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俗全知道-择吉与禁忌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中国人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在趋吉避凶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择吉作为中国传统习俗之一,自周朝就已经开始了,直至宋代,择吉已经趋于成熟,关于择吉的专著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其实人们如此重视吉凶不过是出于一种心理因素,择吉本身并不具有科学性。不过作为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民间习俗,择吉显示出了古人在哲学、天文学乃至地理等方面的智慧水平,因此择吉至今仍彰显着它独特的魅力。

    一、黄道吉日

    现今所说的“黄道”是天文学上的一种说法,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天球(人们杜撰出来的与地球同心的无限大的天体)相交形成的圆环。而民间常说的黄道吉日则与此无关。黄道吉日也被称为“黄道日”或“黄道三辰”,是中国人对吉日的一种统称。民间所谓的黄道吉日就是做什么事情都合适、万事大吉的好日子。古人用占星的方法,将黄道与黑道神煞总结为十二个,即青龙、白虎、明堂、天刑、朱雀、金匮、天德、玉堂、天牢、元武、司命、勾陈。其中青龙、天德、玉堂、司命、明堂、金匮称之为黄道,人们所说的黄道吉日就是指这六神值守天宫的日子。

    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关于黄道吉日的故事。相传唐宣宗在位期间,民间有一对好友,其中一人叫吉日,另一人叫做黄道。吉日年届二十即将迎娶一位情投意合的姑娘,他迫不及待地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自己的好友黄道。可黄道却对吉日说:“你还是不要在这一天迎娶新娘了,因为这一天正好是皇上在民间选秀的日子。”吉日听了不以为然,还是决定在这一天迎娶自己未来的妻子。然而果然被黄道言中,吉日的新娘还没来得及上花轿就被为皇上选秀的人发现了,他们将吉日打晕后,想强行将新娘带走。黄道见状冲上去与官兵们抗争,他虽然顺利将新娘抢了回来,自己却被官兵打死了。此事发生后,吉日夫妇和当地的百姓悲愤不已,但民无法与官斗,他们最终只能将黄道的尸首入殓,为黄道举行一场隆重的安葬仪式。

    事情并没有结束,几年后吉日高中状元入朝当了官。就在吉日高中后不久,唐宣宗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民间选秀。吉日知道后,想起了自己枉死的好友,他不顾别人的劝阻,闯到金銮殿上劝阻唐宣宗。唐宣宗见吉日如此放肆,就让部下将吉日送往午门斩首示众了。

    人们感恩于吉日的善行,就将他和黄道葬在了一起。此后不管谁家有喜事,都要到黄道和吉日的墓碑旁举办,以求保佑。后来人们觉得这样不太方便,就不再到他们的墓碑旁举行婚礼了,不过大家为了纪念黄道和吉日,就将举行婚礼的日子称为“黄道吉日”。

    在古代,人们所有的重要活动都要根据日历选择黄道吉日后进行。人们普遍认为婚丧嫁娶、开业迁徙等都要择日,否则就有可能遭遇凶事。

    二、日历上的每日十二神吉凶

    所谓的十二神又称建除十二神,是古人根据每月地支的五行编纂的,即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

    这十二神各有其吉凶宜忌,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整体。“建”,即建立的意思,意味着起源。“除”,则是破除陈旧,迎接新生。“满”,是建、除之后的新境界,但凡满必溢,因此下一个就是“平”,而平之后则到达了一个稳定的时期,即称为“定”。长期的稳定,必然需要一种规律,因此又出现了执政者的“执”。然而世间没有绝对的稳定与秩序,“破”也由此而生。经历了破,就会理解“危”的含义,因而也就能更容易地获得“成”就,而成就自然会带来“收”获。自建而始,至收结束,不过是一个由“开”始到关“闭”的过程。

    由此观之,即可看出建除十二神其内部的关联性,这十二神在吉凶宜忌方面也自有其一番规律,不过为了能让更多的人理解、使用这种吉凶之法,人们一般会将十二神粗略地分为吉凶两类。其中除、定、执、危、成、开被视为吉日,而建、满、平、破、收、闭则是凶日。

    民间还流传着一首通俗易懂的建除十二神吉凶歌:

    建日相逢造葬凶,颠狂乱舞破家风。

    行嫁出行上任吉,教牛教马此事通。

    建日可谋本为事,若改前为莫再逢。

    总计建除平收日,出兵斩破大有功。

    除遇娶妻并造葬,求官上任阻前程。

    经商出行及移徙,兴工动土楚战秦。

    疗病捉贼除服好,宜合帷帐除邪精。

    斩毒断蚁塞鼠穴,解释冤愆一切灵。

    贪酷官吏恶人类,除日告之问假真。

    满宜造仓并作柜,诸事为之大吉昌。

    婚姻结义完全好,一园春色百花香。

    古之满日土瘟是,架造可为葬不良。

    不宜栽种并服药,开凿池溏鱼满江。

    平宜收盗及收瘟,剥削除灾百事亨。

    又宜行嫁及教畜,遇伐逢金断贼根。

    造葬埋之俱平过,余皆守分及高增。

    定可冠带及安床,余作虽为事不良。

    招惹官非名死气,纵逢吉曜也平常。

    造葬若逢此定日,好事生来却有妨。

    执有威仪总势权,得遇之星出大贤。

    捕贼擒凶称妙手,任教捆绑百心寒。

    若合宝义专好宿,用之大吉有威权。

    破日造葬嫁娶凶,诸事交关无好终。

    说合不和谋不就,经商买卖求不通。

    纵合宝义专好宿,用之亦在破败中。

    疗病针灸皆可用,秀士赴考夺天工。

    危日登高及行船,日良宿好却多险。

    作事交关全得好,所谋百事独称先。

    危日安床亦可许,造屋迁移亦不安。

    成日百为诸事谐,造葬分明待贵来。

    娶妻必定生贵子,求名求利亦快哉。

    若门隔年新旧事,结冤结仇不须裁。

    收日娶妻埋葬吉,又好出行及买庄。

    若遇宝义专好宿,百为皆美及作商。

    架造不宜用收日,阳宅宜显阴宅藏。

    开日相逢百事昌,天开生气到生方。

    最宜架造生贵子,开门放水进田庄。

    嫁娶移徙出行吉,求名求利喜增光。

    闭日埋葬及藏宝,遇此为之终到老。

    六畜栏枋造亦宜,架造医目最不好。

    施针下灸不当为,塞路合帐称巧妙。

    又宜娶妇不妄动,守静闺门留好名。

    三、择日与民间禁忌

    民间的诸多禁忌其实都来源于择吉这种传统风俗。与择吉一样,民间禁忌也体现出了人们趋吉避凶的心理。

    择吉(日)与民间节日禁忌

    说起中国的传统节日禁忌,最多的还要属春节。春节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其禁忌也是多如牛毛。例如摔破器皿、丧家拜年、大吵大闹在春节期间都是禁止的,如果真的不幸摔碎器皿,也要说两句“岁岁平安”的吉祥话,以破解其不吉的寓意。

    还有一些地区的人在春节的时候忌讳扫地和倒垃圾。他们认为在春节期间扫地、倒垃圾不是勤快,而是将一年的财气都倒掉了,是不吉利的象征。

    另外,春节也不能请医生进家或剃头理发,“正月里剃头死舅舅”的说法在民间一直广为流传。据说这句俗语来源于满清入关后颁发“剃发令”一事。

    自古以来,汉族人就很重视头发,因为《孝经》中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人们将头发视为父母所赐之物,不敢损伤,否则就会被别人斥为不孝。这也是为什么几千年来,汉族人不论男女都梳着长发的原因。

    然而满清一朝则没有这种信仰,他们在占领了汉族人居住的城镇后,就会下令强制那些被征服的汉人剃发易服,以表效忠之心。因此汉人中开始流传这样一句话:“正月不剃头——思旧。”由此可见,正月不剃头的说法含有人们咒骂满清王朝,怀念汉族大一统历史的感怀之心,与如今的正月剃头死舅舅的民间禁忌一点关联也没有。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又重构了这句民间俗语,使其具有了新的含义,成了春节禁忌的一部分。说起正月不剃头的习俗又必然会提到每年二月初二的中和节。中和节也有着适合做的吉祥事和各种忌讳。

    中和节是古人的叫法,当代人在提到二月二的时候一般称之为“龙头节”或“龙抬头”,北方地区有在这一天“理发去旧”的习俗。在这一天里大小理发馆的生意都十分红火,因为人人都像讨个“龙抬头”的好彩头。如果说每年的正月是理发师们的“悠长假期”,那么二月初二无疑成了他们重返工作岗位的日子。当然,中和节里不仅有理发剃头的习俗,也有其独特的禁忌。民间讲究在这一天不使用剪刀和针一类的利器,也不能碰到井壁,据说这是为了防止伤害到龙神。

    除此之外,寒食节(即清明节)禁烟火、七月节(即鬼节)忌半夜外出,重阳节不准回娘家,这些都是民间的节日禁忌。

    择吉(日)与民间行业禁忌

    中国人忌讳的事情很多,除了数字和节日禁忌,还有行业禁忌。民间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行业究竟能出什么样的状元,谁也不清楚,但无疑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禁忌。

    例如医药界就有很多忌讳。医生出诊时一般不会主动敲门,正如俗语“医不扣门,有请才行”所说的,医生将敲患者家的门视为“掉价”的行为。同时患者也不希望医生敲自家的门,因为医生实在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他虽然能够救死扶伤,但有时也是距离死神最近的人,为了避开“死神找上门”的凶兆,患者也会想尽办法用其他的方式将医生请进门。

    另外,医生治病还有一种“施药不施方”的习俗。所谓施药不施方就是说,医生能送给病人药,但不能直接送给病人药方。如果将药方给了对方就等于是自断前程,毁了自己的饭碗。

    在药房工作的人也有自己的忌讳。据说药房的人不能事先闻药味,将药递给对方的时候也不能借他人之手,在给别人送药的时候更不能直接说,而是要在“药”字前面加上一个“补”字,即说“送补药”。

    除此之外,商人的禁忌也很多。人人都知道商人重利,因此商人的禁忌大多围绕着输、亏等不吉利的兆头展开。相传由于书与输同音,有不吉的寓意,因此有些商铺的老板禁止员工在店里看书。也有的商人忌讳一些不雅的行为,如坐在柜台上或向外扫垃圾,在店门口随地大小便等,据说这些行为会冲撞“财神”,导致生意惨淡。

    诸如此类的行业禁忌几乎随处可见,即使一些时常被人们忽视的职业也有着自己的忌讳。比如木工不允许旁人触摸他的工具,忌讳数树墩上立起的木屑;屠夫不在亥日(亥对应十二生肖中的猪)杀猪等。对古代的读书人来讲,用火烧掉用过的纸和将有字的纸当做厕纸也是不可以的,据说这样做就是污辱圣人。

    择吉(日)与民间婚姻禁忌

    人们普遍认为婚姻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大事,必须谨慎对待。而古人更是这样认为,他们从挑选婚配对象到选择结婚日期,乃至婚礼上的忌讳都会事先考虑好,他们认为错误的婚配对象、不吉利的结婚日期和不遵守婚礼规则都会影响婚配者一生的幸福。

    在择偶方面,人们一般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不能同姓结婚。古人认为同姓结婚属于近亲结婚,生下的孩子多畸形,因此同姓男女一般不在婚配范围之内。第二,婚前要“合八字”,所谓的合八字就是根据生日与传统的四柱八字五行相克的算命术,分析两人的命理,并做出是否适合成为夫妻的判断。只有符合了以上两点,男女双方的结合才能够得到家族的认可。

    婚姻的禁忌不仅体现在择偶方面,还体现在择日方面。婚礼择日就是选择一个最佳的黄道吉日,为新人举办婚礼。在古代人们忌讳在没有“立春”这个节气的年头里结婚,这样的年被人们称之为寡年,民间说在寡年结婚会导致守寡、缺子等人生憾事。另外,遭逢太岁即本命年也是不能结婚的。

    古人在确定结婚月份时,一般以女方的八字为准。古代的婚书中还按照生肖将每年的十二个月分成了大利月和小利月。大利月即:“正、七迎鸡兔;二、八虎和猴;三、九蛇与猪;四、十龙狗行;五、十一月牛羊出;六、十二月鼠马同。”小利月则是:“正、七迎龙狗;二、八牛羊行;三、九鼠马走;四、十鸡兔迎;五、十一月虎猴出;六、十二月蛇猪同。”大利月就是大吉之月,而小利月则是小吉之月。没有特殊情况,古人一般会选择让新人在大利月中举行婚礼。举行婚礼的具体日期人们会根据男女双方的年龄查阅一种名为“嫁娶周堂图”的工具,这种图详细解说了当年的吉日,对古人来讲是极为重要的历图。相对于黄道吉日而言,每年还有很多黑道日。黑道日顾名思义就是凶日,因此没有人会选择在黑道日内完婚。一般来讲,每个月的初五、十四、二十三都是不吉利的日子,统称为“月忌”。

    还有一些其他禁忌。有些地方的人还会找算命先生根据婚配双方的生辰订立一种婚书单。婚书单上详细列出了结婚当日的行程时间和禁忌事项,新人要严格按照婚书单的内容完成婚礼,否则也是不吉利的。另外,新娘在结婚当天不能穿黑色服饰,丧家、寡妇和孕妇进入婚房后不能坐在新床上。带小孩参加婚礼的父母还要照看好自己的孩子,防止孩子在婚礼上哭闹,因为这些都被古人视为不吉之兆。

    择吉(日)与民间丧葬禁忌

    古人非常看重丧葬之事,因此民间关于丧葬的禁忌也很多。对于那些非正常死亡者,如自杀、淹死、雷击和他杀等几种情况,古人就很忌讳。人们一般忌讳将这样的死者放在家中,而是将他们的尸体停放在专门场所中。在搬运这些死者时也不能采用正常的方式,而是要用脚朝前、头向后的摆放姿势搬运。说起来古人忌讳的东西有时很有趣味性,例如古人忌讳人在吃过晚饭后死亡,因为他们认为人死在晚饭后会让自己的子孙沦为乞丐。

    古人对丧葬的禁忌体现在诸多方面,其中死者入殓时的禁忌最多。据说古人忌讳在入殓时给死者穿黑色或皮质的服装,人们认为穿了黑色的衣服,死者下辈子会投胎成一头驴,而穿了皮衣就会变成野兽。将死者入殓的时候,在旁观者中还不能有与死者相冲的人。同时参加入殓仪式的人们不能将自己的眼泪滴落在尸体上,否则死者就会舍不得离开,滞留在人间而误了投胎的时辰。人们将死者入殓的时候,一般还会在他的口中放上一块玉,即使是穷人家也要在死者口中放上一块饭团,这主要是因为死者的家属不忍心让自己的亲人空口离开人世。死者入殓时,尸首的摆放也很有讲究。人们一般会在死者的头前放上一些衣物,防止死者头顶棺板,而死者的脚则必须调整到能够踩在棺板上为止。

    出殡之前,一般会有专人看守尸体,这主要是为了防止有猫靠近,据说如果猫在尸体附近出现或从尸体上跳过去,就会出现诈尸的现象。另外,古人笃信鬼神之说,他们认为七月恰逢鬼节,一定会有很多鬼在人间游荡,为了防止招来更多的鬼魂,通常不会选择在七月出殡。相传双日出殡也不吉利,因此人们出殡也会避开双日。在出殡的时候,回头望和原路返回也是古人忌讳发生的事情。

    古人不仅在丧葬过程中忌讳多多,就连服丧之人也要遵守特定的礼法,避免触及禁忌之事。古人根据服丧之人与死者的亲疏关系而安排具体的服丧时间,在规定时间内服丧人嫁娶等喜庆之事都是被禁止的。而服丧的时候人们也不可以穿着华丽的服饰或者化妆。逢别家有喜事时也不能前往,否则就会给别人带去灾难。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