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男人看的羊皮卷-劳逸结合,只为活得舒服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现代社会,人们认识到了除身体的健康外,心理的健康也非常重要。在外奔波劳碌的男人,其心理压力确实很大,这时就需要及时地清理心灵的垃圾,积极地调整身心,使之恢复到平衡的状态。

    1.轻松享受生活,从容享受成功

    很多人抱怨自己生活得太累,其实这是一种心态问题。生活本来是多姿多彩的,除了工作、学习、拼搏外,还有许许多多美好的东西值得我们去享受:温馨的家庭生活,蓝天白云,大自然的形形色色,音乐,友情,书籍……

    现代社会,充满竞争,也充满机会。我们不停地开发新产品,扩大着市场;我们的眼睛死死盯着瞬息万变的股市行情,耳朵时时留意着有用的信息;我们在商务谈判中耗去了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在策划广告方案中熬过了一夜又一夜;我们梦想着一夜暴富,渴望着能一朝成名……我们的的确确忘了世界上还有好山水、好风景、好书籍等着去欣赏,我们成了经济动物。

    可是,试问一下,我们过的是一种健全的生活吗?难道功名、财富就是生活的全部内容?人生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我们应该停下匆匆的步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美国诗人惠特曼说:“人生的目的除了享受人生外,还有什么呢?”

    林语堂也持同样看法,他说:“我总以为生活的目的即是生活的真享受……是一种人生的自然态度。”

    世上的人,有的追求功名,有的从事经济,虽然都是在做正当的事情,但人们却一点儿也不关心天地间的好风景、好山水、好书籍,好像都与己无关,这岂不是白过了一生?

    用这段话对照一下今天的生活,我们会发现,古人的感慨似乎就是针对我们而发的。

    让我们把眼光从“图功名”、“治生产”上稍稍挪开,去关注一下路边正在吐绿的树木、窗台上正在吐蕊的花朵。夜里,不妨暂时推开桌上的工作,去欣赏一下璀璨的星光;假日也可同三五好友一道,来一次自行车旅游……

    据说恺撒与亚历山大就是在战事最繁忙的时候,仍然充分享受自然的生活乐趣。他们认为:享受生活乐趣是自己正常的活动,而战事是非常的活动。

    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著名思想家蒙田认为他们持这种看法是明智的。“这不是要使精神松懈,而是使之增强,因为要让激烈的活动、艰苦的思索服从于日常生活习惯,那是需要有极大的勇气的。”

    蒙田还提出:“我们的责任是调整我们的生活习惯,而不是去编书;是使我们的举止井然有序,而不是去打仗、去扩张领地。我们最豪迈、最光荣的事业乃是生活的得意,一切其他事情:执政、致富、建造产业,充其量也只不过是这一事业的点缀和从属品。”

    享受生活,是要努力去丰富生活的内容,努力去提升生活的质量,愉快地工作,也愉快地休闲。散步,登山,滑雪,垂钓,或干脆就坐在草地或海滩上晒太阳。在做这一切时,使杂务中断,使烦忧消散,使灵性回归,使亲伦重现。用乔治·吉辛的话说,是一种“灵魂修养的生活”。

    爱因斯坦刻苦地攀登科学高峰,也没忘了时时拉拉小提琴,让心灵沉浸在美妙的音乐里。毛泽东一生戎马倥偬,日理万机,仍会忙里偷闲,去江河游泳,和大自然亲近。陈毅国务繁忙,却总要抽空下下围棋,领略黑白世界的妙趣。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化学公司杜邦公司的总裁格劳福特·格林瓦特,每天挤出一小时研究世界上最小的鸟——蜂鸟,并用专门的设备为蜂鸟拍照。他的蜂鸟著作被称为自然丛书中的精品……他们工作着,也享受着生活。

    我们现在开始有了更多的假期,双休日,春节、国庆的长假,还有其他一些节日,以及单位给职工的休假。我们的休息日算下来也委实不少了,但这一切来得似乎太快了一些,使得我们不能马上适应。受着传统思想的影响,我们心底深处还摆不脱“逸怡即怠惰”的阴影。

    不少人觉得无事可干,除了打打麻将,吃吃喝喝,好像再没有乐趣可言。也有人去旅游,但那近乎“花钱买罪受”;挤火车、挤景点,山上不见风景,只有人。这一点,有些像兰姆笔下19世纪初时的英国:到了星期天,由于积习使然,简直丧失了享受自由的能力,不知道怎样才能高高兴兴把这一个没着没落的闲日子打发掉。这一天,就是那些郊游的人也不见得能过得多么舒服。

    其实,生活中的每件事都是美好的,都有与生俱来的欢乐和希望,都在那儿等待着能够发现它们的人,从而帮助他享受生活,享受成功。

    2.克服抑郁,笑对一切

    假如你心情抑郁,那么请记住美国著名策划专家乔治·凯的话:“用快乐的微笑打扫你抑郁的心情吧!”成大事的男人把“笑对人生,快乐生活”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们这种积极快乐、热爱生活的态度,正是他们生活充满生机与阳光的秘诀。

    有一个老先生,得了病,头痛、背痛、茶饭无味、萎靡不振。他吃了很多药,也不管用。这天听说来了一位著名的中医,他就去看病。名医诊断一番后,给他开了一张方子,让老先生去按方抓药。

    老先生来到药铺,给卖药的师傅递上方子。师傅接过一看,哈哈大笑,说这方子是治妇科病的,名医犯糊涂了吧?老先生赶忙去找医生,医生却到远方巡诊去了,说要一个多月才能回来。老先生只好揣起方子回家。

    回家路上,他想糊涂医生开糊涂方,自己竟得了“月经失调”的妇女病,禁不住哈哈乐起来。这以后,每当想起这件事,老先生就忍不住要笑。他把这事说给家人和朋友,大家也都忍不住乐。一个月后,老先生去找医生,笑呵呵地告诉医生方子开错了。医生此时笑着说,是故意开错的。老先生是肝气郁结,引起精神抑郁及其他病症。而笑,则是他给老先生开的“特效方”。老先生这才恍然大悟——这一个月,老先生光顾笑了,什么药也没吃,身体却好了。

    想想看,笑,对一个人的生活有着多么大的影响。它关系着我们的健康,我们的心情,我们与他人的沟通,我们事业的成败,我们生命的意义。

    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说:“善说笑话的人,往往有先见之明。心里最好常有快乐,如此就能防止百害,延长寿命。”

    还是开心地笑吧,“不要使冰霜结在你的脸上。”这是青年人应该有的生活态度。我们忙忙碌碌地生活在这个世上,每一天都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我们要维持自身和家庭的生活水准不至于太低,我们要时时提防天灾人祸的发生,我们面对着生老病死的困扰,我们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如果我们不懂得调节自己,苦恼、忧愁、烦躁、愤怒、痛苦……这些不良的情绪就会严重地损害我们的身体和精神。就像老话说的“愁一愁,白了头”。最好的自我调适方法,就是笑,就是乐观地生活,就是养成乐观生活的好心态。

    俗语说得好:笑一笑,十年少。的确,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笑口常开,是极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笑,使肌肉变得放松,身心在极度放松的状态下,很难引起焦虑。只要你笑,就多一份觉醒,对这个世界更有安全感,世界也会分享我们的感觉。笑对一切!乐观向上,应该是青年们的处世态度,是成功的良好心态之一。它首先是一种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是对人对己的宽容大度,是不计较得失的坦然心胸。

    笑的修养,也是人品的修养。强笑,装笑,皮笑肉不笑,甚至不怀好意的笑,得意忘形的狂笑,溜须拍马的谄笑……这些虽然也称为“笑”,却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就是幽默,那些低级下流的黄段子,那些幸灾乐祸的“黑色幽默”,那些诽谤他人的“帖子”,也是为“真笑者”所不齿的。

    “愉快的笑声,是精神健康的可靠标志。”让我们记住:“笑对一切,乐观生活,”用微笑和乐观的心态来面对人生,让生活给我们的每一天都快乐而充实。要快乐地生活,就要学会摆脱繁杂生活的束缚,一身轻松,心情才会更好。乐观的态度是战胜困难走向成功的法宝。

    古人早就指出:“世味浓,不求忙而忙自至。”所谓“世味”,就是尘世生活中为许多人所追求的物质享受、为人欣羡的社会地位、显赫的名声,等等。今日的青年人追求的“时髦”、“新潮”、“时尚”、“流行”,也是一种“世味”,其中的内涵说穿了,也不离物质享受和对“上等人”社会地位的尊崇。这种“世味”一浓,人就会像被鞭子抽打的陀螺,或拼命打工,或投机钻营、应酬、奔波、操心……你就会发现自己很难再有轻松地躺在家中床上读书的时间,也很难再有与三五好友坐在一起“侃大山”的闲暇。你会忙得忽略了自己孩子的生日;你会忙得很难陪父母叙叙家常……

    “只有简单着,才能快乐着。”不奢求华屋美厦,不垂涎山珍海味,不追时髦,不扮贵人相,过一种简朴素净的生活,这样,外在的财富也许不如人,但内心充实富有。这是自然的生活,有劳有逸,有工作着的乐趣,也有与家人共享天伦的温馨、自由活动的闲暇。还用去忙里偷闲吗?“世味淡,不偷闲而闲自至。”

    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愁眉苦脸是无济于事的,只有养成乐观自信的好心态,笑对一切困难并战胜它们,才能走向成功之路。

    3.快乐是一切机遇的发祥地

    世界上的财富除了金钱之外,乐观自信也可以说是财富。对于成大事的男人而言,他们更注重把乐观自信视为无形无价的财富,这是成大事应该必备的良好心态!许多生活幸福美满的成功人士告诉我们:拥有乐观的心态,才能有幸福快乐的家,才能坦然面对琐碎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快乐是一种比金钱还要宝贵的财富,乐观的态度、自信的人生,是充实而富有的,是另一种别样的财富,这种财富只有拥有乐观自信的人才会拥有它。青年人在创业之际,一定要养成这种好心态,才会在今后的事业发展中增加许多动力来源。

    那么,如何拥有乐观向上的心态呢?

    (1)想得太远,烦恼就会多。

    一切烦恼都由心生,也由心而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做人做事,想得远一点是一件好事。但如果想得太远,脱离现实,就成了无休无止的压力,烦恼自然就会缠绕着你。

    (2)做快乐的主人。

    遇到任何艰难的事情,一定要运用选择的权利,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坚决摒弃消极悲观的想法,选择积极乐观的想法。如果你这样做了,快乐就会围绕在你的身边,而你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快乐的主人。

    (3)掌握快乐秘密。

    快乐的生活是每个人都希望过上的日子,因为只有快乐的生活才能充满乐趣,才能让人得到享受。要想得到快乐,就要掌握使生活快乐的秘诀。

    (4)寻找快乐的生活。

    快乐是一切机遇的发祥地。同时,快乐还是个聚宝盆,你分给别人越多,自己所得到的也就越多。

    (5)善意、礼让能带给你快乐。

    在汽车疾驰过程中,让另一辆车在你前面行驶,在超市排队购物,让一位疲惫的老奶奶站在你前面,与家有病人的同事开一个善意的玩笑等,这些日常的生活小事都会使你感到快乐。

    美国密执安州的社会心理学家、哲学博士戴维·麦尔斯说:“人类是社会性的高等动物,这就必然使我们与其他人之间建立一种联系。例如帮助别人,哪怕是尽点微薄的力量,甚至帮助的是一位陌生人等等,这些都会促成人们一种有联系的感觉。”另外,当你帮助别人时,他们会非常感动,或以微笑报答,或以一句感激的话酬谢,这些都会令你找回自我。

    (6)及时问候亲友能带给你快乐。

    给朋友打一个电话,仅仅是为了问候一声。居住在图森的35岁的会计布伦达·瑞莉正在为工作的事而烦恼。在与好朋友苏珊一番交谈之后,她又变得快乐起来。研究人员对这并不感到奇怪,因为他们经过长时间研究认为,朋友对于人们的健康快乐是必不可少的。

    快乐的人每天都会进行一次短暂的友好问候,仅仅5分钟的电话就会使人们快乐起来。麦尔斯说:“这是因为它让我们记起了生活中的关爱,享受到生活中的喜悦,分担了生活中的忧虑。”

    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生活,都可以在幸福中寻找到快乐,没有必要去羡慕别人。

    世上本来就没有完美的事情,幸福、快乐也是相对的,没有什么可以作为衡量快乐的标准,关键看你是否懂得珍惜眼前所拥有的幸福、快乐。

    4.热爱劳动,提高健康指数

    劳动与运动有一定的区别。劳动指除体育运动以外的活动。体力劳动有益于身体健康,有句成语叫:“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说的是流动的水不会臭,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这形象地说明了劳动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的富足,人们渐渐地变懒了,不喜欢劳动了。除了为衣食所迫还保持着劳动习惯的人外,许多人已经对出汗的体力活嗤之以鼻了。

    这在青年人中最普遍,他们希望做一个从事脑力劳动的“白领”、“金领”,而不是做一个卖傻力气、穿工作服的“蓝领”。许多身体发福的中老年人,也不太爱干活,但搓起麻将来可以彻夜不眠……

    现代人变得懒惰了,变得“四体不勤”,也变得好逸恶劳了。许多人知道劳动对健康的重要作用,也明白长时间不锻炼会导致许多疾病,如肥胖症、高血压、心脏病等。可是,他们又不喜欢干那些出汗的体力活,因此他们宁愿选择打网球或做健美体操,也不愿参加劳动。其实这就否定了劳动与健康的直接关系。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是一个人在体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

    我们不应该轻视劳动尤其是体力劳动。如乌申斯基所说,这有利于一个人的完善。首先在体格上,适宜自己的体力劳动,将锻炼人们的身心,使人们保持健康。

    清人曹庭栋建议老年人做些诸如抹桌子、洗砚台,点香煮茶、插花挂帘的家务活,他认为时时做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可使血脉通畅,有益于健康长寿。这就同前面讲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一样。

    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本来体弱多病,可后来体力劳动却使他健康起来。当年,他除了学习和给患者看病外,还经常进入深山老林采药,在艰苦的劳动下,原本多病的身体逐渐恢复了健康,并成了一位年逾百岁的老寿星。

    清代的《荆园小语》中讲:常亲小劳则身健;过懒者久闲愈懦。这些见解都说明适宜的体力劳动是有益于健康的。

    科学研究也表明,经常动手操作或制作东西,会促进大脑的功能,包括反应功能、协调功能、记忆功能等。

    相比之下,现在的许多孩子,只知读书,在家长的娇惯下,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甚至连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这样的孩子长大会有出息吗?

    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劳动将会使人们的道德更完善。你可以为了健康而从事体育锻炼,但你不可因此而厌恶和逃避劳动。

    如果你是个学生或坐办公室的人,也应该做一些体力劳动,比如植树、打扫卫生、铲雪、手工制作、修理门窗等等。这不但有助于你的健康,也有助于培养坚韧、细心、顽强的品质。

    人们应该爱劳动,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如果本身就是从事体力劳动的,那很好,只要注意劳动强度要适宜,做到劳逸结合,那么健康快乐将会属于你。

    如果你是个脑力劳动者,不妨把参加体力劳动当作一种习惯,闲暇时动动手,流些汗这没有什么不好。

    劳动的好处多多,所以人们应该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用劳动来陶冶情操、打造健康体魄,做一个心灵完美、身体健康的人。

    5.不良心态须调节,心理负担及时减

    及时调节不良的心态有益于男人的身心健康和事业发展。古人说,“哀莫大于心死”、“兵强于心而不强于力”,就是强调心态的重要性。这就要求男人们要养成及时调节心态的好习惯,使自己能够轻松愉悦地接受困难挑战,全力向成功冲刺。

    学会调节心态已成了人们的必修课,也是男人一生中必须养成的习惯。只有养成了适时调节心态的好习惯,才能拥有豁达的人生,遇到困难才能迎刃而解。

    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一些困难、磨难是在所难免的。要知道,困难无处不在,磨难无时不有。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都会被一些不良情绪左右,不能客观、理智地分析解决问题,更有甚者会放弃原有目标,甘愿沦为失败的奴隶,平平庸庸过一生。

    其实,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他们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能使自己从困难的阴影中走出来,因此造成了失败的下场。照此看来,及时调节不良心态对人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成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所以,养成及时调节不良心态的好习惯,已成了当务之急。要想拥有幸福生活的人,必须具备这种能力。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心态才算得上是健康的心态呢?

    心态是情绪和意志的控制塔,决定着行为的方向与质量。那么,健康心态就是正常的思维方式和正常的行为方式。

    生活中随时可见不同的人对同样一件事持有不同的看法,并且都能成立,都合逻辑。比如同样是半杯水,有人说杯子是半空的,而另一个人则说杯子是半满的。水没有变,不同的只是心态。心态不同,观察和感知事物的侧重点就不同,对信息的选择就不同,因而环境与世界都不同。心态给人戴上了有色眼镜和预定频段的耳机,于是人们只看到和听到他们“想”看和“想”听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境遇并不完全是由周围环境造成的,还与个人心态是否健康有关系。健康的心态可以帮助人们客观、冷静的看待问题,积极克服不良念头;而不正常的心态则可能毁灭自己或他人的前程。所以,保持健康心态是十分必要的,每个人都应该养成及时克服不良心态的好习惯。

    面对相同的夕阳,有人低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这是一种心态的写照。有人反对说:“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朱自清),这也是一种心态的写照。而有人则高歌:“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叶剑英),这已全然是另一番心灵境界。

    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别,但这种差别往往是造成人生苦乐不同的主要原因。而这一小小的差别就是心态,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与失败!

    一个人的心态是积极还是消极往往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积极的心态可以帮助人们实现目标,跨越理想的大门,而消极的心态只能将人的大好前程毁于一旦。如果人们能够认识到这一点,相信没有人愿意成为消极心态下的牺牲品,都想拥有一个好心态,但这需要学会如何及时调节心态,遇到困难或危难时,能够用一颗积极的心去对待。如果做到了这一点,生活将多姿多彩,成功也指日可待。

    6.男人不是铁打的,也需要适当休息

    适当的休息有益于健康,毕竟男人不是机器。机器尚且需要维修保养,更何况是人呢?生活中,许多男人为了奋斗,为了赚钱不惜糟蹋自己的身体,连续性地工作,这显然是对自身健康不负责的表现。当然,这里所说的休息并不是什么事都不做,而是及时修补的意思。男人们必须养成适当休息的好习惯,千万不能因年轻力壮而忽视了健康问题。

    尼尔在《为什么要疲倦》一书里说:“休息并不是绝对什么事都不做,休息就是修补。”休息并不是一件坏事,也不是浪费时间的表现。许多人认为休息是在浪费时间、浪费生命,其实不然,休息具有很强的修补能力,即使只打5分钟的瞌睡,也能防止疲劳。

    那么,什么样的休息才能算是合理、有效的呢?以下几方面内容可帮助人们缓解疲劳,有助于帮助人们养成休息好习惯,可供读者进行参考:

    (1)必须学会令自己放松。

    身处现代社会,人们要承受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如: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等,有些人可能会感到疲惫不堪,有些人可能会对生活产生厌倦。其实,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不懂得休息之道。如果想轻松应对这些外来压力,还需养成休息的好习惯。

    ①平躺。

    当你感觉疲倦时,可以平躺在地板上,使身体尽量伸直、放松,每天重复几次,便可驱散疲劳。

    ②接触大自然。

    疲惫时,将自己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你可以戴上太阳眼睛,躺在柔软的沙滩上,望着蔚蓝的天空,凝听大自然的呼唤,感受亲触大自然的感觉。

    ③深呼吸。

    用稳定的深呼吸平定紧张的压力,印度的瑜伽术在深呼吸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对安抚神经有很大的好处。

    ④给自己放个假。

    会生活的人并非整年埋没于工作当中,他们懂得给自己放假,懂得劳逸结合,这样才有益于身体健康。在工作过程中,不时要给自己放个假,使自己彻底放松一下,这么做不但不会影响工作进度,反而能提高工作效率。当自己倍感疲惫时,陪同家人一同外出旅游,到一个清静优美的地方小憩一下。

    许多人整天忙忙碌碌,可是却不见出成绩,而自己还会因此而感到疲惫。这是缺乏规划性,不能合理地安排工作,不能劳逸结合,不懂得休息的表现。如果你是这样的人,此时应提高警惕,尽量使自己养成休息的好习惯,以一个良好的状态来应对每一个挑战。

    (2)及时减压,换得轻松。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要承受各种各样的心理压力和冲突。工作问题、生活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种种困难和不顺之事都可能变成压力摆在人们面前。在这种状态之下,要养成减压的好习惯,这样才不会被压力整垮。

    (3)要淡泊名利。

    人们常常因欲望而感到生活不易,因欲望而慨叹人生之短促。名誉、官位、财产、身体等欲望,已成了人们压力的主要来源。有欲望给人们设置了一个个焦灼痛苦的花环,使人们陷入痛苦的深渊。

    我们应该以淡泊名利的心境看待人生,即使自己的既定目标没有实现,也不要太“伤感”,因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付出了努力,曾经拼搏过、奋斗过,就会拥有充实、幸福的经历。淡泊的人拥有充实、坦然、意蕴深厚的人生,他将绚丽多彩的欲望拒于心灵的天空,让自己的灵魂在平静的家园中安然入睡,受伤的心会得到意外的修补。甘于淡泊,以超然的心态把握人生,就超脱了世俗凡境,欣赏大自然的瑰丽奇景和多彩的人生风景。

    7.时常给自己的心灵放个假

    现实生活中,每个男人都有压力,并且压力无处不在,如影相随,伴随左右。谁都想事业有成,享受成功的快乐,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做到呢?在生活中,面对着各种各样不合自己心意的事情时,不要让自己陷入到紧张压抑的氛围中,别活得那么累。必要的时候,放松一下自己,轻松地活着。

    人只要在社会中生存,就会有压力存在,无论是学习上的压力,还是来自工作的压力,都会让人精神紧张起来。

    压力无处不在,任何人都躲避不了。因为人不是万能的,不可能把一切不顺心之事变为理想之事。关键看你怎样对待已经发生的事。我们都是压力的创造者与承受者,同时也是压力的去除者。

    当长时间的紧张统治着你、折磨着你的时候,你的工作效率就会开始下降,并且会严重地影响着你的个人生活,使你失去了工作和生活的热情。

    一个人如果能真正认识到自己遇到的不如意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并且不以这些难题的存在与否作为衡量幸福的标准,那么他便是最聪明的,也是最幸福和最自由的人。

    林肯的书桌角上总有一本诙谐的书籍,每当他抑郁烦闷的时候,便翻开来读几页,不但可以解除烦闷,而且还能使疲倦消除。这使他能够乐观地对待生活,更使他的生活充满了自信。

    美国富翁柯克在51岁那年,把财产全部用完了,他只得又去经营、去赚钱。没多久,他果然又赚了许多钱。他的朋友因此很奇怪,问他道:“你的运气为什么总是这样好呢?”柯克回答说:“这不是我的幸运,乃是我的秘诀。”朋友急切地说:“你的秘诀可以说出来让大家听听吗?”柯克笑了:“当然可以,其实人人可以做到。我是一个快乐主义者,无论对于什么事情,我从来不抱悲观态度。就是人们对我讥笑、恼怒,我也从不改变自己的主意。并且,我还努力让别人快乐。我相信,一个人如果常向着光明和快乐的一面看,一定可以获得成功的。”笑对人生,万事都能泰然处之,这样,你就会活得轻松多了。

    帕瓦洛蒂曾经讲过:“尽管一生中有无数的遗憾,但生活毕竟是美好的。要乐观地、全心全意地去做每一件事。”

    山德里是饭店的经理,他的心情总是很好。当有人问他近况如何时,他回答:“我快乐无比。”

    如果哪位同事心情不好,他就会告诉对方怎么去看事物好的一面。他说:“每天早上,我一醒来就对自己说,山德里,你今天有两种选择,你可以选择心情愉快,也可以选择心情不好,我选择心情愉快。每次有坏事情发生,我可以选择成为一个受害者,也可以选择从中学些东西,我选择后者。归根结底,你应该选择愉快面对人生。”

    史蒂文生说:“快乐并不是幸运的结果,它常常是一种德行,一种英勇的德行。”快乐的理由有多种,关键要看是否能够让自己自觉地感受到轻松。生活中,有的人为了心中的夙愿而忍辱负重,有的人为了走向成功而步履匆匆,有的人为了生存而身受负累与压抑。其实,生活往往没有人们所想象的那样累,如果常给自己减压,生活自然过得轻松。不要把顷刻的烦躁持续太久,不要把稍纵即逝的苦恼给予过多的关注。一顿美食,一壶清茶,黄昏落日,清晨露珠,都会给人带来一份轻松与惬意。

    人要适时地给自己减压,给大脑放个假,让自己的生活更轻松一点。如果能给自己的心灵放个假,随时随地看到和想到自己生活中光明的一面,同时意识到自己面临的困境,别人也曾遇到过,甚至比自己的更严重,那你就能从某种烦恼和痛苦中解脱出来,并且有可能获得新生,更加自信而愉快地生活。

    8.培养一个良好的性情

    良好的性情,会给男人带来许多财富,良好的人缘、温馨的家庭、成功的事业。大多数性情暴躁、负性情绪多的男人,不仅会造成自己身体的失衡,还会危及家庭的幸福,害处多多,而良好的性情则会给男人带来幸福的人生。

    性情暴躁、负面情绪多的人,血胆固醇值也会增高。据报道,我国有一位生理学家性情暴躁,他曾预言自己将死在动怒的情况下。后来,他果真在一次医学讨论会上,因勃然大怒,结果心脏病突发当场死亡。

    惊恐或忧愁、焦虑或失望、暴怒等能给生命带来严重威胁。悲伤、气愤、惊吓过于突然或严重常会使人受到刺激,忧郁成疾甚至活活气死。恶劣的心理状态和强烈的不良情绪,对人的大脑皮层会产生有害刺激,会改变大脑对人体心脏的控制,甚至损害心肌功能、扰乱心律,从而危及生命。

    如果没有良好的性情,面对人生的挫折时就会承受不了,就会绝望、甚至放弃生命。

    心理学家说:“挫折后如果陷入负性情绪而不能自拔就等于自杀。”所以,当遭受挫折后愤愤不平时,不妨问问自己:“我还能活多久?”沿着这样的思路想下去,就会倍加珍惜自己的生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再有第二次。一个人有了生命的危机感之后,才会成熟、聪明起来,才会活得充实而有意义。

    一位女士因受到不公平待遇而产生极强的挫折感,愤怒、忧郁得了一场大病。住院期间,她才大彻大悟,觉得自己太傻了、太可笑了。计较那些名利又有什么用呢?气死了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是命重要还是名利重要呢?想到这些,她心里无限宽阔,从此之后,她再也不去计较名利,哪怕受到再严重的不公平对待,她都能在一阵痛苦之后,泰然处之。

    很多人舍本逐末,并不懂得生命的宝贵,为得一官半职而卧薪尝胆,或为小名小利而打得头破血流,目的达不到便幽怨、便苦恼、便痛不欲生,糟蹋自己。

    世上永不凋谢的花一定是假花,完全红透的苹果一定是蜡做的。一个人一生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欢乐与幸福中,痛苦是正常的,能够品尝痛苦但不被痛苦压垮的心灵才是真正健康的。欢乐是一种很高的人生境界,一个人要保持一种永恒的欢乐心,必须在经历无数痛苦,品尝无数忧伤之后,才会明白欢乐并不是一时的高兴,而是一种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经历了无数苦难都没有被苦难伤害了自己身体的人,才真正体会了苦尽甘来的滋味。

    许多挫折都是人为造成的,有的人因为太锋芒毕露、棱角太强而挫伤了别人也害了自己,这种人就是不会保护自己。所以,有才华的人必须把保护自己也算作才华之列。一个不会自我保护的人拥有才华,有时会使才华过早地埋没,而不能为社会做更多的事。

    有时锋芒也是一种魄力,在特定的场合显示一下自己的锋芒,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如果太过,不仅会刺伤别人,也会误伤自己。做大事的人,过分外露自己的才能,只会招致别人的嫉妒,导致自己的失败,无法达到事业的成功。更有甚者,不仅因此失去了政治前途,还会累及身家性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有才华要含而不露,对他人不可过于耿直地指责和批评,这便是外圆内方。

    所以,良好的性情和一个人的事业甚至一生的命运息息相关。一个想要成功的男人,如果不重视自己性情的培养,终将因不良的性格而败北。

    9.得意懂得淡然,失意更要泰然

    人生道路总是充满艰辛与坎坷,男人在成长的道路上必然会遇到一些困难与挫折,那么怎样去面对这些苦难呢?这时候就需要有一种遇到任何事都能够做到得意淡然,失意泰然的心态。古今中外成大事者都要具备“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沉着。

    三国时期,曹操手下有一位智慧超群、谋略过人的谋士——荀攸,他辅佐曹操二十余年,期间讨袁绍、擒吕布、定乌桓,他从容不迫地谋划战争策略,处理军中上下左右的复杂关系,直到辅佐曹操统一北方。他能始终在残酷的人事倾轧中处于稳定地位,原因就在于他能够稳住心气,无论在怎样的情况下他都不会乱了方向。

    曹操曾对荀攸的这种从容做人的心态用一段话作出了精辟的总结:“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由此可见,荀攸智慧过人,他对内对外,表现得迥然不同,对内,他用过人智慧连出妙策;对外,他用坚强的意志奋勇当先,不屈不挠。但却从不邀功,不争权位,表现得谦虚谨慎,宠辱不惊,甚至还欲加掩盖他的功绩。

    在曹操谋取袁绍的冀州时,荀攸前后谋划了12种策略,使得曹操顺利地打败袁绍,但当有人问起他当时的情况时,他的回答却极其出人意料,他说他什么都没做,即使史家称赞他是“张良、陈平第二”时,他仍然闭口不提自己的卓著功勋。

    正是由于他宠辱不惊的心态,他深受曹操宠信二十余年,直到建安十九年在从征途中善终,也没有一人在曹操面前谗言陷害他,更没有过让曹操不悦的行为,这在历史上非常罕见。在他死后,曹操痛哭流涕说:“孤与荀公达周游二十余年,无毫毛可非者。”

    宠辱不惊的处世方式,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的那样不知喜怒哀乐,事实上,它是通过多做事少说话、沉着冷静地将自己的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

    西汉初年,在连年战争导致人口锐减,经济萧条,国家困难重重的情况下,汉高祖赐予功勋卓著的张良富饶的齐地三万户为封邑,张良在这种情况下,毫不犹豫地婉言谢绝了汉高祖的厚赐,这种明哲保身的良苦用心堪称高明。高官厚禄的确诱人,但是低调做人的本色不能丢弃。如果你拥有名利就沾沾自喜,失去名利就黯然伤神,那么,你永远也只是外物的奴隶。

    大凡成就大事的人,他们的成功都取决于为人处世的方法。一旦取得成绩便兴奋不已,大肆炫耀自己的功劳,丝毫不能稳住心气,这样高调的做人方法是不可取的。真正大智慧的人能够做到宠辱不惊,甚至能够为了明哲保身,把自己的成就掩藏起来,把成功的光环戴在别人的头上。

    现实中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功高盖主。自古以来人们就很注意这一点,不论做任何事,都要守住自己的本分,绝不能独霸荣誉,避免功高盖主。否则,轻则招致别人的怨恨,重则惹来不可预知的祸患。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事例,那些能在关键时刻不炫耀、不独享荣誉的人,都能全身而退,有个好结局。

    汉代晁错自认为才智超过文帝,朝廷中的大臣也远远不及他,屡次向文帝暗示自己完全可以担任佐命大臣,想让文帝将处理国家大事的权力全部交给他。晁错的这一行为正是功高盖主的表现。

    提起韩信无人不知,最终的下场悲惨至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稳住心气,受宠的光环迷住了智慧的眼睛,导致功高盖主,最终以悲惨结局收场。

    韩信从项梁、项羽起义时,被任命为郎中,为其主屡献良策,可是却不被重用,认为英雄无用武之地,便投奔刘邦,被萧何荐为大将。

    楚汉战争时期,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出奇制胜一举攻下关中。后来,刘邦与项羽相持于荥阳、成皋间,韩信被刘邦任命为左丞相,带领兵马攻打魏,平定赵、齐,而后被封为齐王。

    在韩信的协助下,刘邦很快建立了汉朝。后来有人诬陷韩信,说他要举兵造反,被刘邦降职为淮阴侯。后有人诬陷韩信与其同谋,欲起兵长安,最后被吕后设计杀害于未央宫。

    古语有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栗栗危惧,若将殒于深渊。”就是告诉人们要学会宠辱不惊,能够做到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在取得一些成就的时候,千万不要独享荣誉,应该适当地将荣耀分给其他人一些,只有这样,才能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不受别人的排挤。

    10.宽容是修养身心之根本

    一个男人如果心胸狭小,总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看问题,从来不知道宽恕别人,这样做不仅会给自己的人际交往带来困难,影响到自己的事业,而且还不利于身心健康。因此,人人都应该学会宽容,要想成大事的男人就更要学会宽容的处世哲学了。

    宽容是人格魅力中的要点。如果心胸窄小,思想狭隘,总是以敌视的眼光看人,从而对周围的人戒备森严、处处提防,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伙伴和朋友,从而会陷入孤独和无助中。而一个宽宏大量、能够与人为善的人能主动为他人着想,肯关心和帮助别人的人,则会讨人喜欢,从而受人尊重、被人接纳。更重要的是,一个不宽容的人,身心是不会安宁的。

    宽容不仅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品德。中国人注重“德”,一个人有“德”才会服人。如果有才无德,这样的人也许可逞一时之势,但一定不能够把握历史的方向,并最终被时间所摒弃。正是本着中华民族的这种“德”而行,多少中华名士,都是用他身上的美德征服了世人,用他们的宽容征服了世界。宽容的人能以德服人,一个宽容的人往往是一个有品德的人,这也决定了他在别人心目中的位置,因为人们在选择自己追随的目标时,也往往是以“德”字为标准的。

    宽容代表的是一种自信。人要是没有精神支撑,剩下的就只是一具皮囊。人的这种精神支撑就是自信。自信就是力量,它给人智勇,可以使人消除烦恼,帮人摆脱困境。有了自信,生活就充满了光明。宽容豁达的人往往是敢作也敢为的人,也必是充满自信的人。

    宽容之人能够对别人的不同看法、思想、言论、行为以至宗教信仰、种族观念等给予理解和尊重,能够做到求同存异,不轻易把自己认为“正确”或者“错误”的东西强加于别人。他们也有不同意别人的观点或做法的时候,但他们会尊重别人的选择,给予别人自由思考和生存的权利。胡适先生说过,如果大家希望享有自由的话,每个人均应采取两种态度:在道德方面,大家都应有谦虚的美德,每人都必须持有自己的看法,不一定是对的态度;在心理方面,每人都应有开阔的胸襟与兼容并蓄的雅量来宽容与自己不同甚至相反的意见。换句话说,采取了这两种态度以后,你会尊重我的意见,我也会尊重你的意见,这样大家便都享有自由了。

    如何做到宽容呢?

    (1)要将心比心。

    宽以待人,就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孔子早就告诫人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自己不愿做或不能接受的事情一定不能推给他人。在人际交往中,记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教诲是大有裨益的,它可以让人避免因提出他人难以接受的要求而被拒绝的难堪局面。推己及人,是以自己为标尺,衡量向别人提出的要求自己能否接受。假设自己站在对方的位置上,就能够设身处地地体会到对方的感受,从而谅解别人。

    (2)给他人让道。

    一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对信息的意义理解不一或个性、脾气、爱好、要求不同,从而因价值观念的差异产生矛盾或冲突。此时我们应记住乔西·布鲁泽恩的话:“航行中有一条规律可循:操纵灵敏的船应该给不太灵敏的船让道。”所以我们在遇到分歧或是争执时,一定要注意他人的建议是否有合理性,绝不能一棍子打死。要主动“让道”,而不应争先“抢道”。“礼让三分”能确保“安全”,于己于人都有利。人往往能够将别人的缺点看得一清二楚,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因此严厉地指责别人。在与人相处时,要懂得体谅别人,在不伤害人的前提下,适当地帮助别人。如果以严厉的态度对待别人,容易遭致他人的怨恨,反而无法达到目的。

    (3)不去苛求别人。

    不应用苛刻的标准去要求别人,要尊重他人的自由和权利。爱情之所以可以成为催人上进的力量,不是由于严厉,而是由于双方的互相宽容。一个肯理解、容纳他人缺点的人,才会受到他人的欢迎。而对人吹毛求疵、没完没了说教的人,人们对他只有敬而远之。

    宽容是一种修养、一种理念,是一种至高的精神境界,说到底是对待人世的一种态度。“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如此处世,还会有什么样的火焰山过不去呢?这样的胸怀,身心世界能不安宁吗?

    11.生活品质在音乐中升华

    唱歌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休闲娱乐。在很早的时候人们就发现,大自然中很多声音能够带给人欢乐和喜悦,比如风吹竹林声,松涛、海浪声,流水声,还有各种鸟叫的声音等,慢慢地人类发现自己也可以发出类似的声音,于是音乐便诞生了。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音乐更是走入了千家万户,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医学研究表明,经常唱歌或者听音乐的人,其健康状况要比一般人好。美国的一位医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次统计:三十多个已经去世的著名歌唱指挥家,他们的平均年龄比美国男子的人均寿命要高,同时根据欧洲一些国家的调查发现,经常听音乐的人比不喜欢听音乐的人寿命要多出5到10年,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说,这都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此外医学家还通过临床试验得到一个结论:音乐对放松身心、振作精神、诱导睡眠等有着很好的效果,这也是为什么小孩子经常在摇篮曲中安然入睡的主要原因。

    经过人们的长期试验总结,可以肯定地说,音乐对于人体健康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

    (1)音乐可以使人放松。

    对于生活压力太大的现代人来说,这一点非常关键。每天下班回家,在好听的音乐中,人们的压力得到缓解,心情变得愉快,身体也能够放松下来,从而更好地休息和睡眠,养精蓄锐准备接下来的工作,避免因为身体上的疲劳以及精神上的紧张而导致一些心理或者精神疾病的产生。如果心情不够爽快,对着麦克风吼上几嗓子也能够宣泄一下心中的郁闷,这对于人身健康来说,都有积极的意义。

    (2)音乐对于一些心理疾病的治疗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音乐往往能够打开个性孤僻自闭者紧闭的心灵大门,使得他们开始与周围的人交流和沟通。对于心情压抑、情绪低落的人来说,轻快激昂的音乐也能够让他们重新看到生活和人生的希望,不再绝望颓废。

    (3)舒缓的音乐能够让人心情平静、心跳减缓,有助于提高人的睡眠质量。

    在人失眠的时候听听轻松舒缓的音乐能够帮助入睡。很多轻音乐都是很好的催眠曲,而哄宝宝入睡的摇篮曲正是在这基础上的杰作。人们在调查中还发现,几乎所有的地方都有摇篮曲,虽然民族、文化各有差异,但是节奏和韵律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4)音乐可以增强记忆力和注意力。

    音乐还能够促进人体神经传导速率,平衡身心。长时间听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能够促进人身心的适度发展,增强记忆力和注意力。

    (5)音乐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修养。

    以前为了鼓励孩子们学琴,曾经有这么一句广告语:“学琴的孩子不会变坏”。虽然这么说没有多少科学依据,但是音乐在人的生活中不仅仅是一种休闲,它更是感官上的享受。长时间沉浸在高雅的音乐中,不知不觉中就会受到影响,起到修养身心的效果。

    (6)音乐还是一种交流的方式。

    母亲对着咿呀学语的孩子轻轻哼着小曲,孩子的脸上总会乐开花;一些少数民族青年男女通过情歌对唱的方式表达对意中人的情意。

    (7)音乐还有它的现实意义。

    不管是流行歌曲还是民歌散调,也不管是乡村音乐还是城市摇滚,其中往往蕴含着一个时代的追求和思想,通过对音乐的了解,有助于人们更深地了解一个时代的社会现实。

    音乐能够给人带来众多好处,但不分时间或场合地唱歌、听音乐则会对人产生不好的影响。比如,如果上班时间嘴还在哼哼着小曲或者半夜三更了还在房间里吊嗓子,那显然是不合适的;如果要睡觉了还在听着激昂的进行曲,自然更加难以入睡;要是心情抑郁还偏要听一些伤感的歌曲,无疑是雪上加霜,情绪只会更加低落。

    在人的生命历程中,音乐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想让自己活得轻松愉快,生活得更有品位,那就少吃一些生猛海鲜,少在灯红酒绿中耗费生命,抽出时间多听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在高雅的音乐中找回自己的灵魂。

    12.闲暇放飞风筝,收获一身轻松

    放风筝是民间广为流行的一项娱乐休闲活动,它起源于中国,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风筝也被称为人类最早的飞行器。在闲暇之际,和家人放放风筝,不仅有利于调节自己的心情,而且也可以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

    早在宋代,放风筝就已成为一种民间常见的娱乐游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村居》一诗就是对这一情景的生动描述: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放风筝作为一项传统的娱乐休闲活动,有很多好处。

    (1)放风筝能够强身健体

    宋代李石在《续博物志》一书中说,放风筝“张口而视,可泄内热”。清代富察敦崇也在《燕京岁时记》记载:“放之(风筝)空中,最能清目。”这并非虚言夸大之词,春天是放风筝的最好时期,因为冬天长期呆在室内,气血瘀积,内热增加,容易引起疾病。在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季节,去郊外或者空旷的地方放风筝,不但能够欣赏到大自然的秀丽风光,更可以尽情呼吸清新的空气。

    再加上放风筝需要来回奔跑,故能够舒展筋骨,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起到祛病健身的效果。

    此外,放风筝的时候,需要两眼望天,由于风筝的姿态不一,所以放风筝也可以消除眼疲劳,调节和改善视力。在近几年,国外一些医学研究机构在临床中发现,放风筝对于治疗精神抑郁、神经衰弱、视力减退等病症,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2)放风筝可以益智健脑。

    放风筝需要一点技术,更需要动脑筋,比如在风小风大的时候,要把握其中的平衡。而且各种类型的风筝所需要的技巧都不一样,如果仅仅是把风筝放上天,那并不特别有趣,而把那些造型各异的风筝放出特色来,才是一种功夫。

    比如人物类的风筝怎么样才可以让它在天上做出各种动作,一些动物风筝怎么样让它活灵活现,牵一线而动全身,手脑之间如何配合协调,做到动静有致,这都是对大脑的一种考验。

    古人认为放风筝的诀窍应该是:一线相连,放中有牵。没有放的时候如同卧槽之马,一动也不动;放飞之后如同骏马奔腾,人拉着的风筝线就如同马缰绳,两眼看着天空,并且留意脚下的道路,随着风筝的飘移而前后左右奔走,控放自如。而现代人放风筝,更讲究动静结合、高低变幻,再辅以色彩声音,就更需要动脑筋了。

    (3)放风筝还能够愉悦心情,增加生活情趣。

    在空旷的郊外,空气清新,田野上到处都是鲜花绿草,跟大自然来一次近距离的接触,心情自然开朗。放飞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很容易消除人的内心杂念。看着风筝在天空上下飞舞、左右摇摆,做出各种有趣的动作,生活的烦闷、工作的压力都一古脑儿随着风筝放飞了。

    放风筝已经成了民间的一种时尚,近几年很多地方都举行了大型的放风筝活动。这种娱乐不仅在中国大地上广泛流行,而且开始走向世界各地。在欧美国家以及东南亚地区,放风筝已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娱乐活动之一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