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俗全知道-人生礼仪与民俗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中国为礼仪之邦,民间自然也少不了很多围绕“礼”字衍生出的习俗。这些礼俗驳杂而深广,涉及中国人世俗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从中可窥探到不同时代的中国人的生活风貌与思想状态,在民俗学中有很重要的意义。

    在中国的众多礼俗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围绕几件人生大事形成的习俗,即求子、婚姻、丧葬等。这些体现平凡生活的习俗,也是最能反映古代中国风土人情的精华所在。

    一、求子习俗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子孙是传承家族血脉的根,多子多孙亦是一种难得的福分。在古代,上至皇室下至普通百姓,每对夫妻都渴望能够早日生个儿子,然而事与愿违,很多人婚后多年都未能生下孩子,于是民间产生了许多各具特色的求子习俗。

    古人求子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向神灵祈子

    此种形式在民间流传最广,古人信奉的诸多神仙中有不少都与送子有关,例如送子观音、子孙娘娘以及送子仙张仙等。为了能够得到神仙的庇佑,早日得子,人们还附会出千奇百怪的求子习俗。

    拴娃娃

    旧时,我国很多地区就有拴娃娃的习俗。其中天津人拴娃娃最有特点。据说天津有一个专门供奉子孙娘娘的天后宫,天后宫的庙祝对人们求子心切的心情非常了解,于是就在天后宫的后山处摆放了很多用泥土塑造的娃娃,供人们“拴”取。此举果然得到了当地妇女的喜爱,她们不但将泥娃娃拴回家,还要虔诚地供奉,如果谁家有幸得子就让孩子尊称泥娃娃为大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泥娃娃的辈分也要随之变化。天津人的这种求子习俗还捧红了一类人的生意。说起来天津人对拴来的泥娃娃还真不错,不仅赋予它身份,还要及时为其置办“新衣”,而坊间擅做泥人、面人的手艺人无疑就是从中受益最多的人。

    这种拴娃娃的习俗除了在北方地区盛行,在南方也有流传。四川地区就有一种名为拴童子的习俗,即北方的拴娃娃。古时四川人也信奉子孙娘娘,且这里的子孙娘娘非常有特色。与其他地方的子孙娘娘不同,四川地区的子孙娘娘身边有三百六十个童子环绕,看上去非常喜庆。当地妇女去寺庙上香时,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拴童子。据说妇女虔诚地跪拜送子娘娘后,只要将红色的丝线拴在某一个童子身上,就能生出和童子样貌相似、活泼可爱的孩子了。

    2.从别人那里得子

    除了向神灵祈求孩子外,古人认为从别人那里也可以得子。从别人那里得子的主要形式就是让亲友做出具有“送子”意义的举动,使自己沾染喜气。另外,从别人那里得到具有多子多孙含义的物品,也有得子的美好寓意。

    抢童子

    民间除了有拴娃娃的求子习俗外,有的地方还有抢童子的说法。相传每年的三月三日是送子娘娘的诞辰,在这一天民间会举行热闹非凡的娘娘会,而抢童子就是娘娘会上最受瞩目的活动。

    抢童子的活动一般会在午时三刻正式拉开帷幕,其内容十分简单,就是让本地区德高望重之人将事先准备好的木质小童拿出来抛向人群,任人们去抢。据说率先抢到木童子的人能够最早得到孩子。即使有的家庭没有抢到木童子,也无须垂头丧气,因为有的家庭已经有了孩子,但在抢童子活动中又抢到了木童子,他们就会将木童子送给自己无嗣的亲朋好友,让那些尚无子息的家庭也沾染一些喜气,早生贵子。

    吃碰头蛋

    民间还有一种让媳妇吃碰头蛋的习俗。碰头蛋本是产妇生产后家人为款待亲朋好友准备的一种食品,由于做的时候要在盆中相撞而得名。在古代碰头蛋可是没有孩子的家庭争相追捧的食物,据说只要让自家媳妇吃了这种碰头蛋就能早日怀孕生子。古人吃碰头蛋也是有讲究的,相传碰头蛋一定要坐在卧室的门槛处,面朝屋内吃,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早生贵子”

    民间有在结婚时用红枣、花生、桂圆、莲子布置喜床的讲究。这种习俗古已有之,至今仍在部分地区流传。之所以用这四种干果铺床就是为了得一个“早生贵子”的吉利说法。除了这四种食品,所有带“子”字的食物也都被古人所喜爱,这主要是因为人们认为它们有得子的寓意。

    3.其他求子习俗

    除了上述两类,民间也有一些其他的求子习俗,这些习俗来源甚多,有的由原始图腾崇拜与生殖崇拜转化而来,有的是古代巫术的残余,还有一些是人们根据谐音等臆想出来的。

    传袋仪式

    所谓的传袋仪式是指新娘过门时举行的一种有象征意义的活动。人们一般会在新娘下轿前,在地上铺好两三个布袋,然后随着新娘前进,逐渐向前传递,让新娘一路走在上面,直到进入婆家大门才能停止。在进行传袋仪式时,必须保证新娘脚不沾地,不然就是不吉利的征兆。据古书记载,唐代就已产生了这种传袋仪式。人们之所以要举行传袋仪式主要是因为“袋”与“代”同音,“传袋”即为传宗接代,与古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多子多福”等思想相切合。

    喝糖尿

    在古人信奉的众多求子习俗中,有一个习俗最具科学色彩,那就是喝糖尿。民间所说的糖尿是指古代杂货铺中的一种深褐色糖浆。这种糖浆并不是杂货铺中的商品,而是糖在夏季融化出的一种黏稠物,人们若想得到糖尿,不用付一分钱,到杂货铺中向老板乞讨即可。说也奇怪,人人都说商人重利,但对于这种东西,杂货铺老板非但不吝惜,甚至在本店没有的情况下,还会亲自到其他店铺中为乞讨者寻找。

    民间乞讨糖尿主要是给妇女喝,人们普遍认为糖尿能够起到调经补气的作用,妇女喝了可以改善健康状况,增加怀孕概率与胎儿成活率。时至今日这种民间习俗已经很难看到了。

    佩钱求子

    古人用于求子的物品很多,就连日常所用的钱币也有求子的寓意。相传篡汉的王莽就曾铸造过一种名为布泉、能够使人求子成功的钱币。除此之外,不少朝代也都铸造了有“多子多孙”“五男二女”“红梅结子、绿竹生笋”等文字的钱币。

    游灯求子

    在我国不少地方都有正月十五或正月十八游灯会添丁的说法。由于“灯”与“丁”互为谐音,因此灯会也被视为添丁大会。对此,广东潮汕地区还有一句著名的谚语:“有游灯,家里生千丁;无游灯,家里要绝种。”由此可见人们对于游灯求子的重视。

    旧时,福建地区也有在元宵节为嫁女送灯的习俗。不仅如此,人们还会根据嫁女的实际情况,为其选择不同的灯。如果是新嫁娘,娘家人就会送去一盏芙蓉灯,若是生了孩子却还缺男丁的情况,娘家就会为其送去观音送子灯。另外根据不同情况,还有添丁灯等不同种类的灯供其选择。

    除了以上介绍的,根据不同地区与民族的特点,民间还有很多颇有趣味的求子习俗。然而无论是什么形式的求子习俗,展现的都是中国人传统的多子多福的观念。古人这种朴素的求子心理不仅寄托着他们传承血脉的世俗愿望,也是其热爱生命的一种表现。

    二、生育习俗

    中国人的民间习俗很多,涉及的领域也很广泛,就连生孩子也有相关的习俗讲究。这诸多讲究既体现了古人的医疗水平,也是民族文化的缩影。民间流传的生育习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家庭伦理与社会风尚的风向标,生育习俗也会随之改变。从这个角度来看,了解生育习俗无疑就是在阅读一本民间习俗文化的历史书。

    孕妇的禁忌

    我国古代盛传的生育习俗中有很多都是用来规范孕妇行为的,古人之所以创造了这么多的孕妇禁忌主要是为了让产妇生下健康的孩子。其实,那些流传至今的孕妇禁忌不仅寄托了古人简单质朴的美好愿望,有的甚至还有一定的医学根据。

    民间流传最多的孕妇禁忌主要有以下几种:

    1.孕妇不宜动土

    关于孕妇不宜动土,民间有很多说法,有人说动土容易动胎气,伤害腹中婴儿;也有人说只要根据孕妇的喜忌神方位,避开五黄、三煞即可,不用过分强调孕妇不宜动土的说法。其实古人的这种习俗是有一定的医学根据的。当代妇科专家对此的解释是,动土容易使母体吸入尘土等不洁的气体,或遭受其他环境污染的侵害,此时就有可能影响孩子的健康,使孩子出现兔唇等先天性病症。

    另外民间流传的孕妇忌塞洞、忌钉钉子也是出于保护产妇和孩子的健康而说的,从医学上看确有其合理之处。

    2.孕妇忌食兔、狗、驴肉

    古人除了要限制孕妇的行为,还有孕妇不能吃某些食品的说法。在众多食物禁忌中,最有名的就是孕妇不宜食兔肉的说法。

    自古以来民间就笃信孕妇食兔肉能够导致孩子天生兔唇,因此很多地区都禁止孕妇食兔肉。西晋《博物志》亦留有“妊娠者不可啖兔肉,又不可见兔,令儿缺唇”的说法。时至今日,我国部分地区仍有人遵从此俗。然而兔肉与兔唇之间的关系完全是古人臆想出来的,在现代医学中完全找不到两者有关联的证据。

    与此类似的还有孕妇不吃狗肉、驴肉的说法,据说如果让孕妇吃了狗肉就会生出喜欢咬人的孩子,食驴肉则有可能生出不服管教,具有“驴脾气”的孩子。另外,不吃螃蟹、公鸡、鸭子的说法在我国也有所流传,相传吃了这些东西孕妇生出的孩子就会具有此种动物的某种属性,因此民间多有孕妇忌口的习俗。

    3.孕妇忌参加婚丧仪式

    古人认为孕妇、经期妇女都属不洁之人,如果参加喜庆事就会冲撞喜神,将喜事化为凶事;参加丧事会沾染不吉之气。因此民间就有了孕妇忌参加婚丧仪式的传统习俗。在今人看来这种说法只是古人的一种主观臆测,并不具有权威性。

    然而当代医生从保护孕妇和未出生的胎儿的角度出发,也得出了与旧俗相似的结论。由于婚丧场面易使孕妇产生剧烈的情绪变化,会影响胎儿的成长发育,因此医生叮嘱如非必要最好不要让孕妇参加婚丧仪式。如果是不能推辞的婚丧仪式,最好不要让孕妇与别人同桌而食,避免染上疾病。

    生产时的习俗

    1.催生礼

    催生又名催产,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催生”一词是指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孕妇的子宫收缩,促使胎儿产出。古代也有专门用于催生助生的药物,不过这里所说的催生礼只是一种寄托人们祝福之意的礼节。

    自宋代开始民间就有了催生礼一说。催生礼主要是指产妇娘家人在产妇生产前,送去贺礼的行为。能够被当做礼品赠送的主要有肉、蛋、桂圆、核桃、白糖等营养食品以及婴儿服装。在准备婴儿服装时,人们大多选黄色为主色。这是因为黄色等同于五行中的土,在阴阳五行学说中有五行土为尊的说法。给即将出生的孩子送黄色的衣服,就如同赐给他尊荣的地位一般,有着很强的吉祥寓意。此外,有的地方也会将红色筷子作为礼物送给产妇,据说这是为了取“快”的意思,祝其早生贵子、生产快捷顺利。

    古人不仅在挑选催生礼时煞费苦心,送催生礼也很有讲究。不仅要选在朔日(每月初一)前去送礼,人们一般还要准备一只笙,在进门时一定要吹着进去,以表催生之意。

    另外,也有一些地方在送催生礼时,有投衣入窗占卜男女的习俗。所谓的投衣入窗就是将事先准备好的催生衣服包裹好从产妇所在的窗口投进去,然后人们会根据包裹的朝向预测即将出生的孩子的性别。

    2.忌在娘家生产

    民间素有不在娘家生产的习俗。不论发生什么事,产妇回娘家生产都会被人视为不吉利的征兆。这种习俗从古代流传至今,在民间一直不乏信仰者。人们忌讳产妇在娘家生产主要是为了避免血污,据说产妇在娘家生产不仅会削减娘家人的福气,甚至还会为其带来血光之灾。

    有时实在来不及将产妇送回婆家,人们就会将产妇抬到郊野中,使其在外生产。苗族人也有类似的习俗。若遇产妇必须在娘家生产的特殊情况,苗族人就会在自家房屋附近临时搭建一个小屋,供产妇使用。不过在产妇生产和坐月子的这段时间里,所有人都不得靠近小屋,只能让产妇独自居住在里面,以免招致灾祸。满月过后,娘家人还要杀鸡、在门上挂红布,用以消灾祈福,扫除晦气。

    也有些地方的人认为,产妇在娘家生产不仅会影响娘家的运势,甚至会对娘家所在的村落产生不良影响。曾有新闻报道说,在我国南方某村由于一女子回娘家时突然分娩,不仅被罚戴了鱼罾(即一种用木棍制成的渔网),还花了不少钱请法师做法事,为村里人消灾。

    此种习俗在很多人眼中也许就是一种迷信,但在信奉此种习俗的村落和民族中,它却是祖先留给后人最珍贵的遗产,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3.男子不进产房

    先秦时期,我国就已产生了生育习俗。在当时,女子临产前是不能与丈夫同住一屋的。直到产妇进入阵痛的生产环节,丈夫才被允许进屋问候,不过此时还不能让妻子与丈夫相见,而是要通过接生婆传话。

    古代有此种习俗主要是因为人们有很强的阴阳观念。在阴阳理论中,女子属阴,男子属阳。而女子生产时产生的大量污血,在古人看来携带极强的阴气,如果这种东西被男子看到不仅伤身而且有不吉之兆,因此民间就有了男子不进产房的习俗。

    4.报喜礼

    在我国民间有生孩子报喜的传统,然而不同地域的报喜方式和对象均有不同。其中最普遍的是向产妇的娘家报喜。

    男方向女方娘家报喜时一般要准备好各色礼物,礼物的种类因地域略有不同,但各地报喜都不会少了红鸡蛋。之所以要送红鸡蛋,主要是因为“蛋”与“诞”同音,而中国人向来将红色视为吉祥色,因此人们在报喜时会首选这种具有吉祥喜庆意义的“红喜蛋”。据说女子娘家收了红喜蛋之后,还要回赠礼物给男方,一般来说,回赠东西以婴儿服装和食品为主。

    向女子娘家报喜除了送红喜蛋,有的地方也会直接送鸡。民间报喜送鸡是十分有讲究的,要严格按照所生婴儿的性别选择,即生了男孩送公鸡,生了女孩送母鸡。

    民间除了有向外家报喜的习俗外,有的地方也有向祖宗报喜和向天地报喜的风俗。一般来说,生了男孩人们就会在门外挂上一把木质的弓,生了女孩就挂上一块红色的布,以此昭示自家得子的喜庆。

    产后习俗

    1.开口药

    所谓的开口药就是指婴儿出生后喂服的一种中药制剂,人们之所以要给婴儿喂服开口药主要是因为古人相信婴儿的身体里留有胎毒,因此,出生后不能直接吃母乳,否则就会中毒。民间流行的开口药主要由牛黄、朱砂、黄连和甘草等中草药制成,关于这种开口药古代医书中也有记载。

    给新生儿喂服开口药的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流传甚广,现代仍有部分地区有此种传统,然而现代医学界却对此种做法有颇多诟病。由于朱砂有毒,因此给孩子喂食含有朱砂的中药制品若计量把握不准,很有可能引起婴儿中毒和器官损伤。俗语有云“是药三分毒”,由于新生儿身体羸弱,抵抗力差,即使给其喂食药性不太强的药物也有可能损害其健康。古人信奉此种习俗自有其时代的局限,对此今人应有清醒的认识。

    2.坐月子

    产妇生产过后要坐月子的说法,在我国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众多习俗中,坐月子无疑是影响力最大的一个。人们之所以如此看重坐月子的习俗,主要是因为坐月子有很强的科学性。

    产妇生产时不仅耗费了很大精力,而且各器官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产后妇女的抵抗力明显下降,比平时更显虚弱,这时如果不补一补不仅会得病,甚至会落下病根,影响未来的健康。对此民间的处理办法就是“坐月子”。

    坐月子的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当时的坐月子与如今民间流传的有很大差异。西汉时,人们将坐月子称作“月内”,只是一种帮助产妇转换社会身份、调解心理状况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仪式。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产后妇女的健康状况越来越重视,逐渐产生了大量有关坐月子的说法与禁忌。

    古人认为产妇坐月子时首先要注意不能受风着凉,否则邪风侵入不仅会影响产妇的身体健康,还有可能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另外,与现在有些人认为产妇刚刚大耗元气生了孩子,一定要让产妇补一补的观点不同,古人认为产妇一定要在月子里忌口,如果什么都吃会使产妇消化不良,由于产妇还处于哺乳期,吃了不对的食物甚至会给新生儿带去疾病。除此之外,民间还有月子不出门、不洗头、不洗澡、不漱口的说法,这些说法从现代医学角度看,有些确实有一定道理,但有些则完全是无稽之谈,对此今人应合理辨别,切不可盲目遵从,以免对母婴不利。

    在坐月子的诸多禁忌中,人们最忌讳的就是有未坐满月子的产妇到自家来串门。民间普遍认为产妇生产后要想彻底褪尽“血污”,消除秽气需等到孩子满月后。那些未坐满月子的产妇旧时被人们称为“血腥鬼”,如果她们到自家来串门是非常不吉利的,而且其带来的灾祸很难消解,因此人们对产妇未坐满月子就串门的事情非常忌讳。其实,古人不仅忌讳产妇串门,产妇所在的月房也同样忌讳有外人进入,其道理与忌讳孕妇串门相似。

    相关链接:产翁制

    虽然产妇坐月子的习俗自西汉才得以形成,然而早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就已产生了坐月子的雏形。不过那时坐月子的人并不是孩子的母亲,而是孩子的父亲。这种特殊的习俗被后人称为“产翁坐褥”。

    父亲坐月子也许在今人看来完全是荒诞不经的事,然而在原始社会末期,这种习俗不仅存在过,而且与社会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原始社会初期,人们不知其父,只知其母,孩子就如同财产一般,会终身跟随在母亲身边,效忠母亲所在的氏族。因此女性的地位非常崇高,相反男性完全处在从属地位。然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由于男性在日常生产中更具先天优势,因此逐渐掌握了氏族的经济实权,随着这种经济地位的提升,财产私有的意识也随之发展起来,男性想将自己的财产留给自己的儿子,却受到了母系氏族社会制度的阻碍,于是男人有了冲破这种落后的社会制度的想法。推翻旧制度,建立一种更具时代感的新制度,有时需要考虑很多方面的问题。“产翁坐褥”的特殊习俗就是这种制度更迭时期的产物。男子为了打破妇女的权威,争取子女,就创造出了这样一种男人模仿产妇生产、坐月子的习俗。他们先将自己打扮成即将生产的女子样,然后躺在床上像阵痛的妇女一样大声呼痛,左右扭摆,有时则像坐月子的妇女那样遵守各种禁忌,讲究吃喝,其目的就是“合法”占有孩子,彰显自己的父权,谋得更大的利益。

    3.洗三

    “洗三”又名“洗儿”,指的是在婴儿出生三天后为其举行的沐浴仪式。据说洗三不仅有去除污垢的作用,也有祈福消灾的功效。洗三作为最具特色的古代诞生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洗三自唐朝开始盛行,当时包括皇族在内的社会各阶层都遵从此种习俗,为婴儿举行隆重的洗三仪式。据说唐玄宗李隆基就是唐代洗儿风俗的推行者,在皇孙李豫出生后,李隆基就曾亲自主持洗儿仪式。相传杨贵妃收安禄山为子后,也曾举办过洗儿仪式。

    民间的洗儿仪式多由“专业人士”操办。所谓的专业人士就是人们常说的接生婆、稳婆。有人也将她们称为“收生姥姥”或“吉祥姥姥”。人们给婴儿洗三都要遵从稳婆的要求,在给婴儿沐浴前,稳婆一般会让人们准备一些必要的工具,如挑脐簪子、围盆布、小米、镜子等。

    洗三仪式一般在午间举行。人们首先要在室内供奉子孙娘娘、助产神、痘神等神像,并摆放好各色供品,然后再让亲朋好友依次向洗儿盆中倒入清水、钱币以及有吉祥寓意的果品,最后由稳婆抱起婴儿,为其洗澡。其间稳婆口中念念有词,说的都是盼望孩子富贵荣华的吉祥话。

    民间还有洗儿吃面的风俗。洗儿仪式结束后,主人要留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在家吃面,据说吃了洗儿面就能保佑婴儿长命百岁。

    关于洗儿的起源,民间有很多不同说法。有人认为北方游牧民族是洗儿习俗的首创者,这种习俗随着民族融合被汉人所吸收、发展成了后世备受推崇的“洗儿礼”。也有人认为洗儿的雏形自先秦就已产生,经过后人的不断加工,才有了洗儿的习俗。除此之外,也有人说洗儿来源于宗教。关于此种说法,又有两种不同的认识,其一认为洗儿就是佛教浴佛节的另类形式,另一种说法认为洗儿是从景教(基督教分支)婴儿受洗礼演变而成的。由于缺乏确凿的历史证据,以上几种说法也只能被视为人们的一种主观臆测,至于洗儿的习俗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民俗学界至今仍无定论。

    4.满月

    这里所说的满月就是指婴儿出生满一个月。民间一般会在自家婴儿满月这天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宴请亲朋好友以及同乡之人,来参加婴儿满月庆祝仪式的人也不会空手而来,人们会带着各色礼品和满满的祝福来为主人贺喜。

    民间还有一些关于满月的风俗,例如山西农村就有一种送三百尺布的习俗。据说山西农村在婴儿满月时会将买好的小孩衣服缝到三百尺的布上,作为特殊的礼物送给举办满月酒的主人。这样的礼物一般不会由一家承担,而是几家合起来一起送。除此之外,满月时,产妇的娘家也要为小婴儿购置服装、手推车等物品,与事先准备好的米酒一起送到男方家中,以示庆祝。

    其他地区过满月也有一些不同的风俗,不过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同村或亲属朋友在婴儿满月时到主人家吃饭,而且要吃一种红皮鸡蛋,有人说这种红皮鸡蛋是用红纸泡水后染成的,也有人说是用一种特殊的中药浸泡后的结果。其实,红皮鸡蛋究竟是如何制成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红皮鸡蛋有吉祥如意、红红火火的寓意,因此深得中国人喜爱,在满月这样添丁进喜的大日子里是绝对不能少的。

    伴随着婴儿满月,民间还产生了另一种习俗,即“出窝”。出窝又称“挪骚窝”,就是指产妇带孩子回娘家。据说婴儿满月,各地都有这样的习俗。回到娘家后,孩子的外婆还要给他带上富有吉祥寓意的银饰,用以保佑孩子健康成长、大富大贵。

    5.百日

    百日又名百岁,是人们为庆祝婴儿满一百天举行的仪式。由于古人信奉百岁吉祥,因此就产生了为婴儿过百天、祈求长寿的习俗。此种习俗从古代流传至今,虽然很多旧俗已不复见,但一些地方还是保留着剃头、穿百岁衣、喝百日酒等传统。

    在婴儿百天这一天,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为其剃头。为百天的婴儿剃头是十分有讲究的——头发不能全部剃光,而是要在后脑部分留下一撮,这一撮头发又称为“百岁毛”,其中寄托着家人、朋友希望孩子长命百岁,无病无灾的美好愿望。

    剃完百岁头之后,人们还要给婴儿穿上百家衣,所谓的百家衣就是用各种布头缝制而成的衣服,其中的布头必须是由孩子的长辈(一般是祖母)在孩子出生后从不同人家索要来的,据说婴儿穿上这样的衣服才有祈祥求福、消除灾祸的作用。

    百日与洗三、满月一样在古代都是有重大意义的日子,因此在百日这一天,婴儿的父母也会置办酒席宴请宾客,俗称“百日酒”。在吃百日酒的时候,人们还为丰富的菜品起了好听又有吉祥寓意的名字,如八仙过海、龙凤呈祥等。在我国山西地区,人们还有在百日蒸“套颈馍”的特殊习俗。“套颈馍”顾名思义就是套在脖子上的馍,据说将其挂在百日的孩子脖子上,有拴住孩子的寓意,可以使孩子平安吉祥、顺利成长。

    6.抓周

    抓周又称“试儿”,是古人在婴儿满周岁后举行的一种预测孩子性格和未来的仪式。关于抓周的由来,学界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有学者说,抓周起源于先秦时期,是古人巫术信仰下的结果,也有学者认为抓周是三国时期形成的。以上说法孰对孰错,至今没有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自南北朝开始,抓周作为一项重要的民间礼俗已经开始盛行起来。

    抓周与洗三一样,最早都是在宫廷中流传,随着时代的发展才逐渐成为一种民间习俗。民间举行抓周仪式时,一般会根据男孩女孩的不同特点,准备好文房书籍和各种带有职业特征的物品,然后放入一个大的容器中,供孩子抓取。依据孩子抓取东西的先后顺序和特点,人们会预测出孩子的兴趣与前途。当然这种做法在现代人眼中是极不严谨、缺乏科学性的,然而古人却将其视为一种具有前瞻性的仪式,世代流传。

    相关链接:虎头鞋与百家锁

    孩子满周岁后,民间还有给其制作虎头鞋,炼制百家锁的习俗。民间所制的虎头鞋多为黄色,鞋的头部上绣有威风凛凛的老虎,人们之所以要给满周岁的孩子穿虎头鞋主要是为了驱除妖邪,为孩子壮胆。

    另外,百家锁也是旧时人们在孩子满月后要为其准备的物品。相传百家锁最早并不是人们现在所见的模样,而是由用五色丝线缝制而成的长命锁演化而来的。也许是因为丝线所制之物没有金属物坚固耐用,与人们希望孩子长命百岁、平平安安的希望相悖,长命锁逐渐发展成为百家锁。民间所传之百家锁非常有特色,之所以称之为百家锁,主要是因为打造此锁的金属材料都是婴儿的父母长辈到别人家索讨来的。据说用这些材料制成的锁能够帮孩子化解灾难,逢凶化吉。

    7.祭拜痘神

    由于古代医疗卫生条件有限,不少婴幼儿因染上天花(痘)夭折了。人们无法从医生那里得到有力的帮助,只好将希望寄托在求神拜佛上,因此民间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神——痘神。

    民间信奉的痘神因地域、民族而有所不同,从传统意义上讲,古人信奉的痘神一般有两位,一位是男性痘神张帅,另外一位是女性,人称柳夫人,又称痘神娘娘。

    古时若谁家的孩子患上了天花都要请痘神保佑,若后来孩子痊愈,人们还要酬谢痘神,为其举办隆重的答谢仪式。首先,人们会到彩扎坊中购买彩纸制成的痘神和其所用的各式物品,然后将其供奉起来,焚香祭拜,等到第二天再将其全部焚化,以此表达对痘神的感谢。另外也有部分地区的人不依此种方式酬谢痘神而是携鲜花到寺庙中祭拜,然后再将带去的鲜花焚烧掉以示报答。

    孩子大病初愈后,人们不仅要去祭拜痘神,有时还会为其准备一种名叫“掉痂烧饼”的小食品,据说吃了这种东西,孩子因天花留在身上的痕迹就会很快痊愈了。

    8.认干亲

    认干亲就是认干爹、干妈,这是我国民间流传的一种特殊的保育习俗。由于古代婴幼儿成活率低,人们认为让孩子认那些拥有多个子女且没有孩子夭折的人做干爹或干妈能使孩子受其保护,易于养活,不至于过早夭折。除此之外,也有人让自己的孩子认自然界的其他生物甚至是无生命的物体为干爹、干妈。

    虽然认干亲在我国各地都有流传,但是因为地域与文化的差异,人们在认干亲时也有一些不同的习俗。

    一般来说,人们认干亲要选择一个黄道吉日进行,认干亲时双方还要互赠礼物,以示诚意。古人在认干亲时,尤其要提前准备好碗筷,这副碗筷并不是用来宴请宾客吃饭用的,而是干爹、干妈为孩子准备的礼物,其特点就是全部为金属质地,这主要是因为怕孩子不慎将其打碎不吉利。这副碗筷意义重大,它昭示着孩子的归属,有了这副碗筷,孩子就被视为了干父母家中的孩子,从此受到干爹、干妈的保护,庇佑其健康成长。

    人们认干亲的步骤首先是由孩子向干爹、干妈磕头认亲改称呼,然后就是由干爹、干妈为其戴上长命锁等有吉祥寓意的饰品。有的地方还有让孩子钻裤裆的习俗。在认亲时,干妈要穿上一条肥大而不缝裆的红裤子,让孩子在旁人的协助下钻过干妈的裤裆,这种习俗主要是为表示孩子是由干妈“生”的,拉近干妈与孩子的距离。

    三、成年礼

    成年礼又称成丁礼,是人们由青少年走向成年举行的一种人生礼。在古代,一个人经历了成年礼也就是获得了社会的认可,此后就有了相应的社会义务与责任,可以说,成年礼就是人们角色转换的一种标志。

    成年礼在我国原始社会时期就已形成,当时的人们以考察生产、生活能力作为人生礼的主要内容,也有部分地区将拔牙作为庆祝成年的方式。在我国历史上,具有真正意义的成年礼是儒家发展起来后才出现的,古代较为盛行的成年礼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针对男子的成年礼,即冠礼;另一种则是针对女子的成年礼,即笄(jī)礼。古人是否举行了冠礼与笄礼,一般可以直接从其发式中看出来。

    冠礼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礼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一直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就礼的种类来说,我国主要有吉礼、凶礼、军礼、宾礼以及嘉礼五种类型的礼。其中冠礼属于嘉礼(古人联络感情,加深沟通时所举行的一种礼仪)的范畴。

    冠礼是古人为年轻男子举行的一种仪式,此种仪式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既是男子性成熟可婚配的一种标志,也寄托了人们对生命的思考,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的尊重。

    在古代,男子到20岁,家人就要为其准备冠礼了。男子冠礼往往要到家族祖庙中举行,举行冠礼的日期一般为每年的二月,在行冠礼之前,古人还要先行卜筮(shì)一番,以便确定行冠礼的具体日期和时辰。有时候,人们举行冠礼还要先祭奠天地、祖先。

    冠礼在中国历史上拥有重要地位,对家族来说其意义也是非常重大的,因此在为家人举行冠礼时,所有的人都要穿盛装出席,以示尊重。在男子冠礼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为其加冠。所谓加冠就是为其戴帽。古人加冠讲究很多,一般要依次戴上三种具有不同意义的帽子才算完成。其中第一顶要戴黑色麻布质地的缁布冠,这预示着男子有了参与国家政事的权利;第二顶帽子为白色鹿皮军帽,戴上这顶帽子就是说男子作为国家公民必须履行保家卫国的义务;最后一顶帽子是爵弁。爵弁是古人祭祀时使用的一种礼帽,戴上这顶帽子意味着将家族振兴的任务交到了年轻男子的手上,作为家族的一员,年轻男子有为家族争光、保护家族荣誉的义务。当然这三顶帽子的排列也是依照尊卑顺序的,从缁布冠到皮帽再到爵弁,其地位不断上升,人们的这种安排主要是为了取其德行增长、步步高升之意。

    德高望重的嘉宾依次将这三顶帽子戴在年轻男子头上后,加冠就算完成了。在此之后,长辈还要为年轻男子“取字”。众所周知,古人的姓名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称为名,另一部分称为字。一般来说,“名”是人们一出生就已经被取好的,在古代只有长辈能够直接称呼别人的名,同辈之间只能称字,而“字”作为成人的标志,则需在冠礼上取得。以上内容全部结束后,年轻男子还要向长辈和宾客行礼,同时宾客要回以吉祥的祝词,庆贺年轻男子长大成人。行礼结束后,冠礼基本上就告一段落。为了感谢亲朋好友的莅临,本家有时还会在家中摆席宴请宾客。

    随着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灭亡,冠礼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然而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人生礼,冠礼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不可撼动,其文化内涵也依旧影响着现代人。如今人们虽然不再遵从古训举办整套的冠礼了,但仍有部分地区留有举行成年礼的习俗,即使不举办成年礼,人们一般也会为成年的孩子准备相应的礼物,为其庆贺。

    笄礼

    与男子的冠礼相对,古代也有专门为女子举行的成年礼,即笄礼。不过与男子的冠礼不同,笄礼一般是在女子出嫁后才举行的,如遇女子久未成婚的特殊情况,人们会在其年满二十岁时为其举办笄礼。

    冠礼自西周时期就已经流传开来,而笄礼却不是同时期的产物。直至宋代,我国才产生了女子笄礼。民间一般会选择在寒食节(清明节)前后为女子举行笄礼,由于是女子的成年礼,因此笄礼的主持人一般由女子担任。女子笄礼的内容与男子冠礼类似,只是形式相对简化,也没有其规模宏大。出席女子笄礼的多为家中的直系亲属,一般由家中妇女为其加冠,致祝词,有的人家也会给女子起“字”。上述步骤完成后,女子还要向辈分长于自己的亲人行礼,以示自己的感谢与尊敬之情。

    女子的笄礼自宋代兴起,至明朝逐渐衰落,但其思想精髓却一直在民间流传。在明朝嫁女时盘发插簪的行为其实就有古代笄礼的影子。

    四、婚姻习俗

    婚姻作为人类社会两性结合的基本方式千古流传,与此同时,各个民族还产生了各具特色的婚姻习俗,在这些风格各异的习俗中人们既可以窥见人类的天性与本能,也能透视世俗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念。我国作为七大文明古国之一,民间流传的婚姻习俗极多,这其中既有人们期盼幸福的朴素愿望,也有受限于时代而形成的糟粕。可以说,婚姻习俗就是中国文化的活化石,它蕴涵着传统的思想观念,彰显着时代的风姿,是最形象的历史教科书。

    婚前习俗

    在我国古代形成了一种很有影响力的婚姻习俗即六礼。六礼主要是指男女双方自不认识到走进婚姻所要经历的六个关键步骤,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其中前五项都属于婚前习俗。

    1.纳采

    纳采是古代婚姻礼仪中最重要的,也是开启一段婚姻的第一把钥匙。其主要内容就是男方向女方送礼,上门提亲。

    2.问名

    古人行事之前一般要卜筮吉凶,婚姻作为人生的一项大事,自然少不了这一步骤。问名就是在此种背景下形成的。所谓问名是指男方媒人到女方家中询问其姓名、八字,其目的就是为了帮男女双方合八字,判断是否适合结亲。

    3.纳吉

    纳吉是古代婚姻礼仪中的第三项,在问名卜吉凶之后,如果结果为吉兆,男方就会派人告诉女方,并准备好礼物前来订婚。有时候,人们也会在问名和纳吉之间加入另一习俗,即相亲。男女双方问名之后,一般男方会在家长和媒人的陪同下到女方家中相亲,在相亲时姑娘要亲自为男方奉茶。之后若双方都满意,即可进入到订婚环节。

    4.纳征

    纳征又称纳币、纳成,若女方在男方纳吉时答应了其求婚的请求,就会发展到纳征阶段,纳征之后一对新的夫妇基本上就要形成了。纳征用现代人的话说就是送聘礼。一般来讲,男方所送聘礼多为各式首饰以及绫罗绸缎等贵重物品。

    5.请期

    请期又名告期,是六礼中最后一个婚前习俗。所谓请期就是男方与女方确定迎娶新娘的日期。

    六礼自周朝开始盛行,当时只有达官显贵有条件按照此种习俗操办婚事,普通百姓并没有能力依六礼娶亲,后来这种习俗经过发展,不断简化,也就逐渐被民间所接受了。

    我国的婚前习俗除了六礼中所说的五项,还有其他一些随时代不断发展起来的具有特色的习俗。

    6.添妆与添丁

    双方确定婚事之后,就要向各自的亲朋好友分发喜饼和喜糖,之后亲朋好友会回送红包或礼物。男方亲友回送红包或礼物被称为添丁,有祝贺其早生贵子、后继有人的美好寓意;而女方亲友回送的红包和礼物被称为添妆,意思是说为新嫁娘置办嫁妆。民间旧俗以为添妆和添丁都要在男方正式迎娶新娘之前,否则就会有不吉的征兆。

    7.裁制婚服

    在举行婚礼之前,人们还要为新娘和新郎缝制婚服。一般来说,婚服以红色为主色调,其上可绣制各种有富贵寓意的吉祥物。有的地方还有裁制白色内衣裤的习俗,据说这套内衣裤并不是结婚时用的,而是要等到他们去世时才穿,主要用以代表彼此间纯洁忠贞的情意。

    8.安床

    安床即摆放床位,铺设床品,民间一般在婚礼头天进行安床。在安床时,最重要的就是依据新人的生辰八字和喜神所在方位选择床的具体摆放位置,另外人们还要将花生、大枣、桂圆、瓜子等具有吉祥寓意的物品铺在床上。

    拜床神是指祭拜床公、床婆。床公、床婆是古人信奉的床神,据说床公好茶,床婆好酒,因此人们在新婚时要分别用茶和酒祭拜他们,希望能够让男女双方得到保佑,浓情蜜意,早生贵子。

    9.布置洞房

    在安床之后,民间还有娘家人布置新房的习俗。在男方迎娶新娘之前,女方的家长会带着各种家具用品来到男方准备的婚房为他们布置未来的新房,在正式结婚前,此间房是不能有人居住的。另外像孕妇、寡妇等人甚至不能进入别人的新房,否则就会被视为不吉。

    10.宴请未来女婿

    在我国部分地区,还有在正式成亲前宴请未来女婿的习俗。此种习俗的特殊之处就在于接到女方的通知后,男方必须历经三请三推之后,才能上门赴宴。与此种习俗相对,男方上门迎娶新娘时也要三次请求女方娘家人将新娘送上花轿,若不做满三次,新郎就无法迎娶新娘。

    11.挽面

    挽面就是人们常说的开面,开面主要是指用交叉的细线将面上的汗毛除去。在新嫁娘结婚前,挽面是必做的一件事,其意义与现代新娘的婚前保养类似。

    12.发嫁妆

    在正式迎娶新娘的头一天,女方会将嫁妆放在箱子中提前送到男方家,有的地方认为“送出去的货不值钱”,因此并不说“送嫁妆”,而是用“发嫁妆”代替。民间常将发嫁妆作为炫耀财富的方式,大肆铺张,如有富家嫁女,其嫁妆往往要用好几辆马车才能送走。同时,女方这种炫富的行为也有为新嫁娘在夫家争取地位的含意。

    婚礼当天的习俗

    1.上头

    民间上头的习俗其实就是古代女子成年礼的残余,所谓的上头就是改变女子的发式。民间将改变发式作为身份转换的一种象征,新嫁娘即将嫁做人妇,也就是由待在闺中的不成熟的姑娘转变成具有社会意义的妇女,因此在男方前来迎娶新娘前,女方要先为新娘变换发式,使其成为真正成熟的女性。

    2.亲迎

    亲迎就是指男方前来迎娶新娘的礼仪。亲迎是古代传统婚俗“六礼”中的最后一项,也是整个婚礼的高潮。自周朝开始,随着时代变迁,亲迎的形式也在不断改变。一般来讲,女方亲友不会让男方轻易接走新娘,而是会提出一系列刁钻古怪的问题并设置各种困难,只有新郎将问题一一化解后,才能将新娘带走。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新郎一定要做好“破财”的准备,事前备好多个红包,用以打点女方的亲朋好友。

    3.坐花轿

    古人在迎娶新娘时一般要准备好花轿,即使是雇不起花轿的穷人家,至少也要用手推车来迎娶新娘。在我国只有少数地区流行徒步结婚。

    4.迎大宾

    男方在迎娶新娘的同时,还要做一件事,就是迎接女方的亲友,民间将此种习俗称为“迎大宾”。

    5.撒喜果

    古人在迎娶新娘时还有一种风俗即撒喜果。所谓的喜果就是大枣、花生、核桃、栗子等有吉祥寓意的果品,人们在迎娶新娘时,必须一边撒喜果一边念叨着吉祥话,突显喜气。

    6.跨火盆、踩瓦片

    新娘的花轿到达男方家,还要举行一种跨火盆的活动。火盆一般会被事先放在男方家的庭院中,然后让人搀着新娘迈过去。民间让新人跨火盆主要是为了取红红火火之意,另外火能够烧毁一切东西,因此又有驱邪防灾的寓意。

    有些地方在跨火盆之后,还有踩瓦片的习俗。踩瓦片与跨火盆类似,都是人们用以预示吉兆的活动,踩瓦片主要也是为了让新人除灾破煞,开始崭新的生活。

    7.拜堂

    拜堂即为拜天地,是婚礼中最重要的仪式,此种习俗自唐代开始兴盛起来。古人对拜堂十分重视,不仅要张灯结彩、鸣放爆竹,还要遵从相应的时辰。在古代,辰时、巳时和午时是人们认为适合拜堂的时间段。

    拜堂开始后,新人要依次跪拜天地、父母以及自己的伴侣。有关拜堂的具体习俗,各朝皆有不同,例如有的是新娘盖着红盖头跪拜,也有的是先将红盖头掀开再跪拜。诸如此类的细节,各朝虽有不同,但拜堂的内涵主旨却从未改变过。拜堂作为一种婚姻习俗其中既掺杂着两性之间的关系,也隐含着时代生活的影子,古人之所以要在拜堂时先祭拜天地,主要与其以农业为主,靠天地吃饭的境况有关。

    8.闹洞房

    闹洞房是整个婚礼接近尾声的一个重要标志。古人闹洞房主要是以闹新嫁娘为主,因此闹洞房又被称为“闹新娘”。

    古人闹洞房时,完全不被长幼尊卑的传统观念束缚,因此闹洞房可以被视为具有狂欢性质的活动。从闹洞房的形式上看,可以将其分成两类,一类为文闹,另一类为武闹。其中文闹主要以语言逗弄新娘,而武闹则是添加了肢体动作。一般来讲武闹是比较粗放、狂野的,有些新娘并不能接受此种闹新房的形式。

    闹洞房是极具趣味性的一种庆贺形式,这一点与现代人追求刺激和个性的心态不谋而合,因此闹洞房的习俗至今仍在流传。

    然而古人闹洞房却不仅仅是为了增添婚礼的喜庆气氛,古人的鬼神观念很重,民间有洞房时常出没狐狸精和各种鬼魅的说法,古人闹洞房就是为了驱邪避凶,防止阴气过重,伤害新人。也有些学者认为,闹洞房源于古代“听房”(躲在新房窗外或新人床下偷听以取笑新人)的习俗。

    9.掀红盖头

    红盖头既是新娘在婚礼上的一件重要饰品,也是一件颇具文化气息的象征物。新娘的红盖头一般由娘家亲友盖上,而为其掀开红盖头的却是自己的丈夫。应该说,红盖头寄托着一对新人的纯洁希望,也寄托了两个家庭的祝福。

    关于如何掀起新娘头上的红盖头,民间讲究很多。比较普遍的是用秤杆挑起新娘的红盖头,也有的地方使用筷子或其他物品掀起红盖头。

    有学者认为,掀红盖头主要有两种寓意:一种就是希望新娘早日怀胎,为夫家添丁;另一种则是暗喻新娘在夫家的从属地位,劝其全心全意侍候夫君。

    10.喝交杯酒、吃子孙饽饽

    在掀完盖头后,新婚夫妇还要根据旧俗喝交杯酒,食用子孙饽饽。喝交杯酒的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古时人们称交杯酒为合卺(jǐn,古代婚礼中专用的一种酒瓢)酒,其中“卺”就是一种用葫芦制成的酒具。人们在洞房中所用的两个“卺”一般为同一葫芦制成的,以此比喻夫妻二人一体。

    后来这种酒具逐渐被酒杯代替,为了保持夫妻合一的美好寓意,人们就发明了“交杯”的方法。由此可见,夫妻婚后喝交杯酒的习俗主要是为了拉近两人的距离,有琴瑟合鸣的美好寓意。

    进洞房后,新婚夫妇除了要喝交杯酒,还要吃子孙饽饽。子孙饽饽其实就是一种饺子,不过这个饺子的馅料比较特殊,其中既没有菜也没有肉,而是由各色果品制成的,人们制作这种特殊的饺子,主要是取其早生贵子之意。在煮子孙饽饽时,人们一般会故意将其煮得半生不熟,然后在新娘吃子孙饽饽时,再问上一句:“生不生?”新娘在出嫁前已经提前被告知了此种情况,因此定会回答:“生。”子孙饽饽寄托了人们传宗接代的朴素愿望,也是中国人重子孙传代的重要体现。

    11.守花烛

    花烛就是洞房中刻有龙凤纹饰的红蜡烛。此种蜡烛很有特色,即两根蜡烛只有一根烛心,古人有男左女右的说法,因此若左烛先灭人们就认为男方会先逝世,相反则是女方先逝世。无论是哪一方先逝世,在古人心中都是不吉之兆,最好的莫过于夫妻二人同登极乐,因此古人就有了新婚夜守花烛的习俗。若一方的蜡烛先燃尽,就要立刻将另一根蜡烛也熄灭,以此明志。

    与此种习俗中的花烛类似,民间还有一种长命灯。长命灯在婚礼当天刚出太阳时就要燃起,且必须维持一天不灭,否则就有夫妻关系半路破碎的凶兆。

    婚后习俗

    婚后习俗与婚前和婚礼当天的习俗相比要少得多,一般都以回门(即归宁)为主。回门就是指新娘带着夫婿回娘家,最早是汉族人的一种婚姻习俗,现在有很多少数民族地区也有了回门的习俗。

    古人回门是很有讲究的,嫁做人妇后,妇人就不可以随便回娘家了。刚结婚的新妇若想回娘家,必须选择婚后的第三、第六、第七、第九、第十日,不然就要等到结婚满一个月。在结婚未满月时回娘家,还要注意一点,就是不能在娘家留宿,必须当日返回。这主要是因为古人信奉新婚月内不空房的说法。

    五、寿诞习俗

    寿诞即人们常说的生日。在我国古代过生日也是一件有讲究的事,此处重点介绍有关成年人的寿诞习俗。

    做寿

    旧时人们十分重视做寿,尤其是五十岁后,几乎逢十必大操大办一番。其中尤以六十、八十整寿的规模最盛大,因此人们又称其为“做大寿”。

    民间为老人做寿时,常将寿桃、寿面作为礼物敬献给主人,除此之外,也有人会赠送寿联。在老人做寿当天,亲朋好友都要来祝寿,晚辈们还要一一给“老寿星”跪拜作揖,献上祝词。一般来讲,人们常说的祝词都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类的吉祥话。

    宾客都奉上祝词之后,寿宴就要开始了。在寿宴上,人们不仅要共食寿面,还要喝寿酒。

    其中寿面的历史极为悠久,可追溯到西汉时期。据说寿面的形成与汉武帝有关。有一次汉武帝对群臣说:“人们都说人中的长短与人的寿命有关,人中若有一寸,则其人可活百年。”武帝话音刚落,旁边的东方朔突然哈哈大笑起来,然后对武帝说:“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岂不是有八寸长的人中了?那他的脸得多长呀!”众人听后也笑了起来。忠臣都表示应该用一些不这么极端的方法表达人们想要长寿的愿望,想了半天,大家一致认为细长的面条能够作为祝福别人长命百岁的吉祥象征。此后,这种说法被人们逐渐发展成了吃面条、盼长寿的习俗。这就是长寿面的由来。

    关于人们在寿宴上所喝的寿酒也有一个传说。相传寿酒的配方为南岳衡山的道士所制,他们曾用此配方制成的仙丹救了宋徽宗宠妃黛娥的性命,机缘巧合之下,这个配方被民间的一位郎中得到了,他将其与酒融合在一起,制造出名扬天下的寿酒。后来,民间就有了每逢寿宴必喝寿酒的习俗。除了吃寿面、喝寿酒,旧时的富人家还会专门请来戏班,为过寿的老人唱寿戏。

    为老人做寿是子女们表达孝心的大好时机,对已经出嫁的女子而言更是如此。我国不少地区都有“六十六掉块肉”的说法。其意就是说,老人六十六岁是个“坎儿年”,如不小心就要遭受掉肉之苦。民间流传的破解方法是必须让已经出嫁的女儿在父母过生日时买上一块肉,且这块肉必须是一刀切下去的。女儿买好了肉之后,要顺着墙根将肉扔到对面去,据说这样就可以化解父母的年灾了。

    做寿作为最重要的寿诞习俗,在我国流传已久,有学者考证,其基本雏形自战国时期已经形成,后经人们的不断改良,成了风靡全国的习俗。

    冥寿

    冥寿又名阴寿,也就是死人的生日,旧时人们有为过世的长辈过冥寿的习俗。为死者做冥寿与人们平常在家过生日不同,必须聘请“专业人士”到“特定的场所”举行。所谓的专业人士就是和尚或道士,而特定场所就是寺庙。做冥寿的大体程序与做寿类似,但必须供放冥币。

    如今已经很少有人为已故的亲属做冥寿了。

    借寿

    古人认为人的寿命长短都是有定数的,不可能凭借自己的力量改变,但人们同时也相信只要有人愿意将他的寿命借给自己,自己就能够超越原定的寿命,活得更长久。在这种思想的泛滥下,民间产生了借寿的习俗。

    一般来讲,借寿仅发生在亲人之间。旧时,谁家如果有人重病难愈,人们就会认定此人即将寿终。人们不忍自己的亲人离世,就会将自己的寿命“借”给病人。人们借寿一般都会到庙中祭拜神灵,在祭拜的同时,心中暗语愿减去自己多少年的寿命,以救助某某人。通常家中会有多人到寺庙中为死者借寿,这样一来,你一岁、我一岁,大家都不用减太多,不会过分影响自己的寿命。民间传说,如果借寿之人不是出自自愿则借寿不会成功。

    六、丧葬习俗

    停柩

    古时家中若有人死去,人们会有停柩的习俗。所谓停柩就是停尸,即将死者停放在家里,而不直接下葬。古人停柩主要是为了让自己的亲人走得更安详。一般在停柩时,人们会为尸体沐浴更衣,保证其能够干净舒适地去投生。更重要的是,人们往往早在停柩期间里就为死者寻找了一块适宜建造阴宅的风水宝地,使其保佑家族昌盛繁荣、子孙富贵荣华。除此之外,也有因为遭遇了战乱等特殊情况,不得不停柩待葬的。总的来说,停柩在古代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习俗。

    报丧

    报丧是古人继停柩之后的又一习俗。将某人死亡的消息传达给与其有密切关系的人,就是人们常说的报丧。

    报丧的习俗自周代即已盛行,后来此种习俗不断发展,形成了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报丧形式。例如有的地方用放鞭炮的方式通知同村人自家有人逝世了。也有的地方会在门口挂上白布,作为报丧的标志。不过最流行的报丧方式还是让专人去挨门挨户通知。但是有些地方认为报丧是十分晦气的一件事,因此每报一家就要漱一次口,用以驱邪。

    除此之外,送信报丧也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报丧形式。在写报丧信时,人们以简洁明了为主要准则,一般不会详尽叙述死者的生平,而只将其死亡的时间、地点以及预计入殓下葬的情况简要介绍一下,以便通知人们前来参加葬礼。

    报丧虽然形式简单,但其中蕴涵着很深的文化内涵,从某种意义上说,报丧不仅是联系死者与生者的一种形式,更是增进亲朋好友感情的一种手段。

    做七

    做七又名斋七、烧七,是古代延续至今的一种最具代表性的丧葬习俗。旧时,无论谁家死了人,都要按照旧俗做七。做七是指每隔七天祭祀一次死去的亲人,直到做满七七四十九天为止。等到七七全部结束后,人们才能将死者送到墓地下葬。

    旧俗认为做七时最重要的就是“头七”和“五七”。“头七”人们要为死去的亲人设立灵堂,为日后祭拜死者做好充足的物质准备。而做七期间最大规模的祭典就是在“五七”时举行,平日人们祭祀死者都是小规模的,但“五七”时,人们会专门聘请道士为死者做法。并且这一天所有的亲朋好友都要到场,在超度完死者的亡灵后,人们会聚在一起享用盛宴。

    做七的习俗在我国流传甚广,各地都有做七的传统,但其具体风俗往往会因地域、民族不同而具有差异性。例如广东地区就有“五七”费用由嫁出去的女儿支付的说法。而在江浙一带,“五七”不能让死者的亲生儿子张罗,而是要由女婿操办。

    民俗学者普遍认为做七的习俗来源于古代宗教。不过到底是来源于佛教还是来源于道教,众家说法不一。另外也有人认为做七的习俗源自先秦时期古人的魂魄观。其实,无论做七的起源为何,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做七体现了古人对死亡的认识,其思想源泉就是古人的自然崇拜心理。

    吊唁

    在我国古代,丧事又被称为白事、白喜事,与婚嫁之事(红喜事)一样都是古人十分重视的大事件。如果人们家中遭遇了白事,就要给亲朋好友发去通知,也就是前面所说的报丧。报丧之后,亲朋好友会陆续赶来祭拜死者,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吊唁。

    古人吊唁死者时,一般会准备好相应的礼品,如丧衣、花圈等。死者的直系亲属要在停放尸体的灵堂中一一跪拜答谢前来吊唁的宾客。

    现代人依旧有吊唁的习俗,只不过其形式已经不复往日的繁冗,家属也不用再跪拜宾客了。现代吊唁的主要内容就是瞻仰死者遗容和安慰死者家属。

    入殓

    在古代,吊唁仪式完成后,人们就要举行死者的入殓仪式,所谓入殓就是指为死者穿上丧衣,装入棺材中。

    在为死者换衣服时,人们要失声痛哭以示对死者的不舍。换好衣服后,还要让死者的儿子为其“开光”。开光就是指用清水轻轻擦拭死者的眼睛,相传如果不给死人开光,其转世之后就会变成瞎子。

    以上步骤全部完成后,人们要将死者的尸体捆绑好,放入事先准备好的棺材中。古人在选择棺木时也是有讲究的,据说棺材必须是由松木制成的,而不能选择其他树木,这主要是因为古人认为松树有长命百岁的寓意。将死者放入棺材后,古人还会拿出一些物品放入棺材中,作为死者的陪葬品。陪葬品中最常见的就是钱币、元宝一类的物品。另外,民间还有将死人曾经掉落的牙齿等物放入棺材中的习俗,据说这是为了让死者留一个全尸,至转世投胎时能使下辈子不至于有残缺。

    将全部物品都放入棺木中后,人们就要将棺材封死了。古时人们用来封棺木的钉子被称为“子孙钉”,相传用这种钉子封住棺木,能够使家族人丁兴旺、大富大贵。

    哭丧与出殡

    哭丧作为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丧葬习俗,在很多具体习俗中都有体现,例如在做七、吊唁、入殓时都有哭丧的传统,不过最能体现哭丧特点的还是出殡。

    出殡就是指将棺材送到墓地,是尸体下葬前的最后一个步骤。在出殡前,死者的儿子要先进行摔丧仪式,所谓摔丧就是指故意打破瓷盆。据说民间的此种习俗主要是为了让死者能够收到人们为其“寄”去的冥币。在举行摔丧仪式时,死者的儿子必须要号啕大哭,不然就被斥为不孝子。

    古人在正式出殡时会汇集所有的亲朋好友以及同乡邻人,人们簇拥在死者的棺材旁,浩浩荡荡地护送棺材前往墓地。在这支队伍中,走在最前方的人是被聘请来的专业乐师,他们一边行进,一边用乐器演奏令人悲伤的哀乐,其后跟随着死者的儿子以及其他亲戚朋友,在送棺的过程中,其亲属要在死者儿子的带领下,一路痛哭,以示自己痛失亲人的悲伤情绪。若有人在哭丧时偷懒不哭或哭的声音太小,也会被视为不肖子孙,受到别人的斥责。

    下葬

    下葬是丧事的最后一个环节,因此人们十分重视。由于各地风俗不同,在我国也流传着多种下葬形式,如有的地方兴水葬、天葬、塔葬等,不过古人用得最多的还是土葬。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火葬,这主要是因为土地面积有限。

    此处所说的下葬主要是针对传统的土葬而言的。在土葬中最重要的就是阴宅风水的选择,古人认为墓地就和阳间的房子是活人的归宿一样,是死者最后的归依地,因此要十分慎重,否则不仅死者不得安宁,其子孙后代也都会受到影响。

    将死者送到事先选好的墓地后,人们就要安葬死者了,不过古人对于安葬死者的时间也是有讲究的,一般来讲都是要等到日落西山时才能下葬。另外民间还有这样一种说法,即死人的灵魂有可能会从坟墓中出来,随着自己的亲人回家。人们为了避免发生此种情况,就会在安葬完死者后围着坟墓绕几圈,然后再离开墓地,据说人们从墓地返回家时,绝对不能回头张望,不然以后会有不吉之兆找上门。

    亲朋好友帮着张罗完下葬的事情后,主人还要宴请宾客,有的地方把这种习俗称为“抢遗饭”。其实,从这一点上即可看出虽然传统的丧葬习俗的直接目的是安葬死者,然而其中更深藏着沟通生者、拉近感情的作用。

    相关链接:风格各异的古代葬式

    除了人们常说的土葬与火葬外,根据时代、区域以及民族的不同特点,古人还有很多不同的丧葬形式,如天葬、树葬、割体葬等。

    天葬

    天葬即是指让死者的尸体暴露在外,任自然界的动物啄食,回归天地。天葬在我国流传已久,先秦古书《易经》上就有关于天葬的记载。较多实行天葬的是藏族和蒙古族人。

    其中藏族人的天葬形式是将死者的尸体暴露在荒野中,然后让鹰、鹫等食肉性鸟类啄食死者尸体,最后再任其飞回空中。藏民们认为,只有这样死者才可成功升天。天葬是藏族人最重要的一种丧葬形式,其中蕴涵着藏民很深的宗教信仰。

    如果说藏族人实行天葬与藏传佛教的教义有关,那么蒙古族人的天葬则是出于对自然界的朴素认识。从古至今,蒙古都是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的地区,蒙古族人世代居住于此,逐渐形成了天、地、人三者合一的思想观念。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天葬的意识就产生了。蒙古族人天葬的形式与藏民有所不同,他们认为不管是天上飞的肉食性动物,还是地上跑的肉食性动物,都是天、地、人循环链中的成员,因此只要是将死者尸体暴露在草原上,无论是何种动物来吃,都可以让死者回归天地之间。一般来说,蒙古族人将死者尸体放在草原上,三天后回来查看一次,如果尸体没有被全部啄食,人们还要为其超度诵经。

    树葬

    树葬在古代和现代都有应用,但两者所采用的方式却大不相同。在古代,人们通常会将死者的尸体架在树杈上,让尸体自然腐烂。而现代人实行的树葬则多用先焚后埋的方式,另外也有一些地方的人会直接将死者的骨灰撒在树下实行树葬。

    在我国,实行树葬的主要有彝族、瑶族、达斡尔族以及鄂温克族、鄂伦春族以及部分地区的汉族。有些学者认为,树葬既环保又省地,是所有葬式中最先进的一种形式。

    塔葬

    塔葬是藏族地区独有的一种丧葬形式,也是藏民心中级别最高的葬式,通常只有活佛逝世才能享受。实行塔葬前必须先将死者的尸体做脱水处理,然后用丝绸将尸体裹好放入塔瓶中,最后将香料塞满塔瓶,封存起来。

    瓮棺葬

    瓮棺葬与塔葬类似,都是将尸体放入瓶罐一类的容器中,不过瓮棺葬盛行于新石器时期,在汉代时就已消亡了。古人主要用瓮棺葬埋葬年幼夭折的孩子或未成年人。当时并没有专门用于瓮棺葬的器具,基本上都是以生活用品充当葬具,因此其形式不一,没有藏族塔葬来得正式。

    屈肢葬

    严格说起来,屈肢葬并不能算是一种独立的葬式,它主要是指人们摆放尸体的形式。先秦时期,采用有别于直肢葬的屈肢葬形式的墓葬有很多,且大多为秦国墓葬,新疆有些地区史前墓葬也有屈肢葬形式。至于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形式,考古学界目前还没有定论。

    割体葬

    割体葬就是指将死者的躯体分割后下葬的一种特殊葬式,这种葬式多出现在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遗址中。与屈肢葬一样,割体葬的形成原因也属于考古学上的未解之谜。

    悬棺葬

    悬棺葬就是把木棺吊放在悬崖边的树木或将其悬挂在崖洞外的墓葬形式。此种葬式也是从古代就已出现的,最早可追溯到夏商时期。

    悬棺葬主要盛行于我国南方地区。人们根据悬棺所吊的高度即可推测死者的地位,地位越高,其木棺就会离地越远。

    崖洞葬

    崖洞葬与悬棺葬类似,也是将死者的遗体安放在山崖峭壁上,不过与悬棺葬不同,崖洞葬不是将棺材吊放在悬崖上,而是将其放入崖洞中。这些崖洞有的是天然的,但更多的是人工敲打出来的。这种葬式在古代西南少数民族中十分流行。

    二次葬

    二次葬是我国的一种复葬形式,在经历了初葬后,人们会将死者的尸骨从原来所葬之地取出来,进行第二次安葬。如果有二次葬的传统,那么人们在初葬时基本不会强调风水,而是相对简单地将死者下葬。待到二次下葬时,人们的讲究则逐渐多起来,不仅要谨慎地选择风水宝地,还要大操大办,讲究排场。

    旧时人们实行二次葬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就是古人有明确的灵魂肉体观念。古人认为人的灵魂离开肉体并不是一瞬间的事,往往需要较长一段时间(一般认为是三年),在这段时间里灵魂会在肉体中沉睡,此时不宜做最后的安葬,只能简单下葬。等到灵魂苏醒离开尸骨去投胎后,人们才能真正安葬死者的尸骨。另外,也有些人实行二次葬是因为客观环境的改变,例如有的人升官发财后,就会有重修祖坟的愿望,这时也会出现二次葬。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