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黄帝和岐伯有这样的对话,黄帝说:“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这是黄帝在问这样一个问题:我听说上古的人,都能活到100多岁,而且他们的动作并不显出老态;现在的人,只活到50多岁,动作就显出衰老了,这是由于时代和环境的改变,还是违背了养生之道呢?
岐伯的回答是:“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意思是:远古时候的人,知道养生的法则,能效法自然界阴阳变化的规律,饮食有节制,生活有规律,不会过度劳累,所以能使形体与精神和谐统一,因此能活到应该达到的寿命,100多岁才死。
可是现在人们就不是这样了,“以酒为浆”是说现在的人嗜酒如命,其实酒很容易让人丧失理性,而且大量或经常饮酒,还会使肝脏发生酒精中毒而致发炎、肿大,影响生殖、泌尿系统。
“以妄为常”,是说现代人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胡乱地作息,完全不按照自然规律行事,该睡觉的时候不睡觉,该吃饭的时候不吃饭,该结婚的时候不结婚,非要等到困极了再睡,饿极了再吃,年岁大了再结婚,其实所有这些违背人体、自然规律的做法都是非常损耗人体能源的,从而导致疾病和过早衰老。
说到这里我们讲一下遗传的问题,比如有人说高血压会遗传,其实并不是这种病会遗传,而是你延续了上一辈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习性,像是吃多盐的食物、经常嗜酒、情绪易怒等,这些都是患高血压的原因。如果父辈有高血压,你就要注意一下他们的生活习惯,有意识地去改善,不要一直延续下来,这样可能就不会患上所谓的遗传疾病。
“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是在说纵欲的问题,喝醉了就行房事而且不知道节制,就会耗散阴精和元气。所以,人要控制好自己,不能纵欲,因为人的精液是“阴精”的最高浓缩,而阴精是难成易亏的,所以房事若不节制,精液输出过多,就要导致短缺,“肾阴虚”便由此而至。房事养生的要诀在于得其节宣之和,既不能纵欲,又不能禁欲,真正做到静心节欲以养阴,顺天时避虚而保精。
“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就是说人不知足,总是追求身外之物,而且穷追不舍,最后弄得身心疲惫、烦恼多多。其实人体是自足的,人的幸福也很简单,只要吃的喝的住的满足人体的需要,人就会获得健康和快乐,何必苦苦追求身外之物。即使有一天得到了,你或许只是开心一会儿,而后又开始艰苦的追求之旅,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说,人可以有追求,但是不能因为追求而失去快乐和健康。
总之,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人的生存之正道就是凡事要有节制,懂得避开风暑寒邪,适当劳动而不过累,还要保持清心寡欲,保证真气和顺,将精气神固守于内而不随意消耗。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满足:吃得适口而有营养,穿得适时而满意,住得舒服而惬意,活得开心而满足。如此处处遵循养生之道,才能健康、快乐、长寿。
人体内部也会随昼夜轮回不断变化
在中医理论中,人体是一套具有强大自我调节能力的系统,五脏六腑通过经络紧密相连,相互影响,对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其实,人体内的经络跟宇宙间的昼夜轮回一样,也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什么时间该哪条经脉值班都是固定的,下面我们就具体讲一下人体十二大经脉在一天之中的运行规律。
1胆经——子时当令
胆经是体内循行线路最长的一条经脉,它从人的外眼角开始,沿着头部两侧,顺着人体的侧面向下,到达脚的小趾和小趾旁倒数第二个脚趾(次趾),几乎贯穿全身。
敲胆经的最佳时间应该是在子时,也就是夜里的11点到凌晨1点这段时间,早睡的人可以提前一些。因为这个时辰是胆经当令。经常熬夜的人会有体会,到夜里11点的时候,觉得很有精神,还经常会觉得饿,这就是胆经当令,胆主生发,阳气在这时候开始生发了。但是大家一定注意,不要觉得这个时候精神好就继续工作或者娱乐,而是最好在11点前就入睡,这样才能把阳气养起来。每天敲胆经300下,胆经顺畅了,所有的忧虑、恐惧、犹豫不决等都随着胆经的通畅排解出去了,该谋虑时谋虑,该决断时决断。
2肝经——丑时当令
肝经起于大脚趾内侧的指甲缘,向上到脚踝,然后沿着腿的内侧向上,在肾经和脾经中间,绕过生殖器,最后到达肋骨边缘止。
肝经在凌晨1点到3点的时候值班,也就是肝经的气血最旺的时候,这个时候人体的阴气下降,阳气上升,所以应该安静地休息,以顺应自然。另外一个养肝气的方法就是按摩肝经,但是我们又不可能在凌晨1点到3点的时候起来按摩肝经,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在19~21点的时候按摩心包经,因为心包经和肝经属于同名经,所以在19~21点时按摩心包经也能起到刺激肝经的作用。
3肺经——寅时当令
手太阴肺经是人体非常重要的一条经脉,它起始于胃部,向下络于大肠,然后沿着胃上口,穿过膈肌,属于肺脏。再从肺系横出腋下,沿着上臂内侧下行,走在手少阴、手厥阴经之前,下向肘中,沿前臂内侧桡骨边缘进入寸口,上向大鱼际部,沿边际,出大指末端。它的支脉交手阳明大肠经。
我们知道,肺为娇脏,很容易出现问题,当肺的正常功能失去平衡时,就会出现咳嗽、气喘、胸闷等呼吸方面的疾病,以及各种皮肤病。所以,我们要格外爱护肺经。按摩肺经的最佳时间应该是早上3~5点,这个时间段是肺经经气最旺的时候,但这时候也正是睡觉的时间,所以可以改在上午9~11点脾经旺时来按摩,也能取得同样的效果。
4大肠经——卯时当令
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末端的商阳穴,沿食指桡侧,通过合谷、曲池等穴,向上会于督脉的大椎穴,然后进入缺盆,连络肺脏,通过横隔,入属于大肠。
大肠经当令的时间是早上5~7点,这时候大肠经运行最旺盛,按摩效果也最好。大肠经很好找,你只要把左手自然下垂,右手过来敲左臂,一敲就是大肠经。敲时有酸胀的感觉。
5胃经——辰时当令
胃经有两条主线和四条分支,主要分布在头面、胸部、腹部和腿外侧靠前的部分。
胃经在辰时当令,就是早晨7~9点之间,在这个时间段大家一定要记得吃早饭,因为这个时候,太阳一般都升起来了,天地之间的阳气占了主导地位,人的体内也是一样,处于阳盛阴衰之时,所以,这个时候人就应该适当地补充一些阴,而食物就属阴。
6脾经——巳时当令
脾经的循行路线是从大脚趾末端开始,沿大脚趾内侧脚背与脚掌的分界线,经核骨,向上沿内踝前边,上至小腿内侧,然后沿小腿内侧的骨头,与肝经相交,在肝经之前循行,上膝股内侧前边,进入腹部,在通过腹部与胸部的间隔,夹食管旁,连舌根,散布舌下。
当脾经不通时,人体还会出现一些常见的慢性病:大脚趾内侧、脚内缘、小腿、膝盖或者大腿内侧、腹股沟等经络线路会出现冷、酸、胀、麻、疼痛等不适感;或者全身乏力,疼痛、胃痛、腹胀、大便稀溏、心胸烦闷、心窝下急痛;另外还有五官方面的舌根发强、饭后即吐、流口水等。
以上症状都可以从脾经去治,最好在脾经当令的时候按摩脾经上的几个重点穴位:太白、三阴交、阴陵泉、血海等,上午9~11点正处于人体阳气的上升期,这时疏通脾经可以很好地平衡阴阳。
7心经——午时当令
心经起始于心中,出属于心脏周围血管等组织(心系),向下通过横膈,与小肠相连络。它的一条分支从心系分出,上行于食道旁边,连系于眼球的周围组织(目系);另一条支脉,从心系直上肺脏,然后向下斜出于腋窝下面,沿上臂内侧后边,行于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后面,下行于肘的内后方,沿前臂内侧后边,到达腕关节尺侧豌豆骨突起处(锐骨骨端),入手掌靠近小指的一侧,沿小指的内侧到指甲内侧末端。
按摩心经的最佳时间应该是午时,即中午11~13点,这个时候人的阳气达到最盛,然后开始向阴转化,阴气开始上升。这时人们最好处于休息的状态,不要干扰了阴阳的变化。中午吃完饭小睡一会儿,即是睡不着闭着眼睛休息一下也是很好的。
8小肠经——未时当令
小肠经从手外侧小指末端的少泽穴开始,沿手外侧上行至腕部,继续上行通过肩关节背面,绕至身体前面,在锁骨上方分出体表和体内两个分支。体内分支通过心脏和胃,到达小肠,从腹部开始沿颈部上行终止于耳前。从下颌部另外分出一支,上行至内眼角,与膀胱经相连接。
下午13~15点(未时)是小肠经当令的时间,这段时间小肠经最旺,它的工作是先吸收被脾胃腐熟后的食物精华,然后再进行分配,将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输入到脾脏。因此中医里说小肠是“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肠有热的人,这时则会咳而排气。
小肠经当令时,人体主要是吸收养分然后重新分配,以供下午的消耗,因此,我们应在午时1点前用餐,而且午饭的营养要丰富,这样才能在小肠功能最旺盛的时候把营养物资充分吸收和分配。
9膀胱经——申时当令
在中医里,膀胱经号称太阳,是很重要的经脉,它从足后跟沿着后小腿、后脊柱正中间的两旁,一直上到脑部,是一条大的经脉。下午15~17点为申时,这是膀胱经当令的时段。在申时,膀胱经很活跃,它又经过脑部,所以这个时候气血也很容易上输到脑部,所以这个时候应该学习。
10肾经——酉时当令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小孩子的志气特别高,他们会憧憬着长大了当科学家、发明家,孩子之所以会有这么远大的志向是因为其肾精充足。而如果自己的孩子年纪轻轻就委靡不振,甘于平凡,那可能是肾经不通,父母要及时帮孩子按摩肾经。
肾经的具体循行路线是:由足小趾开始,经足心、内踝、下肢内侧后面、腹部,止于胸部。孩子的肾经如果有问题,生理上通常会表现出口干、舌热、咽喉肿痛、心烦、易受惊吓;另外还有心胸痛,腰、脊、下肢无力或肌肉萎缩麻木,脚底热、痛等症状。
每天的17~19点,也就是酉时,是肾经当令的时间,有上述症状的人,可以考虑在肾经当令之时按摩肾经。
11心包经——戌时当令
心包经是从心脏的外围开始的,到达腋下三寸处,然后沿着手臂阴面中间的一条线,止于中指。在心包经上有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劳宫穴。这个穴位很好找,把手自然握拳,中指所停留的地方就是劳宫穴。
19~21点,即戌时,是心包经当令的时间。如果在一些场合觉得紧张,手心出汗、心跳加快、呼吸困难,这时不妨按按左手的劳宫穴,它可以帮助你找回从容自信的感觉。
12三焦经——亥时当令
三焦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外侧中间、肩部和侧头部。循行路线是:从无名指末端开始,沿上肢外侧中线上行至肩,在第七颈椎处交会,向前进入缺盆,络于心包,通过膈肌。其支脉从胸上行,出于缺盆,上走颈外侧,从耳下绕到耳后,经耳上角,然后屈耳向下到面颊,直达眼眶下部。另一支脉,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与前脉交叉于面部,到达眼外角。
三焦经围着耳朵转了一圈,耳朵有疾病通常找它。此外现在大多数胖人三焦经是阻塞的,而且这种阻塞的情况通常都在他没有真正肥胖的时候就出现了,由于三焦经的阻塞,使得经络中的组织液流动出现了障碍,导致垃圾的堆积,长时间的垃圾堆积最终才形成了肥胖。
21~23点(亥时),这段时间是三焦经当令。有耳部疾病的人,不妨在此时敲打三焦经。
人体也有不同节律
人类的生命过程是遵循着一定的自然规律而发生发展的,大自然是人类活动的场所,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自然界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使之发生相应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也就是说,人类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不仅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而且与天地自然的变化规律息息相通。因此,顺应人体生理和天地变化来养生治病,是养生与治病的基本原则。
天地环境的变化和人体生理有着很密切的相关性,如某些生理现象的四季节律、月节律、日节律、气候差异、地理差异等,已愈来愈多地被现代科学研究所证实。例如,有人结合现代研究发现了人体内有多方面的年周期变化,如血浆皮质醇在秋冬季节每日平均浓度和分泌总量高于春夏;血中T3和T4浓度有季节性改变,夏季最低,冬季最高;有学者证实不同的季节手指血流速度不同,对寒冷引起的皮肤温度反应也不同,即使冬夏保持相同室温,仍表现出反应差异,提示血管运动中枢有四季节律。这些证明了中医对四时阴阳节律认识的正确性。
在月节律方面,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人体的体液代谢与月球引力的作用密切相关。妇女的月经是体液的一部分,月经的周期受月亮圆缺的影响而变化。在月经周期中,体温、激素、代谢、性器官状态等的生理改变也有月节律变动。研究还发现妇女免疫机能也有月节律;人的出生率也有月节律,在月圆时出生率最高,新月前后出生率最低。一些学者研究表明,人体从诞生时起,直到生命结束,都存在分别为23天、28天、33天的体力、情绪和智力变化的月周期。当人处在体力、情绪和智力高潮时期时,则表现为体力充沛、心情愉快、思维敏捷、记忆力强,具有丰富的创造力,而处于低潮时期时则相反。凡此又为“其气应月”的结论提供了依据。
其他诸如体内某些激素的昼夜节律变化,气温对人体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湿度对人体的热代谢和水盐代谢的影响,风对人体的热代谢和精神神经系统的影响,太阳辐射的生物效应等气候变化及环境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更被许多学者所证实。
显然,全部了解这些规律并顺应这些规律来养生治病对普通人不太现实,但只需要记住一点就够了:做聪明人,要懂得和大自然同呼吸共命运。
要警惕生命中的若干个“魔鬼时间”
你知道吗,人的一生有若干个“魔鬼时间”?在这些“魔鬼时间”里,人的健康和生命都会显得很脆弱,不要认为这是耸人听闻的说法,下面我们就详细地讲一下。
生命中的魔鬼时间包括黎明时分、傍晚时分、农历十五、最冷最热的时候。
1危险的黎明时分和傍晚时分
一天中的魔鬼时间是黎明时分和傍晚时分,病人或老人都要警惕这两个时段。
当你清晨从梦中醒来,便进入了一天中的第一个“魔鬼时间”段,即清晨6~9点,诸如心脏病、中风、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乃至癌症等疾患,就在你的身边蠢蠢欲动。心肌缺血的发作高峰为早晨7~8点,心律失常的发生以早晨6~9点最频繁。一天中的另一个魔鬼时间段是在傍晚以后,此时心脏病发作几率再度升高。假如你在晚间7时左右饮酒,肝脏排除酒精所需的时间比一天中其他任何时间都要长,故此时饮酒最易醉人,肝脏也最易受损。一天中,人最危险的时刻要数黎明。据研究表明,人在黎明时分,血压、体温变低,血液流动缓慢,血液较浓稠,肌肉松弛,容易发生缺血性脑中风。调查显示,凌晨死亡的人数占全天死亡人数的60%。所以,一定要注意这个魔鬼时间段。
2小心农历十五会对生命形成威胁
每个月的农历十五左右会对人的生命产生一定的威胁,这又是为什么呢?大家都知道,月亮是有吸引力的,它不但会影响到海水的潮汐变化,也会作用于人体的体液,使体液发生变化。每当明月高悬空中的时候,人体内的血液压力就会变低,血管内外的压力差、压强差就特别大,这时候特别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的意外,通常有“月圆人缺”的悲剧发生,所以凡是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每个月的中旬都要警惕一些。
3最热最冷的时候也要警惕
最热与最冷的几个月是一年中的魔鬼时间段,一般说来,当夏日气温升至35摄氏度以上,即对人体构成危险。至于冬春季节,寒潮是继酷暑之后的又一“杀手”。每一次寒潮降临,医院门诊及住院人数都会骤增,死亡率也会上升。对生命而言,一年中最危险的月份要数12月。调查表明,该月份死亡人数居全年各月之首,占死亡总数的104%。
据分析,这与气候寒冷、环境萧瑟和人到岁末年关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抵抗力差、新陈代谢低等有关。此时,一些慢性病常常会加重或病情变化大。
值得一提的是,史学家通过考证发现,明朝、清朝的二十几个皇帝有90%死于最热的7、8两月和最冷的腊月、正月,这正是对以上规律的印证。
除此之外,各种疾病也有相对应的“魔鬼时间”,如高血压患者的危险期:月中、清晨6~9点、餐后1小时、屏气排便时、洗澡时、极度兴奋时。再比如治牙、补牙或拔牙最好安排在下午,因为痛觉在上午最敏感,治疗时容易感到疼痛不适。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治牙最好安排在下午,因为人的血压上午最高、下午最低,人的情绪也是上午较激动,下午较平稳。临床资料统计表明,每年有数以千计的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因拔牙并发脑出血而死亡,这种意外死亡事故多数发生在上午。
人生百年的盛衰转化过程
《黄帝内经》按照五脏六腑气血的盛衰变化,以十年为一个周期,将人生百年分成十个周期,这十个周期的盛衰转化过程具体是:
10岁是人生的第一个阶段,这时五脏(心、肝、脾、胃、肾)之气稳定了,血气、血脉都畅通了,气血也流动了,这流动之气主要活动在人体的下部,所以10岁小孩子的特征是喜欢跑跑跳跳。
20岁时,是人生第二个阶段,血气开始旺盛,肌肉开始长得结实了,这个阶段的人“好趋”。“趋”是快步走的意思,要比小跑慢一些。从10岁到20岁的动作由跑跑跳跳到快步走的转变过程,可以看出生理的变化、精气神的变化。
30岁时,“五脏大定”,五脏之气更加稳定,肌肉也更坚固了,血脉也盛满了,所以就“好步”。这个“步”就是行走,这又比“好趋”更慢了一些。
40岁时,五脏六腑、十二经脉都已经更加旺盛,到了极点了,所以就开始衰落。这时皮肤开始疏松,脸面的光泽开始减退,头发也开始斑白。虽然这个阶段走路的时候还比较平稳,还没到摇晃的地步,但已经是“好坐”,不喜欢走动了。这表示人体开始衰老。
从小跑到快步走,然后到普通的行走,直至喜欢坐,这整个过程是一个慢慢衰老的过程。
人到40岁的时候,开始有了衰老的迹象,但还只是外在的衰老。而从50岁开始,人开始从五脏衰老了,这是真正的衰老。
50岁时,先是肝气开始衰落,肝液开始薄了。所谓“肝胆相照”,接着胆汁的分泌物也就慢慢地减少;并且,眼睛跟肝脏是有关系的,肝开窍于目,因而,眼睛开始看不清楚。
60岁时,心开始衰落,心气不足了,心里开始经常担忧、悲伤,血气也开始松懈、外散,所以人就“好卧”了,血气不足,所以就喜欢躺着。
70岁时,脾气开始虚弱,皮肤开始枯萎。
80岁时,肺气开始衰落,魄开始离散。因为肺是藏魄的,所以80岁的人就会经常说错话。
90岁时,肾气就衰竭,四脏的经脉都空虚了。
到100岁时,心肝脾肺肾五脏气血全都虚弱了,这个时候看上去形体还在,但实际上神气已经离去。
《黄帝内经》中是按照人的自然规律来讲的,现在我们很多人根本活不到100岁,80多岁已经算高寿了,更有英年早逝的,这都是过早地透支了身体,耗散了精气神,自然难以长寿。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接自己去
我国民间有这样的说法:“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接自己去。”意思是73岁和84岁对老人来说都是坎,事实上,生活中73岁、84岁的老人辞世的的确不少,这是偶然的巧合,还是一种迷信,或者是一种规律呢?
其实人的生命活动是有周期性规律的:生命活动高潮和生命活动低潮。这个规律以平均7年或8年为一周期。在每一周期中,生命活动高潮和生命活动低潮是交替进行的,即“健康稳定年龄”和“健康减弱年龄”。7年周期为7、14、21……84;8年周期为8、16、24……72。由于每个人身体状况各异,“健康减弱”状态持续长短也就不太相同。一般这种减弱状态平均持续一年左右或者更长些。73岁与84岁是生命活动低潮,所以要特别注意调理好自己的身体。研究还表明,度过“健康减弱年龄”后的头一年相当困难,这是因为经历了健康状况减弱年份后,激情开始回升,成为神经系统的沉重负担。这一时期表现为易激动、神经过敏,有时甚至会导致悲剧性的后果。
如何掌握生命运动周期规律呢?说来也很简单,就是如果按7岁为一周期算,即第8年起的那几年就要注意,如你过了五个生命运动周期,即你已年届35岁,那么在36岁及其后一两年内就要注意。按8岁为一个周期,如果你活了9个8年,即已72岁,“健康减弱年龄”已过,73岁新的周期开始了,激情要回升,身体各部分负担会加重,稍不注意,就会使病情加重,甚至一病不起,真的给“阎王”招了去。人活到了73、84高龄,身体各器官本来就已“严重衰退”,如果再让“健康状况减弱年龄”周期“暗算”上,那就在劫难逃。
那么谁应该按7岁的周期算,谁应该按8岁的周期算呢?《黄帝内经》中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上面两段话是在讲女子和男子在各自的生命周期中发生的变化,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女子代表阴,其生命节律以七为一个阶段;男子代表阳,其生命节律以八为一个阶段。所以说,女子要以7岁为一周期来算,男子则要以8岁为一周期来算。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