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业最重要的是人品
挣钱不择手段,有点钱就张狂,认为有钱就有了一切,这种人是愚蠢和浅薄的。没有德性纵有亿万家产也遭他人鄙夷,生意人应当爱惜自己的人品。
谁都渴望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和谐融洽。尤其是创业经商,更希望与别人友好相处,获得他人的信任、理解和友谊。然而,良好人际关系的产生取决于交往双方,即一个人不但接受他人,同时还能为他人所接受,相互间的关系才会不断发展。怎样才能讨人喜欢,受人信赖呢?这就涉及他的人格魅力。
青春宝集团董事长冯根生在胡庆余堂当学徒的时候,就认识到规规矩矩做人是很重要的。他说起一件奇怪的事:“我在扫地的时候,经常捡到钱。捡到钱,我就放在抽屉里。
“我捡到的钱,相当于现在的20块、30块钱,我就放在抽屉里,第二天一早交给师傅。大概一年多以后,好像就没有了。十几年以后,我师傅八十岁,快去世的时候,我去看他,最后一次去看他,那时候已经是1960年了。我的师傅把我叫到床边,他说根生啊,你还记得吗?我说什么事,他说你在当学徒的时候,扫地时捡到钱,你都交给我了,今天我告诉你,这是老板要考你,一共试了你15次,你每次都交。15次以后,老板就说了,这个小孩是诚实的,他捡来的钱都不要,还会去偷吗?
“这时,我才知道原来是在考我。我14岁的时候,我祖母70岁了,当我离开祖母身边,去当学徒的时候,路上我祖母告诉我一句话,一定要规规矩矩做人、认认真真工作。规规矩矩做人,老板给你的钱你拿,老板不给你的钱,你一分钱都不能去碰它,现在这句话叫廉政。认认真真工作,就是勤劳,现在对干部的要求,廉政勤劳就是好干部。旧社会教育的语言不同,性质一模一样。因此我记住了,给我的钱我要,不给我的钱我从来不会去拿,一分钱都不要,这培养了我做人的道理。”
阿里巴巴原首席执行官马云认为,做企业也好,做员工也好,都应该学会做人。对此,他曾经有一番精辟的论断:“阿里巴巴把80%的MBA开除了,要么送回去继续学习,要么到别的公司去。我告诉他们应先学会做人,什么时候你忘了书本上的东西再回来吧,如果你认为你是MBA就可以管理人,就可以指三道四。所有的MBA进入我们公司以后先从销售做起,六个月之后还能活下来,我们团队就欢迎你。我想给他们多点时间,沉得低才能跳得更远。”
“人品”是事业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人品在一切事业中极其重要,这是毋庸讳言的。人品是立身之本,对事业的成败影响颇大。一个人品欠佳的人谁也不愿与其合作共事。
人世间的人,人品各个不同,用单一的道德标准品评人,分出好人、坏人,并不一定公平和正确。一个人是诚实还是虚伪,其日常的言行举止,总会有所表现。
着名投资家索罗斯极为重视人品的高下,认为一个人仅仅才华出众是不够的,还要有上等的人品。他喜欢诚实的人,对那些做事自私、不够诚实的人,尽管他们十分聪明,也不会请他。
索罗斯说:“对那些才气纵横的赚钱高手,如果我不信任他们,觉得这些人的人品不可靠,我就绝不希望他们当我的合伙人。”
一次,垃圾债券大王麦克·米尔被起诉后,垃圾债券业务出现真空,索罗斯很想进入这一黄金领域。为此他约谈了好多位曾在米尔手下做过事的人,想请他们做合伙人。但是,索罗斯发现这些人有某种忽视道德的态度。他最后放弃了这些人,尽管他们积极进取又聪明能干,也很有投资天分。
索罗斯之所以如此看重合伙人的人品,是因为他认为,金融投资需要冒很大的风险,而不道德的人不愿意承担风险。这样的人不适宜从事负责、进取、高风险的投资事业。他说:“冒险是很辛苦的事,不是你自己愿意承担风险,就是你设法把风险转嫁到别人身上。任何从事冒险业务却不能面对后果的人,都不是好手。”
在商业生涯中,不管你是老板还是经理,牢记“最重要的是人品”这句箴言,有助于你走上成功之道。
2.诚信经营,赢得天下客
诚信,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创业的原则。讲诚守信,是开展人际交往和商业经营的“金字招牌”。俗话说:“千金难买名和誉。”说明名声和信誉的重要性。
真正成功的创业商人都知道,商业运作要讲信义、信誉、信用,最重要的是讲诚实。一句话,只有在商道上有一颗诚心,生意才会长久。
西方也有一句流传已久的名言:你可以在所有时间欺骗某些人;你也可以在某些时间欺骗所有人;但是你却不能在所有时间欺骗所有人。诚信是生意人的灵魂之所在,没有诚信的商人,小则成不了大器,大则将自己的前途断送掉。
有一位年轻人,开了家干货店,他“一门心思想发财,挖空心思骗顾客”。有一天,他灵机一动想出一个可以多赚钱的“好办法”——给货物里掺水。于是,他把干货海带、虾皮、木耳之类的产品搬到一个房子里,关上门窗,用喷雾器朝货物上喷水。
然而不久大家就发觉他的货物潮湿发霉、不易保存,于是,他给货物里加水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没有人再到他的商店里买东西了,他只好关门大吉了。
由此可见,信用和诚实对一个商人来说是无形的财富,它可以为企业或个人创造良好的环境,赢得客户的好感与信赖,扩大知名度,建立良好的“口碑”,从而赢得更大的利润。
竞争是残酷无情的,但顾客是有感情的,诚信就是对顾客培养感情,使其相信并信任你。获得信任,是在竞争中求生存的一大智慧。
真正的商业游戏需要实实在在的经营,那么诚信就是你发家的手腕,伟大的诚信造就伟大的商业和商人。做人和经商的最高理念、最高规则、最高能力和最高境界就是要讲“诚信”。
成功的人都具备做人的良好品行。守信是做人最可贵的品性之一,这品性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只有那些守信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具备守信品行的人,做到一诺千金,你的事业才有望发展壮大,蒸蒸日上。
郑周永是韩国“现代集团”董事长,其“‘赔’也要讲信誉”的经营之道,充分显示出这位“诚实商人”的远见卓识。
20世纪50年代初,“现代集团”下属公司“现代建设公司”承建釜山大桥的建造工程。这时朝鲜半岛南北战争刚刚结束,国内物资紧缺,修建大桥用的各种原材料价格暴涨。若按照大桥竣工时的造价计算,投入工程资金总额是合同价款的7倍。于是,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都向郑周永建议,应该立即与建设方进行交涉谈判,增加建设费用,若谈判不成功,就马上停止施工。如果继续施工下去,“现代建设”将有破产的危险。郑周永却站在高屋建瓴的高度力排众议,坚持继续施工并且坚定地表示:即使赔本,为了公司的信誉和未来的发展,也必须按时保质完工。
“现代集团”董事长郑周永这种“‘赔’也要讲信誉”造桥的消息,迅速通过媒体在社会上广为流传,这种广告效应使得“现代集团”在当时韩国特殊时期民众心里树立了“诚信”,同时也在政府及金融机构方面造就良好的信誉。当时甚至有人对“现代建设”公司能否坚持到底表示怀疑,而更多的人则对他讲究信誉的举动表示了莫大的钦佩。“现代建设”董事长郑周永率领公司全体员工,克服了无数困阻,最终使工程按期按质交付使用。虽然这个工程使“现代建设”出现了巨大的亏空,但郑周永“诚信”的名声却在韩国建筑界为“现代建设”公司树立起一座无价的丰碑,并在随后短短几年时间里给“现代建设”公司带来了大笔业务,“现代建设”很快从困境中走出来。
就在“釜山桥”竣工通车后不久,郑周永率领“现代建设”公司参加了复建汉江大桥工程竞标。复建汉江大桥是一项令韩国工程建设业界竞投激烈的巨大工程,许多实力强劲的大工程公司都加入竞争。“现代建设”凭借“‘赔’也要讲信誉”的守信品行一举击退了当时韩国四大建筑公司,取得了韩国历史上最大规模桥梁建设的第一期工程,后来相继承揽了第二期和第三期工程。“现代建设”在汉江大桥的复建工程中获得了巨额利润,很快成为韩国工程建设的霸主。郑周永的“现代建设”更是大展宏图,相继成功地开拓了东南亚和中东市场,并最终走向世界建筑业的强者地位。
在创业中,守信所带来的长期回报是无价的,是不能用短期“利润”来衡量的。
3.不夺同行的饭碗
在竞争之中,给别人留条出路,也就等于给自己留了条后路。你要时时刻刻记住:给别人也留碗饭吃,才能使自己有更多赚钱的机会。
“不让人赚钱的买卖人,不是好买卖人。”这是皮货大王古耕虞经常说的一句话。在商业社会,做生意总要有伙伴、有帮手、有朋友。你照顾了别人的利益,实际上也就是照顾了自己的利益。因此,古耕虞又反复解释:“同人往来,事先一定要好好算计,如何使自己能获得最大的收益。但无论怎样算来算去,一定要算得对方也能赚钱,不能叫他亏本。算得他亏本,下次他就不敢再同你打交道了。所以生意人绝对不能精明过了头。如果说商人的真理是赚钱,那么精明过了头,这个真理同样会变成荒谬。你到处叫人家吃亏,就会到处都是你的冤家,到处打碎别人的饭碗,最后必然会把自己的饭碗也打碎。”
对于创业人来说,必须重视人与人之间健康而友善的关系,处理好人脉关系是事业成功和发财致富的一种能力。把人脉关系搞得融洽和睦,避免同行间引起矛盾冲突,要学会在和和气气的氛围中赚钱。
北京的同仁堂药店从创业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在晚清的时候,时局混乱,生病需要抓药的人非常多。而同仁堂的名气吸引了大量的客源,所以一直是门庭若市,生意兴隆,但同仁堂并没有趁机大肆提价,反而对有些实在无力承担药费的百姓免费诊治抓药。有时,在自己药店某项药物紧缺时,同仁堂还会将顾客介绍到自己的竞争对手——其他的药店去。这样,同仁堂不仅继续保持了大量的客源,而且在同行中也获得了一致的美誉。
商业竞争中,要想生意兴隆,就必须做到在自己有所得的同时,让别人也有收获,大家都得到一定的实利,这样关系才能更融洽,交情才能更深厚。
明朝时,芜湖城内有两个大粮商叫汪真润与曹伯财,每到秋收季节的时候,芜湖地区的粮食几乎都被这两家粮店垄断收购。两人一得江南,一得江北,本来是相安无事的,但汪真润为收购到更多的粮食,也为了挤垮对手,把收购的价格上扬了许多,以致江北的一些农民都跑到了江南来卖粮食。无奈之下,曹伯财也只得将粮价上涨,可他只涨到与汪真润给出的粮价持平,也就是向汪真润暗示他无意竞争,但汪真润却再次提高粮价。曹伯财在忍无可忍之下,开始反击,他提高粮价并派人在江南拉拢顾客。就这样,一来二去,双方的损失都很惨重,导致两败俱伤。这就是汪真润逼人太甚所造成的,也是他不懂得给自己留余地、只想把利益占尽的结果。
能照顾到对方利益,让别人有钱可赚,自己才能够赚到钱。
4.歪门邪道必自毙
创业一定要走正道。搞“歪门邪道”来赚钱,最终会受到惩罚。只有一颗纯正的心才能赢来赞誉,财源也会滚滚而来。
日本着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十分重视纯正之心。他在日记中写道:“据说学围棋的人,大约下过一万次棋便可拥有初段的实力。我认为培养纯正之心的情形亦然。首先,早晚要着意于培养纯正之心,并反省自己的日常行为是否端正,这样持续一两年,做一万次,亦即经过30年以后,即可达到纯正初段的程度。到达纯正初段时,才能算是拥有正常人的心态。这时,所有的判断和行动大致不会有什么差错了。”
松下幸之助在另一则日记中说:“我认为成功的经营者和失败的经营者之间最大的分别,在于究竟能做到几分大公无私,以无私之心观察事物。以私心,也就是以私人欲望经营的人,必定失败。能战胜私欲的经营者,才能促使事业兴盛繁荣。一切以公利为出发点,不为私欲所蔽。换言之,需有一颗正直的心。所以,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不受私欲诱惑,以纯正之心观察事物,而且经常审视自己,告诫自己。”
为了实现自己的这种纯正之心,松下幸之助创造了“自来水哲学”,将生产目标与广大用户的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生活得更加便利联系在一起,这样既实现了商业的最大利润,同时又为社会做了巨大的贡献。
松下幸之助曾说:“顾客的意见是上天之声,用户是皇帝。”这种经营思想对今天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充分显示了它的价值。它要求经营者必须优先考虑到人们的需要,把顾客的利益放在首位。正是本着这样一种精神,松下公司赢得了广泛的市场。
创业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走歪道迟早会出事,能分清正还是邪,摆脱私欲才能使事业繁荣昌盛。
要在合法的条件下创业。
5.有和气就有财气
我们都知道,养生学讲究“和能生津”,过日子讲究“家和万事兴”,商人更应该知道“和气生财”的古训。
“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出自宋朝林逋的《省心录》,强调的是“和”。曾有商人说:“聪颖不如勤于学问,勤于学问不如处世好,处世好不如做人好。”和气是一种经商的韬略和智慧。
市场经济处处充满竞争,但高明的竞争者则懂得竞争的最高境界在于“不争”,没有合作者就没有生意。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之用,和为贵。”“和”的本意是和谐、协调,核心在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在古人看来,天地乃至万物原本浑然一体。所以,相互之间应该和。所谓“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乃至天人合一”都是讲“和”的重要性。只有努力具备“和”之美德,提高自身的“和”之境界,努力把握“和”之规律,追求与他人、与事业自然的和谐。商人若具备了较高的“和”德修养,何愁不能和气生财?
陶朱公(范蠡)就深谙“天时、地利、人和”之大和之道,辅政则政兴,从商则大富。司马迁评价他说:“富好行其德者”,“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
“一勤天下无难事,百忍堂中有太和”。和气生财是经营的基本功,对顾客笑脸相迎,不欺不骗、以诚经商,顾客自然愿意光顾。如果对顾客蛮横、态度恶劣,自然会让顾客厌烦,不管货物质量好坏,顾客也就不愿光顾了。做生意要做到和气生财、联合经营、扩大规模,通过联合造势才能加大自己在商场中的影响力。由此可见,和气生财利己又利人。
要想在商场上做成生意,学会保持微笑就是很好的和气。微笑显示我们有决心化解所有负面情绪,表示能以理性超越情感,而不受疯狂情绪的影响。古人认为,要想业兴旺财,首先得对待客人笑脸相迎、和和气气,唯此才能招得回头客、大方客。如果做生意做到没了笑脸,甚至店大欺客,就离失败不远了。
微笑代表着友善。顾客只有见到微笑的你,才会愿意亲近你。在生意场上,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商场上也可以遇见很多不公平的事。即使这样,你还是要保持微笑,若能忍下常人难忍之事,个人魅力值就会大大增加;如此才可能笑傲江湖,并在商场中成长,不断迈向成熟。
对生意人来说,“和气”是一种修为,也是一种经商手段,一定要贯彻在生意的全过程中。和气方能生财。
为建立台塑集团“六轻”厂,“经营之神”王永庆在台湾屡次碰壁,原拟在台湾利泽县投资,以每公顷600万新台币价格征收了280公顷土地,后利泽县强制收回了土地。单利息一项,王永庆即损失惨重。有人提出诉讼之议。状告政府当局。王永庆虽为台湾首富,但根据以往和政府打交道的经验决定忍气吞声、以和为贵,放弃打官司,以节省精力,另谋他途。
在市场竞争中,很多企业视竞争对手为敌人,大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之势。其表现,就是不计代价,最后形成过度竞争,大家都没有好日子过。以杀伤对方来获得自己的成长,正所谓杀敌一万,自损三千,过度竞争的结果就是大家都无法获得持续成长。在这种意义上讲,企业嗜杀的方式使之难成大器。
俗话说:和气生财。与其相互结怨争斗而导致双方受损,倒不如化解矛盾彼此相安共存。竞争是难免的,但盲目树敌则是愚蠢的。虽说商场犹如战场,但毕竟不是战场。战场上敌对双方不消灭对方就会被对方消灭。而商场不一定如此,为什么非得争个鱼死网破、两败俱伤呢?
同行相争只是一个极端的表现,实际上,更多的现象是在同一行业内,大家都杀气腾腾,有的不仅是要除掉主要竞争对手,还要消灭一切对手,一统天下。
离因异而起,合因同而生。离中有和、乖中有正、违中有合,此乃客观规律。经商要能够做到异中求同、去离趋合、共存共荣。
当别人与自己的想法不同时,不可一意孤行、排除异己,而应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市场虽有竞争,但各公司之间并非一定是敌人。同行间为了各自的利益而互相妒忌,似乎已是常情了,由妒忌到倾轧,相互诋毁、相互拆台、大打出手……这种低下的、卑贱的、无道的、愚昧的行为,全是笨方法。
在市场竞争中,对手之间为了自己的生存发展,竭尽全力与对手竞争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在竞争中一定要运用正当手段,也就是说,只能通过质量、价格、促销等方式进行正大光明的“擂台比武”,一决雌雄,切不可用鱼目混珠、造谣中伤、暗箭伤人等不正当手段损伤对手。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市场形势是瞬息万变的,此时可能对甲企业有利,彼时又可能对乙企业有利。所以,做生意时应“风物长宜放眼量”,不可以一时胜负论英雄,更不可因一时失利而迁怒于竞争对手。
6.只抓属于自己的钱
金钱具有诱惑力,许多人因金钱而诱蚀了灵魂。犹太商人之所以创业取得财富的神话是与犹太人的赚钱观念分不开的,即只抓属于自己的钱,而不抓不属于自己的钱。
犹太人在追求财富方面没有止境,这一点世人皆知。然而,犹太人追求财富的前提是,他们要靠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光明正大地赚,在犹太人的眼中,拿不义之财就会受到神的惩罚。
有个犹太妇女购买东西,当她从百货公司回到家里从袋中取出东西时,忽然发现里面一枚戒指。她并没有买这东西。她把此事告诉了小儿子,并带着孩子一并去找拉比,请教怎样处理此事。
拉比给他们讲了《犹太法典》中的一则故事:有位拉比平日靠砍柴为生,每天要把砍的柴从山里背到城里去卖。拉比为了节省走路的时间,以便研究《犹太法典》,决定买一头驴来代替。
拉比向阿拉伯人买了一头驴牵回家来。徒弟们看到拉比买了头驴回来,非常高兴,就把驴牵到河边去洗澡,结果驴脖子上掉下来一颗光彩夺目的钻石。徒弟们高兴得欢呼雀跃,认为从此可以脱离贫穷的樵夫生活,专心致志地研读《犹太法典》了。
可是出乎徒弟们意料的是,拉比领着他们赶快去街上把钻石还给阿拉伯人,拉比说:“我买的只是驴子,而没有买钻石,我只能拥有我所买的东西,这才是正当行为。”
阿拉伯人非常惊奇:“你买了这头驴,钻石是在驴身上,你实在没有必要拿来还我,我不理解,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拉比回答:“这是犹太人的传统,我们只能拿支付过金钱的东西,所以钻石必须归还给你。”
阿拉伯人听后肃然起敬,说:“你们的神必定是宇宙最伟大的神。”
听罢这则故事,妇人立即决定回去把戒指还给百货公司,但不知如何解释,拉比告诉他:“不知道戒指属不属于百货公司。如果对方问到你退还戒指的原因时,你只需说一句话就行:‘因为我们是犹太人’,请带着孩子一块去,让他亲眼目睹这件事。他一定会对自己母亲的正直与伟大永记不忘。”
想创业赚钱,就要堂堂正正的赚钱,不要想着欺骗顾客,坑害顾客,只要你赚钱的路子不正,你就会最终失去金钱。所以,不论是做官,还是经商都不可发不义之财,通过正当渠道挣钱,才能创造财富,创造成功的人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