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俗全知道-节日与民俗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节日是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有独具特色的节日。我国的节日大多和古时的天文、历法、图腾和节气等有密切的联系。人们常用节日的形式展现自己对气候变化的认识,以及对祖先和图腾的祭拜,乃至宗教信仰。

    时至今日,民间节日的内容已经从古代的祭祀和农事劳作转变成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各种娱乐庆贺活动。然而人们从其特有的习俗中依旧可以感受到各自不同时代的节日的文化意义,以及鲜明的民族特色。

    一、春季节日民俗

    春节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有“百节年为首”的说法。正月初一是春节,古时称作元日、元正、正日、朔旦等,现在民间多叫岁首、岁朝、年、过年、大年和新年。古时各个朝代的历法不同,所以春节的日期也不同,这些叫法都意在说明春节为多个时节之首。

    年

    夏历产生于夏商时期,人们将月亮的圆缺周期定为月,以月的朔望圆缺记日,正月朔日为元旦,元旦为一岁的第一个节日,所以,这个节日是最大的节日,在古代的习俗中要以最隆重的形式庆贺和祭祀,沿袭至今,就是人们所说的春节。春夏秋冬的轮回周期在尧舜禹时称作“载”,夏代称为“岁”,周朝时称为“年”,唐朝有一段时间复为“载”,后改为“年”,延续至今。

    年最初是丰收的意思,在甲骨文中“年”是果实丰收的形象,《说文解字》中解释“年”为“谷熟也”,其原型被证实是“稔”字。相传“年”原是一只头上长角的怪兽,这只怪兽每到除夕之夜就来祸害百姓。一位神仙老头教会了人们吓退这个怪兽的方法,就是在门上贴红纸,院内燃放爆竹,点亮家里所有的烛火。从此人们就贴对联、放鞭炮、灯火通明,在除夕之夜守岁,在大年初一走亲串户互相问候。

    “年”记载了人们一个循环劳作后的最大收获,预示着新生活的到来。周而复始,万象更新;年是所有果实丰收的标志,也是一切从新开始的时节。人们感受丰硕成果的同时,期待新的收获和喜悦,自然要好好庆贺,认真祈福。这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就形成了传统中最热闹的节日——春节。

    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从腊月二十三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当属腊月三十和正月初一最热闹。春节是跨岁的第一天,在辛苦一年之后,人们迎接新的一年崭新的生活,庆贺收获,迎接新时光,在欢乐的庆祝活动中辞旧迎新。这些庆祝活动主要是以除旧迎新、祭祀神佛、祈福新禧、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节开始,人们就为春节做准备,各家各户都清扫房子,从里到外彻底搞一次卫生,并准备好年货;每个人给自己置新衣,换新貌,以万象更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这样的准备活动一直到大年三十,民间将这几日称作“迎春日”或“扫尘日”。等到除夕之夜,人们贴好了春联,吃了年夜饭,就开始煮接神饺子、守岁,迎接大年初一新年第一天的到来。

    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即为新年的第一天,就是春节。早晨人们开门先放爆竹,称为“开门炮仗”,意思是开门大吉。爆竹响完后,满地碎红,为“满堂红”,有新的一年红红火火、大吉大利的寓意。接下来,人们就开始拜年。在欢喜热闹的氛围中,人们走街串户逢人便说新年好,表达对亲戚朋友的新年祝福。据说,拜年一词源于古代晚辈向长辈叩拜施礼问安,拜祝老辈新年吉祥的习俗。后来拜年扩展到了同辈之间。

    古时人们还有春节在窗户上画鸡的习俗,这主要是为了驱逐鬼怪,规避邪气。据晋朝的《玄中记》记载,度朔山的树上有一只天鸡,在第一道阳光普照大地时扬声鸣啼,之后,天下所有的鸡都跟着打鸣。春节时,人们画鸡、剪贴纸鸡画,这只鸡都指的是天鸡,是希望象征光明的天鸡能给家里带来福兆。神话传说中提到,人们画的这只鸡的原型是尧帝时期的一只重明鸟。相传远方的友邦送了一只重明鸟给尧帝,说可以辟邪,人们也很欢迎这只重明鸟。但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重明鸟也就不是年年都有,所以,人们将画的或铜铸的重明鸟放在门上,或直接将重明鸟画在窗户上,以达到辟邪的目的。重明鸟的外形与鸡相似,流传到后世就变成了画鸡来驱鬼辟邪了。

    民间还有大年初一不扫地、不倒垃圾、不泼水的说法。不扫地是因为传说中这天是扫帚神的生日,人们不能动扫帚,否则会招来扫帚星,招来霉运,也怕扫走家中的财运。即使是非扫不可,也要从外往里扫。不倒垃圾、不泼水也是为了聚财,俗信认为新年的财运会跟着垃圾和水一起出去。

    以前的孩子特别喜欢过年,原因是他们不仅能吃到很多平时难以吃到的美味食物,能穿上喜欢的新衣服,还能得到长辈们给的压岁钱。据说,压岁钱得名于“压祟”,由于“岁”与“祟”同音,因此就有了压岁的说法。民间笃信压岁钱能压住邪祟,在关键时刻还可以贿赂鬼魅,破财消灾,使孩子们平安度过一生。古人的压岁钱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人们用彩绳穿成龙形放在床脚的铜钱,另一种就是长辈们直接给孩子的红包。

    旧时民间对正月初一的天气也非常关注,有占岁的习俗。人们用正月初几日的天气占卜一年的收成情况。这一习俗始于东汉时期东方朔的《岁占》。《岁占》中说,年后的八天,初一为鸡,初二为犬,初三为猪,初四为羊,初五为牛,初六为马,初七为人,初八为谷。若是天气晴朗,则所主之物都繁盛,如是阴天或有雨雪,则所主之物不繁盛。民间延续这一习俗,将这几日的晴朗天气视为吉兆,并就此形成了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等相关的风俗。民间有的地方还有“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初四烙饼炒鸡蛋,初五、初六捏面团,初七、初八炸年糕,初九、初十白米饭,十一、十二八宝粥,十三、十四汆汤丸,正月十五元宵圆”的说法。

    正月初二

    正月初二是传统的姑爷节,姑爷们要纷纷去给岳父、岳母拜年。潮汕人将初二姑爷回岳父母家吃饭称为“食日昼”,就是吃午饭的意思,姑爷和女儿必须在晚饭之前回到自己的家。

    这天还是开斋日,相传是米娘娘的生日,也是祭财神日。家家户户都要祭拜除夕夜接来的财神,中午吃馄饨,称为“元宝汤”。老北京的大商号祭财神一般用五宗大供,就是整猪、整羊、整鸡、整鸭和红色鲤鱼。

    正月初三

    正月初三为小年朝,相传宋真宗时,有天书下降于人间,真宗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天庆节,官员们可休假五天。民间有小年朝不扫地、不起火、不汲水的习俗。另有“烧了门神纸,各自寻生理”的俗语在民间流传,这句话是指人们在这一天将过年所挂的旧门神门笺都烧化,表示年已过完,又开始新一年的营生。

    正月初四

    据说正月初四是灶君下凡检查户口的日子,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闭门不出,商店不营业,妇女也不能做针线活。

    正月初五

    初五俗称破五,即这日可破除初五前的诸多禁忌。旧俗中还有吃饺子一说,家家都是如此。新出嫁的女子要在这一天归宁,其他妇女也都不再忌门,纷纷相互走访、拜年。但是,这一天禁忌干活,俗传这一天干活会使当年遇到破财的事情。

    另外,正月初五还是财神的诞辰,人们在初四就要准备好贡品,在初五的零时零分祭拜财神。此处所说的财神为“五路神”,人们祭拜“五路神”的习俗又叫做“抢路头”,也说“接财神”,其寓意是欢迎财神爷的到来,期望在新的一年里发大财。自初一起就关门的大小店铺也在这一天开门营业,叫做“开市”,有迎接财神、招财进宝的意思。

    正月初六

    初六“送穷”,又称送子,即祭祀穷鬼,是我国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据文献记载,穷鬼为颛顼(zhuān xū)之子,他身体瘦小羸弱,喜欢穿破旧的衣服,即使是新衣服也要弄破了再穿,宫中的人都管他叫做“穷子”。穷子死于正月晦日,所以人们称“颂穷子”,后来传说称“送穷鬼”,并演变成送穷的习俗。

    旧时,人们送穷要给“穷鬼”象征性地准备车船,带上干粮,还有的地方用芭蕉船送穷鬼。韩愈的《送穷文》中有“结柳作车,引帆上墙”一句,说的就是送穷日祭鬼象征性地为穷鬼准备车辆的习俗。

    古时送穷的日期多有不同,还有的在正月初二十九、正月的最后一天晦日,但人们都选择了在正月迎新春之际。这反映了我国人民辞旧迎新的愿望和送走往日穷苦、迎接美好新生活的传统心理。

    正月初七

    正月初七是人节,俗称“人日子”,也叫作“人口日”“人七日”“人胜节”“人庆节”等。神话传说中,女娲创世,创造出世界万物,第一日造鸡,第二日造狗,第三日造猪,第四日造羊,第五日造牛,第六日造马,第七日造人,所以,第七日为人类的生日,初七就被称为“人节”。

    汉族在人节有吃七宝羹的习俗,并将七宝羹视为吉利的兆示。据说七宝羹可以治百病,祛邪气。七宝羹也叫七样羹,是用七种不同的蔬菜做成的羹。这七种蔬菜的选取在各地各不相同。客家人用芹菜、蒜、葱、芫茜、韭菜加鱼、肉等;广东潮汕人用芥菜、芥兰、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七样菜各有不同的兆示意义,芥菜兆人长寿,蒜兆人精明,芹菜和葱兆人聪明,客家人加入了鱼代表“食有余”的意思。人节这天,汕头市卖菜的人们会将七种菜搭配好捆成一把,论把卖。农村里若是哪家在这七样菜中还差一两样,可以到别家的菜地里去采,而不算偷。

    除了七宝羹,在人节人们还有吃面条的习俗。意思是,用面将腿缠住可以多过些日子,取长寿的意思。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都叫做人日子,分别是小孩、大人和老人的“日子”,轮到谁过“日子”,谁就要吃面条。

    汉族女子还流行在人节戴“人胜”。人胜也叫彩胜、华胜,是用彩纸、丝帛、软金银等做成小人的形状。人们将人胜戴在头上,古时也贴在屏风上,还制作出各种花胜馈赠亲友。

    南方地区还有人节“捞鱼生”的习俗。人们围满一座,将鱼肉和配料一起倒进大盘子里,然后站起,用筷子将鱼肉捞起,嘴里喊着:“捞啊!捞啊!发啊!发啊!”并且鱼肉要越捞越高,取其步步高升的意思。

    正月初八

    在占岁的习俗中,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若这一天天气晴朗代表这一年的稻谷会有个好收成。正月初八,人们有顺星、放生祈福的习俗。顺星也叫祭星,在初八的晚上,天上的星斗出齐后,人们举行祭祀仪式。民间百姓在案头、灶台、锅台、门槛等处燃起一盏黄色灯花的灯,叫做“散灯花儿”。祭祀结束后,全家一起吃元宵。放生祈福就是将家里养的一些鸟、鱼等放回到野外,以此来祈福。这些习俗反映了古代人民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达了人们希望万物勃发的愿望。

    正月初九

    相传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所以,这天叫做“天日”,俗称“天公生”。在这一天,民间主要有祭祀玉皇、祈求玉皇赐福的习俗。

    正月初十

    因“十”与“石”同音,这天被认为是石头的生日,不能动石制工具,俗语叫做“石不动”和“十不动”。因此在正月初十这天,民间有祭祀石头的习俗,其目的是防止石头伤到庄稼。

    除此之外,我国有一些地区在初十这天还要举行祀鼠活动。据说正月初十是“老鼠嫁女”“老鼠娶亲”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很早就上床睡觉,以不惊扰老鼠娶亲,俗话说“你扰它一天,它扰你一年”。山西平遥地区的人们在这一天会将饼放在墙根,叫做“贺老鼠嫁女”。

    “老鼠嫁女”是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家老鼠住在一个寒冷潮湿的黑洞里。已经年老的老鼠夫妇看着自己的女儿慢慢长得越来越漂亮,就寻思着给女儿找个好婆家,告别这暗无天日的生活。于是,老鼠夫妇就开始到处寻亲。它们看到太阳,觉得太阳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妖魔鬼怪都惧怕太阳的光明,就决定将女儿嫁给太阳。老鼠夫妇心里想:女儿嫁给了太阳,不就是嫁给了光明吗?太阳听了它们的请求,说:“老人家,我并不是你们想象的那么强大,乌云就能遮住我的光芒。”老鼠夫妇无语,于是向乌云求亲。乌云却说自己虽然可以挡住太阳的光芒,可是微风一吹就散了。老鼠夫妇又转向风求亲,风说自己虽然可以吹散乌云,但只要遇到一堵墙便不能前进了。老鼠夫妇转而找到墙,墙说自己最怕老鼠,老鼠一打洞,再坚固的墙也会破损。老鼠夫妇听到墙的话,相对无言,它们想:那我们老鼠会怕谁呢?答案是猫。老鼠夫妇找到了花猫,并决意将女儿嫁给它。花猫自然是非常得意,立刻就答应了。结婚那天,老鼠们高高兴兴地送最漂亮的女儿出嫁。但是,这只花猫却突然蹿出来一口就吃掉了新娘。

    “老鼠嫁女”的传说在民间流传甚广,而且各式各样的“老鼠娶亲”“老鼠嫁女”的剪纸、年画也被人们贴在窗户和墙上,兆示吉祥。

    正月十一

    民歌中有“十一请子婿”的说法,即正月十一是“子婿日”,岳父们在这一天宴请子婿。相传,这是因为初九庆祝“天公生”的食物到初十还吃不完,所以,就在十一这天用来请子婿吃饭,娘家也不必再因此破费了。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迎来了一年里第一个月圆之夜,夜也叫做宵,正月也叫做元月,因此这一天被称为元宵节。元宵节还叫上元节、灯节,也是人们庆贺新年延续的节日。元宵之夜,皓月高悬,寓意团圆喜庆。人们在这个欢乐的夜晚,挂彩灯、吃元宵、放烟花,合家团聚,其乐融融。如今的元宵节盛行于海内外,而且花样繁多,热闹非凡,又增加了舞狮子、耍龙灯、扭秧歌、踩高跷等多种庆祝活动。

    元宵节源自汉朝,始于人们赏灯的习俗,它的由来在民间有多种说法。一说是汉文帝为了纪念“平吕”而来。汉惠帝刘盈死后,太后及吕氏宗族企图篡权,汉文帝与诸大臣几经斗争,在正月十五这天铲除了吕姓权力。于是,文帝便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微服出巡与民同乐,庆祝这一胜利,并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每到元宵节全国百姓都张灯结彩,庆贺太平盛世。二说是因为汉明帝倡导佛教所举。汉明帝听说印度摩羯陀国的众僧每逢正月十五都瞻仰佛舍利,点灯敬佛,就命令皇宫和全国的寺庙在这一天都点灯敬佛,百姓家家户户都挂灯。从此,正月十五就逐渐演变成普天同庆的元宵节。三说元宵节赏灯的习俗是出自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分别是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天、地、人三官分管三元,天官喜乐,所以,在上元节正月十五时要燃灯,民间就形成了元宵节挂灯的习俗。四说元宵节源自一个有趣的神话故事。传说很久以前,一只来自天宫的神鸟误落入人间,被猎人打死。天帝大怒,下令用大火烧死人间所有的人和动物。天帝有一个心地善良的女儿,她提前把这个消息偷偷告诉了民间百姓。百姓们幸得一位得道老人的指点,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张灯结彩、点放爆竹和烟花。天帝往下一看以为是熊熊烈火烧死了凡间的人畜,便没让天兵放火,人们也因此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后来,民间就用挂灯笼、放烟花这些方式纪念、庆贺这个日子。

    传说中的元宵节节期不同,历史上的元宵节,节期也在不断地变化,并不断延长。汉朝时,元宵节的节期是一天,唐朝时是三天,宋朝时则达到了五天,至明朝时期,百姓们从初八开始就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才结束。

    无论节期多长,元宵节讲究一个“闹”字。人们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交谊、求子、走百病。元宵节赏灯的活动越来越热闹,灯的样式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漂亮。如今有凤灯、镜灯和琉璃灯,从灯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其花样百出、丰富多彩。“猜灯谜”俗称“打灯谜”,因为能启迪人的智慧,而且很有趣味一直深受观灯者的青睐,流传至今仍不断推陈出新,供人们玩乐。

    吃元宵象征着团团圆圆。元宵作为元宵节的特有食品,如今也变换出多个种类。元宵的馅儿分香、辣、酸、甜、咸五种味道,有豆沙、芝麻、花生、酸菜、虾米、肉丁多个品种。元宵可以油炸、蒸煮,所以,元宵也叫做汤圆。唐代管元宵叫做圆不落泥,而元宵最早的叫法为“浮元子”,生意人特有的吉利叫法为“元宝”。

    再有就是交谊,元宵节被说成是封建社会的情人节。封建社会中,女孩不可随便出门,但在元宵节这天晚上女子们可以结伴外出观灯、玩耍,未婚男女们可借此机会为自己物色对象,情人们也多在这一天借机约会。

    封建社会求子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人们自然不会忘了在这个喜庆的节日也向神仙倾诉自己希望怀孕的愿望。民间在这一天有很多不同形式的求子方法,如送灯求子、向陈靖姑求子、打扫求子、拜桥梁求子、钻灯求子等。另外,妇女们在这一天还会进行一种特别的活动,就是“走百病”“散百病”。她们在这一天里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走郊外,或过桥,俗信认为这样可以祛除疾病,免除灾祸。

    元宵节的习俗多种多样,人们在这个团圆、喜庆、吉祥的日子里,欢乐喜庆、寄托愿望,在海内外形成了非常有特色的元宵节节俗。

    立春

    立春,俗称打春,古时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意味着春天的开始。旧时农家从冬至开始数九,立春正好是“六九”的开始。所以,民间谚语中有“春打六九头”“几时霜降几时冬,四十五天就打春”的说法。自秦朝以来,立春就被作为春季的开始。人们在这一天庆祝春天的到来,祭祀神灵,祈求来年庄稼能有个好收成。

    立春这一天的祭祀活动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周朝祭祀句芒。句芒也叫做芒神,是主管农耕的春神。在立春前三日,周朝天子就开始斋戒,立春这天,率领各位公卿大夫到东郊迎春,祭拜芒神,祈求丰年(据说芒神居住在东方)。后来,立春的祭祀活动不再限制地点,宋朝时,迎春的活动已经转入了宫廷。

    旧俗中,民间在立春前一天就开始迎春。这天,由两名艺人,一个装扮成春官,一个装扮成春吏,负责报春,他们沿街高喊:“春来了!”看见春官的人无论高低贵贱都要作揖行礼,而且报春人可以随意去拿商店里和摊贩上的东西,店主和摊主们还要表示很愿意。在立春这天,州、县官员也会组织举行迎春活动。鼓乐仪仗队在前,穿着官衣的州、县官员和所有的僚属在中间,手执农具的农民百姓跟在队伍后面,由此形成一个迎春的大队伍,热热闹闹地到东郊祭拜提前制作好的芒神和春牛。祭拜时,迎春队伍中的人们在芒神前行二跪六叩首礼,执事者斟酒给长官,长官将酒酹地,再次行二跪六叩首礼,然后给春牛作揖。最后迎春队伍再热热闹闹地迎芒神和春牛回城内。

    到第二天立春时,长官僚属和百姓们还要一起鞭春。首先,由阴阳官组织传统迎春仪式。然后,再由州、县官们主持迎春仪式。迎春仪程有初献爵、亚献爵、终献爵三步。最后,用彩鞭击打春牛三圈,官员们就回府了,而农民百姓则要留在此地,直到将春牛打烂,其意是让春牛回到田地中。

    鞭春牛的习俗至今仍盛行于我国山西地区。山西民间流行过一首春字歌:“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这首春字歌描述的就是农村地区“鞭春牛”的情形,民间也叫做打春牛。立春前一天,农民们就做好一个泥塑的牛。在立春这天,老人们会象征性地打春牛三下,代表这年农事的开始。打完春牛后,农民们将春牛打烂,取春牛的泥土撒到各自的农田里,祈求丰收。妇女们会抱着孩子提前围着春牛绕三圈,民俗认为这样可以不患疾病。在山西吕梁地区,人们用春牛土在门上写“宜春”这两个字。在晋东南地区,人们在耕牛角上涂春牛土,据说可以避免牛得瘟疫。在晋南地区,人们在灶上涂春牛土,是为了祛蚍蜉。

    立春时节,民间还有吃面饼、萝卜、葱和姜的习俗,俗称为“咬春”。

    春龙节

    民间俗语中有“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俗语,这里的二月二就是指农历二月初二春龙节。龙在中国古代象征着天,主宰人间的风雨。传说中,龙王在二月二抬头,之后的雨水就逐渐多起来。惊蛰已过,大地变暖,万物复苏,农民也在这天开始下地劳作。因此,古时还将这天叫做“春耕节”。

    据说,在明清时期,帝王为了督促农民及时春耕,会在二月初二带领百官象征性地到农田里去劳作。旧时的《皇帝耕田图》描画的就是这一情形。这幅画上还附有一首打油诗:“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

    关于春龙节的由来,民间流传一个有趣的神话传说。据说,武则天当上唐朝皇帝时,惹怒了玉皇大帝,所以,他命令四海龙王三年不得降雨人间。人间大地,一片荒凉,干旱不断。掌管天河的龙王不忍看到这样的惨状,擅自给人间下了一场透雨。玉帝大怒,将龙王驱逐出天庭,压在一座山头下,并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种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了救龙王,到处寻找“金豆开花”。后来,有个人突然发现玉米就像金豆,玉米爆花就好似“金豆开花”。于是,千家万户都做玉米爆花。玉帝看到人间到处都是金豆开花,就将龙王召回了天庭。恰好这一天是二月初二,人们就将这一天称作龙抬头,并留下了这天爆玉米花的习俗。

    春龙节的许多习俗都围绕着龙展开。百姓们将在春龙节吃的饼叫做龙鳞饼,吃的面叫做龙须面,吃的米饭叫做龙籽。辽宁地区的人们在这日清晨,用长竿敲打房梁,说是敲龙头,意思是把龙叫醒,这天还吃面食,以图吉利。妇女们也借这个吉利的日子,给小孩剃头。无独有偶,江苏淮安地区也盛行在这天剃头,还有“二月二龙抬头,家家男子剃龙头”的俗语为证。

    二月初二是出了正月后第一个吉祥的日子。封建社会中正月不能回家的女儿也选择在这一天回娘家,就是民间常说的“二月二,家家人家接女儿”。同样,人们还赶在这个吉利的日子驱虫弊害。民间流传诸如“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二月二,敲瓢叉,十个老鼠九个瞎”“二月二,诸虫蚂蚁直入地”等祛虫的习俗。“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是说人们在这天用青灰画粮仓或粮囤,还有的是在门前画大小不同的圆圈,意思是大圆接小圆,也是借吉祥之日祈求丰年。

    “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与我国古代的天文学有关。古人用二十八宿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观天测时”指导人们农耕劳作。在农历二月初二的夜间,正值连成的龙形的东方七宿星座中,代表“龙角”的角、宿两星从东方的地平线上慢慢升起,于是叫做“龙抬头”。

    清明节

    清明节在每年的四月四日到四月六日之间,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按照习俗,人们会在这一天祭祖和扫墓,以表达对已故之人的怀念和尊敬。清明扫墓这一习俗出自古时的寒食节。古时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人们禁火扫墓,只吃寒食。唐玄宗时,曾经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后来,寒食节和清明节合二为一,寒食节就成了清明节的一个别称,清明节也延续了寒食节禁火扫墓的习俗。除此之外,古时民间还有在清明节踏青的习俗,所以清明节也叫踏青节。

    寒食节扫墓的习俗源自一个历史故事。相传晋文公即位前,曾经被迫流落在外十九年,只有少数大臣追随他。介子推为了救他,曾经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烤熟了给他吃。即历史流传很广的“割股啖君”的故事。后来,晋文公回到晋国继位,封赏与他同甘共苦的大臣,却唯独忘了当时割股啖君的介子推。经人提醒后,晋文公心中惭愧不已,立即派人去请介子推。介子推拒而不来,晋文公就亲自去请。等他到介子推的家时,介子推母子已经躲进了绵山。晋文公派人去山上搜寻,结果却不见介子推母子。有人提议放火烧山,逼介子推母子出来。可是大火燃尽,也不见他们母子的踪影。三天后,人们发现介子推母子抱着山上一棵烧焦的大柳树死了。晋文公哭拜了一阵后,准备安葬他们母子。这时,他发现介子推的脊梁堵着大柳树的树洞,从树洞里掏出了一片衣襟,上面有一首用血写的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做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后来,晋文公将介子推母子安葬在大柳树下,把绵山改为“介山”,并将放火烧山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带领百姓们禁火食寒食,且亲自祭拜介子推。第二年的这天,晋文公发现这棵大柳树复活了,见到这棵树,晋文公就像见到了介子推似的。他折下柳枝,编成一圈戴在头上,并将这棵大柳树赐名“清明柳”,将这一天定为清明节。后来,晋国人们安居乐业,仍不忘不图富贵的介子推,就纷纷在这一天以禁火的方式纪念他。所谓的清明插柳,即在房子前后插柳条,将柳条编的圈儿戴在头上,据说这也是后人用来怀念介子推的方式。

    清明节的习俗在后世一直流传。一到清明,北方人就吃提前做好的枣饼、麦糕等冷食;南方人则吃青团和糯米糖藕。因为清明要禁火食寒食,人们怕寒食伤身就在清明期间进行一些体育活动,如放风筝、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等。放风筝的习俗始于清朝,后来,清明放风筝的习俗越来越盛行,人们不仅白天放,晚上也放。晚上放的风筝上挂着小灯笼,叫做“神灯”。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与农民劳作也有紧密的联系。《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时节,天气变暖,雨水大增,正适合耕种,故而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说法,而种树也成了清明节独具特色的风俗。

    二、夏季节日民俗

    浴佛节

    每年的四月初八即为浴佛节,又名佛诞节,是佛教寺院的传统节日。据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就出生在这一天,浴佛节就是为了纪念佛祖的诞辰。

    相传释迦牟尼诞生于两千六百多年前恒河边上一个叫做“迦毗罗”的小王国。这个王国的国王智勇双全、仁慈宽厚,王后“摩耶”温柔美丽、善良贤淑。可是,已经年过四十却仍旧没有子嗣,他们经常因为这个问题而烦恼。在一年的春天,阳光明媚,王后在花园里晒太阳。突然,有一只白象出现在天空中,这只白象长着六根长牙,四周围绕着五彩的祥云。这只白象慢慢落下,然后刹那间就从王后的右肋钻进去了。王后非常惊奇,不久之后就怀孕了。王后十月怀胎,很快就到了分娩的日子,她由宫娥们陪伴到娘家生产。在回娘家的路上,鲜花竞艳,鸟儿们的叫声清脆悦耳,恰似一曲天籁之音。当她们走到“蓝毗尼园”时,王后因突然腹中疼痛,被宫娥们扶到一棵无忧果树下休息。晴朗的天空格外明亮,王后手扶着树枝躺在了架起的床上。这时,忽然从王后的右肋生出了一个婴儿,这个婴儿面庞饱满,出生后就下地行走。婴儿向四面八方各走七步,且在走到第七步的地方时,右手指天,左手指地,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这时,空中出现了天女散花,天使伴奏乐曲,并且有九龙喷水为他“洗浴”。这个新出生的婴儿就是后来创办佛教的释迦牟尼。他出生的这一天恰好就是四月初八,因此后人将这天奉为浴佛节。

    在浴佛节当天,各地的僧尼都要用甘草、茶等煮成香水,将铜佛放进香水中,进行浴佛。另外,民间还会在浴佛节这天举行斋会、结缘、放生、求子和祭奠药王等活动。

    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节期在每天的农历五月初五。在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中,端午节的别称最多,有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浴兰节、天中节、诗人节、艾节、端五、夏节、龙日等。端午节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因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从而产生了许多不同的节名和大同小异的节俗,并且,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也流传着不同的故事。

    屈原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流传最广的是纪念屈原的说法。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三闾大夫,他提倡举任贤能,主张连齐抗秦,却遭到了楚怀王的疏远、权贵大臣们的排斥。楚怀王听信谗言,将屈原逐出宫廷,流放到沅、湘流域。后来,秦军攻破了楚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灭亡,黎民百姓苦不堪言,但他始终不肯舍弃自己的国家,在悲痛和绝望中,抱石投汨罗江自尽,这天就是农历的五月初五。百姓们闻讯到汨罗江打捞屈原的尸体,但始终未能捞到。为了不让屈原的尸体被鱼虾们吃掉,百姓将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扔进汨罗江中,供虾蟹食用。其中一位药师还拿来了雄黄酒,并将其倒进江中。据说这是为了药晕蛟龙水怪,使它们不能伤害屈原的尸体。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在江边祭祀屈原,将饭团、雄黄酒等扔进江中。据《初学记》记载,汉朝时,有一个长沙人梦见屈原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蛟龙偷吃了,以后可以用艾叶将这些食物包住,用五色线捆好,它就不敢吃了,蛟龙最怕艾叶五色线了。”所以,后人就改用艾叶包糯米,做成粽子来祭奠屈原,同时举行龙舟比赛,以驱赶江中的鱼虾,使它们不能吃屈原的尸体。

    与此不同,江浙地区流传的端午节传说,主人公是春秋时期的伍子胥。伍子胥是楚国人,他的父兄皆为楚王所杀。后来,他投奔了吴国,吴王阖庐死后,夫差继位。子胥劝夫差彻底占领越国,夫差却不听取他的建议。吴国宰相收受越国的贿赂,并谗言陷害伍子胥。夫差听信奸臣宰相的谗言,以宝剑赐死了伍子胥。子胥本是忠良之臣,却遭此陷害,他在临死前对邻居说:“我死后,将我的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的东门之上,让我看着越国的军队攻入城内灭吴国。”夫差听说后,大怒,命人将伍子胥的尸体用皮革包裹着,在五月初五这天扔进江中。因此民间也有传说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忠良之臣伍子胥。

    端午节的另一个传说是关于民间孝女曹娥的。曹娥是东汉时期上虞人,她刚刚十四岁时,她的父亲溺死在江中,然而多日都未见尸体浮上来。曹娥昼夜沿着江边哭号,十七天之后,仍不见其父亲的尸身。这天恰逢五月初五,她毅然投进江中寻父。五日后,人们惊奇地发现,曹娥的尸体抱着她父亲的尸体浮出了水面。四周的村民被曹娥的孝心深深感动,曹娥的故事也就传诵开来。当地的县官为颂扬曹娥的美德,命人为曹娥立碑,作诔(lěi)辞。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还在江边建起了曹娥庙,将曹娥生前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将她殉父之处命名为曹娥江,并以她殉父的日子——五月初五,作为纪念她的节日。

    不过以上说法都只是民间以讹传讹的传说,据考古学家研究证实,端午节是秦汉以前百越族所创立的用于祭祖的节日。专家推断百越族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一个以龙为图腾崇拜的部族。他们自比为龙的子孙,有特有的民族器具和穿戴服饰。他们将端午节定为祭祀祖先的节日。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化,百越族的人大部分都融入了汉族,小部分演变成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他们沿袭了祭祀祖先的习俗,端午节也就成了整个中华民族的节日。

    百越族端午节的历史在屈原之前,但屈原的爱国情怀和他所作的诗词深入人心,所以,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这一说法在民间流传最广。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民间还有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纪念诗人秋瑾说等。

    端午节的节日习俗众多,有包粽子,喝雄黄酒,赛龙舟,挂菖蒲、艾草,佩香囊,挂钟馗像等。这些习俗被人们继承发展,渐渐成了节日里必不可少的内容。

    粽子

    包粽子、吃粽子,是端午节特有的习俗。春秋时期的粽子分为“角黍”和“筒粽”。“角黍”是人们用茭白包黍米制成的牛角状粽子,“筒粽”则是用竹筒装米烤熟的粽子。东汉时期,人们包粽子前会用含碱的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包成的粽子就是流传至今的广东碱水粽。到了晋代,粽子的原料中又添加了中药益智仁,因此粽子也被叫做“益智粽”,粽子就是在这时被正式列为端午节食品的。发展到南北朝时期,粽子又添加了板栗、赤豆、红枣等多种食物。直至唐朝,又出现了菱形、锥形的“白莹如玉”的粽子。现今人们常吃的“蜜饯棕”则产生在宋代。随着时代的发展,吃粽子逐渐变成了一种时尚。至元朝和明朝时期,粽子已经转为用芦苇叶包裹,粽子的品种也更丰富了。

    如今端午节粽子也是人们颇为喜爱的食物,粽子的品种也是花样百出。现今的粽子从馅料上有南北方的区别,南方多用鲜肉、火腿、豆沙、蛋黄等做馅,北方多包枣粽或豆馅的粽子。我国吃粽子的习俗盛行已久,甚至还被流传至日本、朝鲜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

    赛龙舟

    “龙舟竞渡”的游戏起源于战国时期,为半宗教、半娱乐的节目。后来,人们用赛龙舟纪念屈原,并赋予了赛龙舟许多不同的寓意。江浙一带,人们还用赛龙舟纪念近代的民主革命家秋瑾。秋瑾于1907年6月5日在绍兴古轩亭英勇就义。后人敬仰她的诗作,就选择在有“诗人节”之称的端午节纪念她。赛龙舟作为端午节的特色习俗,在现代还逐渐发展成为体育比赛的项目。我国每年都举行“屈原杯”龙舟赛,并添加了“龙头祭”等新的元素。赛龙舟也从内陆发展至港台,后又传入日本、越南、英国等地。

    喝雄黄酒挂菖蒲、艾草

    据说,端午节古时也叫“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上山采药,挂菖蒲、艾草,饮用雄黄酒,驱虫杀菌。菖蒲的叶子狭长,叶片散发的芳香可杀虫、灭菌、提神、醒脑。艾草又称作艾蒿、家艾,它散发的奇特香味可驱虫,且有净化空气的作用。俗话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这天,人们将菖蒲、艾条挂在门楣上,用菖蒲、艾叶再加其他花草做成人形和虎形的艾人、艾虎,或做成花环佩戴于头上,不仅增添了美丽,还可驱逐蚊虫。

    佩香囊

    古时,在端午节的时候,民间会给家里的小孩佩戴香囊,据说是为了规避邪气,驱除温病。实际上,人们用丝布包起雄黄、香药和朱砂,以五种颜色的线弦扣成索,做成多种不同形状的香囊,不仅有预防疾病的作用,作为服饰的点缀也十分可爱。

    挂钟馗像

    旧时,民间还有在端午节挂钟馗像驱邪的习俗。相传这一习俗源自唐明皇的一个梦。据说,唐明皇患病卧床休息时梦见了两个鬼,这两个鬼一个大一个小。小鬼身穿红色的无裆裤,偷了杨贵妃的香囊和唐明皇的云笛,在大殿里转圈跑。大鬼穿蓝袍戴帽,追赶着要抓住小鬼。大鬼抓住小鬼后,挖掉小鬼的眼睛,一口吃掉了。唐明皇问大鬼姓名,大鬼说他本是终南山的进士,叫钟馗,因相貌丑陋在科举考试中没有被录用,并且自杀身亡。他发誓要为皇上除掉世间的妖魔鬼怪。唐明皇醒来后,果然大病痊愈。他命人照着他的描述画出捉鬼的钟馗像,并诏令天下,命全国百姓在端午节之时挂钟馗捉鬼的画像,来驱鬼辟邪。

    姑姑节

    农历六月初六是中国农村传统的姑姑节。俗话说“六月六,请姑姑”,六月初六这天,民间各家都会将已经嫁出去的老少姑娘们请回家,好好招待一番,再给送回去。

    姑姑节源自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历史故事。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有一个宰相名叫孤雁,曾随晋文公重耳流亡他国,成为宰相后勤政爱民,受到全国人民的尊重。六月初六是孤雁的生日,每到这天就会有很多人给他祝寿送礼。久而久之,孤雁逐渐变得自满,人们从此不再敬重他,并对他的做法很不满意。碍于他位高权重,大家虽然很愤怒却不敢指出他的缺点。

    后来,孤雁的女儿嫁给了大臣赵衰的儿子。借着这层亲家关系,赵衰对孤雁直言相劝,不想却被他当众责骂,致使年老体弱的赵衰不久就气死了。赵衰的儿子恨岳父无情无义,决心要为父亲报仇。到了第二年,孤雁奉命到外地放粮,说会在六月初六赶回来过生日。他的女婿知道这些后,便计划着在寿宴上杀掉孤雁,为他的父亲报仇。孤雁的女婿见到妻子问:“百姓们恨不恨岳父这样的人?”孤雁的女儿对父亲所做的事也很不满,随口就答:“我们是他的亲人都恨他,还用说其他人吗?”听此,孤雁的女婿就把他的计划告诉了妻子。他的妻子听后,说:“我已是你赵家的人,管不了娘家了,随你吧。”可是,自从这次与丈夫谈话后,孤雁的女儿整天提心吊胆,心里慌乱极了。她恨父亲对公公太不讲情义,反过来再想到父亲的好,作为亲生女儿不能对父亲如此无情。到六月初五这天,她还是赶紧跑回家,将丈夫的计划告诉了母亲。母亲大吃一惊,她连夜给孤雁送信,告知女婿的计划。孤雁的女婿发现妻子跑了,知道事情肯定败露了,就待在家里等着岳父来处置。

    六月初六的早晨,孤雁亲自来到了赵府,见到女婿和往常一样,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他们二人一起回到了相府。孤雁在寿宴上说:“老夫到外地放粮,了解到百姓的生活很苦,知道了近年来我做了很多错事。如今女婿设计陷害我,虽然是无情之举,却是为百姓除害,为他的父亲报仇,是明智之举,我绝不怪罪他。我女儿救父亲于危难之中,彰显孝顺大德,理应受我一拜。并希望女婿看在老夫的面上,不计前嫌,和好如初。”之后,孤雁一改此前的不当作风,勤理朝政,为国为民。他和女婿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好。从此,每到六月初六,孤雁就把女儿、女婿请回家中,好好团聚一番。

    这件事在民间流传开来,百姓们都效仿孤雁在六月初六这天请女儿、女婿回家团聚。传至今日,六月初六就成了人们俗称的“姑姑节”。

    三、秋季节日民俗

    七夕节

    七夕节是我国富有浪漫色彩的节日,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相传七夕的夜晚,牛郎和织女会在鹊桥相会。

    牛郎和织女的美丽传说源于汉代。相传,牛郎从小父母双亡,后又被哥嫂轰出家门,与一头老牛相依为命。他勤劳、厚道,为人忠实善良。一日,老牛给他出主意说:“每天傍晚东边的河里都会有仙女洗澡,你去拿那件粉色的纱衣,就会有个仙女留下来做你的妻子。”牛郎来到河边,果真看到几个女子在河里洗澡,他就拿了那件粉红色的纱衣。几位仙女洗完澡后,都飞上了天,只有最小的仙女找不到自己的衣服,没有回到天宫。牛郎把纱衣还给她,并求她留下来做自己的妻子。这位仙女就是王母娘娘最小的女儿——织女。织女答应了牛郎,留下来做了他的妻子。他们牛郎与织女男耕女织,过得很幸福,并生下了一双儿女。

    不料,王母娘娘知道了此事,亲自下到凡间,强行把织女带回了天宫。只会耕田种田的牛郎虽然着急,却丝毫没有主意,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妻子被带走。此后,老牛告诉牛郎,在它死后切记要刮下它的牛皮,然后披着牛皮就可以上天追织女。后来,牛郎按老牛说的方法披着牛皮,用担挑着一对儿女追上了天,快要追上时,王母娘娘拔下头上一只金簪一挥,就划出了一道银河。牛郎和织女只得隔河相望,整日以泪洗面。喜鹊被他们忠贞的爱情所感动,就集合到一起,在银河上搭成桥,让牛郎和织女相会。王母娘娘也无可奈何,只能默许了牛郎和织女每年七月初七的鹊桥相会。后来,人们将七月初七定为七夕节。

    其实,七夕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自古以来,人们就将重复数字的节日定为吉利日,如二月二、五月五、六月六等。七也不例外,又因为“七”与“妻”同音,所以,七夕节的习俗多与女人有关。传说中的织女也聪明、善良、擅长织锦。据说,她心灵手巧,织出了七色的彩虹、美丽的云彩和无缝的“天衣”。所以,在星光熠熠的七夕夜晚,民间的女子们向织女祈求聪明才智和巧艺,并向织女求赐美满的婚姻。七夕原名是乞巧节,也叫做女儿节。

    乞巧习俗

    七夕节,古时还被叫做少女节,源自少女乞巧的习俗。在这一天,民间形成了多种乞巧的方式。

    乞巧的习俗最早出自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从此,穿针乞巧的习俗就在民间流传开来。后世中,女子们多几个齐聚一起,置瓜果酒炙于香台,祭祀牛郎星和织女星,穿针引线,宴乐达旦,以向织女乞得精巧的手艺。

    至南北朝时期,民间又出现了喜蛛应巧的方式。《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在喜蛛应巧的习俗中,验证是否得巧的方法也不同,南北朝看网的有无,唐朝看网的密疏,宋代则看网的圆正。

    除了上述两种乞巧方式,明清时期又出现了投针验巧的方法。七月初七这天,妇女们用盆晒一盆水,等空气中的灰尘在水面上浮出一层膜时,将针投放到水中。水底针影若是彩云或鸟兽状,就是得巧;针影若“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就是没有得巧。民间流行多种乞巧习俗,各地都有所不同。

    种生求子

    种生求子是旧时的七夕习俗。在七夕之前,人们做成一种叫“壳板”的东西,即在小木板上撒土播下粟米种子,长出嫩苗,再放些花草,做成村舍人家的样子。也有些地区,在碗里浸泡绿豆或小麦待其出芽,再用红色或蓝色的细绳扎成一束,这叫做“种生”,也称为“生花盆”或“五生盆”。还有一种叫“水上浮”,是将牛郎、织女或鸳鸯等形貌的蜡像放在水面上,令其漂浮。最直接的是,妇女们将蜡质的婴儿玩偶放在水面上漂浮,以求生子,名曰“化生”。

    拜织女

    拜织女是少女、少妇们一起举行的仪式。在七夕的夜晚,少女、少妇们相约到一起,用茶、酒、水果、五子等做祭品,再加上一束鲜花、一个小香炉,共同祭拜织女。之后,一面享用食物,一面向织女祈祷,默念自己的愿望,宴乐达旦而散。

    为牛庆生

    人们为了纪念传说中那只老牛的牺牲精神,将七月初七定为老牛的生日,形成了“为牛庆生”的习俗。牧童们会在这天“贺牛生日”,他们到野外去采摘野花,然后挂在牛角上。

    洗头染指甲

    七夕这天,许多地区的少女用树浆加上水洗头发,用花草染指甲。据说,这样不仅可以变得年轻漂亮,还可以得到美满的姻缘。

    接露水

    传说七夕的夜晚接得的露水是牛郎和织女相会时流下的眼泪,抹在眼睛上会眼明手快,变得聪明伶俐。我国一些地区至今还有七夕接露水的习俗。

    听悄悄话

    在绍兴农村,七夕的夜里会有许多少女在茂盛的南瓜架下偷听牛郎和织女谈话。相传若能听到牛郎和织女的谈话,可以得到忠贞的爱情。也有些地区是在黄瓜架下偷听。

    拜魁星

    古人对天文学的认识中,将北斗七星中的第一颗星叫魁星,也叫做魁首。科举制度中,人们说的“大魁天下士”就是中状元的意思。民间认为魁星能左右书生的考运,并将七夕定为魁星的生日。因此,后世书生们也管七夕叫做“魁星节”“晒书节”。人们七夕拜魁星,就是出于对星宿的崇拜。民间参加科考的书生们在七夕都祭拜魁星爷,希望能通过科考夺得魁首,求取功名。

    晒书晒衣

    七夕节还有晒书、晒衣的习俗。汉朝时,富豪中形成了通过晒衣炫耀财富的风气。“竹林七贤”中的阮咸对此看不惯,便用竹竿挑起自己的破衣服拿出来晾晒,然后语带讽刺地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据史料记载,司马懿受曹操猜忌,在家装疯卖傻时,就于七月七日这天在家晒书。《世说新语》中也记录,七夕人人有晒书的习俗。

    吃巧果

    巧果是七夕节特有的食品,又叫做“乞巧果子”,《东京梦华录》还将巧果叫做“笑厌儿”“果食花样”。这种果子的原料是油面糖蜜,形状多种多样,大多为与七夕的传说有关的花样。旧时,购买一斤的巧果还会得一对身披战甲似门神的人偶,人们称之为“果食将军”。

    七夕节乞巧时,用的瓜果也变化多样。人们在果皮上雕刻出各种浮雕图案,将各类瓜果雕刻成花草和奇异的鸟,称作“花瓜”。

    在现代,浙江一些地区的人们在七夕这天也会做一些叫做“巧果”的食物。这些食物是用面粉制作成的各种小型物品,然后经过煎炸,作为七夕特有的食物食用。晚上,家人会围在一起吃巧果、白藕、红菱等。

    在七夕这天,我国各地还会举行不同的祭祀活动,如广东的“七娘会”,广州的“七姐诞”,嘉兴的“七夕香桥会”,胶东的“拜七姐神”等。

    中元节

    每年的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俗称鬼节。道教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定为上、中、下三元节,七月十五就是中元节。佛教在每年的七月十五会举行盂兰盆会,所以七月十五又被称为盂兰节。

    在佛教的《盂兰盆经》里记载着一个目连救母的故事。目连是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他在得道之前就已经父母双亡。得道后,他用自己的道眼看到地狱里的母亲变成了饿鬼在痛苦挣扎。目连伤心不已,偷偷用自己的钵盛饭给母亲吃。但是,饭一到他母亲手中就化成一片灰烬。目连没办法,哭着去求佛祖救救他可怜的母亲。佛祖告诉他,他的母亲生前有太多的罪孽,单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要联合众僧的道力,在七月十五进行盂兰盆会(盂兰盆会就是敬设盛大的盂兰盆供,并且以百种味道的饮食供养众僧),用众僧的感神道力才能救出他的母亲。目连依照佛祖的指示果然在七月十五这天救出了自己的母亲。后来,人们认为凡佛家弟子在七月十五日举行盂兰盆会都可为父母增福添寿,救已逝父母脱离苦海,回报父母的养育恩情。于是佛教的僧众们就将这一天定为盂兰节。从上面的故事中可以看出,佛教的盂兰节也是祭奠逝者的节日,即鬼节。

    民间也有七月十五为鬼节的说法。相传从七月初一开始,阎王爷会打开鬼门,让无人祭祀的孤魂野鬼们到人间去寻找吃的。尤其是到七月十五这天,阎王爷会打开鬼门,释放孤魂野鬼到人间游离。直到七月三十,鬼门才关闭,鬼节的节期也就结束了。所以,在鬼节这天民间有相关的祭鬼习俗。

    放河灯这天一早,家家户户都要采摘桐油叶包裹糯米粑粑,包好后蒸熟,再用来祭奠祖先。祭奠祖先之后,人们才能吃这香喷喷的粑粑。在这天里,街上的各个店铺、摊点也都要关门谢客,人们会在街道正中摆一个香案,上面供放一些水果和一种名叫“鬼包子”的食物,然后让道士在香案后唱祭鬼歌,这种习俗被称为“施歌儿”。到了晚上,各家还要在门口焚香,以数量多为吉,民间将其叫做“布田”。

    在这一天,有些地区还有晚上放河灯的习俗。河灯也叫水旱灯,其做法就是在小块木头上扎起荷花形状,中间再燃起一盏灯。人们通常在鬼节的晚上放灯于河中,用来给水中游离的鬼引路。

    中秋节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汉族的四大节日。根据我国历法,一年分为四季,每个季度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阶段。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被称为仲秋,八月十五为仲秋之中,故称为中秋。另外,民间也有人将中秋节称为“八月节”或“八月半”。自古以来,中秋节的月亮都是团圆的象征。故而,中秋节又名“月节”“团圆节”“玩月节”等。

    “中秋”一词最早出自《周礼》。古代的帝王有“春祭日、秋拜月”的习俗,即在春季时祭拜太阳,冬季时祭拜月亮。后来,文人骚客们也争相效仿,观月赏月,寄托情思。这种风俗在唐朝时期最盛行。

    中秋之夜的月亮,一年之中最圆、最明亮,也最具诗意。这样一个富有诗意的节日,自然也少不了美丽的神话传说。

    民间广为流传的是嫦娥奔月的传说。据说,嫦娥和后羿是远古时期的一对恩爱夫妻。嫦娥是一个善良、温柔、美丽的妻子。后羿在一次外出涉猎时,得到一包王母娘娘的不死药。他将不死药交给嫦娥保管。不久之后,心术不正的连蒙混进嫦娥的家里,逼着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情急之下一口吞了不死药,而后升天成仙,因不舍丈夫,停在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后来的人们得知此事,纷纷在月圆之夜摆设香案,拜月求吉祥。

    月圆中秋,从古至今都寄托着人们思乡的情怀和盼团圆的愿望。这种对月亮的崇拜,不仅表现在一个个美丽的传说中,还表现在历代传承的节日习俗中。从文人赏月、民间拜月到吃月饼、玩花灯,中秋节的活动喜庆热闹,欢乐吉祥。

    祭月

    据史料记载,早在周朝时期,古代帝王就有中秋祭月的习俗。古时的皇帝春分于东郊祭日,夏至于南郊祭地,秋分于西郊祭月,冬至于北郊祭天。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就是相应的祭祀场所。这种祭月的习俗后来逐渐发展到了民间。

    民间拜月

    民间最初流行少女拜月,祈求“貌似嫦娥,面如皓月”。据说,这一习俗源自一个历史传说。相传,古时的齐国有一女名为无盐。无盐相貌丑陋,自幼虔诚拜月,长大之后,凭借超群的品德被选入宫中,却并不受宠幸。有一天的中秋节,她在月光下虔诚拜月,天子正巧看到她,认为她美丽出众,遂立为了皇后。民间的少女,为求得美貌,也争相效仿,祭拜中秋之月。

    我国自古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即在中秋之夜祭拜月神。祭拜时,人们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所在的方向,在香案上放月饼、西瓜、红枣、苹果、李子等祭品,然后燃起高烛,在月光下,全家人依次祭拜。在众多祭品中,月饼和西瓜为必不可少之物,且西瓜要等分切成莲花状,份数为全家的人口数,包括在外地的亲人和孕妇肚子里怀着的小孩也要算进去,一个都不能少。祭祀结束后,由家里的主妇切开圆月饼,大小均等,份数确切,分给全家人吃。

    赏月

    严肃的祭月习俗变得轻松愉悦,就演变成了赏月。中秋赏月的习俗始于魏晋,兴于唐、宋。中秋赏月、玩月在唐朝颇为盛行,文人骚客,吟诗作对,多以咏月为题。宋代时,人们将八月十五正式定名为中秋节,并围绕着赏月形成了一系列的民俗活动。由于宋代时,民间战乱不断,百姓对聚散分离都习以为常。所以,人们开始用月亮的阴晴圆缺寄托个人的情感,将团圆和幸福寄托于中秋的圆月中。而中秋节也成了人们彻夜狂欢的节日。

    吃月饼

    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人们在中秋节到来时,还要吃一种象征团圆的时令点心——月饼。月饼最早是人们祭月用的祭品,这种月饼是一种形似菱花饼的食品。吃月饼的习俗源自朱元璋的“八月十五夜起义”。

    元末时期,朱元璋联合全国各地反抗朝廷的人们,约定于八月十五夜起义。为了躲避官兵严密的盘查,刘伯温献计将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放在月饼中向各地传送。八月十五这天各路义军都应约而至,奋起反抗,共同推翻了元朝。

    大获全胜之后,朱元璋将当时秘密传诵消息的月饼作为中秋节的节令食品赏赐群臣,并让军兵在这天与民间百姓共同庆贺。后来,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就流传了下来,时至今日,人们依旧喜欢在中秋节这天赏月、吃月饼。

    玩花灯

    中秋节又与春节、元宵节并称为我国的三大灯节。所以,玩花灯也成了中秋节的主要习俗之一。中秋节玩的花灯不像元宵节那样隆重,只在家庭的小群体里进行。这种玩花灯的习俗主要盛行于我国南方地区。

    在中秋节这天晚上,广东和香港地区的小孩会在家长的帮助下,将花灯竖挂在大树上。孩子们之间还会相互比较,看谁竖得高,看哪盏灯最精巧。有时,人们还会在中秋夜燃放孔明灯。孔明灯是一种用纸扎成的大形灯,燃起其中的蜡烛,便可飘扬于空中。除此之外,广东地区也流行做户秋灯。户秋灯是用六个竹篾圆圈扎成,内放蜡烛,外糊白纱纸。旧时,户秋灯多用于祭月,而今,也开始供孩子们玩耍。

    玩花灯与之相比,广西南宁地区的人们擅长制作简单的橘子灯、柚子灯和南瓜灯。橘子灯的做法是将橘子里边掏空放进蜡烛点燃,再在外边穿上灯绳。柚子灯和南瓜灯的做法与此类似,还可在皮上雕刻具有装饰作用的图案。这些灯制作简单,外观朴素、小巧、可爱,发出的光淡雅而不浓艳,是供小孩玩耍的佳品。

    中秋之夜,两广地区的部分城市也布置灯会,花灯主要以现代大型灯彩为主,照明主要依靠电力。此外,在广东佛山举办的秋色会上,人们也可以见到芝麻灯、稻草灯、鱼鳞灯、蛋壳灯、刨花灯、鸟兽花树灯等花样百出的各式传统彩灯。

    月光马儿

    月光马儿是人们供奉的画有月光菩萨的月光纸,月光菩萨就是人们供奉的月神。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描述了民间焚烧月光马儿的习俗:“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色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兔儿爷

    兔儿爷就是人们用泥或其他材料做成的蟾兔之像。明人纪坤在《花王阁剩稿》中说:“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从上述文字可以看出,明朝时期,民间就出现了用泥制作的兔儿爷。后来,兔儿爷逐渐被塑造得人性化。工匠们将兔儿爷塑造成了兔首人身,手持玉杵,身披金甲的武士。到了现代,兔儿爷又有了新花样,如今的兔儿爷花样繁多,已经成为颇受孩子们喜爱的玩具。

    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庆贺团圆的节日。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亦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习俗,中国香港地区的舞火龙,中国台湾地区的偷菜求郎,山东地区的抛帕招亲等,都为中秋节增添了喜庆气氛。

    重阳节

    重阳节为每年的九月初九。“九”在《易经》的阴阳学中为最大的阳数。九月初九是日月重阳,因此称为重阳节,也叫重九。“九九”又与“久久”同音,所以,民间逐渐形成了在重阳节求长寿的习俗。近代,人们又称重阳节为老人节,添加了敬老的色彩。

    重阳节的习俗由来已久,它形成的最初原因实难考证,只有人们根据史料推测的几种说法。一说源自先秦时期,由民间在九月粮食丰收之时举行祭天帝、祭祖先的活动演化而来。二说源自古时人类祭祀大火的习俗。古时人们根据“火历”进行农田劳作。在当时的火历中,秋季的星宿标志是二十八星宿中的心宿二,即大火星。大火星在九月份时隐退,称作“九月内火”。古时的人们将大火奉为神明,“九月内火”意味着漫长的冬季即将到来。所以,人们在大火星即将隐退之际,举行祭祀仪式。后来,一般历法取代了“火历”,祭火的仪式也逐渐消失。但人们对重阳节之后气候的变化仍有特殊的感受。于是,重阳节成了季节气候变化的重要标志。三说源于古时人们对山神的崇拜。古代人以“阳极必变”的观点看待重阳节,相信祭拜山神能给人们带来吉祥,祛除灾祸。四说重阳节之时,秋收已毕,农民闲暇之余到山上散步,采集野果、药材或植物原料等,再来一次“小秋收”。

    民间称上巳(农历三月初三)为“踏青”,重阳为“辞青”。重阳节就是提示人们进入寒秋时节、避寒隐居的时间坐标。人们对这个节令的感受形成了这个节日特有的习俗。

    晚秋之际的重阳节,秋高气爽,寒凉将至,人们登高、佩茱萸、簪菊花、饮菊花酒、吃重阳糕。这些习俗在时代中更迭,重阳节的活动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登高图登高是重阳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故而重阳节也被称为“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为高山或高塔即可,没有其他的讲究。现代人在重阳节登高时,或上高山,或上高楼,山为首选,高楼次之。在我国广州地区,人们会在重阳节这天登上白云山,饮酒作诗,这一习俗佳话还被传诵到全国各地,成了享誉全国的重阳登高典范。在上海,因为附近找不到山丘,人们便把沪南丹凤楼及豫园的大假山作为登高聚集之地,赋诗重阳,甚是高雅。如今北京的香山、山东的牛山、江西南昌的滕王阁等地,也都成了重阳登高的胜地。除此之外,湖北江陵的龙山更是很多人登高的首选,因为这里存留着历史中“龙山落帽”的遗迹。

    佩茱萸,簪菊花是重阳节的标志性习俗。所以,重阳节曾被叫做“茱萸节”。茱萸是一种果实,可做中药,有驱寒的效用,人间雅号“辟邪翁”。茱萸秧苗的叶子可治霍乱,它的根可以杀虫。重阳节之前,秋雨绵绵,气候潮湿,古人佩戴茱萸是为了利用其药效,也为辟邪消灾。“辟邪翁”满足了人们的生存欲望,却满足不了人们长寿的愿望。所以,雅号“延寿客”的菊花逐渐占据了重阳节的主导地位。菊花盛开于九月,是长寿之花,被古代文人赋予了凌霜不屈的象征意义。医学中,菊花可“治头风、明耳目、去瘘瘅、治百病”;菊花酒能疏风除热、养肝明目、消炎解毒。陶渊明诗句中也有“酒能祛百病,菊能制颓龄”的说法。于是,用菊花酿制的菊花酒就变成了重阳节的吉祥酒。诗人们相邀于重阳节,饮酒赏菊,留下了许多关于重阳节的诗词歌赋。随着重阳节饮菊花酒风俗的盛行,民间还出现了祭祀酒业神的习俗。这个酒神就是杜康。山东的酒坊会在每年的重阳节祭祀酒神杜康。贵州茅台镇的人在重阳节投料下药酿酒,初酒出炉时,老板们就在贴有“杜康先师之神位”处点起香烛,摆放供品祭拜酒神,以求酿酒顺利。

    重阳节的节令食品除了有用菊花做成的食物外,还有重阳糕。重阳糕又名五色糕、花糕,原料多为米、面,加些蜜饯、干果,以黏香菜叶为标志,制作随意,品种分为细花糕、糙花糕和金钱花糕。重阳糕的原型是古时的“饵”,即“蓬饵”,到宋代时,才逐渐形成重阳糕。由于“糕”与“高”同音,有节节高升的意思,所以,人们颇为喜爱这一兆示吉祥的食物。

    吃重阳糕的习俗主要盛行于我国北方地区。而在我国南方地区,放纸鹞才是重阳节的重头戏。纸鹞即风筝,“纸鹞”这一叫法是沿用了五代之前风筝的称呼。五代以前,北方称风筝为“纸鸢”,南方叫做“鹞子”。“纸鹞”的称呼就是融合了当时南北方对风筝的叫法。广东惠州民间的纸鹞形状为四方平面,再带一尾巴,与人们贴门神的神位很相似。

    四、冬季节日民俗

    送寒衣节

    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是送寒衣节,也叫祭祖节、十月朝。送寒衣节与清明节和中元节一起,并称为中国三大“鬼节”。古代称十月为孟冬,从十月开始就将进入冬季,而十月初一就是冬季的第一天。从这天开始,人们逐渐换上了御寒的棉衣,中国人受“孝”的传统观念影响,在这一天还要为去世的祖宗先辈送寒衣御寒,因此十月初一就有了“送寒衣节”的习俗称呼。

    孟姜女像送寒衣节还有一个家喻户晓的传说,即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据说孟姜女新婚不到三天,丈夫就被抓去服役修长城。在长达三年的等待后,孟姜女决定去北方给丈夫送棉衣御寒。她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了丈夫修长城的地方,却得知丈夫已经饿死,由于死的人太多,他的尸体已一起被埋在了城墙下。孟姜女悲恸欲绝,沿着长城哭号,感动了上天,哭倒了长城,找到了丈夫的尸身,她用事先准备好的棉衣裹着丈夫的尸体,将其重新安葬了。后人被孟姜女的行为感动,就形成了在每年的十月初一为逝人送寒衣的习俗。

    如今,这种送寒衣的习俗早已和各种祭祖活动融合成了独具特色的节日。在送寒衣节当天,南北方家家户户都会举办家祭和墓祭活动。人们用五色纸制作成房舍、衣服、鞋帽等,再带上纸做的衣物和冥币,拿到坟前一起焚烧干净,祭祀逝者。人们认为,阳间的纸衣服和房舍,经过焚烧后能在阴间变成鬼用的布匹绸缎和房舍、铜钱等给死者使用。除此之外,民间还讲究在十字路口烧五色纸,用于救济那些无人祭祀的孤魂野鬼,也使他们不至于去抢自己为死去的亲人祭祀的衣物。人们给逝者祭祀焚烧冥衣,亦称作“送寒衣”。

    另外,十月初一也被叫作“烧衣节”。旧时,民间儿女守孝三年到期后会在十月初一这天脱去孝服,重新换回常人的装扮。古代迁坟合葬等仪式也是在十月初一举行。

    人们在寒衣节祭祀逝者时,还会举行一种名叫“烧包袱”的仪式。在举行这项仪式前,人们首先要用纸袋包裹冥钱,然后在纸袋外边写上死者和送纸人的名字,最后才将其作为祭祀死者的物品焚烧。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烧包袱”的寓意就是给死者送钱。关于这个习俗民间也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据说,蔡伦发明出纸后,生意做得很好。他的嫂嫂慧娘就让他的哥哥蔡莫也学着造纸。这样,蔡莫也开了一家造纸厂。但是,蔡莫学艺不精,他造的纸质量不好,因此销路不畅。为了改善这种状况,让自家的造纸厂生意兴隆起来,慧娘想出了一个办法,并悄悄地告诉了蔡莫。

    不久后的一天半夜,慧娘假装暴病而亡。蔡莫悲痛不已,他趴在慧娘的棺材上哭诉,说他跟弟弟学造纸,没学好,却把慧娘气死了。他还说要把这些纸都烧成灰烬,以解心中的悲愤。他烧了一堆,又抱来一堆。这纸正在烧着时,他忽然听见慧娘在棺材里叫:“快把门打开,我回来了。”这下所有人都惊呆了。人们打开棺材,慧娘边唱边说:“阳间的钱可以纵横四海,阴间的钱也可以做买卖。若不是我丈夫给我烧纸钱,我哪能再回家中来?”她还说,她到了阴间之后,阎王让她推磨干活,受苦难,幸好丈夫给她送了钱用,她打点了小鬼,就免了许多苦刑,最后,她把钱全部给了三曹官,三曹官就打开地府后门放她回来了。这时,蔡莫还假装不知情地说:“我没有给你送钱呀?”慧娘说:“刚刚你烧的那些纸就是阴间用的钱。”

    围观的人听了慧娘的话信以为真,纷纷从蔡莫那里买纸烧给逝去的亲人。不久后,此事就在当地传开了,蔡莫家的纸也因此全都被卖出去了。

    相传慧娘“死而复生”那一天就是农历的十月初一。因此人们在每年的这一天为死去的亲人烧纸钱,用来表达对死者的挂念。

    虽然送寒衣节主要被视为祭祀死者的节日,不过在把祖先照顾周到之后,生者也要准备寒衣过冬御寒。旧时,妇女们在送寒衣节之前就做好了一家人在冬季穿的棉衣,在十月初一这一天拿出来给家人穿。即使天气暖和不宜穿棉衣,妻子也要让丈夫和儿女们试一下,以求吉利。男人们在这一天还要试试家中的炉灶,整理一下火炉和烟囱,确保冬季能正常取暖。

    冬至节

    冬至又名“冬节”“亚岁”“长至节”,时间在每年阳历的十二月二十二日到二十三日之间,是我国最早制定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就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了冬至是北半球一年中日最短、夜最长的一天。从冬至开始,我国各地区开始进入一年中的最冷阶段,民间开始数九,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古人认为,冬至这天阴极之至,阳气始生,代表新的循环周期的开始。因此,古人很重视冬至节,有“冬至大如年”的俗语。据说,我国周代的历法曾经以冬至为元旦,举国欢庆,是一个非常热闹的节日。

    如今,人们仍将冬至作为一个很重要的节日来过。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有吃饺子、吃馄饨、吃羊肉的习俗,还有“冬至到,吃水饺”的谚语。南方地区的习俗是在冬至这天,吃特有的汤圆、红豆糯米饭等。也有一些地区有冬至祭祀祖先、祭祀天神的习俗。

    吃饺子

    冬至吃饺子是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最初河南人将冬至吃饺子叫做吃“捏冻耳朵”。饺子为何叫捏冻耳朵呢?据说,是为了纪念东汉时期南阳的名医张仲景。张仲景曾在长沙做官,这日,他辞官回家。回到家乡时,正值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的百姓饥寒交迫、瘦骨嶙峋,有很多人的耳朵都冻坏了。张仲景立即让弟子在附近搭起了医棚和大锅,把一些驱寒的药材和羊肉一起放到锅里煮好后,捞出,剁成馅儿用面皮包裹,包成耳朵状,称作“娇耳”。而这天恰好是冬至。张仲景让弟子给每位来求药的百姓两个“娇耳”和一碗肉汤,这种肉汤叫做“驱寒汤”。就这样,他治好了人们的冻疮,也治好了人们冻坏的耳朵。后人学张仲景做“娇耳”,做成了饺子,也叫“扁食”。人们冬至吃饺子就是为了纪念张仲景用“祛寒娇耳汤”给百姓们治好冻疮的事迹。如今,在河南南阳仍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谚谣。

    馄饨面

    “冬至馄饨夏至面”是旧时老北京的说法。据说,馄饨的来历源自汉朝。当时,北方的匈奴经常带兵骚扰边疆的百姓,使百姓们不得安生。当地百姓恨透了匈奴士兵。这个匈奴部落的首领,一个叫浑氏,一个叫屯氏。于是,人们就用面片包肉馅,包成角,取“浑”和“屯”的音,将这种食物叫做“馄饨”。人们因恨匈奴而吃馄饨,希望战乱平息,过上太平安定的生活。因制成馄饨正好是冬至这一天,之后,人们就形成了冬至吃馄饨的习俗。

    如今的馄饨已经成为各地人们颇为喜爱的一类小吃。其味道鲜美,名号也各不相同,除了大部分地区叫“馄饨”之外,广东称作云吞,湖北叫做包面,江西叫做清汤,四川叫做抄手,新疆则叫做曲曲,其他各地还有与此不同的叫法。

    吃狗肉、羊肉

    冬至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盛行于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中医学认为狗肉和羊肉有壮阳、补养身体的作用。冬至之后,天气进入一年中最冷的阶段,人们进食狗肉和羊肉有补养身体的功效。

    民间传说,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源自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天,樊哙煮了狗肉,汉高祖刘邦吃了赞不绝口,觉得非常好吃,味道绝佳。民间争相效仿就形成了这一习俗。人们在这一天吃狗肉和羊肉以滋补身体,求得吉祥的好兆头。

    红豆糯米饭

    生活在江南鱼米之乡的人们,在冬至之夜会全家聚坐在一起,吃红豆糯米饭。据传,人们吃红豆糯米饭是为规避疫鬼,去灾防病。民间传说,共工氏有个作恶多端的儿子,正是死于冬至这天,死后到阴间化作疫鬼,仍旧祸害百姓。这个疫鬼最怕红豆,所以,人们每逢冬至就做红豆糯米饭吃,以驱邪避鬼。

    冬至团

    “冬至团”就是冬至吃的汤圆。我国江南地区盛行冬至吃汤圆。旧时的上海人也非常讲究吃汤团。古人的诗句中也有“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民间的俗语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人们在冬至“捣米做汤圆”,有的用来祭祖,有的则是用来馈赠亲朋。

    祭祖

    早在盛行过冬至节的唐宋时期,我国就产生了祭祖的习俗。这天,皇帝与群臣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们则各自向祖宗及父母祭拜。如今在我国台湾地区还留有冬至祭祖的习俗。同宗同姓的人会相约在冬至前后的一天,一起到祖宗的祠堂中祭拜祖先,叫做“祭祖”。祭祖之时要长幼有序,并向祖宗先辈供奉一种名叫九层糕的食物。九层糕是由糯米捏制成鸡、鸭等象征着吉祥的动物形状,然后在蒸笼中分层蒸成的。

    祭祖仪式结束后,还有宴席,各位宗亲们聚在一起,饮酒畅谈,叙谈阔别之情,俗称为“食祖”。冬至祭祖的习俗在我国台湾一直流传至今,表达了世世代代的台湾人民不忘祖先的传统美德。

    腊八节

    农历腊月初八是腊八节,也叫做腊八祭、王侯腊、腊日祭或佛成道日。腊八节得名于腊月。农历十二月正处在丰收后的农闲时期,人们多在这个月进行祭祀祖先和神灵的活动。古时,祭祀祖先称为“蜡”,祭祀神灵称为“腊”。可以说,十二月是一个祭祀的月份,“腊”和“蜡”都为祭祀之意,所以,人们就将十二月叫成了腊月。腊八就是腊月初八。当吃腊八粥的习俗在我国各地逐渐盛行时,便形成了腊八节。

    腊八粥腊八粥的由来在民间流传着多种说法。这些说法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来自佛教,一类来自神鬼传说,一类来自民间故事。

    据说,释迦牟尼得道成佛之日是腊月初八。释迦牟尼因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成佛,六年的苦行后,于腊月初八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修行期间,释迦牟尼每日仅进食一麻一米,饿得十分消瘦。他在腊月初八这天在菩提树下遇到了一个牧女,牧女用香谷及山上的各种果子做成粥给佛祖吃。之后,佛祖便得道成佛了。后来,僧人和百姓都在腊八这天吃腊八粥,以纪念佛祖得道成佛,并将这天叫做佛成道日,举行祭祀仪式。

    腊八粥的另一个传说来自古时人们“赤豆打鬼”的习俗。传说颛顼氏的三个儿子死后变成了恶鬼,经常出来吓人。古时人们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皆为疫鬼所致。这些疫鬼唯一惧怕的东西就是红豆,民间就在腊八这一天用红豆、小红豆做粥食用,以驱疫避邪。因此,腊八吃粥的习俗就流传开来。

    来自平民百姓家的两个关于腊八粥的故事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一说晋朝时的一个年轻人,懒惰、游手好闲,不爱劳作。妻子屡次劝说都不知悔改。直到有一天,家里的粮食几乎都吃光了,年轻人在腊八这天搜罗出一些残碎食物,做成了粥喝下。在辛酸的泪水中,他才悔过自新,好好过日子。另一个故事情节与这个情节雷同,主角是一对懒惰的夫妻,他们执迷不悟,导致在腊八这天只能用残余的杂粮做粥吃,寒冬的风一阵阵吹来,结果他们被倒塌的房屋压死了。民间用这些故事教育孩子只有勤奋劳作才能有饱饭吃,并在腊八吃腊八粥作为警戒提示。

    另外有一些腊八粥的传说故事来自于历史。历史故事之一是说秦始皇修筑长城时期,服役的民工百姓们在没有饭吃的情况下,在腊八这天把共同积攒下来的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煮成粥,每人喝一碗。结果,这些民工还是饿死在长城下。以后人们每年腊八都吃腊八粥,纪念这些饿死的民工。历史故事之二是说喝腊八粥是为了纪念岳飞。岳飞带领军队攻打朱仙镇时,正值寒冬腊月,在即将弹尽粮绝之际,百姓们送来了自家煮的粥,俗称“千家粥”,给官兵食用,结果岳家军大获全胜,而这天正是腊月初八。岳飞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年腊八都吃杂粮豆果煮成的粥,后来演变成腊八粥。历史故事之三是说为纪念朱元璋起义军的胜利。朱元璋在起义成功之前,曾落难在牢狱之中,寒风呼啸的冬季,朱元璋从老鼠洞中抠出一些米粒杂粮,熬成粥,吃了顿饱饭。这天恰逢腊月初八。后来,朱元璋建立明朝,不忘往日之苦,将这天定为腊八节,每年此时吃腊八粥,以示纪念。

    民间有冬至不吃素,腊八不吃荤,荤冬至、素腊八的说法。因此腊八节的节令食品多以素食为主。除了吃腊八粥,腊八节还有吃冰、煮“五豆”,泡腊八蒜,吃腊八面、腊八豆腐等习俗。

    腊八粥

    如今的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材料也颇为讲究,以北京的腊八粥最为典型。北京的腊八粥与天津的腊八粥近似,以莲子、百合、大麦仁、黏秫米、黏黄米、芸豆、桂圆肉、白果、红枣、黑米等为原料,色、香、味俱佳。山西的腊八粥以小米为主,辅以小豆、绿豆、大米、江米等,俗称为八宝粥。其他如甘肃、宁夏、青海、山东、河南等地,也有各自不同的原料,做法都为煮,味道鲜美。

    吃冰

    腊八正值寒冬,人们在腊八前一天就舀水使其结成冰,在腊八这天将其敲成碎块吃掉。相传在这天吃冰,在以后的一年里都不会闹肚子痛。

    煮“五豆”

    煮“五豆”就是有些地区对煮腊八粥的另一种叫法。不同的是,煮“五豆”还要用面捏些“雀儿头”,加米和五种豆子一起煮。相传,人们吃“雀儿头”是为了让麻雀头疼,来年之时不会再来祸害庄稼。煮的“五豆”要分开一顿一顿地吃,一直吃到腊月二十三,同时还要赠予亲人和邻居,象征连年有余。

    腊八蒜

    腊八蒜老北京有一句俗语叫:“腊八粥、腊八蒜,放账的送信儿,欠债的来还钱。”腊八蒜的“蒜”同“算”字音同,取算账的意思。这天各商号都要拢一下这一年的账,计算盈亏,债主也在这一天到欠债的人家送个信儿,让欠债的人家准备还钱。后来,欠钱的人家用“蒜”字代替“算”,避讳算账的意思。所以,大街小巷从来都看不到买腊八蒜的,因为百姓谁都不愿意听到这个“蒜”字。吆喝卖腊八蒜的就像是催债的,听起来让人不快。故而,家家户户都是在家里各自泡腊八蒜,自己先算计好今年这个年该怎么过。

    腊八蒜一般用紫皮蒜和米醋泡制,将紫皮蒜去皮,加入米醋,密封于小坛子里,到除夕再开启,作为年夜饭的作料,味道独特。

    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在腊八节自然晒制的豆腐,是当地的风味特产。

    腊八面

    腊八面是我国北方一些不产米的地区的人们食用的腊八节食物。这些地区的人们提前用各种蔬菜、果子做成臊子,在腊八这天做面吃,俗称臊子面。

    祭灶节

    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祭灶节。民间还将祭灶节称作小年、交年、小年下等。古时民间有“官祭三,民祭四,王八祭五,鳖祭六”的说法。意思是说不同级别的人要在不同的日期祭灶。如今大多数地区都在腊月二十三祭灶,少数地区也有在腊月二十九和腊月三十行祭的。

    祭灶,顾名思义就是祭祀灶王爷。相传灶君会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二十四这两天上天庭,向玉帝汇报世人的善恶功过。人们为了让灶君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少说坏话,就在这两天供奉祭拜灶王爷,好生侍候着送灶王爷上天。祭灶时人们贴的对联就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又称为辞灶,也叫送灶。人们用糖果、清水、料豆等祭拜完灶神后,将贴了整整一年的灶神旧像取下,用一块黏稠的糖瓜粘在灶神的嘴巴上,最后将灶神和用稻草扎的草马一起焚烧掉,以众人齐呼“送灶爷骑马升天”宣告结束。在灶神的嘴上贴糖瓜相传既是为了让他嘴甜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也是为了黏住他的嘴巴让他在玉帝面前不能说坏话。等到年三十的时候,人们再接灶神和众位神仙到民间过年。

    民间祭灶还有一些讲究。俗传,月亮属阴,灶君属阳,有“男不祭月,女不祭灶”一说。我国河南地区历来都是由男主人主持祭灶。只有在安阳一带有让家庭主妇主祭之俗。在祭灶时,人们用豆腐、海带、白菜等做成“祭灶汤”,供奉给灶王爷。祭灶之后,全家老少一起共进晚餐,品祭灶糖。在河南上蔡一带,这顿晚餐讲究吃素食,不能吃荤,以吃得多为吉,俗称“填仓”。

    从祭灶节起,新年就拉开了帷幕。民间各家各户开始扫尘、剪窗花、写春联、洗浴,为过一个轻松快乐的新年做准备。

    由于民间有祭灶节清扫的习俗,因此老北京又将祭灶节称为“扫房日”。在这一天,人们要将家中的窗户、犄角旮旯、地面等各处彻底清洁一番,使整个房舍窗明几净,焕然一新。民间俗信中,“尘”与“陈”谐音,扫尘为“除陈布新”的意思,主要是为了将旧日的所有晦气、穷运统统都扫出门,除旧迎新。

    房舍打扫干净之后,人们就开始剪窗花、写春联。窗花的内容丰富多彩,有燕穿桃柳、喜鹊登梅、狮子滚绣球、二龙戏珠、三羊(阳)开泰、犀牛望月等。

    旧时写春联都是红纸黑墨,如今春联流行写成红纸金字,四周也添加各式图案,金光闪烁,显得格外喜庆。春联的数量多,内容全面,主要以祈福敬神为主。如敬土地神的春联就是“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敬财神的对联为“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单联有在室内贴的如“抬头见喜”,在旺火上贴的如“旺气冲天”,在石磨上贴的如“白虎大吉”等。大门上的春联代表着一个家庭的门面,自然最受人们的重视。这里的春联或写景,或抒情,寄予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年复一年,妙语连珠,层出不穷。

    剪完窗花,写完春联,人们也不忘给自己置办一身新年的行头。新年之际,人人都置新衣,换新貌,整理出个新形象。大人、小孩们都在腊月二十三洗浴、理发,俗话说“有钱没钱,剃头过年”,无论贫穷富贵都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年。

    另外,民谣中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就是说,过了祭灶节,民间多举行结婚典礼,新人们也借着新年的喜庆步入婚姻殿堂。民间笃信过了腊月二十三,诸神都上了天,所有的禁忌都没有了,一直到过年,这些日子都吉祥。所以,娶媳妇、聘闺女都不用再左挑右选的寻找吉日,在这几日的哪一天都诸事大吉。民俗中称之为“赶乱婚”。

    除夕

    “除”为除旧迎新的意思,一年中的最后一天叫“岁除”,这一天的晚上叫除夕,也叫做除夕夜,民间俗称年三十、腊月三十。除夕是人们吃、喝、玩、乐迎新年的时候。除夕的每一样食品都很讲究,北方人吃饺子,寓意招财进宝;南方人吃年糕,代表年年高升。人们通宵不眠为熬年守岁,除夕的灯火彻夜不熄,俗称“光年”。除夕,即辞旧迎新之时,当寺庙的钟声敲击一百零八响,村落的爆竹声绵延不断,人们就踏进了新的一年。

    除夕的节令起源于先秦时期逐除厉鬼的习俗。《吕氏春秋·季冬记》中记述,古人在腊月三十以击鼓的方式驱逐“疫疠之鬼”。这一习俗千年之后演变成了现代除夕夜除旧布新、迎接新禧、祭祀神灵、祈求丰年等多种习俗活动。

    熬年守岁

    放鞭炮人们在除夕之夜通宵不眠守候新年第一天的到来叫做守岁,也称为熬年。熬年守岁的由来还附有一个有趣的民间故事。相传在太古时期,有一种怪兽叫做年。它生性凶猛残暴,以飞禽走兽为食,而且还祸害人类。人们对它十分惧怕。不过,久而久之,人们逐渐掌握了“年”的生活规律。年每隔360天到人群之处猎食一次,天黑而至,鸡鸣破晓而出。算准之后,人们将“年”肆虐之时称为“年关”,并逐渐想出一系列过年关的办法。

    每到这天晚上,各家各户都紧闭家门,把牲畜都关好,熄火净灶,躲在家里吃提前做好的“年夜饭”。由于这晚不知是吉是凶,人们做的“年夜饭”都很丰盛,并且在吃饭之前要祭拜祖先,祈求祖宗神灵保佑全家人平平安安。吃饭之后,所有人都不敢睡觉,大家就坐在一起聊天壮胆,熬到年走,等到金鸡啼鸣。这些过年关的办法演变至今就成了熬年守岁的习俗。

    守岁最早出自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除夕守岁的习俗自南北朝时兴起,当时的人们在除夕之夜燃起灯火,通宵达旦,象征着熬走所有的鬼怪病疫,等待着新一年的喜庆吉祥。从唐朝开始,守岁的习俗逐渐盛行。唐太宗李世民曾作“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古时的守岁,对于年长者意为“辞旧岁”,以惜时光阴为本意;对于年轻人,则是为父母延寿。如今,守岁已经没有此种含义,但带着人们喜悦和热情的心情,守岁依旧是辞旧迎新的重要年俗活动。

    年夜饭

    除夕之夜,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也叫“团圆饭”。团圆饭对中国人很重要,远在千里之外的游子们都要在年三十赶回家,与家人一起吃这顿团圆饭。团圆饭有的在中午吃,有的在晚上吃。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享受这一年中最丰盛的菜肴。桌上的美味一应俱全,“鱼”代表“富裕”,寓意“年年有余”,象征着来年的财富和幸运,所以,鱼不能动,要等到了新年才能吃。有一些地区的年夜饭,火锅是必备的,热气腾腾的火锅,有红红火火的寓意。萝卜在民间俗称为菜头,预示着新年有好彩头。因此也是年夜饭中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还要再来上一道甜食,祝愿以后的日子甜甜蜜蜜。当然,年夜饭也少不了酒,有如“兰尾酒”“宜春酒”“桃花酒”“屠苏酒”在各地年夜饭中皆榜上有名。

    年夜饭吃的是佳肴,要的是团圆过年的气氛,享受的是温馨快乐的心情。所以,吃年夜饭的时候忌讳说不吉利的话。在长辈给晚辈加菜或添饭的时候,如果晚辈吃饱了不想要了,忌讳说“不要”,要说“有了”。茶点吃完了不能说“没有了”,要说“太多了”或是“吃兴了”。新年处处都兆示喜庆吉祥,忌讳说鬼、凶、杀等不吉利的话。新年除夕夜,说几句吉利话,说一些祝福语,预祝新年吉祥如意,使人们心情舒畅,给温馨的气氛增添喜庆。

    水饺年糕

    除夕包饺子是北方人特有的习俗。因饺子形似元宝,所以有招财进宝的意思。包饺子要和面,“和”有“合”的意思,饺子的“饺”与“交”谐音,“合”和“交”一起象征团圆相聚,所以,饺子象征着全家团圆。

    与此相对,旧时南方人习惯在除夕蒸年糕,寓意年年高升。年糕的品种变化多样,并具有很浓的地方特色。年糕有方块形的黄色和白色年糕,分别象征着黄金和白银,预示新年财源广进、广发大财。在我国的不同地区,年糕有不同的独特口味。北京地区主要是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白年糕、红枣年糕和百果年糕。内蒙古和山西地区的人们吃黄米粉油炸年糕,还加入枣泥和豆沙做馅儿。北方的年糕主要是甜味的,南方的年糕有甜味和咸味的两种。如苏州的年糕就是用粳米制作的,味道比较清淡。南方的甜味年糕是用糯米制作,再加些玫瑰、猪油、桂花等做配料。年糕的制作方法较多,煎、煮、烹、炸、蒸都可。

    祭祖

    在吃年夜饭之前,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祭祖,去祖墓前祭拜民间俗称上坟。人们将做好的年夜饭也供奉给逝去的祖宗,让祖先们一同享用新年的团圆饭,以表达对死者的哀思和不忘祖的情怀。祭祖的方式大致有三种,一种是到祖墓祭拜,另一种是在宗祠祭拜,大部分地区是在家祭拜祖先。人们将祖宗的牌位摆在正厅,供奉好各种食物,全家人按长幼顺序依次上香跪拜。在山西西部吕梁地区,每到年三十的下午,人们就带着做好的年夜饭到祖墓前祭拜,当地人称为“送年食”。

    贴春联贴门神

    据史料记载,春联的原型是桃符。桃符出自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古代神话中,鬼域世界的山上有一棵大桃树,它的枝叶覆盖方圆三千里。这棵大桃树在鬼域之门的西南,树上还住着一只金鸡。黎明破晓,金鸡啼鸣,所有的鬼怪都必须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两边有神荼和郁垒两个神人守卫。鬼魂若做了伤天害理的事就会被这两个神人抓去喂虎。所以,所有的鬼怪都怕这两位神人。因此,民间百姓们用桃木刻成神荼和郁垒的模样,挂在自家的门口,以驱逐鬼魅。后来,这一习俗逐渐被简化,人们直接在桃木板上刻这两位神人的名字,来镇宅避邪。这种桃木就叫做“桃符”。到宋代时,人们则直接在桃木上写对联,这样既可以驱鬼辟邪,又可以表达新年美好的愿望,还能装饰门面。这种对联流传至今就是春联。

    春联的别称有对子、门对、春贴等,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多种类别。贴春联讲究逢门必贴,有神必贴,每物必贴。春联的内容多彩多样,以敬神祈福、祈求丰年、表达新年的美好愿望为主。其语言工整、简洁、精巧,丰富多彩。

    贴门神是用来驱逐鬼怪,祈求福寿康宁的。古人认为长相古怪的人都有某种神奇的天赋,所以门神大多怒目圆睁,手中持有各自捉鬼的武器。由于门一般是两扇,所以门神也多为两位。最初为神荼、郁垒二位神将,后来是唐朝的两位将军秦叔宝和尉迟恭。

    贴窗花

    窗花是民间剪纸艺术的一种。因为这种剪纸被用来装点窗户,所以叫做窗花。新年的窗花以喜庆、吉祥的动植物传说为主要题材,如龙凤呈祥、五蝠(福)捧寿、老鼠娶亲、犀牛望月等。窗花以丰富多彩的样式,将热闹的春节装点得红红火火,还表达了人们新年的美好愿望。

    贴“福”字

    春节家家户户庭院里的门上、墙上到处都贴满了“福”字。“福”代表福气和福运,兆示着新年幸福的生活。为了更充分地表达期盼幸福的心情,人们将“福”倒贴在门上,表示福运来到的意思。民间的福字精雕细琢,福字贴上还有各种吉祥的图案,如蟠桃、寿星、五谷丰登、鲤鱼跳龙门,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年画

    年画作为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给春节添加了喜庆的气氛。贴门神就是年画的原型。年画在门神画的基础上丰富了画贴中的内容,主要是以民间的神仙、兆喜的动植物和春节故事为题材。天津的杨柳青、山东潍坊、苏州桃花坞和四川绵竹是我国年画的四大产地。民间流行的年画有《天官赐福》《福禄寿三星图》《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

    接神

    在祭灶节上天的人间诸神,新年来临之际又降临人间,监管人间俗事。人们在除夕迎接诸神到人间过年,接神仪式在新旧年的分野,有的在子时之初,即年三十晚上十一点,有的在正子时,即午夜零点,还有的是在正子之后,即零点之后。接神仪式由一家之主带领全家,在天地桌前,按“财神正东、福神正南、贵神东北、喜神西南、太岁神西南”等方位原则接神。接神之时,分两次行叩首礼,间隔一炷香的时间,最后将神像、元宝锭、松枝、芝麻等,放盆内焚烧,以鞭炮齐鸣结束。

    踩祟

    踩祟,也称为“踩岁”,即人们在接完神后,将芝麻秸从门外铺到屋内,所有人在上面行走,发出吱吱的响声。

    送财神

    送财神就是指民间在除夕时沿街卖财神画像,美其名曰送财神。卖财神像的沿街嚷嚷“送财神爷喽”!这时买财神画像的人家就赶紧出来迎财神,顺便给卖财神像的一些赏钱,讨点吉利话,如恭喜发财,贺喜发财,金银财宝滚进来等。不要的人家不说“不要”,而说“有了”,以图吉利。还有一些卖财神画像的干脆将自己打扮成财神的样子,走街串巷,敲锣打鼓,边卖边唱“左厢堆满金银库,右边财宝满屋堆”,一堆吉利的话,接连不断,讨得人们欢欢喜喜地迎财神。

    给压岁钱

    有些地区,大人们在吃过年夜饭后就给孩子们压岁钱。吃完年夜饭之后,所有人都不离开宴席,由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并勉励晚辈在新年里学习进步,好好做人。一些父母在孩子们熟睡后,将压岁钱放在他们的枕头底下。大部分地区的人们是在大年初一集体发压岁钱。民间流传的一首童谣就生动地描述了发压岁钱的情形:“三星在南,家家拜年;小辈儿的磕头,老辈儿的给钱。要钱没有,扭脸儿就走。”

    放爆竹

    在除夕之夜,辞旧迎新的时刻,村落之间都燃起爆竹,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寺庙听钟

    除夕之夜,寺庙的钟声敲击一百零八响,传遍全城,迎接新年的第一刻。这种习俗亘古不变,寒山寺的钟声也成了新年辞旧迎新的象征。每年都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去寒山寺听钟,据说不少日本人也有新年来寒山寺听钟的习惯。

    除夕之夜,辞旧迎新,是举国同庆的节日。各地也各有不同的特色习俗,如海南的“吃新节”,湖南的“招财进宝”,上海的“开门红”,豫南的“钱串子面条”,台湾的“食尾牙”等。

    五、少数民族特色的节日与民俗

    火把节

    火把节是我国一些少数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具有显著的民俗文化特征和民俗文化内涵,名扬海外,被称作“东方的狂欢节”。火把节涉及的民族主要包括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普米族、哈尼族等。其中拉祜族在六月二十日举行火把节,彝族和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和纳西族则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五举行,其他各民族多在六月二十四举行火把节活动。火把节主要有斗牛、斗羊、赛马、摔跤、歌舞表演等活动,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衍生出新的庆祝活动。

    火把节的庆祝活动分三天举行,第一天为祭火,第二天为传火,第三天为送火。祭火之日,人们杀牛宰羊,做各种美味的菜,喝香甜的酒,置办节日盛宴。傍晚之时,村民们都到选定好的祭台,以古老的击石取火的方式点燃圣火,由黎族的民间祭司毕摩诵经祭火,最后村民们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模仿传说中阿什嫫以火驱虫的样子在田间四处游走。传火之日,小伙子们进行摔跤、赛马、斗牛、斗羊等活动,证明自己像传说中的阿体拉巴一样健壮。黄油伞下身着盛装的姑娘们则唱着民族风格浓郁的歌曲“朵洛荷”,跳起达体舞,争相让自己像传说中的阿诗玛一样美丽。最有趣的是,这天黎族的老人们还要进行选美活动,从民间选出如阿体拉巴一样勇敢、英武的美男子和像阿诗玛一样善良、美丽的美女子。选出的俊男美女在这个有深刻意义的节日里定下情缘,皎洁的月光见证着黎族青年男女浪漫的爱情。第三天的送火之日是整个节日的高潮。这一天的傍晚时分,人们拿着火把竞相奔走,最后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篝火堆,人们围绕着篝火尽情地狂欢,这一情形被人们誉为“东方的狂欢夜”。

    庆祝火把节的少数民族还有一些很特别的节日习俗,如种“太阳”、耍火、祭颂火神、舞火唱种等。

    种“太阳”

    云南地区的白族、彝族、普米族、纳西族等在农历六月二十五日火把节时,举行种“太阳”的欢度仪式。节日当天,人们等太阳冒出山顶时,就会用小木棒依次到象征太阳的干燥树桩上钻木取火,若有人先“钻”出了火星,大家就蜂拥而至用草绒“接”点火种,引燃离树桩不远的干柴堆。随后,每个人都从中拿起一个小火把,带回到家里,将火塘点燃。这就是种“太阳”。夜晚时,人们又围绕在白天燃起的干柴篝火堆周围,在这里“打歌”,用嘹亮的歌声颂扬火给人们带来的幸福生活。

    耍火

    耍火活动是居住在鹤庆、丽江交界的白族和纳西族人们特有的火把节庆祝活动。人们用一棵系满了成团、成束红花的大树象征“红花火树如炬燃”。当空中的第一颗闪亮的星星映入眼帘,人们手持小火把,围绕着“红花火树”,欢歌热舞,庆贺火把节。

    祭颂火神

    祭颂火神活动来自普米族。普米族将神话传说中给人类从天宫带来火种的昂姑咪奉为火神。据说,昂姑咪本是摩梭人的女始祖。她从天宫窃取火种,并以自己的身体为火种,将其引送到人间。普米族人为纪念昂姑咪,在每年的火把节举行祭颂火神的活动。

    节日当天,普米族的村民用一棵大松树来象征昂姑咪的化身,栽埋在村口。树上挂着与村里的人口数相符的小火把。首先,由村里年龄最大的一位老妇人将“化身”点燃。然后,村民们取下燃起的火把在老妇人的带领下,环绕“化身”跳锅庄舞,赞颂昂姑咪造福人类的功绩。最后,众人分成几组,穿行于山林田野之间,放声歌唱,祈求火神赐福,保佑人们平安如意、五谷丰登。

    舞火唱种

    在火把节期间,彝族的男女青年手持燃起的松木火把,到村寨的田间行走,以驱鬼邪,祈求丰年,保人畜平安。在火把节的夜晚,彝族百姓还要赛马、斗牛、摔跤、唱歌、举行大型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彝族人认为过火把节是为了让谷穗长得像火把一样壮实,后来多以舞火唱种的方式为人畜驱鬼避邪。而今,火把节又添加了各种商贸活动。

    在过火把节的各个民族中都流传着火把节的传说。这些传说传达了人们对火的赞美、对火的认识以及火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而且颂扬了人们像火一样贞烈的传统美德。人们对火的感情源自古代人们对火的崇拜。这些过火把节的少数民族都是远古的古羌人的后代,或是与之有关联的族系的后代子孙。据学者考证,这些少数民族的火把节与远古实行“火历”时期的星回节是同一个节日。其节日习俗也非常相似,实质都是为了纪念祖先炎帝,尊崇自己牛、羊、火的图腾,记录刀耕火种的历史。

    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实际上就是傣族的新年,时间是阳历的四月十三日到十五日这三天。泼水节在傣语叫做“比迈”,意为新年,也称作浴佛节。西双版纳地区的其他民族如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也过泼水节,这些民族的人们将这个节日称为“尚键”“尚罕”,意思是变更、转变、周转,指太阳已经运转一周,重新开始新一轮的循环。由于参加的民族众多,泼水节也是西双版纳地区最大型的节日。

    浴佛节是佛教的说法。据说,泼水节源自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这种仪式被佛教吸收后,传入中国。我国的傣族人民将民族的神话传说融入其中,使泼水节具备了独特的神秘色彩和民族特征。

    泼水节一般是三天,人们在第一天打扫卫生,整理房舍,准备年饭和过节期间的活动,与汉族的除夕相似,叫做“麦日”。第二天叫做“恼日”也称为“空日”,指这一天既不属于旧的一年,也不属于新的一年。第三天是傣历的元旦,称为“麦帕雅晚玛”。据说,这一天麦帕雅晚玛的英灵带着新历返回人间,俗称“日子之王来临”。

    傣族舞节日期间,傣族人们要进行许多别具特色的庆祝活动或游戏。麦日这天,人们身穿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到佛寺浴佛。浴佛结束后,泼水活动就开始了。傣族男女老少们,你泼我,我泼你,不断挥洒的水珠象征幸福、快乐、健康和吉祥。年轻人手里的水珠还象征着爱情。傣族人们用“丢包”的游戏寻觅爱情。精致的小花包就是爱情的信物。姑娘们盛装打扮后,提着漂亮的小花包早早地来到“包场”,与小伙子们并排间隔三四十步站好。丢包游戏开始,姑娘们先向小伙子扔花包,小伙子若是接不到就把准备好的鲜花插在姑娘的头上,姑娘如果接不到小伙子扔过来的花包会再把鲜花别在小伙子胸前,这样一来一回渐渐地就开启了一段段浪漫爱情。

    能歌善舞的傣族人,在这个盛大欢庆的节日里,自然不会忘了用热闹优美的舞蹈来庆贺。通常在第三天才有大型的舞蹈节目,如孔雀舞和象脚舞。孔雀舞是傣族舞蹈的灵魂。这种舞蹈以孔雀的各种姿态为基础,在曼妙优美的舞姿中抒发各种不同的情感。象脚舞是大众狂欢的舞蹈,人们伴着象脚鼓的鼓点,翩翩起舞。

    泼水节另一个保留项目是放高升。高升是傣族人们特制的一种烟火。人们先是在竹竿内部填满火药和其他材料,然后再将竹竿放在高升架上,引线燃放。竹子似火箭一样升入高空,发出绚烂美丽的烟火。观看的人们欢呼喝彩,热闹的景象更显出新年的喜庆。除此之外,泼水节还有赛龙舟、放孔明灯等其他颇为有趣的活动。

    泼水节是伴随着傣族人民的神话传说流传开来的。这些传说大多以反对罪恶、弘扬正义,崇尚伦理道德,以水的力量将人们从火的灾难中救出为主题。

    会街节

    九月中旬,秋露正浓,云南德宏地区的阿昌族便开始了会街节的庆贺活动。会街节是阿昌族一个盛大的宗教节日,节期为六天。旧时的会街节在农历的九月中旬举行,后改在国庆的前后三天庆祝。最初的会街节以祭祀神灵为主,如今,人们添加了许多娱乐节目和物质交流活动,会街节就更显热闹了。

    在阿昌话中,会街又叫“熬露”,是迎接佛祖返回人间的日子。神话传说中,佛祖释迦牟尼上天为母亲念经三日后于农历的九月中旬返回人间。天上的三日是人间的三月。佛光普照,青龙和白象呈祥。为庆贺佛祖返回人间,阿昌族的人们举着彩旗到各个街道的聚集场所舞青龙,跳象脚鼓舞。

    青龙、白象舞是会街节的主要标志,也是阿昌族的节日舞蹈。青龙和白象是老人们用木头做架子,纸糊身,布做龙头和象鼻子制成的。会街这日,阿昌族的小伙子们身背户撒刀,腰挎象脚鼓;姑娘们穿上了娇艳的节日盛装,在鼓乐和鞭炮声中,拥护着盛装主席的青龙和白象进入广场。会街开始,在热闹的锣鼓声中,青龙时而抬头,时而摆尾,白象或是摇摇长长的鼻子,或进或退,滑步、下跪、后仰、前倾,憨态可掬的样子深得人们喜爱。姑娘、小伙子们围着青龙和白象,跳跃着挪动,像波浪起伏不断。“耍白象”的传统舞蹈,变化多样,妙趣横生。最有趣的是象脚鼓舞,人们边敲边舞,时缓时急,并伴有甩鼓、晃鼓、摆鼓等花样,特别引人注目。

    青龙、白象在阿昌族人心目中是吉祥的象征。它们在阿昌族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中,使灾难不断的召卫散达纳国走出苦难,日渐强盛。人们喜爱的王子也因青龙和白象的庇佑而幸免于难,而后造福百姓。所以,在热闹隆重的会街节上,人们将青龙和白象奉为主角。

    圣纪节

    圣纪节是伊斯兰教的节日,为伊斯兰教历的三月十二日。据说,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出生和逝世都是在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这一天。穆斯林为了纪念穆罕默德的诞辰和逝世,将这天定位圣纪节,在清真寺举行集会,由阿訇们念经讲述穆罕默德创建伊斯兰教的历史功绩。

    圣纪节前夕,清真寺的主持阿訇会对人们说明过节的重要性和准备工作。穆斯林捐助钱财、物品和粮食,再请一些人做饭。回民群众也帮着干些杂活,行善做好事。

    过节当天,清真寺挂起纪念穆罕默德的横幅,张灯结彩,迎接八方来客。回族的群众聚集在清真寺诵经、赞圣、礼拜,听取阿訇讲述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迹,涉及他经受的磨难和智勇善战的历史故事,教导回民像穆罕默德一样做一个真正的穆斯林。穆斯林要进行忏悔,称为“做讨白”。

    我国新疆地区的回民过圣纪节,他们自圣纪节当日首先到清真寺诵经、赞圣,听阿訇讲穆罕默德的事迹,接下来就是吃喝玩乐地过圣纪节。重庆市的一些回民,在圣纪节的前一天晚上就到清真寺赞圣。清真寺的大殿、周围都亮起了灯,回民“飨以盛馔而散”。到圣纪节当天,众教民正式举行纪念仪式。最后,大家一起进行会餐,有的是同桌聚餐,有的是吃份儿饭。若有捐了东西没来吃饭的,就由邻居或亲友给他带回一份“油香”品尝。

    回族人民过圣纪节讲究众人参与,反映了人们团结友爱的精神。

    开斋节

    开斋节与圣纪节、宰牲节并称为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时间是伊斯兰教历十月一日。开斋节也是我国众多少数民族共同欢庆的节日,如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等。我国的新疆地区称之为“肉孜节”,其为斋戒的意思,回族则叫其“大尔德”。按照伊斯兰教法规定,伊斯兰教历每年九月为斋戒月,穆斯林习惯称其为“莱麦丹”月,即修炼身体、思想和意志的日子,也叫做“斋月”“封斋”和“把斋”。凡是健康成年的穆斯林都应全月封斋,每天在拂晓之前到日落之时,禁止饮食和房事。到斋月的第二十九日傍晚若见得新月,次日即为开斋节,穆斯林可庆祝一个月斋戒的成功;若第二十九日这晚看不到新月,则还要斋戒一天,即将第三十一天作为开斋节。

    开斋节要过三天,第一天的一大早人们都起来打扫清洁,男女老少沐浴更衣过后,从四面八方会聚到清真寺进行庄严的礼拜。礼拜结束,众人向阿訇道安,说“色俩目”的问候语。然后,由阿訇带领众人到郊外扫墓,祭奠死者。

    祭奠完死者,众人都分散到各家去拜年,各家各户都备有馓子、糖果、点心等食品招待客人。人们还互赠油香、馓子、花花等各种炸果,以表节日的祝贺。一般在家里待客的都是妇女,新女婿和未婚女婿也会在开斋节带上礼物,去给岳父岳母拜年。除此之外,开斋节家中小辈们均需给长辈们拜年,拜年过后全家老小会聚在一起吃“粉汤”。同时,开斋节各式各样的娱乐活动也在此时有条不紊地进行。哈萨克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等举行赛马、叼羊、射箭等活动。辽宁鞍山地区的回民会进行踩高跷、耍狮子舞等活动庆贺开斋节。河北沧州的回民在节日里表演武术。而西北地区的回民喜欢摔跤、掰手腕,城市的回民散步游公园等。

    开斋节已经成为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的传统节日。斋戒使人们饱尝饥饿的滋味,以至于不会在生活中过度挥霍,保持勤俭度日的好习惯。

    尝新节

    尝新节为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苗族、布依族和仡佬族的传统节日,俗称为“吃新节”,其中以仡佬族最为盛行。

    尝新节这天,各村落的寨老或鬼师们带着童男童女从田地里采摘来成熟的瓜果和谷物,然后挂在村里的古树上,并加上猪头、羊头、整鸡、九串猪肉和二十四碗饭做供品祭拜祖先和神灵。仡佬族人们按长幼顺序跪拜祖先。祭拜结束后,人们放鞭炮,放土炮,进行扫寨、演摊戏、耍武术、唱山歌等活动。寨老将拴有青蒜和红辣椒的竹竿插到田间地头,表示将祖先送走了。这期间,仡佬族人们还进行放生活动,放生的多为鱼类和一些野生动物。

    苗族人尝新节的由来在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传说,但多与人们赖以生存的稻谷有关。畲族的传说涉及了稻谷的起源。相传,原来只有天庭有珍珠米,民间无稻谷。畲族始祖盘瓠为了能让子民吃上稻谷,就从天庭偷来了稻种给人间。玉帝知道了这件事,勃然大怒,派天兵天将来追杀盘瓠。盘瓠与之奋战,最后落败掉进了潮州凤凰山的山崖,跌死在大树杈上。他身上的稻谷也撒落了。后来,麻雀飞到树上将稻谷衔走了。可是,麻雀一不小心又将稻谷掉在了岩缝里。最终,水蛭爬到了岩缝,用身体粘着稻谷带到了人间。之后,人间就有了稻谷。稻谷成熟,人们得以饱食,喜悦的神情洋溢在脸上。盘瓠的妻子却说:“这稻种是先王用生命换来的,新收获的米应该先给先王品尝。”从此,畲族就形成了尝新节祭祖的习俗。

    流传在彝族的尝新节传说讲述了民以食为天的道理。远古时期,彝族始祖阿笃兄妹在洪水泛滥之时,与自家的一只小狗和一只公鸡躲进了一个葫芦里得以幸存。洪水退去之后,鸡鸣犬吠天破之时,神鹰啄破葫芦救了他们。得救之后的阿笃兄妹惊奇地发现,狗的尾巴上粘着几颗米粒,它的膀子上夹着两粒扁豆。被洪水淹没以致一无所有的人类就以此生存了下来。狗和鸡也同时成了彝族人喜爱的伙伴。在彝族的各种大型节日里,彝民都会先喂狗,再用餐。至于鸡,彝民认为它们有先知先觉的能力,因此常通过鸡来预测吉凶,决定是否出行。我国作为水稻的原产地至少已经有八千多年的历史。我国辉煌的稻文化构成了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尝新节作为稻文化的形式载体也在不断地延续。

    三月街

    每年农历的三月十五至二十日是白族最盛大的节期和节日,俗称三月街,也叫“观音街”“观音市”“祭观音街”。最初,三月街以具宗教色彩的活动为主,后云南西部各民族纷纷加入三月街,三月街就逐渐发展成了苍山和峰麓地区大型的物资交流会和文娱活动的盛会。

    关于三月街的形成,民间流行一些有趣的传说。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蛮横的暴君每天吃一对人的眼睛。三个充满神奇威力的武士,在三月的一天用计谋将暴君骗到了苍山和峰麓,让神狗吃掉了他。此后,白族人们才过上了好日子。为了纪念这件事,人们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于苍山脚下载歌载舞,庆祝新生活,从而形成了后来的三月街。

    与这个传说相比,另一个关于三月街的传说更加美丽动人。相传在洱海边,龙王的三公主和一位叫阿信的小伙子结为夫妻。三月十五,月光皎洁,嫦娥正在举行一年一度的月街。三公主看了便带着阿信一起去赶月街。月街非常热闹,但是他们却只能看不能拿,也不能买。于是,三公主在苍山下种了一棵大树,每年三月在树下做七天的生意。久而久之,这里就形成了每年一度的大型街市,即三月街。

    也有人说三月街的原型是佛教的庙会。在南诏细奴罗时,每年的三月十五日,观音都会到大理传经。这里的青年男女们每年都来此礼拜、诵经、祭祀。这天就成了佛教的信徒讲经说法的庙会。佛教的信徒众多,再加上大理优越的地理位置,庙会就逐渐演变成了云南西部地区贸易交流的集市。每年一度的大型集市不仅有物资交流活动,还有各民族的文娱体育活动,形成了白族和彝、回、藏等各民族的盛大节日。

    传统的三月街主要进行山货、药材、茶叶、骡马的交易和举行对歌、舞蹈、赛马等活动。清朝的举人师范用诗句描写了当时三月街的盛况:“乌绫帕子凤头鞋,结队相携赶月街。观音石畔烧香去,元祖碑前买货来。”

    现如今,每年的三月,苍山附近的白族、汉族、彝族、纳西族、藏族等多个民族的人们身着节日盛装,带着各自的农副产品,赶着牛羊牲畜,来到三月街,白天进行各种物资交流,晚上举行赛马、射箭等活动,另外还演出白剧、花灯戏。热闹的三月街可称得上是云南西部的“春季交易会”,不仅有农牧产品的交易,还有各式的服装、各种布料、各地特色的美食和各种珍贵的药材、茶叶等。

    三月街最大的亮点是赛马会。赛马会上,千百匹骏马风驰电掣,更是马背上的骑手勇气和智慧的较量。以奔跑速度快和能骑善驭闻名的大理马就是通过三月街这个大型的交易会进入内地的。

    大理是交通要地,也是茶马古道必经之地,三月街这个以物资交流为主的节日也因此变得越来越热闹,越来越繁华。

    斗牛节

    我国古代社会以农耕经济为主,在农耕的过程中,人们逐渐与牛产生了一份特殊的感情。这种情感后来被人们演化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风俗——斗牛。斗牛是各民族普遍存在的节日庆祝活动。以苗族、侗族为首的部分少数民族还有所谓的斗牛节。

    各民族过斗牛节的时间并不统一,苗族人以四月初八为斗牛节。苗人的斗牛分两种,一种是耕牛兼斗牛,即既耕地还参加斗牛比赛的牛;另一种就是专业的斗牛。专业的斗牛由有经验的能手饲养,到斗牛节时拉去竞斗。苗家人都以能选到一头理想的牛视为极大的荣幸。所以,苗家人都有一定的选牛的经验。

    东汉斗牛画到了斗牛节,主人们就拉着各自选好的牛来到斗牛场外。在斗牛之前,主人们还特意给牛喂饱糯米饭,再喂上两口酒给牛壮壮胆。来自四面八方的斗牛,身披节日比赛的服装,有的配有马鞍,有的插五彩小旗,有的还在两边挂满铃铛,走起路来叮当叮当的响着。还有的牛身上插满了斗牛获得的奖旗,走在牛群之中显得威风凛凛。

    斗牛在苗族中已经发展出多种斗法。一种最直接的就是让牛自己去斗,不劝也不帮,以胜败生死决定名次,叫做“斗输赢抢名次”。另一种就是配对斗牛,相距两米的双方同时放开牛,让牛开始斗,主人可以劝斗,或推牛肩顶,帮助牛决斗。这种斗法的胜负视情况而定,不在乎输与赢。

    斗牛期间,无论输赢,主人都会得到亲友们赠送的各种礼物,如鸡、鸭、绸带等,还有就是为斗牛放礼炮。斗牛中获得冠、亚军的牛主人当然是最威风的,他们将赢取的奖旗挂在牛角上,享受着人们的赞美。

    苗族的斗牛节节期为三五天,在这期间,人们可以从斗牛的热闹氛围中得到很多快乐。例如宴请亲友,男女间倾吐爱意等。

    与苗族的斗牛节不同,侗族的斗牛节是每年农历的二月或八月里的亥日。侗族人以斗牛为乐,村村都养着善斗的“水牛王”。到斗牛节这天,主人们约好对手清晨时就已经来到斗牛场。首先进行的是“踩场”,即在三声炮响之后,牛王在锣鼓声中排成一队绕场三周。在这个队伍中,有人手持金瓜、月斧,有的举着各种旗帜,五彩缤纷,非常热闹。然后,各队牵着自己的牛王,举着火把准备战斗。等到炮声一响,人们将火把往前一抛,参斗的两头牛,四体腾空,冲上前去进行激烈的决斗。人们在四周呐喊助威,现场的气氛紧张而热烈。若两只“牛王”总是分不出胜负,人们就用大绳在后边用力拉回牛王,以平局结束。若是分出胜负,赢的一方的姑娘们将输的一方彩旗全部都拿去。输的一方要通过赎旗礼和对歌的方式才能赎回自己的彩旗。对于给人们带来巨大快乐取得了胜利的牛王,人们会给它披上红布,表示祝贺。

    斗牛活动丰富了人们的节日生活,培养了人们不畏艰险、勇敢斗争的精神。斗牛节承载着中国民间牛的文化意义,在中国历史中不断演变传承。

    开门节

    开门节,傣语叫做“出洼”或“豪瓦萨”,也是我国信奉小乘佛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开门节到来后,信徒们就可以从关门节谨慎小心的斋戒中恢复往日多姿多彩的生活了。

    从开门节这日开始,人们解除了关门节以来的所有禁忌,建盖新房子,举行结婚仪式都被一一搬上日程。为了庆祝开门节,节日当天傣族的男女青年们还会带着蜡条、纸花、食物、钱币等来到寺庙,进行大型的拜佛仪式。祭拜结束后,各种盛大的娱乐集会活动纷纷开始进行。这些活动主要有燃放火花和高升、点孔明灯、唱歌跳舞。由于此时正值丰收的季节,因此青年男女们还要提着鸟、兽、鱼、虫等各种各样的灯笼,游走在村寨的周围庆贺丰收。

    关门节

    关门节,源自佛教雨季安居的习俗,与中原佛教中的“结夏”相似,时间在农历的六月中,即傣历的九月十五日。关门节是我国信奉小乘佛的傣族、布朗族等少数民族的节日。

    据传,佛祖每年傣历九月到天庭为母亲讲经,三个月之后才返回人间。一次,佛祖在天庭讲经之时,人间的佛家弟子踩坏了农民的庄稼,令其耽误了生产。佛祖知道后就规定,每次他去天庭讲经之时,人间的佛教子弟不能去任何地方,必须在寺庙中忏悔赎罪,这就是“关门节”的由来。

    在众多有关门节传统的民族中,傣族的关门节最为典型。傣族人又将关门节叫做“进洼”,是佛祖入寺的意思。云南地区的傣族人在农历的七月中旬,也就是傣历九月十五开始举行关门节,历时三个月。关门节第一天,傣族的村落充满了节日气氛。人们一大早就蒸彩色的糯米饭,制作糕点,赕佛(赕佛就是村民集体都到寺庙里听经文忏悔)或置办酒席宴请宾客。在关门节的三个月中,傣族人要严格实行斋戒,同时不建新房,不举行婚礼,不出远门,定期到寺庙赕佛、拜佛,集中精力进行生产。等到三个月的斋戒期满后,傣族人们还要举行庆贺活动。接下来就是庆祝开门节了。

    三月三

    农历三月初三是我国汉族和多个少数民族的节日,古时称为上巳节。据说,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豫东一带淮阳地区的人们在每年的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举行太昊陵庙会,各地的人们都聚集到陵区,祭拜祖先。

    三月三,传说还是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民间这样描述蟠桃会的盛况:“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王母娘娘的法宝就是那颗不老的仙丹和能延年益寿的蟠桃。后人常将王母娘娘说成是福寿之神。所以,自古以来,三月三都是吉利的日子。民间流行在这一天进行流杯、流卵、流枣、乞子和戴柳圈、探春、踏青、吃清精饭以及歌会等活动。各少数民族的人们和宗教人士也都把三月三作为意义深刻的节日来庆贺,祈求吉祥如意。

    汉族有在三月三吃地菜和煮鸡蛋的习俗。侗族人将三月三也称作“花炮节”,他们在这一天举行斗牛、斗马、抢花炮、对歌等活动。三月三还是瑶族集体渔猎的节日,被称作“干巴节”。畲族在三月三家家都要吃乌米饭,以庆贺米的生日。壮族则有“三月三歌节”和“三月歌圩”的说法,三月三是壮族最隆重的传统民歌集会的节日。壮族人以青年男女为主在离村子不远的空地上举行歌会,最大的歌圩可达万人之多。

    黎族将三月三定为庆贺旱谷和狩猎丰收的节日,叫做“孚念孚”。三月三也是黎族青年男女的谈爱日,他们可在这天谈情说爱、自由交往。这个说法来自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七指岭地区遭遇旱灾,人们苦不堪言。一个叫亚银的年轻人依照百灵鸟在梦中的指引爬上五指山的顶峰,诱捕百灵鸟,以解救正遭受旱灾之苦的百姓。百灵鸟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姑娘,并应约解救了受苦的百姓。可是,没想到他们触怒了峒主,峒主派人去抢百灵姑娘。亚银及时赶来和百灵姑娘一起躲进了山洞。峒主命令家丁用火烧山洞。忽然间,乌云密布,雷声阵阵,山崩地裂,山石压死了峒主一伙人。百灵姑娘和亚银变成了一对鸟儿,飞上了天空。这时,人们赶来感谢他们,见他们已经化身为鸟,就激动地唱起歌、跳起舞,默默地祝福他们幸福快乐。由于他们升天之日就是农历的三月初三,因此人们又将这天定为青年男女的谈爱日。在谈爱日里,黎族的夫妻们,男子狩猎,妇女舂米和做粽粑;青年男女也准备好自己的定情信物在三月三这个吉祥的日子里寻找意中人。

    三月三作为中国情人节由来已久,唐代大诗人李白就曾赋诗曰:“啸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年年柳色”指的就是农历的三月初三情人节。

    另外,三月初三还是道教真武大帝的诞辰,道教的信徒们会在这一天去道观或庙宇中祭拜祈福,或是在家里诵经祈福。江西宜丰县潭山龙岗邹氏发祖公的诞生日也被认为是农历的三月初三。宜丰本地的人们在每年的这天开始唱戏三天,以祭祀祖先,并且举行大型的农产品贸易交流会。在江淮、江南地区,农历的三月三被称为鬼节,民间认为这一天鬼会在夜晚出没,各家各户都鸣放鞭炮以驱鬼邪。

    收获节

    收获节是庆祝收获的节日。以食为天的人们看到粮食的丰收就会产生喜悦的心情。我国的高山族和傈僳族将庆贺收获的节日叫做收获节。

    高山族的收获节又名“丰收节”,是我国台湾地区高山族布农人庆贺丰收的节日。布农人以小米为主食,他们的收获节也是在小米的成熟季节十月份进行,每年过节的时间需由村社或族老商定。按照习俗,布农人在小米收割前十五日不能外出,若万不得已有特殊情况就要在出门之前忌食香蕉、甘薯、玉米、青菜、盐、糖等食物。节日当天,各家到自家的小米地里撕下两根新粟穗送到村社的司祭家,即公共粮仓中,第二年再领回播种。在节日里,司祭的家里要杀猪,煮新米饭,盛情招待各家的家长。各家各户也在自家杀猪,煮新米饭,供全家享用。已经出嫁的女儿和姐妹们也在这天回家过节,也可以分得家里的一块肉吃。布农人吃完新米饭后,就正式开始了小米的收割工作。

    傈僳族的收获节在傈僳人们收割的时候进行,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和十月之间。节日期间的活动主要是酿酒和尝新。有一些傈僳族的人家直接在田地里庆祝收获节。这些人们边收割、边煮酒,并以歌舞庆贺,通常狂欢至深夜,觉得尽兴后才各自散去。

    六月节

    我国的布依族、哈尼族、壮族都过六月节,即在六月农耕结束后闲暇时,举行节日的庆祝活动。这些民族在六月份的不同时期过六月节,都有小年的意思。

    布依族的六月节也叫“过小年”“关秧门节”,是分布在云南、贵州地区的布依族人的传统节日。布依族六月节的节期多在农历六月初六的栽秧结束之后。六月节时,布依族人们吃五色糯米饭,祈求五谷丰登。各家各户宰猪杀牛,包粽子,祭祀祖先。在长顺和紫云地区的布依族人们还有赶声的活动。其间,青年男女们都聚集在坝上,举行赶表、对歌、掷花包等活动。

    哈尼族的六月节是旧历中每年六月插完秧以后的属虎或属牛日开始,节期两至三天。哈尼族的六月节又被称为“苦渣渣节”,其节日的活动和食品都独具特色。节日的第一天,哈尼族年轻小伙要修缮秋房(一种哈尼族人们用来娱乐的简易房屋)。第二天,龙头(地方首领)要带领小伙子们杀牛,各家各户都会分得均等的一份牛肉和牛血,另外人们还要在这一天换新磨秋,拴好藤条,做好秋千等待祭祀之后玩耍。而妇女们这天也不能闲着,她们要在家舂粑粑,为过年做准备。节日的第三天,龙头会率领全村的人祭祀祖先。之后,人们就可以荡秋千、欢歌热舞,一直欢庆到傍晚。哈尼族人在节日里有必不可少的三样特色菜即鱼腥菜、水芹菜、柴花菜。在所有菜肴中,还有两样特别有名的凉菜:凉拌生鱼和苔要拌蚯蚓。总之,哈尼族人们一起喝水酒,唱哈巴,跳罗昨舞,整个六月节像过年一样喜庆、热闹。

    六月节在壮族是因纪念祖先侬智高而形成的,“小年”“六郎节”和“七郎节”是其别称。不同地区的壮族人过六月节的时间也各不相同。据说宋仁宗皇佑年间,壮族的首领侬智高发动了较大规模的反抗宋王朝的战争。在战争中,他从敌人的包围中突围,在六月经过的地区的壮族人后来就在六月过节纪念他,而七月经过的地区的壮族人则在每年七月过节。壮族的百姓为避免宋朝皇帝的镇压,又借六郎之名,将六月节称作六郎节;借七郎之名将七月节称作七郎节。壮族人过这个节日就和过年一样,吃五色糯米饭,杀鸡宰羊,进行传统的祭祀活动。

    刀杆节

    刀杆节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八,是傈僳族以体育表演为主的传统节日。这个节日的体育竞技项目主要就是传说中的“上刀山、下火海”。相传刀杆节是傈僳族人们为了纪念一位对傈僳族有恩的汉族英雄。这位英雄就是明朝时期的兵部尚书王骥。王骥生前被调到边疆安边设卡,他到任后,体察民情,辅助傈僳族人们发展生产,使他们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所以,傈僳族人们很热爱这位贤良将才。后来,在王骥即将离开边疆回京城的时候,被人谗言陷害中毒而死。傈僳族的人们听说后非常气愤,决心为王骥报仇,并将二月初八王骥遇害的日子定位操练武功的日子。人们用“上刀山、下火海”的象征仪式表示愿意为王骥赴汤蹈火的心情,形成了今日的刀杆节。

    如今的刀杆节仍旧是以“上刀山、下火海”的竞技项目为主,但已经被人们赋予了新的意义。刀杆节这天,傈僳族的人们身穿节日盛装,来到刀杆节的会场观看比赛。首先是几名下火海的表演者为人们表演“跳火舞”。他们赤裸着双脚,裸露着上身,模仿各类禽兽的动作,在一个个炭火堆上跳来跳去,不时抓起一个火球在手里揉搓,抓起火堆里的炭火在身上磨蹭,却丝毫不抱怨疼痛。这意味着人们在经过火烧后,消除了新的一年里的一切灾祸。接下来就是“上刀山”的表演。会场的中央矗立着两根二十多米长的又粗又大的木杆,中间绑着三十六把锋刃的长刀,刀口朝上,组成令人惊悚的刀梯。一身红装的勇士,光着脚,先进行祭拜仪式。他们在一位古代武将塑像前祭拜,说了两句祭拜词后,将酒一饮而尽。然后,各位勇士一跃而上,跳上刀梯。他们手握刀口,脚踩刀刃,动作轻快敏捷,你争我夺地爬上梯子的顶端。最先到达顶端的人,还要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为人们放鞭炮。这个奇特的“刀杆节”已经被有关部门定为傈僳族传统的体育活动了。

    旭独龙节

    旭独龙节还叫做“洞更谷乳木”,主要是庆贺一年的平安并预祝来年的丰收。旭独龙节是珞巴族人最具特色的节日,按照珞巴族人的历法在每年二月间举行。

    节日前,珞巴族的人们就已经开始酿酒、杀猪、宰羊、舂米,为过节做准备了。另外人们还要把自家弄好的牛肉带皮分成块,分送给亲友,把剩下的牛头盖骨悬挂在自己的家里,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代表着全家辛勤劳作、生活富裕。

    节日当天,珞巴族的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聚到一起进行宗教仪式,祈求丰收。次日,金鸡啼鸣之时,各家还要杀一只鸡,将鸡肉炒熟后,全家一起吃,预祝家人以后身体健康。最后,所有的人家都聚集到一起,喝酒吃肉,兴高采烈的珞巴族人还会跳起风格独特的民间舞蹈助兴。夜晚的时候还有篝火晚会,热情的人们纵情狂欢,年轻的男女也借机表达心中的爱恋,一直到晚会结束。珞巴族人们奔放、粗犷的性格,使这样一个节日气氛高涨,场面格外的热闹。

    赫哲年

    赫哲年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赫哲族的春节,也是赫哲族一年当中最热闹、最隆重的节日。赫哲族在赫哲年期间还有自己独具特色的节日活动,同时人们也会在这几天享用他们十分喜欢的民族美食。

    捕鱼和狩猎是赫哲族人最基本的食物来源,所以,赫哲人喜欢吃鱼,也会吃鱼。在节日期间,赫哲族的人们会用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来招待客人,如酸辣风味的“踏拉长”(生鱼)、透明鲜红的大马哈鱼子和味香酥脆的“炒鱼毛”。一进腊月,赫哲族的男子推磨磨面,去江上凿冰窟窿钓鱼;妇女就留在家中做鱼毛、兽肉干、臭李子饼等。在此期间,小孩子也不得闲,要跟大人学剪纸,做糊纸灯笼。

    年三十赫哲族人吃的年饭是小米干饭和肉,吃完年饭后,才可以吃大米白面做成的食物和一些炒菜。除夕之夜,赫哲族人也要包饺子。旧时生活富裕的人家还要蒸馒头、宰猪,准备更丰盛的年饭。

    等到大年初一的早晨,男人们穿着狍皮大衣,妇女们穿似旗袍样式的鱼皮或鹿皮长衣,走亲串户去拜年。接待客人的人家也总是盛情招待,到处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村里的老人喜欢去拜访村里的艺人,敬艺人喝酒,听艺人演唱迷人的“依玛堪”。依玛堪是一种将散文和韵文结合到一起的说唱文学,内容有历史故事,也可以是个人即兴的抒发情怀。赫哲族人在节日期间还有一些其他的文娱活动。如小姑娘们玩老鹰抓小鸡、套花绳;妇女们玩“摸瞎糊”“掷骨头”;男子们则聚在一起玩叉草球、滑冰、滑雪、射草靶等游戏。其中叉草是赫哲族人练习叉鱼这种技术的比赛项目。首先,由一个人将草球扔出去,四周的人拿起鱼叉插草球,最先插到了为胜。这项比赛意在练习叉鱼这一捕鱼技术,使东北地区唯一一个以捕鱼为生的赫哲族人们过上丰裕的生活。

    颁金节

    颁金节实际上与金银无关,是满族的诞生纪念日和命名纪念日。“颁金”是满语,源自“颁金札兰”。“颁金”意思是生成、生气勃勃,“札兰”是指喜庆的日子,“颁金札兰”译成汉语就是生气勃勃的节日。颁金节是满族的族庆之日,一般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十三举行。

    史书记载,明崇祯八年,即一六三五年的十月十三日,后金汗王努尔哈赤的儿子爱新觉罗皇太极废除女真族名,正式定名为满族。后来满族人便将这一天定为诞生和命名的节日隆重庆贺。在每年的这一天,满族同胞们穿上民族服装,相聚到一起,跳起满族舞,唱起满族歌,进行各种庆祝活动。新疆地区的满族人在这天还准备特别制作的奶茶、打糕等食品供大家享用。满族的作家、书法家、摄影家、画家等一些艺术家在这一天争相为民众表演精湛的技艺,为节日增添了热闹的气氛。

    目脑节

    目脑节是景颇族的传统节日,又叫做“目脑脑”“木闹”“木脑闹”“总戈”等。目脑节的全称是“木代目脑”。传说中“木代”是一个善鬼,“木代目脑”就是民族祭祀鬼的活动。主持祭祀仪式的祭司叫做“斋瓦”,举行目脑时,由斋瓦吟唱景颇族的创世史诗《目脑斋瓦》。《目脑斋瓦》的内容讲述了目脑节的由来。

    传说在天地形成后,太阳的子女在天宫举行目脑舞会,也邀请到了人间的雀鸟参加。雀鸟返回地球后,带领所有的雀鸟跳目脑舞。这欢快的情形被景颇族的祖先胜腊娃贡扎和他的妻子看到,于是,他们带领景颇族人们举行了景颇族的第一次目脑舞会。相传学会了目脑舞的景颇族人更加聪明、善良、团结,彼此增进了感情,也与目脑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目脑逐渐成为景颇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脑节也成了景颇族人最盛大的节日。

    景颇族人在每年的正月过目脑节,为期三天。节日有特定的目脑广场,广场上提前放置二十多米高的目脑柱。目脑柱两端刻着犀鸟和孔雀各一只,柱子的前面竖立活动的竹竿代表生命常青,匾上画有传说中景颇族的发源地喜马拉雅山,两边设有高台,放眼未来。节日期间,四面八方的人们来到这个目脑广场,随着敲响的大皮鼓鼓点,由两位头戴孔雀形冠的族人带领着跳美丽的目脑舞。届时,景颇族的人们都穿上节日盛装,男子手执长刀,腰挎象脚鼓;女子持花扇、纱巾、手绢等各种漂亮的饰物。人们应着鼓点和竹管乐器商比的节拍,欢歌起舞,舞步刚健有力,不时传出狂欢的呼声,整个会场一片欢腾,充满了雄浑的气魄。

    打铁节

    打铁节是基诺族的传统节日,即过年。基诺族在每年的农历十二月进行一次集体的打铁活动,准备新一年的生产工具。这一节俗主要流行在云南西双版纳基诺山区。打铁节虽然被定在每年的十二月举行,但其具体日期必须由各村寨的寨母、寨父根据当年十二月的天气,选择吉利的日子,也就是说打铁节并不固定在某日,而是据每年的实际情况而不断变动的。

    关于打铁节,基诺族有一个流传很广的传说。据传,很久以前,一位基诺族的妇女怀孕九年九月之久还没有分娩。突然有一天,她肚子里的小孩咬断了她的7根肋骨,从她的肋下跳了出来。这个小孩一出生就手拿火钳和铁锤打起铁来。后来,基诺族的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有了打铁的习俗,形成打铁节。

    基诺族的打铁节非常热闹,全族的男女老少都活动起来。基诺族人将寨母、寨父叫做“卓巴”和“卓生”,将牛皮大鼓视为神器。村民们听到卓巴、卓生敲起牛皮大鼓就集齐到卓巴、卓生家听候分配准备工作。在打铁节之前村里要先凑钱买来一头小牛,以使人们能够在节日当天进行剽牛祭天的仪式。仪式结束后,每户出一个男子到山上捕捉两只黄嘴老鼠,孝敬给卓巴、卓生做节日礼物,另外还要捕捉一对竹鼠,各家的男主人需将鼠去皮洗净,一半用炉火烤干,捣成粉状做汤,献给铁匠们,并将另一半鼠肉赠给村中的长老。打铁节期间,基诺族人还举行敲牛皮大鼓、对歌、眺望、翻竹竿等庆祝活动。

    牛魂节

    牛魂节就是给牛过诞辰的日子,所以,又叫“牛生日”“牛王节”“牛王诞”等。牛魂节是我国壮、汉、布依、瑶等多个民族共有的传统节日,时间多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也有的在六月初八或八月初八。

    在牛魂节这天,人们会给常年劳作的老牛放一天假,帮老牛修整牛栏,有的还要做五色糯米饭喂给老牛吃。另外,有些地方的人会在堂屋里摆放瓜果、酒肉等贡品,由一家之主牵着老牛绕着供品行走,边走边唱,以颂扬老牛的无私贡献精神,表彰老牛为家庭所立下的功德。

    除此之外,我国桂北地区的壮、侗、瑶、苗等少数民族在牛魂节这天清早,还要让小孩们将牛儿们放出牛栏,放逐到绿草地或牧场上自由嬉戏。其他地区则有将牛赶入河中,为牛洗澡,去跳蚤的习俗。总之在牛魂节这天,人们会精心呵护家中每一头牛,让它们能够过一个舒畅的生日。

    几千年来,中国农民与牛结下了深厚的情感,甚至有一些少数民族将牛视为自己的祖先。各民族传诵的关于牛魂节的传说巧妙地契合了老牛勤奋、老实、憨厚的性格,同时也展示出了我国农耕社会的发展历程,以及牛文化的源远流长。

    赶年

    赶年就是提前过年,按照农历,土家族比汉族提前一天过年,月大则在腊月二十九,月小则在腊月二十八。过赶年是土家族最隆重的节日。

    土家族过赶年就相当于汉族人过春节,一般会比汉族提前一两天,也有的提前六七天过年。不同姓氏的支系过赶年的时间各不相同。例如重庆市酉阳县的土家人过赶年就有三个不同的时间,后溪乡的彭姓在腊月二十四,老寨乡的彭姓在腊月二十九,沙滩乡与可大乡却是在腊月二十八过赶年。这些姓氏支系过赶年的习俗方式也有不同。一部分彭姓的土家人在赶年这天早晨由男子先起床做饭,做好之后再呼唤妻子和孩子起床吃饭。饭后,全家人一起外出游玩。沙滩乡和可大乡的李姓土家人“赶年”时,点燃蜡烛并整夜不熄,不能点油灯,忌讳杀猪。土家人做完年饭后,先焚香烧纸钱,三跪九叩祭祀祖先,祈求祖宗保佑平安。团年时,土家人会象征性地给磨、锄等贴上“压岁钱”,也象征性地给果树、牛栏、鸡舍等添饭,祈求丰年。

    土家族赶年的传说与汉族除夕熬年守岁的传说一样,都是因为躲避一个叫做“年”的怪兽。而关于土家族“赶年”的来历却说法不一,但都和土家族人的战争与曾经遭遇的灾难有关。据说,在年关已近时,客王征兵准备攻打土家地区。土家人提前过了年,然后躲到山上。客王果然进入了土家村落,在土家族人的家里过年。土王命令土家人在鸡鸣之时攻下山,与客王战斗。结果,土家人大获全胜。后来,土家人过年的日期就提前了,并称为赶年。土家人有过赶年不杀鸡的习俗,据说就是由于鸡鸣报晓在这次战争中立了功。另一说法是,在明朝时,朝廷恰逢在春节调兵到沿海地区抗击日本海盗,土家族人就提前先过年。后来,民间相传土家族人提前过年是为了躲避债主过年时来家里要债,提前过年后,人们就可以在过年时到山上躲债了。

    龙船节

    龙船节是苗族人举行龙舟竞渡的节日,在每年的农历五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举行。龙船节在苗语中叫“咋瓮”,意为划龙船,又叫“娄瓮”,意思是吃龙肉。

    苗族龙船节的龙舟竞渡与端午节赛龙舟不同。苗族的龙船是用一棵大杉树或大梧桐树挖成,分成母船和两侧子船三部分,装载着亲友按习俗馈赠的猪、羊、鹅和水手的食物与划桨。与赛龙舟不不同的是,苗族水手们是站着划龙船。龙船上还贴着对联,多是一些吉祥语。

    在龙船节之前,苗族人们就将龙船洗刷一新后,将母船和子船系好,安装好龙头,二十四日举行开划仪式,以驱邪敬神。竞渡前,乡亲们会赠予每艘龙船鸡、鸭、鹅、猪等作为礼品,水手们将这些礼物放在船上或挂在船头。中午在三声炮响后,龙船竞渡赛开始,数十艘龙船纷纷破浪前行,两岸的乡亲们呐喊助威,鞭炮声、呐喊声、锣鼓声,连成一片,整个节日进入了高潮。

    每艘竞渡的龙船上有三四十名水手,其中一名为鼓手,即龙船头,指挥水手们划桨。由男扮女装的小男孩负责敲锣,还有水性好的掌舵当艄公撑篙。船头有专人在比赛前后放土炮,船上还有文化人记录亲戚们送的礼物。在三天的节期里,水手们的吃喝都是乡亲们赠送的。在龙船赛结束时,竞渡的水手们还要用全村最肥大的猪宴请全寨的乡亲们,以答谢人们对龙船赛的支持。龙船节期间,苗族的百姓还会举行斗牛、斗雀、赛马等各种活动。夜晚之时,男女还有伴游对唱,表达情感和爱意的习俗。

    沐浴节

    沐浴节,顾名思义是洗澡的节日。恐怕世界上以洗澡沐浴为俗的节日也就只有沐浴节了。这个奇特的节日是我国藏族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节期在农历的七月六日至七月二十日,以天空南部弃山星出现和隐退为时间坐标,为期七天,所以也称作沐浴周。在这一周内,藏族的人们无论老少,都要下河洗澡沐浴。

    藏族舞关于沐浴节的来源,藏民中流传着一个名医药王的故事。相传在很久以前,藏族地区疫病泛滥,有许多百姓都是得瘟疫而死的。而此时被人们称作药王的宇托医生也已经去世了,人们不知如何是好。正巧此时有一个妇人梦到宇托医生告诉她在南方的弃山星出现之时,到河里沐浴洗澡,就能祛除瘟疫,治好百病。事情传开后,百姓们都在弃山星出现时到河里洗澡,洗完后身体果然恢复了健康。藏民都认为这是宇托医生转化成了弃山星,在天上看着他们,指点医治病疫的结果。藏族在沐浴节洗澡的习俗也就由此形成了。

    南方的弃山星出现在夏末秋初,一周之后隐退。藏族的人们看到弃山星就知道要进入秋季了。根据西藏高原的气候规律,入秋时的河水,温度较高,也较为清净,是一年中最佳的水。在藏文天文历书中也记述了初秋之水的八大优点,具体为:“一甘、二凉、三软、四轻、五清、六不臭、七饮时不损喉、八喝下不伤腹。”所以,下河洗澡,初秋是最好的时机。沐浴节选定在此时是再合适不过了。在这七日里,藏族人扶老携幼,纷纷跳到河水中沐浴洗澡,为的是洗掉身上的污秽,洗掉所有的疾病、烦恼和灾难。一些少妇还趁此良机将家中的被褥、床单拿出来彻彻底底洗一遍。小孩们聚到一起,尽情地在水中嬉戏、玩耍。沐浴之后,人们吃糌粑,喝酥油茶,饮青稞酒,聊聊家长里短,叙谈邻里亲情亦别有一番滋味。

    绕三灵

    绕三灵被人们称为白族人的狂欢节,迄今为止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绕三灵,白语称为“观上览”或“祈雨会”。“观”就是游览、闲逛,观上览即为逛三都。三灵指三都,为“佛都”崇圣寺,“神都”圣源寺和“仙都”金奎寺。绕三灵是云南大理的白族人在每年的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进行的自娱性迎神赛会。

    绕三灵原型为古时大型的祈雨活动。白族是以水稻农耕为主的民族,人们在耕种前有必要向神灵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于是,白族人在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农耕之间进行祈雨活动。祈雨是人们聚会的好机会,农忙之前也是春游的最佳时机,所以,绕三灵逐渐演变成了白族人盛大的民族盛会。

    以祭祀为起源的节日常常伴随着很多故事传说,绕三灵也是如此。据说,绕三灵起源于古时人们绕着洱海寻找失踪的白王的一个太子,逐渐发展成的节日。民间也有传说认为绕三灵是为了纪念大理国王段宗榜。绕三灵因传说多而不同,被汉译成多种叫法,如绕山林、绕桑林等。

    绕三灵围绕一个“绕”字展开活动。传诵于大理民间的一句俗语“三日逛北,四日逛南,五日返家园”,言简意赅地概括了绕三灵的流程。每年的农历二十三至二十五日,洱海周围的白族百姓们,无论老少都浓妆艳抹,身穿节日盛装,村民编成三队,从大理城出发,到洱海边上的河矣村,途中游历“三都”,即三座寺庙。百姓们分三日到圣源寺祭拜“抚民皇帝”本主,到金奎寺祭祀大理国国王段宗榜,到崇圣寺祭祀神灵,以祈求保佑,风调雨顺,永世安康。

    队伍在经过村寨时,人们争相购买村民做的铜钱、兆示吉祥的花串和避邪的太阳膏等。队伍白天前进时,人们载歌载舞,气氛欢乐祥和,途中遇村民有意拦阻,就让能歌善舞之人出来应对,要唱歌跳舞尽兴了才给让路继续前行。晚上,人们燃起篝火,做菜煮饭。饭后,老人边喝茶边唱“大本曲”,年轻人们则可以相约到林中谈情说爱。等到天明之时,队伍继续前进。队伍中,有专门的舞队在人们驻足之余,献上以霸王鞭和金钱鼓为主的对舞。舞姿曼妙,舞影动人,人们在欢歌快舞中完成对神灵的祈祷和祭祀。

    绕三灵是白族特有的祈福游春的节日,这个特殊的节日被注入了白族整个民族的灵魂,体现了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

    三朵节

    三朵节是我国云南地区纳西族的法定民族节,时间是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八。纳西语中的三朵节又叫做“三朵颂”。三朵是纳西族最大的保护神,人们认为他是玉龙雪山的化身。三朵节就是纳西族人祭拜三朵神的节日。

    三朵神是纳西族的神灵、最崇高的保护神。传说中的三朵是一位战神,负责保护纳西族人的安全。他身穿白色盔甲,头戴白色帽盔,手执白色长矛,骑着白色战马,纳西族人敬称他为“阿普三朵”。纳西族人深信这位三朵神护佑着自己的民族,他们修三朵庙,并铸就大鼎和大钟,详细记录三朵神的种种行迹。忽必烈在经过丽江时曾将三朵封为“大圣雪石定国安邦景帝”。

    古时的纳西族人用生肖记日,相传三朵属羊,所以,纳西人在二月和八月的第一个羊日用全羊祭祀三朵神。祭祀仪式盛大隆重,人山人海,附近的纳西人及邻近的其他民族人们都会聚集在玉龙山山麓的三朵庙参与祭祀。庙会期间,纳西族的各家各户也在家里焚香祭拜三朵神。二月的祭祀仪式最隆重,也就是在农历二月初八这天,在丽江的众多寺庙中三朵庙的香火最旺,信众最多。祭祀结束后还有聚餐和对歌等活动,场面非常热闹。纳西族诗歌中有“年年春二月,户户祝三朵”的说法,就记录了这一盛况。

    三朵节被定为纳西族的民族节日,并例行放假三天。三朵节时期,玉龙雪山下的山茶花竞相开放,纳西族的百姓也在这个神圣的节日外出踏青,享受春天的美丽,感受大自然赐予的快乐。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