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戚继光-横屿大战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戚继光的抗倭行动很快就被沿海的百姓传的人尽皆知。那时候,福建的倭患也十分严重。他们丝毫不把当地官员放在眼里,烧杀抢掳,杀官劫民,十分猖獗。嘉靖四十年秋,倭寇在浙江接连遭到致命打击,便转移到南方,福建的倭寇更加严重起来。北起福宁,南到漳州、泉州,沿海千里,到处都有倭船,到处都有倭寇的巢穴。

    情况紧急,戚继光接受紧急受命,去福建抗击倭寇。戚家军开到宁德,驻扎在那里,准备收复横屿。

    横屿是福建倭寇的巢穴,是海中的一个小岛。在宁德县城东北二十余里,离岸约十里,和大陆隔着一片浅滩,沙滩上泥泞不堪,地形复杂。倭寇在岛上安营扎寨,筑起坚固的防御工事,打算长期盘踞,做为四处抢劫的根据地。他们依仗着险要的地势,对明军丝毫不以为意。明军如果涉水强攻,困难重重;如果用船登陆,又有搁浅的危险,一时间让明军将领十分为难。岛上有倭寇一千多人,另外加上分散在宁德、福清境内的倭寇一万多人,彼此呼应,力量不可忽视。

    戚继光先去拜会了福建巡抚游震得,和他商讨作战计划。游震得素闻戚继光的大名,对他十分佩服。但是,这位书生出身的地方官对打仗却不大在行,听说要打横屿,十分吃惊地说:“一个小岛有什么可打的?”戚继光向他解释半天,他才明白过来,表示全力支持戚继光,让他放开手脚抗倭,只要他开口,他就着手安排。戚继光深受鼓舞。

    攻打横屿,最大的问题就是当地百姓与倭寇的勾结。在宁德县不远有个张湾镇,镇上有许多奸民为了一点小利而和倭寇勾结。他们听说戚家军要收复横屿,早就吓得半死,又知道逃不过去,便组织起来,打算抵抗到底。

    戚继光知道,这些百姓并非都是大奸大恶的人,只是贪图小便宜。而长期的战斗实践让戚继光十分清楚“上兵伐谋”的道理。对于敌人,用计谋打败他们,尽量避免自己的损失,是最上等的策略。对于这些奸民,他认为不应该攻打,而应该收抚。

    第二天,张湾镇上就贴了“安民榜”,上面的大意是“凡是与倭寇勾结的人,之前所有的罪都可以免除,绝不追究。并希望他们能以民族利益为重,不与官兵作对”。那些与倭寇勾结的人其实都不想跟戚家军为敌,可是这张安民榜上说的也不知算不算数,是否真的不再追究他们。大家商量了一下,决定先派一个人去试探试探,如果真的不受追究,他们决定从此再不与倭寇为伍;如果是假,是戚继光的圈套,他们就联合起来,继续和戚家军作对。

    于是,大家派出一个机灵的人,叫李十板,去见戚继光。一见面,李十板噗通一声就跪下了,先是一五一十地交代了自己的罪行,并表示从此悔过自新。戚继光扶起他,说:“如与倭寇为敌,大家就都活不下去。有些人和倭寇为伍,只是混口饭吃。没事,我不怪罪你。你回去告诉别人,说我戚继光说话算数,只要你们悔过自新,绝不与你们为难。”

    李十板十分感动,回去告诉了村民。那些人心中也甚是感动,自动解除了武装,有些人还主动提出帮戚继光杀倭寇,李十板自己就成了戚家军的向导,出了许多计谋。戚继光不费一刀一枪,瓦解了两千多人的抵抗队伍,又切断了倭寇和岸上的联系,极大地削弱了倭寇的实力。

    戚继光到海边勘探地形。他问了许多情况,李十板跟随在戚继光身边,主动将岛上有多少倭寇、倭寇的据点如何分布、兵力布置等,一一做了回答,戚继光很高兴,对岛上情况的初步了解让他对这场战役信心大增。

    他又找来一些有经验的渔民,询问了气候、风向变化和潮汐规律等情况。对这一带的情况有了深入的了解,细细的思量之后,一条破敌的良策也形成了。

    戚继光又一次拜见了巡抚游震得,戚继光开门见山,严肃的说:“巡抚大人,我需要十万斤稻草,你能替我解决吗?”

    “你要那么多稻草干啥?”游震得一愣,疑惑地问。

    戚继光走上前,冲他耳语几句,游震得听得连连微笑,一个劲儿地点头说:“好计,好计!”

    经过戚继光的详细布署,一切准备就绪,只等天时地利,一鼓作气打败倭寇了。

    八月初八,是小潮的日子。戚家军从张湾镇出发至关田渡,原地严阵待命。戚继光看着手下士兵,决定在激励大家一下。于是让人把手下军官叫来,指着对面海岛说:“这次战斗,敌人早有防备,必是场恶战。并且我们趁落潮时登岛,如果不能消灭敌人,潮起时,战船也过不去,那时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所以今天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当然,这个行动很冒险,需要坚强的意志,需要很大的胆魄,如果诸位没有信心,这个险就不必冒了。”

    众将听了,十分激动,纷纷说:“我们翻千山过万水地来到这里,为了什么?我们能在这个时候胆怯吗?”

    戚继光故意说:“有这样的胆子当然好,可我就怕大家到时候看到地形险恶,会心生退缩啊。”

    众将群情激奋,争先表示:愿意以实际行动证明戚家军的威名。

    戚继光见士气如此高昂,暗自心喜。他接着说:“好!那么我们准备进攻。我为你们擂鼓助威。”

    潮退了,露出浅滩。远望横屿,隐隐可见倭寇的旗帜和堡垒。进攻的鼓声响了,戚继光和十几个壮小伙,脱了外衣,使劲擂鼓,鼓声隆隆,振奋人心。先锋队的每个士兵都背一捆稻草,遇到烂泥就铺草垫路,泥泞的沙滩上,很快就铺上了很多稻草,但是即使这样,依然处处陷阱,路还是不好走,泥太软,一不小心便会掉到泥里去,士兵们只好在草上爬着走。鼓声一停,他们就休息一下,鼓声再起时,继续前进。

    终于,战士们逐渐接近了岸边。岸上的倭寇们早就被鼓声吓得如惊弓之鸟,做好了十足的准备,他们沿山麓布成阵势,还有大批倭寇在巢穴的木城边守卫,戒备森严,不断的放箭不让戚家军接近。但是戚家军的战士们很清楚,这次是背水一战,只能进,没有退。吴惟忠部最先上岸,戚继光交给他们的任务是攻打木城。登岸之后,人人奋勇,向敌人杀去。陈子銮、童子明的部队也上了岸,他们向南冲杀。陈大成军队也上来,直向敌军冲去。岛上一片混战,喊杀声和战鼓声掩盖了大海的涛声。

    担任断绝敌军后路的王如龙见主力部队已登岛,立即率部随后赶到,投入战斗。

    吴惟忠率领士兵们点火焚烧栅栏,岛上冲起一道道浓烟。看见老巢着火,倭寇们本来低落的士气更加人心浮动。众将见吴惟忠已经得手,便从四面合围,向中心突破,很快控制全岛各处要道。倭寇见大势已去,到处乱窜,企图逃命。戚家军乘胜追击,共消灭倭寇两千多人,夺回被掠百姓三千多人。不到一天时间,戚家军收复了被倭寇占领长达3年之久的横屿。消息传出,福建人民欢欣鼓舞,无不称赞戚家军英勇善战,吓得沿海倭寇更是望风而逃。

    农历八月十五,戚家军凯旋进入宁德县城。百姓们张灯结彩,既为欢庆胜利,又为庆祝中秋佳节。这晚,天空如碧,明月皎洁如银。戚继光为庆贺胜利,与将士们共同赏月。可惜军中无酒,戚继光就口授《凯歌》一曲,命令士兵传唱。戚家军将士慷慨激昂,打着拍子,同唱《凯歌》,“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声音豪迈雄壮,响彻天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