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自己的舌头,因为舌头是善恶之源
犹太人强调,尽管舌头没有骨头,但也应该特别小心。因为话一旦说出口,就像射出的箭,再也不能收回。
犹太人常常对他们的孩子讲这样一个故事:
拉比西蒙·本·噶玛利尔对他的仆人塔拜说:
“到市场去给我买些好东西。”
塔拜去了,带回来一个舌头。
西蒙又对塔拜说:“到市场上给我买些不好的东西。”
塔拜去了,又带回来一个舌头。
拉比对他说:“为什么我说‘好东西’,你带回来一个舌头;我说‘不好的东西’,你还是带回来一个舌头?”
塔拜回答说:“舌头是善恶之源。当它好的时候,没有比它再好的了;当它坏的时候,没有比它更坏的了。”
从这则犹太故事中可以看出舌头的重要性。人之所以有两个耳朵、一张嘴巴,是为了让人多听少说。于是,那些懂得听话艺术的人总是让人尊敬,而那些只知喋喋不休地说个不停的人总让人厌恶。
犹太人认为,愚者常常暴露自己的愚昧,贤者却总是隐藏自己的知性。基于这样,犹太人坚信:“假如你想活得更幸福、更快乐的话,就应该从鼻子里充分吸进新鲜空气,而始终紧闭你的嘴巴。”
犹太人有一句俗话说:“当傻瓜高声大笑时,聪明人只会微微一笑。”因为善于听话的人,易表露知性;而喜欢表现自我、喋喋不休的人,通常都是些傻瓜。
一个波斯国王快要病死了。他的医生告诉他,喝母狮子的奶是存活的唯一希望。国王转向仆人们,问:“谁去把母狮子的奶给我拿来?”
“我愿意去!”有个人回答说,“条件是让我带上10只山羊。”
那人带着羊群上路了。他找到一个狮子洞,那儿有一头母狮子正在给幼崽喂奶。第一天,这人远远站着,把一只山羊扔给母狮子,它很快就把山羊吃掉了。第二天,他走近了一点儿,又扔过去一只山羊。这样他一点点往前走着。到第10天,他和母狮子成了朋友。最后他取了一些它的奶,就返回了。
走到半路,这个人睡了一觉,梦见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吵了起来。他的腿说:“要不是我们走近母狮,这个人就没办法取到奶。”
手回答说:“要不是我们挤奶,他也没有办法取到奶给国王。”
“但是,”眼睛说,“要不是我们指路,他什么也干不了。”
“我比你们都好!”心喊叫着,“要不是我想到这个办法,你们都没有用。”
“而我呢,”舌头回答说,“是最好的!要不是我,你们还能干什么?”
“你怎么敢和我们比?”身体的各部分一起叫起来,“你整天在那个黑暗的地方待着,你甚至连一根骨头都没有。”
“你们早晚会知道的,”舌头说,“到那时你们就会承认我是统治者。”
这个人醒过来,继续赶路。当他走进国王的宫殿,他宣布:“这是我给你带回来的狗奶!”
“狗奶?”国王咆哮道,“我要的是狮子奶。把这人带走吊死。”
在去刑场的路上,这个人身体的各个部分都颤抖起来。这时舌头对它们说:“如果我救了你们,你们会不会承认我统治你们?”它们都忙不迭地同意了。
“把我送到国王那里去。”舌头冲着刽子手大喊。这人又被带到国王面前。
“为什么你下令把我绞死?”这人问道,“你不知道有时候母狮子也叫做母狗吗?”
国王的医生从这人手里接过奶,检查后发现真的是母狮子奶。国王喝了以后,病很快就好了。
这个人获得了丰厚的奖赏。现在身体的各部分都转向舌头,谦恭地说:“我们向你致敬,你是我们的统治者。”
从这则犹太故事中可知,话应该一字一句地斟酌才对。适量的言语可以一针见血,但是用量过多就会有害。警惕自己的舌头,如同慎重地对待珍宝一样。使自己的舌头保持沉默,人生将会得到很大的好处。
只拿属于自己的
犹太人虽然爱钱,但却只赚属于自己的钱。他们在金钱的诱惑面前,总能保持足够的定力,而绝不让金钱腐蚀自己的灵魂。
犹太人追求财富,靠的是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在犹太人的眼中,拿不义之财就会受到神的惩罚。
有个犹太妇女购买东西,当她从百货公司回到家里自袋中取出东西时,忽然发现里面有一枚戒指。她并没有买这东西。她把此事告诉了小儿子,并带着孩子一并去找拉比,请教怎样处理此事。
拉比给他们讲了《塔木德》中的一则故事:
有位拉比平日靠砍柴为生,每天要把砍的柴从山里背到城里去卖。拉比为了节省走路的时间,决定买一头驴来代替。
拉比向阿拉伯人买了一头驴牵回家来。徒弟们看到拉比买了头驴回来,非常高兴,就把驴牵到河边去洗澡,结果驴脖子上掉下来一颗光彩夺目的钻石。徒弟们高兴得欢呼雀跃,认为从此可以脱离贫穷的樵夫生活,可是拉比领他们赶快去街上把钻石还给阿拉伯人。拉比说:“我只是买的驴子,而没有买钻石。我只能拥有我所买的东西,这才是正当行为。”
阿拉伯人非常惊奇:“你买了这头驴,钻石是在驴身上,你实在没有必要拿来还我。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拉比回答:“这是犹太人的传统。我们只能拿支付过金钱的东西,所以钻石必须归还给你。”
阿拉伯人听后肃然起敬,说:“你们的神必定是宇宙中最伟大的神。”
听罢这则故事,妇人立即决定回去把戒指还给百货公司。拉比告诉她:“如果对方问到你退还戒指的原因时,你只需说一句话就行:‘因为我们是犹太人。’请带着孩子一块去,让他亲眼目睹这件事。他一定会对自己母亲的正直与伟大永记不忘。”
从此故事可以得到启示:犹太人对待金钱是很有原则的。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如果民族的灵魂变肮脏了,民族就彻底完了。犹太人的生存经历是一面明镜,值得人类学习和借鉴。灵魂纯洁是最大的美德。经商者应当牢记:抓住属于自己的钱,而不抓不属于自己的钱!
犹太人从来只拿属于自己的东西,这里属于自己的东西就是已经付过钱的。他们把这当成一种不可以破坏的传统。
犹太商人最重道义,对于金钱,他们坚持取之有道,从不用手段去骗钱。从意识层面来说对利益的追求应该受到一定的制约,有所节制。
以义制利是给私利的追求提出一个标准,对私利的追求,凡符合义的要求的是正当的,凡不符合义的要求的就是不正当的,这就是所谓的“求之有道”。在对利的追求上,问题不在于是不是追求私利,而在于对私利的追求是否合理。只要符合义的要求,即使如舜从尧那里接受天下,也是合理的,相反,如果所求不符合义的要求,那就是不合理的,即使是一碗饭、一分钱,也是不能要的。
精明无罪:只有精明才能赚钱
犹太人精明、干练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做各种事情。他们的超级精明,使他们在商界占尽了便宜。他们从不掩饰自己的精明,并这样说:只有精明才能赚钱。
犹太人对“精明”的态度,就像他们对钱的态度一样。在犹太人的心目中,精明似乎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东西。犹太人不但很欣赏、器重和推崇精明,并且指出精明除了可以带来实效之外,用其他的标准很难衡量精明的价值。
这里就有一则体现犹太人精明的笑话:
美国和苏联成功地研制出了载人火箭之后,德国、法国和以色列也联合拟订了运行载人火箭飞行计划。火箭与太空舱都准备就绪,就差飞行员的挑选了。工作人员先问德国应聘者,参加太空飞行的报酬是什么。
“给我3000美元。”那位德国人说,“1000美元自己用,1000美元给我妻子用,还有1000美元留作购房基金。”
工作人员又问法国应征者,法国人回答说:“我需要4000美元。1000美元归自己,1000美元给老婆孩子,1000美元归还购房的贷款,另外1000美元留给我的情人。”
最后,工作人员征求以色列应征者的意见,以色列的应征者说:“我要5000美元才肯干。1000美元给你,1000美元归我,剩下的3000美元用来雇那个德国人。”
犹太人的精明从这则笑话中可以看到。他们只需摆弄数字就能与从事高风险工作的人享受同样的待遇,这正是犹太商人经营风格中最突出的特色之一。
这并不是其他民族对犹太人的精明作出的一种刻薄讽刺,而是犹太人自己发明的笑话。
从笑话中看,犹太人并没有剥削德国人,德国人仍然可以得到他的3000美元。
因此,在这则笑话中,犹太人的精明没有超出“合法”的界限。而且仅从结果来看,任何一国的应征者处于这种“白拿1000美元”的位置上,都会感到很知足。 但他们都不会提出像犹太人一样的要求,他们甚至连想也不会想,这种“过于直露的精明”在潜意识中就被否定了:他们会为自己的精明而感到羞愧。
从这则笑话本身来看,我们丝毫没有感觉出犹太人对自己的“过分”精明有丝毫羞愧,他们有的反而是一种得意,一种因为自己想出了这么巧妙精明的回答而“洋洋得意”的心情。似乎“过于直露”的顾虑,一点也不能影响他们的精明盘算,更不能影响他们对精明本身的推崇。
犹太人认为,精明完全是一种值得大肆炫耀的东西。可以说,对精明的态度,没有人比犹太人这样坦荡或欣赏了。
有一个叫菲勒的犹太人,活了77岁。弥留之际,他让秘书在报纸上登了一条消息,说他将要去天堂,愿意给逝去亲人的人带口信,条件是每人收费100美元。
这样一条看似荒唐的消息,却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心,结果他赚了10万美元。假如他能在病床上多坚持几天,也许会赚得更多些。
他的遗嘱也很特别。他嘱咐秘书再登一则广告,说他是一位非常礼貌的绅士,愿意寻找一位有教养的女士共居一个墓穴。结果,真有一位贵妇人愿意出10万美元和他合葬。
这就是犹太人,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也不放过任何可以赚钱的机会。
精明既没有违反法律,也不会妨碍道德。犹太人只是用很巧妙的办法,解决了别人认为很困难的事情,而这种精明是大家容易接受的,大家也很欢迎这种精明。这就是犹太人的赚钱理论。他们很实际地告诉顾客“我要赚钱”,他们让别人清楚地看着他们怎样在赚钱。
谦卑是最高尚的道德
下篇 第九章只拿属于自己的 (2)
在犹太人中,据说拉比美雅是一位天才演说家。每个周五晚上,他都要在礼拜堂里宣讲教义,听者数以百计。其中有一位妇女为之着迷不已。
通常周五晚上,犹太妇女都要在厨房准备安息日的饭菜,但是这位崇拜美雅的妇女,每次都因到教堂听讲而耽误了家里的事。
美雅讲道时间很长,但听众却觉不出来。有一天,这位妇女听完讲演回到家时,发现丈夫怒气冲冲地在门口等她,看到她就暴跳如雷地骂道:
“明天就是安息日了,饭菜还没有准备好,你到哪里野去了?”
妇女回答道:
“我到教堂去听拉比美雅讲道了。”
丈夫气急败坏地说:
“除非你往拉比的脸上吐一口痰,否则你休想再进这个家门。”
这位妇女只得暂时借住在朋友家中。
消息传到拉比美雅的耳朵里,他深感不安。自责的同时,他邀请这位妇女到自己家中,对她说:
“我的眼睛很痛,用水洗一洗也许会好一些,请你替我洗一洗。”
这位妇人以为美雅是在调戏她,就朝美雅的眼睛吐了一口痰。
这位妇女回家了。
弟子们问美雅:
“您是一位尊贵的受人尊敬的拉比,怎能甘受侮辱而不声不响呢?”
美雅说:“只要能挽回一个家庭的和睦,任何牺牲都是值得的。”
这就是高贵者的谦卑之处。《塔木德》以此教导世人。
谦虚是美德,因此犹太人对谦虚有很严格的规定,拉比总告诫人们说:“即使是一个贤人,只要他炫耀自己的知识,他就不如以无知为耻的愚者。”
犹太古谚有一句批评自大的话:“没有你,太阳照样东升西下。”
犹太人认为,当人自大自满时,就会失去一个人应有的谦虚以及改过向上的念头。因此,虽不认为自大是一种罪过,却认为它是一种愚昧。有很多人总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但是周围的任何人却绝不可能那么重视自己,因此他厌恶别人的漠不关心,同时更为自己没有达到更高的目标而生气,于是就会产生过度的自我嫌恶心理。在犹太人看来,这也算是自大的一种,因为这种自我嫌恶和虚荣心是互为表里的。
犹太人说:“如果自己的内心已被自己占满时,就再也不会有留给神住的地方了。”
犹太人告诫孩子们不可自大时,常引用《圣经·创世纪》做比喻:
在《创世纪》中,神首先分开光明与黑暗,再分割天空和地面,并将地面划分为水、陆,然后他开始创造生物,到了最后才创造人——亚当。因此,甚至跳蚤都比人早到这个世界,人有什么了不起呢?
据说犹太拉比希雷尔是一位最谦卑的人,他的名言:“我的谦卑就是我的高贵,我的高贵就是我的谦卑。”下面这则逸事体现了他这方面的品质:
有两个年轻人打赌,如果谁能让希雷尔拉比发怒,谁就可以赢400元钱。这天刚好是安息日前夜,希雷尔拉比正在洗头。
这时,有人敲门,并大声喊道:“希雷尔,希雷尔在家吗?”
希雷尔拉比忙用毛巾包好头问道:“孩子,你有什么事吗?”
“我有一个问题不明白。”年轻人说。
“请讲吧,孩子。”希雷尔拉比说。
“为什么巴比伦人的头是圆的?”年轻人问道。
“这的确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原因在于巴比伦人缺乏熟练的产婆。”希雷尔拉比回答。
那个年轻人听完就走了,希雷尔拉比继续洗头。没过多久,这个年轻人又来了,大声喊道:“希雷尔,希雷尔在家吗?”
希雷尔拉比连忙又包好头,走出门来问道:“孩子,你有什么事吗?”
“我有一个问题不明白。”这个年轻人说。
“那就请讲吧,孩子。”希雷尔拉比说。
“为什么帕尔米拉地方的居民都长烂眼睛?”那人问道。
“这的确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他们生活在沙尘飞扬的地区。”希雷尔拉比回答。
这个年轻人又说道:“我还有许多问题要问,但我怕惹您生气。”
希雷尔拉比干脆坐下来说:“有什么问题,你尽管问吧。”
“你就是那个被人们称为以色列亲王的希雷尔吗?”
“不错。”
“但愿以色列不要有太多像你这样的人。”
“为什么呢?”
“为了你,我输掉了400元钱。”
希雷尔问明情况后,对他说:“年轻人,希雷尔是值得你为他输掉400元钱的,即使再加400元钱也不算多,不过希雷尔是肯定不会发火的。”
面对年轻人一次又一次的刁难,希雷尔始终以一种谦卑的态度耐心作答。试想,没有很高的修养,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其实,对于谦卑,《塔木德》中早已有这样的描述:“降低自己的人,上帝抬高他;抬高自己的人,上帝降低他。”可见,在几千年的犹太历史中,谦卑一直是犹太民族一项重要的做人原则和处世之道。
幽默是一种重要的精神食粮
笑话和金钱,是犹太处世时的敲门砖。犹太民族,有着天生的幽默细胞。在他们看来,笑话不仅可以改善人际关系,还可以博得人心,其积极效果不见得比给予物质利益来得差。在犹太人几千年的流亡中,尽管几经血与火的洗礼,但乐观幽默的本性不改,他们时常利用笑话来舒缓身心,让一切不愉快的事情随着放声大笑而烟消云散,这种超乎寻常的精神,也是犹太人之所以能创造奇迹的重要原因。犹太人有很多关于“笑”的谚语:
“生物中只有人会笑,而越贤明的人越会笑。”
“人不能哭着过完一生。”
“要逗天地发笑,先逗孤儿笑吧!”
犹太人的幽默表现是他们豁达的人生态度、对待苦难的乐观和蔑视敌人的高傲。
犹太人把幽默当作一种重要的精神食粮。在希伯来语中,智慧被称为“赫夫玛”,幽默也被称为“赫夫玛”,而幽默正好成为了犹太民族苦中作乐的生存和处世的智慧。
他们用幽默来嘲笑和面对残酷的人生,也用幽默来表达对自己和敌人的讥讽,有这样一个故事:
希特勒这个杀害了600万犹太人的刽子手,是犹太民族的仇敌,但是他居然也非常害怕别人杀害他。
有一天,他请了一位犹太占星师来占卜,算一算他什么时候会被暗杀。听到这个问题,占星师回答说:“你会在犹太人庆典的那一天被暗杀。”
希特勒赶忙把卫队长招来,下令以后凡是有犹太人庆典的日子,就要特别的警备。
这位犹太占星师冷冷地说:“没有用的,因为你被暗杀的日子,就是犹太人民的庆典。”
即使犹太人在遭受极大创伤的时候,也要对敌人幽默一下。在犹太人眼中,幽默是只有强者才能拥有的特权。
犹太人常说:“笑是百药中最佳的良药之一。”因为“笑”能在痛苦时安慰他们的心,可是,犹太人认为笑所隐藏的力量不仅如此。笑是人类所有与生俱来的能力中,最强有力的一种武器。犹太人认为幽默就是要使人笑起来。
在大多数犹太教堂里,每天下午的祷告仪式和傍晚的祷告仪式通常会合在一起举行。在两个仪式之间,有几分钟的休息时间。做祷告的人们常聚在一起谈论一些轻松的话题,或开几句玩笑。
在费城的一个教堂里,两个老朋友聚在一起聊天。一个说:“看那个家伙——他是当地的小富。30年前他只穿着一条磨破的裤子来到了这里,可是如今,他拥有了100万!”“什么!他是不是疯了?他要100万条破裤子干吗?”
尽管犹太人有过苦难的经历。但他们对生活一直充满坚定的信念,否则他们的民族就不可能经受住那么多折磨而存活下来。事实上正是苦难造就了犹太人不可动摇的乐观精神。
欢乐和笑声是犹太人生活中必备的良药,这使他们总能保持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迫害、痛苦和在潮湿的“贫民监狱”里的生活都不能阻止他们的欢笑。但是,犹太人的笑声不是一般的无聊取乐,也不仅仅是消遣,而是对残酷生活的一种顽强而又反抗的回答。因而在犹太人的幽默里存在着一种独特的智慧。
抓住好东西,不要让它溜掉
正如犹太传说中的先贤和智者阿卡玛雅·本·玛哈拉雷尔所说:
“人正如来自母亲的子宫,终究还要离开,和来的时候一样赤条条。”
这好比一只狐狸,发现了一座到处围着篱笆的葡萄园,只有一个很小的洞口。
它试图进去,可是进不去。
它三天没有吃东西,变得瘦骨嶙峋,然后从洞里钻了过去。它在葡萄园里大吃起来,变得肥胖了。
想离开的时候,它没法钻出那个洞。所以它又饿了三天,直到再度变得瘦骨嶙峋。
然后它出去了。
走的时候,它回头看看这个地方,说:
“唉,葡萄园啊,葡萄园啊,你的一切都值得赞美。可是你给了我什么享受呢?谁进去了,都得离开。”
对任何一个世界来说,也是这样,就像一个结婚礼堂。
一个男人走到华沙的小酒馆。晚上,他听到音乐和跳舞的声音从隔壁的房子里传来。
“他们一定是在庆祝婚礼。”他自己这样想着。
但是第二天晚上,他又听到了这样的声音。第三天晚上还是这样。
“一户人家怎么能有这么多的婚礼呢?”这个人问酒馆主人。
“那个房子是一个结婚礼堂,”酒馆主人说,“今天有人在那里举行婚礼,明天还会有别人。”
“对于世界来说也是这样,”一个哈西德派拉比说,“人们总是在享受,不过有时候是这些人,有时候是另外一些人。没有谁是永远快乐的。”
因为生活为一切而存在,为世间的每一种经历而存在。
有颠覆之时,有建设之时;有哭泣之时,有欢笑之时;有哀号之时,有舞蹈之时;有拥抱之时,有分离之时;有寻获之时,有失落之时;有保存之时,有丢弃之时;有生之时,有死之时;有播种之时,有收割之时;有杀戮之时,有救助之时;有撕裂之时,有缝合之时;有沉默之时,有言笑之时;有爱恋之时,有憎恨之时;有战争之时,有和平之时。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莫因所获渺小而放弃,要知足常乐。
一条落入网中的小鱼对渔夫说:“我太小了,不值得你一吃。你把我放了,让我再长长,满两年以后我一定来让你吃。到那时候,你就会在老地方找到我,发现我大多了,比从前胖了七倍。那时,如果把我煮在水里,你全家一定像过节一样开心。”
渔夫回答说:“与其将一个巨兽让我的邻居们管制一年,还不如有条小鱼就抓在我自己的手中。”
每个人都能说出故事的含义:
别人手里一堆堆的希望比不上自己手中把握着的小小满足。
在篱笆上蹦蹦跳跳的两只鸟,比不上关在笼子里面的一只鸟。
《塔木德》说:“抓住好东西,无论它多么微不足道。伸手把它捉住,不要让它溜掉。”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