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机成熟了
迄今为止,我的事业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4年开始,我留学归来后,不久便开始着手筹建“兰会所”,而后,我一边经营管理“兰会所”一边积累工作经验。“兰会所”成为奥运会期间接待外宾的指定场所,我的事业第一次攀上了高峰。
奥运会后到2015年,我一边继续经营“兰会所”,一边对自己个人的事业发展进行了诸多探索。2015年,我儿子出生,为了能多陪陪家人,我开始在台湾寻求事业发展的机会。因一次机缘巧合,在台湾创办S Hotel的想法在我脑海中酝酿成形,不久后,它应运而生。
起初,我在事业上大多是协助母亲的工作,借由实践积累经验。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比较全面地了解了母亲的经营方式和理念,也借由“俏江南”这个大平台开阔了眼界,获得了难得而宝贵的经验。彼时“兰会所”也正值繁荣之际,我赶上了好时候。那年我二十五六岁,就品尝到了事业成功的甜头,结识了Philippe Starck,接触了诸多各界名流,我把满腔的雄心壮志都投注在自己的事业上,充满激情,信心满满,自觉前途一片大好。
2009年,金融危机席卷亚洲,为了适应奥运会后飞速变化的市场,各行各业都必须积极地调整、变革,我也从之前的热情高涨渐渐回归冷静,开始反思,无论是对自己的生活还是对过往的事业,我都时常回顾、思考。在这个阶段,我也开始在各个领域探索自己创业的可能。
我在法国曾学过酒店管理,创办一家酒店一直是我的梦想。经过长达6年多的探索,我对事业的愿景逐渐变得清晰,经营理念愈发明确,在工作方法上,我也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子。我感受到,曾经模糊的梦想开始有了照进现实的可能,我已经有自信向前迈进一步,真正创立自己的事业了。
Philippe Starck其人
S Hotel所在的大楼是台湾龙岩集团旗下资产。大楼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敦化北路,毗邻台北小巨蛋,人流密集。几年前台湾旅游业高涨时,这块地价极为昂贵,甚至连租赁的机会都没有。这几年经济遇冷,许多原本炙手可热的项目都变得无人问津,于是纷纷开放,我才因此有了着手租房的可能。
我向龙岩集团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了自己想开酒店的创想,但因台湾旅游业的发展势头不甚乐观,他们对这个项目信心不足。
那栋大楼原本是写字楼,可有很多楼层其实都是空的,我抓住这一点,积极地游说负责人:“你们现在做写字楼,分着租给别人也是租,今天这个来明天那个走,不如租给我,我一租就租20年,一次性签订合同,房租都好说,你们也省心。”
闻此,对方有些动心,但想到20年后房产都快到期了,又有些犹豫。
我进一步说:“我会找世界最顶级的设计师Philippe Starck设计这家酒店,它将是台湾第一家Philippe Starck设计的酒店,它会是独一无二的!”
但对方摇摇头,露出不置可否的神情。
上世纪70年代,Philippe Starck在台湾已声名显赫,许多人是他的狂热粉丝。台湾有许多自称“Philippe Starck设计”的酒店,其实只是购买了一些他的家具,而后便如此对外宣称。虽有些荒唐,但由此可见台湾人对Philippe Starck的认可。
这样一位鼎鼎大名的设计师能屈尊为我设计?台湾将有Philippe Starck亲自设计的酒店?当时,每个人都觉得这是天方夜谭。
他们并不知道我与Philippe Starck早就因兰会所结缘,就算知道,也认为当初他是冲着我母亲的面子,如果换成我,一个创业的年轻人,Starck必然不会理会。
但他们有所不知,Philippe Starck其人极有个性,尽管在设计界拥有绝对威望,但在对合作者及合作项目的选择上,他却不会将优厚的外部条件作为主要考量。大企业大公司、名流望族请他设计,倘若项目缺乏吸引力,他也一口拒绝;反而曾经有几个20出头的法国青年——他们有一个创想,希望开发一种“寻物芯片”——Philippe Starck竟对他们的项目兴趣盎然。只要将芯片安在某样物品上,或是挂在某只小猫、小狗的身上,当这样物品找不到,或是宠物走失时,只需用手机APP就可以和芯片联结,失物就能轻松找回。芯片精确的范围可达厘米。而Philippe Starck竟然答应帮这样一群刚毕业的创业青年设计承载芯片的外壳!
当时,几个年轻人抱着万分之一的侥幸心理,给Philippe Starck发了一封E-mail,并在E-mail里阐述了他们的想法。没想到竟然得到了Philippe Starck的回信。在那之后,一个个精巧的小物件就诞生了。有针对铁制品的小磁铁,也有能挂在小动物脖子上的项链,Philippe Starck根据要寻找的对象不同,设计出各色各样不同的小物件,极富创意和情趣。
Philippe Starck看似随性,但其实有自己明确的原则。他曾说,自己非常愿意去帮助那些有梦想的年轻人,助他们一臂之力。这些年,我与Philippe Starck常保持联系,我有信心,自己的想法能够打动他。
我片刻不停,和龙岩大厦的人谈完后,迅速与Philippe Starck邮件沟通,随即订了机票,飞往法国。
抵达巴黎次日,我见到了Philippe Starck,向他讲述了我的想法。
我对Starck说:“这家酒店和兰会所不一样,这些年,奢华富丽、元素纷繁已经不是时尚的主流,现在,设计更讲求精致简洁,讲求能用手触摸得到、感受得到的质感。”
面对这样一位享誉世界盛名的大师,我斗着胆子表达了自己对时尚、对设计的见解,我表面装作充满自信,内心其实是忐忑的,我何德何能,竟敢在大师面前大谈主张?
Philippe Starck全程歪着头,认真地聆听,直到我都陈述完了,他还陷在沉思中。
忽然,他像是回过神来似的,笑着对我说:“小菲,你说得太对了!这些正是我想的!现在的设计就是这样的!”
我长出了一口气,总算没有贻笑大方。而且我知道,如果我的想法能够获得Starck的认可,请他出山就有了七成把握。
我趁势说:“Starck,你什么时候有时间来台北看看吧!”
Starck的妻子早年在台北上过学,她对台湾颇有情结,听我建议,立即高兴地响应:“好啊,我们去吧!”
就这样,不久后,Philippe Starck夫妇来到了台北。
白天,我陪着Starck和他的妻子参观了龙岩大楼,而后便见了龙岩集团的相关负责人。他们见到Philippe Starck本人,目瞪口呆。我知道,这完全不符合他们的预期,我不仅把Philippe Starck请来了,而且还请得这么快。
龙岩集团也因此燃起了信心,决定将大楼租给我。
当晚,我请Philippe Starck在我开的那家四川小馆吃饭——他比较偏爱这种幽静温馨的地方。餐后,Starck仿佛有些疲惫,说要早些回酒店休息。谁承想,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打电话约我见面,说平面图他已经画好了。
当年设计兰会所,Starck也是如此风格,来场地看了一圈,一夜过去,平面图已经完整呈现。
说是回去休息,原来他一夜未眠。我又是感动,又是叹服。世上有几人能在一夜之间完成这样的杰作?Philippe Starck不愧是天才!
除了实力,最让我感动的是他对我的信任。我们还没签合同,我还一分未付,在这种情况下他竟然就将设计稿给我,又有几个设计师有这样的胸襟?
他考虑得很多,还希望能帮我节约一些时间,我拿到平面图后可以先着手规划,他再同时慢慢细化图纸的细节。
我与龙岩集团谈的大楼的免租期是8个月,我应在这8个月将所有工程、事务办妥,时间非常紧迫。可那时,我和龙岩集团还没签合同,合同还在磨细节,若真的等合同签下来,我再开始着手大楼的装修,必然已经过了免租期。所以Philippe Starck此举其实是对我的双重信任,他相信我即使最终没和龙岩大厦谈成,也会认真履行我们的约定。
我这方面其实也面临一个抉择,是先和Philippe Starck签合同还是等和龙岩集团的合同确定后再说?我没考虑多久,就决定先与Philippe Starck签约,且不说即使日后我与龙岩集团无缘合作,一纸Philippe Starck的设计图在手,我可以另寻他处开工。就算开不了工,有生之年能拥有一幅Philippe Starck的酒店设计图,我也觉得值得,就凭他对我的这种信任,我也必须回馈。
Philippe Starck回国一周后,便将合同寄来,我不假思索签了字,并很快支付了设计费。
开工破土
2016年3月11日早上,我拿到了龙岩大厦的钥匙,当天下午工人就位,开工破土,酒店的装修建设工作正式开始。
一些其他开酒店的朋友听说我要开酒店,便诚心诚意地劝我不要做,他直言做酒店太费劲了,一拖就可能拖上数年,光房租就够你受的。
但我却坚信自己有能力在一年内让酒店开业。我在“兰会所”经历过多次店面装修,对整个过程了如指掌。这家新酒店的装修,我许给自己的期限是8个月。当时,我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誓要拼一把。
我为什么一定要在台湾开这家酒店呢?原因简单来说有三点:
第一,开酒店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建设S Hotel的过程,对我来说就像“筑梦”。人生苦短,我今年已经35岁,不愿再等。
第二,这家酒店以我老婆的名字命名,它寄托了我对老婆、对我们这个家的情感。
第三,这将是第一家大陆人在台湾开设的酒店,我希望给大陆赴台的游客一个安心、温馨的停靠地。若有朝一日台湾回归了大陆,这家酒店将会见证这个过程,见证历史。
还有第四点,就是商业理由,这一点,说来略微复杂。
有人是这么劝我的:“小菲,现在大家都往大陆跑,你来台湾开酒店,天时地利人和一样儿都不占,何苦?”
7-11连锁便利店的创始人铃木敏文在讲述他的创业历史时曾说,他最初决定要在日本开便利店时,几乎遭到了专业与非专业人士的一致反对,因为当时日本大型商超正在崛起,小型零售业正属于衰颓阶段,在那时开便利店无异于逆势而行。可是铃木敏文却相信日本的消费者对“便利”存在需求,而只要存在需求,就一定会有市场。最终结果验证了铃木敏文的判断,7-11自开业后一直受到日本老百姓的欢迎,无论白天夜晚,客人都络绎不绝,7-11品牌创造了日本零售界的奇迹。
我决定在台湾开酒店的商业原因,是因为我坚信赴台旅游的游客们对这样一家酒店有需求。这两年大陆游客锐减,使得台湾旅游业进入颓势,但不能说明大陆游客对赴台旅游的需求已经没有了。大陆赴台的旅行团少了,但还是有不少人选择了自由行。独特的人文气息造就了台湾极佳的旅游环境,我认为这里的旅游业潜力是巨大的。因而,即使眼前不济,未来也依旧有发展的可能。
另外,就在这个相对低谷的时刻,无论是房租价格还是建设经费,投入都要比高峰时低。若不是有这样一个低潮期,我可能还没有机会开办S Hotel。
再者,正因是低谷,当大陆游客来到台湾时,自然想寻求最能让他安心、放心的酒店。
退一万步说,就算我失败了,我也为梦想努力过,我不会后悔。
于是,我决定不考虑那些质疑、反对的声音,一路向前。
第一家大陆人在台湾开的酒店
装修过程十分顺利,整个过程也一直得到Philippe Starck的密切关注。他要求我为酒店的每一处细节提供照片,他会一一认真检视,并给予意见指导。他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总是及时提出微调意见,保证整体风格的一致性。
酒店开业几个月后,花园还没彻底完工,他还一直向我要花园的照片。一次,我自作主张地在花园里挂了盏灯,依我的审美是不错的,但Starck看了后几乎要和我翻脸:
“谁让你把兰会所的灯挂这儿来了?”
Starck如此尽心,我也在最大程度上尊重他的设计,他的平面设计图我丝毫未改,大堂、餐厅、客房的陈设布局完全按照图纸上执行。
装修的过程十分顺利,除了开业前3天,台北下了一场倾盆暴雨,把我的餐厅淹了,需要临时抢修外,几乎是一气呵成。审核流程,一开始也十分顺利,我喜不自禁,但同时怀疑是不是有点儿太顺利了?
一开始,当我宣布要在台湾开酒店这个消息时,媒体还对此事进行了报道,称“汪小菲的几亿资金已经获准入台”。
大陆人在台湾经商,其实受到诸多限制。比如酒店行业这块,大陆人只能投资经营“观光级”酒店,即大型豪华酒店,而这一级别的酒店在审批许可方面又格外严苛。我不希望借助老婆或她的家人的台湾身份,来绕过这个环节,尽管这样可以省去许多流程,但我担心日后持续经营时,会给他们添麻烦,因此坚持用自己的名字注册了公司。也因此,S Hotel是货真价实的第一家大陆人直接在台湾投资开设的酒店。
龙岩大厦是栋老楼,我不仅进行了内部装修,也将大楼的外立面做了翻修。而这个操作需要申请建务变更。在我获得“观光级”酒店经营许可之前,首先要走完建务变更的流程。
一开始建务变更很顺利地通过了,我按部就班地继续装修,眼看胜利在望,突然,工程被一个叫“台湾建筑师工会”的民间组织叫停了。
原来他们提出疑议,称大楼存在安全隐患。谁想到,政府竟然听取了他们的意见,收回了原本通过的建务变更申请,要求我按照“台湾建筑师工会”的意见调整后再重新申请。
依照流程,我不通过建务变更申请,就没法申请“观光级酒店”审批,不通过审批就没有营业执照,进而无法开业。我的免租期只有8个月,算上装修、审批流程的时间,原本就满打满算,可现在竟在这个关卡被绊住。我大呼不妙,因为我预感到自己即将进入一场漫长的拉锯战。
原本我就很注意大楼的安全问题,因台北多地震,我特意多加设了几根柱子,在消防问题上也是尤为注意。然而“台湾建筑师工会”仍旧提出有安全隐患,既然如此,我就尊重他们的意见,依他们的意思修改。修改意见返回后,许久都不见回复,大约两周后,他们又提了一个新意见。我再次依照他们的意见修改了,又等了他们两周,他们才又回复,这一次又出现了新问题,仿佛这问题永远提不完。没办法,我决定,亲自去沟通。
待到对方终于说没问题时,已是春节前。3月开工,我不到11月就完成了装修,结果又整整拖了小半年,我才拿到了营业执照。
建务变更流程走完,装修终于告一段落后,我邀请了一些朋友来试住。当时我只开放了几个房间,并没有对外营业。可谁承想,此时又被一些有心人盯上。一夜之间,网络、报纸上充斥着“汪小菲无照经营”“汪小菲坑骗台湾老百姓,来台湾赚黑心钱”等新闻。这么多年,我早已熟悉这些小道消息的风格,本想一笑置之,谁料,有关部门人员真的受到流言的影响,勒令我关店。好不容易,开业的曙光就在前面,我又不得不停下脚步。
之前有很多朋友都给我打过预防针,告诉我酒店顺利开业没那么容易,我本也做过心理准备,但我真没想到会这样困难重重,少几个试住的朋友不会对我的经济造成什么损失,但对S Hotel的名声却造成了不小的伤害。
实际上春节后我拿到营业执照后,依旧采取的是“试营业”模式,因为我很清楚自己的酒店刚开业,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调整。我若真的那么心急火燎地想“赚黑心钱”,还需要等什么建筑师工会的意见反馈吗?还会用自己的名字注册S Hotel吗?
盛大开业那天
2017年6月13日,S Hotel盛大开业。
我前前后后忙碌了一年,总算等到了盼望已久的这天。
酒店几乎完全复制了Philippe Starck的设计,没有改动分毫,而这位才华横溢又极为负责的大师直到开业前的最后一刻,还对一些细节进行检视,并提出建议。
开业当天,大陆各个陆企的商务代表,包括工农建交行、国航等大型企业的代表都来了,新华社等大陆媒体也来了。除了Philippe Starck,我还请到了几位台湾顶级的设计师:姚仁喜、陈瑞建、季玉堂……个个都是台湾设计界首屈一指的人物。我的好友伟忠哥、陶喆、王力宏他们也都来为我捧场。
曾经有很多人认为这家酒店开不起来,筹备过程中,我也的确经历了重重阻碍,曾有人咒骂,有人冷嘲热讽,但那天,现场一片欢腾,开业的喜悦冲散了曾经所有的委屈与辛苦,Philippe Starck的杰作在媒体的闪光灯下绽放出夺目的魅力,我由衷地感到振奋、骄傲!
剪彩、拍照、采访,一切都顺利进行。
那天,让我毕生难忘的,是Philippe Starck面对媒体时说了这样一段话:“我在小菲身上看到了自己四十多年前的影子。彼时我还很年轻,渴望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不同寻常的事,我渴望成功,渴望施展自己的才能,心中充满激情,但总觉得一个人单打独斗很辛苦,常希望身边能有人帮我一把。我从小菲身上看到了一个年轻人在事业上的创意和追求,我非常欣赏他,所以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能力支持他。”
许多媒体听闻后惊叹不已,原来汪小菲这个人如此受Philippe Starck赏识!我知道,其实这正是Starck对我的支持,他知道我的处境不易,也知道自己一番话在媒体心目中的分量,他特意那么说,是想帮我提气。
对我来说,他就像是一个导师,不只是在艺术层面,还在精神层面。与他合作的整个过程,我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学习,从他的言行、思想、提出的每一个建议当中,我获得了此生难得的珍贵养分。
我要谢谢他,衷心地。如果不是他一直不遗余力地支持我,我不会这么有信心,有勇气坚持到现在。每次面临困境,只要想到Philippe Starck的支持,我就觉得一切都值得的。
感恩之心,已经难以用语言尽述,我会尽自己全力经营S Hotel,用以回馈所有帮助过我的朋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