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凭什么拿高薪-细节制胜:薪水的高低源于“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真正能够在职场里有着高收入的人群,从来不会小看细节的作用。他们能够把小事做精,把细节做亮,从而赢得企业的赏识,获得更多的加薪机遇。

    注重工作中的细节之处

    对于员工来说,注重细节,是拿高薪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在日常工作中,粗心、懒散、草率等,都是工作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很多这样的人就是因为工作粗心马虎而丢掉了工作。

    麦当劳的创始人克洛克说:“我强调细节的重要性。假如你想经营出色,就必须使每一项最基本的工作都尽善尽美。”惠普公司的创始人戴维·帕卡德也说:“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可见,要想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就要注重细节。

    上海地铁的一号线和二号线整体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但是,二号线的运营成本远远高于一号线,似乎至今仍未实现收支平衡。而造成这个差别的只是一些看似微小的细节。

    地铁一号线的每一个室外出口都设计有三级台阶,然后再往下进入地铁站。就是这不起眼的三级台阶,防止了雨水倒灌,减轻了地铁的防洪压力。事实上一号线内的那些防汛设施几乎从来没有动用过,而二号线则发生过雨天被淹的惨剧,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细节决定成败。在细节上不下功夫,“马大哈”、“想当然”、“大概”、“也许”、“凑合过去”等等,必然会导致难以弥补的损失。对于员工来说,注重细节,是拿高薪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严谨的工作态度。

    质量要求我们重视工作细节,世界上当然没有绝对的“最好”,“最好”是一种境界。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是不是存在一些“无所谓”、“不要紧”、“差不多”、“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差一点吗?干么大惊小怪的?”“不就是错了一个标点符号吗?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迟到5分钟吗?”……

    实际上,不管大事小事忽略了细节都会给工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或损失。所以企业员工的一项基本素质就是态度要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才是做好细节的前提条件。而所谓严谨,就是认真到近乎苛刻。

    某公司高薪聘请采购主管。一知名管理学院毕业生,一商学院毕业生,一民办高校毕业生前来应聘。

    主考官简单地看了一下学历,开始了笔试,结果三人在专业知识与经验上各有千秋,难分伯仲。随后这家公司的总经理亲自面试,他提出了这样一道问题,题目为:

    假定公司派你到某工厂采购4999个信封,你需要从公司带去多少钱?

    几分钟后,应聘者都交了答卷。第一名应聘者的答案是430元。

    总经理问:“你是怎么计算的呢?”

    “就当采购5000个信封计算,可能是要400元,其他杂费就30元吧!”答者对应如流,但总经理却未置可否。第二名应聘者的答案是415元。

    对此他释道:“假设5000个信封,大概需要400元左右。另外可能需用15元。”

    总经理对此答案同样没有发表看法。但当他拿起第三个人的答卷,见上面写的答案是41942元时,不觉有些惊异,立即问:“你能解释一下你的答案吗?”

    “当然可以,”那名民办高校的毕业生自信地回答道,“信封每个8分钱,4999个是39992元。从公司到某工厂,乘汽车来回票价10元。午餐费5元。从工厂到汽车站有一里半路,雇一辆三轮车搬运信封,需用35元。所以,最后总费用为41942元。”

    总经理不觉露出了会心一笑,收起他们的试卷,说:“好吧,今天到此为止,明天你们等通知。”

    很显然,等待这个高薪职位的就是那个民办高校的毕业生。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往往就在一些细小的事情上,并且正是因为这些细小的事情,决定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收入。假如你想成为一名高薪员工,那么就应该把做好工作当成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不是负担,要认真对待、注重细节,不能有半点马虎及虚假;做工作的意义在于把事情做完美,而不是做五成、六成就可以了,应该以更高的、大家认同和满意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看不到细节,或者不把细节当回事的人,对工作缺乏认真的态度,对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这种人无法把工作当作一种乐趣,而只是当作一种不得不做的苦役,因而在工作中缺乏工作热情。他们永远只能做别人分配给他们做的工作,即便这样也不能把事情做好。而考虑到细节、注重细节的人,不仅认真对待工作,将小事做细,而且注重在细节中寻找机会,从而使自己可以拿到更高的薪酬。

    凡事从细节入手

    严谨细致地对待工作的态度,是一个人加薪的根本保证。

    20世纪,有人曾要求著名的建筑师密斯·凡·德罗用一句最概括的话来描述他成功的原因。他只说了五个字:“魔鬼在细节。”

    密斯·凡·德罗认为,不论你的建筑设计方案如何恢弘大气,如果你对细节的把握不到位的话,就不能称之为一件好的作品。他说:“细节的准确、生动可以成就一件伟大的作品,细节的疏忽会毁坏一个宏伟的规划。”

    目前,全美国最好的剧院有许多都是出自密斯·凡·德罗之手。他在设计每个剧院时,都要精确测算每个座位、舞台与音响之间的距离以及因为距离差异而导致的不同视觉、听觉感受,计算出哪一些座位最适合欣赏交响乐,哪一些座位可以获得欣赏歌剧的最佳音响效果,不同位置的座位需要做哪些调整方可达到欣赏芭蕾舞的最佳视觉效果。不仅如此,密斯·凡·德罗还一个座位一个座位地去亲自测试和敲打,根据每个座位的位置测定其合适的摆放、大小、方向、倾斜度和螺丝钉的位置等等。

    密斯·凡·德罗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伟大的建筑师,这就是答案。

    所以说,成功离不开细节的积淀。细节虽“细”,但集腋能成裘,积土能成山。“细”中见精神,“细”中见功力。同时,对于一名员工而言,细节之中还蕴藏着很多加薪的机会。

    美国华克公司的布朗先生,就是运用一个别人没有注意到的细节为公司赢得了机会。

    有一年,布朗先生所在的华克公司在费莱台尔亚承包修建了一座办公大厦。华克公司自承包修建之日起,所有的项目都按预定计划顺利进行着。

    不料,当工程接近尾声,进入装修阶段的时候,负责提供大厦外部装饰铜器的工厂却突然来电通知他们不能按时交货。显然,装饰铜器不到位,装饰就成了一句空话,大厦的彻底完工也就成了泡影。而大厦不能准时完工,华克公司必将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华克公司的领导们对此都焦急万分,但多次长途电话以及派人反复交涉,都无济于事。最后,公司决定派布朗先生前去谈判。

    布朗先生不愧为华克公司的谈判高手,他一见到总经理,就称赞道:“经理先生,你知道你的姓名在华盛顿是独一无二的吗?”

    总经理非常惊异地说:“不知道。”

    布朗先生说:“噢,我今天早晨下了火车,在查电话簿找你的时候,发现整个华盛顿只有你一个人叫这个名字。”

    “哦,这个我还从来不知道。”总经理非常惊喜地说,“要说我的姓名的确有点不平常,因为我的祖先是200多年前从荷兰迁到这里的。”随后,总经理便饶有兴致地谈起了他的家庭和祖先。

    等总经理说完后,布朗先生又夸奖起他的工厂:“真的很难想象你的铜器厂这么大,而且我还真没见过这么干净的铜器厂。”

    布朗的夸赞使总经理得意极了,他非常自豪地说:“这个工厂花费了我毕生的精力,我为它感到骄傲和自豪。”

    总经理非常高兴地说完后,便热情邀请布朗参观他的工厂。在参观的过程中,布朗又不失时机地夸奖了工厂里几种特殊的机器,这使得总经理更为高兴。他告诉布朗,这几种机器都是他自己设计的。

    总经理对布朗说,没想到我们的交往会这样令人愉快,你可以带着我的承诺回去。即使别的公司的订货拖延,你们的也保证按期交货。

    “谈判”获得了圆满的成功,而布朗先生也因此获取了丰厚的回报。

    可见,布朗先生通过发现“整个华盛顿只有你一个人叫这个名字”的细节,为公司赢得了机会。现在,你应该知道,往往就是那么一个细节,可以让你获取高薪。因为,别人忽视的,你不仅看到了,而且做到了,这就是你的出众之处。细节是你的个人才能得以发挥的重要途径,也是最能看出你不同凡响的地方。假如你能把很小的细节都做得非常到位,你必定能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成功。

    有人或许会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实际上,这些人的眼睛只看到一些重要的事情,觉得那些小事根本就没有意义。其实不然。试问,如果你连小事都做不好,你又何谈干成大事?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眼高手低者的后果将是一事无成。不要总想着干成什么不平凡的大事业来,而对很多细节都视而不见。

    其实,发生在一个人生活中、工作中林林总总的事情有时候很难分辨到底算大还是算小。一个小小的细节也许就是决定你薪酬的关键。你留给别人的印象,你带给别人的感动的事情,通常就存在于日常生活的一个个细节中。细节的处理方式体现了你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态度。想要人生中的每一天都充满意义,就必须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

    那么,作为一名员工,应该怎样去做才能培养自己在工作中严谨细致的良好态度呢?

    1从对点滴小事的严格要求做起

    一个人的态度是在生活和工作中逐渐形成的,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个人平时的一言一行都会形成习惯,好的职业素质和习惯并不是一天就能养成的,需要不断积累。

    员工要培养严谨细致的做事态度,就要从身边的小事情做起,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不因玩乐耽误工作。在休息日的最后一天,要做一个心理调整,想一想本周该做哪些工作,定一个周密的工作计划,以清醒的头脑去上班。

    【2】要严格遵守工作时间。遵守时间是最基本的工作态度,也是对自己最起码的要求。上班不要迟到,下班不要早退,以免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3】不因私事影响工作。

    2对自己一定要“苛刻”

    做事严谨细致,必须要严格要求自己。每天准备好备忘录,做好工作计划,事无巨细一件一件地完成。对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要身先士卒,争取每一件事情都做到位,不能敷衍了事。只有在一系列细节上对自己严格要求,才能在不知不觉中让一直困扰自己的粗心大意的毛病逐渐销声匿迹,无影无踪。

    3做任何事情都要想得全面周到

    在工作中,员工必须既着眼于理论的运用,又着眼于新的实践、新的发展;要既看到有没有必要,又要看到有没有可能;不但要了解历史、把握现实,还要看到长远,看到发展;要既想到可能产生的积极效果,又要想到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还要不怕艰苦,不怕困难,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老子曾言:“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细节到位,拿高薪才会有坚实的基础。细节做得好,才能见到一个人的真功夫。因此,不论难易,细节都不容忽视。你忽视细节,高薪也必将忽视你。

    把每一件小事做到完美

    工作是否单调乏味,往往取决于我们做它时的心境。每一件小事都值得我们去做,而且应该用心去做。

    一大型企业高薪聘请职业经理人,应者云集,其中不乏多证书、高学历、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经过初试、笔试等四轮淘汰后,只剩下6个应聘者,但公司最终只选择一人作为经理。因此,第五轮将由老板亲自面试。可想而知,接下来的角逐将会更加激烈。

    但是当面试开始时,主考官却发现考场上多出了一个人,出现7个考生,于是就问道:“有不是来参加面试的人吗?”这时,坐在最后面的麦克斯站起身说:“先生,我第一轮就被淘汰了,但我想参加一下面试。”

    人们听到麦克斯这么讲,都笑了,就连站在门口为人们倒水的那个老头也忍俊不禁。主考官也不以为然地问:“你连考试第一关都过不了,又有什么必要来参加这次面试呢?”麦克斯说:“因为我掌握了别人没有的财富,我自己本人即是一大财富。”大家又一次哈哈大笑,都认为麦克斯不是头脑有毛病,就是狂妄自大。

    麦克斯说:“我虽然只是本科毕业,只有中级职称,可是我却有着10年的工作经验,曾在12家公司任过职……”这时主考官马上插话说:“虽然你的学历和职称都不高,可工作10年倒是非常不错,但是你却先后跳槽12家公司,这可不是一种令人欣赏的行为。”

    麦克斯说:“先生,我没有跳槽,而是那12家公司先后倒闭了。”在场的人第三次笑了。一个考生说:“你真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失败者!”麦克斯也笑了:“不,这不是我的失败,而是那些公司的失败。这些失败积累成我自己的财富。”

    这时,站在门口的老头走上前,给主考官倒茶。麦克斯继续说:“我非常了解那12家公司,我曾与同事努力挽救它们,虽然不成功,但我知道错误与失败的每一个细节,并从中学到了许多东西,这是其他人所学不到的。许多人只是追求成功,而我,更有经验避免错误与失败!”

    麦克斯停顿了一会儿,接着说:“我深知,成功的经验大抵相似,容易模仿;而失败的原因各有不同。用10年学习成功经验,不如用同样的时间经历错误与失败,所学的东西更多、更深刻;别人的成功经历很难成为我们的财富,但别人的失败过程却可以!”

    麦克斯离开座位,做出转身出门的样子,又忽然回过头:“这10年经历的12家公司,培养、锻炼了我对人、对事、对未来的敏锐洞察力,举个小例子吧--真正的考官,不是您,而是这位倒茶的老人……”

    在场所有人都非常惊愕,目光转而注视着倒茶的老头。那老头诧异之际,迅速恢复了镇静,随后笑了:“很好!你被录取了,因为我想知道--你是如何知道这一切的?”

    老头的言语表明他确实是这家大公司的老板。这次轮到麦克斯笑了。

    麦克斯能够从倒茶水的老头的眼神、气度、举止看出他是这个企业的老板,说明他是一个心思缜密的人。而这种洞察入微的功夫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练就的,它需要长期的积累,在注重对一个细节的观察中不断地训练和提高。高薪者的共同特点,就是能做小事情,能够抓住每一个小细节。

    发生在日本一家轿车公司的故事,再一次向我们证明了忽视小事的严重性。

    飞机像一只滑翔的大鸟降落在东京国际机场,一家知名汽车生产公司总工程师华斯先生踌躇满志地走下舷梯,他此行肩负重任。随着汽车业的日臻成熟,华斯所在公司扩大了与日本一家生产高档轿车的公司合作。他此行的目的,就是与日方谈判,为他们提供轿车及附件。如果谈得顺利,公司将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华斯只有40多岁,却已是知名的汽车专家,日方显得非常慎重,派出年轻有为、处事谨慎的副总裁兼技术部课长山本先生前来迎接。豪华气派的迎宾车就停在机场的到达厅外。华斯办完通关手续,走出大厅,来到举着欢迎他的小牌子人面前,与山本一行见面。宾主寒暄几句后,山本亲自为华斯打开车门,示意请他入座。

    华斯刚一落座,便随手“砰”地关上车门,声音特别响,山本甚至看见整个车身都微微颤了一下。山本不禁愣了一下:“是旅途的劳累使华斯先生情绪不佳,还是繁复的通关手续让他心烦?他可是株式会社的贵客,得更加小心周到地接待才行。”

    一路上,山本一行显得十分热情友好,甚至到了殷勤的程度。迎宾车停在株式会社大厦前的停车坪里,山本快速下车,小跑着绕过车后,要为华斯开车门。但华斯却已打开车门下车,又随手“砰”地关上车门。这一次,比在机场上车时关得还要响,似乎用的力还要重得多。山本又愣了一下。

    日方安排的洽谈前的考察十分紧张,株式会社董事长兼总裁铃木先生必须亲自接见,令华斯感到非常满意。会谈安排在第三天。在接下来的两天里,山本极尽地主之谊,全程陪同华斯游览东京的名胜古迹和繁华街景,参观公司的生产基地。华斯显得兴致极高,但回到下榻酒店时,他关上车门时又是重重的“砰”的一下。

    山本不禁皱了一下眉。沉吟了片刻,他终于一边向华斯鞠躬,一边小心地问道:“华斯先生,敝社的安排没什么不妥吧?敝人的接待没什么不周吧?如果有,还望先生海涵。”华斯显然没什么不满意的:“山本先生把什么都考虑得非常周到细致,谢谢。”说这话时,华斯是满脸的真诚。山本却显得若有所思……

    第三天到了,接华斯的车停在株式会社大楼前,他下车后,又是一个重重的“砰”。 山本暗暗地咬了咬牙,暗中向手下的人吩咐几句后,丢下华斯,径直向董事长办公室走去。华斯正感到有些莫名其妙,山本的手下客气地将他让到了休息室,说:“山本课长说是有紧急事要与董事长谈,请华斯先生稍等片刻。”

    董事长办公室里,山本语气严肃地对百惠说:“董事长先生,我建议取消与这家公司的合作谈判!至少应该推迟。”

    百惠不解地问:“为什么?约定的谈判时间就要到了,这样随意取消,没有诚信吧?再说,我们也没有推迟或取消谈判的理由啊。”山本坚决地说:“我对这家公司缺乏信心,看来我们株式会社前不久对该公司的考察只是走了过场。” 百惠是非常赏识这个精干务实的年轻人的,听他这么说,便问:“何以见得?”

    山本说:“这几天我一直陪着这个华斯总工程师。我发现他多次重重地关上车门,刚开始我还以为他是在发什么脾气呢,后来渐渐发现,这是他的习惯,这说明他关车门一直如此。华斯先生是这家知名汽车公司的高层人员,平时坐的一定是他们公司生产的好车。他重重关上车门习惯的养成,是因为他们生产的轿车车门用上一段时间后就不容易关牢,易出现质量问题。好车尚且如此,一般的车辆就可想而知了……我们把轿车和附件给他们生产,成本或许会降低不少,但这不等于在砸我们自己的牌子吗?请董事长三思……”

    一个关车门的动作,可谓微不足道,相信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都没有人会注意它,然而,恰恰是这种别人眼里的微不足道的小事,被山本先生抓到了,并通过进一步的细致分析,揭出了这一习惯性动作背后可能隐藏的深层问题,从而帮助公司避免了可能遭遇的重大经济损失。

    所以,作为现代企业的一名员工,要想有高收入,必须把山本当做榜样,切实做到用心做事。用心做事,就是指不放过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并能主动地看透细节背后可能潜在的问题;用心做事,就是用负责、务实的精神,去做好每一天中的每一件事;用心做事,就是要让自己比过去做得更好,比别人做得更好。

    学会在细节上下功夫

    工作中,任何一件小事都将决定你薪水的高低。所以,每一件看起来似乎微不足道的事,都需要我们全力以赴地、用心地去对待。

    在日常工作中,假如你的工作没有做好,你是否探究过其中的原因,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没有用心。

    用心工作是一种品质,有了这种品质,才能打造出无与伦比的精品;用心工作是一种情操,有了这种情操,你才能在职场中创造和谐美好的人生。

    用心工作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境界。作为一种态度,它可以使我们做好本职工作,做出优质产品;作为一种思想境界,它可以使我们用长远的思考来规划未来。

    用心工作就要改善细节,人人都有改善的能力,事事都有改善的余地。你在自己的职位上,改善你的工作是你的责任所在,因为你是专家,你专门负责这份工作。

    用心工作就要勤于思考。“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当你静下心来,以平静的心情和开放的心灵,用心思考时,你才会有所回报。如果你每天都漫不经心,那么每天也只是简单地重复过去,自己不会有所发展。

    在环环相扣的工作过程中,一处似乎可有可无的细节,一件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者一个毫不起眼的变化,往往可以决定你的薪酬,甚至改变职场上的胜负。

    当巴西海顺远洋运输公司派出的救援船到达出事地点时,“环大西洋”号海轮消失了,21名船员不见了,海面上只有一个救生电台有节奏地发着求救的摩氏码。救援人员看着平静的大海发呆,谁也想不明白在这个海况极好的地方到底发生了什么,从而导致这条最先进的船沉没。这时有人发现电台下面绑着一个密封的瓶子,打开瓶子,里面有一张纸条,21种笔迹,上面这样写着:

    一水理查德:3月21日,我在奥克兰港私自买了一个台灯,想给妻子写信时照明用。

    二副瑟曼:我看见理查德拿着台灯回船,说了句:这个台灯底座轻,船晃时别让它倒下来,但没有干涉。

    三副帕蒂:3月21日下午船离港,我发现救生筏施放器有问题,就将救生筏绑在架子上。

    二水戴维斯:离港检查时,发现水手区的闭门器损坏,用铁丝将门绑牢。

    二管轮安特耳:我检查消防设施时,发现水手区的消火栓锈蚀,心想还有几天就到码头了,到时候再换。

    船长麦凯姆:起航时,工作繁忙,没有看甲板部和轮机部的安全检查报告。

    机匠丹尼尔:3月23日上午理查德和苏勒的房间消防探头连续报警。我和瓦尔特进去后,未发现火苗,判定探头误报警,拆掉交给惠特曼,要求换新的。

    机匠瓦尔特:我就是瓦尔特。

    大管轮惠特曼:我说正忙着,等一会儿拿给你们。

    服务生斯科尼:3月23日13点到理查德房间找他,他不在,坐了一会儿,随手开了他的台灯。

    大副克姆普:3月23日13点半,带苏勒和罗伯特进行安全巡视,没有进理查德和苏勒的房间,说了句“你们的房间自己进去看看”。

    一水苏勒:我笑了笑,也没有进房间,跟在克姆普后面。

    一水罗伯特:我也没有进房间,跟在苏勒后面。

    机电长科恩:3月23日14点我发现跳闸了,因为这是以前也出现过的现象,没多想,就将阀合上,没有查明原因。

    三管轮马辛:感到空气不好,先打电话到厨房,证明没有问题后,又让机舱打开通风阀。

    大厨史若:我接马辛电话时,开玩笑说,我们在这里有什么问题?你还不来帮我们做饭?然后问乌苏拉:“我们这里都安全吧?”

    二厨乌苏拉:我回答,我也感觉空气不好,但觉得我们这里很安全,就继续做饭。

    机匠努波:我接到马辛电话后,打开通风阀。

    管事戴思蒙:14点半,我召集所有不在岗位的人到厨房帮忙做饭,晚上会餐。

    医生莫里斯:我没有巡诊。

    电工荷尔因:晚上我值班时跑进了餐厅。

    最后是船长麦凯姆写的话:19点半发现火灾时,理查德和苏勒房间已经烧穿,一切糟糕透了,我们没有办法控制火情,而且火越来越大,直到整条船上都是火。我们每个人都犯了一点错误,但酿成了船毁人亡的大错。

    一个大的悲剧,只因21个人在本职工作中对21个小细节的疏忽。单纯地看,21个人每人只错了一点点。但在实际工作中的失败,常常不是因为十恶不赦的错误引起的,而正是由这些一个个不足挂齿的小错误造成的。

    当代系统论强调,庞大的系统是由无数有机联系、彼此制约的细节构成的统一整体,忽视了细节,将导致系统整体的严重后果。对工作中的任何小事及细节,绝不能采取敷衍应付或轻视懈怠的态度,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防止和避免危害和损失的产生。否则,如果始终不拘小节、不屑抓细节,只会因小失大,毁了自己的声誉和前程不说,还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危害。

    在工作中,我们或许都有这样的思想,只想做大事,而不愿意或者不屑于做小事,但是,想做大事的人太多,而愿意把小事做好的人太少。其实,随着经济的发展,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真正所谓的大事实在太少。比如,一辆福特牌小汽车,有上万个零件,需上百家企业生产协作;一台拖拉机,有五六千个零部件,要几十个工厂进行生产协作;一架波音747飞机,共有450万个零部件,涉及的企业单位更多。

    因此,许多人所做的工作还只是一些琐碎的事、具体的事、单调的事,它们也许是鸡毛蒜皮,也许过于平淡,但这就是工作,这就是生活,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础。因此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注重细节,用心把细节做亮。

    国外一牙刷公司的员工大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有一次,大卫为了赶去上班,刷牙时急急忙忙,没想到牙龈出血。他为此非常恼火,上班的路上仍是非常气愤。

    到了公司,大卫为了把心思集中到工作上,硬把心头的怒气给平息下去了,他和几个要好的伙伴提及此事,并相约一同设法解决刷牙容易伤及牙龈的问题。

    他们想了很多解决刷牙造成牙龈出血的办法,比如刷牙前先用热水把牙刷泡软;多用些牙膏;把牙刷毛改为柔软的狸毛;放慢刷牙速度等等,但效果都不太理想。后来他们进一步仔细检查牙刷毛,在放大镜底下,发现刷毛顶端并不是尖的,而是四方形的。大卫想:“把它改成圆形的不就行了!”于是他们着手改进牙刷。

    经过实验取得成效后,大卫正式向公司提出了改变牙刷毛形状的建议,公司领导看后,也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建议,欣然把全部牙刷毛的顶端改成了圆形。改进后的狮王牌牙刷在广告媒介的作用下,销路非常好,销量直线上升,最后占到了全国同类产品的40%左右,大卫也由此获得了丰厚的奖赏。

    牙刷不好用,在我们看来都是司空见惯的小事,所以很少有人想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机遇也就从身边溜走了。大卫不仅发现了这个小问题,而且对它进行细致的分析,从而使自己和所在的公司都取得了成功。

    透过大卫的故事我们是否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我们是不是总是倾心于宏伟的目标和远大的理想,总觉得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不过是秋天飘落的一片片树叶,没有声响?我们是不是总是忽略了不该忽略的小事情、小细节,从而在接踵而至的小事面前穷于准备,忙于应付?

    要知道,工作其实是由一些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构成的,一个不愿做小事的人,是不可能拿高薪的。要想比别人更优秀,只有在每一件小事上下功夫。不会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来。

    总之,一个能够考虑到细节、注重细节的人,不仅能够认真地对待工作,将小事做细,并且还能够在做事的细节中找到机会,从而使自己有更高的收入。

    用做大事的心态做好小事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用做大事的心态做好小事,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待工作严肃认真,就一定能够有高收入。

    在工作中,做大事是年轻人以及一些一直不得志的人向往的事情,因为在他们看来,做大事才有出头之日。可问题是,大事都是由小事构成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即使让你修建万里长城,也得一块砖一块砖地垒,不做小事,又何来大事的成功呢?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做不了小事,又如何做得了大事呢?

    实际上,在工作中,每一件事都值得我们去做,值得我们去研究。即使是最普通的事,我们也不应该敷衍了事或轻视懈怠,相反,你应该付出热情和努力,多关注如何把工作做到最好,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地完成任务,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许多与我们同时起步的人,和我们一样做着简单的小事,但是后来逐步晋升于我们之上,原因之一是他们从不认为他们所做的事是简单的小事。相反,他们深知大事是由小事聚集而来的。

    有一位博士生,在他刚拿到博士学位的半年内,始终找不到工作。半年后,他终于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他每次找工作,都强调自己是博士生,擅长企业战略策划,要求做战略策划总监,而事实上他并没有多少工作经验,更无成功案例。于是他决定从基层工作做起。

    他先是把自己的中学毕业证书拿出来,到一家公司应聘打字员,结果马上找到了工作。打字,在任何企业都只能算是“小事”,学历稍微高一点的人都不屑于去做。然而,这位博士生却做得非常认真,经他手打印的文字材料非常漂亮,尤其难得的是,他对一些重要文案提出的修改意见得到了公司老板的高度赞赏。

    老板给他换了岗位,让他做公司策划部经理。这一来,他的工作和自己的主攻方向一致了,他又一次表现出了卓越的才华,得到了公司上上下下的认可。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老板通过调查,得知他是一位博士生。

    他对老板说,他之所以用中学文凭应聘,一方面确实因为工作不好找;另一方面是想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一步一步证明自己的能力。老板没有责怪他的“欺骗”,反倒被他的精神所感动,并把他的薪水提高了几倍,同时把公司策划总监一职也给了他。

    一个人的工作,是他亲手制成的雕像,是美丽还是丑恶,是可爱还是可憎,都是由他一手造成的。而一个人在工作中所做的每一件小事,不论是写一封信,出售一件货物,或者打一个电话,都在说明雕像或美或丑,或可爱或可憎。老板只要通过观看雕塑,就能对其人做出评判。因此,如果你做的工作本身就包括许多小事,你就应该全心全意做好,这样,你才会促进自己成长,才会有加薪和晋升的机会。

    一个推销员,如果希望有一天能当业务经理,首要条件是把推销员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使业绩超过所有的人,才有希望获得经理职位。即使你是一个操作机器的工人,你只要能把时间全部用在机器上,就能了解它所具有的性能,了解它每一部分的功能。如果你一部机器使用了几年,除了会操作之外,对它一点都不了解,甚至什么地方出了毛病也不知道,升迁和加薪就很难与你有缘。

    我国台湾地区首富王永庆,早年因家贫读不起书,只好去做买卖。1932年,王永庆在台湾省嘉义市开了一家米店,小小的嘉义已有近30家米店,竞争十分激烈。当时仅有200元资金的王永庆,只能在一条偏僻的巷子里承租一个小小的铺面。他的米店开办得最晚,规模最小,更谈不上知名度了,没有任何优势。

    如何才能打开销路呢?王永庆感觉到要想让米店在市场上立足,自己就必须有一些别人没有做到或做不到的优势才行。经过一番考察和思索,他决定在提高米的质量和服务上下功夫,形成自己的优势。

    20世纪30年代的台湾地区,农村还处在手工作业状态,稻谷收割与加工的技术很落后,稻谷收割后都是铺在马路上晒干,然后脱粒,沙粒、小石子之类的杂物很容易掺杂在里面。因此,当时用于出售的稻米普遍夹杂着秕糠、沙粒、小石子等杂物,买卖双方也都习以为常,见怪不怪。

    王永庆却从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找到了突破口。他带领两个弟弟一齐动手,不辞辛苦,不怕麻烦,一点一点地将夹杂在米里的秕糠、沙石之类的杂物捡出来。这样,王永庆米店的米的质量就要高一个档次,因而深受顾客好评,米店的生意也日渐红火起来。

    在提高稻米质量见到效果的同时,王永庆还超出常规,推行送货上门的办法,这一方便顾客的服务措施,大受顾客的欢迎。

    就这样,王永庆在质量和服务上找到了突破,使嘉义人都知道在米市马路尽头的巷子里,有一个卖好米并能送货到顾客家的王永庆。有了知名度后,王永庆的生意更加红火起来。结果,经过一年多的资金积累和客户积累,王永庆决定自己办个碾米厂。要把原来的小米店扩展为碾米厂,原来的铺面已经不够用,王永庆便在离最繁华热闹的街道不远的临街处租了一处比原来大好几倍的房子,临街的一面用来做铺面,里间则用做碾米厂。就这样,把事情当作事业的王永庆,从小小的米店开始了他后来问鼎台湾首富的事业。

    可见,把细微之处做到极致,便可以扭转乾坤,小事可能是别人忽略的细节,小事也可能是举手之劳与人方便,可做好这些,却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很多人认为工作是件很棘手的事。其实工作非常简单,只要我们从心底实实在在从小事着眼,工作中又踏踏实实从细节着手,按照“让客户100%满意”的道理认真去做,就能把企业做大做强。

    在很多时候,一件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者一个毫不起眼的变化,都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薪酬。每个人所做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件小事构成的。车站的站务员每天的工作就是引导乘客进出站口,回答顾客的询问;清洁工每天都要打扫车站、保持车站的整洁。也许你每天所做的可能就是接听电话、处理文件、参加会议之类的小事,你是否已对此感到厌倦,是否因此而敷衍了事,心里有了懈怠。

    一位管理大师说过,小事影响品质,小事体现品位,小事显示差异,小事决定成败。可以说,无论是领导者、管理者,抑或是一个普通人,都不能忽视小事,可遗憾的是我们常常对很多小事情不屑一顾。难怪有人说,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不缺少各项规章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

    总之,从一件小事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也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品质。假如每个人都能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做大事的心态做好小事,就一定能够获得高收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