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男人看的羊皮卷-注意生活细节,为健康把关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为事业拼搏的男人,很少顾及自己的健康,很少有心思去关爱自己。事实上,适当地停下匆忙的脚步,认真地关注一下向来忽视的健康问题,对生活和事业都会大有裨益。正如一位哲人所说的那样:有时,慢些是为了快些。

    1.有了健康,才会有未来

    在一切幸福中,人的健康胜过一切,可以说一个健康的乞丐要比疾病缠身的国王幸福得多。健康是人生幸福中最重要的成分,只有保持健康,男人的生命才会光彩夺目。

    健康乃是生命力的主要源泉,如果没有了健康,生命就会因而暗淡。

    健康是成功的前提,只有保持健康的身心,我们才能用最大的力量来应付工作,才能取得我们想达到的成就。

    对人类来说,健康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作为当代人,健康更是第一期望。

    许多人对健康的看法是:只要身体上无疾病就是健康。但是经科学认定:人是一个身体与心理完整的统一体。健康就是指人身体上和心理上都无疾病和异常。

    对于“健康”,1946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下过这样的定义:“所谓健康,不是单纯的指身体无病或不衰弱,而是不可分割的把肉体的、精神的和社会的各方面都包含在内。亦即是指一个完整的状态。”

    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将“健康”定义为:“健康应是在精神上、身体上以及社会上保持健全的状态。”在这三个健全的状态中,两个是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因此,健康的内涵和外延更扩大了。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健康应该包括身体健康、精神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良好三个方面。

    健康实际上就是快乐地生活,快乐地面对每一天的日子,快乐地面对每一个人。你给自己创造快乐,也给这个世界创造快乐,你就是一个健康的人。相反,如果你给自己的生活制造痛苦,也给别人制造痛苦,你就是一个有病的人,即使你四肢健全,你的心理是病态的。而另一种人,比如像海伦,虽然她天生是盲人,但是她用她的生命突破了她的局限,实现了人类的最大潜能,为每一位身有残疾的人作出了榜样,谁能说她是不健康的人呢?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健康主要是从心理上来判断,而不是从肉体上来判断的。

    追求健康就是首先要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才能使人面对生活作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也才能使我们的生活中充满快乐。

    许多人都是年轻的时候用健康去换金钱,年老的时候用金钱去换健康。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我们都不应为了金钱去牺牲我们的健康。一个人脑力的充足,全赖于身体的健康,而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其才干与效能,要超过十个体弱者的才干与效能。

    众所周知,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曾创造了当时两项惊人的记录:一是他赚到了当时全世界为数最多的财富;另外则是他活到了98岁。可见,健康是成功的前提,只有保持健康的身心,我们才能用最大的力量来应付工作,才能取得我们想达到的成就。

    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我们生活在世上的第一个奋斗目标就是获得一个健康能干的身体,世上一切物质财富都是外在于你的存在,只有健康是你自己的,这是你真正的财富。

    2.一夜好睡,自然精神百倍

    俗话说:“一夜好睡,精神百倍;一夜不睡,浑身疲惫。”这说的是良好的睡眠对人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事实也正是如此,睡眠是保持健康的基础,拥有良好的睡眠质量男人才能有健康的体魄,所以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错误的睡眠习惯也是造成男人睡眠质量不佳的重要原因,那些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习惯,经常会在黑夜里作祟,折磨着你的睡眠神经,甚至可能损害你的健康。养成好的睡眠习惯,对于改善睡眠质量十分关键。下面是养生专家的建议:

    (1)养成睡眠好习惯。

    养成按时入睡和按时起床的睡眠习惯;睡前不能看激烈的影视剧和球赛或谈怀旧伤感的事情,以免刺激自己的大脑,使其处在兴奋状态;不要在睡觉前吃东西,避免加重胃肠的负担;不要在睡前喝浓茶与咖啡,防止因尿频与精神兴奋影响睡眠的质量。

    (2)年龄与睡眠时间。

    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当他睡眠很好的时候,就会感到很舒服,工作起来效率也会很高。但是,人究竟需要多少睡眠时间才比较合适呢?研究发现,睡眠时间是不固定的,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一般情况下,人的睡眠时间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持续减少。

    21岁到30岁的年轻人,8小时的睡眠比较合理,31岁到60岁的成年人由于更年期连续睡觉的节律有所改变,需要6~7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为了提高睡眠质量,要尽可能地遵守固定的睡眠时间。60岁以上的老年人睡觉的时间不仅变得越来越短,而且睡得比较浅,深睡时间不多,这时就需要经常用午睡来补充睡眠。

    (3)右侧卧睡有益于健康。

    从身体的结构来看,由于人体的心脏偏左侧,因此睡眠时右侧卧,才不会压到心脏,呼吸起来也会很顺畅。同时,人体的胃、十二指肠、胰腺及小肠通向大肠的管口,都朝右侧开口,所以右侧卧睡觉有利于胃中待消化的食物流入十二指肠,更方便胰腺分泌胰蛋白以及胆囊分泌胆汁进入十二指肠,从而促进消化吸收。

    右侧卧的同时,弯曲右臂和右腿,右手上承头部,伸长左腿,将左手置于左股之间,这就是有利于健康的睡眠姿势。

    (4)良好睡眠的三要素。

    良好的睡眠是健康的重要保证,只有睡眠好了,才能休息好,工作好。因此,要保证良好的睡眠必须保证以下三点:安静清洁的环境;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入眠;睡前洁身,养成睡前梳头、刷牙、洗脚等清洁卫生的好习惯,这不仅是良好的养生之道,而且更是促进良好睡眠的最佳方法。

    (5)克服失眠的方法。

    失眠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但无论是什么原因,失眠对健康都是不利的,它会影响人的休息、工作、学习等各种活动。因此,要想保证良好的睡眠,掌握一些克服失眠的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睡觉前先洗个温水澡,可以提高体温,使疲惫的身体放松,使人产生困倦的感觉;上床睡觉前不要胡思乱想,要保持稳定的情绪,把解决不了的事情放到第二天再处理;由于电视屏幕闪烁的光线会使人的神经兴奋而影响睡眠,所以,睡前1小时要远离电视;进行深呼吸或者听节奏缓慢和不会令人情绪激动的轻音乐,从而舒缓自己混乱的心情。

    3.男人勿贪杯中物,饮酒适量莫过度

    如今,社会上“酒”风盛行。现在人们不再说请某某人吃饭,而是说请某某人喝酒。于是,“酒桌”两个字也就逐渐代替了“饭桌”。所谓:酒席酒席,无酒不成席。但与此同时,很多的人却喝出了一身的毛病。

    过量饮酒会对人体造成不利影响,严重危害肠胃和身体其他器官。饮酒过程中,酒会顺着食道进入执行消化功能的肠胃。如果饮酒过量,大量酒精就会在肠胃中停留,严重刺激其黏膜,造成胃和十二指肠充血。在大量酒精的影响下,肠胃在消化过程中必需的消化酶会减少,胃酸和胰液的分泌量会大大增加,从而引起一系列疾病,比如胃炎、肠炎、急性胰腺炎、胃出血等等。

    另外,为了分解掉体内存积的大量酒精,必须消耗掉体内大量的维生素B、C,从而引起人体中维生素B、C的缺乏,引发各种各样的疾病,包括血管病、动脉硬化、肝硬化、癫痫病、脂肪肝、性功能减退、冠心病、精神病等等。

    过量饮酒会抑制食欲,这也是一些人喝酒不吃饭的原因。长此以往,身体将会因营养不全面而出现营养不良状况。

    嗜酒如命会引起肥胖。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年男子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将军肚”,成了大街小巷中一种独特的风景。其实,这与喝酒是有很大关系的。因为,酒中含有大量热量。一些中年男子正处在事业的高峰期,应酬多和运动少便成了热量大量在体内积累的主要原因。时间久了,肥胖就出现了。

    过量饮酒还会给人带来其他不适。过量饮酒会直接导致银屑病的发生,能够恶化身体已有疾病的病情;如果过量饮酒成了一种习惯,将会在不知不觉中患上骨质疏松症;长期过量饮酒会因缺乏维生素B1而患上健忘症。

    除了注意饮酒适量外,在喝酒前后和喝酒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方面:

    (1)不要误饮假酒。

    如今,一些商人为了谋求暴利,不顾消费者生命安全,以工业酒精来充酒卖。为了避免误饮假酒,要学会一些辨认真假的方法。

    (2)啤酒和白酒不宜混饮。

    啤酒中除了二氧化碳和浓度为10%左右的酒精外,剩下的主要为水分。如果混饮了啤酒和白酒,酒精就会借助酒中的大量水分快速向体内渗透,从而刺激肝脏和肾脏,危害身体健康。

    (3)晚上临睡前不要饮酒。

    因为,喝完酒后体内会发热,由于夜晚夜气收敛,体内热量难以散出,从而在体内聚集,劳累脾胃,伤害身体,并会影响睡眠质量。

    (4)不要用浓茶来解酒。

    有些人说浓茶可以解酒,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因为浓茶中并不含有分解酒精的相关物质,酒后饮浓茶不仅起不到解酒作用,反而会给肾脏增添负担,有损肾脏功能。因为,酒精在体内的分解并不是一步完成的,它先被分解为乙醛,乙醛经过进一步分解才会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如果酒后饮茶,还未被分解的乙醛就会顺着茶水沿着肾脏排出,损伤肾脏。同时如果饮茶过多,心脏和肾脏就会因体内水分过多而承受额外负担,加重身体危害。

    (5)不可喝酒御寒。

    如果身体感到寒冷,血液将会自动在循环过程中从身体的四肢流向躯干,避免冻坏身体的重要官能。酒精的作用恰恰相反,它对血管具有扩张作用,在扩张血管的同时,还会使血液向四肢和表皮流动,并不能起到御寒作用。人之所以大冬天在喝酒后不再感到寒冷,主要是因为酒精具有麻醉作用。

    (6)不要用醋解酒。

    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醋酸是酸性物质,有刺激作用。大量饮酒会造成体内胃酸含量大大增加,如果此时喝醋,在胃酸、醋酸和酒精的三重刺激下,更容易导致疾病发生。

    (7)不要带病饮酒。

    任何病人都不宜饮酒,特别是肝胆疾病、心血管疾病、癫痫、肥胖病人,更要禁酒。

    特别要注意的是,患肝炎或有其他肝病的人,是滴酒不能沾的。因为酒精会阻止肝糖元的合成,从而促使肝周围组织的脂肪快速进入肝内,并进一步加快肝脏合成脂肪。在这样的情况下,肝炎患者的肝细胞被大量破坏,形成脂肪肝的几明显提高。

    4.身在“烟”雾中,生命无情去匆匆

    很多吸烟爱好者,在茶余饭后,喜欢吞云吐雾、飘飘欲仙的感觉,却没有意识到抽烟的危害性,它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甚至威胁着人们的生命。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有三种,它们是尼古丁、焦油和一氧化碳。尼古丁通过刺激脑部神经抑制大脑活动,焦油通过在体内的浓缩给人体带来危害,而一氧化碳通过与血细胞中血红蛋白的结合而影响体内的氧气运输。并且,焦油是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其中苯并芘是一种致癌物质,能够诱发细胞癌变。

    那么,吸烟到底是如何导致这些疾病的呢?

    (1)胃溃疡和胃癌。

    人们吸烟时,在无意间就会伴有吞咽动作,烟雾此时便会在人的吞咽过程中进入胃里,胃黏膜会直接受到烟雾中尼古丁的刺激,黏膜下的血管在刺激作用下痉挛或收缩,从而因缺氧或缺血导致胃溃疡。

    另外,烟雾进入体内后难以排出,其中的一些有害物质在胃酸造成的酸性环境下形成亚硝酸胺类致癌物质,从而会诱发细胞癌变,最终导致胃癌产生。

    (2)肺癌、子宫癌和膀胱癌。

    香烟中的有害物质进入肺部后,能够破坏肺部细胞的DNA结构,从而引起肺部细胞癌变。同样,子宫和膀胱也会受到香烟中有害物质的破坏,从而诱发子宫癌和膀胱癌。

    (3)心脏病和中风。

    烟草中的尼古丁进入血管后,血管血压开始升高,从而引起血管内壁收缩。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正常为身体的各个部位输送氧气,心脏的工作量必然加大,一旦心脏运作超过了所能承受的负荷量,心脏病就会光顾。另外,在吸烟过程中,在烟中焦油的作用下,血液里面的胆固醇含量会上升,从而增加了血液的黏稠度,在某些情况下血液就会凝固成血块,导致中风。

    (4)骨质疏松症。

    烟中的有害物质能够破坏维生素,从而降低体内维生素的含量,还能够抑制体内荷尔蒙的产生。而维生素和荷尔蒙是骨骼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如果长期抽烟,骨骼结构便会因这两种物质的缺乏而变得疏松。特别是到了晚年,由于身体吸收能力减退,更容易患骨质疏松症。

    (5)脉管炎。

    烟中的有害物质进入血管后,在它的作用下,血管中的物质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产生片状固体物质,阻碍血管对血液的运输。如果形成的片状物质过多,血管将会被封闭,从而引起脉管炎,影响腿部的活动能力。如果情况更为严重,将会失去整条腿。

    (6)眼疾。

    吸烟过程中,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在上升的时候会刺激眼睛,从而引起眼疾。比如,视力减退,对颜色的辨别能力降低,产生畏光现象等。有些眼疾不可能自然恢复,必须通过手术治疗,如果不加注意,很有可能让人失明,比如白内障。据有关资料,有近五分之一的白内障患者是因为长期吸烟而造成的。

    熬夜的时候,眼睛会干涩,如果再抽烟的话,眼睛将会更加干涩,随后会出现眼部疼痛或发胀等症状,严重危害眼健康。

    (7)咽喉癌、口腔癌和食道癌。

    吸烟过程中,口腔中的细胞没有任何保护措施,会直接受到香烟有害物质的侵害,从而引发口腔癌、咽喉癌和食道癌。

    (8)败血症。

    烟龄较长的人,牙齿会呈现出一种特有的黄色,而且会有一股刺鼻口气。这些都是烟草中的焦油所致。

    据有关报道,抽烟还能够引起牙周病。因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能够直接毒害牙周组织,在口内形成烟斑。牙周病虽为小病,但它却能够引发败血症。

    (9)产生皱纹。

    皮肤得以保持弹性,关键在于胶原蛋白。香烟中的一些成分能够将胶原蛋白分解,从而导致皮肤失去弹性,变得松弛,皱纹也就爬上了脸颊。

    另外,吸烟过度会给人带来明显的不舒适,比如喉咙干涩,精神疲惫,胸闷头痛,甚至会引起休克。

    不仅如此,吸烟还会让人上瘾。

    染上毒瘾的人在毒瘾发作的时候,往往会不惜一切代价弄到毒品。为了一时的飘飘欲仙,他们已经不在乎自己还能够活多久,不在乎什么人格还是尊严。其实,烟瘾大的人与他们有类似点。经常吸烟的人会在不知不觉中,对烟草产生一种强烈的依赖感。如果长时间没有吸烟,他就会感到焦虑,而后会食欲不振,坐立不安,还会莫名其妙地发怒。

    戒烟是杜绝烟草危害的根本方法,但戒烟是一个过程,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总是前功尽弃。这是因为方法不当,建议人们在戒烟时,多吃水果,即能补充维生素C,又减少了对烟草的欲望。

    5.多吃素食少吃肉,聪明健康不用愁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人就认为应该多吃点肉,没有必要再吃粗茶淡饭了,正是由于这种想法的普遍存在,才有了“文明病”的大量涌现。所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饮食的均衡性。为了保证营养平衡,将“文明病”扼杀,就得有一套好的饮食方法,其中,多吃素食少吃肉就能给人体健康带来不少好处,因为素食有着其独特的作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体内营养物质过剩或缺乏,引起一系列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等。这些疾病就是现在所说的“文明病”,它们严重影响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因为,这些疾病的病理非常相似,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或产生连锁反应。

    如今,肥胖不再象征着雍容华贵,它已经被列入了疾病的范围。不仅如此,肥胖还严重影响着一个人的体形美。为了消除身上的赘肉,一些肥胖病患者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方式来燃烧脂肪,瘦身行业也应运而生。

    可是,在众多的尝试过后,要么体重有升无降,要么当时效果明显,过后体重迅速反弹。为了避免肥胖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不便,不妨多吃素食,通过饮食来保持自己的体重。因为,素食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它能很好地控制身体对脂肪的吸收,从而能够保持体重,避免身体发胖。不仅如此,素食中的纤维素还能够有效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一些人的皮肤经不起风吹日晒,一旦遇到稍微恶劣的环境,就容易“出痘长斑”。这种现象,是因为汗腺的分泌作用所导致的。汗腺遍布人体,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代谢途径。通过汗腺排出的代谢物有几种,乳酸便是其中之一。乳酸是一种酸性物质,具有侵蚀作用。它通过各种细胞通道排出体外便沉积在皮肤表面,侵蚀表皮细胞。如果乳酸分泌过多,就会使皮肤变得粗糙起来。

    在受晒或受冻的情况下,皮肤出现裂口。由于手背和脚底的汗腺分布非常密集,手和脚更容易裂口。为了保持皮肤的光滑细腻,可以多吃蔬菜。因为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元素,这些营养物质能够改变血液的酸碱度,使血液呈偏碱性,从而降低乳酸这种酸性物质在体内的含量,相应大大减少了乳酸的排出量,有效地保护了皮肤。另外,在酸性环境下,体内的正常细胞容易受到癌细胞的影响而逐渐老化,加速了癌细胞的蔓延。多吃蔬菜能够改变这种酸性环境,从而有效抑制癌症的发生。

    据古书记载: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试验表明,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因为人在思考过程中,会消耗体内的一些养分。这些养分富含于谷物和豆类,匮乏于肉类。因此,多吃五谷杂粮和豆类制品能够让人神志清醒,思维敏捷。

    除了上面所述,素食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素食中含有大量的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如维生素A、B、C等,它们在人体中各自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一个人的饮食习惯应该以健康为原则,没有健康,即使山珍海味也无从下口,整天食而无味,失去饮食兴趣,也是一件非常苦恼的事情。

    6.甜食虽甜不多食,既防肥胖又护齿

    很多人喜欢有事没事嘴里含一块糖或者含糖的零食,他们喜欢那种甜蜜的感觉,但医生却提醒男人们,多吃糖对身体是没有好处的。

    糖的化学结构是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仅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碳水化合物在体内有多种作用,或作为一些组织或细胞的组成成分,或转化为脂肪用来储存能量,或给机体提供能量。生活中,我们会吃到各种各样的甜食,比如糖果、糕点,这些甜食中往往含有较多的糖分。另外,一些人喜欢喝饮料,而如今面向市场的大部分饮料中往往也含有一定量的糖分,比较常见的是白砂糖。

    但医生提醒大家,吃太多的糖,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1)侵蚀牙齿。

    人如果吃糖太多,一些糖分就会留在口腔中,使口腔变黏,这不仅为细菌的生存提供了足够的养分,而且为细菌的繁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场所。细菌在繁殖的过程中,能够对口腔中残留的糖分进行发酵。糖分发酵后会生成乳酸等一系列酸性物质,使牙齿处于酸性环境中,导致牙齿脱钙。而且,细菌会侵蚀牙齿,使牙齿出现牙斑、龋洞,造成龋齿。

    (2)引发肥胖症。

    糖在体内代谢后,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伴随着大量能量的释放;当糖分被人体同化吸收后,将会以碳水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人体,同时伴随着大量能量的吸收。如果吃糖过多,体内将会聚集过多的能量,一些糖分就会转化为脂肪,将能量储存起来。久而久之,人就会因体内脂肪过多而出现肥胖症,并会引发相关疾病。

    吃完甜食后,可以用凉开水漱漱口,也可以通过刷牙来清洁口腔,避免牙斑或龋齿的出现。

    糖不仅要少吃,而且还要吃得科学:

    (1)不要生吃白糖。

    夏天来了,白糖拌西红柿仿佛已经成了饭桌上不可缺少的凉菜,甚至有人还美其名曰“血压火焰山”。殊不知,在吃这道菜的时候,疾病正在向我们靠近。这是因为:

    ①白糖从生产到面向市场,需要经过一系列程序。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有人工操作,难免会受到污染,带来病菌。特别是大袋包装的白糖,在零售的过程中需要反复开袋、系袋,更容易受到污染。

    ②白糖是螨虫繁殖的一个有利场所。一旦螨虫在白糖中寄生后,便会疯狂繁殖。这些螨虫随着白糖进入体内后,会给人带来很多种症状,比如哮喘、咳血、腹痛、腹泻、胃溃疡、尿道炎等。而且,螨虫还会破坏皮肤,让原本漂亮的脸蛋布满斑点。

    因此,不要生吃白糖。如果想吃白糖,就得加热,这样既可以有效杀死病菌,又能够除掉寄生在白糖中的螨虫,从而避免了细菌和螨虫给人体带来危害。

    经常吃糖,会刺激胃部分泌过多胃酸,胃酸是酸性物质,对胃有一定程度的刺激作用,引起胃部不适。

    (2)饭前不要吃糖。

    吃糖能够增加体内的血糖浓度,会减轻人的饥饿感。如果在饭前吃糖,就更不容易感觉到饿,食欲因此降低。

    7.宁可一日食无肉,不可一日食无豆

    俗话说:“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大豆被称为“田中之肉”、“豆中之王”、“营养之花”、“植物牛肉”、“蛋白质仓库”等等,人们也常说:“宁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由此可见,大豆的营养价值是很多食物无法企及的。所以,辛劳拼搏的男人们应该适当地多食用豆类和豆制品,以保证身体营养的补给。

    大豆中含有35%左右的蛋白质,远远高于小麦、玉米、稻米、番薯中的蛋白质含量。豆类中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而其他谷物中会缺乏一种或几种氨基酸。因此,人们在吃谷物的时候,总不忘搭配一些大豆,用以补充氨基酸及其他营养物质的缺乏或不足。

    而且,大豆中的蛋白质能够全面补充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能够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在人体血液中的比例,可以有效地保护心脏。大豆中含有较多的脂肪,约占大豆18%,但它的脂肪不同于动物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尽管长期食用,也不会诱发高血脂或心血管病。其油含量也比较高,并且容易被人体吸收,经常食用,可以减少血清中胆固醇的含量,减少心脏病的发病率。

    大豆还含有大量的无机盐,如钾、钙、铁、锌、铜、镁、锰等,且各种无机盐的含量比谷物中的含量要丰富。这些无机盐有利于儿童的骨骼和身体发育;能够更新细胞,防止细胞老化,从而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能够预防心血管疾病,具有抗癌作用。

    特别是中老年时期,人因为钙质流失更容易缺钙,可以通过吸收大豆中含有的丰富钙质及时为身体补钙,弥补体内钙质的丢失。

    大豆中还含有比较丰富的维生素,除了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之外,还含有一些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合物,如黄酮类、生物碱等,它们对人体具有各自独特的功效。大豆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在体内容易被水解,其水解产物是黄豆甙。黄豆甙对急性心肌缺血有较强的抵抗作用,并且可以通过扩张脑动脉来消除痉挛。

    大豆生物碱中含有胆碱,胆碱在人体内可以与其他物质结合为乙酰胆碱。乙酰胆碱可以向中枢神经传递兴奋,从而让大脑思维活跃起来,可以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大豆的作用有很多,除了以上所述外,还可以治疗腹泻、腹胀、痢疾、破皮出血;可以降低血糖浓度,预防动脉硬化,抑制肥胖发生,促进脑细胞的生长发育。

    但是,大豆不能生吃。因为生大豆中的一些化学成分对人体有害。吃大豆的时候,一定要将大豆完全煮熟,使其中的那些有害物质完全失去活性,不再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危险。

    另外,大豆的营养价值虽高,但不可以过量食用。因为人在从大豆中获得营养的同时,会阻碍人体对其他食物中铁元素的吸收,从而引发缺铁性贫血。

    大豆常被加工成为豆浆和豆腐。不知不觉中,豆浆已经成为了上班族的早餐。有条件的人可以在家煮豆浆喝,没条件的人可以在街上买豆浆喝。早上喝杯豆浆对身体有好处,但要注意一些健康隐患。

    (1)刚翻泡的豆浆并没有熟。

    有些人在煮豆浆时,刚看到锅中翻泡就认为豆浆煮熟了,于是停止加热。其实,这时候,豆浆并没有煮熟。之所以会翻泡,是生豆浆中的皂角素在作怪。在加热豆浆的过程中,当锅内温度达到80℃左右的时候,皂角素迅速膨胀,导致水面上有泡沫出现,从而造成一种假象。这时候千万不要熄火,而应该继续加热,直至煮沸,将其中的有毒物质完全分解掉。

    (2)不要过量饮用豆浆。

    喝过多的豆浆会让人感到胃部不舒服并会让人腹部胀痛,有时候会导致腹泻。老年人和婴幼儿的消化功能比较差,更不应该贪喝豆浆。

    (3)不要在豆浆中加红糖。

    豆浆中含有大量蛋白质,而红糖中则存在数种有机酸。如果在豆浆中加入了红糖,豆浆中的蛋白质就会因有机酸的作用而变形,形成沉淀。沉淀后的变性蛋白质会沉在杯底,豆浆的营养成分被破坏。如果想喝甜豆浆,可以往豆浆中加些白糖。

    (4)不要用保温瓶盛放生豆浆。

    有些家庭主妇把大豆磨成豆浆后,习惯用保温瓶保存,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一方面,保温瓶为细菌繁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保温瓶中常常会残留一些水垢,而生豆浆中含有皂角素,它能够将水垢中的部分有毒物质溶解。

    除了豆腐和豆浆外,还有各种各样的豆制品,如豆豉、豆腐乳、腐竹、豆腐脑、豆芽等等。这些豆制品继承了大豆中的绝大部分营养,而且比大豆容易消化和吸收。常吃豆制品,有益无害。

    8.留心饭前和饭后,利于消化和吸收

    很多人都喜欢饭前喝汤,饭后喝茶,其实,这是一种很不科学的、对身体有害的坏习惯,饭前和饭后的一些行为习惯对消化和吸收非常重要,所以人们应该加以重视。

    有时生活习惯看似简单,但处理不好就会给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隐患,造成很大的麻烦,比如以下细节就很容易被忽视:

    (1)饭前应该喝少量汤。

    吃饭前如果先喝少量的汤,是非常有益的,这就好像做短跑运动前需要做预备活动一样,能够诱导整个消化器官先活动起来,使消化腺分泌足量消化液,为随之要进行的大量进食做好充分的准备。但如果喝大量的汤则会冲淡消化酶。

    (2)饭前饭后不要饮茶。

    茶叶中的鞣酸含量丰富,它严重阻碍了食物的消化。

    ①它对消化液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使得消化道中没有足够的消化液与食物融合,从而影响食物消化。

    ②各种豆制品、乳制品、肉类等食物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鞣酸能够与这些食物中的蛋白质发生作用,形成凝固物,更不利于消化。

    ③鞣酸是一种酸性物质,对胃黏膜和肠道黏膜都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从而影响肠胃功能。

    (3)饭后不要吃水果。

    吃过饭后,人一般不会产生饥饿感。如果此时再吃水果,水果中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糖类)被人体吸收后,其中的能量难以被利用,从而向脂肪转化。久而久之,就会因脂肪沉积引起肥胖症。

    (4)饭后不要做剧烈运动。

    饭后,消化道内的各个器官将会执行消化功能,通过同化作用不断从食物中摄取营养。消化道在进行消化的过程中,需要一定量的血液供应,而剧烈运动同样需要血液供应。如果此时立即开始剧烈运动,比如一阵猛跑、打羽毛球、打篮球、打乒乓球等等,身体不仅要将血液供给消化道,还要供给四肢,从而对消化产生严重影响,造成消化不良或营养流失。而且刚吃完饭,胃中的食物会给胃部造成一定的压力,剧烈运动会引起食物在胃中跳动,造成胃痛。长期如此,会加重对胃部的危害,造成胃下垂。

    (5)饭后不要游泳。

    夏天天气热,一些人吃过午饭后,就匆匆忙忙地去了游泳馆。其实,饭后游泳对身体没有好处。

    ①吃过饭后,消化系统立即进入紧张的工作状态,开始消化食物并从食物中吸收营养。消化系统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供应大量血液。此时游泳,将会导致血管扩张,并由此引起血流量增加。如此一来,身体将不能够满足消化道对血液的需求,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②游泳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会带动身体的各种运动器官,导致血流量的进一步增加,更加严重地影响了消化系统的正常工作。

    ③在游泳的过程中,整个身体将会浸在水中。胃部会受到水压的挤压,蠕动减慢,导致食物和消化液不能够混合充分。而且,游泳池中的水温比较低,特别是室内游泳馆,站在池边就会感到冷,如果在池中游泳,冷水很容易刺激腹部血管,引起腹部血管的收缩,胃部因而出现供血不足的情况。供血不足不仅会影响食物消化,而且会引起胃部痉挛,严重时会出现呕吐症状。

    9.垃圾食品危害大,味道虽美营养差

    垃圾食品主要是指仅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或因提供营养物过剩而损害健康的一类食品。世界卫生组织将以下几类食品定义为垃圾食品:方便类食品、油炸食品、烧烤类食品、加工类肉食品、罐头类食品、冷冻甜点、果脯蜜饯类食品等。

    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在这里主要介绍一下非常普遍的方便面。

    方便面非常方便,开水一冲就可以食用,能够节约很多时间,当然也有人会说方便面的味道不错,吃方便面是一种享受。

    但就营养价值来说,方便面不宜多食用。

    方便面是油炸食品,在油炸过程中,温度会上升到近200℃,面中的维生素和脂肪酸会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坏,营养丢失严重。方便面中的油脂含量普遍超标,不符合健康标准,而且油炸过程中,面粉对油脂有很强的吸收能力,从而导致面块中的油脂不新鲜。并且油脂具有易氧化的特点。面块在煎炸和放置过程中,油脂都会与空气接触,从而形成多种对人体有毒、能够致癌的油脂氧化物或过氧化物。这些氧化物或过氧化物会在人体的血管和一些部位沉积,导致动脉硬化,进一步引起心脏病、脑溢血等疾病,还会破坏人体的酶系统,从而加速人体衰老。而且,一些厂家使用的油脂没有质量保证,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更大威胁。

    如果经常吃方便面,身体就会缺乏多种营养,造成营养不良,比较普遍的是缺乏维生素B1。人体缺乏维生素B1,会出现精神不振、缺乏食欲、消化不良等症状,还容易患脚气病。

    营养不良还会导致其他症状,比如身体消瘦、面色萎黄、四肢乏力等,甚至会出现肌肉萎缩。不仅如此,长期食用方便面,还容易让人因缺乏各种营养而患上贫血、眼病以及各种肾脏疾病等。

    除了方便面外,其他的垃圾食品也要尽量少吃。

    油炸食品吃起来很香,特别是炸薯条,又香又脆,能够让人大饱口福。于是,人们对各种油炸食品趋之若鹜,一日不吃就会感到日子很难熬。殊不知,油炸食品在满足人们口福的背后,给健康带来了多少危害!油炸食品中含有大量的淀粉,会引起高血脂,引发心血管疾病、冠心病、肥胖症等疾病。油炸食品中还含有致癌物质,威胁着人的生命。

    烤羊肉串、烤鸡翅、烤牛肉等烧烤食品具有特殊的风味,是很多市民夏日傍晚的爱好。然而,烧烤类食品的危害同样是巨大的。三苯四丙吡是一种作用特强的致癌物质,它大量存在于这类食品中。而且,在烧烤的过程中,肉中的蛋白质因炭化变性,给消化道带来额外负担。

    加工类肉食品主要指一些香肠、火腿、肉干等,这类食品中含有亚硝酸盐,同样能够致癌。另外,该类食品中的大量防腐剂会损害肾功能。

    另外,经常食用腌制食品会增加高血压、溃疡、鼻咽癌的发病率;经常食用罐头类食品容易肥胖;经常食用冰冻甜点会引起食欲不振、肥胖等症状;经常食用果脯蜜饯类食品会损伤肝脏,还会因其中的亚硝酸盐而引发癌症。

    总之,为了身体健康,一定要摆脱垃圾食品的美味诱惑,不要“贪吃成性”。

    10.空闲时间多散步,减肥健身烦恼除

    外国有句名言:“腾不出时间运动的人,早晚要腾出时间生病。”中国民间有句谚语说:“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运动是步行。”而WH0(世界卫生组织)在1992年也正式提出:最好的运动是步行。这么说是有道理的,因为医学专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人类的生理与解剖结构最适合步行。所以,人们要想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定要经常散步。

    人在散步时必须要掌握科学要领——坚持、有序、适度,只有这样才能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益无弊。散步的益处具体表现为:运动强度不大,适合各类人群;集运动与休闲为一体,对身心两方面都有益处;成本最低,对器材、场地等无任何要求。

    散步是日常生活中最简单易行的运动方法,运动量不大,但健身效果却很明显,也不受年龄、体质、性别、场地等条件限制。但是,大多数人都觉得散步与身体健康的关系不大,而且很无聊,所以专家特别提出“花样散步”,这样一来,不但可以消除人们的无聊心理,又提高了散步的效果。

    那么“花样散步”是什么呢?就是“反常散步”,这种散步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在散步的基础上,加上一些没有任何规则的动作。这些动作不拘一格,完全没有规定,可因人而异。

    下肢方面:走路时,可轮换使用内八字和外八字,如果再配上一些腿部的弯曲、上提、抖踝等动作就相当理想了;上肢方面:走路时,可将双臂用力上举前后大幅度交叉摆动,如果再配上掌心拍肩背、手指伸曲就比较完美了。这样在散步的时候随意伸展动作,做出各种花样,既可以使腰部、颈部以一定幅度随之活动,又可以锻炼相应部位的肌肉、脊骨,从而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

    经常散步有很多好处:

    (1)消除压力。

    如果一个人能够坚持每周3次,每次2公里的散步运动,并且在散步时,听听轻松的音乐,对自己说些鼓舞斗志的话,这样就可以转移注意力,消除紧张情绪。而且还能够消除人体的一种名为儿茶酚胺的应激素,这种激素使人在紧张时有恶心呕吐的现象产生,还会阻碍人体内T细胞的生成,从而降低人对感染性病毒的抵抗力。

    医学专家指出:散步越多,身体消除应激素的能力越强,人的腹、臀肌得到放松,还能够使人睡得更加香甜。如此看来,每运动一次就如同给自己的身体作了一次大清洗,实在是好处多多啊。

    (2)控制体重。

    很多肥胖者为了减肥,可谓绞尽脑汁,想尽各种办法,但是仍然于事无补。但是有医学专家研究表明:散步可以有效减肥。肥胖者,可以坚持每周4次,每次4公里的散步运动(速度以最大心搏率的55%~65%为准)。为了更快减轻体重,可以在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加1倍的散步路程。另外,在散步运动期间,必须坚持每天少食多餐(6餐),尽量少吃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

    运动生理学专家指出: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才能够大量消耗糖类和脂肪,而且运动量越大消耗的热量及脂肪就越大。所以,对于一些身体过重,不宜作快节奏运动的人,可以常常散步,这对减轻体重也非常有效。此外,坚持做这项运动,除了减肥还有很多其他益处:坚持3~5周散步运动后,人体新陈代谢活动开始增加,能够有效地抑制高血压、糖尿病、胆囊炎、心脏病等病症的发生。

    (3)保持心脏健康。

    心血管系统专家指出:一个人如果能够坚持做散步运动,对改善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有很明显的效果。因为,散步能够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而这种高脂蛋白可以降低人们患心脏病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所以,为了身体健康,人们应该每天坚持做散步运动。那么,怎样的散步速度和频率对这种疾病的预防效果最佳呢?下面我们用心搏率来计算人体每天需要运动的强度。

    心搏率的计算:我们以30岁的女性为例,用220减去年龄即30,然后分别乘以0.6和0.8,得出目标心搏率的上限和下限。具体的计算方法是:220-30=190(得出的是心搏率的最大估算值);190×0.6=114次(得出的是目标心搏率的下限);190×0.8=152次(得出的是目标心搏率的上限)。专家指出:每分钟心搏率低于114,说明运动偏低,需要加大强度。而每分钟的心搏率超过152次,说明运动强度过大,应该降低运动强度。专家还经过实验证明,一个人每天要散步20分钟左右对身体最好。

    (4)增强骨骼和肌肉力量。

    运动医学专家指出:一个人坚持每周5次,每次5公里的高强度散步运动(又称抗衰老运动),对人体的骨骼和肌肉力量的增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但能够延缓人体骨骼老化进程,还能够减少自由基的活动(自由基是氧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它被认为是引起心脏病、白内障和癌症的重要元素之一),从而降低心脏病、癌症的几率。所以,人们如果坚持这项运动,就会发现,公益广告上说的:50岁的人20岁的心脏和体格,这是完全可以通过散步来做到的。

    古今中外,有太多把散步作为主要运动方式的长寿老人,如革命老人徐特立,在80岁时,还坚持每日500步运动;而革命老前辈朱德同志,在暮年时候,依然坚持每天散步3次,每次散步3里路。这些活生生的例子,无声地诠释了散步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但是需要明白的一点是:散步不在于形式,主要是看能否持之以恒,只有坚持才是获得健康的保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