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成长日记-倾心慈善事业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捐赠芝加哥大学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洛克菲勒一直忙着生意上的事,整天都去百老汇26号办公。现在,他已经是60多岁的老人了,而且事业已经处在巅峰时刻。儿子小洛克菲勒已经长大了,他的助手亚吉波多也做得非常好。他不再每天都去工作了,但他还是天天会和亚吉波多进行电话联系,以便能够随时了解公司的发展情况,公司的一些重大决定还是由他首肯。尽管是这样也比以前要轻松很多了,也可以从前台退到幕后了。

    可是,退休之后应该做点什么呢?洛克菲勒在美国国内的声誉一直都不太好。在标准石油公司进入国际市场之后,这个恶名同时也被带到了国外,国外的报纸杂志也开始对他进行攻击。虽然他的标准石油公司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人们对他却越来越不满了。“善行可以赎回许多罪过”,这是《圣经》中的一句话,也是洛克菲勒常说的一句话,他决定要创建一个机构,一个比他的托拉斯更能笼络人的机构,他要确保他的子孙在社会上不再像他那样遭受骂名。他开始筹划的第一个机构,就是空前规模的慈善机构。自此以后,曾经叱咤风云的垄断企业家开始逐渐向慈善家转变了。

    其实,洛克菲勒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捐钱行善了,这一点在前面我们也提到过。他笃信基督教,曾经在克利夫兰和纽约的基督教浸信会长期担任领袖。宗教活动可以说是他生活中仅次于经商挣钱的大事。他经常为教堂以及其他和宗教有关的事情捐款。随着他赚到的钱越来越多,他捐给宗教事业的钱也越来越多。但是,这些捐款都是比较零散的,没有什么大型项目,他捐助的款项和他的巨额收入并不成正比。据统计,到19世纪80年代末以前,他仅捐出十几万美元。

    有人说,19世纪的后半期,全美国的人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想用私刑处死洛克菲勒的人,一种是只想着向他乞讨的人。因为此时的洛克菲勒已经是个大富翁了,成千上万的乞讨者蜂拥而至。他不管走到哪里,身后都能看到一小群请愿者,这让洛克菲勒感到非常不舒服。同时,他每天收到的求助信像雪片一样多,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一艘来自欧洲的轮船上竟然带了5000多封写给洛克菲勒的乞讨信。他曾向外界宣布要提供一笔教育经费,结果在一个星期内,他竟然收到了1.5万封信。

    最初的时候,洛克菲勒还非常乐于拆阅这些信笺,然后做出筛选,给那些他认为应该给予帮助的人寄去支票,但是,在满足别人的请求之前,他一定会详细地进行了解,他要保证每一分钱都用对地方。他说:“我从不随便给别人金钱,除非我能完全保证这是我花这笔钱的最好方式。”对于捐款,以下原则是他必须坚持的:

    第一,如果捐给学校,他不同意将这笔钱用于校舍的兴建以及日常花销上,而是要把钱用于学校的基金上。

    第二,他愿意任何学校或组织将所有的经费来源全都寄托在他身上。

    第三,如果发现所捐赠的学校、机关和医院的钱都没有被很好地利用时,他就会将钱转投给有组织的社会团体。比如,浸信会教育团体就曾为他安排了很多真正需要钱的项目。

    第四,他希望他的每一次捐赠行为都能引来更多的人行善。

    第五,除非受益人能证明该项捐款能用于正确的地方,用得经济有效率,否则,他是不会轻易答应捐赠的。

    随着财富的增加,他觉得自己的这种方式也行不通了。他要改变以往分散的捐款方式,建立起一个系统的科学的捐款模式。这样,在洛克菲勒退休之后,慈善事业就变成了他的主要业务。

    洛克菲勒的慈善事业真正开始于他创立的芝加哥大学。美国南北经济结束以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也造就了一大批富人。19世纪80年代以前,社会上到处都在谈论富人的责任,而在当时的美国,建国只有百年左右,文化还不够繁荣,大学还寥寥无几,只有哈佛大学和约翰普金斯大学等几所学校。90年代,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求知欲望也越来越强烈,大学教育蓬勃发展起来,斯坦福大学、克拉克大学以及芝加哥大学都是这个时期创建的。

    于是,在一些教会人士的建议下,洛克菲勒萌发了要兴建一所大学的想法。

    但是,向他提出建议的人士又分为北、西两派。以洛克菲勒的亲家史强为首要人物的北派主张洛克菲勒应该在东海岸的纽约创建一所由浸信会管理的大学。古特史壁、盖茨、哈珀等人则是西派的代表,他们主张在西边的芝加哥设立一所学院。史强是一个有着崇高理想但严重脱离现实的人,他建议洛克菲勒在纽约设立一所类似研究院的高等院校,聘请一流的讲师,招收精华学生,再加上源源不断的基金,这些天资聪颖的学生,就可以不必担心学费而全身心地在学校里学习了。这样,学校就可以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从而将美国文化带入更高的境界。他请求捐款2000万美元来兴建这所学府。洛克菲勒经过认真考虑后,拒绝了史强的要求。因为他觉得史强的建议太理想化了,当时的美国社会还未发展到那一步,暂时并不需要这类的高等学府,而是需要较普遍化的学院,可以让一般人受益。这件事便暂时搁置下来了。

    洛克菲勒曾经为摩根·帕克神学院捐过款,在这里认识了古特史壁,之后又结识了年轻有为的哈珀先生。他从这两位友人那里得知这所学院的一些事情。原来,这所神学院是由斯蒂芬·道格拉斯在1856年创办的,和老芝加哥大学有联系,但因资金不足,目前已陷入困境。就在学院负债累累之时,又传来老芝加哥大学的着名教授哈珀被耶鲁大学聘走的消息,这更加速了老芝加哥大学的解体。

    就在这关键时刻,浸信会召开了一次会议,商讨如何挽救各大学及神学院的命运问题。在这次会议上,一位注重实际、善于分析的教士起了重要作用,他就是后来芝加哥大创办者之一的盖茨先生,也就是前面我们提到的弗雷德里克·T.盖茨。在会上,他被选为执行秘书,提出很多好的建议,他提议由他拟稿,写一份调查表格,然后寄给各地的教会,了解社会和教会的真正需要之后,再着手兴学。大家觉得这个建议很不错,便一致表示同意。

    在这项工作中,盖茨的表现非常出色。他的父亲是一位浸信会牧师,家境贫寒,他小时候学习勤奋努力,在堪萨斯大学毕业后,在一家银行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又到罗契斯特大学深造,在这期间还兼做中间商的生意。后来,他继承父业,也成了一名牧师。

    经过对调查表格的统计研究之后,盖茨下结论说,应该在芝加哥大学的旧址上创办一所有实力的学院,再慢慢扩充成大学。他认为,中西部及大平原区上各大州有很多浸信会基督徒居住,但在这么广阔的土地上却没有一所像样的大学,而东部却有好几所声誉卓着的浸信会高等学校,所以他建议浸信会将所有富裕的教友聚集起来,共同创办一所好大学。创办好的大学将成为西方日益衰弱的浸信会学校强大的母校,而且对周边的国家会产生巨大的宗教影响。1888年,浸信会的教育团体再一次召开会议,地点选在华盛顿,在会上,大家一致通过了盖茨的建议,兴办大学的事就这样开始了。

    洛克菲勒看了盖茨那份呈给浸信会教育团的报告后,认为这个计划切实可行,便决定对这项工作给予捐款。很快,洛克菲勒就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伟大的事业中了。在筹备初期,他看中昔日的芝加哥大学名教授哈珀先生,认为只要他出马,事情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此外,在办大学和办学院两者中,他始终很矛盾,不知该选哪一个。

    盖茨再次向他提出建议,应该先办一个小学院,让哈珀教授一边在耶鲁大学上课,一边指挥这里的筹备工作。等这个小学院筹建好了,稳住了,再扩建成大规模的大学,到时候就可以邀请着名的教授来这里教书了。洛克菲勒的反应并不十分热烈,他只给哈珀教授写了一封信,告诉他芝加哥在短时间内应该先办一所小学院,以后再慢慢扩大成大学。

    盖茨想尽早得到洛克菲勒的亲口承诺,就立即找洛克菲勒谈论。

    正好有一天,两人共同乘坐一列火车。后来,盖茨专门对这次见面的情形做了生动的描述:

    我一厢情愿地以为上了火车,就会有一番长谈,然后决定政策方针。但一上车,我又不好意思先开口。我想,当然应该由这位标准石油的老板先提。我不禁对此人打量起来。我注意到洛克菲勒的衣着,他穿得十分干净,虽然衣服的质地很好,但全身没有俗不可耐的戒指、表链等饰物,领带上连别针都没有。更令我难忘的是洛克菲勒付小费的方法,他先抓起一把零钱放在手上,也不说给多少,而是让侍者拿他认为该拿的数目。

    结果,盖茨等了一个下午和晚上,直到第二天早上,洛克菲勒才跟他讨论这件事情。他同意为重建芝加哥大学进行捐款,但需要盖茨先去筹备一下,然后写出一份详细的计划给他看一下。

    很快,盖茨、古特史壁、哈珀三人开始了一系列的筹备工作。他们三人分工明确,各自发挥所长:盖茨负责筹款,管理基金;古特史壁负责游说西部的有钱人支持该校的建设以及公关方面的事宜;哈珀则策划建校后的课程及师资方面的事宜。

    对于建立学校需要的资金,芝加哥方面估计要140万美元。洛克菲勒将盖茨叫去商量捐款事宜。第一天晚上,洛克菲勒和盖茨在餐桌上进行讨论,没有结果。第二天早晨,盖茨再次去见洛克菲勒,两个人在洛克菲勒的住宅前一边散步一边商量,认为建这所学校至少要100万美元。洛克菲勒先开口说,他个人可以提供40万美元的捐款。

    盖茨对他劝说了一番,希望他能捐款60万美元。洛克菲勒没有说话,低着头沉思着。他们从屋前到了第五街,洛克菲勒突然停住了脚步,对着盖茨点点头,表示同意,其余的40万美元由芝加哥人士另外筹集。盖茨一阵欣喜,他这样记载道:

    虽然日后我曾从他手中接过更多、更沉重的款项,但没有一次像第一次这样令我兴奋,尤其是在几个月忧心的猜测之下,洛克菲勒的那一声允诺,使得那5月的早晨变得更晴朗了。

    1889年5月18日,浸信会在波士顿的提蒙礼拜堂召开大会。史强首先宣布要在芝加哥创办一所学院,然后盖茨宣读了洛克菲勒的来信,告诉教友们洛克菲勒将捐助60万美元作为建校的基金,他希望其他教友以及社会人士都能有所捐助,共同创建这所学校,对此,他解释说:

    不是我们想要强迫别人尽义务,而是我们希望以这种方式使这个机构植根在尽可能多的人的感情深处,他们作为捐款者就会产生个人的关切,以后便可以指望他们对这个机构给予关心、兴趣和合作。

    教友们立即纷纷响应,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就收到30多万美元的捐款,其中教友们捐赠了十几万美元,剩余的部分则是由商人及芝加哥以外的人士捐赠的。在这些捐款者中,有许多是犹太富商,还有很多后来成为芝加哥大学的校友。

    经费筹措好以后,马修费尔德又捐出了一块土地,作为校址,浸信会的教育团体选出该校的董事会。1889年7月9日,董事会第一次召开会议。1889年9月10日,芝加哥大学成立。9月18日,董事会推选哈珀担任校长。

    哈珀被选为校长后,没有立即上任,首先他不想放弃自己所喜爱的工作,而把全部精力投入办学和管理行政;其次,他认为要想办一所颇具规模的大学,100万美元的资金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两点,他没有立即辞掉耶鲁大学的工作。

    洛克菲勒非常欣赏哈珀的才华,认为校长一职非哈珀莫属。于是,洛克菲勒表示愿意再谈。为此,哈珀提出了八个条件,主要意思还是希望能一边办学一边研究学问。在财政方面,他希望洛克菲勒能再捐款100万美元,支持该校的神学院。盖茨将这些意见转达给洛克菲勒时,洛克菲勒想都没想,就立即答应了所有的条件。

    很快,哈珀就上任了,洛克菲勒和所有关注这项工作的人都松了一口气,因为大家都知道,有哈珀在,芝加哥大学一定会成功。因为有了足够的资金,哈珀开始积极地开展各项工作:聘请教授、安排课程,等等。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在即将开学时,他突然有些担心是否会有学生来注册。很快,他的顾虑就消除了,在开学的当天,当校园里响起清越的钟声时,600多名学生在这所新学校里开始了他们的大学生涯。

    在这第一批学生毕业的典礼上,洛克菲勒作为嘉宾被邀请参加。

    礼堂中挤满了人,各界名流也都来参加了,气氛非常热烈。当“我们欢迎伟大的洛克菲勒”的声音响彻礼堂时,教授和老师们向他致敬,学生们则欢呼他的名字。此时的洛克菲勒激动万分,如果不是面对着众多的人,他的眼泪一定会流淌下来。在他以前的生活中,他一直是公众最憎恨的人,他们谩骂他,侮辱他,甚至还有人要杀死他。但是,今天,成百上千的人在向他欢呼,这还是第一次。他感到满足,这也许就是对他所有努力的回报吧。

    这让我们想到有些捐赠者,哪怕是捐赠非常小的一笔钱也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自己的“壮举”,唯恐别人不知道,洛克菲勒对于自己的善行却相当低调,他不愿意让人认为他这是在追逐某种私利,所以,他宁可在悄无声息中继续这项本该享受人们的鲜花、掌声以及赞扬的伟大事业。

    芝加哥大学成立后,洛克菲勒很少光顾,也很少让自己的名字和这所大学联系在一起,他不想借着这项事业使自己扬名,这和他一贯都不喜欢抛头露面的作风是分不开的。大学建成后,他只到过校园两次。即使在校庆这样重大的节日中,这位赞助人也只不过是到校园里悄悄地走一圈,连5分钟的演讲也不愿意做。他去世后,学校才将一幢建筑用他的名字来命名,也就是洛克菲勒纪念礼拜堂。

    对洛克菲勒来说,那笔60万美元的捐款只不过是一个开端。从此以后,向这所学校的投入就源源不断了。但他决定,10年以后,学校必须自给自足,他将不再捐钱。在1889年以后的10年中,他捐给芝加哥大学的钱总额达到3470多万美元。一位芝加哥大学的文学教授撰写了一篇文章称赞他是“与荷马、但丁、莎士比亚一样被称为是杰出而有影响的人士”。这样的称赞让洛克菲勒感到非常高兴。后来,每当和人谈论起这次捐款的事情时,洛克菲勒总是会说:“这是我一生中做过的最好的投资。”

    出资重建芝加哥大学的事件让许多民众改变了对洛克菲勒的坏印象,他们开始重新认识这个美国石油界的巨人了。芝加哥大学也不负创办人所望,成为美国最负盛名的私立大学之一。

    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

    捐款重建芝加哥大学,是洛克菲勒慈善事业的第一个伟大工程。

    而在这项伟大的工程中,他收获最大的就是,他从中发现了一个非凡的人才,这个人就是弗雷德里克·T.盖茨,他是洛克菲勒石油王国中的一员,而他所起的作用,不亚于洛克菲勒在石油事业上的任何一位亲密伙伴。洛克菲勒一生中有几个重要而亲密的同事,如弗拉格勒、亚吉多波,而盖茨可能是最后一个。

    如果说,洛克菲勒将前半生的精力都用在了如何发展壮大自己的企业并积聚财富上面的话,他的后半生则将目光转到了如何为自己的巨额财富找到一个安稳妥当的去处,而后者一点儿都不比前者轻松。

    19世纪90年代,当洛克菲勒从忙碌的商业投身于慈善事业这个新领域时,就像走进了荆棘丛生的树林中,请求他资助的书信源源不断地寄给他。盖茨后来在描述洛克菲勒的困境时说:

    无论是当他在家静居独处的时候,或是吃饭用餐的时候,或是走在教堂走廊的时候,或是在办公的时候,无论他在任何地方,都逃脱不了人们向他发出的迫切呼吁……他差不多像一头野兽,不断地遭到围堵袭击和尾随跟踪。许多乞求者是不达目的绝不罢休。他们尾随洛克菲勒,与他一起吃饭,一起上下班,一起进他的私人书房。洛克菲勒曾经十分无奈地感叹道:“许多希望我帮助他们做好事的好人们,似乎成群结队地来找我,他们甚至将自己的行李搬来与我同住了。”

    为了处理这些事,洛克菲勒不得不在百老汇26号雇佣专职人员来拆阅、回复这些信件。这些信件中有百分之八十的内容是私人要求捐助的,这些人除了表示自己拿到钱后将会十分满足外就没有其他的理由了。剩下的百分之二十的请求来自各地的慈善团体、宗教和市民组织及其他机构。雇员们经常加班工作,阅读每一封信,同时还要弄清楚信里内容的真假。于是洛克菲勒开始考虑建立一套制度和管理原则,使慈善事业变成一项有效的事业,同时能够很好地处理他个人的财产。但是,洛克菲勒是没有时间处理这些事情的,他太忙了,所以他需要有人帮助他。

    就在这时,盖茨闯进了他的视线。从1888年他看了盖茨呈给浸信会教育团的那份明晰而有说服力的报告起,他就开始关注这个人了。

    他耐心地观察了盖茨三年,发现盖茨身上有许多令人钦佩的地方:有头脑、有主见、精力充沛、生气勃勃。1891年3月的一天,他将38岁的盖茨邀请到了百老汇26号。

    洛克菲勒首先向盖茨讲述了自己目前的状况,因为自己现在忙着生意上的事情,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处理捐助的事情,但自己又不愿意放弃捐款这项活动,因此他现在非常需要有一个人来帮助他。盖茨也表达了自己对洛克菲勒的理解。

    随后,洛克菲勒进入正题,他认为盖茨就是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人选,他想邀请盖茨到纽约来,在那里设立一个办事处,以便帮助他处理在捐款方面的接待和调查工作。让洛克菲勒没有想到的是,盖茨立即就答应了他的请求。

    就这样,1890年,盖茨正式进入标准石油公司的总部,全权负责洛克菲勒的慈善事宜。

    随着时间的推移,盖茨担负的工作越来越多,洛克菲勒对他的信任不断地增加,赋予他的权力也越来越大。很快,所有请求捐助的信件都直接送到盖茨的办公室,经过他的挑选,把他认为有价值的信件再呈送给洛克菲勒,并把附呈的资料和他的建议写成一条条简洁而有说服力的备忘录,以备洛克菲勒参考。

    洛克菲勒对盖茨完全信赖后,他便向他打开了那些曾被视为绝密文件的分类账本。在仔细看过这些账本之后,盖茨对洛克菲勒说:

    “洛克菲勒先生,您的家产正在不停地往上翻滚,就像滚雪球那样,但积累太多就会有发生雪崩的危险。您必须把它尽快散掉,要不然,它将压垮您和您的儿女,把您的子子孙孙压得粉碎。”

    盖茨大胆地预言,如果洛克菲勒将巨额的资产握在自己的手里,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他的继承人将会把这笔钱挥霍掉,变得飞扬跋扈,不可一世。所以,他建议洛克菲勒赶紧行动,建立慈善机构。

    对于这个建议,洛克菲勒也表示赞同,他对这位副手说,他想用他的那些钱尽最大的努力去寻找那些“要害”,击中“祸害的根源”,从而减轻人类的灾难和负担。

    洛克菲勒一直有一个信念,他认为上帝给他的财富是为了造福于人类,所以他也一定要依照上帝的旨意,将自己的钱合理地进行分配,只有这样,他才能安心。

    在和洛克菲勒探讨如何捐赠金钱的问题上,盖茨曾这样说过:

    洛克菲勒先生的财富已经引起了超出理性的憎恨,当我得知这一情况时,我真的非常恐惧,这对公众来说,的确是一种全国性的威胁。但是,让我深感烦恼的还不是这个,而是他是否准备将这笔巨额财富传给他们的后代,不知他是否想过,一旦他这样做,将会给他的子孙后代带来什么样的可耻结局。而这个做法,不知道会产生什么样的伤风败俗的影响。在我看来,要想在这个国土上或者其他国土上推进文明的发展,洛克菲勒先生和他的儿子除了建立起巨大的公司型的慈善事业机构之外,是没有什么其他办法的。假如可能,在时间上和数量上,慈善事业是没有什么限制的,在范围方面也是非常广泛的,而且可以永远地持续下去。

    在盖茨的内心,也有一个想法,就是建立一个规模巨大的慈善机构,就像洛克菲勒创建的那个标准石油托拉斯一样。而且这个机构在赠予金钱方面的制度,和标准石油托拉斯在石油界所做的一样。在洛克菲勒的巨额财产的帮助下,盖茨的理想正在一步一步地变成现实。

    1897年,洛克菲勒的慈善代理人盖茨回到家乡纽约州乔治湖度假时,认识了一位在医学院读书的年轻人。在这位年轻人的推荐下,盖茨不但学习到很多医学上的知识,了解了医学界的一些情况,还阅读了很多医学书,其中就包括经典着作《医学原理与实践》。在这本书中,讲解了100多种不同疾病的诊断方法,但是如何治疗这些疾病,书中却没有涉及。看完这本书后,盖茨得出结论,大约只有1%的疾病大夫知道怎么治疗,剩下的99%的疾病大夫是无法对付的。

    在当时的美国,医学远远落后于欧洲一些先进国家。当时,在法国有巴斯德研究所,在德国有高柯研究所,但是,在美国,这类医疗机构却一所都没有。盖茨立即给洛克菲勒写信,建议洛克菲勒成立一个医学研究机构。可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目标,因为在当时,所有的医学院都是商业性质的,教师也是一些为了赚外快而做兼职的临床医生,根本没有一家真正从事科研的医学机构。盖茨在提议之后,还没等洛克菲勒同意,自己就开始着手准备工作了,他还特意请来新泽西州蒙特克莱的一位律师墨菲和他一起筹备。

    洛克菲勒在接到盖茨的建议后,并没有立即答应,但他一直在思考这件事的可行性。最后,他终于认识到建立这样的医学机构既稳妥还能赢得人心。虽然这样的医学机构不一定会有什么了不起的发现,但至少不会给自己带来难堪。这样的机构不但能够填补慈善事业的空白,而且也是自己所有慈善事业中最有前途的。

    盖茨度假回来后,口授了一份备忘录送给洛克菲勒。正在寻求善款能切中“要害”的洛克菲勒非常高兴,立即同意盖茨筹建一个专门用于研究、没有任何商业目的的医学机构。

    但开始的时候,医学界对他们的提议反应很冷淡。医学界的很多人士认为,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只凭一些人的胡思乱想,即使有一些发现也是没有什么用的。但是,洛克菲勒认准了这件事,作为一位企业家、一位慈善家,他不考虑是否建医学机构,而是想怎么建、怎么运作的问题。

    后来,小洛克菲勒向他的家庭医生赫特博士(小儿科权威)谈到了这件事,这位赫特博士对此充满了兴趣,又邀请了赫德医生、普顿医生以及皮格斯医生三个朋友加入这项事业。

    1901年年初,小洛克菲勒对这四位医生说:“如果我们家族每年能捐2万美元,连续捐10年,你们看能为振兴美国医学界做些什么?”这四位医生向当时的医学界领袖威廉·魏尔奇医生请教,并邀请了在哈佛任教的史密斯医生和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任教的费莱斯诺医生共同研究。1901年年底,在这七位着名医生的共同努力下,美国第一个医学研究机构——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在纽约成立,魏尔奇医生担任主任,普顿医生任副主任,赫特任中书,赫德医生管财政。资金是一年2万美元,研究中心仍旧按照一贯的原则,先小规模地进行研究,再慢慢地将范围扩大。直到今天,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依然是美国在全世界最有声望的第一流的医学研究中心。

    这次,洛克菲勒同意用他的名字来命名这家医学机构,从中也可以看出他对这所机构寄予的厚望。但是,因为这所医学机构带有某种实验性,洛克菲勒不想让人们希望能看到它突然创出了奇葩,因此,这所机构在创立的初期,并不豪华,根本就看不出是大富翁洛克菲勒捐助创建的。

    成立之初,研究所的工作进行得不是很理想,因为研究的目标不明确,再加上资金不足,人手不够,进展很慢。于是这些医生请求洛克菲勒增加资金,扩大研究范围。最后,洛克菲勒答应再增加100万美元改组研究所。这次选出魏尔奇医生的学生西蒙·弗莱克斯纳博士为研究所领导。

    西蒙·弗莱克斯纳毕业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后来到欧洲游学。弗莱克斯纳学问广博,回国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教,是个细心周密、对科学研究有着狂热兴趣的人。

    洛克菲勒为医学研究所设立了一笔专用资金,用来招聘最出色的人才,不给他们施加任何压力,为他们提供一个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任由他们去发挥,去异想天开。从来没有上过大学的洛克菲勒认为,科学家只有在自由与宽松的工作环境中,才能创造出成绩。

    有了这项资金后,医学研究所开始向全国招收优秀的医疗科研人才。他们很快招聘到了许多医学界的精英。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医学研究所是洛克菲勒除了标准石油公司之外的另一个杰作。

    1904年,改组后的医学研究中心成立。在弗莱克斯纳的带领下开始了医学研究工作。就在1904年的冬天,弗莱克斯纳博士在治疗流行性脑脊膜炎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曾经在猴子身上也发现了这种病,然后将在马身上培养的血清注射在得这种病的猴子身上,猴子的病果然好了。于是,他制造了大量的这种血清,进行临床试验,结果也非常成功。他的这一成果挽救了成百上千人的生命。这项科研成果是该研究所的第一个重要成果。这让洛克菲勒觉得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对研究中心的捐赠力度。

    1906年,洛克菲勒在东河的66街买下了一幢大楼,当做研究中心的办公室。研究中心分为病理学、生理学、药剂学及生物学四大部门,每位着名的医生都承担一项重要的、有心得的研究,其研究远远地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1908年至1910年,研究中心进行再一次改组,由简单的小研究中心扩展成现代化的大型研究所,研究部门与财务部门也开始分开了。

    财务及行政方面由洛克菲勒、盖茨、小洛克菲勒、墨菲等人专门负责,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则专心从事研究,不必为其他事情分心。洛克菲勒只是向研究所提供资金,从不干涉研究所的自主权,并且鼓励研究人员放开手脚,大胆研究。弗莱克斯纳博士曾转述洛克菲勒对研究所人员所说的一段话:

    不要怕做不好,不要急于出成果。我完全相信你们将来肯定有做出成绩的那一天。就算你们做不出来,将来你们的后代也一定可以做出来的。我们要往长远看,这是一个长远的目标,可能要持续几代人。相信你们总有一天会实现。

    洛克菲勒很少去视察自己投资的这个研究所,因为他不想耽误他人的时间。

    一次,洛克菲勒父子正好经过研究所,小洛克菲勒就向父亲提议去看看研究所。洛克菲勒勉强答应了儿子的要求。但是,到了研究所的外面,他只是从车里看了一眼。在小洛克菲勒的一再要求下,这位大富翁才终于从车子上下来,走进了自己花钱建立起来的机构。在一位工作人员的陪同下,父子俩简单地参观了一下,表达了谢意就匆匆地离开了。

    盖茨和小洛克菲勒也全力支持和关注研究,他们经常跑到研究所去询问:“如果给你们这样或者那样一笔钱,你们将拿来怎么办?研究哪些项目?”研究所的人也会把洛克菲勒捐赠的每一分钱用在正确的地方,绝不会肆意践踏别人的善心。

    这所以洛克菲勒的名字命名的医学机构,在几年之内就取得了惊人的成就。除了刚刚我们说过研制出治疗脑脊膜炎的血清之外,弗莱克斯纳博士还突破了溶解性眼膜炎这一关。导致小儿麻痹症的病毒也被分离出来,细菌学的整个领域在这个医学研究所中为企业界开辟了道路。野口英世博士在研究黄热病预防疫苗、寄生虫病、狂犬病及梅毒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在世界上享有盛名;亚历克西斯·卡雷尔博士在外科手术方面一马当先,首创了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劳斯医生则发现了引起某些癌症的病毒。

    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成绩卓着,因为他们的杰出成绩,前后共获得了12项诺贝尔奖金,这比世界上任何一个研究所获得的荣誉都多。这所研究所成为诺贝尔奖得主的摇篮。

    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的设备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最先进的。

    1908年,洛克菲勒又花几百万美元为研究所建了一座附属医院以及实验室的综合机构。医院中有60个病床及9个床位的隔离病房。这个医院在两年后开张,他们只收那些患疑难病症的人,比如患有小儿麻痹症、大叶性肺炎、梅毒心脏病和婴儿肠道病等,免费为他们提供治疗。虽然医院还为洛克菲勒的家族人员在顶楼准备了五间专用病房,但他们从未享受过这样的特权。后来,研究所又增设了动物病理学部门和植物病虫害部门。到了20世纪50年代,该研究所在纽约共有11座大楼,颇为壮观。

    洛克菲勒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再次让公众对洛克菲勒刮目相看,对他的评价也有了一定的改观。有人说,洛克菲勒在医学上的成功和在石油业上的成功一样,都是恰逢绝好的机会。洛克菲勒准备投资建设医学研究所时,正好是医学作为一门科学日臻成熟,并有无限发展空间的时期。洛克菲勒用他的钱推动了美国医学的发展。

    在把财产交给唯一的儿子之前,洛克菲勒一共捐给医学研究所大约6100万美元,这个研究所也成为世界上研究疾病起因和治疗方法最好的机构。

    1965年,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改名为洛克菲勒大学,专授博士学位和提供研究员基金。

    普通教育委员会

    洛克菲勒的一生,有两个重要的事业,一个是石油,另一个就是慈善。他的一个口袋用来装赚来的钱,另一个口袋则负责将这些钱捐赠出去。在这个只有富人才玩得起的游戏中,洛克菲勒可以说是所有人中得分最高的。

    教育是一项影响千百万人并造福人类的事业,洛克菲勒自然也将大量的精力和款项投入这项事业。洛克菲勒在教育方面的捐赠,也成为他慈善事业的支柱部分。

    1903年1月12日,经过两年的酝酿筹备,洛克菲勒家族的又一项庞大的慈善事业——普通教育委员会宣告成立了,这个委员会专门协助南方地区的黑人及贫苦的白人求学向上。这个委员会的主要发起人是小洛克菲勒,热情而充满魄力的盖茨依旧是这个委员会积极有力的推动者。不仅如此,具有出色的商业才能的盖茨还深深懂得洛克菲勒在创建石油王国时的那些垄断原则,他认为这些原则也可以用于慈善事业上。在他的积极建议下,洛克菲勒给钢铁大王卡耐基写了一封信,邀请他担任普通教育委员会这个庞大的慈善事业的受托管理人。

    最初,洛克菲勒父子和他们的助手只是研究成立某个机构来赞助南方黑人教育,一时却不知从何处下手。后来,小洛克菲勒认识了对南方教育有突出贡献的两个富商加利和奥登,还参加了一次由关心南方教育人士组织的南方之旅。他在南方进行了实地考察,还和这些人士进行讨论,最后商定应该成立一个“普通教育委员会”,请求洛克菲勒出资100万美元,在10年之内改进教育,受益人不受种族、性别和信仰的限制。

    很多人对这个委员会的期望很大,希望它能拥有无限制的资金,而且能参与全国各地的各类教育活动。小洛克菲勒的岳父纳尔逊·奥尔德里奇当时是参议院红人,利用这层关系,国会很快就批准了这个委员会的成立,还授予了一切请求的权力,就这样,普通教育委员会成立了。

    普通教育委员会一开始成立就成为实施垄断原则的一个实例,它以南方黑人教育为工作对象以洛克菲勒家族的财力为后盾,1904年,在南方教育委员会的支持下成立了联合体。这个联合体包括了已列为美国最早的慈善事业基金范例的“皮博迪-斯莱特基金会”,同时也包括塔斯基吉-汉普顿教育综合组织。

    塔斯基吉-汉普顿教育综合组织的势力很快就独霸了南方,而普通教育委员会则又将其活动范围扩大,以至扩大到美国其他大部分地区。

    起初,普通教育委员会只是想利用资金去改善落后贫穷地区的学校,但效果不是很理想。因为对南方小学教师的培训一般都低于法定标准,而且南方许多地方没有中学,一些孩子读了几年小学之后,就不得不退学回家了。可是委员会本身没有能力筹集足够的资金去兴建中学、培训师资。于是,委员们想到应该协助当地主管教育人士来改进他们的教育制度。委员会想出一个办法:他们拨出经费让当地专攻中学教育的人士来计划自己子弟的教育计划,适合办学校的地点,怎么开导乡民,怎样获得更多的经费等一切事项都由他们自己决定。这个办法还有另外两个好处,一个是只有当地人士最了解民情及他们的真正需要,另一个是由自己人出面研究执行,不会使当地人产生依赖和自卑的心理。

    但是,这个方案不但新颖,而且庞大,所需要的资金高达几百万甚至上千万。普通教育委员会最初的基金是远远不够的。推动这个委员会的盖茨经过认真思考并和小洛克菲勒商量之后,在1905年6月3日,给洛克菲勒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

    我同您的这笔巨大的财富每天生活在一起已经有15年了。对于这笔财富,特别是对于如何使用它,我什么都考虑到了。对于偌大的这笔财富的最后归宿这样一个重大问题置之不理,显然是不可能的。

    在您的面前有两条道路。一条是您和您的儿女在活着的时候,应当为了人类的利益,以永久性公司形式的慈善事业,将您的财产做最后的安排,否则当现在活着的几个人去世之后,这份财产一定会像其他巨大财产一样,有不可预知的而且恐怕是不祥的可能,完全不知落入谁的手中。

    这些基金应该大得谁当其中一笔基金的受托人,他就立刻成为公众瞩目的人物;它们应该大得经管它们就像现在政府的任何职能一样是群众关切、群众质询和群众批评的事情;它们应该大得能引起整个文明世界的关注,就连它们的经管机构也成了全世界最有远见的批评的对象。在这些特殊范围内最有才能的人应当直接或间接地对它们讲话……作为这笔财产的法定继承人,小洛克菲勒也全力支持盖茨的想法。他在给父亲的一封信中这样说道:

    盖茨先生给您的信在我看来是一次强有力的、无可置疑的辩论……是对这主题的全面的处理……我十分希望实施这项明智的计划。

    不久,洛克菲勒作出了决定,他再追赠给普通教育委员会1000万美元,同时,附上了一封信,指定这笔钱必须用于“一种推进美国高等教育的综合体制”。一年后,他又追加了3200万美元。在大笔基金的支持下,南方的教育很快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在此后的15年时间里,普通教育委员会为南方的黑人和白人学生兴建的中学达1600多所,这些新的中学为学院和大学输送了大批人才。

    但是,没有多长时间,普通教育委员会又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即以农业为基础的南方,贫穷落后的经济把许多农村儿童拒之于学校大门之外,所以委员会觉得上述办法还是不完美,应该首先改善南方落后的经济,只有整个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学校的教学水平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于是,委员会的范围再次扩大到研究如何帮助贫困的农民掌握科学的耕作方法,以提高产量和收入。农夫的生活改善之后,再谈教育。当时南方的贫困状况让人难以想象。衣阿华州的农夫一年平均收入为1000美元,而南方的农夫仅有150美元的收入。在整整调查了一年之后,委员会聘请了农业专家西蒙·克那普博士研究示范耕作,克那普博士非常赞成委员会的设想,并协助其实现。

    当时,克那普正在农业部工作,便将整个计划呈送农业部,农业部对此表示了大力的支持,克那普和委员会所派出的有经验的专家以及农夫从一个地方跑到另一个地方,在每一个地区对本地的乡民示范耕种方法,指导他们如何使每英亩的棉花产量增加一倍,甚至两倍。

    农业部不参与实际工作,只是派遣专家进行指点。这种方法很有效,再加上洛克菲勒在经费上不断地资助,南方很快就从中获利了,农夫们也大受鼓励,很自然地就接受了它。这种行之有效的自助政策很快就推广到其他地方,成为美国科学耕作的真正开端。

    南方受益的除了得克萨斯州以外,还有路易斯安那州、阿肯色州、密西西比州、阿拉巴马州、弗吉尼亚州、佐治亚州,以及北部的缅因州和新罕布什尔州,都得到了普通教育委员会的援助。根据农业部的资料统计,当时南方生产棉花的各州,在这个方法的帮助下农作物产量的确增长不少,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农民的生活水平极大地改善了。1911年,克那普博士去世,普通教育委员会对于南方农业的示范工作也逐渐减少了,由农业部接管。这是普通教育委员会第一阶段取得的成效。

    普通教育委员会第二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改进高等教育。通过和许多高等院校接触后,盖茨认为,当时的高等院校分散,水平很低,需要彻底改进,于是他再次建议洛克菲勒家族资助这项工作。洛克菲勒经考虑后答应支持他,但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被资助的院校要改进它的计划和财务行政;二是要争取当地其他人士的支持。于是洛克菲勒又拿出成千上万的资金,以改良美国的高等教育。在经过认真考察之后,委员会向134所院校捐助了2000万美元以上,而这些院校又另外募集到了7600多万美元。这些资金,除了校方的用度外,还从中拨出一部分专门用于提高教职员的薪金,改善教师生活,间接地提高了教师的素质。除此之外,委员会还建议改进院校的教育设施。

    第三阶段就是提高医学院的水平,普通教育委员会把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对医学方面的关注和自身对教育方面的关注结合在一起,来推动这项工作。委员会计划设立有示范性质的高等医学院,这类医学院有自己的医院、诊所、检验部门等配套设施。洛克菲勒父子再次表示同意又拿出2000多万美元支持这个计划。委员会对已经成立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耶鲁大学、圣路易斯的华盛顿医学院进行了进一步改进,还在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罗吉斯大学及艾奥瓦大学设立了医学院,洛克菲勒对医学教育事业的这笔捐款,帮助了20多所高等院校的建设。

    但是,也有很多教育者对普通教育委员会持批评态度,他们认为委员会给他们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他们经常要参与学校的查账、方针等行政方面的工作,这给学校带来了很多不便。于是,1920年,委员会改变了方针,决定不再频繁地过问学校的行政事务,而只是在捐献基金的时候对款项的用途和原则进行说明,其余的则由学校自己做主。从此,学术界没有人再去批评洛克菲勒了。

    据后来统计,洛克菲勒前后共捐赠给普通教育委员会1.2亿多美元。他很高兴这样做,而他的这一善举,也引来了社会上无数人效仿,更多有实力的人跟着他一起捐款,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如果联合起来经营事业有成效,可以节省资金并获得更好的效果,那么何乐而不为呢?”

    盖茨提倡的垄断和联合的原则已经被洛克菲勒接受了。而且,洛克菲勒还比较满意,因为所有这些捐赠行为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影响也非常好,这使洛克菲勒从公众舆论的阴影中解脱出来,人们对他的印象已经在不经意间发生了改变。

    洛克菲勒还有一项慈善事业,那就是成立了洛克菲勒卫生委员会,这项事业可以说是非常富有戏剧性。

    1908年,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在位,美国南方的人民生活普遍非常清苦,一大批人患有一种严重的传染病——钩虫病。美国公共卫生署的一个名叫查尔斯·斯蒂尔斯的大夫在这种传染病方面有着多年的研究,他认为这种病的危害很大,南方各州棉花工厂中的工人大部分都有嗜睡症,就是由这种钩虫病引起的,而且有几百万人曾受这种病的影响。因此,他呼吁人们,要对这种病加以重视,不过,他的呼吁收效甚微。

    一次,在普通教育委员会就职的沃尔特·佩奇先生参加一个访问南方的考察团时,查尔斯·斯蒂尔斯大夫和他同行。在南方的一个火车站,佩奇发现一个人的肚子鼓得大大的,既可怕却又可怜,脸上一副痛苦的表情。斯蒂尔斯告诉他,这个人是“食土病患者”,这种病就是因为传染钩虫病才得的。

    这种病引起了佩奇的关注,就询问斯蒂尔斯是怎么回事。

    斯蒂尔斯向佩奇解释说,这种钩虫很小,只有1/3英寸长。当一个人光着脚在肮脏的地面上行走时,它就会通过人的脚底而进入人体,在小肠内寄生,可以孵出几千枚卵,还能放出毒液,从而使人体衰弱。

    佩奇再次询问目前是否有治疗的办法,斯蒂尔斯告诉他,其实要治疗这种病很简单,只需要几剂麝香草酚,让钩虫将其钩子松开,然后服用泻药泻几天,钩虫就会被打下来了。之后,这个人就好了,治疗这种病只需要50美分。但如果大范围地治疗则需要很多钱。

    南方人因为贫困,无钱医治,得病了只能忍着。佩奇看到患者如此痛苦,决定要利用普通教育委员会的力量来帮助他们。他一返回北方,就立即向委员会作了报告。盖茨看完报告后,与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的弗莱克斯纳商量了一番。然后,盖茨又跑到洛克菲勒的住处,将这一情况向他作了汇报。洛克菲勒当即同意拿出100万美元支持这项工作。很快,1909年,洛克菲勒卫生委员会成立了。

    委员会的主要工作就是改善南方黑人的卫生环境,对那些患有钩虫病的人给予免费医治。在洛克菲勒卫生委员会的帮助下,这种病的防治取得了很大的进展。1913年,大约有90万人接受了检查,50万名传染者接受了治疗。到1927年,已经被治愈的人达70万。很快,钩虫病就得到了控制,直至最后消失。卫生委员会也渐渐合并到洛克菲勒的其他机构中了。

    这项工作取得的辉煌成就让洛克菲勒受益匪浅,人们对他的态度再次发生了改变。洛克菲勒在退休后,对南方贫苦大众,特别是黑人,确实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洛克菲勒基金会

    客观地说,洛克菲勒前面的几项重大的慈善事业——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普通教育委员会、洛克菲勒卫生委员会等促进了社会文明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都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洛克菲勒对此并不满足,他想开创一项永久性的慈善事业,按照他的设想,这项事业的影响与捐款的数目都要比以前的几项慈善事业要大。

    20世纪初,因为美国的富足和进步,不但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还带来了很好的国际关系,美国的富强和小国的贫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美国的慈善事业具有向外接济的趋势。而洛克菲勒后来在各地经商,在各地赚得了大量的财富,因此,他也想把他的慈善事业扩展到海外,以帮助那些贫困人士,增进人们的身体和心灵的健康。

    洛克菲勒曾说:“我们可以成立一个信托基金会,派一些愿意为慈善事业终生奋斗的人去那里工作,我们可以亲自协助他们,让我们的慈善事业得到妥善、有效的管理。”于是,从1905年起,能干的盖茨就开始对这项事业进行准备了,他多次和洛克菲勒父子研究工作的实施情况。

    筹备工作大约进行了5年。在这期间,洛克菲勒认为可以将这笔资金交给独立的董事会,让董事会中有才干有魄力的年轻人担任领导,而他自己则不会过多地插手。至于资金的来源,1906年,小洛克菲勒写给父亲的一封信是这样说的:“把托拉斯中的一部分资金投入到慈善事业上,专门用来接济贫困的大众,改进教育,发展科学及传播宗教,我以为可取。”

    洛克菲勒父子深知这次计划庞大,包括的东西繁多,因此两人经常聚在一起,想找出一个完美的办法将各方面有才能的人集中起来,同心协力地工作。终于,1906年6月19日,计划草拟出来了,洛克菲勒立即从标准石油托拉斯的证券中提出5000万美元证券作为促进人类幸福和文明的基金。洛克菲勒接受了儿子的建议,准备创立三个信托基金,一个在国外用于推进基督教文明,一个在国内做同样的工作,还有一个则专门负责为芝加哥大学、普通教育委员会及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提供资金。他签字同意这笔基金的产权属于三位受托管理人:

    弗雷德里克·盖茨、小约翰·D.洛克菲勒和国际收割机公司财产继承人、他的女婿哈罗德·麦考密克。一向做事谨慎的洛克菲勒坚持要等到联邦政府的许可之后才能开展工作。1910年,小洛克菲勒写信给他的岳父,请他在国会中想办法为洛克菲勒基金会弄到一份联邦特许证。

    前文我们曾介绍过,小洛克菲勒的岳父纳尔逊·奥尔德里奇是国会中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将议案呈交给了国会,也想促成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慈善机构的成立。但是,这一次却不顺利。当时,联邦政府正在对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提起诉讼,反托拉斯的浪潮正处于高峰,一些人甚至产生了惯性思维,只要洛克菲勒出面,一定有某种企图。芝加哥的《海洋杂志》就很幽默地写道:“哪怕是洛克菲勒要把全部财产捐赠给政府的议案,也没有人肯通过。”有人指出,洛克菲勒的捐款时机总是经过精心挑选的。1907年,他对普通教育委员会捐款3200万美元,而当时正值标准石油公司被法庭处以罚款。而现在又要捐款5000万美元,又是在标准石油公司的律师们就解决标准石油托拉斯的诉讼案向最高法院提出辩护的前几天。单从时间上,这些人的怀疑也许有一定的道理。为此,司法部长乔治·威克夏姆竭力反对洛克菲勒基金作为“一项使庞大财产永久存在的无限期的计划”。他认为,这个基金会的目标太广阔,太松散,而理想又太高,还是一个永久性的计划,这很难不让人怀疑他的居心。政府也担心一旦通过,会再次促成一个恣意放纵的社会团体。塔夫脱总统和国会议员们经过慎重考虑之后,全都反对这一议案,这项议案没有被通过。一搁就是三年,尽管纳尔逊·奥尔德里奇竭力争取,最终也没有成功。

    洛克菲勒也只好将他原先的捐款计划废除了,但他成立基金会的决心没有因此而动摇,他又向纽约州的议会提出申请特许。因为该州的立法人士并不十分挑剔,于是在1913年5月,洛克菲勒轻易地在该州得到了经营许可,成立了洛克菲勒基金会,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私人性质的基金会。洛克菲勒很快向基金会注入了3400多万资金,第二年又增加了6500多万美元。基金会的领导权自然而然地落在了洛克菲勒唯一的继承人——小洛克菲勒的手中。

    虽然从表面上看,小洛克菲勒是基金会的领导人,但实际上,真正辛苦工作的另有其人,这就是格伦。格伦是传教士的儿子,毕业于哈佛大学,之后留在哈佛任教。他是一个聪明博学而又富有创造力的年轻人。他在基金会上花费的心血最多了,他后来曾回忆说:“当时,我就是基金会,基金会就是我。我一个人在百老汇26号的小房间里,独自守着四个抽屉的档案桌,那就是基金会全体的人工和设备了。”

    基金会成立后,很快就吸收了更多的人为它服务。除了洛克菲勒父子和格伦外,盖茨、杰德逊、弗莱克斯纳、墨菲、海特、罗特六人也都成为资金的受托人。后来,赫本也加入了该基金会的工作。

    基金会的人手和设备都齐备了,接来下来该考虑如何实现基金会的宗旨——促进全人类的安康。洛克菲勒提出了一个大原则:

    最好的慈善事业是先找出贫困或失败的原因,再试着用就地取材的方法改善其缺点,以求得圆满。

    格伦根据这一原则订下了基金会的六大章程:

    一、基金会不做个人的接济。

    二、协助的范围要广泛,不可只限于一次,除非是实验性质的协助。

    三、基金会愿意协助任何能自助并助人的社区或集团。

    四、基金会不捐助给任何无权过问的机构或团体。

    五、基金会不接济任何长时期阻碍其资金有益运用的团体。

    六、基金会愿意捐赠给任何能彻底消除个人或社会危害和痛苦的团体。

    在这个基金会成立的头十年中,工作重点一直在公共卫生和医疗教育方面。

    在基金会未成立时,洛克菲勒就有意像他建立跨国公司那样,将基金会发展成世界性的。果然,基金会很快就发展成一个国际性的机构,大力参与各种国内外的救助工作和教育活动。

    基金会成立了专门的国际委员会——国际卫生委员会,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了对疑难传染病的防治。包括五大洲52个国家中的钩虫病、所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疟疾,以及南美洲和非洲的黄热病,另外还有伤寒、结核病、猩红热等。委员会不仅计划消灭各种疾病,还在世界各地设立分站,以促进当地科学卫生知识的传播。

    国际卫生委员会最出色的成就就是在1937年研制成功预防黄热病的疫苗。西班牙内战期间,人们发现了黄热病是由蚊虫传播的。后来有一位叫葛卡斯的着名医生在巴拿马运河区将黄热病消减了下去。当时很多东方人士担心,巴拿马运河一旦通航,黄热病也会流传到东方。于是委员会邀请葛卡斯医生担任消减黄热病小组的组长。虽然黄热病曾一度被消灭,但在葛卡斯死后数年,黄热病又在南美洲大陆流行起来。后来,国际卫生委员会在纽约的研究中心成功地研制出预防该病的疫苗,从此使这种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减轻了人类的痛苦。

    这种预防黄热病的疫苗很快就被送往世界各地,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但是,为了研究这种疫苗,有6名科学家不幸感染了病毒,为人类的健康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传染病肆虐,引起了基金会管理人员的注意,他们认为,要想有效地阻止疾病的流行,不但需要科学家的努力,还需要一些训练有素的政府人员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公共卫生系统。

    为此,洛克菲勒基金会又向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捐赠了600万美元,用来建立一所卫生与公共保健学院,以培养卫生工科、流行病以及生物统计方面的人才。

    后来,基金会再次向哈佛大学捐款6000万美元,用以筹建公共卫生学院。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慷慨资助,促进了美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

    除此之外,基金会还出钱聘请一些科学家到贫困地区去开设医学院。洛克菲勒一生笃信宗教。因为有许多曾经到中国传教的朋友,他对中国也怀有浓厚的兴趣。于是他派人到中国去了解并进行研究,调查情况返回后,他决定协助中国发展健全的医疗制度。1915年,洛克菲勒基金会成立了中国医学委员会。6年后,经盖茨策划,并经批准决定在今天的北京成立一所医学院。费尔诺曾戏称该校为“中国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这所学校就是现在北京协和医院的前身,它成立后,为中国培养了大批掌握现代化医学知识的人才。

    1921年9月,协和医学院举行了开学典礼,洛克菲勒亲自从美国远道赶来参加,在致开幕词时他说:

    事实很明显,不管西方医学给中国提供了什么样的帮助,这都无关紧要。只有由中国人接管它,使它成为中国国民生活的一部分,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大家应该期望着在将来的某一天,中国人能够担任这所学校的大部分职务,由着名的中国人士担任学校的董事会……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类似级别的医学院校情形相同,除学杂费之外,学校中需要的资助和捐款将由中国人的捐款和中国政府的补贴取代。让我们希望这一天到来,朝着这个目标前进,这将让西方最好的医学在中国这片土壤中深深地扎下根基!

    为了能让公共卫生事业在全球展开,除了中国,基金会还花了几千万美元在远达伦敦、爱丁堡、里昂、布鲁塞尔、圣保罗、贝鲁特等地筹建医学院。对于和美国人同源同种同文化的加拿大,洛克菲勒也特别关心,拿出巨额资金改善那里的教育。

    洛克菲勒一生共捐赠了5.3亿美元,其中有4.5亿美元投向了医学事业。他用自己的慷慨和创建为慈善事业带来了革命。

    到1928年前后,当初帮助洛克菲勒策划慈善事业的主要人员都已衰老或逝世了。洛克菲勒的整个慈善事业也面临着一个新的时代。健壮的洛克菲勒主张将它们全部合并起来,在给儿子的信中他说:“如果合并是应该今天做的,你应了解我平日的感受,马上放手去做,应该毫无问题的,可以合成一个大机构。”

    当时洛克菲勒基金会中还有普通教育委员会、罗拉·斯皮尔曼基金会、洛克菲勒纪念基金会(卫生委员会已并入基金会)。罗拉·斯皮尔曼基金会成立于1918年,是以洛克菲勒妻子的名字命名的基金会,主要从事社会工作,于1929年并入洛克菲勒基金会。但是普通教育委员会是不是也要并入基金会,洛克菲勒手下的人为此展开了争论。赞成的人士认为两者合并到一起会使行政制度更加完善,政策也更加一致;而反对的人士则认为两者的主旨不同,两者应该以各自的方式有效率地为社会谋福利。结果双方相互让一步,决定以缓慢的速度逐渐走向合并。

    弗雷德里克·盖茨的梦想也在基金会中得以实现。在后来的继任总裁中,有两位还担任了国务卿的要职,分别是约翰·福斯特·杜勒斯和迪安·腊斯克。

    几十年的慈善事业,不但为社会做了很多好事,也使得洛克菲勒与他的下属建立了良好的友谊,就像一个和睦的大家庭一样。1926年,已经73岁高龄的弗雷德里克·盖茨从洛克菲勒慈善机构退休了。

    他预测,这个慈善机构在将来的某一天一定会像标准石油公司一样,成为社会上最具权威的机构。事实证明了他的预测是准确的。这个慈善机构在洛克菲勒的第二代和第三代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所发挥的作用可以和石油和金融业相媲美。通过基金会,小洛克菲勒和他的儿女们将家族势力渗透到美国政治、外交、军事、经济等各个领域,对政府的决策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美国最有影响的基金会,也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基金会之一。

    到现在为止,我们对洛克菲勒家族几次重大的慈善行动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说,这个家族百年来的善举不知使多少人受益,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我们同样能够发现在这些善举的背后,其实还包含着更多几乎无人知道的个人目的。

    前文我们曾说,洛克菲勒在创建他的石油王国的过程中,遭到了国内外公众的谩骂与憎恶。为了安抚公众舆论,避开政治上的攻击,他决定对社会予以捐赠。而在洛克菲勒时代,所得税的税率是相当高的,也就是说收入越高,向国家缴纳的税款也越多。一些大富豪们将数以10亿计的款项设立基金,同时将资金的控制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这的确是一个好办法。事实上,美国的富豪们都喜欢设立基金会,比如福特基金、洛克菲勒基金和卡耐基基金等。

    到1955年为止,洛克菲勒基金有5亿美元,2000年时,更是超过了33亿美元。这些基金在为洛克菲勒财团保持大量的标准石油公司及有关的股票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金融界在探讨设立基金对于利润和控制的好处时,是毫不掩饰的。潘恩·韦伯·杰克逊与柯蒂斯公司曾这样问他的顾客:“你考虑过设立私人慈善基金可能得到的业务和税收方面的好处吗?假如你一旦死亡,你的家庭是否会因为必须出卖你的企业中的股票去付遗产税,而有失去你对企业的控制权的危险?你知道不知道捐款给私人慈善基金,会节省所得税和遗产税?你知道不知道做这种捐款时所需的费用是何等微小?”

    从这段话中,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设立各种基金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逃税。在20世纪初,洛克菲勒的股票和其他投资大幅增值,他的财富以惊人的速度增长。1913年,洛克菲勒的财产已达9亿美元,而在1937年他去世时,保税遗产只有2500万美元。由此可知,他早已把他的大笔资产转入了基金会。

    如此看来,洛克菲勒的所有“慈善”举动就大打折扣了。比如盖茨是浸信教会的主要募捐人。当洛克菲勒通过盖茨,取得了梅里特兄弟铁矿的控制权以后,他就为盖茨的教会捐赠了60万美元。在20年的时间内,他的儿子小洛克菲勒又将铁矿区以8500万美元的价钱卖给了摩根,这比洛克菲勒捐赠的投资要大100倍以上。

    20世纪30年代,洛克菲勒家族为哥伦比亚大学所捐赠的资金也以同样的方法获得了回报。这个家族从哥伦比亚大学收到了极有价值的纽约市中心区的产业,从而建筑了巨大的洛克菲勒中心。

    随着老一辈人的去世,将洛克菲勒看做是“章鱼”和“蟒蛇”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也就是对他憎恨的人已经不多了。而下一代的人只知道洛克菲勒是怎么帮助社会上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士,在这些人的心目中,洛克菲勒就是一只蓝天中拥有无限力量的神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