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幼儿园要举办一次晚会,妞妞所在的班级要演一个小品《我的六一》,老师一宣布,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想报名参加演出,妞妞也很高兴地前去报名。定角色那天,妞妞听到自己被选上了,但分配给她的角色令她非常失望,因为剧中只有四个角色,爸爸、妈妈、女儿,还有一个就是她要演的宠物狗“机灵”。
晚上,情绪很低落的妞妞回到家,她失望的表情没有逃过父母的眼睛。晚饭后,父亲把妞妞叫到书房与她进行了一次详谈。谈话后,妞妞的情绪明显高涨起来。
接下来就是小品的排练。妞妞没有退出,而是积极参加每次排练。并且每天排练结束回到家里,妈妈都能在妞妞的眼中看到兴奋的光芒。家里人都为妞妞的热情和坦然感到高兴。
终于到了演出的那一天,学校附近的所有居民都被邀请观看演出,妞妞的父母也不例外。尽管妞妞平时排练都很积极,而且丝毫没有失望和消极的情绪出现,但到底排练得怎么样,妞妞从未对父母提起。所以,妞妞的父母心里仍有些担忧。
很快,灯光转暗,演出开始了。剧中的三位主角依次出场,最后出场的是妞妞。她穿着黄色的、毛茸茸的狗道具,手脚并用地爬进场——但这不是简单地爬,而是像真的小狗一样,摇头摆尾、蹦蹦跳跳地跑进客厅。她先在小地毯上伸个懒腰,然后在书桌前坐下来,开始呼呼大睡。一连串的动作,惟妙惟肖。观众的注意力都被“机灵”吸引了去,有些人甚至忘了听主角们的台词。
接下来,剧中的父亲开始给全家讲《小狗“跳跳”过六一》的故事。他刚说到“寂静的夜里,主人们都睡着了,就连老鼠……”“机灵”突然从睡梦中惊醒,机警地四下张望,仿佛在说:“老鼠?哪有老鼠?”神情自然,和真的小狗一模一样。
剧中的父亲接着讲:“突然,轻微的响声从传来……”“机灵”又一次惊醒,好像真的感觉到异样一样,仰视屋顶,喉咙里发出呜呜的低吼。台下的观众都被妞妞逼真形象的表演折服了,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在接下来的演出中,主角们的对话没有结束,妞妞的表演也没有间断,台下的笑声和掌声更是此起彼伏。
在整场演出中,妞妞没有一句台词,却抢了整场戏。演出结束后,妈妈热情拥抱妞妞、祝贺她演出成功时,妞妞说改变自己态度的是爸爸的一句话:“如果你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一只狗,狗也会成为主角。”
演员们经常说一句话:“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哪怕是再小的角色,只要演员用心演,就会赢得观众的认可。在工作中也是一样,没有小事,只有小员工,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工作,都要用做大事的心态认真对待,一点一点地积累,一定会有一番作为的。
在工作中,总有人觉得自己的工作微不足道的,做好做坏都不会有什么影响,所以在工作中总有满不在乎的情绪,认为自己这一点工作没有做好是无所谓的,不会对公司产生太大的影响。其实仔细想想,任何惊天动地的大事都是由一件件小事构成的。可能你认为你所做的只是无关紧要的工作,但是纵观全局呢?这些大事的成功不正是靠一件件小事的成功铸造的吗?
田辉是汽车修理厂的一名工人,刚进修理厂第一天,经理就告诉他,每次修完一辆车,一定要把工具清洗干净,为下次使用做准备,脏的工具,自己看了也不舒服。田辉想这么小的一件事,自己肯定会做到的。
两个月过去了,经理来检查田辉的工具,发现上面的污垢已经好几层。田辉不好意思地说:“每次洗很麻烦,反正下次还要用。”经理沉默了一会儿说:“看一名修理工的工作好坏,不用去现场看他的工作,只看工具大概就知道了。小事最能折射出一个人的工作态度,连清洗工具这样的小事都做不好,那修理工作一定也大打折扣。只有用做大事的心态做小事,才会认真把事情做好。”
听了经理的话,田辉羞愧地低下头。从那以后,田辉的工具总是清洗得最干净的,加之他工作态度好、技术高超,有很多客人点名要他修理自己的汽车。
不久之后,田辉升为这个班组的组长。
所有学有所长的成功者,都和我们一样做着微不足道的小事,结果却大相径庭。细细分析,唯一的区别是,成功者从不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是小事,他们始终认为,现在所做的“小事”也能体现自己的能力,锻炼自己意志力,所以会用做大事的心态做这些“小事”。他们这是在为以后的成功铺路,他们目光所及之处,是十分辽阔的沃野,是浩瀚无边的大海,而在常人眼中,现在所从事的工作,只是毫无生机的枯草和茫茫无际的沙漠。
成功并非偶然,没有什么能“随随便便成功”,也没有什么结果是没有原因的。一些看似偶然的成功,我们只是看到了事物的表象,其本质却巧妙地隐藏起来了。聪明人会透过现象,直抵事物的本质,所以他们能准确把握自己,取得最终的胜利。对小事情的处理方式,从另一个角度昭示了成功的必然性。
在我们的工作中,总有这样的现象:相同的工作环境、相同背景的员工却有完全不同的职业轨迹。有的人成为老板最器重的人,高薪重位,而有的人一直碌碌无为,从来没被老板注意过。为什么会这样呢?有的员工认为是人本身的差异造成的,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天分相差无几,真正的差别在于对待小事态度的不同。
决定成败的关键在一些小事上,一个人不怕没能力,也不怕没机遇,就怕连小事也做不好,做不到位。身边有很多人,不屑于做具体的小事,总盲目地相信“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殊不知能把自己所在岗位的每一件小事做成功、做到位就很不简单了。无论做什么工作,重要的是做好跟前的每一件小事。所谓成功,就是在平凡中作出不平凡的业绩。
能做好一件简单的事,其实非常不简单
寄卡片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它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使乔吉拉德由一个默默无闻的推销员变成了名震世界的“推销之神”。
乔吉拉德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他每年卖出的汽车比其他任何经销商都多。甚至销售量比世界第二的人多出两倍以上,在汽车销售商中,实属鹤立鸡群。当有人问及乔吉拉德成功的秘诀时,他坦言相告:“我每个月要寄出13万张卡片。有一件事许多公司没能做到,而我做到了,我给每一位客户建了销售档案,我相信销售始于售后,并非在货物尚未出售之前……顾客没有踏出店门之前,我的儿子就已经写好‘铭谢惠顾’的短札了。”
乔吉拉德每个月都会给客户寄一封不同格式、颜色信封的信(这样才不会像一封“垃圾信件”,还没有被拆开之前,就被扔进垃圾筒了。),顾客们打开信看,信一开头就写着:“我喜欢您!”接着写道:“祝您新年快乐,乔吉拉德敬贺。”顾客们都很喜欢这些卡片。乔吉拉德自豪地说:“我会根据客户的兴趣爱好,给他们寄不同的卡片。而且,给同一客户寄的卡片,不会有雷同的。”乔吉拉德通过这些细致的工作,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很多回头客,而且很多顾客还介绍自己的朋友来乔吉拉德这儿买车。
乔吉拉德的这些做法绝不是虚情假意的噱头,而是一种爱心、一种责任感、一种高明的销售技巧的自然流露,也是把简单的事做到位的具体表现。
乔吉拉德说:“真正出色的餐馆,在厨房里就开始表现他们对顾客的关切和爱心了。当顾客出现问题和要求时,我会尽全力提供最佳服务……我必须像个医生一样,他的汽车出了毛病,我为他感到难过,我会全力以赴地帮他修理。我见到老顾客如同见到老朋友一样自然,我要了解他们,至少不会一无所知。但是如果没有档案的帮助,再次见他们时我肯定会像与陌生人第一次见面一样,重复一些不必要的东西,心里的距离感会拉大,这将极不利于我的销售工作。”
如果你正为工作中的某件事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你是否也试着从一些细节以及比较简单的事情入手呢?
现代企业中最受青睐的是那些像乔吉拉德一样关注小事,能把小事做得不平凡的员工。现代企业的运营管理与合作分工已经相当完善,很少有一人兼顾几方面工作的情况,更多的是要持续反复地做细分和规范好了的某一部分工作。要做好自己的工作,需要的不是灵感和创意,而是兢兢业业、认真踏实、有条不紊,把众多被细分的小事情做好、理顺。
可以说,现代企业主要是用组织、制度或文化实现目标,通过一套组织、程序约束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实现绩效就是一种紧盯目标下的简单重复过程。
由此可见,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地做。要成功其实不难,只要重视简单的事情,养成习惯。“一旦你产生了一个简单而坚定的想法,只要你不停地重复它,终会使之变成现实。”这是美国CE前总裁杰克·韦尔奇对如何成功作出的回答。
有时候看似简单的一件事,如果真想做好,其实非常不容易。从上幼儿园起,老师就教育我们:过马路时靠右行,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遵守交通规则,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有多少人在过马路的时候遵守交通规则了?难道他们不懂交通规则吗?不是。上学时,每天都有值日生,但是如果每人都能把自己座位及周围的卫生保持好,就不需要值日生再打扫了,但是很少有人把“保持自己周围干净”这一简单的事情做好。
有人总说自己的工作很简单的,而别人承担的是重大的任务,这是错误的,因为这些人根本没有从自身角度看问题,而是从别人的角度看自己的问题,从外部看问题一定是有局限的,就像你站在一栋房子外,不可能看见房子内部的装饰和家具,只有走进房子,在内部才能感受到装饰的精美和典雅。工作也是一样,有的表面看来单调乏味,可是当你完全融入工作中、努力工作时,就会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海尔总裁张瑞敏说:“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努力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都做到完美,让自己走向事业成功的每一步都踏实、坚定。
钉好一枚纽扣,比缝制一件粗制的衣服更有价值
皮尔·卡丹曾经对他的员工说:“如果你能真正钉好一枚纽扣,比你缝出一件粗制的衣服更有价值。”
你手头的小工作其实正是大事业的开始,一个职场人士的责任感的高低,体现在小事上,能否认识到这一点,决定了你能否做成一项大事业。
凯普曾入住过希尔顿饭店。那天早上刚打开门,走廊尽头站着的服务员就走过来向凯普问好。让凯普奇怪的并不是服务员的礼貌举动,而是服务员竟喊出了他的名字,因为凯普有多年出差的经历,在其他饭店住宿时从没有服务员能叫出他的名字。
原来,饭店要求楼层服务员时刻记住自己所服务的每个房间客人的名字,以便提供更细致周到的服务。当凯普乘电梯到一楼的时候,一楼的服务员同样也叫出了他的名字,这让凯普很纳闷。服务员解释说:“因为上面有电话过来,说您下来了。”
吃早餐的时候,服务员送来了一份点心。凯普就问,这道菜中间红的是什么?服务员看了一眼,然后后退一步作出回答。凯普又问旁边那个黑黑的是什么。服务员上前看了一眼,随即又后退一步作出回答。她为什么后退一步?原来,她是为了避免自己的唾沫落到客人的早点上。
也许你会觉得这些都是不起眼的小事,但在工作中,是否注重细节的完美就体现在这些小事上。因为我们每个人所做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件小事构成的。把每一件小事做好,体现的是责任感。只有具备强烈责任感的人,才能铸造完美的细节。
有两位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同时到一家公司上班。本来他们想终于有机会大展拳脚了,可是没想到,两人都只被安排做一些琐碎而单调的工作,每天早上打扫卫生,中午预订盒饭,帮同事复印资料,接收传真,等等。还没过试用期,一位大学生便辞职不干了。他想让另外一个人和自己一起走,他说:“咱们不应该蜷缩在‘厨房’里,而应该上‘厅堂’,咱是大学毕业生,每天帮他们干一些儿杂活儿,太屈才了,我要去一个能施展拳脚的地方。”可是另一位大学生却不这样认为,他认为,公司这样安排肯定有其道理,做这些看似琐碎的工作能让他很快和公司的同事熟络起来,为以后工作做准备。又过了两个月,公司正式安排他做一些有关计算机方面的工作。
一次公司开完会,经理问他,为什么当初没有走?他说:“从小,母亲就告诉我,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马马虎虎,不放在心上,否则,什么事情都不可能做好。”
经理满意地点点头:“其实我最初要考验你们也是这个意思,如果连最基本的事情都做不好,好更不可能把大事做好了。恭喜你!通过了公司的考查。”
那个离职的人呢?现在还流连于各大招聘会现场,因为没有任何一家公司会把重要的任务交给新来的员工,都会有一个考察的过程,很可惜,他都没有通过考察,他总认为自己是做大事情的人,每次工作不到一个月就离职。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普通的员工,即使有很好的见解、很高的才能,被重用之前,也要受一段时间的煎熬,最重要的是要努力作出能让别人倾听自己意见、展示自己才能的成绩,这样,才能变得举足轻重,不易被人忽视。
因此,职场中人,尤其是刚刚走出校门、踏入社会的年轻人,不管上司交代怎样琐碎的工作,都应努力做好。
小事,一般人都不愿意做。但成功者与平庸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她)愿意去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一般人都不愿意付出这样的努力,可是他(她)愿意,因此他(她)获得了成功。
林祥是一家音响设备公司的工作人员,他每次给客户送音响时,都很注意一些小细节。
比如,给客户送货的时候,刚拆开的设备都是全新的,他总是戴上一次性的塑料手套为客户安装,装完之后,连一个细小的手印都没有。
他还特意将服务卡上的售后电话用笔勾出来,让客户一眼就能找到,然后把使用说明书、发票、服务卡等票据全放在一起,交给客户。
林祥所做的一切,公司都没有要求,但他全考虑到了,而且每一次都这么做。
时间长了,有一些老客户特别喜欢林祥,甚至在购买音响器材时,指名要他负责。就这样,林祥的工作能力被公司看中,他很快被提拔为客户经理。
其实林祥所做的一切说起来一点儿都不难,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但为什么只有林祥做到了,关键就在于他具备认真负责的职业精神。一个人的工作精神、工作面貌就是在这一举手一投足中体现的。
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将每一件事都做到最好,这是一个优秀员工的素养。只有将每一件小事都做好的员工,老板才放心将重要的工作交给他。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在一次工程施工中,师傅们正在紧张地工作着。一位师傅需要一把扳手,于是叫身边的小徒弟:“去,拿一把扳手来。”小徒弟飞奔而去。他等了好长时间,小徒弟才气喘吁吁地跑回来,拿回一把巨大的扳手说:“扳手拿来了,真是不好找!”
可师傅发现这并不是他需要的扳手,于是生气地说:“谁让你拿这么大的扳手呀?”小徒弟没有说话,但是显得很委屈。这时师傅才发觉,自己叫徒弟拿扳手的时候,并没有告诉徒弟自己需要多大的扳手,也没有告诉徒弟到哪里去找这样的扳手。
自己以为徒弟应该知道这些,可实际上徒弟并不知道。师傅明白问题在自己,他没有明确告诉徒弟做这件事情的具体要求和途径。
想到这儿,师傅明确地告诉徒弟到某间库房的某个位置拿一个多大尺码的扳手。这回,没过多久,小徒弟就拿着师傅想要的扳手回来了。
要想把事情做对,就要让别人知道什么是对的,如何做才是对的。在给出做某事的标准之前,我们没有理由让别人按照自己头脑中所谓的“对”的标准去做。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Do It Right The First Time,简称DIRTFT)”是著名管理学家克劳斯“零缺陷”理论的精髓之一。第一次就做对是最便宜的经营之道。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做到位。在我们做工作的过程中,“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是一个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的理念。如果这件事是有意义的,现在又具备把它做对的条件,为什么不现在就把它做对呢?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是一种追求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然而许多员工做事不精益求精,只求差不多。尽管在表现上看来,他们也很努力、很敬业,但最终总是无法令人满意。
时间管理专家常常告诫工作中的人们:“永远不要‘随手’把东西暂时先放在那里,即‘别把东西放下,而要把东西放起来’。不这么做的话,就意味着第一次没有把工作做完,过一会儿又得做一次了。”
如果你到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参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悬在车间门口的条幅——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做事到位的人懂得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在很多人的工作经历中,也许都发生过工作越忙越乱的情况,解决了旧问题,又产生了新问题,在一团忙乱中造成了新的工作错误,又得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改正新的错误,总体算下来,花费的时间比一次就认真做好的时间要多很多。
可见,第一次没把事情做对,忙着改错,改错中又忙出新的错误,恶性循环的死结越缠越紧。这些错误不仅让自己忙,还会很多人跟着自己忙,造成巨大的人力和物资浪费。
因此,我们要提高工作质量就要懂得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道理,要坚持“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工作理念。盲目地忙乱毫无价值。工作再忙,也要在必要的时候停下来思考一下,用脑子使巧劲解决问题,而不是盲目地拼体力交差。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把该做的工作做到位,是解决“忙症”的要诀。
当人们被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时,许多人会反驳:“我很忙。”因为很忙,就可以马马虎虎地做事吗?如果因为“很忙”就没有认真把事情做好的话,就得重新返工,这相当于你必须把事情重做一遍。其实,返工的浪费最不值得。第一次没做好,重新做时重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同样多。
有位广告部经理曾经犯过这样一个错误,由于完成任务的时间比较紧,审核广告公司回传的样稿时不够仔细,在发布的广告中弄错了一个电话号码——服务部的电话号码被广告公司打错了一个数字。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错误,给公司带来了一系列的麻烦和损失。后来一连串偶然的因素使他发现了这个错误,他不得不耽误其他的工作并靠加班来弥补。同时,还让上司和其他部门的同事陪他忙了好几天。幸好错误发现得及时,否则损失会更大。
第一次没把事情做对,不仅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还会给上司和同事带来工作上的不便,严重时还会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等。对于上司安排你做的事,你不做,上司就要做;你做不到位,上司就要返工。从管理角度来说,公司花了高薪聘请你的上司,成本是你的10倍以上;从经济意义上来说,他花1小时能做好的事,你花1天的时间做好也值。同样的道理,一件小事,你花了一个小时做完交给了他,当他发现不完善的地方,再去补充、修改,花半个小时,如果这样,还是你费半天时间把事情一次性做好合算。你把小事做到位了,他的工作效率就提高了。
所以,只要在工作完成之前想一想出错后可能给自己和公司带来的麻烦及造成的损失,就应该能够理解“一次就把事情做对”这句话的重要性。
全力以赴,做好每件小事
一天,有一个四年级学生被人推荐西雅图景岭学校图书馆帮忙,推荐人说这个孩子聪明好学。
不久,一个瘦小的男孩来了,图书管理员卡菲瑞先给他讲了图书分类法,然后让他把已归还图书馆却放错位的图书放回原处。
小男孩问:“像是当侦探吗?” 卡菲瑞回答:“那当然。”于是,男孩开始在书架的迷宫中穿来插去,休息时,他已找出了三本放错地方的图书。
第二天他来得更早,干完一天的活后,他正式申请担任图书管理员。又过了两个星期,他突然邀请卡菲瑞去他家做客。吃晚餐时,孩子母亲告诉卡菲瑞他们要搬家了,搬到附近一个住宅区。孩子听说转校很担心:“我走了谁来整理那些站错队的书呢?”
孩子走了没过多久,又在图书馆门口出现了,他欣喜地告诉卡菲瑞,那边的图书馆不让学生干,妈妈把他转回这边上学,由爸爸用车接送。“如果爸爸不带我,我就走路来。”他说。
这个决心坚定、做事认真的小男孩后来建立了自己的商业帝国,他就是微软电脑公司的缔造者——比尔·盖茨。
不难发现,那些伟大或杰出人物的身上,总有优于常人之处,而显示这些品质的并不一定是一些大事,而是日常工作中的一些琐碎小事。他们没有因为事小,就忽略它们的存在,而是以认真的态度对待任何工作,从小事中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向前迈进,走向大事,走向成功。比尔·盖茨对待图书馆工作这样的小事,就已经表现出对待任何工作都要做好的决心,对待小事都如此认真,难怪他能在信息时代叱咤风云。
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小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暂且不谈别的因素,单就比尔·盖茨从小显示出来的做事态度,我们就能窥见他获得人生成就的端倪。
在一些人看来,大人物总是和大事件联系在一起的,而小人物总和小事情在一起。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做不成一件大事,但是,无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一生中都会做许多小事。
一个青年,大学毕业后去了深圳,想闯出一番事业。但很不幸,一下火车,他的钱包就被偷了,身份证和所有钱都没有了。在受冻挨饿了两天后,他决定拣垃圾,虽然饱受白眼,但至少能够解决吃饭问题。
一天,他正在低头拣拾垃圾,忽然觉得背后有人注视自己。他回过头,发现一个中年人站在他身后。中年人拿出了一张名片:“这是一个正在招聘的公司,你可以去试试。”
那是一个很热闹的场面:五六十个人,同在一个大厅里,等着小姐叫号。其中很多人都是西装革履的,他有点儿自惭形秽,想离开,但最终还是在那里了。
当他递上名片,小姐就伸出手来说:“恭喜你,你已经被录取了。”见他不解,小姐又补充了一句:“这是我们总经理的名片,他曾经吩咐过,有个青年会拿着这张名片来应聘。他只要来了,就是我们公司的一员!欢迎你!”
就这样,没有经过任何面试,他进入了这家公司。后来,由于个人努力,他还成了副总经理——仅次于总经理,即递给他名片的那个中年人。
“你为什么会选择我?”在闲聊时,他都会问总经理一个同样的问题。“因为我会看相,知道你是栋梁之材。”每次,总经理都是神秘兮兮地说。
又过了两三年,公司业务越做越大,总经理要去新城市进行新投资。临走时,将这个城市的所有业务都委托给他,这是意料之中的事,亦是众望所归。
送行那天,他和总经理在贵宾候机室里面对面坐着。“我知道,你一直都很想知道,我为什么会选择一个拣拾垃圾的年轻人,让他成为我的职员,最后还接受了我的经理宝座。”总经理淡淡一笑,说起了往事,“那是因为你自己很优秀!那次我看见你在拣垃圾,然后我刻意观察了你很久。知道吗?你让我震惊。你是唯一把有用的东西拣拾出来后,还将剩下的垃圾归理好放回垃圾箱的人。”
“当时我就在想,如果一个人在这样的不利环境下,还能够注意到这种细节,还能这样认真,那么他做什么事都会很踏实,一步一个脚印。无论他是什么学历,什么背景,我都应该给他一个机会。像这样认真做事情的人,不可能不成功。”
我们每个人所做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组成的,因此对工作中的小事绝不能采取敷衍应付的态度。很多时候,一件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者一个毫不起眼的改变,都可能是工作中的一个突破,甚至可以改变你的职业生涯。所以,我们在工作中,对每一个变化,每一件小事都要全力以赴地做好,每走一步,都留下深深的足迹。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