皇帝奥古斯丁一世。由于他代表的是上层土生白人的利益,所以他的很多做法并不得民心,第二年3月19日,全国再次爆发大规模的起义,伊图尔维德退位,之后流亡到欧洲。墨西哥召开了制宪大会,国家从此获得了独立。

    南方的华盛顿——阿根廷英雄圣马丁

    阿根廷位于南美洲南部,在16世纪初就遭到了西班牙殖民者的入侵,到16世纪末时,阿根廷的大部分地区都成了西班牙的殖民地。1776年,布宜诺斯艾利斯被西班牙殖民者占领,同年西班牙人在这里设置了拉普拉塔总统管辖区。西班牙的殖民统治遭到印第安人的强烈反抗,受到宗主国的歧视与贸易垄断政策的打击和压迫的当地白人也开始不满和反抗起来,这都加剧了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分离速度。

    19世纪初,西班牙在欧洲战争中元气大伤,英国殖民者瞅准时机迅速武装占领了拉普拉塔地区,并两次占领布宜诺斯艾利斯,迫使西班牙总督弃城逃跑。不畏强暴的阿根廷人民自发地组织起来,将英国入侵者赶了出去。

    1810年5月,越来越强大的法国在拿破仑的率领下入侵了西班牙。消息传出之后,布宜诺斯艾利斯在市政议会举行了公开会议。25日,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了大规模的游行,西班牙总督被迫辞职,殖民统治被推翻,当地白人组建了临时政府,这就是阿根廷的“五月革命”。

    1811年,巴拉圭和乌拉圭也相继爆发武装起义,并成立了临时政府。

    西班牙殖民者并不甘于就此退出统治的舞台,他勾结阿根廷的一些地主保皇派势力,打算进行复辟,布宜诺斯艾利斯危在旦夕。就在此时,何赛·德·圣马丁回到了祖国,肩负起拯救民族的神圣使命。

    1778年2月26日出生的圣马丁,从学校毕业后在西班牙军队中服役长达二十二年之久,长期的军旅生涯把他磨炼成了一个出色的指挥官。1812年3月9日,圣马丁一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就立刻投入了保卫阿根廷的战争洪流之中,并得到委任,组建骑兵团。

    1813年2月3日,西班牙殖民军的进攻被圣马丁指挥的骑兵团击败了,拉丁美洲爱国军取得了反对西班牙殖民势力复辟的首次军事胜利。1814年,圣马丁被委任为北方军司令,但他辞去了这一职务,因为他还要去解放秘鲁。

    圣马丁以自己无比的爱国热忱,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于1816年底组建了一支精练的安第斯山军。第二年2月12日,圣马丁率领的军队与西班牙殖民军在圣地亚哥展开了一场残酷的激战,西班牙军队再次被击溃,指挥官被俘虏。然而,不甘失败的西班牙殖民军又从智利南部向圣地亚哥发动反攻,结果全军覆没,在智利的据点几乎被全部消除。

    1818年2月12日,在圣马丁的斡旋下智利宣布独立。后来,圣马丁通过购买、俘虏和改装渔船等办法,组建了一支舰队,这支舰队由16艘运输船和8艘战舰组成。1821年7月6日,秘鲁首府利马被解放了。7月28日,秘鲁宣布独立,圣马丁被奉为秘鲁的“护国公”。同时,他也是阿根廷的民族英雄。

    三个和尚没水喝——莫卧儿王朝的衰落

    曾经在历史的舞台上活跃着这样一支队伍——突厥人,在强大起来之后,便开始频繁地向外扩张,其中的一支在中亚定居下来,之后就开始了对印度的入侵。他们在印度建立了伊斯兰教政权,对当地居民进行统治,这个政权就是莫卧儿王朝。在此后长达两个世纪的统治里,印度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出现了一批手工业和商业中心,对外贸易也在不断扩大。

    然而,在危机四伏中建立起来的莫卧儿王朝,从一开始就存在重重矛盾。大批的封建主在各自的管辖范围内形成割据势力,他们各自为政,拼命搜刮民脂民膏,导致农民日益不满,农民起义一次接着一次。不同的宗教信仰之间也形成不同的势力,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以浩大的声势发动了改革,势力在一天天壮大,对莫卧儿王朝的统治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莫卧儿王朝的第二代君主阿克巴登上王位后,为了平定社会的动荡局面,将几十年的时间都花在了征战和改革上。等到王位传到沙杰罕手中时,社会的激荡风云再次席卷了莫卧儿王朝的统治区域。政令不通,捐税繁重,官吏贪赃枉法,流离失所的民众逐渐变成了打家劫舍的惯匪,就连安分守己的百姓都食不果腹。

    沙杰罕的4个儿子是当时的总督,掌握着大片的土地和财富,雄踞一方。但他们并不满足,他们都觊觎王位,互相猜忌,不久就发动了一场历时4年的王位争夺战。最后,三儿子奥兰则布想办法除掉了几个兄弟,又将父亲囚禁8年致死。

    奥兰则布残酷暴虐、生性多疑,他反对印度教,于是就下令拆毁所有的庙宇,禁止印度教徒的节日,并鼓励他们信奉伊斯兰教。为了填充国库,他还恢复了阿克巴时期废除的人头税。种种举措导致其他部族反对伊斯兰教的呼声日渐高涨,战争连年不断。经济停滞,加上连年的大旱和瘟疫,莫卧儿王朝的人数急剧减少,死亡人数超过了两百万。战争愈演愈烈,奥兰则布如坐针毡,为了筹措军饷,他被迫接受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款项,接受他们在西海岸和东海岸一带进行贸易,这一举措从此为英国殖民者统治印度打开了突破口。奥兰则布去世后,争夺王位的战争在他的孙子们中间再度开展,从而给了英国长驱直入的机会。莫卧儿王朝最终沦为英国的附属国,成为一个名存实亡的国家。

    羊到狼的蜕变——日本明治维新

    19世纪后半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烈火疯狂地烧过欧洲和美洲的一些地方,所到之处充斥着焦土和新生的味道。与此同时,亚洲的日本也发生了一次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的全面革新运动。这是一场以推行资本主义新政为目的的革新运动,始于明治年间,因此被称为“明治维新”。

    日本原是一个闭关自守、封建落后的国家。曾以“神国”自称,就是希望成为“诸神保护的国家”。而天皇也成了神的化身,但由于实际权力掌握在世袭的将军手里,天皇只是表面上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傀儡。“忠君报国”、“效忠天皇”的思想也是当时日本封建社会的最高道德准则。

    1603年,德川家康消灭了其他割据势力,取得了“征夷大将军”的称号,随后在江户设置了幕府,建立了德川家族的一统天下。当时幕府将军把持着全国最高土地所有权,是当时最大的封建领主。除此这外,还掌握着全国的商业城市和矿山,垄断着对外贸易,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德川幕府在政治名义上是“大将军”,实际上是自称“大君”的统治者,大权独揽,根本不把天皇放在眼里。其对外代表国家,对内主持政府。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德川幕府任意掠夺土地、扩建自己的军队。除此之外,幕府将军又按照“士、农、工、商”四民的次序,把农民等划在武士之下,受到等级身份制度的严格限制,农民生活十分悲惨。还有三十多万被称作“非人”和“秽多”的贱民,被排斥在士、农、工、商阶层之外,过着更加悲惨的生活。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幕府一方面拼命鼓吹迂腐的儒家思想,推崇程朱理学为国学,禁锢人民的思想,压制他们的反抗情绪;另一方面,推行闭关自守的“锁国”政策,妄图把整个日本严密地封闭起来。

    德川幕府原以为这样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可他万万没有想到,18世纪后期的日本,商品经济取得一定的发展,早期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出现了一批新兴的地主阶级和商业资本家,他们为了摆脱封建统治,争得一些政治上的地位,逐渐对幕府制度产生强烈的不满。广大的人民群众亦不堪忍受苦难的生活,反抗的情绪也日趋高涨,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此起彼伏。这些反抗斗争严重地动摇了幕府的统治。

    正当幕府统治岌岌可危之时,西方殖民主义列强纷至沓来,大举入侵日本。1853年,美国海军将领柏利率领舰队闯进江户湾,迫使日本开港通商。幕府屈服于列强的炮火,连续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和关税协定,出卖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使得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因为外货的倾入而纷纷破产,日本人民受到双重的压迫和剥削,处境更加痛苦。内外交困的日本,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迅速激化,一场推翻封建幕府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迫在眉睫。

    1865年12月,长州藩倒幕派高杉晋作率领农民“骑兵队”击败保守派,夺取了藩政权。随后,萨摩藩倒幕派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等人也控制了部分藩权。不久,这两股力量结成倒幕联盟,成为全国倒幕运动的核心。他们一面实行政治、经济改革,以调动农民、商人和中下级武士的积极性;另一面,购置大量西方的先进武器,在军事上武装自己,希冀与幕府军队抗衡。

    不久,压制倒幕派的孝明天皇去世,年幼的睦仁(明治)天皇即位。这时,宫廷形势开始有利于倒幕派。1867年10月,萨摩、长州、安艺三藩倒幕派在京都召开秘密会议,决定用年幼的天皇名义武装倒幕。他们一方面扩充兵力,另一方面秘密同天皇取得联系,准备发动宫廷政变,把德川将军赶下台去。

    明治天皇虽然年幼,却颇有见地,对幕府长期把持朝政十分不满,当即答应与倒幕派联手,推翻幕府统治。于是,就写了一份“讨幕密诏”,交到大久保利通等人手里。

    一接到密诏,大久保利通等人便紧急召集倒幕派的重要人物,于1867年10月上旬的一天,倒幕派主要领导在京都天皇宫中的一间书房里商讨具体的对策。

    而此时,德川庆喜已听到些许风声,觉得形势可能会对己不利,于是便决定先发制人,主动辞职,以免与改革派正面冲突。

    1868年1月3日,西南各诸侯率兵包围皇宫,解除了德川幕府驻后宫警卫队的武装。年少的明治天皇召开了御前会议,宣布“王政复古”,国家大权全部收归天皇所有。明治天皇随即颁布诏书,宣布建立由他领导的新的中央政府,并委派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改革派主管政事。

    德川庆喜只能连夜逃出京都,退居大阪。他集齐所有兵力后,杀气腾腾地冲向天皇所在地——京都。他们打着“解救天皇,清除奸臣”的旗号,兵分两路,夹击京都。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和木户孝允寿等人以萨摩、长州、安艺诸藩的武装力量,在京都附近的鸟羽、优见两地迎击幕府军,明治天皇亲自督战,装备精良的政府军早已占据有利地形,架起了巨炮,静等幕府军的到来。

    夜半时分,两军相遇,双方展开了大厮杀。幕府军虽然人数众多,但军心涣散,士气低落,刚一接触,便四散溃逃。而政府军却斗志昂扬,以一当十,越战越勇。

    此期间改革派提出的“减免租税”、“四民平等”等口号,早已把农民和商人争取到了自己这边。因此,由三井等富商资助的各种军用物资源源不断地由市民送至前线,甚至有许多市民自己找出土枪、土炮直接参战。眼看幕府军气数已尽,德川庆喜仓皇撤退,逃到江户。政府军不给对方以喘息之机,迅即包围江户。德川庆喜看到自己已无实力,再战只有死路一条,于是决定放下武器向天皇投降。至此,统治日本长达两百年之久的幕府垮台了。

    1868年4月6日,明治政府颁布了《五条誓文》,6月颁布了《政体书》,明确提出推行资本主义新政。从1868年至1873年,日本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维新运动。由于当时日本封建统治和资本主义的矛盾没有激化到很严重的程度,再加上资本主义的发展水平不高,资产阶级的力量相对软弱,尚未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因而国家的领导权渐渐落入中下级武士手中,他们虽然资产阶级化了,但仍保留着浓厚的封建主义因素,因而日本后来逐步发展成军事封建的帝国主义。

    铁血宰相——俾斯麦

    俾斯麦是德国近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是普鲁士德国容克资产阶级的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也是要求“自上而下”统一德国的代表人物。他的一生见证了德国从封建专制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从而成为资本主义列强。俾斯麦的“铁和血”是德国统一的纲领和信条,其“铁血政策”不仅对德国,甚至在世界历史上都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德国,一个在历史上长期分裂的国家,境内诸侯林立,长期混战不已。到19世纪50、60年代,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迅速发展起来,其工业总产值超过法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在分裂的诸邦中,奥地利和普鲁士是最强大的两个君主国。但奥地利的国势并不是不断强大,而是日趋衰落;而普鲁士统治者为排挤奥地利的势力,大力发展农业,实力不断壮大。1849年和1859年,普鲁士分别发动两次革命,企图在自己的领导下实现德国的统一,但都因奥地利的阻挠而失败。

    1861年,普鲁士的威廉一世继承王位,他任命有着铁血手腕的俾斯麦为内阁首相兼外交大臣。这一时期,普鲁士军事力量正处于上升时期,这就为他的“铁血政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俾斯麦深信普鲁士能够统一德意志。他的哲学是:“强权胜于真理。”所以他认定,武力是取得政治和外交成就的基石。他反复对普鲁士人说:“当代的重大问题要得到解决,不能凭演说和议会的决议……要凭铁和血。”

    1815年4月1日,俾斯麦出生在普鲁士一家大贵族地主家庭。他从小就性格强暴蛮横、凶悍粗野,他的外交风格和个性也与众不同。他总是善于隐藏自己的意图,善于利用敌人间的矛盾,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还善于玩弄外交手腕,这在统第一次世界大战争中有明显的体现。

    1863年前后,德意志与丹麦发生了领土纠纷,原因是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的主权问题。与此同时,普鲁士与奥地利之间的矛盾仍在继续,俾斯麦决定借机先攻打丹麦,然后再收拾奥地利。为了攻打丹麦,俾斯麦仔细分析了大局,并做出放弃对奥地利的战争态度,转而采取同奥地利结盟的政策。同年4月18日,在居赔尔战役中,丹麦惨败。根据协议,普鲁士把从丹麦收回的荷尔斯泰因转给了奥地利,自己则收回了石勒苏益格。

    俾斯麦打败丹麦后,立刻调转枪口,发动了对奥地利的战争。要想打败奥地利并不像打败丹麦那样容易。这时俾斯麦就转而寻求与奥地利有着矛盾的意大利,联合意大利发动对奥地利的进攻。意大利因威尼斯地区一直受奥地利欺凌,所以马上答应了普鲁士的请求,双方结成反奥联盟。此后,为了得到法国的帮助,俾斯麦又三次亲往法国,与拿破仑三世达成了一个协议。

    在普鲁士和丹麦的战争中,奥地利得到了荷尔斯泰因。之后,俾斯麦对奥地利一再挑衅,要求奥地利归还在不久前从丹麦手中得到的荷尔斯泰因,同时还提出改革德意志联邦法案。法案的修改将会排除奥地利对整个德意志的影响,奥地利当然不答应,于是就联合不少德意志小国对普鲁士进行“制裁”。普奥战争爆发,俾斯麦成功地达成了统一德意志的第二个目标。

    1866年6月,奥军集结了二十八万人向拥有二十五万人的普军发动进攻。7月3日,双方在萨多瓦村附近展开决战,俾斯麦下决心一定要一举击溃奥军。战争开始前他就准备了毒药,一旦失败就服毒自杀。抱着这样的决心,最终普军大获全胜。10天后,俾斯麦逼近奥地利都城维也纳,奥地利至此失去全部抗衡的力量。

    普奥战争后,普鲁士统一了德国整个北部和中部地区,建立起了一个北德意志联邦。这时,德意志全境只有南部紧邻法国的4个小邦国仍旧保持着独立。俾斯麦想兼并这4个小国,但他知道,这有点困难,因为法国也有同样的想法。法国当时的实力是十分强大的,要打败它很难,但不打败法国,德国的统一将不可能实现。而法国境内的富裕地区阿尔萨斯和洛林也让俾斯麦早已对之垂涎三尺。

    俾斯麦“铁血政策”的第三步,就是发动普法战争打败法国。经过充分准备,他于1870年发动普法战争,战争的结果是普鲁士大获全胜。普军开进巴黎附近的凡尔赛,并在凡尔赛宫宣布以普鲁士为首的德意志帝国成立。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成了德意志帝国的皇帝,俾斯麦被任命为首相。至此德意志的统一完全实现。

    客观地说,德国的统一虽然是历史趋势所需,但是俾斯麦的“铁血政策”为德意志的统一做出的巨大贡献是不容忽视的。统一后的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是,德国实力逐渐强大使德国逐渐成为世界战争的策源地之一,这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

    那一抹红色的传奇——“红衫军”远征和意大利的统一

    意大利的政途一直以来都是比较坎坷的,直到近代意大利还是个分崩离析的政治实体,没有形成像英、法那样民族统一的国家。到19世纪上半期,意大利共存在8个邦国和地区。但这8个邦国和地区,只有西北部的撒丁王国处于意大利人萨伏伊王朝的统治下。其东北部的伦巴底和威尼斯是奥地利帝国的一个总督辖区。中部的3个小公国——帕尔马、摩地纳和托斯坎那也在奥地利人的统治之下,并且以依附性的条约同奥地利联系在一起。意大利的中部一直都是由罗马教皇实行世俗统治的教皇国。在1848年的欧洲革命中,罗马曾建立共和国,教皇庇护九世一度逃亡,不过共和国却因遭到法国的武装干涉而失败,教皇重新建立政权,但法军却从此驻进了罗马。南部的两西西里王国则处于西班牙波旁王室的专制统治下。

    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意大利工业资本主义已经取得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迅速高涨,在北部地区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企业越来越多,尤其是纺织业的发展最为显著。在工业的带动下,意大利的农业资本主义也有很大的进步。一些开明的地主阶级开始改变经营方式,使用雇佣工人,建立起资本主义农场。

    尽管这样,意大利的资本主义发展还是遭遇到了层层阻碍,但最大的原因还是在外国的统治与压迫下所造成的政治分裂局面,它妨碍着统一的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因此,到19世纪中期,一场革命已在所难免。意大利的大片领土处于奥地利的控制之下,所以要实现意大利的统一,首要任务就是摆脱奥地利的奴役和控制。这样才能消除政治分裂,建立一个独立、统一的意大利民族国家,才能促进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带动下,意大利的民族意识也逐渐觉醒。拿破仑发动的侵略战争使意大利民族遭受了巨大的浩劫和灾难,尽管意大利的封建势力也受到削弱,但是意大利人民在共同的反法斗争中也增强了民族意识,不同邦国和地区的居民都开始把自己看做是意大利人。拿破仑的残暴统治引起了意大利人的强烈仇恨,促使他们增长了驱逐外国势力、自主管理国家的愿望。

    19世纪中期的意大利,只有撒丁王国是唯一独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因此它顺其自然地成为资产阶级自由派力量集中的地区。1852年,加富尔出任撒丁王国首相,并对之进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撒丁王国的实力得到了增强。因此,资产阶级自由派领导的,以撒丁王国为核心的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开始,这也是意大利统一运动能够获得成功的唯一途径。

    意大利统一过程中的头号敌人是欧洲传统强国奥地利。因为它不仅直接占领着伦巴底和威尼斯,同时还支配着意大利中部的3个小邦国。以撒丁王国当时的实力是无法对付奥地利的,因此加富尔极力想依靠法国的帮助,把奥地利从意大利的土地上驱逐出去。1858年7月21日,加富尔和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在法国南部小镇普隆比埃尔举行会晤,双方商定:法国出兵帮助撒丁王国将奥地利逐出伦巴底和威尼斯,但撒丁王国必须将威尼斯和萨伏伊地区交给法国管理,作为报酬。

    1859年5月战争爆发。法撒联军在对奥地利的战争中,连续取得马詹塔和索尔菲里诺战役的胜利。从法国的角度来看,拿破仑三世出兵帮助撒丁王国,并非愿意支持意大利统一,他不过是希望借助于意大利打击世仇奥地利,并将法国势力进一步渗透到意大利去。当他看到意大利革命高潮掀起,局势变得无法控制,而奥地利的实力仍然很强时,他便不肯再战。1859年7月,拿破仑三世背着撒丁王国同奥地利签订了《维拉弗兰卡协定》,协定规定奥地利将伦巴底割让给法国,由法国转让给撒丁王国,但奥地利仍保有威尼斯的统治权。迫于法国的压力,撒丁王国只能接受该协定,并把威尼斯和萨伏伊割让给法国。意大利的利益被拿破仑三世出卖了。

    尽管此次对奥地利的战争并未进行到底,撒丁王国毕竟收回了伦巴底,对撒丁王国来说这意味着意大利统一关键性的第一步已经取得了些许胜利。1860年3月,意大利中部各邦——托斯坎那、帕尔马和摩地纳进行了全民投票,正式与撒丁王国合并,使得意大利统一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在北方形势的影响下,两西西里人民于1860年发动起义,使意大利统一运动再次出现高潮。就在此时,富有传奇色彩的加里波第闻讯后迅速组织了由资产阶级民主派支持的“千人志愿军”,历史上习惯称之为“红衫军”。这支军队在加里波第的率领下,于同年五月南下远征两西西里,所向披靡,很快攻陷并占领了两西西里王国首都那不勒斯。11月7日,在加里波第的陪同下,撒丁王国国王维克多·埃曼努埃尔二世进入那不勒斯。1861年3月17日,意大利王国成立,维克多·埃曼努埃尔二世成为意大利国王。虽然顺利成立了意大利王国,但包括罗马在内的大部分教皇国仍处于意大利王国之外,奥地利也仍然控制着威尼斯地区,统一并未真正完成。

    1866年,普奥战争爆发,意大利协同普鲁士对奥作战。最后奥地利战败,根据《维也纳条约》,威尼斯归还意大利。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在种种形式的压力下,拿破仑三世调回罗马的法国驻军。9月,意大利军队进入教皇辖地。在公民的投票决议下,罗马合并于意大利,教皇世俗权力被剥夺,从此避居梵蒂冈。至此,意大利终于完成了民族的统一。

    意大利统一也和德国一样,是以“自上而下”的道路完成的。但它的统一也留下了许多后遗症,如在经济上,世代永佃制的封建土地制度被保留下来。1866年实行的民法仍然保留了很多奴役性条款。在政治上,建立的君主立宪政体,国王世袭并保留着很大的权力,众议院的选举要求有很高的财产资格才行,政权实际上操纵在大资产阶级和大地主手中。尽管如此,意大利统一的完成无疑是历史的进步,它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统一后的意大利各邦间的关税壁垒被消除,统一的度量衡制度和货币制度开始实行,铁路和公路的建设蓬勃开展,形成了统一的民族市场,这些都推动了意大利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